时间:2023-08-11 17:18: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学文化笔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活动时间
2011年4月8日
三、活动地点
乒乓球场地
四、参赛对象
10级148班全体同学
五、比赛活动流程
(一)比赛方式
1、形式定为男单、女单,男团、女团,男女自由组合双打(混双)。
其中男团、女团为每个宿舍派出两名同学代表本宿舍进行双打比赛。
2、比赛采用循环赛制。
(二)比赛流程
单打项目:单打比赛采取三局二胜制(每一局11个球,记11分),比赛通过多轮淘汰赛,决出最后的冠、亚军。
双打项目:单打比赛采取三局二胜制(每一局11个球,记11分),双打比赛要求每个宿舍至少派出两名选手作为队员,通过淘汰赛决出最后的冠军。
男女自由组合双打:任何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自由组合成一队,进行双打比赛,通过多轮淘汰赛决出最后的最佳自由组合奖。
六、人员安排
裁判员: 李松林陈英壮
记录: 刘婷婷田亚东
监督: 班委
七、活动奖品设置
单打冠军:
单打亚军:
团体冠军:
最佳自由组合奖:
积极参与奖:
八、经费预算
1、比赛用品乒乓球4*1.5=6元
2、矿泉水:8元
3、奖品费用:
九.组织者:第一组织者: 郑俊耀 主要组织者:李松林 刘婷婷 田亚东 韩晨歌 徐波
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2.合法还击:
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3.比赛次序:
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4.重发球:
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三是紧密结合北京奥运活动和抗震救灾活动。艺术节期间开展的迎奥运画展、摄影展和征文比赛等迎奥运系列活动,增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得“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这一口号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全校发动,全员参与,在全校广大学生中树立了迎接奥运、人人有责,文明礼仪,为奥运加油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地震灾情发生后,我校各级团学组织高度重视、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在全校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了支援灾区捐款、缴纳“特殊团费”、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开展为灾区送物资、送资金、送健康等活动。这些活动在增强灾区人民的信心的同时,也成为我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四是组织严密有序,应变能力强。本届艺术节是在全院师生工作、学习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组织开展的,并且期间还发生了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的汶川地震,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各个单项负责单位和各院系不讲任何条件,对每项活动都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细致准备,在有条不紊并保质保量地开展既定活动计划的同时还针对突发性灾难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系列活动。在困难面前,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沉着冷静,高度重视艺术节的各项工作,服从指挥,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各二级学院团委和各学生社团也紧紧围绕艺术节主题,并结合客观实际,精心组织了同学们特别关注的特色活动,如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的“土木印象”大型图片展,艺术学院的才艺大赛,工程技术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演讲比赛,医学院开展的技能操作大赛,计算机学院的“心系灾区、抗震救灾”征文比赛,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外国语学院举办的英语话剧比赛,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的“经管杯”创业大赛,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百米画卷为奥运喝彩,摄影协会的“迎奥运、树新风”摄影大赛等这些活动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了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的舞台。
同志们、同学们,我校在*年的迎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都是我们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评估期间,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为使校园文化更好的直接反映我校的文化品味,始终把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创建和谐校园作为不懈努力的目标。在此,我提几点希望:
希望各级团学组织认真总结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成功经验,发扬学校的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推陈出新,把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与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国家社会大事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吸引和凝聚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精心打造齐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为我校“建设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勤于学习,注重实践,为自己的梦想而加倍努力,为我们的祖国高声喝彩,自觉培养自己高雅的气质,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艺术品位,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将自己锻炼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 潘芝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三湖中学,中学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135-01
一、不利于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的感染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但是,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一些传统的方法渐渐被人们忽略甚至被摈弃,教师往往致力于语文教学课件形式上的创新,忽视了组织课堂的语言,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设定的轨迹走下去,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反而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非常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三、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主持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多媒体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四、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又有何二致呢?
愉快的暑假到了,为了使自己的假期生活过的健康充实,欢乐而有意义,我特别为自己的暑假生活制定了具体的计划。我的计划大概分为两个方面:学习计划、生活计划。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1、争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语、数、外三门暑假作业。计划大概每天完成6面暑假作业。
2、预习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文言文,日积月累等等。并有重点的选择背诵。
3、预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4、预习六年级上册英语的课程,默写有关单词,听磁带。
5、每天看课外书,报纸,还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时间不能太长。
6、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练好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具体如下:
1、培养个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饭、洗衣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2、要注意个人安全等方面问题,不私自下河游泳,不能私自外出,不做危险违法的事。
3、要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跑步,每个星期天去爬一次山。每个星期六去游泳馆游泳一次。每天还要早起,不睡懒觉。如果父母不在家,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讲话。见人要有礼貌。
这就是我的暑假计划,我相信只要认真执行这些计划我就一定能过一个美好,愉快的暑假!
【范文二】
首先,出玩/休息,放松心情是必要的。
不 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在经历过小升初这场艰苦的“战斗”后,都会觉得身心疲惫,不管孩子最终走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还是未能得偿所愿(不过跃子老师还是衷心的希 望每个孩子都能走进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学校),这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适当放松。放松一段时间也不为过,毕竟想要工作、学习的效率提高,必须注重劳逸结 合,有句话说的好“不会休息的人是不会工作的”嘛。
其次,两个多月完全只玩不学习是绝对不可取的。
跟 大家分享一个这样的故事:之前认识的一个男孩,勉强进入学校的实验班,孩子自己也知道跟其他孩子有差距,于是,暑假的时候他不敢完全的放松自己!很庆幸的 是,在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中全班第三,年级第十三。从此他初中三年一直给自己定位就是班级的顶尖高手,不再是垫底的。初中三年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心态,也使 得他真正成为了那个名列前茅的孩子。
所以初一分班考试或者第一次期中考试,会给所有孩子一次重新定位自己的机会。而这次机会可能直接决定孩子初中三年对自己的要求,而不同要求,有时候可能真的会决定孩子的发展走向
最后,暑假提前学习,是初中三年保证持续优秀的最好时机。
1)形成精准的计算能力。
培养计算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用。经常听到家长们说孩子很粗心,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时常出问题,我想这不是个例!提升计算能力对于初中的学习弥足重要,特别是能让孩子在初中三年和中考少吃亏,这一点必须引起每个孩子、家长的重视。
2)适应初中的思维方式。
没有过渡和适应,新初一的孩子可能理解所以,不理解所以然,为什么要这么想,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这么用等等的疑问,这也是孩子无法真正领先的原因,毕竟小学学习跟初中学习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初中,很多孩子觉得压力大明显增大——科目多、作业多,有时晚上12点还在写作业。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不可少,注重预习、提高课堂学校效率、学会复习每个环节都有助于孩子更加高效的学习。
【范文三】
1、旅行。
在学校里呆的时间久了,整个人也会变得比较机械化,学校、家、辅导班“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比较单一,思维也比较模式化;接触大自然,能够愉悦心情,整个人都会放松下来,此刻不用去管学校里的作业,不用担心考试成绩,该玩儿的时候,就全心全意的玩儿,让自己疲惫的心灵休憩片刻。
个人比较推荐南方,南方的环境比较好,空气湿度比较高,景色也很清秀,九寨沟、三亚都是很好的选择。也可以尝试着短距离的“自行游”,可以几个同学结伴,骑着山地车短途旅行。这几年去西藏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大学同学从西藏回来之后都极力推荐我去西藏看看。
2、学习小语种。
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英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比较实用的小语种包括日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韩语等。不管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会一门小语种的同学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融入其他同学的。
英语、德语、法语等,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通性,学好英语有助于其他语言的学习,同样的,学习小语种也能帮助提高英语成绩。更长远来说,大学里会有各种小语种的社团,这些同学的交际圈会更加广泛。
3、预习初中的知识。
在难度、深度、广度方面,小学里学到的知识总是比不上初中里的知识。在初中,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都会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同学们可以利用假期好好的预习一下初中的内容。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提前准备的孩子总会有所收获的。
初中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例如数学上会开始接触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等,学过奥数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02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教育可以说就是好习惯的养育。少数民族预科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一个特殊学段。研究少数民族预科生(下称预科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了解预科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基本状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广西2014级预科生,其中城市生源208人,农村生源57人;男生80人,女生185人;文科140人,理科125人。调查共发放问卷278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有效问卷率达953%。问卷的每一题项设有5个选项:“完全不符合” “很少符合” “有些符合” “大多符合” “完全符合”,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记分,依次赋值“1”“2”“3”“4”“5”。问卷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中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题项“数学课前,我常常认真预习课本并提出疑问”得分平均值为276,低于中间值3(如表1),可见预科生课前预习习惯比较差。两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预科生预习习惯有学习层次上的显著差异。学习层次高(大学类)比学习层次低(学院类)的预科生有较好的预习习惯(如表2)。
22课中习惯
221倾听习惯
倾听是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的讲解、提问和回答,可提高听课效率。题项“数学课上,我常常仔细听老师或同学的讲解、提问与回答”得分平均值为348,介于数值3~4(如表1),总体上看预科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T检验分析可知倾听习惯有文理科的非常@著差异,文科比理科预科生有较好的倾听习惯(如表3)。
222观察习惯
课堂观察是指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板书或演示。题项“在课堂上,我认真观察教师的板书或演示”得分平均值为356,介于数值3~4(如表1),可见预科生具有较好的课堂观察习惯,且观察习惯有性别和文理科的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观察习惯;文科比理科预科生有较好的观察习惯(如表3)。
223交流习惯
课堂交流是学生与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题项“在课堂上,我常常主动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或讨论”得分平均值为303,接近数值3(如表1)。可见预科生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的习惯比较差,且交流习惯在性别、文理科、学习层次上均无显著差异(如表3)。
224做笔记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做笔记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题项“数学课上,我会坚持做好笔记”得分平均值为368,介于数值3~4(如表1)。可见预科生做课堂笔记习惯比较好。T检验可知做笔记习惯有性别和文理科的非常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做笔记习惯,文科比理科学生具有较好的做笔记习惯(如表3)。
23课后习惯
231完成作业习惯
课后学习中,及时复习和自主按时完成作业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题项“数学课后,我常常及时复习并完成作业”得分平均值为337,介于数值3~4(如表1),可见多数预科生具有独立完成作业习惯。T检验分析可知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在性别、类别和学习层次上无显著差异。
232课后反思习惯
课后反思是属于元认知的行为,课后注重反思所学习知识、思想和方法以及存在的困惑,是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题项“数学课后,我会坚持反思当天的收获和困惑”得分平均值为276,低于中间数值3(如表1)。可见预科生总结反思习惯较差。反思习惯有性别的显著差异,男生的反思习惯优于女生(如表4)。
3小结与建议
31小结
少数民族预科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一个特殊的阶段,是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后,为晋升理想的大学经历一年或两年的学习。预科自主的学习环境,丰富的社团活动,自由的学习时间,使得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呈现一定的特点。课前预习习惯、课堂中交流习惯、课堂后的反思习惯的习惯比较弱。课堂中倾听、观察、做笔记,课后的完成作业的习惯中相对比较好。数学学习习惯在性别、文理科以及层次中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观察、做笔记、反思习惯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观察、做笔记中优于男生,男生在反思方面优于女生。
32建议
(1)布置预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预科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一个预备阶段,教学既有“补”又有“预”的任务。(2)渗透数学文化,激发数学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素材,穿插讲授数学文化知识。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可开展小组讨论、鼓励质疑、展示分享成果、小组评价等合作学习方式,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通过鼓励性评价,克服预科生胆怯畏惧心理,激发预科生交流与讨论的积极性。(4)培养反思性学习方式。定期让学生书写数学学习反思,让学生从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其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23-01
数学看似是抽象、深奥、复杂的,实际有其深刻的文化蕴含。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数学文化已经作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任务予以专门提出。教育学认为,数学文化是对数学学科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学习技能、解析能力和品质素质等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有效升华,是良好数学思想、学习精神、探析方法、数学观点的最集中的综合体现。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精神、领会数学思想和学习数学方法作为一项重任,还要通过开展数学教学,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一、融入数学文化,提高主体数学发展历史认知度
数学学科不仅具有生活应用的魅力,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特性,数学知识点的发展过程已经融入了人类社会文明史的进程之中。同时,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堂应融入数学文化,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中的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提高高中生对数学史的了解程度作为数学文化应用的一项重要手段。数学教师在事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要通过阅读数学史选讲等材料以及应用多媒体器材等,将相关的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让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有深度的了解。可以将一些著名的数学发展逸事或有趣的典故融入教学中,切实提高高中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度。例如,在“三角函数”章节阶段性复习课教学中,教师为加深高中生对三角函数的认知深度和理解效能,可以开设三角函数发展史教学专题,专门从三角函数的历史发展轨迹入手,分别引入三角学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三角学的发展以及我国古代三角学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古代在《测量全义》《三角算法》等数学典籍中对相关内容的研究。然后从三角函数的演变以及正弦、余弦定理实际应用等方面予以介绍和阐述,从而让高中生了解三角函数与历史、经济、文学、艺术之间的深刻联系,促进学生研究数学知识,体味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知的学习态度。
二、渗透数学文化,提高主体数学思维解析实效性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需要时刻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进程的主要推诱撸要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文化氛围,让数学相关的文化内容渗透其中,并让学生感悟数学人文的精神内涵,进而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知的行动和态度,从而展开深入细致的研析和探讨活动,提高高中生思维解析的效能,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已知三个数a、b、c成等比数列,其积为8,又a、b、cD1成等差数列,求这三个数。”教师在进行案例讲解时,高中生通过感知题意认识到,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等考点。此时,教师为提高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将等差数列的发展历史这一文化底蕴渗透其中,向学生们讲解等差数列起源于古代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介绍等差数列发展历史轨迹,增强了学生们思维认知的积极性和深刻性。通过思考分析得到:“由题意设a=■,c=bq,所以a・b・c=■・b・bq=b3=8,解得b=2。即a=■,b=2,c=2q,又a、b、cD1成等差数列,所以2b=a+(cD1),所以4=■+(2q-1)。化简得2q2D5q+2=0。解得q=2或■。当q=2时,a=1,b=2,c=4;当q=■时,a=4,b=2,c=1。即所求数为1、2、4或4、2、1。”这样,教师借助于数学文化,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且容易被学生接受。一个好的例题往往承载着数学的内涵和本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教师选择恰当的题材,并在课堂内适时渗透数学文化,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施行拓展阅读,提高主体数学知识素养深厚性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范围,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之中、教材之内。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借助现代化媒体,充分运用好课外书籍、刊物、网络信息等资源获取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写数学日记,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从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层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文化信息,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应用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数学文化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之一,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数学文化所包含的数学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应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推动和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和内在素养。
[片段一]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课始,媒体播放:“你知道吗”中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物图案,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这些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物体美吗?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从而导入新课: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属于一节概念课,内容抽象、空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掌握比较困难,为突破这一难点,教者置“你知道吗”以课的开始,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剪纸图案及中外著名历史文化遗产等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对称与建筑”中感受了生活中的对称美,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为后面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打下基础。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像上述案例,在课的开始就用数学文化来激趣,用数学文化来彰显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打下基础。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在课的开始,我们就可以用“你知道吗”中的“歌德巴赫猜想”作为引子来激趣,从而开始今天的新课。类似于这样的数学文化,我们把它置课的开始,又有何不可呢?
二、置课中,以深化。
[片段二]四年级上册:《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出示例题,学生从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师让学生列分步算式独立计算,又让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计算。学生列出综合算式:50-20÷3,这时有的学生产生了疑惑:按照运算顺序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但按照题意应先算减法,求出剩下的钱,再算除法,这时两者产生了矛盾,怎样才能使这个综合算式表示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创造了很多的符号:有在50-20上加一条横线表示先算的,有在50-20下面划一条波浪线表示先算的,也有在50-20上加括号的等等,这时教师引出了小括号,介绍了小括号的用处,并适时呈现“你知道吗”?──介绍括号的种类及产生过程。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及时雨,教师在让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对于如何才能使50-20÷3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学生心中产生了疑惑,从而产生了需要用一种符号来表示先算50-20的强烈需求。于是,在家纷纷表示出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创造各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出小括号,继而呈现“括号的种类及产生过程”这一数学史料,让学生感知任何一个符号的产生都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对于他们刚才的探究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而振奋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置课尾,以补充。
[片段三]六年级下册:《折扣问题》
在教学完折扣问题后师引入:在农业生产中,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常用什么表示呢?
呈现“你知道吗”?──关于成数的介绍。
像片段三中的“你知道吗”中的内容:成数,它其实与本节课的新授内容“折扣问题”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但它与折扣问题又同属于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范畴,所以又有着间接的联系。教者在教学完折扣问题后,呈现农业生产中的成数问题,把它既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又看成是对百分数应用的一个补充,是从商业应用范畴到农业应用范畴的一个拓展,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一、数学文化需要我们的呵护。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数学文化,更是承载着它的艰巨任务。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俯拾皆是:统一之美,对称之美,和谐之美,简洁之美,韵律之美……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呵护数学文化的价值,要创设数学美的氛围,让学生置身美的其中,去认识、发现和感悟数学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希望数学文化在我们的呵护下,能开出更美的花。
二、数学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把地球撬起来。”多么富有感染力的一句话呀!其实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对于我们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材料。如教学转化策略前,先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转化策略的相关知识,学生有的搜集的是转化的题目,有的搜集的是数学家去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等等。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转化这一知识,又拓展了课外认识。特别是对于数学家的故事,更要去大力宣传,多让学生来介绍,从而在学生心中竖起形象,以培养学生强烈的向心力。
一、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较多,文化类的、艺术类的、运动类的等等,课余他们都做些什么呢?他们还会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吗?他们还会去钻研一些数学难题吗?他们还会讨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吗?为此对学校五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情况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在调查的五年级276名学生中,只有12名学生订阅数学类报刊或杂志,33名学生有数学类书籍,而且其中只有8名学生有数学课外阅读类书籍。
【思考】
通过调查说明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是十分匮乏,即便拥有数学课外书籍,也大都是练习册,这其实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没有适当的数学课外阅读,仅凭课堂教学去渗透数学知识和文化,还是显得远远不够,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比较狭窄和单一,更无法去形成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良好的班级氛围。大量的数学文化,如趣味数学、数学小故事、数学历史、数学名题、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的精神无法展示给学生。从学生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角度看,小学数学学习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策略。
二、数学类书籍选择的误区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可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笔者对所在城市的各大书店数学类书籍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的42种小学数学类参考书进行分类统计:
图书质量更是参差不齐,优秀的数学阅读类书籍寥寥无几,学生真的喜欢这些书籍吗?未必!因为学习负担已经够多的了,还要去做额外的许多练习,心理是有抵触情绪的。
【思考】
1.数学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家长和我们许多人缺乏对于数学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孩子拥有的时间也是宝贵的,怎样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变得更加智慧和有创造力?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视角重新去审视数学教育,数学学习并不是单一、枯燥的练习,而是一门能够让学生变得更理性和聪明,有着丰富的内涵的思维活动,是有趣味、美感,充满魅力的学科,数学更是一种文化。
2.市场价值还是育人价值:应从文化的视角提升市场的品质
如果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那么我们一定会知道如何去确定我们的教育方向,去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书籍。确信认识的提升必将改变数学图书市场品质的提升,因为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选择,选择决定市场!从教育责任的角度讲,家长和老师更应该推荐有益的适合孩子看的数学类书籍,不要再去浪费他们的时间。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讲,作者以及出版社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去多写一些适合孩子各个年龄段阅读的书籍,提升市场的品质。
三、数学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网络时代,我们的学习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充斥了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使用效率低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少利用电脑了解数学文化,研究数学规律,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对孩子上网还存在诸多的担心;
(2)小学生利用电脑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较差;
(3)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网络学习作用。
【思考】
一味的限制小学生上网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是对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排斥。小学生是很容易接受新型的学习方式和阅读的,家长和教师应该利用好资源,对学生上网阅读和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例如给出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做研究记录,写学习笔记,那么网络资源就会得到很好的利用,更会催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成为一种习惯。
通过以上情况的研究以及对家长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小学生数学文化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数学学习途径单一;
(2)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
(3)数学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数学文化的熏陶;
(4)缺少数学研究的活力,数学学习生命的质量不容乐观。
【思考】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建构小组一般可以安排在开学一个多星期后,此时学生彼此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小组选择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然后,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得到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的自信。建构小组后,要进行有效的学习还必须进行有效的小组管理。只有管理落实到位,小组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千万不能“只分不管”走形式。在小组学习运行管理中,组内逐步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下面提供一种分组与管理模式供大家交流参考。
分组:全班48人分成4大组,每组12人,再分成前后2小组,每组小组6人,这样班级就有8个小组。全班推荐2名科代表,4名大组长,8名小组长。
管理模式:教师直接与两位科代表联系,两位科代表与四位大组长联系,每位大组长再与本组两位小组长联系,小组长负责落实本小组的各项学习任务。
两位科代表职责:在老师与同学间起着纽带的作用,传达老师的要求,反馈学生的意见等。科代表A负责每天早读前收同学们的作业,数学课预备铃响后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预习内容;科代表B负责每天下午放学前收取同学们的作业订正,每周一收取同学们的反思本(即错题本)。
四个大组长职责:在科代表与小组长间起着纽带的作用,收发本组的两个小组汇总的作业,及时向科代表报送缺交名单及原因等。
八个小组长职责:落实本小组同学的各项作业,及时向大组长报送缺交名单及原因,组织本小组同学的课前预习讨论,课后问题交流,提交“学习互动卡”等。
2.每节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性学习日记,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对本节数学知识进行再认知,促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弥补薄弱环节。
由于时间问题,不可能把上课的精华全都及时记下或理解,通过笔记可以弥补,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错题分析、订正工作,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日记内容规定如下:①对本节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思想方法进行再组织,简明扼要地记下其内容。②回顾上课中不够明白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如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懂之处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直到弄懂为止,并记好原因。③作业中哪些题不会做?在哪里受阻?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④记好自己的得失,以及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便于日后翻阅、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我建议学生记在书本的相对应内容的空白处(新教材专门有此一栏)。做练习时,把所有的思维、计算痕迹直接留在练习纸上。日积月累,它已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知识财富。尝到甜头后,学生做此工作更是乐此不疲,更加规范,内容更丰富。
3.注重学生对于数学精神的理解。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对于学生开展数学文化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教师普遍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对于数学文化的认识很重要,但是具体到实践中,教师又认为“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体会、理解和创造数学美”“通过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给学生介绍数学的广泛应用”这些最容易被忽略。数学文化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当学生欣赏了数学的美,就会产生情感、热爱数学;当他们了解了数学创新的历史,就会产生激情、钻研数学;当他们知道了数学的价值,就会获得动力、学好数学。”
而且,数学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趣,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蕴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些理性的精神,体会数学文化对整个人类文化的促进作用和巨大贡献。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获得一种精神,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许他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到数学的知识,但是这种精神将伴随他一生,对他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4.紧扣新课标,明确目标。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反应
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首先,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上要合理创设童话故事、儿歌等有趣的情境,或者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增添数学的魅力,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且富有活力,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在课堂上加强动手操作。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亲自的活动时间。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体验等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强大的吸引力和无穷的魅力,从而强化了学习兴趣,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低年级数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当学生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便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自己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并且在这种强烈学好数学的愿望驱使之下,能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低年级孩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使孩子敢说愿说,能大胆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此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其次,精心设计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吃饱吃好”。每个同学都能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快情绪体验,这种成功的体验,要比其他的情感鼓励和物质奖励更具有冲击力。通过这种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同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在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之前,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体验,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如,在学习了《认识厘米和米》之后,我带着学生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宽、高,教室的长、宽,篮球场的长和宽等,使学生切切实实地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四、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品格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