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理论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1 17:18: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质量管理理论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

篇(1)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本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它对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施工系统的庞大的因素,总结下来,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水电的施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工种也是多种多样,另外,严重的环境告饶和高强度施工的需要,都要求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探讨和论证,务必考虑到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以及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一个明确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实施的顺利。

2、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通常为偏远的山谷地区,这些地方的交通较为闭塞,所以对于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运输成本和投资会增加。

3、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地点,通常是在沿海、湖泊等水域进行,依据工程的施工建设,综合考虑水流的自然条件,必须对水下作业、截流、施工导流等进行实施,但由于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

4、水利水电工程的任务是泄水、蓄水、挡水,这就要求建筑物在水下具有抗裂、抗冻、抗冲、防渗、稳定等性能,并且还要依据工程的技术规范,对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实施,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5、水利水电的施工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危险作业,包括隧洞开挖、石方爆破、高空作业、水上施工等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作业。

6、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工程重要方面,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更是如此。项目的效益是由工程的投产时就决定的,所以对工期的要求会比较紧,这就无法充分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二、现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很容易收到来自自然条件和人文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重要存在的问题有:

1、在清理坝基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清除,平整压实的效果也较为欠缺,容易出现弹簧土、松土等严重现象;填筑的碾压促进了弹簧土等问题的发生,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2、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并没有通过严格的监测和筛选。水泥没有良好的安定性;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混凝土的配置强度有所影响;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引起裂缝活强度不够的现象;在浇筑混凝土时,拌合的混凝土并不均匀,对于坍落度的控制,未依据浇筑方法和运输方式进行实施,由于不到位的振捣促使了蜂窝问题的发生;天气的高温或低温对工程的施工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运输混凝土的工具,没有对保温设施进行设置,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浇筑混凝土后并没有通过平仓进行振捣,振捣的时间也不规范,使欠振、过振问题发生,同时没有连续的进行振捣;对于混凝土施工缝的问题,并没有依据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3、在深层搅拌桩防渗工程中,运用的机具钻头如果直径偏小,就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桩距的控制有所缺失,且成墙的厚度没有得到良好控制;桩体的垂直度存在一定的误差,对桩与桩的搭接造成影响。

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严格控制质量,并建立质量追责制度

虽然工期很紧,但是对质量的控制也要同样严格,这就需要对质量建立施工的分配制度和质量的追责制度。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有这明确的分工,这就为以后的质量追责建立起了保证。质量责任制的确立,主要是对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进行确立的。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各部门以及个人都应该对相关的任务和活动进行责任的承担。对每一个人员进行责任和权力的设定,使每个员工都能够承担相应的质量职责。这样没一个人的任务和责任都是明确的,每一件事也都有相应的人进行负责,构成了较为严密的管理工作,具有较为广泛的责任网。在施工质量的管理中,预防的实施是主要的,同时还要对检查的方法进行结合,当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时,就要对相应的责任进行清查,促使相应措施的有效实施和问题的良好处理,进而增强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更加科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建立

为了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分工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对工程施工进行的管理,就标准化流程而言,其综合性较强,但是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它的设定,能够将复杂的管理工作转变为简单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组织工作,并且对工程的施工有着高效、准确的保障效果。在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是标准化的主要对象,其中包括“事”、“物”两个方面。“物”即设备、材料等有形的事物;“事”即工作程序、处理方法等无形的事物。依据标准化原理,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实施,利用标准的形式对“事”和“物”进行统一,以此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准则和依据。这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非常的有效,能够促使管理工作逐步合理化,进而促进工程质量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

3、实施计量管理,提高施工的效率

工程质量的白标准和统一,即需要计量这一项重要的技术,从而促进基础工作的有效实施,其特点是法制性、标准性、一致性和可行性。通过技术与管理的相互结合,促进了计量工作的形成。建设工程项目中,项目的策划、采购、设计、施工、使用、竣工等过程中,计量工作能够在确保量值统一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提供,以促使其准确度,其主要手段包括技术文件、制定标准、测试技术等。通过这样的手段,工程的建设才具备可靠的数据分析,一方面能够促使工程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还能够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对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把握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管理

质量管理的资源和依据即质量信息的总称,质量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质量策划、工程质量改进等。通过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促进对质量信息的分析、整理、反馈及利用。为此,就必须确保质量信息具有一定的正确性、适应性和价值性。只有对项目的质量信息系统进行完善的建立,促使存储、报告、分析信息的组织体系的有效构建,才能在质量管理中发挥质量信息的重要作用,同时这对决策的迅速决定和传递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较为复杂,涉及的内容比较的广泛。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就要从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工作的加强,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防范,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篇(2)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学人数,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内涵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外延扩张过快、内涵发展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内部管理粗放、人治色彩较浓等方面。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和大众化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抓好质量和管理这两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把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党团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毕业生质量、学生就业等工作抓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特别强调四种意识:一是服务意识。高职教育属于教育服务业,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对象,“满足消费者的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满足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质量意识。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内涵发展的主体。只有调动所有积极因素,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这就需要抓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内部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是重中之重。三是特色意识。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独特的、持久的内涵。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是很难生存的,内涵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四是管理意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只有遵循高职院校管理的特殊规律,加大管理力度,实施科学管理,增强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向管理要质量、要特色、要效益,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高职院校有限的办学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才能使内涵发展步人健康运行的快车道。

二、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它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的满意,保障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促使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和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持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管理是西方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文明得益于管理科学,我们看到的高速列车、导弹、航天飞机、计算机等一系列先进工具和先进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人类创造的令人自豪的重大物质成果。在这些物质成果的背后,除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发明外,还无一例外地都有赖于人类另一个伟大的智慧结晶——管理科学。如果只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零部件,而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科学配置的话,这些先进的工具和武器将最终不可能成为现实而发挥作用和威力。19世纪英国工业进步得益于成功的管理。当时,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厂出现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本论述管理的著作也出自英国人之手,英国的管理水平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其主要原因不在科技方面,而在管理方面。原因是,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注重工业管理,到20世纪初,首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泰罗式科学管理模式,享誉世界。美国管理学界曾自豪地宣称,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管理革命却发生在美国。美国一位权威人士说,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是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19世纪英国的高等教育比美国发达,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高于英国,这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与美国大学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科学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了社会全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管理在促进西方国家兴旺发达中功不可没。

(二)提高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保证。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加强管理、科学管理无疑是高职院校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实现跨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必须坚持以法治教,严格管理,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是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时所强调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育提高质量的双重课题下,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在高校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高校的重视。英国从2002年起公布的与管理有关的文件就有《牛津管理结构(绿皮书)》《牛津大学管理(白皮书)》《牛津教学战略》等,这些重要的管理改革文件告诉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竞争中,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有多么重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新出现的一个类型,其外延发展之快令世人瞩目,内涵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三)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1961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经理A.V.Feigenbaum提出的。它作为企业界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最初应用于工业部门,后来推广到建筑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为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由组织的全体人员综合应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以达到生产者、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为目的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涵义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质量不再是仅仅被看做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是整个组织经营管理的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最近的各种实践表明,许多工业领域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也可以这样做。”在美国,根据美国教育理事会1993年的调查得出,美国所有高校中有70%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在国内,20世纪末21世纪初,教育界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大多数高校虽然意识到了质量作为生命线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内部主要工作的管理,但仍没有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大扩招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大学入学人数的大量增加与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一个普遍性矛盾。面对学生、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日趋强烈的“提高质量”的呼声,我国高等教育应该积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在高职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对高职院校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几个大类,高职院校的产品应该是通过教师、教辅人员和服务人员向学生、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都必须通过教育服务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这种注重过程控制的方法和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措施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改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顾客的观念,从而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一是全面性管理;二是全过程管理;三是全员性管理。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做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者和忠诚执行者,为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积极工作。

(二)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是决定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要把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二是注重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功训练,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要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一定比例的管理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科研经历,又有较强管理工作能力且热心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充实到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建立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选拔评价机制。责、权、利挂钩,职、岗、贴相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管理队伍。

(三)坚持依法管理

在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原则。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各种管理措施的出台,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等,既要在法定范围内约束管理者的行为,又要尊重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建全校内制度法规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四)引入IS0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的宗旨是: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所有组织提高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至今,世界上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ISO9000族标准,并将此广泛应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行业和部门。高职院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认真总结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取得质量认证证书。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但成功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对大多数组织来说,直接引人全面质量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而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样也适用于教育领域,它只要求一个组织或企业稳定组织结构、确定质量体系的要素和模式就可以贯彻实施。贯彻ISO9000族标准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之问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界限,将两者结合起来,先贯彻ISO9000族标准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效果会更好。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发展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跨入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面对新要求,要驾驭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3)

2如何提高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

2.1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控制

人是施工工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在施工过程中是主导因素,所以要想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就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增强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还要提升专业技能,补充专业知识,以雄厚的专业知识作为施工的强大后盾。

2.2加强对于建设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施工材料作为施工的基础成分,是影响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要提前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检测其质量的高低,提高建筑材料的准入门槛,当施工材料进入后,要进行质量的复查,发挥材料的最大功效,做好回收利用,这样一来,既能节省成本,又达到了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材料质量的的高低可以说对整体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生产厂家,实行严格的材料准入制度,在材料进入工地之前实行严格的检查,直到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止。最后,提升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树立社会责任心,增强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建立一支高水平、合作能力强、有责任感的施工队伍,提升施工质量。

2.3机械设备的控制

需要保证施工设备的质量和规格符合施工要求,既要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跟得上施工进度,不耽误工期,又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2.4切实落实好对工序质量的控制,严把质量大关

我国的一些水利工程常常存在压制施工单位经费的情况,而施工单位由于经费不足,就会盲目地转包工程,工程经过一层又一层的转包与分包,自然而然地导致施工质量不能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最后一级包工程的队伍会浑水摸鱼,唯一的目标就是交付工程,在这其中伴随着劣质施工材料的使用,低下的施工技术的运用,并不管施工质量的高低,质量控制把关不严直接导致了施工质量的低下。鉴于此,应该控制分包和转包的层次,提高质量门槛,从根本上保证质量。

2.5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法:

施工技术的高低施工方法的正确与否基本上代表了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施工方法是极有讲究的,在把施工环境、经济基础、技术含量等各种因考虑在内的基础上采取恰当合理的施工方法,达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最终目的。

2.6加强对于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

现在,无论是做什么,都讲究一个因地制宜,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加之实水利建设处在及其复杂的环境之下进行,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施工的时候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全面,尽可能使得施工方法和措施、程序等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要试图改变自然规律,为工人们创造一个适合的、安全的施工环境对提升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4)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96-01

一、引言

当前,传统式的质量管理方法,项目施工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抢进度、抓工作量,忽视质量管理,最终导致质量通病多,事故多,工期拖延,返工频繁等等问题。同时质量检查也往往流于形式,有些质量规定和处罚手段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与实施。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比较有效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分析

(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对于项目而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把有关项目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以及成本管理和统计方法等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并提供经济的、适用的工程来充分满足业主的需要和要求。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于形成对工程项目实施系统管理的质量体系,把所有的与工程质量有关的人员都参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非常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其核心观点有:全面质量,

预防为主,为业主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持续改进。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是:质量管理体系是比较全面的、全过程的,同时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多样的和动态的。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紧紧抓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企业全体员工都参加,并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出一系列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使项目的全过程均处于可控状态,并使实施企业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更加高效地运行工程项目。

(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全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称为PDCA循环。可以按照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这是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可见,PDCA循环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往复过程,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思想。

具体来说,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就是PDCA循环法,具体如下:在计划阶段,可以按照业主的要求,并紧密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技术条件,进行项目施工计划安排和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施工的开展;在实施阶段,按照项目第一阶段制定的施工计划组织实施,保证施工的工程项目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最终确保质量和安全;在检查阶段,对己施工的工程项目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并严格按照项目施工技术标准和国家强制性规范进行审查,并对发现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及时提出;在最后的处理阶段,要不断根据业主的意见和检查阶段中评定的综合意见进行全面总结处理,合理部分逐步编成标准,不合理部分及时进行整改以便适应要求。

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略

(一)建立和推行项目团队竞聘制度

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各个项目团队的组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团队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而且在一个项目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应该具备良好的互补性与协调性。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领导者,他的选拔非常重要,应该具有良好的规划、组织与控制能力。而且为了更好地推工程进项目的开展,应该选取具有较高管理水平以及较高管理经验的人来担任项目经理。除此以外,工程项目部其他人员的选择方式是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通过组建和推行高效的项目团队,可以为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采取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加强质量控制,以便确保工程质量。

(二)建立和健全项目质量责任制度

在项目部层面上,质量责任制度一般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建立现场的质量控制小组,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并强化监督措施,来治理质量通病,最终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其次是总工程师负责质量的记录控制,质量的内部审核以及纠正措施等要素,并监督和检查质量控制情况;再次是施工员和各个班组长严格进行项目施工自查和互查,要及时制止那些违反质量操作规程的项目作业,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规范施进行。

(三)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

首先项目质量目标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其次还要满足企业质量计划的要求。要根据项目质量目标来进行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要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以便确定每一个分部工程或者说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同时,要根据每一个分部工程的技术要求和项目进行的难易程度,来制定其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四)开展质量分析工作

实践表明,质量分析制度是加强项目施工方法的最佳制度,有助于深入地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一般来说,质量分析制度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工程项目质量预控方面,分析工程项目质量趋势,分析影响项目质量问题的因素,并科学地制定预防措施,以便确保工程质量。其实是由项目经理来主持召开质量分析会,项目部所有有关人员共同参加,明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排查质量不合格的各种因素。最后是针对有一定共性的质量问题,采取统一的诊断措施,并逐步形成规范化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文件。通过这些来有效避免项目中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祝石,谈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年7月.

篇(5)

二、抓好教育培训,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落实质量责任制

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的工人流动性大,施工企业对一线工人的教育培训几乎都是靠师傅传帮带,很多工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施工,企业内部标准不统一,因此必须强调质量意识教育,将质量第一的观念灌输给每个施工人员,消除错误认知。同时通过强化专业技术教育培训结合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工作特点,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客观需求。在以上基础上,施工单位要把质量标准保持连贯一致,定期修订,明确内容,这样有助于开展企业的标准化建设。质量责任制首先要按照不同的对象、层次、业务范围来制订,每个岗位、每个人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指标应客观合理并可量化以便于考核和执行,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质量责任制氛围,即在整个公司形成一个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纵横有序的质量责任制网络。还要实行质量否决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奖惩措施,在年终考核时,以质量责任的完成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三、实施项目过程管理,推行目标管理

项目质量主要形成于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根本环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项目质量保证;二是建立一个科学管理系统,稳定地生产合格的、优质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严格监督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除了施工过程,项目交付后的使用也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过程,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点使用过程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延续,使用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交付前和交付后的服务,促使施工单位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保证竣工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

承包方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质量控制的目标,责任到具体岗位、责任到具体的人,要及时对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自分目标,在制定质量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首先,目标的可行性。必须是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并且可以达到,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其次,目标要尽量做到具体、明确,同时应当是可量化及可测量的,便于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最后,下级目标项目必须是上级目标项目的全面展开,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推行目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将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激励员工,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需定期考核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质量责任的履行情况,衡量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考核情况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

篇(6)

1 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1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1.2 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1.3 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然后现场管理人员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2 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2.1 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2.3 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3 落实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及时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单位,并监督落实施工。

4 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1 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2 根据施工工艺存在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

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5 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5.1 加强合同管理

现场管理人员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管理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落实人、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现场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正规化。

5.2 健全内审员制度

施工企业应重视内审和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覆盖每一个生产过程及每一个体系内部要素。每次内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也可以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为施工过程复杂而漫长,所以内审员的数量应该有足够多,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部分。

5.3 建立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合同内容,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其总体框架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设置确定、日常考核、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年终考核、工作落实程度测评、内部民主测评、党组考评委综合评估、考核结果运用等八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既坚持以得分多少为依据,又注重业主满意度、质量监督机构的满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need to control a lot of conditions, eac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to ensure the quality must pass the feasibility study, engineering survey design, investment decis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mpletion acceptance, and other links. Among of which play a decisive role construction products i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fore, only whe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is good, the building products quality to high.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of related issues concerned brief analysis.

Keywords: architect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一直是施工质量管理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与社会的公众益和公共安全紧密相关。所以,施工企业和施工者必须切实增强质量贵任意识,将责任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坏节,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理

图纸会审工作

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设计图纸,一切工作都是以图纸的内容作为参考的,所以工程质量要想得到有效控制,做好设计图纸的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在施工准备阶段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认真地图纸审查和会审,及时发现问题,按后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折中出最终的意见,对于变化的图纸要及时交给参建单位作为依据去实施。假如图纸出现难题,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一旦图纸中出现在防火墙上进行开门的现象,或者防火等级违反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会审意见中一定要清楚地提出来,以确保工程质且安全。所以,管理人员应在未开始施工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阅各专业图纸.找出各专业图纸之间相互矛盾以及图纸上的错漏,及时提出修改的建议,争取把各种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都尽量考虑在施工之前

控制好监管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

在我国的《建筑法》明确指出了:“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这些都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这些都是工程施工中的物质基础,所以只有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半成品,才会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产生。对于材料除了甲供材料外,其他的材料都需看样定板后才能进行采购。首先要优选采保人员.不断提高他们鉴定材料质量的水平。采购员必须要诚实守信.事业心强,而且还具有必要的业务素质。除了检查一些规定的必要的检测外,还要检测、分析、鉴定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决都不能使用。评审小组审核对产品样品进行看样、定板、备案以及封板。广泛调查,要货比三家,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质量好的而且有国家认证许可而且有资金保证的厂家。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监控,所有主材都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以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这样才能控制好材料的质量,为了把好材料关.有效地控制了刻料质盘。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即使进场了也要按不合格品进行退货以保证材料质量。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和标准,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施工生产活动中能得到体现。技术进步的作用,产品质量就会上去。所以为了工程质量,一定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适用性、先进性。

2.1 对影晌质量管理的关钮点、重点部位加以重点质量监控

对于关键部位、控制难度大以及关键技术的施工内容,都要按节点控制质量,并明确工作重点。施工阶段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控制轴线、桩基工程、高支模施工、高程标高的控制、关键施工缝、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等,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关键质量的控制点不一样的。有针对性地编制指导书籍指导施工,跟作业班组讲明白关健工序质盘控制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于采用振动器的型号和数量,选用支模设施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都要明确下来.防治施工过程组织混乱。

2.2严格落实工序样板

只有各个小项目在分期分阶段都选定好了各自的工序样板施工部位之后工程才能大面积施工前,尽量完美地完成工序样板施工。在施工完成之后自己进行检测,在自认为合格之后向监理、设计,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然后办理 《样板脸收表》,在样板经验收合格之后,各分项目的作业斑组立即进行学习,样板现场挂牌标识,学习合格之后的样板的各工序的工艺质量要求和操作要点,充分发挥工序样板引路的示范作用,通过的样品带动整个分项工程全面铺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随后质检部要及时进行跟进检查,确保追踪样板引路实施情况。

3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1 确保工程竣工验收程序的合理性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不能一下验收所有的项目,要一个一个的有顺序进行单项验收。然后,本工程在自检合格之后,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监理单位按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的验收。在验收的时候对于工程质量中的漏洞表明整改期限以及复检时间,进行再次检查,一直到满足了竣工验收条件再进行正式的验收,向监理单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小组对各自负责饿工程实物和资料进行检查验收。

3.2 验收人员做好验收工作

对施工单位进行验收时,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核,施工单位必须有专门管这个的人对质量进行监督,对各项项工程作好记录,对工程材料验收人员一定要把好质量,根据提出的质量控制措施,设立质量控制关,按施工规范做好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假如施工中有单位将不台格材料用在了工程上,一定要进行返工,并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必须严控资料管理,所有资料都能够有顺序地进行收集和整理归档,按要求对竣工资料进行规范管理,所有资料必须完整而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符合竣工验收条件。

4 结论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只有质量上去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以保证。因此,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只有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加强管理,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才能良性循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好了,工程才能优质。

参考文献:

[1] 曾仕强.中国式的管理行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业出版社,2005:8

[2] 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3] 张勇国 .浅谈建筑过程管理的现场实施(7l.中国科技信息, 2006(1).

篇(8)

一、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建筑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在BOVIS大场40万吨/日给水工程施工中推行了样板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被英国建筑业学会等三家机构评为1999年度国际成就奖。

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2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质量的根本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3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

4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5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有些外饰面、油漆、装饰工程或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二、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①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②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③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④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轧缝,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转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①技术复核

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②隐蔽工程验收

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③材料试验

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④抽检

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⑤试水、通球检验

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⑥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⑦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三、质量验评管理

1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

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

篇(9)

2房屋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影响房建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

多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涉及众多项目,并且施工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并且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的变动性。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生产线不固定,另一方面生产工艺、检测技术等,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进而难以有效地管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素质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建筑施工人员的需求量出现缺口。但是在建筑市场上,由于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人员数量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没有施工经验以及不具备从业资格的务工人员加入到施工队伍中。在房屋建筑方面,这些人员通常不具备相关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不具备质量意识,并且施工单位对这些人员缺乏全面的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确保房屋建设质量。

2.3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不足

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出现猛增的趋势。这时,大批的建筑材料生产厂家开始活跃在建筑市场上,同时其他很多企业也向建筑材料行业转移。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甚至以次充好,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劣质的建材产品被应用到房屋工程中,进而难以确保房屋建设质量。

2.4房建施工质量管理系统不完善

在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各种因素中,管理和质量监查体系也是重要的因素。在检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由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的隐蔽性,进而难以高效地检验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一些工程管理、监督部门没有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且普遍存在蒙混过关的现象,使得许多存在质量缺陷的房屋流入市场。

2.5施工单位盲目压缩工期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施工力度,人为地压缩工期。这种行为难以对每个工程的细节进行有效的管理,甚至直接忽略一些工艺环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盲目地压缩工期是对业主的不负责任,很多房屋是供生活居住的,压缩工期导致的房屋质量问题,会给业主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完善房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系统,同时组建一支管理水平过硬的管理队伍。在这样的管理队伍的管理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才能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质量管理规范,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动态的施工组织设计,严格地监控管理房屋的建筑质量。另外,为了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需要从制度方面制定和实施质量奖罚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等,进而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

3.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强化质量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人员质量、素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工种资格审查。为了帮助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施工企业需要帮助施工人员树立质量意识,进而使施工人员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帮助施工人员巩固和强化技术能力,同时通过采取相应的项目经理制,将质量问题落实到具体的个人。由施工建设单位个人负责,可以提高其实际责任意识,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做好人事管理。

3.3确保房建工程中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房建施工企业在选购材料、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同时对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进而最大限度地确保采购、检验、运输等环节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在工程材料规格方面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进一步确保材料的品质。对于房建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品质,通常情况下需要从采购环节做起,同时确保采购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另外,房建施工企业需要全面了解材料市场的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价格和性能,使其进一步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3.4在房建施工阶段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在控制房建工程质量的过程中,施工现场控制是重要环节,同时该阶段也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对于房建施工企业来说,如果在该阶段能够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控制,进行严格的自检程序,那么就可以避免发生房建工程质量问题。因此,房建施工企业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加大质量监督、监测的力度,同时安排专人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在施工现场,在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的程序,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检查,为了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干扰,这时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性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

3.5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房屋建设过程一般较长,有的长达两三年,在较长的时间内,房屋建设可能会由于外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房屋建设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已完项目的保护工作。选派专业的质量监督控制小组,定期对房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房屋建设周期,将其分为月度质量检测、季度质量检测等,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房屋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要落实到施工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篇(10)

前言

施工现场焊接作为生产当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企业在面对焊接质量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焊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1.焊前控制

1.1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满足该工程项目施工要求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机构中各责任人员必须满足体系要求的技术职称条件。完善的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配合是搞好质量工作的前提,认真执行持证上岗及岗前培训制度,不达标者不得上岗。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各专业工程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能够对本专业的现场质量控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控制程序,能够独立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与施工进度同步编制工程竣工资料。负责焊接质量控制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焊接施工管理经验,这是保证现场焊接质量符合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的前提条件。

1.2确定焊接质量控制目标

质量控制是围绕焊接质量控制目标展开的,因此首先要确定焊接质量控制目标。目标根据法

律法规、技术标准、合同条件、工程实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而制定。目标必须切合实际,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实施、努力能在工程建设中实现。如果在实施中发现所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或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要及时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质量控制的水平。另外目标也要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进行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这就是目标控制的动态原理。

1.3焊接人员准备

参与工程焊接的焊接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焊工作业证,并根据实际施焊位置进行现场焊工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根据焊工考试程序组织焊工考试,焊工考试必须依照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并根据该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工考试工艺文件。焊工考试前,焊接工程师应对入场焊工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必须让焊工知道:没有规范施焊行为的焊工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焊工。一个规范行为的焊工,必须做到:能够准备好自己的所有施焊工具,施焊过程中能够自检并对完成的焊缝表面及两侧进行清理,自觉回收焊条头等。然后,根据各个焊工的施焊工龄情况安排焊工进行练习,以适应本项目母材和焊材的焊接性能。通过练习,焊接工程师可以大致了解焊工的施焊习惯、焊接水平和工作态度。在考试过程中,焊工应严格按照考试程序施焊,焊接工程师应旁站监考,对不遵守考试纪律的参考人员一律做不合格处理。

1.4焊接设备准备

良好的焊接电源及辅助设备,不但可提高焊接效率,更可提高焊接质量、降低成本。项目上常用焊接设备有埋弧自动焊机、气电立焊机、CO2气保护焊机、氩弧焊机和手工电弧焊机。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台帐,并进行标识。由于项目上焊接设备进场集中摆放,设备标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施焊过程中,焊接工程师能够根据设备标识辨别和记录不同焊工在焊接同等部位时的焊接参数,这一点对于低温钢材料和合金钢材料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钢材要获得稳定的满足设计要求的焊缝性能,必须按照焊接工艺评定认真执行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所有焊接设备都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1.5焊接材料准备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等。焊接工程师应根据设计图纸,统计焊接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依照工程进度编制采购焊材的采购计划。进口焊材、特殊钢材使用的焊材必须尽早提出采购计划。焊接材料入库前应按批次进行入库检验,现场应建立焊材一级库和二级库,有烘干要求的焊接材料应按要求在使用前进行烘干,领用使用时必须使用焊条保温筒领取焊条。施工中具体焊接材料的选用应遵守设计图样要求,无规定时,可参考焊接专业资料选取。焊接材料是保证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焊缝的首要条件,所以,施焊过程中,焊材的发放和领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焊接工程师应根据焊接质量控制程序建立焊材的烘烤、发放、领用、回收记录台帐,时常检查焊材的发放和领用情况。对于低温材料、合金钢材料的焊接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焊工领用焊材的情况,发现用错及时纠正。同时对原因进行查找,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焊中控制

焊工控制即焊接过程控制,是保证焊缝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人员因素、设备材料和焊接工艺因素。

2.1人员因素

未经现场考核合格的焊工不得在工程永久部位施焊,参与施焊的焊工上岗前必须有针对性的焊接技术交底。焊工应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作业、强行作业等影响安全和质量的行为。对于大量的施焊作业,焊接工程师应根据待焊工件的特点,合理布置焊工人数施焊,以减少工件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焊材烘烤人员,应提前烘烤好需要的焊接材料。发放焊材时,应按照焊材领用单发放焊材。没有领用单的、没有焊条筒的不得发放焊材。

2.2设备材料因素

保证设备完好,控制仪表记录准确。施焊过程中,应利用钳表检查各台焊接的焊接参数是否与设备自身仪表显示一致,保证焊工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施焊。焊材及母材符合焊接要求。现场应做好焊材的烘烤、发放、领用和回收记录,对于低温钢材料、合金钢材料、或其他有特别焊接要求的材料或部位,焊接工程师或焊接质检员必须高度重视,防止用错焊材。

2.3焊接工艺因素

焊接工艺控制是保证焊缝符合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要求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焊接电流(I)、电弧电压(U)和焊接速度(υ)三个焊接参数的控制。要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进行施焊,就是要求焊工在施焊过程中,选用的三个焊接参数要在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焊过程的焊缝热输入值符合评定要求,完成焊缝的机械性才能满足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

3焊后控制

3.1焊接检验

焊接检验是严防不合格产品流转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职质检员进行把关,绝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流于形式。焊接检验分焊缝外观检验、无损检测及水压试验。外观检验包括:焊缝成形直线度、余高、咬边、焊瘤、缺肉等。无损检测包括: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等检测形式。射线和超声波检测可检测焊缝内部未熔合、未焊透、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经评定可判定焊缝的焊接质量。对判定不合格的焊道应由焊接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返修方案,选派技术良好的焊工及时完成返修,并再次探伤合格。相同位置焊缝的返修不得超过三次。对于合金钢焊接,应对焊缝和母材进行硬度检测和光谱检测,保存检测记录,避免焊缝硬度不合格,或用错焊材。

3.2焊接记录

焊接工程师应使用焊接准备阶段编制的表格,根据施工进度同步、如实填写焊接记录,保证记录真实、有效,并具可追溯性,从而保证焊接质量。焊接作业结束时,焊接工程师应按照竣工资料的整理要求,及时整理和归档焊接技术资料,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焊接作为非常重要的特殊施工工序,每个人都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质量预控和过程控制。负责焊接质量管控人员,必须从一开始按程序规范焊接方方面面影响焊接质量的不利因素,严格按照焊接规范和工艺执行。同时,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同步记录和整理焊接交工文件,及时归档。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工程焊接质量,又规范施工记录技术文件,向用户提供一个满足合同要求的产品.

上一篇: 博物馆的营销策略 下一篇: 投资估值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