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18: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俗文化的内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认知中国民俗文化
1.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与人俱来,与族相连,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体性共识的印记。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话、巫术、图腾、方言、仪式等人类最初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图,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中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其基础,如同含金的伴生矿的原生态民俗。其延伸,则表现方式颇为繁多。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来源于生活。中国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
我们今天总是谈到的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二、“和顺”的中国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仅汉族的节日、婚娶、寿诞、祭祀等风俗也可谓浩若烟海,难以言尽。在这些习俗活动中,“和顺”始终承载着民俗的内容、民族的感情及人们的愿望。透过除夕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夜、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团圆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形形的节日充分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对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视和对祖辈师长的尊敬,寄托着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浓浓盛情和吉祥团圆的殷殷企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三、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展示的设计思路
0 引言
“民俗”一词是 1846 年由英国人威廉・J・托玛斯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术语。简单的说,黑人民俗主要包括黑人故事和黑人音乐两大类,音乐是非洲黑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有与之配套的音乐,成人、诞生、生病、收获、结婚、死亡、打猎都有符合相关仪式的音乐。黑人音乐在黑人民俗文化中占轴心地位,它是黑人艺术的精髓,黑人音乐充分表达了黑人对生活积极认真的态度,这些音乐也给苦难中的黑人奴隶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成名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非裔美国女作家。在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1934)、《他们眼望上苍》(1937)、《摩西,大山之子》及《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两部极富文学性的民俗学著作《骡与人》(1935)和《告诉我的马》(1938);另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五十多篇。同时作为民俗学家,赫斯顿巧妙地把搜集到的民俗材料和民间故事运用于其小说创作,展现了富于人性的黑人民俗文化。在其作品中,无论在黑人群体身上,还是在黑人女性身上,都照耀着民俗文化的光环,正是在这光环下,每个黑人都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1 《他们眼望苍天》中体现的黑人民俗
黑人民间故事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在黑人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中,主人公常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始一段艰难的长途旅程,在经历多次冒险后,他们往往会凯旋而归。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开始了人生旅途。她的三次婚姻就像是三次冒险过程。此外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也被赫斯顿引入其小说的叙事框架之中。这部小说的叙事框架是一种“故事中的故事”的结构,而这种叙事结构在民间故事传统中比较常见。《他们眼望上苍》共二十章,大的叙事框架是由一个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来讲述,包括书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最后三页。故事中的故事则构成小说的主体从第二章到第二十章的前两页这一部分由女主人公珍妮在一个漫长的夜晚亲口对自己的好友菲比讲述自己的人生旅程,而珍妮和菲比之间则刚好又承袭了黑人民间音乐布鲁斯那种一呼一应的模式。可以说,整部小说中黑人民间音乐因素的运用与小说的叙事模式结合得十分融洽,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黑人的音乐、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它不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活动,而且也是构成社会整体所必需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是黑人民众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黑人民间音乐舞蹈除了节奏感强、唱声有力紧凑的特点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大众性”。赫斯顿用相当大的篇幅将黑人民众载歌载舞的场面引入到了这部小说中,例如,我们看到的在伊顿维尔镇商店门厅前人们集体狂欢的场景及在大沼泽地的狂欢场景。人们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在这都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受集体狂欢带给人们的自由和欢乐,“一切都是为了欢笑”。到处欢声笑语,这是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场景,它表达了黑人民众对理想平等社会的向往。
对黑人宗教而言,他们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创造了自然规律,按照上帝的意志,人与自然应该协调一致地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里。故事的主人公珍妮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而独特的感受能力。她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聆听蜜蜂低声的吟唱,享受微微的轻风和和煦的阳光,陶醉在那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和谐世界之中。自然是神灵的存在,这种启示通过梨树传递给珍妮,使她懂得了婚姻的真谛,是大自然这个神唤起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在《他们眼望上苍》中,作者没有放弃对上帝的抒写。祖母南妮祈求上帝保珍妮会得到幸福;斯塔克斯被珍妮讽刺时,他马上想起《圣经》扫罗的女儿对大卫的做法;在遭受飓风时,他们也在问:“上帝是否意在让他们以微不足道的力量与自己较量……但是他们的眼仰望上苍。”这说明,即便是在压迫和困苦中,黑人依然信赖心中的上帝,并相信上帝会带领他们走出苦海。不论是赫斯顿对上帝的态度,还是珍妮对大自然的态度,都较好地体现黑人民族对自身宗教文化的理解。
布道词是黑人宗教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念唱形式的动态交流。小说着力描写了一头骡子的葬礼。在这场极具反讽色彩的葬礼上,牧师和黑人众就如同在教堂里布道一样有反复地呼叫应答。此处的黑人布道词不仅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张,而且也是对乔虚伪本性和权力欲的极大讽刺。赫斯顿在小说中所使用的布道词多数都源于她在美国南方进行黑人文化采风中搜集到的素材,她将大量黑人民族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并将其巧妙融入文学创作当中,赋予小说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在赫斯顿的影响下,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运用黑人布道词进行文学创作。赫斯顿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黑人布道词给黑人文学和黑人美学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因此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她在《黑人表达方式的特征》一书中就将黑人宗教仪式比喻成唯美的散文诗,将祷告词和布道词比喻成集巧妙与经典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由此不难看出,赫斯顿之所以会将黑人布道词运用到文学创作当中,正是她尊重和热爱黑人文化的体现。
2 结语
以上这些黑人民俗文化和传统的采用和描写使得赫斯顿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黑人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黑人民俗文化因素运用于小说创作,对于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使赫斯顿作品的黑人民俗文化内涵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引导黑人重视并且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黑人民族精神,重建黑人文化身份。不管如何,赫斯顿在小说创作中,将黑人民俗文化种种因素巧妙融入,为黑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范例,对后来的许多黑人作家,如拉尔夫・埃利森、伊什梅尔・里德、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家湘.他们眼望上苍[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中国民间在过年时节总是会举行许多民俗活动来庆祝或是祈福,而平阳木版年画就是如此产生的,最终发展成为现今较为成熟的大众文化品种。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源地在山西临汾,兴起于宋代,宋代活字排版印刷术的发明为平阳木板年画制作提供了有利契机,之后随着朝代变迁平阳木板年画的发展虽然历经坎坷与起伏,但这些历史积淀也令平阳木板年画在创作上更具艺术表现张力。在明末清初时期,平阳木板年画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其销售数量及销售地区多而广。在1905年与1909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发现了《义勇武安王》(平阳徐家刻印)与《随胡窈窕倾国之客》(平阳姬家刻印)这两幅平阳木版年画,从画作名称中“义勇武安王”的封号可以推断及印证山西平阳木版年画是中国木板年画最早的历史产物。此外,这两幅木版年画对于中国版画艺术来说具有较高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中国版画艺术开始由佛像向人像的转变,印证了中国人像版画的发展。
事实上,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离不开前朝绘画艺术的积淀,如唐宋人物画的传统制作方法、宋金时期的木版印刷术等,这些都为平阳木版年画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技术支持,促成了平阳木版年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别具一格。当然,广大平阳民众在木版年画绘制上发挥创新思维,从而令平阳木版年画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民众在创作平阳木版年画时不仅展现出各式各样的绘制方法,而且还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用笔特色,这也是平阳木版年画深受众人喜爱的一大原因。此外,平阳木版年画中所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也是其获得长远发展的主要原因,普通民众这个创作主体将他们的现实生活状态与自然中的山水花鸟搬上了木版年画,同时还将历史故事、岁时节日、戏曲小说作为创作内容,因而从平阳木版年画作品中我们就能够了解许多民俗文化。正是平阳木版年画所包含与呈现的民俗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手法,才会令平阳木版年画可以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中盛行,同时还成为中国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二山西平阳木版年画的民俗文化内涵
1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题材丰富且多样
位于北方的山西平阳地区,由于当时历史朝代国力或政策的影响,历史上的这一地区在文化交流上相对宽松,平阳地区的民众与其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往来密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如胡汉文化、蒙汉文化就是在此条件下实现了融会贯通。于是乎,平阳地区的民俗文化吸收与借鉴了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呈现出雄浑、辽阔、粗犷的平阳民俗文化特色,且与平阳当地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平阳木版年画的创作风格。同时,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氛围中,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题材也更加地丰富、多样,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许多文人雅士也开始对平阳木版画青睐有加,因而他们喜欢利用木版年画来抒感,表达生活情趣。于是乎,平阳木版画在文人雅士的加入下更加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品位,丰富了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题材,当然平阳木版年画的整体发展方向还是以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及审美情趣为主,不过这样的发展模式也令平阳木版年画提升到了新的艺术高度。此外,由于张贴年画是平阳地区最常见、最活跃的民间习俗,因而木版年画对于平阳民众来说具有多重意义,他们不仅可以利用别样性的年画来装饰与布置家中的各个角落,而且还利用年画张贴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所以,作为一种民间信仰的活动,对于木版年画的内容、张贴位置等都相当讲究,因而只有文化题材丰富且多样的木版年画才能满足平阳民众的不同需求。
2平阳木版年画融合了广泛、深厚的戏曲文化
山西平阳属于晋南地区范畴,这一地区作为蒲剧的发源地,其民间戏曲文化深深影响着平阳民众生活、教育、精神等方面。由于平阳地区的戏曲文化广泛而深厚,这不仅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丰富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创作素材。于是乎,细心的观赏者就会发现许多平阳木版年画的素材大多取自晋南地区的民间戏曲,如《三进士》、《打金枝》、《高平关》等,这些木版年画都具有戏曲文化的痕迹。但是,由于戏曲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而木版年画又是一种表现静态的艺术载体,将动态的戏曲转化成静态的版面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晋南地区民众对戏曲文化的审美需求。为了不让静态的木版年画形式造成动态戏曲文化形式的审美缺失,于是这些平阳木版年画民众创作家巧妙采用浓缩的创作方式来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将一部完整的戏曲故事进行浓缩与提炼,选择最精彩的戏曲内容将其绘制在版画当中,而当一个个独立的木版年画作品按顺序拼合时就能连贯成一个戏曲故事,欣赏者能够从这些片段性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联想出大概的戏曲情节。当然,平阳木版年画与晋南地区的戏曲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联,一方面晋南地区的戏曲文化为平阳木版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而另一方面平阳木版年画创作者通过其精湛的刀工将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等雕刻而出,拓展了戏曲文化的表现形式。
3平阳木版年画传达了忠孝节义的思想与主题
关公的忠义思想与忠义精神一直备受后人敬仰及推崇,在平阳木版年画中就有许多歌颂与赞扬忠义精神的作品,这不仅是传达平阳民众对关公忠义精神的信仰,而且也是一种对英雄、对民族精神的扩大传播与宣扬,平阳民众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木版年画就达到了文化教育的效果,欣赏者在观赏具有故事性的平阳木版年画过程中,既可以了解某些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又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义精神。此后,平阳木版年画的教化功能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其所传达的思想与主题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伦道理、孝道礼节、家族观念、民族意识等都透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画作品得到宣传与弘扬。由此可见,平阳木版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其将流传千古的忠孝节义思想作为木版画作品的重要主题,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与教化更大民众,同时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又不会造成民众对其教化性的反感。而这种一举两得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平阳木版年画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且还令平阳木版年画具有一定积极的教化功能与价值,如此不难理解中国政府对平阳木版年画加大保护力度的原因,同时平阳木版年画的这种创作思想也值得中国艺术家学习与借鉴。
三山西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1极具特色的制作方法与别具韵味的艺术形象
黄河流域的一方水土养育了其周边许多地区,其中就包括平阳地区,所以平阳地区是在黄河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下不断获得发展及成熟的。因此,平阳地区的民俗风情沾染了黄河文化的特色,豪放且粗犷、随意而洒脱,同时也影响着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其极具特色的制作方法之下展现出一个又一个别具韵味的艺术形象。
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木版年画,其在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熏染下早已形成了一套自身的体系风格。木版年画的制作主要有三大步骤,即构图、造型、设色,这三大步骤是否完善成功直接关系到作品最终的艺术形象。首先是构图,平阳木版年画的构图方法借鉴了当地戏曲舞台布景的设计理念,因而常常出现全景、半景、特写等场景的构图方法,同时对所要表现的故事内容进行简约概括,从而达到合理安排木版上每一个空间的目的。其次是造型,平阳木版年画中的任何一种艺术形象都异常逼真且吻合,充满了艺术韵味与生命韵味,一般创作者主要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以及双勾铁线的方式来描绘木版上的整体造型,并发挥绘画艺术对艺术形象进行夸张化、幽默化处理,进而利用典型化的动态绘画语言来传达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最后是设色,平阳木版年画通常都采用透明度极高的色彩,如:红色、绿色、紫色等,在为艺术形象上色时常常将强度对比很大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从而令年画中的艺术形象更具视觉审美效果。
2独树一帜、独领的戏曲版画形式
严格来说,山西平阳木版年画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甚至是独领,其很大原因得益于当地戏曲的盛行发展,这个具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称的平阳为其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契机。虽然,平阳木版年画作品中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但平阳民众在创作木版年画的时候大多都从戏曲作品中提取素材,而这样的创作不仅为平阳木版年画创造出戏曲版画的新形式,而且还为平阳木版年画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融合了戏曲元素的平阳木版年画更能让当地群众喜闻乐见,从而促进着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
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宜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那么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俗文化对于文化主体而言具有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民俗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唤起各族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
民俗旅游是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它对旅游产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处于起步阶段,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二是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能够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三是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能够深化旅游活动的内涵,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一)文化原则
民俗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广西宜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刘三姐”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因此,开发“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刘三姐”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第二,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第三,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要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二)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刘三姐”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宜州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为依据,突出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这一优势,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文化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比如在“刘三姐”主题公园中建造“三姐歌坛”,通过“三姐歌坛”开展“三姐教你唱山歌”等活动,使游客广泛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三、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突出广西宜州民俗旅游的“刘三姐”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而“刘三姐”文化焉然已担当广西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已成为广西民俗旅游的不可或缺之元素。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刘三姐”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从“刘三姐”被搬上银幕,到“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这位“歌仙”居然是来自广西宜州,因此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原乡,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也必须突显这一文化品牌。
(二)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广西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原汁原乡原味的“刘三姐”山歌文化作为宜州民俗文化的主载,具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依托“刘三姐”文化,建设“刘三姐文化艺术村”、“三姐书院”、“三姐画院”、“三姐歌坛”、“三姐服饰”等文化艺术项目,打造具有宜州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三)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刘三姐”山歌文化研讨会或刘三姐民俗语文化旅游节。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广西宜州的民俗文化,又可以扩大宜州的影响力。宜州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刘三姐”山歌文化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将从根本上提升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四)编制宜州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宜州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编制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势必盘活宜州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二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三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094-02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2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运用
2.1将民俗艺术元素作为消费情感的切入点,提升广告的文化设计内涵民俗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各显风采,例如民间工艺品、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建筑雕塑、刺绣染织、舞蹈艺术、服饰、玩具、剪纸等等,各类民俗艺术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如何运用现代媒体的技术手段,展现民俗文化的设计元素,广告设计者应注重跨地域消费者的心理感受,着眼于他们的情感消费需求,通过民俗文化的符号元素设计,在广告中推动市场化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因此,广告设计应将民俗艺术元素运用在创新设计之中,立足于体现民俗文化的时代精神。在触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赋予更多的“情感”表现力。这里所指的情感,主要是指使用者在接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3]。广告设计运用现代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情感化的表达,重新诠释民俗艺术元素的内容,从现代设计观念的角度获取新的表现形态,为广告设计增添了新的趣味。例如剪纸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本色内容,常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接运用剪纸元素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将剪纸艺术造型特点或者构图形式转化为广告表现的内容。如剪影表现技巧,就是运用阴刻和阳刻的两种塑形手法,使画面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洁细腻、空灵剔透的特点。第二种是运用民俗元素所表达出的精神层面,以情感表达为设计目的,调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表现出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通过广告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情感共鸣,由此达到突出主题,更好地促进信息传播的目的。例如乌江榨菜的广告设计,运用剪纸的单色表现,采用具有象征性的色彩———红色,红色集吉祥、喜庆等于一身,色彩的象征性触动了受众的心灵,美好的寓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造型上选用京剧人物形象,并配以京剧的发音,生动形象的人物配以我国传统腌菜,相得益彰,剪纸这样一个传统技艺映射出产品本身悠久的文化。通过在广告设计表现中诠释民俗艺术元素,使得广告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
2.2民俗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意境构成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民俗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为构想,在设计作品中的真实流露,形成一种视觉表达语言。通过这种视觉语言,表述广告设计中独特的文化意境,形成独具风情的审美艺术画面。例如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皮影的表现方法。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戏曲样式,民间也称其为“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羊皮戏”“人头戏”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折射出西汉悠远的历史文化痕迹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剧场的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及诉说的戏剧故事,在广告设计的表现上极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视觉设计上,通过运用光影随机移动的方式,可以展现其剪影图像。把皮影的光影对比效果与视觉设计的通透效果相融合,给消费者以幽古的审美满足,使他们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思乡怀旧的情感共鸣。这种主题意境的营造与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灵感体现。意境设计语言,其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反映出现代派的抽象审美需求,也能体现出后现代派对传统文化解构的现解。因此,广告设计语言在运用境界表现设计主题时,这种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式形象[4]。意境并非受限于某种固定的形式,而是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氛围。正如水井坊电视广告(金狮篇)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形态,以雄狮为图腾,通过水墨渲染出日晷和祥云,体现出广告对意境的表达,庄重醒目,烘托出产品的历史感。将意境与广告设计相结合,是将中国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赋予广告设计作品中[5],是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内涵的作品,让消费者感受到充满民俗文化的意境。
3发展趋势
广告艺术在设计构思上,赋予了民俗艺术更多更新的设计理念,它把民俗艺术元素的传播方式带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境界,使民俗艺术元素在运用中得到创意的诠释和技术的升华,体现出民俗文化在艺术传承中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民俗文化的艺术元素已经成为有创意广告的设计支撑。创意广告的设计作品,其市场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语言,用户通过设计语言才能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内涵。无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表现民俗艺术元素特色主题的广告设计,直接表现或者间接表现,以民俗艺术元素为主题的广告设计作品会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此,民俗艺术元素为广告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挖掘和探究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使民俗文化元素的艺术设计符号与广告设计理念达到高度统一,是创新型广告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形象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folklore culture theme park;cultural image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90-01
1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所谓“文化旅游”,可以看作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出游机会增多,人们开始关注和推崇旅游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开始注重寻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质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因此逐渐盛行起来。随着游客越来越看重旅游中的文化含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正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使得原本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较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游客可在同一地点,很少时间就能做到。因此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文化主题的趋同性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和模仿的现象,表现出“主题策划特色不鲜明,题材重复趋于泛滥”的不成熟特色,也有少数主题公园求奇,求怪,以至走向庸俗。从而导致兴建了一些品位不高或者品位低下的主题公园,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贫乏的表现,这样的重复建设,这不仅干扰了旅游者休闲娱乐的选择和对旅游主题公园的辨认,而且给国家的土地、人力、财力等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最终必将影响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伪文化”现象使主题游价值下降 真正的文化,是具备独特个性、独特内涵的精神价值。很多人学历高,但不一定有文化;而那些没有上过学堂,却成为民间工艺大师、皮影大师、剪纸大师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文化”。这个道理应用在旅游产业的文化思维中,同样适用。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克隆、复制的旅游产品,一座又一座同样风格、同样香火旺盛的寺庙的时候,虽然可以看到一时的喧嚣,但这样的旅游产品,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力,不具备任何文化的内涵。如果非要说它们有文化,那么只能是“伪文化”,很难为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带来价值积累的机会。
2.3 开发过程中的“过功利性” 目前存在不少只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民俗文化等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的情况。自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锦绣中华”和“深圳民俗村”的成功经营,大大刺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以至于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的。但同时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异化、民族文化的日益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特色逐渐丧失等等,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极大的关注。
3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
3.1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应关注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的一致性方面,通过深入发掘和宣扬一定主题的文化来综合发展文化旅游,以便能够多方位的展示特色文化,赋予文化旅游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与品牌。应充分挖掘地方的独特文化,并展现其异质性和差异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要。
3.2 提高游客重游率 ①通过不断挖掘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及时的将新的旅游内容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传递给潜在消费者,提高主题公园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或通过在主题公园内拍摄影视作品的方法激发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通过影视拍摄等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其知名度,从而达到拉动消费的效果。总之,应重视将主题公园的各种正面信息向市场传送,以保持其对消费者的持久魅力。②需要针对主题公园所在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和客流的淡旺季波动情况,除了进行灵活定价以外最重要的是园内的游乐、参与性项目及表演活动的合理设置,以提高本地市场的重游率。③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客源市场定位一般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文化形象塑造和旅游项目设计上更应有意识地加强客源市场的针对性。
3.3 凸显文化形象,体现文化价值观 文化形象是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独特性,如“中国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对客家特色文化饮食的创造性开发,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初始化”的胚胎模式。
文化价值观是一种以文化心理看待主题公园的观念。这种观念既可以是人们赋予的,又可以是主题公园自身体现的。故而,主题公园的文化价值观应是文化特色的集聚,内涵的开拓与创新,以及信息化和本土化表达的结合。若其文化散发力不足以让游客感受到这种价值,那么这样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是没有前途的。
参考文献:
[1]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0.
1.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承面临的形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历久而弥坚。但是,近代进来,受到西方文明经济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建国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化传统开始复苏,但是又面临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拜金主义、唯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广大乡村地区的逐渐凋零,也使得民俗文化自然存在的土壤被破坏。
1.2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博物馆强调民俗风物的保存保护、利用展示与组织特色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常常利用传统文物古建等为依托,如福建闽西的土楼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往往以至今还存在的社会群落为依托,他们还居住在古来的村落中,按照古老的习俗与生态在生存,这往往也是民俗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游则涵盖面极广,而且往往与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以产业化的民俗旅游业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古建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活动。
2 民俗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旅游的相互关系
当前的民俗博物馆,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托文物的传统博物馆,一类是功利性极强的“人造民俗馆”。前者是当前的主体,但是其往往在旅游策划上下的功夫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运营上往往是低调地等待参观者上门。而在民俗风物展示中,往往也以单调的文物及风物展示为主,缺乏如同生态博物馆那样的“接地气”,使得民俗展示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概念,使得参观者无法深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人造民俗博物馆,在底蕴上有很大欠缺,开业时由于宣传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往往能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则客源不断流失,甚至难以生存。传统民俗博物馆,还要担负较重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旅游经营上,所下的精力往往不足,旅游活动组织时往往缺乏内涵,甚至只是以文物撑场面,但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法将内涵展示出来,终也只会流失客源,导致经费短缺。而依赖政府,毕竟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