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1 17:18: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金融工程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金融工程的意义

篇(1)

(一)量化及科学化金融工程技术发展后,使得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统计学等方面在风险管理以及产品研发时获得了应用,量化及模拟化构成了当前金融风险管理有别于其他风险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转变表现出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工作逐渐趋向技能化、知识化,并且对于具备文理全才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产品化金融工程的技术造成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可以透过产品供应及交易的方式获得处理。周边金融产品就成为了金融机构长时间以来管理市场风险的主要产品,金融工程技术从创造及设计的角度一直付出努力。近几年以来,用VaR模型作为标志的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理方案又被市场所重视,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风险管理的产品不但具有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具有方案化的产品,前者较为符合市场大众的品味,后者可以更加具体的符合不同特色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品味。并且,为了符合投资人员以及客户对风险管理的要求,金融机构为他们供应的风险管理产品也属于一个利润较高的业务来源。

(三)市场化风险管理的市场化是以上风险管理产品化延伸的结果。透过设计以及交易的风险管理产品金融机构可以把原本只可以在金融机构内部处理的风险问题透过市场进行处理。

(四)复杂化金融工程不但可以令当前金融风险管理具备更新、更科学的处理方式及产品,还可以令金融风险逐渐转向复杂化,金融产品的风险特点逐渐无法掌控。这不但表现在极其复杂的周边金融产品的极具风险的交易过程中,还表现在产品评估以及风险量化阶段管理人员必须面对定价风险以及模型风险的过程。

二、复杂金融系统工程的风险管理具有哪些问题

(一)风险承担主体不清晰使得宏观方向的风险意识较为明显,微观方向的风险意识较为模糊不论何种风险管理方法都应当以风险承担主体为主,责任、权利、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为前提。国外很多运作良好的银行,都从制度上体现出由负责全体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担负起银行及其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并通过银行的所有资金作为承担风险的最后底线。董事会会担负起相关风险管理的重大决策,并通过银行的内部创建了合理的风险内控系统。可是,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的商业银行,其风险承担的最终承担人非常模糊。其特点表现在风险管理的结果使得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非常重视金融风险,而从微观方面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却非常模糊,严重缺乏积极性和紧迫感。

(二)内控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以及管理系统在当前的金融风险管理中,内控体制的完善成为了金融机构可以真正进行风险管理的保障。可以因为结构的治理问题,我国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非常缺乏运作体系以及组织制度的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银行以及相关金融部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以及管理系统。不论是内部的稽核部门、管理信贷风险部门、管理利率风险部门,都没有独立承担的能力、也不具备权威性和管理能力。

(三)管理工具不健全,特别是周边金融工具等可以转移风险的措施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里,管理风险的工具非常丰富,并且还在不断创新当中。相对而言,我国的金融系统建立较晚,当前的金融市场还无法为投资人员以及金融机构供应充足的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工具的不健全成为了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相对落后的一个关键。周边金融产品市场是当前国外金融系统里为投资人员以及金融机构供应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风险管理工具的领域。周边金融工具具备了直接面对风险的特性,被誉为是最有效的管理市场风险的工具,也让金融系统可以更有效的承担风险、配置风险。

(四)风险的量化管理相对落后风险的量化管理以及模型化成为了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用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技术。当前,不但是对于市场风险的发展研制了具有意义的VaR模型,并且针对普遍认为不具备量化的信息风险也研发了信用计量模型。我国当前在风险量化的管理上还不够强大,暂时还处在资产负债指数管理以及头寸匹配管理能力上,而针对具有价值的VaR、信用计量以及持续期等理念还非常模糊。

(五)管理型人才非常缺乏当前的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较强技术、并且较为复杂的创新型管理学科。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能力虽然无法达到国外的水平,可是对于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当中。但是仅仅同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的需求对比,在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方面依旧非常缺乏。

三、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我国政策的支持金融机构必须要通过我国的政策给予相应的支持,不单单是指通过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还应当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倾斜,给予相应的扶持。

(二)深入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及经营体系为金融机构的性质进行定位,创建同经济发展相符的产权制度以及组织体系。将产权明朗化,将法人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构成权利对等的形式,让那个风险收益可以符合经营机制的发展。

(三)强化管理可以通过金融监管以及内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促进深入改革,提升资本充足率,加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以便可以有效降低管理的风险。

(四)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一定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的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加强业务能力和事业心,端正自己的责任感和服务理念,提升改革体制的认知。为员工定期提供培训机会,通过自学、在岗培训等方式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通过淘汰制度将真正符合岗位的人员给予提升,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进行淘汰,这样才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遏制风险的产生。

篇(2)

Abstract :As a new generation of iron craft, melting reduction iron-making techniqu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domestic atten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lting reduction iron-making process in metallurgical stee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irst introduced the two kind of technology and HIsmelt Corex, then ironmaking i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easibility discriminant index, the blast furnace process, and HIsmelt Corex were compared, and through the examples to discrimination three process quality, finally draw more adapt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Ismelt Corex requirements.

Key words :Melting reduction; Iron-making process; Metallurgical stee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国内较为普遍的炼铁工艺仍是高炉炼铁技术,环境污染重和工艺流程长的缺点越发地突显。从环保及焦煤的枯竭的现状出发,对新的炼铁工艺探索让我们看到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的美好前景。

熔融还原炼铁技术——Corex和HIsmelt

所谓熔融还原技术就是用非焦煤直接生产出热态铁水的工艺技术,它具有还原反应快、对原料的限制条件少等特点,它对煤种的选择没有过多的限制,这种直接使用煤的特点使其工艺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工艺流程更容易控制。HIsmelt、Corex工艺是继具有悠久历史的高炉炼铁技术之后的比较先进的炼铁工艺技术。

(一)Corex

Corex以竖炉为基础,属于相对较早期的一代,是世界上唯一已实现工业生产的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其熔融还原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预还原竖炉,矿石原料(块矿、球团矿、烧结矿)及熔剂通过装料设备和布料器分批装入竖炉中;下部是熔融气化炉,煤从气化炉顶上加入,从炉下部吹入氧气,煤在炉内气化燃烧,产生的粗还原煤气经除尘器除尘、调温后送入竖炉中,与竖炉中的矿石进行氧化还原,生成块状海绵铁,经螺旋输送装置送入熔融气化炉。海绵铁在熔融气化炉中进一步还原、熔化和造渣,直到铁水和渣分离。然后同高炉一样,进行出渣、出铁。到目前为止,Corex设备型号由C-1000提升为C-3000,年产能力从3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先后已有印度、南非、韩国等国家Corex设备投入运转,中国宝钢集团也引进了C-3000技术,在宝山罗泾地区建设了世界第一座Corex3000工艺项目。

(二)HIsmelt

HIsmelt则属于金属熔池熔融法,是较新的一代,原料经流化床设备预热预还原后,由喷枪喷入熔融还原炉;煤粉和熔剂也由喷枪喷入。富氧(体积分数为30% ~35% )、高温热风(1 200℃)从炉顶喷入。熔融还原炉内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熔池剧烈沸腾。熔池逸出的CO、H2在从炉顶喷入的热风作用下发生二次燃烧释放热量,来熔化喷入的固体原料。铁水经过虹吸排出,炉渣定期从水冷渣口分批排放。首座Hismelt商业示范厂位于西澳大利亚的奎那那工业区,由力拓集团、纽克公司、三菱公司和首钢集团合作建设,2005年产出了第一炉铁水。

二、高炉、Corex和HIsmelt三种工艺对比

不同的炼铁工艺在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下文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三个主要的方面对炼铁工艺技术作出可行性的判别指标,并就三种炼铁工艺做出了指标对比分析。

篇(3)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7-0064-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在城乡二元背景下协调不同主体经济利益关系。目前,二元经济项下的城乡一体化结构决定了金融二元结构的特点,而城乡金融的差异又成为加剧二元经济结构的因素。城乡金融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造成金融市场严重分割,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被严重扭曲,农村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结构失衡,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影响了金融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要实现金融业的城乡统筹发展,就要将“乡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放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考虑,从城市金融对乡村金融的带动作用出发,重点推进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间的共生机制,实现对接。

一、二元经济项下的城乡一体化命题

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1%,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年均6.2%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6:1,曾缩小到1985年的1.86:1,2000年扩大到2.79:1,2009年进一步扩大到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而且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强调民生,强调对农民权利的保障,强调在城乡一体化思路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在此基础上尤其突出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城乡经济的协调离不开城乡金融的协调,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其次,城乡协调发展是市场一体化的要求。我国13亿人口中仍有近60%生活在农村。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不断将农村人口吸引到非农产业当中,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但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二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如何妥善解决那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滞留在农村和农业领域的人口的增收问题和发展问题,使他们也能充分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而不至于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

二、乡村金融现状与金融共生之间缺陷

(一)金融体制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与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之间的缺陷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财政政策,但金融在政策上缺少实质性的扶持政策。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突出表现是保障水平低、覆盖率不高,这在农村尤为明显。当代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刚刚开始构建,随着农村居民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及土地保障功能的不断弱化,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农业保险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几乎还是空白,农业保险收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0.05%,平均每个农户缴纳的农业保险费不到3元,获得的保险赔偿不到2元,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信贷方面,由于有效担保不足,贷款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农民、中小企业贷款普遍较困难;在支付结算方面,票据化程度低,农村商品交易现金结算为主的传统模式仍然占据了农村结算的主流,结算手段相对落后,中间环节多,延缓了客户资金周转;在产品服务方面,新金融产品匮乏,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租赁、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业务需求无法满足。

(二)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失衡的缺陷

一是资金总量和结构失衡。从总量看,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存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对“三农”的支持;从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城市集中趋势明显,支农资金不足,加剧了支农资金的瓶颈效应。目前我国农村有1.2亿户农民有贷款的需求,对于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只能满足到60%,主要是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而农村的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仅50%左右。二是长期的资金需求和农村资金的短期性供给之间的失衡。新农村建设主要的资金需要是乡村的道路和水利建没以及农村机械化的投入,长期性资金需求大。由于基层组织没有完善的担保、抵押手续,信贷资产质量无法保证,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目前对农民和基层农业生产组织贷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承担,而农村资金供给基本上都是短期资金,在资金实力上和信贷支持上非常有限,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和目前资金的供给上有较大的差距。

(三)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中竞争与合作“共赢”意识的缺陷

金融机构在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片面强调竞争,主观上缺少合作的意向,客观上缺少合作平台,远远未达到“共赢”的理想局面。如在信贷市场上,存在过分竞争,信贷资金过分集中在大型企业和部分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机构设置上,定位不准,银行网点大量从不发达地区、县域撤出,客观上形成农村金融市场中介缺位、机构锐减,金融服务弱化。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其中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即使那些已经被金融服务覆盖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当地金融服务的充分性和满足度也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当地群众难以方便地享受到基础性金融服务。

(四)金融资源在区域上过度集中与资源扩散效应弱化形成的缺陷

金融资源集聚是指金融资源与特定地理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是经过从初步集聚到快速,再到最终扩散效应的过程后,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人才等金融资源上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密集度,向周边地域、市场、机构发散的动态过程。金融资源的扩散可以使金融资源在另外一个区域市场获得比较大的边际收益。金融资源集聚和扩散分初期阶段、集聚阶段、集聚后期和扩散四个阶段。根据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金融产业的发展仍处于金融资源的集聚阶段。随着金融资源总量的不断扩张,城乡金融不均衡的状况有可能会继续扩大,显然和城乡金融和谐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

(五)农村金融市场过分依靠单一的间接金融与直接融资偏少的缺陷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一条腿短,一条腿长”,一方面表现为近年来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融资难,直接融资成“短腿”;另一方面表现为近年来企业更加依赖间接融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内非

金融企业的贷款融资比重接近90%,而股票融资不超过5%,企业债券融资更是微乎其微,不超过1%,导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长期以来极不平衡,社会融资的重担绝大部分都压在了商业银行的肩上,银行也因此承担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的绝大部分成本。

三、对策建议

(一)路径选择

1 从供给角度。一是金融机构的联动。要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将金融资源真正引人农村,就要依靠新型的乡村金融机构。以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是未来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成员。城市金融机构与新型乡村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参股和同业拆借等形式实现资金的联动。二是金融市场的联通。要在进一步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区域性资金拆借中心,重点是发展银行同业拆借融资,逐步把同业拆借和与票据交换、联行清算结合起来,发展交换、清算、融资三位一体的头寸市场。三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解决信贷投入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和信息采集成本过高问题。四是在农村地区技术、市场、管理和信息等处于劣势条件下,对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拨备提取规定较高比例,同时对于其不良贷款的核销也加大力度,以此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创新力和活力。

2 从政策扶持角度。一是对于金融机构在县域存贷款比例予以明确界定,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惩戒约束,引导金融机构经营策略的调整。并应考虑对县域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比例给予适当上浮,实行差别性存贷款比例,以更好地满足“三农”资金需求。二是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财政政策。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贴现的条件,使货币政策顺畅地渗透到实体经济,调节信贷资金流向。发挥财政政策在创造新农村公共设施、基础项目建设产品中的作用,弥补货币政策缺陷,在扩大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强农村金融市场引力,也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资金保证。三是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扩大资金供应能力。一方面,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增强县域工业经济的活力,扩大县域有效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既要通过建立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的机制,增强正规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投放的压力和内在动力,又要大力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并通过正规金融机构与新型金融组织之间的业务合作,形成功能互补的投入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和保险体系,降低农业生产的资金经营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放贷积极性。对于农户信贷、农业贷款予以保险扶持,以降低风险。

(二)共生要素构建

1 统筹城乡金融共生单元布局与规划

理想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分工合作,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从供给来看,需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渠道吸引城乡资金,增加有效资金供给,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性。统筹协调好城乡金融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融,带动并支持农村金融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可按照城乡统筹原则,积极、稳健地开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引导城市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各类资本,到农村欠发达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实行向农村龙头企业倾斜的上市与融资政策和地区倾斜政策。扩大农村龙头企业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融资能力。对于一些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农村龙头企业,可以针对农村市场的现状,开办一些地区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克服农村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缺失的短板。

理顺业务边界,保证农村各项金融业务有序运作。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的边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做出专门的制度安排,强化其政策,主要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方式对农村经济以资金支持,如粮食安全储备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技术改造贷款,农业结构调整贷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农业政策性保险等。乡村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要始终坚持支农方向。在服务“三农”时,各类金融机构应建立合作互补机制,实现“交叉”经营。经营业务要涉及高中低各个层次客户,不但要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高端客户业务,也要经营处于创业期的一般产业化企业等中端客户业务,还要经营较为贫困或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户和小企业客户业务,满足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农村金融的多层次需求。

2 城乡金融共生模式下的农村金融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借鉴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孟加拉NGO模式构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并有所突破。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应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填补国有商业银行向商业化经营转变过程中留下的“不足”。农业发展银行除承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管理等政策性职能,还应积极开办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贷款业务,拓展业务范围。邮政储蓄银行的挂牌成立,减少了农村资金外流。邮政储蓄机构应本着“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思路,控制资金外流,确定一定比例资金投放在本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运行新方式,完善财政与金融合力支农的顺畅机制。同时,各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状况,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创新信贷机制,推进农业的发展。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金融产品载体,着力为农户提供自助可循环小额贷款、资金汇兑、领取政府补贴和财政惠农资金、缴领社保基金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并在服务费、工本费、年费、手续费等方面给予优惠。还应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企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等新产品。提供债券、基金、保险、证券等系列理财产品,以及信息咨询、投融资顾问等高附加值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化产品;为农产品提供套期保值、进出口风险对冲等风险管理产品,帮助企业管理和对冲各方面的风险;为产业链企业群及集团客户提供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票据融通、应收账款融资等系统联动服务,提升县域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促进其健康发展。民间借贷虽属非正规金融,但实际上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优势。民间借贷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使借款人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民间借贷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其与正规金融形成互补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采取切实措施,切实改善民间借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是提高金融共生中的质参量。质参量是反映共生单元的内在性质,是共生中的核心,从金融共生的要求出发,要大力提高城乡金融在金融共生中的

质参量,通过走联合之路,适应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需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装备,创新金融业务,在整体金融共生中,实现金融机构间的有序与同步,共同发展提高。

3 金融共生的外部环境建设

一是要完善农户征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向农村推进。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应该加快向县域扩展,推动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建设,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户的个人信用数据库,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帮助。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与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快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向农村地区推进。加快推进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信贷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信贷信息的全采集与查询服务的全覆盖,为农村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借款人身份,充分判断借款人信用状况,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参考依据。人民银行应与地方政府部门协调合作,组织、引导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将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引入农户贷款审核过程。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应覆盖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

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税收、资金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借鉴城市金融服务整体框架,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金融服务功能。

篇(4)

我国铜行业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中国铜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但我国铜冶炼工艺技术及冶金设备相当部分仍处于较低水平,引进的国际先进大型铜冶炼工艺技术及装备,投资巨大、设备维护费用高、专利转让费用高,大量中小型铜冶炼企业难以实现更新换代,中小型企业急需符合其发展要求的新型铜冶炼工艺及设备。

一、我国铜冶炼技术及设备现状分析

1.1根据国家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底前淘汰所有鼓风炉,国内一批中小型铜冶炼企业仍然还在使用能耗高、污染重工艺落后的鼓风炉工艺及设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处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边沿,一些大型铜冶炼企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熔池熔炼工艺及设备如闪速炉、艾萨炉、奥斯麦特等,但这些炉型单系统产能大(最低10万吨/年)、投资大、维护费用巨大、技术引进转让费用高等条件,不适于对我国(10万吨/年以下)中小型铜冶炼企业现有的鼓风炉等落后产能进行更新换代改造。在我国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种新型先进、实用国内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侧吹熔池熔炼工艺及设备进行了成功的工业化应用。

二、密闭鼓风炉与双侧吹熔池熔炼炉工艺及设备特点的比较

2.1老工艺采用一座密闭鼓风炉熔炼炉+两台连续吹炼炉。冶炼工艺流程为密闭鼓风炉熔炼―连吹炉吹炼―粗铜浇铸,鼓风炉工艺属普通熔炼、淘汰落后产能,效率低、能耗高、烟气控制较难,产出SO2浓度低(4~5%),制酸系统难以实现自热平衡,操作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自动化水平低。

2.2新工艺采用一座双侧吹熔池熔炼炉配套贫化电炉1套+2套PS转炉,冶炼工艺流程为双侧吹富氧熔池熔炼炉熔炼―PS转炉吹炼―粗铜浇铸,熔炼产出烟气SO2浓度高达16.92%,烟尘浓度低,具有较好的制酸条件,其工艺及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通过双侧、多风道将50%~90%浓度的富氧空气吹入熔炼炉内的熔体混合层,在强烈而均匀的搅拌和高温作用下,含铜物料及熔剂熔化后,熔体在炉内完成渣与冰铜分离。采用特殊的炉体结构和不粘接烟道,炉墙关键部位采用水冷铜水套挂渣技术,风嘴采用不锈钢和紫铜复合材料组件,耐高温腐蚀,可送85%以上浓度的富氧空气进行熔炼,炉体加料口、铜出口及出渣口,贫化电炉出渣口及粗铜浇铸等各散排烟点配套环保集烟系统,散排烟气经布袋除尘,与制酸尾气一起进入脱硫系统处理,效率高,更节能、减排。

2.3新老工艺余热利用特点对比

2.3.1老工艺鼓风炉产生的烟气450~550℃及配套的连吹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1000℃进入汽化烟道进行间接冷却,产生的蒸汽量不足,不能实现余热发电。

2.3.2新工艺双侧吹熔池熔炼炉出炉烟气1250℃经余热锅炉产汽量16t/h,转炉出口烟气750℃经余热锅炉产汽量6.3t/h,产生饱和蒸汽供给一台N3-3.8型3MW凝汽式汽轮机,并配一台QF-3-2型汽轮发电机,每小时发电量为3090kWh。

三、新老工艺节能效果对比

老工艺密闭鼓风炉熔炼需消耗大量价格日趋昂贵的焦炭,经测算生产1吨粗铜耗焦炭0.98吨,因鼓风炉烟气量较高,制酸系统能耗增加,制取1吨硫酸电耗达315.32kWh。经折标测算密闭鼓风炉熔炼粗铜综合能耗923.82kg标煤/t粗铜。

新工艺双侧吹熔池熔炼主要燃料变为焦粉、块煤、电等,经能源折标测算双侧熔池熔炼炉粗铜综合能耗312.83kg标煤/t粗铜。符合《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标准规定粗铜冶炼工艺综合能耗550kg标煤/粗铜以下,该工艺综合能耗满足铜行业准入条件要求。

四、新老工艺减排对比

老工艺密闭鼓风炉熔炼工艺,SO2浓度低(4~5%),制酸系统难以实现自热平衡,鼓风炉加料口、出铜口、出渣口及粗铜浇铸各散排烟点无环集系统收集处理,“两转两吸”制酸之后尾气无脱硫设施处理,经测算,密闭鼓风炉工艺有组织、无组织SO2排放量为979.8吨/年。

新工艺双侧吹熔池熔炼工艺,配套有熔炼炉加料口、冰铜出口及出渣口,转炉出铜口,贫化电炉出渣口,粗铜浇铸等各排烟点组成的环集排烟系统。对无组织烟气收集与有组织制酸尾气均进行脱硫,SO2排放量为194.12吨/年,较之老工艺减排量为785.68吨;减排80.2%,减排指标达到环保要求。

五、新工艺实施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按照环保部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要求,双侧吹熔池熔炼工艺及配套制酸工艺参照《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2010)标准,从生产工艺及装备、资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等进行分析,其中主体冶炼工艺双侧吹熔池熔炼炉熔炼冰铜粗铜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一级水平,按清洁生产指标(共计28项)分析统计:达一级水平有19项,占总指标的67.86%;达二级级水平有8项,占总指标的28.57%;项目实施后,可达到二级清洁生产指标,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六、结论

篇(5)

1 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1. 1 安全与经济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满足供水、发电、防洪、航运、旅游等多个用途要求,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水利工程设计得首要原则是要确保其安全第一,没有安全的保障一切就无从谈起,使工程能够稳定和持久,要在最小的风险下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1. 2 以人为本

 

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以人身安全为基础。设计要把感情融入生态环境之中,营造出优美的环境与景观。

 

1. 3 因地制宜

 

在对水利工程设计时,要谨记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不得意图控制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组织设计,调动水利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自身恢复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面对河流要因地制宜的尊重其自然的属性和其美学的价值,设计具有生态效益的方案。

 

1. 4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利工程的蓄水供水功能是基础功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景观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现这一基础功能。设计时要考虑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 5 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

 

水利工程设计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主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结合人文与自然景观,融合人与自然。

 

1. 6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

 

人工景观的设计是水利工程的重点,要注意原来的自然景观的特点及分布,将人工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从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设计理念。

 

2 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 1 经济观念薄弱

 

目前水利工程的设计往往缺乏经济观念,只重视方案的可执行性。然而现实是大多数业主都比较重视经济观念,希望尽可能以少的造价获得理想的效果。从而导致设计之后需要反复修改,增加工作量和难度,甚至有的施工单位会来索赔。所以,在设计水利工程时一定要强化经济观念。

 

2. 2 设计程序

 

水利工程的设计离不开对设计方案的反复研究、对比与分析,以及最终的审核,从而保障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足够科学,实用且可实施。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设计并没有做到科学得规划程序,也难以保障其经济性和实用性,从而导致实际工程中参照设计进行时受到制约和影响。

 

2. 3 设计内容不合理

 

设计图纸、设计编制以及设计费用等方面的不切实际,难以实施都是设计内容的不合理的体现。水利工程设计的内容合理与否会影响工程的实际实施。

 

(1)设计图纸的尺寸不够规范和标注不明,会增加工程量的计算,影响施工的实施,阻碍工程的进程,降低工程的质量。

 

(2)设计编制不清晰不规范也会造成工程预算的难以评判,从而形成审核金额与实际造价不符,影响工程投资的判断准确度,从而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不好的影响作用。

 

(3)设计费用中对工程单价的判断缺乏依据,不考虑现实情况,不及时调整价格预算,或是计算失误等等问题,会使水利工程的概算预算产生失真,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

 

3 水利工程设计的注意要点

 

3. 1 要重视细节

 

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要对工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分析,避免失误,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得以完美体现。水利工程设计中,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设计中的某些敏感的参数,往往会因一点细小的变化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差异,所以一定要认真核实,确保准确。

 

3. 2 要与环境相和谐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要考虑安全和经济,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工程的形象。水利工程设计要使工程的形象与工程周围的环境相适宜。要做到工程建筑物与周遭的环境形成和谐,自身各部分及枢纽工程也要保持和谐统一。色彩、类型等风格的选择也要结合实际地域特点、风俗的差异来合理科学的选择。若水利工程位于城镇或者是郊区,应该注意工程的形象与当地的建筑风格或理念相协调。还要注意与实际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相适宜,可适当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元素,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3. 3 要重视设计

 

对水利工程的设计不能仅仅是设计单位独立进行,而应该建设单位参与进来,与设计单位共同协商完成。工程建设的投资方不可片面得认为设计工作就是设计单位的事情,而是应该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互动,提供实际的资料和准确的数据,参与讨论设计,共同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探讨分析。强化设计工作和审查,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后期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从而实现有效得控制工程造价。

 

3. 4 要以人为本

 

许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点位于远离城市的偏僻地区,实际施工现场往往地势险恶,情况复杂。在遵照设计理念不变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及时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微调,避免工程流于形式,增加工程的实际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当的改变可以使设计更加切合实际,符合人性。

 

3. 5 要安全高效

 

一些水利工程项目由于项目不大,通常设计时只考虑将安全作为第一要素,而缺少对工程造价的合理规划和预算,导致资金消耗过大。

 

无论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建设规模是大是小,都要仔细进行资金上的规划和预算,努力降低工程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比。认真对工程项目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查审核,选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并保证准确得实现设计目标和规划。设计中,涉及许多参数,在实现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参数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数值,能够使投资做到最少,工程量最小。

 

3. 6 要防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如果对此问题不予以重视,必然会对周围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导致环境恶劣,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自然灾害。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准备期就要认真分析该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后果和作用,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质、生物物种等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破坏当地的生态体系,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

 

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情况和自然状况,考虑生态的保护出发,制定科学的项目规划和设计,尽量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做好可能因水利工程项目导致的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

 

4 结束语

 

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素较多,应该综合这些要素,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安排设计活动要井然有序,符合相关的制度法规。水利工程设计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并使其设计符合现实,可操作,且确保经济性。水利工程设计的水平,对于促进经济的平稳向上发展和维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一定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霍风双,王鸣飞。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

 

[2]陈银萍,栗玉荣。 我国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

 

篇(6)

[2]朱苗勇.现代冶金工艺学[M].冶金工艺出版社,2011.

[3]张玉柱,邢宏伟,郝素菊,胡长庆,蒋武锋.炼铁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9-71.

[4]杨生州,尹文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炼钢原理与操作》课程改革的探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0-62.

篇(7)

一、为把握市场先机,银行也已与河南省某地级市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同时,也行文上报某分行批准银行新农村建设准入资格

(1)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实施客户和产品支撑战略,梳理重点企业和重点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将供应链融资业务及时运用到信贷营销过程中,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积极争取新业务的贷款规模,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尽量使用到新产品的业务拓展上。针对企业原材料采购,积极营销国内信用证产品,及时为企业沟通办理国内信用证议付,确保企业和其上游企业的资金需求。针对应收帐款量较大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国内保理产品的营销力度,一方面盘活企业的应收帐款,另一方面通过灵活的期限和费用组合,确保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针对票据量较大的企业,加大票据理财产品营销力度,积极通过投资银行渠道为企业筹集资金,一方面解决企业资金融通的困难,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积极探索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放宽贷款抵(质)押条件,积极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提供贷款支持。

(2)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未来三年内,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心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领域提供广泛金融服务,在资金规模安排上进一步倾斜,积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目标,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拓宽县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信贷领域,积极介入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注重对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信贷投入,对已经完成集体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允许社区股份合作社以其产权证作抵押,取得银行贷款,探索在新型农村社区开办额度10万元以内、期限5年以内的社区居民住房贷款;积极帮助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用社区集体建设用地房产证抵押担保,获得住房贷款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县支行成立个贷分中心,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住房按揭贷款,进一步确保银行在住房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

(3)加强渠道建设。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商业盈利性机构,其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业务的经营与管理是和其它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借助各种渠道来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渠道的多寡、完善程度以及运营效率、市场匹配程度,体现了一家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构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得渠道者,得天下”并不是一种夸张。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布局,提升档次,加大物理网点的升级改造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快自助渠道的推广步伐。要充分认识到自助设备对客户分流和维护的巨大作用,通过增加数量、功能优化增强银行自助设备对客户的吸引力,最大限度的占有和分流客户,减轻柜面工作压力;三是新农村建设将会加大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此,要明确移动支付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银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提升业务拓展的前瞻性和敏感性。充分发挥移动支付的延伸功能, 科学规划,抢抓先机,在地理位置合理、客户密集的地方,抢先布点,增强个性化服务能力,有效弥补物理网点数量不足的缺陷,最大限度的扩大客户群体,在物理网点和客户经理渠道无法涵盖的盲点区域,发挥有效的自助服务功能,减少柜面工作压力;四是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不断整合人力资源,配备专业人员,建立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客户经理队伍,实行新型城镇化金融业务“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业务开拓和营销客户中的尖兵作用;五是加大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强化与“新农村”建设主管部门的合作,积极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巩固银政关系,更加稳固银行优质金融服务地位。

加紧和项目施工方进行项目对接,建立项目备选库,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同业竞争势必更加激烈,要加强前期项目梳理,积极进行银政洽谈,提前介入,全力开展项目对接,抢占竞争制高点,提高银政合作的效率和谈判的主动权;拟定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以个性化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资金需求,提高银行产品覆盖度,增强营销渗透率;强化风险意识、严把信贷政策关口,实施差别化经营策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宽进严支,看重实质,抓住关键风险点,确保信贷资金封闭运行,严守政策底线,做到可控风险;成立任务型团队,配置必要的财务资源,坚持市分行经营部门和经办行的联动营销模式,全力争取优惠政策,特别是拆迁政策和土地配套政策,提高营销效率,抢占市场先机,增强市场竞争筹码,撬动其他业务的联动发展;严格资格准入,抢抓优质客户,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几点建议

(1)政府建立专门的新农村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进一步推进各项银政合作平台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筹集专项资金,为政策性信贷提供有效载体。

(2)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提供新农村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同意银行列席政府部门研究新农村综改项目会议,推荐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作为银行信贷重点扶持和培育的对象。

(3)进一步发展政策性担保业务。建立和完善以县域为重点的多层次的担保体系,重点加大县级担保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壮大担保公司实力,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出资参股担保公司;银行要加强与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

(4)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经营机制和服务功能,拓展业务范围,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需要。

(5)进一步增加县域金融有效供给。适当增设分支机构或网点,支持不断推出各种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县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篇(8)

我们要深刻认识小微企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认识,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此,我对苍南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提几点意见:

一要坚持目标导向,狠抓工作进度。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主动性,鼓足干劲、全力冲刺,确保全面完成三年计划任务指标的三分之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发展小微企业的重大意义,以及国家和省、市、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总结推广好的典型做法,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全县上下形成大力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要坚持创新导向,狠抓政策供给。要吃透国家、省、市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精神和政策,尽快制定出台创新性的配套政策和独立政策,打造区域工作亮点。要把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配套专项行动方案的制定作为切入点,结合本地实际,加强政策创新和政策供给,着力打造“育小、扶小、活小、强小”的制度环境。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长效机制。要加强小微工作的深层次研究,进一步发挥“小微办”的牵头作用,紧密联动成员单位,加强问题研究,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发挥小微企业诉求推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工作分流平台作用。要认真抓好各项现有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破解小微企业成长共性问题,以完善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目标更明确、力量更集中、推动更有力。

篇(9)

摘 要:该年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该报告中包含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一种简化空芯微结构光纤的传导机制和模式特性,揭示了其传导机理。将荧光(激光)染料填充并复合到了空芯光纤的中心孔中,并结合光纤侧面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的、空间分辨的荧光探测技术,实现的浓度探测极限达1pM,较传统方法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为目前报道的光纤基同类技术中的最好值。成果详见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2,011136(2013)。(2)理论分析了选择性填充不同折射率的高折射率功能材料以及不同的选择性填充结构的微结构光纤的模式耦合特性及模式双折射特性,揭示了纤芯模式与高折射率柱模式的耦合特性对光纤双折射特性的调控,实现了具有独特双折射特性的微结构光纤。实现了不同选择性填充结构的高折射率功能材料填充的微结构光纤,实验研究了其Sagnac干涉仪传输光谱和传感特性,揭示了具有不同群双折射特性的微结构光纤Sagnac干涉仪不同的光谱和传感特性,以及传感灵敏度对波长和温度的强烈依赖性,实现了在56.5 °C时高达-45.8 nm/°C(112,531 nm/RIU)的温度(折射率)灵敏度,以及19.6 nm/N轴向拉力灵敏度。

关键词:微结构光纤 功能器件 异质兼容结构 光子晶体光纤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for this year, we carried out a lot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report include the following:(1)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and mode characteristics of a simplified hollow-core microstructure optical fib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revealed. A high efficiency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implified hollow-core microstructure optical fiber and lateral side detection approa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A highlighted sensitivity with dye concentrations down to 1 pM is achieved, which is the best value in the reported to our best knowledge.(2)The mode coupling and modal birefringenc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the high-index-filled MOFs with different selective filling configuration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have been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Sensors with ultrahigh sensitivity based on the Sagnac interferometer using this type of birefringence fiber has been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3)A twin-resonance-coupling phenomenon in a selectively single-hole fluid-filled microstructure optical fiber have been proposed, demonstrated and investigated. Sensitivities of 290 nm/°C (739,796 nm/RIU) and 591.84 nm/N (701.2 pm/με) are achieved, which are the highest for a fiber-based device to date to our best knowledge.(4)A fluid-filled two-mod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PCF)-based intermodal interferometer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nd investigated.(5)We have reported on the fabrication and resonance mechanism of a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with multiple resonances in a two-dimensional waveguide array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urvature and axial strain have also demonstrated.(6)The acousto-optic mode coupling in grapefruit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s (GMOF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unequal acoustic modulation is generated, and orthogonal acoustic gratings come into being in the GMOF.(7)We have demonstrated the formation of an acoustic grating in a simplified hollow-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8)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quare fiber.An all-fiber twist sensor with low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nd a compact magnetic field sensor have been proposed and fabricated. Additionally, we have also investigated some of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in microstructure optical fibers and describe some of the results.

Key Words:Microstructural optical fibers functional devices;Heterogeneous compatible structure;Photonics crystal fibers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0431&flag=1

篇(10)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风险的危害逐步显现。金融风险的波动性建模显得尤为重要。1982年Engle首先提出了ARCH模型,随后Bollerslev(1986)提出了GARCH模型;之后ARCH类模型经历了从单变量GARCH模型到向量GARCH模型、又从常系数GARCH模型到变结构GARCH模型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以其良好的统计特性和对波动现象的准确描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今波动性建模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

二、变结构特征与波动持续性的关系

条件方差的持续性最早由Engle和Bollerslev(1986)提出,他们对IGARCH模型的研究揭示了条件方差存在的持续性,并认为波动的持续性等价于方差 序列的单整性。这个定义认为方差序列的单整性就是波动的持续性,即把单整性与持续性当作等同的概念。

许多基于时间跨度较大的金融时间序列的GARCH建模都表现出了高持续性,如Engle和Bollerslev(1986)研究12年间汇率的周收益率,Baillie和DeGennaro(1990)研究18年间股指的日收益率等。Lamoureux,Lastrapes(1990)提出假设认为经典GARCH模型应用于时间跨度较大的时间序列时表现出来的高的波动持续性可能是因为忽视了时间序列中变结构现象的存在,他们通过在GARCH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中添加虚拟变量构建变结构模型应用到股市收益中验证了这一假设,这一研究使得金融时间序列中的变结构现象开始得到关注,促进了ARCH类模型在变结构建模中的新发展。

目前,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变结构点的探测和变结构模型的构建,而模型的构建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思想。一、马尔科夫转换和GARCH模型结合:Hamilton和Susmel(1994)首先把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引入ARCH模型之中,提出了状态转移的ARCH(Regime-switching ARCH)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Walter Krämer(2008)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转换GARCH(1,1)模型,其中GARCH模型条件方差的所有参数都由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决定。二、在GARCH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添加变量:Ping Wang , Tomoe Moore(2009)通过使用ICSS(平方迭代累积和)算法来调查欧盟股票市场中的变结构点,并通过在条件方差方程中添加虚拟变量给出了一个修正GARCH模型;李松臣、张世英(2007)通过添加一个虚拟变量构建了变结构门限模型;冯勤超,江孝感,蔡宇(2011)在向量GARCH模型中引入Markov转换机制,构建了向量MRS-GARCH模型。

Engle和Bollerslev(1993)进一步讨论了向量模型的持续性问题,提出了协同持续的思想,给出了向量GARCH模型协同持续的定义。协同持续的实际含义是:若干具有波动持续性的条件方差过程之间的某个线性或非线性组合可以消除这种波动持续性的影响,类似于均值过程的协整性,即协整概念在时间序列二阶矩意义上的体现。

国内学者李汉东和张世英(2001)从单整的角度给出一个基于GARCH模型的协同持续定义和其充分条件,分析了向量SV过程的协同持续性,并引入了BEKK表示形式;江孝感、王利(2006)研究了基于GARCH过程存在单整的向量金融时间序列协整与协同持续的数学关系。

三、问题分析及发展

根据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见,国外研究更多关注于变结构现象对金融时间序列建模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的对变结构时间序列建模而忽视了金融时间序列间的均衡关系,国内研究更多关注于分析多个金融时间序列矩意义下的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忽视了单个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持续性是否合理的描述。因此在对金融时间序列建模之前先进行变结构分析,才能合理描述方差波动的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多个具有变结构波动持续性的方差过程的协同持续关系,才能真实反映多个金融时间序列的二阶距意义下的长期均衡关系。

由于当前对金融时间序列建模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因此它还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主要发展和完善方向有:

1、将金融时间序列的变结构现象引入向量金融时间序列的分析中,构建变结构模型以真实描述多个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及其内在关系,这是长期资产组合投资能够实现风险规避的前提。

2、将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持续性和协同持续性定义拓展至动态意义上,令线性协同持续向量依结构变化,来描述金融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3、对多个金融时间序列构建的变结构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动态协同持续关系的存在性分析和求解方法等。

4、研究金融时间序列中的变结构特征对多个金融时间序列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这在金融市场内,即为研究变结构特征对资产投资组合的影响,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5、将变结构特征拓展至高频数据,分析金融时间序列的结构变化特征以实现对金融时间序列结构变化的预测。

这些发展有利于ARCH类模型全面的刻画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持续性的多种特征,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策略消除这种波动的持续性影响,对于防范经济或金融风险、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Engle R F.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U. K. inflation [J] .Econometrica. 1982,50(4):987-1008.

[2] Bollerslev Tim.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J] .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6,31(2):307-327.

[3] Engle R.F.,T.Bollerslev. Modeling the persistence of conditional variance[J]. Econometric Reviews,1986,(5):1-50.

[4] Bailline R T. Long memory process and fractional in-tegration in econometrics[J] .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6,73:5-59.

[5] Lamoureux, C.G., Lastrapes, W.D.. Persistence in variance,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GARCH model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1990, 68, 225234.

[6] Hamilton J. D., Susmel R.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dasticity and changes in regime [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4,64 : 307-333.

[7] Walter Kr・mer. Long memory with Markov-Switching GARCH [J]. Economics Letters. 2008,99:390392.

[8] Ping Wang, Tomoe Mooreb. Sudden changes in volatility: The case of five central European stock markets [J]. Int. Fin. Markets, Inst. and Money. 2009, 19: 3346.

[9] 李松臣,张世英. 多元变结构门限GARCH模型的伪协同持续性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10).

[10] 冯勤超,江孝感,蔡宇.向量MRS-GARCH模型波动持续性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1(08).

[11] Bollerslev Tim R F.Engle Common persistence in conditional variances[J].Econometrica.1993,61(1) :167-186.

上一篇: 大学数学统计学 下一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