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素质教育前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改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中心,教师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课程顺序进行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知识与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2.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或者教师做示范,学生跟着模仿,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本领,培养他们能够在未知领域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构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新教学方式。
3.提升教学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健康第一”是目前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通过体育教学,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努力使全体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健康基础上获得提高。同时还要重视长远效益,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业务素质
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学校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有如下几个标准:“一专多能”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标准;“一技之长”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另一标准;训练运动队的水平如何,在教学中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其他标准。
如果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衡量上述几条标准,已不适合现代的教学要求。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体育课必须跳出单纯的学科范畴,走向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课程。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单薄,原有的知识内容显得非常匮乏。而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新理念下,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围绕“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来评价。所以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1.提高汲取新知识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列内马尔指出:“教育正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方向发展。”因此学习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权利和责任。当今社会,新的教学形势正迫切要求教师加强自修,努力让自己成为具有崭新科学内涵和人文本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学历至上的陈腐观念,以鲜活的童趣保持对新知识的热情,并以系统和深入思考来“统帅”这些自修环节,消化新知识、再塑自我,从而为教育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2.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和创新求异能力。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教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才能视野开阔,自主和自觉地将自己的教育积累和学术活动融入时展的潮流中。
(2)归纳演绎能力是教师从“实践性”向“实践+研究型”转化所必备的能力。归纳能力要求教师在观察和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将理论升华,提炼出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演绎能力要求教师具备缜密严谨的抽象思辨能力,具备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力。
(3)创新求异能力,是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到成熟阶段后的一种鲜明标志,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揭开复杂的教育现象,提出让人深思,蕴涵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在研究中寻觅规律性真谛,即善于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
3.提高动作示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就必须掌握必要的运动技术和技能。虽然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但绝不是让体育教师再也不用做动作示范,不需要讲解了,而是在这两方面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教师标准的、优美的示范动作和精辟的讲解,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会不由自主地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提高评价分析能力
评价分析能力,即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活动往往要在操场或其他自然环境中进行,学生的心态最容易暴露,平时养成的不良行为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课堂上出现问题的概率比以往要多得多,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机智的判断,认真观察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目前体育教师面临的困难
面对素质教育,这些年来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缓慢的,这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上重智轻德更轻体,导致体育项目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使体育教学发展缓慢。
(2)缺少体育专业人才。近几年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降低,特别是体育专业的教师,许多学校在近十年里未曾有新人进入,而原有体育教师年龄偏大、思想守旧,较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势。有的学校让其他专业的教师改行做体育教师,这从业务能力上就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3)随着素质教育推行力度的加大,体育课的比重明显增加,而体育教师人员短缺,导致工作量过大,因此体育教师根本没有精力从事更多的体育研究,使体育课质量下降,体育教学成为素质教育中最薄弱的一环。
四、对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几点建议
(1)不遗余力地推广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2)主管部门应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为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引进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
(3)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近几年来,我市教育局多次举行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这大大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中学;数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目标的。“素质”一词包涵了更多内容,它不仅重视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可持续的、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和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地方。应试教育更关注眼前利益,完全为一张试卷而努力,往往陷入某种固定的思维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无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从数学这一学科来看,素质教育更容易被人忽视,以为数学本来就是机械的、无关情感的学科,谈不上什么素质不素质。持这一观点的人,大多是远离数学的人,不懂得数学素质在当今社会是多么的重要。本文拟从当前数学教育的弊端谈起,就数学素质的提高在理论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何为数学素质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需立足长远。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不矛盾,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与照顾个别学生的教育也不矛盾,它们是有机的整体,互为前提。所以,数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在考试中拿高分,还必须为学生提供丰饶的成长土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学素质是一个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在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以及相关矛盾时的悟性和潜能,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品质的和谐统一,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则是数学素质的精髓。论者认为,一个人的数学素质表现在四个特征上:第一,数学意识。用数学的眼光、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看世界;第二,数学语言。它是一种科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第三,数学技能。不仅包括基本技能,还包括“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达到问题解决,形成数学建模的技能”;第四,数学逻辑。数学是逻辑的体操,是人的高级思维形式。①
在我看来,这些是数学素质的显性素质,其隐在的情感方面的素质也不容忽视。
二、数学教育的弊端
据新华社马德里2008年7月21日的报道,在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以总分217分的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三名获得满分的选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②可谓成绩斐然,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数学家丘成桐到杭州与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他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目前,在中学数学教育方便存在多种弊端,阻碍了中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1.缺乏对非智力因素的足够认识。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总觉得数学学习与文科学习无关。诚然,从短期效果来看,诸如语文、历史等学科对数学学习是没有直接效果的。然而,这些学科对于培养个人情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是优秀的科学家越是离不开情感力量的支持。
以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为例,他在追求和探索数学的至美境界时,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数学一个方面。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史记》,他在接受《东方之子》的采访时谈及数学和文史的关系:“因为我和朋友在做数学的时候,看一些问题看得很微小,看得很微观,单做一个很小的问题,一点点地做,没有一个很宏观的看法,我觉得看历史对我宏观训练(有帮助),……所以我看问题的方法跟很多我的朋友不是一样,跟我的学生也不是一样,我想跟我看文学的看法有一点点相同。”而文学则是他在情绪低潮时候排泄感情的一种方法。③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这些数学老师学习。
2.在教材安排和课堂教学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论者指出,目前数学教材在编排上重应用而轻原理,常以实用与否来取舍教科书的内容,对原因和原理解释不够,其实,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原理是培养数学素质、能力和思维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教材的开放性不够,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衔接不够。④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更重视题型,往往把眼光放在习题的解答上,努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是概念、定理、公式等等,而疏忽了对数学兴趣的培养,没有把数学的魅力展现出来。
3.单一的评价体系。对于大多数数学教师来说,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只在那一张试卷上。它不能考查出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潜能,也不能考察出一个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不能考查出学生对数学文化和价值的体会和认识。这个评价体系——不过是评价标尺,也不能称之为体系,仅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缺乏对数学这一极具魅力的科学的充足认识。这表现了对数学的集体的普遍的误解。这个评价标尺更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落后。
三、如何提高数学素质教育
首先在于端正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树立长远的教育观念,自觉抵制着眼于应试能力培养的做法。鼓励数学特长班的开设,但必须避免走向一个极端,不能减少、割裂或者剥夺了学生文史方面的学习和熏陶。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学习奥林匹克数学的做法已遭到了专家的批评,它的副作用也渐渐的显露了出来。
其次,丰富课堂教学。这里的丰富是指:1.为学生多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许多时候,学习思维的练习远比得到一个固有的答案要重要得多;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到某一种思路上。正确固然正确了,但如果打压学生的“怪想法”,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会僵化和固定,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再次,关注想象和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思维的舞蹈,在数学思维中,想象推演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获得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在数学领域中,许多高深的问题都是以“假想”“猜想”的形式出现的,这正是想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注释:
①韩学锋.《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J]》.《科技资讯》.2009.03.
素质的含义是:个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其所在环境与所受教育的影响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而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全面提高全体学习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习主体及主动精神为基本条件,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与塑造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一般具有九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审美素质。它也可以简单的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技能、态度及心理。因此,要搞好素质教育必须以全面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深入到学生发展的层层面面.对其进行综合引导与教育。数学素质是指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人在先天的各种基础之上,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观念及能力等的总称。
素质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指一种促进所有学习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只是进行一些课外的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等课外活动,这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误解。素质教育虽然包括能增长学生知识与才干.以及提高学生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教育形式,但它进行的最主要的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即一种各学科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而数学作为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中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推进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这不仅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也是着眼于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发展的需要。就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而言,我国人口众多,而且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取得一定的地位,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要依靠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出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化为庞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从长远来看,国家的发展都系于教育一身,国民素质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以素质教育为手段,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是推进我国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手段。在我国的人才结构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实用性最强的一类特殊型人才,就是掌握着中等职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实践者与建设者。因此,他们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水平。而长期以来,因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思想的限制,我们对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的认识有限,作用发挥不够,长期以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而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的必然手段,’更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
3.是数学学科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是基础学科之一,与专业的技术课相比,它虽然对就业和参与生产的直接效果不明显,但它却是一种培养学习精神、方法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内容。而且,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表现出的教育功能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明显特点,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算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性与各个领域的广泛适用性都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教育并非像许多人所说的多大的任何实用价值,相反它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得它的深入发展成为必然要求。而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则是数学学科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数学教育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基础起点低、基础知识差异大、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懒散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极差,有的学生甚至原本就是为了逃避数学学习而选择就读中职院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思想本末倒置。
就中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有人专门作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30%的学生喜欢数学:50%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大:10%以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持厌恶态度;更有10%以上的学生竟然是把数学当作“天书”与“催眠剂”来对待。还有另外一组关于数学预复习率的调查数据也可以显示中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与基本情况:能坚持每堂课都做到预复习的不到17%,从来不做预复习的接近18%,偶尔做做的则有近70%。这组数据从思想层面表明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一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三是学习意识不坚定。许多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抱着似懂非懂就行、不懂也懒得问、得过就且过的学习思想,缺乏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重大的阻碍是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非常差。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因式分解与解析方程式等许多最基本的知识都不会,更别提平面几何了。’而正是因为多数学生基础差,所以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兴致缺失,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严重。而若教师不注意积极引导与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信心,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巨太障碍与恐惧.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乃至整个素质教育顺利推进都会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四、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1.运用多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中职数学教学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一种延续式的拓展与深化,一旦学生对其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不牢周,就会对中职数学学习内容产生恐惧与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注意强化与梳理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内容的已忆与“再学习”,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抓住学生的积极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院校也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它使得中职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要能熟练灵活运用这些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激活课堂,让教学生动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重视导语。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导语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语的设计需要教师的机智,有时也需要现场发挥,随机应变。
2.巧妙提问。问题是课堂的灵魂。问题设计得好,加上课堂上老师运用得当,一堂课就能被充分激活。问题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求知之门;它又是一座桥梁,架设在一个个充满知识迷津的渡口。
3.增加文学欣赏。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语文课上如不加以利用,岂不太可惜?语文课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那本语文教材。
4.收获知识。教学生动有趣,固然是一种好方法,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让学生从语文课中“有得”,感到学习语文“有用”,才是更高意义上的好办法。小学生认识一些汉字以后,就可以拿起报纸或书本来读,感到无比的快乐。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有明显的收获,在知识方法,语文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学生还会不喜欢语文吗?
二、教师切实改变教学方法,要达到真正会教
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会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会教,涉及的面很广,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一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读、写、听、说、能、感。(能,是指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感,是指情感价值观教育。)二是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教师要以教材为例文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三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光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实践,提高不了能力。
其次,会教,首先是教师应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爱学。这不能靠笑话,幽默达到,还得从教学本身增加吸引力。如,让学生感知课文,教师的设计首先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不能不读。
教方法,也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记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分析人物描写运用的方法及其作用的方法是:要先知道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来思考。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讲得精彩,那毕竟是老师的理解。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不动脑子,那些上课注意力差的学生就更容易走神。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学习流程为“读书――思考――讨论――笔录”。而教师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或和学生一起读书感悟,或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予以个别点拨;学习完毕或抽查问询,或收取学生课本(或笔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这里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控制,课堂气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学生在从被动听课变为自主性学习中会自发地,能动地感悟、体验、深探细究,会变得爱学、会学、乐学,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就真正达到了吗?
四、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培养出色的语文能力
首先,大量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
长期以来,我们更强调学校教育对培养人的作用,谈到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不以为然,在国内,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如何创设良好、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则更是少有问津。特别是当下市场经济大潮带给我们的冲击,在农村造成上百万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面临不同程度的亲情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无从谈起。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受到的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影响和熏陶,且这种影响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一度成为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中的这句名典,便是对千百年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突出强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孩子。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讲明环境对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在很早以前,西方教育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概括。”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教给孩子道德上的培养和孩子基本素养的塑造。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对“礼义廉耻孝”看得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应培养孩子基本的正确的价值观,百善孝为先,要学会懂礼、重义、清廉、知耻。当孩子有了这些基本的观念后,这样才能形成“九流”:诚实、友爱、尊敬、适度、公正、服务、正直、忠诚,以及责任心。形成这九流后,就可以做到吃苦耐劳,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这些有利于其为人处世,有利于下一阶段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能够尽量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心理扭曲,从而也有利于全民素质的真正提高,健康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必须记住这样一个前提:只有学会怎样做人,方有可能去学习知识,到最终成才。如果家庭教育缺乏往往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人在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家长必须是孩子的心灵导师,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社会上遇到诸多困惑和烦心事,这时家长可以是他们的朋友,可以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是家庭离异的父母则更应该多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不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在心理上形成阴影。在培养孩子时,有很多家庭是盲目跟风,为了孩子在开学或起跑线上优越于其他的孩子,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小提琴、二胡等,根本没有问过孩子是否喜欢。很多家庭教育者都认为上学一定要考一所名牌大学,然而,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就必须抛弃强加给孩子们的较高期望,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有许多杰出的成功人士,他们甚至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最终却能成功,因为他们有恒心,有毅力,勇于拼搏,敢于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家庭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道德修养,还要注意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天赋,不要强迫孩子们去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只有正确引导和发掘孩子的兴趣,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也才能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长应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兴趣和优点,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当你在猛烈批评和指责他时,你有可能就在扼杀一位天才,这就需要对孩子们多一份肯定,多一份赞扬,多一份鼓励,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1]学校教育作为由国家主导的系统化教育,在此教育时期,亦是人一生成长当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阶段,人的很多种品格都形成于此。因此,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就必然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教育要得到有效开展,就不能让学校教育过于行政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究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又不扼杀学生的天赋。在教育中有很多原则和方法,但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却显得很无奈,知道应该要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最后又回到单向的传统灌输法,对此,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怎样同学生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发展学生,做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怎样才能摆脱“赵恬的纸上谈兵,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的境遇”,成了现今学校教育的一道难题。为什么国内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在学习方面都优越于国外的学生,但到了大学后国外的学生就超过了国内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在起跑线上赢了,但却输在了过程之中,这就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了。尽管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多年,但人们仍然从现实功利性出发,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应试教育”没有丝毫减弱。因此,我国一定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分类考试、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2]
德宏师专经管系自2004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发展较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学校发展、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和清醒地认识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管系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职业特色不鲜明、课程和教学内容不完善、学风不理想、教育教学质量总体不高等诸多问题。为深化学情、教情认识。也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以致用,推动经管系又好又快发展,经管系于2009年4月在全系教职工和2o07、2008两个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以座谈法、个别访谈法等方法,发出问卷表230份,收回227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外部因素。
1.办学要指导思想明确,突出特色。
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举办非师范类高职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不十分明确、清晰和统一,重高专轻高职.视师范类专业为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师范类教育上,视非师范类高职教育为副业.是权宜之计,忽视对高职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模式、特性等的深入研究,不注重改善和提高教学的基本条件。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通病。经管系由于认识不足,办学定位不准.一定程度上还在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现有条件来办学。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缺乏行业依托,以致经管系高职特色不明显。
2.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德宏师专办学经费严重匮乏。教育基础设备设施较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均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到目前为止,经管系只有一个早在2000年建成的、价值(原值)40000元的、而且只能供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实习的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其它专业的校内实训、实习实验室基本为零,学生实践的机会太少,时问太短。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如果单纯用师生比指标来衡量.经管系教师缺口并不大,但从教师的专业背景来看,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相去甚远.且出于个人学历提高、系部建设、学校发展,特别是学校转制的需要,经管系半数以上教师在2004—2008年短短的几年内相继脱产或半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师资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
3.高校扩招,生源质量总体下降,质量参差不齐。
据我们调查.经管系学生中有5O.22%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偏低.只能报考德宏师专,且有4J4%左右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或者对所学专业无所谓。也就是说,经管系绝大多数的学生是降分录取的,生源质量比较差.这些学生入学后在教学中很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效应”.教师授课经常面临着“就高”还是“就低”的两难选择,为保证考试的合格率,只能是降低要求,必然导致整体教学质量的下降。
4.高额的学习费用和不乐观的就业预期,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方式.最终影响教学质量。
据调查,经管系9O%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和相对贫困学生约占三成.有39.21%的学生是因为学校学费相对比较低而选择德宏师专(系)的,是学生及其家长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做出的客观、现实但又很无奈的选择。高额的学习费用及不太乐观的就业前景预期.迫使学生更多地考虑将来就业及个人机会成本的补偿。这种过分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忽视文化素质训练、忽视专业知识的认真学习、忽视自己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反而热衷于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或者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或者从事别的能捞取更多社会资本的事情,以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迎合考证增加就业砝码而偏废了专业学习和能力训练。而那些为考证而考出来的证书往往“含金量”很低.根本没有把所考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更谈不上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有所建树。在此次问卷中,高达59.03%的学生对参加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感兴趣,34.36%感到一般,而只有6.17%和2.64%的学生无所谓或不感兴趣。
(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内部因素。
1.师资队伍还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实践操作,具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经管系现有14名专职教师,平均年龄36岁,其中硕士研究生(含在读)11人,比例为78.51%,拥有会计师、统计师、助理会计师、导游资格证书等双师双证的教师有6人,比例为42.86%,在全校教师中人数最多。比例最高,表面上看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基本合理、有良好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除一名教师外.其他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很少有机会从事专业技术实践工作,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很难适应或胜任高职高专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尽管我们也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士和行业能手来兼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由于人数有限,往往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2.教育教学改革滞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不完全适应高职高专的要求。
表现在:一是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公共课门数多、课时多;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技能项目匮乏,以实践为主导,以“必需+够用”理论为标准的理念没有充分被接受和落实.课程体系尚未摆脱普通本科院校模式。二是有些课程内容本身枯燥、乏味或不实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三是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没有及时调整,单调、平铺直叙,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没有更多地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失去探究兴趣。在调查中.有37.8%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36.12%的学生因教学过程呆板机械而不喜欢上课、厌学.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因厌学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而推卸责任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仍旧在照搬传统的本、专科教育模式而在“体现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方面探索不足.同时也不能排除师资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设施简陋等原因。
3.学风方面的原因。
虽然从总体上看。经管系学生学风还比较好.学习成长、成才的意识及氛围比较浓厚,但少数学生价值取向迷失,学习目标缺乏或偏低.自我放松,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积极性不高。少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松散,学习自觉性差,上课迟到、早退,不愿意上自习、上图书馆学习,甚至有个别学生漠视学校规章制度,违反校规校纪,旷课、酗酒、晚归、考试作弊等等。在此次调查中,认为应该“天天去上自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仅占19.82%.“经常去图书馆”的只有28.63%:而“偶尔逃课”和“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则高达37%.有32.59%的学生对“频繁布置作业、参考书的老师反感”;对于抄作业认为“不劳而获、不可取”的只有21.15%.认为“对学习不利,从来不做”的也只占9.25%;有24.98%的学生“偶尔作弊”、“有作弊想法但没有作弊”的也占到40.53%。以上数据显示,经管系学风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状态较差,这必然影响到教学和学习质量。
4.实践教学管理薄弱且不够规范。
由于德宏师专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历史较短,学校、系部均还未能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出《实践教学管理规程》、《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验(实训)守则》、《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等有关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尚未构建起由课堂实验(实训)、校外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有机结合而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我们也与德宏州宏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宏州泉力啤酒公司、中保财产公司德宏分公司、芒市宾馆等多家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也开展了一些认知实习、专业实习。但还未探索出教育教学与生产经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还不够高。
二、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质量问题既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我们当前不可回避的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和措施,尽早、尽快解决问题。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行动的指南.高职高专培养的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教学型、领导型人才。通俗点讲主要是蓝领、银领而不是白领、金领。因此,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要体现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尤其是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责任感等等方面。处在关键点的各级领导、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教育和引导。深刻领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并切实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二)以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为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和灵魂。它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甚至于决定着高职高专教育的的成败。因此:
1.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为指导。大刀阔斧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以市场、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淡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和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形成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呼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共生”关系。
2.要结合课程内容的改革改变教学组织形式.突破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入模拟操作、仿真练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与生产经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途径。实现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目的。
3.改革成绩评价办法,打破以往的单纯以笔试评定学生成绩、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把实验、实训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将其效果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部分。
4.教师要学习并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授课效率。并使模拟操作仿真度更高,技能训练更加有效。
(三)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实训实习基地.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实训实习基地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关系到高职高专能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学校硬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到实际业务部门实训实习存在诸多限制.比如:接待人数有限、需保守商业秘密等,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大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和效益。
(四)内培外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技能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立足校内,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加学术研讨会或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管理第一线顶岗锻炼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水平和能力。
2.打破身份与行业界限,聘请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有专长的人员到学校任教。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改善教师结构,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五)齐抓共管,加强学风建设。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来建设优良学风。系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及相关专业、实际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原动力。
2.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来加强学风建设。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系室都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抓教风,以教风建设促学风建设。每一个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负责。
3.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
初中生终于思想活跃、行为叛逆的青春期,对于外界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能够接受一些新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初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以提高W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从课堂教学来谈初中科学教育
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比较困难,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比较低。学案辅助的教学模式将引导、诱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方式来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辅佐为主,来体现学生的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下,来对教学进行统一。学案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给学生课前发放学案,来使得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教材中的内容和知识框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对知识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强自我意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科学教学的方向也必须要让学生对事物有理理性的认识,以此增强学生的科学知识深度。但是,理性的基础和前提的感性认知,也就是说初中科学知识也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展现出来的。因此,教学应该注意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观察能力的提高,实现感性认知能力的提升,以此推动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就成为初中科学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的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不能跳开感性能力的培养,而直接将理性的科学规律直接灌输给学生。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时,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避开传统的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暂时跳出课本的文字信息,而直接从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开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接着影像资料,通过投影仪,放映日食和月食的片段资料,但是不标明哪段是月食,哪段是日食,而是让学生观察之后,根据已有的对日食和月食的知识进行判断。然后教师在进入课文教学,阐述日食和月食的原理及相关联系,最后再回到影像资料,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并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了保证学生真正的主动进行学习,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对学习有比较大的冲动,换言之,教师必须要通过合适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也必须要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也就是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处于课堂主人翁的位置。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思想等需要和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原本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和无聊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为比较有意识的教学内容,将书本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往往更加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提升备课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保证现代初中科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备课的重要性。备课可以让教师真正的做到有备无患。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科学的办法提升备课的质量,通过提升备课的质量来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备课的时候,教师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学生要如何进行学习,同时还应该深入的进行思考,如何解决好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换言之,教师应该思考,在不断变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对于可能存在的危机、学生可能的提问等,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回答,才能够真正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初中科学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在现代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和学生平等的相处,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内心的真实的想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注意关注到学生内心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现代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综上所述,我国现如今基础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更新转变。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学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顺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通过改革,将学习方式多样化,才能获得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的成果。
三结合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力量的有机结合,以形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益,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制约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他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学生家庭、校外环境影响一致时,教育才有整体合力作用。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也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1.1 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①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们协商推荐一些懂得教育,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负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工作。②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研究家教方法,让素质教育在家庭中得以较好地落实。③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会通过座谈、答问、交流介绍、讲座等方式,起到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2 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包含人才资源,自然、人文风景资源,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社会考察基地等诸方面内容。让青少年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从中培养爱美的情感。
2.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这是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职业学校有其自身的特点,除开设文化课外,还开设种类繁多的专业课,如种植、电子、财会、烹饪、文秘等。学科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应该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2.1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课程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软件,它不单单等于课表中列出的教学活动,还应包括学生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等。而且不限于课内,还有课外。课程包括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部分。
2.2 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愉快教育。就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克服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心理受压抑,把学习当成负担的现象。第二,和谐教育。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之间和谐,教与学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第三,成功教育。是从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获得成功。另一类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主要也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学辅导法。其主要步骤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第二,异步教学法。其基本思路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与教师指导的异步化的有效统一,按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的顺序,进行独立异步自学,变教师教为主为学生自己学为主。第三,问题教学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即提出问题――思考探索――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应用提高。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综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3 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热情,磨砺创造意识,优化创造品格。职业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能力培养及发展,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展这些品质,如诚实、智慧及身体素质等,把他们真正培养成“四有新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尽量和谐活泼地发展,学生不仅仅要被教会如何学习,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锻炼、如何审美、如何创造、如何生存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课程来形成一种科学的测试及认证系统。因此,在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与应试教育所充斥的矛盾及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第一,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之间、新老教材之间的矛盾。新的英语教材已经打破了旧的传统教学模式——语法翻译教学,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素质教育的力度,如,在新版的初一英语上册中就明确了“听、说、读、书、演、练”等几步要求,特别是“演练”这个环节异于旧教材,尤为突出。如今,老师们一张嘴、一支粉笔垄断课堂的现象已经过时了,因为现代化的手段已经深入课堂。过去我们常说学生是课堂中的上帝,但实际不然,因为老师从头到尾控制着整个课堂,他们讲语法、解释课文、布置大量练习,而且常用汉语进行全程教学,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学习锻炼是非常有害的。在高中,“填鸭式”教学更为突出,因此,老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新教材是很难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会消失,甚至会害怕去学英语。过去我们常常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听、说”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在现行高中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五个部分,包括阅读、听力、讲练、写作及语法,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全面发展四种技能。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一种技能的培养,那就是“语法”。英语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只有记笔记和各种各样的试卷,以至于许多同学在中学毕业时认为,原本实用性强的英语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哑语。
第二,不断变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考试间的冲突。许多人认为考试是教育的基本,传统教育方法就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老师、学生、学校的目标就是升学。学生和老师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因为他们认为做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在这种情形下,语法教学是最合适的。但是教育要求在不断改变,考试目标却依然不变,这对于英语教学改革必然不利。新的教学方式使老师和学生的兴致大增,他们将共同创造活跃课堂,听、说、读、写全得派上用场,无形当中就缩减了语法教学,结果学生的成绩就下降了,因为在考试中只有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可得到显示,听和读则不然。慢慢地,学生将失去对新教学的信心,最终新教学法也将会被否定,一切又将回到从前,教育改革也必将得不到人们的支持。情景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老师们往往会设置一些仿真情景,鼓励学生用英语去交流,实物、图片、录音机、VCD等,往往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常用手段,它们有利于形象、生动、直接地掌握知识,所有这些方式都将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知识,但这种方法却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所以这些素质教育模式只能流于形式了。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台旧机器只在小部件上做改动,它又能维持多久呢?同样,素质教育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基于表面改动,那么矛盾永远都将得不到解决,只有找到根源我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孩子是教育的中心”应该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老师应该从演讲者变成引导者,成为传授知识的中介,教学过程应该从传统的教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吗?
考试制度改革应切实可行、有效。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扮演的却是指挥棒的角色,很多人为考试和分数而忙碌着,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语法掌握得再多,考试也有可能失败,所以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对我们而言是新事物,没有研究试验就不可能有经验。坦白地说,一堂成功的课,不在于教师教授了多少内容、板书有几面,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实际能运用多少知识。近年来,除了“五步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还涌现出了其他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3P教学法、张思中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等,都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记忆—训练—运用”,值得推广。
一、前言
物理学是现代教育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科学,我们现在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基本的物理知识是不行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物理知识。目前,一个严峻的显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通过自主的探究,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同时在不断的探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从思想素质教育、心里素质教育和思维素质教育分别进行阐述。
二、思想素质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启蒙阶段,将素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物理学科要根据自身特点担负起应有的学生的素质任务。
1.在物理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爱国主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绝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游离于课堂内容之外,变成空洞的说教,只有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在讲光学知识时可以穿插介绍我国二千多年前的《墨经》里关于光学成像原理阐述,指出《墨经》里完整地光学的基本知识,较之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光学论著,不仅科学性强,而且时间要早100多年。
2.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科学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因此根据教材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如在物理规律教学中通过一些物理现象等的讲述,向学生揭示事物的普遍的联系和变化的发展规律;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理教学中还有大量的例子可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作为一名教师应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哲学知识,并与教学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使之融成一体,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等智力因素之外的心理因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人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而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又都是由内心所控制的,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事业成功的前提。物理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多演示一些新、奇、妙的小实验,介绍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观摩课时,演示筷子提米,讲惯性时,演示打蛋入水。也可以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实验器材做简单易行的实验,增加学生学习的感知,提高兴趣。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的直接动力,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物理课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目的和动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主动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动机。
3.塑造学生的心理品格
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基本素质的心理品格是驱动学生积极进行学习并进取得成功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锻炼和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如在讲“阿基米德原理”时,向学生介绍他为科学而忘我献身的崇高品质,在他面对罗马士兵的利剑时,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要求把未证明完的几何定律证明完,不能为后人留下一道没有求解出来的难题。
四思维素质教育
发散思维是学生的智力提高的根本,因此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优化学生的思维。人类理性认识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双重开发。
1.物理教学形象思维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要着重主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其中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成功的实验,能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视觉印象。其次要重视教材中教学挂图和课本中插图。另外也要重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施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形象切实不断的出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2.物理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性是他的质的表现,逻辑思维不仅在物理学发展上起着主要作用,在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首先注意讲课的逻辑性,使学生在浅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为此课前应认真的备课,列好简明扼要的教学提纲,上课板书要清晰,层次分明,必要时候可将思维的逻辑过程作出图解。为了培养思维逻辑性,还应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已知物理量,解题根据等作出必要的扼要说明。另外,还要重视物理说理题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解答说理题的能力。
五、结语
当代科技飞速发展之下的中学物理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最终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的头等大事,物理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思维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才能更加主动的去学习,最终才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楹明主编,《学生情感天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3]张天宝.新课标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