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课程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21-01
课程资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课程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的生长性。课程资源本身可以较为直接地构成课程,有不少可以在实施过程中经由实施者的内部加工直接进入课堂,还有一大部分则通常只需由课程组织者策划、导向,便可以全程随机进入、随时使用、不断更新、不断生长。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交互式的创造性活动。在目前和未来的课程结构中,校外课程资源必然显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激活力和生长性;在补充、修正、延展校内课程资源方面,它的高价值将通过自身时代性和实证性而体现,它作用于校内课程资源(如教材)、作用于教师的观念教法、作用于学生的观念学法、作用于课业设计和评价,这些必将蓬勃丛生,给课程输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二)形式的多样性。课程资源形式多样,既有来自自然界、社会的,也有人力的、物力的;既有校内的、校外的,也有显性的、隐性的。由于课程要求学生在活学活用的前提下学习基础知识,所以资源绝不仅仅指教材,也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它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课程资源将被开发出来,共同为课程服务。因此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的内容包容了比形成课程本身的系统材料更为广泛的客观外界资源。
(三)态性。课程资源的内涵是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的,具有动态性特点。一方面表现于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民族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不同,对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存在形式的影响也不同;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内涵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拓展,使课程与资源的概念得以延展,也就使更多的资源可以作为影响、支持并构成课程的要素,从而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的内涵在动态变化中日益丰富。
(四)功能价值的潜在性。课程资源虽极为丰富,但同其他功能性资源一样,无论其存在形态、结构,还是其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都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赋予其意义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类资源是课程资源的绝大部分,可以说现实社会资源都是潜在的课程资源,关键是课程主体能对其赋值,赋予其什么意义及何种程度的课程潜能。我们每个学生、教师、家长身上,我们的社区、家庭、校园、班级都存在大量的这种潜在资源,对教学来说,随处都可以开发出来加以利用,甚至连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错误都可开发成课程资源。教师应该以一颗充满教育远见和教学智慧的爱心,去赋予母语课程资源以教学激情和活力。当然,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和不同的课程实施主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二、课程资源的功能
(一)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就是促使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撑,为课程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从身边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挖掘出课程资源的要素,用最有效的资源去辅助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利用课程资源深化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能使课程与时俱进。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课程资源能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富的课程资源能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机会,使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探讨、交流、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课程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内涵丰富、生动活泼、易于学生亲自参与,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其有助于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共同的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提高素养及实践能力。
1、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获得的多是间接经验,缺少对学习的直观感受或亲身体验,缺少直接经验的积累,将不利于对有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丰富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资源能极大地拓展现有的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可以利用与此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图书馆等加深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引导学生获得全面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其次,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学习中,能主动建构科学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本文阐述了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过程实践之间的关系。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过程实践,最终达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过程,具有普遍性意义。
1实验教学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应试教育的模式升入大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总体上还缺乏发明、创造和创新的根本意识,多数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存在松懈和享乐主义倾向,对发明创造没有迫切的追求和渴望,因而缺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观念。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不够,深入努力思想缺乏,拘泥于幻想空间,不关注解决问题的焦点。大学生追求创新,希望获得创新能力,但行动上不能落实,主动性发挥不够,欠缺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大学生的行知反差妨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传统,轻创新等问题,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虽然我国高校已普遍重视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但在方式方法、内容内涵等诸方面缺乏经验和不足,因而收效不甚满意,对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升的作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例如,如何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英国“三明治课程”方式、美国“合作教育计划”模式、德国“双元制教育计划”制度、日本“产学合作”形式等,这些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国内北京大学实施了“元培计划”,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济大学致力于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KAP培养模式;武汉大学提出了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三创教育”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运行和结果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I960年,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享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我国最早的气象类专业院校。1999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创建,现有学术硕士学位和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为国家、地方环保和气象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应用人才,尤其是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交叉领域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以大气环境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近年来,借鉴了国内外在实践教学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在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建设和模式实践中,围绕国家环保产业的需求和发展,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国内和江苏省学科特色建设中的定位,实施了环境工程专业“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建设与模式实践,成功地探索出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的发展之路。
围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理念,首先全面修订和改革了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增设“环境-气象”交叉特色课程,加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明确了拥有全新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①通过搭建“共性培养”和“特色培养”两条主线,贯彻我校“全面支撑、创新引领,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指导思想,突出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环保领域的工科特色,开辟了在气象领域交叉应用的领地,同时巩固了环保行业渊源;②通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进一步开拓和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③围绕实验、实习和实训等环节,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过去几年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我们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体系,获得了校内外广泛好评,并力争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能够影响海外”的环境工程研究与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1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敦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托尼"E赞是英国智力研究人员,在他撰写的《大脑第一》一书中指出,每个人具备的九个方面的潜能,通过训练,这些潜能是可以被开发的。在这些潜能中,第一个潜能就是创造潜能,如何让创造潜能发挥出来,需要有计划有智慧的引导和训练。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我们有意地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知识点关联起来,首先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把握兴趣,内心平和,激发潜能。只有每个人了解了自己,把握兴趣,才能内心充实,创造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而潜能的激发和自信心的树立是在有目的的引导和训练下展开的,是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中设置的。
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自我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当学生的潜能被激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欲望,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即产生动机,并积极探求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的过程,创新意识是拥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基点,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我们可以发现,潜能需要激发,可以和兴趣结合,能够树立创新意识,涌现创新思维;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会不断地产生兴趣和维持兴趣,从而创造潜能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在此循环过程中,就会养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树立健全的创新信念,从而为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基础。在我们“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由此形成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的新型模式。
实验教学过程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最为理想场所,因为这个场所最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点关联起来,能使学生产生欲望,形成意向,提出设想,激发创造潜能。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情境,也即孕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在兴趣与知识点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的火花4。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其手段有:直观演示产生问题、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动画仿真展示结果、案例分析和科学预言,等等。其过程是: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内容真实、过程形象、现象生动。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设置过程,唤起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2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对立创新精神
拥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等于完全具备了自我创新能力,在创造活动中还需要胆量、勇气、智慧、决心和意志,不满现有,敢于质疑,敢于去旧求新,这就是创新精神。仅仅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同时必须赋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H。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是当代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典型代表,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者,人们如此地怀念乔布斯,不仅仅是他的产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和革命性体验,更在于他拥有的那种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福布斯》每年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排行榜,将公司市值和创新精神关联在一起,这一指标称之为创新溢价。可见创新精神在自我创新能力培养中有多么的重要,创新精神是自我创新能力的基石。在我们“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计划中,我们引导和教诲学生不仅仅满足已有的书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更需要勇于打破固有框框,不再唯书唯上和盲目效仿,敢于质疑权威。但同时教导学生,拥有创新精神首先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胡来,要符合客观需要,而不是为我是用。学生必须知道新颖、独特是创新精神内涵的体现,但同时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这是“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
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过程,实施“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精神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加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技术能力、表达能力等,还要求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具体体现在: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要求每个学生提交综合分析结果,即由此所得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等。这样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胆量和勇气不断地得到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涌现,创新精神不断地得到灌输,创新的意志得到锻炼。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实验路线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有的学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了本学科发展的亮点,有的还申报了国家专利,获得了很大的成效。总之,在自我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和尤为重要的。
2.3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主重创新实践过程
创新实践过程就是创新活动实施过程,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现的过程,其中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因而创新实践过程是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创新实践过程也是检验是否具备自我创新能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注重“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实践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潜能的挖掘,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寓于实验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就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到,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实现需要有意识的规划和设计的,在“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中,我们有意识地规划和设计了创新实践过程,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创新新模式-多维迂回式实践过程。
在这种模式中,我们首先根据实验原理与要求,规划与设计实验意境,在这一步骤中,目的是将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关联起来,并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由于学生的兴趣点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具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实验意境可以是多个,但实验意境获得应用必须满足在实验室可实施可行的原则,同时达到实验要求,此步骤需要迂回多次。一旦有了实验意境,就可以进行问题情境设置,通过多种手段体现问题情境,提供多个问题的情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确定后开始设计实验路线。在此步骤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实验新构思与新思路。设计的路线可以仿照原有的路线,也可以是全新的,如果设计的路线不合理或不可行,可以回到前一步重新设计或重新选择问题情境,直至达到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路线为止。确定了(新的)实验路线(其中包括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步骤等),学生可以开始实验,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出为什么等问题,并作出回答和解释,迫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比较和分析的结果不合理,需要找出原因,再迂回至上一步,直至得到合理的回答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中,学生要得到一个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首先需要透彻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这样,首先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其次,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的产生必须有创新,必须掺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重点在过程。原理和过程不透彻,新的构思和路线无法产生,崭新的结果和结论无从谈起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理解透彻,但不进行深层次构思,不会提出新颖的问题和满意的解释,也就得不到一个理想的崭新的结果和结论。在这种模式下,多维迂回实际上是允许学生实验有失败。因此,学生通过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在这种模式下,有的学生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有的学生变成了创造发明。在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在此列举一个案例,在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实验-净化和回收酸性气体(SO2、NOx、CO2)实验中,我们设置了各种实验意境和问题情境,提供各种塔器吸收柱、膜接触器等净化设备,溶液再生方法有热再生、真空再生和惰性气体再生等,要求学生设计净化回收装置流程,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学生设计出来的流程有:一段吸收一段再生;一段吸收二段再生;二段吸收一段再生;二段吸收二段再生;塔膜混合吸收;热-真空混合再生;混合多段吸收混合多段再生;等等。在这些构思和设计中,包括单一式流程和组合式流程,组合式流程与单一式流程比较,组合式流程虽然复杂,需要独特的构思和深层次思考,组合式流程易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下的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实验的一个实验中,学生就可以一方面学习和巩固了吸收法净化和回收大气污染物的知识,另一方面,掌握了多种工艺流程,并创新出节能降耗新流程。
由于中国国际贸易的日趋繁荣以及电子时代的来临,从前的电传电报,甚至是普通的信函早已不再占有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以传真、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为主的通讯手段。而以电子通讯手段作为载体的外贸函电现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磋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英语外贸函电》是一门综合了英语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具有极强专业性与实践性的跨学科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英语外贸函电》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外贸函电的格式、术语、表达方式和文体特点,提高学生在专业的外贸业务中英语的运用能力。
一、《英语外贸函电》的课程特点
1.内容的全面性
由于所有的外贸函电都要以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架构作为依托,《英语外贸函电》课程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则当是其首要的特点。
就教材的编排内容而言,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程序环节都已包括在内,比如说:寻找新客户(seek for new customers)――建立业务关系(establish business relations)――资信查询(credit enquiry)――询盘(enquiry)――报盘(offer)――还盘(counter――offer)――接受(acceptance)――订货(order)――签订合同(contract),以及合同相关条款的拟订,比如包装(packing)――装运(shipment)――保险(insurance)――付款(payment)――索赔(claims)等。
2.语言的专业性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外贸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即使看似都认识的单词,往往也不能领会其真正意思。比如letter of credit,如果缺乏外贸知识的学生,就会把这三个单词分开来看,letter是信件,of是介词,而credit是信贷、存款、信用等意,合在一起自然不知所云。殊不知,letter of credit是属于外贸英语里的专业术语,表示“信用证”,并且经常缩写为L/C,或者直接用credit来表示。
3.语篇结构的规范性
外贸函电的种类有许多,比如建立业务关系信函、询盘函、还盘函等。但无论是哪种类型,外贸函电的语篇结构都有规可循。一般来说,信的开端都是向收信方表示感谢,无论是收到对方的报盘,还是要拒绝对方的要约。继而直接进入主题,最后同样也是客套话,诸如希望能够长期合作或者希望可以得到贵方的早日回复等措辞。比如在反还盘信(counter-offer)中,即使要对对方的报盘进行拒绝,首先要做的仍然是先对对方的劳动表示感谢,感谢对方提供了资料。接着就直接开门见山地叙述该报盘不能被接受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4.套句使用的频繁性
虽然英语语言具有词汇、句式的多变性,但在外贸函电中,套句的使用非常频繁。只要注意归纳总结,学生都能做到系统记忆、灵活运用。比如在寻找新客户的信函中都要向对方解释其信息来源,笔者将教材中类似的套句作了一些总结:
1)By the courtesy of...,I am given to understand you name and address.
2)On the recommendation of...,I have learned that you are a leading importer of...
3)I have learned you name and address from our Chamber of Commerce.
4)We obtained your name and address from the Commodity Fair.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哪个外贸环节的英语表达,我们都能找到许多套句。
二、英语外贸函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更新迟缓
虽然外贸函电的教材数不胜数,但其内容的更新速度却一直未能跟上。数年前,甚至是十数年前的内容仍然在不断地重复使用,比如在某些教材上仍然选用了电报、电传的格式作为教学内容。
2.缺乏双师型教师
要想教好英语外贸函电这门课程,任课教师就不仅要熟悉精通系统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紧密联系外贸业务的专业知识。
然而,同时具备这两大要求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其结果就导致了两个极端:来自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师,由于未能精通外贸知识,容易把函电课上成精读课,把讲课的着重点放在单个词句的讲解上而忽视了整体外贸知识的灌输,甚至遇到难点会避而不谈;来自国贸专业的教师又由于未必熟悉英语这一语言,而把精力集中在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讲解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
3.课堂环境的限制
由于受到固定的课室与有限的授课时间的制约,英语外贸函电的课堂一直无法开展过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无法参与到真正的外贸实战中,接触到真正的外贸函电。并且函电的教学方法容易出现单一化,课堂的教学气氛并不容易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探索
针对上述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再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外贸函电的讲授中,应以加强巩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为载体,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尤其是业务术语以及各种不同的专业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外贸函电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上,再利用资讯的发达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
1.巩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
在讲授每个新单元的内容前,首先要先给学生简要地介绍或者归纳相关的外贸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有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再进一步地阅读相关信函。
2.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
由于《英语外贸函电》课程涉及大量的专业业务术语,句型句式上也相对地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所以为了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撰写外贸信函的能力,在教学上必须首先采用语法教学方式,对特殊的术语句型等英语表达方式进行讲解,然后再适当地加入英汉互译的训练,使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中英两种不同语系自由进行中英文的转换。
3.利用资讯的发达提供实际案例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极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是绝大部分的在校学生都不具备实际的外贸经验,对于特定的业务背景与课本上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不能够完全清晰地把握。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案例分析与模拟真实案例的教学法,运用典型的案例,启发、引导学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使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从整体上看,“2011版”吸收并传承了“实验稿”的精神和内容,基本尊重原有的结构体系,基本保持原有的内容设计,基本保留原有的目标定位和实施建议。因此,可以说,“2011版”与“实验稿”是一脉相承的。
具体来看,标准内容从21页增加到23页;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化了课程的核心要求;课程目标不再区分总目标与分类目标;课程内容由原来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板块进行了重新整合;活动建议都有编号,直接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略作调整。这些变化都是基于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初中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课改实践中遇到的新困惑等实际进行的。比如,“2011版”在“认识自我”中增强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增加了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以及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独特价值等内容。
笔者认为,“2011版”体现了课程建设、课程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纵深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次修订适当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注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强调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优化重组,删繁就简,凸显逻辑性
“2011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特别是重新划分了三大板块内容,把原来“实验稿”中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修订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和“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样更符合逻辑要求,因为“实验稿”中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与“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存在着交叉和重叠,“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一部分中就包含着“集体”部分的内容,所以把“集体”前移到“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更符合生活实际。原来第三板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部分调整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三部分。“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整合到“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之中,这主要是从体例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有序性来进行整体优化和统筹设计的。删除了有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内容,因为这一要求本质上属于国家专门机关和专职人员的专门工作,不属于青少年的义务和职责。删除了“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等不良诱惑”。因为这些课程内容表述不够规范,离学生生活相对较远,在教学上也很难实施。
同时,”2011版”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主要是按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实验稿”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把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加以修订后进一步明确和界定为“课程的核心”,并把它置于第一位。明确课程核心,围绕课程基础,坚持课程原则,建构课程体系,更符合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论要求。
三、注重过程,关注应用,强化操作性
本次修订力求具体,不泛泛而谈,为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材编写提供具体的、可行的方法。
如,对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指明了教学实施的五大原则为课标定位、回归生活、灵活使用(教材)、价值引领和学生主体,评价方式强调过程化、多元化、证据化、特色化和人文化,对教材编写提出了依据课标、遵循规律、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等要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课程资源服务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资源要立体呈现,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和独特价值。
四、整体着眼,局部调整,突出针对性
“2011版”的修订通盘考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和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它既强调初中与小学两个学段的区别和不同,又强调内在的衔接和联系;既强调课程体系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又强调课程内容的递进性和上升性,从而避免出现初中与小学课程内容的错位、重叠和交叉。
把“实验稿”中的“实施建议”改为“实施要求与建议”。其目的是强调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和指令性,以期在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学业评价中能够充分贯彻课程标准精神,避免弱化或者背离课标的方向和精神。
“2011版”是在全国范围各地区的教学反馈、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和座谈研讨等充分调研基础上修订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补和删减、重组和优化。本次修订既有理论上的缜密性,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既有广泛的参与性,又有专业的权威性;既有整体的系统性,又有具体的针对性。
五、把握核心,丰富内涵,增强指导性
在课程性质中的“思想性”中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使思想性的内涵不仅包括指导思想,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实施都具有很明确的指导性。
对“内容标准”中的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两部分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从而使“内容标准”更具有指导性。比如,课程内容第二部分中“在集体中成长”增加了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等内容。
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增加了简单明了的指导语,明确了教学工作和评价工作的基本立场,直接指明了其功能定位、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具体要求。比如,在“教学建议”中明确给出了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等很强的指导性要求。又如,在“评价建议”中强调指出: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六、关注细节,表述严密,坚持科学性
“实验稿”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表述过于宽泛,没有指明学科的特点,学科本质属性界定不够清楚,对学科教师造成了一些困扰。比如,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只有这一门吗?本课程与其他也起到类似作用的课程的区别在哪里?除此以外,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比如,有些人就以为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是课程并列的四大内容,把有机统一的课程内容人为地分割开来。而“2011版”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严密、准确和科学,明确界定了课程的基础、目的和类型:课程的基础是初中学生的生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课程的类型是综合性课程。明确了课程性质,就为课程内容的安排和选择确定了指导思想,也为教学实践明确了方向。无论课程的哪一部分内容都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任务,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围绕课程的根本目的进行创造性教学。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我校建筑工程系各个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好这门课程,必须改变以往只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现有的学生特点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成绩普遍偏低,甚至有些是低于线下几十分进来的,这些同学大都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的积极性不强,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配合兴趣较低,来课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辅导员或老师的点名或学校的检查。
2、现有的教学特点
因为系中的教学资源有限,老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很大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大多老师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扮演讲解者的角色,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及取费程序,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教学空洞、乏味,结果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不会使用当地的建筑工程定额。
3、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前导课程的关系
建筑工程概预算这门课程,与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图实例讲解、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建筑施工组织设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学好与之相关的各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这种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实行的“2+1”教学模式,导致很多课程是同步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在这些前导课程中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难度。难点之一便突出地表现于识读施工图、设计文件方面。解决了识图这一关,编制预算会顺利很多。
4、改革的目标
使学生熟悉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造价软件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不断钻研、自我创新的能力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这门课程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必要。
5、改革的方法:
5.1 收集图纸
由于我们现在《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所用的教材都是外省编制的,课本上相关的例题所讲的施工图预算计量方法通常是按照全国统一定额的计量方法来讲解,而套用的定额是参照外省的定额,不符合地域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以系为单位,向设计单位收集一些适合于教学所用的简易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图纸,例如:门卫、低层的小型教学楼、办公楼等,然后由任课老师统一进行预算编制,作为教学指导学习用工具。
5.2 理论知识简要介绍
关于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听来相当无趣,所以上课时他们要么不来,要么就是在课堂睡觉玩手机,而仅仅一句我听不懂就把老师打发了。所以争对这些与基本建设相关的知识、工程造价费用的组成我们大可以作简单的介绍,利用四分之一学时就可以,而把重点放在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这一章节上。
5.3 与造价软件相结合
与造价软件公司,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与造价软件发行公司,比如广联达、晨曦、鲁班等常用造价软件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在讲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这一章节时,我们就可以把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由老师根据造价软件的应用,教会学生编制施工图预算。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根据造价软件在福建省的应用情况,我们可以安装《广联达计价软件》或《晨曦清单计价》,教会学生按专业建立工程项目台账,学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学习《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版)当中对于一般土建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其次,根据我们收集的工程施工图,先让学生熟悉整套图纸(从设计说明开始到结构施工图),大概需四个课时。
然后,计算工程量,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定额顺序(从土石方工程到脚手架工程)学习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按照《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定额计价编制要求,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定额计价。
最后,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工程概况说明,报价封面,将工程预算书导出EXCEL表格,打印,装订。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可以让学生体会整个工程报价书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以及实践操作和软件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工作增加一个就业方向,而且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和广联达或晨曦造价软件的合作,组织相应的一些计算工程量或编制工程造价比赛,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一些培训工作。
6、与造价员资格考试相结合
造价员资格考试,可以落实学生的“双证书”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创造条件。学校要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参加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发给执业资格证书,即可从事建筑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切实保证学生“出校能上岗”,增强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造价员资格考试,学生除了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熟练掌握对建筑工程的分项工程列项、计算工程量、套价和综合费的正确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预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芸.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一、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
品德课程中的“活动”应该是儿童的活动,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作为一名品德课程教师,只有细致、全面地走近孩子,融入到孩子们中间,了解了孩子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处事方法等,才能使自己设计的活动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并让他们在活动中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尽情展现自己的特长,释放自己的情感,才能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才能使活动的实效性大大增强。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平等的交谈、相处以外,还可以主动向其他任课老师或家长进行询问,或下发调查表给家长,进行信息搜集等。久而久之,就能对所教的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需要以及主动性和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儿童的生活实际为依据,从儿童的心理需要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应遵循的一条原则。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实情以及班级内儿童的兴趣、爱好,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并设计活动内容和程序。如在执教二年级上册《走进秋天》这一单元时,课本给我们提供了“校园种植角”和“果园的收获”等活动内容。而笔者所教的孩子们生活在城区,孩子们对城市风光较为熟悉,却对秋天丰收的田野深感陌生,学校也没有为学生开辟自己的“开心农场”,因此在设计活动内容时,笔者毅然拚弃了课本提供的内容,而是引领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美丽的大运河畔,融入到郊外的田野、菜园和生态示范园林中,让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去发现、去感受。毋庸置疑,科学大胆的取舍,使品德课程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诗人、伟人的名句早就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三、活动形式宜活泼多样
好奇心强而专注时间短,是儿童注意力的显著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所开展的活动,其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活泼有效的。形式愈活泼、愈多样,就愈能体现品德课活动的特点和魅力。品德课堂教学的活动可分为板块进行,不仅课堂外的活动形式要重视,课堂内的活动形式更应该精心策划,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每个活动板块的内容。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手拉小手》这一课时,笔者采用“爱心互助系列剧(室外活动)――情感热线(画面展示)――表演唱《小手拉小手》”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形式。其中,小品系列表演从定角色和情节到分小组排练,最后汇报表演,完全由孩子们自主完成,自主性得到尊重。因此,孩子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浓厚的参与兴趣,他们兴味盎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整个活动舞台热闹非凡,其乐融融,真不愧是一场情感交流的盛会。
此外,在平时的品德课程教学中,笔者经常开展多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展览、比赛、故事会、小品表演、游戏、到开发区访问、参观等,动手方面的有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品德教学的活动舞台增添了色彩,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四、活动评价应科学合理
“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的成绩是标志,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教师要善于确定自己的学生在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其传达出的理念就是教师评价学生要遵循科学而合理的原则。
关于活动的评价,可依据“注重过程”、“尊重多元”、“全面评价”、“引导反思”的思路进行,其主旨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课程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着教育的结束,也不代表着儿童认知的结束。笔者认为此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孩子们对自己曾经参与的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中应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一、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要培养的是语文实践能力;第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
从第一层面来看,语言,特别是母语,其意义在于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沟通人际关系。母语的这种实用性决定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众多属性(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基础性等)之一。语文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念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虽然,语文教育必然会涉及这些知识,然而掌握这些知识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换句话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从第二层而来看,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实时存在的,学生身处在使用母语的社会环境及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一方面,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之前,就已在学前生活中获得了的母语(口语),并且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学生的母语(口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口语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与实践,并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母语的学习,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体味《标准》,从课程内容方而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仅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从课程实施来说,就是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大力融入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实践性,而实践性是探究性学习的突出特点。实践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总而言之,语文能力形成的实践性是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潜质。
二、语文课程开放性与探究性学习
语言存在于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个体实际上生活在一个广阔无边的语言网络之中。反言之,离开了人的生活就没有语言活动,正是丰富的生活积淀才使人们获得了对语言形式的敏感和内化。语言的无处不在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支持。
新课程理念提出:语文课堂要以生成为价值追求。应该说,这一理念的生成源于语文教学的几个转变: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的获得”转向重“能力的构建”,由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转向重“人文性”。当语文教学更多地落脚于教学对象的“生命形成”时,“课堂生成”就必然成为人们注目的一个焦点,成为课堂改革的一个有力抓手。
一、生成的内涵
近几年,来自于教学一线的关于语文课堂生成的研究很多,只是研究的内容更多地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课堂生成的操作性问题,研究者看待“生成”的角度不同,对课堂生成就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在对“语文课堂生成”的探讨“渐行渐远”之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回到“生成”一词上,客观把握其内涵,以此作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语文课堂生成”的特点、正确调控“语文课堂生成”的基础。
“生成”,离开教育的语境,它具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form;produce],产生,形成;二是[beborn(gifted)with],生来就如此;三是[bearandrear],养育。将这三个基本含义放置到教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得出教学生成的内涵:首先,生成离不开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需要在相互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历程“产生,形成”。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生成是离不开课堂互动的,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其次,生成离不开生成主体的本来性质,即,语文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学主体的已有价值观、体验和阅历;最后,生成离不开教学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即,语文课堂生成必须建立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协商后形成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上。
故而,语文课堂生成就是指教师在有目的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中围绕文本的种种互动,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理解,从而使学生完成从知识到精神的新的自我建构。
二、语文课堂生成的特点
明确了语文课堂生成的内涵,我们就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语文课堂生成的特点,准确把握语文课堂生成的方法,合理调控语文课堂生成。
首先,语文课堂生成是一个教师协助学生阅读文本、产生独特体验、完成自我建构的生命历程,在这一层面上,语文课堂生成首先表现为动态性、建构性、情境性、真实性。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语文课堂生成离不开课堂上的相互作用,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教师、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语文课堂应当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互相碰撞,思想与思想相互对话、交流、激发,语文课堂生成就是这个碰撞、对话的结果,也是课堂中的每一个体在交流碰撞中重新筛选、组合,形成新的认识、经验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创设适合于交流、碰撞、思考的情境,比如设计对文本的阅读、质疑的环节,设计交流阅读体验的环节,设计有关文本的辩论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环节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把握所有问题的探讨必须以真实为底线,只有真实的、关系到个体生命成长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真正作用于他们的内心,才能有价值地生成建构,才能有助于他们生命的成长。
其次,从语文课堂生成的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预定好的教学资源,这个层面上的生成具有可预知性、计划性、必然性、有序性;另一类是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产生的教学资源,这一层面上的生成具有不可预知性、偶然性、突发性、随意性、无序性。
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都会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文本的情况来设计安排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就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这是我们在计划之中的、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认识、领悟并掌握、建构的内容,所以,要在这个层面上有价值地生成,就需要我们精心地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深入地研究文本、把握文本的各个层面的知识,恰当地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以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最大效率地生成学生的新的知识结构。但是,无论课堂设计如何细致、严谨,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由于教学主体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每一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随时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变数。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为语文课堂的即时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活动、在实施教学计划时要注意根据课堂现状进行灵活的变通,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
尽管语文课堂的即时生成可能会使课堂从有序走向无序,但是,这其中正蕴涵了一种系统理论:一切系统在远离平衡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性地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作用,才能走向更高层次的新的平衡和有序。所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我们应当转变观念,不要惧怕课堂的无序,不要轻易否定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任何一种资源。当然,在对待各种有价值或无价值、有意义或无意义的生成时,我们需要把握一些原则:不可偏离文本,不可偏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不可偏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从语文课堂的生成的主体上来说,活跃在课堂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打破他们的原有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生命历程。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文课堂生成具有多元性、超越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
值得指出的是,就生成主体而言,我们主要是指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文本的引导下生成自己的知识、精神内涵,获得成长。但是,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生成的主体也包括教师,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的生成反馈中也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标。所以,生成性语文教学应追求一种教师和学生双赢的结果。教师在面对生成的多元性、超越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时,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灵活应对课堂中的多元生成;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则要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思想的火花,即便可能是一个无意义的生成,但对于生成的个体来说,它可能就是一种超越和创造。在对待生成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其加以鉴别、调控、选择、重组,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为前提。
其实,就语文课堂而言,获得生成的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甚至还包括文本与文本的作者。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以现代的阅读观来理解,作品被创作成功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生命体,其中既融入了作者的生命意识、爱与恨、悲与喜、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对正义与真理的追求,又在一次次的被解读中融入了读者的情感、阅历、人生态度、价值观,作品因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因而,语文课堂最理想的境界应当是教师、学生、文本都能获得生成、得到提升,在新的高度上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总之,“生成”概念的提出无疑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更为敞亮的视野,准确理解其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把将它由理念变成实践。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故而,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语文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当成生命中充满意义、色彩绚丽的一段历程,把课堂生成作为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从内容、方法到目标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摆脱封闭、僵化、枯燥、低效的传统模式,成为让教师和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新生、获得精神享受的一段无限美妙的旅程。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2]金亦挺.基于弹性预设下的课堂教学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4,(22).
[3]李美艳.语文课堂生成的主体、特点及生成的有效管理.考试周刊,2008,(23).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
通过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人们可以即时监控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管理活动的重大失误和波动;通过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建立免疫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良好的财务分析预警指标体系,可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三、学好《财务分析》课程的方法
(一)要丰富业务知识,开拓思维,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里所指的丰富业务知识不仅仅指财务知识,也包括了审计、金融、法律,经济等其他方面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经济交易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涉猎各方面知识,比如应将宏观经济知识与微观经济知识结合起来考虑等。(二)要夯实专业基础,提高报表编制技巧在财务报告基础上,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可以解释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成果是否优良等,更可以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经营面临的困难,为财务预测、决策和计划提供有用信息,从而减少了对预感、猜测和直觉的依赖,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三)采用角色扮演法,明确分析目的,把握分析方向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分析的目的,针对不同的目的,可选择不同的衡量标准,从而形成不同的评价结论。财务分析的使用者可能是投资者、债权人、经管人员、政府机构等,他们使用报表的目的不同,需要的信息不同,关注的分析指标也不同。因此应从不同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收集资料,针对不同角色给予相应的财务指标分析。(四)结合实际,收集资料,分析经典案例《财务分析》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但书本知识过于抽象,理论性强。因此多方收集相关资料,然后精选出若干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案例,在平时或教学中进行讨论,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口头表达、团队协作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特点分析
1.教学方式有所变化
应试教育下,对学生的分数过度看重,导致学生学习的重点完全集中在课本上,对高中化学知识死记硬背,远离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上多以教师疏通课本知识,将书本知识通过板书展示给学生,再辅以习题的训练,缺乏灵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课本表面知识上,为了高考分数而学习。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进。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使课堂多元化,利用各种方式活跃课堂。如:通过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的方式,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生动,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从而缓解高中课堂的压力,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下接受新知识,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或者化学教师通过组织活动,如:让学生准备活动器材,课下进行小实验等多项活动,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对化学知识的演变有自己的思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学好化学知识,通过实验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提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使学生健康稳定地发展。
2.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
应试教育下,教师通过板书直接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
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根深蒂固,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配合教师的讲课,将知识机械地装入脑袋里,在考试的时候拿出来,并不会灵活地运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新课标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多了起来,有人说,不怕有问题,就怕不发现问题,不敢提出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首先想到寻求教师的帮助,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分析,学生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样问题才会被解决,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自己解决了。这样积极的指导方式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教学氛围有所变化
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将课本知识一股脑儿地换成板书讲解给学生听,教学气氛不够和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好,影响教学质量。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问题。教师直接对概念的讲解使课堂枯燥,学生只是一味地对知识进行呆板记忆,缺乏学习热情。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应有的交流,缺乏平等竞争的意识,有时候又会出现竞争过激的情况。
新课标下,课堂气氛的缓和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制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课堂气氛的缓和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的交流,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只拘泥于讲解与记笔记之间。同学之间通过合理的竞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下次成绩超过某某某的动力。
二、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
1.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教师通过不断吸收外界新信息,强化专业技能,对自己不断充电,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鲜知识,改进教学模式。教师使教学模式多样化,将化学知识寓于各种新奇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没察觉到学习压力的同时轻松地接受了知识。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渐渐爱上化学。
2.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好。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通过积极有力的引导,通过实验教学、课堂互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使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能给予正面的回答,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为学生营造和谐而又具竞争力的环境
教师通过创造和谐班集体,为学生创造和谐活跃的学习环
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如:教师为提高化学成绩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使学习成绩得到共同提高。同时,教师注重个别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难题,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