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5: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舞蹈;艺术;德、智、体、美
1、形体优美:幼儿时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孩子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而动作协调还有助于脑的发育。
3、肢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由于舞蹈中经常有压腿、劈叉、下腰等练习,可以增强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也更好。
4、提高综合身体素质:由于舞蹈是人体动作艺术,幼儿舞蹈的过程也是一个全身的过程,跳跃、呼吸的运动对幼儿的心肺功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并且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因此,幼儿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幼儿舞蹈教育对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幼儿舞蹈往往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那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个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因此,有些较弱的学生经过刻苦的训练,她们的毅力就得到了充分的磨练。幼儿舞蹈从基本功开始训练,所以从小也就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品质。
三、幼儿舞蹈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能力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是促使人们奋进向上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超过的重要心理素质。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相信每一名儿童,让他们尽情的去表现自我,这是建立幼儿自信心的严格重要的手段。注重儿童早期自信心的培养,将使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他对超过的信心和潜能的发挥。平时多注重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往往能调动他们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保护儿童稚嫩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超凡的自信心。
四、幼儿舞蹈教育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即审美能力、审美思想的培养过程,是建造健康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它不仅会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还有助于人的智力开发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是美的艺术,具有美的品位。它使人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美好,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纯净。校外儿童舞蹈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轻盈的舞姿、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儿童美的心灵、培养了儿童的美好情感,这种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可以实现对孩子健康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使他们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使他们成为内心、外在俱美的人。
五、幼儿舞蹈教育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孩子也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创造力和想象力应该多由他们自己发挥,尽可能多的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想象、创造的机会。让孩子自己进行动作的创编并要求动作不能重复,会大大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幼儿舞蹈教育对提高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合作意识与其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能力的发挥与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大关系。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正确分担角色关系的心理倾向,协调活动能力及集体注意的价值倾向。儿童的合作性较差,但极具培养价值。在儿童独立性、个性很强的今天,儿童在一起互相合作的机会很少,培养儿童具有合作意识,有利于儿童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我为中心,养成一种协商合作、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的平等合理的亲社会行为。
在儿童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没有长年累月的集体训练,很难养成儿童的合作观念。舞蹈艺术要求充分展现个性,同时也十分强调协作互动精神。而集体训练是舞蹈教学中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群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要时常注意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在舞蹈课上充分利用集体训练的机会,让儿童互相学习比较,相互促进激励,有利于儿童自制力的发展。舞蹈在表演中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科技就是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的是人才,人才就要从幼儿抓起,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社会的栋梁。幼儿的成才不外乎两点:内在的智力因素和外在的非智力因素。内在的智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它是先天的种子,而外在的非智力因素则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它们的关系就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那么,幼儿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表现在:1.兴趣与爱好;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3.对挫折的忍受力与意志力;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5.自信心与好强心;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7.高抱负;8.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针对以上的认识,笔者在数年的幼儿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我们幼儿园,各项环境布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切都是围绕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培养幼儿的意志性格而决定的。在春季开学初始,我们就精心布置了教室:黑板上画着色彩鲜明的欢迎幼儿返回幼儿园的画面,教师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到园的小朋友;教室的两侧布置了幼儿熟悉的春节情景:鲜艳的红灯笼、升起的气球、喷射的礼花、温馨的超市购物、和家人一起出游、放风筝等生机盎然的图画。这给幼儿营造一个曾似相识的环境,既帮助幼儿愉快地完成从家到园的过渡,又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场所。我们以此为基础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巩固幼儿的注意力。
二、亲情安抚使幼儿安心集体生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多次遇到这样的幼儿:在家倍受宠爱,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和同伴的平等交流,在新的环境中,处处落单、行为孤僻。这样的幼儿时间久了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正常的性格形成和人际交往。对这样的幼儿,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抚慰工作。其中有这样的一件事,午休的时候,一个幼儿在小床上翻来覆去,还故意弄出响声,影响其他幼儿的休息。我轻轻地走到他的小床边问:“你怎么了?”幼儿带着哭腔说:“我想奶奶了。”三四岁的孩子,在家很多时候还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但在园里就要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他们的孤独及不适应是很容易产生的。于是,我拿过来一个小凳子,坐在幼儿的床边,轻轻地拍着他的被子说:“老师和你在一起好吗。”然后握住他的小手,轻轻拍着他,他才安心地闭住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泼热情的幼儿自然不在话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和其他幼儿玩在一起,关键是如何把孤独落单的孩子融进朋友圈。每个幼儿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交际方式,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受到家人的追捧,主动交际的能力有些欠缺。面对这样的幼儿,我的做法是,拉着他的小手,一起加入到小朋友的圈子里,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唱歌。幼儿是很容易沟通的,只要教师让他们在一起玩游戏,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担心了,幼儿很快就能玩在一起。教学中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有一个幼儿在分组游戏中显得不爱说话,动作也少,一会儿的工夫,他便从游戏中分离出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急忙调整游戏的方式,故意使对抗组少一个人,促使小朋友去邀请他参加,得到小朋友的邀请,本来有些失落的幼儿得到了心理的满足,心情愉快地加入了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29-01
学前教育是针对低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培养和开发,其目的是为其将来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做铺垫,也是在为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前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培养,还能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爱上音乐课,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简单概述了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作用,并总结存在的教育问题,分享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学前音乐教育对孩子感知力的激发。音乐是韵律、节奏、音响的交汇和组合,节奏的变化被称之为声音的艺术。音乐富有非常强的感染力,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锻炼孩子的听觉器官,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增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美好的旋律和有节奏的节拍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运用学到的音乐知识在教师、家长面前展示,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表扬,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加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新的事物就会主动进行观察与思考。
(三)学前音乐教育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感受美的能力。学前音乐教育可以让孩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还能带来身心的愉悦,也会在快乐的旋律中感受到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其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时期具备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感知美的能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创兴和改革的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宗旨是素质教育,音乐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孩子的整体综合素质。所以,音乐教育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中。学前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还存在一些弊端,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只注重技巧训练,忽略情感启蒙。孩子在智力发展阶段,听觉发育要比视觉发育早一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音方逃有非常大的优势。很多教育工作者注重孩子音乐技巧的培养,反复练习每一个节拍和每一段节奏,有的家长甚至把自己的音乐家梦想加注在孩子的身上,也有的教育工作者为了教学成绩把学习任务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觉得这只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感受不到音乐带来的开心和快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爱学了,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启蒙。只拥有好技术,却无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失去了音乐教育原本的意义。
(二)学前音乐教育趋于成人化和商业化。学前音乐教育本是启蒙教育,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应该是以孩子喜好为基础,从而衍生出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但是,目前有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出于自己的想法,在幼儿表演中加注了太多成人化的因素。当我们在电视上甚至现实生活中看到孩子模仿明星的歌曲和舞步的时候,可曾想过孩子对这些舞步和歌曲是不是喜欢?能不能理解?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情感世界和表达能力,学前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不要用成人的思想泯灭了孩子的求知欲望。
三、学前音乐教育的方式
(一)歌唱教学。歌唱教学是通过歌唱的形式,运用领唱、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享受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打击乐器演奏教学。孩子根据音乐的节拍打击乐器,敲打出节奏,从而训练其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听辨力。
(三)韵律教学。韵律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让孩子学会倾听,丰富其情感。
四、结语
学前音乐教育能让每个孩子快乐的学习,自信从容的成长。关注学前音乐教育,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水平,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灿烂。希望更多家长与教师注重学前音乐教育,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进宝.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5,(02):86-87.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278-02
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个人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对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幼儿园作为继家庭之后的第二个接受教育的关键场所,教师应该尽到应尽的责任,重视每个孩子的素质教育。然而面对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正确的社会现象,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错误教育后果,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广,所以应该从小培养幼儿的素质教育,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对周围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感和浓厚的兴趣,要抓住这个时机利用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落实素质教育的改革。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灌输这种创新的思想,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动作等相识来诱导孩子,让孩子去发挥想象不断创新[1]。孩子的创新意识非常强,要不断地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耐心地向孩子进行讲解和解释,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当孩子在受到夸奖后更加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创新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就可以形成自主创新的意识。不要认为孩子可能听不懂就不去帮助孩子理解,长期下去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抹杀孩子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但凭个人的能力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团结合作,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才会成为最终的赢家。因此对幼儿教育中要从小渗透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从学习、娱乐活动等角度入手,让孩子学会合作。其中在娱乐活动中,塑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氛围,引导孩子关心、帮助其他伙伴,注重其他人的感受,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分配任务的方式,将不同的任务交给不同的孩子来完成,之后让孩子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此外,还要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当小组内的成员不能完成任务时,为了集体的成绩要主动帮助他们,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2]。
三、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
之所以注重幼儿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还未形成系统的道德观,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通过正确的培养方式去塑造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从小注重孩子思想道德素质,避免出现人情冷漠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的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会逐渐对孩子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孩子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孩子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进行评判,及时地改正孩子错误的想法,避免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3]。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举动,幼儿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当家长和老师面对一种情况采取的行为会让孩子认为遇到某种情况也该如此,因此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到不闯红灯、主动帮助摔倒的老奶奶、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幼儿素质教育做出最大的努力。
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孩子的视角和观察力与大人不同,他们能够发现我们忽视的事物,加上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可以提出许多新颖的想法和观点。兴趣和发散思维是想象力的基础,教师和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因为固定的学习模式和普遍的规律去束缚孩子,让孩子大胆地去想去做,敢于对现有的事物进行质疑,让孩子亲自动手去验证和创造[4]。幼儿园内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将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灵活,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幼儿想象力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丧失信心,教师和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坚持下去,适当地给予帮助,让孩子明白困难时不可避免的,一旦放弃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尊重孩子的意见去选择坚持还是放弃,教育孩子以后的生活中也应该坚强地面对挫折,勇敢地向前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通过实际的行动为孩子树立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正面形象。
五、加强家庭中幼儿的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地引导孩子,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孩子素质教育[5]。摒弃溺爱孩子的错误教育观,不能将孩子作为家中的“小皇帝”,惯着孩子,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容易让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基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去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锻炼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素质教育环境,为提高孩子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幼儿的素质教育,除了教师的正确培养外,还需要家长和整个社会的正确引导,通过合理的途径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注重孩子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为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塑造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环境。只有形成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社会、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地提高幼儿的素质教育,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世荣,侍崇苗.论幼儿的科学教育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7):22-2.
[2]许颖,刘朝辉.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的具体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35-46.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现代教育要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幼儿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幼儿品德教育是培养幼儿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家园共育,齐心协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要求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文明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是每位教师和家长必须明确的目标,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并不是孩子进了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交给了老师。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家长要和老师经常沟通、交流,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比如有的孩子偷偷地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玩,家长发现后要及时询问清楚,和老师共同商量教育的措施,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二、以榜样为引导,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会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要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来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的引导落实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之中。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巴黎答记者问时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教师应为人师表,规范言行,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的团结、协作,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的好人好事,都应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促进其良好品行的养成。
三、利用环境开展渗透教育,强化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看似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实不然,环境对幼儿品质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我们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针对幼儿们爱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寓品德教育于幼儿园整体环境中,利用他们周围的人、物、事等来渗透德育教育,让幼儿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宜人的环境中情操得到陶冶、身心得到愉悦,享受快乐的童年。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可以对幼儿园和教室进行布置,在教室、楼道、走廊、活动区域等环境中悬挂一些德育挂图、名人语录以及一些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的德育漫画等等,营造出一种氛围,使每一面墙壁、每一条楼道、每一块活动区域都发挥形象直观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们天天耳濡目染,在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在幼儿园草坪上立着“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它”、“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等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语,时刻提醒孩子们要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还比如在寝室悬挂“太阳爷爷睡着了,请安静入睡”的卡通图片,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不打扰他人休息。
四、知行统一,注重实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巩固和升华教学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具体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习”就是实践的意思,强调的是知和行的统一。要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经验和知识付诸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实质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教给孩子们一些礼仪礼节,要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就会使孩子们感受到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形成讲礼貌的良好品德。
五、结束语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如果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所以我们幼儿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幼教的我们要时时处处树立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教育幼儿,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隋波 浅谈当前幼儿的品德教育[J]. 成才之路,2011,(01) 。
关键词:舞蹈教育 儿童时期 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会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要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来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的引导落实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之中。
三、利用环境开展渗透教育,强化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对幼儿园和教室进行布置,在教室、楼道、走廊、活动区域等环境中悬挂一些德育挂图、名人语录以及一些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的德育漫画等等,营造出一种氛围,使每一面墙壁、每一条楼道、每一块活动区域都发挥形象直观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们天天耳濡目染,在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在幼儿园草坪上立着“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它”、“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等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语,时刻提醒孩子们要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还比如在寝室悬挂“太阳爷爷睡着了,请安静入睡”的卡通图片,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不打扰他人休息。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巩固和升华教学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具体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习”就是实践的意思,强调的是知和行的统一。要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经验和知识付诸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实质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教给孩子们一些礼仪礼节,要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就会使孩子们感受到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形成讲礼貌的良好品德。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如果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所以我们幼儿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幼教的我们要时时处处树立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教育幼儿,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