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7 06:35: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综合开发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综合开发论文

篇(1)

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牛(肉牛、奶牛)、羊、猪、禽等畜产品、名优特经济林、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加大对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促进粮食的转化增值,“十五”期间计划养殖畜禽1.2亿只、出栏畜禽9300万只(以羊单位计),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76万亩。扶持经济林、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经济林775万亩、种植蔬菜171万亩、花卉23万亩、药材122万亩。

篇(2)

三是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围绕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理论学习、优质服务品牌建设、招商引资、“三解三促”、“双联双助”、“四型机关”创建、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管理创新等重大主题,从每一项工作的创新中去不断挖掘亮点、挖掘信息源。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协调合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媒体的系列宣传活动,做到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周周有信息,月月有活动。加强本局网站的建设和利用,做到栏目有特色、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宣传效果明显。

篇(3)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42-02

1 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的成效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为重点,加强项目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项目区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1]。土地治理项目投资分四大类:一是水利及田间道路工程设施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88.0%左右;二是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5.5%左右;三是林业措施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3.0%左右;四是其他工作措施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3.5%左右。作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受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委托,主要承担县域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项目的实施任务。自2006年以来,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六郎、陶辛、方村、花桥和红杨5个镇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项目13项次,对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据调研综合分析,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加速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8年中,先后引进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新品种90余个,开展新品种展示566.7 hm2,根据全县大田生产用种统计,自2006年以来,全县95%以上粮油棉推广品种系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试验区筛选出来的。目前,芜湖县水稻品种每2~3年就能更换1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质率达96%;油菜良种覆盖率为100%,优质率达99%以上。

1.2 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核心示范区“皖南优质烟叶――杂交双晚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带动了该项技术在岗丘区的推广,2007―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2 226.9 hm2,增收节支722.3万元,该项目荣获2012年芜湖县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引进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在项目区试种,带动全县超级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2006―2013年,累计推广超级稻面积3.62万hm2,平均产量达9 522 kg/hm2,实现增产868.5 kg/hm2,累计增收稻谷31 439.7 t,增效达8 172.8万元。通过在项目区示范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2013年,累计推广运用配方肥5.01万t,增效19 502万元,中心土肥站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粮油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获2010年度芜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心全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水稻机耕、机插、机防(植保)、机收等全程机械化技术,水稻机插年服务面积1 333.33 hm2,研制的“水稻机械化栽插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2013年度安徽省级科技成果奖。

1.3 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农业科技推广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项目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这也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手段。2006年以来,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栽培、植保、土肥和农业环保专业站技术骨干,在5个镇13个项目区累计举办适用技术培训班396期,受训农民达38 282人次,分别超过计划任务的11.5%和6.9%。共接待咨询1.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1.7万份。由于培训内容结合项目区示范作物特点,很有针对性,所以深受项目区农民的欢迎,有效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1.4 科技示范成效显著

科技示范项目是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投资重点。2006年以来,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13个项目区累计开展了优质水稻新品种高产群体优化质量栽培,超级水稻超高产栽培,优质油菜、小麦新品种高产栽培,优质棉花新品种高产栽培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计48项内容示范,总计示范面积5 237.7 hm2,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51.0万元,据调研统计共增收节支为1 351.3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00∶5.38,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成功转化目标。

1.5 提高农技人员为农服务水平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锻炼了农技推广队伍。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资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技推广资金(新种子、肥料、农药、植保器械购置)的不足,使得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在项目区得以运用展示和推广[2]。8年来,先后引进先进实用技术7项,同时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中心技术人员获省级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级科技进步奖3项,2人获县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中心“芜湖县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研究推广创建团队”荣获芜湖县首批“533”产业创新团队称号,中心技术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有34篇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60%的专业技术人员能独立编写项目论证书,承担项目实施和撰写实施工作总结,并具备承上启下接纳培训后备人才的能力,提高了农技人员为农服务的整体水平。

2 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2.1 认真抓好初步设计工作

根据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有关文件总体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组织专业公司认真编写《××镇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并报上级批复实施。

2.2 开展项目调研

根据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局对芜湖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的核批内容,组织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再次深入到项目规划区开展调研,在核批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细化编写《××镇土地治理项目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实施计划书》,同时成立项目实施管理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将《项目实施计划书》上报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待批实施。

2.3 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

经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局、项目区镇人民政府和县农技推广中心三方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将项目措施概况、项目实施主要内容、年度计划进度、验收考核指标和财政资金使用预算在合同中进行明确。

2.4 严格监督实施和资金管理

县农业综合开发局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对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在开展科技培训,种子、农药和肥料询价采购和发放,以及平时技术指导时,县农业综合开发局、有关镇政府都派人全程参加并监督实施,确保项目计划内容能全部实施到位[3-4]。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6〕13号《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县农业综合开发局严格按批准的项目计划,所有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专款专用,因而从未发生项目资金挪用和截留情况。

2.5 做好项目总结

县农业综合开发局督促县农技推广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收集有关图像和文字资料,并做到完成一个示范项目自验一个项目,在项目实施结束时,项目实施技术指导组及时编撰《项目实施资料汇编》。在国家和省、市对芜湖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验收前,县农业综合开发局会同项目区镇人民政府联合撰写《项目验收汇报材料》,并邀请县电视台结合平时采访报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内容,摄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DVD光盘进行声像动态汇报,此举受到上级验收组领导肯定。

3 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及科技推广资金比重过小。据芜湖县8年来统计,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投资在整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资金中所占比重仅占5.5%左右,因此严重制约了项目区良种良法配套及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二是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省、市二级农业综合开发局对县级实施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的农技人员在继续教育及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方面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各地市之间交流少,外地市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不到及时宣传和推广。三是资金运转困难。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资金大多用在物化技术投入上,由于实行报账制,所有物化投入,如农药、种子和肥料均由实施单位先垫付,待物资发放到位后才按程序报账付款,加大了实施单位资金运转难度。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对种植业的服务功能不强。

4 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建议

4.1 提高项目资金投入比重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探索监管维护机制。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施成效,建议将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投资比重由5.5%提高到10%~12%。

4.2 加大培训和交流力度

省、市二级农业综合开发局要组织基层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外地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

4.3 向实施单位预拨资金

为减轻项目实施单位资金运转困难,可考虑先拨付一定比例资金到项目实施单位,待正式报账后再扣除的做法。

4.4 鼓励成果转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对引进农业科研成果给予资金支持,对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将农业科研成果进行成功转化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5]。

4.5 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

在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中,根据项目区实际,扶持成立一些协会,如粮油种植协会、棉花生产协会、植保社会化服务协会、产业化协会等,构建“协会+农户+企业”的平台,开展统一良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和统一加工的“五统一”措施,全面提升项目区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6-7]。

5 参考文献

[1] 唐宗阳.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59-360,363.

[2] 刘建.南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06(6):11-14.

[3] 张志强.芜湖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效果、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3):44-45,29.

[4] 刘建,王军.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5):44-46.

篇(4)

1.1加速了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抓好良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是提升优质粮油产业,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程度的基础。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平台,紧紧抓住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这根主线,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的种业集团协作,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新品种开展不同层次的试验,对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种,进一步扩大面积进行示范推广。15年中,先后引进水稻、油菜品种近400个,开展粮油新品种生产展示近800hm2。根据大田生产用种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县95%以上的推广品种是在综合开发试验示范中筛选出来的。目前芜湖县水稻品种每2~3年就更换1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质率达96%,油菜良种覆盖率100%,优质率达99%以上。由于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引导,芜湖县新品种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品种优良率和产量稳步提高,2000—2003年连续被安徽省农委评为优质良种示范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先进县,2003年获省“农产品优质化创建十强县”称号,2006年被安徽省农委确定为优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示范县。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的基础上,2008年芜湖县实施芜湖市1.33万hm2超级稻推广工作,当年推广超级稻3000hm2,2007—2009袁隆平院士连续3年来芜湖县考察,目前芜湖县超级稻推广已过6666.67hm2。

1.2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启动下,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有限资金,先后引进推广了水稻旱育秧技术,1996年后进行改良推广,年推广面积8000hm2,最高年份应用面积1万hm2以上;1995年起示范推广软盘抛秧技术,并开展了水育旱管方面的技术研究,年推广面积3333.33hm2以上;1998年起重点推广水稻免耕直播技术,年推广面积达6666.67hm2;1998—2002年开展了优质双低油菜综合技术运用与高产攻关,年应用面积1.67万hm2,并获农业部一等奖;2004年起开展水稻集成技术的应用,2005年应用面积达2.67万hm2,2006年3.33万hm2以上;2005年引进无盘抛秧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2006年推广面积1013.33hm2;为适合集约化生产需要,2003年起与农机管理局协作,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年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2006年全程机械化应用率达90%以上;1997年实施推广油菜“一杀一封”免耕移栽高产配套技术,全县化除率已达98%以上,同年实施无草害、无螟害工程;1998年起开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同年引进推广农作物秸秆速腐技术、沼液肥料和有机肥增施技术;2000年起引进农业专家系统并在水稻、油菜生产上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达5.33万hm2;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起动下,2005年起芜湖县全面开展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4万hm2。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更改进了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1.3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注入了活力

为有效地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5年来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芜湖县耕作制度特点,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在项目区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有效的组装配套,并开展高产高效模式的研制与示范推广,先后开展了“油-瓜-稻”三杂配套、“油-瓜-棉”立体种植、“早白菜薹-早熟毛豆-秋延西瓜”、“早白菜薹-土豆、西瓜-杂交水稻”、“油-棉套栽”、“烟叶-稻”一年两熟轮作等为主的高效栽培模式的研制与示范推广,2000年这些模式被县委确定为“傻瓜技术”,力倡在全县范围内应用推广,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万hm2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高效模式运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芜湖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粮经作物的协调种植,提高了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推动了种植水平提高

开展高产攻关示范是推动全县整体种植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多年来,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综合开发科技措施,在涉及到的项目乡镇坚持开展“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粮油无公害生产基地。15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开展粮油高产攻关511.9hm2,高产栽培示范近4000hm2,已建立镇级无公害生产基地5个,面积1.33万hm2。在抓攻关示范上,农技中心组织工作队进村驻点,高级农艺师主抓万亩示范基地建设,农艺师负责千亩示范片的具体指导;每个高级农艺师抓好1个66.67hm2高产攻关点,在示范区内,县镇技术人员协助高中级农艺师抓好示范片、攻关点及上门入户的技术指导,不留技术推广死角。此外,在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每年每名农技人员联系10~15个科技示范户、3~5户种植大户、2~4个示范村,达到点面结合的示范效果。15年中,已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2502个,种植大户668户,开展现场观摩91场,观摩1.94万人次。高产攻关示范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全县种植水平的整体提高。

1.5提高了农民素质

农业科技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这也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在项目实施结束后,为造就一批稳定的土专家队伍,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从栽培、植保、土肥、环保等专业站所抽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了科技培训“讲师团”,编印有针对性的乡土教材,在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并根据农时季节特点,灵活机动地开展关键性技术应用培训,年办培训班100场次以上,培训咨询近2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万~20万份。此外,利用项目实施契机,以乡镇为单位,县镇两级组成联合技术指导组,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在全县开展巡回指导,指导农民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素质。

1.6以项目实施为基础,组织开展订单农业生产

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芜湖县优势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为增加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做好农业综开发工作,2000年县农技推广中心以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为依托,创建了533.33hm2六郞专用品种示范区,在专用品种示范区内单一品种区域化种植,做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同时积极与加工企业合作,为企业与种植农户牵线搭桥,开展订单生产。在技术服务上,为他们筛选品种,通过测土配方,开展精准施肥,通过增施有机肥,进行科学水肥管理,达到健身栽培,通过植保技术承包,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力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先后与企业协作,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8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累计面积达1.87万hm2,创建无公害大米品牌8个、绿色食品品牌3个、无公害蔬菜和茶叶品牌6个,开展水稻订单生产近9.33万hm2、油菜订单近6.67万hm2。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的创建,提高了芜湖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水平。

1.7促进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

运筹项目资金,在项目区创建和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供种、统一栽培与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机收、统一收购加工”的“五统一”措施。在项目实施中芜湖县共组建配方肥销售网点36个,年供肥能力5000~6000t,直接供应配方肥1.33万~1.67万hm2,辐射采用配方施肥面积1.33万hm2,累计年采用配方施肥面积2.67万~3.00万hm2;创建机耕机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在水稻播栽与收获季节对全县水稻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以全县668个生产大户、40个农资经营户为依托,组建了16个植保统防统治技术承包社会化服务队,年实施和辐射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面积2.67万hm2以上,辐射带动清水、火龙岗两镇面积1万hm2,统防统治年累计面积3.67万hm2。利用协会+企业抓主推品种应用和提升粮油品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粮油订单生产超过20万hm2,其中开展水稻订单9.33万hm2,油菜订单6.67万hm2,小麦订单4万hm2。

1.8提高了农技人员服务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锻炼了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技推广资金的不足,使得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得以运用推广。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县农技推广中心先后引进先进实用技术12项,同时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这期间先后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4次,市县级科技进步奖19项,有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3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安徽省学术和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获安徽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4人获农业部先进个人,1人获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标兵;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心技术人员15年中先后有92篇学术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50%的专业技术人员能独立编写项目论证,承担项目实施和撰写实施总结,并具备承上启下接纳培养后辈人才的能力,提高了农技人员为农服务的整体水平。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比例,建设展示中心

农业及科技推广措施在整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所占比重过小,每年在项目实施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及新技术运用方面推广有限,建议提高农业科技措施资金比例。农业综合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展示每年随项目实施镇的变化而更替,虽然扩大了示范展示范围,但新技术的应用从农民接受到熟练应用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断的变化地点,不利于项目区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另辟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建设一个稳定的、面积在33.33hm2以上的展示中心,重点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的科研成果。

2.2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继续学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开项目中对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科技成果缺少应有的支持,建议在农开项目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对引进农业科研成果给予资金支持,对在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将成果进行成功转化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2.3创建社会化服务意识

篇(5)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对于我国这个有着十几亿农民的农业大国而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视作用。而且经过我国近几年以来的努力尽管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效果,但是其中在土地治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现阶段,为了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健康以及快速发展,土地治理需要与产业化结构调整相结合,因此应该对农业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应对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

将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结构调整相结合,是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是实现规模开发,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在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以及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注意特色,因地制宜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要注意将增减种植面积这一工作做好,而且还需要注意突出地方优势,走特色道路。尤其是在入世之后,国外许多的农产品都将源源不断涌入我国,农产品的选择性也势必得到增加,竞争力也将愈演愈烈。所以,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结合区域地理条件,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最大程度上利用特色产品实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特色文章做好的关键就是要注意把握市场脉搏,不断进行养殖、以及种植工作,还有就是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的适宜性以及连续性,调出产品的特色,调出产品的优势,稳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应该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制约农业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当前任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核一定范围之内,使农业得到快速高效的发展,其关键性因素就是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副产品的流通,进行产品化经营模式。农业结构调整应该勇于跳出初级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横向发展的空间以及不断扩张纵向发展的空间,与其他产业进行相结合,这样才可以合理有效的抵御以及消除农业的市场风险。产品化经营是建立的一种新型伙伴协作关系,其建立的目的是促进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产品化经营可以使农业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等领域得到有机的结合,形成集农、工、贸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产业化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可以使流通部门的资金优势、市场优势以及信息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样也承担了生产单位无力承担的工作,然后再与加工、生产相互结合进行形成一种集团式的一条龙式大市场产业链,使农业专业化、农业市场化以及农业社会化得到促进,进而达到产业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享受整体利益的目的。

农业结构调整应该紧密联系农村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之一就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农业产值没有得到新突破的情形之下,农业人口转为非农城镇居民的数量越多,农民人均收入就会越多。除此之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进程比较快,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也就比较长,因此,农民在加工、保鲜、储运以及交易等过程中收益就会越多。所以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要注重推进产业规模化的进程,与小城镇建设进行紧密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经济、区位以及人文环境等资源优势,最大程度上做到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主导产业进行确定,并且要利用尽可能的资源、想尽可能的方案将产业做好、做大、做强,形成主导产业,使其具有质量高、效益好、带动力强以及规模大等诸多特点;第二方面,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加工行业、经销行业、运输行业以及餐饮服务等行业中,使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过剩与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缺乏这一矛盾得到良好的解决,减少农民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民数量的减少也就是农民相对富裕的表现。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科技相结合

在现阶段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相关的改造。现阶段运到到现代农业中的技术越来越多。所以,要注重大力兴建科技网络,然后就是注重与大中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进行相关的技术合作,不断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引入优良品种,不断引入优秀人才,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加强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利用高科技的力度。

结语

通过对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以及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治理方面的问题得以解决。在解决土地治理方面的问题的前提下,还需要注意将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结构调整相结合,将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侠.张文新 双流县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期刊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6(4)

[2] 刘芳芳,蔚京红,任倩.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1,(07):29-31.doi:10.3969/j.issn.1003-9759.2011.07.012

篇(6)

一、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的20-30年中,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供给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实现粮食安全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耕地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且耕地质量偏低,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详查数据,1996-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30039.2千hm2(19.51亿亩)减少到121715.9千hm2(18.26亿亩),净减少8323.3千hm2(1.25亿亩),年均减少693.6千hm2。而且,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大约2/3是中低产田。①主要分布在华南区、成都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和甘新区。在这些中低产田中,有些宜于改造,有些改造的难度大、成本高。1988~2007年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3193.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491.97万hm2,②项目区粮食单产平均提高1500~2250公斤/hm2。如果能将现有0.82亿hm2中低产田的1/2(即0.41亿hm2)加以改造,按每公顷增产1500公斤计算,即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615亿公斤,可完全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因此,中低产田既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又是粮食增产潜力的希望所在。在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前提下,依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来确保粮食安全的可能性不大,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食单产,将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与形成原因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低产的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不少调研成果,汇总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和标准所得到的我国中低产田的数量有一定差异,但中低产田所占的比重均在65%以上,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中低产田面积比重偏大的共同结论。并且,依据主要障碍因子,可将我国的中低产田划分为6种类型[2],其面积和比例见表2。

资料来源:转引自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11-15。

我国中低产田的形成多是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成因。

1、土壤本身质地的限制,土地生产力低下。在我国现有耕地中,由于土壤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少,缺乏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锌、钼、锰和硼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受到冷、烂、锈、酸、粘、瘦、砂、薄、板、水土流失、坡度陡等因素制约,使得我国绝大多数耕地属于中下等肥力。从坡度等级看,0-15度的耕地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④同时我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水田更低;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都在0.2%以下,有20多个省(区)有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磷;广东、广西、江西、海南等南方省(区)有75%以上的耕地缺钾。

2、用地与养地脱节,土地投入不足。为了提高产量和短期利益,我国农村在土地耕作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根统计,1978年我国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为884万吨,而目前每年大约需要5460万吨,增加了6.18倍。同时化肥品种单一,施肥方法也不科学,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严重,土壤养分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状态。与此同时,由于种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地力的消耗,耕地得不到休养生息。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目前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在减少、质量在下降,也是导致对土地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农业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浪费严重,农田有效灌溉系数低。我国是世界上13个水资源高度贫乏的国家之一,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年,平均每年因旱受灾耕地面积达3亿多亩,粮食减产300亿公斤左右。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多地少;长江以北地区,地多水少,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39%,水资源量仅占7.7%。[3]此外,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尽管从1996年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建成了一大批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9.05亿亩,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4],但与发达国家0.70-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4、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不力,耕地质量破坏严重。我国的农业耕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的2004至2008年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仅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⑤由此造成我国局部地区土壤水蚀、风蚀严重,耕地质量大幅下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按照现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殆尽,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增加一倍。[5]

三、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现实困境

1988年以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我国进行了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20多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3491.97万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943743.25万公斤,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200元左右且增长较快。中低产田改造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改造利用的难点仍然很多,依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粮食生产。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强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虽然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新时期中低产田改造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严重水旱灾害,暴露出我国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巨大隐患。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大多建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灌溉用水的生产效率低与农田水利设施差、农业用水方式落后和用水管理薄弱密切相关。大水漫灌的方式普遍存在,水库、渠、沟、井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不少水利工程不配套,“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2、权责利不明确,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和管理主体缺位

第一,中央和地方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也没有形成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一方面,从财力方面看,多数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工业不发达,财力不足,无力投资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另一方面,从事权方面看,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核心产区和产粮大县一般缺乏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的体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和粮食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改造中低产田是作为一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子项目组织实施,其直接管理及监督机构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但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来源却是按照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民出工的“三结合”模式进行的。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中低产田改造组织实施困难,甚至会出现诸如资金不到位、相互推诿、欺骗等现象。

第三,当前在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某些领域试图引入市场机制,即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农民组合”新的投入机制,其目的是着重强调社会组织和农户的投入主体作用,弱化政府功能。事实上此项改革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为例,竞争机制的引入反而带来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利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难度大、市场化改革引起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对抗及个体化农户与已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之间缺乏衔接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利润或者是收益最大化。如果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选择,经济人将会选择给自已带来更高收益的投资方案[6]。而目前我国市场化改革后的情况是:一是我国农村虽然实行了市场化的方式供给农田水利设施,但没有完善的所有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保障,使得私人不愿意提供农田水利设施;二是已经形成的资产或具有资产特性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影响了群众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农地碎耕既制约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服务规模经济的实现,也增加了农户个体提供农田水利设施和抽水的成本,导致私人不愿意提供农田水利设施。所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不代表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完全退出。

3、中低产田改造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

中低产田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耗资巨大。目前,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关键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从理论上讲,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农村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本应是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主体,但因耗资巨大,由农村集体投资非常有限;由于农民收入偏低,既没有投资能力,也缺乏投资积极性;如果完全依靠财政投入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既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因为政府不是土地经营成果的受益者),而且财政也承担不起。在我国现有中低产田改造的“三结合”模式中,往往由于地方(主要是县、乡)财力不足,中低产田改造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实际上,自1980年代以来,农村集体组织对土地改造的投资急剧下降,而在粮食主产区这类投资已基本上停止。这种情况使中低产田改造以至于农业综合开发陷入了两难境地,也使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现实中,在我国“三结合”的中低产田改造模式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仍然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资金来源。

4、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民投工投劳参与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大

长期以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子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受益村内的群众投工投劳进行项目建设。这种方式既增加了投入来源,也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日益呈现“空心化”趋势。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是在非农产业中没有就业竞争力的老年农民,这既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大隐患,又让农户筹资筹劳参与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日益增大。

四、我国中低产田改造的保障机制构建

(1)建立健全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机制

前已述及,目前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改造的难点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本文认为,较符合实际的办法:一是根据中低产田改造的不同内容分类实施,即农田共用的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等)可由财政投资、农民投工抽劳来共同解决;而土地整治(如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可由财政给予少量补贴、以土地经营者投入为主来解决。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推进,应鼓励形成土地经营者投入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中低产田改造投入机制。二是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可以按照“统筹使用”原则,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平台,将与中低产田改造密切相关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农业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国家林业局防护林工程及生态建设等中央农口项目资金,统筹规划,集中使用。

(2)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环节。从目前来看,资金短缺又是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及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及社会组织资金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比重。具体做法是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和不同级次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配比机制,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充分调动农民投工抽劳的积极性。二是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各级财政按照经济增长速度,逐年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三是引入市场化机制,广开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农民投资投劳、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当然,在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同时,政府在一定领域还必须发挥作用,如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转。

(3)提高农民对农地投入的积极性

目前农民对农地投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民收入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地改造;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民不愿意较多投工投劳;第三,农地产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农民缺少农地经营热情。因此要提高农民对农地投入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晰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界定,以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同时要开辟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逐步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二是政府对农户中低产田改造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的扶持,通过示范效应让农户能切实感受中低产田改造带来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农户投资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三是坚定执行粮价保护政策,稳定粮食价格,逐步形成粮价稳步、合理上涨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关键措施。

(4)依靠农业科技提升中低产田改造效率和成效

耕地生产水平受自然环境条件、人为因素及土壤本身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耕地生产率,就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我国,中低产田的治理主要涉及改土培肥、改善耕地及其周围的环境条件、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利用农业技术与水利工程措施相配套,改造中低产田的力度和改造效益将会更好。所以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共同成为我国改造中低产田的关键环节,缺一不可。所以,除了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外,还要重视农业科技、农业教育投资,强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使科学技术对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增产发挥更大效应。

注释:

①根据2009年12月国土资源部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我国中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依然达到了67.35%,其中中等地占50.64%,低等地占16.71%,按我国现有18.26亿亩耕地计算,中低产田共有12.30亿亩(0.82亿hm2)。

②数据来源于财政部网站农业综合开发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情况表(1988~2007)。

③潜力产出率法是“耕地潜力产出率划分法”的简称,它是根据耕地现实产出水平与其最大生产潜力之比值的大小来划分高、中、低产田的方法,即把潜力产出率高于一定数值的耕地划归为高产田,低于一定数值的耕地划归为低产田,处于两数值之间的耕地划归为中产田。

④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⑤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9年11月17日。

参考文献:

[1]林鹏生.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6.

[2]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11-15.

[3]李远华,倪文.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7):1-4.

[4]我国有效灌溉面积超9亿亩[N].科技日报,2011-11-21.

[5]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N].法制日报,2010-8-24.

[6]唐忠,李众敏.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34-40.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7)和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与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篇(7)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2 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

3 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 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 050 kg/hm2,提高了60%以上。

4 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5 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篇(8)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财政对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财政投入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围绕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现状,着眼于全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结构的现实分析,就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支农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相关分析与思考。

一、对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基本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农投入比例的纵向变化以及与周边相关县(市、区)的横向比较,来判断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情况。

1、从纵向比较,赤壁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呈上升之势。近些年,赤壁市财政部门努力加大支农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九五”、“十五”时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农投入呈增长之势。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农投入绝对值从“九五”期间的924万元增加到2010年18026万元,支农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从“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与预算内支农支出比上年的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

2、从横向与其他周边县(市、区)比,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小。我们选择了周边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咸安、崇阳、通城、通山四县(市、区),进行了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比较。以2007~2010年四年为例,这四年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10.4%、10.6%和11.5%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而四县(市、区)平均比重达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见,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的规模偏小。

3、从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判断,赤壁市农业仍处在贡献地位。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总支出)/(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财政支农投入和农业产值贡献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倾斜指数为1,表明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分别为0.53、0.57、0.63、0.64和0.69。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呈逐年上升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农业经济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地位,仍处在贡献地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赤壁市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近几年的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变化,表明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能力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由原来单一的农业发展项目拓展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此,尽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绝对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支农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财政支农投入规模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结构效率,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现代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长迅速,但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1、农口系统事业费支出比例偏高。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基本支出,主要是维持农口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农口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财政支出中农口单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农口单位基本支出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占农口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和48%,过高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甚小。

2、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实际看,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都占财政支农支出的较大比例,如2008年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达653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5%;2009年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6791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7%。但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项目投入比重较大,而对一些农民直接受益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动植物防疫设施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3、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较低。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

摘要内容。据统计,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当前赤壁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2009年这块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赤壁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按照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结构,确保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有效实现。

1、加大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一是确保预算内支农资金稳步增长。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和“三个主要”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二是广辟途径,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筹资渠道。在加大财政预算内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稳定的支农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做到支农投入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筹集力度。加强水利资金、土地开发资金、水资源费等预算外资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确保土地出让金的支农支出。列入土地开发成本的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成本回收款、农业土地开发出让金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支农支出;从安排给经济开发区、中心镇、城市防洪工程、工业功能区及乡镇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幅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净收入用于支农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提高后,新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用于支农支出。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业项目库,以优势项目争取省、咸宁市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其他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2、科学安排,合理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投入,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入的比例、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长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改进补贴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增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转作直接补贴资本的能力,提高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密度。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一部分转投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上去,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在补贴对象和补贴重点的选择上,目前除重点补贴粮食生产者外,还需注重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二是适当稳步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在现有财政支农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据各个农口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开源节流,腾出财力用于增加“三农”投入。三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农、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本级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支持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低产田改造、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配套机械、乡村道路、山间林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财政支农投入总额的2%以上;加大对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品种引进和改良;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产品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篇(9)

按照湖北省财政厅开展财政支农资金规范管理年的部署,咸安区财政局提出了“围绕中心抓落实、提高效率促规范”的工作要求,及时制订了《咸安区财政支农资金规范管理年实施方案》,通过细化工作任务,扎实开展支农资金规范管理年活动。

一、以绩效考核为中心,有的放矢组织项目建设,促使支农资金使用科学化。重点推进中央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省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1411万元,其中:支农项目资金2845万元,整合土地整理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低丘岗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资金8243万元,引导社会投入323万元。项目区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连成片”建设目标,在全省中期绩效考评中评为第四名。

二、以基础管理为中心,努力夯实控制监督机制,促使支农资金使用规范化。一是制订了《咸安区重点支农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区级支农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区级财政报账工作。二是努力夯实支农资金监管手段。主动配合财政监督机构、审计机关等做好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工作,认真开展自查和剖析,切实做到依法办事、按章操作、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努力夯实监督管理手段。三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扩大支农项目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增强支农资金投入的约束性。四是开展惠农资金专项检查,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以数据共享为中心,建立健全数据和信息报送共享机制,促使支农资金使用信息化。一是建设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线,金财信息工程为支撑的财政资金监控机制。通过细化财政系统内部分工和岗位职责,促使财政支农资金实现了“来得明白,用得清楚,管理精细,监督到位”的工作目标。二是建立区乡信息数据库制度和信息通达反馈机制。通过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统计联席报告制度,完成乡镇、村、企业、项目等相关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在各乡镇财政所和农财股建立支农资金监管台账,促使财政所和农口主管单位及时掌握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及时反馈和报告情况。三是建立区级信息统计和工作报告机制。实现专人专责,统一按照省厅农业处的要求,准时上报相关数据和管理工作情况,做好信息和调研论文的上报。

(湖北省咸安区财政局 李兵)

篇(10)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实施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推行环境标志制度以及课征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业的出口有较大影响,我国出口额出现了暂时的增速缓慢甚至下降。我们应该认清绿色壁垒的内涵,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绿色壁垒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实施收缩战略。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时应以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为依据,尽量等同采用;从国际贸易角度来开展标准化活动,使省级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协调,及时掌握国际标准的动态及其指定背景;建立先进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二、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承担起建设专业信息中枢的使命,加强对国外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壁垒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对绿色壁垒给我国出口商品和市场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国外可能实施的新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有所估计和预测,快速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决定着未来农产品的份额和农业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项目科技投入,提高项目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效益,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应抓住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契机,以科技推广为重点,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提升科技开发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密切跟踪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从源头抓起,实现用标准贯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四、完善外贸体制,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形成强大合力

应强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促使各类农业主体走向合作和联合,推广能高效率为外向型农业发展服务的组织体制模式,企业应积极进行绿色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同时,按照生态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和生产全过程控制,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的能源和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并且,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新体系,要积极申请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及绿色标志,增强出口产品的环境竞争力。通过推广,使单个农民融入到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各类组织整体中去,使之充分享有获取市场交易信息和经济收益的机会。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现代知识、技能和信息,始终是我们破解绿色农业壁垒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因地适宜、因材施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得知识和各类蔬菜、优质粮食、养殖、加工等绿色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的培训,使农民对科学种田,向土地要效益,向环境生态要效益有更形象的认识。通过项目的培训活动,使农民受益,使农民及时掌握各项农产品绿色栽培技术和畜禽绿色养殖技术,聘请专家进行培训与现场指导、答疑,给农民下发种植、养殖等各类科技书籍,加大资金投入,在省内各个农村社区建立小规模型的农科图书室,并进行适当的培训指导。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外语毕业论文 下一篇: 生活部自我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