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2 09:15: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的基本前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篇(1)

作为高中一线英语教师,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就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全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从事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认真分析旧的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做到“对症下药”,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指导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与提高。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趣促学,打造高中英语愉悦课堂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高中生在经历了义务阶段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在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英语学科与语文学科不同,它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叙述、表达等方面与学生从小就会用的母语有着截然的区别。如果说语文学习靠的是学生对母语的热爱的话,那么英语学习则需要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大,那么他在英语方面的收获就会越多;反之,学生只会越学越糟,与英语也会渐行渐远。既然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要对学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层次性、趣味性、探究性引导,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问题材料进行感知、思考和想象,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还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一定高度的,并且问题还应该能让学生思维的打开、打开再打开……。当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保持浓厚的兴趣。

第三,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基于高中生原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交流情景,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加强合作,打造高中英语活力课堂

小组合作探究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知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性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需要学生们通过小组内的互动式交流来实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英语课堂中所讲授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言语训练得以达成。总之,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技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分组时要讲求科学性。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是有结构层次的,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特长缺点等实际情况,根据这些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情况分成实力相当、优势互补的小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各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竞争氛围。

第二,教师要控制每一小组内的成员数量,一般来说4-6名即可,不宜过多。人数过多则会出现组内成员间相互推诿或者分工不均等现象。

第三,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只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组内交流的能力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善于总结和归纳、学会分工配合等,进而为合作交流效果的提升做好铺垫。最后,在小组合作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注重全班的总结工作,对于此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合作交流的效果。

篇(2)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设置问题时就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有效性,那么有效问题的提出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多年的历史教学,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是问题设计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给学生以方法论的启迪。以时政热点为切入,以主干知识为核心,以能力训练为纽带设计教学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主动地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而要达到这样的设计境界,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需要有高深的理论修养。

例如,在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时,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比较新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造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方面加以比较说明。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比较思维得到训练。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在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在讲必修2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时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我们国家也正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有哪些我们可借鉴的地方?

(2)福利制度产生以来,支持与反对立场始终并存。结合你身边的福利制度,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这两个问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能促使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指必须依照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熟悉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联系。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将问题有机地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用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及时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诱导学生打开思路,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

例如在讲时可重点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为什么能够篡夺革命成果?

(3)你怎样评价?为什么?

这样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通过教材中的显性问题挖掘出隐性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这无论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学生高考备战的角度,注意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探究,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已具备的思想素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作用,把树立全体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执教的最主要任务之一。

例如,我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时设计了如下问题:

(1)据教材小字内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有哪些社会矛盾?

(2)结合地图及教材分析迁都洛阳的原因。

(3)孝文帝改革有无局限性,你如何认识?

(4)孝文帝改革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在这几个问题中,难易程度不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环境,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习,便会自觉养成独创性的思维品质。课堂也不再是少数优生的课堂。

五、适度性原则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02-01

一、就业问题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重要的人才资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推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相对应的尴尬情形却是企业招收不到合适的人才,甚至有5成以上的跨国公司招收不到合适的应届毕业生。[1]除了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外,造成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展开,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的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该方面作用往往被忽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最突出问题主要有:(1)自我定位不准确。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无法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恰当的职业目标。(2)就业观念有待改变。等、靠、要思想仍然严重,就业准备不足。(3)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有待增强。(4)知识面窄,与当今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要求有差距。(5)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欠缺。(6)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具体能力有待加强。

三、思想政治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塑造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往的天之骄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出:大学生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先就业再择业;不能挑肥拣瘦,一心留在大城市,进大公司,而要主动申请基层岗位,去偏远地区磨炼自己;当今国家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努力创业。

(二)正确地自我认知,明确职业目标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过渡区,如何在这期间锻炼自身的能力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但是,很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自我认知,这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不能够扬长避短,有所提高。同时,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也不能制定恰当的职业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指引大学生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合适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目标,同时指出实践是成功的唯一之路。

(三)心理调适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形成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指出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认真、务实、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四)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是用人方最看重的一项素质,甚至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第二节中引导大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这对于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拥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十分重要的铺垫。

(五)人际交往与基本礼仪

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要与他人交往。人际交往的准则和基本的社交礼仪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第一张名片,也对后续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专门章节论述如何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对与人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诚信、宽容、互助等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使大学生掌握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同时对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同学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六)综合素质提高

现代社会急需一专多能型人才,即高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在校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往往比较注重,花费大量时间,但是对于其他知R和能力往往不太注重,造成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理论课要紧跟实事,讨论热点,可以以社会调查、课堂演讲和辩论、案例讨论进行,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表达的能力。实践课深入社会生活,通过观察、体验、感知,最后以书面文字的形式体现教学成果,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社会实践,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于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也有一定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周凯.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招不到合适人才[EB/OL].http:///pub/hrclub/View.jsp?id=58627,2008-2-22.

[2]宋晨.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浅析――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体育研究,2016(7).

篇(4)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掀起了对经济学范式研究的热潮,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范式结构也发生了演变和转换,范式结构作为科学的共同体,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观念范式,它是稳定不变的界定、思维等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必须对其结构和演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规律。

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既是广泛的概念又是经济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和资料,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一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范式理论。从系统角度来讲,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主要包含方法规则、观念范式和基础假设三个方面。西方经济学范式主要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按照范式进行专业活动,范式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依赖于学科理论的模型[1]。西方经济学范式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范围内,人们对范式结构和范围进行判断。在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中,观念范式是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法规则和基础假设则属于。当然,范式结构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比如,理性经济人观念和制度文化观念则在非主流学派和主流学派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还包含总收入和需求等内容,所以通过范式结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论证。

二、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的形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存在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会出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继而出现新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存在几种运动形式。首先,对已有范式的继承,继承的内容包含经济人的核心硬核和调整保护带等。同时,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其次,张伯伦和罗宾逊在经济人硬核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假设进行修改,开创了产权经济学新领域。在厂商理论中,对企业物质要素生产和技术的关系予以假设,但在现代契约理论的作用下,将成本交易为前提,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实方面内容。1947年西蒙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应该将焦点放在人的社会行为理论方面和非理论的界限,而且把完全理性修改为有限理性;最后,范式运动指的是在经济学不同学派理论下,对新经济学框架体系予以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若干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调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包含市场经济原理,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并提出边际效用论和节欲论、供求论等理论,从而对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加以完善,然后将效用价值偏重需求分析和客观价值论篇重供给分析作为生产成本的核心理论,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创新[2]。

三、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

1.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对于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而言,范式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以在这时期,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生活经验对经济问题予以分析和判断,但欠缺系统的分析范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能够为经济学范式所支配,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系统。到亚当•斯密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已经发展到巩固时期,然后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到了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核心是客观价值论,通过范式逻辑,出现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现象,而且形成货币数量论和两分法,构成系统性的古典经济学体系[3]。1870年,边际革命的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理论,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方法,通过价值论和分配论,从而实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分析范式向现代分析范式的转换。

2.凯恩斯经济时代

随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凯恩斯革命是时代的产物。在大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经济学的复兴,必须对原有的基本前提假设予以修正,从而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凯恩斯革命修正的只是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基本前提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硬核并未造成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但之后呈现衰落;70年代,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对此感受到不知所措,正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存在双重困境下,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批评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作用,提出单一规律货币供给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从而平衡市场经济[4]。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时代

自2007年以来,全球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学范式也存在危机,明斯基在凯恩斯经济学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观点,证明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人们很难对每一个措施产生的结果予以正确地了解和预测,而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策通过坚持完美市场和经济人基本假设,进而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必须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政治和制度的不断调整,优化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使得经济体制具有稳定性,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将发生演变。因此,必须对范式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欧瑞秋.基于网络范式的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田海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水电建筑产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篇(5)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121-02

引言

如何提高马克思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个一直以来围绕该课程的讨论从未停止过的话题,几次的教材改革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接受这门课程,但是改革的方法总是以改革教材为主,而忽视了对教学对象的考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围绕教材转。或囿于教材的限制,无法在忠于教材思想的前提下,做到超越教材。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要使教师的教学产生应有的正面效果。文章的基本观点是,首先要有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理论魅力,才可能达到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在此基本前提下,文章将从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方法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教学目的分析

马克思理论课程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按照国家教委的教材改革要求来说,就是要让本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理论课程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课程的定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更加具体一点和更加务实一点。本课程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学的影响,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除了对教材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之外,还要仔细分析一下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因为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具体科学课程,不是重在知识的传输,而是素质的提高,但是,也要特注意,素质课程并不是说教课程,要进行良好而有效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知识的魅力。如果理论没有理论本身应该具有的知识魅力,那么又怎么能够对学生进行素质的教育影响。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即使装扮得再高尚再美丽,对学生是没有任何正面触动的,连触动都没有。和谈素质的提高呢?相反,现实早就证明,学生对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度反感。教学目的不但无法达到,有时候倒是适得其反。

因此,要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首要的就是要弄清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影响的关系。绝对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甚至割裂开来。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辨证关系。不能孤立地就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紧密地联系知识教育的基础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忠于教材又能高于教材,同时,学生也能在理论的知识魅力影响下去思考,那么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

二、教学对象分析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文章就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开始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

首先。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说。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无论文科理科都要接受哲学常识和经济学常识的教育,而高中的所谓哲学常识和经济学常识,实际上就只限于的哲学和的政治经济学,因此作为大学马克思理论课程的教学对象已经具有了关于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且因为会考或高考的缘故,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已经做了相当多的教条训练。因此大学的理论课程必须改变教学思路,不能再重复高中的教学内容,而又必须和高中的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连接。

第二、教学对象已经具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在教学方法上就不能一味地灌输。只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要达到预期的影响,就必须从教条的情绪化宣讲转变到知识的理性思辩,使教育回到本真。

第三、学生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网络化的开放时代,各种信息、各种资料无限呈现。因此在一些关于理论的争议问题上必须主动面对,促进理论的进步和完善。从而使学生获得真的知识。并且在真的知识的必然影响下自然而然地提升思想素质。针对教学对象的这些情况,教学思路就要相应地作出调整。下面从体系教学、“所以然”教学和讨论教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分析

(一) 体系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对理论哲学部分和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了解,因此,在大学的教学中,首先就是把高中分散的知识点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论有一个总体印象。在总体理论当中,学生可以看到以前学到的零散的知识点之间的前因后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在高中阶段所学的东西,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在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讲解,而不需要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全面开花。这是本门课程区别于其他具体科学课程的特点。这一方面减轻了学生重复学习的负担和反感,另一方面也使教师能够有所侧重地深入讲解和分析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在绪论部分,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这个定义出发,把的整个理论体系做一个分析,从该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理论人手,把七章的内容做一个体系贯穿,第一章讲世界一般,是总的哲学思想,第二张讲人能不能和怎样认识世界,这两章是个论证关系,在从第二章的肯定回答中论证了第一章的结论。第三章讲社会一般,和第一章是一个前后的推导关系,从世界唯物到历史社会唯物,第四、五章讲资本主义社会,即研究具体的社会,和第三章是一般到具体的关系,而第六、七章讲科学社会主义,是第四、五章理论分析的必然结果。这样就从体系上做了一个全面分析,让学生把从前学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具体关系弄清楚了。

从绪论的三个内容,即什么是,为什么有,要怎样对待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的关系是:“为什么有”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的,而“什么是”和“为什么有”都是为最后一个问题服务的,就是要学生认真对待理论。前面文章已经分析过,要达到学生认真对待理论这个教学效果,必须要在深刻理解“什么是”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之后才有的。因此,教学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什么是”这个问题上。

(二) “所以然”的教学。高中的哲学常识和经济学常识教学由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的,这两部分的教学通常都采取应试教学的方法。学生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完全有必要进行知识点的“所以然”教学。这样在充分了解了一个概念或者一条原理的产生原因之后,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例如在讲到物质概念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介绍列宁写作

键的是由实践观推导出来的马克思全新的世界观。而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旧唯物主义在世界观上的机械性和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的主观性。又如在真理观问题上实践标准的提出背景是什么?马克思为什么宣判资本主义必然会被替代?这跟他的政治经济学里资本积累理论有什么关系?

(三) 问题讨论教学。好的课堂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充分互动的课堂,而要使课堂有互动气氛,最好的方法就是问题讨论。因此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甚至组织辩论。因为学生本来已经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常识,开展讨论是有可行性的,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堂上主动引进争议问题,不遮蔽不掩饰其他学者和学派对理论的批评,因为真理在争议中越来越明朗,而且也才真正体现了理论的与时俱进。前面已经提到,现在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时代,遮蔽问题是一种虚弱而愚蠢的做法。况且理论本身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在时代中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达到自身理论的完善。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维护某个理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明白各种事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因此不要惧怕争议和异见。

例如在哲学部分,首先就要提到什么是哲学的问题,由于高中的应试教学,虽然是哲学常识教育,但是与其说是哲学常识,不如说是的哲学常识,因为当问到学生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们通常的反应就是对哲学的定义,当看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内心五味杂陈。因为哲学本来是最自由的一门学问,现在却变成了一堆冷冰冰的教条。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按目前的情况看,的经济学根本不是经济学的教育,而是政治的教育。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教育者的悲哀。

篇(6)

【分类号】:F233

篇(7)

一、引言

基本假定在西方经济学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最优化分析贯穿各个领域,有着极强的魅力和实证解释力,而西方经济学磅礴的理论大厦也是在“理性经济人”假设这一基石之上建立起来的,无数经济学家不断地为其添砖加瓦,西方经济学理论日趋完善,各种流派也是百家争鸣。西方经济学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同时,经济人假说在不断地得到修正。

通常人们认为经济人的利己假定及其正统经济学的解释是对人的本性的毋庸置疑的概括,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但是当我们将这一假定和不同的文化基础联系在一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经济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抉择,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影响中国经济学独特性的最根本的原因,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百家争鸣,但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历史渊源和影响力的部分,所以,本文在视图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影响时,首先选择了儒学文化作为开端。在经济利己性角度探究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冲突与融合,力求找到两者之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改善原有假设,建立适合中国的新假设体系。

二、文献综述

(一)“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文化、宗教渊源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利己的,在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初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基本假设的建立。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残酷的原始积累,人们的经济行为基本上可以不顾其他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此时显现出的是人类自利的一面,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很大程度上也是当时现实的反映。另外,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基督文化,而基督教的教义基础是性恶论,由此“原罪”是基督教所遵循的核心教义之一1。由宗教背景所影响到的西方文化,是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不论善还是恶都追求自我,这一点在众多西方著作、电影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基于经济背景和文化、宗教背景,才提出并逐步形成了传统“经济人”——完全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利己主义者。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形成及修正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但是“经济人”假设从建立之初,就倍受怀疑,爱奇沃思(Edgeworth)曾提出每一个人的行为受自利原则驱使是“经济学第一原则”,但他也承认这个原则并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而这种非现实性来源于简单的利己性假设对社会规范及个人——社会关系等重要方面的忽视。

阿玛蒂亚K.森(Sen,Amartya.K.)在其著作《论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评述道:“事实上,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的理性,理性的人类对别人的事情不管不顾是没有道理的(sen,1987)。”该意见代表了早期批评者如美国的凯里(Carey,Hery.C.)及其追随者汤普森(Thompson,Robert.E.),特别是德国历史学派及新历史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他们反对古典经济学对人类动机作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解,主张以“真实的人”来取代非现实的“利己人”,因而要求在经济学中全面反映人的本性。而在经济实践中,利己原则遇到的一个重要困难是现实中存在的利他主义经济现象,这一点就连马歇尔(Marshall,Alfred.)也不否认,而提出人类的利他主义动机在家庭中的存在。

(三)中国经济学基本假设构建的进程

在中国,最初关于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影响的讨论大多作为解释每种经济现象的原因之一出现的,而对于这一问题进行较为专门的研究并把他上升到构建中国经济学具有决定意义的高度上来认识,起于樊刚、盛洪、汪丁丁等少数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已开始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经济学研究重要前提,例如盛洪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秩序哲学和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传统之区别,力图以此找到中国经济学之根(盛洪,1994),并且师徒通过比喻把经济学的最大化原理用于道德范畴,但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模型(盛洪,1998);樊刚则从中国文化重人治与西方文化重法治的比较中,说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樊刚,1994);汪丁丁把中国文化分为若干层次,分别说明与经济的关系及其相互融合(汪丁丁,1992)。

近些年的研究中,王晓玲从西方经济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以及西方经济学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角度,对于中庸思想、自由思想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进行分析(王晓玲,2006)。程恩富提出了“新经济人假设”:第一、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第二、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第三、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程恩富,2005)。

三、儒家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冲突与支持

(一)传统儒学的文化精髓

传统儒学思想和上述西方基本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儒家文化实质是一种伦理哲学,其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宽、和。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学形成了独具特质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及时在现代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与基督教义相比,儒家文化崇尚“仁”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比,儒家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与西方非黑即白的极端主义相比,儒家文化主张“和”为贵。因此,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社会中的人的基本性质有着迥异的认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其行为与西方文化熏陶下的人们的行为是不同的。

但是,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历史背景之间并不是仅仅存在冲突的,也有很多相通的内容,例如博爱、信用、理性等等。

(二)儒学思想与“经济人”假说的基本冲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有三义,一曰“仁者爱人”。二曰“克己复礼”为仁。三曰君子之仁。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而提出了“义”,认为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仁义”道德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人们在经济利益和仁义道德前要做出权衡和决策,而仁义道德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儒家的价值哲学中,一向认为人的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孔子用“见利思义”2、“见得思义”3奠定了义和利的关系基础,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合义的利可以取,富而可求,不合义的则坚决不取。经过后人的发扬,儒家的价值观基本上定型为“先义后利”,“以义率利”的义利观。当人追求物质的欲望与社会的政治合道德原则不会完全一致,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人都会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指导行为,而孟子认为,当欲与礼矛盾时,要用礼节制欲,生命与礼义不能兼得时,要毫不犹豫地“舍生而取义”4。

据前所述,西方文化中的“经济”与“非经济”完全对立,而儒学的“中庸”思想却是强调的整体思考,不强调对立与矛盾。孔子追求“天人合一”,强调对人性进行全面整体的思考,考虑经济与否时不是强调二者的对立和矛盾。

(三)儒学思想对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支持

前述内容中曾提到,传统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和基督等宗教渊源,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领导者的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许多教义不是敌对关系的,而是可以交流和相互补充的。例如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相通的。而孔子的“仁爱”与基督的“博爱”、孔子的“大同”和基督的“天堂”、孔子的“天”和基督的“上帝”都有其相通之处。

《论语·里仁》中的一段话: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上述文字表明孔子并不反对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关键是取之有道。也就是必须坚守“仁”的标准,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人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生活,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为了得到利欲而不顾廉耻,就会酿成大错。

因此,对于财富的追求并不是人的唯一目标,要在财富和“仁义”之间进行权衡。因此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目标在面对儒家的财富观的时候,不需要全盘否定,只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善:经济人的收益应该由货币财富和精神财富两部分构成,其中货币收益即“财”,而精神收益便是“道”。

基于以上分析,儒学思想并不否定人对于利益的追求,只是在追求利益时要兼顾财富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既然思想相通,则对于“经济人”假说而言,其内容并非与传统儒家思想完全相敌对,在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经济人”假说时,应该保留传统“经济人”假说中的部分内容。

四、“儒学人假说”的探索:广义利己性与新理性

(一)“广义利己性”假设的及其影响

基于上述对于儒学思想与传统“理性经济人”假设内容的对比分析,在儒学人论的背景下,提出“广义的利己性”假设如下:

人同时具备利己和利他性,由于利他会给行为人带来满足感的增加,也即效用的增加,因此利他性会在行为产生时转变为利己性,因此,广义的利己性包括直接性的利己性和由利他行为转变而来的利己性。

直接性的利己性带来物质(material)效用(用“Um”表示),物质效用可以用货币的效用加以表示,而由利他行为转变来的利己性带来精神(spiritual)效用(用“Us”表示)。但是两部分效用变化的方向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相反的。而行为人的行为决策依据是两部分效用的矢量加和。

例如,需要去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得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该行为会带来物质效用的增加,而精神效用为负,因此行为人是否会选择该行为取决于两种效用的大小。如果是利己思想偏重的人,物质效用可能会强一些,而利他思想偏重的人,精神效用会强一些,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行为主体作出不同决策的情况。

(二)新理性人假设

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可以辨别与区分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效用的大小。经济活动中,主体目标是自身综合效用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满足程度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货币利润带来的物质效用与生产销售行为所带来的精神效用综合的最大化。

(三)新假设下的利益评价体系——基本思路

基于上述“广义利己性”和“新理性人”假定,人类行为决策的目标不是完全的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综合。人在“利己”的同时也是具有“利他”性的,而“利他”的思想也会带来个人满足感的上升,增加个人收益,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的效用理论与厂商理论相结合,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其收益由两部分构成: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只有当两者之和达到最大化时,才会达到均衡。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中,物质收益的评价采用效用(消费者)和货币(生产者)两种评价方法,而且两种方法分别对不同的研究对象(消费者还是生产者)独立评价。在新的假定前提下,要将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综合评价,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借助效用理论中的“货币效用”的观点和结论,可以将货币收益利用效用的方式统一表现出来,以使评价标准统一,以利于进一步关于最大化等问题的分析。鉴于篇幅的原因具体的评价方法的构建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单独论述,在此暂不赘述。

五、结束语

基于儒学“仁义”道德和“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下的“广义利己性”假设和“新理性”假设,在满足描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人的影响的同时,可以利用现有西方经济学概念和体系,将原本对于不同目标群体的理论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利益评价体系和基本规律,使用现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做最小的改动满足中国经济学的适用性问题。由于篇幅的限制本篇文章中没有对具体的利益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做详细阐述,具体内容将在其他文章中单独进行阐述。随着各类相关理论的不断丰富,进而构建出整个中国经济学的微观体系。

注释:

①出自《旧约.创世纪》第三章.

②出自《论语·宪问》.

③出自《论语·季氏》.

④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参考文献:

[1]汪丁丁.行为、意义与经济[J].经济研究,2003(09).

[2]梁国楹,王守栋.中国传统文化精要[M].人民出版社,2011(10).

[3]程恩富.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5(11).

[4]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盛洪.现代经济学的中国渊源[J].读书,1994(1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发展依托,要求全面反映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原理。[1]经济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经济分析能力,但受传统经济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经济教学发展缓慢,经济学教学效果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并未达到实际的课程目标。

一、当前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1.教材及教学内容滞后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学科内容复杂,理论内容丰富且较抽象。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假设基础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实践活动的延伸,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也不断延伸,这就加大了课程的教学难度。[2]由于学生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造成无法理解教学内容,教学难度较大。此外,我国在经济学教学过多注重理论教学,且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其推导出来的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学生即便运用相关的经济理论也无法实现经济问题的解决,这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2.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校经济教学方法单一,仍然采用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低,这是一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此也就不具备独立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缺少相应的主动性,无法实现经济学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缺少现实性及实用性

经济学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本依托,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浓缩,因此必然具有较强的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仅介绍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课堂上很少提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少,同时缺少相应的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单一、僵化,使得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及现实性,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二、经济学教学的完善措施

1.调整课程内容

首先应当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保证所用教材符合我国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刚刚入门的学生建议其使用具有一定趣味性、启发性的教材,避免盲目使用经济学原版教材。其所选用的教材应当既包括主流经济学内容,也包括非主流经济学内容,这样有助于保证学生全面理解经济学体系。其次是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保证各层次教学的有序进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而实现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当加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实现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学理论,充分认识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规律。

2.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基本前提,规范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完善的经济学知识学习体系。

3.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及实用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既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讲授中国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相应的案例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及实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经济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想学好经济学,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借助全新的教学方法,并对相应的案例进行重点剖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引入经济学的殿堂,引导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科学哲学;启示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身处中国纷繁芜杂的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经济工作者如何探明这些复杂经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一般性经济规律,以及是否能借用对已有经济事实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这都成为我们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出发点。

一、经济学方法论内涵及范畴

经济学方法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学方法论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种原则,广义上则包含着什么是科学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具体来讲,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围绕对一个核心问题的回答,即如何衡量与选择经济理论。换句话讲,有无一套标准来区别开“科学的”与“非科学的”理论?如果有,用什么标准?或者如何从所有理论中鉴别出哪种是“最好”的。现实意义上,这套标准就成为经济学家在建立与发展理论时必须遵守的方法规则。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是经济学家面对经济理论难以消解的现实,试图提出自己的尝试性解释,也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认识和把握。经济学方法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亓学太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主要探讨经济学知识的性质、认识论地位以及获得途径等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经济学方法论为经济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学观,即方法论哲学。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阶段划分以及主要思想

针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阶段划分的问题,国内学者并无统一的看法,傅耀按照科学方法论的内在逻辑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即前实证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证伪主义阶段和历史主义阶段。亓学太则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将经济学方法论划分为两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方法论研究的兴起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繁荣时期。以下以傅耀的四阶段划分法来了解各时期的主要经济学方法论思想。

(一)前实证主义阶段

前实证主义阶段的经济学方法论是一种不定型的、朴素的、自发的阶段,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学方法论启迪了人们思想的火花。

(二)实证主义阶段

实证主义阶段是经济学方法论史上第一个具有较完整理论表现形态的发展阶段。比如这一时期,西尼尔将李嘉图的抽象法发展到当代意义上的假说演绎法的过程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

(三)证伪主义阶段

波普尔证伪主义在20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经济哲学界,引入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形成波普尔证伪主义流派的重要学者是哈奇森、布罗格。布罗格与哈奇森在解读与应用波普尔思想过程中着重吸收了其证伪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波普尔的理论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证实是评价选择理论的唯一尺度。但波普尔否认这种理论,强调“休谟归纳问题”使得达到经验证实是不可能的,“我们根本无法证实一个理论,即使它在十万次检验中被证实了,没有人能够保证它在十万零一次会继续被证实。但相反,只要有一次被证伪,我们则完全确信该理论是错误的”。因此,评价选择理论“不应当根据逻辑客观主义所主张的‘证实’而应当根据它能否可被‘证伪’”。

在证伪主义传统中还有部分学者坚持拉卡托斯的科学思想。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本质上是一个研究程序,其基本前提与假定虽然被质疑但却仍占据主流,这种事实可以用“硬核”来解释(这些基本前提与假定正是新古典研究程序中的“硬核”)。但多数经济哲学家对拉卡托斯的理论持批判态度。他们否认主流经济学研究有什么“硬核”,而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取得了所谓的“经验前进”也表示怀疑。

(四)历史主义阶段

历史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经历了从旧历史学派到新历史学派、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变迁。但在主流经济学派眼里,都被视为异端而加以排斥。制度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时,尤其是制度经济学,更多地专注于从历史资料的归纳中总结出带有一般性的规律,因为他们对实际历史的看法就持有这样一种归纳主义态度。无论制度经济学派还是新制度经济学派,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紧密的学派,十分类似于肇始于库恩的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传统,他们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形成一个稳定的“科学共同体”。这种特点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三、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启示

经济学方法论应该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独立于他国的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林毅夫认为,任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经济学本体,也就是一个理性的人,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所做选择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描述。对于任何现有的理论,都应该将其视为可能对、可能不对的“前识”。在解释一个现象的时候,要以“常无”的心态,从现象本身出发,去发现谁是决策者,他面临的限制条件和可能有的选择是什么,说明他为何在这些条件下,做了我们观察到的选择。

(二)理论构建是一个往复循环过程

我们学习现有的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有成就的经济学家是如何构建理论的,学习著名的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以及从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关键限制条件的能力。关于构建理论方面,他给出了建议:第一,在建立经济学的理论时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第二,方法论规范化的第二个要求是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如果不一致,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或摈弃。从而更进一步去了解经验现象,再根据经验现象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

(三)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

对于如何构建的问题,张五常也提出了看法,他认为“事实是不能解释事实的”。“当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时,就要有一点理论,并且加上些条件上去,然后来解释这个事实。可是解释这个事实的理论是有系统的”。他提出“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从整个科学方法来说,一个极端是套套逻辑,另一个极端就是特殊理论,理论分析应该从一个极端开始或者从另外一个极端往中间走。

(四)理性使用数学工具

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经验表明,数学工具在分析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引致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现实鸿沟。但是,我们应正确对待数学这个工具,如果仅仅追求数学模型的复杂和艰深,而忽视了理论是用来解释经验现象的,那么一旦数学模型的推论和经验现象不一致,这样的模型充其量只是数学游戏,不能称为经济理论。但同时,数学又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应该让数学为我们的经济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

(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上一篇: 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下一篇: 数字技术与创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