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4 17:09: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53-02

一、修辞心理学的概念内涵

修辞与心理学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成果。人类语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修辞不仅与心理,而且与使用语言(修辞)的社会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人们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探寻修辞活动的心理机制,开辟了修辞研究的新领域。一般认为,修辞活动与心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有时是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第二,修辞活动会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第三,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很多修辞方式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像比喻、移觉、比拟、夸张等许多修辞手法,无论修辞主体在修辞创造时还是修辞对象在接受时,都离不开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可以说,修辞心理是修辞话语生成或建构的重要动因。要想对修辞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就必须了解蕴含其中的修辞心理,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建立了修辞学的分支——修辞心理学。

所谓修辞心理学应该是立足于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关注与修辞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旨在揭示对应的心理规律,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的修辞心理现象,其体系的基本构成至少应囊括三大部分:一是修辞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修辞个体心理、修辞群体心理各自的结构、功能、分类以及两种心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原则、心理基础和心理过程[1]。

二、修辞心理学研究进展

修辞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专著和完整的学科体系虽然建立不久,但修辞心理问题,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就很早有人注意到并作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探讨。

20世纪中期以后,诸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修辞心理特别是一些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以后,还先后出现了一批专门探讨某一种或某几种辞格形成的心理基础的论文[2]。在修辞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代表人物是复旦大学的吴礼权博士。他的著作《修辞心理学》对修辞学的理论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从心理学角度系统研究修辞现象的专著,《修辞心理学》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它在绪论中回答了修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初步完成了为这门学科正名、定位的任务。从总体上揭示了修辞文本建构的普泛性心理规律。不但独具慧眼地单列一章讨论“修辞主体”的问题,赋予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修辞主体的心理特质在修辞心理研究中应有的非同寻常的地位,而且对“修辞文本”的基本假设、修辞文本构建的基本原则也作出专章探索,从心理学角度对修辞文本建构的“恰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作出全新的阐发。借鉴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的相关理论分别探讨了六个大类的不同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修辞心理学》一书在对修辞手法进行心理阐释时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释体系[3]。

至此,修辞心理学已经具备了大致完整的学科体系,但由于修辞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在此之后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似乎仍未能独立于修辞学的范畴,之后的研究大多是修辞学家对于某些修辞现象的修辞心理过程的分析和细化。

张春泉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中,以蒋先生记叙自己书记题名的心路历程的文章为个案,对蕴含其中的内省的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了个案考察。通过对蒋孔阳文章的逐句研究,详细解析了题名的动机、过程、结果题名未遂,完整研究了该文中全部、完整的修辞心理过程[4]。

在此之后,张春泉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对修辞心理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的文章,取得了一些修辞心理学的独特成果。例如在《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以鲁国尧为例》中,张春泉以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为例,进一步从微观、常观、宏观视角探讨修辞的过程性、研究修辞心理的材料、方法以及修辞心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5]。

张爱惠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翻译对比研究,证实了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在国内学者逐步建立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于修辞心理进行了研究。例如GERTRUDE BUCK在其1895年发表的Figures of Rhetoric: A Psychological Study.一文中就描绘了修辞手段在心理学层面产生的过程,并且认为修辞格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John Shotter在The Rhetoric of theory in psychology一文中,认为理论的语言的天职正是通过对理论的说明陈述从而在修辞学上有选择地影响我们感知:对我们自身活动中“合理到难以注意”的方面的渲染,并且引起我们“对论述的想象”,即导致我们把小说当作现实[6]。奈梅亨大学的Michael W. Katzko在The Rhetoric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Problem of Unification in Psychology一文中对心理研究的修辞结构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三、修辞心理学的方法论价值

1.修辞心理学建构的意义

修辞学只归纳、分析语言运用中哪些手法有哪些表达效果,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可以使用哪些修辞手法,对人们为何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某种修辞手法为什么有较好的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没有进行阐释,使人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修辞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阐释人们为什么要运用某些修辞手法、为什么某些修辞手法有较好表达效果等深层次问题的心理原因,建立一套阐释理论,说明修辞现象得以产生的心理机制。解决修辞学不能解决的“所以然”的问题。开展对修辞心理学的研究是可能的、必要的,它将有助于人们弄清有效修辞的内在机制。通过修辞心理学的阐释,能够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加深对修辞文本的理解,增强修辞自觉性,提高修辞能力,使思想情感表达更趋圆满。

2.修辞心理学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价值

修辞活动是个体现象, 因此不同作者的修辞手法都有所差别。但是修辞心理学却是一种集体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修辞文本可以被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人所理解的原因,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修辞是可译的。修辞翻译是一个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交汇变通的过程。文化有民族之分, 修辞也因此而各不同。但是修辞不是完全不可译的, 正确了解不同民族的修辞心理, 就有可能跨越文化和思维的鸿沟, 尽最大可能实现修辞文本的可译性。修辞之所以能够翻译, 是因为修辞心理是人类的通性,修辞文本在研究中有民族之分是因为各民族在地理历史等社会、人文因素的印象下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修辞的通性和民族性都可以用修辞心理学来解释[7]。由此可见,修辞心理在修辞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修辞心理学作为一门由修辞学和心理学交叉衍生出的独特学科,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正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学科独立以来,虽然有吴礼权博士大体建立了其学科体系,但其后发展的并不迅速,研究成果较心理学的其他分支而言也较为稀少和分散,修辞心理学这一发展现状是不容否认的,但同时修辞心理学对于修辞学和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希望修辞心理学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修辞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丰富修辞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使修辞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成熟深入。

参考文献:

[1]段曹林,冯广艺.对修辞心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0

[3]冯广艺,段曹林.简评吴礼权的《修辞心理学》[J].修辞学习,2003,(6).

[4]张春泉.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一——以蒋孔阳为例[J].修辞学习,2002,(5).

篇(2)

  二、立足方法,体现思想性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在介绍方法的同时,给予了理论思维应有的重要地位。这是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教材所鲜有的。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从科学研究的本质看,科学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实际经验,对经验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获取真理性知识,推进人类的认识水平。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本质是通过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系统地探索人类未知世界,积累真理性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包含经验观察,同样也包含逻辑推理。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不仅使用诸如观察、实验等手段按严格的科学程序和规范去获取经验,而且也使用推理这样的思辨过程。其二,从科学研究的功能来看,科学研究的功能在于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解释和预测本身都是理论工作,控制和描述也同样有赖于理论,由此可见理论工作在科学研究中同样具有其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如果理论工作不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部分,至少和实验工作同等重要。其三,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来看,在方法论体系中最高的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包括哲学中的认识论、逻辑学以及一般科学方法论;其次是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方法论;最后是“技术性”方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同样涉及以上众多层次。由此看来,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这门学科不仅需要涉及各类具体研究方法,同样需要论及理论思维方法。而该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

三、立足逻辑,体现层次性

作为教材,作者不仅考虑到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更是从学生学习与教师教授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学习逻辑的基础上由浅人深地安排内容的取舍,做合理的顺序编排,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层次的需求。首先,内容按照研究过程的顺序展开。就知识体系来说,该书在《绪论》中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做了简要概述之后,按照研究过程主线依次介绍了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综述、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结果推论与理论建构以及最后的研究报告的写作。其次,内容的难度由浅人深、层层递进。考虑到学生往往是在本科二三年级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可能这时还缺少研究经验,因而在安排本书内容的时候先从简单的部分人手,在学生基本掌握研究过程、方法与研究结果之后,再导人相对复杂的方法、理论建构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步步深人、扎扎实实地形成这门学科的认知结构。再次,妥善处理与其他方法类课程的关系。由于学生之前可能已经学习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方法类课程,例如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等,为了减少相应的基础知识的重叠,本书侧重介绍重要的“剩余”研究方法,避免与先前课程内容的重复。最后,在每章内容安排中,作者在介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增添了《延伸阅读》部分,不仅引导本科生深人学习,同时也满足、拓展了不同层次学生、研究者的学习需要。

篇(3)

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最早发表有关人类心理现象的著作《灵魂论》以来,有很多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规律进行了探讨,心理学的研究有悠久的过去。但是亚里士多德后的2000多年时间,心理学一直没有脱离哲学的樊篱,在中世纪甚至曾沦为宗教的工具。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心理学不能被称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直到19世纪后期,很多科学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并发现一些重要规律,心理学才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发展阶段、各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方法及其研究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中。即使在同一研究领域,由不同方法论指导的研究方法也常同时并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水平、多层次和多角度的。

二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纵观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心理学发展史也就是心理学流派层嶂叠出、交错发展的历史,在这期间,研究方法起了先锋者的角色。心理学研究方法每有一次大的突破,心理科学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不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哪个角度进行分类和评说都不能脱离心理学研究的本体——人的价值(或人性)。每一种研究取向或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适合自己的研究范围和侧重点,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后天缺陷,换言之,在运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之前,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价值、有个性、有意义的活生生的个体,一个融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于一体的生命体。任何一种方法的运用都不能忽视人作为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基于自然科学模式得到的心理学结论其外部效度不高的特点,心理学家应发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尤其要发展有心理学特色的方法和技术,在目前心理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中,真正体现心理学自身特点的可谓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从其他临近学科(如数学、物理、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中借鉴和移植过来的。心理学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首先要有一整套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在这方面,皮亚杰、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虽然主流心理学对此仍颇有微词。当然,心理学发展有自己的方法和技术,但也并不排斥从其他相近的成熟学科中吸收和借鉴有效的方法以获得新生。

第三,心理学研究应将重点转向日常生活,研究要注重自然性、真实性,要尽可能进行现场研究和行动研究,以寻求结果的普遍性意义,忽视对基本生活经验的了解和研究,心理学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几年,由于受习性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生态化运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使心理学从大多数无现实意义的实验室研究回归到对人本身的关注,科学研究不仅在于追求理性上的真,还在于关怀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善和美。

第四,注重方法形成的多元化和整合。心理学在进入科学殿堂的同时,其内部的分化也悄然开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进行的研究由于人本身的属性特点,也就自然相应地分为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冯特的工作反映了他企图在心理学中整合人文、科学两种研究取向的态度,但事实上,冯特之后的心理学研究,走的是一条“片面科学化”的道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心理学的纯自然科学化研究,从科学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心理学应坚持自然科学的学科定位,主张以实验、实证、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因而班尼斯特说“心理学家一直企图加盟到科学俱乐部中去”。科学与人文两种研究取向的分化,必然导致心理学研究方法出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分化。量化研究是基于理性和逻辑之上,借助数学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测量、分析等手段来把握事物,结果以数字的方式呈现。

三 新型定性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30-02

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近些年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应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基础研究型人才,只有灵活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应用型人才,只有善于运用这一工具才能将心理学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提高应用技能。可见《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现状

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比较复杂庞大的内容结构体系,因此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且教学效果不显著。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现状如下。

1.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在开设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校中,大多数学校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致使教师不能高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清楚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课程不能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也是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学内容自身特点不够突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是本科生的必修课,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史、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测量理论和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事实上,该课程是对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课程的系统性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由于其包含科目众多,所以在教学中没有突出自身的学科特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最应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应该在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及形式枯燥单一。在课堂上,教师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多数时间在讲解知识点以完成教学目标,没有给学生太多自主讨论学习与实践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学生没有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教学效果不太明显,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及形式的改革,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有兴趣的接受更广泛的知识。

4.考试评价体系不能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科研素质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目标,但目前该课程的考试评价体系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此门课程大多是以期末考试及平时成绩为主要评价,考前背诵,考试过后就忘记,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与理论是学生期末考试的现状。平时成绩多为出勤率或课堂考试,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方法,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继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考试评价体系中应提高实践所占的比例。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需结合未来社会现实的需求,注重实用性,掌握实际能力和技能的人才进行综合培养。因此,我们应有针对性的从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入手,对心理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课程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其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许多学科,但是我们要突出其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其合而不同。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可以从选题、实验、分析来独立完成实验,对学生的初步心理科学的研究技能与能力进行培养。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熟记知识点,并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研究经验,是此门课程的独特之处,故应结合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学科实践性特点进行高效教学。

2.树立教学理念,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个时代是需要创新的,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学生日后做研究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所以此门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故应明确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理念,更加明确地、有目标地、高效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形成科研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3.制定更佳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实践所占的比例较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作为该课程较为重要的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考核。我们要打破以往的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科学考察学习效果并综合考查学生表现。如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可占20%,书面考试占30%,实际操作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及课堂讨论等。书面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需包含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报告等,并且要注意考察学生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评价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时不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其科学研究能力有所提高。

4.教学方法及形式上的改革。与传统的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相比,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实践改革措施如下。

(1)教师使用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当下课堂的教学氛围过于枯燥,加上单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导致授课效果不明显。现在课堂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运用灵活有趣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教师讲授知识点时采用幽默式语言,可以针对一定的知识点让学生现场模拟,现场表演,多给学生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知识点,等等。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同学们一起探讨文献并进行汇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项目研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各组选代表进行开题报告演讲,然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试验研究、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形成报告,各个组员需明确分工,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总结。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更加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流程及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3)体验真实的科研项目。教师可以结合所讲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将学生分组,带领同学们体验学院内教师或教授的真实研究项目,或者让小组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研究中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体验真实科研项目的方式进行强化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与熟记,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学生掌握与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将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结语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学生日后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利于培养科研人才来适应我国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要。要想使该课程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以《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依据,对本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突出该课程的内容,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及形式的变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唯有进行改革才能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受益于此课程。

篇(5)

体育教学是教育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一项科目,课程不仅需要在室内进行,基本上都是课外教学,是一项对抗性、趣味性都较强的内容。现代体育不断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有关体育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运动技巧,注重个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我国出台的高校体育教学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精神实质,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认清心理纬度的重要性。本文就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从认知心理学维度为切入点,对高校体育改革进行探索,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体育知识在认知心理学维度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是现代心理学对知识进行的分类,它是按照学习过程为指导的方法,对于指导教学,完善过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科学使用。认知心理学是基于教学应用的分析目标,体育教学的开展也需要发挥认知心理学的意义,借鉴具体分类的标准,将知识转变为几种不同的分类,并回答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问题,解释体育本质含义。体育程序性知识是指导教学的知识内容,其中又包括动作技术和心理承受力,只有将体育教学转变为认知心理学维度,才能更好的完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教学改革。

2 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观念,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维度开展探究,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想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课程,它会随着新运动、新技巧的出现不断变动,从思想上进行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的主要原则。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改革教学,并运用现代化方法授课,促进学生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

2.2 技能培训

认知心理学维度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在思想转变的同时,还要关注技能的训练,尝试在实践中教学,突出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作用,立足认知心理学规律,拓展教学宽度。《新课标》提出的五大体育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基于认知心理学维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培养,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2.3 高校体育知识类型

体育知识类型是体育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的主要依据,体育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知识类型主导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例如认知形态的知识类型要选择以语言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而操作形态的体育知识则要选择以语言为辅的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即根据体育知识的类型实施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才能将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才能达到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真正目的。

2.4 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心理学维度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基础,大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必须从他们的思想进行分析,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深刻理解知识,善于运用知识;尊重了学生差异,才能使体育教学恰到好处地施加于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充分发展自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并自觉加强身体的基础练习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自身的接受体育知识、技能信息加工的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坚持改革与创新,从认知心理学维度探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关注学生的运动心理和诉求,坚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认知心理学维度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完善的思路,教学必须不断扩展和创新,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做好技能培训,并健全教学方法与体系,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春梅,李志宏,任平.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12,04:96-99.

[2]吴家萍.论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66-67.

[3]叶蓁,普文龙.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10:83-84.

篇(6)

1 当前心理学方法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方法类课程往往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认识上高度认可研究方法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都应当学好;行为上又因为感到高难度而惧怕和逃避。这在任何类型的心理学院、系、专业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除了受课程本身的内容与性质的限制外,也与当前方法类课程在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断裂

国内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早期,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随着教学条件的提升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普遍增设了诸如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实验设计与编程、认知神经技术的应用等课程,但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程与这些应用课程之间并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1.2 技能性课程与实际研究之间存在断裂

方法类课程如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及其技能性课程往往都开设在前两个学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心理学的专业素养还比较低,接触的专业研究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往往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例题上,颇有隔靴搔痒之嫌。学生即使掌握了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特点,掌握了工具与仪器的基本操作,但遇到具体的研究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实现。

1.3 技能应用类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统计软件、实验软件应用的教材或书籍,在内容上更多偏向于介绍工具的菜单应用,强调的是操作指导[3],缺少与完整的心理学研究相对应的方法介绍,如实验研究如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如何统计分析等,导致学生在面对自己的研究时,无从下手。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实现个人研究的能力,因此特别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类教材。

2 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的优化改革

结合当前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上述心理学科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师资力量配置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若要改善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设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究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前提[4-5]。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递进性关系,比如在学习实验心理学之前需要掌握心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但这些课程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学习心理统计的时候,如果对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各类研究不了解的话,则统计的学习就变得形而上。其实这也是方法课程学习让学生感到难且枯燥的原因,也是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割裂的原因。因此,将教授方法课程的教师组建成为一个教学团队,开展教学讨论与研究,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与相互渗透,在讲授内容、讲解深度、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对各课程教学进行明确的界定,避免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的浪费或出现知识点缺漏,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学方法类课程一般由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构成,如实验心理学与实验课、实验设计与编程、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心理测量与问卷编制与应用等都构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这些实操课程的开设是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而慢慢开出的,每一门课程的开出都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由自学式的零散、模糊、杂乱,变得系统、清晰、准确而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在总学分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统筹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根据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师资力量条件,多开设高水平实用性的实操课程,才能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整合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与实操的平衡。由于实操课程可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在课程设置时易出现“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认为理论课学不学没关系,掌握了研究工具的使用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理论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工具的应用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统计学习中过于强调SPSS统计软件的掌握,忽视统计思想的指导作用,就会出现用错统计方法、无法解释结果、甚至提取错误的统计结果的现象。

(2)理论与实操的联系。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往往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同一范畴的理论与实操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有重复的地方,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就会使教学出现冗余或缺漏。例如,实验心理学学习中,理论课布置了实验设计的作业,而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课也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果把这些科目的作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完成从理论构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将作业变成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成就感。实践中已经有学生将实验课、测量课的作业进一步优化,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并公开发表[6]。

2.3 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任何学科开设方法类课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如果不以此根本目的为指导,都会沦为“为了教而教”,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就是枯燥的技术操作,让学生无法领会课程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文献阅读、问题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工具选择(实验编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技术模块,这些内容渗透于所有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寓理论于应用,则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将文献阅读与问题分析融合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主题论文阅读,在专业研究论文中找到理论学习内容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研究思路与流程,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思考。笔者在《心理统计》的授课过程中就尝试了这种办法。经过两届学生、每届2-3轮阅读的试验,发现通过论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认识,深化了对心理统计专业地位的认可,一些学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篇(7)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5-0454-07

1 前言

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建立在已有研究知识累积的基础上。在心理学研究中,可通过量化和质化的方法来对某一专题相关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研究知识累积的目的,促进心理科学的巩固和发展(崔智敏,宁泽逵,2010)。描述性文献综述法是综合分析方法中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代表,不仅可对前人研究进行回顾性评论,同时也通过比较分析阐述论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心理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描述性综述分析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对所综述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主观性,对不同研究的差异性结果,也不能找出确信的原因。元分析方法则是在传统描述性文献综述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来,结合了描述性文献综述和系统的量化统计方法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

元分析(Mata-analysis)方法最早由Glass(1976)提出,是对某一专题已有的研究进行研究的方法。它根据一套明确的文献选择标准,就特定研究专题收集大量相关或相近的研究成果,采用一套系统的统计分析技术对这些研究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该论题的主要结论,是一种量化的综合分析方法。元分析在心理学中广泛应用,是促进累积心理科学(Cumulative Psychological Science)建设的重要方法(Hunter & Schmidt,1996)。但元分析只对研究的统计结果进行再分析,不可避免地丢失许多原始数据的信息。随着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发展,研究数据共享成为必要,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数据永久存储、数据转换和数据共享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若能同时对某专题的多个研究的原始数据集进行分析,不但可充分利用多个研究数据的信息,克服元分析的一些局限,而且对研究结果有更深的理解,在心理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原始数据集的整合分析方法(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简称IDA)(Curran & Hussong,2009;Cooper & Patall,2009;Park,2004)。本文将对IDA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过程进行阐述,分析了IDA方法在心理学应用的优势和挑战,阐述了IDA方法中异质性的分析策略,讨论IDA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和应用的前景。2 IDA方法概述

2.1 什么是IDA方法

整合分析(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IDA),也叫同时数据分析(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Data)、合并数据分析(Pooling Data Analysis)、或大型数据分析(Maga-analysis),是一类对多个独立研究的原始数据的合并数据集(data set)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的方法(Curran,2009;Curran & Hussong,2009;Hofer & Piccinin,2009)。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进行整合分析的主题,收集与该主题相关具有原始数据的研究,把这些研究的原始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集,然后采用一套系统的统计分析策略对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对原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或者整合,获得单个研究所不能得到的信息。

整合数据分析方法首先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在医学领域通常只能对小样本进行研究,而重复验证研究又面临诸多影响因素,因此,这种分析策略把同一主题的多个独立的小样本合并成一个数据集进行分析,对医学领域的小样本研究的整合有重要意义(Simmonds & Higgins,2007;Simmonds et al.,2005;Stewart & Tierney,2002)。在临床医学研究中,把这种方法看成是元分析的一种,命名为“被试层面数据(Individual Participant-Level Data,IPD)”的元分析,传统的元分析方法命名“汇总数据”的元分析(aggregated data,AD)的元分析,也叫“样本层面数据(Group Level Data)”的元分析(Stewart & Tierney,2002;Simmonds et al.,2005)。在心理学研究中,Cooper和Patall(2009)也采用上述定义和命名,认为元分析包含IPD元分析和AD元分析。就现有的心理学领域中相关的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用 “IDA(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命名这种对多个独立原始数据合并成的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Curran & Hussong,2009;Shrout,2009;Curran et al.,2008)。

综上所述,虽然在方法定位和命名上有所不同,但关于整合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是把同一主题相关的多个独立研究的原始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集,然后采用系统的统计分析策略对这个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研究知识的综合累积,促进专题研究的发展。本文将用整合数据分析(IDA)来命名这种统计分析方法,把IDA定位为与元分析、描述综述分析相并列的三种综合分析方法。

2.2 IDA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优越性

IDA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对多个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可对原有的研究进行整合或比较,解决单一研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心理学研究应用中表现出许多优越性(Curran & Husson,2009;Cooper & Patall,2009;Simmonds et al.,2005)。

2.2.1 重复验证研究假设

IDA方法通过建构不同研究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对结果的影响模型来对多个独立研究的原始数据进行再分析,为检验原始研究的结果是否可复制提供直接的检验方法。当这些原始研究的结果存在冲突时,关于研究间异质性的模型可对各独立研究在抽样、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异质性进行等价性分析,确定不同研究的异质性对研究结果差异的影响情况,一方面可尝试调和不同研究结果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综合分析验证新的研究假设。由此可见,即使不建立新的研究设计,IDA方法不但可以对原始研究的假设进行验证,对不同研究间冲突的结果进行调和或分析原因,也可验证原始研究中没有出现的新假设,减少创建新研究的必要。

2.2.2 增加行为的基数,提高统计功效

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许多研究结果常存在统计功效不足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样本量不足。而IDA方法把多个独立研究的数据合并成大样本进行分析,使低基数率的行为的绝对基数增加(如某一个行为有5%的样本量,合并数据后,可能比例保持不变,但这种行为的总体绝对数量增多),提高模型估计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和提高统计检验功效,使一些相对较弱的效应也显现出来,从而提高了结论的论证强度和效应的评估力度。

2.2.3 增加样本的异质性,提高研究的外在效度

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或者方便抽样等方法进行,这就导致了所要研究的样本中重要的子群体人数的不足,影响研究质量,使不同研究的结果存在分歧。IDA方法则汇聚了多个研究的样本,增大了研究中重要子群体的人数,增大样本的异质性,并在合并数据集中直接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揭示单个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同时采取特定的方法尝试调整或控制这些差异,减小异质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提高IDA研究的外部效度。

2.2.4 构建广泛的心理评估,提高对心理结构的评估力

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通常根据年龄、性别和种族等特征选择心理测评工具对特定的心理结构进行评估,因此,不同研究常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评估同一心理结构,单个研究采用单一的测量,获得对心理结构的相对单一的理解。而IDA则把多个独立的研究进行合并,运用合适的模型对这些研究中采用的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协调分析和等值处理,把这些不同的测量工具等值到相同的量尺上,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这就使心理结构的测量和评估更加广泛、严谨,加强和提高对心理结构的评估性能,提高研究的结构效度。

2.2.5 扩展发展研究的时间段

在心理研究中,不同研究的时间有所不同,且研究的时间跨度有限制,即使是纵向研究中,追踪研究的时间跨度也因各种原因受到限制。IDA可综合分析不同研究时间差异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扩展研究的时间段,不但在横断研究中有明显优势,在纵向研究中尤为突出。在纵向研究中,IDA采用特定的模型和统计方法同时对多个纵向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可扩展心理发展轨迹研究的时间段,提高纵向研究的效率和速度。如,A研究的被试年龄范围是2~24岁,B研究的被试年龄是10~34岁,C研究对象的年龄是17~40岁,则IDA可建构纵贯2~40岁被试的心理发展轨迹。

另外,IDA同时对多个研究的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促进心理学研究知识的累积应用,满足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需要。

3 IDA方法对异质性的分析策略

由于不同研究在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工具、研究时间等方面的异质性,使IDA过程不能对数据简单合并后进行分析,而要采用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异质性进行分析(Curran & Husson,2009;Cooper & Patall,2009),这是IDA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3.1 IDA方法对异质性分析的一般策略

根据对合并数据集的定义不同,可分为随机效应的IDA和固定效应的IDA。

3.1.1 随机效应IDA

随机效应(Random-effect)的IDA采用随机抽样的思想,把IDA的对象看成由两层抽样而来,一是研究层面(Study-level)的抽样,每个研究是从一个大的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的研究层面的样本;第二层是被试层面的抽样,单个研究的样本则是从该研究假设的总体中随机抽取而来,即随机样本的样本(Random Sample of Random Samples),这两层抽样产生了由研究抽样所产生的变异和由被试抽样所产生的变异。这种定义类似于阶层模型的嵌套思想,因此,可采用阶层模型对数据集进行分析。随机效应IDA最大的优点是引入研究层面的预测变量以对研究之间的变异进行建模,把研究变异分解为被试水平效应、研究水平效应以及被试水平与研究水平的交互作用(Bauer & Curran,2005;Raghunathan et al.,2003),并在分析过程中同时估计这三种效应。

随机效应IDA的运用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要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集看作是从一个同质的数据集总体中随机抽取;二是必须有足够的研究样本,才足以对研究之间和研究内的变异进行可靠测量。若是以上条件难以满足,则需考虑固定效应IDA策略。

3.1.2 固定效应IDA

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IDA中,把各研究成员属性(Study membership)看作是嵌套于研究中的被试的固定特征(Fixed characteristics),采用某种编码方式(如虚拟编码、效应编码)描述这些固定特征(如对被试的性别、种族等变量进行编码),这些虚拟或效应编码变量将作为预测变量直接进入模型进行分析。固定效应IDA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估计被试特点(性别、种族)和研究群组属性(Study Group Membership)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允许不同研究下被试特征对结果的不同影响。另外,一旦研究成员变量纳入模型,研究层面的特征变量则无法再纳入模型,这就使研究层面的差异得到控制,排除了研究间过多的潜在变异的影响,固定效应的IDA把研究层面的变异排除于模型之外,这既是固定效应IDA的优点,也是它的限制(Curran & Husson,2009;Bauer & Curran,2005)。

随机效应IDA和固定效应IDA的主要区别在于:(1)随机效应IDA假设被试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可以基于一个无限样本总体进行推断;而固定效应IDA则假定被试样本是固定且可知的,因此推断只针对所研究的样本,这更符合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2)随机效应IDA可以分解出研究层面效应、被试层面效应和这两个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固定效应IDA排除了研究层面的效应,只估计了被试水平的差异。由于随机效应的条件常难以满足,因此固定效应IDA在实践中更常用(Hussong,Cai,et al.,2008;Hussong,Flora,et al.,2008;Hussong et al.,2007)。

3.2 IDA研究中主要异质性的具体分析策略

不同研究之间在抽样、时间和测量方法上的差异使IDA分析过程变得复杂,但也为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提供机会。从综合分析目标出发,需要对这些研究间的异质性进行控制,提高研究的外在效度;从研究比较目标出发,需要对这些异质性进行操纵,分析研究间异质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Curran & Husson,2009;Simmonds & Higgins,2007)。

3.2.1 抽样、地域异质性及分析策略

抽样问题在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很重要,而在IDA研究中尤其重要。IDA可对合并数据的抽样异质性进行直接的分析,考察和评估研究样本之间潜在的差异,然后尽量协调这些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程度。IDA中对抽样导致的差异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首先明确每个研究的抽样方法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然后将这些信息将直接进入特定的分析模型。地域差异和抽样变量通常难以区分,独立考虑地域异质性时,需进一步考虑民族、犯罪率、社会保障等特定因素,而不是一般因素的分析。但IDA方法通常把抽样异质性与地域异质性结合在一起分析,根据对数据集的不同定义而选择随机效应IDA或者固定效应IDA。3.2.2 历史时间异质性及分析策略

历史时间异质性主要考察各研究在时间上的差异。在横断(Cross-Sectional)研究数据的IDA中,可直接比较研究之间施测时间的差异来考察历史异质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采用上述的固定效应IDA方法或随机效应的IDA方法进行分析。

而纵向研究IDA的时间异质性分析不但要考虑发展趋势的差异,也要考虑施测时间、出生年代(Cohort),生理年龄对个体发展趋势的影响。通常采用固定效应的IDA进行分析,对被试出生年代进行虚拟编码,并作为预测变量进入分析模型,综合分析个体心理特征随时间发展的特点,并建立每个年代的成长轨迹,或者判断是否需要针对各出生年代建立成长轨迹。在这模型中,可直接分析被试出生年代和研究(Cohort×Study)的交互作用,以便在研究其他重要预测变量前控制这种交互作用。若合并数据中的被试的出生年代的数量足够多,则可以将之看作连续变量,把出生年代作为模型中一个连续型预测变量,同时估计出生年代相关(Cohort-related)和年龄相关(Age-related)的发展变化。若数据充分,则可估计这两个时间维度交互作用,及与研究群组的交互作用。

3.2.3 测量工具的异质性及其分析策略

测量工具的异质性分析是IDA研究中面临的最大挑战,直接影响到IDA的信度和效度。由于不同研究的研究者常采用不完全一致的测量工具来对同一种心理结构进行测量,这就使IDA的分析过程面临测量的恒等性(Measurement Invariance)和测量的可比性(Measurement Comparability)问题。对于共同的项目,在IDA研究中需检验测量恒等性,而对于不同的项目则需检验其测量的可比性。

测量恒等性是指一组项目在不同的群组或时间下可靠并有效地测量同一个潜在结构的程度(Rusticus,Hubley,& Zumbo,2008;Pentz & Chou,1994)。在IDA中测量恒等性主要指同一组项目在不同研究出现时,研究之间的恒定性,通常可采用因素分析对研究间共同项目进行因素分析,来检验恒等性情况。测量可比性在单一研究中少见,多出现在教育测量中,而在IDA研究中,测量的可比性是当不同研究中采用不同的量表来测量同一种心理结构时,各自测的是否是同一个对象。对于同一结构的不同测量项目,常采用IRT(item Response Theory)进行测验的等价性分析(Measurement Equivalence)(Curran et al.,2008,2009),建立不同测量方法的可比性。可见,IDA过程中,测量异质性分析主要包含了测量的恒等性分析和测量的可比性分析。测量异质性处理的目标是找出一个共同的度量标准(Common Metric),使测量同一结构的不同测量都可以放到这个“共同度量标准”上进行评估。

Curran和Hussong等人(2008)系统描述了IRT方法在建立共同度量中的运用步骤。第一步,找出研究之间共同的测验项目——锚题(Anchor Items),这些题目是在研究间有重叠的项目,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单维性。第二步,根据数据类型选择统计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估计这些项目的参数,根据变量的不同类型可选用不同的统计模型,一般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对等距数据进行拟合;采用非线性因素分析(NLFA)和二参数的IRT模型对非等距变量、二分变量数据进行拟合(Curran et al.,2008,2009);采用调节非线性因素分析(Moderated Nonlinear Factor Analysis,MNLFA)对包含了连续变量和二分变量的数据进行拟合(Bauer & Hussong,2009)。第三步,评估项目的恒等性,进行项目功能差异(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分析,如在CFA中采用多组因素分析,在IRT框架下进行项目功能差异分析(Bauer & Hussong,2009)。第四步,计算被试的项目分数,用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4 IDA方法在心理学应用的研究现状

整合分析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早有出现(Bell,1953;Schaie,1965)。Bell(1953)最早提出的聚合设计(Convergence Design)研究中,就讨论到如何把不同年龄组的多个测量时间点连接和整合成一个连续的发展轨迹。但作为一种统计分析策略,IDA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目前处于探索和尝试应用阶段。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IDA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原理、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的应用前景、及一些争议性问题的讨论,特别是IDA过程中的测量问题、纵向研究数据的整合分析策略的探讨。 在关于IDA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方面,Curran和Cooper等人(2009)对IDA的主要思想、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分析了IDA在心理学研究中优越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异质性分析的一般策略。其中Cooper和Patall(2009)对IDA方法与元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认为IDA不是对元分析的取代,而是对元分析的补充,相比之下,虽然IDA比元分析在人力和时间等方面的花费更大,但IDA可同时分析研究内(Within-study)和研究间(Between-study)的效应,并且,当条件满足IDA和元分析时,IDA的价值会更大。

IDA研究中,测量问题深受研究者关注,并提出多种方法来处理IDA过程中的测量异质性问题。根据测量变量的类型(连续变量或二分变量)提出采用比例分数模型(Proportion Score Model)、两参数的IRT模型、CFA模型、非线性因素分析模型(NLFA)对测量同一结构的不同测量进行“等值分析”,建立一致的度量标准(Curran et al.,2008;Bauer & Hussong,2009)。其中Curran和Hussong等人(2008)对IRT模型在IDA过程中的应用原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并把IRT方法用于多个独立纵向研究数据的整合分析中。Bauer和Hussong等人(2009)对IDA研究中的测量的合并问题进行探讨,在综述传统的CFA、IRT方法的对测量异质性的分析的步骤、过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MNLFA模型,认为在IDA过程中,当多个研究中的测量的变量类型既有连续变量又有二分变量,MNLFA 模型可以有效地处理不同研究间测量的异质性问题。

在IDA的应用研究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多个纵向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中的应用。如Curran等人(2008)先后阐述了IRT方法和潜增长曲线模型(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对三个关于内化症状(Internalizing Symptomatology)的纵向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先采用IRT模型进行项目的参数估计、项目功能差异分析和被试分数估计,再采用潜增长曲线模型对合并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对个体内在症状从10岁到33岁的发展趋势特点。McArdle等人(2009)在对这种两阶段方法(Two-stage method)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在一个联合模型中同时估计IRT模型和潜增长曲线模型参数的一段段方法,并用于对三个关于认知发展的纵向研究数据的整合分析,强调一阶段分析方法的优势。Hofer和Piccinin(2009)提出一种基于建立数据共享网络和合作协议的IDA分析框架,对多个纵向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Shrout(2009)对IDA应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测量问题、研究价值问题、模型的拟合问题等进行讨论,并对IDA的应用提出建议;Curran和Hussong等人在IDA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上多有成果(Curran et al.,2008;Curran,2009;Hussong et al.,2007;Hussong,Bauer,et al.,2008;Hussong,Cai,et al.,2008;Hussong,Flora,et al.,2008)。

5 IDA方法应用前景和挑战

5.1 应用前景

IDA在心理学应用是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心理学研究中有深远的应用前景。

首先,IDA方法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追踪研究设计是发展心理学中研究个体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追踪研究由于研究设计本身的特征,元分析方法在追踪研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由于长期追踪研究的代价大,难以对一个样本进行终生追踪。IDA方法不但可对研究和测量的时间变异进行处理,而且可通过整合数据分析使研究的时间跨度增加,这就使个体心理终生发展轨迹研究成为可能。目前McArdle等人(2009)对IDA在合并追踪数据集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IDA在追踪研究中应用涉及到更复杂的统计分析过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其次,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心理实验研究中,大部分研究的被试样本相对较小,同时,即使是同一主题的研究,由于研究设计、实验操纵过程等的差异,使得这些研究的结果相冲突,若要调节或验证这些研究结果,则需要重新设计大型的完全随机抽样实验进行重复研究,这就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IDA则为解决小样本问题和协调冲突结果问题提出一种研究思路。采用IDA方法对同一主题的多个实验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可增大样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统计效应;同时通过整合分析,协调这些冲突研究成果,验证新的假设。

最后,当某专题的调查研究承载理论争论或者研究结果的冲突时,也可进行IDA研究,一方面验证理论和协调研究冲突,另一方面促进研究成果的积累。由于IDA对异质性的直接建模上和解释上的优势,跨文化的研究也是IDA可发挥优势的重要领域。

5.2 面临的挑战

IDA在心理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推广应用及研究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IDA研究主题的确定和价值问题,虽说选什么样的主题进行IDA分析是研究者的兴趣所在,但在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有必要进行IDA研究,而要考虑研究本身的特征,及进行IDA研究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价值性。一般认为,当主题的一些相关研究承载着理论问题或者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且可获得原始数据,为了进一步综合解释这些差异或比较这些研究,可进行IDA研究(Curran & Husson,2009;Cooper & Patall,2009;Stewart & Tierney,2002)。但,对于某一主题,是否要进行IDA研究,若要进行IDA研究,研究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比原来的单一研究更有价值?另外,IDA应用的限制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否则,IDA应用不当,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Simmonds & Higgins,2007;Simmonds et al.,2005)。其次,IDA研究中统计分析策略上所面临的挑战,这是IDA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IDA应用过程中关键点是对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进行处理,其中,最突出的是测量方法的异质性分析。在现有的研究中,已对这些问题作了探索,提出了异质性分析的一般策略,特别是在测量问题上,根据量表类型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整合研究间不同的测量方法(Bauer & Hussong,2009)。但是这些方法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阻碍了IDA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规范IDA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数据获取和共享的问题。虽然计算机的发展使数据永久保存、恢复和转换成为可能,数据共享的技术障碍消失,国际心理学界也呼吁心理学研究数据的共享,但来自人为的障碍仍然存在。即使数据可共享,也面临一些问题:若研究者可自由获得他人研究的原始数据,则可能违背了科学研究的道德规则;被试愿意参加原始的研究,但是未必愿意参加第二次的研究;另外,IDA结果的著作权问题也是还未解决的(Cooper & Patall,2009;Shrout,2009)。因此,在IDA应用中,关于数据共享的鼓励措施、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伦理问题、研究结果版权问题等都需进一步规范。

6 小结

IDA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的研究处于尝试阶段,并初步显示了这种分析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我们要明确,不是所有条件下IDA都适用,由于IDA研究代价较大(时间、经济、人力),分析过程复杂,数据共享困难的限制等,在进行IDA研究之前必须要考虑到各种问题,明确IDA应用的限制条件,正确开展IDA研究。虽然对于IDA的研究结果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但无疑,在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领域中,如发展心理的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IDA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随着心理学研究数据共享的论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DA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参考文献

崔智敏,宁泽逵.(2010).定量化文献综述方法与元分析.统计与决策,19,166-168.

Bauer,D.J.,& Curran,P.J.(2005).Probing interactions in fixed and multilevel regression:Inferential and graphicaltechniques.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40,373-400.

Bauer,D.J.,& Hussong,A.M.(2009).Psychometric approaches for developing commensurate measures across independent studies:Traditional and new models.Psychological Methods,14,101-125.

Bell,R.Q.(1953).Convergence:An accelerated longitudinal approach.Child Develpment,,145-152.

Cooper,H.,& Patall,E.A.(2009).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me-ta analysis conducted with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versus aggregated data.Psychological Methods,14,165-176.

Curran,P.J.,& Hussong,A.M.(2009).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The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multiple data sets.Psychological Methods,14,81-100.

Curran,P.J.,Andrea,M.H.,Li,C.,Wenjing,H.,Laurie,C.,Kenneth,J.S.,& Robert,A.Z.(2008).Pooling Data From Multiple Longitudinal Studies:The Role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in 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365-380.

Curran,P.J.(2009).The Seemingly Quixotic Pursuit of a Cumulative Psychological Science: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Psychological Methods,14(2),77-80.

Glass,G.V.(1976).Primary,secondary,and meta-analysis.Educational Researcher,,3-8. Hofer,S.M.,& Piccinin,A.M.(2009).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 through coordination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protocol across independent longitudinal studies.Psychological Methods, 14,150-164.

Hunter,J.E.,& Schmidt,F.L.(1996).Cumulative research special issue:Introduction knowledge and social policy formulation:The critical role of meta-analysis.Psychology,Public Policy,and Law, 2,324-347.

Hussong,A.M.,Bauer,D.J.,Huang,W.,Chassin,L.,Sher,K.J.,& Zucker,R.A.(2008).Characterizing the life stressors of children of alcoholic parent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819-832. Hussong,A.M.,Wirth,R.J.,Edwards,M.C.,Curran,P.J.,Chassin,L.A.,& Zucker,R.A.(2007).Externalizing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of alcoholic parents:Entry points for an antisocial pathway to alcoholism.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6,529-542.

Hussong,A.M.,Cai,L.,Curran,P.J.,Flora,D.B.,Chassin,L.A.,& Zucker,R.A.(2008).Disaggregating the distal,proximal,and time-varying effects of parent alcoholism on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symptoms.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335-346.

Hussong,A.M.,Flora,D.B.,Curran,P.J.,Chassin,L.A.,& Zucker,R.A.(2008).Defining risk heterogeneity for internalizing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of alcoholic parents:A prospective cross-study analysis.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165-193.

McArdle,J.J.,Grimm,K.J.,Hamagami,F.,Bowles,R.P.,& Meredith,W.(2009).Modeling life span growth curves of cognition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with multiple samples and changing scales of measurement.Psychological Methods, 14,126-149.

Park,C.L.(2004).What is the value of replicating other studies?Research Evaluation,13,189-195.

Pentz,M.A.,& Chou,C.P.(1994).Measurement invariance in longitudinal clinical research assuming change from development and intervention.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62,450-462.

Raghunathan,Trivellore,E.,Diehr,Paula,K.,Cheadle,& Allen,D.(2003).Combining aggregate and individual level data to estimate an individual leve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28,1-19.

Rusticus,S.A.,Hubley,A.M.,& Zumbo,B.D.(2008).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Appearance Schemas Inventory-Revised and the Body Image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across age and gender. Assessment, 15,60-71.

Schaie,K.(1965).A gener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al problems.Psychological Bulletin, 64,92-107.

Shrout,P.E.(2009).Short and long views of 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Comments on contributions to the special issue.Psychological Methods, 14,177-181.

Stewart,L.A.,& Tierney,J.F.(2002).To IPD or not to IPD?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ystematic reviews using individual patient data.Evaluation & the Health Professions,25(1),76-97.

Simmonds,M.C.,& Higgins,J.P.T.(2007).Covariate heterogeneity in meta-analysis:Criteria for deciding between meta regression an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Statistics in Medicine, 26,2982-2999.

Simmonds,M.C.,Higgins,J.P.T.,Stewart,L.A.,Tierney,J.F.,Clarke,M.J.,& Thompson,S.G.(2005).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randomized trials:A review of methods used in practice.Clinical Trials, 2,209-217.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Data Analysi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Tang Wenqing Zhang Minqiang Wang Litian

篇(8)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49--03

1 前言

跨栏跑是在高速跑动中连续越过固定高度、距离和数量障碍的运动,因此,跨栏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大、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它因技术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特殊性,在客观上给跨栏跑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由于错误动作的产生,学生往往会碰倒栏架,甚至可能会摔伤身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跨栏跑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跨栏时心理对跨栏架有不同程度的惧怕,影响了学生跨栏跑成绩的提高和跨栏跑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有不少学生放弃了跨栏跑的学习。通过跨栏练习,不仅可以发展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目前,国内外对跨栏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如何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的研究比较少,因此,笔者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跨栏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克服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跨栏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共56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4人,这些中学生均为跨栏初学者。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笔者多次在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和Internet等相关媒体上查阅、搜集有关跨栏心理障碍方面的文献资料,获取一定数量的相关材料,明确所要研究作者简介:刘凤英(1979一),女,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文章的写作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制作跨栏跑学生学习恐惧心理问卷调查表,让这些学生不记名填写,并对这些问卷调查进行分析。针对跨栏心理问题,设计和制定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后,数据整理的结果见表1。

从调查结果看,不怕栏的学生占48%,严重怕栏的学生占25%,一般怕栏的学生占31%。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怕栏的心理问题。

2.2.3访谈法

在跨栏的教学过程中,访问过栏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就跨栏心理障碍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2.2.4实验对比法

通过教学实验对比,论证跨栏教学中采用心理调节的作用。

2.3实验设计

2.3.1分组方法

将其中的56人分成两组,平均分配男女生。一组为实验组,采用降低难度训练法、提高动作节奏训练法、技术观摩训练法和强迫技术训练法进行教学训练;另一组为对照组,用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进行教学训练。为了避免出现的差异性,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体重、身高、立定跳远、后抛实心球、50米跑这些与掌握跨栏技术相关参数进行测试,两组学生在实验前身体素质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体重、身高相当(见表2)。

2.3.2实验组教学特点

采用降低难度训练法、提高动作节奏训练法、技术观摩训练法和强迫技术教学法,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训练。

2.3.3对照组教学特点

采用一般的常规教学方法,即是对跨栏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行领会和消化,每一堂课的训练时间、运动量与实验组基本相同。

2.3.4教学时数

教学实验时间为授课12学时。

2.3.5实验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教学,在学生学习跨栏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后,相关统计数据整理见表3。

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后实验组技评成绩为82.29分,达标成绩为79.48分,对照组技评平均成绩为73.14分,达标成绩为73.57分。实验组的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教学训练过程看,实验组学生联系积极主动,竞争性强,动作自然、舒展、放松。而对照组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动作僵硬、胆小、怕栏。

3 分析和讨论

3.1高中跨栏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1)跨栏跑是带障碍的短跑运动,学生因怕栏高,怕碰栏,一看到栏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而犹豫不决,对能否过栏产生心理压力,致使跨栏技术变形,这样便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2)跨栏跑由于技术比较复杂,使得较多学生在学习跨栏时过度紧张,心理紊乱,知觉范围狭窄,思想迟缓,思想不集中,产生过多的焦虑情绪,因而产生恐惧心理。

(3)有些学生盲目自信,急于求成,也有些学生凭身体条件较好,以错误的技术动作侥幸过栏,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情绪消沉,逃避过栏,表现浮躁,这样恐惧心理也就自然而然产生。

(4)在过去的练习中,因身体、技术及其心理方面的原因,出现过碰栏、擦破皮、出血、骨折等损伤经历,再做跨栏动作时就害怕,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障碍。

3.2针对跨栏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3.2.1降低难度训练法

在学习跨栏的初始阶段,老师有意识地降低栏架高度,以减小过栏时的难度,让练习者能以较轻松的心态进行跨栏练习,体会和感受跨栏的完整技术,树立信心,有利于奠定一个好的训练开端。

3.2.2提高动作节奏训练法

可采用起跨腿过栏角练习,利用规定起跨点、下栏落地点、栏间节奏线等方法来提高练习者的栏间跑动速度和节奏,反复体会高速跨过栏架的感觉,形成固定的技术定型,增强敢于快速攻栏的信心和意识。

3.2.3技术观摩训练法

老师可采用相互技术观摩的方法加以改进。即当练习者进行跨栏时,让其它队员蹲在栏侧或正前方观察其过栏时身体腾起的高度,通过相互观察和老师的技术分析,就能使练习者直观地看到自身的问题,以便产生敢于攻栏的意识。

3.2.4“强迫”技术训练法

老师可采用“强迫”技术教法进行训练,使练习者在外力作用下能较快掌握正确的跨栏技术,通过提高技术的方法逐渐提高信心,进而达到消除跨栏恐惧心理的目的。

4 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121-02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光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中的抽象定律的直观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是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事物也在不断更新,学生也明显具有时代特征。对于实验课教学来说,如果还沉溺于老套的教学模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乐趣。所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力求更符合时代特征,博得学生喜爱。因此,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1 使用层次化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存的问题:首先,大学物理课开课年级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基础知识还不完备,像高数、概率论等课程还没学完,大学物理也没学完,那理解物理实验的某些方面就有困难,比如误差分析处理、误差传递等等;其次就是学生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学生相对来说就弱,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那势必会造成动手能力弱的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不愿意深究每一个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就是现在的学生都有一些个性,他们言行都很富有时代特征,如果教师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感到无聊压抑。

1)在实验课初期不必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他们用没有学到的知识来处理的知识点,让他们处理力所能及的问题。如由于教学计划安排或实验设备不足等原因,很多学生在没有学到光学时就需要做光学实验,如果这样,在教学时就直接告诉操作的窍门或实验公式供他们使用,而避免让他们在想不通的问题上苦恼。让他们先学会处理眼前能解决的问题,等到他们知识储备充足,理解能力提高,再去讲解实验的原理公式,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2)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问题,更能突显层次化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每一个实验应该浅显易懂,操作也应该不是很复杂,这样会使每一学生都能充满信心地顺利完成实验。在这样一个好的基础上,加强一些实验难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精神,并给予一定的分数作为奖励,最后给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加大实验难度或者安排一些设计性实验,这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能够完成基础教学中必须完成的实验项目外,还增加了信心与兴趣。

3)在教学中打破教师讲解学生听的局面,教师在讲解过程要把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提问题,并且教师讲解的方法也要符合现在学生需要,多举些他们感兴趣的例子,少提些过时的东西,增进和学生的感情。

2 网络仿真教学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将实验教学工作网络化非常重要,如果能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更好地分享网络上的资源,更好地和学生互动。当然网络仿真教学并不是将课堂电子化,而是给时间自由、爱好自由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预习实验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读相关文献,根据自己的能力对一些思考题进行回答,根据自己的预习程度观看仿真实验效果,并可以及时和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沟通。

仿真教学即模拟教学,就是用计算机和一些软件来模拟真实自然现象和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里完成实验,并且将实验结果在每一步骤完成后实时传输回来,以判断实验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大学物理实验和仿真教学相结合,会使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直观,实验步骤可反复操作,实验结构可分析,实验难易可设计,教与学互动。

仿真物理实验可增强学生的兴趣,并将预习实验的难度降低,又可增加很多实验项目。如有些昂贵的仪器,很怕损坏的仪器,或者危险的实验,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完成,并且可以随时增加先进实验以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仿真实验应用于网络,可以积极地利用学生业余学习时间和网络资源共享,并且可以加入双语教学单元,为进行双语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当然,仿真教学终究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真正的教学,它不能代替真实的实验仪器的操作,也不能代替教师讲解,所以应该是将网络仿真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向前发展。

3 尝试双语教学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国家的腾飞,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实验也应该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在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的双语教学,使大学物理实验双语教学还有很多空白。当然开展双语教学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教材缺乏,学生英语基础和物理基础都还很不足,教学模式缺乏相关经验,但都不影响双语教学工作的展开。

首先,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于双语教学应该采取网络和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在实验前学生用英语预习实验内容,不理解实验没有关系,关键是专业词汇要掌握,这样才能听懂教师的讲解。还有就是在网络上看这个实验的仿真效果,以便操作实验时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

其次,双语教学的进行方式。双语教学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进行方式,在实验初期不要求学生写英语的预习报告,写汉语的就好;在讲解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教学,课堂上多加些讨论,并适当用汉语稍加讲解,让学生尽快适应英语课堂;但课后的报告应必须用英语书写,而且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渐摒弃汉语而只是用英语。

第三,对双语教学工作及时总结,教师也应该经常讨论,找出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改正不足,把双语教学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物理实验课作为基础课经常被忽视,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非常有必要。作为一门辅助课,大学物理实验对很多课都有推进作用,所以对大学物理实验课进行分层次网络仿真及双语教学非常必要。在创新过程中,积极探索,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能与时俱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当前,国家对中学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而中学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二、理实一体化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1.目前中学教学状况

当前,我国中学阶段的教育基本上遵循课堂教学外加实验的模式,甚至有些学校连实验都很少,这就是现状,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突破这种现状。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理实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在边教边学边做中,学生得到了快乐,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学生的创造打下了基础。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许多的课程都是实验性的学科,例如:物理学,化学等,因此,这些课程如果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3.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1)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既可以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也可以是现场,对于有些课程在一些工程现场,效果则更加明显。建构一个新型一体化教室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2)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对于一体化课程的组织设施方法有多种多样,从目前研究的结果上看,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法运用的较多,在这种方式中,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起到了主体作用,整个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展开,而不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展开。

三、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应用该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用运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情境、再现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深奥的概念和理论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创建虚拟教室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运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实践型比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技能比赛作为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中学教育也同样适用,通过比赛充分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我国目前中学教育中,存在较多的比赛仅仅局限于高水平学生的选拔,而非大众化的,如果组织一些比赛,大家都喜欢参加,而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中,则效果非常理想,如日本的中学生经常组织机器人大赛,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其中,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日本的自动化技术非常发达,这与这种教育有直接关系。

五、建立创新博物馆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点

所谓的创新博物馆就是建立一个集科技展览、学生作品展示、创新教育、情感培养的一个综合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形式灵活,但是其建立对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一般都建立类似的参观展览室,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

六、基于工程化理念的教学内容改革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知识源自实践,因此,从工程实践出发改进教学内容,要对原有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要按照工程化思想设计,如化学中证明鸡蛋壳成分。教师要求学生将样品带到课堂并提供必须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引导学生:除了鸡蛋壳,还有海蛎壳、贝壳等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这些物质都含有什么成分呢?

七、改革评价模式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

我国目前仍遵守的是一考定终身,这是由国情所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要逐步的探索学生能力的评价模式,这一点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八、从以人为本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施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缺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和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因此,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他们在教学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创新能力,主要的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欣赏每一名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会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心情畅舒、思维敏捷;才能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

上一篇: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 下一篇: 企业资产构成情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