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09: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沟通的定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外,工程师与客户沟通需求,与外协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技术人员沟通技术信息;售后人员向客户描述应用注意点等。企业内部,工程师需要与部门内外的人员进行大量的技术交流:向采购描述外协件的技术要求、向制造部门的工艺或加工人员描述制造及装配关键要求、向质检人员描述设计关键。
技术交流在产品的不同阶段都非常重要,企业有赖于准确、高效的技术交流制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当前,虽然多数设计工作都已由三维软件完成,三维模型也已成为产品表达的核心。但多数技术交流目前仍以二维图纸为媒介进行,如同以二维设计工具进行产品设计。用二维表达三维产品的各种弊端在技术交流中也同样暴露无遗。
基于二维图纸进行的技术交流,首先需要设计工程师将三维模型投影为二维图,而后交流双方都需要解读二维图,将二维图在各自头脑中重新构建为三维模型,即需要从三维到二维,再回到三维。这不仅延长了流程环节、增大了工作量,而且交流麻烦,不符合人们常规的认知习惯,不直观,对交流双方要求高,且易于出错。
如果各个交流环节也可以以三维模型为媒介,那么就会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另一方面,三维模型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比如形状、尺寸、公差、材料、零件号、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材料明细表等。如果忽视三维模型的内在价值,就仿佛智能手机只被用来打电话,或者互联网只被用来查电子邮件一样。因而直接进行以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技术交流、指导生产制造也变得顺理成章。
一、SOLIDWORKS 技术交流解决方案
SOLIDWORKS 一直致力于帮助用户以三维数据媒介进行数据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交流解决方案,以充分挖掘三维数据的内在价值,让有关产品的技术交流更加方便。eDrawings Professional 可让设计工程师通过浏览三维模型、动态查阅图纸等快速、高效地交流产品设计信息;SOLIDWORKS Composer 可以让用户基于三维数据快速、准确地创建图形化的内容,从而让用户可以清晰、准确地介绍产品,尤其是让非技术人员通过直观的三维展示可以轻松理解产品的技术信息;SOLIDWORKS Inspection 可以将工程图快速转换为质检用的尺寸序号图,并生成质检报告,可以帮助用户节省接近90% 的时间。
SOLIDWORKS MBD 是技术交流解决方案中的新成员,随SOLIDWORKS 2015 的正式,可以让工程师抛开二维图纸,并直接在三维模型上表达所有工程信息,将帮助用户开启技术交流的新时代。
二、SOLIDWORKS MBD 介绍
SOLIDWORKS MBD 是SOLIDWORKS 用户的无图纸解决方案。可以让SOLIDWORKS 用户在三维模型中定义、组织及产品制造信息(Product ManufacturingInformation,PMI), 并以行业标准的三维PDF 和eDrawings 等格式来三维模型。
通过三维模型来表达产品制造信息, 将极大简化企业运行流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各类错误。SOLIDWORKS MBD 支持多种行业标准, 如ASMEY14.41、ISO 16792 等。
通过SOLIDWORKS MBD,在三维模型上可以定义的产品制造信息包括尺寸、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焊接符号、注释及元属性等。
所定义的产品制造信息,还可以通过类似二维图纸中的视图及不同的显示设定,将所定义的产品制造信息清晰、简洁地展示给用户,甚至可以在旋转模型时动态地显示和隐藏三维注解信息,如图1 所示。对于细长零件,还可以使用断开视图来表达。
如果用户计算机未安装SOLIDWORKS,可将包含产品制造信息的三维模型输出为eDrawings,并使用免费的eDrawings Viewer 查看。或基于自定义的PDF 模板,将三模型为PDF 文件。浏览PDF 不需要安装额外的阅读器,只需要使用免费的Adobe Reader 即可查看,这将极大降低沟通的成本。
用户可以自定义三维模型输出的PDF 模板,包括调整模板布局、调整三维视图、缩略图及文本描述等的位置,添加公司标识、嵌入文件元属性或加入BOM 表格等,用以满足制造、质检和采购等不同部门对不同交付物格式的要求,如图2 所示。
无论是在eDrawings Viewer 还是Adobe Reader 中,用户都不仅可以查看二维的信息,如工程注释、材料明细表及丰富的元属性(零件号、材料及审批信息等),还可以对模型进行多项操作,如移动、缩放、旋转和测量等,以更准确地理解设计信息。
三、以SOLIDWORKS MBD 进行技术交流的优势
SOLIDWORKS MBD 内嵌在SOLIDWORKS 设计软件中,并可以在直观的三维模型中定义各类工程信息,因此使用SOLIDWORKS MBD 进行技术交流,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1)SOLIDWORKS MBD 可以更有效地保证数据一致性。省略了二维图纸,先前需要在图纸和模型两处表达的信息,现在全部集中于三维模型中,真正实现了数据源的唯一。同时所有元属性,也可以由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驱动。这样通过软件做出的属性修改,可以自动更新到三维模型中。因此SOLIDWORKS MBD 可以极大地避免由于数据不一致带来的沟通错误。
(2)SOLIDWORKS MBD 可以方便下游部门或合作伙伴的应用。通过SOLIDWORKS MBD 可直接在三维模型中定义产品制造信息,并直接将三维模型传递至下游部门或合作伙伴。SOLIDWORKS MBD 同样支持中间格式,如果用户不方便发送带有特征的原始模型,也可考虑将三维模型转换为中间格式后再添加产品制造信息,如图3 所示。直接传递包含PMI 的三维模型,对于内部的下游部门,可以避免由于图纸更新不及时导致的各类问题。对于外部合作伙伴,再也不用根据二维图纸重新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产品的开发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3)SOLIDWORKS MBD 的输出物更易于理
解。在eDrawings Viewer 或Adobe Reader 中打开SOLIDWORKS MBD 输出的eDrawings 文件或PDF 文件,选择大小尺寸或公差等标注,对应的几何元素即会高亮显示;对于装配体,在材料明细表或装配树中选择一项,模型区域对应的零部件也会高亮显示,反之亦然。工程信息非常易于读图者理解,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歧义,如图4 所示。
同时,无论是eDrawings 文件还是三维PDF,文件更小,更便于传输。
(4)SOLIDWORKS MBD 可以方便读图者的反馈。
读图者使用eDrawings Professional,可以直接在相应图形区域直接添加评述文字。如果以PDF 格式进行输出,只要在定义模板时,在模板中预留反馈区域,读图者就可以在PDF 中直接表达设计反馈意见,如图5 所示。因此以SOLIDWORKS MBD 进行技术交流,可以让读图者更方便地发表反馈意见,同时也更便于设计者查阅,避免通过邮件或多余文档再进行额外的描述。
四、结语
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
项目管理的三约束是时间、成本和质量,三者互相制约。在项目中为三者选取一个平衡点,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经验。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软件项目陷入困境,而这其中有很多与沟通分不开。许多开发项目规模宏大,以至于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复杂性高、混乱、难以协调。不确定性是经常存在的,它会引起困扰项目组的一连串的改变,最终导致项目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结束。因此,对于项目来说,要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就必须进行有效地沟通。
1当前软件开发项目中沟通存在的问题
沟通是指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的过程。在软件开发的各人员与组织因素中,沟通与协调问题是影响软件生产效率和可用性的重要问题。软件开发项目的信息沟通问题具体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沟通意识。
沟通首先是意识上的,其次才是技巧上的。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Sumers)给北大师生作了《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演讲时说,全球化浪潮下的学生们将应对五大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必须增强沟通意识”。人与人交往需要沟通,在企业中无论是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上司、员工与客户都需要沟通。只有积极的沟通,才能在企业内保持和谐,使发生的问题得到化解。
(2)项目组内未建立规范化的沟通制度。
由于没有对项目组内的沟通形式做出制度化的规定,因此造成各成员间或项目组内各组织间的沟通形式不统一,以至于信息不能有效地到达接收者,造成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沟通渠道选择不慎。
沟通渠道的选择对于良好的沟通非常必要,否则,就会出现“头痛医脚”的笑话。不畅通、不正式的渠道都会使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
(4)沟通的频率较少。
软件开发的正式沟通最常发生在团队成员之间。同一项目的不同团队之间沟通相对较少,有一定合作关系的群体之间沟通更少,群体与外界的沟通最少,沟通效果自然很差。
2软件开发项目中沟通管理体系的需求
结合软件开发的沟通方式、沟通渠道和沟通信息的类型,软件开发信息沟通管理体系应满足的要求如下:
(1)时效性。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经常会因为项目客户、项目内资源以及开发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的变化,促使发生需求的变更、计划的变更以及各种各样的变更。这些变更的信息需要及时传达给项目组内各成员,以便统一行动,避免项目成员重复无效的工作。
(2)沟通面覆盖整个开发组织。
项目组的成员可能属于具备不同功能的组织,甚至不在同一地点的人员也会同时加入到项目中进行协同开发,信息沟通应能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送给每一项目成员,并应保证项目成员所接收的信息是正确的。
(3)支持沟通信息多元化。
因为软件开发目所产生的信息多种样,它们的文件格式也多种多样,所以信息沟通管理体系应能正确处理和传递这些多样信息。
(4)满足多种沟通模式。
从沟通方式来看,传受者的构成有以下几种模式:个人———个人、个人———多人、多人———多人、多人———个人。从传播与接收信息的时间上有:同步沟通和异步沟通。由软件开发所采用的沟通模式较多,所以软件开发项目的信息沟通体系应能满足上述要求。
3软件开发项目中沟通管理体系的建设
3.1沟通管理体系的框架
笔者认为,软件开发项目沟通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企业内软件开发项目沟通管理机制的建立。从组织行为上约束和规范沟通的方式,要求项目成员按照规范沟通,保障沟通的效果。沟通管理机制的框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企业级沟通管理制度的定义,其作用是约定企业级的沟通管理的机制,形成企业级沟通管理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下,企业内所有项目均应按照统一的过程和模式实现项目正常、顺畅的沟通,及时并适当地创建、收集、发送、储存和处理项目的各类信息,从制度层面上保障项目正常有序的开展以至项目成功。
第二部分是项目级的沟通管理。仅有企业级的沟通管理制度还不足以保证每一具体项目沟通顺畅,还需要沟通管理制度在具体项目中实例化。这其中重中之重是沟通计划的制定,每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都必须有一个明确、详细的沟通计划,其内容应包括沟通内容、沟通对象、沟通渠道、沟通频次、沟通责任人。
3.2实例
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公司在2004年通过了CMM3级评估,笔者参与了从建立软件过程体系到完成评估的全过程。开目公司搭建信息沟通管理体系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
(1)过程定义。
沟通管理在CMM中不是以一个单独的KPA(关键过程域)提出的,而是涉及多个KPA,它们分别是:RM(需求管理)、SCM(配置管理)、SPP(软件策划)、SPTO(软件跟踪与监控)、PR(同行评审)、IC(组间协调)。开目公司在过程定义时,根据沟通管理的及时性、盖面广、信息多样性、多种沟通模式等要点,分别在上述KPA的过程定义中对沟通要求和沟通方式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2)执行与修订。
过程定义阶段完成后,开目公司组织了开发项目的试运行。在试运行中,SEPG(软件工程过程组)监控所有过程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过程定义。试运行经历了4个项目的考验后,经过与项目内过程执行的磨合,进入正式运行过程。
(3)全面正式运行。试运行的目的是
为了检验过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仅在部分项目中执行。在正式运行后,则严格要求所有项目均按照过程执行。当然,在正式运行中发现的过程定义问题,同样可以被提出与修正。
结语
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沟通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沟通管理中的人得因素也变得更多,本人只是对其中某一部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设软件开发项目中沟通管理体系的方法,以上是我对项目开发的沟通管理的分析和认知,如有不足,望请指正。
参考文献:
[1]JamesR.Presse.CMM实施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申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于茜,蒋波.基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的有效沟通管理[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03)
[4]MarkLutchen,胡江路.CIO的几种沟通方式[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36)
[5]hugo.基础介绍:魔兽世界里的沟通方式[J].网络与信息,2004,(09)
[6]坚果.高效协作轻松管理——吉林省外宣办实施信息化提升沟通管理效率[J].软件世界,2005,(06)
[7]统一沟通,释放企业活力[J].微电脑世界,2007,(12)
据悉,腾讯公司近日已向所有QQ用户开放离线文件传输功能。普通用户每天可向离线好友发送不超过10M的文件,腾讯将为用户暂存这些文件,好友下次登录QQ时将收到提醒并可以立即进行下载。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功能的全员开放使QQ这一即时通信平台更加灵活和富于弹性,将大大提高商务用户的在线办公效率,为QQ进一步抢占高端商务市场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腾讯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全员开放离线传文件功能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抵御经济寒流。今后公司会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优化并开放更多方便易用的商务功能。
即时通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沟通的重要平台。权威调查显示,超过8000万网民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QQ等即时通讯工具。来自艾瑞咨询的统计表明,随着即时通信在商务办公中的应用普及,除文字沟通外,文件传输、QQ群、音视频聊天和网络硬盘成为办公人群的最爱,作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提供商,QQ正是以囊括上述四项功能的“快”、“省”商务理念,成为节能减排形势下大多数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支出的首要选择。
文件传输是QQ最受欢迎的特色功能之一。和文本沟通不同,传统上文件传输要求双方都在线,并且接收方必须确认接收后才能开始传输,而且一旦意外断线,双方还需要重复执行传输与接收操作。由于中国网络状况复杂,不同网络环境给文件传输带来了很大障碍,尤其是跨网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一直为人诟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腾讯公司专门立项持续进行文件传输的优化,并在校园网、教育网等各种不同环境下进行了大量测试,确保QQ用户的文件传输稳定高效。同时,为应对意外断线的情况发生,QQ还提供了断线续传的功能,即使在传输过程中意外中断,用户仍可从断点处重新开始传输,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带宽资源。据权威专业网站的横向对比评测显示,QQ在局域网、外网及跨网传输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且传输过程非常稳定。
近年来,商务办公中的文件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在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来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而QQ等即时通讯工具则很好地适应了日常办公和商务洽谈的需要,成为应对金融危机侵袭的网络利器。据了解,QQ2009将在近期公开,届时将整合更加丰富易用的商务功能。
QQ好友不在线自定义表情照样发
QQ的自定义表情让我们能够很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与系统自带的表情相比,当我们向离线的好友发送自定义表情时,就会被拒绝,系统不支持向不在线的好友发送自定义表情。对这种限制,我们该怎么突破呢?
一、多人聊天法
我们可以首先打开与该不在线的好友的聊天窗口,然后单击聊天窗口上方的“邀请好友加入聊天”按钮,在弹出“添加联系人”对话框的好友列表中,随便选择一个好友并勾选其图标前的复选框,将其添加进多人聊天中。
这时,我们再发送自定义表情就已经没有这个限制了。
二、替换法
【关键词】源网协调 四川源网协调 源网安全 源网协调智能安全管理
1 概述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剧增,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厂的大量接入,使得电力供应、需求的两端发生了变化,为电网运行和调度管理提出了挑战,面临着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上要求更加协调、同步,网源间的信息交互上要求更加全面、及时,从电力生产到并网环节的安全体系要求更加统一、健全、安全、智能;因此大电源大电网和智能电网新能源背景下的“网源协调”面临着一系列的智能化技术需求和管理的挑战。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源网生产业务协作、安全智能管控要求以及安全体系的研究,构建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源网协调安全管理智能平台,实现调控中心对发电厂的集约化管理以及构建和谐的源网关系,确保电网安全经济有效的运行。
2 研究背景
四川统调统分电厂较多,由于电厂投资主体多、电厂的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调度技术装备普遍落后、源网协调管理缺乏有效手段、调度执行力弱,如何加强管理和保障涉网安全,是对电力公司的严峻考验;此外随着生产规模与调控数据的不断增长,给源网协调管理带来一定新挑战;从电源侧来看,部分电厂存在调速器参数入库率低、参数整定不规范、验导则执行不到位、复核性试验未定期开展等问题,可能引发电网系统性安全风险,加强并网电厂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因此通过研究构建全面、科学、合理、安全智能的管理体系,实现各种数据之间的及时沟通协作和规范管理,同时建立高效、便捷的管控平台,实现对电厂进行集约化管理,提高调控的管理水平。
3 源网安全智能管理研究成果
3.1 研究内容
分析源网调业务的组织范围、人员结构、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流程,相关制度规范和调度管理机制,业务信息和数据范围,动态和静态的数据管理要求,对交换的业务进行统一的规范,完成构建源网之间交互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模型,打通电网与电厂之间的沟通渠道,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制定相应数据分类、信息分类的标准规范。研究利用自定义平台实现电厂端与电网端各类文件的传输以及相互之间的通讯。并通过自定义平台满足随时定义报表、定义传输数据类型等业务需求;实现对并网发电厂的全面集约化管理。
3.2 研究成果
3.2.1 源网安全智能管理体系的应用
四川源网协调安全智能管理体系的应用不仅建立了有效的沟通管理机制、促进两者之间交流的多层次化、智能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智能管理的科学、规范、合理化。具体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如下:
(1)调控中心的端的管理方式。调控中心设立源网协调总体接口负责人,职责范畴为沟通、协调日常事务,和审核相关重要文件和通知以及工作要求,考核工作完成情况,同时建立和维护调控中心的基础数据资源。调控中心每个业务部门设置业务联络员,由每个业务部门资深业务专责承担,负责源网协调专业的业务管理工作。
(2)电厂端的管理方式。电厂端的人员有1-2名调度业务联络员,且必须是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相对稳定,其主要职责范畴负责对接所有源网协调业务快速响应。电厂端专人维护基础数据资源如通讯录、定制单、各项源网协调技术设备的相关参数,必须及时更新实时维护,以确保基础数据资源准确、全面。相关源网协调的工作完成情况均纳入发电厂运行管理考核中。
3.2.2 构建源网协调安全智能管理支撑平台
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构建安全智能管理平台,成为调控中心与电厂之间安全、智能化、双向交互的公共的通道和平台,实现上下之间顺畅的业务协作沟通交互,采集下达专业业务数据、生产信息等数据,在采集聚合专业业务数据后可以与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分享和融合。
3.3 源网协调创新点与突破
(1)对于电网和电厂集约化、智能化、立体化、安全化、一体化的管理平台,目前国内外均处于空白状态,该领域的管理模式探索和规范的建立属于突破性的创新。通过源网协调安全管理智能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源网之间一体化的管理,优化了源网之间的业务管理方式方法。
(2)通过自定义平台思路和柔性架构的体系,可以适应各种业务场景变化。自定义平台可以满足各种场景数据交互需求,业务人员通过定义采集数据和逻辑规则实现各种数据采集和报表要求,并可自动实现对数据统计汇总。
(3)数据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覆盖面和有效性均大幅提高。通过电厂实时修正相关基础数据动态数据等,电网可及时掌握电厂的相关变化,并确保准确性和实时性。
(4)突破传统的沟通方式,构建立体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和体系。平台提供的实时沟通功能,较原有模式在效率上有极大提升。
4 结束语
通过构建安全智能管理体系和机制,提高了对并网发电厂的集约化的管控能力;动态建立并网发电厂和调控中心的基础数据和公共资源,为源网协调以及集约化管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源的保障;通过自定义平台实现定期和不定期的生产业务数据的采集和自动分类统计分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协作管理的效率。通过构建调控中心与电厂之间安全、智能化、双向交互的集中管控平台,调控中心实现以运行管理、参数管理、技术管理三个方面对电厂进行集中管控。
参考文献
[1]辛耀中,石俊杰,周京阳,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01).
作者简介
张弛(1974-),女,四川省人,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庞晓艳(1968-),女,现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
王彦沣(1981-),男,四川省绵阳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61-01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所谓高效并不是指知识的容量达到最大,而是要让学生的思维量达到最大。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教学中我发现对课本上的例题或课后习题进行变式,可以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还能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针对变式教学谈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设置梯度,层层深入,突破难点
在新知识教学中,精心设计铺垫性变式题组,既体现在知识、思维上的铺垫,又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如:
在讲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时,我设计了下面一组题:
例1: 求下列函数最值(1)y=■sin α+■ cosα;(2)y=sin α+■cosα;(3)y=sin α+■cosα;(4)y=3sin α+4cosα;(5)y=asin α+bcosα.
这组变式题由易到难、由旧知到新知逐步过渡,突破难点。
例2: P为椭圆■+■=1上一动点,F为右焦点,求PF取值范围。
这个问题学生易想到两点距离公式和第二定义,经过优选,选择椭圆第二定义。
解:■=e,PF=ed=e(■-x0)=a-■x0,
x0∈[-a,a],PF∈[a-c,a+c]=[2,8]
让学生感受到第二定义的简便。
变式:P为椭圆■+■=1上一动点,F为右焦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任意一点E,求EP范围。
分析:若P点不在椭圆上,而是圆外一定点到圆上点距离范围,会算吗?退一步,寻找思路,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PFmin-■≤PE≤PFmax+■,转化为原题,■≤PE≤■.
二、转换条件,训练思维
例3: 已知A(0,1),(3,4),O为坐标原点,点C在∠AOB的角平分线上,且OC=1,求点C坐标。
变式一:点C'在AB边的中线上。
变式二:点C在AB边的高所在直线上。
这组变式题目的设置,除了解决单个的数学问题外 ,通过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 ,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 ,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了解、问题规律的掌握、知识技能的巩固、思维的拓展与迁移等目的 。这种题组并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 ,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们的解决能启示一种客观规律 ,能引导与启发学生掌握这种规律。
三、置换条件、结论,提升思维
例4:若圆(x-3)2+(y+5)2=r2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4x-3y=2的距离等于1,则半径r的取什范围是 ______.
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5,d-1
变式一:若圆x2+y2-4x-4y-10=0上至少有三点到直线ax+by=0的距离为2■,则ax+by=0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抓住r≥d+2■,解得直线斜率k范围为[2-■,2+■].
2管理项目软件存在目的与问题
从目的上进行分析,管理项目软件则为了根据之前预设的成本、质量、进度等这些要求顺利完成软件项目提供保证。由于项目管理器作用显得比较重要,那么要想做到项目管理的真正实施,这件事情也并不是那么简单。要想将项目管理这一过程顺利实施,这就必须做到将以下问题有效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定义项目。由于存在着特别强的互动性在软件企业和客户,因此将客户需求合理定义,充分和客户实施相应的沟通,以便一起实施充分挖掘,这样就能够做到与客户需求真正贴近;第二个问题是实施项目组织。从软件行业来看,这一行业是属于高智力密集型,实施项目组织环节当中,势必会引发项目团队和功能型部门之间的冲突、团队运行模式和知识员工个性化的突出,这些因素应该在实施项目环节当中进行充分考虑;第三个问题就是控制项目。软件在实施项目的全部阶段当中,企业必须充分交流、沟通合作伙伴与客户,不管是其中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对整个项目进程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往往在管理软件项目当中都会存在着变化的业务需求、应用技术等,这也就使得控制项目难度增加;第四个问题就是评价项目。往往对于项目实施相应的评价主要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对项目实施评价,受到难以清晰定义软件项目客户需求的影响,使得项目范围模糊将困难带给项目评价,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对项目成员实施相应的评价,而不管哪名项目成员往往存在的个性显得比较强,那么就会迫切自我实现和创造价值,怎样对员工价值实施量化、客观、公正评价,这也是一个难点在管理软件项目过程。
3开发建设软件过程中管理软件项目的重要性
通过与传统的工业企业进行对比,软件企业则会显得明显不同,而且软件企业比较现代企业别的行业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软件企业存在的最为突出的特征,这也就是说企业拥有的最主要资产则是一批能管理、熟悉业务、掌握技术的人。人的成本这是软件企业主要成本,通过积累经验与知识来积累主要财富。针对这样的情况,软件企业最关键的管理内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领域所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讨论人这样的被管理对象。
4建设软件开发团队内容
2现状与问题
新院区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医院信息化弱电基础设施、医院硬件及工作站、医疗信息软件三大部分共80余个子项目,由当地政府全额投资完成。项目拟于2013年初医院试业时正式上线使用,2013年底医院正式开业时完成交付。从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而言,本项目存在以下问题:①项目工期紧、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供应商多,项目干系人组成多,项目的时间进度控制难度大。②从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来看,医院信息化建设非短期之功,可行性分析与论证、立项、招标、选型、合同、实施等全系列过程下来,事务性工作量大,流程繁琐。③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要求严谨,需求调研、分析、设计、实施,环环相扣。④信息化各个环节均为医院试营业及开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关系到医院开业全局的进程。因此,如何高效地推进新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如何有效地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进度,是摆在医院信息化筹建过程中的难题。
3难点分析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包括使项目按时完成所必需的管理过程。其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资源估算、历时估算、制定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等。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项目工程建设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并交付使用。纵观该新医院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本信息化项目在进度管理方面有如下难点:①项目子模块多,共80余个子系统;②项目实施的范围较广,参与科室多,需求复杂;③项目由数个不同的供应商承建,存在较多的接口与先后次序,控制过程复杂;④项目的干系人多,沟通量大,沟通不到位易构成潜在的项目进度风险;⑤项目的实施周期短,只有将近2年的筹备时间,而且要求新医院试业时一次性同时上线。⑥项目建设的要求高,当地政府、中山一院、新医院及群众的期望值高。因此,项目进度控制的难度可想而知,同时项目进度计划的拖延会影响医院整体开业整体进程。
4进度管理的管控方法
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医院项目团队充分分析了项目当前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需求、目标与约束,采取了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论,对项目全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进度管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确保了项目的如期上线。
4.1活动定义
活动定义是指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工作分解为一系列更小、更易管理的活动,并将其识别、归档的过程。在新医院信息化项目中,我们首先通过收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定义范围、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核实范围、控制范围的一系列范围管理过程,对医院信息化项目进行了WBS划分。将整体信息大项目,按照WBS的分解原则划分为弱电基础设施、硬件及工作站、医疗信息软件三大类,共80余个子项目。进而,根据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5个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内容,对各项目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解;最后,再按项目管理8/80原则,将单项任务再分解到最底层的WBS工作包,形成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项目活动定义清单,并采取文档形式使用列表型结构进行记录,实现项目组内共享。
4.2活动排序
活动排序为识别与记录项目活动间关系的过程。它通过分析项目活动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确定活动的先后依赖顺序。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根据活动定义清单,采用前导图法(PDM)对活动进行分析排序,形成了项目计划网络图,并检验活动定义清单中各活动的先后顺序。
4.3活动资源估算
活动资源估算是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或用品的过程。它包括决定需要什么资源、资源的数量、何时使用资源执行活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参照值的欠缺,我们先采用自下而上估算法对项目活动资源进行一次估算;再采用专家估算法,邀请了院本部专家对各项目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二次估算,形成了各项工作包(活动)的活动资源需求表,进而汇总成为资源需求总表。
关键词:高效;团队;工作系统
Key words: efficiency;team;work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30-01
1团队的定义、类型及构成团队的要素
1.1 团队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团队有不同的定义;如: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而本文作者认为: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资源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1.2 团队的类型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的大小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
1.3 团队的构成要素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当要形成一个团队就必须有一个既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团队成员的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更是团队的奋斗动力。人: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3个(包含3个)以上的人就可以构成团队。定位:包括团队的定位和个人的定位。其中团队的定位是指,在更大的组织中扮演的角色,由谁负责;个人定位是指,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权限:主要是指团队所在组织的性质及团队到底拥有怎么样的决定权和授权。计划:主要是指团队怎么样去实现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过程。
2构建高绩效团队系统的四大杠杆(HPWS)
一个详细而明确的能够最大化员工知识、技能、承诺和适应性的人力资源实践、工作结构和过程的组合。
系统由许多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能够或多或少辅助其他部分达到组织的目标。
2.1 信息共享原理①这种方法不是靠指挥和控制,而是更多集中于员工承诺方面。②创造一个信息共享的文化,使得员工能够更愉快地向组织目标工作。
2.2 知识开发原理①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员工需要在“real time”工作中学习,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异常的问题。②不需要一些知识和技巧的工作越来越少,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巧的工作越来越多。
2.3 绩效-薪酬挂钩原理统一员工和组织的目标非常重要.当薪酬与绩效挂钩时,员工工作的成果自然是既有利于公司又有利于他们自己。
2.4 平等性原则①平等的工作环境消除等级和权力的差别,同时也增进合作和团队协力。②当一个曾经孤立于他人工作的员工开始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生产率将会提高。
3构建高效团队工作系统的战略构图
3.1 高效系统战略构图(见图1)如果仅仅是有了一个高绩效的战略构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要使战略构图能在实际运用中能用显其效,还需要和现代的人力资源高度配合,因为在高效团队中人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也只有当人这一重要元素在组织中达到内外契合,才能最后真正建立高效团队系统,很多学者往往都在分析要怎么样构建一个模型,然后希望自己制定的模型能在实践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团队的重要元素:人,没有把人这一元素和模型相契合只是理论而不是实践。
3.2 高效团队的内外契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四大类型(见图2):
3.2.1 承诺型系统:致力于提高员工能力并最大化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回报;投资于广泛的培训活动,开发员工独特的技能;为了发挥员工的潜能,工作定义较为宽松;鼓励员工学习和掌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特定技能;薪酬与员工绩效紧密挂钩。
3.2.2 市场型系统:强调有效率地应用员工的能力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主要依赖于外部劳动力市场来获得适合工作需要的员工;企业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本,而不愿意过多投资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3.2.3 内部型系统:致力于提高员工能力;内部招聘;工作保障;清晰定义的工作等级内的晋升和薪资决定;为了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转化,企业建立起相应的沟通和工作轮换机制。
3.2.4 控制型系统:致力于保证员工服从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更倾向于制定并执行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为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往往以工作为基础。
日见增长的经营问题和风险控制的不对称导致了银行业倒闭的危机层出不穷。巴塞尔委员会对几次金融危机的调查表明,危机根源在于商业银行缺乏完备的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机制。随着我国金融全球化进程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加快,健全的内控制度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些年蓬勃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不得不在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与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不断完善并提高其内控的效率,特别是一些城商行现在已经走出本市、本省迈向全国,那么在庞杂的“总—分—支”机构中,内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城商行存在对于内控概念的盲点,因此,只有先明确内控的构成要素,才能有效全面的实施内控措施。
一、内部控制构成——五要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是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塞尔委员会1998公布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Framework fo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in Banking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框架》)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受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管理人员影响的程序。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特定时间执行的程序或政策,它一直在银行内部的各级部门连续运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4月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定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从《框架》及《指引》中的定义可看出内部控制是一项繁杂且关联性很强的程序,将其细分后更利于实际操作中的有序进行,所以下面将《框架》划分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来探究。
(一)内部控制五要素介绍
1.控制环境。根据COSO内控框架的定义,控制环境是企业的基调、氛围,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发动机,也是内控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其具体包括:(1)治理结构(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2)组织结构;内控文化(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3)员工素质(员工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员工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因此,控制环境是全面建立高效内控制度的前提条件,只有稳住控制环境这个基础,才能推动其他要素的有序进行。
2.风险评估。根据COSO内控框架的定义,风险评估是通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中,风险识别不仅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需要考虑与相关外界之间的所有重大联系,它是一个重复的过程,需要针对环境的变化持续进行。风险评估的第二步是针对识别出来的特定风险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后再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并且随时对现有内控程序的适应性进行检测。
3.控制活动。根据COSO内控框架的定义,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其具体包括:(1)岗位不相容控制;(2)授权控制;(3)会计系统控制;(4)财产保护控制;(5)预算控制;(6)运营分析控制;(7)绩效考评控制;(8)业务控制;(9)应急处理机制;(10)对子公司的控制;(11)关联交易管理等。
4.信息与沟通。根据COSO内控框架的定义,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企业所有员工不仅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而且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其具体包括:(1)内外部信息获取渠道;(2)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3)信息系统建设;(4)反舞弊机制建设;(5)投诉举报制度。
5.监控。根据COSO内控框架的定义,监控是评估内控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运行质量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内控的持续有效,监控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持续性的监督活动和独立的评估。商业银行内控的监控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与稽核,以及内部评价两部分。
(二)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三道防线”
上面已经对内控五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发现上述五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它们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关联,它们相互促进,又相互反馈。因此,我以纵向逐层递进的理念将内控五要素分层纳入商业银行“三道防线”中,构建新的五要素“三道防线”模式,如图1所示。
一、精细准的项目的活动定义与活动排序
活动定义是制定进度计划的基础,为了保证分解的活动能够全面覆盖,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以及WBS进行项目工作的分解和定义,将工作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包并形成活动文档清单。在活动定义的同时,为各活动的控制点建立了相应的里程碑,其中包括:需求开发、系统设计、实现与测试、系统验收四个里程碑,这样就使得后续的项目控制行为有了连贯的基础。工作包确定后,需要依据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中的各项业务分析、业务分解以及业务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对分解后的业务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并绘制出活动进度网络图PDM。 在活动定义和排序过程中,应组织技术和业务专家的全面参与,如有必要还应邀请甲方干系人参与,对项目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准确地进行分解和排序。项目精细准的定义以及科学合理的排序,为制订进度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进行各项资源估算和技术难度估算
资源估算和技术难度估算是进度管理中的关键一环,是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基础。资源包括技术、时间、人工、工具及相配套的设施。为保证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去完成,应按照项目需求说明书以及数据字典和工作包的分解,邀请团队所有成员以及技术和业务专家参与,技术和业务专家对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活动提出需要的资源条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估算,对每一层下面具体的工作所需资源进行估算,最后将所有资源进行汇总。在进行资源历时估算时采用乐观估算A、悲观估算B、正常估算M进行三次估算,并使用PERT公式[(A+4M+B)/6]再进行计算。在关键的链路应估算并预留足够的资源。关键的技术的估算是在确定了需求之后重点考虑的问题,关键技术如果得不到解决,项目的进度难以得到保证、成本失控,甚至项目终止。对关键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估算之后,在关键的技术接口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储备,避免关键技术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三、随时监控项目进度,按需进行进度纠偏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WBS,编制了项目进度计划甘特图,并分配相应的资源,在各关键活动指定负责人,确定每项任务的时候都确定该任务的工作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通过查看甘特图就可以较好地把握项目总体的进度绩效。同时要让每个项目组成员都知道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时间进度表,根据自己的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多个进程同时进行,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中的监控和调控工作将十分重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监控,从多方面精准地掌握工程的进度。监控工作进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工作日志。工作日志要求项目成员(尤其是关键节点)的工作做详细记录.对自己的工作进展做出结论,向项目组汇报。在工作日志中,不得使用“差不多”、“大概”、“完成了90%”、“基本完成”… 等模糊字眼。而是采用某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或者“90%的工作全部完成”或者“再过1 天全部完成”…等方式。各工作节点的成员对自己做出的日志负责,项目经理随时了解项目进度,为调整项目计划提供客观基础。
在进度出现偏差时,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偏差计算时,应结合成本的挣值科学合理计算。在监控中发现进度有了偏差,进行计算确认后,及时纠偏。如在进度监控中,发现使用成本超支,进度滞后,应尽快找到关键问题,增加高效的人员和关键技术,以控制进度,但在进度控制的同时,注意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进度。如在进度监控中发现进度超前,成本节约,不应欢欣高歌,而是应尽快找到此现象的成因,注意是否因关键工作包没有正确识别、范围有无缩小、工作质量是否达标,对进度、成本、范围进行一致性确认,最终找到问题所在。根据经验,很多时候进度超前和成本节约并存时,不是好的工作现象,而是范围的变更和工作包的确认偏差问题导致,如不能得到及时监控和纠偏,质量将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导致项目的最终成本超支、进度失控。
四、进度控制重点关注关键路径
进度控制是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进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进度得不到控制,项目的范围、成本、质量均得不到保证。进度的控制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均应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对进度计划进行监控,及时找到进度偏差成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纠偏方法。在进度控制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关键路径的进度。关键路径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关键路径上的资源若得不到及时供给,关键技术得不到支持,关键路径延期,从而导致整个工期的延时,并可能浪费很多其他链路资源,导致成本严重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