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技巧策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4 17:09: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股票投资技巧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股票投资技巧策略

篇(1)

股指期货即将隆重登场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突破了商品期货时代,金融期货登上舞台。中金所10月下旬公开征求《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等四个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股指期货推出进入实质进展阶段。随后召开的衍生品大会,证监会尚福林主席透露了股指期货将在明年初推出。

股指期货推出已是必然,离投资者也越来越近,当前讨论的已经不是可行性、必要性的问题了,更多的是投资者如何利用这一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理财。对于广大投资者,特别是参与过股票投资的大众投资者而言,了解股指期货这一新型投资理财工具特点,熟悉其与股票投资的异同,分析其投资风险及发现投资机会成为当务之急。

在国外,有这样一种所谓的理财方程式:即将除消费外的可支配收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投资理财。1/3用于银行存款、国债、保险等,目标是保障;1/3用于波动幅度较小、收益率较稳定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目标是保值增值,追求一定风险下的收益率;另外的1/3用于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如成长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股指期货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投资理财组合中的一部分。

玩股指期货,不能仅靠勇气

股票投资实质上是现货投资,而股指期货首先是期货,是对股指未来涨跌的判断。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对于股指期货投资的高风险性投资者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机制能够保证投资者买空卖空,看对方向就赚钱,同时如果投资者做多做空方向错的话两个方向都是赔钱的。有可能一买就跌而一卖就涨。实践上来看,因为期货市场的做多做空均可获利的特性,很多投资者入场交易时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是不对大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后再进行投资,而是多空均做,频繁交易,往往是踏错节拍,两边挨耳光。

股指期货投资的保证金所致的以小搏大杠杆效应令投资者的风险与收益均被同步放大。对于全额交易的股票投资而言,股价涨跌30%~40%并不会令投资者陷入困境。而对于股指期货而言,满仓操作的话10%的涨跌就会将保证金损失殆尽。同上例,股指从1450涨10%至1595,1450点卖出的投资者损失为43500元,损失近83.4%。

此外保证金追加和强行平仓的风险也不能忽视。股指期货实行的是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就是投资者当天的盈亏实行无负债结算,当天赚的打入投资的账户而赔的直接打出账户。保证金不够时期货公司会要求投资者追加保证金,而未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时会对投资者的持仓实行强行平仓。

在上述风险中,投资者,尤其是从股市进入的投资者经常遇到。我们看到,股指期货是期货投资,应该以期货的交易策略进行规避。投资者掌握了股指期货投资的特性,上述大部分风险可以进行有效规避。

首先,对于做多做空都可能赔钱的双向交易机制而言,投资者要杜绝多空都想赚而频繁交易。在交易时,要对影响股票指数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大势的走向。一般而言,个股的走势影响因素众多而复杂,信息更加不对称,而对于股指来说,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通过宏观经济走势更能够判断股指的未来走势,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分享到宏观经济的成果,而不像投资股票时经常是“赚了指数赔了个股”。同时投资者在判断好大势后,不要频繁在反弹时做多而在回调时做空,抓小波段而失去大行情。

其次,保证金的风险与收益同步放大的杠杆效应,投资者要合理正确应用这一杠杆,满仓操作是股指期货投资的大忌。满仓操作使得投资者在谋取高收益的同时,方向做错的话损失也很大,甚至可能本金很快全部损失。我国股票投资由于全额交易,有的投资者在20元家为买的股票跌至5元,看似股票还在,实质上要解套需要上涨300%,难度可想而知,股票投资者在被套的过程中是“温水煮青蛙”般深度套牢,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放大效应,使得投资者资金来去匆匆,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止损更加重要,也就是说方向做错在不伤及筋骨的时候赶快认错,甚至反手,这样就有了翻本获利的机会。

再次,股指期货投资的追加保证金和强行平仓制度对于投资者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股票投资者买入被套后继续持有,甚至在下跌过程中不断买进摊平成本,这一操作策略在股指期货投资中是投资者失败最大的风险,因为大多数股市投资者根本就没有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意识,一般都是满仓操作。股指期货投资中,保证金不足时需要追加,这样要求投资者所持仓位不能太重,一般而言以不超过30%为宜,这样在市场正常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持仓无强行平仓之虞。同时如果需要追加保证金,那就说明投资者先前的持仓方向是错误的,可以先行止损出来甚至是反手,做好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开始股指期货投资之旅吧

股指期货作为资本市场新型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更加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和交易策略。同时又以多空双向和保证金交易等制度使其成为非常理想的投资工具。

进行股指期货投资,投资者要对股指运行的大势进行判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股指期货的特性,使得投资者在看好后市时,并不需要用大量资金去把所有股票都买下来,只要买入股指期货就行了。事实上,用股指期货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投资组合,只需少量的初始保证金就使投资者分享股市稳健成长的收益。将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指与宏观经济状况更多联系起来。

投资者还要更多地了解期货投资的技巧与交易策略,比如严格资金管理,包括头寸管理和风险管理。不频繁交易和满仓交易,顺势而为和严格科学止损等。一般而言,股市上的满仓操作、加死码摊低成本的操作策略绝对不能应用到期货市场,而股指期货的操作策略与技巧则能够提高股票的投资水平,包括前几年叱咤风云的所谓很多庄家,如“K”先生之称的吕梁就是在期货市场出身,而其主要操盘手丁福根也曾为期货公司信息部的分析师。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金融业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新生事物的产生常常伴随着暴利,谁先一步准备,谁就有可能赚到股指期货的“第一桶金”。在正确认知风险、熟练运用各种期货交易策略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运用资本市场这一投资理财工具进行理性投资,获取一定风险下的投资回报。

股指期货投资的四大特点

1、股指期货买卖的是指数化设计的合约

与证券市场交易的是上市公司股票相类似,股指期货交易的是股票价格指数形成的合约。我国交易的是以沪深300指数为对象的期货合约,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合约的价值以300作为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也就是每份合约价值(与每手股票类似)是:股指*300,以沪深300当前1450点为例,每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为435000元(1450*300)。与股市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不同的是,我国当前推出仅有四个股指期货合约,即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当前有当月IF0612、下月IF0701和两个季月IF0703、IF0706四个合约,投资者根据对股指未来涨跌的判断,做出买入或者是卖出上述四个合约的决策。

2、股指期货投资的多空双向交易机制

与股票投资一个重大区别是,期货市场的“买空卖空”双向交易机制,做多做空,也就是看涨时做多,看跌时做空,只要行情看对就可以赚钱。不像股票市场,投资者手上必须要有股票才能卖出,期货市场是,如果投资者判断未来价格下跌,可以提前卖出去,等价格真的下跌后再买入平仓即可。这对做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福音,我国2001年股市一路下跌,广大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价格下跌,所持股票被深度套牢。这一做空机制使得从原来的买进待涨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使投资者在下跌的市场行情中也有获利的机会。

3、股指期货以小搏大的保证金交易机制

保证金交易使得股指期货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保证金交易,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投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股指期货的买卖,以交易所收取保证金8%,一般期货公司加收4%至12%为例。投资买卖一手股指期货合约所需保证金为:52200元(1450*300*12%),12%的保证金水平使得投资者的盈亏放大了8.3倍(1/12%)。我们以1450买入股指涨至1500为例,投资者投入的保证金为52200元,获利为15000元((1500-1450)*300),收益率达到28.7%,指数3.4%的上涨就获得了28.7%的收益率,也就是有了以小搏大的效应。

篇(2)

目前,香港市场上有多只中国基金正在发售或刚成立不久。虽然投资主题相同,但却各出奇招,吸引着不同需求的投资者。

领先:A/H差价有魅力

去年,很多内地朋友到香港开户炒股,最主要的一个理由便是同一家公司的H股比A股便宜许多,没有理由买A股不买H股。这也是“港股直通车”消息传出后,较A股股价折价大的H股一马当先的原因。香港股市后来大跌,大家的热情被狠狠泼了一盆凉水。不过,对A、H股差价感兴趣的还是大有人在。法兴旗下的领先资产目前正在香港市场发售的一只中国基金,便是专门捕捉A、H股差价潜力的基金。

这只基金全名叫“领先中国A/H盈喜基金”,虽然名字中有“A”字,实际上却只是直接投资于H股,不会投资于A股。该基金选股原则是,以系统化形式选股,以市值、流通量和折让度3个量化准则挑选一些有A股和H股的股票。

基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在香港及上海或深圳股市同时挂牌的股票有51只,该基金将先在这51只股票中选出市值、流通量最大的近30只,然后再选出相对于A股有最大折让的H股(不少于12只)进行投资,以博其H股股价可以追上A股股价。投资者可通过投资H股,在捕捉内地增长潜质之余,也可受惠于A、H股差价收窄带来的增长潜力。该基金将以恒生H股指数作为衡量业绩的基准。

基金公司有关人士认为,今年QDII会陆续有资金流进香港股市,加上港股直通车计划也会落实,预期来港的资金都会投资在H股上,而内地机构贸易顺差所得的资金留在海外投资,亦会有利于推动H股的股价。

该基金的投资主题比较独特,但从该基金的选股原则可以看出,其投资立足点是H股股价有可能追上A股。“同股不同价”情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两地有关机构为如何消除这一情况动了不少脑筋,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方案出台。开启“港股直通车”的一个理由也是基于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未来的趋势是A、H股差价收窄,但并不等于H股股价会上升并向A股靠拢,因为估值偏高的A股股价很可能向下,同样会导致两者价差缩小。

基金公司有关人士称,由于人民币未能自由兑换,加上完善的套利交易机制一时三刻也不可能建立起来,所以两股折让概念在未来半年至一年仍属投资卖点。

该基金定于1月24日结束首次募集,1月30日正式推出。

宏信:波动市中玩技巧

如果说去年的股市是牛市中有波动,那么今年的股市则将在波动中前进。在波动市中,操作策略要更加灵活。对习惯于做多的投资者来说,操作难度将大大加大。

针对波动市,宏信环球投资推出了运用“长短仓”策略的中国股票基金――宏信领域中国跃升基金。

采用“长短仓”策略的基金,其资产由两部分投资组合构成,即多头(长仓)和空头(短仓),是将卖空部分不看好资产所获得的资金加码投入看好的股票中,在长短仓头寸互相抵消后,基金的净股票投资仍只相当于可用资金的100%。

采用“长短仓”投资策略,可以运用多种衍生工具,如卖空及股票期货等,在股市放缓或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长短仓更改持股比例,以发挥最高的投资弹性。与只能通过调节股票和现金比重的传统基金相比,“长短仓”灵活性比较高,尤其适合波动市。

我们曾介绍过香港首只被证监会认可的“长短仓”基金――景顺全方位欧洲130/30基金,它是一只“130/30策略”基金,即130%的长仓和30%的短仓。

宏信领域中国跃升基金则是香港市场上首只运用“130/30”策略的中国基金,虽然基金采用130/30策略,但长短仓比例并不限于130/30,而是可以调整至150/50(即150%的长仓和50%的短仓)或是120/20(即120%的长仓和20%的短仓)。其将有别于仅可作长仓投资的传统中国股票基金,可运用多元化的衍生工具,如价差合约、股票指数期货等,在不同市况下创造理想回报。即使在股市放缓或不明朗的情况下,基金经理仍能通过长短仓策略更改持股比例捕捉回报的机会,如卖空估值过高的股份,或在预期后市长期放缓下削减基金持股比重及增持现金。

该基金将投资于中国股票,包括在上海、深圳、香港和台湾上市的公司股票,涵盖总市值超过4亿美元的412只股票。此外,该基金也可投资于在中同内地、香港和台湾拥有重大资产、业务、生产、贸易活动或利益。而在其他地方注册的公司股票。

在众多投资对象中,该基金将采用高度集中投资的策略,选取具有长期现金流、盈利增长趋势及不断改善的营运表现的增长型公司,包括能源、工业、物料、金融等行业,再通过注入资产、股价被低估等捕捉投资时机,致力于升市时获取比大市更高回报。投资注重股份的长线基本因素及短期策略性投资,配合不同市况作出投资决定。而长短仓部分的投资对象可以是股份及指数。

该基金经理表示,投资将集中于20至25只股票,每只股票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在4%至5%左右。在各行业投资比重中,较看好金融及能源行业,分别占其行业比重的30%及25%。

该基金首次发售期至1月23日,首次交易日1月28日。

MQ:小型股里找“黄金”

这两年的股市,经常上演的是“大象起舞”,具有做入规模、品牌的行业巨头受到了市场的热捧,相比之下,一些小型企业虽具有投资价值,但乏人问津。

麦格理旗下的MQ投资管理去年12月成立的MQ中国皇者新星基金,另辟蹊径,专门投资于小型企业。

该基金虽然名为“中国皇者”,但除了在上海、深圳、香港、澳门、台湾外,还将涉及新加坡公司。该基金将主要买卖发展业务的小型企业的股票,以及参与这一类小型企业的首次公开招股,捕捉其增长潜力,帮助投资者受惠于这些小型企业。

篇(3)

当然,另一个办法就是马上追买回来。这看起来好像很冲动,其实,这才是短线投机的最佳策略。因为通常我们卖掉一只股票,不是因为获利满足点已到,就是因为涨幅未如预期,只好提前承认错误,卖掉股票。从后者来看,如果卖掉股票马上大涨,这证明原先长期守株待兔的观点是正确的,当然要立刻追回。

这一点就技巧上来说,有点风险,所以要艺高胆大才行,因为它需要在第一时间分析是否要追买,而且,追买后的预期涨幅目标应该预设多高。如果只是盲目地回头追买,反而是一种高风险行为,极易失败。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你看不准行隋时,安于小赚或小赔的现状,不要太滩过。也因此,当有朋友问我“股票卖了才开始大涨,怎么办”时,我通常建议他回头去想想自己的股票投资哲学是什么,自己的股票投资定位又是什么。

如果是一个偏长线的投资人,或者着眼于投资的人,股票卖了才大涨,根本不值得追高,因为买入成本会越来越高,除非公司基本面状况大幅转好,否则,就投资而言,哪有追买一个成本越垫越高的投资标的的道理呢?更何况,还是自己刚以合理卖价而卖掉的标的物呢?既然手中已无持股,股价于你何干呢?我觉得多数人都没想通这个道理,不知道―个人如果已经下车了,那么,车子将来跑得是快或慢,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篇(4)

文/ 龚得贵

十岁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记,同样,作为保本基金而言,也迎来了中国基金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刻。

保本基金自2003年面世以来历经十载磨砺,发展成为成熟、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正在为投资人保住投资本金构筑良好的防御盾牌。

“保本基金正在成为储蓄未来的良好工具”,一位有着多年保本基金持有人告诉笔者,即使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并且以中至长线投资为目标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保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

刚刚公布的基金半年报数据也证明了这点。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参与平均计算的32只保本基金平均净值增长1.91%,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2.78%,深证成指下跌15.60%,保本基金成为震荡市名副其实的投资防护盾。

从历史业绩来看,保本基金在长跑中表现出了较强的避险增值能力和善守能攻的独特优势,其在单边下跌市中相对抗跌,净值表现通常优于沪深300指数;而在市场上涨时期,保本基金可以及时调险资产比例,有望获取较高收益,相对债券型基金具备一定的业绩弹性。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保本基金,比如近期发行的华润元大保本基金、中海安鑫保本基金、国泰目标收益保本基金等。海通证券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国内已成立的48只保本基金中,绝大多数保本周期为三年。日前获批的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是唯一一只保本周期为一年的保本基金。在业内人士看来,该基金在保障投资人本金安全和力求投资人资产增值的同时,大幅缩短了保本周期,提高了投资人资产的流动性,拥有较高的资金运用弹性。同时在华润元大两大股东“双品牌、双优势”的强势护航下,该基金“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特性或将发挥地更为淋漓尽致,成为低风险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坚实“后卫”。

从我国保本基金面世十年来的历史表现看,已初步展现这一品种“上不封顶,下可保本”的保本增值特性。据海通证券统计,自2003年首只保本基金发行以来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市场上所有至少完成一个保本周期的保本基金100%实现了保本,且完整保本周期内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4.75%,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平均仅为3.42%。保本基金能攻善守的业绩表现也日益得到稳健投资者青睐,为此在行业整体承受较大缩水压力的上半年,仅有保本基金实现37.32亿元的规模增长。

据悉,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将对认购且持有到期的投资者提供“100%保本”承诺,包括净认购额以及募集期间产生的利息之和。业绩比较基准为一年定存税后利率,也体现了该基金追求绝对收益的定位。同时为了在保住本金基础上追求更大向上空间,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投资于股票等风险类资产的比例可达40%。

今年以来,股市的跌宕起伏令投资者避险情绪不断升温,尤其是6月份股市的大幅震荡,再一次警醒投资者“保住本金”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低风险型产品成为投资者最爱,拥有投资“安全垫”,可保证投资者免受本金损失的保本基金,成为当前市场的投资亮点。

投资大师沃尔特.施洛斯也认为,保本比收益更重要。他的16条投资经验中,有一条很好地诠释了保本的内涵——“记住钱是你自己的,一般来说保存财富比挣钱更难。一旦你失去了很多钱,这将很难挣回来。”

从保本基金的过往业绩看,该类基金不仅实现了资金“安全垫”的功能,回报率相对其他理财产品亦拥有类比优势。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在股市大跌的2008、2011年,保本基金收益率分别超越股票型基金40、20个百分点;2007、2009年的牛市中,保本基金整体收益分别达64.53%、10.12%,超越同期偏债基金回报水平;市场环境较为动荡的2010、2012年,保本基金平均收益也战胜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稳健的回报表现加速了近两年保本基金的扩容,相对2008、2009、2010年发行的3只、0只和2只产品而言,2011、2012年市场共发行15、14只保本基金。截至2013年5月27日,今年以来仅半年的时间就有11只保本基金成立。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保本基金认购优势相对申购较为明显,同时作为一种“股债兼修”的两栖类产品,或成为投资者未来资金储备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从最近几年的表现来看,保本基金回报其实远不止“保本”。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保本基金2010年的平均收益率为5.53%,明显高于同期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高于当前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在2007年和2009年的牛市中,保本型基金的整体收益分别为53.32%和15.78%,都超过了同期的偏债型基金。

保本基金的保本密码

文/ 许一山

今年以来,作为重要投资标的的股票、黄金等投资品种一直在低位急剧震荡,这种情形让不少投资人左右为难,钱到底该在何处投资?特别是对一些较低风险偏好者,尤其是有定期存款的人群,有没有一种产品既能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资产组合系统风险,又能保证本金无损失,并且还能获得一定收益的投资者?

《卓越理财》斗胆推荐:买保本基金。它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遇到熊市保证我们不赔钱,遇到牛市又能取得比较好的收益。事实说明,自2003年首只保本基金成立至2013年,市场上发行的相当保本产品都好过同期多数股票型基金。

投资价值凸现

安全亦灵活,善守也能攻,是保本基金的重要价值特点。一般来讲,受建仓时点、产品特点及管理人的投资经验等因素的差异,保本基金的投资收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保本基金的产品配置要求以稳健资产为主,并在适当时机参与部分确定性增长的权益品种。因此比较而言,在影响保本基金投资收益的因素中,建仓时点也就是其运作的市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债市是否有利从而使得保本基金资产运作达到安全线,为进一步增厚回报打下良好基础;第二,股市是否在未来存在机会进而可以博取较高收益。

就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宏观经济数据对债市有利,资金紧张引起的信用品种收益率上升给新增资金提供了配置时机,在保本运作前期可以合理运用信用债积累安全垫;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尽管股市震荡加大,但目前A股市场估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已经处于底部区域,除非再次发生系统性危机,否则下行空间比较有限。未来伴随实体经济的渐趋回升,企业盈利的逐步改善,业绩稳定增长、估值安全的行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或许将孕育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可以从业绩增长确定的行业及个股选择中为保本基金提供博取适度收益的潜力。总的来说,正是当前的市场环境适逢保本基金的资产配置节奏,使得近期发行的保本基金恰逢建仓良机,有望为未来获取良好的收益回报奠定坚实的基础。

凭啥保本

熊市股指动辄亏损百分之几十,就连债券基金也会出现亏损,理性的投资者也会问,保本基金凭什么保本?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保本基金的运作原理是,将资产的大部分投资于与保本周期匹配的长期债券,将债券锁定的到期利息收益,按照一定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并投资于股票风险资产;在随后的运作中,如果股票投资部分获益,保本基金的安全垫就会增厚,保本基金就可以进一步放大股票投资比例,滚动增加高收益资产配置,从而从股市中获取更高回报。可见,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保本基金是否能有效运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行时机。如果基金成立后,能逐步、稳健地累积股票投资收益,那么保本基金就能逐渐增厚其安全垫,投资运作就能更加灵活,有利于其保本周期后期的管理。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保本+增值的产品特点也适应了投资者需求,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对于忧虑投资风险,又不希望错失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保本基金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震荡行情下,选保本基金是比较明智的

——对话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湘杰

文/ 江一禾

《卓越理财》:国内保本基金成立有一个比较规律的周期性表现,03-05年是成立的一波高峰期,10年到现在又是一波,您能解释下这种现象吗?

李湘杰:这个现象主要是由法规和市场两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波高峰期之后,监管层对于保本基金的保证人上有一些考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本基金的发行停滞;2010年证监会出台《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了对保证人等的要求以及投资股指期货的规定。意见出台后,保本基金在2011年初就迎来了第二波发行的高峰期。另外,保本基金一般出现在大家对股市表现不确定的时候。A股市场的走势很难把握,投资者如果觉得目前的估值相对较低,但又怕本金受到损失,购买保本基金类似于配置一个股票选择权。如果股市表现不错,保本基金就会比一年期固定收益类产品更好,上涨空间大。如果一年买对,像07年大牛市,收益将会很可观。保本基金的收益是往上看的,主要是看行情,所以目前市场保本基金比较受宠,主要是觉得对市场不太确定,但又觉得还有一些机会。

《卓越理财》:现在市场环境不太确定,您能说下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对市场的看法?

李湘杰:目前,A股市场分化较大。沪深300表现较弱,持续下跌相对处于低位。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永远不知道指数会不会更低。A股大盘目前估值处于低位,未来获利的机会较大,胜率较大,可是又没有确定把握,那么此时保本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股市上涨就会赚到,如果下跌也无所谓,有本金保障。目前A股大的指数像沪深300已经够便宜了,9-10倍。目前从A股估值来看,指数的胜率是比较高的。

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在股票操作的部分,是采用“绝对报酬”的策略,选股不选市。今年的环境对保本基金来说,机会特别好,一方面指数比较低,下跌的风险较低;另一方面今年个股是有分化的,我可以找到更好的股票做切入,赚更高的报酬,又可以避免本金的损失。

《卓越理财》:6月份市场出现了一波钱荒,您是怎么看的?对未来债市有什么影响?

李湘杰:钱荒主要源于货币市场的波动,体现在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资产期限错配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逐渐去杠杆,所以债市短期会有一些调整。利率会有一个调整过程,但调整过程会较短暂,短期拆借利率很快就回到合理的区间。

《卓越理财》:保本基金为什么选择在此时发行?

李湘杰:最近市场对保本基金的需求旺盛,因而发行胜率较高。另外目前A股位置较低,是很好的建仓时机。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预计在9月份募集完,10月份建仓。第四季通常是产业的旺季,A股在四季度可能会有一波行情。

《卓越理财》:面对A股动荡,怎样更好地利用40%的股票投资上限?

李湘杰:根据保本基金的投资策略,如果股票部位一直赚钱,那么股票仓位最高可达到40%。保本基金的股票仓位受保本周期长短、基金净值和放大倍数等的因素影响,股票仓位越高,当然对应的潜在收益和风险会越高。我们股票投资策略着重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优选个股,以实现绝对收益。

具体而言,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是:第一,顺势投资不抄底。只要涨得时候,就会顺势买,不要去等,不抄底。抄底风险也高,有可能会跌更多。所以我们挑选标的,是用顺势投资去挑。我们的操作方式跟三年期保本基金不太一样,我们更稳健一些,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二,纪律投资不犹豫。我们内部有严格的纪律投资和风险控制,就是上方止盈,下方止损。

第三,效率投资不等待。我们有一个标准的选股流程,基本上碰到阀值就执行。因为一年保本周期较短,我们要为投资者获取更高报酬,必须设定好一个标准的止损点和停利点,不犹豫地去执行。在操作上跟传统的方式不太一样,投资行为上更具积极性和严谨性。

此外,我们有一个量化的系统,叫做GIRM(全球投资研究管理系统),是公司IT和投资部门主动研发的一个系统,通过量化的辅助去筛选股票,相对于主动选股来说,更加精确,更有效率。系统是每天自动筛选,再由投研团队人员去做选股投资。

《卓越理财》:保本周期缩短,对债券操作策略有何影响?

李湘杰:影响不太大,我们会选择比较短期的投资标的。首先我们要控制投资风险,选择跟保本周期相匹配的债券,这样市场风险更小一些、更加稳健;其次在操作层面上要求更加纪律化,更加灵活调整资产配置。

《卓越理财》: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您对中小投资者有何投资建议?

李湘杰:在震荡的行情下,对于投资者来说,保本基金是比较好的选择。一般国外个人投资者基本上都有资产配置的概念,而国内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理念相对较弱。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保本基金的本金是安全的,而理财很多东西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产生支付的风险。如果投资者比较保守但又想分享股市上涨的收益,保本基金是最好的选择。在资产配置中,我觉得保本基金是重要的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需求来灵活配置。

小贴士:

“三大特点三大技巧”

——理财达人鲍锡璇的基金投资之道(含人物图片)

市场持续低迷,弱市之中,我们不得不铭记巴菲特的投资经验: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牢记前两条。

保本基金的三大特点:第一,保本金但不保获利。保本基金虽然本金能够获得保障,但并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第二,保本期为半封闭式设计,即投资者须持有满一个保本周期才能得到保本承诺,提前赎回将无法获得保本;第三,保本基金具备一定增值潜力,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保本基金又可参与证券价格上涨带来的潜在收益。

在挑选保本基金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投资技巧:

篇(5)

第一、持有股票落后于大盘表现,投资价值仍未显现时,投资者需要暂时等待股票价格调整到位。这时,投资者不妨将用于补仓股票的闲置资金,转换成货币市场基金,从而享受“申赎免费、日日计息、定期收益、活期便利”的投资优势,分享超越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息收益。待市场好转时再将其赎回,可以说是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不仅为投资者争取了股票价格调整的时间。同时也使投资者获得了远高于活期存款的利息。

第二、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股票型基金。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处于套牢之中,且未来的业绩并不明朗,股票价格又被高估时,补仓带来的投资风险可想而知。尤其是连续亏损的公司股票更应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既然投资个股的风险存在,而投资者又不能正确把握补仓带来的投资效果,不妨投资于由专家管理和运作的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这样,可以实现回避投资风险而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的目的。因此,对于没有时间进行股票操作,或者欠缺技巧的投资者来讲,投资股票型基金比补仓股票可能更加有效。

篇(6)

不妨给你一些小小的提示。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中,1900年可谓平淡无奇。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着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美国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42%。欧洲沉浸在繁华和希望之中,日本、德国兵强马壮,如日初升。那一年,希姆莱、霍梅尼出生,尼采死了。那一年,美国GNP为187亿美元,人口7609万人,其中纽约州726万人,内华达州只有42335人。那一年,中国正在戊戌后的严冬,慈禧太后图谋废光绪立“大阿哥”,利用闹事,当作和洋人谈判的筹码,结果招来八国联军。那一年稍具成就的科技事件是傻瓜相机的问世和巴黎世界博览会。显然,站在一百年的任何一个天才,都不可能预测100年内的世事沧桑。今天我们在2007年的开端,同样无法预知未来100年。那么,有没有一种投资策略,可以在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下,仍然长期有效呢?

每当遇到难题,中国人的智慧就是去看历史。从过去的100年来看,确实存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它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要理性、谦虚和坚持。

千万别借钱给政府和银行

投资的头号天敌是通货膨胀,政府利用它的刀剑枪炮作后盾,用廉价的纸张油墨印刷货币,把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真货实物弄走。如果你把钞票埋在后院的树下,那肯定是20世纪最大输家之一,因为那样根本无法对抗通货膨胀。简单地算笔账,假如你有1万元,假如通货膨胀率是5%,20年以后,其购买力只剩下35.84元;如果通货膨胀率是10%,那太不幸了,20年以后,你的1万元血汗钱,购买力只剩12.16元了。

如果把钱存在银行收利息,相当于把钱借给银行,这比埋在后院树下略强一点,不过,银行利率常常比长期国债的利率低,那么,不妨直接看一下投资国债(借钱给政府)在20世纪的收益率。

先以20世纪国运还算不错的英国为例。荷兰银行/伦敦商学院(ABN AMRO/LBS)长期债券指数,这个指数基本可代表英国长期国债。如果你在1900年初,以1万英镑投资于这个指数,到了2000年,它将变成188万英镑,按年折算,就是5.4%的年均增长率。听起来还不错,是吗?可是,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就远不是这么回事了。在20世纪的100年里,英国的零售物价年均增长率是4.1%,用这个物价涨幅去减国债收益,就令人颇为失望。这100年里的英国长期国债年均收益率,仅仅是每年1.3%。

长期国债赚得太少,短期国债就更不用讲了。如果你在1900年拿1万英镑投资,买入英国短期国债,100年后将会变成140万英镑,相当于每年5.1%的增长率,扣掉4.1%的通货膨胀率,仅仅为1%的年收益率。

20世纪英国的国债投资者,看来收益不佳。其他国家呢?有一项调查研究了12个国家,它们在今天看来,都算是20世纪残酷的国家间竞争的赢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如果投资这12个国家的长期国债,年收益率的前三名都是欧洲小国:丹麦2.7%、瑞典2.3%、瑞士2.1%。小国的百姓有时是幸运的,20世纪没经历过那些大国的动荡劫难,没有一统天下千秋万代的雄图壮志,也就逃过了德国、日本狂发货币盘剥百姓造成的灾难。

在这12个国家里,长期国债收益率最差的,就是三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德国-2.3%;意大利-2.3%;日本-1.5%,全都是负数。更可怕的是,德国的统计数据中,还剔除了1922年和1923年那灾难性的两年。1923年初,2万德国马克可以兑换1美元;10个月后,需要用6300亿马克才能兑换1美元。这种通货膨胀让所有的国内债务都一笔勾销,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国债都一文不值,几乎造成长期国债投资者100%的损失。这三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在20世纪都出过很多雄才大略的枭雄,可惜,枭雄辈出的国度,百姓往往不幸。

不过,话说回来,这学费也没白交。因为20世纪上半场吃的亏太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对通货膨胀视如洪水猛兽,至今仍未放松警惕。尤其是德国,它在20世纪上半场的通胀是最凶的,结果下半场却是这12个国家中最低的。物极必反的理论再次起了作用,20世纪下半叶,长期国债收益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中,德国、日本均占前几名。

我们从20世纪的历史中,学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借钱给政府,尤其是别借钱给雄心勃勃枭雄辈出的政府,当然更不用借给利息更低的银行。不过,如果由于爱国感情借钱甚至捐赠给政府,不在我所讲的范围之内。既然是由于爱国,不是为了获利,当然不算是投资,他们将获得精神上的丰收。

享受股票的长期复利

上帝制造了通货膨胀这个恶魔,也创造了股票投资这个天使。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尝试了各种社会制度的试验,造成数以亿计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体验了炫目的繁荣和恐怖的萧条。在这100年里经历了最好的和最坏的时代,风暴过去之后,我们发现,最“安全”的国债,其实是不足以依靠的陷阱;而“高风险”的股票,居然是最好的避难所。假设你在1900年初,将1万英镑投资于英国的整体股票(仍然以荷兰银行/伦敦商学院指数为标准),100年后它将变成1.6946亿英镑。强调一下,这里的股票是指“整体市场”的股票,而不是后文将提到的构成指数的成份股(它们的收益远远超过整体市场)。

要提醒一点,在刚才讲的股票投资里,你必须用每次分红得到的钱,再投资回股票中。拿红利进行再投资,是这种策略成功的秘密。假如你同样在1900年初,拿1万英镑投资英国股市,但是你把每次分红都消费掉,用来改善生活,那么,100年后,它仅仅增长为161万英镑,还不到1.6946亿英镑的1%,实在是天壤之别。你把钱投到上市公司里,牺牲你目前的消费,让它为社会多创造点价值,上帝会奖励自制而利他的你。

巴菲特曾经说,他的投资原则只有两条,“第一条,不要亏损;第二条,牢牢记住第一条。”事实上,巴菲特所说的,并不是百发百中的股票神箭,而是说,只要保住本金,去享受复利,哪怕是缓慢的复利,都会是最终的赢家。

即使是从1万到1.6946亿的惊人增长,也只是10.2%的年收益率。20世纪英国整体股票投资的名义收益率,是10.2%;英国长期债券、短期国债分别只有5.4%和5.1%的名义收益率。这项调查中12个国家的股票收益率排名中,前四名是瑞典8.2%、澳大利亚7.6%、美国6.9%、加拿大6.4%。殿后的四个国家,虽然在20世纪曾大起大落饱受摧残,但其股票收益率仍然超过其他工具,德国达到4.4%、日本4.2%、法国4%、意大利2.7%。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把它们变得不平常的,是100年的长期复利。

当年欧洲金融的统治者罗思柴尔德曾说过,“我不知道世界七大奇迹是什么,但我知道第奇迹是复利。”如果你今年才25岁,一分钱也没有,但是,在看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一般来说,只要稍微省点儿,每年存个1.8万元,也就是每月存个1500元,应该不算太难,第一年存1.8万,第二年再存1.8万,第三年再存1.8万……如此坚持不懈,存下来的钱全都用于投资。如果年收益率是10%,你25年后(50岁时)将拥有187万元,35年后(60岁时)将拥有492万元;如果年收益率是20%,50岁将拥有878万元,60岁将拥有5482万元。你退休时就不用担心养老金的不足了。

曾经有人算了笔账,1万元钱,30年算一代人,每年6%的回报,十代人之后(300年后)变成3900亿元。假如明朝末年的时候,你有一位曾曾祖爷爷存了1两银子,按照每年5%的回报率计算,现值是390亿。

可是,你也许会问,通货膨胀呢?如果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岂不是这些10%、20%的收益率变得微不足道?不用怕,即使发生这种情况,股票仍然是唯一的避风港。比如,德国1923年发生恶性通货膨胀,但德国股票市场也上涨了300亿倍。上帝庇佑了那些在灾难中持有股票的人们。

房地产呢?房地产是否比股票更牢靠呢?错了,房地产比股票更不“安全”。在中国人的印象中,似乎买房买楼总是不会亏的,但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经历实在太短,而且,这一二十年,既赶上了国内的特殊地产牛市,又正好碰上全球房地产的牛市,短期(一二十年仍然属于短期)的数据,如果拿来作样本得出所谓规律,是会害死人的。美国的房地产,曾经在100年的时间里原地踏步,而那段时间美国经济同样是在迅速发展。退一步讲,即使在房地产的牛市中,地产公司股票的增长,仍然可以分享房地产的繁荣。

忘记时机,忘记选股

知道要投资股票只是第一步,如何投资才能成为100年的赢家,又是另一个难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比绝大多数人想象的简单得多。

一般人通常错误地认为,股票投资无非两种策略,一种是聪明地选择时机,另一种是聪明地选择股票。其实,这两条都是歧路,都不能确保你成为100年后的赢家。非常遗憾,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几乎所有投资书籍,都在教大家怎么选择时机、怎么选择股票。要想练真功,就得先废掉原来的武功,把这些邪门歪道的内力散去,你应该把这些书籍卖给废纸回收站,也算对循环经济作点小贡献。

妄想发现股票波动的规律、从而判断买卖时机,这是不可能的。认为自己能够预测涨跌的人,如果给予他100年的时间,去做这种实验,唯一的结局就是失败。在这个混沌的市场,哪怕是绝顶的天才,他们寻求涨跌确定性规律的努力,都以惨败而告终。对这种时机选择的努力,马克・吐温在《傻瓜尔逊》中写道,“十月,是投机股市最危险的月份之一,其他危险月份依次是: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1720年3月至6月,英国南海公司股价从每股330英镑涨到1000英镑以上,但3个月之后,便暴跌至每股175英镑。在南海泡沫中亏损严重的牛顿哀叹:“我能够计算天体的运行,却无法想象人类的疯狂。”统计数据表明,你只有大约10%的机会,猜中市场处于波峰还是波谷,而一次成功的买卖,就需要连续两次猜中,成功的概率是10%×10%=1%。如果靠这个进行投资,则需要至少十次的成功买卖(在一生中只进行十次买卖,对于很多国内投资者来说已经极少),十次买卖的时机选择正确率,已经在亿分之一以下。我在此张榜通告,如果你真的发现有人能预测股价涨跌,请马上告诉我,我叫我家娘子一同出来看上帝。

我的张榜想必无人理睬,大师们哪有时间理这种“无聊事情”,都忙着贩卖他们的膏药呢。现在倒是有很多人真诚地相信,虽然股价涨跌不可预测,但产业和公司的兴衰周期,总是可以把握的。其实这也未必。

1900年,英国的100强股票里,铁路业是绝对的老大,占49%的市值。100年以后,铁路业股票只占0.34%的比重;纺织业当时占5%,百年后变成0%;当时电报电话业只占2.5%,百年后占18.4%。而在2000年的100强股票里,市值占12.3%的石油天然气业,1900年仅占可怜的0.2%。2000年占市值11%的制药业、占5%的信息技术业,在1900年更是为零。100年的时间,改变了多少王国、英雄,更何况产业、公司,就算比猜测股价涨跌的胜算略高,但仍远远不足以支撑必胜的交易系统,更何况我们谈的是“跨越100年的投资策略”。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追求确定性的预测,仍然超出了人类理智的极限。任何天才只要作判断的次数足够多,一定会向平均数回归。哪怕是巴菲特,他已经一再地突破这个“回归平均数”的定律。他现在仅仅做了五十年,如果再给他五十年,我相信也难免要向平均数回归。如果头脑继续保持清醒不出昏招,他的长期业绩表现,我觉得会日益接近于指数基金。彼得・林奇的例子更典型,这个七八十年代的偶像级基金经理,在90年代大牛市的开端离开了市场,并且据他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所讲,在2000年左右的大顶峰,开始看好并买入网络股……

神奇的指数基金

我们得承认,在保持谦虚的前提下,人类的理智仍然是伟大的。虽然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我们有了次优的选择:指数基金。你应该忘记时机、忘记选股,埋头持有指数基金(对指数进行跟踪的基金),然后根本不理会市场如何波动、不理会行业、公司如何变化。

很多人喜欢把一些概念混淆起来:道琼斯指数与美国整体股市、恒生指数和香港整体股市、国企指数和H股整体、日经指数和日本股市、金融时报指数和英国股市。弄不清这些指数和市场的本质区别,也是他们找不到正途的原因之一。

这些指数和各自所在市场的区别,就在于指数有所谓的“适者偏差”和“胜者偏差”。先讲“适者偏差”。用通俗的话来讲,区别就出在指数的编制方法上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指数,从道琼斯到恒生指数,从金融时报到日经指数,其中的成份股,全都是多年残酷血拼的幸存者,那些被踢出局的公司,早就已经被剔除出指数。也就是说,指数永远给你展示市场较为美好的一面。

“胜者偏差”加重了“适者偏差”的影响,进一步造成指数的“强者恒强”效应。经营管理越好、运势景气越好的公司,在指数中的权重就越大。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指责现在的指数,认为大公司股票所占的权重太大,导致指数的作用“失真”,这种指责并不对。以英国的金融时报指数为例,1900年最大的5家公司所占比重,高达30%左右,最大的10家公司所占比重超过50%。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公司所占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直到90年代才开始反弹,不过,仍然赶不上1900年所占的比重。无论大公司的权重下降还是上升,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由于“胜者偏差”和“适者偏差”,指数总是强于整个市场。比如,前文曾讲过,假设你在1900年初,将1万英镑投资于英国的整体股票(以荷兰银行/伦敦商学院指数为标的),100年后它将变成1.6946亿英镑。但如果你投资的不是整体股票,而是持续投资于金融时报100之类的指数,收益将比这个数字大很多很多。

所以说,现在很多人所抱怨的“赚了指数不赚钱”、“跑不赢指数”,根本就是一个必然现象。指数不等于市场,从长远来看,指数一定会强于市场整体。随着基金在市场中的比重增加,当它们本身成为市场时,就会被自己所击败。假如有1000家基金构成市场主体,其中一定只有少数基金能够超越平均数,理解这点并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而指数基金则不同,由于指数从长期来看必定超越市场,所以,大多数进行“选择时机、选择股票”的积极型基金,在长达100年的竞争里,必定会败于“无为而治”的指数基金。

篇(7)

青年时期称为人生的“尝试期” ,青年人已经摆脱了青春期的稚气,为大学毕业后尝试新的生活做好了准备。然而,当他们进入工作领域后,很可能会发现,多数人不清楚该如何管理刚刚获得的薪资。

大学毕业前,青年人是父母辛苦赚来的钱的消费者,毕业后情况完全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只能在不超出收入的水准上进行消费。他们得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形成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方式。初期,他们可能还享受不到父母辈的居住条件和交通工具。

青年人必须在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策。不论是房屋、家具、汽车、衣着还是娱乐,都要与现状吻合。他们必须考虑:是在收入范围内选[!]择现代的生活方式、做出决策?还是任性地透支信用卡?是享受不必要的高消费,继续依靠父母支付账单,还是理智、耐心地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

在这人生的转折处,青年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投资理财这个问题,特别是中长期的投资理财。中长期的投资理财关乎日后自己发展动向,是青年人不断奋斗的目标。那如何规划自己的中长期投资理财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

投资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制订目标,到计划和安排实施,再到行为的管理,中间不断循环和调整。首当其冲的第一步,就是制订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

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是整个投资理财规划中的起点,是基础,却常常被人们忽略。目标缺失的结果是,你像一个无头苍蝇般到处寻觅食物,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当然会极大地影响具体行为的实行,影响投资理财行为的效果。投资理财目标好比登山时的目的地,没有目标,就会走很多弯路,非但不能事半功倍,还可能事倍功半。

(一) 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要与生涯规划相结合

制订投资理财目标,并不是拍拍脑袋就能信手拈来的。投资理财是为了生活上财务无忧,因此投资理财目标的制定必须和自己的生涯规划联系在一起。明白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和真正想要的生活,对未来人生安排作思考和探索,包括生活的地点、职业规划、家庭的生活方式等。要有长远眼光,关注长期的人生目标,而不应当只看眼前。例如,有一个年轻的会计师,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留学。在他即将硕士毕业的前夕,他在上海的父母不幸身故,留给他一套老式的花园洋房,价值上千万元。要不要出售这套房产,可以说成为他个人投资理财规划的一部分。如何确定一个“出售花园洋房”或“不出售花园洋房”的计划,这必须和他自己的人生规划结合起来考虑。如果打算今后一直在美国居住和生活,这套房产显然不适宜一直持有,跨国的管理成本极其高昂。好在他在毕业前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初步规划,打算学成回国,开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他已经取得了美国的会计师职业资格,因此到国内开事务所是没有问题的。结合到自己今后的事业选择和居住地选择,他最终做出了“在自己的花园洋房里开事务所”的决定,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二) 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的确定要有先后顺序

即便你所制订的所有投资理财目标都是具体明确,是“好的”,但仍然不可能全部实现。因为你的精力、财力、时间是有限的,投资理财目标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情况。此时,你只能忍痛割爱,选择将其中的几个纳入投资理财规划中,集中精力去实现最重要、最紧迫的那几个目标,其余的目标等待今后有机会的时候去实现。

二、量力而行,合理进行中长期投资理财配置

为了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已经制订的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到达自己投资理财“目的地”,当然首先要明了自己目前是站在哪里?也就是说要了解家庭现有的财务状况,对家庭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看看自己能有多少节余可供分配到不同的投资理财计划中,从而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进行合适的资产组合配置。

(一) 分析家庭收支状况,做好预算争取资金空间

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不同的收入,可以分为主动性收入与被动性收入两大类。主动性收入主要有工资收入和劳动报酬佣金,以自己的主动劳动取得;被动性收入有福利收入、投资收入、经营收入和知识产权收入等。长期稳定的被动性收入大于家庭预期总支出时,个人财务就可以说达到自由状态了。所有的家庭开支则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固定支出,这些一般是定期定量要固定支出的费用。这类支出刚性很强,通常还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因此一般无节省余地。比如房屋贷款,保险等。

第二类是可变支出,主要是家庭的日常开支,如交通、通讯、水电煤等等。

第三类是弹性支出,这类支出一般不是必须的支出,而且变动的幅度范围很大,比如旅游、娱乐、交际、文教培训、美容健身及一些属于奢侈品的消费等等。

对于普通人而言,通过连续3个月上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流水记账,一般就可以看出家庭收支的大概情况,知道钱都跑哪儿去了。通过将支出归为以上三类,就可以看出家庭支出的问题所在。

为了控制支出、尽量节余资金,增加可供未来积累的资金,以便进行中长期的投资理财。主要可以在记账的基础上,对家庭现金流出作些调整,同时可采用“预算法”做好家庭开支控制。

家庭预算的主要方法是“量入为出”。根据经验和趋势,预测下一年的收入,同时根据经验规划紧急预备金、预算每月的固定支出和可变支出。这样就能大概了解每月有多少钱可用于投资积累。当然,每日记录可变消费的金额,也可方便今后

总结和调整。对于青年人,具体来讲,可采用如下顺序进行支出:留存退休基金,偿还按揭贷款、信用卡债务,支付保险金,留下紧急备用金,留出家庭基本生活开销,留下投资组合资金,满足兴趣爱好和知识消费,进行奢侈消费。

其中,留存用于退休基金积累的金额可以在l0%左右,还贷部分不要超过35%的安全警戒线,保险费不要超过收入的1o%,基本生活开销要事先做好预算,用于其他投资的资金自己也要做好估算。最后剩余的钱,才能用于较昂贵的爱好型和奢侈性消费。

对于季度性和年度性的收入,则可安排用于年度性的支出项目,如旅游费用、年度性的学费等,如此这般,家中的现金流就不会显得局促。

(二) 对自己的收入“收税”

此外之所以建议在拿到收入后,立刻将其中的5%~10%预留不动,主要是为了起到强制储蓄的目的。这部分钱最好能归纳到一个账户中,定期购买一些货币市场基金,长期积累也可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如半年或一年后),再转投其他品种,进行较为安全的、收益较高的投资。如果能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对自己的收入“收税”,到了退休的时候,你一定能从这个账户中得到惊喜和裨益。

通过分析自己的家庭收入和日常支出,知道了自己能进行中长期投资理财的能力,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中长期投资理财工具,以便实现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

三、中长期投资理财工具的选择

青年人赚钱能力和赚钱的再生能力都比较强,事业和人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就一般情况而言,年轻人在理财上应持进攻性策略,即在安排好即期消费、作好基本避险的前提下,将更多的私人资本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以追逐私人资本收益的最大化。

(一)选择中长期黄金投资理财

对比其他理财工具,黄金理财产品的优点独一无二:首先是保值功能,可对抗通货膨胀及政治经济的动荡,可作为个人理财的“保险箱”;二是黄金具有永恒价值,可作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工具而长期持有;三是在投资组合中,可以利用黄金冲销风险,保证资产的价值。20__年以来,黄金体现出不凡的下跌抵抗能力。黄金价格走势长线走牛特征明显,据专家预测,今年全年的金价将呈现高位盘整、借机走强之势。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美元弱势格局不变和油价上升势头不减,另外,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促成了金价长期走牛的局面。

炒金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作为青年投资者,炒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具备哪些技巧呢?首先,个人投资者应做好炒金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介于外汇和股票之间,炒金者既不能像外汇理财那样,一心往外看,主要关注国际政经形势;也不能像炒股者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关心国内金融市场;炒金者必须关注国际与国内金融市场两方面对于金价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美元的汇率变动以及开放中的国内黄金市场对于炒金政策的变革性规定。

其次,注意选择所投资的黄金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品种的黄金理财工具,其风险、收益比是不同的。投资黄金主要分为实物交割的实金买卖和非实物交割的黄金凭证式买卖两种类型。实物黄金的买卖要支付保管费和检验费等,成本略高;黄金凭证式买卖俗称“纸黄金”,其交易形式类似于股票、期货这类虚拟价值的理财工具,炒金者须明确交易时间、交易方式和交易细则。实物黄金也分为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黄金,其投资技巧也是不同的。纪念性质的金条金块,类似文物或纪念品,溢价幅度比较高,且投资加工费用低廉的金条和金块有较好的变现性。投资纯金币的选择余地较大,兑现方便,但保管难度大。也可以投资在二级市场溢价通常较高的金银纪念币。根据爱好,个人亦可选择投资金饰品,但金饰品加上征税、制造商、批发零售商的利润,价格要超出金价许多。而且金饰品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会产生磨损,从而消耗价值。在选择黄金投资品种时,不同品种的这些优缺点和差异性都应当着重考虑。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中长期黄金投资理财应密切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风格。对于青年人来讲,黄金投资意在对冲风险并长期保值增值。所以用中长线眼光去炒作黄金更为合适。他们应看准金价趋势,选择一个合适的买入点介入金市,做中长线投资。

(二)选择中长期股票投资理财

投资股市,投资者不但可以获得股票分红,还能从交易中获得交易差价收益。通常而言,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选择股票投资应有不错的收益。投资股票,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财务分析及信息搜集能力,良好的判断力和心理承受力,并且它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它是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的投资工具。由于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股票交易中还存在很多非市场因素,因此,投资股市的风险是相当大的。投资者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孤注一掷,以赌博的心态去炒股。对于青年人来讲,股票投资要特别注意方法:

1、不要满仓。在证券市场中股票的价格随时波动,没有谁能判断股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也没人能判断明天是涨还是跌。所以不满仓就是给自己一个保险。

2、不要买过多的股票。作为青年投资者没有条件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去分析和跟踪过多的个股。其实只要盯紧一部分绩优股、潜力股,从中精选几只,赢利的机会将大大提高。

3、止损要坚决。股票投资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风险管理,股市中没有常胜将军,最大程度地把握每次盈利的机会,保证有足够的利润弥补可能的亏损。一旦可能亏损,就要坚决封杀下跌空间,不让亏损侵蚀利润。 一旦看错不愿止损,由浅亏变成深套,最终损失惨重,无力自拔,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从近期大盘行情看,目前股市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受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今年股市连续拉伸,已涨了六七百点左右,涨幅远远超过前期众多机构的预测,短线获利非常丰厚;其次,由于周边市场的调整、美联储加息,国内市场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另外,有色金属板块的大幅调整,股改也将进入新阶段,6月份又将有新股发行。

在所有板块中,金融行业中的银行板块比较适合青年人做中长期投资。如浦发就比较稳定,除息之后就填权了。深发展表现得也不错,最高拉升了5%以上。青年人可以从一些优质银行的中长线投资中获得比较大的收益,每年应该能实现15%—20%,三年可以获得30%-50%的收益。比如像招行,预计今明两年公司可以获得30%左右的增长。另外,电子信息板块景气度较高,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不要看短线波动,而是要看发展前景。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建仓位,做中长线投资,即使一时套牢,也不会影响最终的获利。

(三)选择中长期基金投资理财

基金投资简言之就是汇集许多投资人的小钱变为大钱,再交给专家或专业机构代为管理运用,以共同分享利润及共同分摊风险的一种投资运作模式。按投资标的区分基金主要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

1、股票型基金是以股票投资为主,以求赚取股利或资金增值为目标,是最传统且最普遍的基金。其特点是风险较高,报酬较高,投资技巧要求不高。青年人具有固定收入,又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且能够承受一定风险,适合选择此类投资工具。

2、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安全性大和流动性高的银行定期存款、政府公债、可转换公司债、金融债券等。其特点是风险低于股票型基金,预期收益适中,适合谨慎但又希望有较高收益的投资者。

3、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例如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库券、即将到期债券等。其特点是在各类型基金中风险最低,流动性好,资本安全性高。适合拥有一定金额的短期闲置资金,并希望有稳定增值机会的投资者。

篇(8)

很多股民认定了“捂股”的投资策略,但在2006年这种办法恐怕不灵了,因为股票市场齐涨齐跌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可预见的随机性因素将直接影响股价。因此,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手中的股票结构;开放式基金的持股情况会定期公布,这些股票是基金专家综合筛选的,一般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小额投资者可以跟踪一只业绩较好的基金,参照其选股思路投资股票,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论2006年股市机会有多大,不论你的资金有多少,都要记住一句忠告:不要借钱炒股,也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股市中。

基金理财

选择开放式基金要看基金累计净值是否稳定增长,同时要留意它的持股结构是否具备上涨潜力,普通投资者还可以参考晨星等专业基金媒体的基金推荐指数;选择基金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力和投资市场变化情况选择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基金,并灵活调整持有比重;封闭式基金与市场炒作有关,价格波动较大,个人投资者很难把握进入时机,可以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进行投资,从而减少短线波动带来的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

各家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起点虽然都提高到5万元,但因为运作方式的不同会使收益有差异,这时投资者应货比三家,选择收益较高的产品,同时还应考虑是否可以提前赎回、能否办理质押等因素,兼顾流动性;因为理财产品门槛的提高,并且很多银行将在2006年推出对大客户的“差别化收益”,因此中小投资者可以和熟悉的亲朋好友联合,以联合账户的形式购买理财产品,以获得准入资格并取得较高的理财收益;普通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一般是固定的,适合不喜欢冒风险的投资者;而挂钩型外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看起来很高,但承诺的最低收益率却往往只有1%,适合能承受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激进型投资者。

黄金买卖

银行推出的黄金买卖业务一般有柜台交易、电话交易和网上交易三种方式,投资者可以通过柜面电子屏、电话或者网络获取实时报价,并发出买卖指令;炒金和炒汇一样,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且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金价的动态,以及国际国内的利率、汇率、游资等各方面的信息,内外兼顾才能规避风险,获取盈利;国内目前可供投资黄金的渠道除了银行纸黄金外,还有实物黄金、品牌金条等,投资者可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当地黄金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选择。

外汇买卖

篇(9)

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

股票市场中投资人面临着两类风险。第一类是由于受到特定因素影响的特定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给该股票持有者带来的风险,称为非系统性风险;另一类是在作用于整个市场的因素影响下,市场上所有股票一起涨跌所带来的市场价格风险,称为系统风险。对于非系统风险,投资者用增加持有股票种数,构造投资组合的方法来消除;对于后一种风险,投资者单靠购买一种或几种股票期货合约很难规避,因为一种或几种股票的组合不可能代表整个市场的走势,而一个人无法买卖所有股票的期货合约。在长期股票实践中,人们发现,股票价格指数基本上代表了全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如果把股票价格指数改造成一种可买卖的商品,便可以利用这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对全市场进行保值。利用股票价格指数对股票进行保值的根本原因,在于股票价格指数和整个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二、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决策层也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

同其他期货交易品种一样,股指期货也是适应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股票市场取得飞速发展,上市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胀。股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二战以后,以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取得快速发展,它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逐步居于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然而进行组合投资的风险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价格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以美国为例:最初的股票交易是以单种股票为对象的。1976 年,为了方便散户交易,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DOT),该系统直接把交易所会员单位的下单房同交易池联系起来。此后该系统又发展为超级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SDOT)系统,对于低于2099股的小额交易指令,该系统保证在三分钟之内成交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对于大额交易指令,该系统虽然没有保证在三分钟内完成交易,但毫无疑问,其在交易上是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优势的。与指定交易循环系统几乎同时出现的是:股票交易也不再是只能对单个股票进行交易,而是可以对多种股票进行“打包”,用一个交易指令同时进行多种股票的买卖即进行程序交易。对于程序交易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纽约股票交易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认为超过15 种股票的交易指令就可称为程序交易;而一般公认的说法则是,作为一种交易技巧,程序交易是高度分散化的一篮子股票的买卖,其买卖信号的产生、买卖数量的决定以及交易的完成都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它常与衍生品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活动,组合投资保险、以及改变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的比例等相联系。伴随着程序交易的发展,股票管理者很快就开始了“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和管理的尝试,“指数化投资组合”的特点,就是股票的组成与比例都与股票指数完全相同,因而其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指数的变化完全一致,所以其价格风险就是纯粹的系统性风险。在“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的实践基础上,为适应规避股票价格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开发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但由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辖权存在争执, 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琼斯股票指数达成协议,该报告迟迟未获通过。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蒲.M.约翰逊和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才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了障碍。

到1982年2月16日,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的报告终于获准通过。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道.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一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在4月21日,芝家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日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也先后开始了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目前,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交易也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

(一)期货市场与金融期货的产生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向前推到十六世纪的日本,不过直到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后,期货交易才算迈入有组织的时代。事实上,当初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并非是一个市场,只是一家为促进芝加哥工、商业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商会组织。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远期合同,盖因当时的粮食运输很不可靠,轮船航班也不定期,从美国东部和欧洲传来的供求信息,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芝加哥,粮食价格波动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利用远期合同保护他们的利益,避免运粮到芝加哥时因价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损失。同时,加工商和出口商也可以利用远期合同,减少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加工费用上涨的风险,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由于期货交易所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现货价格风险转移的场所,因此,从期货交易的合约中即可看到各个时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在期货市场150余年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即是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推出外汇期货合约,标志着金融期货这一新的期货类别的诞生,从而掀起一个期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1975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的抵押凭证期货交易。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短短十年间,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相继问世, 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已经形成。期货市场也由于金融期货的加盟而出现结构性变化。1995年,金融期货的成交量已占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80%左右,稳居期货市场的主流地位。此外,金融期货的诞生,给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期货市场的时机。自1980年始,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自己的期货交易所,至1993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过美国,成长速度极为惊人。

(二)股票指数期货的产生(70年代)

与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其他各种商品期货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同样是顺应人们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专门为人们管理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而设计的。

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由宏观性因素决定的,作用时间长,涉及面广,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规避,因此称为不可控风险。非系统风险则是针对特定的个别股票(或发行该股票的上市公司)而发生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无关,投资者通常可以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规避此类风险,因此,非系统风险又称可控风险。投资组合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系统风险,但当整个市场环境或某些全局性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即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各种股票的市场价格会朝着同一方向变动, 单凭在股票市场的分散投资,显然无法规避价格整体变动的风险。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所谓不可控风险的影响,人们从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新型金融投资工具的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由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为唯一结算方式,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本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剧烈,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它的兴起,一方面给拥有股票和将要购买或抛出股票的投资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也给期货投机者以投机的机会,使得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得到了不同投资者的青睐。

(三)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1982~1985年)

自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三年,投资者逐渐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传统方式,即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还诞生出其它投资方式,包括:第一,复合式指数基金诞生,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份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样效果;第二,运用指数套利,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这是由于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四)动态交易工具(1986~1989年)

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 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尤其是过去十年来,受到资讯与资金快速流动、电脑与通讯技术进步的冲击,如何迅速调整资产组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兴企业和投资基金必须面对的课题,股票指数期货和其他创新金融工具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途径。

(五)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8~1990年)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单日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虽然事过十余载,对如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凶”之一,使股票指数期货的发展在那次股灾之后进入了停滞期。尽管连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唯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事实上,更多的研究报告指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并未明显增加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为了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包括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涨跌50点以上时,即限制程式交易的正式进行。期货交易所则制定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涨跌停盘限制,藉以冷却市场发生异常时恐慌或过热情绪。这些措施在198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小幅崩盘”时,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指数期货自此再无不良记录,也奠定了90 年代股票指数期货更为繁荣的基础。

(六)蓬勃发展阶段(1990 年-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股票指数期货应用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配合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非股票的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在股指期货和权证等新的产品推出之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单边市场,市场参与各方都只能在股市上涨中获利。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一举改变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市的历史,使得市场各方在股市上涨和下跌中都有盈利的机会,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将得到极大丰富。对于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机者来讲,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对于看好股票市场未来总体表现但缺乏选股能力的投资者,可以简单地买入股指期货,以获取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对于选股能力较强但对股票市场总体走势缺乏信心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买入看好的股票同时卖空股指期货来回避系统风险并获取套期保值的收益。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缺陷,当在某个阶段对某种证券的定价出现明显的偏差时,套利者就有了获取无风险套利收益的机会。

股指期货推出后,资产配置的手段得到丰富,配置效率将明显提高。在过去没有股指期货的时代,投资者进行一级资产配置的方法,只能是调整股票和债券等其它投资工具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在看空股票市场整体走势时,只能减少其持有的股票。这种最原始的资产配置方法效率低下、成本高企,容易造成股票价格大幅度的波动,还受到流动性的限制。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快速高效地实现资产配置,使暴露的风险敞口便捷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调整。

股指期货推出以后,风险管理的方法更加有效。股指期货是高效率的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交易量大、流动性强、杠杆作用高、交易成本低廉等优点,比过去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便于机构投资者集中统一管理各项不同投资业务的风险敞口,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正是由于股指期货的这些优势,我们预期,股指期货的推出将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篇(10)

证券市场上最常见的有三种投资方法,即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和两者结合考虑的办法,同样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长线投资和短线投资。很多投资者刻苦学习各种投资方法,究竟哪种方法最有效呢?

有人说,股市巴菲特的成就已经告诉了世人,坚持基本面分析法进行价值投资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全世界毕竟只有一个巴菲特,而且我们不能忽略投资大师中也不乏索罗斯、罗杰斯等短线高手。

其实问题的答案是:股市中没有最好的投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成功始于知己。《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要想在股市投资战中获胜,亦要如此。

面对于如何做到知己给出一点建议,以供投资者参考。

知识上的知己

有这么一句格言“ 一个人的佳肴常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其实这句话是提醒投资者,不是所有的成功方法都能复制,但是形成自己投资方法的前提却是大量知识的积累,所以对于一些经典方法的研究与学习仍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投资者要知己,明确自己对于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的最为熟练。能够熟练运用自己精通的方法会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思维上的知己

在面对同样一件事件的时候,有些投资者往往更加注重战术和细节,而有些投资者则注重战略的研判。在面对同样的突发状况时,投资者的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有些投资者能在第一时间对趋势作出判断,而有些投资者需要整理思维,慢慢观察出未来趋势。

通常情况下,注重战术细节和思维反应较快的投资者更适合运用技术分析法和短线投资的策略,而注重战略和思维较为周全的投资者偏向基本面分析法和中长线的投资策略。

时间上的知己

进行股票投资,投资者必须要清楚自己能够运用的是操作时间。如果拥有充分的时间,就可以清楚的观察证券市场中的细节问题,可以对许多变化作出第一时间的反应,比较适合短线加技术的投资策略。而投资者如果很难拥有完整和空余的时间,则不建议做短线投资,还是通过基本面来观察股票的长线价值更为适宜。

投资者可以遵循自己的作息规律,以更合理的进行时间管理。

财务上的知己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是每个投资者入门前都要充分了解的。所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财务情况来进行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股市前应该明确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并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选择投资的技巧。

如果投资股市的资金对于流动性没有任何要求,也就是说不需要作为应急资金使用,有足够的承担风险的能力。那么投资者可以偏向使用基本面的分析方法进行中长线的价值投资。如果对于投资股市的资金流动性有所要求,则不能过分偏向基本面分析法进行中长线投资,不仅在时间上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在风险控制上则表现的更为关键,为了确保资金安全不受行情下跌的影响需要及时止损出逃。所以,这部分投资者,更要关注技术面的因素,做短线的投资。

节奏上的知己

投资节奏反映出了投资者的心态,是速战速决还是能够耐住寂寞,放长线钓大鱼。很多投资者说希望看到自己买的股票明天就涨停,其实这就是一种短线投资的心态。须知在牛市中,有时下跌调整才能帮助股票更好的上涨,往往放缓节奏也能收获更多。所以在投资行为中,你的性子是急是慢将决定着你的战略与战术。如果是短线的心态,那么就要把节奏调快,要训练出快速的反应和积累足够的经验。如果坚守阵地,进行中长线的机制投资,则要戒骄戒躁,对于一只股票的基本面充分的研究,最好更要坚信自己的判断。

上一篇: 物流管理基本知识 下一篇: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