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必修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4 17:09: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的必修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学的必修课

篇(1)

手机不仅仅是人们沟通联络的工具,更是人际交往的无形纽带。

还记得汶川地震中那感人的故事吗?一位母亲用自己那薄弱的身躯竟挡住了那从天而降的土石,护住了怀中那嗷嗷待哺的婴儿。母亲离开了人世,孩子奇迹般地生还。地震过后人们在帮那位母亲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三个字:我爱你。正所谓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啊!面对此情此景,你不能不为之动容,哽咽,感动。

篇(2)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遵循经济科学的教学规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比例。根据我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教育模块为主,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囊括了国家教育部所要求的经济学专业特有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的设置是加强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在专业上继续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为实施专业教育实践训练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同时不断为学生拓宽视野的课程建设思路,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着学科发展适时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并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教学目的。

二、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创新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而设置,因此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专业必修课程是经济学专业所特有的在自身特定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的专业化课程,包括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课程。在专业必修课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不足,只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反应,而削弱了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照本宣科或是学生被动式的学习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接受式教学中被抹杀。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加强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教育创新。

以世界经济学课程为例,教学过程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世界经济学课程在教学环节中不设置实践性环节,因此课程体系以学科的逻辑顺序进行设置,但目前学术界对世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第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世界经济学某些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重复。学生可能已修读了与其具有交叉内容的相关课程,如在教学过程中再重复讲授,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专业必修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做法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缺陷,而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应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实施创新教育,下文仍以世界经济学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程体系的创新

首先,课程体系的设置对课程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高校教学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世界经济学学科历史较短,课程体系不强,与国际贸易等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因此教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就应针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及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世界经济不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以及其他世界经济行为主体)基础上由国民经济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世界规模的有机体,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因此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割裂的国别经济,而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整体。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建立该学科的体系,即以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为主线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这样可能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这种设置形式既符合逻辑思维方式便于学生把握教学思路,又符合该课程是现实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的特点,可以将现实的热点问题穿插于课程中进行探讨。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具有较完整教学体系的课程在内容创新上相对较难。针对世界经济学到目前为止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一特点,整理、归纳己有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共同点,探索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应该反映当代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新变化,其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作为发展中的学科,新事物和新现象不断出现,而世界经济学的教材更新速度难以紧跟实际情况的变化,所以在讲授该课程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无须按教材内容一一讲解,可以采用专题式的讲授。可以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专题,既可以介绍教材中所提及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相关原理,同时又联系经济实际,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出现与交叉学科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但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有意识地引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来深入分析问题,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具有理论深度。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既是热点又结合中国实际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选择不同问题通过课后的资料收集,撰写小论文,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学生可以对其发言进行提问,由发言者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常用2-3个课时的时间。通过这些讨论发言,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口头表达和组织能力。这种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既加深了对世界经济基本理论的理解,也对中国经济问题给予很大的关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也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的信息,学生的某些观点推陈出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世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理论发展动态,以多媒体课件作辅助,适时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生想学习的课外知识,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添加到多媒体课件中。

篇(3)

一、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三、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篇(4)

作为大学英语必修课,大学英语是大学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基础内容,具有教育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普及和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任。语言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学为视角审视教学问题和教育改革,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语言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阐述

语言与经济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在现行实际状况和理论研究中,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而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成本、收益、价值等要素,最终达到语言学习和应用的效果最优化。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大学英语教育,可以得出更高的费效比例,获得最大的收益。

结合现在通说观点,语言经济学就是融合了经济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观点,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语言学习应用中的问题,其中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存在;第二,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投资的过程;第三,语言的价值在学习和应用上存在高低的区分;第四,语言作为一种资源,受供需、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英语教育也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布,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过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能以满足社会对于英语应用人才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亟待革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利用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有效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从学生个体学习着手,语言经济学可以有效解释英语学习的目标和重要性,提升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从教育宏观角度看,英语的学习对于强化我国人才体系,加强语言人才储备,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创造效益价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语言经济学的分析和指导,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育模型单一导致效率较低

作为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每个学生的必学内容。大学英语不仅作为必修课出现,甚至还有很多学校将英语成绩与毕业证书直接挂钩,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学。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不够,这既有学生自身的思想问题,同时也有着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复合要求的问题。在大学阶段,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英语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要求,而在现行大学英语教育的框架下,一般都是按入学成绩进行简单的划分,这样的划分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而在这样的教学体系里,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教学现状,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英语人才能力培养不足

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而言,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亟待改革的,不是教育的安排上,而是在教学重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大学英语教学都侧重于课本知识,就是简单的读写,而对于听说等训练则明显不够,这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的情况。在当今社会上,对于英语听说和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大学英语仍停留在过去的基础阶段,所以人才培养效率很低,对于英语人才应用能力的锻炼不足。

三、语言经济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分层次教学提升教育水平

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当地文化和教学水平的限制,不同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级,过去传统入学成绩“一刀切”的模式并不可取,而是可以采取自愿和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样就降低了英语教学的边际成本。

举例来讲,对于好学生可以改用“1+3”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必修,再配合三个学期的选修,对于中等生,则采取“2+2”教学模式,就是增加一个必修,减少一个选修,剩下的学生则可以全部采取必修模式,帮助其利用大学期间的教学资源,尽力追赶,提升英语水平。

2、教学资源供给采取多元化模式

在课程的提供上,有必要对课程进行可能的细化,而不是一般采取的一级、二级等这样的水平分级,而要分口语、应用、文化等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薄弱环节,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课程,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现在很多学校都采取了选课的模式,英语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学校总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随着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英语已经成为每名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英语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提质增效,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从语言经济学角度审视大学英语教育,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将英语作为一项社会资源,通过最小的投资,换的最多的价值回报,是语言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价值所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实际操作和具体细节需要注意,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不断创新,增强实践能力,总结经验教学,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代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校园英语(下旬),2016(1):13.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三)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另外,修好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但是,自高校扩招以来,经济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至于学生对教学中讲到的经济学案例有兴趣,而对逻辑热推导、公式、数学证明难以接受。再者,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科学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才能强化基础性理论课、外语类课、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国际经济学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在数学、英语等方面涵养,以适应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有效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就是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对经济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在培养经济类人才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当你给学生讲课时,可能不会使你学到太多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但当你与经济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等时,都可以获得许多让你难以获得的信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使你能够直接接触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有效地运用到国际经济学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用效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进行国际经济学知识交流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全方位、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三)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另外,修好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但是,自高校扩招以来,经济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至于学生对教学中讲到的经济学案例有兴趣,而对逻辑热推导、公式、数学证明难以接受。再者,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科学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才能强化基础性理论课、外语类课、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国际经济学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在数学、英语等方面涵养,以适应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有效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就是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对经济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在培养经济类人才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当你给学生讲课时,可能不会使你学到太多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但当你与经济学者对话,听着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等时,都可以获得许多让你难以获得的信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使你能够直接接触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有效地运用到国际经济学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用效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进行国际经济学知识交流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全方位、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6.

篇(7)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工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与实践),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课题(编号:XJK011CGD008),湖南工程学院2011年教改革项目(实战导向的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6-03

1.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方向性和科学性

从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数目众多,但总体上专业方向性不明确,作为专业特性体现的专业核心课程含混不清,凌乱的专业选修课之间没有形成职业模块,课程内容空洞,针对性差,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课程更新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公共课设置不当。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而我国高校现行公共教育课的现实是政治素质教育课比重过大,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课程不足,造成对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忽视,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是专业课设置错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些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往往把综合性大学的培养计划照搬照抄或者简单修改后移植到自己学校来,造成课程门类广,数量多而且繁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虽然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但不专,存在博与专的矛盾关系问题,就业时往往无所适从。此外,课程间缺乏耦合,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偏离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以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选读这两门课为例,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选读内容部分重复。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而资本主义部分内容与资本论选读重复,区别是知识深度不一样。然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关于资本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宜过深。那么资本论选读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政治经济学中加大比重,两门课的知识通过政治经济学一门课程来完成也是可行的。

1.2 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与国外一些注重实用主义的经济学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教育明显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是专业课程设置明显地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一贯的精英教育思想,使我们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高的目标导致所制订的培养计划追求专业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缺乏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理论化程度过高,导致“非精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接受度大打折扣,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国内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移植的是国内综合型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大多理论程度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才能掌握好。但众所周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非精英化”,导致这些学生在高深理论学习上的难度和惰性极大地增加,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专业学习的效果。导致学生对课程中理论难度较大的部分难以很好地掌握,只能粗浅地理解所设课程的皮毛,从而最终导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各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但都没有形成很完整深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今后的发展方向。

1.3课程模块配置比例不合理

一般而言课程设置的模块主要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无论从哪种类型来看,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模块配置比例都不太合理。

一是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据调查,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比例一般达到全部课程的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选修课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很少。在欧美等多数大学,本科学生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达到了 30%,有的大学比例更高。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德国工科大学基础阶段25%的学分为选修课,专业阶段50%的课程为选修课。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往往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历来的授课习惯未经学生选择而事先确定的,名义上的选修课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必修课学分过多导致学生被迫将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对付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学生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本科经济类人才应以运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很多定位于应用型的高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却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着课程学习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习实践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工作。

1.4课程设置与学校定位不匹配,缺乏地方特色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自身条件,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我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地方高校,这些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要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性。也就是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特色。因此,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加大本土课程开发,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在选修课程设置上,都应加大体现当地区域特点,为当地区域服务的课程。另一方面,还要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立足地方、服务当地的使命感。但纵观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几乎都没有结合当地区域特点来设置的课程,只是泛泛地开设了一些基础性的课程,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经济学人才不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2.1目标

定位于应用型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培养要求,把经济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当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应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着重于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手段,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向经济学和经贸相关领域扩展,具备较强的渗透能力和适应能力。

2.2 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强调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知识传授上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对吸收、运用和创造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注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要用系统思维方式,把进入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置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设计,并从人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特别是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与统一,以便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一个更适合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是创新性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努力改变“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化、灵活化课程设置,突出新、综、活、实。

四是统一性原则,追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也体现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个明显偏差,即重科学性课程设置、轻人文性课程设置。这也是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人文性课程的设置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3.1 更新专业课程价值观,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课程价值观是设计课程结构的行为先导,也是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现代课程建设的公认理念是,课程的整体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具体到经济学专业而言,开放性要求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含的知识信息要与经济界及社会大系统的知识信息之间能经常地进行交流。灵活性要求指课程体系具备自我调节的机能,能够对学习者个人需要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反映,建成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可控性则要求在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基础上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准确地诊断出课程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随时获得调整和纠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这就是课程现代化的三性。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实现这三性呢?

第一要在分析社会需要、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科发展内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才有可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程度。

第二要在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各门课程的局部优化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关系,要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先、为重。要经常重新审定、合理调整经济学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课程改革。

第三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根据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从整体上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好各门课程的分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对于每门课程的改革,要处理好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精选内容,确保重点。还要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理论,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接近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使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

第四要注意吸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有先进性,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3.2 加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软化学科间的界限,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衔接;二是淡化细节了解,强化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呢?

一是要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必须做到课程因地制宜,分类设置课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分门别类设置课程。在基础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围绕国外经济学中级水平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计量课程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是要加强经济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的局面,积极地扩大选修课的开课规模,增加选修课程的总量和自由度。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做法,根据社会就业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兴趣,在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后,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给学生一定的灵活性。

三是要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课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交融,突出综合性,改变文理严格分科,各门课程之间互不通气自成体系的现状,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应变性。

3.3 重视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实现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不足,高校应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力求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揉合在一起,结合基础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计量统计类课程进行模型构建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我们应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订单生产”,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双赢合作。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企业也在实习的过程中观察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信用度和创新能力,为毕业时企业挑选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出实验、实习、理论科研等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要求和实践状况所知较少,也缺乏足够的实践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不足实施教学、实践、实习、科学实验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学校的实验室来,把他们的工作经验直接输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同实验课的老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利于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企业、金融机构等的最新情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

3.4 开设灵活性和前沿性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时代性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发展趋势,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追逐和适应社会变化及其需要,而美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部分教学内容,引进新课程。以此为鉴,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贯彻高灵活性、强实用性的原则,在课程结构优化设置上,课程设置要结合经济实践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按照“适应需要,拓宽口径,加强重点,发挥优势,促进联合,着力提高”的专业建设原则,对现有的经济类专业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

在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上,继续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加一些适应新世纪、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和技能性的内容。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并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体现课程的“前瞻性”,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优化教学过程上,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3.5 勇于课程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各所高校都在追求人才培养特色。而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敢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的能力可以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独特性上。一般说来课程体系的特色形成有三条基本途径:第一、在四大比例关系上突破常规,即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的比例上与他校有所不同;第二、在专业主干课程的选择安排上与众不同;第三、在选修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形成本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郭远.贵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2]谢惠琳.关于经济学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3(6)

[3]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 长春大学学报,2006(5)

[4]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西[J].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篇(8)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理论课程,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已经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其教学和实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甚至严重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使得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本文旨在分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的学课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课,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挪威经济学家Frish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的结合。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学科多样性、理论与应用结合性以及数据依赖性的学课特点[1]。首先,计量经济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作为工具,用来分析经济现象。这种学科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甚至还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及其操作。其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其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和数理理论,模型的回归和假设检验等需要统计学理论,而最终目的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即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实践。最后,计量经济学具有数据依赖性强的特点,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性非常高。计量经济模型能否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和随机性的数据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数据。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这些学课特点使得这门课的讲授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大多数本科院校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

1.先修课程设置不合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科多样性使得这门课对于先修课程的设置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大一、大二期间必须完整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算机理论基础。然而,部分高校在大二期间就开设计量经济学,或者与其它先修课程同时开设。此时,学生对于部分数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还未涉及,或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时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较多涉及到Stata、Eviews、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这些软件往往涉及较少,这也导致学习难度加大。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具体,也不够准确,大都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学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不合理。有些老师授课过程中只给学生讲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对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从未涉及。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讲授教学内容,讲到哪算到哪,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甚至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花很多的课时在给学生讲理论推导,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量与实验课时量不匹配。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模型建立、数据收集和整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将较多课时用于计量经济学理论讲解上,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的内容非常欠缺。而且在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当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课时比重较低。以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其计量经济学总课时是48个,而实验课时是8个,这难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对于计量经济学软件及其操作不熟悉,或者仅熟悉一些过时的软件,而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更先进的软件及其操作,这些也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纸上谈兵”,难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写作的积极性。

三、改进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本科计量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1.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本科高等院校在经济管理类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并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明确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定位,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设置为必修课程,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必须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后,让学生在学习经济经济学课程时更游刃有余。

2.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来说,应该设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避免过多讲授数理推导,着重讲解问题产生的来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计量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比较前沿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3.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一方面,依据学生培养要求和学生水平优化配置教学和实验课时,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2:1,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熟悉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1:1,注重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实验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授应用以加强学生对于应用的理解,而在实验课时中也可以适当讲授一些计量理论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4.完善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对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平时成绩以及实操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保障学习效果的课堂考勤和课下作业,实操既能考察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5:3:2,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4:4:2,着重考查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參考文献: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中,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理论课程,构成了大学本科院校经济类的核心结构,这些学科的教学也一直是国内外财经类高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国内外一直不乏研究者,目光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或者课程的设置上。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多样,就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社会、来自教育部门、教育政策等因素。本文着重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体会,分析了如何合理的调整学习,以便提高诸如西方经济学之类的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西方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主要国家流行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在西方国家,该课程是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相应的,在国内的高校中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西方经济学也已经占据了专业必修课的基础地位。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简介

经济学是一门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变换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也不例外,它的主要内容基本是统一于现代主流的经济学之下。包括全面深入的研究考察各个市场主体的决策性质和规律,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等问题。从目前的教学安排来看,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在本科教学中,通常分为两个学期进行学习,作为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有一定的难度系数。

1.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

西方经济学源于对经济现象的诠释,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实践中抽象和分离出来,而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加入了一些前提条件、假设和假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学家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理论与经济实践背离的瑕疵被发现出来,于是对条件假设和假说重新认识和重新设定,这是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可见西方经济学从起源到后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没有离开过经济实践活动。

2.图形和数学模型结合

为了更为透彻的分析经济问题或者预测经济发展趋势,西方经济学经常运用数学工具建立经济模型,运用模型中参数的变化说明经济趋势或者经济原理。但是数学类的经济模型只能从数值方面考察经济运行的结果,难以解释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于是西方经济学常常辅助以图形或者单独运用图形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图形与数学模型的结合,要求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既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又要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在我国,大多数本科高校,尤其是独立院校,在制定经济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通常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功能应定位于服从培养应用本科人才的专业知识基础,并由此来组织教学的各项工作。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高

由于课程安排西方经济学作为专业必修课,通常是在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进行学习。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学科。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多,课程难度较高。除此之外,对逻辑推理的要求也较高。由于此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由几百年来无数的西方经济学家在经济理论上的杰出贡献综合而成,理论体系宏达,并且不同的章节中理论之间存在递进性,推演性强,因此对学生要求高,需要始终全神贯注。因此课程本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高。

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真实情况并不理想。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课前没有预习,或者课后复习时间不充足,在某章节学习中产生了困难,继而会选择放弃或者跳过。当前面的理论没有学习好时,后面的理论因为前后理论的依次递进关系,就会变得更难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无法理解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便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

(二)课程的实用性相对缺乏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其教科书上讲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而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许多现实的经济现象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许多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离我们很远,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另外,作为纯理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抽象,尤其是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大量的经济模型与理论部分,相对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难以协调应用教学手段

传统的理论性课程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由老师帮助学生树立规范的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帮助学生后期的学习,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按照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难免会出现沉闷的状态,学生也会表示需要加入应用型的知识以更好的理解知识与活跃气氛。

伴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经济学的课堂也加入了多媒体的使用。根据前面的介绍,西方经济学的课程除了重要的理论模型之外,还需要大规模的数学推演。如果把全部过程都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点是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随之而来也有难以避免的缺点,即没有老师亲自示范理论的分析与公式推导过程,学生通常无法很好的理解经济理论的形成思路。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中,需要做出协调。

四、提高目前教学应用性的几点设想

(一)介绍经济学的最新发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最根本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活跃程度,“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目前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驱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和研究自己的专业课程。经济学又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科学,并且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的演变,并随之产生一些新的理论和词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介绍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保持与前沿科学的紧密性,从而扩展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例如当一些经济学的学生或者当今的年轻教师群体,在他们学习GDP这一概念的时候,还没有提出绿色GDP这一概念。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学生己经毕业进入社会,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要,并且逐步进入了经济研究者的视野,绿色GDP概念就自然而然的被提出来。如果在学习期间教师用了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入介绍这些新的进展,那么接受过这样的训练的学生将更容易理解GDP的概念,并且很快地、自然而然地学会在考虑经济问题时加入环境保护这一因素。如果只是靠知识的灌输,那么学生在遇到新问题目的时候,往往对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上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二)联系实际,引进案例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实际上,各类经济学教材或专著中也不乏非常经典的案例。有些原理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著名的科斯定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来阐述;外部性原理则可以通过米德的“蜜蜂与果园”的例子来阐述;公共物品则可以通过“灯塔”的故事来阐述。这些例子已成为经济学中经典的例子,具有了不可替代性,给经济学留下一个永恒的传统,使经济学诗意盎然。但是,仅仅分析这些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西方经济学与中国本土经济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例如引用“谷贱伤农”的现象来解释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不同弹性的商品产生的不同供求变化。这是因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针对西方经济学中不同的原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则可以从现实情况着手,一步一步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过程可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互动完成。有的则可以先阐述原理,然后让学生分析现实案例,这样通过从具体到一般或者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与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调整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为应试教育,对于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这种应试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另外,大学中现有的考核方式,期末卷面考试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行考试方式仍然以开卷和闭卷考试为主,尤其是闭卷考试,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扭曲,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忽略了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和吸收。

西方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应该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更应该重视教学与考核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闭卷的考试方式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尤其是重视基础知识,让学生熟记知识点,为以后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但是,教师也应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认真记录学生的平时的表现,并实施教考分离,合理分配平时、期中和期末分数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杜,1996

[2] 张丽华.甘理案例教学法[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杜,2000

[3] 张红岩.《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

篇(10)

2.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体系不明确,教材多,专著少

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制较晚,受西方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文章和著作缺乏对体育经济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学科的细化和内化程度不够,造成教材不少,但真正的具有中国体育经济特征的专著并不多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树立体育经济学学科意识,对体育经济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梳理、内化,然后形成文章和著作,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

2.2缺乏研究环境,规范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缺少高度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支持,而且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规范研究,而涉及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典型的如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体育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匮乏,己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瓶颈制约。

3.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对策

要发展中国的体育经济学,需要对学科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体育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共生群落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体育经济学本身就是学科交融化的产物,加上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其他学科如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与体育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体育经济学研究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学科,通过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共茂,为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学科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细分化和完善化,任何学科的发展进程,都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研究对象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分割细化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年轻学科,随着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体育经济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细分化趋势,其内部亚学科会渐次増多“(1)从内容看,可细分为体育消费经济学、体育投资经济学、体育组织经济学、体育产业经济学、民族体育经济学等;(2)从体育活动的性质看,则包括观赏体育经济学和参与体育经济学;(3)从具体的体育产业活动看,包括体育赞助经济学、体育电视转播经济学、大型赛事经济学等。

体育经济学已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体育经济方向),但数量不多,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全国统招本科生专业招生简章中就没有设置该专业,而有社会体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经济学受到的重视不够。根据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科下设4个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同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中,下设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包括体育经济学,这种专业设置与中国目前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的紧迫任务是极不相称的。

上一篇: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 语文的教学过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