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教学过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4 17:09: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文的教学过程

篇(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其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柳斌同志在1997年就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进入新世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1.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于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2.优化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身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生命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的广度、频度、力度、深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3.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契诃夫说:“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按学生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师生、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新的热情。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可使学生在相互帮助、悦纳、赞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容融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并焕发生命活力。

篇(2)

“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大家共识的教学基本准则,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是指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地发挥和对学习责任的承担。但这种学习上的自主不是天赋,要将学生潜在的可以的学习自主变成现实的自主,需要老师的指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既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源泉,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落脚点。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组织和规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也会给教育实际工作带来极的危害。”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它帮助、推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心智和谐发展的人,而学生通过充分地利用教师指导,则可获得更大的自主。

学生在网络教学活动中,自己决定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方式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积极思辨,对研究内容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能依靠自己收集处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老师的指导则是表现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实行全程跟踪指导,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辅导,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发现和走出可能陷入的困境。

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更习惯于从属、习惯于被主宰,他们自觉出于这样的地位轻松而无负担,缺乏问题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要学生提一两个问题比让他们回答10个问题更难。在实践的开始,如何摆正学生的位置,端正观念,让学生接受这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参与欲望,更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指导、辅导、引导、因势利导,更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多的交往和参与情感的交流,进行质疑、探索和研究。

二、构建“主动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发展”的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应该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网页,将专题网络教学形成一个框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主体对专题网络文本进行展开主动参与,积极感受、思考、独立探究,不断领悟,发现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构建成果,获得整体发现与提高的教学模式,即:主动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发现。

1.主动参与,自主体验

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求知的兴趣。教师创设疑难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设疑寻导,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兴趣和参与需要,这是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网络教学活动、产生真实问题的前提。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在情境中教师引出学习课题,提供参与机会、示范指导、参与方法等。在这个环节,学生初次参与,兴奋由内转外,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引导自学,参与自主体验。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设疑提问或设计恰当的研究性切入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加以适当引导,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自主网络教学环境中。网络教学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有待学生在问题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在交流平台中去填充。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这一主体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换回直觉经验,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充分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材料不同主体阅读解文的心理活动也不会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此,学生参与自主体验就是发挥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给他们提供自我联想和想象、自我创造的空间的可能性,教师不可能越俎代庖,将结论交给学生。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质疑问难,在自主感悟中发现见解,通过主观努力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组织交往,参与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往,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8人不等,由小组长负责,教师对小组的交往合作交流作出必要的指导与调控,让学生主体自由畅述、相互启发,个投入、更积极发表见解,交流意见,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获取更深入的体验,形成良好的阅读气氛。

总结评价,拓展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全班讨论,由小组代表汇报参与阅读或取得成果,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学结,巩固知识,教师给与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参与,学生的参与得到了拓展与提升。

2.独立探究,质疑思辨

研究性主体阅读以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这是更深一层的阅读阶段。学会学习、自我发展的途径是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勇于尝试,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发现问题。这样,独立探究既是主体阅读的一般心理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教学过程,但它不同于对文本的“分析”,其目标更明确,动机更强烈,方法更实用,从而主体参与阅读实践更有效。“只有首先提出问题,才能启动学生思维,使创新活动始终以提出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在独立探究中要学会于看似无疑之处生疑,于看似平常之处见奇,质疑思辨,随处发问,强化问题意识。教师对此要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知识查找资料,尝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获取成果。如(学子争鸣学生一段话)。

3.自主发现,品味求真

篇(3)

一、过程与结果互相对立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三、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

篇(4)

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讲解关于对“弯弯的月亮”的一段描写,他让学生发挥想象来描写月亮想什么。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角。”他摇头;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茄子。”他否定;当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他还是否定;可这时学生视乎明白过来了异口同声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这是老师非常高兴的说“完全正确”。应该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的相当不错,很形象,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的这么多的说法都不给予肯定呢?那是因为他的备课本上写的句子是“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试想这种“捉迷藏”似的“引君入翁”的教学,遏制、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给教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大多数的学生体验不了回答老师提问成功的喜悦,当然也提高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绝不是教学的生动,相反,教学的生动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性,彰显个性。

误区二:可以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也不是教学的生动

有的教师一味的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不视讲解的课文内容等情况而定,好像唯有课堂气氛活跃,才是教学的生动,才是教学的生动。不过,但就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看,不同的课文应创造不同的课堂气氛,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只是课堂气氛的一种。仅此一种,也需要分辨清楚是在什么层次上,如果是逗学生笑笑而已或一笑了之,并无多大思维价值,是追求课堂表面气氛活跃,算不上教学的生动。

误区三:缺乏教师指导的“放羊式”的教学不是教学的生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教材选编了一些自读课文,但有的教师误解编写的目的,把自读课文理解为“自己读”的课文,于是在教学自读课文时,为了体现“自读性”的特点,教师上课时或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己读,或虽然成立小组阅读、讨论,但是都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学处于松散无度,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片面理解“自读课”的涵义,把教学引向歧途。“自读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效果,也决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的曲解。

误区四:“满堂问”也不等于教学的生动,也不同于“问题教学”模式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向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这堂课就越生动,越成功。于是老师在“问”,学生一面回答“是”或“不是”,好不热闹,看似生动。同样这种“满堂问”的课堂教学也是对教学生动的一种误解。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并不是你提的问题越多越成功,关键是你提的问题本身是否有价值,能否切中课文要害,是否是大多学生所质疑的,这些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些浅而易见,简单的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也提出来,让学生回答,那就毫无意义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创造性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不但会提出问题,还要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尤其要培养学生在诸多问题中发现新的联系寻找突破口,这种问题教学模式是可取的,“问”应是包括学生质疑和教师合理设题两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强调自己的“问”,不但不能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动,相反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败笔。不是语文教学的生动,也不同于“问题教学”模式。

篇(5)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21-02

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升。但是中职生语文学习层次参差不起,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组建合作小组

1.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情况组建合作小组。中职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千差万别,语文素养也有待提高。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口头作文了解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已经具备的语文能力。当掌握了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以六到八人为宜。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选择组内语文学习能力强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组内各项语文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2.以学定教,选择适合中职生的语文教学策略。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已经逐步推进,学生逐渐变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是否能够激发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语文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进行教研组研讨备课,共同探讨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再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案。教师在课前就要精选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语文训练题目,以便在课前或者课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如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训练。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能够让学生能力有所提升的知识成长点,巧妙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小组合作教学,促使组内学生共同提升

1.多媒体课件辅助中职语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学习提示,也能够让学生合作更有目的。如在《阅读与欣赏》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阅读内容中重点词语以及句子,让小组内的学生在多媒体的提示下更好地完成词句的解析讨论。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下更好地掌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2.多媒体拓展阅读与欣赏篇目,让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另外,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这么大的阅读量单凭学生的课上阅读是无法完成的。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开辟中职语文网站,在校园网站上传优秀文学作品,安排不同的合作小组阅读不同的优秀文学作品,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堂上进行优秀文学阅读心得的交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拓展阅读量,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交流中更好地感悟文学作品的精髓,在小组讨论时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者感悟。当小组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全班交流,体会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强化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和思考。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不仅要教会学生列提纲、编文摘等阅读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做批注完成对作品的深度解析。

三、强化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提升口语交际以及写作能力

1.强化口语交际训练。中职语文教学是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掌握就业和创业所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以及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训练掌握口语交际以及写作训练。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出示各种口语交际题目,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进行口语表达,然后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内练习表达,再由每小组选择本组口语交际不错的学生在班内交流。如在课前三分钟,教师让每一个合作小组准备与自己的就业方向相关的口语交际题目,并在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自主组织合作小组进行课前口语交际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路,在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写作能力。中职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数学生需要走向工作岗位。因此教师不但要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而且要根据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写作范围让学生进行训练。必要的话,中职语文教研组可以根据中职生的就业特点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在完成课本写作训练的同时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置相关的写作场景,让学生先进行各种写作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内进行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对于优秀的作文习作,教师可以集中全班学生再度评改,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作文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岗位所需。中职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集体讲评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的习作,而且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评改,对于典型性的问题习作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展台的形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习作交流,让学生懂得在习作中应该规避哪些问题。教师在学生合作的时候,要实现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习作要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已经掌握的语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更多的职业工作、生活、学习所需要的写作方法。

篇(6)

一、调整教学要求,坚持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教学的一大规律,这道理人们都认同,可实际教学中违背的却不乏其人。

有的老师讲文言文时,比较简单的文言实词,学生还不理解,复杂的就出现了,文言句读还读不清,翻译课文、分析课文、归纳总结又出现了,这样的教法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语文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要适当做些练习。是因为知识转化能力的途径是有效的练习,现在的矛盾是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看:一是从“精讲”上动刀子,课堂上腾出时间,让学生多练,洋思初中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是有道理的;二是着重加强基本训练,不要好高骛远。总之,要把学生的基本功打扎实。

二、注意启发引导,创设讨论情境

教学就必须通过自己在认识和熟悉了学生内部精神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的进入角色,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的知识能激起内在的希望和要求,从而达到暴露教学思维过程乃至发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目的。为达到此要求,我想针对教学内容,抓住思维冲突展开讨论极为重要。

以《藤野先生》一文中“赴日学医”和“弃医从文”的讲解为例,去日本、离日本、学医、弃医截然相反的选择应怎样理解呢?查阅过资料的同学会发现,鲁迅当年去日本为的是救国,走医学救国的道路;另一部分深入分析课文的同学会看到鲁迅从“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的刺激中猛醒,认识到必须唤醒麻木昏睡的国人,才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疗救国人的灵魂,最终完成救国之志。这样我们相机引导学生,弃医从文是鲁迅医学救国的道路受阻后,面对惨痛的现实做出的断然决定,这种上下求索,一弃一从恰好是先生的一心一意救国的生动写照。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达到深刻的程度。

三、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才能谈得上自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式上的学会有可能蕴涵着实质上的错误。例如:句子内部的停顿问题,“李明看见王芳笑了。”这个句子根据不同的停顿可以有两个意思:李明笑了,或者王芳笑了。我们得认真分析,在不同的位置加停顿号,句义可能随之变化,这类问题要彻底搞清楚。

学生经过每篇课文的学习,每阶段的学习,到底学到了什么?哪些是重点?要诱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起来重新认识,做到大致上心中有数。让学生自己做这些工作,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例如小说的学习,要从人物、环境和情节入手。就谈人物,有主要人物,有次要人物,还有线索人物等。人物性格怎样,又是怎样刻画出来的,这个人物自身的前后对比,这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比,也就是人物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例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比较,梁衡笔下的夏和古代诗人诗中的夏的对比。

为了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还应不断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归纳积累有关知识点和题型,在此基础上再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能的场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如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封建知识分子,他们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经过回忆、思考比较后会发现,孔乙己与范进的共同点还有都热衷科考、热衷功名。不同点在于:孔乙己没“爬”上去,范进“爬”上去了;孔乙己诚实守信,范进虚伪。作者对其态度也截然不同,吴敬梓辛辣地讽刺范进,鲁迅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科举制度使人蜕变,使人神志迷乱。由此可见,无论科举考试考中的还是落榜的都是受害者,从而达到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质疑,因为这本身就是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体现,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很好的引导,要下工夫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和提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且主动学习的效率要比被动学习的效率高得多。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加大,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2003年颁布并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这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始的重要标志。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组关系进行科学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实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这两个关系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这一目标虽然在三维目标中被放在了一起,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区别开来,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不同。首先,知识传授只是简单地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知识而言的,这一部分是教学目标中必须包含的,也是最低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相关知识的传授。但是,仅仅做到知识传授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技能在一定层面来讲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技能是超越知识的,是在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凝练得出的。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一定要理清“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探索出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例如,语感是小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在语文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关系

“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是两个比较相似或者说较为相近的概念,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容易将这两个概念弄混淆。“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考察的。其中“发展智力”主要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习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学习,不断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而“培养创造力”则是更高层面的要求,因为创造力对于一个人、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不是经过一次或者两次的教学过程或者培养过程就可以塑造成功的能力。相反,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系统科学地引导,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在课堂教学中,冲破“标准答案”的桎梏,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和“课堂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另一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心不在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相互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而利用“课堂外教学”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另外,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直接将小学语文课堂搬到教室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语文,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且完美处理了“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巨大进步。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这几组关系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们,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语文课不再单单只是写写字,背背课文。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应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尽管教师在课前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详尽的计划、做好完美的准备,但是,很难保证课堂环节能较好的按照预期的计划进行。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只有做到因时而异,随机应变,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各种偶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才能和学生共同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只有积极利用生成的课堂事件,才能在精心设计准备的基础上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创造性的实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例如: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下册《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一文,教师就可以将课文排练成即兴小话剧,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小动物的处境、语言、和心理活动,加之老师的穿插讲解,就可以让学生在观剧演剧中将课文的寓意和中心思想心领神会,比强行向学生灌输更有效果,也更容易让学生提起兴趣去学习,更容易将知识消化和吸收。

二、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师生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当这个平台上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教师要恰当地履行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运筹帷幄,才能让每个意外都转化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每一个尴尬都闪耀智慧的亮光。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为“填鸭式,”互动的模式也以提问回答居多,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实互动的模式除了提问回答的模式外,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如遇小组之间意见分歧,也可以以辩论赛的方式各抒己见。一方面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会加深对课文的思考,同时又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很大帮助。

另外,在课堂上,当学生积极思考,回答精彩,表现良好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性话语,适当的鼓励和赞赏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加认真投入课堂学习中;但是,课堂上我们还经常碰到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冷场”,这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此时如果教师消极地应对,批评斥责往往会使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受到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积极应对各种课堂生成。

篇(9)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的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心赏乐趣而言,而言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聘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象优美典雅的芭蕾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得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在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是做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它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篇(10)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教学又可称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国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语文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发展学生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刻了解朗读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有哪些呢?笔者在此进行了探讨、总结。

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属于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字音的正确读法、语调的运用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语速节奏变化进行有情感的朗读。对小学生而言,将字音读对、读准确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在平舌音、卷舌音、前后鼻音、儿化音朗读中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朗读指导和朗读训练让学生了解字音的正确读法。此外,小学生普遍在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把握上有所欠缺,因此,许多人在阅读中常常会因为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把握不准出现语调、语速方面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朗读中重点开展语调和语速节奏训练,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把握文章语调、节奏,提高学生的语言处理技巧。如在二年级下册课文《笋芽儿》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朗读“的、儿、地”等虚词时的读法,让学生通过轻重音辨析和轻声处理提高语文朗读的正确性。这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二、启发学生思维

朗读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语文课文用声音朗读出来,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还要融入丰富的感情、伴随着一定的思维活动,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朗读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情感的朗读或朗读教学,将无声的文字经过加工转换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构建的某种场景,可让学生对阅读教学、语文知识的美感和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使学生在浓郁的知识氛围中受到感情熏陶、有所感悟。同样,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想象,并根据角色个性揣摩角色应用的语气语调,让学生边进行情境和画面想象边进行有情感的朗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还能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经了多次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小学语文教材的覆盖面更广,其内容也更加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象、神奇的科学知识、意境深远的古代诗歌使得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知识美、形式美。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轻重不同的语气、高低不同的语调、快慢不同的语速,可以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器官,拨动他们的心弦,丰富学生语文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情真意美的语文教学情境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细读、精读感悟语文语言的形式美和节奏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葡萄沟》一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根据文字想象书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象,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葡萄沟的影像和图片,让学生对“茂密的枝叶”、“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景象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再让学生通过朗读、吟诵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学生从人文和自然美景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激发其内心热爱祖国地理风光、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虽然具有鲜明的学科性,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范围却非常广,语文知识的人文、道德内涵非常丰富,这就使得小学语文具有一定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这也是教育界一直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人文精神宣扬和道德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进行课堂设计,巧妙进行心理疏导,以收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内容,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教师要精心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背诵、回答、师生互动中展现自己的活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用民主的方式去指导和组织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扩大学生信息面、培养学生独立性和成就感,进而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释放压力、树立自信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意志。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经济学的必修课 下一篇: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