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09: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游景区食品营销,应用性强饮食文化旅游是食品工业、餐饮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属性是“旅游”,能让消费者通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完成整个旅游活动,感受到食物带来的味觉美感和旅游风景带来视觉享受。《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在第二章“秀”出特色食材阐释了食材旅游的开发方式和食材旅游开发案例,有助于了解旅游景区的食品营销策略。一方面,要基于旅游景区的特色风景和饮食,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制定相关的旅游资讯、旅游指南,帮助外地旅游者及时寻觅到各具特色的“老饕之所爱”,借助互联网的“口碑营销”延长景区产业链,增加景区旅游食品营销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各地景区也可以利用特色的美食元素进行民俗文化营销,例如四川省推出的“游‘三国’线,品‘三国’宴”、“川南悠闲游,大饱竹荪宴”、“游世界遗产、品藏羌风味”,福建省推出的“福建传统闽菜品尝线”“福建风味小吃品尝线”等地方特色旅游线路,从而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内容,塑造区域特色形象,增加区域旅游美誉度。
2、本书案例丰富,介绍了酒文化和茶文化
景区旅游开发,对食品营销具有参考价值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也是一种独特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景区品尝美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也能在了解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中追寻历史文化特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在书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详细阐述了酒文化和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及营销策略。例如对于酒文化旅游而言,其最大的营销特色是酒产业,包含酿酒遗址、酿酒园区、酿酒工厂、酿酒建筑和储酒设施等,可以在营销方面开展“吃住行游购娱”结合的“酒产业+旅游”项目,包括创意酒文化宴、煮酒糟蛋、酒庄和酒堡住宿等;对于茶文化旅游开发而言,也可以打造景区特色茶旅品牌,例如通过举办各类传统的茶文化艺术节,以茶艺表演、茶具拍卖、制茶大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向游客们宣传当地的茶文化,并促进当地茶叶营销,也可以在旅游景区内设置茶馆、茶亭等休闲场所,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的平台,让游客在景区中感受茶叶带来的乐趣、达到身心愉悦。
沉香文化由来已久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沉香了。古时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许多文人雅士认为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因此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的是,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根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沉香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史料记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到了唐宋时期,沉香开始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古代文人赋诗作画抚琴之前,往往会焚一炉沉香,香气能够安定心神,使人产生喜悦的情绪。此外,沉香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或者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饮品,古人将这类饮品统称为“沉香饮”。“沉香饮”有多种配方,可以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功效。
沉香受人喜爱不仅在于它具有保健作用,还和中国古代的香文化密不可分。沉香作为众香之首,一直是历代达官贵人与皇室的最爱。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研究香文化。
据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开始用博山炉熏点沉香了。而在隋唐的史料中出现了更丰富的关于沉香的记载。到了晚唐及五代,沉香文化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与发展。宋代时,好沉香曾是“一片万钱”,被喻为“香中之王”,中国香文化在此时也发展到了顶峰,“香”已经广泛融入了社会生活中。此后,用香风气长行,直至明清。明代时因沉香数量越来越少,世人也就愈来愈感觉到沉香的珍贵,这时的沉香已变为“一寸沉一寸金”。在清代巨著《红楼梦》中也有对沉香的记载,在“元妃省亲”一节中,写到元妃赏赐给贾母的皇宫珍宝当中就有沉香拐柱和迦楠(奇楠)念珠,原本沉香就是高级香材,奇楠更是沉香的最高等级,而且这份礼物唯贾母独有,足见其珍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晚清以来的百年间,曾经辉煌的沉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当年曾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的沉香文化逐渐被遗忘。
传播沉香文化
近几年,伴随着沉香收藏市场的火热,沉香逐渐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沉香的价格和品质,而忽略了沉香背后厚重的文化,更不用说对沉香文化进行研究了。
怎么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的品性和沉香文化?如果开办一个专门的场所来展示沉香文化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就是在这样的想法指引下成立的,该博物馆的常务馆长黄毅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专业的沉香主题博物馆,他们希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挖掘香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生活外延,让香文化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持续地为还原宏大而精深的历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博物馆展览形式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置身在这个500多平米上下共三层的博物馆里,沉香收藏者、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看到各类沉香香品、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具以及中国香文化相关器物等。黄毅自豪地介绍道,“沉香博物馆所收藏的沉香、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器、中国香文化有关器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这为沉香文化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把博物馆定位为一个系统研究中国香文化、沉香、沉香文化的学术性机构,我们想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为文化的传播奠定学术基础。”
如果运气好的话,观众还能赶上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知识讲座、交流活动等。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活动的举办除了吸引到沉香收藏者和爱好者之外,也吸引了许多对沉香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像我们在天津博物馆办的‘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展’效果非常好,来参观的除了爱好者,也有很多参观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沉香,但是被这些非常好的器物吸引了,从而对香产生了兴趣,这也是我们乐见的。”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着向观众免费开放的原则。谈到免费开放的理由时,黄毅说,“向公众免费开放现在可以说是博物馆行业内部的一个共识,我们降低了参观的门槛,不仅对沉香爱好者是有益的,同时也对传播香文化大有裨益。有些人,他们也许只是路过,然后顺便进来看一看,通过我们的展陈、讲解,他们对沉香、对中国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些美好的东西有了一个认识,这就传播了文化。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不算什么,我们介绍十句,也许对方就记住了一句,但这也很好,文化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过程,积少才能够成多。”
西湖畔龙井村,千年茶事,灵隐香,缠绻着那些悠扬的故事以及绵绵的茶韵,使人们在这片温柔的故乡,不知道身在何处,清醒抑或是沉醉?
用上人间天堂最好的水,用上龙井村落最香的茶,细细浸润,是人间四月暖暖的春光。
独语西子湖
在杭城住得久了,茶喝得久了,便举手投足皆是湖光山色,呼吸之间亦是茶气茶烟。何处是饮茶胜境,私以为茶人每见湖山佳处,每见人心极纯美处,皆如佳茗,身心皆畅,神气清明。若心地无私,无有忧虑烦缚,则心堪作明月;若见一草一木,一湖一山,一风一吟,皆心领神会,得见其尽善处,则天地之间,无一不是佳茗。
如此,这杭城里的四季,展朝暮时,阴雨霞色,竟只如不同香味、不同回甘的好茶了。
古人论龙井最胜处,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弥漫齿颊之间,而君子贤士处世,时时胸中有太和之气,若孟子日,吾善养浩然之气。若此太和之气丰和完满,则与天地精神俱会一处,处处身安,时时心泰,此种心境,比之龙井何如?
所以,请你以柔和、温雅的心,来走一遭这杭城的山光水色。
杭之春
初春的西子湖是极可爱的。柳条拖曳着柔嫩的浅黄丝线,半拢清风,半披烟色。千万柳丝在微风里初斜的样子是最堪入画的,这情绪很容易感染你,在堤岸的长椅上安身小坐,有了几分闲淡气息,容许将这湖面与四周青山细细端看。
湖水生起无尽的波毂,那是不能久看的,因为我们的心就是一面湖水。你看,茶与湖多么相合啊。你记得那一句“吹嘘对鼎訇万”么?莫道天下无知己,回首笑对饮茶人。
苏堤是用来赏桃花的,因为柳阴相隔相衬,便愈加华美喜人。千百年还是最爱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需衬着阳光明媚处,灿然有加;若有月色,看月光洗净湖水,映着这一抹霞色,南国的佳人许是这般颜色。
然后呢?去登山罢。满山的新绿是最亲切幽远的余味。
杭城有山有地的地方多种茶树,你所知道的狮峰、虎跑、三天竺、梅家坞、龙井、翁家山等等。而我所熟悉的不过虎跑、三天竺、龙井几个地方。在虎跑听泉水的清音,赏泉的清冽,与溪水蜿蜒的潺潺不绝。带着泉水与听泉的心境,坐在龙井寺的凉亭里喝一杯新制的龙井。此水之美,其甘如露,而其轻柔易化、触之成空,则太像极净的雾了。
杭之夏
等桃红李白,海棠杏花,万千颜色都摇落,织了满城的地毯。听几夜沥沥的雨声,春天就只在梦里了。这一盏茶的清隽可回味处,都渐次成了回音。
选一个清朗的时日去看荷花吧,不要太早,不宜太迟,等蝉声鸣透了窗纱,在曲院风荷的茶室里坐一盏清茶的光阴。如果茶桌上要选一支鲜花作缀,请剪一支含苞的莲;如果要选一曲乐音伴这茶香依依,请用丝竹将这拂荷的风儿学了,一弦一音都透着清凉的香气;如果要吟一首词句,还是那首百年不厌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将这朵莲花放在心上吧,喝茶的时候才能有别样的回味;将身心看作这一朵莲华吧,生于水而不着水,即一切而离一切,才能看透繁华。将茶的面目看清。
在荷池边的茶座上坐一个下午,坐完一个黄昏,细细地将荷花看遍,你才不辜负这一场华美的盛宴。含苞,微启,盛放,宁静,轻曳,微语,华光。而茶呢?茶就是这样的一番心意呵,一种身心里的际遇。是谁说非得用茶叶与水才能沏出茶来呢?这上苍恩赐给我们的无味至味、无形至美的好茶,你怎么能忽略了呢?
杭之秋
秋天,还有什么比西溪湿地漫天的芦苇更让人心动呢?坐上摇橹船,在水面上静静地走一段漂泊的心事。水既无垠,水天相连,这叶叶芦苇浮在半中,你看,这分明是一杯新沏的茶汤呵。这茶汤初味既淡,回味绵长。一饮再三,将眉间心上的思绪都说尽了。这样的茶得与知心的友人相对,不用说什么,静默相伴而坐。能说的都能说完,那么,不能说的呢?不能说的不可解,难可意味,在这芦苇曳曳的声音里都渐次忘却了吧。心空了下来,才是天地之间你我最初最后的模样。
秋天的杭州最美的不仅如此,怎么可以不去赏桂呢?植物园。满觉陇。一开就是满街满城满湖满山。从九溪十八涧一路驱车往市区,两旁的树阴并不出奇,却是流淌进车窗里的涟漪般的桂花甜香。迷醉了一路。曾有人对我说,昨日我坐在一棵古老的桂花树下喝茶。不知怎的,这画面在我的心里并不觉得怎样美好,怎样诗意。这样赏桂真是大碗饮茶了。
杭之冬
清幽到极处就当是雪中的腊梅了。杭城的雪大都不甚隆重,难得落一场。白雪一飞,杭城就成了张岱的散文、姜夔的词――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有人惦记着收梅花上的雪水,我听了内心一惊,这样的痴茶人世间少有。腊梅的冷香是美的,可惜收不进白瓷瓶里去。若当着这样的院落,确实该用红泥小炉煨一壶泉水沏茶。不该沏龙井,也许该是上好的普洱罢。或者,只将雪水、泉水煮了,放一两朵恰美的腊梅上去,不饮也醉了。
阮浩耕:龙井与西湖是并蒂莲
喜欢中国茶文化的茶客们,一定不会对“阮浩耕”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主编过的《茶博览》杂志,曾经以朴实的茶人文风、翔实的文化资料,成为爱茶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首选,2007年,卸下主编职务的阮先生在本刊开设专栏,用他在茶界数十年的浸,将古今中外的茶文化史为我们娓娓道来。
每每阅读阮老师寄来的文字,我都像与他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那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让我在脑海中一遍遍地猜想着这会是怎样一位老人。所以此次杭州之行,我选择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阮浩耕老师。
西湖边上的俭静雅居
杭州著名南山路,一边是美不胜收的西湖南线美景,另一边则依旧矗立着许多旧韵犹存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这里是杭州特色的休闲艺术街区,阮老师的家就在这附近,西湖边上,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敲开沿街的铁门,眼前是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楼房,土黄色的外墙略显斑驳,院子里有好几棵我说不出名字的绿树。身后的铁门“砰”地关上,立马将这不大的院子与外面喧闹的街区隔绝开来。
拾级而上,阮老师已经在家门口笑脸相迎。照片上曾见过阮老师,但眼前这位老人还是比我想象得更加健硕一些。阮老师的房子不大,最大的一问就是他的书房。和我遇到过的很多学者专家一样,书房里除了书还是书,几个大书柜占据了书房里整整一面墙的位置,各种和历史、和茶有关的书籍堆放得有些杂乱,但交谈中,阮老师却总能很快地从书堆里找到他想要的那本给我们看。我们在一张不大的老式办公桌前落坐,阮老师就端来了今年的新龙井,屋内立刻溢满了浓郁的熟豆香,透过玻璃杯,翠绿的龙井宛如跃动的精灵,饮一口,鲜爽的口感把我们进门前的暑意驱赶得无影无踪。
伴着这满室的清香,我们从杭州的历史聊起,度过了一个清凉愉快的下午。
龙井与西湖是并蒂莲
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我和阮老师交换名片,他递来自己的名片。让我大吃一惊。名片上除了“阮浩耕”三个字和几种联系方式,其余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头衔和职务。看我有些惊讶和疑惑的表情,阮老师笑着说:“外界在介绍我的时候,常说我是茶文化专家,其实我不是科班出身,根本谈不上专家,只是好这一口茶。只要真诚地喜欢茶,不需要太多的头衔和职务,反而会轻松一点。”这样朴实的话语和一张接近空白的名片,让我不禁对眼前这位朴实的老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位茶文化研究者,阮老师对杭州和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杭州从唐朝至今,经历了从“茶禅”、 “茶贡”、“茶隐”、 “茶馆”四个不同的阶段。唐代的《茶经》中提到: “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是谓“茶禅”;两宋时,龙井成为贡茶,是谓“茶贡”;明清两代,龙井茶开始受到文人隐士的青睐,对于龙井茶的赞誉诗词数不胜数,是谓“茶隐”;清代至民国时期,从南宋时期兴起的杭州茶馆得到长足的发展,是谓“茶馆”。
而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杭州茶客,阮老师自小在西子湖畔与龙井名茶相伴,他说过去的杭州城每条街巷里都有茶馆,还有不少艺人会在茶馆里说书,许多农民为了听书,就把要卖的东西搬到茶馆里,一边听书,一边做买卖。“我小时候就经常去茶馆里买菜,也常常为了多听会儿书,而耽误了母亲的家务事。”
今天的西湖和龙井在阮老师眼里已经是相互依存的“并蒂莲”,不可分割。到杭州不去西湖,不去品尝一下龙井茶就不算到过杭州。西湖景区周围可以喝茶的各式茶馆不下一百处。西湖已经成为喝龙井最好的地方,喝茶的地方同时也是观西湖美景的好地方。“常有外地朋友和我说。在西湖边上喝龙井怎么和在家里喝感觉就是不一样呢?这可能就是西湖与龙井这对并蒂莲的魅力所在吧!”
倪闻:杭州茶馆的先行者
第一次听说“倪闻”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门耳”茶坊,这个特别的名字很容易就在众多的杭州茶馆中勾起你对它的所有好奇。
再次听说倪闻,是因为他开始在以“吃”为主的杭州茶馆界倡导一种清茶的理念,并开始经营一个名叫“门耳茶叙”的名茶展卖馆,卖自己的茶叶,这再次成为杭州茶馆界的焦点。
在一些人看来,出身文人的倪闻已经拥有了商人的精明,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从商的倪闻却依旧保持着文人的风雅。和倪闻的见面没有事先预约,但在轻悠茶香迷漫的门耳茶坊吉祥坊。我们依旧从他的侃侃而谈中,看到了一个文人倪闻和一个商人倪闻。
文人倪闻
话题自然从我最好奇的“门耳”两个字开始,字面上看,是倪闻名字的分解,深层的含义在倪闻看来,是一种心与心沟通的桥梁。“门耳就是大门的门环,扣响门耳时,门内和门外的两个世界便被连接起来,我希望我的茶馆也能像门环一样,把不喝茶的人,或者还不了解茶的人吸引到中国茶的世界里,体会中国茶的精彩魅力。”
这样颇具文人风雅的寓意寄托的是倪闻对茶馆定位的坚持――书香门第式的“文人茶馆”。这种文人特色体现在茶坊的每个细节,而每一个细节都是倪闻自己的用心之作,倪闻说: “中国茶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体现在茶馆的品茗环境中?我做的是减法,而不是一味地叠加,坚持处处留意,处处擦痕。”于是,在门耳茶坊,我们看到坊内的野树、山竹、溪石、冬草、藤蔓、水池、盆景、红鱼……静态与动态的相互结合,每一处都让人赏心悦目,今天的“门耳”已经成了杭州茶客眼中“生态环保型的文人茶坊”。
和很多只钟情绿茶的杭州茶人相比,倪闻对普洱茶、乌龙茶都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但针对到每一种茶,他那股文人式的执著又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坚持自己亲自收茶,反对拼配,坚持一口真味;他坚持正确的引导是能够挑战品饮的习惯;他说有人讲究乌龙茶早上做和晚上做的差别,其实是个例被放大……虽然经营的是茶馆,但对做茶,倪闻一点也不陌生,每到茶季,他都亲自奔波于中国各大茶区,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绿茶……他都虚心向当地茶农和专家请教,并亲自尝试做茶。“门耳”的老茶客也时常能从他那里要到不少好茶,他对茶叶品质的高标准也得到了许多茶客的认可。
于是,关于“门耳茶叙”的构想开始在倪闻的脑子里形成。
商人倪闻
2006年秋天, “门耳”老字号茶馆在杭州环城西路上如意坊隔壁开出“门耳茶叙”,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实际上是一家集茶叶和茶具于一体的茶业公司,这标志着倪闻在商业上的重大转变,他要开始做茶了。
“上世纪90年代出现并延续至今的杭州茶馆是以‘吃’为特色,但随着这些年杭城人休闲方式和品位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讲究纯粹品茗环境的清茶馆已经越来越受到茶客的喜欢。”倪闻以商人的精明和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指明了门耳的未来发展道路, “未来的门耳不再仅仅是一个茶馆的名字,它一定要成为富含中国文化的茶品牌。”
现在的“门耳”一方面延续着杭州特色的自助茶馆,另一方面则以“茶叙”为名,在紧邻湖滨路的地方开出了一问名茶展卖馆,透过婆娑的树枝缝隙,花园式的馆内名茶如云,倪闻说展卖馆主要突出一个“展”字,先通过举办各类茶事活动,比如中日茶艺交流会、两岸的普洱茶会、铁观音春茶品鉴会等,向普通消费者展示出中国茶的魅力。
当我们惊叹于倪闻作为商人的创意和胆量时,他却并不满足。在他规划的蓝图中,未来的门耳茶坊会转变为纯粹的清茶馆;茶叙里的名茶精制坊是开放式的。茶客可以亲眼目睹每一罐“门耳”茶的制作过程;有兴趣的茶客还可以在店堂里亲自体验做茶的乐趣……作为商人,倪闻说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门耳”给人的印象是精致而不失内敛、平常却卓尔不群,就像眼前的倪闻,看似一副散淡的模样,却能让你深刻地感受到他文人般的执著与激情和商人般的精明与远见。
宋大俊:茶地道人厚道
杭州的茶馆业是全国最发达的,但大部分茶馆以“无限量自助茶点”为最大卖点,热闹如自助餐厅,领略过这番热闹之后,想找一个安安静静喝口好茶的茶馆还真不容易。朋友很神秘地介绍了一个清净之地,于是决定前去瞧瞧。
朋友领我们来到一家装修得很简洁的茶馆,沙发宽大,灯光明亮,空气流通,叮叮咚咚的钢琴曲萦绕耳边,更可喜的是茶具极精巧别致。我一向对茶楼主流的中式装修颇不以为然,一进门就是卫生香的味道,全新的木雕花窗,灯光昏暗,一屋子不辨真假的古董,而配乐一定是幽怨的古筝曲。谁说茶楼就一定要中式装修呢?似落伍的好莱坞电影,说起中国人,男人一定是病怏怏拖根长辫子,女人则一定是扁平脸细长凤眼斜飞八鬓。而这个茶馆整洁如咖啡馆,倒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正对茶馆的装修啧啧称赞,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急急走进来,笑容满面,一边说“来晚了,来晚了”,一边与我们挨个握手,大手温暖有力。他就是这家茶馆的主人――宋大俊。
他亲自给我们泡茶,这时,服务员送上茶点。他笑道: “我这里是喝茶的地方,不是吃茶点的地 方,所以只有水果和干果,要吃无限量自助茶点的,对不起,恕不招待。”原来,宋大俊经营的是一家清茶馆,爱茶如命的他过去常和茶友去茶馆喝茶,但茶馆不是太吵就是茶叶太差、水太差。于是他就想自己开个安静的茶馆,让单纯喜欢喝茶的朋友有个去处。
喝着他递过来的一杯杯好茶,我心中暗想,这个爱好的成本可真有点高。
我们边喝茶边聊茶,聊到了乌龙茶的拖补酸工艺,聊到了铁观音的轻发酵趋势,聊到了西湖龙井茶树品种的不同而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聊到了普洱茶的变化……宋大俊很认真地一再强调: “现在的市场花腔太大!今天炒这个概念,明天炒那个概念。我们要做的是把外面的伪装一层层地剥掉!茶地道,人更要厚道!用好的水、地道的茶、保留自己本分的心来泡茶!”
可是,在这样一个故事越说越玄、噱头越摆越大、人人想捞一把就走的社会风气下,货真价实有用吗?人人都想58元在茶馆泡一天、吃三顿饭的心理下,清茶馆会有人光顾吗?
宋大俊很坦然地承认:“茶馆不挣钱,亏到现在。”
我越发惊讶:“那你还继续开?”
宋大俊嘬一口茶,笑得云淡风轻: “杭州有一批和我一样真正喜欢茶的人,我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喝到地道的茶的场所。亏钱不算什么,还有什么比内心的丰盛、心灵的喜乐和平静更为重要的呢?人的内心里面装着什么,外面就会洋溢出什么。”
我看着他率真一如孩童的脸,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是那么不满意杭州自助茶馆的吵闹和没有好茶。可是当一个真正的清茶馆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又为它的前途担忧起来。在茶馆成本日益高涨、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我不知道他可以坚持多久,但我想我会一直记得他的话:茶地道,人更要厚道,用好的水、地道的茶、保留自己本分的心来泡茶!
边玩边喝茶
曾经有媒体做过一份关于城市幸福感的全国性调查,杭州名列第一,不仅是杭州人,不少外地游客都把杭州列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对于不同的人,这样的幸福感可能会体现在不同的地方。如果可以在如诗如画的西湖胜景里,碰一杯龙井清茶,看柳浪,听莺啼,从日出到日落,应该是茶客们能感受到的最幸福的事。
小编是第一次来杭州,除了游览美景,自然也不能少了茶的相伴。于是,在当地朋友的帮忙和介绍下,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决定只用一天时间,凭借着一张地图,以边玩边喝茶的心态,开始一段天堂的寻茶之旅。
第一站:早晨
杭州的平民茶客
在和阮浩耕老师闲聊时,他就一再推荐我们一定要去杭州的平民茶座看看, “每天早上,吴山公园、花港观鱼等西湖周围都有很多平民茶座,一块钱可以从早喝到晚,那就是最真实的杭州茶客生活。”
平民茶座的客人大都是老杭州人,他们习惯每天一大早到西湖边锻炼身体、喝喝早茶。去年7月钱江晚报《一块钱早茶要没了花港茶室的“老茶客”急了》一文引起老杭州人的关注,在大家的呼吁和共同努力下,如今,杭州还有8处“1元早茶”可以满足老杭州人的需要。这一看似普通的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平民茶座在杭州人心目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半,就陆续有杭州人来虎跑茶室喝“市民早茶”,每人每月60元,平时零买则是每杯3元,茶室统一提供茶杯、茶叶,谢绝自带暖水瓶、茶叶。另外,还有翠雨厅茶室、太子湾天缘台茶室、逍遥轩茶室、植物园茶室、凤凰山茶室、六和塔茶室,这些大都要自备茶杯、茶叶,价格1元。如果选择在吴山公园喝茶,则可以从天蒙蒙亮喝到太阳西下,自备茶叶和杯子的,只要5角钱。
习惯在衡山路或新天地泡吧的上海小资们,或许对这种略显简陋的茶室不会有太大兴趣。大概只有同样生于天府的成都人能够理解杭州人,一壶龙井,一袋瓜子,一天的时间,老杭州人的生活简单、纯粹却丝毫不失情调,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骨子里还流淌着南宋贵族遗风的城市。
第二站:上午
中国茶叶博物馆
位于杭州城内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以茶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一条以茶为主的旅游线路上自然不能少了它,而且有朋友也极力和我推荐,只要是真心喜欢茶的人,就一定要去那看看。于是,喝过平民早茶,我们决定去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就坐落于茶乡腹地,倚山而筑,背倚吉庆山,面对五老峰,东毗新西湖,四周茶园簇拥,举目四望,粉墙、黛瓦、绿树与逶迤连绵、碧绿青翠的茶园相映成趣。“中国茶叶博物馆”几个大字几乎被郁郁的爬藤植物完全遮盖了。
走进陈列大楼的序厅,顿时被淙淙水声吸引,只见一面水幕从十米高处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润着偌大一个绿色的“茶”字,显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水幕之下,假山盐景郁郁葱葱。这动静结合的设计,象征着中华茶文化之源远流长,诠释了茶与水、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突出了展览的主题。博物馆主体由几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组成,以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连,营造出富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淳朴清新、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
怀着一种好奇而惊喜的心理,我们开始了博物馆的参观之旅,整个博物馆分为茶史厅、茶萃厅、茶事厅、茶具厅、茶俗厅、茶缘厅六个部分,主要通过图片、实物、文物和电子讲解的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出中国茶文化的无穷魅力。现场还有一个由四个木制揉捻桶组成的大型揉捻设备,游客们可以亲自尝试一下摇动揉捻机的感觉,许多人都跃跃欲试,毕竟这样近距离感受做茶的机会太难得了。
第三站:中午
喝新茶,享农家乐
从茶博物馆参观出来,已快临近中午,周围的茶馆和饭庄已经人满为患,于是我们决定继续步行上山,到不远处的龙井村去,体验一下被杭州人津津乐道的农家乐。
正值中午最热的时候,但西湖景区的植被保护得非常好,一路绿树成阴,习习的山风迎面吹来,满眼的绿色一扫步行的暑热和疲劳,如此闲情的散步在城市里是很难享受得到的。当你看到路两边的茶树渐渐多了起来,龙井村标志性的大门就渐渐出现在眼前了。
让我惊讶的是,从龙井村口一直向内绵延几百米,错落的江南特色民居也已经满是吃饭、喝茶、打牌、休憩的人。听朋友说,无论平日里多么忙碌,每到周末杭州人都要到郊外度假,即使车再堵,人再多,他们也乐此不疲,而每年三四月间,春茶的上市更给他们多了一个出行的理由。到农家乐喝新茶,吃农家菜,看茶农现场炒茶,享受一下农家朴实的生活,临走时再带点龙井回家,杭州人早已经把这里当作了自家的后花园。
我们没法像杭州人那样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享受农家乐,只是简单地吃过午饭,就开始去看茶农炒茶。
村里的茶农就在家门口炒茶,一口锃亮的铁锅,一畚翠绿的芽头倒下,“辍鄙四起,一双皮厚肉粗的大手起起落落,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干净利索的手法让不少游人啧啧称赞。不过现在这种现场炒茶已经变成了单纯的秀秀手艺,龙井村茶农手上真正的 西湖龙井早已经被固定的客人订走了。很多客人都是在今年直接预订好明年的茶,到了第二年明前茶期间上门拿货,而若客人无法到现场,茶农也会负责将货邮递到手。
作为原产地,龙井村、梅家坞、翁家山一带已经随着“西湖龙井”的美名逐渐被很多爱茶人所熟知,而作为西湖景区的一部分,他们同时也成为杭州人不可缺少的休闲胜地。尽管我们常听到在龙井村已经买不到真正西湖龙井的抱怨,但退一步想,能在这样满目青翠的幽幽院落问,欣赏茶农舞蹈般的炒茶技艺,用一杯清茶,浪费掉一天的时间,对于天性悠闲的杭州人来说,茶好茶坏又何妨。
第四站:下午
问茶梅家坞
梅家坞位于西子湖畔的西面,比龙井村离城区更远一些。一路上峰峦起伏,凭窗远眺,一畦畦的茶树呈阶梯状分布,从山脚蜿蜒伸向山坡。阳光透过薄雾撇在茶树上,绿色葱茏,生机盎然。在穿过一个隧道之后,车子停在梅家坞龙井研究所(浙江省军区茶厂)。
数辆观光旅游车有秩序地往返着,访茶品茶之人络绎不绝。随着人流,我们踏进北面一个大厅,一把古色古香一人多高的茶壶矗立在大厅中间,壶把和壶嘴似苍松虬枝,不过是暗红色的,正面一个巨大的“福”字,背面是一首名人的诗,字体流畅,如行云流水,不知怎样烧上去的。旁边有说明,摸上它会降福,游人争相触摸。
我们在一间十分典雅的茶厅内一一落座,对门的墙上挂着当年总理品杭州龙井茶的照片。主持茶艺的是位姑娘,她给每人浅斟一杯茶水,让大家细细品茗。我端着茶杯,仔细观看,杯中之茶,粗而松弛;茶汤入口,细细品味,却清爽、微苦而又甘甜。我们之中有人便问:“这茶叶是最好的吗?”
茶姑没有马上答话,随即又拿出了三种茶轻轻地放在茶几上。说道:“龙井都是手工炒制,外观呈扁平片状,色为绿中带黄。”每年的清明节到来之时,便是极品龙井茶的采摘季节,俗称“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属于中品,谷雨后采摘的叫“雨后茶”属于下品了。明前茶太少,一般人是喝不到的。我们喝的是雨前茶。
喝着“龙井”,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在梅家坞茶乡,凡下车的地方会有很多茶舍,每个茶舍都写着“龙井问茶”。何为问茶?姑娘滔滔不绝地讲着:“江南人,喝茶不说喝,品茶不言饮,讲究一个‘问’字,这里蕴含的是茶的文化,体现的是人的品位。江南问茶,讲究一闻二品三回味。”姑娘回答着,几位茶姑又将一杯杯沏好的茶,递到我们的跟前,顿时感到一阵浓浓的茶香。姑娘接着说道:“闻,闻之茶香。茶的种类不一,经沸水冲泡,茶针均匀地如花蕾初绽,飘逸出屡屡幽香。这幽香传达给你的是山野一样的清新,历史一样的悠远,诗词一般的浪漫,哲理一般的深沉。品,品之茶性。茶虽属草木,却有人之灵性,与那些心浮气躁、狂妄自大、矫揉造作、斤斤计较、追逐名利之徒不适,又以附庸风雅,炫耀身价者为忌。对善待它的人,它送给你温馨与甘醇;对亵渎它的人,它报之于你的是冷漠和苦涩。三回味,便是体会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每种茶都有它的来历和传说,那些关于茶的诗文,能使人提高乐趣,增加品位,得到美与哲理的启迪,油然而生无限感慨。达到一种精神的极致。问茶至此便会轻轻松松,洒洒脱脱,其情、其心、其识、其艺便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了。”
这一番“问茶”虽然不能立刻把我改造得高雅脱俗,但也长了不少知识,相当于听了一堂龙井专题讲座。于是便有人兴致勃勃地想买梅家坞茶了。茶姑们端上来四种茶叶,分别是180元、120元、100元、80元一小筒,一小筒也就二两左右,心里不由得惊叹,龙井真的是不便宜呢。
离开梅家坞,我不由得感叹梅家坞人的商业头脑,他们将茶文化作为发展旅游的内在推动力,以茶旅游推动茶文化的传播,在茶村的问茶、品茶和参观中,我们已亲身感受到浓浓的茶文化。这种茶文化,不仅炒热了茶叶的商机,也带动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这才是梅家坞龙井茶真正的味道。
第五站:晚上
杭州“吃”茶馆
第一次体会到杭州的吃茶文化是在南宋古街清河坊的太极茶道茶馆里,古朴的店堂加上伙计们响亮的吆喝,让人不由得要走进去饮一杯茶。杭州人喝茶时不会单纯喝茶而已,店堂一边琳琅满目的小点任你选择,上一点休闲坚果,嘬一口清茶,才能体会到杭州人的“吃茶”乐趣。
杭州的茶馆,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偏安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定都临安(今杭州),统治阶级追求的安逸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随即兴旺起来,马上发展成“处处有茶坊”的壮观景象。今天,杭州坊巷间拥有近千家茶馆,密集度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从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杭州城里的茶馆就可看出杭州人对茶馆的依赖与钟情。就像法国巴黎街边的咖啡店,德国慕尼黑路边的啤酒屋一样,杭州的茶馆也成了所有游人不能错过的体验。门耳、青藤、湖畔居……都是杭州本土很有名的茶馆,在阮老师的推荐下,我们选择了青藤茶馆。
到了青藤茶馆的门口,抬头一看招牌,我还以为是一家时尚咖啡西餐厅。茶馆的装饰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一色古色古香的木圈椅,搭着方大红缎面的棉椅垫,围廊上挂着几盆吊兰,墙上装饰着几个古朴的瓷器,窗上挂着细竹帘,竹灯笼轻轻晃着,柜台边有棵缠满青藤的树似乎寓意着茶馆名字的由来。这边,两个女孩在中心舞台上弹古筝,小桥、流水、假山,灯光幽幽。另一处,一位民间艺人在安安静静地做陶,周围的人也安安静静地看着,用心感受着陶土的神奇。
“普洱茶都”名副其实,只要开着车子在市区内巡回一圈,就能发现所以然。茶城大道、茶苑路、龙生路这些和茶有关的道路简单易记,市中心的“茶祖”孔明先生的塑像表达着人们对茶的信赖和敬仰,塑像还起到了为游人指路的作用,所以在普洱开车兜游你永远不会迷路。林立的普洱茶商店、茶庄、茶馆,以及一个个规模壮观的茶叶市场,逛不完,走不尽。街角的广场、公园里,到处可见关于茶文化掌故的铜雕,连酒店里提供的茶叶都那么精致舒爽,不是其他地方的酒店随便一包袋泡茶。这个城市早已和茶深深融为一体,人们的性情也像普洱茶一样平和冲淡,周正贤达。
这个有64.9%的森林覆盖率的“茶林里长出来的城市”,树木与人和谐生活在一起。在市区的倒生根公园里,有一棵独树成林的“树中树”:神奇巨大的大榕树,在温湿浸润的空气里,肥沃的土地上生长了几百年。一条条垂须一样的气根自由飘拂,落到地上又长成一棵新的榕树,倒生的树根变成一棵新的树干后,又和母体紧紧相连。年复一年,一棵树变成了很多棵树,现已形成五棵相连在一起的榕树群,最大一棵主干需要五六个成年人才能围抱,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整片榕树占地约300平方米,蔚为壮观。这棵榕树还有“一树春秋”双重自然景象,每年秋天,榕树的东边枝干落叶纷纷挂满果实,西边的枝条却才进入春天发芽吐青。
烟波梅子湖
“茶林生长出来的城市”还有另一种阐释。据说,在重庆、上海等工业发达的大城市,每平方米只有不到百个的负氧离子,而普洱市是每平方米2万个以上,这些都是源自城市周围良好的植被群落保护和充足丰沛的水资源涵养。当你来到城市南郊的梅子湖畔,更能体会这个说法的意味深长。梅子湖像自然形成的空调,有效调节了普洱市区的空气湿度。沿湖行走,在挺拔壮阔的思茅松林边缘,在清澄如鉴的万亩碧波前,吸入鼻翼的都是清洌舒润的空气,皮肤舒适,似乎涂抹了一层天然的润肤霜。掩映在湖边密林里的梅子湖酒店,以小别墅的形式把各个房间分散盖在水边、林间,是当地绝佳的疗养圣地。
从梅子湖往上走,山头上有一个著名的城市观景台。观景台和茶园融为一体,走在1500多米长的观光步道上,沿途有小桥、亭子间,漂亮的路灯和行道树,游人可以从容步入路边的茶园,体验茶农的采茶活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普洱市区,晴朗的日子迎着普洱坝子吹上来的风,登高望远极目抒怀。在山顶上的咖啡馆里见见朋友,谈谈恋爱,在由帷帐搭成的亭子间里⒁槐咖啡。白天可以观山景看城市,夜晚可以数星星看月亮,浪漫而不失惬意。观景台周围的山地上,是一层层阶梯一样起伏的万亩茶园基地,每当夏天茶叶生长最是旺盛的时候,很多外地游客会慕名前来。晨昏之间,前来这里散步看日出、赏夕阳的人们络绎不绝,步履轻快笑语欢声。
浩渺茶博苑
车子出城,继续往南,顺着蜿蜒的水泥路前进。山岭之间飘着淡淡的薄雾,一片片规划整齐、漂亮大气的民居不禁让我们停车拍照,山地之间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不时路遇采茶回家的茶农。来到离城30公里的地方,就是位于营盘山上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不到普洱不知道普洱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不到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就算没到过普洱。才进博览苑大门,载歌载舞的拉祜姑娘、小伙就把我拉到寨子里的竹楼上喝烤茶,在土罐里经过烤制的茶叶,马上沸水一泡,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茶叶正是外面茶园里土生土长的云南大叶种普洱茶。
博览苑依山而建,和营盘山上的茶园之间形成一个庞大的游览观光景区。要游茶博苑,先要去普洱茶文化展览馆接受知识熏陶,在各种茶叶、茶具、茶文化展品里了解茶文化脉络。三层楼的展馆,素净淡雅,一片茶叶、一副茶具的历史能牵动很多人的心弦,重新了解茶马古道的辉煌历史,以及普洱茶兴衰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这样的一个茶主题博物馆,把历史和现实生活那么亲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你看,门内,是普洱茶的历史和文化史料:门外,就是茶园、茶农的具体生活,生动立体地呈现着普洱茶在今天的发展轨迹。
茶博苑的观光道路呈绿色流线状向茶园、山岭之间伸展,游客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景区内的电瓶车游览。主通道沿山脊蜿蜒,直达茶园最高处,可纵览营盘山全貌。登上营盘山最高的问茶楼,一幅幅字画、匾额映入眼底,回廊环顾,四周云山叠翠,碧海生波,万亩茶园奔来眼底。营盘山像一个不规则棋盘,而一片片茶园就像棋盘上的棋子。真有“放眼茶源观翠海,畅怀天际沐雄心”的苍茫与壮阔。在问茶楼上,我身边的一个香港游客兴奋地告诉我,他喝普洱茶喝了很多年,现在第一次来到普洱茶的故乡获益颇丰,更加激发了他对普洱茶的热爱。
游客可以在山顶的茶林宾馆住上几日,融进这里的民风民俗,参加到茶艺表演行列里,玩味普洱茶,参加传统普洱茶加工制作,自己亲手来做一饼普洱茶,全程参与采集、加工、制作、赏析的过程。在茶园里,背着背篓的拉祜族、佤族姑娘们热情好客,会教你怎么采时鲜的嫩茶,教你唱最地道的采茶山歌。而在寨子里的酒席上,他们会像对待老朋友一样,豪爽地敬酒,唱着热辣的祝酒歌,举着大碗,邀请你一起加入他们的歌舞行列,直到你面色酡红,还要一杯接一杯酒地喝。
幽密菜阳河
下山,车子仍旧在营盘山上穿梭,路边时不时出现一个个农家乐饭庄,它们或沿溪而筑,或傍树而建,颇有山水田园诗意。群山的背后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我要去的菜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就隐匿在绿海和云朵背后。菜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普洱市东南部,距市区37公里,驾车过来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这是北回归线边缘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地处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结合部,步入景区,崇山峻岭,琅福地,森林遮天蔽日,悠长的静谧,林间鸟语花香。
从色彩斑斓、如梦如幻的菜阳河景区展览馆出来,登上六层楼高的景区 望台,清风从森林涌上来,白云在天上翻卷,四面八方除了绿海还是绿海。爬藤类植物缠绕着古树,蕨类植物生长在树上,这是国家一级保护的古生代遗留植物――树蕨,还有150多种兰花。野鸡、斑鸠、鹧鸪之 类的鸟类在丛林里清脆地鸣叫,蝴蝶从不远处的花丛带来春天的问候。深深地伸个懒腰,“喔嚯嚯,喔嚯嚯”地大喊几声,听一听山谷里的奇妙回音,大口大口地呼吸清亮的空气,仿佛这吸入胸中的空气也成了绿色,一下子带走了体内淤积的种种浑浊。景区内有一个别出心裁的“树上人家”旅馆,如果时间充裕,最好住下来,返璞归真,体验一下住在树上那种爬树进门、听风入梦的感觉。
味蕾普洱
菜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往西行40分钟左右,就是昆曼大通道的思(思茅区)小(小勐养)高速公路段,上高速路往北,15分钟就回到普洱市区了,一日游正好形成一个环线。回到城里正好是黄昏晚饭时间。关于普洱的美食去处,其实一点不难找,在梅子湖的旁边就是普洱市区美食最集中的高家寨。高家寨原本是一个城郊村落,因为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农家乐的繁荣,全村现在几乎都经营起了农家乐,从鸡鸭鱼肉到寻常野味,再到火锅、烧烤、海鲜、山茅野菜、大排档等,样样俱全,而且价格适中口味鲜活。
每天,高家寨每户农家乐的院子里都停满了食客们的车子,因此,如果你第一次去高家寨吃饭,却不知挑哪一家进去,一个很简单的规则就是看谁家门口进出的人群最多、最热闹,停放的车子最多。老百姓的口味是雪亮的,按图索骥肯定不会错。另外,你还可以货比三家,再决定去哪一家吃,好客的店主也不会生气。老板们爽朗地说,饭菜的味道是吃出来的,农家乐的名声是比出来的,好吃不好吃一切由嘴巴和味蕾说了算,这样才会带来回头客。
华灯初上,月上柳梢,夜晚的普洱城轻柔曼妙,像一首委婉轻盈的小夜曲,节奏舒缓恰到好处。喜欢时尚的年轻人,聚集在欧式装修风格,摩登精致、光色温暖的“上岛咖啡”、“经典蓝调”、梅子湖观景台等著名咖啡馆里,听着摇晃的西洋音乐,耳鬓厮磨喁喁低语,享受着愉悦的慢节奏生活。喜欢古典安静的人们,聚集在茶馆里,点上一壶颇有年头的普洱茶,和颜悦色地谈天说地,分享壶中有日月的平凡生活。生活在“茶林里长出来的城市”的人们,和青山同居和森林共长,深得大自然的无限馈赠,日子过得怡然自乐,心胸感恩而大度。
木鼓节 西盟 四月中旬
“第四届中国佤族木鼓节”将于2009年4月11日至13日在西盟县举行。体现“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的宗旨。活动包括歌舞迎宾晚会、开幕式及《木鼓魂》大型文艺展演、民间文艺汇演;展现佤族“过年”的古老习俗及佤族男女以洗头的方式表达爱情的“接新水”与洗头活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佤族博物馆开馆;呈现原始古朴阿佤风情的“镖牛祭”、“狩猎体验”、“传统农耕体验”、祭祀龙摩爷;有趣的春米大赛、水酒大赛、织锦大赛及原生态歌曲、佤乐、茶艺表演等。
神鱼节 孟连 四五月间
二、茶文化催生的新兴职业
(一)茶商
没有茶商品就没有商人间的买卖,可见茶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大。布林曾经说过,“普通商品曾经能够和权力对话。”茶的买卖盛行,茶也赋予了商人权力。因为商人的生活就是通过进口商品来进行贸易,茶商的手中牢牢掌控着茶叶的进口量。他们作为茶叶贸易中间人的重要地位使他们受到殖民者更为严厉的监督,殖民地人民更担心茶商品交易过程中衍生的种种道德问题。其中缘由在于茶的商和生产商把茶作为商品推上市场的时候,茶商就已经处于物质产品和道德的矛盾之中,此时茶商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茶是大量消耗的商品,美国商人试图从茶叶销售中获利,文献中就有记载当时的商人曾有向东印度公司请求抵押房子来购置销售茶叶的惊人之举。而且茶商们通过百般努力,除了试图和东印度公司建立商业联系,还不得不降价销售来抵制茶叶走私,甚至订立行规法规,来保证正常的茶叶贸易活动。本杰明•富兰克林(2010)在其书中提到,当时有商人从荷兰进口大量茶叶,使得从英国进口茶叶的茶商几乎没有任何利润。
(二)手工艺人
茶具手工艺人在美国茶文化的传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生产制造的茶具满足了这种消费经济的需求。布史曼(Bushman)认为,手工艺人制造了多种茶具以供正式的宴请所用,有陶瓷、玻璃、白锡及银质茶托、茶碗、茶勺等等样式繁多。当时最有名的一位银匠名叫鲍尔•拉夫拉(PaulRevere),1768年一位著名的画家专门创作了拉夫拉穿着工作服举着一个茶壶的一幅作品。尽管拉夫拉属于上流社会,但画家的这幅作品强调了他手工艺人的身份,也强调了他为殖民时期的美国所制作的茶壶。这幅作品也是首次把目光投向手工艺人作品的画作。今天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还陈列着当时其他一些手工艺人的工艺品,这些与茶相关的工艺品也彰显着茶在美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稳固地位。
三、茶赋予“体面”新涵义
茶品消费经济也赋予“体面、教养”以新的含义———上流社会身份、优雅的体态、良好的品德和优先的权力等等。在18世纪的美国,人们的茶和茶具商业活动丰富多彩,不同人群有着不尽相同的的购买力和行为,他们往往趋之若鹜,想不断以此博得上层社会的体面。因茶带来的个人自身教养或家庭、社会地位的含义源于欧洲宫廷。茶是上层社会的体现,茶作为舶来之物,且在到达美国之前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停靠过,价格昂贵,与茶相配套的器具材质优良,价格不菲。尽管饮茶视作一种“精英行为”,在18世纪末很快在普通民众中流传。对当时的中产阶级而言,每个人必须购买茶及用具,因为茶蕴含着生活富足的社会意义。茶反应了一种国际风尚,人们都想尽办法购买瓷质的茶杯或锡质的茶碗,因为这样就代表了他们是文明社会的一员,像遥远的伦敦之类的文明社会。因此,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是通往精致生活的通道。当时的殖民者购买茶具时,还需要考虑整体效果。社会规范迫使他们购买更多和饮茶相关的配套器具。早在1767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在《波士顿日报》撰文,他的妻子受邀请拜访友人,回来便要求购买更多的茶具。他的妻子不想在亲戚朋友造访时发现自己家中的茶具逊色于其他家庭的茶具。
四、茶社交与茶医疗
(一)社交手段
茶在1760年~1770年间进入美国之后,就成为走亲访友的物品。从当时的女性日记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玛莎•巴拉德1785年至1812年的日记里面就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例子。“邓思摩尔夫人来喝茶了”;“我们带茶去拜访哈姆利斯先生,他告诉我们丹尼尔•福斯特今早生了个儿子”。同许多女人一样,巴拉德记录了带茶去拜访的别人的事件,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除了自发拜访和邀请拜访外,许多家庭也会定期举行茶会。这有点类似于英国的下午茶,是一种模仿英国宫廷生活的方式。不过也可能在下午饮茶吃茶点只是为了保持清醒的一种方式。
(二)医疗手段
早期的美国人认为茶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玛莎•巴拉德(MarthaBallard)记录了很多她的邻居、家人甚至她自己用茶来缓解疼痛。早在1799年,她的日记中就曾出现“普利•唐恩感觉不舒服,我做了洋甘菊茶给她喝。”“哈特福德夫人感到恶心,巴拉德给了沏了一杯茶,缓解了症状”。1800年5月,她写到“我觉得很不舒服,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都起不了床。约纳斯夫人来了,给我洗了脚,又给我弄了沏了一碗茶。”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的医用效果非常重要,即使反对茶叶课税的美国爱国人士也不得不用。巴拉德的哥哥就“曾经在地窖里给一个生病的妈妈弄了一杯茶,缓解了病痛。”战争期间,殖民者既用本土茶叶也用进口茶叶来治疗身体疾病,茶是他们的药品,而健康是一个家庭的首要事件。在1770年的《妇女协议》中,女性同意不用武夷山茶、毛尖等进口茶叶,但附加了“疾病除外”这一条。
五、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美国革命之后,茶在美国文化中的作用回归到了最初的意义———朋友、亲戚社交的物品,社会地位的象征。在18世纪后期,茶被认为是体面的象征,而茶的使用也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刺激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产品的诞生。女性的日记和信件再次记录了茶在她们社交时的广泛应用。巴拉德的日记中记述了她的邻居和朋友社交网络,在1780年间拜访了她,也招待了她。在她的记述中,很多拜访并没有邀请或被邀请之类,而只是热情行为的表现形式。在她的日记中有“珍妮来了,我们一起喝茶”,“唐恩夫人和我去了达克斯特先生家里,在他家里喝了茶”。日记中显示,喝茶时并没有考虑天气因素。她的日记上记录不管是阴冷,还是晴热都会喝茶。这意味着热天喝茶是和朋友的社交,并不是为了在冷天取暖。她的日记中描写的喝茶情况大体和美国革命前相似。尽管两三知己的喝茶的传统在美国革命前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较大型的茶会在19世纪则更加属于上流社会。美国革命后,茶文化加速从上流社会到中下层扩展。美国革命后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相关产品的生产,使中产阶级的购买更加成为可能。如,1785年冲压机的应用,简化了银器的生产过程和时间产量的增加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从而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从而茶文化的在美国也就更加流行。茶的社会地位的隐喻也激励了社会礼仪的新方向。男人在茶会上的表现,从小就会受到教育。女人更要注意行为举止,因为茶会和家里的行为举止更能展示一个女人。如果举止不雅,婚姻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人因此而不能嫁入上流社会。尽管数据材料不够明显,但还是有资料表明,在19世纪早期,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也可以销售和饮茶,这两种方式是其向上层社会转化的标志。纽约的内尔森在《美国有色人》做过一个广告,公告了他作为杂货商和茶商的身份,在广告中他明确保证自己的产品是没有奴隶劳动的。像美国白人一样,美国黑人也有固定的饮茶时间,主要是为了恢复体力。在《周六晚上》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白天工作结束之后,是时间进行“周末大餐和饮茶”的场景。新美国诞生后,其生产的茶壶的样式比美国革命末期茶壶更加简单、体积更大。但是设计优雅,颇具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遗风,添加了柱子、老鹰和一些经典的图案,而不是现在过分修饰的洛可可式的茶壶。
前世的繁华底色
上海漕宝路188号,桂林公馆。
黑瓦白墙,花木扶疏,叠山立峰,亭榭参差??未入桂林公馆,眼前已是一派自然好风光。
论借景,桂林公馆的主人可谓高手:公馆尽占桂林公园的精华之域,建筑附丽“福、禄、寿、喜、仙”五大寓意,雕琢出江南私家园林之经典样本;论借史,新主人更是心思缜密:公馆的“前世”便是上海滩一代传奇大亨――黄金荣的私家花园别墅。仅黄金荣的大名,就足以令人探究与咂摸良久,心存来此叩问历史的好奇。
纵观整个正园布局,处处蕴有中国风水的玄机。“福”为观音阁,是当年黄金荣的家庙,如今其地窖用来存放普洱茶和葡萄酒;“禄”为禄亭,因亭顶立以祥鹿谐音而得;“寿”指从太湖运来的两块巨型太湖石,形若长寿的一对公婆;“喜”则为长廊里雕刻的喜字图案,串起一路欢喜;“仙”指的是一幅八仙过海图,各显其能。
1929年,黄金荣年届六旬时开始建造黄家花园,两年后完成,据说是用来供黄家老小消夏的地界。园内不仅有百年黄杨、罗汉松、黄荆树、龙柏,更遍植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23个品种共千余株桂花树。一年四季,园内植物次第吐芳,景致旖旎。
园子里,黄家当年开辟了一块区域,时尚地引进了高尔夫迷你练习场。岁月更迭,如今只能在桂林公馆的“寿”字区的碎石小路中辨认出当年练习场的依稀旧痕;而在园中“四教厅”右边的六角亭上,特意为黄金荣手书的“文行忠信”四个大字却清晰如新。
园子里氤氲过太多的繁华旧梦,历史风云。独特的历史底蕴,冥冥中牵引着主人与这座老宅结缘。
4年前的一天,当会所主人偶然来到桂林公园的茶楼喝茶时,站在如今的桂林公馆的二楼回廊中,眺望着一园葱茏,龙墙逶迤,闭上眼睛:当年园子里家眷们穿梭在喜廊里,八仙台上一出出佳剧袅袅上演,柔婉的唱腔似乎还飘荡在空气里??
几乎就在一刹那间,他做了决定,续写黄家花园的新史。让那些曾见证过当年黄家张灯结彩、大宴宾朋的花草树木,再笑看一回现代人走进整修一新的桂林公馆、重温优雅精致的生活。
这想法,有意思也有意义。2007年秋天,主人的脑子里的想法“站”成了一座静谧华贵的桂林公馆。
茶禅之天然连理
轩敞俊朗的四教厅、精致典雅的鸳鸯楼(会馆主楼)、三面环水的石舫般若舫、中西合璧的水中厅颐亭、祥瑞方正的观音阁,桂林公馆的几大“硬件”区域占尽地利,十分养眼。而主人在心中亦早已为之配套了两大可人的“内容”服务::“妙不可言”的茶与“回味无穷”的餐。
提及茶,主人是足够有发言权的。主人是国内有名的“茶人”――浙江国际茶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桂林公馆亦拥有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背景。国际茶人之家基金会创办的专业茶品牌――西湖国际茶人村,拥有五千亩生态优质茶园,拥有西湖龙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开化龙顶、千岛银针等十几个优质茶叶品种。
西湖茶人村的丰厚茶资源,涓涓流入豪华老宅,成为一种气质、一种气场,一种灵魂。
在桂林公馆里闲走,到处可感受到“妙不可言”的品茗氛围。步入四教厅,仿佛走进一座茶文化博物馆,上等的号级、印级普洱茶、“砖”、江城砖、福禄园茶依次而列,多种高档茶叶在此展藏,里面不乏珍品、孤品,此外,还藏有顶级的百年普洱;木头橱柜中,主人收藏的各式珍品紫砂壶与贵族曾使用过的茶器,每一件物什都有厚重的背景。
桂林公馆,随处都是品茗佳处:在般若舫里喝龙井、在颐亭中喝乌龙、在四教厅泡上一壶陈年普洱,耳畔尽是丝竹绕梁,席间花香三两枝妙,端的是妙不可言!
茶与禅,总有天然连理。记得,佛学家赵朴初有首著名禅诗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纵有万千心事,不如吃茶去。
在桂林公馆,有好景,更有好茶。对你而言,需要思忖的是,以怎样的心面对你手心里的这杯茶。
中国画留白之美
会所走得多,有时惑于主人的“多情”:将认为好的东西铺满一屋。
太满了,反而令人感觉到一种“空”。
而在桂林公馆里,无论是色彩统摄、家具摆设、细节处理,都让人体悟到中国画里留白之美。
如同,公馆里精心摆设的虞公窑艺术佛像作品,欢喜佛、卧佛、地藏王、千手观音,尊尊线条曼妙。与之配套的基座与家具,原料均来自东南亚的柚木,是上百年退役海船的船木,经过艺术家的再次加工,朴拙喜人。
如同,一楼私密的茶室101。人坐屋中,面对的是一个独立的庭院。落地的透明玻璃窗分成数隔,可以随心打开。于是,风就裹挟着青草的香拂在你的脸上,香樟树的芬芳浮在空气中。庭院里,黑瓦白墙,淡褐色玻璃灯罩的宫灯,青石小径,褒茂林之幽趣割杂草之芳情。一位素服淡妆的高级茶艺师在旁为你斟上一壶上好的普洱,赏看红浓剔透的汤色,闻着沉稳馥郁的酽香,不知不觉,心静了。
如同,二楼最奢华的紫桂厅。偌大的包房里,除了精致的檀木圆桌外,主人突出了由黄家老宅留下的明清花梨木镶嵌着大理石的烟榻。一进门,便给人惊艳感。而房中其他的摆设都处理得非常弱化,只在墙边的红木小桌上,立一古董花瓶,里面总有时令鲜花。我去的那次,一束粉紫色的牡丹正妩媚含羞。花梨木烟榻、秋香色丝绒窗帘、黑皮沙发、紫牡丹、老式水晶灯、红木茶案、散落的线装书??富贵缱绻,尽在不言。
如同,会员专属区里一处空地,地板上是彩色瓷砖铺就的桂林公馆LOGO,墙边一张顶天立地的老橱柜,镶嵌着一面巨大的镜子;柜前一张木榻上横陈一叶宽宽的如荷花般飘逸的细白瓷盘。这方供会员们盥洗后净手与整理衣襟之所,布置得亦如一岫静物图。
好地界的名声总是不胫而走。2008年6月,国际巨星成龙竟在一周内“三顾桂林公馆”,那几日雨落纷纷,花香弄畔,雅致频生,席间宾主尽欢颜。成龙不仅对公馆收藏的虞公窑艺术品产生极大兴趣,更对其“妙不可言”的茶和“回味无穷”的餐给予了高度评价。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和艺术结缘,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璞归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茶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茶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对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而且人们过于从微观上关注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类型大都是从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动对旅游的影响,缺少从深层次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问题。
本文以茶文化形态的区别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城乡茶文化的形态分别进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城乡茶文化互补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茶叶资源多在农村,茶叶的消费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都具有发展的条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即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开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激发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在城市。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和民俗性使得乡村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这种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二者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发展的两种形态
(一)都市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产茶地,但是因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把对茶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他们喝茶讲究的是以“舆论倡导”相关群体,影响着其他人们。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称“艺术型”茶文化,由此决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仅仅发展到“实用型”为止,还会继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这样说,茶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逐步形成一个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称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点
包容性与开放性。都市是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各种茶文化的亲和力,无论是英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是高雅的茶艺还是各少数民族茶俗,凡是先进的、优秀的、经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感召力与辐射力。都市是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甚至是全国、世界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在无论是本土的、还是他国的文化都会争相汇集;辐射力体现在文化的影响上,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多个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我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儿茶艺出访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引起轰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称绝,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影响深远,香港等地还派专人来沪学习取经加以推广。
创造性与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多样性与创造性的特质。都市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较快,不断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势必不断赋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理念。过去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品名茶、茶饮料、保健茶、减肥茶……还有茶艺展示、少儿茶艺、家庭茶艺、茶席设计等这些新名词接踵而来,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体现。
时尚性与休闲性。结合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精粹于一体的茶,无疑是这个社会里最具吸引力的饮品。去茶馆喝茶成了时下都市人最喜欢也最惬意的休闲活动。茶馆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说,其中不乏商贾白领,在这里,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挥洒脑后,轻啜杯中香茗,个中妙趣难以言传。都市茶文化满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发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茶文化艺术形态的层面、与都市内涵和茶科学相结合的层面。
其一,茶的生活层面。茶与服务行业的结合,有悠久的历史。如曲艺演出采用传统的形式:剧场有茶水供应,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沧州剧场、八仙桥附近的“雅庐”等等。平时主要供应茶水,有时兼有戏曲清唱或曲艺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诠释。茶艺馆与传统老茶馆的区别在于,除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扬茶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品茗、赏艺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难解释各种茶艺馆旅游线路何以得到大众的亲睐。都市不是产茶地,反而有多种名茶可供选择和消费。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阁等处,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费。
其二,茶的艺术层面。都市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地,也是艺术型茶文化发展的根据地。其表现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报刊杂志、茶文学创作、茶戏曲、茶电视剧等。如20世纪中期的《茶馆》,20世纪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颇受人们欢迎,随着茶文化艺术作品的问世,人们喝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其三,茶的科学层面。茶文化与人们的消费观相关,它呼唤茶人以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经营素质,不断地为茶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影响茶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如现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饮料、各种加工再加工茶类、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企业开拓市场创新的做法对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于茶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茶文化
乡村茶文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茶乡丰富的茶叶资源。茶树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雾的滋养才会形成优秀的自然品质。所以茶叶一般都长在深山之中;二是茶农与茶树同生同长,在长期的种植和品饮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如过去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个供人小憩、喝茶、对山歌的路亭,这就是乡村茶文化。
1 乡村茶文化的特点
自然性与生态性。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所以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产茶区特别是名茶产区一般都处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雾之仙气,汲甘泉之灵性,因而,它得以成为天地间仙凡同享、雅俗共赏的灵物”。茶叶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茶的一种审美属性。我国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与此不谋而合,给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觉。
原生性和民俗性。乡村茶文化内涵,尤其是茶与民俗、民风相结合的内容,由于很少受外来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态原始,很受游客欢迎,所以乡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俗文化”。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胼手胝足的农民为你沏上一杯茶,那种感动是在高档的茶馆里感受不到的。没有任何表演和修饰成分,有的只是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平实。
2 乡村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光茶园。“片片茶园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园为湖光山色增添了诗意。茶树虽然是一种经济作物,但跟一般农作物相比又有点像观赏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园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能写出“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如此美妙的诗句。这一切对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茶乡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乡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异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盐茶、苗族虫茶,光是这些名字就已经勾起人的兴趣。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游客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形成对生活、人生价值的真切体验,达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遗址遗迹。茶乡劳动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我国乃至世界流下了诸如茶事井泉、茶韵寺观、古老茶山、茶所遗址、纪茶碑刻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目前,现存于世,有较大影响,又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遗迹有近百处之多。在这些遗迹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黄茶院、邛崃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台山葛玄炼丹名圃、长兴贡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树林、茶马古道等。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人类的价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遗产。大部分茶文化遗迹都散落在乡村,鲜为人知,这些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对茶研究者有着独特吸引力。
三、城乡茶文化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优势互补
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构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要,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可以把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经典茶文化旅游线路,如都市茶馆游和乡村生态茶园游相结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二)统筹互动
1 都市茶文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提高茶叶资源知名度,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广而告之。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评比会等来打造名优茶的名气。上海茶文化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共140万人参加了历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达到了“扩大影响、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浙江新昌、开化、诸暨等地由于发展名优茶,在茶文化节亮相,并通过冠名活动、申请指定专用茶、与上海联合发展茶乡旅游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前夕,举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乡旅游首发式”,上海市民纷纷报名参加茶乡旅游活动。茶文化节的开展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
其次,复兴茶文化,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旅游动机。都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还有茶博物馆、甚至茶小说、茶戏剧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饮茶和品味茶文化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如何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把这些潜在客源变成现实的乡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们到茶乡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都市茶文化旅游打开了人们认识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变农民的意识,增加开展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动机。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意识:没有种茶的地方茶叶都火了,种茶的地方茶叶还能不行?促使他们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都市人的特权,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也非都市的专利,农村照样可以搞旅游,在开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优势。近年来都市茶艺馆风风火火的开展,使得很多小镇和农村派专人去大城市的茶艺馆学艺、充电。他们也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内涵,旅游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2 乡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归宿
成都的文艺,远不止熊猫,也远不止那条“宽窄巷子”,它的辐射范围到达了距离市中心近百公里的乡镇。
这一切多少源自成都在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方面的努力。2016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后,正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其中之一就是西部文创中心。在文创方面,成都主动涉足和扶持音乐传媒、文博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以成为中国音乐之都、世界文化名城。
我们此次专程拜访其中一小部分,与美食一样,它们是成都无所不在的“小事”,也是不可缺少的“大事”。
文创是一种生活方式
居民区环绕中、CBD商圈里、乡野村落里……“文创园区”似乎在成都的任何地界都能成立。
从距离成都市中心90公里外的蒲江县运来的3600根雷竹,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里搭起了“竹林步道”,将属于“明月村”的1000平方米展位分割成茶山、陶艺、篆刻、草木染和文创集市等空间,“复制”出一个缩略版“明月村”,在“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展示了3天。
在这个每年举办的大型文化创意活动里,不仅有来自成都本土与世界各国创意作品的展示,更是将活动延伸到了成都市区内的创意聚集区、旅游景区、博物馆、乡村旅游点等本土文化气氛浓厚的地方,把当地的传统技艺和当代艺术一一展示于人前。
在用以布置展位的竹子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当代艺术与传统生活相融的例子―明月村。作家宁远的草木染工作室“远远的阳光房”、蜀山窑创始人李清的工坊等十几个林间工作室与明月村原有的村舍相融,在“新村民”和“原住民”的共同建设下,组成了这个以“文化创意”为发展主线的村落。
篆刻家李南书就是一位“新村民”,3年前被派驻明月村工作后,他在大自然里找到了更多灵感。“过去的一段时间,金石都快发展成书房艺术了,到了大自然之后你会发现,可以刻的东西太多了,绝对不只是那一点点文人的句子。”李南书说。2016年3月,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在明月村开馆,展示篆刻作品之外,“新村民”还在这里为“原住民”开班教学。
这是双方在这个空间中“互惠”的方式之一,更为显性的方式是,具有文艺气氛的村落吸引了游客光临,村民的土产在设计师们的包装下品牌化了,仅仅是3天展会期间,现场出售的陶艺、布艺作品,以及茶、酒、水果等乡村文创产品,就销售了超过10万元,借由展会,被吸引到明月村体验的游客也达到了1.5万人次。
你可以将“明月村”理解为一种依托成都自然环境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而同样在创意周里布置了展位的“山念”品牌,则在藏身都市的文创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隅。
“在成都找不到我们喜欢的家具,干脆就自己做了。”罗云皓说,他和几个同样毕业两三年的朋友创立了“山念”品牌,做定制木质家具的生意。他们的工作室选在了成都IBOX创意基地,这个基地以伦敦创意地标BOXPARK为原型,由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22个集装箱构成,跳脱于都市商圈气氛之外。
入驻IBOX的大多是涉及建筑、艺术、音乐、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室。不少“文艺青年”把IBOX当成了必去之地,无论是闲坐喝杯咖啡,还是逛逛原创设计师店,或者仅仅是把各色错落的集装箱当成背景,相约拍照。而当夜幕降临,工作室的灯光渐次熄灭,滑板少年们则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领地”―在这个位于成都一环路CBD的创意基地,有市区里唯一的一块滑板场地。
大熊和凯迪都是90后上班族,每周总有两三天的晚上,他们会和朋友在IBOX的一小块极限运动场地相约练习,他们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做一些酷的事情。而豪猪觉得酷的东西是复古文化。2009年,他建立了UID Cafe,从一家小店渐渐做大之后,他把旗舰店铺搬进了U37创意仓库。穿过一个市井气氛浓厚的菜市场,就能到达这个在居民区包围之中的空间,它由医药集团库房改建而成。
而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成的数字娱乐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已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2月19日刚刚在这儿举办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峰会”,每天的音乐演出和艺术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停驻。
“当地年轻人也喜欢当地设计品牌。”罗云皓说。而除了像创意设计周这样比较大型的展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更接近的,是常在春熙路、奎星楼街等商圈举办的文创品牌集市。即使身处知名旅游景点宽窄巷子,也依然是热爱着诗歌、电影或是戏剧的人们的居心之地。这大概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一份从容。
萌物经济
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从最浅层来说,人们为了观看它们的萌态而支付的门票,就提供了一部分保护经费。
听到成都人说起“安逸”“巴适”,就自然会生出一种生活美好的感觉。而在这座城市中,将安逸与巴适践行得最为彻底的,大概就是熊猫这种萌物了。
梅燕已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了8年,在抽出空档从“月亮产房”里出来接受采访之前,她正在给2016年夏天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用针管喂药,“这两天天气变化,它感冒了,把我也给传染了。”梅燕说笑着,学起了熊猫打喷嚏的样子,语气就像在谈论自己养的宠物。
但工作本身是重复而单调的。梅燕所在的“月亮产房”,主要负责照顾刚出生到两三岁大的幼年熊猫,她的工作常常在准备食物、喂奶、帮助排便、测量体温、园区消毒等等环节中循环往复。幼年熊猫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即使是在它们呼呼大睡的十几个小时里,梅燕也几乎不能休息。成年的熊猫则被半放养在“别墅区”,它们每天要吃八九十斤竹子,搬运这些竹子和清扫宿舍要消耗大量体力,而这是饲养员们的主要工作。“身材娇小的人做不了这个事。”梅燕说。
如今,在身份上归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有176只,其中有不少“租借”在外。如果一只熊猫需要“旅居”,长期照顾它的饲养员就需要跟它一起外出,指导馆舍的建设、培训饲养员,这个过程往往长达两三年。“有个饲养员,出去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讲话,半年多之后回来休假,小孩都不认识她了,喊姐姐。”梅燕说,她觉得这多少有点心酸,但总有些关于熊猫的趣事能消解一点这种情绪。
熊猫对气味和声音都极其敏感,因为从出生就一起相处的饲养员大多是当地人,它们听惯了自己四川话版的名字,初到外地时对其他饲养员的呼唤毫无反应,要“重新学习”方言。与之相呼应的是,最近从美国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美轮”“美奂”听不懂四川话,倒是对“come here”的呼叫回应迅速,对食物也是吃不惯窝头,只爱吃饼干。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小插曲无一不戳中“萌点”。在社交网络分享的动图或者小视频里,熊猫们抱着饲养员大腿不撒手的“无赖”样子,又或者笨拙地翻身爬树,却倒栽在地上的窘状,都让人觉得好笑,能戳中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主管,沈富军眼里的“萌”所负载的意义还要更多一些。他认为,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近期已降级为“易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通过大熊猫可以募集到我们难以想象的资金―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野生动物的出租,能够产生每年一百万美元的费用。大熊猫意味着动物保护的大量资金,这不仅仅对大熊猫有好处,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山林的其他物种也将同样获益。”
获益的还有沈富军们的其他研究项目。除了照管熊猫,沈富军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在离研究基地入口处不远的3层小楼里,有一整套的遗传基因组测序设备,以及全球最大的大熊猫库。前者完成了对基地中大部分熊猫的个体亲子鉴定,即使长相相似,又同样被叫作“盼盼”,也可以通过唯一的谱系号被识别;后者则保证了圈养熊猫种群的稳定繁殖。
而一个也许从没被我们当成问题的问题也正在通过科研被解答,那就是“熊猫为什么吃竹子”。简单的问题其实科研价值也很高,“它涉及到基因组序列、代谢、消化、肠道微生物等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沈富军说。
看着熊猫们傻乎乎的样子,是梅燕每天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就像妈妈们聚在一起就会不停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饲养员们聚在一起最常交流的,也是“今天你的熊猫抱了谁的大腿”,“我的熊猫又干了什么傻事”。这种真切的亲近感可能是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的,而同样难以体会的,则是他们被熊猫或咬或抓的伤痕,还有24小时监护的紧张与疲惫。“能一直留在这里的,还是因为真的喜欢吧。”梅燕说。
每个商圈都少不了书店
从大店到小店,从综合型到独立型,成都这座城市能满足人们关于书店的所有想象。
12月的第一天,金士杰和卜学亮在成都方所书店做了场活动,主题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俩人是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面对着台下满当当的观众,金士杰“喊”道:“周四下午,你们不应该在上班吗?”
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称,在方所,每个月至少要举办8场文化活动,多的时候达到十几场,“场场爆满”。根据方所的统计,书店平时的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8000人次,周末则有1.2万到1.5万人次。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曾《成都市民阅读指数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成都市民的阅读指数为54.84分,一年中城市居民人均阅读6.04本纸质图书、7.39本电子图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人还是很喜欢阅读的。”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说。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在这间书店的总销售额中,图书的销售占比超过了50%。在一个集合了书籍、美学生活、咖啡、展览、文化讲座与服饰等城市复合式公共文化空间,成都人对于图书本身的消费热情多少让方所有些意外。
与成都本土文化有关的图书,在方所拥有相对集中的展位,设计团队也会推出一些如明信片、成都塔便利贴等文创产品。“跟成都文化特质相符合的活动肯定也会多一些。”成都方所书店负责人称。
因为成都的当代艺术够发达,这家书店也经常邀请本地的艺术家到书店做文化分享。此外,它还和各个领事馆都用心维持关系,以争取文化资源。5月底,泰国“诗琳通公主摄影展”就选在了这里。
成都的好书店不止方所,同样以文化地标自我定位的还有言几又―一个由“今日阅读”书店衍生出的文化品牌。
2006年,今日阅读在成都成立,近10年后,言几又开了出来。它的面积高达3600平方米,将书籍、市集、餐饮、艺术画廊与文化活动等集中在了同一个空间中。
关于这家书店,有个说法是“没在名人墙拍过照就不算到过成都言几又”。走廊里,设计师陈峻佳错落布置了写着书中句子或者流行“段子”的透明塑料板,将两面普通的水泥墙面变成了顾客们最喜欢留下影像的地方。
和方所一样,言几又也开在购物中心里。在文创产品区,言几又更注重“体验”,你既可以在木器摊位上手工制作一把勺子,还可以体验一下成都当地的“草木染”技艺,亲手染上一个布袋或者一条围巾。而在二楼单独辟出的艺术廊空间里,除了可以购买到当地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也提供了学习绘画的空间。
“成都的消费水平和对文化的热爱追求程度,比较靠近一线城市,很适合做一些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言几又品牌CEO但捷称。对于言几又来说,成都既是大本营,也是创新和试水的首选之地。2016年9月,言几又推出全新子品牌“言几又・见”,这是个把阅读和美食嫁接在一起的新概念品牌,其第一家店铺也选在了成都。
与上面这些全国连锁书店不同,起源于成都的散花书院则更坚守本土市场。
在古代,散花楼是成都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散花书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关注和传播成都本土文化。”散花书院营销策划部经理说,因此,他们把店铺都开在了宽窄巷子、铁像寺水街和平乐古镇等文化旅游地标。
在这家本土书院,除了能看到成都主题的书架,销售《巴蜀古镇》《地下成都》和《锦城旧事》等叙写本地历史人文的书籍,还能看到涵盖散文、诗歌、美术、书法、摄影等类别的《文艺成都书系》。相应地,散花书院的“散花讲堂”也将注意力集中在成都的本土文化上,主题关于成都建筑、民俗、诗词、艺术、茶文化等等多方面。
连锁书店和本土书店之外,成都书店谱系中还有不可或缺的一支―独立书店。比如一庐书屋,它由三个热爱艺术的女生合开,售卖油画、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艺术书籍,是当地艺术类外文原版书爱好者常常光顾的地方。
几次搬迁,如今隐匿在成都一个小区中的象形书坊,更是将“独立”二字践行得彻底。整个书店全由店主老宋一人打理,他根据自己的理念选书,只接待真正志同道合的爱书之人,与其说是一家书店,倒更像是一个朋友间共享的读书空间。
无论是太古里还是来福士,或者宽窄巷子,书店几乎是成都所有商圈里都不可缺少的一间。人们总说成都人生活悠闲,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博物馆之城
99,是成都现有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博物馆之旅”,正在成为打开成都这座城市的新方式。
在青城山里转转,轻易就能感受到远离都市的平静:草木青葱,河流缓缓,小船上还常常坐着悠闲的人们。这里不仅人类宜居,同样也是各类昆虫的聚居地。有数据显示,生存在川西地区的500多种蝴蝶中,超过60%都可以在青城山区见到。
这也是赵力把他的华希昆虫博物馆建在青城山脚下的原因之一。“出门进山就能观察到很多种类的昆虫。”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说。自2011年正式开放以来,这家民办博物馆已经累积了5万多种、超过62万只昆虫标本,除了中国地区的昆虫,还有很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诸多珍奇蝶种,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而这些,都是赵力的私人收藏。
2016年6月,赵力收到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证明博物馆里收藏着全球最大的水生昆虫―一只翼展21.6厘米的鱼蛉,这是2014年7月他在青城后山发现的。
博物馆有一个相对松散的标本采集团队,由各地的昆虫学家、昆虫爱好者和一些职业昆虫采集者组成,他们所捕获的昆虫是博物馆中国内展品的主要来源,而国外的昆虫则主要通过交换和购买获得。
从小,赵力就喜爱昆虫,大学被保送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如今他已是一位高级生物工程师。几年前,他投资了大约2000万元,加上政府出资提供的地皮与基建,终于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博物馆是一栋两层建筑,一楼展品包含全球的各种昆虫,二楼则主要展出青城山区的蝴蝶品种。指着馆里的任何一只昆虫,赵力都能很快说出它的所属纲目和生活习性。
来参观的大多是学生和游客,除了向他们介绍昆虫知识,博物馆还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识虫活动。“白天在博物馆观赏了标本,夜间就带他们去山里实地观察昆虫,感受会更真实一些,体会一些发现活体昆虫的乐趣。”博物馆副馆长赵希说。
对于无法参加野外识虫的观众,博物馆会在夏季的时候在展厅内布置活体昆虫展览,让观众与一些无害的昆虫互动,可以摸一摸,也可以喂食。
为此,博物馆的地下库房中有一间被专门用作昆虫养殖的温室,饲养竹节虫等可以用来展示的生物。在这个库房里,更大的空间被用来储存没能在展厅中陈列的标本,赵力称,因为博物馆的面积有限,公开展示的2万多件标本,其实只占总库存的十几分之一,而一些特别珍贵或是只此一件的标本,只有在库房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展出条件下的光照和氧气都会缩短它们的寿命。
库房同时也是标本制作的区域,从各地采集来的活虫都会在这里被制作成标本,根据赵力的介绍,每一个昆虫标本从采集、制作到展出,起码要花两个月时间。将来如果条件允许,赵力和他的同事们希望让标本制作过程变成展览的一部分。
对生活在昆虫聚集地的周边社区,这个博物馆多少起到了些教化作用,赵希说,博物馆建成后,常常有青城山区里的村民送来捉到的昆虫,那只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水生昆虫,最先就是由村民发现,然后找到赵力去做鉴定的。
作为成都的青少年野外科普基地,博物馆希望能够提供给孩子们更多实际接触昆虫的机会,“很多城市孩子根本没见过昆虫,不接触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对昆虫有兴趣。”赵希说。
实际上,青城山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博物馆村落,除了昆虫博物馆,还有乌木艺术博物馆、皮影艺术博物馆、赵树同艺术与收藏馆、青城山道源博物馆等馆。这些博物馆都不是政府组织,而是民办的。在这个聚落中,人们可以看到目前只在成都平原被发现的“古乌木”、从明清至今各个时期的皮影,以及根雕等各种来自民间的收藏品。
而在整个成都,除了青城山博物馆集群,大邑县和龙泉驿区还有另外两个与之规模相当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已经有99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通过参与国内、国际等有关昆虫的科研项目,能够获得一些科研经费。此外,销售文创产品和出租标本、举办商业展览等途径,也是获得收入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13
0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如果开发不当,旅游发展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既促进旅游的发展,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大众旅游时代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是白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的早期就受到广泛关注,并且知名度较高。但与此同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发展遭遇瓶颈。文章通过研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在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同时,旅游化生存也被视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种良好选择。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1.1 丰富旅游地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丰富了旅游地资源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所包含的事物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经历的。将非遗开发成旅游项目,有利于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也会充分挖掘其美感、艺术感,提升了资源的内涵,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吸引力。
1.1.2 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发展
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身份证明,一张私有名片,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定。对其进行挖掘,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融合、整合,容易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品牌。
1.1.3 增加旅游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旅游的发展,浅层次的观光、购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到了旅游地已不再简单追求买点旅游产品证明“自己到过”这样的简单需要,而是渴望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产品。文化价值具有增值性,文化的融入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不同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商品中,将凸显旅游商品的独特性,促进旅游收入。
1.1.4 增强游客的情感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是对过去生活情景的再现。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在旅游过程中,随着环境、氛围、讲解等外部因素的不同,旅游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1.2 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保护作用
1.2.1 激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意识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各核心利益相关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获得利益回报。为了获得更多长期利益,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会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无形中加强了大家的保护意识,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聚集,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量的形成。同时,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1.2.2 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丰富其内涵
配合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仅仅是博物馆里、资料里、传承人手里所掌握的文化记忆,它会更加融入人们的生活,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人们将会不断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丰富其内涵。
1.2.3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构更为合理,机构分工更加明确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足够重视,会促使部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关注,从而进行科学思考、规划,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并将分工不断细化。
1.3 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相互促进。旅游的发展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旅游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不合理、不恰当的旅游发展,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也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样,甚至逐渐消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危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唯一的,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不好的部分,不仅违背了所追求的主流文化,也会阻碍旅游发展,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应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规避风险,寻找中间点,以旅游促进保护,以保护带动旅游发展。
2 白族三道茶的介绍
2.1 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
三道茶由烤茶开展而来的,白族人称其为“绍道兆”。起先白族仅仅用来作为学艺、肄业、经商、婚嫁时老一辈对后辈的一种祝愿,后逐步演化成了款待贵宾的一种方法。
三道茶的形成源远流长,许多古籍都曾提到过。《蛮书》卷七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而饮之”这样的记载。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禅宗在大理的发展,喝茶之风盛行。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民间的茶道文化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三道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烙印。在这条文化的长廊中独具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三道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明内在。2013年,云南省政府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大理州白族三道茶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 白族三道茶的茶礼茶俗
三道就是头道苦,二道甜、三道是回味。第一道叫苦茶,名雷响茶,又叫“百抖茶”。在烘热的茶罐里放入茶叶,在炭火上边烘边烤,直到茶叶发泡变黄,散发浓香,就散入微量沸水,茶罐中顿时发出隆隆响声。这时将少许茶倒入茶盅,再加入沸水,至半盅左右,即可敬献给客人品尝。第二道,甜茶。将本地特产漾濞核桃仁削成薄片,把烤过的乳扇切成细丝,再加红糖,冲上滚烫的茶水调制而成。第三道茶,回味茶。加上取自当地的蜂蜜、花椒、生姜片、桂皮末等佐料,冲上茶水调制而成。
在白族人民心中,白族三道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白族小孩出生后满一个月,家里要请“满月客”,主人家要用甜茶招待前来道喜的宾客,以表主人的答谢之意。大理民间的白族男女订婚时要下聘礼,俗称“四色水礼”,在大理的任何区域,茶叶始终是聘礼之一。在建房方面,茶也至关重要,寓意建房的人家,能够像茶树一样枝繁叶茂、兴旺发达。白族人家办丧事期间会设置专门的茶房,制作“回灵茶”,给送葬回来的人饮用。每到白族传统的节日以及进行本主供奉有关的活动时,茶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三道茶涉及到白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白族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3 白族三道茶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白族人民将生活感悟融入了三道茶中,形成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感悟,赋予了三道茶较深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义。第一道,清苦之茶,寓意清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在世,要学会吃苦,学会忍耐,才能体味出生活的滋味。第二道,甜茶,寓意苦尽甘来。经过生活的磨练,学会放下,学会珍惜。第三道,回味茶,代表人生的淡境,人的一生有苦有甜。看尽人生百态,历经人世沧桑,宠辱不惊。对生活的思考,因人而异,正所谓,人生百味,尽在茶中。
3 白族三道茶与旅游发展
3.1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白族三道茶的旅游开发历史并不长,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4年8月,白族三道茶在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表演,受到各国专家赞扬而一炮打响。2001年4月5日,大理苍山感通旅游有限公司茶艺表演队在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上进行三道茶表演,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03年11月11日,在中国武夷山首届茶艺节上,大理白族三道茶夺魁折桂,捧回金杯。2010年11月6日,充满异域风情的“七彩云南,神秘大理”民俗风情展在美国纽约进行展出,其间进行了白族三道茶的歌舞表演,引起巨大反响。当前,白族三道茶在大理旅游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体验白族三道茶,是了解白族生活,体验白族风俗的必然选择。
白族三道茶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大理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同时也是大理重要的旅游创收产品,促进了大理经济的发展。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大理旅游的文化品位。大理白族三道茶的原料多采用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白族三道茶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区优势。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形式,其中融入的情感、文化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游客来说,白族三道茶中包含着白族诸多的民俗,是白族文化的剪影,是很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对于大理来说,三道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对提升白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3.2 白族三道茶的发展现状
最初,白族三道茶在居民生活中不常出现,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例如,婚嫁、丧葬等,才会一起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最常喝的是第一道苦茶。白族人民认为第二道甜茶可以驱寒、驱邪,第三道回味茶可以调理肠胃,益于身体健康,一般生病的时候喝,因此,平时生活中不会三道茶连在一起喝,是根据时间、节庆来喝白族三道茶的。进行旅游开发后,为了让游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好体验白族文化,三道茶才被设置为连在一起喝。同时,将白族歌舞融入其中,对其进行艺术加工,融入生活哲理。
在大理旅游发展中,白族三道茶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大理旅游线路中的一个单项产品。旅游发展前期对白族三道茶的开发很成功,但随着旅游的发展,白族三道茶的发展遭遇瓶颈,不仅停止不前,还有衰退的趋势。为了解白族三道茶,笔者对大理白族三道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网络搜索的结果显示,在大理市范围内,大大小小的茶馆有170多家。仅大理古城,就有32家左右,由此可见,茶在大理旅游、大理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虽然喝茶的地方很多,但能喝到白族三道茶的地方并不多,一般人们熟知的是张家花园、洱海游轮、喜洲大院,除了上述三个比较有名气的地方,桃源码头、周城的茶马人家、周城朝株的白族三道茶示范点也可以喝到白族三道茶。
4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在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白族三道茶已经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随着发展,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4.1 政府部门问题
4.1.1 对三道茶的关注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翻看近一年的大理日报,进入大理旅游局官网,查阅近三年的旅游咨询,基本找不到有关白族三道茶的任何报道。只有涉及特色饮食的时候会提到白族三道茶,但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中国知网上所搜到的与白族三道茶有关的期刊,多是前几年的,近期的基本没有,这说明对三月街的关注较少。对三道茶的宣传也不到位。2013年三道茶就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多大理的当地居民都不清楚,这说明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
4.1.2 制度失效,与经营者之间存在脱节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其中,当地政府属于重要的一环。大理政府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部门,但很多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绩效。例如,在政府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开馆,目前设有5个主题馆。白族三道茶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截至2015年11月,在博物馆里并没有三道茶的陈列。在州图书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室,但基本不开门,想获得关于三道茶的资料很困难。周城设立了文化馆,对外公布的项目里虽含有三道茶内容,但实际上基本看不到。政府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存在脱节,政府出台的非遗保护的政策规章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4.1.3 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基本上是靠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因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力量。大理目前对白族三道茶的传承人保护尚不完善。例如大理周城,虽然能在三道茶的示范点欣赏品味到三道茶,但其属于消费项目,且没有明确的传承人,在很多资料的查阅中,也基本了解不到关于白族三道茶传承人的情况。大理当前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有一定奖励,但并没有涉及三道茶传承人。
4.2 经营管理问题
4.2.1 运作方式存在问题
现在的白族三道茶基本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所能看到的白族三道茶都伴以歌舞表演,大多都是在《霸王鞭》、《小心肝》、《弦子弹到你门前》、《白族打歌》、白族婚俗《掐新娘》这些具有白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结束后,直接端出三道茶来让游客喝。三道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已走样。在整个过程中只作简单的介绍,很多游客看了,不懂背后的含义。
4.2.2 三道茶的制作质量退步
现在喝的三道茶都是直接端出的,看不到具体的制作过程。表演场次之间间隔较短,用具是否经过高温消毒,让游客的心里存在疑虑,且对水温、配料的加工处理太过马虎。例如有的地方用的茶叶是包装好的袋装茶,必然会影响三道茶的口感。目前各景区的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文化层次较低,对大理白族三道茶的理解停留在较低层次,难以将较深层次的内涵传递给旅游者,而且更多的是注重经济利益,这样的状况不利于三道茶的发展,不利于白族文化的传递、交流。
4.3 社区居民问题
旅游发展,受影响最大的是当地居民。但现在白族三道茶的发展有完全与社区居民脱节的趋势,只有到专门的地点才能体验白族三道茶,这不利于三道茶的发展。通过访谈发现,很多本地人只停留在知道“三道茶”这回事,更深的内容就不了解了。一部分从事茶艺类工作的居民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从事旅游工作的居民还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白族三道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社区参与环节存在缺陷,社区居民对白族三道茶保护和发展观念意识淡薄,对三道茶的认识参差不齐。
5 旅游发展背景下白族三道茶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白族三道茶在大理传统民俗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白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1 加强保护管理
5.1.1 积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截止2014年底,中央财政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共计35.14亿元。国家层面如此重视,当地政府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只管申报,申报成功后就放任不管。三道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益性,应对其进行规范。其产业营运经费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全交给景区景点管理,应该通过政府财政再分配获得,所得收入将用于三道茶的发展。
5.1.2 规范制度体系,严格执行
从2003年至今,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大理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整理学习,在国家大方针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并严格执行,规范大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详细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适合三道茶的规章制度、保护体系,依据这些体系建立由上至下的保护制度,保证三道茶的保护有法可依。
5.2 重视人才的保护和培养
首先是对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甄别和保护工作。要尽快寻找和甄别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对年轻的传承人应进一步培养。同时有效提高三道茶工作人员、表演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提升文化素养。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上岗,从严要求,提升三道茶的文化品位。
5.3 做好宣传保护工作
针对游客,宣传工作、相关书籍、期刊、门户网站都应该融入更多关于三道茶的信息,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浅层次介绍。除旅游化生存外,生活化生存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民俗文化在当地居民心目中扎根,容易提升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更好传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年轻居民当中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年轻民众对白族三道茶的模糊认识,提升他们对三道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把握。
5.4 重视民间力量
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接触最多的是当地居民,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影响大于经营者和政府。应该积极发动社区居民,了解、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提升居民的意识,让他们正确认识旅游带来的各方面的改变,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当地居民,对民族的事物,本就有较深的认识和认同感,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培训,能促进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居民所能传达给游客的,也将更为全面,利于游客对三道茶、对白族民俗的了解,增强游客的体验性,促进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将促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的事物更为珍视。
5.5 利用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三道茶进行采集、整理、处理、存储,把信息汇聚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丰富其形式,让其形象生动,例如,视频、动画等,更好地吸引各界人士都能通过非遗数据库较为全面、直观地了解到三道茶,使三道茶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平台,丰富网络信息,对居民进行定点宣传培训,更好地保证基层人们的参与。
5.6 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应该使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长远活下来,使之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三道茶的生存之道。
三道茶在开发早期,充分考虑烤、调、烹三大特点,采用南昭洞经音乐,把白族人民拜天、拜地、拜本主以及崇尚大自然的历史情结贯穿其中,文化内涵深厚。这样的创意对民俗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现有的三道茶产品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比如,可开展以三道茶为主体的体验性旅游活动。如将三道茶与茶马古道、马帮相结合,举行马帮巡演、骑马、赛马大会、走茶马古道的体验性旅游活动。举办品茶评茶会、学习茶艺等互动项目。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理拥有众多茶园。可以让游客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乐趣。可结合下关沱茶,专门开放一两个制茶部门,让游客体验制茶过程、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等,让游客对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6 结束语
随着各国文化意识的觉醒,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发展中,取得不小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既是大理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挑战。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使用价值,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良好方式。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其进行保护,也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不能墨守成规,最终只能使非遗走进博物馆,慢慢被大部分人遗忘。
参考文献
[1]覃业银,张红专.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67.
[2]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2007,(1):140.
[3]赵寅松.白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7118.
[4]苏云慧.大理5项目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大理日报(汉),20131220(A01).
[5]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写.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M].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出版社,6869.
[6]罗乃.下关沱茶与滇西茶文化文选[M].昆明:云南名族出版社,2007:65.
[7]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J].科技视界,2012,(6):3334.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茶馆文化历史悠久。在唐朝开元年间茶馆已经出现,称为茗铺。宋代年间,茶馆主要在杭州一带较为流行,称为茶肆,主要以饮茶、卖歌、教授音乐等为主要功能,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达到鼎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茶馆”一词才真正出现,清代时期的茶馆在古代达到一个普及时期,成为老百姓非常重要的娱乐场所,那时候的大茶馆和酒茶馆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大饭店和酒楼,还有清茶馆、书茶馆、园林茶馆等,一般这些茶馆中不会有酒,基本都是以茶为主。在茶馆的历史沿革中,广东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这得益于广东处于岭南文化最核心的地位,所以起步也比较早,在广州,茶馆称之为茶楼,而且不只是单纯的喝茶为主,还有饮食,是一种典型的餐饮业形式,这在广州已经成为一大特色。谈及广州茶馆的历史, 它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出现是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以及茶楼餐和饮相结合的独有特色,茶楼出现一个蒸蒸日上的景象,也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场所;第二阶段是广州茶楼的一个萧条时期,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经商创业成为主流,休闲娱乐消费在广州人民的眼中是一种懒惰、不思进取的消费,所以当时茶馆的经济并不景气;第三阶段是复兴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已见成果,人们消费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人们的消费场所也逐渐转向一些休闲娱乐场所,此时,人们重新寻回岭南文化、餐饮结合的茶楼,促进了茶楼的发展,而且茶楼的设计更加注重细节装饰,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
茶馆设计应该了解地域文化。茶馆在中国主要分为川派茶馆、粤派茶馆、京派茶馆、中原茶馆、杭派茶馆。无论是哪一个派别茶馆,都有很明显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比如在江南地带,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苏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属于杭派茶馆,那么,在该地域中,茶馆的设计应该更加倾向的是园林式风格,因为在江南地区,园林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为浓厚的区域,又如粤派茶馆,在岭南文化熏陶之下,在茶馆里,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均有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茶馆设计里,广州地区的茶馆和潮汕地区的茶馆又有所不同,广州茶馆是餐和饮的结合,潮汕茶馆主要是以饮茶为主,所以在粤派茶馆中,潮汕地区的茶馆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其实,就是在茶馆设计中,不断去挖掘当地的文化,去融入这一个群体,不能让这一个建筑成为一个单体,这不仅仅是在茶馆的设计中,在任何建筑里,比如博物馆、展览馆、地标性建筑,都不能和当地文化脱节,必须是和这一领域成为一个建筑群体,这样建筑才有一个文化精髓,而不仅仅是一个框架。
茶馆设计应该有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一个建筑或者室内设计,在设计的构思中,都需要一个主题,这个主题需要的是元素的衬托或运用。茶馆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休闲建筑,自然会跟随每一个朝代的替换,从而元素也跟随着替换,比如清代的茶馆,虽然外形造型和其他年代的茶馆大同小异,但是在元素的应用上肯定会有所差别,几乎不会说清代的茶馆中运用到唐代或宋代的元素,即使会用到也是稍作点缀,如果大篇幅的运用,那只能说设计者没有真正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果硬要说是复古,做得并不是那么成功的话,茶馆也就不是茶馆了,只能说是在当代社会,复制了以前的一个茶馆,所以茶馆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
茶馆设计中元素的运用。无论在哪一个年代,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中国元素的运用数不胜数,比如茶馆的入口,基本上不会说设计成一个玻璃幕墙加钢结构的入口接待,应该会运用青石、砌砖的方式会比较多,门口的顶部甚至会加入斗拱的元素,这样看起来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古色韵味的地方,至少不会联想到这里是一个现代都市化的商场,然后在室内中,地板、地砖的铺设,一般会用的石材、木板作为主要的装饰,极少会用到现在室内非常流行的瓷砖,这样会让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觉,石材和木板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亲和力,能让人静下来慢慢品味茶的香甜,再到窗户、橱窗的设计,有百分之九十的设计者不会用铝合窗,应该会用木条镶嵌玻璃的形式,做到一种非常有意境的效果,橱窗旁边会挂一些中国画、装饰画、饰品等具有中国元素的物品,另外,笔者觉得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景观的运用,在茶馆设计里,运用枯山水的会比较多,营造一种休闲的气氛,极少运用到金属的装饰地面或立面,会尽量去制造一些休憩、品尝、欣赏感觉,这就延生出古建筑中比较经典的设计方式,那就是借景,这一手法在很多茶馆里都会用到,因为有不少景观,在人们休闲品尝之余,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都能感觉到一种轻松愉快。
茶馆设计虽说在当下中国设计里并不是普及,但是随着设计经济的发展,会逐渐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设计,人们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不断在更新,只是在茶馆设计中应该多考虑的是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个建筑单体或单纯的元素运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