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好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4 17:09: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海绵城市建设的好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海绵城市建设的好处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3403

1引言

张家口市作为一座快速发展中的中型城市,近年来在水文效应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洪管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张家口市在未来需要建设诸如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这样的有效水文效应措施,以改善城市水文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张家口市市区水文效应概况

张家口市主城区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地区,是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主要过渡带,也是洋河流域山间盆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主城区面积约为970 km2,预计在2020年实现2080 km2的城市面积扩建。该城市的水文特点鲜明,由于主城区南北两边具有最大为111.5m的高差,所以整个市区呈现不规则的河谷盆地特征。在张家口的主城区内拥有东西沙河、清水河,分布在城区的东西两方,自东西、南北贯穿整个主城区,水文条件相当丰富。

近年来,张家口市的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热岛效应、高程建筑障碍效应也影响到了城区汛期内的降雨量,其中尤以雷暴雨次数增加最为明显。随着城区面积的逐年扩大和旧城区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张家口市渐渐出现了道路硬化、地表透水面积比重增大、城区截留、下渗损水量降低等现象,这也使得市区内的地下水汇集时间被大大滞后,增加了城市河流的径流系数和集流速度。如此一来,城市下游的洪水过程线就日益增高,造成了洪峰的提前出现和城市地表径流量的过分增加。

根据2015年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水资源评价报告》中显示,张家口市的水文条件,尤以地下水为主已经处于严重超采阶段,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且低洼排水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于张家口而言,也面临着空前的水文效应危机。所以,为了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日益提升的市民生活需求,张家口市必须解决自身所存在的水文效应不利因素,缓解水资源分配不均及洪峰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城市潜在危机[1]。

3张家口市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水文效应应对措施

就目前现状来看,张家口市所采用的依然是“雨水口―雨水管渠―市政管线”的传统水文管理模式。所以按照市内老城区的官方设计布局来看,设计管径偏小(DN60~DN100之间),整个市区的雨水管网普及率仅为70 %不到,这与城市的实际排雨水量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造成了张家口市市区地表雨水径流污染严重,例如汽车泄漏汽油、轮胎磨损、防冻剂、城市屋面材料所带来的污物都被排放到雨水管渠中,对雨水水质的污染非常明显。基于这种水文效应不利状况,张家口市建设海绵城市是相当有必要的。

3.1张家口市区降雨状况及雨水资源量

张家口市的降水集中在汛期(6~9月),这一期间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总量的70 %左右,10~12月则降雨量最少。按照我国的暴雨分级标准来看,张家口市在特大暴雨方面表现不明显,属于降雨比例比较缓和的地区。

按照张家口市的雨水资源总量来看,围绕这一数据来考虑建设海绵城市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之后,张家口市希望在2020年前实现对雨水资源收集建设用地面积超过60000万m2,所以本文给出雨水收集资源总量的公式为:

Re=ψ×A×Ha。

其中ψ代表了张家口市的地表径流系数,一般常规取值为0.9,而A代表了城市市区的汇水面积,Ha则代表了张家口市一年的总降水量。所以将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张家口市建设海绵城市后的每年雨水资源收集总量将达到3亿m3,这一数字对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潜能的开发价值是很高的,值得尝试。

3.2透水铺装设计、应用及建议

3.2.1透水铺装的设计

将孔隙率较高且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应用于道路路面建设就叫做透水铺装,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工程要素之一。透水铺装可以使雨水很好地渗入到道路路面的内部,以达到贮存一定雨水的效果,随时便于管道排水,降低洪峰流量,削弱径流系数,使得城市洪涝灾害危险系数大幅度削弱。一般来说,透水铺装是由土基、垫层、基层、过滤层和面层所共同构成的。另外,透水铺装对缓解城市温室效应,降低路面温度也有好处,这样一来,道路的寿命也被大大延长。

透水铺装在设计方面所采纳的地表径流系数规范在0.05~0.5范围内,这一数据与它主要使用材料的孔隙率、透水特性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径流系数决定了道路路面雨水渗透量,由此可以确定透水铺装中路基层厚度的确认方法:

H=0.1I720k100T60n。

在上述确认方法的公式中,H就代表了透水基层的总厚度,而I表示城市平均的降雨强度(mm/h),k代表土基的饱和渗透系数,T表示降雨时间(min),最后n代表了道路路面蓄水层的孔隙率。根据该式来判断透水铺装的功能性非常有效果,而且它也可以帮助透水铺装工程选择材料,确保道路路面在降雨时及时下渗雨水,使路面有较高的抗压能力。

3.2.2透水铺装在张家口市的应用

在张家口市,透水铺装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整体上所取得的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考虑到张家口市湿陷性的土基结构,所以当土基处于干燥条件下,土体结构整体相对稳定。而如果土体的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很容易出现土体结构的破坏,使土基强度大幅度被削弱,对建筑及道路的沉陷带来很大危险。所以在张家口市的市区透水铺装时,应该考虑这些特殊的地质条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就以对土基的湿陷性消除而言,张家口市所采用的是以3∶7为基础比例的灰土垫层法。该方法的技术核心就是分层夯实,按照路面土基的龄期不同而为其赋予不同的承载力、密实度与隔水性,确保它拥有较好的垫层优势。张家口市的灰土垫层一般设置在≥1.0 m的厚度范围内,并且采用了分层压实的方法,确保分层厚度始终≤200 mm。再者,城市路面还采用了冲击压实法对路基进行了补强,一定程度消除了路基由于被冲击碾压所存在的湿陷性。这种方法可以消除1.2 m左右的黄土湿陷性。

在基层的改进方面,考虑到张家口市地下水水位较深,而土基位置又通常高于地下水水位位置,所以可以见得土基受到地下水影响可能很小。因此专门针对土基的湿陷性来对基层雨水下渗问题进行对策,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基层设计以DN50为基础的PVC排水盲管,并充分利用到市区内普遍的4 %土基顶部坡度,确保多余雨水能够顺基层流入到PVC排水盲管中,保证城市内许多人工景观和绿色植物带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灌溉。这也是利用到了张家口市在雨季中雨水过度饱和的自然因素,顺利将雨水排除并利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透水铺装结构的破坏性[2]。

3.3下沉式绿地的设计、应用及建议

下沉式绿地主要包括雨水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等。在城市中,它一般表示的是低洼式的凹陷绿地,即高程低于周边路面高度约20 cm内的下沉区域。

3.3.1下沉式绿地的设计

下沉式绿地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设计参数很多,它也是海绵城市设计中的主要核心之一,以下对下沉式绿地的水量平衡进行分析得出:

W=S+U。

在公式中,W代表了下沉式绿地的总体水汇流量(m3),S代表了下沉式绿地在下沉时段的雨水下渗量(m3),U代表了在下沉时段的绿地蓄水量差值(m3)。因此可以得出雨水的渗蓄率公式为:

N=S+ΔU(PzF1Cn+PzF2)/1000×100 %。

在该公式中,所反映的正是下沉式绿地对降水方面的渗蓄能力,这其中Pz代表了城市降雨量(mm),F1代表了下沉式绿地服务范围内的集水面积(m2),F2代表了下沉式绿地的总面积(m2),Cn代表了绿地服务范围内的径流系数。

根据城市雨水的下渗量:

S=60KJF2T。

由此来计算土壤渗透率及渗蓄时间,则能够得出以下算式:

f=F1F2。

按照下沉式绿地的相关参数展开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所以说当下沉式绿地的坡度合适时,雨水就会顺利汇集于绿地之中。若能在路缘石附近设计300~500 mm宽度的开口,更利于雨水径流的流入。而如果下沉式绿地在雨水汇集形成饱和状态后,还可以通过雨水管渠来进行雨水排出。

3.3.2下沉式绿地在张家口市的应用

张家口市市区的土壤渗透系数较大,能够快速的对径流雨水进行吸收,所以对它的下沉式绿地设计可以直接采用原有土壤进行相关植物的栽入。在设计中,为下沉式绿地保持0.05~0.30 m的下凹深度,总体保证其高程小于路面高程。并在下沉式绿地中设置雨水口以随时收集降水时出现的溢流雨水。所以该市的雨水渗蓄f值保持在10 %以上范围。

在计算中,如果f值为负值,就说明市区的下沉式绿地不需要太大下凹深度也能进行雨水下渗,这也证明绿地的下渗效果相当出色。但当f值超过100 %时,就证明城市的下沉式绿地在渗蓄量上大于雨水收集面积的雨水,并且存在一定的收集富余量[3]。

4结语

基于海绵城市概念对张家口市的城市水文建设提出了相关设计及应用策略,弥补了传统治理下城市地表径流流量过大且地下水水位日益降低的问题。证明了海绵城市对于张家口未来的市区水文效应建设是相当必要的,这种低影响开发技术结合城市传统的雨水管理方法,让城市的水文生态环境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还能抵御更多自然灾害,真正实现了“水弹性城市”的标准。

收稿日期:20160505

作者简介:夏应冰(1991―),男,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HT][CDH01248*4/5]

参考文献:

[1]

篇(2)

中图分类号 F29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51-02

1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现状

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当今,国外对于城市水资源的研究比较广泛,尤其是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非洲很多干旱城市如拜尼沃利德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来对城市雨水进行开发利用,比如建立屋顶储水系统、建立雨水入渗系统、制定相应法律条例等。

1.2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逐年加快,与此同时城市水资源问题也日益凸显,水质污染、城市内涝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在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对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尚处于初期,如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的典型缺水城市也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尚未出台有关于城市雨水利用的法律条例。总的来说,我国对于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 城市雨水利用的含义

城市雨水利用指的是降落到城市中的雨水被汇聚收集起来并通过净化之后加以利用的过程,它是缓减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内涝和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途径[1]。可以将其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个部分:直接利用可表现为通过收集储蓄雨水直接来加以利用,比如可以用于绿地灌溉、城市喷泉等;间接利用则表现为利用各种人工设施进行雨水渗透,使其渗入到地下水中,从而间接改善城市水环境。

3 城市雨水利用的效益分析

3.1 环境效益 首先,城市雨水的合理利用可以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我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导致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逐渐消失,之前可渗水的松软土壤被沥青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所代替,因此当有强烈降水发生时,容易引发城市内涝。通过建立透水设施不仅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也能够节省建立排水系统的部分费用。其次,城市雨水利用还可以丰富地下水。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因而地下水开采过量,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容易出现海水倒灌、地面塌陷等问题。通过透水性地面等透水设施雨水会渗透到地下从而起到丰富地下水的作用,并且土壤还会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美化城市也是城市雨水利用所带来的效益之一。由于扩张的城市、增多的人口、加重的污染,使得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很多以水为主要特征的景观都消失殆尽[3]。城市雨水利用可以对这些坏影响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社会效益 通过对城市居民宣传城市雨水利用的好处,可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与凝聚力,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人们逐渐认识到当前城市水资源稀缺的严峻形势,自觉参与到城市雨水利用的行列中来,不仅可以保护城市水资源,而且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

3.3 经济效益 城市雨水利用可以节省排水费用,且雨水利用设施工程花费相对跨流域调水等工程来说较少。雨水利用设施工程的建立,可以避免每一次大量降雨之后所进行的城市排水工作的进行,即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且造价低。

4 城市雨水利用措施

4.1 加强对雨水利用的研究和应用,修复雨水的生态功能 城市雨水这个事情并不难,技术上要求也不高,经济上投入也不大,关键是转变观念,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如何处理雨水。修复雨水的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对雨水进行汇聚收集再利用的过程。

4.1.1 先利用人工设施进行城市雨水的收集 如我国某些城市利用大面积集中雨水的要求来设计,可以利用屋面进行雨水收集,这对于高密度建设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对于公路来说可以将道路高程设计得较高(最好是高于陆地)并设置缺口,降水时水流可以顺着缺口流入道路两旁的绿化滋润植物;用透水砖将步行道或者停车场等场所铺设成透水地面等在如今的大多数城市也时常可见,这也不失为一种雨水利用的好方法。也可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进行雨污分流,对城市雨水系统进行单独建立,从而对城市雨水进行更有效率地收集。

4.1.2 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利用 具体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直接利用,它是指将收集之后的雨水加以净化直接使用,比如用来市民生活、浇灌绿化等等,可以稍微缓解城市用水的紧张;二是间接利用,它是指通过一系列透水渗水措施使得下渗到地下来补充地下水的短缺,具体可用透水砖等偷税设施进行建设,以解决因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此种举措也可以避免城市内涝的问题;三是综合利用,即二者合一、双管齐下,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至于怎么利用则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具体规划:例如青岛降雨量不大且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这种情况下只进行雨水的直接利用就显得得不偿失了,因而应主要进行间接利用,辅助以直接利用手段来进行该市的雨水利用。

4.2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与监管力度 世界上雨水利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早在1965年就出台了《水资源规划法》《雨水利用条例》等相关法律条例,德国也在1989年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2]。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于雨水利用逐渐重视起来,但至今仍未有全国性的相关法律文献的出台。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进行城市雨水利用的经验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条例,从而规范对雨水利用的具体标准,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执行力并加强监管力度。

4.3 向市民广泛宣传雨水利用的重要性 我国城市居民大多数人节水意识较为缺乏,对于雨水利用更是没有什么概念,城市水资源浪费严重,因而向市民广泛宣传当前城市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雨水利用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雨水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应通过各种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及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并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去,使得社会民众逐渐树立起雨水利用的意识,让市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注意节约用水。

5 展望

城市雨水的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新途径,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益选择[4]。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城市雨水利用方面还处于开始阶段。“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水利用的良好体现,它的概念于2012年才在我国首次提出,并在2014年12月宣布了试点城市。“海绵城市”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表达,由于海绵的物理特性被学术界和行业内所惯用,从而来比喻城市的某种吸附功能和吐纳雨水的能力[5]。它能够对环境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降水过大时可以对雨水充分进行收集储存,降水过小时将之前储存好的水释放利用,使得城市化与生态自然化得到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的蓄存。因此,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雨水利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美娟.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2]邵兆凤,邢国平,周建芝,等.天津市城市雨水利用前景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02):102-106.

篇(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我国以往的以及现在的建筑都是以传统的为主,传统的建筑浪费资源严重,土地得不到极大地利用,而且传统的建筑方式也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因此,绿色建筑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理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建设的全部寿命周期中,全程运用绿色材料,最大限度的节水、节地、节材等。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绿色,并不是简单的绿色立体化,它有起自己的内涵与理念。绿色建筑,在空间上布局合理,不浪费土地,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等。绿色建筑,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减少以往房屋建设给人体带来的伤害。绿色建筑,可以很大程度的家减少建筑在资源方面的浪费。绿色建筑,最大限度的做到,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绿色建材,注重对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在国外一些国家,早就将这些材料应用与居民建设,城市建设等,而在我国这才刚刚只是个开始。无论是绿色建筑亦或是绿色建材,两者都同时强调在资源方面的节约,强调人与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绿色建筑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引进的,相对于外国的一些国家有些晚。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还算丰富,但是人均占有却很少,加之我们跨入经济飞速发展的行列不是很长时间,各个方面都有待发展,绿色建筑的是实际建设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笔者认为,这也不会阻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相反的,现在随着绿色意识和节能减排在人们心中的逐渐深入,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势头会越来越迅猛。例如,杭州建设的首个绿色建筑,其位于丁桥镇,名叫“郡枫绿园”,这里的住宅多具有节能设备,如节能反馈电梯、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景观灯等节能设施。其中的节能反馈电梯时以改以往的电梯耗电系统,利用电梯来回上下产生的动能和势能 ,将其转化为电梯所需的电能,这样就节省了不少的资源。不仅如此,住宅的阳台上还有太阳能电池板,白天聚集太阳能,以供住宅居民夜晚的用电事宜。其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遇水后进行净化处理,便可解决小区的灌溉问题,解决了不少的水资源问题。杭州的这个绿色建筑很好的向人们展示了绿色建筑带来的便利与洁净。绿色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的一跟支柱。政府也加大了对绿色建筑的推广活动,这也为绿色建筑可在我国未来更好的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再比如,最简单的,各个城市开始大规模的搞绿化,不论是居民小区还是马路两旁,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层出不群,马路两旁的绿色植物可很好地吸收汽车排放的尾气,降低大气污染;同样的,城市新添的的绿色植物及建筑给一座城市带来了生机,这也同样符合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不仅在民用住宅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其他方面同样如此。社会不停的发展,出现了好多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占地面积巨大,浪费资源过度,如若将绿色建筑的概念融入其中,笔者认为其收益定会翻倍。

绿色建筑在我国可有三个绿色来概括,浅绿、深绿、泛绿,现如今的中国只是“浅绿”,处在构建绿色建筑的技术堆砌的地位,但是,笔者认为,依照现在的绿色建筑发展势头,想达到后面几个“绿”,也只是时日问题而已,我们大可对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势头抱有信心与乐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被绿色建筑全部覆盖。

三、绿色建筑设计

现在,我国的绿色建筑大都集中在旅游、景观等方面,还没有大面积的投入到住房建设当中,更不要说对城市实施大规模的设计与建设了。中国人口众多,要怎样在设计当中融入绿色的概念是个棘手的问题。在整个绿色建筑设计并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很大的检查力度与专业人才。绿色建筑设计包含了很多的、各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某个地方设计绿色建筑,要考虑到此地的环境,勾划怎样的结构才可充分的利用空间,充分的利用此地的各种资源,也要考虑此地的文化与习俗,真正的做到建筑是为人们提供方便与利益。绿色建筑设计是整个绿色建筑的核心部分,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那么一切都将只是在纸上谈兵而已。笔者认为,最起码的绿色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点:(1)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等资源,做到资源利用无污染化;(2)回归自然,设计绿色建筑是应考虑到建筑使用的材料来源与大自然,在旧弃不用回归自然时也要对自然没有伤害;(3)居住舒适健康,这其实是绿色建筑对人类最有裨益的地方,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该加入更多的人性化,在实现绿色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需求。除此之外,绿色建筑设计不等同于高价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指设计,建造的整个过程都是绿色化,无污染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是高价格的投资。绿色建筑设计要重点考虑到其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带来的资源,设计好好的设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资源为建筑带来便易。

四、绿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绿色建筑裨益多多,但是在发展和覆盖的道路上却也是阻碍不断。首先,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不是很精湛,有很多问题的解决还得请教外国的某些专家,在这个方面的人才的缺失是阻碍我们发展的主要阻力,国家需要培养大批这方面的人才填补这个空缺。其次,虽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关注绿色环保问题,但是普及的还不够,我国人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农村,这方面的普及更是不到位,我们应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加入绿色建筑的设计,让老百姓感受到绿色设计带来的好处。例如,我国西北的的一些新农村建设时,在楼层建设时将一些了保暖的材料加入其中,在建成后,就有在建筑的外层裹上厚厚的类似海绵的东西,这样做不仅给楼层良好的保暖,也降低了北方地区冬季燃烧煤的利用,降低了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我国地大人多,城市也很多,想要彻底建设绿色城市是有很大的困难的,而且现在有些房地产在自己的品牌中加入“绿色”的概念,鼓吹他们的建筑是绿色建筑,欺骗消费者,造成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解甚至是抵触,让绿色建筑在推行中受挫。最后,绿色建筑的设计和选址都需要严格的计算与规划,很难让所有的建筑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的绿色建筑兴起的比较晚,人们对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区别认识的不是很清楚,很多人对待绿色建筑的心态只是好奇并不敢尝试。诸多的原因使得绿色建筑的在我国的发展的步伐有些缓慢。

五、总结

城市绿色建筑的实现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中国的“绿色”由浅绿到泛绿也是在时间的的步调下注定会实现的。只是这一切的是在短时间内还是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城市建筑实现绿色化,给这个国家带来的裨益是不可小觑的,现如今的地球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怎样的发展才是即利于人类社会又不会使得大自然受到破坏,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但笔者真切的希望城市绿色建筑会在不久的将来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步;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06期

篇(4)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清水混凝土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减少了抹灰的工序,不仅可以减小结构自重荷载,而且可以节约建设资金,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清水混凝土模板的推广对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1清水混凝土模板概述

清水混凝土属于混凝土种类的一种,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能够一次成型,不需要在施工中进行任何装饰,能够直接进行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具备自然质感好、整体性强、流线型好等优势。凭借众多优势,清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如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缺陷,事后进行修补则难以达到工程预期效果,为此,需要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属于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十分关键的工艺环节。模板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中,其模板主要是面板、连接件、龙骨、边框等环节所构成。在混凝土施工中,面板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为保证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保证表面光滑、整洁;龙骨是支撑模板荷载的重要构件,需要保证龙骨具备足够的承载力。

2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2.1模板的选用及其制作和施工

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施工中所使用的模板依然以胶合板等材料为主,这种材质模板的质量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是由于模板内内夹板中材质的吸水率是不同的,所以运用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会对于混凝土成型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极易导致饰面颜差问题的出现,而这种不均匀色差会对建筑装饰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内板上涂抹一层防水膜,能够有效解决或缓解这一现象的产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磨损,胶合板模板的厚度可能会产生些许变化,这就易使模板连接位置出现错边现象,这对施工效果也会有一定影响。所以通常会在边缘处开半边孔来解决这一问题。模板制作工具应选用专用的双锯片高速锯板机、可调角度切板机和高速钻孔机。锯板、钻孔前要将板垫平,操作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模板制作完成后要在锯缘和孔壁涂抹防水漆,防止吸水率不同使周边混凝土出现色差。

2.2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中螺栓及堵头的设置

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对拉螺栓的孔眼通常强调纵横成线、间距均匀,这可体现整体或局部的对称;而堵头则应与模板面垂直、压紧不漏浆、自身不破损,且拆模时不会损坏孔眼棱角,确保棱角线条美观、清晰;恰到好处的封堵孔眼也是保证施工观感质量重要因素之一。

清水混凝土模板上的穿墙、梁、柱螺栓,通常采取对拉螺栓,其直径及长度一般取决于混凝土厚度及高度。因此,必须通过计算才能确定螺栓的间距与直径,例如浇注高度在5.0m以内的混凝土结构,可使用Φ12mm螺栓。螺栓孔堵头可用塑胶制成锥形,并覆盖2mm厚的硅胶,这样拆模后即可形成排列规则的孔眼。在硬塑管外面还可再套一层软塑管,这样方便硬塑管的回收及重复再使用。模板孔位对接一定要正,硬塑管与堵头对接处用橡皮或垫圈贴紧。模板孔可用防水粉、微膨胀剂填平,以避免出现渗水问题。清水混凝土施工15h之后才能拆侧板,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合适,时间过短可能会因强度未达预期而出现变形,时间过长则可能对其养护产生不良影响。硬塑管可以几天后拆除,为了实现装饰效果的美观,在没有螺栓孔的位置可设假眼,以使孔眼的排列更加整齐。

2.3清水混凝土模板接缝的施工

在模板拼接处应涂刷硅胶,由于板间的挤压作用,可能使板间形成一条宽约1-2.2mm的硅胶缝。它不但可以解决板缝渗漏问题,还对解决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板间应力变形有所帮助。在梁与墙、墙与柱间的模板,则可使用橡胶条贴紧。在已经浇注完成的清水混凝土表面下可将续接板条固定于模板上。续接板条下边缘应制成45°角,这样便于排除混凝土内存在的气泡,还能使两次浇注混凝土所形成的接缝更加整齐。板条上方可用来控制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当接缝处有渗水时,能引导水向墙面外流出。清水混凝土模板与水平定位板条之间以及续接板条留下凹槽的空隙可用硅胶粘缝,这样能确保新旧节点处不发生漏浆现象。待模板安装完成后,还应用电筒做漏光检验,以不透光为合格。为了使墙模板与窗口模板紧密对接,还可在窗洞口周围加贴木方并适当增大对拉螺栓的密度。

2.4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模板的吊运及安装环节

吊装模板时必须要有专人指挥,模板起吊应保证平稳,避免偏斜或大幅度摆动。清水模板吊装过程中,应当慢起轻放,严禁避免发生碰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清水模板使用及施工后的墙体效果,清水混凝土模板入模和出模过程中,均须采用牵引的方法进行,并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模板面板保护。

安装时要根据模板上的编号对模板进行拼装,保证明缝、禅缝的垂直度及水平交圈,吊装时,还要注意对钢筋和塑料卡环予以保护,注意不要让钢筋划伤模板面;套对拉螺栓时,必须在调整好位置后才可轻轻入位,确保每个孔位都加塑料垫圈,避免螺纹损伤模板面板上的穿墙孔眼;模板紧固前,还要保证面板对齐,严禁在面板校正前上模板夹具等连接件加固。拧紧对拉螺栓和模板夹具等连接件时用力要均匀,保证塑料垫圈与模板板面正确接触,以避免混凝土浇筑引堤起孔眼的不规则形变。此外,模板安装时必须遵循先内侧、后外侧,先横墙、后纵墙,先角模后墙模的原则。模板安装前应在模板侧边贴好海绵条,模板安装就位后,对模板下部的缝隙,可采取堵缝措施,以避免漏浆和错台等现象。门窗洞口模必须支撑稳固,洞口模周边以及导墙部位均应粘贴海棉条,以保证浇注混凝土时不漏浆,确保墙面洁净。

2.5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中的拆模及养护环节

拆模用时一般为十五个小时。在拆模的时候要切实的结合相关的规定来开展。在拆除之前的时候,要先把螺栓拆下,然后放开绳子,进而使得模板变松。针对那些比例难以处理的,建设者可以再墙体地方对其振动,不应该用铁锤等来击打,防止其出现缝隙现象。要把拆下来的放到那些暂时性的支架之上,进而赶紧的将上方的污物处理掉,对于变形等问题要积极地应对,进而抹上一层脱模材料,放到一边备用。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混凝土是非常关键的建设物质,由于清水混凝土一般应用于饰面项目中,所以其施工工艺较其它材料更加严格,技术要求也更高一些。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中,所有步骤均十分关键,任一个环节处理不当的话,都会对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确保施工质量,促进建筑整体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繁超.浅谈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26-226.

篇(5)

中图分类号:TV22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壮大,建筑物规模随之壮大,推动了深基坑建筑的前进。但是深基坑工程,具有高难度、高危险,很有可能会带动附近地区内土层的塌陷,对周围的楼宇、道路以及地下管道带来威胁,产生巨大损失,并且建筑就不能顺利按时的开展。所以,我们在建筑深基坑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注重深基坑处理技术。

一、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的特点

深基坑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是整个建筑的基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为保证房屋建筑基础及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不受影响,对地面以下开挖的土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统称为深基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的综合性较强,既涉及结构力学问题,又涉及水力学等问题,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既要涉及到较深的土方开挖,保证基坑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又要有阻断地下水向基坑内渗流、保证基坑内施工作业面干燥的功能。因此,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支护结构,常在基础打设连续密排的灌注桩、预制桩或钢板桩挡土,当土质较软、基坑深度较大而对变形限制严格时,还应对支护桩设置水平支撑或拉锚;另一部分为止水体系,常采用连续密排的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形成阻断地下水向坑内流动的隔水帷幕。深基坑工程一般有如下特点:(1)深基坑的支护系统属于临时性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很强的针对性,必须因地制宜。(3)深基坑的施工的综合性较强,既涉及结构力学问题,又涉及水力学等问题,计算过程比较复杂。(4)深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土体是蠕变体等使得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5)深基坑工程是涉及支护体系设计、土方开挖、检测、监测等信息化施工的系统工程。(6)深基坑的开挖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较大。

二、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处理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图纸会审。接受施工图后,应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及会审图纸,根据图纸情况和合同要求,尽快与业主、协作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项目划分工作,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同时将图纸上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提交给业主、工程监理及设计部门共同协商,争取将重大工程变更洽商集中在施工前完成或大部分完成。(2)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施工质量策划,明确质量目标,分析质量目标可能无法完成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3)施工方案编制中,所有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那些在全员集思广益,反复探讨而得到的施工方案,才是最科学合理、最切合实际的优秀施工方案。

2、降排水方法

(1)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先期的实地考察,在深基坑的开挖前期以明排水为主要排水方式进行集中排放;在深基坑的开挖后期应配合以坑底“轻型井点降水”措施,尽量在坑底基本无水的情况下进行作业。(2)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时,虽然有止水防渗措施,但在所难免会出现坑壁渗水的现象,可采取“堵”和“疏”的方法进行控制。当深基坑坑壁的渗水较小时,可以用干海绵、导流管将渗水排入排水坑。当深基坑坑壁的渗水较大时,应将该处的土体进行暂时保留,再进行压实,然后使用注浆的办法将渗漏部位封住。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前,应会同甲方有关人员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等地下设施进行确认,以便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如果工程的土质较好,在基坑开挖时可不考虑边坡支护。若土质情况不好,应采用边坡支护。(3)根据定位测量给出的轴线点,确定基坑的挖土施工范围,按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分层开挖,土方及时运出,不得在基坑周围堆土。(4)挖土前,先会同甲方确定给水管道的具置、走向、埋深,以便挖土时能够有效控制,避免导致给水管道爆裂,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在具体施工时,应在给水管道周围预留部分土方,由人工清理,直至给水管道露出。(5)施工时,新建建筑物边线与原有建筑物较近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观察土方的稳定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因土方坍塌造成原有建筑物地面下沉。在施工时,应准备草带子、石头、砖等物品,对该处边坡进行相应的加固防护,确保工程顺利施工。(6)在基坑四周严禁堆放任何物品,施工车辆严禁靠近。(7)基坑四周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安全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组成,宜采用上横杆高度具地面1.2m,下横杆高度距地面0.5m,并加安全围网。安全防护栏杆宜采用Φ48mm钢管,防护栏杆立柱应埋入地下500mm,确保防护栏杆的稳定性。(8)夜间安全防护栏杆四周应设置安全照明。(9)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应走安全通道,安全通道搭设应规范。(10)进入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11)做好基坑周围的排水工作,防止基坑因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三、深基坑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应充分重视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影响

当基坑下部土层有承压水时,将大大降低土层的稳定性,并对周围建筑物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挖前需把地下水位降低到边坡面和坑底以下,以防止边坡的塌陷和涌流,并保证施工过程中处于疏干和坚硬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开挖。有时基坑下遇到承压含水层时,若不减压,也将因渗流使基底破坏。同时,还伴随着发生砂的隆胀和坑底土的流失现象。根据基坑的尺寸和深度、地质条件和土的特性,地下水可用各种降水方法控制。恰当的设计、安装和运转降水和减压系统,将为施工带来下列各项好处:(1)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保持坑底干燥,便利施工。(2)增加边坡和坡底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上或基底的土层颗粒流失。(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4)提高土体固结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

2、应认真重视深基坑四周地面的保护

在挖土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深基坑四周的保护及深基坑四周地面的保护,在基坑深度的1~2倍范围内的地面产生裂缝时,地面水向裂缝中渗漏,会导致土体强度下降,水压增大,使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位移。此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堵塞,并要做好地面水的导流工作,防止基坑浸水,减小基坑暴露时间。

3、应认真重视支护系统及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质量,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着重大的影响。支护系统施工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在:系统的类型、材料、构造尺寸、装设的位置和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装设施工是否及时,施工顺序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地下水控制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方面。

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大量高层建筑不断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而深基坑部位的施工,危险性大,施工难度大,很可能引起基坑周围局部土体发生位移和沉降,危及临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在深基坑施工时必须高度的重视,还要不断的提高深基坑处理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健康科普知识宣教 下一篇: 科研经费实施细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