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0: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水利发展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水利发展趋势

篇(1)

1水利施工新技术的现状

1.1防水复合材料新技术

传统的防渗漏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新型防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仅能高效地完成防渗漏的作用还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防水复合材料采用成熟的纳米技术,将Na基膨胀土掺入土工织物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对特定需要加固的部位进行铺设达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与灌浆技术相比,具有抗拉强度大,质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1.2GIS与GPS新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水利施工方面新兴的一门技术,它将地理信息采集下来并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实现对监测对象空间地理位置的准确描述,在空间范围内实现对施工对象的动态监测。GIS系统所特有的仿真模块能够仿真出施工对象的立体几何信息,犹如3D建模软件将施工单元每时每刻的动态信息以及对应的属性数据保存下来供以后查询。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可视化。GPS(全球定位系统)则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施工带来的诸多不便和测量不精确问题,现在通过GPS能够快速准确的提供三维的数据信息,保证了施工方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GPS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遍布全球的卫星实现对地理坐标全方位的定位,包括GPS用户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1.3绿色混凝土技术

绿色混凝土技术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不一的孔径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周期,结合绿色植被与混凝土的不同特点在结构方面实现优化,孔径内往往填充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料和土壤。

2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水利施工信息化

水利施工技术必将迎来全面的数字化以及信息化革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涵盖着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等;以及涵盖PC、图形工作站等硬件基本组成;另外囊括了光纤通信传输协议等通讯手段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未来水利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同时水情测报、水务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及灾情处置等都会实现信息联网,最终实现全面的水利施工信息化。

2.2水利施工现代化

水利施工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宏观理论作为依托,并大量采用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制造设施、高性能的机械装置,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化,高效化操作。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远程遥控技术,实时监测技术的发达,动态的水情、工情动态监测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未来水利施工现场一定会应用大量水利施工新技术,整个施工过程将迎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这是未来水利施工技术的又一发展趋势。

篇(2)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村地区推广高效的节水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但如何合理并节约的利用水资源,是水利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以粗放式进行,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灌溉技术。根据国内外的科技发展情况和近期的水利发展趋势,介绍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展望和科技发展。

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直接为农业增产而服务的。我国初步规划到本世纪末在农村水利方面的奋斗目标是:争取新发展灌溉面积8 500万亩,增加排水面积4 800万亩,改善盐碱地和渍害低的农田5000万亩。对大中型灌区输水渠道积极采用防渗措施,对80%以上的井灌区采用微灌,解决了农牧区人畜饮水的困难。

1.1 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是国内外都很重视的问题,也是扩大灌溉面积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当今大多数灌溉土地的使用方法都采用地面灌溉法,所以我们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发展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效的成果。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型灌水技术是间歇式灌水法,这种灌水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间歇地方式向灌水沟送水,造成涌流状态,使沟内水流加快,推进速度,并使水分沿程入渗均匀。这种灌水方法比一般的灌水法省水 30%~50%,在有风的条件下,灌水效率要比平时高出很多。我国近几年在地面灌溉节水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如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灌溉方面研究出了既节水又增产的灌溉技术,旱田地膜覆盖灌水技术等,在井灌区区管道输水代替明渠输水,洼灌中采取大面积水平洼灌等都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

1.2 调水技术

该技术在美、日、法等国应用较广,有明显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并且有节水节能的效果。自动化灌水技术,在日本和欧洲已实施多年,因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尚未能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国外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除采取节水措施外,主要是搞调水。已实现的较大调水工程有:例如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150亿~200亿m,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270亿m。大规模调水工作,将灌溉工程技术、机电提水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促进了灌溉经济分析、灌溉生态环境等灌溉学科分支的发展,并解决了一系列规划、设计、施工、提水、环境评价等技术问题。

1.3 节能技术

节能和节水是息息相关的,是分不开的,所以国内外普遍在节水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低压喷、滴灌系统以及太阳、风能在农田水利方面的应用,是节约能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推广农田水利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生产受耕作技术和耕作习惯的影响,长期存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情况,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对水资源的浪费。农业是用水大户,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那么,就会对农业周边的城市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农业产区推广农田水利技术,可以再很大程度上控制农业粗放型生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1 从农业增长增收的角度来讲,完善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可实现有针对性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使建设生态农业成为一种可能。在进行水资源的调配的同时,进行各类农业技术革新实验,再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实验对农田水利利用技术进行革新,这种相辅相成的方式既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也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从较大的背景上来讲,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的极其不平衡,然而我国的农业产量分配的也不均衡,这就造成了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匮乏,如果再不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尤其是目前我国农业产区先进生产和灌溉技术的推广不够,大面积灌溉在成大量的水资源蒸发和流失,没起到实际的灌溉作用。

三、国内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发展新思路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水利设施与灌溉技术存在差异,开展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工作可以改良灌溉方式、改变储水和蓄水方式,进而实现对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

3.1 优化农作物结构,推广节水种植技术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它的需水量也就不同,在实际种植作业中,可采用不同作物间作的种植模式,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调整农田作物的种植比例,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抗旱品种,进而使得灌溉区域用水量降低,达到节约是资源的目的。还可以在部分地区推广节水种植技术,特别是用水量较少的地区,可积极推广坐水点种技术,进而提高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改变灌溉方式,推广系统灌溉模式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沟灌、管灌、滴灌喷灌等技术,然而在一系列的灌溉技术中被应用次数较多的主要有沟灌、喷灌和管灌。农业生产要依托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为了节省灌溉成本,农业生产者发明了沟灌这一传统的灌溉技术,利用河流周边的天然水道,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技术虽然节省成本,但灌溉效率相当低下,在水资源的输送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流失和浪费。根据这样的情况,水利技术人员应针对农田水利运行情况和水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灌溉方案。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覆膜技术,进一步提高灌溉效率,改良沟灌,建立系统的沟灌模式。除了改良沟

灌以外还可以在种植农作物类型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这些灌溉技术由于将水流转化为水滴、水雾,就等于直接降低了灌溉的用水量,对水资源的节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灌溉技术,利用地下管道实现回流,从而很大限度的控制了水的消耗和浪费,一般情况可节省用水量达到50%左右,灌溉效率还可以提高 10%左右。

结束语

发展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讲,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也是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农田水利科学技术应紧密围绕上述问题,重点研究节水、节能、节约投资的技术措施,对现有工程进行挖潜改造,同时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在促进农业生产中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我国农田水利科学技术提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曾光慧.推广节水技术带动农业发展[J].贵州农机化,2004,(2).

篇(3)

想要对施工地区的各种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就需要各个部门对建设地区的水文、环境等又充分的了解,以此来为水利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很重要的支撑。所以,就要加强水利设计中水文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等的协作与合作,共同为水利设计部门提供一个可靠、全面的资料,为他们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从而增强水利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1.2水利设计的市场、法律审查制度将会得到完善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设计的生产和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专业化和综合化管理转为了项目管理和专业管理。在具体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监管力度不够、内容复杂、标准实施不完善等等不足。所以,在以后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就更应该借助法律和市场的手段来全面、全过程的做好审查工作。并在审查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条例、法规来满足评审的各项要求。

1.3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将会更加的美观和生态

和谐社会使当今社会的主题,在水利工程方面也该坚持这样主题,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将根据人的感情需求,既要在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上,还要将其设计得更加美观和生态,对水利设计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在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的基础上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文本和环保的理念。

1.4水利工程设计的人才队伍建设将会不断加强

水利人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它应当与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提高水利设计水平的根本方法。在水利设计人才队伍建设中,为了利于业务上的需要,在人才队伍中建立激励机制,让更多优秀的设计人员得到进修的空间,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的人才。这样,水利工程建设才能在今后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篇(4)

1.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水利施工是一个大项目,大工程。其工作量大,从开始施工到竣工结束所需时间长,耗费资源种类多,耗费资源量大,对自然环境影响大。水利施工需要大量的电资源,水资源,土资源,矿产资源等,而这些资源在我国都是有限的。如果水利施工技术水平低,技术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就会对这些有限的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水利施工技术如果只追求水利施工完成,其施工技术较差,就会造成植被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塌陷等不良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吸取过去几十年的水利施工技术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在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观念的影响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低碳经济的引领下,水利施工技术也必定顺应了这一大发展潮流,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朝节能环保方向行进。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向演进,在将来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水利施工技术在将来的发展中将提高其技术含金量,创新发展,寻找新手段,寻找新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渠道,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最小。水利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的这一发展趋势,是在时代大背景产生的,是全新的,它的出现又对水利施工技术产生反作用。它的这一发展趋势势必改善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状况。

2.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水利施工技术归根到底是是一种技术,是科技的一种形式。其发展是一个不断吸取经验,

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必定有革除旧的过时的技术,创造性地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创新是一项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水利施工技术也毫不例外。在21世纪的背景下,水利施工技术呈现出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涉及面很广,关系到一系列科技技术的运用和创新。近年来,水利施工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很好地体现了水利施工技术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例如水利施工技术选用了容量较大的,效率高效,配套良好的施工机械。在大范围内采用液压,激光,电子,声波等新技术;应用了耐热性好,高分子合成,纳米等新材料;运用了震动碾压,高压喷射,锚喷支护等新技术,在运用这些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为了对水利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运用了电子计算机新技术和系统工程的知识理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已新身份出现在水利施工技术中等等。科技创新是水利施工技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水利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科技含量,更加注重创新的独特作用。在科技创新的指引下,水利施工技术将采用现代化新技术,加强相关领域的探索和科研,注重在施工实践中的总结创新,不断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水平。在这种条件下,以高水准的水利施工技术知道水利施工,必将推动水机施工稳健快速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水利事业和现代化的进程。注重科技创新是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鲜明点。

3.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交流合作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主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间学术技术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就为水利施工技术技术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要求水利施工技术必须进行有益的交流与合作,否则水利施工技术难以真正的壮大和发展。虽然我国水利施工技术在过去年份内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与发达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也要求我国水利施工技术必须面向世界,必须与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最近几年,我国在水利施工技术方面积极同多个国家展开了丰富全面地交流合作,有很多案例体现出交流合作这个趋势。例如我国通过开放,引进此方面相关的外资企业到中国,从而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水利施工技术;积极选派安排相关人员到外国先进国家进行参观学习调研;多次组织承办与水利施工技术有关的年会等会议,专家学者得以有效的学术交流;有关专业人士积极在国际上发表想关论文;积极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开展水利工程共建,同时,我国也热心帮助发展中国家水利设施。在交流合作中,水利施工技术得以传播学习互补,发扬光大。如果闭门自守,拒绝交流合作,是违背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难以让水利施工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4.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安全和“人本”

水利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施工技术稍有漏洞或稍有疏忽,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水利施工技术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成熟性。在过去发展段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诸多的事故案例为为我们敲响警钟,事故的原因有死搬硬套水利施工技术,未经严格测试使用不成熟的水利施工技术,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等。这些惨痛的教训和巨大的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视水利施工技术的安全性。这也让注重安全成为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注重安全的发展趋势下,对水利施工技术提出了很多高的新的要求:修复完善旧老技术;提高新提出的水利施工技术的审核测;对新提出的水利施工技术实际测试率不得低于百分之百;严格把关,对水利施工技术的漏洞,哪怕是小漏洞,也不能疏忽;加强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的的培训,提高水利施工技术人员掌握运用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安全性是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的重要一条,安全性的要求是严格的,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性将是贯穿树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未来的长期的一条主线。没有了安全性,水利施工技术将失真失本,其发展就难以壮大。

水利施工技术只追求技术的突进,工程的完成,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施工技术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以人为本也是水利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水利施工技术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将具体的体现在以下的方面:水利施工技术提高其安全性,保证其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水利施工技术更加注重实效性,更大限度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水利施工技术更加注重环保性,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等等。在以人为本的的发展的趋势的推动下,树立施工技术将更稳健更科学的向前发展。

5.水利施工技术四个发展趋势的总论

水利施工技术呈现出注重节能环保,注重科技创新,注重交流合作,注重安全和以人为本的四大趋势。但水利施工技术四个发展趋势绝不是独立,而是相互关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例如水利施工技术注重节能环保,需要其科技创新,而树立施工技术的科技创新有推动了其环保和安全的发展趋势。水利施工技术这四个发展趋势共同作用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绿色安全,更好更稳健。

【结束语】:

通过全文对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总结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水利施工技术的四大发展趋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实际操作中,重视树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让水利施工技术朝着这四个方向演进,让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紧时代的步伐,更好发挥其自身的功能!

篇(5)

水利统计工作是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能。以下,笔者将从水利统计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时期水利统计的发展方向,展望水利统计工作的发展未来。

一、水利统计工作现状

目前来看,水利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水利统计工作认识不足

许多水利统计工作人员对水利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重视程度较低。进行统计工作时态度不认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对于某些数据模糊处理,甚至出现自己估计数据的情况,最后导致了决策者的失误。还有的水利统计领导部门没有布置重点内容,平时不督查,也没有定期的抽查。导致开展统计工作时出现不能及时、准确、规范、顺利地完成水利统计上报工作。

(二)统计方法和设备落后

在许多地区基层水利统计中,互联网技术、表格填写逻辑审核软件、智能催报系统等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不少县级水利统计单位数据收集和汇总还停留在原始的人工阶段,不仅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统计效率也十分低下,不能及时上交报表,统计成果迟迟出不来,延缓了上级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素质统计人才缺乏

笔者了解发现,水利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普遍有待提高。有的统计人员态度不踏实,认为一些水利数据指标如水资源量、开采量等只是看不到的数量,而且很难核对是否准确,对上级布置的任务缺乏深入实际计算和了解,也没有进行对比分析,甚至估计一些统计数据,交差时也是敷衍了事,责任感不强。也有一部分水利统计人员虽然思想比较端正,但是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对相关的统计法、统计制度没有深刻理解,不能准确地收集处理相关数据,没有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统计效率低下。总之,目前来看,统计工作十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型统计人才。

二、新时期水利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统计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

1、进入水利统计单位的门槛提高

为适应水利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水利统计单位势必会抬高进入单位的门槛,提高学历、能力等要求。实行统一的入职考试制度,对人员筛选也更加严格。

2、水利统计投入资金加大

为了更好地负起水利统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各政府单位对水利统计的资金投入必然加大。统计单位会逐步淘汰老化落后设备,引进先进数据采集设备,改善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生活条件,使统计人员在生活环境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

3、改变工资制度

过去的统计人员工资制度明显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存在许多漏洞。水利统计单位会建立新的绩效工资挂钩制度、划分工资等级。对那些为水利统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完成不了统计任务或者统计出现错误的统计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

4、建立统计人员考核新制度

新时期,水利统计单位会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如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使业务人员熟练掌握水利统计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尤其会注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的培训。做到培训学习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水利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5、强化水利统计责任意识

水利单位会吸取之前对工作人员思想教育不够的教训,转而注重培养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召开强化统计责任意识大会,让所有水利统计人员意识到水利统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担负的重大使命。让统计人员心中对水利统计工作充满使命感、神圣感和责任感,从而使他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心态参与到水利统计工作中去。

(二)统计方法的改革创新

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水利统计在实际工作的统计思路和方法必将发生改变。具体将体现在以下方面:统计内容从单一的数字信息转变为多样化的数字、文字、图像信息。统计成果变得更加简练直观,条理更加清楚,层次更加分明,逻辑更加严密。统计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从单一的统计信息向预测信息、监测信息转变。从传统统计向现代统计转变,构建新的统计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指标体系。采用更加先进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统计理念转变,过去的水利统计大多数简单应付统计,新时期,统计将主要转向主动统计,变成一种服务,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统计工作职能更加明确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统计作用,势必需要强化统计工作职能。具体措施如下:强化统计参谋助手职能,从水利统计基础工作入手,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强化各系统综合协调能力,使统计分工合作更加明确,信息共享更加方便。强化岗位监察职能,做到及时监督检查各项水利统计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对工作难点重点予以关注。强化信息反馈能力,及时地反馈各工程实时进度和效果,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国际化、市场化的不断加快,新时期水利统计工作势必要提高水利统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能力。而统计队伍的加强、统计内容的转变和统计方式的改善是水利统计发展的必要前提。完善经济统计,健全社会统计,加强资源环境统计是统计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创新了统计方法,规范了统计制度,我国水利统计才能健康的、稳定地发展,才能担负起国民经济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篇(6)

1.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意义

1.1影响施工进度

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情况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后期的使用时间。在前期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整个工程的成本,工程设计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工期的进度,所以加强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不仅受到施工资金的下况、施工队伍的管理等一些客观性的因素,而且最主要受到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影响。在做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全面,既要考虑工程的任务、施工周期,又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工地的地质情况、工程施工条件等。如果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考虑不周到,就会出现一些漏洞,结果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合格,需要用合理的方法制定设计方案来加强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原则进行。

1.2影响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水利工程设计中控制费用的关键在其设计和决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利工程设计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这关系到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情况。每个单项工程设计的方案以及施工所用的材料都对工程造价有着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工程费用的增加或减少。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不仅影响着运行费用,也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投资情况。比如说水利工程设计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保养和维修所花的费用,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1.3影响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设计中各个步骤既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也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在做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未知的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后期的使用效果。所以水利工程设计质量对水利工程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2.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

在旧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的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上新形势下对水利工程设计提出的新要求,目前的水利工程需要遵循以下五大要求。一、基本要求:水利工程设计需要符合水利工程的设计规模;安全要求是水利工程设计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需要考虑可能发生的严重地质灾害。二、特殊要求:水利工程设计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工程设计;布置施工场地时需要选择安全性高、污染小、环境影响小的施工场地。三、科学性要求: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案不仅需要科学的的进行分析,还要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算工程设计方案当中的建筑物布置及其尺寸大小也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四、专业性要求:工程后期设计的深度相比前期要高,对水利工程设计的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要求,需要精心设计各个施工步骤的资金投入。五、环保和美观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在确保不影响施工周围环境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考虑到环保的因素,还要具有美观性。

3.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3.1遵循节约原则

现在水资源是有限的,地下水也是有限的资源,因此在做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案时,应该科学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既要保证生活用水量和供电的实际需要,又要防止水资源使用过度,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3.2人本原则

在新形势下设计的水利工程方案,不仅要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而且要避免给施工周围的居民带来安全隐患,为群众提供高效的服务,此外还要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泄洪、供电的实际要求。保证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性,满足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要求。

3.3经济合理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比较强的工程,不仅要满足泄洪、供电、发电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做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案时首先要按相关的要求进行设计,再根据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出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

4.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4.1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标准化

目前,大力推动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标准化进程,节约社会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水利工程设计软件很少。推动水利行业的标准化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效率,节约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这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设计时,应该通过以前的设计实例和有关科研部门做好衔接和沟通工作,一起讨论水利工程设计的规范标准和设计方式,进而使水利设计行业实现标准化。

4.2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程序化

如今的市场发展变化太快,为了能够适应其变化,要推动水利行业的程序化,在选择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时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择最优秀的方案,给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其具有危机意识,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实施投标制度,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有着很大的帮助,水利工程设计行业如果变得程序化,不仅能控制水利工程造价,还能提高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和设计员的水平。

4.3水利工程设计的多功能、生态化

科技不断地发展,水利工程设计日益完善,水利工程设计所要符合的要求变得更高,不仅要保护环境、生态,还要多功能等。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在新形势下变得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将会是顺应时展的一种新趋势。在设计时,要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为前提,既要具有防洪、发电、供电的功能,又要具有生态、环保等功能。

4.4水利工程设计要具有美学性

除此之外,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设计单位需要树立新的设计理念,遵循节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经济合理化的原则,构建一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具有多功能、美学价值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有一些功能和作用,还要求达到一种精神愉悦的境界。美学性是水利工程设计发展的趋势,水利工程设计单位把美学原理运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来突出水利工程建设的美学价值。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周围的一些地理上优势,再与艺术相结合,做出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用水利工程来优化环境。美学知识主要是运用在水利工程图纸的设计上,使得水利工程与周围环境相匹配,这样设计的水利工程不但有水利工程本身的功能和作用,而且还要有观赏价值,达到一种美的效果。从而实现以水利工程带动景观建设、以景观建设促进水利工程发展的良好循环。

5.结束语

结合上面所说的,新形势下的水利工程设计非常的重要,仔细勘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工程设计制定相关条例并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的有关机制,推动水利工程设计的标准化、程序化进程,提高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覃后亮.探析水利工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篇(7)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统计工作是支撑和保障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不仅是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我国统计工作最重要的专业领域。目前我国水利统计工作经过多年的水利统计工作经验的积累,已逐步形成了以专业统计与综合统计相结合,以水利综合统计为核心的统计框架体系。 通过收集各方面的统计资料和数据,比较全面地体现出水利事业的发展情况,为水利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目前和未来水利统计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加强基层统计、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技术、注重统计分析等方面。

一、统计制度的完善

统计制度是保障统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我国统计工作的不断改革,对水利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水利统计工作在推进水利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出台了加强水利统计工作的意见,同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1、水利统计工作建立“一套表”的基本框架:为解决目前水利统计存在的内容交叉重复、基层统计负担较重、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要对现有的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进行逐步整合,建立水利统计工作“一套表”的框架制度。在全面推进水利管理的同时,加强水务统计规范化工作。

2、提高水利统计制度的科学性:水利统计制度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准确、全面、真实地反映水利方面的整体情况,如果水利统计制度方法不够科学,有可能造成同济不出所需要的数据,提供的数据没有多少可用性,还有可能使统计出来的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证等,造成统计需求与统计结果之间出现严重的偏差,使水利工程不能很好地发展。因此,针对现行统计制度方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对水利调查方法和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完善,广泛听取意见,加强调查研究,使统计报表制度更加规范、更为实用、更加科学。

3、要逐步完善水利统计制度方法体系:由于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利统计制度方法体系,需要考虑统计对象的构成和状态、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主要特征指标、统计成本及效益等,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水利基建统计和综合统计来看,基建统计要侧重在新开规模、建规模、投资来源、完成投资、建设进展与效益等统计指标;综合统计不仅需要反映水利发展的趋势、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常规统计指标外,还要拓展基础设施能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农村饮水安全、防灾减灾、水循环经济、城市水务管理等方面新的统计指标。因此,针对水利发展不同专业领域的状况,应研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把统计效率、统计需求和统计能力相结合,把常规报表专项调查、统计与抽样调查等统计调查方法相结合,以便于准确、全面、真实反映水利发展的总体状况。

二、注重统计分析

1、统计工作的主要作用是反映水利工程事业的现状、通过发现总结规律、为水利事业的统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统计数据是灵活性的,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在对水利统计工作提供基本服务的同时,需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对公共管理和政策制定有帮助的专题性分析或指标性分析。由于水利管理工作与水利统计分析有密切的关系,要结合不同层面的水利实际,做好水利统计分析,寻找深入分析的突破口。首先,了解国家或地区宏观决策者、水利管理者最关心的水利问题,在统计工作中要找准当前水利工作的重点,比如当前全国最关注的是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水环境问题等。

2、针对水利事业的发展现状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其中包括了解水利的基本情况、工作的关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动态,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3、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收集,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已有的专题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专题的统计资料,提炼出主要分析指标和进行趋势分析,得出分析的相关结论和决策建议。目前,我国的水利统计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还处于一种相对滞后、被动的统计服务模式。而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统计与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开展了许多的水利统计研究工作,帮助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分析报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分析已成为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管理工作与分析水利政策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统计分析制定。做好水利统计分析,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前瞻性。现实性是要立足于客观的统计数据和专题性调查,对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科学而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前瞻性是要抓住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水利的重点领域,提前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在统计分析中,要注重规律性和政策性,抓住重点,拓宽视野。当前,各流域水利统计分析应结合流域实际,关注防洪形势、河流生态、水资源配置、水利信息化程度等方面的专题分析,对 各省区的重点应关注水利设施、水环境状况、饮水安全、用水效率等方面的专题分析。

三、提高统计技术水平

当前,从水利统计工作的技术含量来看,我们采取的还是常规的、以经常性报表制度为主的传统统计手段,新的技术方法采用的不多,比如统计制度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方法不够,缺乏水利统计技术规程规范,缺乏水利统计主要指标的国内外对比分析等。水利统计应被作为一门学科,加强对水利统计技术手段的研究。近年,我们在提高水利统计技术水平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中国水利学会成立了水利统计专业委员会,加强学术交流和讨论; 开发了水利统计应用软件系统,提高了水利统计数据采集和汇总的效率及信息整合能力; 开展了中国水资源统计核算体系研究,调整了水利统计指标体系等,另外,还要加强水利统计技术培训,特别是对基层水利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水利统计工作的技术水平。水利统计人员要注重对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及应用,及时了解国际统计发展的方向和动态,注重将水利统计指标与国内不同流域、区域和国际上不同国家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提高水利统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四、结束语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统计效用的充分反映。各级水利统计部门高度重视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要在现状统计数据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同时要积极开展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统计队伍、水利前期投入等方面的专题调查研究工作,积累丰富经验,不断提高统计分析综合能力。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切实做好数据的相互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水利统计工作的高质量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学文. 做好新时期水利统计工作 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良好的统计服务[J]. 中国水利,2007,18:10-12.

篇(8)

1.1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管理缺乏、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

水利设施功能减弱:盘县老厂镇近30%的水利工程修建时间早,在70-80年代建成,当时的社会条件,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劳兴建而成,工程标准低,运行使用了几十年,导致大部分工程都出现老化失修、效益下降等严重问题。管理缺乏:对于水利建设的投入与管理资金少,远不能满足基本运行所需费用。对主要用以农业水利为主体的建设没有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工作,使水利建设与发展速度慢。水资源没有很好利用: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田间水利设施大部分无人问津,有的变得堵塞、排灌不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致使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充分发挥灌溉作用。而且现在很多的自然村庄原来的大小池塘都变成了耕地,有的甚至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变成了荒地,由于农民不知道怎么去统一规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一些农民总是随意在良田上大肆开沟挖渠,致使浪费了土地资源和自然水资源,而且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1.2传统灌溉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农业需求

目前老厂镇主要耕作方式为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科技种植技能与技术含量十分薄弱,在山谷底处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有2/3的农田还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极大的浪费了自然水资源,也冲走不少土壤有机含量。由于缺乏从事小型水利建设和改造人才和技术,使得现有灌溉渠道、小山塘等年久失修,灌溉方式粗放,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1.3现有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及生产生活需求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设施的投入,老厂镇水利设施得到有序建设,解决了老厂镇机关、各村人畜饮水问题,但在农田水利建设这方面还十分需求,从2009-2012年的百年干旱情况来看,老厂镇因干旱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由于旱灾,有两年的农业收入仅为平常年份的20%,靠天降水生产的农业方式,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教训已让老厂镇80%的人民群众开始关注水利、水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与保护上来。

2对今后水利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几点观念

2.1增加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

要改变老厂镇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停滞的局面,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确保财政方面要增加投资到小型水利建设,而且强调各部门担负好对水利建设应有的责任。多渠道鼓励农民投资水利,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水利的建设中,建立一个将政府与民间结合起来的多元投资和农民自愿出钱出力的有效机制,真正建设好水利项目,真正发挥好水利项目应有的效益。

2.2加强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的管理

加强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水利工程遭受一些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而且还要防止一部分唯利是图者的破坏。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使水利可以为我镇获取利益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水利执法力度,调查处各类水利违法案例并给以严惩。重点工程处要设专人管理,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加大对已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力度。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力度,这样就可以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的问题。对与于那些毁坏而不能使用的水利工程或因为年久失修而坏损的工程要上报水利站,水利站结合自身情况,如果能够自行解决,要及时修复,使其重新起到作用,对于那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需要上报到上级申请资金或技术人员,加以解决。

2.3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调整其供给结构才是最为重要的。政府及上级水利部门应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加强水利建设队伍,更新建设技术。大力选拔人才,推广各种符合现在水利需求的水利科技人才。针对水利建设的难点,提出合理的措施,攻克这些难点。

3结束语

篇(9)

就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设计以及建设而言,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设计以及建筑是很必要的,要有一个良好的水利施工设计,才能保证水利建设的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一些问题。在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的同时,也对我国水利事业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1、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1.1水利工程设计不够规范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一般是按照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进行,传统的设计方式不能说明工程的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工程论证缺乏经济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基础资料基本上是直接套用上一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没有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另外工程设计时没有考虑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使设计出来的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缺少理论性的认证,导致工程建设完工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除此之外,工程美观也没有纳入到设计理念之中。

1.2工程管理观念落后

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居民普遍缺乏集体意识,没有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特别是在水利施工设计中,设计中只是对取用水进行了合乎规格或更为严谨的设计,但是却忽略了对施工地周围的环境保护,任意对周围的山林土地进行无节制的滥用。此外,在我国目前的水利施工建设中,没有对工程设计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工程质量要求的不一致,建设而成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不一。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居民区中表现的较为明显,使得一些水利工程设计在建设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衰败。

1.3缺乏严谨的质量意识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一些管理人员严重的缺乏质量管制意识,在工程的建筑过程中,也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以至于我国的一些建筑在施工完成之后,水利设施方面的建筑问题频频爆发,尤其是普通的居民楼,更是水利问题的高发区域。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论证阶段,需要对市场上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并且还要对以往的各类工程设计进行整理总和,这一项工作看似无关所谓,实质上是一很重要的环节。资料中的细节往往可以直接决定水利工程的设计。但是,一些工程设计的执行人或者管理者往往会因为对这项工作的不够重视,或者为了节约时间而忽视。从而影响了在水利工程设计环节的资料的搜集,使得设计的工程缺乏稳固的设计依据以及严谨的科学性,为以后的建筑环节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4工程论证缺乏技术性

在进行方案设计的前提是要对施工项目进行经济性以及科学性的验证,以便能更好的设计出符合工程条件的方案。但是我国目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对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时,缺乏科学的策略方针,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工程设计不能很好的结合施工地的地理环境、施工环境、水文资源等条件,来进行因地制宜的施工设计,致使工程设计完成后,由于相关的专业技术论证以及自然生态安全理论的缺乏,而导致后期施工中各类生态问题的出现。

2、水利工程设计中所存在问题的一些改进措施

2.1工程设计具有充分的依据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求有一定的依据。在工程设计的论证阶段,首先,设计人员要对以往各类相似设计进行归档整理,并且还要对当前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此外,还要结合目前新兴的设计材料,保证设计工程具有科学合理性;其次,工程的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地进行实地考察,要对施工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还应对周围的环境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可以因地制宜的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使设计具有技术性。最后,要对设计中的花费进行合理预算,对各类材料的价格等进行市场调查,使得设计具有经济性。

2.2培养良好的质量意识

建筑企业不仅要对员工的质量意识进行培养,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在工程建设中,如果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质量意识,那在施工中就很容易出现上行下效的情况。因此,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工程质量的培训,并且做好相应的惩处措施,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充分的质量把关,则应惩处到个人。除此之外,对于员工也要做好质量意识的普及,保证施工人员亦或是工程设计等人员在施工、设计中严把质量关,提高工程的质量。

2.3鼓励设计人员的创新

鼓励员工的技术创新,应该在企业建立创新竞争机制,对有重大创新或改革者给予实际的奖励。设计施工单位应该把眼光放在未来,必须清楚的看到自身的不足以及时代的发展,使得自身能够跟上时展的要求,及时的对自己的管理体制进行更新,对施工工程能够自主的进行开发设计。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以及设备,总体来说,国内的一些理论是无法跟上国际的理论发展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国外先进的理论基础融入到自身的设计中,进行设计上的创新;对一些新兴的理论要勇于实践,使得先进的技术融为己用,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以及创新水平,保证设计的质量。

2.4技术经济观念不足

在工程设计时由于设计单位没有进行收集资料的工作,同时也没有对旧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导致在整个设计工作中施工方案大部分没有比较,缺少技术经济观念,更没有进行技术经济的研究。由于没有设计优化,施工样图设计过程中业主干预过多,导致阶段施工详图多处修改,甚至引起了经济纠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水利工程设计发展初探

3.1人才结构的调整

鉴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水平不一,人才结构不合理。由于市场的需要将会对人才结构进行不断地调整,对用人的环境进行改善,重视对人员的培训,使得人员的流动能够更加的合理。并且,在薪资结算方面,也将更加注重人员的实际贡献,企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人才结构的调整。

3.2对生态因素的强化

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国家也在不断地对生态资源进行恢复。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结构的发展,在做好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因而,水利部门应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制定新的发展策略,以便越来越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的要求。

3.3健全法制制度

法治制度是各类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现今我国水利建设的生产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生产管理已经向着项目管理为中心,专业性为基础来改变。在改革的初期,会遇上较大的阻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出现一些违纪或者违法的行为。对此,国家应该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审查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以便于我国的水利设计越来越科学化。

结论:

篇(10)

农业建设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极大的关联性,作为农田水利建设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节省水资源,同时帮助农业生产环节节约经济成本,为农民带来更加丰富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发展的脚步比较慢,时间也比较短,同时存在严重的水资源不足问题,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受到了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不好。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农田水利建设环节中所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及时了解其中存在的水资源不足问题,并且充分利用水资源,从而能够使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推动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相关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农田水利建设中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环节所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以及微灌节水技术等。首先,在农田水利建设环节,针对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类型,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体现出水资源的实际节约效果,并对地下水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在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提高土壤的输水能力。与此同时,在渠道防渗施工环节使用的工艺要切实保证整体质量,其中混凝土以及沥青材料相对比较重要。在渠道防渗方面主要使用一种三面光渠道,这种材料的应用能够使水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实现节水效果和价值。在农田水利建设环节,为了能够充分保障渠道防渗的整体性效果,需要将渠道进行合理设计,这会对水量的控制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同时使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最佳。在农田水利建设环节,节水灌溉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管道输水基础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会更加普遍,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存在的蒸发率问题。针对管道输水技术,需要使水源地以及灌溉区域能够通过适当的管道完成连接,并且对水源地区的水质情况进行检测,对其水质作出判断,使其能够充分应用到灌溉的环节中,不会影响土壤情况。另外,要保证管道内的水资源不存在其他杂质及泥土,如果发现水资源存在杂质,就需要通过过滤器对杂质进行处理。实现杂质过滤处理之后,需要对水资源基于管道输水系统进行合理分配,将其输送到具体的灌溉区域,完成农田水利灌溉工作,实现科学化的灌溉效果。在整体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同时降低灌溉成本,促进农田水利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另外,在农田水利建设环节,节水灌溉采取的微灌节水技术也是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的一种具体措施。当前,微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需要提前布置好灌水器以及相应的管道,建立网络体系。同时应当了解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基于大量的水分来完成,通过管道的均匀分配,基于最少的水分来促进植物根系土壤的湿润,确保植物发展过程中能够具有充足的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实际产量。在水利建设中,微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明显,通过灌溉网能够将水资源输送到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中,并且促进农作物根部的吸收,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通过微灌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使农业生产环节使用的人力资源减少,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最终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率,促进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需要遵循的要求

农田水利建设环节,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始终坚持相关原则,按照农作物的实际类型以及对于水分和土壤环境方面的具体需求来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针对一些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粮食和作物,需要完善地面灌溉方式,投入资金对具体节水灌溉方式进行推广和应用。除了微灌模式以外,也可以采取滴灌和喷灌的形式,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方式,需要按照实际的农业种植结构和情况来适当调整方案,选择最有效的节水技术,使农业NONGTIANSHUILI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结构能够符合实际需求,切实保障农作物的实际生产质量和效果。

三、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具体发展趋势

农田水利建设环节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必然会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提高。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会进一步体现出网络化的效果,基于各种网络技术将软件安装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计算机系统来控制节水灌溉系统,并且使农田灌溉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紧密结合。与此同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基于计算机系统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操作,完成自动化灌溉的要求,规划和完善整体灌溉流程和方案,调整灌溉的实际顺序和数量,最终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以及合理化利用。未来农田水利建设中所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必然会体现出更加智能化的特点,当前传统的灌溉技术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和智能化技术紧密融合,体现出智能化的灌溉目标和特点。通过计算机对农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作出全面的监控及了解,并且对农作物的水分进行合理计算,最终通过智能化控制对各种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的水分进行全面性的分析,结合农作物的实际生长状态完成节水灌溉工作,切实保障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除此之外,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会体现出更加节能化的特点。当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应用到不同作物的农业生产中,体现出了良好的价值。基于不同的种植环境安排具体的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来完成灌溉工作,充分体现出节能灌溉的最终目标,这是促进当代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价值。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发展措施

(一)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更加客观的认识

20世纪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农业设备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的磨损情况,这种磨损会导致农田水利设备不断老化,导致实际应用效果降低。与此同时,具体的配套设施建设也不是十分完善,导致农田水利设备应用价值降低,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充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价值,了解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产生的重要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设备的更新以及完善。

(二)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大投资

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缺乏认知,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此基础上,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农田水利的投入以及建设力度,加大农业财政的实际应用效果,帮助农村地区基于农田水利建设来获取相应的优惠,进一步发展农业。与此同时,重视社会成本的投入,丰富农业投资的形式,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问题,促进农业建设的发展以及水利工程的有序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重视政府部门的指导

农田水利工程覆盖众多的领域和范围,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环节体现出政府的指导性作用。要求基层政府部门能够按照其具体职责要求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有效管理,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规划,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实际的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影响农田水利建设的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田水利建设环节,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体现出重要的价值,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实际质量,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先健,吴建军.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

[2]吕枭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

[3]徐青.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8(14).

[4]朱瑞坤.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

[5]李萍.浅谈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

[6]王同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

上一篇: 给排水施工技术要求措施 下一篇: 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