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0: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茶文化的性质及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茶业经济
1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的生态环境、生产情况、自然环境、茶文化等资源与旅游活动进行有机整合的一种旅游方式。茶叶生产区景色大多秀美幽静,茶区的多样性景观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特定的背景,以茶为主要载体,宣传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展示民俗特色,对茶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涵盖体验、娱乐、购物、度假以及观光等多种旅游功能,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旅游产品。茶文化和旅游活动之间存在许多链接关系,这也是茶文化实现旅游效应的重要原因。茶叶作为种植物,它有着强大的自然性,它的生长环境可以整合成风景秀美的景区。在我国,茶叶的分布大多在南方的丘陵上,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气候湿润、植被富饶、环境清新的特点,不仅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也具有修身养性的能效。我国的茶树品种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茶花颜色有的白如皓月,有的粉如桃色,为茶园的园林建设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基础,许多著名茶叶的产茶地区都被开发为景区,供人们参观,例如杭州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产区等。这些景区不仅风景秀美,同时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具有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渐渐成为旅游者的青睐之地的原因。在我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茶叶相辅相成的文化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关于采茶的歌舞以及饮茶的习俗等等,茶礼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获得的精神财富。从旅游者的心理角度来说,来到别人居住的地方旅行,通常都希望获得精神枷锁的冲破,赢得心灵之外的超越。茶文化旅游旨在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通过让游客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来获得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特性,让旅行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在旅游中穿插茶文化体验可以有效地让旅客获得精神满足。在我国,各地均有多彩的茶文化,造型各异的茶具、脍炙人口的茶诗以及精美绝伦的茶文化壁画都有着强烈的审美特性,茶这种普通的植物被后世的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品格和意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宁静、和谐的性格。从某种角度上说,历史遗迹反应的也是古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性情,游人去体会这种文化同样也可以获得精神的陶冶。因此,茶文化可以和旅游活动有效地融合,这也为实现茶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茶业经济与茶文化旅游的关系研究
2.1茶文化旅游提升茶业经济的附加值
茶文化旅游是依托于茶叶生产活动而进行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茶业经济的资源为依托,对茶叶的产品、田园风光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在传统的茶叶生产模式基础之上,建立起茶叶文化的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互动。茶文化旅游在满足游客一般旅游需求的同时,还让旅游者有机会亲自去参与茶叶的采摘和加工,获得参与和互动的乐趣,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茶文化旅游将茶叶的生产加工经营、购物、餐饮、娱乐都有机串联起来,带动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为茶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就是在茶生产销售以外,额外获得的利润。例如桂林茶园在1999年被开发之后,成为桂林的特色旅游产品,截止2014年,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桂林茶园的附加值增长。又如信阳,先后研制培育了信阳红与信阳观音,并举办了信阳茶文化节,极大提升了信阳茶文化游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客源结构不断扩大到周边城市。目前信阳市日益显著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对省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强,信阳也成为北方重要的茶文化旅游休闲生态城市,是全国唯一连续七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
2.2茶文化旅游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到了茶的生产、制作等过程,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茶的历史与价值。游客亲自参与到茶叶的摘采过程,亲手去制作和品尝一杯属于自己的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茶叶的魅力,在观赏和制作茶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形成对茶的喜爱心理。不仅如此,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想所需,来购买自己钟爱的产品,作为礼品馈赠给亲友。客观上茶园的文化特色也促进了游客对茶的消费,茶的生产方也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来调整产品结构,更加适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茶业经济的发展。
2.3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品质量的提升
茶文化旅游日益繁荣的今天,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旅游时购买的产品,购买者不仅希望茶产品包装上档次,更希望买到的是质量优良的产品。因此,对茶产品的包装档次和内在质量提升,都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在茶文化旅游中展现出来的茶产品,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质量,在生产中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满足游客的需求中不断进步,促进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提升茶叶经济效益与价值。据了解,桂林茶园中所种植的茶树品种质量较高,每年培育的茶苗达6000万株,促进了整个广西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再如普洱茶中的王者老班章,其产地老班章村是深山中一个贫穷的哈尼族寨子,当时村民甚至要到别的村庄讨饭,2000年以后,老班章茶独特品质渐为人们喜爱,价值渐显,现如今,该村127户茶农户均年收入已过百万,成为中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除此之外,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天福茶博物院等,多年来海内外参观人数已超过百万,成为中国茶文化基地。
2.4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为人们充分地展示什么叫中国的茶文化,向人们普及了中国的茶文化知识,提倡饮茶,提倡养生,这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国人一直提倡的生活必需品,文人所推崇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中,都包含了茶,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文明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友谊的纽带。茶园开放之后,人们可以通过了解茶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在国内,甚至也能促进与他国的文化交流,从而带动科技、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界与旅游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茶文化旅游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力度薄弱等缺点。同时,在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开发上,也存在着形式单一、方式重复、参与度较少等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何能利用茶文化旅游进一步带动茶业经济?在这里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3.1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科研部门的支持茶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它的弘扬不能单单地靠一个人、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更多专业人士、权威机构的支持,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扬空间。茶文化与茶科技、茶经济的发展有协同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笔者希望与茶叶经济相关的政府机构能够给予大力地支持,出台系列政策来辅助茶文化的弘扬。与此同时,相关的科学研究部门,也应对此充分重视,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和成果,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促进茶文化与茶经济的协同发展。
3.2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旅游是建立在茶文化的特点和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律之上的,需要对茶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要思考如何能发挥茶文化的特点,同时又能够满足旅游行业的相关要求,对此进行形式上的丰富,不断拓展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性。茶园管理者要充分地考虑对茶园观光的需求,例如游客对茶文化与制茶活动的体验,茶文化和制茶体验也需要有专门的场地来作为载体,通过修缮保护茶叶作坊、建设茶文化展示区等等,确保游人享有完整的茶园体验。
3.3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实行文化旅游和科教相结合的战略,为青少年建立中国茶文化教育基地,进一步向中、小学进行宣传,在台湾销量第一的儿童科普读物《小牛顿》中专门有讲解“茶的一生”,图文并茂,生动的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加工制作流程及饮茶的益处让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进一步去了解茶业的发展过程,加深国人对茶文化的领悟,进一步培养出国人懂茶、爱茶和喝茶的良好习惯。
3.4加强对茶园的观光设计
一个观光旅游的项目,它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茶园的观光设计,要体现出服务特色,让游客在园区中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观光茶园的特点和风貌,这也是茶园观光设计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茶园具有多种功能,不仅有着生产功能、观光功能,同时也具备科研示范功能、科普功能,其风景建筑形态的设计与游人的活动息息相关。要体现出茶园的观光作用,首先要保证园区各个基础设施的安排与人的需要相契合,只有拥有完整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游客的餐饮、接待、咨询、住宿、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服务需要得到妥善的安排。因此,它要包含游客接待、具有服务性质的建筑、停车场、卫生间等等。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园区游人的容量、基础设施设置的空间、设施使用的频率以及与茶园相关景点位置的安排,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这都需要茶园管理者统一规划。在茶园的观光设计中,除了要有能够满足休闲观光等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外,还要能满足游人的个性体验需求,建立属于茶园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更有助于游客对茶园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4结语
茶文化旅游涵盖了茶叶栽培技术、茶叶制作技术、茶园建设等诸多内容。茶文化旅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是无以计数的茶业同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同时也为茶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巨大的附加值。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协同作用,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作者:薛奕妹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5,28:179-180.
一、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至今名茶的品种达二三百种之多,质量精美,品种丰富,堪称世界之最。茶营养丰富,具有保健、药理等多种自然功效。中国人热爱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中国悠久的制茶历史和饮茶传统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文化包含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是在(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分别从药用,文学角度谈到茶。茶文化产生最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茶文化开始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文人雅士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茶文化的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代陆羽著《茶经》,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陆羽在其《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1]“国朝”即指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家思想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此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宋代茶文化进入到兴盛期,中国茶史上历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出现了宫廷茶文化,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亲书了一部《大观茶论》,流传后世。伴随宫廷茶文化的发展,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也日益兴起,普通百姓也参与到茶事活动中来,进一步繁荣了茶文化。进入明代,不少文人雅士关于茶都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明清以来茶文化得到普及,茶叶品饮呈现简约的特点,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散茶的品种迅速增多,饮茶已根植于广大平民百姓之中,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艺术,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快,各国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十二届,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国内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也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发展茶产业、促进茶贸易、弘扬茶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二、茶文化的哲学思想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茶文化在不断沉淀积累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儒、道、佛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三教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礼仪、道德、情操之风范。
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中庸之道是儒家处世信条,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从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2]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中和思想在儒家文人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也反映到茶道精神中。无论陆羽提倡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裴汶指出的其功致和,还是宋徽宗提出的致清导和,都是以儒家的中和精神作为中国茶道的精神。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要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养廉洁之风。中国茶文化以“和”为最高境界,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
茶文化中,还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发展变化后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和”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陆羽《茶经》创立茶道时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中国茶道的灵魂。茶是吸取了天地灵气的自然之物,人乃宇宙的精灵。茶的品格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朴归真的神韵。茶性的清纯、淡雅、质朴与人性的静、清、虚、淡,两者在茶道中得到高度统一。道家在发现茶叶的生理功效时,也注意到茶叶的平和特性,具有“致和”、“导和”的功能,可作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载体,于是道家之道与饮茶之道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道家的“和”与儒家之“和”有共通之处,二者可以互补。因此,道家的“和”也就融入儒家的“中和”思想范畴,共同丰富了中国茶道的思想内涵。
茶文化中,同时还融合了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观念。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茶禅一味”也就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禅宗强调自身领悟,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达些,而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佛教提倡坐禅,饮茶可以提神醒脑,驱除睡魔,有利于清心修行,与禅宗变通佛教清规相适应。佛教思想追求纯和境界,禅宗之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所禁锢,在一种绝对的虚静状态中,直接进入禅的境界,专心静虑,顿悟成佛。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与佛教精神有相通之处,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势必规定和影响着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中国茶道追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这些茶道精神是源于佛家思想的。
综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蕴涵着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想,是在中庸、和谐的环境中,由具有中庸、和谐特性的中国国民培育、浇灌出来的,因而讲求和谐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
参考文献:
翻译是以准确通达为基础,将一种语言信息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活动。而翻译语言学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抽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体系,其以翻译实践活动为原型,将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的方法进行系统构建,以理论的视角对其研究分析,从而促进语言翻译学理论体系的塑造。从唯物辨证注意的观点来说,翻译是在翻译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翻译语言学理论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方法论。翻译与翻译语言学理论在辩证中统一,在统一中互相融合。
1.1翻译的概念及其原则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其通过一定的语言规则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不仅包括文字翻译,而且图片以及符号也都是其所属的范围。所以,翻译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埃及,其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但是翻译理论体系却一直到上个世纪初才开始建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为人所忽视,而且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不同文化语言的人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直到新航路的开辟全球经济的融合,翻译才被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行为。另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其通常以“信”、“雅”、“达”为主要标准。“信”是指翻译必须遵从其原有意思,保证原文的真实度,完整而准确的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不得曲解原作者的意思。而“雅”是指翻译活动中应当以雅俗共赏的文字将原文进行翻译,注意翻译的遣词造句。“达”则是指翻译的通畅性,译文的语句表达流畅,没有逻辑错误。
1.2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体系构建
卡特福德把翻译依此分为音素、单词、词组、子句、句子五个等级,然后又结合翻译的性质将其分为逐字译、直译与意译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即原文与译文完全或部分相同。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将词汇的特点、语法规则以及句子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然后初步构建了翻译语言学理论体系。而后随着翻译的进一步发展,翻译等值理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同媒介与不同音位学之间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实现,进而也阻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后,20世界70年代,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根据翻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并首次将目的论引入了翻译语言学的框架中。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语言学理论是指翻译行为必须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原文的意思对其进行整体翻译,不能完全束缚于翻译等值的模式中,对于不能以直译或者意译方式翻译出来的句子,可以通读全文然后运用抽象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构造翻译。总之,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产生较晚,但是其发展进程较快,其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2茶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2.1翻译手法单一,尽失茶文化的深层意蕴
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抽离出来一种文化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孕了茶学、茶画、茶歌、茶故事,还涉及到了茶曲、茶书以及茶诗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茶文化仅用汉语的形式就难以道尽,更何况将其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从漫长岁月里走过来的茶文化,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后,愈发耀眼夺目了。但是,其却在纸醉迷金的现代社会陷入了发展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持一种漠然之态,甚至不认同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而我国的翻译人员也由于其自身对茶文化的认知比较浅显,导致其难以将茶文化的深层内涵翻译出来,更无法从民族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独特化翻译。另外,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手法也较为陈旧,依然以等值翻译为立足点,根据字面意思对茶文化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没有立足于茶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其所寓含的文化历史内涵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入翻译,从而外国大众对于茶文化的了解依然是一片空白。
2.2翻译理论陈旧,忽略了跨文化交际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是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其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华而成。所以,茶文化思想的复杂体系结构可见一斑。然而,我国的茶文化在被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却忽略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没有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具体的翻译,大多只是从我们中国文化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没有考虑到翻译国本土的语言文化特色,进而导致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与本地人的思维表达习惯不相符,从而在无形中阻碍了茶文化的传播,降低了其影响力。再者,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理论也较为落后,而且大部分翻译人员固守于一种翻译模式,没有利用现代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英语翻译进行科学构建,其所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也无法满足外国受众的需求。总而言之,翻译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质量,僵硬的翻译模式以及固化的翻译思维对于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3翻译语言学理论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3.1以语言翻译的原则为指导,不断完善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曾一度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然而,我们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却不及日本茶文化。究其原因,我们茶文化的精粹都没有被翻译出来,不能为外国人所知晓。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应当审慎遵循语言翻译的原则,将信雅达作为茶文化翻译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翻译的技巧与手法,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首先,翻译人员应该以提高自身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结合茶文化的不同文化形式,逐步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艺术形态,在把握了茶文化的核心要义后,再以准确通达的翻译标准为切入点,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再现茶文化的原有文化面貌。其次,翻译人员也可以从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着手,对不同的茶文化内涵进行分层翻译,具体而言,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达方式,结合不同的翻译理论选择与之相应的翻译手法,进而推动茶文化英语翻译向完善化与系统化发展。
3.2立足于不同文化的异同点,采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诞生,其自产生之处便沾染上了我们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千年的传承中所汲取的本土民族元素更是不可胜数。所以,翻译人员应当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采取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对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体系进行全面构筑。一方面,翻译人员可以从茶文化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出发,应用翻译语言学理论,从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中提炼出传统文化元素因子,而后以此为突破点,尽量以直译的方式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翻译,而不能直译的则采用目的行为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进行归化意译,充分发挥翻译人员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翻译人员也可以翻译国的本土的文化习俗特点为切口,根据其当地的语言交际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对茶文化进行地道化的翻译表达。当翻译人员进行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时,面对难以翻译的古文茶文化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在脑海中构图概括,再从茶文化精神着手,依据翻译国的文化信仰以抽象翻译的手法将古文中的茶文化以英语的形式阐释出来。同时,翻译人员也可以从翻译国的俚语入手,从中挑选与茶文化意思表达相近的语句对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注释,从而帮助外国大众加深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
作者:王博 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敏.对《乌镇旅游指南》的翻译质量评估———基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篇质量评估模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37-138.
[2]罗灵江,陈宇.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及技巧运用[J].中国商贸,2012(21):221-222.
茶学: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1]。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文化的概念虽然笼统却一揽无遗。茶学概念在“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的定性上,毫无疑问比茶文化概念要狭窄得多,如果从概念范畴的大小出发排序,茶文化理所应该凌驾在茶学之上。但是,茶学概念在定性之后,又用例举的办法将概念具体化,而例举出来的相关研究方向远远超出了园艺学范畴。如果将这些研究方向分别放入所属学科分类里,对于茶叶经济活动的研究恐怕要列入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更何况最后还加上了茶文化,关于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问题再次埋下了伏笔。
文化概念有多重含义,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使用文化概念时很容易产生歧义。对于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包含人类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上面茶文化概念所依据的大文化观。第二个层面将文化限定在精神成果上,而第三个层面则进一步缩小到文学、艺术、音乐等范围,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使用第三层面来理解文化。从茶学定义的行文上看,最后所提到的茶文化与自然科学、甚至与社会科学也是并列关系,可见是指茶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最高雅的精神成果,是最狭义的理解方式。如果理解例举方法不可能周全的局限性,“茶学是关于茶叶的学问”,茶学与茶文化就成了完全同等的概念,只不过,前者以研究对象的茶统合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后者以各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茶。
茶学与茶文化的重叠冲突有一个过程,主要反映在茶学概念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上。在使用茶学概念之前,主要使用茶业的说法,王泽农[2]阐述其定义:茶业是为获得饮料茶叶而进行栽茶、制茶、茶叶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农业生产分支部门之一。为了发展茶叶生产,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和制品,需要研究培育茶树优良品种、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措施,还要研究茶树生物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和采茶、制茶技术及茶业机械,研究、制订茶叶审评和检验方法。对茶业政策和销售、消费等经济问题的探讨,兴办茶业教育培养茶业专业人员,都是发展茶业不可缺少的工作。
上述茶业的定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相距十来年后的茶学定义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十来年,正是茶文化宣传活动最欣欣向荣的时期,结果之一就是引起了茶学的关注,呈现出统合茶文化的强烈意欲。可是新兴的茶学一方面明确学科性质为园艺学,另一方面却将学科范围扩大到整个围绕着茶叶而形成的人类文明成果,不仅超出农学的范畴,甚至连自然科学也无法涵盖。茶学概念的这种矛盾表面看来是茶学界尚不明确自己的研究范围,根本的原因是茶学是一个横向应用型学科,本来就具有在研究与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学科与其它应用学科的特点。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提出不同的课题,茶学的范围逐渐扩大,主导学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序位变化或更迭,已经被普遍承认是茶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茶业机械、茶业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又想收编茶文化。
茶学对于茶文化的吸收非常积极,上述茶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茶学研究者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不仅表现在一些茶学学者研究茶文化课题上,而且更主要的方式是在农学或者说园艺学的学科平台上培养茶文化研究生。同时,茶文化研究者对于茶学却体现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茶文化提起之初,王玲[3]就在《中国茶文化》中明确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种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就是说在拥有无所不包容的茶文化概念的同时,茶文化研究却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范围内展开,这个矛盾或者说差异建立在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之上,而这个广狭兼具的思考方式也指导着茶文化研究者心态平稳地选择自然科学以外的课题。下面看一下《辞海》中的文化定义[4]: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狭义的茶文化除去了广义的前半部分,仅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围绕着茶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茶文化学者拥有这两个茶文化概念,分别应用于认识理念与研究实践两个不同的层面。茶学学者中同样也有两种主张与实践,或积极参与茶文化研究,或主张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纳入研究范围。在提出进一步的意见之前,先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出发探讨茶文化研究的基本属性。
2从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看茶文化研究的属性
按照文化的分类与结构理论,文化由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等三个部分构成。落实到具体文化项目上面时,同样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这三类。拿茶文化来说,首先它是一种物质文化,种植加工技术是基础,同时,茶文化也拥有榷茶专卖、吃讲茶等制度行为文化和诗词歌赋、赵州吃茶等精神心理文化方面丰富的内容。广义的茶文化涵盖所有的人类围绕着茶而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以上所说三个部分的文化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指的是后两个方面。茶文化的物质文化基本属性决定了它与其它以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为特征的文化项目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文化结构与人类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分类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性。
传统茶学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以单种作物命名的二级学科。广义茶文化中的物质生产文化的部分就是其研究范围,中国有着相对强大的科研、教学队伍。不过在一般所说的茶文化中不包括这一部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各种风俗习惯,构成了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茶叶的经济、经营、近期尤其成为热门话题的绿色壁垒等法律问题属于制度文化。而围绕着茶叶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应用方式则属于行为文化。中国在饮茶习俗形成之初,茶就是一种经济作物,并且迅速发展成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色的中国,类似茶叶的商品并不多见。早在第一个高校的茶叶专业的复旦大学茶叶组,就把茶叶贸易列入主要课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各校茶叶系大多开有经济类甚至管理类课程,安徽农学院还设立了茶业经济贸易专修科,可见茶叶专业的学者拥有注重经济贸易的传统。但是学术背景是农学,相对缺乏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系统修养,二十多年以来,对于中国茶业的发展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这近二十年里,茶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大,在餐饮、旅游等行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既有的茶文化产品需要维护、提升,更需要开发量多质优的茶文化产品。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管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大多直接与茶文化产业相关。
制度文化有意识形态的基础,行为文化则有社会心理文化的根底,两者组成精神心理文化。哲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是相应基础学科。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了精神心理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隐藏在文化的最底层,由于远离经济基础,无形无色,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是,就是因为精神心理文化所处的位置,使得它成为人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文化产业的源泉就在这里。要想开发一个成功的茶文化产品,要想提升一个茶文化产品,不把精神心理文化作为其出发点,恐怕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合格产品。在当今中国“科学主义”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真正认识到精神心理文化重要性的学者屈指可数,最普遍的现象是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毕竟是“文化人”,没有裸地否定文化的勇气。茶界更是以文化实用主义为理所当然的指针,把“文化为经济服务”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指导科研和教学。
从以上文化的分类与结构上可以看出,虽说是建立在狭义的文化概念之上,但是茶文化仍然包含了制度行为文化和社会心理文化两大部分,对于这些文化的研究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茶文化学科的性质上看,可以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茶文化研究作为横向应用型研究,在理论上可能使用所有的基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上则视课题性质和研究者所属学科而定。因此,无法用现在通行的一、二级学科的分类方法为茶文化定位。
3从严密分工回到学科协同
茶学是中国学科分类的产物,是中国教学、科研的传统。茶文化则从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审视茶叶,对于中国茶界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认识方法。茶学学者已经意识到文化在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吸收这些内容。而茶文化研究也同样意识到茶学基础的不可或缺,于是在茶文化研究中也在理念上将茶的自然科学研究纳入自己的范畴。学科重组也好,学科内涵外延的扩展也罢,这些努力在理念上应该得到鼓励。然而,茶学与茶文化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在学术分工日益细致化的今天,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研究者个人,想做这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不说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因此,茶学可以在理念上包含茶文化,就像广义的茶文化包含茶学一样,在学术上关照茶文化,却不宜以现有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直接从事茶文化研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茶学的学科属性,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自然科学范畴是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茶学与茶文化也就成为互补的关系。
同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茶学孕育了茶文化,因此第一批成绩卓著的茶文化研究者是茶学学者。“新学科在生长初期往往是寄生性的,其价值信念需要从其他较成熟学科领域里获取,并始终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学术自主性和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5]
茶学学者提出茶学不应该把茶文化作为研究方向,从正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尊重与发展成果的肯定,觉得茶文化已经达到独立发展的程度,应该离开哺育他的茶学,因为他们的学科基础完全不同;从反面看是对与茶文化研究的批评与激励,茶文化研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与茶学平等对话的程度,通过分离手术培养自主能力,促使茶文化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茶叶研究中专业的精细分工是茶叶研究成熟的标志,茶叶研究属于横向应用型研究,如前所述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在精细分工之后,各学科的研究将会出现更加迅猛的发展,进而产生学科协同效应,可能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种效应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即通过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的协同共生效应。”[6]
茶学与茶文化的相互关照已经为产生协同效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则上不存在观念上的隔阂,前提是茶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学术化,尽快建设到能够与茶学对话的程度。教育学学者罗云把学科协同效应分为三种类型,最后从这三种学科协同效应展望茶叶研究的未来,尽管展望得太远了一点,就看作一种激励吧,以结束本文。
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能够有效强化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底蕴,并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载体,因此,对衡水内画艺术的溯源和工艺特点做出认知、对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形式做出探索、对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策略做出研究,对促进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衡水内画艺术概述
从衡水内画的溯源方面来看,明末清初时期,鼻烟壶开始在我国广泛流传,由于鼻烟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为了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鼻烟壶的制作与加工工艺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到乾隆时期,以鼻烟壶为载体的内画艺术出现,这让鼻烟壶呈现出了“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审美效果。叶派内画对我国内画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冀派内画名家王习三就是叶派所吸收的外姓弟子。在内画艺术创作中,国画创作中的传统写意技法让内画呈现出了欠缺真实感和形象呆板等问题,王习三则在叶派内画技法的基础上,使用工笔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也创作了冀派内画创作中独具特色的工具“习三弯钩笔”。在不断创新的同时,王习三十分重视内画新秀的培养,这对冀派内画的推广与普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冀派内画成为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实力画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当前来看,冀派内画无论是在从艺人员专业素养、艺术创作风格与技法,还是艺术产品营销与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在内画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从衡水内画的工艺特点来看,相对于其它绘画形式而言,衡水内画具有更加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更长的创作周期,在这些工艺流程中,壶内绘画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与外画相比,内画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画所具有的操作次序与外画相反;其次,绘画空间较小,绘画操作受限;三是由于内部采用磨砂处理,因此绘画过程中画笔位置难以准确掌控。受这些特点的影响,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外画基础,而且需要接受必要的训练才能够胜任。
2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
从茶文化在衡水内画艺术中的渗透思路来看,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主要可以尝试从以下两种路径着手。首先是将内画运用到茶具的制作当中。衡水内画艺术不仅能够运用到鼻烟壶的制作当中,而且还能够运用到屏风、文具、佛珠、水晶球等,这些艺术品的开发,不仅让内画艺术更好地顺应了时展与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且也进一步强化了内画的生命力。从将内画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来看,衡水内画艺术已经做出了较多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内画与茶具之间的联姻,不仅能够丰富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能够让衡水内画艺术搭上茶文化传播的快班车,继而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从将内画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的具体表现来看,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可以将茶具作为载体,将具有吉祥意义的故事题材、建筑题材、人物题材以及历史传说类题材等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当然,在此过程中,古代文人文化与茶具内画的制作最为契合,这对于推动茶具内画实现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促使茶具内画体现出良好的意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需要对古代文人文化做出探索和认知,利用内画艺术将茶书、茶艺、茶德、茶文学呈现在茶具当中,从而实现茶具内画艺术性、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其次是在衡水内画艺术的发展中对茶画艺术做出借鉴。茶画主要是以茶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绘画艺术,我国众多优秀的茶画作品都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社会大众的饮茶习俗与饮茶礼仪进行着记录,因此,茶画艺术不仅对我国美术发展史进行着反映,而且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进行着反映。将这些茶画作品运用到衡水内画艺术当中,能够让衡水内画艺术展现出茶文化的自然天趣,并实现与茶文化精神的融合。作为衡水内画艺术的受众,也能够在作品中对中国绘画艺术以及茶文化的风范做出领悟。与此同时,衡水内画艺术对茶画艺术的借鉴,不仅能够丰富衡水内画艺术创作的素材,而且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生命力,这对于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衡水内画艺术对茶画艺术进行借鉴的具体表现来看,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可以对现存于世的茶画作品进行临摹并运用到插画艺术作品当中,如周昉所创作的《烹茶图》、张萱所创作的《烹茶仕女图》、阎立本所创作的《萧翼赚兰亭》等,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内画艺术并呈现给受众。
3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的对策
3.1探寻茶文化与衡水内画艺术之间的共通性
衡水内画艺术的发展以鼻烟壶文化的发展为根基,因此,衡水内画艺术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文化沉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在现代社会中,衡水内画艺术不能止步不前,而应当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另外,我国茶文化同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茶文化承载着我国传统的哲学意识,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体现形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所开展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而在不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他文化所进行的吸收与借鉴,能够为自身带来更强的生命力,对于衡水内画艺术和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的开发,能够为衡水内画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也能够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因此,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基于茶文化与内画艺术发展的需求,也基于二者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共通性。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需要探寻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之间的共通性,特别是需要探寻内画艺术与茶画、茶故事、茶人之间的关联,从而促使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实现良好的结合。
3.2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内画企业通过产品文化价值的开发以及文化品牌的构建,能够有效实现自身无形资产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内画企业需要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在树立创新意识、精品意识的基础上,从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创意、生产、包装等多个环节入手,推动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形成。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构建中,需要处理好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产业化发展,必然会让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呈现出商业性质,并导致企业产生逐利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品牌形象的构建中,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生产企业必须重视彰显艺术品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体现出品位化与文化传承意识,只有如此,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开发与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才能够在实现文化沉淀的基础上具备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中,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需要实现艺术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统一。另外,在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中,衡水内画企业需要抓住发展机遇、拓展产业规模、开拓产品市场,以文化传承和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从而在我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让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以及相关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具备良好的支撑。
3.3强化内画展览体验效果
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通过为受众带来更好的博物馆展览与会展体验效果,能够让受众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魅力做出更为深刻的认知,这对于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博物馆展览方面来看,博物馆展览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教育功能,这对于促使受众了解茶文化以及内画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会展方面来看,会展则是展现内画企业开发成果、创新成果的重要渠道,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推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内画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强化博物馆展览与会展体验效果的过程中,博物馆以及内画企业可以通过与社会茶文化组织、内画组织以及高校等单位进行广泛的沟通与合作,通过邀请学生、学者进行参观与参加讲座、讨论等,推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口碑的提升、为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开发提供更多助力,并挖掘出耕读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潜在受众。另外,在博物馆对茶文化内画艺术进行展览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于坚实的资金支撑,然而,虽然政府在区域经济开发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对于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以及文化的挖掘和发展而言略显杯水车薪,因此,为了能够优化受众的体验效果、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的宣传成效,博物馆可以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展览中探索自我发展路径,如博物馆展览也可以尝试效仿会展模式,通过构建欣赏与销售协同的运营方式,为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市场拓展提供良好平台,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展览,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效果、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功能,并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3.4政府部门宏观引导作用的发挥
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衡水内画艺术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对茶文化题材内画产品开展大规模的复制性生产,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可能选择降低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并让这些艺术品产生庸俗化与低俗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茶文化魅力以及衡水内画艺术魅力的展现与弘扬,甚至对衡水内画艺术产品市场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以及衡水内画行业需要重视市场秩序的规范,在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基础上,让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实现艺术性与经济性的平衡,从而为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的深度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的宏观引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承担起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职责,重视茶文化题材内画艺术品文化性的保护与弘扬。在企业监管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也要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对接,只有如此,围绕茶文化题材所开发的衡水内画艺术品,才能够兼具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画艺术的艺术魅力;其次,政府部门可以选取优秀的内画企业构建示范基地,让这些企业在茶文化内画艺术的开发中发挥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奖励、补助、税费减免等倾斜性政策,为这些优秀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从而让茶文化内画艺术产品具有良好的生存与生长土壤,促使茶文化内画艺术产品成为衡水内画艺术领域中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最后,在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开发和生产中,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对市场的拉动,这要求政府部门能够参与到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推广与宣传当中,从而依托于茶文化和衡水内画艺术的魅力,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4结语
在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的交融中,可以将衡水内画艺术运用到茶具制作当中,也可以推动衡水内画艺术对茶画艺术做出借鉴,这不仅有利于丰富衡水内画艺术创作素材,而且能够有效强化衡水内画艺术的文化魅力。在围绕茶文化题材开展衡水内画艺术品开发过程中,衡水内画艺术工作者需要重视挖掘衡水内画艺术与茶文化之间的共通性,衡水内画艺术企业则需要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优化,与此同时,为了引导社会大众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做出更好的认知与认同、确保茶文化内画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衡水地区博物馆与衡水内画领域中的会展活动都应当重视受众对茶文化内画艺术展览的体验效果,衡水政府部门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引导职能,在规范茶文化内画艺术市场的基础上,提升茶文化内画艺术品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赵柒棋.茶文化与绘画艺术的共通性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59-360.
[2]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冀派内画[J].公关世界,2016(16):121-125.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采茶音乐,不仅能够促进当代声乐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而且还能够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从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的情况来看,文化教学情况还是非常普遍,将声乐教学与才茶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对我国声乐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是一种促进。本文对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希望文本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采茶音乐的基木概念及其特征
我国茶文化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在不同地区发现了多样的茶文化,让人们对采茶音乐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茶叶主要产自于南方,茶农在劳作过程中,为了缓解工作的劳累,多半会哼唱一些民间小调、小曲,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们的传承和演化,逐渐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音乐演唱形式。经过一传十、十传百的进行传唱,或者由一人独唱或者由众人合唱的采茶音乐,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为茶农的生活带来乐趣。采茶音乐与伐木歌、川江号子等艺术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为缓解压力而形成的“劳动歌”,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弘扬中国茶文化的功能,也可以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演唱风格和演唱特色。随着人们对茶文化的逐渐重视,对于采茶音乐、生活和艺术具有的价值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茶文化的视角去观看世界,利用采茶音乐的独特演奏形式去欣赏音乐艺术之美,才能体现“无茶不成戏”、“无茶不成曲”这两句民间俗语的真正意义。不同音乐在创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和价值,针对这些内容给出以下介绍:
1.1通过歌颂茶文化与茶生活填充采茶音乐的内容
为了收集大量的采茶音乐,考察人员只能通过茶农口头传唱,自发的、即兴的按照节奏和旋律进行演唱,并根据自由发挥与个人创作来完成这种艺术形式的展现,并配合考察人员进行记录。江西赣南的采茶音乐类型较为丰富,由于需要体现劳动的细节或利用肢体语言来展现地方特色,并进行采茶音乐的演唱,因此整体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风格具有地方化、特色化。人们欢快地演唱采茶音乐,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茶文化的尊重和喜爱,也间接地呈现了当地人对于采茶、制茶这一劳动过程的认可,也正是他们的审美价值的改变,才使得采茶音乐有了不同的演唱形式。茶叶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2粗犷豪放的演唱特点
随着对古代数千年茶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人们根据地域特点对采茶音乐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传播,这就使得采茶音乐的数量更为广泛。赣南采茶音乐的普及和流行,是由于人们借助地域化、地方化的演奏形式和演奏风格来演奏采茶音乐所形成的,让赣南地区独有的民间小调被其他领域所认可,这种小调的演唱方式,是集合各种单一演唱风格而形成的整体演唱节奏,就拿赣南地区的采茶音乐为例:在这里,将不同的小调清晰的划分成四种类别,即:“茶腔”、“灯腔”、“路强”和“杂调”,通过这些腔调的互相穿插和演唱,让整体的采茶音乐有了更好的艺术风格。民间小调和戏曲小调的出现,让采茶音乐有了全新的演奏形式,并配合其他地区的采茶音乐,让更多的演奏风格通过互相搭配,然后呈现给观众。
1.3利用对称句式形成独特的唱词结构
采茶音乐属于人们劳作时哼唱的音乐,因此,在整体的创作结构和创作风格上,要有一定的对称韵律,人们哼唱得朗朗上口,才容易被记住和传唱,比如:“三月鹤鸽满山油,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石头”,这种歌词读起来让人一眼就看出茶农的辛苦,劳作的同时进行歌唱也可以展现茶农的坚韧品格和气质。采茶姐妹在偌大的茶园中奔波忙碌,只为在恰当的时候采取鲜嫩的茶叶供人们品尝,真应了那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由于的歌词内容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因此在传承的过程中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符合大众的演唱风格。
2采茶音乐对于当前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
对于大量采茶音乐的调查发现,这些音乐中有许多旋律和创作形式都符合现代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所以,为了将这种口头传唱的文化形式进行传承,教师需要将这种传统茶文化以教案的方式在声乐课上进行教学。由于采茶音乐源于生活,因此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这种艺术形式,能够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也让音乐的创作风格更加生活化。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更有亲和力和可信度的同时,让人们能够接受这种以茶文化为基础的采茶音乐创作内容,由此可见,采茶音乐对于音乐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2.1为音乐教育提供现实的生活素材
正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进行表达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采茶音乐室调查人员通过搜集各种音乐形式和音乐符号,来总结音乐内容,因此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审美能力的前提下,开展相关音乐教学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适当的进行艺术作品陈列,让学生通过参观和老师的讲解,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存在形式。茶文化内容丰富,学生需要“慢嚼细咽”才能真正地理解茶文化的内容,也才能通过茶文化了解采茶音乐这一独有的艺术形式。采茶音乐具有一定的活力和群众基础,在展现其独有的素材风格和素材内容选取以后,学生需要调动起对艺术的兴趣,才能学习到更完整的声乐教学知识内容。
2.2为音乐教育提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审美意境
采茶音乐之所以被大众所认可,正是由于这种音乐形式并不局限于教室,而是可以被社会上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教师在进行艺术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懂得尊重采茶音乐具有的艺术价值,让采茶音乐可以以不同文体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对这种原生态的采茶音乐进行审美的同时,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进行舞蹈和表演,让采茶音乐走进现代表演舞台,才能被更多的观众认可。
2.3为音乐教育塑造民族性、民俗性的审美情趣
各国的语言具有国际之分,但是音乐没有国际之分。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进行情感的交流,这就使得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音乐的渠道进行表达。上文提到采茶音乐是利用茶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演奏风格和演奏形式进行传承,人们在了解丰富茶文化的同时,也让采茶音乐有了更多的演奏风格。为了更好的记录茶农在劳作时的快乐,采茶音乐可以缓解茶农劳作辛苦的同时,让茶农的身心得到放松,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声乐教学采取这种艺术形式开展教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艺术文化特点和我国丰富多样的茶文化。
3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采茶音乐”思路的基木策略
针对于声乐的教学过程,在秉承教条化、抽象化、理论化的同时,需要按照实际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课程分配教学任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表示质疑,提出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让教学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了方便开展声乐教学课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3.1把握好“采茶音乐”唱腔与音乐教学的关联
采茶音乐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这就使得声乐教学课程的开展可以以此为基础,直观、明显的展现风格的同时,利用不同的唱腔形式,演唱出不同风格的采茶音乐。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流派特点,通过对高低音的练习和掌握,让采茶音乐以熏陶的形式被学生认可。各地的采茶音乐都有独有的地方演唱风格和演唱特点,在展现采茶音乐古雅淳朴或者激情高亢节奏的同时,让人们对不同的唱腔产生更多的兴趣。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对节奏感、音乐美有了更好的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习到完整的声乐教学内容。
3.2把握好“采茶音乐”的表演互动,使学生开展艺术互评
采茶音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与生活实际相关联,通过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让茶文化为生活实际服务。采茶音乐与茶艺表演的独特演奏形式,在被现代音乐大师指导以后形成了一种现代的文化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茶艺表演,让师生之间按照教学内容,来学习基础的茶文化知识。只有掌握了茶文化的内容,才能学习到采茶音乐和采茶戏的真正艺术内涵。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唱多种风格的采茶音乐,让声乐教学课堂更有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自由发挥和互相点评,对艺术有全新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让采茶音乐被更好地继承。
3.3把握好“采茶音乐”的民族性教育特色采茶音乐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北方的采茶音乐较为高亢、豪放,而南方的较为婉转、妩媚、优美,这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的关联,通过对不同地域的采茶音乐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种演奏风格和演唱形式,从而更好的学习采茶音乐。
4结束语
采茶歌与声乐的结合,是茶文化在各个领域影响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声乐教学的发展,采茶歌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融合,也显得更加重要,采茶歌源于民间,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志,以及劳动精神和风貌,因此,将采茶歌与声乐教学的融合,提升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力,丰富了现代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现代声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推动采茶音乐与声乐教学进行整合,深入研究现代声乐教学的目的以及采茶歌的特色,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当代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琚军红.“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J].中国音乐,2012(3):172-175.
[2]柏林林.论民族声乐教学中唱法与风格的掌控能力———马秋华教授声乐教学多样性现象思考[J].音乐创作,2011(1):107-109.
[3]季丰来.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技巧[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1):91-93.
[4]桑潇.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4(9):82-83.
中国本为茶文化的初始地,茶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茶文化的交流传播过程中,生产部门却没有对于茶文化的包装设计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茶叶的了解仅局限于品质口感,却不知其产地源头及内在文化。因此,在现代的茶文化输出中,应重点关注其茶文化的品牌包装设计。
1茶包装设计的意义及构成要素
1.1茶包装设计的意义
茶产品的包装设计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包装的设计对于茶文化的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从三方面对其意义进行归纳。首先,茶类包装设计增加现代化气息。在传统的茶类包装设计中,仅仅是由一包牛皮纸进行打包处理,或者仅仅是由一原始的木桶进行包装贩卖,那毫无设计理念可言。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茶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就较大的改变,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图案设计,增加其中的可观性,同时,在文字的处理上也有其多变性,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识别功能。茶包装文字设计中文字虚实相生、颜色多样化,这样的设计突破原有的古板,变得更为灵活,接近现代社会。其次,茶类包装设计增加可识别性。在茶类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增加销量与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目的。茶类产品包装设计中改变原有的繁杂模式,在其包装的设计理念中更加注重其直观性,换就话说,其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更为抓住重点,有关键性的设计,使其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文字、图案的排列的上面,更加注重其排列的层次。或是端庄典雅、或是古朴飘逸,都有其古者的“中轴”原理参与其中,在包装的设计上更能增加其中的可识别性。再者,茶类包装设计中能将其实用性与娱乐观赏结合,促进销量。茶类产品设计中,包装或是以便携与易存为主,更加注重其中的实用性,但在现在的设计中,为增加茶类产品的销量,原有的实用性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成品的包装设计中,应更加与现代社会中的娱乐性相结合,进行多元化的改变。即使在产品已经用完的情况下,茶包装依然有可作为娱乐工具的功能。
1.2茶包装设计的构成要素
茶包装设计包括多个方面,不仅仅是局限于外在的物质构成,同时还包括于其中的品牌形象。其一,在茶类包装的物质选材上,通常是分为软壳、硬壳两种。硬壳的包装主要以绿茶的包装为主,绿茶具有气味清新、易飘散的特质,因此,在包装的设计中用注重其产品的原有特性,注重其密封保存。软壳的包装主要以普洱茶为主,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其茶叶本身的易脆性,在包装的选择中以软壳为主,注意保证茶叶的完整性。其二,在品牌形象的设计方面重点突出包装外在感知力度。在色彩的选择中注意色彩的搭配。例如,绿茶口味清新,在饮用后具有唇齿留香之感,因此在色彩的搭配中应以浅色系为主,主要以绿色与淡黄色相结合。在图案选择中应选择清新淡雅的图案,更以符合江南水乡的特质。再者,红茶。红茶正如其名,热烈奔放,口味浓烈,因此,在红茶的包装设计中,应选择深色系的包装搭配,红色正是较为符合的颜色,更多一份其中的异域风情。茶的品牌形象设计应服从茶的本身性质,或是清新淡雅、或是古风浓郁、或是庄严大气等。
2创造品牌形象以及包装定位
茶产品的具体包装设计除了需要根据茶的本身特性来定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市场消费数据来进行综合设计处理。
2.1文化定位
文化的定位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局部区域文化以及传统民俗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典型的代表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的包装设计主要以其中的武夷文化为主。在包装的设计中注重加入当地的特色景区文化,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无形地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再者,在武夷岩茶的包装设计中,同时融入儒、释、道三家文化,增加其新的生命活力。武夷岩茶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包装设计中具有多样化的特质,在儒家文化中,强调武夷山区人民的热情好客,在道家文化中,强调其武夷山区人民的顺应天时,尊重自然的特质,在佛家文化中,彰扬当地人民的友善、和谐,修身养性。正是由于武夷岩区的独有的地域文化才形成其茶类包装设计的独特性。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融入其特有的文化。
2.2市场与消费定位
茶类包装的实际还应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在不同的市场中投入不同的包装设计。在国外市场而言,应注重茶类包装中的茶文化的输入,因此,在包装的实际中图案的选择应以中国传统文化图案为主,具有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兼容的特点。产品的包装设计应满足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其具有本身的独特性。在针对真正的品茗者一类人群而言,在包装的设计中应注重其中的文化底蕴,以及茶类包装的高档型。在针对职业人群而言,其生活的节奏较快,因此,在产品的包装的实际设计中应注重其中的便携性,方便快捷才是其最需要的。
3创造品牌形象及茶包装表现形式
3.1外包装视觉形象设计
外包装的视觉设计应重点突出茶的产品形象。在视觉的实际设计中应重点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消费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其产品的特质。拥有其独特的品牌标签,包含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产品的独有性,保护产品知识产权,以免遭侵权的威胁。
3.2内外包装设计
内外包装的设计也有其固定的规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产品的本身。例如,某些茶产品的有其易脆性的特点,在饮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碎渣较多不方便饮用的情况,这时在设计可加入茶包的设计,用茶包的冲泡方式改变原有的直接冲泡方式更为方便。同时,某些茶在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味的挥发,使其茶产品的本身的香味不能保存。因此,在内包装的实际中应更加注重其中的密封性,如,进行抽真空的操作,这样一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产品的本身的香味。再者,在茶产品的保存过程中易出现受潮的现象,因此,在包装的设计过程中应选择防潮的材质,尽可能地保护茶产品不受到外来的威胁。
4结语
茶产品包装设计包含多个方面,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的设计中应从茶产品的本身入手,同时,结合当地的地区文化特色,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只有这样,茶产品的市场才能不断拓宽,文化的输出才能不断加快,经济收益才能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包小村,蔡正安.茶叶市场谋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7.
[2]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2.
[3]龚丁,郭滨.企业标识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1):104.
[4]彭建祥.包装设计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41.
[5]张文莲.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2007:24.
[6]夏兵,张士康,汪一飞,谭蓉,陈小强,孔俊豪,杨秀芳.中国茶文化底蕴下的现代茶包装探索[J].农业机械,2012,36:110-113.
[7]陈捷.福建茶文化影响下的茶包装设计实践[J].装饰,2015,04:74-7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即由观光为主到集观光与休闲娱乐为―体的旅游,文化的含量越来越高。易武有着悠久的普洱茶文化历史,具有开发茶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普洱茶茶文化蕴涵,不断丰富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必将大大提升西双版纳州的旅游价值和观赏价值,从而促进西双版纳州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易武开发茶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
(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
全乡拥有古茶树古茶园总面积1.4万亩(含部分矮化低改老茶园),树龄最高的落水洞栽培型大茶树,树龄约700年,古茶树茶种群体较纯,大都属普洱茶种,有少数为勐腊种。分布疏密不一,东、南、北三面分布多而西面少的特点,这与自然山势和人群聚居分布有关;树龄高的基本上都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植被较完好的古茶山。
(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易武,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又曾是“镇越县”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中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
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为了便于骡队马帮的运输,清道光年间铺设了从思茅关至倚邦、易武240公里五市尺宽的青石路、贯穿于六大茶山。为扩大茶叶贸易,官府和茶商还联合开辟了一条从易武到老挝、转越南、走南洋的“茶马道”。茶商马队纷纷前来易武,终年驮铃回荡,商旅塞途,造就了易武历史上茶庄林立,商贾云集的兴盛景象,今天的古道上,那一段段残破的青石板路仍清晰可见,房基、石道上残存的浮雕、石碑、匾牌和古茶庄遗址等,诉说着的是一个产业王国繁盛的篇章。
二、易武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掘
易武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不等于现成的旅游资源,还需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挖掘,使其旅游吸引力得以充分显现出来。
(一)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易武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要深入挖掘,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将最能体现易武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文化旅游给予旅游者最美好的东西,是对异地文化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使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憧憬和追求的满足。这就要求易武文化旅游产品必须用典型、生动、形象的形式去展现文化,将最能体现易武旅游资源特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研究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挖掘特色项目。
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从旅游行为角度来看,文化旅游就是旅游者涉足、接触、观赏、体验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过程。这一行为过程的文化性质,是对异地文化及其环境氛围的憧憬、遐想等文化介入冲动所导致的文化需求的满足。
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如当今世界一部分人长年生活在拥挤喧嚣的城市中,过着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生活,许多人想放松情绪,希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因而生态旅游、农家乐、茶文化旅游等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时尚。一般而言,旅游者的文化消费心理,不外乎审美、求新、求乐、怀旧、偏爱、共鸣、从众等,要针对这些心理需求,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三、易武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一)古茶园景观观光
西双版纳是著名的风景区,易武古茶园掩映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已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卷。身穿少数民族特色服装的妇女在古茶树上攀爬采茶,茶事活动与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完美结合,更是一幅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的茶园风情画。
易武茶区古茶园、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良好,园内生长着椿树、榕树、香樟树、漆树、董棕等高大乔木,藤本植物繁茂,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古茶园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蓝天白云,古茶园美景令人流连往返。
(二)观光茶马古镇易武――普洱茶圣地
近几年来,古镇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喜爱,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那些保存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镇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前去观赏。
易武普洱茶圣地,以盛产品质优良的普洱茶而闻名于世界,拥有最为丰富的普洱茶历史文化遗存,成为著名的小镇。游人观赏古镇古朴的风貌,感受其古韵氛围,将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旅游感受和经历。
(三)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茶园风光。
易武茶园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各族人民不单耕种了土地,更是种植了风景,构成田园味极浓的农耕画面,可以勾起游人浓浓的怀旧感,使其沉浸于陶渊明般的回归感叹之中。易武茶叶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家乐茶文化旅游区,对于日日挣扎于钢筋水泥环境,被快速生活节奏及职业竞争所累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处世外桃源。人们可以在紧张的城市工作之余,游憩于农家茶园,尽享浓浓的民风乡土之情;倘徉茶园,亲手采摘新鲜的茶叶,亲手制作普洱茶,与茶农分享收获的喜悦,尽情享受旅游带来的那份快乐。这种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做农家事的旅游活动,可以为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各具特色的民族茶艺表演
茶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旅游中安排欣赏茶艺表演别有一番情趣。西双版纳是众多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加之纵横交错的江河,山脉的阻隔和分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的饮茶文化,如傣族的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v尼族的土锅茶…..对游人充满诱惑力、吸引力。茶艺师通过茶艺表演把西双版纳各民族的饮茶文化展现给旅游者。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茶艺各有意境,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缤纷错彩与清丽脱俗,旅游者在品茗之中得到美的享受,紧绷的心灵得以松弛,代之逍遥与惬意,回味无穷。
大学英语翻译是较为深入的英语课程,其主要是针对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工作需要运用的英语翻译能力进行具有专业性的教学,一般来讲英语翻译可以分为书面性英语翻译和口语性英语翻译,书面性的英语翻译主要针对于优秀的国外名人名著书本翻译与具有专业性质的跨国企业包装材料信息翻译,这两种翻译区别在于,国外名人名著书本翻译对于英语翻译的专业性要求较低,但是对于翻译者的中文语言组织能力较高,要把其中优秀的翻译美感体现出来,而跨国企业包装材料信息上的翻译则对于翻译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口语性英语翻译主要集中于不同国家人士交流之间的翻译工作中,这一类型的翻译较为简单但不能忽视交流中会出现各种翻译问题,翻译人员需要具有从容不迫展开应对的能力。基于书面性与口语性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观念,通过茶文化来做出恰当的引导,了解不同的学习观念与发展特点,针对性地改善当前大学英语翻译学习现状。
1茶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学习观念
1.1保持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学习态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还有对于英语翻译知识的钻研性不强,时常遇到较难理解的翻译知识就半途而废。茶文化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文化,茶叶的制作传承了上千年,具有十分细致的工艺流程,每年大量的茶叶都通过制茶人依靠传统的手工艺一点点的制作而出,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三至五个月,在这期间每一天制茶人都会采摘茶叶、晾晒茶胚、揉搓、火烤、打包,从早到晚重复这样的制作流程,十分辛苦。反观大学英语翻译的学生则十分懒惰,许多的英语翻译大学生学习观念还停留在英语的实际沟通当中,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顺畅的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就疏忽了对英语更深入的学习与钻研,学生并不明白普通英语对话并不是英语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基础、一个开端。
1.2将英语翻译当成终生学习目标
大部分的英语翻译专业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观念还停留在对工作的辅上,也就是说他们毕业之后要去从事其他的专业工作,英语知识成为自身的一种能力。然而英语翻译并不是这样一个交流简单的辅工具,翻译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学问,翻译的形式有口译、笔译,翻译的内容需要准确、通顺、突出主题,部分时候还需要语言美,这些都需要英语翻译学生经过长年累月的钻研才能达到。因此英语翻译是一个终生的学习目标,就如同茶叶的制作一样,茶叶每一步的制作都需要十分精细,不能有任何杂质,特别是对那些名茶的制作更要小心翼翼不能出任何的岔子,采青、发酵、揉捻、精制等每一个茶叶制作工艺都要需要制茶者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与技巧钻研才能做到最好。英语翻译时大学生应当端正自身的英语翻译学习观念,将其作为一种值得钻研、并且可以深入学习的一种专业。
1.3明确英语翻译学习规划
英语翻译是一个深入的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说是双语学习的最高阶段,在这个深入的学习过程当中需要一个正确有效的规划才能让英语翻译更有效率地提升,目前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上对于学习规划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从英汉翻译、汉英翻译、口语翻译、文学翻译等都有着相对应的教学程序,但仅仅有表面上的体系依然不足以让学生们对于英语翻译的认知更加深刻,教师需要细化教学过程,将英语翻译教学中每一个要点了然于胸,让大学生针对自身翻译能力的不足进行细致的规划。就如同饮茶一般,在饮茶文化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饮茶程序,也就是所谓的茶道。饮茶者以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奉茶、闻香、品茗为一个完整的茶道程序,缺一不可,在这样的茶道程序下,茶的香味与口味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因此,只有明确英语翻译学习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才能让大学生英语翻译水平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2茶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发展特点
2.1精细化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紧密,国际化的人才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大量的企业需要专业的英语翻译人员,大量的文学著作也需要英语翻译人员,可以说英语翻译人员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大学英语翻译应当跟随着时代的步伐,让英语翻译课程更加的精细化,才能使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更加值得去认真钻研,精细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认知程度加深,就像采茶、制茶、饮茶的过程中都有着细致的程序一样,通过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专业性翻译、文学性翻译进行分而治之,才能有效提升翻译的水平。
2.2体系化的发展特点
我国从近代开始就有着专门的英语翻译教学,在这个时期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学方式死板,教学资源不充足,没有好的教育体系,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并不尽如人意。在这个教学体系中主要是由浅入深来、由点到面,来让学生对英语翻译有着全面的认知与深入的了解。茶文化也是一种十分全面具有自身独特体系的文化理念,在中华土地上不断的发展中,茶文化受到了大量其他文化的冲击,但最终都被茶文化所融合,形成了新的衍生文化体系,茶文化具有的这种能力,就是因为其有完整、合理的体系才能够在大量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巍然不动。英语翻译学习也应当是这样具有完整的学习体系才可以不断地在这个体系之上包裹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壮,形成一个坚固的英语翻译知识网络。
2.3个性化的发展特点
与数学题目只有一个答案不一样的是英语翻译并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由于每个翻译人员的思想、文化水平以及对于英语的理解不同,英语翻译并不是只有固定的内容。有的翻译人员更加倾向直译的准确性,而有的翻译人员则是在强调准确性的基础上会加入一些成语或者古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的情况十分常见,因此在英语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其翻译为各种各样的词汇,但是部分的学生认为直译是最简洁、有效并且能让外国人理解的方式,而部分学生则认为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多运用优美的词汇则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两种的翻译态度都给予肯定,就像茶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一样,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味道,并不是只有一种茶才能称之为好茶。突出英语翻译专业大学生的个性,能让英语翻译更加的灵活多变,运用于更多的场合当中。
3结束语
大学英语翻译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是说能够运用英语与他人流畅的交流就行,还需要将英语翻译运用到各个专业领域当中,保持英语翻译的准确性、通畅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英语翻译的个性进行延展,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不同的翻译词汇。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学习观念与发展特点都在向着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优秀目标发展,秉承着茶文化理念,将英语翻译与茶文化互相结合,让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学习更加精细化、体系化与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刘玉端.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学习观念及其发展特点分析[J].高教学刊,2016(16):132-133.
[2]罗胡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译学习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9):102-103.
[3]徐修鸿.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动因与制约因素[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2):41-43.
[4]张伟平.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翻译部分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反拨作用[J].外语教育研究,2014(4):46-52.
[5]王雯秋.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8):103-107.
[6]陈华英.英语学习者观念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全国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0-164.
[7]王晓丽.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低分组学生学习观念及策略调查与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2(3):86-91.
[8]邓芸萱.大学英语学习中的翻译(汉翻英)技巧———以实用性为主的探讨[J].品牌(理论月刊),2011(3):70+74.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1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04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吴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吴文化蕴含的丰富的地理、人文、科技等文化资源都是非常难得的教育资源。吴文化本身源于吴地人民的智慧与传承,为他们所熟知,并且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吴文化地区的教育教学倡导将吴文化内容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是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认知共鸣的。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苏州的不断推进,吴文化资源不断的被用来开发成校本课程,或是作为新授课知识点引入的素材,而鲜少真正将这些资源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让吴文化真正走入课堂。科技文化资源尤其如此。
以吴文化资源中丰富的化学资源为例,像吴地的冶金工艺、御窑金砖的烧制工艺发展、苏州丝绸的制作工艺等,都蕴含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教师们往往只是在讲到金属冶炼的时候,会顺便讲一下苏州历史上有名的干将莫邪剑,在讲到硅酸盐材料时会提到苏州非常著名的御窑金砖,或在讲到蛋白质的鉴别时会说起苏州的丝绸,这样的点到即止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不能让吴文化中的化学资源真正融入到地方课堂教学中。
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如果将吴文化资源过多融入,势必会冲淡教学主题,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甚至将一堂教学课变为了校本课。其实,要将吴文化资源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让课堂教学目标在吴文化情境下圆满完成,既不冲淡主题,又能让当地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吴文化情境,是可以做到的。这要求教师在对教学构思和设计时把握几点:一是对课堂教学目标和吴文化相关资源契合点的深入揣摩、二是对学生主体所掌握知识的很好把握、三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巧妙设计。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将吴文化中的碧螺春茶文化与高三化学“物质的检验”这一复习知识点巧妙融合,设计了一堂高三复习课——《茶文化与化学》。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将吴文化与高三复习课相融合,打造一堂高效、系统而生动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地方文化教学发展理念的课。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构思与特色来进行阐述。
二、教学设计前的思考
“物质的检验”是在进行化学研究时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而化学研究最终会落实到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上,这也正是目前高考命题的热点,即:考查学生在实验室流程、工业流程情境中对物质(定性、定量)研究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一知识点与生产生活实际关联起来呢?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思考了以下几点:
1. 要将知识点与生活生产实际关联起来,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以点概面,由具体到概括的讲解该知识点涉及的一类题的解决方法。
2.如何能将吴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在不冲淡教学主题的前提下,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能让学生领略吴文化的科技之美,让枯燥的高三复习课成为一种文化享受。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思和特点
鉴于上述两点考虑,我选择了吴文化中的“碧螺春茶文化”作为教学资源来设计这堂复习课。整个课堂教学力求突出四个优点:真、全、辨、新。
1. 课堂教学过程依托于茶文化呈现真实的情境
整节课在茶文化这一真实的情境下展开。由苏州碧螺春茶文化的简单概述开始,点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碧螺春茶文化的化学奥秘。从化学角度来研究茶文化,就是要对茶叶成分进行研究,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茶叶成分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整节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对物质成分研究的过程包括预处理和物质成分检验两大步。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在讲解预处理这个概念时,我并没有以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告知学生什么是预处理,以及怎样预处理,而是围绕茶文化情境,由泡茶工艺来引出。
由茶文化概述引入碧螺春独特的泡茶工艺,并在此设置了一个由教师展示的真实的泡茶环节,在展示过程中,突出泡茶的步骤,在泡茶赏茶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预处理的原理:泡茶的过程就是一个用水溶解茶叶中营养成分的过程,在化学工艺流程上叫“浸取”或“固液萃取”,就是利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可溶组分和残渣的操作。用热水泡茶是为了把能溶于热水的有机成分提取出来,一杯茶可以多次冲泡,也是利用了少量多次萃取的操作。从泡茶品茶的整个过程看,上述步骤就如同一个化学工艺流程的预处理过程,为后续的饮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利用泡茶工艺展示,将“浸取”这个预处理操作很自然的阐明,并由点及面的将泡茶的过程衍伸到一类物质检验的化学工艺流程的预处理过程,为接下来讲解物质研究的一般方法打下了基础。整个过程真实自然,比起空洞的下定义的方式,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品茶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真切的感受茶香、茶色,简单了解了碧螺春茶作为绿茶的一道独特的炒制工艺——高温杀青的原理,即:防止茶多酚氧化。激发了学生对茶叶成分研究的兴趣。在理解预处理这一概念后,由茶香茶色这一真实情境,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研究茶叶成分的课堂环节中。
2. 课堂教学内容围绕“物质的检验”这一知识点全面展开
(1)知识点阐述的系统全面化
在具体对茶叶成分检验前,先针对植物成分检验的一般流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讲解。
植物成分检验的流程包括预处理和成分检验两个步骤。
首先要针对植物中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不同的成分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有机物成分要选择对应的溶剂(如有机溶剂、热水、冷水等)直接液浸处理。而对于无机成分的研究,则要先通过灼烧植物去除有机物成分的干扰,再采用液浸的方式来预处理。通过预处理,使所研究成分溶解在溶剂中,方便接下来的检验工作。
然后就是对成分的检验。成分的检验是通过化学实验来实现的,所以要遵循三个原则:简便、明显、干扰少。
通过以上的系统讲解,向学生全面展示了植物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为接下来的课堂研究活动打下基础。
(2)物质检验对象和物质检验方法的全面化
在对茶叶成分进行检验这一课堂环节,有条理地设计了多组实验,包括:有机物质的检验和性质研究——茶多酚的检验、茶多酚的抗氧化性;无机物质的检验——茶叶中钙元素和铁元素的检验。既有有机物的检验又有无机物的检验。
在多组课堂实验中大多数都是定性试验,但也有如浓茶水pH值检测的定量试验。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实验方式但也用到了如电子pH计这样的新式实验用具。
可以说对于茶叶成分检验所设计的多组实验,真正做到了系统全面,充分考虑到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各种实验操作的目的。
3. 课堂教学重点概念利用辨析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
高三复习是一个健全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过程。所以在复习时,除了要紧紧围绕复习重点展开教学,还要不失时机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化学研究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次利用多个概念的辨析来呈现教学重难点知识,并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如在讲到茶水因富含茶多酚、鞣酸等物质而呈弱酸性时,将茶水的弱酸性和茶叶是碱性食品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掌握这两个看似矛盾但却统一的概念,拓宽学生知识面,深化记忆。
又如进行茶多酚的检验时,在了解茶多酚含有多个酚羟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多个检验茶多酚的方法,像用三氯化铁溶液进行颜色反应、用浓溴水进行沉淀反应等,并通过具体实验,验证两种实验方式的优劣,培养学生由物质结构推断检验手段,由具体实验操作优劣比较得出最佳实验方案的化学研究思维,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如检验无机物和有机物预处理方式的辨析,使学生能系统地把握教学的重点。
4. 课堂教学设计契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稳中求新
可以说,整节课虽然是一堂高三复习课,但是由于和吴文化资源的相互融合,所以呈现出角度创新,意境清新的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堂课理论讲述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碰撞,化学原理分析与碧螺春茶文化养生相交织,让学生在高效、生动的接收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了浓浓的吴文化魅力,这样的一堂课应该是契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本节课利用茶文化为载体,通过例举茶叶中部分物质的检验来复习物质检验流程和具体操作,相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物质检验的方法可以在今后的相关流程题中灵活运用。
吴文化的发展一定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支持和助推,一种文化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才能感受到它的精髓所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想把吴文化真正融入进去,就要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它,让吴文化资源真正为我们所用,同时也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层地了解吴文化,使这种文化更好 地造福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