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0: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产业发展思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全力促进商贸发展。坚持把商贸流通业作为全区三产发展的重要支柱,按照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方向和"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加速大流通"的思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实现城市商业中心建设、特色街打造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建设"一主二副"。充分挖掘老城区商业中心的潜力,以淮河路商业街提档升级和建设"皖北第一街"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淮河路商圈的龙头地位,积极谋划淮河路商业街的规划和建设,推进二马路地块的综合开发,同时鼓励和扶持百大、百惠、新世纪广场等现有商业骨干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自身改造提升,优化业态,壮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淮河路核心商圈;加快推进朝阳路和宏业村两个商业副中心建设,形成"主副呼应,东西互补,整体推进,点线面全面发展"的商业格局。
二是做大做强商贸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重点三产项目的选择、储备、和包装等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内知名流通企业的合作。抓好已签约或在建重点商贸项目的建设落实和跟踪服务工作。
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光彩大市场二期建设,强化二马路、太平街市场管理,引导三大市场错位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功能。引导南山文化市场、仿古玉器市场等特色商业街发展,鼓励、引导知名企业设立品牌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发展独具特色的精品、名品商业街,逐步提升品牌效应,形成特色示范街。
四是规范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工作,鼓励发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争创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五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繁荣原产地物流客体,提高物流主体实力为重点,推进姜桥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全方位服务促进我区物流企业群的形成,增强规模优势和聚集效应。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层次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具有联动作用的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咨询业和社区服务业,不断增强全区服务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综合商务经济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落户我区,让区域性企业集团把结算中心、产研中心、营销中心和物流中心放在我区。
1.茶园面积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0.96万亩,新植茶园1.38万亩。品种主要以福云、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131为主。
2.效益情况
年干茶总产量420t,产值4620万元,茶农人均收入4000元,占纯收入的60%以上;目前茶叶销售总体状况良好,省内市场以贵阳、都匀市为主,省外有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广东等省区。
3.企业情况
全县具有规模加工能力的企业有七里冲茶果场、牟氏茶场、斗底畜牧场、岗度盘龙茶场和摆若茶叶合作社五个。
4.品牌建设
现有己注册茶叶品牌2个,即:七里冲“九炉山”牌九龙毛尖茶和“牟氏珍珠”毛尖茶。其中“九炉山”九龙毛尖茶九四年荣获“中茶杯”二等奖,九五年又被评为“贵州名茶”。
二、资源优势
1.区位优势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与贵阳市接壤,县城距离省城50km,交通便利,有贵州高原第一大坝——涟江大坝,穿越惠水全境,并交会于县城附近的五条高速公路正在开工建设,预计5年后建成通车。将大大改善交通条件,推动惠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2463.8km2,有宜茶坡地30万亩,现有茶园种植面积2.2万亩,发展茶产业很有潜力。森林覆盖率41.3%,环境优美,无污染,宜适有机茶生产。电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力多,发展茶叶种植有充足的资源条件。并且旅游资源丰富,把观光茶园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推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惠水茶产业的宣传推介将起到积极作用。
3.气候、土壤条件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雨热同季,适宜茶叶生长。土壤以黄壤为主,PH值5.2-6.9,土层深厚,土壤等矿物含量丰富,根据贵州省理化测试中心对该村的土壤检测,重金属含量低于规定标准,适合有机茶生产要求。
4.发展优势
惠水县是黔南州“都匀毛尖”茶核心产业规划带,有茶产业发展的好机遇;农民对茶叶生产、管理、采摘、加工技术有所掌握,有一定的茶叶种植基础,对茶的商品意识较强,积极性高;有“都匀毛尖”茶品牌共享,严格按照《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茶叶产品走向市场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茶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发展起步晚,基地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缺乏统一品牌的意识,市场占有率低。
2.商品茶产量低,茶叶加工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
3.没有茶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形不成规模化生产,销售分散,市场竟争不强。
4.茶产业合作社发展速度缓慢,带动能力不强。
四、发展思路
1.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大力扶持的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茶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加快茶园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在三年内完成5万亩优质生态茶园建设目标。
2.加快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
以农户种植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销售、统一质量、分散生产管理的“五经统一分”合作社经营方式,是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3.质量建设
抓好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技术培训,加强质量监督,强化标准意识,努力提茶叶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惠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开发生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提高惠水茶叶品质。
4.企业建设
加快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的步伐,重点打造“上连龙头,中连基地、下连农户”的产业链,以带动全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统一品牌
风电最大单机容量由上世纪80年代30千瓦提高到目前的5000千瓦,上网价格由15.8欧分/千瓦时下降到4欧分/千瓦时。硅基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由上世纪90年代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1 7%~18%,并出现了82%的技术学习曲线,即规模增加1倍,价格下降18%。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空间,风电价格有望下降到3欧分/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在2020年前后可与火电相当。
(二)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增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位置,逐步由补充能源提升为主力替代能源
过去10年,光伏太阳能年均增长38%,风电年均增速也达到28%。2008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2亿千瓦,其中欧盟为6600万千瓦,风电装机占欧盟电力总装机的比重已超过7%,丹麦、德国的风电装机比重超过20%。在新增装机中,2008年欧盟风电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的43%,装机容量达到848万千瓦,是第一新增电源。核电复苏步伐加快,2008年全球有10台核反应堆在建(不包括中国),是自1985年以来开建核电站数量最多的一年。
(三)发展新能源被认为是同时解决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主要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如果将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2005年的水平上,能源领域为减少排放而增加的额外投资为每年40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0.4%;如果将2050年的排放削减一半,即八国峰会上设定的减排目标,每年的额外投资为1.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1%。先行国家已经从发展新能源中获益,200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达到400亿丹麦克朗,与1992年《京都议定书》签署时50亿克朗的出口相比,增加了8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经济刺激方案和经常性研究预算中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的10%,即800亿美元投入新能源领域,这是美国历史上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最大投资。欧盟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上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仅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一个示范项目的预算支持就高达12.5亿欧元。私营部门的资金也很活跃,美国硅谷大量科技公司转向了新能源的研究。大量资金和人力的进入,势必加速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
二、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相当于每平方米170公斤标准煤)。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二)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
2008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为2.34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总消费量的8.9%。其中水电装机1.7亿千瓦,风电装机1215万千万,核电装机908万千瓦,太阳能源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25亿平方米。尤其是近年来,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为625万千瓦,占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23%。风电上网电价下降到0.5~0.6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下降速度更是超出意料,2008年国家核定的太阳能上网电价为4元/千瓦时,2009年3月甘肃敦煌太阳能发电项目招标中值价格降至1.5元/千瓦时,中标价格为1.09元/千瓦时。
(三)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
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规模化发展取得进展,已经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风电制造能力大幅提升,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新增装机的75.6%,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万千瓦,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2008年的30%,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的产量由2005年的30吨增加到2008年的5000吨,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预计到2009年底,国内太阳能硅材料的产能将达到3万吨。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达到350。万平方米,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技术基础仍比较薄弱。一是核心技术并未完全掌握,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我国核电制造、建设和运行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核电设计能力总体上停留在引进机型的翻版设计上,设计原理和诀窍并没有真正掌握,大锻件、主泵和特殊材料的国产化和自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风电新机型开发能力不足,控制系统、关键轴承仍依靠进口。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较大,但是多晶硅的制备提纯技术,特别是四氯化硅等有毒副产品的回收技术仍未掌握也难以引进。二是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薄弱。新能源科研力量分散,缺少共性研究开发平台。科研力量多分散在大学等研究机构中,缺乏领军性的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另外,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较弱,缺少像通用电气、西屋、三菱、西门子等大型综合性设备供应商;即使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其研究开发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中小型专业技术公司。
2.产业发展亟待加以规范。目前,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匮乏,强制性检测和认证制度尚未建立。企业进入也没有相应的技术门槛。这种状况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由于有政策鼓励,又没有进入门槛,大量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目前,风电主机厂超过70家,前四家产能超过1200万千瓦多晶硅生产厂家超过30家,到2009年底产能可以达到3万吨,而2008年全球多晶硅需求只有4.52万吨。在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大量进入导致低价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通过牺牲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来压低价格。二是产品质量存在隐患。新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很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周期太短,产品研制中的问题在批量生产之前没有充分暴露和有效解决,加上未经任何检测就被大量投放市场,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设备故障,造成重大损失。
3.相关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现象仍比较严重。以风电为例,2008年底我国有1215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其中1000万千瓦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2008年底实际并入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94万千瓦,占吊装完成的风电装机总量近73鬈。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的背后是相关体制机制问题没有理顺,包括新能源电源发展和电网建设的不协调、以及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成本增加没有及时传导、对电网企业缺乏强制性要求和监管等。
三、新能源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思路
(一)发展目标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发展新能源有三个重要意义:
1.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传统能源生产主要靠资源消耗不同,新能源主要靠设备投资和人员维护,因此新能源投资需求大,带动作用强,就业容量大,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根据测算,1元核电投资可以带动GDP增长1.03元,总产出增长3.04元。按照目前批复的核电建设进度,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带动总产出增长3084亿元,GDP增长1009亿元,相当于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对建筑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9个行业的产出拉动作用超过百亿元。
2.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新能源产业链长、人力资源投入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明显的产业配套优势,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果把握得好,新能源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新的优势产业。
3.减轻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增加气候谈判的主动性。美国众议院在6月26日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定了2020年前减排17%、2050年减排83%的目标,美国态度的转变会给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中带来更大的压力。“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已经为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目前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如果在哥本哈根的气候谈判前予以公布,将会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增加谈判的主动性和筹码。
新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可考虑如下目标:
1.新能源发展目标:争取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利用量相当于9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的2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24亿吨,成为节能之外另一个主要的二氧化碳减排途径。
2.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一是产业规模目标,目前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年产值在2000亿元左右,其中光伏电池700亿元,太阳能热利用产业400亿元,风电制造和核电制造均在400亿元左右。争取在未来三年使新能源产业年产值翻番,产值达到4000亿元。考虑到对设计、安装、运营、维护和配套设施的带动作用,新能源每年带动上万亿元的GDP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目标。未来三年,解决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能够在三代核电技术、大功率风电、太阳能多晶硅制备等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取得突破。到2D20年,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在先进核电技术、海上风电和第三代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竞争优势由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转向基于较高科技含量和规模经济的新型竞争优势,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新的优势产业。
(二)发展思路
1.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要花大力气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统筹起来,政府~方面要利用财税、价格等政策培育发展新能源市场,更要将功夫下在新能源产业上来,通过需求拉动显著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运营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能力的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增加新的引擎。因此,需要克服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划分的局限,统筹好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政府既要制定新能源项目建设规划,也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从规范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化国产化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加以支持和引导,切实提高我国新能源的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大规模集中利用,也要重视分散利用,因地制宜多途径地发展新能源。从国际上看,欧洲主要走分布式利用的道路,德国23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中绝大部分是中小风场,最大风场的装机规也只有6万千瓦,并且大部分风电直接入配电网,就地消化。美国既发展大型风电,也鼓励小型风电和家庭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我国需要走大规模和分散式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大风电、大核电、大光电和大电网上。具体而言,在发电侧,不仅要在资源富集的地区建设风电和光电基地,大规模集中利用新能源:也要鼓励中小规模风场建设和资源条件一般地区的小型风电利用,加快量大面广的太阳能分散利用。在用电侧。采取“远距离输电和就地利用并举”的方针,既要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将新能源基地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也鼓励在可再生电源附近发展对电力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水资源消耗少的载能工业,将能量以载能产品的形式输送出来:同时,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分布式能源利用系统的电力双向供电,互济余缺,提高就地消纳能力。
3.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利用价格、财税等政策对新能源的加快利用和降低成本实行双向激励。目前政府亟待建立合理的准入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电力供需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对电网公平接入的监管,保证各类投资者无歧视地使用电网设施,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新能源的价格补贴政策必须同时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价格补贴提高新能源的经济性,以加快和扩大利用来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要对投资者形成效率激励,促进其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自2003年起实行的风电特许权招标,尽管出现了恶性竞争等问题,但竞争机制的引入显著降低了风电上网电价。根据资源状况设定分区域的风电标杆电价,虽然可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但却放弃了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在当前技术进步加快的情况下政府难以科学、合理制定价格,无法对投资者形成效率激励,无法促进其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新能源的发展万不可在政府的长期补贴下得以维持,当前的适度补贴是为了将来新能源具有经济上的竞争力,价格补贴
政策需要着眼这一长远目标。
四、政策建议
(一)将新能源发展目标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新能源,对于制定和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时期进一步节能的潜力相对“十一五”有所减小,单位GDF能耗下降较现实目标在15%左右,如果将前文中提出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分解到“十二五”时期,测算下来,在此期间新能源发展可以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以上,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还可以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左右,保持了“十一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强度。为此,“十二五”规划中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提出的发展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特别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结合起来。
建议制订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主要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应充分发挥我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体现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的思路,在风电的叶片材料、控制系统、关键轴承、提高单机规模,太阳能的多晶硅制备提纯技术、有毒副产品的回收技术和环保技术、薄膜太阳能、光热发电,核电的大锻件、主泵、控制系统、特殊材料,可再生能力并网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化,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
公共研发机构、试验平台在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开展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产业化以及执行政府重大研究计划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美国能源部下设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连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型跨国公司也要利用国家实验室的设施进行风电的研究开发。人口只有400万的挪威设有拥有2000名研究人员的能源技术工业研究院,每年的科研经费高达2.4亿欧元,在海上风电、多晶硅材料、潮汐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于我国的新能源研究力量分散、缺乏专业化,也缺少跨学科整合,建议设立开放式的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从操作的层面上看,可以考虑在中科院增设新能源研究院/所,除了内部整合电工所、力学所、大连物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单位的研究力量外,也要吸收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力量。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不仅要具备一般科研条件和设施,而且具备中试能力,从而使其具备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以及到检测认证全过程的试验能力。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要对企业、大学、其他研究机构开放,其功能是从事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实验、测试、认证等,以解决新能源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首先是要坚持和落实已有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实施自主化依托工程,通过依托项目推进新能源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其次,尽快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国产首台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业务。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引导创立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化方面的政府资金重点支持产业联盟对共性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进行攻关。
(三)加快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建设,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
丹麦、德国、美国、印度等风电强国普遍实施了风电设备认证制度。为此建议一是建立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工业基础的风电、太阳能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认证标准:二是加快检测和认证能力的建设;三是实施统一的风电、太阳能认证制度,逐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另外,尽早制定风电、光电并网技术标准。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电网公司、发电设备制造商等多方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引导性,以引导设备制造企业开发电网友好型技术,保障电网安全;也要考虑到我国产业现状,给国内制造企业和相关能力建设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四)加快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的统一与协调
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输电网、智能化配网和储能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输电通道和新能源项目入网线路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已建成新能源项目的接入线路建设,解决设备撂荒的问题。二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推进智能化、互动化配电网的建设。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很高,在太阳能屋顶发电、中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居全国前列,对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互动化提出相应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中心城市电网骨架坚强,用电负荷大,地方电力公司资金雄厚,具备推进智能配网建设的实力,地方电力公司也正需要新的增长点,推动地方配电网智能化、互动化的积极性很高,因此这些中心城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可先行一步,积累技术和运营经验,以便向全国推广。三是加快储能设施的建设,密切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鼓励在新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建设储能设施,平抑电网波动,支撑新能源的发展。
加强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统一和协调。厂网分开以来,厂网不协调的问题就开始凸现,这一现象在新能源领域十分突出。要解决此问题,首先是明确规划主体,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是新能源发展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的主体,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必须与国家的总体规划一致。其次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保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多方参与,电源企业、电网企业、政府规划部门共同参与电力规划。
另外,随着核电发展规模的明显加快,资源供应和核废料的处置问题凸现出来,建议加快我国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和快堆的立项工作,实施核燃料的闭式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五)完善定价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制度环境
完善电价机制。为了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当前可采取特许权招标与标杆电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规模大、资源条件好的新能源项目,继续实行特许权招标,通过引入竞争降低成本,也为政府制定和调整标杆电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分散利用、资源条件不太好的项目,实行分区域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以鼓励企业投资和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此外,根据新能源发展规模,及时调整可再生能源附加水平,足额分摊新能源发展导致的成本上升。
1 国有林场“十一五”发展状况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重点发展了红松果材林、中草药种植、山野菜开发、食用菌基地、养鹿驯养、林蛙养殖、森林旅游等建设项目。主营业收入19.4亿元;森林旅游业接待旅游人数4500万人次,其综合收入150亿元,其中直接收入30亿元,门票收入5亿元。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蓬勃发展,全省国有林场职工从事自营经济人员589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4%。从事山野菜、食用菌、林蛙、鹿牛羊等经营项目达80余项,产值8.5亿元。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职工收入,安置了富余人员再就业,保持了林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较弱,原料林基地建设缓慢,质量不高,效益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
2.2 林业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2008年林业的科技贡献率只有39.1%;
2.3 林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薄弱,我国林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寥寥无几。
2.4 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4.1 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总的看,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是初级的、松散的、落后的。首先,思想观念上还存有一定的误区。少数基层单位领导和部分职工对发展自营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林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责任心不强,部分职工对自营经济认识不高,“躺在森林资源身上等饭吃”现象仍然存在,“国有民营”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职工依赖林场生存现象还比较突出。
2.4.2 地区发展差距大,进度缓慢
全国之间有差距,本地区之间有差距。南方的国有林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快些。存在着徘徊观望,畏首畏尾,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发展步子不大。职工自营经济规模不够。大多数自营经济户仍局限在小打小闹、分散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例如辽宁,全省182处林场,现有在职职工17178人,从事自营经济人员589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34%,还不到一半。本省的林场之间相比,发展仍不平衡,辽东地区发展比辽西北、辽南地区快些,有的林场甚至是空白。
2.4.3 缺乏技术支撑,服务不到位
职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滞后。由于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立项、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生产、加工、销售脱节,产供销服务公司的作用发挥的不够。 加快推进职工自营经济产业化、规模化进程,使自营经济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的主产业,成为扩充全局经济总量的基础产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我们林场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不能很快解决,缺乏名优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市场不畅,视野不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3 国有林场“十二五”产业发展思路
3.1 国有林场产业经营指导思想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经营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方向,牢牢把握生态与产业是林业发展的一鸟两翼主题,仅有生态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林业产业是林业发展的动力和依托。以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 建立新型多元的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要立足森林资源,又要抓好新产品开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多种经营,避免单渠道、单品种经不起市场变化的单一经济,以增强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和增加职工收入为宗旨,提高国有林场的整体效益。以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始终坚持兴林富民的宗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在林业产业建设中起标兵、示范、骨干作用,努力建设森林资源良好、产业发展优化、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职工生活改善、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林场。
3.2 国有林业产业经营指导方针
根据国有林场产业工作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思想,顺应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加快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基本方针:坚持国有林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坚持严格加强国有林场林地管理和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坚持以场情和林业特点为出发点,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按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林区特色经济,走“小而精”,“大产业”,“名牌战略”的发展路子;坚持科学管理、科技支撑为基础,着力加强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实现国有林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管理科学、民主和谐、职工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3.3 发展建设主要任务
3.3.1 中幼林抚育。要加大中幼龄林抚育力度,提高森林抚育管理水平,改变中幼龄林抚育欠帐现象,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3.3.2 低产林改造。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林地产出率和森林集约经营水平,注重林地与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
3.3.3 大径材培育。不断改变林木生长密度,改良树木生长环境,选择立地条件好、林分质量高的落叶松、红松、油松及阔叶树林分进行大径材培育。
闽侯县有规模的茶叶企业7~10家,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茶叶企业不多,开拓市场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并且多数茶厂只能达到茶叶初制加工的水平。部分茶叶企业在管理上和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科技含量偏低,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成长速度缓慢。虽有台湾企业4家,但是在对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上明显不足,两岸茶产业合作与交流尚待加强。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缺乏
政府扶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不到位,银行难放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2005年以来,新开发引进的5~6家茶叶企业由于茶叶种植初期资金投入巨大,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基本还处于原始开发状态,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茶产业发展。资金少导致生产设备落后老化、经营条件差、技术落后,难以发展现代茶叶深加工,新产品研发步履维艰。
3品牌优势尚未建立,市场意识不强
目前尚未发挥出闽侯县高山茶品牌优势,还未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虽然大部分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但是茶叶产品过于单一,产地直接批发销售,价格普遍偏低,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同时,缺乏竞争意识,新品种引进、名优茶创新开发少,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闽侯县茶叶发展总体思路
1发挥地域特色,形成规模
引进和选育闽台优良茶树品种,如台湾软枝乌龙、铁观音、金萱、白牙奇兰、肉桂、水仙、佛手、黄观音、金观音、凤凰单枞等优质茶。做大做强榕台高山茶示范区,生产优质台式高山茶系列,引导茶叶企业发挥本地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化聚集,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和促进闽侯县茶产业提升发展水平。①加快名优茶产业化生产,优化茶叶品种配置,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促进闽侯高山茶与福州茉莉花茶同步发展,形成规模。②加快发展规模化种植,引进台湾新品种及省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区域内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③按照最适生态原则,适度调整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势产业带,实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④扩大多元化名优茶发展规模,逐步把发展名优茶工作从点向面延伸,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⑤着重打造福州地区最大的台式茶博园、茶园度假山庄、台湾茶叶生产科研和闽台茶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观光的新型现代农业基地,提升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2切实把农业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茶叶标准化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开展工作。在全面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提高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宣传《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和《闽侯高山乌龙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①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掌握和使用标准的能力,用行业标准化指导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生产。②严格按照高山茶生产标准化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管理,形成茶叶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以专业人才、专业市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广大农户掌握、运用各项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③对重点茶叶企业生产情况严格建制、建卡,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健全和完善生产档案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④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的申报工作,提升闽侯县高山乌龙茶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切实把茶叶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提高标准化示范推广的组织化程度,使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按照高山茶生产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茶叶标准化水平,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推广、辐射作用。
3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导向,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①围绕提高茶叶种植的科技含量,重点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全县茶叶新品种繁育苗圃示范推广基地20hm2,扩大闽台无性系优良茶树良种覆盖面,做实做强产业化发展基础;大力扶持规模较大的11家茶业企业,鼓励每年每家新植优质新茶园13hm2,以及旧茶园更新换代等综合改造。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清洁化茶叶生产线,提升名优茶机制技术和机采、机剪、机耕技术,加大培训、示范力度。同时还要狠抓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完善中、小茶企绿色食品认证、QS认证,有机认证及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闽侯县茶产业的生产、质量和经营水平。②结合茶叶科技、茶文化、休闲等项目,在优势产业带的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产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帮助茶叶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网络,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增强先进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水平,突出精品化、产业化、生态型、集约型产业发展特色,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
4加强两岸茶产业合作和茶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73-05
近年来,广东省生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生产业发展的要求。广东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基地,工业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有赖于投入更多且更有效的研发、市场调研与预测、电子商务、物流、会展、金融等生产业,使产业价值链由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延伸和拓宽。大力发展生产业将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动力源。
一、生产业内涵及研究综述
(一)生产业的内涵
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的概念最早是由格林菲尔德提出。布朗宁和辛格尔曼1975年在《服务社会的兴起》一文中对服务业进行了功能性分类,认为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为客户提供专门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科弗和波尔斯(1989)认为,生产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也不是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他扮演着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汉森(1990)指出,生产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等方面是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我国学者李清娟等(2007)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其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虽然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生产业的定义还不完全一致,但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业在理论内涵上就是指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因而也可称为“中间投入服务”或“配套服务”,它能够满足制造业、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
(二)文献回顾与评价
1. 生产业增长分析。Francois(1990)指出,生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在复杂的现代经济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生产的成本与可获得性将成为专业化所带来的递增报酬的限制条件。规模报酬的实现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均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步伐。富克斯认为,现代经济成长与服务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他通过研究美国1947―1958年的投入产出表,发现各主要服务行业作为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占全部产值的比重都提高了,其中金融服务、商业等所占比例提高最为迅速。刘重(2006)认为,最近二十年来,全球生产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也改善和提升了产业结构,带动了产业升级。
2. 生产业空间区位研究。办公区位研究是国外最早进行的关于生产业领域的区位研究。办公场所是生产活动的载体和空间。关于办公区位研究最早出现在1927年纽约的规划研究中,这一研究描述了这一行业区位模式的中心性倾向,研究还指出,尽管办公区布局在纽约市中心区占绝对优势,但更常规和地方化的办公活动在整个都市区显得比较分散 (Haigh,1927)。Marahall & Wood(1995)指出,生产业的区位模式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与接近相关的因素主要是接近客户、同行和外部信息;与易达性相关的因素主要是考虑交通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合格职员;与环境相关的因素是更多考虑城市文化、社会和居住环境、充足的高质量办公设施及有利于维持高质量服务的市场环境。Sabourin Paul David(1998)系统研究了广告服务业在大都市内部的区位特征,得出了广告商和他们的供货商在空间上的前向连接和后向连接的区位特征。Yuzhou(1998)在研究洛杉矶华人生产业区位时,发现会计工作室集群在华人中心商务区,主要是受华人顾客导向型网络的影响,这一类服务业的布局更多地考虑中心性和接近顾客。
3. 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Petit(1986)从劳动分工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认为生产业发展只是制造业或工业生产在分工方面的延伸。格鲁伯、沃克(1989)则用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说来阐述生产业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奥地利学派认为,除了资本密集度提高能提升生产力外,生产过程的重组和迂回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劳动力和更多的资本,生产步骤的增加也增加了中间投入的数目。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原料采购等为上游环节,生产加工装配等为中游环节,而产品分销、营销管理和售后服务为下游环节。其中,上、下游这两个环节以及贯穿于三个环节当中的供应链管理,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恰恰正是这些生产,一方面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
4. 战略与政策研究。吕政等(2006)基于产业互动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并认为中国需要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来促进生产业的加快发展。高传胜、李善同(2007)从服务业、制造业以及市场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制约二者互动发展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二、广东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近十年的广东统计资料,笔者对广东省生产业进行了研究。由于统计资料中没有专门对生产业进行统计,因此不能得出生产业的准确数据。但是根据李善同(2008)以“中间使用率”和“非居民最终消费比率”的平均值为标准,结合生产者服务的内涵,并参照我国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特征比较明显的生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通过这些行业的发展数据,我们可以对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状况做出分析。
1. 生产业总体规模较大,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以来,特别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在工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以生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保持广东省经济的较快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省生产业的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广东省生产业增加值为10 810.93亿元。2000―2009年,广东省服务业平均增加值年增长速度为47.59%,10年间增长达4.7倍之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0 267.9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4.57%,比1995年上升了1.25个百分点,比1978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服务业增长对广东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63%。同时,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2000―2009年间,广东省生产业的增加值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45.7%,增加了14倍多(见表1)。
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79―1985年的35.9%提升到“八五”时期的最高水平63.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后逐步减弱,2006―2009年平均为55.7%。第三产业的推动力不断增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的38.2%稳步提升到2006―2009年的42.4%。1978-2009年服务业波动系数为5.3%,低于第二产业的7.9%,特别是1996―2009年服务业的波动系数仅为1.3%,远低于第二产业的3.3%,服务业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工业,随着服务业总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着稳定器作用(见表2)。
2. 生产业就业容纳力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而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服务业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途径,这就使人均收入提高得以保证,社会总需求稳步增长,使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如果没有服务业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社会总需求必定会降低,发展将受到阻碍。
通过比较2003―2009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及构成结构(如图1、表3所示),我们会发现,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从2003年的27.7%逐年上升,不断增长。到了200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1 855.7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2.83%。服务业就业人数的不断增长,表明了服务业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使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2003―2009年,广东省生产业人数也增长迅速。2003年生产业人数为633.56万人,2009年生产业人数增长为1 062.5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96%,为广东省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人数增长最多,从418.91万人增加到701.69万人,7年间增加了282.78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数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2.63倍。金融业和保险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数并不多,但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该行业今后的就业吸纳能力非常高。
3. 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占GDP比重下降,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从2004年的4.4%下降为2009年的4.04%,批发业和零售业从2004年的10.5%下降为2008年的9.9%,下降了0.6个百分点。现代生产业比重不断提升,从2004年的11.1%提升到2009年的29.4%,上升了18.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批发零售业仍占服务业较大份额,但其比重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23.9%下降为2009年的21.64%;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所占份额不断提升,从2004年的7.2%提升到2009年的12.65%,上升5.4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2005―2009年金融业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均增长分别为67%、39%、37%,均高于同期GDP增幅。生产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比重不断提升,2005―2009年生产业年均增长38%,高于同期GDP 2个百分点,2009年生产业占GDP比重27.4%,比2004年提高2.5个百分点,服务业的提升主要来自生产业快速发展(见表4)。
4.从服务业区位商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广州、深圳、东莞的区位商分别为1.30、1.11、1.07,表明广州、深圳、东莞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从服务分行业数据显示,行业区域优势地区分布各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区位商最高的为广州,区位商为1.74,显现广州交通枢纽物流中心作用。金融业区位商最高的为深圳,区位商为2.30,显现深圳金融中心的地位作用。东莞的房地产业、营利业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肇庆的住宿和餐饮业、非营利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揭阳的批发业和零售业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5.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广东是全国利用外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服务业在全国也相当发达。近年来,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越来越大。2010年,第三产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 214个,增长33.7%;合同外资金额1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69.1%,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47.2%,比上年增加8.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9.71亿美元,增长5.2%,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9.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利用外资4.22亿美元,增长79.0%;批发业和零售业实际利用外资19.89亿美元,增长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9.11亿美元,下降3.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际利用外资4.26亿美元,下降3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际利用外资5.63亿美元,下降31.6%。
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表上相关协定的实施,我国绝大多数现代服务业都以不同的方式取消和逐步削减了外商市场准入的限制。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银行、物流、咨询等生产业外商投资将迅猛增加。实际上,服务业引资增长较快已成为广东目前吸引跨国投资的重要特点之一。
三、广东省发展生产业思路
(一)进一步加大粤港澳服务业开放力度
香港是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现代生产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实现港澳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与广东及珠三角制造业的结合是新时期粤港澳合作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金融业。引进香港的金融资本、金融产品和金融管理经验,促进广州、深圳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加快广东风险资本的培养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广东制造业的升级,使三地资金流动更加畅通和透明。其次是物流业。借鉴香港物流业管理模式、经验和技术,发展广东的物流业。再次是旅游业。粤港澳旅游业合作潜力巨大。利用港澳的资本和管理经验完善广东的酒店、旅游点等基础设施;利用港澳国际的旅游网络,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实现广东、香港、澳门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跨区域的旅游路线,做大三地的旅游产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会展、管理咨询等方面合作。
(二)有效拓展生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生产业企业发展。落实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提高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风险投资公司进入生产业,促进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大对生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业投资环境。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生产业领域。
支持生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大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工具力度,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支持设立专门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单笔额度,完善的监管制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推动生产业集群化发展
要积极改善产业配套条件,推动适合开展产业集群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主要措施有:
首先,引导生产业向产业园和重点功能区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生产业集聚区和生产业功能区,通过载体建设引导生产业向集聚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已有的产业集群进一步突出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新培育的产业集群要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做好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完善服务功能。
其次,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联合和开展协作。通过组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构建企业优势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促进服务企业之间、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有效合作,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互补互促、融合发展,形成规模和特色。
(四)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为现代生产业的快速高质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生产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看,生产业的价值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不断交流与沟通上。实际上,生产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生产业的发展要求社会提供大量懂技术、会经营、善操作的人才。这些人才的输送仅仅依靠现有的办学模式是满足不了的。因此必须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做法,树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比如,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培训的新模式,而不能简单地由学校“闭门造车”。总之,要从认识上把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并努力创新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体制,努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服务业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19-01
森村乡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东南部。境内山青水秀,千峰竞壑,常年云雾缭绕,绝佳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产业是该乡最富特色、最具潜力和最有作为的优势支柱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美好乡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乡茶园面积9740亩,茶叶总产量300吨,初级品总产值达2500万元,综合产值700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2000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6.8%,占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4%。
一、存在问题
1.茶园基础条件较差
该乡大部份茶园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展的,由于建园基础差,管理比较粗放,亩均茶叶单产约30kg,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目前只有18%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福建等茶产业发达地区,不仅导致茶园综合效益低,而且影响了茶叶质量和机械化管理。
2.企业竞争力弱小
目前,森村乡境内还没有一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4-5家家庭作坊式企业,由于企业底子薄、起点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短缺,生产加工、产品包装、市场销售配套不完善。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茶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3.市场销售相对滞后
大多数茶叶企业管理和生产加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少专业营销人员,在市场开发方面缺乏长远规划,茶叶终端消费市场营销工作做的不够,广告宣传投入非常有限,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大,市场销售相对滞后。
4.企业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思想保守、小农观念意识严重等原因,大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基本处于单打独斗家庭式、小作坊式经营,营销方式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在茶叶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他们已深深感到力不从心,企业经营感到越来越吃力,无法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对策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
茶叶一直是该乡最富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茶产业更是一个集农、工、贸、商、旅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茶业经济所涉及的领域既广又深,抓好茶产业发展意义深远。森村乡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长期积累的茶文化底蕴。随着各级政府茶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森村乡茶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全乡上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制定前瞻性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茶业既是一产也是二产、三产。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与我们的事业、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做大做强茶产业,符合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2.多措并举,壮大企业,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茶农,是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调动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壮大茶企业。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帮扶支持,包括在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安排;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申请专利,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发展,切实发挥纽带链接作用,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3.开拓市场,打响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品牌作用越来越大。品牌是旗帜,是市场创新的动力源泉,没有品牌就没有形象,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要针对品牌宣传软肋,积极抢抓各级政府相关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措施,强势开展对外宣传、展示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在茶叶主销区上海、山东、北京、合肥等地进行展示、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强力招商,激发活力,不断做大做强茶业经济
要将茶产业招商作为全乡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管理。要切实提高招商质量, 不断创新领导招商、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形式,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招商意识。努力破解招商工作中贷款、用地、用工等难题,将有限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好项目、大项目、快项目倾斜。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干部队伍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诚招商、以诚服务,真正在全乡上下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稳商”的良好氛围。
5.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稳步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做大做强茶产业,茶园是基础,质量是保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等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低产茶园综合改造、良种茶园发展、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立体生态恢复等基础性工作。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为抓手,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严格投入品监管,全面实现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化生产。
6.培养人才,增强动力,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为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是困扰民营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招揽人才、培养人才。政府对企业聘请的高端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文化人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鼓励。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村两委、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茶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形成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创业培训等民生工程项目,批量培训企业骨干、村组干部和种茶大户,为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增强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43-02
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紧缺,用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又因近年来工厂化栽培面积增长迅速,生产总量大,价格随之下跌,今年金针菇最低价格每公斤1.5元左右,从而挫伤了食用菌生产企业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给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 食用菌产业现状
到2014年全区双孢蘑菇种植面积达5000万平方尺,茶薪菇、灵金针菇、秀珍菇、香菇等袋栽菇达6500万袋,鲜菇总产达6.13万吨,总产值达3.3亿元,主要以鲜品销往南京、上海、杭州、苏、锡、常、北京等大中城市,部分加工品罐头、速冻菇、醋制菇等出口港澳、日本、中东、欧盟等地区年创汇100万美元左右,从业人数达1万人。
全区已有各类食用菌规模基地13个。300万平方尺以上的双孢蘑菇基地8个,其中两家工厂化栽培蘑菇;2000万袋以上的袋栽菇基地有1个,1000万袋的3个。能规模生产的菇种有双孢蘑菇、茶薪菇、金针菇、平菇、香菇、杏鲍菇、秀珍菇、黑木耳、白灵菇等9个。建成了江苏省最大的食用菌产地交易市场“高淳区花庙蘑菇产地交易市场”。 已有食用菌产、加、销和科研企业8家,经纪人200多户。已有三个市名牌两个省名牌食用菌产品。食用菌产业不但为我区菇农创造了利润收入,一般每万平方尺(占地0.6亩)纯利1.5-2.0万元,高的达3-4万元。还创造了大量的劳务收入,每万平方尺0.8万元。还提高了稻草、畜禽粪便的价值。2009年建成年产生物有机肥加工厂,2013年生产有机肥6000多吨。消化菌糠1万多吨。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有机肥。
2 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区食用菌产业存在两大瓶颈制抑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蘑菇产业是我县食用菌产业支柱,占食用菌总产值的70-80%,蘑菇产业两大瓶颈一是培养堆制、覆土材料制作,二是上料的机械化。当前蘑菇生产中培养料制作均为人工操作、规模小、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一家一户无法做到,且人工制作的夹生料多,培养料质量差,单产低,覆土材料也是如此,目前由于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堆料翻料基本实现机械化工业化生产。上料的机械化,根据外地考察上海郊区已基本实现,大大的降低了用工成本。
3 产业发展思路
3.1 继续坚持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 即“重点发展蘑菇、姬松茸等草生菇类,适度发展平菇、香菇、金针菇,大力发展高档珍稀菇和反季节菇类,加快实现食用菌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实现反季节轻型、机械化、周年化、工厂化栽培和菌种、培养料制作、覆土、销售、贮运、加工等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多元化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
3.2 政府重视加大新技术新模式开发推广力度 食用菌生产是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兴起历史不长的新型高效农业产业,人工生产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50-60%,我国虽然是世界食用菌产销大国,但几十年以来一年以农户一家一户从事生产经营、生产技术和手段与欧美日韩等国比较差距很大。若通过省工节本、机械化生产、周年生产等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食用菌生产用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生产操作轻型化,均市场供应,防止一轰而起、一轰而下,减少价格波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要加大投入,资助企业和农技部门开展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机械化生产、省工节本等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
3.3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永久性菇房基地 现有的食用菌菇房以竹木构建的塑料大棚菇房为主,易受大风、暴雪等损害,且每年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维修,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为促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鼓励食用菌菇房的提档升级改造,建设食用菌永久性菇房基地,采用砖混结构、彩钢瓦层面和混凝土床架,这类菇房虽然一次性投入大,每1111平方米(菇床有效种植面积)造价15万元左右,但年折旧成本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需要各级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抓,各级财政投入提高到50%以上,或财政、集体资金建好租给农民生产,镇村做好基地建设规划。
3.4 突破蘑菇生产专业化分工 蘑菇生产以稻麦草及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是栽培历史最长、产最高、规模最大和生产效率最高的世界性菇种,适于我省稻草主栽培发展。但我国蘑菇生产技术和单产水平我国外的差距大、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蘑菇培养料发酵制作一家一户做不好也做不了。因此,需要政府组织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部门开展蘑菇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包括稻麦草、畜禽粪便的机械化收集、蘑菇培养料隧道式三次发酵技术的研究与生产供应、覆土材料的制作、优质蘑菇栽培种的供应等专业化服务。菇农只需采购三次发酵好的培养料、覆土后管理出菇。
3.5 鼓励支持菇农民闯市场 各级政府要鼓励引导菇农联合起来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或培育种植大户采用直销、品牌专卖、直接批发等形式闯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4 重点对策
4.1 加大领导力度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 县政府成立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多部门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专家顾问组和执行组。各镇成立食用菌生产管理办公室对基地直接进行规划管理,基地的运行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制定《关于加快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围绕基地建设,技术推广,菌种管理,食用菌的产加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催化我县食用菌生产的全面开花。加大领导力度,把食用菌产业纳入全县镇、村经济的总体规划。通过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年终政绩考核挂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食用菌生产作为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予以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4.2 举全区之力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服务 举全区之力有效地服从服务于食用菌产业发展要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的途径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服务好。首选要合力打造食用菌原辅料绿色通道。解决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一是在运输上要绿色放行。作为食用菌原辅料、产品的运输,交通和交警部门必须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既不能人为设障,也不能变相设障,必须保障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顺畅运销。这要作为考核交通和交警部门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到部门的考核当中。二是购销活动要绿色放开。对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的购销,全面放开。由工商部门和其它部门,对新的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购销户,要探索实行新的企业登记备案,在1-2年时间内无费运行,这些购销户有了充分的利益,产品才能活跃起来、减少积压,更好地保护菇农的利益。三是鼓励经纪人队伍发展。经纪人上联市场,下联基地,而且联接着加工企业,他们通过最新的信息、良好的信誉和快捷的结算,来实现菌类产品的购销,不再搞具体的实物购销,以此完善食用菌流通环节。
4.3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接合农业科技入户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入村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或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举办电视电台食用菌系列讲座,编印食用菌栽培技术手册发放给农民,加强食用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繁制种技术的培训。加强对繁种户的培训教育,定期培训食用菌繁制种技术,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合同,促进稻民向菇农的转移转化,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栽培技术水平。
4.4 实施品牌战略 创建全国知名品牌 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农业招商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商品性。进一步完善产地交易市场软硬件建设,鼓励农民去市场交易,广泛吸引各地客商来市场设点收购,扶持本地品牌产品去南京、上海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立品牌专卖,逐步拓展海外市场。高淳县食用菌协会、各镇、村和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应在各地乃至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可采取代销、设立连锁店、总经销处、总等形式并辅之食用菌的食用方法、营养、保健价值、售后服务措施,大力宣传推广本地的食用菌产品,形成知名品牌。同时要扩大市场建设规模,增加经营品种和服务项目,从而扩大销售、占领市场。
4.5 建立食用菌产加销信息快速交流网络 建立食用菌产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食用菌生产资料、产品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食用菌产业科技、政策法规等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建成食用菌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加强高淳县食用菌产业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改变很少与外界交流的状况,要走出去、请进来。面对国内外食用菌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和产销情况不断变化的局面,应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国内外食用菌发展动向,技术进展和市场需求等情报。在全县菇农之间建立信息网络,传播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有关信息,及时调整指导全县的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目标和方向,及时更新食用菌技术和品种,指导好生产和经营。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考察,了解各食用菌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状况,学习他们在食用菌科研、管理、生产、销售、情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食用菌生产发展,增加出口创汇。
临夏市历史悠久,全市各族人民自古有养花、赏花、爱花的优良传统,花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已有牡丹栽培的记载,清代嘉靖年间不仅有牡丹、芍药广泛栽培,而且花卉品种繁多,养花成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需求逐年增加,出现了一批花卉种植专业户和花贩,上市花卉从以绿化苗木、传统盆花、草本花卉、当地品种为主,形成了观赏苗木、切花、盆花、盆景、观叶植物和引进外来品种等多个品种共存的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花卉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临夏市的花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近几年城郊镇的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是全州的花卉大乡,花卉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但生产和销售着实令人担忧,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临夏市的花卉产业现状发展形势分析及发展思路。
1、临夏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
1.1花卉产业现状
(1)传统花卉产业。临夏市的广大花农的花卉种植都是从庭院养花开始的,随着市场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逐步走向大田生产,但每家每户养植的花卉品种繁杂,生产仍然是自繁自养的多,没有摆脱“小而全”和庭院经济的束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不高。据统计我市现已栽培的花卉植物有300多种,其中常绿花卉29种,落叶木本花卉100种,多年生草本花卉85种,一年生草本花卉40种,多肉质类花卉植物37种,藤本花卉植物12种。其中月季、矮牵牛、、七月秀、吊兰、石榴等花卉种植面积最大,年产50万盆以上,但大多是老品种,品种退化严重,质量层次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
(2)中高档花卉生产营销状况。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花卉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城郊镇花卉智能温室、折桥镇温室大棚等生产进口一品红、仙客来、绣球花、新几内亚凤仙花卉种植大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3)鲜切花发展营销状况。随着人们对鲜切花认识和需求,临夏市鲜切花由原来的庭院牡丹、丁香逐步向玫瑰、唐菖蒲、百合、马蹄莲、非洲菊、康乃馨等高档化发展。
1.2发展花卉产业的潜力
(1)气候优势。临夏市属温凉、偏干、半湿润气候区,具有热量集中、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丰富,干湿分明,耐热同季的明显大陆性季风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67.8小时,最多2940.1小时,最少2300.6小时。年平均气温6.8℃,最热为7月,月平均温度18.1℃,最冷为1月,月平均温度为-7.4℃,年平均最高气温13.9℃。这非常有利于生产球根花卉和喜凉性花卉。
(2)花卉资源优势。我市现已栽培的花卉种植物有45种,107属,304种(包括变种、变形),其中常绿木本花卉29种,落叶木本花卉100种,多年生草本花卉85种,一年生草本花卉40种,多肉类花卉植物37种,藤本花卉12种。尤已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牡丹品种多达183种,冠绝全省。
(3)市场潜力优势。随着我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绿化美化建设的需要,人们对花卉苗木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花卉的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2、临夏市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
2.1品种单一,生产过剩。我市花卉产品虽然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但由于生产者管理粗放,产品良秀不齐,真正_到国家等级标准的花卉产品很少。虽然市场上花卉产品很多,价格又很便宜,但外地客户很难找到一车同一标准、同一规格的花卉产品,销路受阻,导致产品过剩,价格一跌再跌,严重影响了我市花卉产业的发展。
2.2种植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我市花农生产的花卉主要是已盆花为主,城市绿化美化用的园林观赏苗木很少,鲜切花生产更少,特色不突出,花卉产品设备没有比较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
2.3科技成果应用率和转化率较低,面向花卉生产建设一线的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综合管理水平低。
2.4管理体制不顺,营销机制不健全,产业链短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2.5花卉生产中缺乏信息和服务。广大花农重视花卉生产不重视市场信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加上技术不过关,管理粗放,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劣质产品,导致许多产品买不出去或低价出售。
3、引导临夏市花卉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3.1科技培训与推广。要已最快的速度从整体上迅速提高临夏花卉产业的科技水平,保证临夏花卉产业得以持续发展尽快建立起专门性的研究开发推广服务机构,负责花卉新品种的筛选,引进种苗,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工作,加快种球、种苗国产化,搞好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把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组织制定花卉质量标准,作为花卉产品质量评价的依据,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培训,使临夏花卉生产种植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2调整结构,促使花卉生产特色化。在稳步扩大花卉种植密集的同时,调整花卉产业和产品品种结构,适销对路,适地适花,更新品种,提高档次,增加附加值,创高效益。
3.3花卉生产的专业化。充分认识到花卉的专业化生产不仅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而且给产业带来的是技术的不断提升。一是已科技为依据,已推广经济实用型栽培技术为突破口,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为切入点,加强内外联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现场示范、指导。全面提高花卉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积极挖掘潜力,提高花卉产品的技术含量;二是增加对花卉科技的投入,引进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及经济实用的栽培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花卉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3.4提高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在临夏市花卉协会和临夏市紫斑牡丹协会的指导下,花农进行生产的同时,要进一步同政府农技部门一块为广大花农提供有价值的花卉信息和技术服务,帮助花农解决生产销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真正成为广大花农的参谋。聘请省上专家和农民技术专家,在全市四镇和温室示范区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活动,组织种植户、专业技术人员、重点镇村干部进行学习观摩、考察,整体提高我市农民群众的科学种植水平。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3-01
高新技术产业是杭州市“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杭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总量稳步扩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28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利税总额33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与2005年相比,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增长90.86%,年均增长13.8%。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开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较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物联网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兴起;软件产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基本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布局,市、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统筹发展。杭州市主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5.5%,萧山、余杭和五县(市)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四)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杭州市着力打造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平台。江东工业园区首期11.29平方公里基本建成,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全面动建。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杭州市加大财政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42%提高到了2009年的2.70%,达到137.59亿元。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目前杭州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136家,市级347家,市级以上合计501家。
二、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高速发展的基础。但总体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甚至省内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高,产业引领作用不强;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大”、“好”、“新”项目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高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创业投资亟待加强,中介机构还不发达。
三、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围绕建设“天堂硅谷”和创新型城市目标,以各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平台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引进培育大企业、推进落实大项目为主要抓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全面推进杭州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尽早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
(一)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新技术的主力军,成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二)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贯彻落实“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顺应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潜力大、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带动性强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外包、工业设计、新媒体、动漫游戏、工程总包、科技中介、现代物流、咨询培训等高新技术服务业,迅速壮大规模,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鼓励运用ERP、CRM、SCM、MIS等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资源、客户、供应链、经营管理信息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机械、纺织丝绸、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工业分层次推广应用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以高新技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劣性强的农业新品种,高起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大对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经贸旅游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