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1: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赛事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3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各种体育赛事的组织申办在我国也不断增加。经营好体育赛事,不仅会带动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能拉动旅游、餐饮、环保、建筑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赛事按其社会属性可分为公益性体育赛事和商业性体育赛事。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公益性体育赛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或社会的捐赠,其举办的目地是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把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出售后的收益,举办目地是促使举办方盈利。因此,商业性体育赛事更能带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重点探讨商业体育赛事的经营管理风险问题。
1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的概念界定
1.1 商业体育赛事的概念 关于商业体育赛事的概念,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本文综合各种研究文献的提法,认为商业体育赛事是指:体育经营单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为满足消费者的竞技表演需求而举办的特殊活动。商业体育赛事主要由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经纪人或体育中介公司操办或承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的特征。如各种邀请赛、对抗赛、选拔赛、等级赛等。
1.2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的概念 所谓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由于决策方面的原因造成其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的产生会不断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商业体育赛事的组织和承办者多为专门组建的体育赛事运作公司,体育赛事运作公司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和现代企业经营的组织方式决定了商业体育赛事这种服务性体育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经营风险。因此,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可以理解为:体育赛事运作公司在向体育消费者提供体育竞技表演服务产品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经营的不确定性。
2 我国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2.1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2.1.1 体育赛事经营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多变性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质都是要求得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内部条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赛事运作公司的商业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也不例外。但是体育赛事经营的外部环境往往是多变的。比如:消费者对该运动项目的偏好发生了变化、体育消费者目前的支付水平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他运动竞赛或娱乐表演有足够吸引力引起目标体育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转移、体育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限制、政治动乱和自然灾害等等都会使赛事的运营产生风险。
2.1.2 商业赛事现代企业经营的特点 现代企业经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在经营过程必然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及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经营风险。如体育赛事运作公司,不仅仅运作体育赛事,还可以利用体育资源扩展体育相关业务,如体育广告、体育经纪、体育旅游、体育咨询等。经营的复杂多样性导致管理的难度和经营决策失误的风险。
2.1.3 商业体育赛事休闲消费的特点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只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后,才会逐步向更高一层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发展。商业体育赛事的消费需求显然是高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生理需要的高层次的需求,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追求现场气氛、追求刺激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人们生活必须的,而是在消费者群体满足基本需求之后由于对体育赛事的兴趣、喜好以及有一定的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消费行为。因此,体育赛事的消费对于人们的偏好及价格等因素的弹性比较大,容易形成销售量的大幅增减,形成经营风险。
2.2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的分类
2.2.1 财务风险 商业体育赛事的经营和一般企业相同,首先要面临财务风险。如赛事运作公司负债权益资本结构不合理或融资不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没有办法解决赛事运作的资金缺口;赛事门票、广告等各项收入不能弥补赛事运作的费用;与赛事运作公司达成协议的赞助商、供货商因债务危机、破产或违约等原因造成协议中断,影响赛事正常运作形成收入损失等。
2.2.2 环境因素风险 商业赛事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社会或自然界的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经营不确定性。如社会动乱造成的赛事取消,地震、水灾、火灾、天气原因造成的比赛无法预期进行等。
2.法律性质
根据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的概念,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的法律性质应该分为两部分来分析。
第一部分是指该项体育赛事的事件本身,即直播意义上的转播权。直播意义上的转播权是指该项体育赛事组织者本身应享有的权利,也就是对网络转播体育赛事的控制权。由于体育赛事并不属于作品,因此既不被认定为著作权也不属于相关权。但是,当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可以为体育赛事组织者获得利益的作品时,体育赛事就蕴含了巨大商机,成为能给体育赛事组织者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
第二部分是指体育赛事录制后形成的录音、录像以及视频信号,即字面意义上的转播权。这样的录像、录音、视频作品或制品是由授权转播商创造、加工的,授权转播商应该享有著作权。其中,合法取得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播商享有的权利属于相关权中的广播组织权,体育赛事网络转播商按照合约规定录制节目作品,应享有广播组织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应该认定为字面意义上的转播权,也就是经过授权的转播商所拥有的体育赛事网络转播的权利。因此,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应当受广播组织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
3. 主要特征
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作为一种新型的转播权与其他转播权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主体复杂。直播意义上的转播权主体是体育组织者、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只要有转播商愿意购买赛事转播权,那么这些赛事组织者就可以从转播商那里获得相应的报酬。字面意义上转播权的主体,是指获得体育赛事组织者或行会合法授予转播权的网络转播商。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体育营销,一般的国家级或行业性等级的各类大赛的主冠名权等,都是大手笔投入的。所以对于资金不是很宽裕的企业,可以在重点的消费区域参与一些地方性的体育活动。
而对于区域地产酒企,视资金情况可以联合本地区域主流媒体,冠名组织开展区域范围内的赛事专题报道、有奖竟猜等活动,以便加强本地消费者的互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双沟酒业的苏酒瞅准南京举办十运会的机会,在当地市场上打了一场漂亮仗,销售额在逐年稳步提升。
企业的品牌和体育赛事要“门当户对”
实施体育营销的企业,首先要看体育赛事是否和产品有关联,和产品品牌是否“门当户对”,不要牵强附会。只有体育赛事和产品有契合点的话,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便会打水漂的。例如,青岛啤酒在品牌诉求上“激情成就梦想”与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相契合,借助奥运平台,青岛啤酒自然而然地将激情带给了消费者。
长线品牌经营 切记保持持续性和连贯性
一个体育赛事时间一般是比较短的,基本上体育活动一结束,随之所有宣传报道转播等投入的回报就到此为止了。绝大多数酒类品牌只是在某一时间内借势体育赛事为品牌上市推广而做,而不是长期系统地参与。企业不能向运动员那样赛事停止了,自己就可以休息了。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企业若走了体育营销这条路,就要保持持续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为一两次的体育赛事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消费者认识自己的产品,否则会前功尽弃的。
例如,2006年中粮长城葡萄酒,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后推出了“共品长城,同享中国”等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奥运会结束后其仍然组织开展了体育营销活动。
整合资源 使体育营销达到最大化传播
体育营销是一种体系营销,是一种战略投资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经营行为,还要和其他各种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要把各种推广活动结合到体育营销平台上,通过有效各种资源手段使产品最大化得到传播,形成舆论声势,继而可达到消费者的认知。很多酒企简单认为,体育营销就是广告狂轰滥炸和巨额抽奖或者找个体育明星代言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则不然。例如,2009年澳洲虎葡萄酒参与的国际性的足球、篮球赛事,打出场边广告、地贴广告以及球员球服上的冠名广告的同时,还借央视的直播和其他媒体转播把其传播到千家万户。
概念符号化不容忽视
1.体育赛事旅游概述
体育赛事旅游业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被许多国家看好并视为朝阳产业。体育赛事旅游的概念含有体育产业和旅游业两方面的概念,在生活实践中也涉及到体育和旅游这两个独立的领域,故我们对体育赛事旅游的概念应该这两个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对体育产业、体育旅游、赛事旅游没有给予统一的科学定义,曹秀珍认为:体育赛事旅游是以体育赛事为引导,带有体育与旅游的双重目的性,并通过多种体育手段达到愉悦身心效果的旅游活动。
当然,观看比赛是第一目的,但是许多人在观看赛事之余会连带其他活动,比如观光、休闲、购物,也就是围绕观看体育比赛产生的吃、穿、住、行等等一系列行为,这样自然而然的会带动当地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1.1带动当地旅游业,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旅游业和体育赛事是相辅相成的这个不容置疑。温江区的旅游业发展不错,不仅因为地势平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而且因为国色天香,每到节假日去温江游玩的人较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当然也为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反过来,体育赛事的发展必定会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温江当地有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的时候,加上大力的宣传力度,借助媒体的力量可以速度提高该城市的知名度,知名度的提高反过来会增加外来游客到当地游玩观赏的兴趣。在赛事举办期间,会带来巨大的游客量,对当地的旅游也无疑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是最具有魅力的,是最有生命力的。体育赛事的开展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的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同时也可以发扬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通过更新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减轻就业压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交通,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也满足了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
1.3传播体育消费观念,倡导健康身体。处于西部的温江虽说是体育产业基地,但是与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差距非常大。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体育消费品的价格、闲暇时间和家务时间、可提供的体育消费资料等等。本文认为最重要也是最根深蒂固的是观念没有转变,没有花钱买健康的思想观念。然而在当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会冲击到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从而传播体育消费观念。
2.温江体育赛事旅游现状分析
成都温江是西部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温江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正西,成都未来的几年将共有四条大道通往温江,光华8线现在已经通车,目前地铁4号线正在修建中,以后到成都市中心就只需十多分钟,具有距离优势 。温江有12所大学,体育场馆三个,温江的绿化非常好,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
2.1基本现状
马术赛事。温江金马国际体育城兴建的马术体育公园以马术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主题,把金马国际体育城打造成为一个集体育赛事、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多功能体,将运动与休闲有机结合,扩大体育健身外延,达到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以体育旅游、体育休闲、体育服务和品牌赛事为主导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据新华网四川频道报道,2013年11月9日至13日中国马术节在温江盛装开幕,这是中国马术节第三次落户到成都温江,连续三年举办马术盛会为其在马术圈内赢得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4年4月6日迪拜赛马世界杯在温江拉开帷幕,这是温江在举办中国马术节之后的又一国际规格赛事,该赛事在全球享有盛誉,据以往举办该赛事分析,全球观众达10亿以上。数年来多次举办马术比赛,不仅带动了马术赛事的进一步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更为旅客来观看马术比赛,游览绿色温江提供了平台。
篮球赛事。2012年,梦寐想要打造篮球帝国的四川金强,在温江投下重金近一个亿,修建了配套齐全的篮球训练基地。2014年,金强男篮进入CBA的梦想已经实现,在人员配置,外部环境都达到了中国职业篮球的水准,更有NBA巨星罗恩・阿泰斯特加盟四川金强。金强的主场规定是在省体育馆进行比赛,另外据了解,金强的比赛也会在温江进行,而且金强花费近一亿人民币的训练基地在温江。可以在温江的基地开发出来,举办一些友谊篮球比赛,或者是高校篮球联赛,让喜爱篮球的人有机会亲临。
自行车赛事。温江地势平坦,是自行车爱好者的天堂。据调查:从2009年开始,温江陆陆续续地开展了许多自行车赛事项目,吸引了以色列、法国等世界级别的自行车赛事举办国。到温江骑自行车已成为成都的“流行语”。因为绿道的出现,响应国家社会的号召,倡导低碳生活,在温江骑行的人是络绎不绝。
2.2存在问题。体育产业管理和体育赛事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因为体育旅游专业包含着体育和旅游两方面,所以人才的培养要同时具有体育和旅游两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温江的体育赛事旅游知名度不高。要提高温江区体育旅游的知名度和提升旅游形象,强而有效的营销策划、宣传促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方法并用,比如:电视媒体、网络、大型地铁站等等。把温江的体育赛事的知名度提高,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政府和社会共同组织完成。另外,做好网络宣传及电子商务营销,多元化设计网站内容,提高体育旅游产品的数字化传播与营销效益。
传统的习俗和观念限制了体育赛事旅游业的发展。陈旧的消费观和保守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体育赛事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体育赛事旅游业,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要积极配合,不要害怕麻烦,做到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大力宣传体育消费观,这是健康的观念,积极向上的观念。政府还应该引导人民群众活跃参与体育赛事活动。
3、对策分析
3.1创新管理体系,加强温江区市场旅游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体育赛事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体育赛事旅游与许多等职能部门有着联系。故温江区要加强旅游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立一个有效合作的旅游信息综合性系统,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就能保障温江旅游的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33-02
引言
美国是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一是体育产业总量巨大,二是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2015年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5千亿美元,占到了世界体育产业总量的1/3,体育产业总值占到了GDP的3%,而我国的只有0.8%。另外,占w育产业主体地位的体育服务产业在美国体育产业总值中占主导地位。
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年增加值也很惊人,尽管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产业总量还是非常可观,2015年产业总量达到了1.7万亿人民币。在巨大的产业总量背后我们要看到,我国体育产业主要还是依赖于体育配套产业中体育服装、体育用品、健身器材等行业为主要支撑,作为核心产业的体育服务产业发展还较为滞后。我国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推进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运作是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也是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难点。
为此,课题组对中美国核心体育产业的构成、发展状况、商业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美国核心体育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核心体育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体育产业及核心体育产业
(一)产业的概念
在认识体育产业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产业”的概念。所谓“产业”,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产业内各行各业在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一般都是围绕某一相对具体的事物展开。
社会分工引起了产业的出现和细分,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
在了解了产业的概念之后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体育产业的概念了。体育产业其实就是一种产业形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围绕体育展开的各种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比如,同体育有关的生产制造业、销售业、设施业和服务业等多个产业集群。体育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体育融入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在行业分类中把体育归类为第三产业。具体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体育主体产业,主要是指旨在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价值的体育服务产业经济活动;二是体育相关产业,指的是与体育有关的其他形式的产业;三是主体体育产业之外的与体育相关的各类产业。
(三)核心体育产业
核心体育产业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体育产业,也就是能够从体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出发,在最大限度发挥健身、娱乐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充分发展经济的产业内容。也就是围绕各种体育项目展开的体育赛事活动,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赛事的门票、赛事媒体版权的转让、赛事赞助商、特许商品的营销等四个方面。
二、中美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现状的比较
美国是体育商业化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体育产业总量占到了世界的30%,核心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成就如此庞大体育产业帝国的重要因素。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还较为落后,特别是核心体育产业还没能形成有效的引领。学习和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为此,我们就从中美体育赛事门票的销售、赛事媒体版权的转让、赛事赞助商、特许商品的营销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美国核心体育产业的商业化状况
根据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对美国体育产业的调查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美国核心体育产业发展状况。2014年,美国体育赛事门票、版权、赞助商、特许商品等核心体育产业的总收入是605亿美元,赛事门票、媒体版权、体育赛事商业赞助、体育特许商品营销等四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77亿美元、146亿美元、147亿美元、135亿美元。美国核心体育产业收入主要源自于国家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BA)、国家冰球联盟(NHL)以及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美国五大职业体育联盟的比赛和美国大学体育的比赛。
1.比赛门票。美国2014年各种体育比赛门票收入为177亿美元,占核心产业总收入的29%。巨额的门票收入主要来自五大联赛和大学体育比赛。比如,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中一支球队门票的收入平均约为5 100万美元。NBA每支球队一年的门票收入平均为3 300万美元,三十支球队一年的门票总销售额超过了10亿美元。
2.媒体版权。2014年,美国各种体育赛事的媒体版权收入约为146亿美元,占核心产业总收入的24%。顶级职业体育联赛和大学生体育联赛是媒体版权转让收入的主体。NFL、MLB、NBA、NHL、MLS 、NCAA、Pac―12等赛事在2014年的媒体收入分别为70亿美元、16亿美元、9.3亿美元、6亿美元、9千万美元、7.8亿美元、2.5亿美元。美国体育赛事媒体版权合同一般较长,但是随着合同的到期,收入还会大幅度的增加,比如NBA在2016―2017年赛季就将履行26亿美元一年的版权转让费合同。
3.体育赞助。体育赞助就是指企业用经费或资源等物化的条件支持体育组织或体育活动以达到企业获利的行为。2014年,全美32支NFL球队总共获得11.5亿美元的商业赞助;30支NBA球队总计获得7个多亿美元的商业赞助费用;全美各个大学体育赛事和大学体育联盟总计获得11亿美元的商业赞助。美国体育赞助收入较为稳定,每年增长的速度大概是4.5%,到2019年总额将达到183亿美元的规模。
4.体育特许商品。2014年,美国体育特许商品的销售额135亿美元,约占核心体育产业总收入的23%。五大联赛和大学体育赛事依然是创收的主体。比如,2014年里仅NFL一年体育特许商品的营销就超过了30亿美元。美国传统体育特许商品的营销已经非常精细,增长的空间较为有限,进一步增长依赖于对新领域的开发。
(二)中国核心体育产业的商业化状况
2015年,我国尽管实现了体育产业1.7f亿人民币的庞大规模,但是核心体育产业的规模还很小,质量也不高。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过程也应该是艰辛的。
1.比赛门票。我国体育赛事的门票收入还不能与美国的相提并论,收入还比较少。中超是我国商业化运作最好的体育赛事之一,2014年的整个联赛所有比赛的门票收入也才有1.2亿人民币,还不及美国NFL联盟中一支球队平均的门票收入。
2.媒体版权。体育赛事的媒体版权转让在我国一直以来都不是核心体育产收入的主要构成,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中央电视台拥有了绝对各种资源。随着地方传媒集团和新兴媒体企业的迅速壮大,这种情况将有所改观。2015年岁末,体奥动力以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竞购得到中超2016―2020年的媒体版权,这是我国体育赛事媒体转让费用最高的转让。但是,与美国NFL每年70亿美元的媒体转让费用相比还是要低很多。
3.体育赞助。体育赞助一直是我国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重头戏”,占据了收入比重的绝大部分,但是总量也还是十分有限。我国体育赛事的赞助收入较美国的赞助相比,数量和规模还差得很远。近几年,我国在体育赛事商业赞助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比如,2014年中超的广告赞助收入取得了很大增幅,总额超过了8亿元人民币。
4.体育特许商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的销售模式对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让我们较为清晰、全面地认识了什么是特许商品以及特许商品的营销模式,以及特许商品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我国体育特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还非常的小,整个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但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推进,我国体育特许商品的营销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
作为体育产业核心内容的体育赛事门票销售、媒体版权转让、赛事商业赞助、特许商品的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还十分的落后,与美国每年超过605亿美元的规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体育赛事的水平、赛事的观赏性、体育运动参与意识、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核心体育产业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我们没法与美国相比较,转变还需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从体育赛事的商业运作模式方面学习美国先进的理念和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体育与体育赛事受到人们的追捧。众所周知,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职业赛事的举办常常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但随着市场上同质化赛事的持续增加,不少赛事运营者意识到赛事投资与规模不再是决定市场的唯一要素,为观众提供高质量服务,使观众感知服务公平并与之建立、保持、发展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成为赛事运作获得成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大型体育赛事观众服务公平维度划分
从服务公平理论形成至今,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对服务公平维度的划分存在诸多争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服务公平理论经历了从单元论到二元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以及信息公平四个维度组成的四元论观点,并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件服务产品,具备服务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以及服务高度综合的特点。体育赛事观众通过运动员竞技表演、体育赛事现场物料、场地设备、场馆基础设施、服务人员服务技能与服务态度、赛事组委会制定的规章制度、体育场馆现场氛围等要素感知服务公平。由于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本文借鉴服务领域研究成果,结合体育赛事的特点将体育赛事观众服务公平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维度。
1.1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是指消费者成本投入与利益收获是否相当,消费者是否得到与其他人相同标准的服务体验,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大型体育赛事观众需要向赛事组织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得入场观看体育赛事的权利,此外,观众还需额外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尤其是距离赛事场馆较远的观众,这无形之中增加了观众观赛成本,根据成本与风险的理论,一旦观众感知赛事组织方提供的以竞赛为主的服务达不到观众预期或与宣传效果相差甚远,观众便会产生不公平感知,而这种感知的强度取决于观众的观赛成本,即观众观赛成本高,不公平感知强烈。
1.2程序公平
程序公平是指消费者对决策程序与决策方式的公平程度的评价。美国学者thibaut,Walker(1975年)在司法研究中总结得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仅注重司法判决结果的公平性,而且还观众司法决策过程的公平性,它主要包括,一致性、效率、可纠错性、符合道德、无偏袒等几个维度。由此可知,程序公平是对服务过程公平的感知,对服务过程公平感知主要通过服务是否一致、服务过程是否符合道德以及服务效率、可纠错性等几个维度来衡量,服务过程公平与服务结果公平一样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1.3交往公平
交往公平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交往公平即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对待方式的公平。狭义的交往公平是在广义的交往公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服务过程中的服务方式,服务态度。谢礼珊,易婷婷在对快餐服务业的研究中将交往公平概括为具体的几点内容即服务人员友好、无偏见、诚实、礼貌、关心、热情。体育赛事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即购票、到达场馆、入场、观赛及退场,观众都无可避免的要与赛事组织方的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接触,体育赛事现场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技巧,服务人员是否热情、礼貌、友好,服杖嗽笔欠窬弑肝观众解决困难的能力都会影响观众对服务公平的感知。
1.4信息公平
信息公平是服务公平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提出的,它是从广义的交往公平中分离出来的概念,最早由Greenberg J.提出,他认为信息公平就是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是否得到关于产品与服务的相对完全的信息和解释。2006年,中国学者詹志方提出消费者感知信息公平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消费者通过媒介,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感知信息;第二,消费者通过人际交往,感知信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信息公平将会在服务公平感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公平感知在体育赛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票价的折扣信息、球员参赛状况、赛事现场实时信息的更新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的服务公平感知。体育赛事组委会在赛事运营过程中是赛事信息的和权利的主导者,这使得赛事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权利不对等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使热情高涨的赛事观众蒙受经济和情感的损失,产生不满意情绪。
2结论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得出,目前关于服务公平维度的争论已经趋向一致,服务公平四维度划分,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信息公平得到服务管理领域广泛认同,并在饭店服务、美发服务、旅游服务中得到的验证。但是在体育领域尤其是在体育赛事领域研究者很少提及服务公平,事实上,体育赛事属于服务主导行业,具有服务行业的共性。因此,本文以服务管理领域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体育赛事观众感知内容和体育赛事的特征得出体育赛事现场观众服务公平包括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和信息公平四个维度,体育赛事观众服务公平感知维度划分是服务公平理论与体育赛事的首次结合,是对服务公平理论的丰富,为进一步研究体育赛事观众服务质量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Greenberg J.The social side of fairness:Interpersonal and informational classes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Justice in the workplace: Approaching fairnes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e[M]. Hinsdal,NJ:Erlbaum,79-103.
[2] 李国立.大型体育赛事观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8):26-30.
[3] Clemmer E.C & Schneider B.Fairservice[J].Advances i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1996(5):109-126
施密特在他的代表性作品《体验营销》中指出“体验就是个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这里的刺激是针对营销活动而言。随着体验营销的推广与普及,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企业营销决策的前提,体验经济的核心特征有:顾客成为体验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体验的实现与员工参与无必然联系;体验价值主要是指营销过程中顾客精神价值发生改变但是对体验所支付的成本并不敏感。当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体验营销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体验营销相对具体,只包括对体验本身的营销,即此时的企业的经济提供物是体验,企业营销的过程即是产生体验的过程,消费者通过消费这一独特的感受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并据此对产品价值提出自己的判断。此时,企业向消费者销售的“产品”不论其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属于一种体验。而广义的体验营销包括了通过体验的方式来最终销售产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企业产品的认可程度的提升。此时,体验成了企业的价值突破点。广义的体验营销正如一个方向舵一样保证企业的营销策略不会误入歧途,而狭义的体验营销则是实现品牌建设的落地工作。
2体育赛事对于运动品牌的意义
体育赛事是一种为竞赛提供竞技产品和相关配套服务的系事件,体育赛事的规模和表现形式受具体竞赛规则、赛程安排的约束,还受到目标受众消费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制约,对于体育赛事的管理具有项目管理特征。一个完善的体育赛事能够满足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能够达到多种目标的和谐统一。体育赛事作为彰显运动品牌实力的舞台,能够为其带来品牌认知、品牌塑造、品牌忠诚的契机。运动员与观众是是体育赛事的重要构成要素。这里消费者并不局限于现场的观众,参赛运动员、裁判员以及随同人员都可以无形中成为品牌代言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观众的概念也进一步扩展,出现场观众以外,还包括电视观众、网络观众等间接受众。从营销过程的视角分析,体育赛事过程中的体验营销应注重各个环节的专业性问题。例如,转播过程中现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问题,赛后新闻会对品牌的影响等问题。马修•D•尚克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分析了体育营销学,他指出,观众出席现场并观看比赛的主要动机包括获得自尊,远离日常喧嚣、娱乐放松、缓解压力、美学欣赏、团队归属感以及维系家庭情感等;影响观看比赛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赛本身的因素,如比赛的吸引力,比赛环境安排,也包括外部因素,如人口统计因素、整体社会对于体育的价值观念等。体育赛事不同于民间的健身爱好,能够聚焦大范围的体育视觉,最能够展现体育运动的活力和魅力,并最能够高度浓缩体育精神。运动品牌管理者的核心是通过精彩的体育竞赛推动运动品牌的塑造,但由于现在体育运动项目和竞赛种类日益增多,这就需要运动品牌管理者不断挖掘体育运动的魅力,选择精品赛事、个性化赛事塑造独特鲜明的运动品牌,在众多的品牌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李宁品牌的塑造既选择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体育赛事作为其实施体验营销的主阵地,同时也不会放弃国内大学生联赛这样的契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独特营销使得李宁品牌以低成本获得了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品牌相当的体验效应。当然,体验营销如果作为一种能力的话,运动品牌的技术支撑则是其品牌发展的基础,李宁正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先进技术使得其后续的品牌建设有了保障。比较而言,其他国内的运动品牌则要么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要么有技术实力但没有将其完美地通过体验营销予以展示。例如,国内的双星运动品牌从八九十年代优势品牌的巅峰状态回落到目前的低端品牌。体育赛事通过提供专业的运动品牌考验着运动品牌的技术实力,也通过提供嵌入式的营销互动模式达到传播运动品牌的目的。
3运用体验营销建设运动品牌的策略
要将体育赛事完美地与运动品牌形成无缝对接,有效的途径是深入分析体育赛事本身的独特价值并将其与品牌进行融合。例如滑雪风筝的体育赛事将滑雪的激情与风筝的自由融为一体,为传统的风筝制造商提出了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挑战,更是体育消费观念上的挑战,因此能够准确切入这一细分市场的企业获利颇丰。体育赛事与传统的单一传媒相比,能够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于运动品牌完整的系统化认知,有助于充实品牌建设内容。当然,与传统体验营销相比,体育赛事中的体验营销也有侧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3.1慎重赛事选择,传递最佳体验品牌价值首先需要品牌形象的树立作为前提条件,一个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往往其形象符合消费者的普世价值观念,基于此才能够形成品牌的正面价值。与此相反,单纯考虑刺激的体验则往往缘木求鱼,即使短期内吸引了众多眼球,但对于品牌价值的长期积累并无益处。因此,消极的甚至负面的品牌映像不仅会与政策法规、审美标准相抵触还会带来品牌负效应,品牌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品牌个性化的同时提升品牌的美誉度。根据体验营销概念界定,体育赛事中的竞赛过程除了体现出竞争还体现出合作,除了体现出失败的容忍,也能体现出胜利的喜悦,每场体育赛事都蕴含着生活中的很多哲理,如胜不骄、败不馁的处世态度,一鼓作气、迂回曲折的战术构想等。基于此运动品牌能够被赋予更多神秘的色彩,并伴随着赛事过程中消费者心理的起伏。运动品牌通过细节渗透形成视觉冲击,使得体育赛事与运动品牌融为一体,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潜意识引导,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后续的实体消费获得美好回忆。
3.2弘扬体育精神,塑造品牌个性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总能鼓舞着现实中忙碌的人们,借助体育赛事人们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很多安慰。而运动品牌如果能够将体育精神与运动品牌融为一体则更能体现出体验营销的最高境界。例如,耐克运动品牌会根据不同出生年代童年的体育娱乐项目作为主题,通过质朴而又细腻的画面,勾起人们童年时的回忆,从情感上拉近了各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但纵观其宣传的理念总是积极向上,给人以力量。李宁品牌建设中选择大学生联赛这种亲和的营销模式为未来的消费群体奠定了基础。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专业化也越来越成为运动品牌追求卓越的有效模式。其中的卓越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准的不断自我超越,还包括体验营销中充分吸取积极向上、公平合作、忍耐坚毅等体育精神,通过与赛事中体育精神的相辅相成,使得有形的物质商品赋予了无形的人性化品牌。
3.3增强赛事互动,领悟消费观念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需要以互动的方式完成企业的营销策略。体验营销中的互动模式主要包含三种,一种是强制信息输出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形成消费者的消极抵制心理,很难形成信息反馈。第二种是迎合信息输出,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主动为其提供应时应地的信息输出,例如巧妙地通过入场、座次引导传递品牌标示使消费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体贴,进而轻松感受到品牌的存在。对参赛运动员来说,提供专业化的运动品牌,消除他们比赛时的一切后顾之忧,感受到周到的服务,无形中形成了体育明星代言无法比拟的效果。当然,互动模式的最高级形式的体验信息的循环往复,这往往需要较为深入的消费心理分析,以及小规模互动环节,往往发生在正式实施营销策略之前。
城市营销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城市管理者对其格外关注。目前,城市营销以及就能够成为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城市都在挖掘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城市发展寻找“卖点”。近几年来的城市营销发现,体育赛事是发展城市营销城市的一大有利资源,而其对城市发展的效果也是标新立异。实践证明,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可以挖掘城市自身潜力,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到了赛事营销时代。
1.体育赛事的城市营销
体育赛事作为城市的一类特殊事件,可以有效创建城市特色品牌形象,达到营销城市的目的。目前,许多大型城市运动会作为一个城市营销手段,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实践证明,在城市营销过程中,政府直接出面营销城市,有点“王婆卖瓜”的意味,可信度和传播力会大大的减弱。而用间接方式,以体育赛事承办地的方式出现,展示城市形象,实际效果要好得多。体育赛事可以把城市的文化现象连接到更广大的空间,从而强化城市的正面形象。赛事旅游者会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赛事旅游者的需求刺激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赛事吸引的各国媒体和赛事旅游者的“口碑效应”是城市形象传播,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因素。
2.体育赛事的城市营销效应
2.1体育赛事可以提高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体育赛事的举办过程中,大量资金会相继投入。尤其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会在同一时间引起举办城市的投资。这种投资集聚效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大型体育赛事大量投资的同时,也会带动城市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如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工业、服务业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主办城市的旅游、金融、保险、电信、食品和饮食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发展,使举办城市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使城市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2.2体育赛事的举办提高了举办城市的品牌形象
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缩影,代表了城市的知名度和魅力,是被公众广泛认可的最典型标志。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形象的攀比已经成为城市间相互的竞争主要领域,其塑造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朱四倍研究指出,将举办体育赛事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中国许多城市的共识,不仅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北京以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在尽力争取举办国际或国家级大赛。
2.3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带动举办城市体育业的发展
通过的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促进当地体育业的发展。在主观方面来讲,通过对体育赛事的宣传,居民慢慢地会认识到体育赛事的举办价值,对于真正理解和认识体育有良好的积极作用,人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健身事业中去;从客观方面来讲,体育赛事的举办建设和布局了很多场地,这些资源为当地城市居民建设提供了条件,为将来城市全民健身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说,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带动举办城市的体育业发展。
3.体育赛事的城市营销策略
成都体育学院谭进教授指出,借体育赛事可以打造城市特色的多种策略:创造和推介地方文化,塑城市人文特色;提炼体育赛事主题作为城市营销口号,塑城市理念特色;建造经典体育比赛场馆、体育主题公园塑城市视觉特色;体育赛事及其衍生的活动场景,塑城市行为特色;体育赛事及相关宣传显示出地域特征,塑城市地缘特色。
3.1设计城市名片
城市名片代表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可以引导城市的发展。在设计城市名片的过程中,必须与体育赛事的举办结合起来。城市名片的设计必须要有创意,而不是对其他城市的简单模仿。设计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和方法,突出城市特色和旅游景点,同时反映城市的精神和内涵,否则难以达到体育赛事城市营销的目的。
3.2城市对体育赛事要持续进行投资
体育赛事作为一个能够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的营销手段,对于一个有体育魅力的城市而言,要明确城市体育赛事的投资方向,要持续不断地对城市的体育赛事产品进行投资,与某项体育赛事的联盟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这是取得城市营销效益的保障。
3.3调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赛事宣传
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传播媒体,对体育赛事进行积极的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不只是对体育赛事的宣传,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对赛事举办城市进行了宣传。
参考文献:
[1]韩言铭.城市营销需要找好“介质”[N].中国经营报,2011-6-10
[2]进一步借助体育赛事实施城市营销[EO/EL].上海体育网,2008-10-22
[3]朱四倍.体育赛事成城市形象只是权力的想象[N].潇湘晨报,2009-11-23
[4]肖庆华.库区区县打造全国水上赛事基地[N].重庆晨报,2009-11-9
体育赛事的级别、规模、影响力及体育项目种类等直接影响着体育事件的传播度。根据体育赛事的传播区域,体育赛事可以分为地方性体育赛事、地区性体育赛事、全国性体育赛事、国际性体育赛事、全球性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的传播区域越广,则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越大,对于品牌影响的提升越有益。如果是全球性的体育赛事,就会提高企业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吸引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从而进一步提高品牌资产。
1.2体育营销和品牌发展的匹配程度
企业品牌在进行体育营销时,品牌的内涵、形象一定要和体育的内涵、形象相符,也就是产品属性要和体育营销自然连接。此外,还要注意企业在进行体育营销规划时,一定要和和整个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相协调,争取体育营销取得最大的成功。
1.3体育赛事的受众认知程度
体育赛事的受众包括体育赛事的参与者、观看赛事的现在观众及通过电视等观看体育赛事的观众。从理论角度来讲,体育赛事的观看者越多,他们和企业品牌的目标客户群越接近,则对于品牌价值的提升影响越大。在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中,还存在很多的赛事旅游者,他们对衣、食、住、行等的口碑效应对企业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口碑效应可以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而提升品牌资产。
1.4体育赛事的受众联想
体育赛事受众会对赛事相关的事情产生记忆,其中包括对体育赛事提供赞助的体育企业或者是体育品牌。体育赛事传播的主要是为了让受众通过体育事件产生正面或者是负面品牌联想。受众的品牌联想和体育赛事及企业的关联感知相关。为了提高企业的品牌资产就要利用体育营销让受众产生更多的正面品牌联想,发展更多的品牌潜在客户。
2基于体育营销的企业品牌资产提升策略研究
我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如2008年的奥运会,为中国企业利用体育营销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对奥运会进行赞助,很多品牌借助奥运会的国际化传播进入了国际市场,并提高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了品牌价值。利用体育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方式较多,企业的品牌战略直接影响着体育营销方式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开展和执行的进度。只有在开展体育营销过程中严格遵照品牌资产的价值要素,才可以实现体育营销的价值,达到预期的企业营销目标。
2.1战略先导策略
任何营销的开展都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者是服务进行的,并且体育营销的开展目标要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一定要对企业内部的环境及外部的宏观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营销手段进行调研,细分体育市场,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后,对体育营销方式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体育营销方式不是一种,而是多种方式的组合。通过对营销战略的评估,使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理念高效传递给消费者。体育营销作为公司品牌推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只有根据公司的要求开展体育营销活动,体育营销和品牌发展高度匹配,才能获得良好的体育营销效果,最大化的提升品牌资产。
2.2长期系统策略
企业的品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具有系统性。选择合理的体育营销方式,不断提高体育受众的口碑效应,一定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所以,企业选择体育营销的方式提升品牌价值,就要针对相关的体育事件制定科学的品牌战略、发展战略及市场战略,通过体育受众的长期口碑效应,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2.3战术跟进策略
企业品牌采取体育营销的方式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要注意战术性和战略性的区别。从战术性的角度进行分析,采用体育赛事进行品牌传播时,和赛事相关的新闻、广告可以提升品牌人气,但是一定要选择和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体相差不多的传播平台,比如高收入群体、年轻消费群体等,只有平台正确才能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提升品牌资产,使企业获得更多利益,实现市场份额的最大化。从战略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在利用相关的体育事件开展体育营销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市场战略是否和体育事件的传播理念相符,然后再对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让他们逐渐接受品牌的价值理念,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品牌的传播。
2.险管理策略
任何决策都会存在失败的可能,采用体育营销方式提升品牌资产也一样,所以,需要企业在制定相关策略之前,对市场进行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营销目标,量力而行。体育营销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较晚,所以我国企业开展体育营销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很多企业将这当成一锤子买卖,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进行对决策进行风险管理。只有在体育营销中强化风险管理,不断增强受众的正面品牌联想,才能确实提高品牌资产。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给企业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品牌和自身形象提供了更多机会。事实上,我国企业对于一些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的体育赛事的赞助往往更多的是出自于官方,而非官方的企业赞助式体育赛事相对并不是太多。以往,我国企业针对体育赛事进行的赞助往往属于稀缺资源,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获得这些赞助权。因为,体育赛事普遍推行的是吸收赛事赞助商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商业推广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商业推广,使得很多企业希望能够获得这方面的赞助权。但是,仍然有众多企业不能获得体育赛事的赞助机会。对于那些没能获得赛事赞助商资格的企业来说,丰富的赛事资源同样极具诱惑。由此就催生了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的研究与应用。事实上,我国围绕大型体育赛事开展体育营销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我国的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活动才初具规模,其中主要以李宁公司和蒙牛集团为代表。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以期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成功经验,为它们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国内外体育营销策略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针对体育营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专门针对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并不多,只是有所涉及而已;二是很多企业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出现了不少关于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成果;三是对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以体育赞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四是2008年后的企业体育营销策略研究更多的是介绍国外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而在国外,针对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赞助方面。体育营销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一个广告杂志上,自此以后,体育营销就开始被用来描述各种与体育有关的商业促销活动。
一般来讲,体育有两种含义,即体育的营销和通过体育进行的营销。无论是何种含义,企业体育营销指的就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市场客观规律,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依托体育活动,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进而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发展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事实上,策略这个词语,最早源于军事方面,但是应用到企业体育营销方面就具有了以下含义,即企业在一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观念的指引之下运用多种营销方法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文化和企业自身形象。具体来讲,企业体育营销策略包含了企业体育营销组合的选择、企业体育营销计划的制定、企业体育营销的执行和控制、企业体育营销的持续性等。
二 我国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分析
我国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起体育活动来,它们也在努力借鉴国外知名企业已经成功运用过的体育营销策略。但是,毕竟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是不一样的,我国刚刚走向市场化道路,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对于体育营销还存在不少问题与误区,造成了体育营销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小失误甚至是失败。
第一,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策略过于单调,缺乏系统性的营销概念。由于我国在体育营销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体育营销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即使也在花重金进行各种营销模式的推广,但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我国体育营销的多个配套设施和工作还没能到位,无法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容易导致体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出体育营销的实际作用,缺乏体育营销的整体战略布局。
第二,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策略中忽略了体育营销的本质内涵。由于国内很多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理解不到位,因此体育营销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体育营销赞助对象更迭不断,各种营销手段频繁更换,这大大影响了体育营销策略的最终效果,使得很多消费者难以从内心里接受并认可这种企业营销手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诚信度。
第三,由于我国体育营销起步较晚,有些部门或环节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使得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于体育营销赞助活动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缺乏科学评估,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很多企业赞助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没有事先进行合理全面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从而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 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的完善途径分析
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很多企业都会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上求得一个赞助权,以推广自己的产品,提升企业形象。因为大型体育赛事易于被大众接受,覆盖范围广,传递的形象健康向上,风险较高,需要持续进行。但无论如何,很多企业都希望获得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的赞助权,由于丰富赛事资源的吸引,赛事赞助权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体育营销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由于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手段和策略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赛事资源的开发活动当中去。可以针对消费者开展营销,这是将营销策略直接瞄准消费者的战略的中心环节,一切以消费者为出发点,不断满足他们的产品和品牌需要,采用支持或者赞助的方式来进行体育营销,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从而大大提升产品的销量和品牌价值。
第二,要积极借助于媒体的力量来投放多个广告,虽然说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的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但是,仅仅依靠这个是不够的,而是要运用媒体的无穷力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告诉受众自己企业的存在价值,从而引起企业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企业推广自己的最终目标。
第三,可以通过赞助参赛运动员和参赛运动队来强化策略实施的效果,因为运动员和运动队都是体育赛事的主体所在。企业不仅要进行体育赛事赞助,还要积极参与到赛事的承建工作当中去,因为体育赛事承建工作本身就是企业扩展业务范围和获得商业回报的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借助体育赛事的影响力给自己做一次免费宣传,从无形资产的层面给企业带来好处。此外,赞助企业还要重视与赛事的其他赞助商在营销活动中进行合作,借助赞助赛事期间及前后的其他体育活动来激发民众的体育热情,在大家都比较重视体育、关注体育的节点利用体育活动作推广,可以大大提升品牌宣传效果。
第四,要注重体育赛事中的现场活动,丰富的现场促销活动,吸取北京奥运营销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后奥运时期的企业体育营销策略,从“企业体育赞助”走向“企业体育营销”执行和控制企业体育营销过程以减少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影响,与体育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 结束语
总之,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是非常独特且重要的市场营销战略,要充分预估好中国企业在后奥运时期企业体育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吸取北京奥运营销的经验和教训,树立正确的企业体育营销观念,与体育中介机构合作以提高企业体育营销水平,以4R理论为导向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提高企业体育营销与企业品牌的融合水平以增加品牌资本,充分了解政策法规,合理占位,合法越界,寻找产品和品牌与体育精神和赛事理念的契合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深入挖掘赛事资源,捕捉各种营销机会,找准官方赞助商的薄弱环节,以其作为重要切入点,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消费市场细分,注重营销的创新性和连续性,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重塑良好企业形象,最终为我国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的不断完善提供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