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8: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实际教学中,作者坚持从地理课程及实施等视角,反思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具有的价值取向,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如何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多年的坚持收获了一些结果,借此机会与同行们分享。
一、课程理念的认同与加强
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课程,既有文科的内涵,又有理科的特点。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既需要进行概念的记忆,又需要进行逻辑的推理。而在高考评价的驱动之下,地理课程的理念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实际意义。坦率地说,地理课程理论角度的理念与实际理念之间还是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与操作上的不同的,在当下的客观实际中,协调好这种认识,对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课程理念予以认同,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作者看来,一方面地理学科在高考评价的需要驱动之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学科了(对于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这种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也还有一些不到位的认识,课程标准在界定学科性质时所用的“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表述,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理解领域。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上在实施,至于将这种关系当成是一种“科学”,并从科学的视角来观察地理教学的并非多数。尽管其中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我们仍然认为如果高中地理教学缺乏了这种视野,那是难以真正让学生理解地理课程的学习的。
教学细节的研究也需要宏观视角,新课程理念强调多种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隶属于地理学科,但在地理课堂上却不能缺席。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教师的理念当中,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学的实际,这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以及外出观摩课堂上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来。真正的自主学习应当是学生将新接触的地理信息,与原有的地理知识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但有多少课堂上给足了学生这个时间呢?实际是课堂上鲜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公开课堂上的这种时间也往往少之又少,学生的学习也是蜻蜓点水式,根本没有受益。这说明理念变成实际,还需要在化解现实矛盾的情况下继续努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践
由于高中地理同时具有文科与理科的性质,因此地理教学的方法选择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经过了新课程理念这些年的洗礼,实际教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还是单一的,正如有些高中地理教学知名研究者所指出的:课堂上灌输式、讲授式的情形还比较普遍;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还停留在形式层面上,教学效果还不理想。
作为一名普通高中地理教师,作者深知其中的困惑与矛盾,新的教学方式确实会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形: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时间浪费了,效果还不如讲授;让学生讨论,学生会将讨论变成闲谈;让学生探究,学生则根本无法展开。与其如此,还不如回到讲授的老路上去,那样的教学得心应手,且能对付考试。但作者仍然希望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践可以走向深入,因为这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有在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中才能生成更符合其成长需要的能力;也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只有在这种困难的克服中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于是作者提出一个观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在多,但要深入、要真实、要有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精选部分适合的内容,如在教学“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内容时,这类知识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有效地展开自主学习,类似于地壳的物质组成、常见的矿物识别等,学生靠原有知识即可实现理解;而“摩氏硬度计”等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形式上是新的,但所需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因此也可以自主探究学习。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小困难,则可以在合作学习中讨论解决,最后再由教师点拨,即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有了这样的条件作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实施才会有效。而其前提,其实正是对教学方法宏观方向的正确把握。
三、教学评价的理解与优化
教学评价是困扰包括高中地理在内的几乎所有学科的一个话题,谈到教学评价就离不开“教学质量”,这里的教学质量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其总是依靠学生的考试分数来体现的,尽管很多人内心深处并不认同学生的考试分数就是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在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却仍然身不由己: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接受它的指挥!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着新课程的出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仿若受到了捆绑,束手束脚,教师虽然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实践起来却找不到门道,笔者结合多年高中地理教学以“城市化”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自己观点。
一、地理课堂教学内容“避重就轻”,教学重心游离于课堂目标之外
教师在对“城市化”教学中,对“城市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中,针对乡村以及城市的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生产方式等进行重点解读,并发表了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听得朦胧,脑子里一片空白,课堂的时间也随之流逝,这部分内容本较为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但经过教师的大讲特讲,浪费时间不说还使得重点、难点问题得不到重视。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住地理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目标没有较为合理的定位,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也多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导致课堂的重心出现偏移[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当正确仔细研读地理课程标准,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课堂目标,切实掌握教学上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在课堂教学按照制定的目标,开展课堂教学,紧扣住教学的主题,突出重点,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当,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氛围中,并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
二、问题情境创设不当,地理课堂探究弱化
在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填空来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这就使得学生对城市化问题停留在“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等较为浅显的问题上,这些问题容易通过书本查找到答案,不同思考就能获得答案,使得学生的思维未能有效调动起来。再加上单一的学习方式,导致课堂的氛围陷入困境,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信息容量非常大,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有效带动起来,其智慧也没有得到挑战,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2]。在地理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应当采取探究的方式,而要进行探究学习,作为引路者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如何引导学生,将学生带入到情境氛围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其次,带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断开启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等能力;最后,应当切实把握住重点、难点问题,并能够紧紧围绕其开展教学,并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难题。进行探究式教学就需要教师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课堂带动起来,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去探究学习。例如,在进行本课程的设计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信息的收集,以此了解城市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情况,并在课堂中,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城市化知识点进行总结,教师再结合学生总结的知识点进行深化,这就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循“书”渐进,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城市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按照地理教科书进行组织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不同类国家的城市化差异时,结合课本对城市化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再按照课本进行案例分析。教师没有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先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解,而是直接按照课本进行教学,这主要归咎于教师习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教科书的编排进行教授,这就往往达不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较多地提到了教师应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课本进行教学。教材可以说尽是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书,也就是说尽是一种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打破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更加不一样的教学氛围,也可以说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梅开二度”。当然,这对教师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能力将教材活化,使教材内容融入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进行对未来城市化建设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开放式活动来进行教授,提出一些较为开放性的问题,并使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四、虎头蛇尾,课堂小结的缺失
在课堂小结时,教师也多通过走马观花的形式将小结带过,随之就该课程画下了句号。这种形式的小结可以说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多数教师大刀阔斧地开篇,课程内容也设计地较为全面,但却忽略收尾的重要性,草草地进行课堂小结。如果课堂小结仅是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部分,这就形成了虎头蛇尾的局面,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可以说是整个课堂的压轴部分,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环节,起到了归纳知识点的作用。而地理课堂小结的形式也是较为多元化的,例如,从整体出发,用图谱形式将课堂知识进行串联,使较为零散的知识得到有效总结归纳,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加深知识影响;也可着眼启发学生的方式,通过制造知识悬念,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入到下节课的学习氛围中;亦可针对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学生小组探讨,进一步突出知识要点。但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课堂小结,都应当贯彻“突出重点、承上启下、整体串接”的原则。
总而言之,新课程要求下,高中地理在城市化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中总结,不断反思,扭转不合理情况,通过调动学生思维,带动课堂氛围,进而使学生掌握城市化一课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6
“同课异构”的教学理念为现代教研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路。针对地理教学实际,“同课异构”立足于教师集体备课,将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再次自我设计,重点突显创新性设计,重新呈现出独特的教学特征、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现有的兴趣特点及知识构造,达成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目标,形成深受学生喜欢的、指导教师教学的地理教学方案,体现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独特理解。
一、同课异构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原有的地理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教学机制,重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当下地理教学的要务。“同课异构”教学理念融入地理教学活动,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来源于课堂、根植于课堂、还原于课堂、运用于课堂”的实际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以生为本”、“直面问题”、“课例教研”等实施策略,开展具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视角来考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及主观感受,创设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型,便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地理教学中,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来考虑教学方式,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为综合考虑要素,教学设计也应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入手,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对待某一课程知识点的自我掌握能力及理解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避免将学生置于“零起点”进行课堂预设。
3.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因素及教师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效益。其中,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基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体现在课程内容挖掘、教学策略选择、教学问题设计、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造成个体差异的基本成因与教师的教育认知、专业知识、课堂管理、性格特征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对学生的主观学习也会有所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造成课程内容设计、专业知识传授等方面也会呈现出不同。
二、同课异构的基本策略
1.研究教材,人人初备
在个人备课阶段,教师应认真研究地理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师用书、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考虑如何教学(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拟定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及备课方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优差生的等级划分),标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设计合理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方案。
2.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教师需要注重“教法、学法、练法”,基于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及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教师要“心中有书”,考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结合地理课程标准,深入学生内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板书、作业等,并指明课程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适时提供有效指导,配合课堂提问(设问)、试题分析、练习说明等,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思考环境,逐步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3.创新设计,个性教学
个性化教学应有以下内涵:一是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创造性教学需求,形成教学性,这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二是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基础,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方法。三是注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强调要强化人的素质,教学工作必须为素质教育服务,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我们要在个性化教学中使学生个体的人格得到健康完整的发展。四是注重学生自身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学中不能让所有学生按照同一学习模式、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只有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才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
4.教后反思,感悟升华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地理教学而言,课后思考与课前设疑、课堂提问占据同等地位。在地理教学中,当教师完成备课、课堂教学等流程后,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课程反思、分析、研究、总结,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三、同课异构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
考虑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效益,整合个体教师对待教学设计的主观意见,注重引入集体交流、课程整体把握环节,就教学问题达成共识。既要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互帮互助的功效,也需注重个性化教育色彩,协调两者的关系,便于提升地理教学设计效益。
2.处理好“求同”、“存异”两者的关系
依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同课异构既要追求教学理念的一致性,又要充分肯定不同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四、同课异构的实践反思
1.经由“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让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共同成长
在此期间,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入不同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标准,在突显教学个性化需求及实践性要求的基础上,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批判性继承不同教学方案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同课异构优化了教研方式,提高了地理教师集体备课的热情
1.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性的问题
教师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备课的时候要把问题设置得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发地想学习,教师不能逼着学生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总体的进度来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科学自由调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积极参与预习。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的目标,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能够找到答案,通过思考和交流能够总结出答案,这样就能增长学生学习的信心了。
2.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预习的习惯
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预习的时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学生那样能在教材中进行适当地圈点,或者能在地理的图中找到答案。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好的地理预习的习惯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提高的。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觉得学习成绩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的环节,这样是不好的,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在学生知识上的帮扶,更应该重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3.重视对自己的预习的评价
我们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对于预习认真,预习速度快的学生,或者对于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的学生,教师都要给充分全面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二、掌握科学的好的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行为习惯,也可以当作是地理作业。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数,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初中地理内容繁琐,抽象,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可以挤出时间来预习课文。预习没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给学生参考:
1.做作业式的预习形式
预习课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过程来进行,教师可以教学生当预习时做作业,明确课文学习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等,记录自己的疑惑,记录课堂学习的重点,这样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时间长了学生就能感受到预习的好处,就能主动去预习课文,并形成好的预习的习惯了。
2.浏览式的预习方式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的形式,弄清楚学生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并加以标注,课堂学习中质疑,并在同桌小组讨论的时候拿出来共同探讨和参考,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三、预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活跃的课堂和学生,打破课堂常规的行动策略
我们的预习的地理学习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学习的境界。此外,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通过地理预习,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通过预习和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预习和反馈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学习起来更加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课前预习,保证每个学生投入到思考、讨论和相互评价和互动学习中,创造了学生完善个性的机会。
3.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学会学习,敢于质疑,学会合作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有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产生了研究问题的氛围。有的问题预习的时候解决不了,课堂,课后可以研究讨论。有的学生的奇怪的问题让老师意外和惊喜。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也更加爱钻研教材,拓展知识面,阅读相关书籍,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能力。
4.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通过预习,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单干的机会少了,合作的机会多了,学习程度逐渐深入,合作意识都增强了,都意识到了预习的好处,合作学习的好处,实现了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进行了自主学习,再经过课堂积极的交流,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5.科学合理的预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新课改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历史地理》是历史学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新课改理念在《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实践和反思等若干问题。
一、新课改理念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新课改的深入,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辩的目标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使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们产生了新的压力、困惑与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该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介绍了历史时期的气候、森林植被、沙漠、河流、疆域政区、城市、人口、文化风俗等的变迁,但它并非仅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收获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把基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历史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该学科有用于世的特点,以现实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历史经济地理是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较密切的章节。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课题,故教师可以其为切入点,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历史时期中西部曾经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汉唐时期的关中,而唐以后逐渐衰落下来,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开发西部、崛起中部,是否应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当前西部人才和劳动力大量东移,对西、中部的发展会带来何种影响?因此,客观地研究中西部在历史时期逐渐衰落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对我们今天西部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传统教学法教师上课大多是“满堂灌”,课堂沉闷,学生被动,教学效果欠佳。新课改的大力推行,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主动探索、猎奇,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例如,在中国历史地理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要求教师但大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爱看地图的,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学史读图的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读图识图。在近2000年的时期内,中国行政区划出现郡县时代、道路时代、行省时代三个阶段,期间政区变化比较复杂,不太容易记忆掌握,如果合理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和历史时期疆域变迁图相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地图直观性的优势,引导学生记忆理解,使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兴趣,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历史地理学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的趣味性。如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几段古人游记或日记文字,或古代诗歌辞赋等文学手段,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了解这些典籍既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如,我国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粮食生产以稻作为主,在历史气候地理学习中,刘诜的《秧老歌》写道:“三月四月江南村,村村插秧无朝昏。红妆荷饭出,白头老人驱犊奔。”显而易见,这是关于物候的农事风情画,描写江南农村家家户户赶着插秧的忙碌景象。此诗读来朗朗上口,别有意趣,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调动起来了。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历史地理学研究中有些实物、地形、民间传说,不见于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也不可能从考古发掘中得到,这就需要实地勘探来完成。笔者认为主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址,来实现实践教学环节。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相当丰富,因此在历史城市地理教学内容与古城考察相结合,教师可带领学生沿古城遗址进行考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城市地理的理解。考察过后再回归课堂,不仅加强教学效果,而且学生更加了解洛阳古城。
5.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边疆民族问题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研究历史疆域变迁的中,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疆域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我国历代疆域变迁,不仅仅是讲疆土的伸缩,还牵涉到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这对于今天对多民族统一疆域的维护、民族团结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代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综合国力上大大落后,导致被动挨打,大片国土沦丧,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教训十分深刻,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强国之志。
二、新课改理念对《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师的启示
新课改使教师对课程、教学、学习和知识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动,给教师提出了极富挑战的新课题。
1. 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个人素质。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专业基本功,扩大和更新知识面,并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次是更新观念,塑造新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跳出来,大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 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新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 “配角”的角色转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信息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展示图文并茂、声、像、形俱全的立体英语思维与交际空间,而且还能调动各种器官参与认识活动,使得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中获得的信息量加大,学生感知更迅速,能更牢、更快、更好地记忆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素质如何。当前基础教育课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在教学、情感上的“互动”,同时包括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和包容的特点,课堂上教师不仅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并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建立相互尊重、宽容理解、平等友爱、协作共生式的和谐融洽新型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以科学的精神,以研究的姿态,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反思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元林.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历史教学,2004(10).
[2]张桂芬,滕兰花.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4):165-166.
[3]侯福海.校本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9(3):96-97.
1.调查设计
为了解地理实习生的反思意识以及他们在实习期间具体的反思行为,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针对参加完顶岗教育实习的江西师范大学2008级地理师范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问卷68份,均为有效问卷,占总问卷数的75.6%。
2.调查结果(表1~表3)
3.调查结果分析
自主反思不够合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进行教学反思不够积极,很多都是以回忆性思考或者教学日志的形式呈现,如果能将教学情况和教育心得以教学日记或者随笔形式及时记录下来,才能成为教学反思的真正源泉。
反思方式太过单调。大部分实习生的反思都是自我剖析式的,通过对自己课堂的回忆来反思收获。如果能将反思的角度辐散开,将周围的人和事纳入反思的源泉,通过与学生、教师和队友的交流或者阅读教育类的书刊杂志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反思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反思。
反思缺乏恒心。在访谈中还发现,地理实习生存在一个很大共性:刚开始实习时积极性很高,能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但随着实习时间的深入,反思频率越来越低,反思深度也越来越浅。教学反思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贵在恒心,重在坚持,只有长期的坚持反思,自己的专业素养才会持续性成长。
二、提高地理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当前师范生培养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教师教育在大学课程中所占比例太小,导致师范生专业素养不够硬,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师范生的专业化意识,也正是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实习生所要端正的态度。实习生在走上讲台之前就要明确自己的教师生涯应该走研究型、反思型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时刻做好开展教学研究和进行教学反思的准备,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
2.重视地理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形式。它既是对学生参加工作前所学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实际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实践演练和检验,又是帮助师范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性环节,更是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之前必须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国培顶岗”实习由于实习时间长、自主性高,对实习生职业生涯的意义更是重大,实习生应该充分利用实习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3.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
(1)教学日记。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以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例如,实习生的反思日志:我拿着地球仪,开始讲南极、北极、经线、纬线……学生一脸茫然、迷惑不懂。这时一个排球从桌子底下滚了出来(班级为迎接学校排球比赛,给每组学生配备了一个排球),我正要批评时,灵机一动:用排球比作地球仪。索性让学生把排球都拿到桌上来,在上面标出南极、北极,画出经线、纬线,分辨出东、西、南、北半球等,师生共同探究,完成教学内容。这样,既巧妙避免了师生冲突,又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反思:意外也是一种资源。面对意外,教师要冷静,变废为宝,巧妙利用。教师一方面应具有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对地理知识及其逻辑结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在动态的互动中“活而不乱、形散神不散”。
(2)教后感。即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是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感可长可短,长可千言,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之得、可反思败笔之处、可分析问题原委、可指定补救措施,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亮点等。
例如,“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后感:通过地球与月球表面温度差异的导入,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使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具有启发意义。与成因相关的即时检测、即时反馈、即时总结,起到即时巩固的作用。承转语言简洁流畅,讲课思路清晰。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
“探究”,顾名思义就是探索和研究,在地理教学中,探究主体是学生,当然教师也会适当参与进来,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具体来说,“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和教师以往学习或者生活经验,将一系列教材中相关事物进行问题设计,学生根据设计的问题,通过独自思考或者分组讨论,对答案进行大胆推测和探究。此时,教师应当参与到讨论浪潮之中。根据师生互动讨论的推测结果,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再反馈给学生,形成一种反思。由于学生的答案是建立在推测基础上的,因此存在推测答案错误的现象,这样形成的反思是负的,反之,则为正反思。此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在“探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总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特别注重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探究过程顺利展开。首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把握问题的实用性,不能总提及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另外,在对推测结果进行检验这一环节,遵循客观性原则。学生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配合教师的引导,大胆提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推测知识点时不能总是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要结合以往经验和实际情况,客观探究问题。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究型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首先,教师要创设提问情境,学生在情境之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有学习价值的问题。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提问情境是最佳选择,教师提前设计好情境创设的材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快速融入情境之中。在“身临其境”之中,学生的好奇心被点燃,便会在心中产生无数疑问。
其次,提出问题后要想办法推测答案,然而对答案的推测不能凭学生自己的主观臆断,而要求学生通过全面收集资料,寻求答案。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根据自身学习经验和学习工具。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推测和探究后,需要对推测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用以检验的参照知识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正确经验。通过课本知识进行检验,可以调动以往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根据经验常识判断推测的正确与否,如学习中国地理时,中国的人口分布、地形状况等都属于常识,对于这类问题的检验可以直接调动常识知识进行。
三、案例分析“探究型”教学模式下,地理反思关系的建立
(一)以《印度》学习为例建立反思关系
在初中区域地理《印度》这节内容学习中,教师提前将印度轮廓图和一些与印度相关的风景、人文图片呈现在PPT教案中,并配以优美的印度歌曲,上课一开始就呈现给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通过PPT中的图片和音乐,根据以往经验,在心里涌现出一些问题,如这个轮廓图代表哪个国家,此国家的人口状况、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如何等。将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后,便形成相关问题。
提问环节,学生提出关于印度自然环境的问题,此时学生可以根据所提问题,通过学习工具和以往学习经验,整理出答案,然后和教师、同学互动讨论。互动讨论中,学生会得出印度的地形属于北高南低,北边主要是山丘,南边是平原,印度的资源丰富,尤其是铝矿和煤炭资源。对于印度的气候,可能学生会存在不同答案,如有的学生认为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而有的认为是热带沙漠气候,对不同答案应当进行保留。
对于自然环境状况这一问题的检验,需要回归到教材,对介绍印度自然环境的知识点展开剖析,得出正确答案,在检验中发现印度的气候大部分为热带季风季候,而仅在西部地区的塔尔沙漠才是热带沙漠气候。学习《印度》这节课知识时,学生对所提问题是否有学习价值、寻找答案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等,要做全面反思分析,教师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发现回答印度的气候时,有些学生回答不完善,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生采用了错误的思维方法。因此,学生在反思中要及时纠正错误方法,并不断对知识点进行反思完善,以此建立师生互动的反思关系。
(二)以《青藏地区》学习为例建立反思关系
教师讲授《青藏地区》这节内容时,提前做好关于青藏地区的PPT,并配以优美藏文歌曲。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PPT,学生融入歌曲和图片意境中,在心里会产生无数疑问,如青藏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怎样、河流资源是否丰富等。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经验或者常识,提出“青藏地区气候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互动讨论,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经过激烈讨论后,学生得出“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这一论断。紧接着,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就这一论断继续进行互动讨论,这也是所谓的反思阶段。如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是什么,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属于此种气候等。就原因讨论,学生得出: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平均海拔大于4000m),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受到的阻力小,因此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相较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多,因此白天的温度相对较高;到了夜晚,由于海拔过高,气温会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因此,才形成了这种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在学生的互动反思中,不仅要学会纵向反思,还要进行横向反思。学生会思考在我国还有哪些地区的气候有此特点,得出结论:新疆地区,因为新疆有着海拔高的特点。但是进一步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别,即青藏地区昼夜温差的具体数值大于新疆地区,原因在于新疆的总体海拔低于青藏地区。由此,以“探究型”教学模式展开的青藏地区教学便巧妙地建立一种开放、自主的师生互动反思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01-01
1背景说明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去年教育部根据实验的情况推出一套更适合社会发展对地理教育要求的课程标准,我们称之为《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十分关注高中地理与社会实际结合的程度,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不再像过去那样单单强调“双基”在教学中的地位。新地理课程标准是希望能培养学生积极发现生活问题和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要求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
教学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老师活动,而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自主解决问题为主,老师的角色转变成为一名引导者或者是“工具书”的角色。
如何能达到这种转变?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呢?参考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发现许多国家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教学法。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尝试采取探究教学法。经实践发现,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是我开展探究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案例: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为了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决定再尝试,《陆地环境》是自然地理的总结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相应的知识,拿这节进行探究教学应该比较合理。以下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总结出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三条规律。
2.1教学步骤
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本节上课的特色为用讨论――探究教学法上课。教学策略如下:
1.引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各一幅图,并以寻找圣诞树的产地为线索,说明大片的针叶林只出现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总结: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
2.《活动1》探讨自然带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热带雨林带和苔原带两幅图,让学生找出两地景观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位置不同,气候不同,植被不同,土壤、水文不同等,产生自然带,并总结自然带的定义。
3.《活动2》探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首先给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气候类型图作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气候类型会产生不同的自然带。然后进行情景设计:学生是环球考察员,要设计一条线路来寻找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应怎样设计,并说明为什么,以及会得到怎样的规律。(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发言,根据不同的设计路线,说明原因,归纳出自然带分布的三大规律。
5.《活动3》学生根据规律,把老师给出的自然带的景观图与自然带对号入座,设计的情景包括:(1)横穿亚欧大陆;(2)身在不同纬度的山。
6.填表总结三种地带的表现形式和主导因素。(第一课时完)
2.2教学效果分析
1.整节课除了第一部分是老师讲解为主外,其他内容,如发现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三条规律、各地景观的变化与规律的关系的小结等都依靠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得出。
2.学生在活动时,基本上能通过小组的讨论获得知识点。
3.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并有充足的空间想象,所以会有许多答案。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剩下的探究活动:比较乞力马扎罗山和珠穆朗玛峰,哪座山能看到更丰富的自然景观,为什么?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坚持到底。
通过上面的案例发现,这次探究课是成功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将有助于他们开展课堂的探究活动。同时,情景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对比两次试验发现:《内力作用》和《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都是探究式课堂教学,都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反思
通过去年和今年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我总结出一点经验和心得:探究法课堂教学能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着许多的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
优点:探究法课堂教学的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学生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推行探究式教学时,应遵循“授之(学生)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若我们能在实施探究教学时注意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不仅包括课内的内容,还应延续到课前、课后,把教学的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利用以探究式课堂教学为主(当然因为某些章节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原因,探究教学不一定适用,而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方法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
缺点:因为探究教学是一种很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此若要灵活运用它则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深厚的知识基础。这无疑要求我们在落实新课标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类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58
一、背景分析
English and its history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二单元reading。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英语及其发展史。能力目标:从标题,获悉文章体裁。以体裁为突破口,了解英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和事件,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类文章,了解历史发生的过程,并学会模仿,划出相应历史时期的时间表。情感目标:通过这节阅读课,希望学生能对英语有新的认识,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并懂得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语言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教学的难点:生词量大,时间节点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回顾
阅读教学一般五个部分:导入,略读,精读,巩固,拓展。本节课以罗伯特.彭斯的一首爱情诗A red,red rose为导入,让学生体会苏格兰方言和英语的不同。比如“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中luve是love;“And fare thee still,”中thee 是you 。这时水到渠成,教师把问题引入文章。学生顿悟,原来语言的变化时与历史有关。此时浏览文章标题English and its history,学生很快得知本文讲述英语的发展史。笔者自然而然引出,如何阅读历史类文章。高一的学生阅读技能处于起始阶段,这时通过两个问题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when reading a history article? What can you do after reading? 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在文章先圈出重要的历史时间,亦可划出时间表来帮助阅读,从而懂得重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及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动手画图,借助直尺,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简单的数学图形。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先列举了8个重要的时间点,然后让学生先在文章中圈出。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走到讲台,在白板上画出时间表并用英文介绍。学生不仅对历史事件熟悉了,还能培养其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学生对课本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再对具体三个时段进行文本解读。Old English 先给出具体的四个时间点,让学生填出具体的事件,并由展示的学生讲解。Middle English 部分,要求对学生进行模仿作图,划出关键的信息。由于任务简单细化,学生基本都能达到目标。这时笔者适时提问What effects did French ha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有概括性,在多个学生的通力合作之下,问题得以解决。Modern English 部分内容相对简单,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解答。此时,学生对英语发展史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笔者巧妙设计了deep reading这个环节,先让学生填关键词,之后通过模仿对剩余的两个部分进行自主命题,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或句意转换。让学生转变角色,做一名小老师,考一考同学,更是一种考验和提升。此时这一节即将接近尾声,对学生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成度都比较高。学生初中学过都德《最后一课》,笔者用这一鲜活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感悟出自己更应该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强大,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那时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学习英语就变得简单了。学生会心地笑了,这节课完美地结束了。
三、教学反思
1.文学熏陶
本节课用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首爱情诗为导入,让学生聆听古老的苏格兰风琴伴奏下优美的诗歌朗诵,轻声跟诵,体会苏格兰方言和英语的不同。以诗歌朗诵为先导,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英语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课堂导入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提问,而是给以学生某种具体情境,让他身临其境,真实感受语言的强大魅力。每个学生的语言细胞都调动起来了,大家不自觉地思考,英语语言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结尾处,用都德最后一课,让学生为之震惊,原来语言的存亡竟然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存,激发了学生好好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将来为国效力的决心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