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心得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5 18:16: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研究性学习心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研究性学习心得

篇(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视频、动画、解说、文字等多种功能,能使学生借助于电脑技术,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学习九年级(下)数学教材《圆》第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三角形的或正方形的?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教师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动态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学生清楚地看到: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正方形转稳定程度有所改善,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了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探索规律等能力。

例如:在图1中,设点C为线段BD上的一点,在线段BD的同侧作正ABC和正ECD,连结BE,交AC于M,连结AD,分别交BE、CE于点P、点N。

(1)问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2)线段AD与BE相等吗?线段ND与ME呢?线段NC与MC呢?说明理由。

这是一个极平常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解决此问题的。我们借助信息技术,从运动的观点进一步研究问题,利用几何画板,作两个公共顶点为C的正ABC和正ECD,如图2,连结AD,BE。教师用鼠标拖动点D使正ECD绕点C旋转,就能连续产生如下的图形:

不难发现ACD≌BCE及AD=BE的关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由于图形是连续变化的,学生看的清楚,理解更明白,掌握的不是孤立的一个题目,而是这样一类问题。相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分别要画出许多图形,然后分析、判断、证明,花时多,难度大,学生又不易掌握。信息技术强大的动画功能,解决了很多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简洁明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的共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例如了解数学史、查阅最新的数学发展情况,查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一题多解得能力。通过E-mail、空间、论坛等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将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们共享,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得多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可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教师也变成了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四、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知识间的融合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按不同层次将学生必须学的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然后按不同学段整合成学生的学习领域。而课程标准没有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先后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统一的规定,使学生所学和教师所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数学知识间的条块分割局面,使传统代数、几何、三角分家的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知识以更加快捷方便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框架。

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者与教学者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地点、时间、环境、资源)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更加便捷,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对教师而言,将不再单一的依赖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而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如多媒体教学系统、资料库等,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教学素材的余地,而且可以大胆创设新颖的、有趣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信息技术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2年出版.

篇(2)

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自学”引导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才能内化成自身的经验体系。对小学生如何实施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呢?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了“自学”引导法。所谓“自学”引导法,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依据教学目标,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自学。

举例如下,这是一个通过“自学”引导法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案例。

课题:缤纷的落叶

自学引导:(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究的兴趣(情境:出示一张精美的落叶飘落的幻灯片)。(2)通过给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着重点去自学。(学习目标:让落叶图片飘落的方法;调整动画的顺序。)(3)通过搭建自学平台,引导学生高效地去自学。自学平台不仅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去探究,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兴趣。本课的自学平台由四个模块(思考题、自学内容、练习题、小帮手)组成,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还以动画的形式演示,此自学平台的主界面如下。

自学形式:先自学,然后分组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聘任已经完成自学任务的学生当“小老师”,和教师一起巡视行间,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指导。

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每位学生都在这种形式的学习中有很大的收获,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有进步”。

通过“设问”研究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设问”研究法是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这里所说的“设问”研究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缤纷的落叶”这一课,在让学生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目标中所没有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让学生记录在表1中。

从表1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时愉悦的心情。利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迁移”研究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课有这样的特点,如果属同一单元,每一课的内容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上节课使用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完全可以适用下一节课。“迁移”研究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利用已经掌握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去自己学习后继的课程。教师可通过出示测试题来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布置“大作业”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研究

每册的信息技术课都有一个大的单元,主要讲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如PowerPoint、Word、FrontPage等。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例如,陕教版第六册教材主要讲了PowerPoint的使用,在进行这一册的教学时,我在开学初布置了名为“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相册”的专题,建议:可以是个人相册、家庭相册、班级相册等;最好把所教的技术和自己发现的技术都用上;可以两个人或三个人合作;时间两个月。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这一专题研究,设计了用于专题研究记录的表2。

采用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合作的精神及创新的意识。每学期都有很多学生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

我认为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是这样实施研究性学习的:(1)确定研究性专题。兴趣小组活动中的研究专题都从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的热点选定,一般不和课本上的内容重复,如“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用Photoshop进行绘画及图像处理”等。(2)搭建“网络研究性学习”平台,让学生学会利用此平台自己去学习、钻研、探索、创作。我设计的“利用Flash制作动画”的网络研究性平台由六个模块(Flash基础教程、Flash互动练习、Flash作品欣赏、Flash学习讨论、Flash资源库、Flash作品)组成。这个平台放在了Internet上,学生不仅可以用课外兴趣小组的时间利用它学习Flash,在家里也可以利用它学习Flash。这个平台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3)要求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每学期创作一件作品,并写出作品说明或创作心得。(4)教师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把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的主页上。我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始终贯彻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即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篇(3)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又是一种能够渗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课题选择

(1)课题及其类别

中学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大致有以下四类:

知识探究类: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体验探究的具体行动,最终形成报告总结。

学术研究类:学生在课题教学的过程中,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小节感兴趣,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题目,最后写出研究论文。

社会调查类: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外,还可以将研究性学习融入社会,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然后撰写调查报告。

创造发明类: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最深层次的目标便是创造发明,这也正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学生应该具有的创新能力。

(2)问题的由来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多数选取于生活实践、报纸杂志论文、热门话题、教参提供的课题。

(3)如何选题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拥有独立自,选题时也不例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

2.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研究性学习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完成体验阶段、表达交流和反馈阶段。在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叉、相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这个阶段是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或者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2)完成体验阶段

本阶段中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如何有效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资料的价值,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3)表达交流和反馈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示成果,从中反馈出有效信息。

3.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案例设计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课题研究属于一般的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了拓展学习范围,自主探索某一方面知识,获得学习体验后将其内容转化为研究课题的形式进行主动的探究,最后形成学习报告。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一节为例。

(1)创设问题情境

李某上网时无意间进入一个国外网站,该网站介绍说,如果接受它发过来带有广告内容的电子邮件,上网就能免费,于是就在网站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邮箱等资料。两天后他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航空信件,说他中了26万元现金大奖,但需电汇250元手续费,且两天就能将现金送到。李某将信将疑,到银行咨询。银行职员告知他,最近到银行办理这种汇款的人特别多,怀疑这有可能是国际诈骗,目的就是骗取一定数量的手续费。于是,李某报了警,公安局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所有把钱汇出去的网民,均没有获得相应大奖。

(2)任务活动

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今天,同学们的任务就是帮助自己和老师鉴别评价信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并且最终形成一份报告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

(3)活动过程

分组:5人为一组,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并确定相应任务。

阶段一:收集并阅读关于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相关知识。收集资料是第一步,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相关知识,完成最终的报告需要大量查询相关资料。

研究指南:①课题背景中出现哪些问题?②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信息的泛滥?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改善信息泛滥的窘境?③“信息污染”与“环境污染”有何不同?为了防止信息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④信息犯罪的构成有哪些渠道?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他人利用窃取信息犯罪的情况?如果有,你是如何处理的?

阶段二:实施课题研究。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付诸行动,按照之前准备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保存信息,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这些分析结果串联起来,最后小组选出一个比较擅长做PPT或Word的同学将所有信息制作成一份报告,用事实来证明自己能够将了解到的鉴别与评价方法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阶段三:展示、评价。参照评价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督促。

篇(4)

一、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1.研究性学的特点。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获得健康、全面的个性发展。

2.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最突出的教学方式是“任务驱动”和“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指出,现在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计算机如何从Internet上更多地获取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通过“课程整合”让学生在上计算机课的同时,从根本上了解其他学科内容;通过以其他学科的知识为“任务”来“驱动”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究“任务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学生从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中检索信息。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够根据学习目的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

3.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大千世界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明白易懂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传递给别人的能力。

4.利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善于利用信息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善于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5.培养信息的创新能力,通过对众多信息的归纳、综合、抽象、评价等思维活动,找出倾向性、相关性等规律,得出创新的结论。

6.具有21世纪的协作意识和新时代价值观念,能够通过校园网和INTERNET网扩展合作与学习范围,面向世界和未来,在社会发展和信息海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与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基本一致,即:提出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的方案、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制作、合作探究的完成。

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能是对校外各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2.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研究性学生的核心环节。这能使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发挥小组团队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明确研究方向,并找出最“合理”的方案。

3.信息技术教学中,收集和制作资料。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已经明确目标,在资料的收集和制作环节中,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知识在Internet网中进行资料的收集,并运用相应的软件制作。

4.信息技术教学中,完成合作探究。

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研究,做成一件电子作品后,最后一步就是进行作品的组合。自研究性学习开展以来,学生的积极性起伏较大。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出于好奇和新鲜,听老师动员介绍,查图书资料,外访调研,兴趣盎然。由于学习压力太大,因此以为这样的研究可以舒展筋骨,趁机放松。显然,这种外在的低层次的需求对搞好研究性学习是不利的,研究性学习是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的创新能力;善于合作、与人共处的交际能力;善于分析、独立思考的科研能力;善于自我认识,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正确审视自己的评价能力,等等。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快中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教学中让学生多做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尝试,确实在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方面,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1)信息获取的能力;(2)信息分析的能力;(3)信息加工的能力;(4)信息创新的能力;(5)信息利用的能力;(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好的载体。它以学生做课题为主线,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等各种信息手段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丰富了信息的来源,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校外的整个社会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将学生置于广阔的信息海洋,让他们逐步学会自由驰骋。其次,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信息渠道。通过课堂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学生的信息渠道从教科书、课堂的单一渠道变为多途径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最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信息的选择、甄别、处理和表达,从而提升了其信息素养。

1.研究性课题选题的科学性

选题立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要通过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学生的选题立题必须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指向性相一致。实际上,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往往仅从兴趣出发去选择课题,导致选题立题大而空、缺乏层次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样就淡化甚至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选题立题的指导,使学生所选课题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课题选择的渠道有很多,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学科学习、专家报告等活动中发现和选择研究课题。课题选择要经过一个从产生研究动机到选定研究方向,从问题朦胧到逐渐清晰集中,从有初步的研究构想到明确研究思路的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传统的教师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思考,逐渐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更接近于导师的作用。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素质,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施。由此看来,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减弱而是增强了,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3.使学生始终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过程。从选课题开始,就以学生“自由选题、自主探究”为宗旨,教师只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同时,引导学生在自己能研究的范围内选择课题。在信息收集、整理、利用等过程,只是给学生一些方式方法的指导。信息加工再创造、研究结题展示、成果评价,都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辅助、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真实地得到了发挥,他们的信息素养综合素质,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真实地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完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4.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

研究型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它的内容和对象不属于某个单独的学科,是综合性的,研究的问题也是综合性的问题,必须结合各科知识才能解决。但是在这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又发挥了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

4.1让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比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等。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4.2利用计算机网络促进个性化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重在参与,都能得到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在学习的起始状态、学习的速度、学习的方式及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适应这些差异,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则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使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在网上质疑问难。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或解答。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允许和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上互联网,在专业网站的BBS上进行问题征解,或在网上寻名师求解难点解法,或查找CAI软件,解决难点,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再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乐趣。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4.3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因为:其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广泛而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信息的多样性更需要学生主动地判断、选择和组合。我们先要求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剖析,再让学生带着各自的疑问,在网络上独立搜索、阅读,合理选择、融合有关信息。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学生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空间和更为丰富多样的背景资料(如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学生就完全能够独立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是面对大量的信息,虽然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尚待提高,但他们在信息面前所表现出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充满灵气、体现创新的独特见地是值得钦佩的,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这种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就会得到新的提升,“素质教育进课堂”定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5.充分运用评价功能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课题选择、方案制定、实施步骤和成果形式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而且,学生选择课题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其研究的成果必然也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即使有学生选择同一课题,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个性潜质的差异,其研究成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定性定量评价的方式,探索创新一种真正既适应研究性学习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方式。

一是个性评价。即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每一个学生。以学生学习前的个性特征为参照,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某一个方面的个性发生了变化,就表明学生在这个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如某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克服了在众人面前不敢讲话或不敢与陌生人交往的弱点,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就要给予其充分的鼓励、肯定和表彰。

二是综合评价。即以研究性学习课程考核标准评价课题小组,指导教师根据课题小组的开题报告、课题实施、课题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价,最后写出研究简评。这样的评价形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思维,提高信息素养,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指导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每一位参与者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友华.网络环境下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篇(6)

研究性学习决不否定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由此看来,学科教学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它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合作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充公开启学生思维为主的研究性课堂。成功的研究性课堂,应如优美的散文,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形散神聚”。“形散神聚”的关系就是“放”和“收”的关系,教师在组织和指导中首先要把以下权力放给学生,即:学生提问题的权利。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合作交流的权利,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权利,学生发表自已意见的权利。那么,如何才能上好研究性课堂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性问题。为此,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审视和反思问题,那些经过同学间的合作或自已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已完成;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但是它能有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很好地开启学生的心智的问题同,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且很的问题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使之系统化、醒目化,并将其“导”入研究轨道,其它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可以作为课后探究作业布置下去。其次,在探究性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交接处,需要教师的“导”。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可以探究出结果,便是,有些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人类的成果,单靠学生的自主探究并不一定能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此时,教师就要“巧导妙引”,相机“布道”。有一位姓曾的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的导,真正起到了开启学生思维的作用。曾老师首先扫、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类型的小组,有2人组、有3人组、有4人组、有6人组、有8组。上课时,曾老师分给每组一个大苹果作为礼物,并要求各组把苹果平均分给每个组员,学生们拿到苹果后兴高采烈,很快就把苹果平均分开了。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手里拿到的苹果是多少?用数字怎样表示?”孩子们一时傻了眼,都不知该如何表示。曾老师抓住时机稍加点拨;“用图画或符号也行呀。”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几分钟后,学生们的办法出来了;有的用文字写了“一半”;有的画了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涂了一份;有的画了个大苹果平均分成6份,挖掉了一份…….曾老师把这些闪耀着陔子们创造火花的表示法展示法展示给大家,并真诚地说,老师很佩服你们,这些由同学们创造出来的方法的确很令人赞叹。但为了全世界的人都能有一个最简便的统一表示方法,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新的名词――“分数”,像第一小组,把一个苹果分成两份,每人一份,其中一份就用“1/2”来表示;像第六小组,把一个苹果分成八份,每人一份,其中一份就用“1/8”来表示。在这时,教师把“分数”呈现给学生,教学效果的达成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篇(7)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 学生要学会学习,善于设想,勤于思考,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要具备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 心理品质。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题研究中对正确引导设题、提示研究 方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课题、支持交流评判、引导归纳总结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法指导。

2. 研究性学习的几种类型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实践,我在化学课堂中积极地挖掘知识研究点,尽量做到研究性学习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品 质,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让化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有效。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点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化工工艺类。如:学习高中化学中H2S04的工业制备、HNO3的工业制备、氯碱工业等三酸二碱工业生产时,让学生研究归纳此类化工产品生产的原理、工艺流程、生产计算等,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渠道去研究这些学生感兴趣又有深度的课题。

(2)知识归纳类。在高三进行催化剂、漂白剂等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纵观高中化学并联系生活,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认识。如复习催化剂时,可以通过 学生资料查找、小组讨论,研究催化剂对人类的益处、催化剂与加快反应速率的关系、催化剂的选择、科学发现催化剂的例子等,使学生了解到书本外更多更有益的 知识。

(3)实验改进类。如锌粉与碘的反应,按课本实验要求,一般课堂实验会失败。教师可以创设实验失败的课堂情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 识,研究和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找到:把锌粉与碘粉充分研磨和将混合粉末用热水浴加热等多种成功的改进方案。又如在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时,有学生认为书上实验步骤不够明了,通过研究实验,许多学生用化学估量法找到用胶头滴管替代量筒进行简易对比操作的方法,结果使实验变得清晰明了,减 少了许多干扰因素。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确还存在不少实验改进的研究点,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

(4)学科交叉类。化学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学科之一,而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则是与多种学科有关的综合性问题。高中化学中的许多应用型问题,就属于这类问题,需要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分析研究。

如:电解类题型中经常与物理、数学相联系,用V=S・h求电解池的体积,用Q=It来求电解产生的电量;有机物结构推断中又经常会碰到立体几何共面共线等的相关知识。

又如在高一开展浓硫酸使蔗糖变黑,学习浓硫酸脱水性时(即C12 H 22O1112C+11H2O),我便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类比研究糖类,学生经过研究得出:

蔗糖的形成是2C6H12O6C12H22+H2O。

植物光合作用原理为6CO2+6H2OC6H12O6+6O2。

有氧呼吸是C6H12O6+6O26CO2+6H2O。

(5)生活环保类。化学之所以让学生感兴趣,是因为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经常找到与生活相关的研究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研究。化学与化妆品生 产、化学与新药研究、化学与能源开发、化学与环境保护等,把它们作为一个个的研究点,以课堂为主,以课余为辅,指导学生开展有滋有味的研究学习。如高二学 到甲烷时,学生从解放初农村使用沼气情况,谈到最近海底发现固态甲烷以及这种新能源的开发技术等,课堂显得很活跃,信息量也大。

又如,高三进行醛类研究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大型建材超市进行调查,发现现代装潢中,有些家具与涂料能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醛类物质,对此,也研制出了新型的绿色环保涂料和除醛喷雾剂等新产品。

3. 研究性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适当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尽一切为学生提供研究的便利的条件,促使学生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提出的研究性课题也不一样。对此,我们要一视同仁,都要满腔热忱地帮助,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理由剥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权利。要让学生都增强自信、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跨学科进行的,有很多知识是教师不能解决的,即使是本学科知识教师也有很多不知或不懂的问题。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

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前进,人们已经进入信息知识时代,计算机的不断普及,教育越来越依靠网络,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初中的重要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投入精力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教师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研究了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 打破传统观念,以学生为课程主导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相对突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其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来学习,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的思维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抑制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毕竟教师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处理一些计算机操作时,考虑并不是十分全面。因此,在现代的教育中应该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动手实践,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和帮助,让学生自主完成信息技术实践操作。学生只有在亲自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操作,比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很多。例如,学习表格制作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次表格制作的步骤,然后给学生一个类似的表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给学生的任务可以适当增加一点难度,使其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不给任何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遇到问题,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支持。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实践,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才能熟悉计算机操作,提高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教师要以一种新的观念来教学,教师只是引路人,不是铺路人,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

二、 用问题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将所有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可以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信心。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会限制他们潜力的挖掘与开发,不利于学生大胆创新思维的养成,甚至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认为所有问题都不用去思考,教师会给出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会降低,也会慢慢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课程设置得有弹性,适用于不同阶层的学生,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挑战,并在合适的时候给学生一点提示或辅助,让学生享受到挑战的胜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文字输入时,开始学生只学会了将文字逐一用拼音输入,而没有想到可以进行词组输入,教师此时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有没有更快的文字输入方法呢?”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小组讨论,如果学生没有想出答案,教师可以引入词组输入,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一组用拼音单个输入,另一组用词组输入。这样的比赛,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词组输入比单个输入更快。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词组输入法,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要好很多,学生也易于接受和理解。此外,进行小组比赛也是给学生一次文字输入的机会,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会大大改善。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新兴课程。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教育也要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便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转化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雅蓉,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验课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1).

篇(9)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10-01

将研究性学习的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便是一种新的探研式教学。在探研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形式丰富的研究活动,亲自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符合科学教育的理论

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过“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所谓“做中学”即指学生在“做”――亲身实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这是一种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而达到成功教学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还符合布鲁纳所提出的“发现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照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或借助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研究性学习,是近十年来在活动课实践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不同于活动课程,它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与地理学科具有良好的结合点

高中地理包含了三个板块: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章节内容,地理以其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与实际贴近。实践与理论知识容易结合的特点,极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接触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区域性和大跨度的知识面,要想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学好地理,教师应先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把握好教材的特点,探索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布置研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地理素质。除了教材,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中收集素材,构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研究。学生不仅在“书中学”,又在“做中学”,从接受者转变为发现者。在研究中,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开发了自身的思维,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具备了和地理学科良好的结合点。

三、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文科学情相吻合

高中生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一些相应的地理学习方法。比如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布规律、成因等的了解。同时,高中生心理渐渐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知识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这与高中文科生的学情相吻合。例如,在学习“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这一课,因为学生在地理的必修课程和区域模块内容的学习中,对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讲解新内容前,先引导学生对区域地理、全球气压带和气温的分布、风带及洋流的分布等内容进行复习,再设计一个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探究和观察,结合已学知识,归纳推导影响降水的主要自然因素,也可以更进一步地讨论类似的自然现象。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实验性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使知识紧密连接,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四、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所拥有的思维逻辑能力,确定下一步的学习“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设计探研式教学。这样有的放矢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清晰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过程,才具备切实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让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需要不断尝试,这些尝试都是有意义的。首先,这些尝试促使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其表现在教师的角色从学生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归纳旧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对新知识的探索验证和使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承前启后,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次,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追求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把知识生活化、具体化,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探索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用性,能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篇(10)

现今,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谓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如今的教育领域当中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发展,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资源,拓展教学时空的纬度,从而使学生能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

一、正确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

信息化教学将教材做成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视频等形式,使传统的说教模式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这运用到了教育心理学当中知识直观的模像直观方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这类教学模式在我们现今的教学当中是有许多优势的。影像直观的对象是人为制作的,就可以克服掉许多实物直观中的局限,从而突出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扩大直观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它能根据观察的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交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来扩大直观范围。当然,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由于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不真实、不全面也不亲切,与具体事物之间仍旧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一方面注意将模像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另一方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模像与具体事物相结合进行教学。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一定要弄清楚“如何教”和“怎么教”的问题,如果此刻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精准的感性知识,那么词与形象的结合就应以形象的直观为主,词起辅助作用;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一般的、不要求十分精准的感性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可以采取以词的描述为主,形象直观起辅助作用。在此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进而改变“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一般分为多媒体课堂、网络课堂和远程教育课堂几种形式。

1.多媒体课堂。多媒体设备可以有三种形式:电脑加电视、电脑加白板和电脑加投影仪。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学习,课堂充满了和谐互动的气氛。

2.网络课堂。在网络教室上课,基于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探究、协作和自主学习。

3.远程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学校的教育平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形成校内和校外网络化互动,营造出远程探究、协作和自主学习的环境。

如今,学校在探索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资源,执行新课程计划,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切实的、可操作性的平台。建立研究性学习知识网,师生互相交流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使学生利用信息化平台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源,体会研究性学习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出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大的效能。

上一篇: 新产品推广方案 下一篇: 医院干部保健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