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6 17:28: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企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

篇(1)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编制办公室(以下称“指数办”)以严谨求实的态度确保指数科学编制,在数据采集系统、指数编制方法和指数分析(包括基期数据调整、代表品扩容更新、数据采集队伍调整加强、填报商户和采集天数增加、加权方法改进、定期编辑信息专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完善工作,使指数编制工作走上了稳定和规范的正轨。

全面实施扩容方案。去年,绍兴县联合轻纺城股份公司和绍兴县工商局轻纺分局,对轻纺城范围内的15个市场15000余户商户和采购商进行全面的纺织品种清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采集点扩容工作,采集点由300个提高到1141个,代表品由500种增加到1947种,更为全面地反映市场特点和行情走势。

合理分配改进市场布局。结合绍兴县政府开展的“划行归市”工程,按照市场分区规划,快速调整原有市场纺织品抽样布局,以“划行归市”试点市场交易特色为参照,在主要市场区域设立市场采集办公室,加大抽样采集力度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地布局信息采集商户。

规范信息填报流程。针对加入新旧两批采集点商户,采取“双轨制”采集模式,对老商户在报送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市场行情变化反馈,对新商户主要以日常的数据采集为主,待关系融洽后逐步开展深入合作。完善数据审核方法,创新网络直报模式。实施三级数据审核方式,加大抽样调查频率和加强监督复查力度,对输入的数据采取商户、采集员、入场指导员负连带责任。针对日新月异的上市产品,逐步建立新产品网络实时报价系统,及时跟踪市场流行趋势和时尚风向,为经销、采购、生产等多个商贸机构提供准确及时信息。同时,借鉴企业信息数据统计网络报送系统,在省内建立首个指数网络直报系统,简化商户填报流程,逐步形成信息网络传递,无纸化办公。

多领域增进合作,发挥指数行业优势

柯桥指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并通过多领域合作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地位。

设立浙江工商大学实习基地。去年,指数办和浙江工商大学紧密合作,建立国家特色专业(统计学)实习基地,使“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发展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可持续性的后备力量,走上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

参与国家纺织标准的制订。立足于轻纺城市场品种优势,指数办根据自身特点与纺织工业协会积极合作,参与纺织品分类标准的市场调研活动,并建立了纺织品基本数据库,还参与承办了2009全国纺织质量与标准会议。

加强同行交流研讨。调研盛泽丝绸市场发展状况,与盛泽丝绸指数、绸都网人员共同探讨在立足特色市场经济之上的全新指数发展规划,对指数未来发展方向取得一致看法。

探索网络搜索模式。与谷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用谷歌在网络搜索方面领先优势,将柯桥纺织指数推广开去,逐步树立国内外品牌形象,并开展网络工作人员培训。

探索与金融、企业合作模式。与绍兴县人民银行合作,利用指数专业领域的权威优势,反馈国家政策导向在行业内的积极效果和前景预测,参与人民银行关于轻纺城的课题探讨。同时,通过各类指数服务载体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品牌,推广企业产品。

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指数专业形象。利用春秋两季纺博会宣传平台,发放指数介绍、信息专刊、加盟邀请函的多种宣传资料,扩大指数在市场商户、国内外企业中的影响范围,加深指数的专业形象,并在会后及时与客商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原有的中英文版网页同步更新的基础上,突出指数主要信息图表,跟踪指数工作动态,及时非常规品种价格资讯,改版后网站日访问量一直保持在1100以上。信息专刊在面向市场商户、纺织企业、贸易公司的基础上,增加了与各地商会、国内著名服装市场、纺织行业协会间的发送途径,一些台湾客商和港澳专业机构也纷纷来函索要。增加市场商户中的信息资料投放范围,放置指数信息宣传架,将更多的行业资讯信息提供给广大客商。同时,在《纺织服装周刊》等媒体开设专版。在纺织主要行业论坛全球纺织网论坛、中华纺织网论坛、中国纺织网论坛转帖指数实时评析报告并建立互联关系,形成民众了解、行业关注的氛围。

多方面改进完善,提高前瞻能力

柯桥指数两年来,已成为行业风向标。为保证指数编制工作长期有效运行,继续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发挥资讯、建议、参谋的作用。指数办明确2010年为柯桥纺织指数的巩固提高年。

数据质量是指数工作的生命,提高信息采集员的专业和职业素养,才能保证第一手信息采集数据准确。今年将抓好抽样经营户培训,抓好基础薄弱的市场、市场分管指数领导、入场指导员、采集员重点培训,确保专业培训不少于100人。

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季节、行情、时尚等因素影响,商户主要经营品种较难稳定,因而采集的数据较难保证长效性和一致性。还由于多数商户担心填报数据与其他企业信息产生冲突,部分在市场中占有较高比重和引导行情的商户未成为指数采集点,因而采集商户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篇(2)

有数据显示,建筑工程材料费用在投资资金中的比例高达70%左右,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及时了解各种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并依此绘制出价格波动图,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1.2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不仅数据的容量非常大,而且各种资源信息实现了共享,这有助于建筑工程各参建单位及时了解最新数据信息,增强了建设市场的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1.3推动市场信息化发展

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这加快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步伐,推动着建筑工程造价向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了其即时性与有效性,这也为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2.1造价信息缺乏统一管理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政府、专业机构和参建单位掌握的信息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彼此将信息据为己有,使得造价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势无从发挥。同时,政府、专业机构和参建单位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造价信息的局限性被进一步扩大,造价信息的质量及深加工无法得到保证。

2.2造价信息管理方法落后

现在的造价信息管理不仅采集技术及方法落后,而且信息分类的标准和存取方式没有统一,使得信息资源的加工及远程传递非常困难,无法满足信息化市场的发展要求。同时,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很多咨询公司网站的信息集中在招投标信息、定额、企业介绍和文件转发等方面,没有进行系统性的造价信息整理和分析工作。

3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途径

3.1建立动态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加强财务控制至关重要,其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①将网络技术引入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系统中,并延伸到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造价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和使用等处于动态管理中;②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系统进行细化,如保持价格信息采集、、存储和分析等内容的相互独立,并在造价管理系统中划为不同类别,以体现出信息技术的管理优势;③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系统应用到实践中,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样既有利于对造价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又可以准确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3.2注重系统间交互融合

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很多辅助系统,如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及施工系统和企业信息的管理系统等,只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交互融合,才能顺利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一方面,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改进造价管理的方式,做好造价信息采集、分类和规划管理工作,以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数据的控制与使用。另一方面,造价信息的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之间的交互融合需要贯穿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造价信息技术和资源共享的作用与价值,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3.3完善造价信息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其进一步完善造价信息数据库,以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局域网,并将其延伸到造价管理方面,以提高造价管理质量与效率。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将电子模式与纸张模式有机结合,借助网络技术对工程造价的数据信息库进行完善,内容包括工程费用组成、材料价格与报告日期等,这样既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又可以保障投资资金的合理利用。

篇(3)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各大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并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引入与研究。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引入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进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提高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应用技术概念十分的宽泛,并且这个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在扩大之中。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发展到不同的阶段,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扩大。计算机应用技术还可以改善企业办公的工作方式,使工作更加方便,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企业可以快速整合客户的信息,该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交流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

3.1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或者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信息的掌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商人可以在其中谋取利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是企业能否成功竞争过对手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信息获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常关键的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将信息以纸质形式保存,必要时再存取[1]。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在建立信息时,依赖人工,同时出错的可能性比较大,工作量比较大。而且从经济效益出发,大量的人工以及劳动者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收集数据存在偏差,且耗费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在查阅资料时,也有错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员工通过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立数据库,并快速保存资料,实现企业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3.2提高办公效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或者接受新的数据,也会不断地产生无效数据,日积月累,信息量庞大、复杂,如果这些数据不经过有序的管理处理,将会严重阻碍工作效率。同时,在信息管理上,工作繁琐、效率低下。企业引入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实现企业信息自动化,大幅度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量以及用人成本,使庞大复杂的信息简洁化,办公效率有效提高,并且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它使员工在办公工作中更加灵活,以往在未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之前,企业内部的员工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需要面对面,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之后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的沟通成本,提高了沟通效率。

3.3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够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脱颖而出。企业资产、市场份额、企业文化等都是构成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要素。运用现代技术和各种先进的科学信息管理方法(如系统集成方法)对企业管理框架进行全面梳理,使企业资源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信息化不仅可以规范和完善生产管理流程,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入21世纪,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重大变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在管理决策中,都需要信息化的建设。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正在兴起,通过多种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企业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提高领导指示的精确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4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4.1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影响

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阶段通常是指生产技术的自动化开发和技术控制管理的实施。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信息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是利用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生产模拟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车间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生产指令,而这个生产指令的产生,不再像是企业信息化之前那样,通过一个类似于车间主任这样的职位对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进行命名的传达;实现了企业信息化之后,车间生产的数量质量以及计划安排都是通过计算机应用直接下达的,并且这样的生产指令的产生,也是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对管理者所需要的数据以及生产目标进行了科学的计算之后得到的。在指令下达之后,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随时监控生产的整个过程,及时地记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且对实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监控整个生产过程的目的,同时可以及时纠正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传统的生产线所无法达到的水平,传统的生产线如果需要人工及时的记录数据,由人工进行监管,获得和处理数据的及时性会大打折扣。

4.2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阶段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方向。例如,一个贸易型的企业,由于贸易型的企业不进行产品的生产,所以上文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生产管理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还能够达到其他的关键效果;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对上游供应商、中间制造商、第三方服务商和下游销售部门的信息进行监管,可以促进外部供应商、供应商、服务部门和内部管理的有效结合,在一个企业想要销售饮料的时候,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及时的搜集生厂商的信息、经销商的信息、最新的市场需求数据以及最适合企业的促销手段。如企业不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那么这些数据的搜集过程将会变得十分的漫长,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及时性。现代社会变化迅速,如果信息搜集不及时,那么滞后的信息一文不值。

5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5.1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如果企业想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如上所述,企业信息化实现了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办公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企业信息化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上,还体现在企业工作的准确性上,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的企业最基础的工作都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对比以往的职工处理问题,人工智能能够更加准确地处理相关问题,并且人工智能更加快捷方便,且成本低。

5.2提升信息的质量

在当前的应用层面,尤其是在信息管理过程中,类似的信息重复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全面提高信息采集质量。为了提高信息质量,收集具有价值的、真实的、可靠的信息,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搜集企业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符合逻辑或者是算法的筛选;在搜集信息数据的过程中,需要符和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主要工作项目、管理及相关信息的梳理,并输入到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中,建立完善、全面的数据系统。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充分实现电算化[2]。

6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操作

6.1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整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将企业的工作模式数字化,主要包括关联交易处理、企业现金划拨、客户信息、员工信息等,并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将这些工作流程进行集成。企业是由各个不同部门组合而成的,各个部门之间相辅相成,不可能存在企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就能够将企业管理好,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之间必须要设计合理的沟通程序,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良好沟通。大型的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会明确好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程序,避免企业无序的进行运转。因此,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如何更好地进行整合,势必会利用到计算机应用技术。

6.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效益。时间就是金钱,企业需要降低时间成本从而提高效益,这就需要引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且充分利用此项技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但是同时现在社会接收到信息的途径非常多,需要处理的信息也非常的多,因此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引进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就是庞大的电子数据该如何处理。过多的无用的信息将会严重的降低企业的信息化处理速度,因此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企业的内部也需要设计合理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流程,避免重复、无用、错误的信息产生,避免浪费时间在处理无用。错误的信息上。

6.3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冲击,以促进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是:有效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程序有很多,市场上为了迎合不同需求,技术开发者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满足不同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在选择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形成链式的管理结构,它可以促进企业在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这种运作方式,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和客户信息[3]。

7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每时每刻企业都会接收和处理信息,不可能再依靠传统的方式不断地重复记录这些数据,并且依靠人工去处理这些数据,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要比人工处理的数据更加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提高企业对信息的处理效率,必须要引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只有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蕾.探讨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12):8.

篇(4)

2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采集和统计现状

2.1总体概况

目前在国家层面,可再生能源还没有被完整的纳入正常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目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分只有核电、水电和风电有较规范的宏观统计数据。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中仅在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中有水电、核电和风电的总比例。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在其一次能源生产中分别给出了水电和核电的生产量,在能源消费中分别给出了分地区农村非商品能源(沼气、秸秆和薪柴)情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则缺乏统一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制度,也没有约定的公布制度。农业部门、建筑部门也各自有一些针对本部门领域内可再生能源的统计数据,但主要针对农村和建筑节能应用而不是资源能源化的利用,给出的数据往往不足以支持有关资源能源化利用的决策和规划。这些统计数据覆盖的大都是电力生产,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其他情况很少涉及。中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行业协会虽然有年度的数据统计,但其统计渠道不完善,数据也仅能够反映部分产业状况,不够全面和翔实,并且因为利益相关问题其数据指标设置也各尽其所。

2.2风能领域

风能领域涉及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风能资源信息;二是风能利用(发电)信息;三是风能企业(风机制造业、发电企业等)信息。风能资源信息的收集和统计主要是由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负责。2003~2006年,国家气象局完成了全国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2007~2011年承担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财政部《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项目,该项目以10m高度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获得年平均风速,通过数值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完成了水平分辨率为1Km*1Km、高度为70m的年平均风速和风能功率密度全国数值图谱,并计划生成80m图谱。同时,由国家发改委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已建成风能资源信息数据库,并正在开发共享服务平台。风电场建设及风机制造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目前主要有国家风电信息中心即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中国风能协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三家单位从事此项工作。这三家单位信息采集渠道各有侧重。国家风电信息中心以风电场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掌握风电场建设数据,但是对风机制造和零部件生产等信息基本没有涵盖。中国风能协会从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供货和建设情况收集整理数据,数据侧重于企业本身并兼顾风电场装机信息。中电联通过电网公司获取各风电场装机和上网电量信息。这三家单位收集的信息涵盖了风电制造企业、风电场建设和电力生产整个产业,并且其之间的信息可以相互校核、验证和补充进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在数据采集方法上国家风电信息中心采用了在线填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而且可以在数据库系统之上完成各类汇总统计,可发展为动态分析模式。风能专委会目前的收集方式还是通过Excel文件填报,其表格还是比较简单的文字说明性填写,收集上来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格式化进而展开分析,无形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中电联利用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利用其IT系统并结合运行多年的统计报表系统完成信息的收集汇总。此三家单位分别通过中国风力发电工程信息网(/)、风能专委会网站()、中电联数据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站(/)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小风电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目前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负责。其统计方法主要是向主要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或电话调查,由企业上报后,校核汇总,信息采集频率为一年一次。数据指标涵盖企业概况信息、生产经营信息、产品信息及销售信息等。

2.3太阳能领域

太阳能领域的信息采集主要包括太阳能资源分布信息、太阳能发电信息、光伏产业信息、太阳能热利用信息等。太阳能资源信息的收集由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具体承担。我国从1953年开始测量太阳能资源,气象站台从70个发展到现在的2610个。1993年以前全国有66个气象台有水平太阳辐射、散射和直接辐射数据,1993年以后,全国只有17个气象台有水平面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通过气象站台的历史数据结合GIS技术绘制了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并提供了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太阳能发电信息依据太阳能发电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无电地区通电、通信和工业应用、公共照明和分散利用、城市光电建筑和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等领域。其中,通信和工业应用及公共照明与分散利用等两个领域目前暂无可靠的统计部门进行统计分析。无电地区通电领域,主要是依托较大的国内或国际合作项目,包括200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动的“送电到乡”工程、中荷“丝绸之路光明工程”、世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REDP)”和国家扶贫项目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收集,但截至目前,没有一个机构能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数据汇总并提供公共共享。城市光电建筑的信息采集是建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对原23个城市范围内试行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建科[2007]271号)的修订基础之上,形成了最终《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并于2010年3月16日正式实施。统计范围覆盖全国城镇和农村范围内建筑基本信息和能耗信息。统计方式为全面统计和抽样统计相结合。报表制度自2009年年报开始起执行,首次报送时间为2010年10月31日前,以后为次年4月30日前报送。不过,统计指标相对简单,光电建筑应用只有安装公司名称、安装容量信息,这些信息只能反映宏观信息,对其工程信息、发电信息和运行效果都没有涉及。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信息采集主要依托国家示范和政府补贴项目的开展,信息比较丰富但公开的很少。其中“金太阳工程”的申报信息由财政部负责收集汇总,工程信息则由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金太阳数据中心负责,但可以查询到的信息只有批准的示范项目名录,数据只包括项目名称和装机容量。需要政府核准电价的项目,目前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负责信息收集和汇总,要求各省能源主管部门上报核准光伏电站工程信息,但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能源局对此的正式授权。太阳能光伏产业信息主要集中在硅材料及硅片生产企业和太阳电池及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两大部分信息。其中,硅材料和硅片制造企业信息目前主要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收集统计。该协会通过向会员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专家跟踪的方式完成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调查问卷一般一年一次。信息主要在其每年的行业发展报告中,此报告为收费阅读;太阳电池及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信息的统计相对多元,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以及部分信息公司都在进行统计分析。各单位统计重点略有不同。太阳能热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太阳能高温热利用以及太阳灶和太阳房等。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取暖系统等,太阳能高温热利用主要是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信息采集现状和光伏产业比较类似,但光伏产业的设备生产的信息目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需加强协商解决信息共享问题。

2.4生物质领域

生物质领域的信息主要包括生物质资源信息、生物质能信息、生物质产业信息、农村可再生能源信息。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资源、畜禽粪便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负责,该单位于2009年按照《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技术评价技术规范》对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形成了调查报告,但尚未对外。畜禽粪便资源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主要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和中国沼气学会负责。中国畜业协会按照《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专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的要求负责畜牧业产业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并负责编写《中国畜牧业年鉴》。但是统计数据缺乏大型养殖的分布、数量和分级的信息。林业生物质资源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由国家林业局生物质能源办公室负责。林业局于2004年开始到2008年历时5年完成了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获得了能源生态林的基本信息。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等资源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年鉴》。根据生物质能应用的方式和范围不同,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目前尚无专门机构从事此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生物质能行业的信息统计工作相对分散,受制于行业本身特性,包括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稳定性和持续性相对较弱、各细分行业发展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现有信息统计分别分散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和个别专家手中。农村可再生能源信息由农业部科教司能源生态处负责实施。农业部科教司生态处从1980年开始就实行了《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统计报表制度》,积累了30年的数据和经验,目前每年的统计数据在生态家园网()。

3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采集和统计面临的问题

3.1可再生能源领域数据的自身特点让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变得困难

首先,可再生能源领域涉及的数据量大,覆盖面广,内容多样。可再生能源从资源角度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自然界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从能源利用角度又包括发电、供热等不同的应用;从技术角度看每种可再生能源又有不同的技术参数信息;从产业角度涉及到不同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企业信息、生产运营信息,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既有静态平面数据,又有动态空间信息。其次,可再生能源领域涉及的数据具有跨部门、跨区域特点。可再生能源领域信息涉及到工业、林业、气象、环境、农业、水电等众多行业部门,覆盖国家全国34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的数据信息特征不同,部门与部门的分割、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分割使得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变得非常复杂。除此以外,可再生能源信息数据还具有时间序列长、数据空间特征明显等特点,这些特点都让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变得困难。

3.2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和统计的基础工作薄弱,很多领域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不系统,甚至是一片空白

从前面的现状调查可以获知,可再生能源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只有极小部分领域的基础工作相对扎实。如在农村能源领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能源生态处拥有一套运行30年的数据上报系统,现有的报表系统指标设计科学、完善、内容丰富,并实现了制度化的上报和公布体系;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风电场建设及风机制造信息的收集和统计方面的基础工作也相对扎实。目前,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虽然是开展了,也有相关的部门负责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但不够系统和完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主要依托某类或某个项目开展的信息收集统计工作,没有形成定期的数据调查和汇总机制。例如:大型并网光伏发电主要是根据“金太阳工程”的申报信息获得,热水器主要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上报信息,均没有形成信息定期调查和汇总机制;(b)缺乏严格的数据上报监控、检查和审核程序,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无从保障。(c)数据调查信息不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数据,前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进行了摸底调查,主要侧重在电子器件的制造领域,但关于光伏电站的信息采集工作尚不完全。(d)数据信息分散,不系统。如生物质能信息的收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一些项目信息,一些协会也有分散的各类汇总数据,缺乏系统性。(e)统计口径不一致,各个部门主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口径标准各异,不规范。比如装机容量指标,2009年中电联统计的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613万kW,而风能专委会统计的装机容量为2580.53万,两者相差967.53kW。分析原因是两者对装机容量指标的定义不同,在电力行业装机容量指的是实际投入运行的有效容量,而风能专委会的统计则包括了安装完毕但没有投入运行的容量。还有一部分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统计工作仍然是一片空白。在光伏发电中,通信和工业应用、公共照明和分散利用等领域目前暂无可靠的统计部门进行统计分析。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装备制造业等也没有可靠的统计部门和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产业信息,比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三大产业的产品品种规格、年产量、实际安装量(销售量)、销售额、出口量、产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就业人数、人才类型分布)等,均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计,对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制定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3已有的统计信息分散在各个组织机构中,缺乏有效地沟通共享机制

从前面的现状可以看到,各个资源信息的收集主要由各组织机构独自进行,协调沟通不足。一方面,有些数据信息,不同的组织机构和部门都展开了收集和统计,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而另一方面,有些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却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展开收集和统计工作,造成了数据信息的缺失。而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共享机制,以调动其各组织机构的积极性,互通有无,有效共享,整合数据资源。3.4缺乏信息化的报送手段在已经展开的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和统计的工作中,只有部分领域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实现了信息化的采集和报送方式,大部分还需要以手工方式填写和报送。效率极低,不利于对数据质量的有效审核、监督、控制和管理。

3.5缺乏专业的调查统计人员

从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基础现状的调研中,发现统计调查人员专业性不强,同时统计调查人员不固定,造成对数据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和重复计算,已经开展的数据采集从源头上就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4对策与建议

4.1成立一个权威的职能机构,负责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需要在国家能源局的管理和指导下,成立一个权威组织机构,如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法律保障层面上,该组织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相关立法支持,应获得国家统计局的帮助,在国家统计局建立统计备案,在国家统计法指导下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建议尽早启动相关研究,搞清我国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收集和统计建设的相关立法内容、程序和步骤,最终将国家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收集和统计建设以立法的形式写入《能源法》或其他更高层次的法律法规中。技术层面上,该组织机构应得到国家能源局的支持,获得国家能源局信息收集的正式授权,进行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信息采集,并依法进行一些专项调查。我国所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公司、企业和研究机构,有责任依法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填报统计数据。在操作层面上,应整合现有组织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资源。对于现在已经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统计系统,应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协调下,加强与数据拥有方的联系和沟通;对于尚未完善的领域,应获得国家统计局的帮助,在国家统计局建立统计备案,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通过优化整合,打造一个完善的可持续的数据采集和统计体系。

4.2形成一套研究可再生能源系统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的指标体系,统一统计口径、确定统计时间、范围、空间标准形成一套研究可再生能源系统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的指标体系,统一统计口径、确定统计时间、范围、空间标准。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数据本身、数据的统计口径等要有非常清楚、详细、无歧义的定义,这样才能保证上报数据的一致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信息质量准则值得我们参考。该准则提出了客观、实用、真实和有影响力的几个准则。对于不符合信息准则的EIA留存信息。美国能源部建立了一套管理机制,允许个人寻找和获得正确及时的更正。此外,EIA采用了标准手册体系,以支持EIA信息质量准则,保证所信息达到客观、实用和真实的标准。

4.3设计一套严格的数据核查和评价机制设计一套严格的数据核查和评价机制,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有效性,靠单一来源,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数据收集机制中,一定要考虑多渠道数据来源,以对数据进行核对;另外,应制定具体、易于实施的数据评价指标和数据质量分级表示体系,让数据提供者、消费者能清晰地知道数据质量。为了鼓励各数据来源单位提高上报的数据质量,还应建立数据来源的评价机制,对每个数据源提交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定期结果。

篇(5)

现代企业经营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信息为先导,以信息为依据,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认识企情、制定企策的重要依据,而信息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将直接影响以此为依据的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统计信息质量,使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是摆在广大信息统计部门及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提高企业统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

(一)科学决策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企业的科学决策是建立在大量准确详实的统计信息基础上的。统计信息是按照国家统计的法律和制度采集的规范的、系统的信息,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是认识经济社会现状与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科学决策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企业战略及战术决策制定的信息依据上面。所以,更加注重信息在结构、区位、趋势上的分析研究,更需要了解的是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的差距和可供学习的经验。更要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特色研究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善于运用统计信息资源,对于企业提高决策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管理工作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企业信息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信息统计的制度建设仍然滞后,统计工作不能快速、灵活地满足企业管理工作不断提出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决策和管理工作需要质量更高、内容更全面的信息统计,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对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规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努力满足各企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三)基层统计单位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基层统计部门既是信息统计信息原始资料的提供者,又是统计信息的使用者。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基层统计部门在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上显得更加微观,更注意企业所处行业、领域的统计信息,更注意自身在行业、领域内所处的地位。这些信息对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今后,企业统计信息工作要主动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以信息统计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快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强化统计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功能,建立一套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统计制度,积极探索完善统计工作的新路子,更好地发挥统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策略思考

(一)统计部门与企业管理部门相互交流

统计信息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提高对统计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获取统计信息使用者的满意。统计要提高自身的质量,就必须与统计信息最主要的利用方,即企业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在了解管理决策过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管理决策中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和意见,最终建立可以满足企业管理与发展需要的指标系统,从而使数据更好应用。在与管理部门进行交流的同时,要建立其他机构对数据质量的反馈渠道,充分吸纳和考虑这些信息使用者的意见。要利用多种形式定期进行信息使用情况的反馈,对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措施积极研讨,有步骤地推进统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树立新的统计信息质量观

提高统计信息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但是在不同时期对统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标准,明确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和概念,树立全新的统计数据质量理念,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必须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即使准确性相当高的统计信息,如果时效差,或者不为用户关心,仍达不到质量的标准。对统计信息质量评估判断标淮的思维须从狭义转向广义,要从过去的只重视收集生产转为生产和营销并重的观念。要从过去单纯注重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扩展到提高信息的时效性、科学性多维的质量内涵,既要抓信息的准确性,又要做好统计信息的解读,形成统计分析研究成果。以逐渐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数据质量的标准。以新理念来确立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开拓新局面。

(三)建立完整的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

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质量管理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统计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关键。从近几年的实践看,企业信息统计以周期性的综合统计为基础,以专项统计为补充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企业提供了一大批有效的统计信息。但同时现有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与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发展的进程相比,还是滞后的和不适应的。传统的统计方式与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创新的思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计制度方法。

企业信息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要从有利于及时、快速、难确地采集统计信息,有利于多角度、多层次加工统计信息,有利于全方位、宽领域地分析统计信息,有利于满足企业近期和长远发展需要来进行。我们要在遵循和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总体改革思路、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结合企业决策需求,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力求实效。

(四)构建统计质量技术保障体系

1.建立规范的统计信息采集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规范的统计信息采集质量控制制度,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按采集工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作为企业的统计,要从统计数据的源头严格控制。从原始记录、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的全过程,从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口径,包括范围,取得渠道,以及如何建立原始记录,如何利用会计和其他业务部门的资料,指标的来龙去脉,信息的采集操作流程全部制度化,建立生产统计数据全过程的各环节管理和协调系统。二是实施目标责任制全员质量管理。要对生产出来的统计信息质量从记录、查询、核实、通报、加工,形成有效信息产品直至提供到统计信息的用户使用者手中,每一环节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统计人员。保证调查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工作都有责任人监控。重点是减少调查误差、技术误差,保证对原始信息的采集和初级加工。。在企业规范的统计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制度基础上,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信息质量,同时又能为企业的管理层决策提供真实、有效、及时的信息依据。。

2.建立规范的统计内部质量评价和管理系统

规范的统计内部信息质量自我评价和管理,是改进和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信息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第一,要建立健全统计质量评估机构,把各统计承担部门联合起来,对统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具体分为三类:一是各统计承担部门对各部门的主要指标进行自我评估;二是在各部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统计主要指标进行会审评估;三是由部门领导主持的各统计承担部门参加的对重要指标进行大数审核。第二,扩大评估内容,要从主要评估统计数据扩大到评估主要统计数据的来源方法,评估统计交叉数据并保证其合理性,评估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评估不同时期统计数据可比性。第三,使评估制度规范化,从时间和内容上加以固定。

参考文献

篇(6)

总体上看,神华集团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总部要优于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的主要载体是应用OA办公系统,各个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档案管理传统方式与信息化有畸轻畸重的倾向

档案管理在实践中有两种倾向:一是重传统轻信息化,另一种是重信息化轻传统。企业内部领导的认识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的结果。 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少,手段落后,仍处于传统的管理阶段。有些企业的领导对信息化抱有较高期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多,档案管理也受益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同步得到发展。档案信息化水平走在整个集团的前列,但陷入了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对一些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重视不够。

2.公司上下级之间档案信息共享不充分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一种条块分割的方式,各个单位的档案管理相对独立,上下级单位之间档案管理也基本上很少有业务往来。由于档案自身的复杂性,档案管理体系亦比较复杂,分散管理是其突出特点。除集团总部外,各子分公司都保存着大量的档案。多头管理,造成了管理标准化的困难。在具体管理细节上,各单位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机制,使档案信息不能充分地共享、充分的利用。

3.档案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

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企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有的公司虽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档案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档案信息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未能得到利用,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浪费状态,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4.档案信息资源基础比较薄弱

有的企业档案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队伍配备较弱,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档案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要实施档案信息化,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配备懂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因此,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5.档案信息保密工作需要更加重视

神华集团虽然经营以煤为主的传统产业,但不乏新建了许多有很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就属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即使是在煤炭生产领域,也有众多的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技术,不仅仅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也事关国家利益。但在这些技术档案的管理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专门的机构。这是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高中央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途径

信息化系统正在演化成为企业业务运行的基本方式,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企业信息的支撑平台。对档案管理活动而言,同样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数字化的新课题。神华集团档案管理要利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时机,结合集团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探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1.准确定位,将档案管理纳入集团信息化发展战略

神华集团从战略高度来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2008年,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制定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在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档案管理做到分类科学、排列有序、查阅方便、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档案管理能够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同步建设、同步发挥作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应当纳入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的总体方案,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协调下构建和应用。

2.确立规范,形成统一的网络平台

建立一致的数据规格标准和统一的数据管理、应用规则,是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集成的主要途径,因此,档案管理也必须适应信息化的基本原则。神华集团各个企业存在着分散和跨行业等特点,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常常遇到个别单位过分强调特殊性,管理方式不可更改的情况。这种实质上漠视标准化、拒绝采用标准的做法极其有害。采用标准意味着系统性的进步,对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注重安全,建立统一的数据备份中心

篇(7)

联合国研究机构1990年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时至今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技术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知识为主导,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整合和繁殖的过程,累加和创新,产生最有价值的产品型知识和最重要的生产力。这一显著的特性,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企业的运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思维和管理方法上的挑战。而知识管理正是企业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而做出的战略反应,企业加强对知识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

1.知识管理的概念

最早提出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概念的是“世界知识管理之父”斯威比(Karl-Erik Sveiby)博士。最早知识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应用于企业,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经常引用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来自资深知识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Yogesh Malhotra,他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2.企业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管理的狭义理解,即从企业内部来看,包含了对企业组织、信息和人三方面进行管理的内容。

(1)企业组织的管理。把知识管理引入到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扩大了知识的共享范围,使得组织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一个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系统。比如在企业不同管理层中设置承担宏观控制职能的知识主管(CKO),承担中层指导职能的知识管理项目经理(KMPM),以及承担微观操作职能的知识工程师(KE),他们构成了组织知识管理的驱动者和建筑师,这些便是企业重视知识管理的战略在组织结构中的体现。

(2)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的理论体系是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源。它是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基础,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 离开信息管理则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

(3)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更关注的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在信息获取的整个流程中人才是真正居于核心地位的。知识管理认为对人的管理既可以提供广泛的知识来源,又可以建立良好的组织方式用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有效运用,这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总的来说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现知识共享,其二是实现知识创新。

二、企业信息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竞争,就是企业为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有关企业自身、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竞争策略的情报所必需的信息而产生的竞争。企业的信息竞争力简言之就是企业在信息竞争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基本竞争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创新性、智能化、数据化和高效化。

(1)创新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范畴,而且是一个广泛的实践范畴、社会范畴和经济范畴,知识与人类社会的环境、社会主体和客体全面同步同向地前进。“知识”创新包括了产品创新、价值和行为表现变革等,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2)企业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信息竞争能力的标准之一,是属于知识管理水平层面的标准,主要用来分析、评测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共享信息和分享思想。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3)数据化和高效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由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矩阵链;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起着对信息的收集、筛选、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的若干个功能。一个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缩短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简化人为的协调,即可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从信息竞争力的三个特征来看,企业信息竞争的内涵已经大大拓展,它不仅仅停留在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只与技术相关;更是一个知识层面的竞争,是基于知识管理的一种竞争。

三、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推动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建议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引起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变化,知识管理理论更是为信息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和发展战略,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管理界的共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知识管理状况的改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主要途径是:

1.有效编码企业知识

所谓知识编码化就是对知识进行输入、分类、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 使其便于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可见,知识编码化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提升信息竞争力的的基础性工作。

(1)显性知识的编码。对显性知识(包括专利、商标、商务计划、市场研究以及客户名单等)可以采用编码化的策略。可以从书面资料的电子化工作入手, 将企业内外部的相关资料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方式形成电子文件, 建立一定的目录系统进行电子管理,这样就可以在组织内重复使用,这将为今后企业建设数据库、内部网络打下良好基础。采用这种策略,要着重激励员工,将知识记录下来。在欧美公司,强调搜集、分配、重复利用和测量已有的被编码的知识,实践者们运用信息技术捕捉和分配这些显性知识。

(2)隐性知识的编码。隐性知识体现于企业价值文化之中, 存在于员工的头脑里面,不易把握, 但由于它在企业知识中的比重较大, 价值含量也高, 企业还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企业知识管理人员组织各方面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相关人员,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市场竞争、长远发展和形成、保持竞争力的需要,采取知识地图、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地识别和挖掘。然后对所识别和挖掘出的隐性知识从重要性、获取难易程度、可共享性、独有性等方面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测度;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使零散、无序化的员工隐性知识有序化、组织化,最终实现编码化,逐渐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知识。

2.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传播和共享开创了一条简单快捷的通道,传统的以静态的数据或信息为特征的一次、二次文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 企业要想提高信息竞争能力,必须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条件与用户的信息需求,并进行系统地综合和分析,必需支持网络信息技术。这样的系统应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信息存储子系统和信息查询子系统。

(1)信息采集子系统就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对企业所需得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并且将搜索到的信息资源交送到信息处理子系统中进行整理、标引建立相应的索引数据库,最后存入到信息存储子系统中。一般包括对信息的选择、下载、过滤、整理和评价这些基本模块。

(2)信息处理子系统主要利用强有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组织所采集标引的信息资源,形成索引数据库。这里可以说是企业掌握最新内外部环境的基础数据,也是用户了解企业最新动态的基础。

(3)信息存储子系统就是组织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信源组织的调整和重组。

(4)信息查询子系统是帮助企业员工、管理人员和用户查询信息资源。

3.建立企业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

加快内部信息和知识的传递, 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 这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和员工数据库等,但是拥有企业自身知识库的却不多见。

知识可以理解为组织起来的信息,知识库就是将信息网织成各种关系的模式。当数据串连起来形成信息,再依次经过组合和重组并变成有意义的知识簇时,知识库的构建便开始了。

企业可以借鉴微软知识库建立的模式。首先知识库的内容要广泛,要尽可能包含企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可把敏捷供应链的成员各自现有的知识识别、分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该系统应确定供应链中常用的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且介绍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以及专家的情况,用数据库和网页作为载体,该知识网络应该为成员间的交流提供诸如电子件、声音邮件、在线论坛、音频会议与视频会议等基本的交流工具,并且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交流结果及时存入知识库中。

其次,企业知识库除了支持静态查询,还应支持动态的问题解决,可以提供一个搜索引擎,企业内部可以使用关键字、全文等多种技术搜索信息。这样的知识库更像一个传真支持热线,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

总之,企业知识库的建立,不仅可以积累、保持信息,让信息和知识有序化, 还有利于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使知识库真正成为信息的源泉,实现组织内部的协作与沟通和对客户知识的有效管理。

4.培养知识员工

企业信息竞争能力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资源,也是一个动态的能力实现“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形成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以及利用的过程,它不仅仅与技术相关,还需要与“知识员工、过程”有机集成,需要充分与知识员工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成为核心资源,员工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员工与信息相互作用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动态联系。知识员工的管理也正是知识管理中对人的管理的体现。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知识员工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通过一定的技能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的人。知识是由人脑中的信息进行编码而生成。在知识转化为能力之前,必须先将其中包含的符号或数字翻译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就是对知识的解码。知识员工就是从事这一复杂的创造性思维工作的人。因此, 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将依赖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来实现。在知识转换为竞争力的过程中,知识资源通过知识员工这一转换平台转换为竞争力。

四、小结

信息竞争能力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而从知识管理的层面来提升企业的信息竞争能力更能对外及时准确地把握行情和技术发展动向,对内能灵活地对策协调自身力量,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就会更加主动,利于不败之地。因此,正确认识信息竞争和知识管理的关系,用知识管理思想提升企业信息竞争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将关系到企业能否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谢爱辉:试论我国企业信息竞争力[J].经济师,2005(2)

[2]袁单强: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知识管理[J].价值工程,2006(9)

[3]曹如中等.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

篇(8)

1企业间信息系统

企业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IOIS)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嵌入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之内,能够支持或者赋能企业间关系、交易和合作的信息系统。IOIS可以跨国界、跨地区、跨企业对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它又能利用其独特的功能创造新的经营模式((BusinessModel)、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企业间合作、协调方式,甚至改变竞争规则。IOIS己经成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和电子化企业中最重要的要素,正快速成为企业竞争成功的基本资源。

根据IOIS是用来支持价值系统中企业之间垂直的买方-供应商关系,还是作为执行共同价值活动的企业之间的水平连接,可以将IOIS分为垂直型IOIS和水平型IOIS。垂直型IOIS是由互补的、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组成,它们不仅所执行的活动不同,而且各自的议价能力也不同;水平型IOIS不仅支持同一个产业内竞争者之间合作,而且可能也跨越不同的产业。

2协同商务

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commerce,简称cc),它被誉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系统,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Group在1999年提出的,GartnerGroup对协同商务的定义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主要是通过对与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力能力,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就协同商务概念而言,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不仅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的一系列链接。“协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有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另一层是指企业内外资源的协同,也即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协同商务本质就是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和知识的传播,协同强调的是整体的组合效能大于个体的功能,而没有对整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之和的原因进行严格区分。

3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

3.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的特征

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所要求的是在系统的层面上协同沟通,达到企业间资源共享。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现代网络技术与Internet的广泛运用。企业间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其信息系统的协同离不开Internet的运用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

(2)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交互性。要构建企业间的协同信息空间,离不开协同双方信息的交换、由此形成双方的互动和反馈,由此最终形成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

(3)各企业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在进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合作之后,企业内部商业机密有信息泄漏的可能,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在协同工作构造协同环境的同时,仍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4)企业间数据标准的一致性。数据实时交换,意味着企业间要能达成协议,彼此之间使用共同标准和格式的数据。

3.2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的难点及不足

(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要在信息系统之间达成协同,需要不同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某种协议或其他技术手段连接,共同工作。然而大多数企业都在考虑协同应用之前就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要求协同的信息系统绝大多数都是由不同的软件公司开发的,这造成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异构性,这就为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解决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异构性,保证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成为当前企业信息系统跨边界协作的一大难点。

(2)信息系统协同的安全问题。

信息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企业间协同化的信息系统要求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更加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增加了隐患,具体来看,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隐患: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泄漏;使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于更易遭受黑客及病毒的攻击;企业内信息系统对外部协同系统的依赖性,使企业内信息系统运行时稳定性下降。

(3)信息系统协同的数据存储和格式问题。

大多数的企业间的业务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分散而非集成的,不同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之间存在没有统一定义的数据格式、测量单位差异等问题。

4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协同商务的核心是各有关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共享。作为协同商务在企业信息系统的方案,协同信息系统实施策略应该是实现与协同伙伴的信息系统协同,以系统的整体应用为核心,将企业内外部的所有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它一方面需要的是各个信息系统之间能够互相访问,对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能够集中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在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后,同时增加信息系统的透明度,使企业之间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协同,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到最终的客户服务,都需要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达成企业间战略合作的口的,整个价值链网达到价值最优、资源配置最佳,由此带来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上升。

协同商务环境中有其成熟的理论支撑和全面的技术支持,它能够克服不少在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过程中的不足。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是解决协同过程中所产生矛盾的有效方法,是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有效途径。

(1)通过协同商务在企业间建立的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业务有效的链接。

(2)协同商务平台的集成入侵检测功能和协同商务基于权限的设定方式,提供各企业的登陆、安全认证和授权,完成企业身份的授权、审查和管理,以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让所有企业的认证统一在同一个模块下完成并接受用户的查询条件。

(3)协同服务中心用于记录协作企业间的共享的数据,并提供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一。企业需要将共享数据上传到协同服务中心,同时企业也需要从协同服务中心获取其他企业所共享的数据,即企业间信息交流传递要在协同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交互,联合信息采集、查询结果集成也要在此功能模块中进行处理,为企业产品的协同开发提供公共的工作空间。

篇(9)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9-0055-02

一、健全企业信用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实践

“指导金融延伸服务,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创新的工作模式是:由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在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过程中发现比较好的中小企业,并确定为主动上门服务的对象,由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完善财务体系,对其信息进行核查,看其是否符合信贷准入条件,如果符合,进行贷款支持。这项创新活动,主要突出三点:一是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征集,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做为筛选、确定优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对象的基础,搭建起政银企信用互动平台;二是将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延伸到主动指导帮助优质中小企业健全和规范账务体系,从而得到真实、透明的信息,做为信贷营销的前期准备;三是将最终目标放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个政银企都高度重视的问题上。通过组织开展“指导金融延伸服务,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创新活动,即体现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征集,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又体现出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主动到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实际行动,引起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和配合。

(一)健全组织

唐山市金融系统、市各行(社)、各县金融系统三个层面健全组织机构。确定各金融机构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明确责任,找好工作抓手,防止各金融机构今天信贷部管,明天公司部管,后天负责征信的部门管,最后又交给小企业信贷部管,互相推诿,不负责任。

(二)组织试点

首先在遵化支行进行试点工作,在总行、省行征信部门的指导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与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小企业的沟通;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引起政银企各方重视;三是制定严密工作方案;四是采取多种措施督导;五是通过征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筛选确定重点服务企业。通过以上工作,试点取得了一定效果:截止到2008年底,人行遵化支行征集入库中小企业信用档案400份,占全部未发生信贷业务合格中小企业的80%,通过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征集,在各金融机构指导服务下,有8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2224万元。

(三)动员推广

一是人行唐山中支与市工促局联合组织召开全市“指导金融延伸服务,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金融创新推介大会。唐山市辖区各金融机构行长和信贷部门负责人,市县(区)工促局局长,市政府金融办主任,市、县人行行长及中小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上由试点单位人行遵化市支行、遵化市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唐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市人行行长、工促局局长及省会中支征信处长分别讲话,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形成政银企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按照会议要求,唐山市各行(社)分别召开本系统动员会议,进行专门动员和具体安排部署。三是各县(市)人民银行组织召开本辖区金融系统动员会议。从而确保了试点经验在全市迅速推开。

(四)发挥征信功能

为确保金融创新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及时组织指导各金融机构,用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征集资源,认真筛选延伸指导服务对象。按照初期每个县级金融机构不少于3户,以后多选不限的原则,以市分行为单位,逐步建立起延伸指导服务备选中小企业库。并对所确定的重点服务对象,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深入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进行延伸指导服务。对通过指导服务达到信贷准入条件的中小企业,及时纳入审贷程序,发放贷款,对经3次指导服务仍未达标企业退出指导服务。同时,一经指导服务,都填写服务档案,将服务对象、存在问题、指导服务措施、服务效果等及时登记入档保管。

(五)加强考核督导

一是健全督导台帐,实行金融机构报送《中小企业指导服务月报》制度,并由人行按照月报,建立起监督台帐,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督导,防止走过场。二是实行定期通报制度,通过组织召开汇报会、促进会以及定期编发通报等方式,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三是由人民银行负责考核,将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情况纳入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奖惩。

二、关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搞好工作创新,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方面,通过开展企业“一站式”服务创新,组织金融机构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会计账户年检一并进行,使企业一次能完成两个事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据遵化支行调查,仅该支行实行一站式服务就为企业节约开支5万多元,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实行中小企业开户与信用信息采集一并进行的小创新,不仅省时,省事,而且对中小企业参加信用信息征集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能够有效地把住信息采集入口关。通过推行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要求、说明及采集表挂在互联网上由各开户行通知企业下载、填报的小革新,即方便企业填报,又节约费用开支。在使用征信资源方面,我们通过积极探索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对接以及中小企业联保的小创新,解决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中筛选出来的优质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合格的问题,促使19家中小企业获得5400余万元的贷款,调动起中小企业参加信用信息档案征集的积极性。

(二)加强征信宣传,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工作之初,我们曾一度遇到企业不配合的问题。对此,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征信宣传工作。一是以县(区)为单位,组织中小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征信知识培训11场,培训人员1380人次,二是组织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张贴宣传传单,并向重点企业发放宣传传单8000余份。从而收到了较好效果,使中小企业对信用信息征集的认知度不断提高。

(三)提高征信信息的质量,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目前征信信息的低水平,严重阻碍着“征信+信贷”业务的开展。对此,应通过推动非银行信息采集解决征信信息严重缺失问题,通过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分评级以及与财税部门配合开展中小企业财务评级达标活动,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

(四)为基层下放信贷审批权,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供有利条件

篇(10)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34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069- 02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远程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和体制变革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技术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支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萌芽阶段,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将计算机应用作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衡量指标[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本文对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1 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表示信息的发现、传播途径以及对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信息化的载体是计算机和网络。总体来说,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信息技术发展[2]。

企业信息化并不是单指企业拥有计算机和网络,而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等现代化的通信科学技术,结合自身内外的情况和资源,实现经营运作和管理,使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模式的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模式[3]。企业引入信息化概念,实现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经营活动形成数据链,便于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既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2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制约因素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主体地位,国企的信息化建设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企信息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我国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策,对于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认知度不足,观念保守

我国的企业包括国企和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不足。首先,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据调查47. 52%的企业只是利用计算机工作[4],并没有建立企业自己的信息化规划,没有信息中心。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片面保守,简单地认为信息化就是电子商务,对于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知名度、宣传产品,甚至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解明显不足。国有企业观念的保守以及对信息化建设认知的不足,直接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缓慢。

2.2 起步晚、投入少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政策是在国家九五规划中提出的,比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处于刚起步阶段。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大工程,需要资金的大力投入,长期的持续发展方可得到回报。一些国有企业企图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投入获取高回报,却忽视了资金投入的合理结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资金投入少且不得法,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发、维护、更新、利用发展缓慢。

2.3 软件行业水平低、支持不到位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软件行业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稳步向前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软件行业良莠不齐,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开发经验不足,过分依赖国外技术,缺乏针对本土特点量身定制的软件。很难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从某种角度来说,极大地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2.4 信息化人才匮乏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是人才。企业决策者的不重视和资金投入少,使得信息化建设人才极度匮乏,专业素质偏低,既了解本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发展规划又对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精通的复合型人才稀缺,这也是制约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探讨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对国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自身特点,适时调整战略战术,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契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结合我国国企的现有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进行探讨。

3.1 国有企业转变观念,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转变意识,国有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不高,企业信息化是涉及企业生存和前途的工程,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依托于信息化,其所指的绝非仅仅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本身。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注重人员的管理和培养,加快提高信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国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信息和丰富资源,促进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国家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促进信息化建设

国家政策的扶持是国有企业信息化全面建设的主导力量,国家应该在政策法规、财政、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帮扶。美国日本政府相继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5],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有益效果显而易见。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信息九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国有企业在政策指引下,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全面促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大跨度发展。

3.3 加速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软件行业的技术支持,软件行业的落后直接影响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加速软件行业科学有序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成熟完善,有利于国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4 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施信息复合人才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长期任务,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我们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根据国企发展方向,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同时,注重企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战略,走出去,引进来,为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资源。

中石油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变革是从信息中心的改制开始[6]。面对庞大的信息系统彼此孤立,信息采集和管理相对混乱的局面,中石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深刻体会到IT的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性,开展全面建设战略,才能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加快发展。2002年5月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担任,负责整个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决策、推进与协调。引进了成熟的信息化处理平台,制定统一的采集、编码、数据传输标准,出台统一的管理制度,培训大量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分离后,中石油的信息化决策管理进入了更高决策层,而技术服务也更加规范化。利用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管理、整合的数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优化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活力。

4 结 语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认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借鉴经验、注重人才培养,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资源,优化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邱长波,施梦,张佳. 企业信息化关键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24(5):535- 541.

[2]L Chung,J C S do Prado Leite.On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M]. Berlin,Heidelberg: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9:363-379.

[3]胡元岭,刘华峰.浅谈我国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3):110-112.

上一篇: 日常化学知识 下一篇: 银行业务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