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6 17:2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2)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3)

一、前言

国家在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化的改革,在现有基础上,要实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才能够更好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土地浪费、利用率不高、部分土地闲置的现象,这一情况,对于农民的收益有着严重制约,而且土地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使用的不合理,保证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二、现有土地制度中的问题

1.土地所有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我国法律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所有权归于集体。但是由于集体这个概念很广泛,相关的法规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出现了不明确,使得产权排他性的原则不能够明确体现,对产权的约束力也就随之下降,土地纠纷问题十分严重,集体的土地因此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土地所有权往往是掌握在国家手中的,对于土地的管理处置权也主要由国家掌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集体土地的征用方面。相关法规规定,集体的所有土地进行转让处理时,首先先由国家对其征用,并给予相应的土地补偿费用,再由国家进行转出,这样导致了集体不能享有土地的出让权,并且本该属于集体的出让财产也都由国家收取。另外,国家也严格控制着土地的其他各项权利,包括土地抵押、租赁、承包等,集体对于土地的所有权被完全架空,国家在掌控一切,成为实际上的所有者。

2.土地承包权问题

我国土地政策主要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土地的分配也是按劳动力或人口进行的。为了保证新增人口土地权,对于土地的承包权和承包周期各地都作出相应的整改。这使得土地使用极为不稳定,农民承包权得不到根本保障。农民对于自己土地的使用权还受到随意终止合同、收回土地进行转让等因素的制约。对于土地使用权,农民没有稳定感和归属感,对于农业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地规划,更无法进行长远投资,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大大下降,这样导致土地被过度使用,使得地质严重下降,生产产量不高,对于农业时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3.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行土地制度,除了要把土地交给国家之外,还需要将土地留给集体,这样真正到农民个人手中的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只是极少部分,而且土地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农民承包土地进行经营很有可能会出现亏本,这样一来,导致土地经营没有很好地成效,农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国家应当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切身考虑他们的利益,实施新的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三、土地制度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1.明确土地所有权

为了能够很好地改善时土地管理使用权问题,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明确土地使用过程中主体使用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在我国目前的现状下,相关法规要明确规定,享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村委会,相关法人代表是村主任。对于村土地的所有权应该归全体村民所有,可以对土地进行使用、占有、处理等权利。对于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收益全归村民共同拥有,对于集体的土地进行处理需要听取全体村民或村代表的意见。经同意之后,方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土地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也相应的监督管理,要求农民按照规章合理使用土地,防止土地的荒废、放置,使得土地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土地使用中的耕种、浇灌等要有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得生产最大化。

2.土地分配使用具体到农民个体

对于土地使用的归属问题,要具体到每个农民身上。土地承包权的分配固定到农民个体,使得农民耕种在固定的土地中,对农民做出长远的土地规划有着很好的促进。分配到土地的农民可长期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也可让其家人继承,实现土地的永久化。要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完善的土地法规,严格对土地进行规整和划分,这样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规范土地收益分配

土地收益配合需要做到规范处理。对于进行土地承包的农民按照相关规定要缴纳租地费用,而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土地所带来的收益要缴纳相关的税收费用,其他收入尽归农民所得。在土地承包期限过后,需要根据农民在土地投资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偿。为了减轻农民的负重,在税收、租用方面要制定合理的费用,对于有收成不好造成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应适当予以免收。合理的对土地收益进行规范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耕种积极性,对于土地的使用也能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农业发展得到良好地提升。

四、结论

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制度的创新是十分关键的。要根据我国现行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在满足我国国情的发展情况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涉及农业污染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工业“三废”侵入基本农田、片面追求农业的高效益,农业自身污染加剧、耕地有机质锐减、植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塞、农业害虫天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等,给农村生态和农民带来了严重损害。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危及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很多,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内部资源配置、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市场体系发育等等。据调查,当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这种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资源减少。近二十年,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拓展、农民住宅改善、小城镇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占用了大量耕地。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二)、面源污染扩散。在工业“三废”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污染源的同时,城乡生活污染比重逐渐增加,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城乡生活废水排放占污水总量近一半,乡镇垃圾污染也愈演愈烈。目前乡镇人均日产生活垃圾近1.5kg,夏季达到3kg,且每年约以8%的速度在增加,乡镇现有垃圾处理率很低,必须向集镇周边扩散和向乡村转运,在侵占土地的同时污染水体,一经风吹雨淋,有害成分就会外溢,向下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表明城乡生活垃圾渗沥液中化学耗氧量高达10000mg/l。这些污染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还造成土壤积累性中毒,破坏耕地质量。

(三)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增加,加之使用不当,农业自身污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据调查统计,1990年一般农业区每亩使用折纯农药量为100-150克,而到2006年每亩已达到近300克,其中有机农药的用量占70%左右,生物农药仅占4-6%。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既杀死了害虫,也大量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导致农田生态失衡,害虫抗药性增强,再防治用药量增大,所以农药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使土壤、水体中的残毒逐年增加,最终势必污染农副产品,形成恶性循环。近年进行普查采集的土样及玉米、大米、小麦、白菜、苹果、菜油、猪肉、鲫鱼、鸡蛋等9种农副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有机农药在9种农副产品中检出率在70%,个别农副产品出现严重超标现象,说明土壤、水体及农副产品被农药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二是化肥用量增加。以稻麦两熟为例,每亩平均用量从80年代的10-15kg增加到2005年的50kg,其中有机肥用量不到10%,化肥用量的急剧增加及肥料产出率的下降,在导致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坏的同时,必然产生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使水体混浊,水生生物死亡,直接影响工农业用水。

三是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显著的作用,但可降解地膜应用则严重滞后,加之农民缺乏回收意识,同时城镇生活塑料类制吕废弃物流向农村,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导致作物减产。试验表明,农膜使用后残留1年的,小麦减产7%;连续使用2年的减产9%,连续使用5年的,减产26%。

四是秸秆大量焚烧、弃置。粗略估计每年被焚烧和弃置的秸杆约占三分之二。农村中秸杆随意弃置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且造成了水源、空气的污染,还会造成各类交通事故。每年因秸秆焚烧弃置引发事故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夏秋两季沟渠水质因此而呈深褐色随处可见。

涉及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每次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无不造成事故发生地附近农村人畜、树木、果树、水产养殖、蔬菜及粮食作物严重的污染和经济损失。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范围广、程度深、恢复难,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对策与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务之急是恢复农业和农村环保建设,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生态农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农业生态观。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生态意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宣传舆论工具,尤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阵地,实行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典型,对“生态学”理论开展有计划的整体性、系统性的专题讲座;二是运用现有教育阵地,加强“生态”基础教育,将其列入农民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使他们由自然相互的生态观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三是要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教育部门应将在“九年义务制教育”课程设置上将“生态”课程教育列为组成部分。由此,为提高全民整体生态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要摒弃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经济思想和短期行为,把发展农业、保护环境和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必须不断增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生态基础工程建设。一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基金,强化管理,防止资金流失或移作他用;二是以提高生态工程投资回收率和滚动使用量,规范实施工程有偿使用;三是立足高起点、标准化、严管理的生态工程建设目标,制止年复一年的浪费现象。

(五)、实施科教兴农,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建设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教育。要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推进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扩繁,组织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协作推广,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把科技企业培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六)、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努力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环境支撑。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着力抓好污染减排、化工企业整治工作,按照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和城市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结合淮安境内的硝、盐化工企业大多位于农村,含盐废水排放,屡次造成农业污染事故,土地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认真落实硝盐联产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含盐硝废水零排放。

参考文献

篇(5)

[DOI]10.13939/ki.zgsc.2016.38.19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现代集约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而且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农村”的要求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农业逐渐地成为社会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另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避免资源浪费,全面地提高该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问题

1.1 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转化受到限制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投入,不注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其经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农业发展转型现阶段,则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需要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全面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受到限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步伐与其相对应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在相关科研上的投入力度比较小,呈现出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最终使得农业发展动力不足,难以高效地推行落实生态农业,且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效果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1.2 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政府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扶持制度,且政策的执行上,往往流于形式。另外,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约束,从微观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传统自身存在的缺陷,便充分地暴露出来。而且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且资源配置往往不合理,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从宏观经济视角分析,则城乡二元经济不协调机制依旧存在,在“三农”得到重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存在各种各样不公正现象,这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阻碍。

1.3 缺乏专业人才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广落实,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均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然而人才匮乏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才流失率上升,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涌向城市,农业人口大幅度流动,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无疑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困扰。

2 生态农业视域下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2.1 全面地推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

全面推行生态农业,首先要加强生态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宣教,让更多人民群众掌握生态农业的基本规律、发展规则等,让人民群众知道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结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资源与能力的合理流动,并且以环境的承载力为界限,构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依存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为保证生态农业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并存,以便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并且搞活农业经济发展形态,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 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地体现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的要求,与外部的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各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活动中,需要大力的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发、营销环保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地探索旅游市场,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渠道更加宽广。与此同时,在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相关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从道义和经济上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双重动力。

2.3 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注重相关人才培养,提升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其放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之中,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地出台颁布相关优惠政策,如农业投资、贷款惠农政策等,且鼓励支持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拓展海外市场,从而保证生态农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与此同时,需要拓展规模、经营试点等。全面拓宽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使农民更加全面地掌握生态农业技术,另外,可以专门开设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

2.4 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质量的保证,经实践经验证实优质的环境质量,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的作用,而且满足消费人群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且,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是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环境质量的保证,才能全面地促进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对于那些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及时的治理、改善、补救,而对于那些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防范措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之中,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5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强制力,也就是通过政策壁垒的打破,实现生态农业技术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而且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被打破,能够有效地激活生态农产品市场,督导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模式的转变,并且指导广大的农民群众转变思维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更加彻底地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实现自由贸易,而且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与国际物流保持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农产品信息流、物流等的融合,由传统的计划销售转化为自由贸易,拓展了生态农产品的营销范围,且广大的生态农产品供应商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时地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地调整营销方案及价格优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并且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避免生产失误,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国际地位。

篇(6)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38-02

有研究表明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民投资、土地改良关系密切。安全的土地所有权通常比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获得更多的贷款;农民对农业收益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从而增加对土地的长期、合理投入,对土地改良增加投资,促进农业生产。相反,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一方面加大了信用风险,降低了农民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预期,农民倾向于短期行为,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或不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等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生产。

对我国来讲,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如何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今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在我们国家也是存在的,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分别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情况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作了初步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土地所有权安全的一些措施。

一、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历史及特点

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农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过程。1949―1953年属于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个人所有,属于私有制。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打碎了封建地主对农民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对于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这种农民个人所有的土地制度,随着土地买卖、转让等交易方式。有土地向着个别实力比较强的农户集中,易于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对广大比较贫穷的农民来说,这种所有权是不安全的。

1954―1978年。我国经过合作化运动、等阶段逐步建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践证明这种完全公有的土地所有制是缺乏效率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建立了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在我国农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国农村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1、所有权主体多元化。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有乡(镇)、村、组三级。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这一规定说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具有多元性。

这种多元主体法律上的界定是清楚的,但实际上,他们互相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性。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劳动群众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但是国家拥有的土地征用权、管理权使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的最终处置收益权上显得软弱无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所有权的处置权。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重性。近来。有些专家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兼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性质。承包权相当于“个人所有权”;经营权则指“使用权”。但这承包权的所有权的性质受到集体所有权的制约,两者是不同层次的所有权。

以上这些制度方面的原因。加上中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的完善,以及土地交易的增加,给土地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二、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集体对农民的承包地的调整。

就前者而言,国家依照法律通过征用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这是国家取得国有土地的主要方式。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分公益性目的还是经营性目的,随意征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很严重。且许多地方政府对农民的征地补偿金额甚少或不到位,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收入减少或成为“三无”游民,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耕地的大量减少,也威胁到粮食安全问题。

在城乡交错区土地流转趋势比较强,这种现象尤其显著。在发达省份,农民得到的土地征用补偿金额较多,第二、三产业发达。农民有随时抛售的心理,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农民对土地的投资减少,农业生产率下降。

就后者而言,土地承包权是设置在集体所有权之上的一种“个人所有权”。许多地方的村干部往往以土地所有者的代表的身份,干涉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名,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把口粮田变成责任田等从中牟利。有的地方仍然采取5年一调整或10年一调整,承包期不稳定。这也是土地所有权不安全的一种表现。其结果诱导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如超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污染、土地质量下降,农业效益降低等不良后果。

另外,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不宜设置抵押权。作为我国农民的一种财产的耕地不能用来抵押,农业信贷不足,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

当土地所有权安全性降低时,一方面是农民不能产生有效预期,导致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方式,结果是地力下降,进而使农业生产效益降低;低的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不乐于种地,弃耕抛荒,加剧了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另一方面。低的土地所有权安全。加剧了土地的抵押贷款的风险,不利于金融部门对农民的放贷。也不利与其他部门对农业的投资,结果农业的投资不足,农业生产效益下降;低的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保护土地的信心不足,加

剧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

因此,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而且,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这种相互作用会被加强。

三、提高土地所有权安全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是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高土地的所有权安全性,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因为,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立法不足所致。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土地所有权的安全性。

1、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模糊的“集体”的外延,造成实际中许多地方农村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或缺位。这种多元化的主体或缺位是导致所有权被其中一方侵占的根本原因,且不利于土地管理。明确土地归全体村民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由相应的全村性的机构统一管理,则能有效地抑制所有权互相侵害的现象。

2、加强土地登记。通过颁发土地所有权证。来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加强所有者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同时,土地所有权证或使用权证的颁发也可以提高信用程度,引发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对农业的投资,改善投资结构。

3、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新的宪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对农民集体的土地可以征收或征用,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征收是指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则是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这一修改将为土地征用权的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依据。目前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太低等问题,已经造成严重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一些农民生存安全问题。明确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目的、区分征用和征收,给农民以合理补偿等对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农民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明确土地承包权是一种“个人所有权”的性质,经营权是使用权的性质。实际上中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是一种耕种权、部分的收益权和极少量的处分权。如耕地不能用来抵押、农民对土地的转让必须在发包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被允许等。这些权利的限制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真实涵义未能体现。这样就削弱了农民对土地的处分权,加剧了土地所有权的不安全性。因此。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重性质十分必要。

5、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管县”体制建立以来,城市对农村的管理权表现在土地方面,就是城市部门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来编制城市规划,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城市管理权的侵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用来保护耕地、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才能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建设争地的矛盾。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的,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对同级国土管理部门的I作干扰。从而提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安全性。

6、完善农村信用体制建设。有研究表明,在信用制度完善的地方,可以有效降低土地所有权安全时农民投资和土地改良影响程度。在泰国。合法拥有国有土地的人和非法使用国有土地的人。同样可以获得贷款,用于农业投资、土地的改良。因此,总的来讲,泰国的土地所有权安全对农民投资、土地改良的影响程度较小。而在信用制度不发达的地区,土地改起投资受土地所有权安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我们国家农民的土地、房产是不能用来抵押的;银行也缺乏对农业的中长期贷款;农业保险在不断萎缩,现在除了上海郊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等地还有些农业保险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了。所以,要完善农村信用体制建设,允许农民的土地抵押、给予农业长期贷款等支持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剑平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文锦等.农村实用政策法规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4.唐德华等.土地管理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5.邓大才.制度失灵:农地交易失控之源[J].调研世界.2004(2)

篇(7)

贵州省全省土地资源特征是: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也不高。全省现有耕地面积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25度以上的徒坡耕地占20%。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和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资金少,治理区域狭窄等原因,全省水土流失呈现坡耕地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高的特点。特别是在水土流失治理相对薄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截止2007年,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其中强度流失8.02万公顷,占4.55%;极强度流失1.3万公顷,占0.75%。全省年土壤流失量25215万吨。

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06.49万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153.41万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37.50万公顷,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97万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黔西南州、毕节市。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潜在石漠化面积32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8%。

(二)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末,贵州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5292人,比全国少363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7282人,比全国少675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9789人,比全国少899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9373人,比全国多12594人。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8.74%,比全国高4.66个百分点;2010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贵州学龄儿童、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6.6%、55%、20%。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高中、高等教育升学率低。喀斯特地区多处于偏远农村,整个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普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可见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落后局面是比较严重的。

二、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从根本上提升现有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还没有被广泛重视,还处在一种由少数有意识农民自发进行的状态。目前,没有专业的机构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形成专业的开发规划。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滞后,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科学技术,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方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贵州喀斯特地区地处偏远山区,所辖大多数为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科技素质普遍缺乏。农民一方面怕担风险不敢主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农民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技能等等。除去农民自身的原因以外,就是在喀斯特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等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培训经费短缺,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农民本身就不够富裕,几乎承担不起培训费用;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真正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针对性,过于理论性,脱离生产实际,往往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师资欠缺,真正符合农村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能够为其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人力资源培训师非常缺乏。截至2010年,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10.98万人,与我省劳动力652.7万人的输出规模来说,接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三、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我省不仅要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农村人才资资;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开发上做好长期的规划;更新教育观念,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区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其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差异性技能培训,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进步。

(二)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篇(8)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挪威首位女性首相Gro Harlem Brundtland,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作为“无烟产业”,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湖南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但是,湖南地形复杂,既以丘陵地形为主,又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山清水秀,加之我省大多数农村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潜力非常大。

二、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省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却透露出不少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广大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居民生活,损伤居民利益

当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时,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例如:景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外来资本的注入,会使农村居民丧失本应由他们经营的旅游业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者分享当地公共设施侵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等。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农村居民非但没有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这样最终会造成农村居民对游客的抱怨甚至仇视。

(二)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偏僻山村,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三)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品质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随着农村旅游的普及,大量游客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向农村地区涌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造成农村旅游接待地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随意丢弃垃圾,还会造成农村接待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如果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蚊蝇成群,污水、污物随处可见,结果就会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

(四)盲目同质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

我省部分地区由于对农村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精品少、同质性的开发比较普遍。各个景区盲目开发、任其发展。出于经济目的,有些景区热衷于饭店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重开发轻保护等。一些农村居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急功近利从事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甚至破坏当地动植物资源,导致珍禽异兽被大量捕杀,林木被伐,造成当地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协调功能减退等。在农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有些地方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使农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在景区出现开山炸石、填沟埋壑、砍树毁林的严重现象,造成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以至于因山洪爆发,塌方毁路等灾害时有发生。

(五)对农村人文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第一是对农村文物古迹的破坏。由于农村闭塞、偏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但随着农村旅游的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第二是农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城市文化随着城市游客的到来单向传入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文化,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文化势必被城市文化削弱、同化。另外,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农村习俗被“商品化”、“快餐式”利用,使农村文化被扭曲。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三、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第一,在对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做好近期安排与长远计划,对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环境承载量的科学评估,严禁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超负荷使用,以避免生态破坏问题的产生。第二,鉴于农村旅游业一般都具有季节性、旅游旺季时间短的特点和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利益,应不断创新,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农旅结合的“双腿走路”的方式较为稳妥。第三,要突出“农”。很多地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原有的农家小院拆了,建起来了一幢幢的楼,并且按造城市酒店进行装修设计,但是结果却使得游客越来越少,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弱。其实,只要硬件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足矣,反而要注重的是原汁原味的将乡土风情融合到服务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脱离‘农’这个字,否者农村旅游业注定要死掉。

(二)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加强环保

发展农村旅游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扶持农村旅游的政策体系,形成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在安全、规划土地、税收、道路交通、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二是要科学规划,把农村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布局当中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项目、基础设施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将这一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由于游客发生空间位置转移而导致交通工具大量使用等客观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改进、燃油品种的更换等方法加以解决。

(三)全民参与,大力宣传引导

鼓励和支持本旅游区农民全面参与旅游活动,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农村更加和谐,使农民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营造对游客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因此,当地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一是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类别群体的参与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有参与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

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就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投入不够,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发展农村旅游业,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更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支撑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旅游厕所、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美化、防疫防病等方面及涉及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五)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环保法制化

一是旅游局、发改局、招商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和统计局等部门要紧密协调和配合,与各乡镇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切实保护好农村旅游业的环境。二是实行乡镇(部门)责任制,各乡镇应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三是明确旅游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四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和人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六)打造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到底该如何将农村生态旅游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味道呢?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出谋划策,打造自己的特色,给游人提供的绿色的农村生活体验。比如,在吃的问题上,肉,现宰现吃;螃蟹,现捞现煮;豆腐,现磨现吃;蔬菜,现割现做。在住的问题上,清一色的仿古生态农庄,处在绿树、瓜、果、菜园之中。在行的问题上,使用畜力交通工具,如马拉车、牛拉车、狗羊等拉车。在娱的问题上,有垂钓、采摘、捕蟹、温泉浴、冲浪等多种绿色娱乐项目。在购的问题上,景区销售的都是游客自己采摘与垂钓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样,既以特色营造竞争力,又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省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各级政府部门只要对其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农村旅游业一定会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88

[2]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

[3]谷明 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

[4]岳怀仁 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 2001

篇(9)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挪威首位女性首相Gro Harlem Brundtland,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作为“无烟产业”,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湖南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但是,湖南地形复杂,既以丘陵地形为主,又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山清水秀,加之我省大多数农村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潜力非常大。

二、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省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却透露出不少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广大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居民生活,损伤居民利益

当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时,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例如:景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外来资本的注入,会使农村居民丧失本应由他们经营的旅游业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者分享当地公共设施侵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等。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农村居民非但没有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这样最终会造成农村居民对游客的抱怨甚至仇视。

(二)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偏僻山村,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三)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品质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随着农村旅游的普及,大量游客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向农村地区涌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造成农村旅游接待地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随意丢弃垃圾,还会造成农村接待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如果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蚊蝇成群,污水、污物随处可见,结果就会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

(四)盲目同质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

我省部分地区由于对农村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精品少、同质性的开发比较普遍。各个景区盲目开发、任其发展。出于经济目的,有些景区热衷于饭店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重开发轻保护等。一些农村居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急功近利从事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甚至破坏当地动植物资源,导致珍禽异兽被大量捕杀,林木被伐,造成当地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协调功能减退等。在农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有些地方未经科学论证与 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使农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在景区出现开山炸石、填沟埋壑、砍树毁林的严重现象,造成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以至于因山洪爆发,塌方毁路等灾害时有发生。

(五)对农村人文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第一是对农村文物古迹的破坏。由于农村闭塞、偏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但随着农村旅游的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第二是农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城市文化随着城市游客的到来单向传入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文化,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文化势必被城市文化削弱、同化。另外,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农村习俗被“商品化”、“快餐式”利用,使农村文化被扭曲。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三、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第一,在对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做好近期安排与长远计划,对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环境承载量的科学评估,严禁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超负荷使用,以避免生态破坏问题的产生。第二,鉴于农村旅游业一般都具有季节性、旅游旺季时间短的特点和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利益,应不断创新,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农旅结合的“双腿走路”的方式较为稳妥。第三,要突出“农”。很多地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原有的农家小院拆了,建起来了一幢幢的楼,并且按造城市酒店进行装修设计,但是结果却使得游客越来越少,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弱。其实,只要硬件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足矣,反而要注重的是原汁原味的将乡土风情融合到服务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脱离‘农’这个字,否者农村旅游业注定要死掉。

(二)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加强环保

发展农村旅游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扶持农村旅游的政策体系,形成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在安全、规划土地、税收、道路交通、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二是要科学规划,把农村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布局当中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项目、基础设施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将这一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由于游客发生空间位置转移而导致交通工具大量使用等客观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改进、燃油品种的更换等方法加以解决。

(三)全民参与,大力宣传引导

鼓励和支持本旅游区农民全面参与旅游活动,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农村更加和谐,使农民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营造对游客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因此,当地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一是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类别群体的参与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有参与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

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就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投入不够,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发展农村旅游业,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更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支撑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旅游厕所、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美化、防疫防病等方面及涉及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五)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环保法制化

一是旅游局、发改局、招商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和统计局等部门要紧密协调和配合,与各乡镇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生态环 境保护政策和规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切实保护好农村旅游业的环境。二是实行乡镇(部门)责任制,各乡镇应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三是明确旅游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四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和人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六)打造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到底该如何将农村生态旅游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味道呢?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出谋划策,打造自己的特色,给游人提供的绿色的农村生活体验。比如,在吃的问题上,肉,现宰现吃;螃蟹,现捞现煮;豆腐,现磨现吃;蔬菜,现割现做。在住的问题上,清一色的仿古生态农庄,处在绿树、瓜、果、菜园之中。在行的问题上,使用畜力交通工具,如马拉车、牛拉车、狗羊等拉车。在娱的问题上,有垂钓、采摘、捕蟹、温泉浴、冲浪等多种绿色娱乐项目。在购的问题上,景区销售的都是游客自己采摘与垂钓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样,既以特色营造竞争力,又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省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各级政府部门只要对其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农村旅游业一定会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88

[2]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

篇(10)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80%的人口是由农民组成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达到经济建设目标,首先就要实现农民的小康,实现农业水平的现代化,也就是说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农民,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销售经营手段,把握市场动态,熟知公证、合同、结算等专业知识。熟悉一些现代科技技术,努力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针对农民群众培养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并教授给他们所需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并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授他们管理经营理念,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引导他们走向致富之路。故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受制于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水平,而农民的素质培养离不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整体水平比较落后,结构体制上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我国农村农业的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后续管理和发展;其次,我国的农业产品科技贡献率很低,基本只能达到35%—43%,而相比于这个数字,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70%—80%,以色列则更优秀,高达95%。再者,我国的农业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组成的农业科技体制结构不合理。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无法构成一个和谐一致的整体,重复低水平工作,从而从体制结构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最后,我国农村没有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来推广新的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从而使得我国农村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在发达国家,普通农民平均具有12年以上的教育水平,能够知晓现代科学技术,并熟练使用相关的农业机械。而我国则比较落后,农民平均具有7.4年的教育水平,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4%,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为31.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多数,为49.3%,而到高中文化水平的就仅占9.7%,而具有专业水平的文化教育就少之又少,中专水平仅占2.0%,大专则更少,仅仅为0.5%。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87.8%的农民仅具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

而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的发展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由WTO带来的良好的出口环境促进了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能更多的进行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密集生产,出口销售到海外,给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出口农产品需要在世界市场中参与竞争,同时国内的劣势农产品还要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导致农村存在农产品难卖、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农村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2]。并且,随着我国入世后,农村一些长久积累下来的矛盾逐渐明显,部分地区还存在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另一大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在2000年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是2.9,即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9倍,而发展到2006年,该比值直接扩大到3.28,到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增大,达到了3.33,虽然2011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稍有下降,为3.23。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整体还是很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有农村户籍制度、土地资源的限制及第一产业本身就比第二、三产业经济效益低以及农村教育水平低。其中,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影响比较重的一个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

由前面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而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却不乐观,农村的科技培训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使得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整体较低,从而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广泛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培训,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教育,并培养农村乡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5]。加强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农村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将他们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发挥他们带头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劳动者的积极性,带动他们一起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掌握新兴农业技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使生产更具科技含量。同时,在越来越强调生态绿色的当代社会,职业技术培训还可以向广大农业劳动者传授迎合社会的绿色、生态的农业技术知识,使农村的农业发展更加产业化[3]。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能落实到农民劳动者,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因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加快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久而久之调整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一个客观规律: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人才促进科技的进步,教育培养人才。一环扣一环,教育是农业发展的基石,以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基础,可实现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振兴。实践结果证明,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可完成农科教的完美结合,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能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能扬长避短,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效益[7]。同时,职业技术培训能将现代科学技术带入到农村的家家户户,实现农村居民家庭的网络化,农民在家也能进行远程学习,在网络上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使得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得以实现,所生产的农业产品更加商品化和现代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以科致富。

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关。例如,在2002年,以同样的生产条件,低文化水平(文盲、半文盲)的人均年收入仅为960元,而比他们高一个文化档次的具有小学和初中教育水平的人,其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1805元和2340元。而相比与前者,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则高达6600元,比低文化水平的人均收入高了6.5倍。农村居民中,年收入过万的种、养、加大户,他们的文化水平基本达到了中等,并且都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可见,职业技术培训能直接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农村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要能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让现代科学技术能更好的为农村服务,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能够随时随地执行的教育方式,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知识教育,还应在田地进行实际操作教育和培训,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可面向成年农村劳动者,还可以是小学、初中等[4]。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了解农村的需要,内容多种多样,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及致富的方法。广大农村劳动者大部分只知道简单的进行生产,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创造财富。故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就是要教会农民致富的方法,即唤醒农民的智慧,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经营策略中获取致富的方法。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教授给农民劳动者过硬的技术知识,在种植或者养殖畜牧过程中,面临天灾时,能够及时应变,尽量减小损失[3]。同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积极解决问题,尽量在最小资金消耗下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应用,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了解市场发展动态,熟悉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应用科学技术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力,使得农业产品科技水平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提高农村的农业科技含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历史数据表明,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充分表明了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李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2]高利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8(1).

上一篇: 数字时代社会治理 下一篇: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