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环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6 17:28: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经济环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经济环境

篇(1)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是当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求现代化农业经济朝着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进行发展。相对于我国而言,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建设。但是,当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整个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下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

 

1 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

 

1.1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不适用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依旧是承包责任体系,由于这种体系缺少接耐、创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并不结实。

 

以往的农业经济体系无法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并且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分散,特别是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效益,但是,在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低碳农业经济,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这就造成了部分群众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认可和支持。

 

1.2 农业经济生产理念过于落后

 

因为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的知识普及性比较差,获取相关信息也不够及时,导致目前在农村里许多人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认识不足,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当得知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时,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事实,由此产生了抵抗心理。

 

1.3 缺少科学技术的辅助

 

在当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缺少科学技术有效的辅助,导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对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农业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生产的科学含量,这样才有利于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发展。

 

2 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措施

 

2.1 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

 

在分析了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后,发现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不能在农村顺利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并不了解,以及生产理念过于落后。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低碳农业方面的宣传,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安排专业的团队到当地农村每家每户进行宣传,也可以把当地农村的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从而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低碳农业理念,促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农村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在承包责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生产制度,促使低碳农业经济能够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2.2 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

 

根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农业经济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等要求,所以在建立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提到要节约水电、合理地用药施肥以及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等内容。

 

首先,在农业生产环节里,应该选择效果较好的肥料和农药,并且减少对化肥农药的运用,根据低碳农业的要求调节农业化肥的使用结构,在保证杀虫和育肥功能的前提,尽可能地降低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在化肥方面应该大力地推广农家肥、有机化肥以及复合肥等,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在农药方面政府应该加快生物农药的研发,可以使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或者通过选择抗病植株等手段来降低对农药的使用,合理地满足低碳农业有机发展和绿色的要求;

 

最后,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节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应用。

 

目前,人们研发的“养殖-沼气-种植”这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运用和废物的回收,满足了低碳农业低污染、低消耗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我国各个地区大力地进行推广。

 

2.3 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

 

相关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影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多个角度合理地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针对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原因,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合理地制定。另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政府可以鼓励发展融资,通过相关途径为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为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篇(2)

关键词:

农业经济;网络化;农产品;市场;农业经济分析方法

农产品生长周期较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瞬息万变,因此农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同时,利用互联网还可以有效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生产受政府的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各项决策都要保持正确,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各种农业信息,以网络为支撑对农业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具便利性,发展速度为快速。

一、网络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网络技术是知识型农业的必然要求

相比于传统资源型农业,知识型农业主要依托于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多数已步入知识型农业发展时期,在知识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农业还以资源型农业为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推动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使其向知识型农业转化。

(二)运用网络技术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变化较快,但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这就导致农民的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给农产品交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匮乏的消极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通过网络掌握更真实、准确的市场交易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运用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网络环境下,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网络已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信息,才能在农业生产和交易中掌握主动权。目前,农产品在网上的交易量不断增加,这就说明:谁掌握了先进的网络技术,谁就能在农产品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

(四)运用网络技术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术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使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农村有效推广。因此,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快对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的传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广普及农业知识,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要点

1.转变分析思维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都是由果及因,即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倒推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再得出具体解决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开展理论研究,但农业经济分析更重视数据分析,而且分析结果也需要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样,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现实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需要转变传统分析思维模式,确保农业经济分析的科学合理,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2.转变分析立场。在传统农业经济分析工作中,往往是凭借分析人员的主观学识分析、总结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得出结论性建议。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受分析人员自身分析能力和水平影响较大。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更注重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真实客观的信息是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

1.均衡分析法。大量的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发展被某一变量控制,当这一变量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平,且改变其他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产生任何1影响时,便可以将这种变量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均衡分析法找到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2.动态分析法。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和梳理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总结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变化特点。研究对象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段时间,找到农业经济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判断出农业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步入了网络时代,其对经济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加快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革,使市场信息更为畅通,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卢志国.对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6).

篇(3)

该书的理论贡献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书对农业会计的研究思路是以经济环境与农业会计发展的逻辑关系为主线,致力于新的农业会计变革过程中各种理论和制度矛盾的解决,并运用研究结果理性地审视和评价农业会计变革的现实过程。文章遵循我国农业会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发展脉络,挖掘了农业会计变迁与经济环境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提出了农业会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模式。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提出农业会计的变革过程中,概念和理论的完善是变革的基础,而农业会计准则的建立则是变革的核心内容。这对于推动和鉴证我国新经济环境下农业会计的发展与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该书对我国新的《生物资产》准则的评价比较客观、全面。它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客观地对《生物资产》准则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准则进一步发展和实施的建议。该书通过将《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农业会计准则比较,发现我国的《生物资产》准则沿用了IAS41的重要概念和思想,却在计量模式、规范范围、生物资产分类,以及计提减值准备和披露要求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但作者认为这是社会与经济环境发展的现实制约的结果,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不失为理性的现实选择。

第三,该书是近期不多见的专门研究新兴农业会计问题的著作。长期以来,我国旧的农业会计理论和规范严重滞后于农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该书对于新兴农业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制度解释和研究创新,这对于我国农业会计理论的发展和生物资产准则的完善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东北财经大学 刘永泽)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企业化、规范化、规模化进程大大加快。使农业经济从内涵、本质,到运行模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作为日益成长、并必将成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主要活动主体的农业企业,同其他行业企业一样需要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以供企业管理者及其他利益关系者决策和判断o“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必然选择,农场品交易和农业服务活动的国际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与此相配套,农业信息,包括科技、文化、教育、财务等信息交流更加重要,规范农业企业及同业经济体的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交换,是农业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社会地位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农业省的粗放经营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加强农业经济核算,特别是建立规范化的农场、农业公司等农业企业,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明晰产权,真正实行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鉴于此,建立相应的农业企业经济核算制度,规范其业务活动,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对于整个农业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高效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刘静博士所著《新经济环境下中国农业企业会计变革研究》一书,是我国农业会计近期少有的专门研究和讨论新兴农业会计问题新成果,对于新型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供了制度解释、研究创新、新旧衔接的范本,是一部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农业会计著作。

该著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与研究:

第一,在农产品成本方面,总结了过去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农业企业土地成本核算的市场比较、价格还原和基准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

第二,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在生物资产计量基础选择方面,合理分析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运用环境、具体选择方法,也为评价“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作了理论与实务方面的铺垫。作者指出,受应用环境影响,在我国农业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能还需要实践与时间的具体检验。

篇(4)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主要是指通过资源的高效化与循环化利用为中心,以减量、再利用与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将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型线性经济转变为多向型和多向循环式彼此联结的综合发展模式,从而让传统意义上的具有高消耗、高污染以及高投入等特点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转换成具有低消耗、低排放以及高效率等特点的现代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就宏观层面而言,循环经济需要对产业结构以及布局加以调整,从而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的各个领域与环节,从而形成更好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就微观层面而言,循环经济需要节能与降耗,通过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减量化,而且对于生产中形成的废物实施资源化的利用,并且依据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来推动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开发农业循环经济是切实减轻污染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

当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的部分农药、化肥或者农用薄膜等化学物质等,因为长时间的不合理应用或者过度化应用而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出现极大的恶化,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以至于出现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水土流失状况的加剧、森林生态质量的降低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开始逐步地消亡,进而造成我国的生态安全倍受影响。有鉴于此,唯有积极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清洁化生产,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解决农业领域的污染问题,把经济活动对于自然资源之需求与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影响切实下降至最低的程度上,如此一来才能够运用最少限度的资源与最小的环境发展代价以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在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环保间的复杂矛盾。

(二)开发农业循环经济是真正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如今我国农业属于典型意义上的具备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低效益等特点的粗放式农业,在此模式之下的农业产业,环境往往是被生产者视为资源的自由获得与废弃物实现自由自在排放的场所,这么做的后果是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从而为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我们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持续发展之所需,是为了能够持续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让其能吃得放心、喝得放心、呼吸得安全,在现有的环境之中更好地生活。为此,就一定要积极开发农业循环经济,切实改变农业生产者们的生活方式,切实消除农业领域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改进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

三、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匮乏

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诸多环保法律法规,其中部分与循环经济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牵涉到农业循环经济的确实偏少。即使我国已于2008年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这部法律在农业循环经济上还缺少具体可执行的法律法规依据,而且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极度缺乏。

(二)资金缺乏导致政策激励不够健全

循环农业经济的降本提效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过程,但是政府还没有实施足够多的推进性政策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变化,比如,实施合理的财税激励政策、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健全金融支持以及保险制度、激励农民群体更好运用创新精神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过度使用自然资源造成供给不足

就资源禀赋而言,我国的总量往往很高,但在人均资源上却十分贫瘠。资源禀赋和人口持续增加间的矛盾必然会长时间地存在下去。如今,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下,资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更是加大了农业资源欠缺之矛盾。

(四)技术开发非常滞后

科技是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今,我国在农业污染治理研究、农业废物处理研究以及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大,一部分已经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也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以至于尚未建立起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系统。

(五)公众参与体系不够完善

因为一直以来信息较为闭塞的原因,广大公众的知情权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导致其对于开发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几乎没有社会参与。同时,我国还缺少与西方国家一样的非官方性质的规范化环保类组织,导致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中间环节,以至于影响到其参与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业循环经济中常见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引导

要加快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完善的过程,制定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法》,在操作等层面上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农业产业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所需要负有的职责与义务,进一步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组织实施工作。要致力于健全完善我国的农业资源保护类法规政策以及农业生态补偿办法,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之改进。对于那些已在实施的各项法规则应当推进修订进程。各地政府要依据上级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同时,还应当提高政策扶持的强度,更好地发挥出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实施激励奖励体系

笔者建议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领域专项资金,通过建立财政资金长期投入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投资或者补贴。要积极鼓励实施符合当地农业开发实际的低碳化生态方式,尽可能地给予农户以税收或者信贷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相应的奖励,提升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要积极鼓励农业类企业以及民众致力于借鉴与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成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切实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比如,推广应用节水设施等。要依靠科技的力量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志愿服务工作,真正将循环农业观念带到基层企业、民众之中。各地方政府应致力于采取多种途径来募集资金,全力发挥出市场对于农业资源配置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资投入得到新的增长。

(三)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与可循环化

在农业需求结构中,为了能够实现从依赖于投资与出口拉动的提升转化为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一起拉动。在农业产业结构中,要从依赖于工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化为工业、服务业与农业一起促进经济发展。在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上,要从依赖于资金与自然资源加以支撑转化成人力资源与技术发展一起支撑。在资源利用的形式上,要从依赖于资源―产品―废弃物这一单向式过程往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一循环式过程加以转变,从而让经济的发展建立于改进经济结构、提升科技含量与国民素质、增加经济效益之基础上,逐渐产生低投入、高产出以及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

(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一线农业研究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不够高,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造成了非常大制约。从技术上来看,应当紧紧依靠土地养护、水资源净化、废弃物再利用以及农村居民区建设等重点农业循环经济开发领域,致力于改进纤维素转换技术、现代堆肥技术、沼气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形成更加全方位、系统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有鉴于此,一定要不断强化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工作者的培养,形成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全力培养能够适应于当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

(五)创建职责明确的社会参与体系

篇(5)

(一) 概念 生态农业经济是融土地利用与生产方式和经济目的为一体操的有机综合体。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栽培与合理利用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1)。生态经济是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探究能够维系两者长期动态平衡关系。农业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本质是在不同尺度上,不同层次中社会经济生态等众多的相互冲突目标之间的权衡与取舍(2)。由此可见,一切农业经营活动方式的核心均是围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家庭相对于农业经营则为基本经营单位。据此,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概念为:以家庭为农业生产单元,以经济理论和生态规律为指导,围绕土地农业利用中心,建立互利互效和谐发展的生产与经济新秩序,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进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内涵 柴达木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由此决定了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内涵不同特点:在内容上,农业不是纯粹的粮油作物种植业,还包含种草养畜在内的畜牧业;在功能上,在保持经济功能基础上,还应结合柴达木自然特点,积极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功能,防止土地风蚀沙化次生盐碱化;生产中,不仅是要强化农作物生产系统内部的循环,而且还要通过扩展产业链,建设农作物与牧草、牲畜之间的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在资源利用上,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应包含社会、经济、人才等资源,通过聚集优化资源,建立经济投资风险低,经济功能稳健的生产经营系统。

二、农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概况柴达木有耕地2.67×104hm2,平均海拔2700――3200m,年日照时间平均3009――3532h,年≥5℃积温1180℃,年最高温度+28.8℃,最低温度-29.3℃,平均温度≥+2.1℃,日温差12.6――17.8℃。无霜期87――131d,年降雨量35――180.3mm,集中分布在6、7、8、9四月中,蒸发量1358――3526.1mm。土壤剖面层次多不明显,质地轻,性质碱性,有机质含量低。霜冻、干旱灾害频繁,地表水贫乏,农业灌溉紧张。水是柴达木农业发展的瓶颈,没有水就没有绿洲农业。

全区农业自然村152个,农户约0.98×104户,总人口约4.25×104人,劳动力约1.68×104。农业主要分布在盆地中、东部,经营单位以户为主,户均面积3.34 hm2;主要种植小麦、青稞、油菜,副业主要为舍养奶牛和土种肉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备,其中建设干支灌溉渠系1000km,覆盖农业生产区,畜棚约6000座,平均面积约100,平均户有率约65%;境内青新、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纵穿东西,德――都、格――敦公路横跨南北,乡村道路实现村村通,可满足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二)分析 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多。一是年均气温低,无霜期短,耕种指数低,作物种植面窄;二是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短缺,从而影响种植生产规模;三是耕地退化,农业生产依赖于化学肥料,导致土壤结构变劣,板结、沙化普遍,有机质含量下降;四是主要农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尤其是劣等耕地经常是收不抵支(3),耕地承载能力小,劳动力富余,农民收入徘徊不前。

比较优势明显, 主要表现在:日照射时间长,日温差大,只要科学管理,则很有利于农作物和饲草料提高产量;农业生产品种资源丰富,其中有优良牧草品种10余种,地方牛、羊良种4个,尤其是以天峻为代表的藏系羊、高原牦牛高寒地区肉产品和以茶卡为代表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羊肉产品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品牌,特别是生产环境无公害污染,达到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在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域农业结构处于正在调整阶段,经济畜牧业优势地位和生态区位逐渐呈于明显。交通发达,农村劳动力充足,农业生产设施基本完备,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全区现仍有1/3草地处于退化状态,每年入冬季节将必须强行处理超载牲畜,无疑为发展农牧结合提供难得的商机。

三、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

(一)目标:实施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业经营水平,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灌溉用水减量化,化学肥料不良影响减缓化,农业生产循环化,生态环境优化。

(二) 原则: 1. 保持耕地生产力性能。遵守《农田基本保护条例》,科学保护利用,提高耕地经济效益。2.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在建设农业经济系统的同时,统筹兼顾,加强生产环境建设和保护。并通过模式建设和带动作用,安排富有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开发挖掘资源,优化利用资源,建设区域性农业生态特色循环经济。4.保持绿色产品特性。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加强生产环境管理,减少和控制不良物质干扰,保护绿色农业生产环境,建设绿色生产系统,保持绿色产品生态本性。

(三)设计(4): 以家庭为生态经济循环组织单元,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草田轮作,建立“农――草――畜”三元经济模式。农是在农业经营中留足口粮田,种植农作物,提供经营户足够粮食和油料;草是口粮田之余耕地种植牧草,以提供饲草饲料;畜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牲畜育肥对象。经营户在每年秋末冬初,结合草料储备状况,购买牧户淘汰以及犊牛羔羊等类牲畜进行饲养、保膘、育肥,再借助春夏季市场牛羊肉供应不足之机出售,以取得高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特性是:

1. 生产短、效、快。生产周期短,劳动价值转换快,销售方式灵活,杜绝产品滞销不良现象。

2.耕地科学利用。通过草田轮作实现耕地休整养地和利用,通过育肥羊粪尿综合高效利用,生产沼气解决生活燃料,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形成耕地利用良性循环。

3. 农牧经济循环发展。以牲畜为循环介质,合理组织,规范建设,实现农牧民增收。

4. 劳动力有效利用。合理安排富余劳动力,营造农闲时节人不闲和繁忙时节不误农的就业环境。如:暖季耕作种田或外出打工,冷季回家育肥牛羊,实现全年就业。

(四)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方法

1. 整合资源,优化循环系统机能。以系统论观点建设系统,整合资源,实现循环系统组织结构科学化。整合种子资源,建设种子工程,牧草品种选择,要保持优质高产稳产性、适口营养性、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抗逆性,牧草与土地高度适宜性;把畜种与其经济特性和市场需求相统一,选择生长快、肉质鲜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市场走俏、效益高的优良畜种。整合土地、劳力、资金、水等生产资源和畜棚等基础设施资源,科学规划,建立适度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作用。整合区位资源,结合区位特点,实行优势区位,优势布局,优势利用。其中对于自然条件较好地区要逐步建立循环生产基地,对于交通便利地带逐渐培育和发展外埠型循环经济,对于经济区位明显区域要坚持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丰富市民菜篮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人才体系,实行“产研”结合,集中力量联合攻关,解决生产难题,加快科技生产力成果转化推广,提高科技生产力水平。整合流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经营水平。

2. 有效联结,建立生产循环互效机制。一是农业与草业联结,通过草田间作、草田轮作以及生物固氮作用,形成豆科牧草与农作物和禾本科牧草肥力互效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投入;通过循环过程废弃物牲畜粪尿综合利用,以及草田轮作间作实现耕地休耕、休耕牧用和牧用增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二是节水灌溉与生产增效联结,根据牧草和农作物对水不同要求,通过人为生态群落科学组合,实现水资源有效调节利用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三是圈养与放牧联结,根据育肥对象需要活动特性对刈割草地和刈割农田进行适度放牧利用,提高牧草地利用率;四是产业融合与经济发展联结,以农业经济发展为核心,结合畜牧养殖和产品加工以及商品销售,建立产、工、销一条龙,实现产品增值。

3.科学设计,建立高效生态生产机制。一是建设生产环境,强化生态系统机能。根据轮作单元不同利用年限和方式,通过科学利用和平面规划,提高植被覆盖度和种植指数,建设保护耕地,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碱化;根据豆科牧草生物固氮特性和草田、牧草轮作间作互效原理,通过农业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技术、草地生态技术以及生产有效投入,遏制病虫害,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促使轮作单元健康发育。二是优化田间小环境,提高作物牧草生产效率。在时间上,通过不同生长节律配置,实现牧草作物生育高峰期有致交错,建立相对稳定独立的作物生长秩序;在空间上,通过结构形态配置,使根系均匀分布,充分吸收营养物质;茎杆叶面协调不紊,充分利用光能;合理密植,聚温散热适中,实现高效生长。三是围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加大生产设施配套建设如沼气池等,完善生产循环设施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诸如畜棚等,发挥装备效益;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通过配制全价饲料、改良品种等方式提高循环效益。

四、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示例

(一)农户简况(4)

假设一农户有3.34hm2耕地,其中0.5hm2用于家庭生产口粮和油料作物,2.84 hm2用于生产牧草发展家庭育肥牲畜。育肥对象确定为1岁以下羔羊;育肥期125天,日采食量平均确定1.5kg/只,育肥期平均需要量187.5kg/只。粗饲草料标准:平均蛋白质含量≥16%,可消化蛋白质含量≥13%;平均可消化能≥15mj。牧草品种选定为:紫花苜蓿、草木樨、箭豌豆、燕麦、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羊草、碱茅。

根据牧草营养价值、生物生产特性,将以上牧草划归为紫花苜蓿、草木犀、无雀麦+垂穗披碱草+羊草+碱茅(以下称多年禾草)、箭豌豆+燕麦4个生产轮作单元。

(二)草田轮作

在安排单元轮作接茬中,首先应保障其经济功能,如根据紫花苜蓿高产特性,其连续利用其应至少为5年;其次,应使轮作单元相互间保持生态支持机制,如将草木樨置于前茬,通过其固氮自然肥力的释放供给作用支持后作生长发育。紫花苜蓿和多年生牧草寿命年限均在8年以上,高产出现在第2、3年后,为此,安排其相互轮作,周期均为5年。草木樨为两年生,高量期在次年;箭碗豆+燕麦农作物为一年生,并为第一生产单元,其两生产单元均为0.81h,安排为互为轮作,周期为2年。

(三) 评价

――经济效益。据调查,按照该规模建设种草育肥3――6个月后,平均净增重11.3/只,按市场价格32元/计算,毛利为361.60元/只,净利为305.30元/只,则项目共获净利为39.383.70元,13818.84元/ hm2,较种植农作物4500元/ hm2提高9318.84元/ hm2。即:经营户年可获得收入39.383.70元。

――社会效益。依据现生产水平完成2.84hm2 农业经营(种植农作物)需劳动力约为250工日/年,实施该项目约需要340工日/年。项目不仅有效实现了剩余劳动力转移,而且,将因为种植牧草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同时,由于其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家庭主妇就地就业问题。

――生态效益及资源减量化。该项目实施后,地表覆盖度年保持在90%以上,年生物固氮175/ hm2以上,土壤增加有机物质肥料10T/ hm2以上,年因牧草需用量小而节约水资源7500M3以上。

五、小结

(一) 提高认识。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柴达木更具生态建设战略意义。实践证明:农牧结合、草畜结合效益明显,但系统性强,要求严格,经营户必须保持科学态度,严密组织,精心建设,并不断完善,提高循环系统功能。

(二) 组织生产。柴达木地域辽阔,耕地质量差异大,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如都兰县香日德镇与香加乡近在咫尺,但热量值相差巨大,香日德小麦亩过千斤,香加仅为500―600斤,耕地效益差异显著;另外,还应从国家粮食安全和本地区粮食供需平衡角度考虑,统筹兼顾,有序开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三)政策扶持。该模式必定没有农业弱势产业的束搏,柴达木生态脆弱,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多,因此需要社会进行全面扶持。在金融财政上,应予提供信贷方便,并积极减息、贴息、免息;在经营产品销售环节上简便手续,保障产品畅通。

参考文献:

(1) 俞国华.试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绿色中国B [J].2005(11).

(2) 刘黎明,赵英伟,郑建宗.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草地,2002(12).

篇(6)

油田开发以来,大庆地区农牧经济生态区域的增长,与农牧业发展为求得生存的需要,与油田农牧经济需求所相适应的生态经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从农业经济对垦殖草场的需要,牧业经济在保持自己生产方式独特性前提下对种植业的些许需要两个线索来逐一分析。当然,个中不排除农业垦殖对草原的强力推进。

从油田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来看,与移民城市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油田一系列成功的农牧开发政策的实施,这里的农牧分布格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另外,由于畜牧业经济产品的单一缺陷,需要农业产品作为补充。也使得油田农牧业开始依赖油田开发进程,尤其随着居民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量的加大,有的农牧企业便利用临近的农耕基础而从事起简单的农业种植经济。农业争夺草场,畜牧也需要农田,所以在农牧交汇处开辟草场,改牧业生态为农耕生态的主观行为渐多,经济区域变动与生态环境改变纠葛缠绕,彼此依存。

目前,油田农牧在经济生产方式变化的交错冲突中也相互调适,形成新的生态经济发展势态。油田产能建设占地与农牧业占地矛盾日异突出,并由此引发了工农之间的协调,政府和企业为此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总的看是利农、补农。因此农业发展自然会引起旧有生态系统的局部改变,并带给畜牧业经济一定的影响,弱化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随着新的经济类型的出现,其原有的经济布局发生改变是必然的,只是这一过程是在缓慢而不经意间发生着。类似的现象在油田的农牧业企业都有发生。

农业对草原的垦殖,是为减缓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造成的生活资料的缺乏为根本原因的。大庆地区草原农耕区域的扩大自油田开发以来就在不间断中进行着,除了生态脆弱的碱滩沙丘等不宜开垦地外,凡是有水源和土质肥沃的地方都逐渐被开垦。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有水源和能够垦殖的地方均已开辟为农田。在当时以重视农业经济为先导的形势下,垦殖草场是不可避免的,哪怕只能种植一两年也在所不惜。不过个别地区已有的垦区反映了这里的土壤不适合农业。这里土壤沙质,含碱性极重。一般垦地种植一次后,待土壤肥力自然恢复,若继续垦种就会影响到草原生态。所以垦殖也是时垦时荒,仅在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区域,有粗放的垦种。就这一情况来看,若没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油田农牧业难免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油田开发,大部分原来林木较多的地区均遭到破坏。毁林毁草严重破坏了油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草原自然恢复能力减弱,农业不成,牧业不兴,部分耕地不得不被迫退耕还牧或弃耕,草场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农牧矛盾日渐突出。故时人考察后评价说“大庆极有希望之生产事业,持续发展首推畜牧业”,“故振兴畜牧,实较垦殖为得计”。

农牧业经济与油田开发双方在争夺富源方面的拉锯战,并不是一味的此长彼消,因地理气候、发展目的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依然保持着某种经济成分的优势。

二、二次创业中不能忽视农牧业与油田开发双方争夺草场耕地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可否认,油田开发的成功,解决了我国的石油资源缺少的矛盾。为了持续发展,因发展而争夺“草场和耕地资源”的纷争此消彼长。其结果生成了新的农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新生成的农牧经济区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弱化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

农牧经济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相应的自然生态环境。牧业经济为了生存要争得草场,农业垦殖也需要土地,双方为争得富源,必然要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大庆在处理农牧与开发油田双方争夺水草的过程中,有保护农耕的主旨。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农牧经济有着自身的优势。因为农业经济和牧业经济在生产周期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农业经济较牧业经济有着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和风险小等特性,故而在双方争夺土地、水源的拉锯中更有强力,因而农牧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不过,在农牧生产方式交替演进的过程中,生态恶化已经显现。农田已经是“幅员狭隘,十地九沙”。另外,水渠所浇灌的地亩数也在减少。因生态变迁而争夺草场和水源的纷争,不仅存在于农牧业之间,在农业和农业,牧业和牧业之间也同样存在。就草原纷争来看,由于生齿日繁,过量畜牧,导致草原生态退化,也时常引发社会矛盾。上世纪以来,大庆加强了对大庆地方农牧生产的行政管理。农牧界限的推移与水土流失强度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较,农业的影响要大于牧业,这不仅仅是因为农区的人口密度要大于牧区,换句话说,除了人为因素外,植被、地表组成物质等多种多样的自然因素也在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植被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而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林木面积的缩小,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油田区域的扩展,一部分草地和林地被征用,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干扰,保持植被原貌的土地越来越少。

在农牧业经济的相互拉锯之中,草场开辟为农田,后又荒芜的现象也较严重。开垦、抛荒、耕地增减不定的过程,使草原大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这一趋势的非线性过程所表现出的就是植被破坏,土壤不能有效地涵养水分,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乃至沙化。

上述从表面上看扩大了农业区,但实质上加剧了农牧矛盾,引发了发展矛盾。由垦殖而引起的农牧冲突等社会问题也早已经引起有关人士的注意,并认为就大庆的实际情形来看,更“宜于畜牧”。主要表现在:(1)垦殖移民,仅解决一部分人之生活问题;于国家之立场,应为全体油田人民着

篇(7)

1.2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它要求协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发展关系,统筹处理农业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相互关系问题,将农业大系统的经济活动过程有机结合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废物资源的经济循环链。只有农业生产要素协调共进,才能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1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比较完整的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按照《丹波宣言》中的定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以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资源与环境。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利用上,通过立体种植,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可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如通过利用沼气,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从而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可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节能减耗和节流开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循环经济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减少资源和能量的投入,在部门内部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把一个部门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其他部门的生产原料,实现各部门之间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共享,从而达到污染排放的减量化或零排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需要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交换资源与能量,最终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的、整体、和谐的循环型社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农村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关键性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1农村和生产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首要的是节约,有效地利用与发挥农村土地、水源、森林、土特产等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高的利用率,拓展生产范围、生产品种、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循环经济不但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而且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拓展和延长产业链,进行家庭产品的深加工与再增值,以使农民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利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布局离不开循环经济。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和生产领域。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因此,毕节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用循环经济理念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

4.农业循环经济在毕节地区的模式与实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在一、二、三产业之间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内部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毕节地区在注重借鉴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体系有针对性的技术设计、管理和实施,创造出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4.1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农村庭院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毕节地区每年都以2.7万口以上的速度发展沼气能源建设,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农村庭院生态农业,形成了“猪———沼———果(蔬)”、“猪———沼———粮”等模式。这些模式的主要形式,就是运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原理,把蔬菜、林果种植、养殖、加工等与沼气池、改厕、改厨有机配套,使整个过程实现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率。“户建一口沼气池,圈养2—3头猪,种好2—3亩菜(果)”,利用农作物秸杆作猪饲料,产生的猪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沼液、沼渣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产沼气剩余的粪便直接堆肥用作肥料,这样就形成了农产的良性循环系统。

4.2生态农业示范村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生态农业的实施,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如金沙县岩孔镇板桥村,通过沼气建设项目,积极发展循环型立体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菌”等模式并存的立体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子,走上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该村216户,共建沼气池240口,全部实行“一池三改”,普遍推广了“三沼”综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培植葡萄、生产食用菌,养猪、养鱼。经过试验和推广,葡萄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6年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50亩,平均每户1.6亩,产量达60万公斤,产值170万元,仅此一项该村人均收入达1740元以上。板桥村还通过举办葡萄节等活动,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旅游业。近年来,板桥村每年的旅游人次均在2万以上,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的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

4.3绿肥种植及转化利用模式。这种模式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龙头,大力发展绿肥种植和家畜养殖,形成以农促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的配套发展和生产良性循环系统。如织金县通过该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形成了绿肥———培肥地力———种植———养畜———沼气———种植等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可将之转化成优质饲料,延长产业链,增加养殖收入,同时还为发展沼气提供原料。2005年全县绿肥综合利用面积22万亩,加工草粉约7万吨,利用鲜绿肥或草粉养猪21万头,养牛6万头,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沼气建设这个龙头,延长产业链,使以沼气工程的推广形成的农村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结,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如金沙县以板桥村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重点探索坝区型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该示范园区包括西洛乡金槐村、中心村、大水植物园、绿健牧业公司、惠馨果业公司、岩孔镇光明村、板桥村、冠香坊调味品公司、金沙县大水酒厂等。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等,在生产布局上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人、财、物等要素向该区域聚集,着力构建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示范园区汇聚了板桥葡萄、回沙酒、惠馨果品、绿星牌畜产品、冠香坊调味品等品牌,形成了双低油菜、优质米、特色蔬菜等两高一优农业,推广了水稻宽窄行两段育秧、油菜育苗移栽、玉米单株定向、烤烟麦肥分带轮作,形成规模酿酒、批量生产调味品、无公害生产蔬菜和有机养殖畜产品和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

5.发展毕节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思路

5.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把发展观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上来。一是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加快毕节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重大举措,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二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倾向,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三是注重培养广大农户的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要大力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的培训,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5.2推进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体系建设。农业循环经济按其地域、行政区划、产业、功能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模式,模式设计有着不同的类型,因此,应根据各地条件确定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类型、模式及其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根据毕节地区“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并进行效益预测和规划可行性分析,提请专家审定,并组织力量付诸实施。毕节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模式带动,技术集成,建设与管理并重,工程与政策并重;三是综合治理,整体提高,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养加全面配套,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提高。

篇(8)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经济在管理过程中的逐渐深入落实了农村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模式的攻坚时期正在面临着快速的发展,因此基于农村建设的新环境,各个地区和政府更需要利用政策对农业发展进行协调,在三农工作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基层政府对于惠农政策和相关的工作制度落实环节中效果不佳,造成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和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使得农村在建设目标上也出现了较大的障碍[1]。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展开进一步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深入开展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一、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造成影响和制约的主要阻碍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上相对比较落后首先在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相对比较小,针对当前农业大规模下工作是很难达到相关要求的。特别是当前我国整体的劳动力仍然比较紧张,同时也没有富裕的劳动力。农业作业的从业人员通常为留守在农村的老人或妇女,掌握现代技术的农业作业技术专业人员也相对比较缺乏,使得传统的工作模式始终无法有效得到提升。因此这也造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在土地承包制度上仍然受到了严重的约束,经营权也很难聚集到专业化农民手中[2]。2.农业设施的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相对比较落后首先,农村经营管理者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相对来讲不够全面。这就造成我国农产品缺乏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帮助。这就要求相关的地方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投入相应的注意力,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在对资金的投入方面,规模仍然比较小,不能给我国的农田基础设施提供相应的帮助。

二、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对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的策略

1.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思曾说过:“在不同经济时代中所谓的区别不是在于生产,而是在于怎么进行生产。”我国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各种类型农业机械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多达上百年,在此过程中大量事实证明,农业领域中农村经济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和世界农业人口的增长、粮食短缺做到了充分的解决。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农业机械的有效推广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当前时代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农业机械的推广在充分解放了劳动力的基础上,同样也对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起到了全面的提升作用[3]。2.充分进行协调,对工作体制进行完善和推广在对农业经济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要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将工作体制或规范进行完善和优化。特别是乡、村这种基层的政府,在开展日常行政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和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从而更为准确的对这项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此外这也要求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建设相关工作宣传和推广,对农民的农业技术进行完善和提升。在进行农业经济建设工作开展中,相关政府和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需要适当接受培训和学习,因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多数推广人员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上还没达到相应的标准,那么在农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下,我们只有将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提升才能确保这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和落实[4]。3.加强今后对这项工作的关注程度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正确的选择农业经济建设发展道路,对我国农业工作的推广和农业整体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要加强对对我国农业经济补贴制度的执行和开展。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相关的农业部门都应该提高对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确保当前农业经济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有效保障广大农村的居民生活条件的发展和提升[5]。其次还应该保证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多种经济类型的共同发展和推广。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农业整体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所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也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农业经济类型,有大型的、中型和小型,在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农业地区的发展情况,对农业生产的装置进行选择,通过多种类型农业机械器具或是经济手段的有效操作,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水平也将得到更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农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小康社会建设以来,我国在对农村的经济管理和建设上也得到了十分明显的发展,各个地区和政府更需要利用政策对农业发展进行协调,在三农工作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整体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和发展,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发挥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将农业发展和基本的生产理念进行完善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对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48(12):23-24.

[2]赵庆娟.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16(6):51-51,39.

[3]刘文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33(42):58,67.

篇(9)

在清代江淮等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种植业是引人注目的重头戏,生产对象繁杂多样。其中,麦子在地位上仅次于水稻。此外尚有玉米、蔬菜、棉麻等作物。1.麦子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淮)水田实行稻麦轮作,需要开沟作畦,避免渍害。对此,王祯《农书》(5)468和沈氏、张履祥《补农书》(6)40都给予相应的注意。包世臣《郡县农政》继续研究这一重要问题。要种植麦类的水田,如果水源近便,先要翻耕板田,用耙子劳平;过些天,放干田水,用锄头在田里开挖泄水沟,分作畦垄。其技术关键在于,沟要挖得深一些、宽一些,以抬高畦面,便于排水。麦子适宜于冬天下雪,抑制其营养生长;春天,泥土润泽,墒情良好,则日后麦穗硕大,子粒饱满。如果春天雨水多,麦苗傍泥土的部分很可能沤坏,变成黄色,名叫“黄疸病”,最为农家大忌。麦粒可略微浸些水,舂掉麸皮,称为麦米。麦子也可以磨成粉,用粗布筛子过滤;然后适当和些水,揉成面筋,成为素食中的主要产品。麦面在水中,下沉到容器底部的叫小粉,可以做成浆。如果麦芒不慎进入人的眼睛里,就取些大麦,煎成汁水洗眼睛,麦芒会很快出来。2.玉米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玉米原产于美洲,于明代传入中国,在清代获得广泛传播。此物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可以嵌进石头缝隙,因而比较耐旱。如果干旱过度,也宜于灌溉。玉米熬汤饮用,可治淋沥之症。芋类作物在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透。芋头有水、旱两种,水种特别好。区种法可用来栽培旱芋,开区下种,浇水,用脚踏平,以保持良好墒情。甘薯留种,要藏在干爽的土窖里;若受湿,则容易溃烂。粟米若研成粉,加上甘草一起煮,然后漉出汁水,搅和蜜糖,可以解毒。荞麦在本性上喜好雨水,也不是很怕干旱。稗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耐水而且耐旱。豌豆具有耐旱、耐冻的性质。青豆、绿豆,活生生地研细,和上冷水,可以解砒霜、金石、草木之毒。芝麻要趁下雨之后、土壤湿润时播种,容易发芽出苗。芝麻在收获时,若荚壳湿润而集中堆放,则子粒不能做种;如用来榨油,点火则不明亮。芝麻煎水,洗治一般疮毒,都是有效的。3.瓜、茄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瓜类作物播种,要将种子淘洗干净,然后挖坑,锄碎干燥的泥土,使其润和。下种之后,逢旱天,要频繁浇水。六月下雨之后,农家种下绿豆;八月中旬,绿豆苗翻压到地里,作为瓜地绿肥。冬天,积雪堆积在瓜地,可优化土壤墒情;春天瓜苗出生,不惧干旱。冬瓜一名水芝,可整个削掉硬皮,埋进湿地;一天后取出,泡上清水,对消渴之症有较好疗效。茄子在九月间成熟时掰开,用水淘洗,取出下沉的子粒,曝干收藏。二月间畦种茄子,育苗。当其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趁下雨天,带些苗圃泥土,进行移栽。山药栽培,要先掘坑、挖沟,便于泄水。当干旱发生时,要引水灌入沟,遥遥润泽山药。茶树忌讳水浸根部,若遇干旱,就用米泔水浇灌;若要施肥,可用原蚕矢沤制的粪水。红花要在二月下旬,雨后撒播。四月底,农家趁早晨天气凉快,摘收红花;然后放在碓里舂得烂熟,包进纱布,绞去其中汁水,薄薄地摊在竹簟上,晒干储藏。4.棉麻栽培利用与水环境。为人们提供衣料的纤维作物,以棉、麻最为重要。棉籽留种,也要晒干储藏。谷雨节后,农家用水选法,选择坚实的棉籽,并用沸汤浸沃,然后下种。芒种时节,麻种趁雨后土壤湿润时撒播。黄麻秆放进水田里浸泡,沤成空心,起出晒干,是上好的燃料。苎麻性喜近水之地,夏天播种。隔上一夜,用水浇灌苗圃畦垄,使其保持润泽。如果地皮干燥,就用帚尖洒水。待麻长到三四寸,要整理本田。本田用熟地作畦,浇粪水,使之膏润。苗圃的苎苗要透彻浇水,带上老土移栽。栽下之初,每隔三五天要浇一次水;二十天后,每隔十天浇一次水;以后若遇干旱,也要浇水。麻秆割倒,起剥表皮,用刀刮掉白瓤,将青皮挂在竹桁上晾晒。晒干的青皮用水煮得洁白,就可以分别接成缨子。缨子在水里浸一夜,就可以用来纺线。纺成后,放进桑柴灰水里煮一夜,再用细石灰水漂白。高粱秸秆烧灰,拌水煮麻线,使其变得洁白而柔软。麻线再用清水煮一次,晒干,就能够用来织布。

林、牧技术与水环境

篇(10)

一、引论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期,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日益步入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模式的攻坚时。各地政府应当立足新农村建设新环境,积极推动各项惠农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加大三农事业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的现代化进程。虽然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制度体系设计较好,但基层政府缺乏执行惠农政策和强农制度的必要执行力,未能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农田基础设施体系,未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和农业科研水平。这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降低了农业产业系统性抗风险能力,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再者,由于当前我国的主流农业生产作业模式仍然停留于传统的小农式作业模式上,缺乏必要的农业作业模式创新来支持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的动力。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村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动力,制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能力,降低农村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活力,制约了当前政府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效能。

二、制约农业经济管理建设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相对滞缓

其一,农村土地的小农式经营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大规模作业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日益减少,从事农业作业的主要是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缺乏掌握现代农业生产作业技术的专业化农民。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旧体制和旧机制不适应新农村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分析,传统农业作业模式是以小农式作业为主要模式,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骨干生产者开始逐步从传统的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变,从而导致农村大面积农田的荒芜,造成稀缺农田资源的闲置浪费。而受限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约束,农村土地经营权难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向部分有较强从事农业作业意愿的专业化农民和种田大户聚集的制度保障。其二,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农村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难以通过扩大规模的方式来增强企业的规模效益。较小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难以与当地农户之间建立具有较高业务关联度的农业生产作业命运共同体,难以形成具有风险共享和利益分担的农业作业新机制。由于龙头企业向当地农户输送利益的力度不足,使得当地农户对龙头企业缺乏基本信任,从而降低当地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共赢关系的积极性,制约了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推广。

2.农业产业金融体系和产销联结机制建设效能较低

其一,农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对农业金融产业的系统化制度安排,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正在从传统的人力资本密集型农业向技术密集型农业和资本密集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提升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亟需大量农业产业资金的支持。但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其“支农惠农”的功效,反而成为从农村地区吸储后转移投资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具,由此造成的农村金融资源流失问题严重削弱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所需的金融资源。其二,农业经营管理者未能建立适合本地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当前制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障碍是农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远期科学规划,农业产业技术进步难以通过有效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来高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益的增加。具体而言,农业生产机构和农产品流通机构之间的条块化分割和组织化水平低下亦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效率。农产品下游销售环节的消费者需求信息亦难以及时有效传递给农产品的生产者,从而制约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农产品终端市场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的能力。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其一,农业经营管理者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足。制约我国农产品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各级地方政府当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和魄力有限,现有的支农资金规模较小而亟需建设的农田基础设施项目较多。有限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用到较多的基建项目上,这势必形成由“撒胡椒面”式投资模式所造成的投资效能低下问题。其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优势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虽然我国农业产业拥有较强规模的农业科技和教育队伍,但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这是由于农业科技不仅具有经济效益,且更多表现出公益性的社会效益。在市场化浪潮席卷各领域的过程中,农业科技领域亦未能幸免。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科技人员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收和维系农业科研机构的生存上,使得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留不住,严重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再者,农业技术装备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收益率较低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1.健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业发展新机制

其一,各地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针对当前农村骨干劳动力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的现实问题,各地政府有必要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工作,在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与登记工作的基础上,依法建立适合当地民情的农村土地流转新制度体系。基层政府应当积极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征地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对部分被纳入到城镇建设用地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项目管理。各级政府还应当加快推进农村的承包管理信息的网络化管理,运用网络技术提升农村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的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土地权益。其二,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发展农村生产资源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在依法和自愿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当引导农户自发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来切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拉动,促使农村闲散资金资源的汇聚,高级农业技术和农业人才向基层流动。为有,效克服单个农户的生产和销售能力孱弱的问题,基层政府应当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并为每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配备辅导员,促使各农村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效益。

2.优化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结构

其一,农业生产者应当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者偏重于对农村的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管理,这种强调粮食生产的一元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影响到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的提升。为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可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管理者应当积极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建立起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支持和引导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通过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方式来形成具有区域农产品特色的竞争优势。其二,农产品经营管理者应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方式拉长农产品价值链。针对农民出售初级农产品难以获得稳定高收益的问题,农产品经营管理者应当积极发展农产品生产地的深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产品仓储、保鲜、运输、拣选和包装技术,切实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损耗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为增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价值链的构建力度,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当通过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方式来促进该行企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并以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区域聚集度为手段来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

3.提升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其一,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约我国农产品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针对此问题,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当积极改造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增强农机道路网、防护林网、农业电网及输变电配套设施建设,为农业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针对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匮乏的问题,农业经营管理者还应当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广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农田,并制定相关制度措施来维系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的平稳运行,确保各类农田基础水利设施长期发挥稳产效益。其二,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针对农产品种植和收获环节人力资本耗费率较高的问题,农产品生产者应当积极发展农产品机械化作业能力,提高农产品机械装备总量和质量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机械化作业模式。针对部分农产品机械化作业难度高的问题,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当积极研发诸如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技术,提高各类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准。为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和提高农机使用水平,农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农机具的安全鉴定制度,培育和规范农机具维修市场,着力打造农机具第三方供给机构,形成农业机械作业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敏,郭志敏,and胡小玲.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3-114.

上一篇: 服务贸易统计 下一篇: 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