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6 17:29: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治理心得体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治理心得体会

篇(1)

检察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中央政法委决定2006年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件大事。我个人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检察干警政治素质、队伍素质、业务素质,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权实际运作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因此,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司法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检察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检察制度都蕴含着一种司法理念,司法理念通过检察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检察人员在行使检察权中,都会按自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检察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检察权来表现出他们的司法理念。再次,司法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全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检察改革的成败。因此,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检察制度之内,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司法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检察制度。而有什么样的检察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司法理念。下面我想谈一下对公平正义的粗浅的理解。在百姓的眼里,检察官是国家和法律的化身,是国家检察权的行使者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检察官要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辱法律的使命,就必须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律专业知识深厚的、司法技能娴熟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和较娴熟的业务能力。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法制化的进程,需要建立相应的检察制度来作保障,同时还要求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司法理念,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就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检察官要树立公正的理念才能够保证其所行使的职权不失公正性。因此,公正的理念应当成为每一位检察官进行行使检察权的精神和灵魂。检察干警应当牢固树立 "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执法为民,服务社会,执法人员要学会善于和正确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努力做到及时化解矛盾、息讼宁人,努力减少和消除社会对抗,促进社会稳定,以公平促和谐,以稳定促和谐。如何做到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基础,所以说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活动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如果法律的平等原则不能遵守,则法律将形同虚设,其应有的公平和正义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如果检察官在行使检察权中具有超越法定职权的权力,就很有可能在正义的幌子下从事非法的行使检察权活动。所以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运用实体法作出公正的处理。在严格遵守实体法的同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法办事,检察机关按照诉讼程序办理案件,本身就是实现法的公正价值的要求,同时严格遵守程序才能保障行使检察权的公正。只有按照公正的程序行使检察权,才能实现行使检察权的公正和程序的正义。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现象,在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干警的执法理念不正确。所以,非常有必要从端正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大家真正弄明白、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因此,我们每一名检察干警要珍惜这个机会,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的执法理念,扎实地履行好权利与义务,把检察职能落到实处,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

篇(2)

求真务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篇(3)

中央政法委决定2006年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件大事。我个人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检察干警政治素质、队伍素质、业务素质,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权实际运作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因此,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司法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检察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检察制度都蕴含着一种司法理念,司法理念通过检察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检察人员在行使检察权中,都会按自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检察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检察权来表现出他们的司法理念。再次,司法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全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检察改革的成败。因此,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检察制度之内,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司法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检察制度。而有什么样的检察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司法理念。下面我想谈一下对公平正义的粗浅的理解。在百姓的眼里,检察官是国家和法律的化身,是国家检察权的行使者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检察官要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辱法律的使命,就必须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律专业知识深厚的、司法技能娴熟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和较娴熟的业务能力。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法制化的进程,需要建立相应的检察制度来作保障,同时还要求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司法理念,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就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检察官要树立公正的理念才能够保证其所行使的职权不失公正性。因此,公正的理念应当成为每一位检察官进行行使检察权的精神和灵魂。检察干警应当牢固树立 "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执法为民,服务社会,执法人员要学会善于和正确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努力做到及时化解矛盾、息讼宁人,努力减少和消除社会对抗,促进社会稳定,以公平促和谐,以稳定促和谐。如何做到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基础,所以说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活动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如果法律的平等原则不能遵守,则法律将形同虚设,其应有的公平和正义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如果检察官在行使检察权中具有超越法定职权的权力,就很有可能在正义的幌子下从事非法的行使检察权活动。所以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运用实体法作出公正的处理。在严格遵守实体法的同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法办事,检察机关按照诉讼程序办理案件,本身就是实现法的公正价值的要求,同时严格遵守程序才能保障行使检察权的公正。只有按照公正的程序行使检察权,才能实现行使检察权的公正和程序的正义。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现象,在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干警的执法理念不正确。所以,非常有必要从端正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大家真正弄明白、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因此,我们每一名检察干警要珍惜这个机会,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的执法理念,扎实地履行好权利与义务,把检察职能落到实处,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

篇(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篇(5)

一、树立“人本意识”,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大家都知道,信用社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林林总总,不可谓不全,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好多制度在许多职工看来只是墙上的制度,并没有很好的予以落实,规范自已的行为。究其原因,是大家的思想意识在作怪,是农村信用社长期的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岗位安排僵化,老好人意识严重的结果。

本次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教育活动,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人的意识问题,应该使大家认识到,制度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指导实际工作的。特别是本次活动中所例举的一些案例,对每一位员工应该是有很强的震憾,比如《20__年农村信用社系统诈骗、盗窃、抢劫、涉枪案件的通报》、山西金融诈骗案的报道,特别是发生在我们身边__信用社案件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及秀屿区埭头信用社职工脱岗事件的处理决定,使每一位员工真正认识到搞好内控制度,并不是领导的责任,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人不遵守内控制度,就可能给别有用心的人以机会,最终损害的是集体的利益,更是自已的利益。因此,模范地遵守内控制度,不仅仅是对自身的爱护,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在这个方面,农村信用社应该将本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自觉。

二、严肃工作纪律,提高违章违纪的代价。

长期以来,信用社内有章不循现象严重,不能将制定各项内控制度的良好初衷落到实处,是导致各项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模范执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实,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监督工作,对于严重违反内控制度的要严厉予以处理,要让每一位违章违纪的员工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其有切身之痛,严重的更应清理出信用社队伍。

三、完善工作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各项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件有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背后,无不有作案人长期处心积虑的身影,他们正是利用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精心准备,伺机作案。我们要通过工作机制的转变,来防范道德风险转化为实际风险。比如,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岗位轮换,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监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员工的培训工作等等。总之,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四、__信用社案件的教训与思考

案件发生后,本人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深入落实内控制度情况的检查工作。

该案件的发生,虽然是由于两人的相互勾结形成的,但该案时间跨度这么长,帐务、凭证等管理混乱,却长时间无人知晓,主办会计离职审计也轻易过关,说明各级包括__社在内的内控制度的落实检查稽核上必须加强,一些流于形式的工作方法也要切实改变。

2、应重视重要岗位人员的交流工作。

许建良任主办会计长达7年时间,林辉任柜面会计时间也长达4年,这为两人的相互勾结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近几年来,信用社的人事安排僵化,各岗位人员罕有交流,大家长时间在一起工作,相互熟悉,相互信任,抱成一团,即使发现问题也往往隐瞒不报,力求自我解决,这也是造成该案长期不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应千方百计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案情来看,他们作案并不是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特别是作为替班会计员,当班出纳员等,业务素质低下,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核对帐务,轻易放松了原则要求,为他们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之门。

篇(6)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做好农信工作的前提

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我们信用社要发展,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业中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每一位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作为农信人,为了农信的前途,为了农信的荣誉,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人,是职业道德对我们最引为用以规范行为品质、评价善恶的行为规则。作为一个农村信用社的职工更应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道与德,如果路走得不对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事业,也就没有单位事业的兴旺,就没有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从事农信工作,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唯一的职业,我也一直热爱这个职业,对农信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所以我认为只有爱岗敬业才是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具体体现。讲求职业道德还必须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就是忠心耿耿,忠诚老实。所谓守信就是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所以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深地了解到作为一个农信职工的为人、言行和责任,就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时刻按照职业规范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合规操作意识是做好农信工作的基础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身为网点一线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作为主管会计,我深知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坚持要做一个“有心人”,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热心对待客户。我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我社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加强合规操作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有时,总是觉得有的规章制度在束缚着我们业务的办理,在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细细想来,其实不然,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的权益能力。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如一架庞大的机器,每一项制度都是一个机器零件,如果我们不按程序去操作维护它,哪怕是少了一颗锣丝钉,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各项制度的维护和贯彻是要求我们广大[文秘站:]的员工严格执行,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是要求某一人来执行的,而是要求一个集体相互制约、监督来实施的。

篇(7)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的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在管理领域,执行对应的英文是execute,其意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to do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planned,强调的是对规划的实施力;其二是:to complete a difficult action or movement,指的是完成某种困难的事情或变革。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管理能力,其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对执行力的营造,如果员工每天多花十分钟思考如何改革工作流程,将工作做得更好,企业的经营策略自然能彻底地执行。

二、深入反思,强力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是保证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要求执行前明确行为指向、行为规划以及行为目标;二是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执行力的基础,也是工作执行的目标;三是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按照工作程序,尤其是在金融机构,往往要在一些单据上签字、盖章,这就是工作的控制点,签字意味着负起相应的责任。

2、强化执行动机

工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接受工作后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要以实干精神为主导,细心观察,处事果断。

3、端正执行态度

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要以较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实践严、实、快、新原则。第一,着眼于严,要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第二,着眼于实,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面对平凡岗位,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干出一番事业。第三,着眼于快,要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第四,着眼于新,要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严格工作控制

要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调整行为并控制事情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更好地落实工作。一是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二是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有效解决办法;三是事后跟进,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供具体补救措施,避免再犯同类错误;四是前瞻展望,要对未来有所规划,使将来的工作能集中到焦点上来;五是规范操作,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违规操作。

三、强化执行,出色完成本岗工作任务

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把执行力具体化、完整化、可操作化、高效化,就要敢负责、肯学习;勤动手、不怕错;面对困难、永不言败;享受挑战、能耐高压;充分沟通、协调合作;顾全大局、不计小利;努力创新、果断行动;立足本岗、服务日常。

一是要加强学习。作为新进员工,联社的基本社情要学习,省联社的战略与理念要学习,各项基础理论要学习,岗位业务更要学习。学习是对自身知识和能量的补充,是对改革发展的前瞻,是事业和前途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党是学习型政党,我们的企业强调学习型员工的培养,我们个人要做不断学习的典型。

二是要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关键,是有效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做储蓄员要用与储户的良好沟通推广农信,做信贷要用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确保企业不受损失,做办公室工作要用上下级之间的畅顺沟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一名新的农信人,只有通过真诚交流,尊重他人提出的意见,才能尽可能快地融入集体,开展工作。

篇(8)

二、心理学形成社会工作的分析模式

在个案工作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模式,如心理社会模式、行为修正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成为三大主流治疗模式。

(一)心理社会模式

心理社会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是芮奇芒德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模式主要的理论假设包括对人性的假设、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全面探讨了求助者的问题,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并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强调采用多种治疗技巧帮助求助者。

(二)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也称为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包括人性观、自我概念以及行为问题。该模式认为人是真正的工作目标,它提供一种治疗氛围,引导案主自我实现。它更多的强调认知价值和尊严,强调案主中心,强调超越技术治疗,注重专业态度。

三、心理学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案例分析①

当前现实社会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服务任务就是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在接访调处中,对一些类别的案件来说,心理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息诉罢访的效果。这足以说明心理学在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一)案例分析

1.案主资料。案主A,女,29岁,B省X市某企业普通职工。近期她的精神状态特别不好,食欲不振,不愿意与外界沟通,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情绪激动时大吵大闹,甚至神志不清。2.案件陈述。A和原男朋友L是大学同学。开始时父母并不同意,但A和L执意相爱,毕业后L远涉千里与A回到家乡,A把唯一的进入行政单位让给L,刚刚参加工作的L发誓干出个样子,便工作很忙碌,久而久之,A开始怀疑L有了其他的女朋友。在A的不断追问和胡闹下,L终于提出了分手。分手后,A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一次偶然的机会,A知道了L并没交其他的女朋友。A找到L想要复合。但是L并没有同意。A随后开始宣称L了她,并到X市公安局报案。公安局经过侦查,因证据不足,不予立案。A将矛头转向公安局,认为L买通了公安局。在无法得到任何回应之后,A开始到X市、B省上访,要求政府处置公安局和L。每次与接访人员沟通的时候,A都会说:“我也知道自己很失败,我都觉得不认识自己了!可你们总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3.诊断。根据案主叙述,社会工作者初步认定该案主为中度情绪障碍。

4.工作策略与方案。X市的接访社会工作者始终按照一般的案件接待,劝说、管控、遣送,方法简单、情绪激动,但是依然没有案结事了。无奈,X市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女性)一同处理此案,这名社会工作者选择运用心理学知识“人本理论”的观点方法对案主进行引导。相信案主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只需要通过谈话来引导案主。

(1)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罗杰斯将治疗描述为一个解放自我,扫除障碍的过程,治疗可以使案主自我正常的成长与发展顺利进行,以期达到独立和自我指导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案主的自我知觉由僵化刻板转为清晰流畅,而在这一过程中某些条件是必须的。A.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者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被咨询者,要表达对被咨询者的关心。这种关心是一种深切、诚挚的关心,是一种不受被咨询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而影响的关心。B.尊重。真正地关心案主,尊重其人格、观点和隐私,不能随意对案主的言行做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主观表示,更不对其隐私做出必要的探询。C.共情。咨询者要能设身处地体验被咨询者的处境,在与被咨询者交流时,能进入到被咨询者的精神境界,感受到被咨询者的内心世界,将心比心,并对被咨询者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罗杰斯把此称为“共情”。D.真诚。做真实的自己,不取悦对方,不防御掩饰、不回避错误。以诚待人,使案主感到可以信任、可以交心。

(2)治疗策略。将心比心地理解案主所经历的事件,让案主抒发出自己的感情,表达客观自我,让案主正确面对自己的感受、情感,并接受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然后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指导,逐步达到积极乐观的人性、性格的健全发展。

(3)咨询过程(节选)。案主:“我真的不明白,近5年的感情,我把工作都让给他,他怎么一点都不在乎?!”社会工作者:“这几年的感情确实很珍贵,真不应该放弃!”案主:“唉!恋爱初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困难都能跨千里到一起,现在却……”社会工作者:“你们俩确实付出了很多才走到一起,十分不容易,现在却因一些误会而分手,5年时间什么都没得到,很可惜呀!”案主:“嗯……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虽然有点小矛盾,两个人不应该闹分手啊!难道不应该互相理解、共同谅解吗?”社会工作者:“是的,勺子磕锅沿儿在所难免,两个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一起克服困难,寻求解决的方法!你觉得你当时的做法怎样呢?”案主:“我觉得当时我太不理智了,那个时候怎么会那样?可是我真的太爱他了控制不住自己!可是他也,也不对啊!说分手就分手,我们一起努力了那么多,他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就为了能和我一起打拼我们的未来,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再次开始哭泣)”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同哭泣,并递纸巾给案主):“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案主(看到社会工作者一同哭泣,案主的神情缓和了许多,开始倾诉):“我都承认了错误,他依然不复合。我想尽一切办法挽回,他都无动于衷。我越来越气愤,甚至有点儿仇视,就想要教训他一下。结果越闹越大,其实后来在省里上访的时候就有点儿后悔了,但是依然不甘心吧,走出去的路怎么回头呢?!”社会工作者:“你的意思是你认为当时的做法确实有些幼稚,你也认识到了自己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如果现在你再遇到这种事情,你觉得你会更成熟些,更好地处理这种事情,不会让事情变得如此糟,是吗?”案主:“当然了!我经历过这件事后,自己也成熟起来了。可惜一切都已不能挽回了!(继续哭泣)”社会工作者:“你现在只是想和L在一起?没有他就不会幸福吗?”案主:(沉默)“当然不是,我以后肯定还会遇到更优秀、更合适我的人,现在只是觉得心里面不舒服,付出却没有回报。”社会工作者:“你经历了这件事情后在感情上处理事情更理智了,比以前更成熟了,等你再恋爱,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了,对吗?”案主:(沉默)“嗯!”

(二)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案主是一个读小学2年级的9岁男孩,经常在班里捣乱,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喜欢玩电脑游戏,动手能力强,学习成绩属中等。父母离异,父亲患有鼻炎癌。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父亲委托一位大妈照顾他,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家。学校老师认为案主很顽皮,经常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父亲曾带案主看过心理医生,结论是:缺失关爱,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

2.案例分析。(1)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分析,在本案例中案主在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上有明显的缺失,没有得到满足。(2)性格。在本案例中,可以看出案主的性格属于胆汁质,不稳定性人格,其表现为顽皮、聪明、好动、不爱学习、自暴自弃。其形成这种人格性格特征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由于他无人管教、任他妄为,造成了顽皮、不爱学习,经常逃课,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等的性格。

3.治疗方案。(1)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也称为“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是指通过及时奖励强化行为,即阳性刺激,从而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原有行为得以隐匿和改变。(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A.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案主理解父亲及大妈对他的用心良苦,增强案主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B.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案主改正不爱学习,欺负小朋友,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并且帮助其改善其与同学的关系,还避免了发生矛盾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得到遏制;C.案主的父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孩子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的管教方式,缓解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D.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老师进行沟通,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改正,争取老师的肯定、表扬和今后的帮助。

4.评估总结及结案反思。当案主基本上完成了工作计划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案主已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能够规范地参加班级活动,很好的与同学交流,融入周围的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此时,社会工作者就开始与案主商讨结案。结束工作关系,总结案主的进步与不足,安抚好其结案的情绪波动。社会工作者通过和案主和案主的家人的深度访谈,与案主共同总结评估个案。

(三)心理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工作中的其他案例

1.医患纠纷矛盾。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的卫生主管部门统计发现,近5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患者对医生的态度特别是“着急度”不满意,而不是因为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昂贵的医药费。医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救死扶伤的社会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他们的接诊有很大帮助。因此,很多地区已经开始组织医生进行接诊心理模式的培训,真正的遵循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

2.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前不久,贵州省5名流浪儿童熏死在垃圾箱内的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对于流浪人员的收容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流浪乞讨人员在被收纳到收容站一段时间后,当温饱得到解决,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逃走,回到流浪乞讨的环境中。运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不难明白,流浪乞讨人员和我们一样,当温饱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有对自由的需求和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单纯的温饱不能真正的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政府和NGO组织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学习相应的技能,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可以帮他们选出领导、制定管理规定,帮助其组织化之后,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就容易多了。

社会工作者应该像心理学家一样,秉持人类尊严的信念,认为获得尊严的前提是人们能够自由地做决定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充分地尊重流浪乞讨人员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做好救助工作。此类案例也充分的体现了心理学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篇(9)

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科收治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78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6.3岁。6MV-X直线加速器常规分割盆腔大野照射,DT40~50GY/4~5W,各例患者均出现程度不等的焦虑、抑郁、惊恐等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给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并从思想上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安慰,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听病人的倾诉,尽可能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建立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同时多和家属交流,和家属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病人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及家庭的温暖,增加其生活下去的勇气。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癌症患者的恐惧心理较重,许多人往往把癌症等同于死亡,对治疗不抱希望,甚至个别人不愿治疗,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关心鼓励他们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一些身患绝症但精神乐观、对痊愈充满信心、主动求医、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以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解除患者术后缺陷的思想顾虑:宫颈癌的治疗可导致生殖器官丧失甚至广泛的盆腔器官清扫,的改变,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使患者的女性尊严、自我概念及自我表达受到巨大冲击〔1〕,很多患者担心失去女性魅力,失去对配偶的吸引力,往往产生情绪低落、孤独、绝望、无助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提高自尊意识,并告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要与患者的配偶多沟通,使其多关心体贴患者,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使患者意识到自己仍然还是有价值的人。

放疗反应的护理

直肠黏膜反应:放疗3周以后,部分病人由于直肠黏膜充血水肿而发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便,应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指导病人进食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营养,并按医嘱服止泻药,防止便秘,减少直肠刺激。

皮肤护理:部分患者在接受放疗后放射野可发生放射反应,出现干性脱皮或湿性皮炎,表现为发痒或刺痛感,特别会皮肤耐受性低,又不可充分暴露,容易出现湿性皮炎,且比较严重,又不易愈合,所以必须保持会清洁干燥,并用0.2%甲硝唑注射液250ml阴道冲洗,每日1~2次,防止感染或阴道粘连。

放疗前和放疗中要每周复查外周血象,若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时,应停止照射,并注意个人卫生,给予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升白药物。

放射性膀胱炎:是最常见的放疗反应之一。由于放射治疗使膀胱粘膜受损,少数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应鼓励病人多饮水,>500ml/天,必要时用抗感染药物。

讨 论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2〕,这个阶段的女性往往肩负着事业与家庭双重重担,除对疾病的恐惧外,还有对家人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牵挂,心理负担很重,加之癌症的病程较长、花费较多,经济条件差的病人对经济负担非常担忧,这些都影响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和疾病的愈后。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患者尽快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正视困难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以及放、化疗期,早日走出心理阴影,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篇(10)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简单到多元,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初步形成。目前来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经营户阶层、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等10个阶层。在新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突出特征。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在新社会阶层出现的同时,还有大量的新的社会群体产生。除了上述新的社会阶层之外,在城乡流动大潮中我国已经拥有2亿多农民工。他们并不能真正融入所在城市,在他们流动就业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甚至“流浪儿童”群体。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新的社会组织的挑战

单位制解体以后,社会流动大大增加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提供生产、生活和精神的依托和归属地。新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接近40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8万个,基金会1390个。实际上,除了上述经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之外,我国社会组织还存在更多其他类型,数量更大。比如,近年来,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和管理中,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业主的共同需求,很多住宅小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代表小区住户与物业公司打交道,表达住户的诉求,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除了备案登记的草根社会组织之外,还有很多松散型的准社会组织。例如,老乡会、同学会、校友会、兴趣小组、网友会、网络社区组织等等。这些草根社会组织和准社会组织满足了其成员一定的社会需求,有其积极的作用,需要社会正名和政策支持,需要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如果对其不加以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使其健康发展,这些社会组织可能妨碍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的社会需求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人们的社会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社会需求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

基本生存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在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满足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注重精神文化投资和消费,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人们渴望能够得到好的教育和培训,能够有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城市家庭望子成龙心情更加迫切。

基本需求的标准在逐步提高,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衣食饱暖等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人们开始由注重生活的量向注重生活的质方面转变,开始关注和追求生活的舒适和品位。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自身的权利,希望能够有迁徙的自由,希望能够有表达的权利、参与的权利,希望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等能够得到保障和实现。

社会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由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人们的社会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这也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人们对于就业、养老、住房、医疗、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由于实际工作不到位、不得力,人们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不高。

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由于收入条件、生活经历等不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需求有很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社会需求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老年人追求稳定、安逸,青年追求变化和新奇;80后、90后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们相比,对于工作地点、职业环境、工资待遇、个人权利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社会需求结构变化表现为社会需求结构的多样化、差别化和高级化。社会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也随之调整。当前社会需求满足方式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以单位、集体满足为主向市场满足为主转变,但是市场又是不稳定、不可靠的;传统的社会支持系统功能在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面临挑战;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虚拟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传统的社会需求满足方式和手段的有效性正在减弱,新的社会需求满足方式尚未完全到位,人们的物质家园、精神家园仍处于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保障、心灵归属感不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新的社会事务的挑战

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的社会事务,例如,在城镇化过程中,外来人口管理、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城中村改造,城郊结合部管理;农民市民化的转变。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征地拆迁、环境和资源保护、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等社会事务。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就业与失业、企业改革、劳动关系、劳动权益保护、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收入分配、市场监管和服务、以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等多种社会事务。在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等社会事务。由于社会结构变动,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和升级,出现了农民工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城市融入问题、政治参与问题、精神文化甚至生理需求满足问题,出现独生子女问题和老龄化问题,出现国际交流与合作、信仰多元化、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问题等。这些新的社会事务使得社会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新的社会心态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初,解决温饱问题是绝大多数群众的迫切要求。那时,对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都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成和支持。上世纪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率先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时代的共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的观念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财富蛋糕的做大,随着开放的扩大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大众化、便捷化和互动化,在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利益群体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待改革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改革中失利的群体对改革开始持怀疑甚至抵触态度,仇富、仇官心理在少数人心中滋生。

新的社会矛盾的挑战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例如,土地问题、拆迁问题、干群矛盾、劳资冲突、医患关系矛盾、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矛盾、黄赌毒、互联网风险、退伍军人问题、库区移民问题、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等。在所有这些矛盾中,党群关系在总体改善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干群矛盾还比较突出,有时矛盾还相当尖锐,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干群关系越往基层情况越不容乐观。从工作来看,近年来越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群众上升幅度呈“倒金字塔”型。越级上访表明,群众更相信上级党政领导。的大案要案只是使干部的整体形象不好,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的还是在基层、与普通群众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些事件。

上一篇: 物流工程专业概述 下一篇: 市域社会治理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