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6 17:29: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交通工程学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交通工程学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65-03

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以来,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基础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将工学结合的模式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高专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目标定位不清楚

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反思我们使用过的相关教材,总感觉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法分不出层次:大专是本科的“压缩版”,中职是大专的“压缩版”。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忽视教育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把教育技能狭隘地理解为艺术技能,而真正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用的、用得着的教育知识和能力反而被弱化。

(二)学生学习特点未把握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而在音乐、美术方面的技能基础几乎为零,入学后学生不仅要学文化课,还要训练学习歌唱、乐理、舞蹈、绘画等方面的基本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一般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必备的音乐、美术方面的技能课未完全开设完,学起来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创新精神少,模仿能力强;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能力强;不擅深入思考,喜欢动手操作。可见,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面临着打基础、提兴趣、教方法、培养能力的多重任务。

二、课程教学改革可带来的成效

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运用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将收到诸多成效,学生在学习态度、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取得明显进步,具体表现为:

(一)促进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性

每个任务的资讯阶段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资讯阶段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给出本次任务的合格标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便有了明确的目标,表现得更加专注、积极。甚至有的学生向先上课的班级打听上课内容和任务要求,提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

(二)活动设计组织能力增强,专业技能得到锻炼

采用学习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实际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机会,在每个任务的检查评估环节,要求每个任务更换不同的学生轮流担任试教或表演任务,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给出改进建议,并要求在下一个任务中改进提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的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组织能力等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具备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提高

任务的完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任务的成绩也以“班级”的形式展现,上课时每个“班级”座位集中在一起,前面摆放学生自己制作的班牌……如果说这些只是从“形式”上体现团队合作的话,那么学生的任务记录能真实地体现他们团队合作的实际行动,“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将经历一个由最初不团结到开始分工到最后默契合作的逐渐磨合的过程,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三、高专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设计

(一)明晰本门课程的核心职业能力

要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运用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当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前提是要先根据工作岗位的任务明确本门课程的目标,即要先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岗位任务分析,再进一步分析本门课程上了之后能够实现学生哪一项或哪几项核心职业能力,最后进一步分解核心职业能力。具体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分析见图1:

(二)重构课程结构框架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领域,音乐领域一般有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等内容,美术领域包含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三大方面内容。当前幼儿园实际所用教材多以整合课程为主,根据本门课程特点和幼儿园实际,可将本门课程分解为三个学习领域和八个学习情境,领域和学习情境之间是并列关系。进一步设计若干个子学习情境,子学习情境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增大。每一个子学习情境都包含资讯、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资讯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教师讲解或学生自学有关知识点,计划指学生根据学习情景中的任务进行内容的选择、教案的设计等,实施包括材料的准备和制作、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是教师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一般多包含在实施中,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团队互评。课程结构设计框架见图2:

(三)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重组教材,设计子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

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具体实施在教学当中。如表1所示,每一个学习情境都设有具体的子学习情境和相应的教学载体,子学习情境的创设从易到难,尽可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幼儿园教师从新手教师到成熟型教师进而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律,所用教学载体多为现行幼儿园实际使用教材中的内容和本门课程中较为经典的素材。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分解渗透在学习子情境中,其中最基本的能力(如教案设计)在各子情境中重复训练并不断提高,同时又渐进地增加新的能力要求(比如说课、反思),欲做到以基本能力为主线,有重复有变化有提高,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

(四)以能力考查为主,重新确定考核模式

篇(2)

在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中,考核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双语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考核体系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反映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自愿的学习方式,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从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因此,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

2 交通工程学传统的考核方式弊端

交通工程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的试卷的反馈,采用书面式闭卷考试,学生考得60分就算合格。这种方式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存在很多弊端:

(1)考试内容单一,多以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和速度性的内容为主,往往只注重学生对交通工程基本公式,基本概念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缺少基本理论与社会热点和前沿研究相结合的内容。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体现素质教育。

(2)考核方式呆板,缺少新颖性,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的灵活性。英文版交通工程学教材篇幅多,但是由于该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只有核心知识和整体思路,其他内容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自学,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教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期末考什么的重复性思维。这样的考核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3)使相当多的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些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公式、理论,导致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英语单词的理解上,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对交通工程学内容感到枯燥和乏味,并且即使考前背下来了,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理解,使得考完就忘了,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再者英文版的交通工程学里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理论推导,篇幅巨大,使得学生记忆起来很困难,失去学习的信心。

(4)“一卷定分数”的形式会导致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利于良好的考风学风的形成,同时也会让部分学生养成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

因此,采用传统的期宋考试的方法作为考核手段,难以全面的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容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针对该学科的特点及目标,对双语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探讨。

3 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探讨

由于交通工程学采用双语教学,其特殊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因此其考核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离不开的,考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应该与教学紧密结合,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体现教学并服务于教学,所以考核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效果,该课程考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考核办法

应把平时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也就是综合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给出学生的总评成绩。

对于平时考核,以学生课堂上参与教学的表现(如学生回答问题)、平时作业及考勤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使成绩构成多样化,形成一个开放、宽松和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氛围。通过上课考勤,可以使大家端正学习态度,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考查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应用交通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也可以督促学生在课下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平时作业,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查漏补缺,调整教学节奏,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作业要求学生用英文答题,也可以锻炼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对于结果考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性考核,全面考查学生双语学习后所具有的双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试卷语言采用中文与英文相结合的形式。全英文题目、全英文解答的考试模式会造成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对英语的理解上而不是专业知识的应用上。应该根据教学模式对应的采用中英文出题和中英文答题,这样可兼顾到一些专业知识学得比较好、但外语水平不太高的同学,从而增加学习的信心。当然,随着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应逐渐增大外语出题和答题的比重。

3.2考核形式

结合交通工程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考核形式采用半开卷这种灵活的考试方式,即开卷闭卷相结合。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交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等类型出现,占整个试题50%的比重。开卷考试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交通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允许当场查字典、教材及参考资料,以问答题和计算题等类型出现,也占整个试题50%的比重,一般应用题占30%,综合题占20%。

3.3成绩构成

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避免部分学生因不习惯英语试题从而考试失利,丧失信心,可以将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适度提高。目前,在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实践中,该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考核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考核中,考勤,作业,平时表现各占30%,40%、30%。通过对近两年考试结果分析,这一比例构成基本可行,基本能够比较公正的反映学生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外语水平不同,应该适当的调整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

4 考核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篇(3)

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设计出的产品在操作使用时更加安全、高效、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从人机工程学概念产生的那天起,西方各国各学科的专家纷纷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进行更深入分析探讨与研究,以求的人机工程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因专业出发点与研究方向的差异,也有专家将这个概念称为“人类工程学”、“人因工程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不断进步,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应用核心是“安全、高效、舒适”,众多设计师在各类产品设计中为了使产品达到使用操作更安全、更高效和更舒适做了大量的努力。

安全使用,人文关怀之根本

安全使用是设计师对顾客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是产品设计是否合理的最根本的判断标准。好的产品设计,可以使得产品使用者或者产品使用者的利益在规范使用的状态下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在过去,产品设计中所涉及的安全更多的是显性安全,是指可以看得见的比较直接的伤害或者损失,比如各类电子产品要做到不漏电,交通工具要做到性能灵便等,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安全中所涉及的安全除了显性安全外还包括隐性安全,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隐性安全呢?和显性安全相对应,隐性安全是指间接的伤害或者损失。前面我们说对于各类电子产品我们要做到不漏电,但是现在的很多电子产品除了有漏电隐患外还有其他新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比如电磁辐射,特别是电磁对于孕妇的辐射,有可能给孕妇中的胎儿造成发育不良甚至畸形,这就要求我们产品设计师在相关产品设计与研发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产品防辐射附属产品的研发;二:产品辐射研究,根据产品辐射的强弱、范围等制定产品使用说明,可以引导和限制孕妇使用产品时间及频率;三:可代替产品的设计。这样,我们产品设计师就可以将相关产品对于孕妇的辐射伤害降到最低。

我们再研究汽车的安全隐患,汽车的安全隐患中最大的问题是在驾驶中如何降低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的工程设计师是通过工程结构设计使得汽车的一些功能如制动、油门、打火等控制更加灵敏,可是尽管如此,每天各类交通事故频发,那么事故问题又是在哪,我们设计师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车辆改进方案呢?社会常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几乎都是人为引起,如疏忽、疲劳、酒驾,所以我们设计师需要更多的考虑与研究人为事故隐患的避免,这就是近年来各类智能概念汽车出现的主要原因。目前涉及智能汽车的概念设计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红外线感应系统,通过感知车辆与周边环境中的车辆距离来判断是否安全并做出提示;二:gps车载导航系统与车辆自驾系统,车辆智能自驾。

随着各类生活、学习、工作用品的日益更新以及各类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在产品中的运用,必将出现新的安全隐患,我们设计师需要尽量避免或者消除产品设计中的安全隐患。

高效使用,人文关怀之价值

在经济社会中,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财富,提升效率是提升产品设计的价值所在。在农耕社会,一个人完成百亩以上的农田的耕作是不可想象的事,可是播种机、插秧机、浇水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工具的出现并代替传统手工耕作后使得这一切成为现实,一个农民可以完成曾经几十个甚至上百人才可以完成的农活,这就是新产品所带来的效率;文字的出现,使得我们记录生活中的一切成为可能,而从竹简刻字到笔墨撰写再到电脑敲字,文字记录方式的进步极大的推进了各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语音识别系统的开发,将会使得我们记录工作更加的轻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是路通了也需要交通工具给力,从坑坑洼洼的土路中行走的马车到沥青路驶过的轿车再到磁悬浮飞过的高速列车,交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这时候我们发现地球已经换了一个概念—— “地球村”。

在产品效率提升与改进的问题上,设计师需要和材料专家、工程结构师、科学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灵活的将先进的技术材料等运用到产品设计中,通过设计改变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便利文化知识传播。

三、舒适使用,人文关怀之灵魂

舒适是指产品可以达到功能更人性、使用更轻松、操作更方便的状态,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减少操作疲劳。舒适使用是产品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产品设

转贴于

计师的终极追求,也是产品使用者的终极愿望。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历过太多设计不够人性化的场所,也使用过众多功能不合理的产品,比如公交站点处候车时的休息不方便、城市公交信息获知不到位,比如医院输液时座椅功能不够人性等,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处于身心疲惫情绪烦躁的状态。

在公交站点我们需要什么?首先,公交信息的动态,我们应该随时获知当前城市交通状况以便有选择性的乘坐公交;其次,我们需要在候车时通过了解天气状况、城市各种文化信息等来打发时间;最后,我们需要有方便休息、零时充电、雨伞租借、零钱调换等服务。在达到以上几点要求后基本可以满足人们在候车时的各种需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中的人文关怀。

篇(4)

2道路安全工程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道路安全系统战略包含了很多内容,除此之外还涉及了如道路工程、经济学等其他众多学科内容,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防治,再结合事故伤亡率和紧急救援等内容,我们又得出了道路安全工程的相关理论成果,道路安全工程的建设对道路安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道路安全工程的内涵道路安全工程这一概念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相关的理论定义还不够深入,结合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道路安全工程是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道路安全系统中的有关道路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将研究的总结的交通信息结合道路环境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有关道路维护和解决交通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从而不仅能够减少道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安全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关于新路的规划和设计。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新路的规划和设计是否会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要对道路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关于旧路的整治。对已有道路的整治工作也不能忽视,既要对已有道路进行改善来预防事故,又要对之前频发事故的道路进行整治来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2.2道路安全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道路的安全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中,道路与交通环境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最直接,深入研究道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具体措施对道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路安全工程在道路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充分结合道路与交通环境的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虽然在过去交通治理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治理,但是却没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道路安全工程的提出使得道路交通安全从规划设计到道路维护管理和事故安全处理都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各有针对性的对道路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二,道路安全工程能够加强对道路安全事故的预防。传统的道路安全规划中只关注单个因素是否符合标准,而道路安全工程则是从事故预防到后期事故处理都进行协调统一,防患于未然。另外,道路安全工程还关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道路状况,将整治和预防有效结合。

篇(5)

2.名词对应上存在的问题

二级学科对照完成后,将两边的土木工程名词按学科及英文分列对照。基础研究阶段共收录4516条名词进行对照。此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4种情形:(1)英、简、繁可完全对应。两边同一英文名词的简繁体中文名词形式也相同。(2)简繁中文名词不同,或单边对应。即大陆《土木工程名词》中列出的名词具有简体中文和英文形式,但该英文在台湾的词典中并未收录;抑或相反,台湾的词典中名词具有简体中文和英文形式,但大陆《土木工程名词》并未收录。(3)简繁中文名词无法实现对应。海峡两岸对英文一致的专业名词进行翻译时,有可能出现两岸对一词的翻译都仅有一个,但却并不相同的情况。出现这种分歧大部分是因为习惯用法产生的差异[3]。例如“工程施工”(对应台湾“土木施工”)中的“脚手架”(scaffold),在台湾叫“鹰架”,这是两岸建筑界各自多年的习惯用法。(4)中文名词不同,但能部分对应。即两岸定名重叠词。台湾所收取的专业名词存在一词多译现象,而大陆基本是一词一译(大陆在词头上基本采取此原则,将不同译法放在解释行文之始),这就使得英文一致的专业名词的翻译可能存在无法完全对应的情形。例如“approach”,大陆译名为“引桥”(桥梁工程),台湾译名为“引道,引桥”(交通工程)。

3.对分歧名词建议的处理方法

(1)英、简、繁可完全对应,可直接收录,分二级学科按字母顺序平行列出。(2)对于存在分歧的三种情形:简繁中文名词不同或单边对应、简繁中文名词无法实现对应、能部分对应的词条,参照我国科技名词定名工作的基本原则,依据概念对科技名词进行定名。由于概念和知识之间的同一关系,在“概念—术语”之间建立起类似“内容—形式”的偶对关系,可实现对隐性领域知识的显性归类,从而保证单义对应[4]。为确保对照的权威性与说服力,应由两边分别根据现行规范、法律条文、科技文献等权威出版物的给出定义,由此形成对照蓝本[5];在此基础上,组织两岸专家研讨会议,将对照蓝本上需经讨论与统一的词条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整理,给出共同推荐名并做说明。4.名词对照的成果应用(1)出版物。定稿的对照蓝本将提交两岸的学会进行校稿,作为行业手册出版使用。(2)查询应用。由于网络平台应用便捷及易于推广,可将两岸土木工程科技名词的对照成果数据库建置于相关网站平台,提供两岸学者及从业者查询使用。闽台建筑资讯网与两岸营建资讯服务GIS平台是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台湾金门大学、财团法人台湾营建研究院先期开展的两岸营建业合作交流研究项目的成果,其中集成了土木工程科技名词对照模块,并同步名词对照进展不断扩充更新。

篇(6)

交通现象是交通需求在有限时间与空间上聚集的结果,涉及人、车、路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科学越来越趋于向学科的综合化、系统的综合化和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在交通行为中,人的因素自始至终占据着绝对主要的地位。在道路、车辆设计等方面,人的因素对于保障交通安全起着基础作用。交通系统工程学已从原来对交通的局部管理和个别问题的解决上升到对交通全局性的系统研究,将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车―路系统工程。

1.应用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能够主动适应各个领域的需要。

据统计,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主要有五类:①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服务;②在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工作;③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技术推广与管理工作;④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进行科研工作;⑤在其它非对口部门工作。毕业生的去向并不绝对集中于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而出现各行业的需求均衡发展的局面,在不同行业中的发展,所需知识与素质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因此,对于应用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能主动适应各个领域的需要。

(2)具备综合素质。

知识经济是充满竞争的创新经济,它要求人们不仅有必要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力适应、心理适应、思维适应、体力适应,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可能在交通经济与交通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寻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交通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等。

(3)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工程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交通行业进入一个不断创新的崭新时代。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培养拥有创造意识的人才,对于加速交通科技进步,推动交通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4)工程系统型。

交通学科的发展需要的是知识面较宽,如机电、计算机、经济分析、管理等方向能力都比较全面的“工程系统型”人才,即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得管理与工程背景的工程系统型人才,而不应以培养一技之长为满足,要从过于重视工程技术的专门性转变到更加重视工程系统的完整性,使他们不仅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且能了解与专业活动相关的经济与社会环境,甚至国际背景,成为系统的管理、策划、指导和决策者。

2.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交通工程专业主干课,目前各校都非常重视,我国从引进本专业以来,教学内容很少改变,不同院校的教学方式虽经过改革,但大同小异,收效不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以面面俱到。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交通工程学课程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教学环节多,但是学时少,若要面面俱到,教师只能泛泛而谈,学生只好走马观花,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学生也难以胜任以后的工作。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教师往往习惯于过去的教育教学观念,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过于追求考试分数而忽视能力培养,使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忽视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不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独特性,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严重阻碍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

(3)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脱节。

交通工程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到交通现场观摩学习,但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很小,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学时有限,现场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时间安排上颇受限制,难以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交通方式多变,典型的交通方式涉及面大,每个城市的交通方式有限,难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多方式、多层次的实际交通情况,要找到恰好适合教学内容的现场交通很难;三是学生数量多,交通现场的安全难以保证,外出调查和学习不利于学生的人身安全。

(4)教学内容难以学以致用。

交通工程学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毕业后的实践中往往觉得难以学以致用。另外,传统的交通工程学教学方式是讲授原理和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概念和原理方法上,死记硬背一些基本概念和各种方程计算上,不能举一反三,利用系统原理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交通问题。另外,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对交通现状的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别,教师在授课时不可能做到兼顾每一个人。

3.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与“学”关系的结合度,“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于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1)注重教学设计。

新办专业的教学往往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其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教学经验相对较为欠缺。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强调备课环节的质量。要求教师在精心准备内容的同时更要学会分析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目的性、逻辑性、层次性,才能灵活运用、组织,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堂课,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发现”、“记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取讲解与研讨相结合,常常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开展师生交流、小组交流,教师以指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欣赏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现,通过启发、点拨、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提出异议,这种探究式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集中探索,提升认知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另外,教师应注重“课后反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反思上课是否吸引了听众,是否让听讲的人有了体验和回味;反思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除个人反思总结外,教师之间应相互听课,相互提意见、提建议,这样可使教师的责任感加强,教学的目的性更为明确,教学的成效也日益明显。

(3)注重第二课堂与知识拓宽。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应经常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并与部分工程局、市政工程公司等取得联系,接纳同学前去参观学习,同时建立实习基地,进行实际生产活动,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实习基地的设施、条件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目前各高校的实习基地普遍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校内的实习基地主要由各专业学科的实验室、基础实验室等组成,而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都是采用校内外结合,校企共建、共管的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兴趣。

交通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注定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改革创新,开拓思路,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该项教学内容日趋完善,培养学生全方位、多方法地解决在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科学研究方面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使学生成功迎接择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俞贵邦.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属性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

[2]童.《交通运输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08(11):140.

[3]陈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篇(7)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05-03

一、“交通工程学”开展全英文教学的意义

“交通工程学”是国内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国际上本专业的通用基础课。“交通工程学”的国际化程度和教学水平,是衡量整个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乃至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开设“交通工程学”全英文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国际化的必然需求。通过“交通工程学”全英文课程建设,能够实现扩大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际学术、教育交流的目标,也能够为国际著名大学与国内高校进行师生互访活动提供课程支持,对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亦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全英文课程的定位及其与双语课程的关系

“交通工程学”全英文课程是面向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通用课程,授课语言、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均采用英语,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均有很高要求。全英文课程只是对现有中文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现阶段并不能替代中文课程,也无替代中文课程的必要。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交通工程学”是历来各类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全英文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是双语教学。自2003年教育部将推进双语教学的要求写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1],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开设了中英文双语讲授的“交通工程学”课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全英文课程与双语课程有不同的定位,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都存在明显区别。从授课对象来看,双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主要目的是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提高本国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而全英文课程面向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教学尝试。从教学语言来看,双语专业课程通常以中文为课堂讲授语言,辅以英文多媒体课件和讲义;而全英文课程的授课语言、课件及讲义均为英文。从授课内容来看,双语课程的授课内容与中文课程并无太大差别,而全英文课程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其讲授内容需要做较大调整。因此,全英文课程与既有的双语课程并非简单的升级和替代关系,而是具有不同受众和不同教学模式的互补课程,两者都有存在的必要,应根据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开展。“交通工程学”全英文课程需要学生有较高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与表达能力。一般高校本科专业英语课都安排在第七学期开设,而交通工程学专业课通常安排在第五学期。从课程安排顺序来看,通过专业英语课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全英文课做准备并不现实。因此,需要在学生选课阶段对全英文学习存在的困难有充分认识。

三、“交通工程学”全英文教学试点

2011年秋季学期,本校交通工程专业首次开设了“交通工程学”全英文课。本次试点授课聘请了一名外籍教授作为主讲,本学科配备两名青年教师作为助教,组成了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针对课程特点,全面剖析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案设计、团队合作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次授课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为进一步推进英文课程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材。“交通工程学”涉及的覆盖面广、理论体系比较复杂,是交通工程专业授课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在本次全英文试点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沿用了外籍教授所在国外大学的授课大纲和授课内容,其基本知识模块包括:交通工程的概念和发展、交通系统组成、交通流基本模型和分析方法、交通规划、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管理、交通能源与环境、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等。课堂讲授共计36学时,与同时期开课的“交通工程学”传统中文课程学时相同。与中文课程相比,全英文课程讲授的内容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与当前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结合也更加紧密。但是从内容深度来看,每个知识模块的理论讲授深度不及同时期开设的中文课程,特别是在有关数学模型的讲解方面,英文讲授深度与中文课程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英文授课,涉及到数据模型等较难理解的部分讲授难度很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内外对于本科教学定位的差异性,国外注重知识覆盖面,而国内更注重知识体系上有一定的深度。在教材方面,本次授课以外籍教授自编的课程讲义为主,辅以国际通用的、经典的英文原版教材。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使用教授自编讲义作为主要学习资料具有其合理性。首先国外原版教材内容体量非常大,更适合学生课后花大量时间自学,这种学习方式目前并不非常适合国内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另外原版教材与外籍教授的课题教学内容有所差异,为使学生少走弯路、克服畏难情绪,首次试点授课决定以教授讲义为主。

2.教学团队与教学方法。本次试点组建了3人的教学团队,包括1名外籍主讲教授和2名“交通工程学”中文课青年教师。考虑到开设全英文课程的目标以及实施难度,在课程建设初期的2~3年内引进外教是必要的。本次引进的外籍教授系国外著名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资深教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善于运用各种实例说明问题,语言风趣,富有个性,课堂感染力极强。本次试点配备的中文课青年教师是系本学科教学骨干,均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专业英文水平较高。中文课教师与主讲教授配合默契,在教学辅导、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首次试点情况来看,配备中文课教师配合外籍教授非常必要。由于学生尚未学过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因此对于大量的专业英文词汇非常陌生,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汇,需要中文课教师及时进行必要的中文释义,否则会影响到整堂课的理解。通过与外籍教授配合,中文课教师在国际化教学理念、方法与教学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今后逐步代替外教、独立开设全英文课程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外籍教授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讲到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时,外教列举了自然界的蚂蚁作为例子,说明其交通系统的合理和高效。同时,课件中还大量采用了动画、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其中许多视频资料在国内“交通工程学”课堂尚属第一次出现,启发性非常强。这也说明在课件制作的生动性方面,国内与国外相比确实有较大差距。近年来虽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但“灌输式”教学方法仍旧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课件制作方面没有下到功夫,国内教师也缺乏在这方面的培训和支持。

3.课程作业与考核。全英文课程作业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课内作业以交通模型计算分析为主,课外作业以主观题为主,开放性较强,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交通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对于交通问题的初步识别和解决能力。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要求全部以英文作答,对学生要求较高。从考场实际答题情况来看,有约30%的学生由于英文写作水平受限而明显影响答题的效率,有10%的学生影响较为严重(试卷中部分题目用中文作答)。

4.教学效果与问题。从本次试点授课的实际效果来看,全英文课程在学生中的受关注程度非常高。选课人数共计32人,占本年级全部人数的四分之一。学生对于全英文课程的态度非常积极,学习兴趣比中文课程更为浓厚。从学生提交的课程学习报告来看,80%以上的学生认为全英文授课知识面更宽、趣味性更强,有利于开拓视野。学生普遍认为选修全英文课程能够为将来出国深造打下基础,这也是不少学生选择英文课的初衷。本次试点授课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反映出了若干比较突出的问题,列举如下。①英文课的理论深度不及同期开设的中文课程。因受到语言的局限,理论模型讲授达不到中文课程的深度。从学生提交的课程总结报告来看,7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文课程讲授内容的难度明显低于中文课程。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仍将面临研究生升学考试、面试等环节,而交通工程学又是此类考试的主干科目,因此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授课内容深度问题。②师生比偏低。本次试点只开设一个班级,共32名学生。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堂发言和讨论机会相对较少,学生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特别是当教授讲解一些比较难懂的章节时,课堂变成了英语“听力课”。根据试点实际情况,建议将班级规模控制在20人以内。③作业量偏少。作业量偏少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考虑到语言理解效率不同,相同学时的中文课程与英文课程相比,信息量更大,更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在课后通过加大作业量与辅导力度,弥补课堂听课效率的差距。④选课学生英文水平差距较大。虽然选课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略高于中文课学生,但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甚至英语基础较差,本着“加强英语学习”的目标选择全英文课程,其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英文听说能力不平衡的现象,加强中文教师的辅助作用。也可以考虑对学生进行一次英文水平摸底测试,未通过者建议选择同期开始的中文课程。

建设全英文专业课程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交通工程学”作为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全英文课程建设对本专业其他课程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学”全英文试点授课的总结,比较了全英文授课和同期开设的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了试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授课内容深度、课堂规模、课后作业、学生英语水平等方面,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下一步继续深化全英文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何雅琴,丁卫东.“交通工程学”课程双语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1):88-90.

篇(8)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1管理科学与工程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从字面上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科学管理与工程方法,可以理解为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属一级学科,下设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

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史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已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多角度的研究方向,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支柱。

2.1西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规律

2.1.1学科形成

以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文化总是可以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创造条件,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和管理思想的发展。100多年前的泰勒正是科学管理的代表性人物,他将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进行分解并系统地研究工作效率。在泰勒的影响下,吉尔布雷斯夫妇从“运动研究”的角度出发改进了泰勒的方法,将人的所有动作归纳成17个动素,那么工人的作业就分解成一些动素的和。这是工业工程开始的标志,因此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夫妇是最著名的工业工程创始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技术得到空前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信息论、系统论等学科的应用使得管理理念进一步现代化。二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工业工程与数量分析、运筹学等学科不断融合。进入21世纪,管理也逐渐进入到人本管理的阶段,该学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延伸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金融工程等众多研究领域。尤其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该学科为大交通、大数据等热点问题引入了很好的应用方法。

2.1.2规律总结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有其历史原因,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以及需求的改进。从蒸汽时代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再到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的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也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共同作用于学科的发展。

2.2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规律

2.2.1学科发展

20世纪中期,我国开始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80年代初期,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不断发展。到今天该学科涵盖了工业工程、管理科学等18个分支学科,包含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

2.2.2规律总结

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归因于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水平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改进。

该学科发展的基础是管理理念的引入与更新,中国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儒家学说―以和为贵,与西方的人本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管理思想的发展并没有伴随着管理活动的更新与创造,直到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我国才开始了真正的管理活动。改革开放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对西方管理及技术理论的重视开始引导国人加强该学科的构建。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发展概况

2.3.1工业工程专业

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首次开创了工业工程课程,这是工业工程学术化的开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学先后成立了工业工程系。今天,美国已有150多所大学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汪应洛教授是我国工业工程学科的带头人,提出企业柔性战略概念以及“精简、灵捷、柔性”的生产准则。

2.3.2管理科学专业

上世纪30年代霍勒斯卡文森将复杂的数学模型应用于数据工作,50年代开始出现了管理科学的教科书。60年代初,运筹学开始进入美国大学的课程规划中。在我国,钱学森是系统工程界的代表人物,他提出航天系统工程的理论,并致力于将系统工程的概念推广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

2.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开始在大学设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的普及是该专业产生的直接原因。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 B.Davis为管理信息系统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也应运而生。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征

(1)跨学科性;

(2)拓展性;

(3)实践性。

4从辨证发展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同样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学科发展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去剖析,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与挑战。在当今大环境下,该学科应与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跟踪国际研究的前沿,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以此发挥学术团体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下更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模式,加大创新力度,唯有实现真正的创新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汪应洛.工业工程手册[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83-02

0 引言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倡导本科教育要进行双语教学,并于2003年将推进双语教学的要求写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在教育部的推动和要求下,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双语课。

《交通工程学》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牵涉面广,涵盖内容多,知识体系涉及到现代高新技术及学科前沿,很多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将该课程设为双语教学课程,力图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如果实施双语教学效果好,会使学生从中受益,不仅获得该课程本身的精髓,还能提高英语阅读及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双语教学打下基础;但是如果教学效果不好,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并且使他们对双语教学及英文资料产生畏惧,所以在进行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时一定要慎重。

1 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部分高校开展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调查及相互交流发现,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感觉难度很大,兴趣不高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交通工程学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开课,这正是公共基础课(数学、物理等)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过渡的特殊时期,面临许多全新的概念和内容,学生不能马上适应,感觉学习起来难度很大;(2)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有限,用英语讲授会使得他们听不懂看不懂,大部分学生还没有通过英语六级,即使过了英语六级,由于中国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他们的听说能力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双语教学需要的恰恰是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3)开设交通工程学双语课时,学生还未接触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很多专业词汇都不懂,也造成其听说水平不高;(4)这个时期学生压力大,负担重,每天从早到晚课程几乎都是排满的,所以学生课下没有时间预习和复习,再加上课堂上听不懂,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也就缺乏积极性而丧失学习的信心了;(5)学生认为毕业后能用英语的地方不多,毕竟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留在国内某个单位工作或继续读研,所面对的工作伙伴和学习环境都是以中文为主要交流语言,真正用英语思维来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不多,所以兴趣不大。由于以上因素,部分学生不愿上双语课,个别的甚至会排斥双语教学。

1.2 教师力量薄弱

除了学生因素以外,双语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要想使双语教学效果好,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拥有丰富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应具备相当高的英文水平。虽然目前从事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很多都具有博士学历或是教授,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所接受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是读写能力训练,因此,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样一来,教师备课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英语上,小部分精力才用到专业知识的更新上,造成专业知识和英语的错位,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同时,由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可能导致双语教学变成简单的英文翻译课,这也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另一主要因素。

1.3 双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提倡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在该领域进行国际交流打下一定基础,但是,这个目的似乎不能让人信服。正如前面所述,毕业之后真正用到英语的机会甚少,即使用到英语,也应该是在基础英语学习中要解决的,而不是通过一两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就能实现的,所以,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目标模糊,往往只是为了应付各种教学评估及检查,没有起到真正的双语教学目的。

1.4 教材匮乏及教学模式呆板

双语教学一般会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内容和背景不适合中国国情,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由于不同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及专业研究方向不一样,偏重的教学内容也会不一样,找到一本好的、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很不容易。这也会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目前,部分院校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模式呆板,比如规定双语授课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将此作为双语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完全不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暂且不说老师是否能做到,就学生层面来讲,大部分学生英语听说水平不高,不可能要求他们用英语思维,这简直是荒谬之举。为了应付考核,往往是教师在台上努力用英语讲解,而台下的学生好比听天书,一头雾水。这样只会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这也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2 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建议

在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双语教学能取得双赢,即专业基础与英语水平双丰收,极力避免专业知识没学好,甚至专业知识和英语都没学好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明确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实施双语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双语教学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目的,从思想上先接受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

2.2 选用合适教材及参考书

要想双语教学效果好,一本好的教材是前提。一般会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目前大多数院校使用的都是美国Roger P.Roess等编写的TRAFFIC ENGINEERING这本教材,但是正如前面分析所述,由于国内外各方面的差异,建议在此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内部讲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保证英文教材的“原汁原味”,又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

2.3 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一般来讲,双语教学模式有3种形式:(1)教师讲授以汉语为主,穿插使用一些常规的英语课堂用语;(2)教师以英语讲解为主,对较难的专业知识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3)教师全部用英语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内容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讲授模式,如难度小的英文讲解,难度大的中文讲解,难度适中的半中文和半英文讲解,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让教学模式流于形式,要讲究实效,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双语课是不同于专业英语和英语课的,它强调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

在交通工程学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先用学生熟悉的英文词汇介绍本门课的意义与内容,加之多媒体动画和国际前沿研究的介绍,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弱化学生对英语的恐惧,使学生从心理上适应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形式,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再者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对于交通流理论及通行能力等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重、难点章节宜用中文讲述。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等偏重人文科学、概述为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章节用全英文讲述。其他介于两者之间的则可以采取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时中英文比例也要因地制宜。中英文比例最初采用中文多英文少,慢慢过渡到中英文对半,当学生习惯双语教学环境并对大部分课程专业名词熟悉之后再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另外在英文讲解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是否完全理解或者半知半解,或者是完全不懂,如有必要,可用中文重复讲解一遍,毕竟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大家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2.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由于外文原版教材篇幅大、内容多,加上学生外语水平有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部分学生会觉得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某部分重点内容进行精读,而其他内容泛读了解即可。同时,在原始板书讲授的基础上,可以引进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利用动画、最新图片、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知识和原理。比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知识,利用图片展示和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比起老师一味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像城市交通系统、ITS等展示交通发展新动态、代表学科前沿的内容,用生动的图片或视频讲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比如某些重要名词或生词建议用板书写,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再如第三章交通调查,人工调查法尽可能用板书引导学生掌握调查方法、步骤;第四章交通流理论,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中某些公式推导也建议用板书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平时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每次下课时指定下一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之前,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简洁回答,课堂上采用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多给他们创造外语学习环境,课下引导学生复习,用课后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作业也要求用英语完成。通过学生反馈实时调整教学方法。

2.5 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教师方面,一方面可以引进交通工程专业的外籍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送出国进修,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2.6 开设双班,学生自主选择

篇(10)

一、引言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多元化设计潮流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思想”、“高技派”、“绿色主义设计潮流”等众多设计思潮纷纷影响汽车造型设计。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百姓审美需求的提高、消费能力剧增与国外优秀设计人才的不断涌入等因素对中国本土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如今,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当代中国汽车工业逐渐向绿色环保与造型年轻化、运动化趋势发展;因此造型美观、比例协调、节能减排的“绿色汽车”已经成为民族汽车企业的名片,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则是代表。未来的中国汽车在新能源与新材料广泛运用的同时,受到多元化设计的影响,如“高技派”、“后现代主义”等,中国本土品牌的汽车造型将是具有个性化与科技感的。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中国的汽车品牌将逐渐形成完善的设计特征与符合国人审美的“中式家族基因”并得以保留与传承。未来的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将摆脱21世纪前后时期的山寨、设计粗糙、车身单薄的代名词,并形成一套系统的设计流程。在我国汽车发展的现状下,交通工具设计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学科方向,在广州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众多大专院校已经成为一个专业方向,交通工具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美学、工程学、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科,同时其又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实践与市场调研能力,如油泥模型的制作、汽车外观分析、汽车品牌分析等。因此,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此门交叉学科众多的课程教学就显得更加紧迫。对此门课程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与创新的探索,以寻求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在“源头创新”的解决办法。

二、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理论课程先行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学科方向,了解它的历史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后续的学习,因此在进行此课程理论教学的时候汽车设计史论于基本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汽车造型的发展分为几个发展时期,每个发展时期经历了几个造型阶段;汽车车身结构的重要性;汽车造型设计的先后顺序等。加之交通工具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学科,就更加需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充分了解这们课程的发展历史。对设计教育者来说,将“设计理论”与“动手实践”引入常规的以讲授为主的交通工具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了解历史开始提起学习的兴趣;从了解产品构造加深兴趣;可以从汽车发展百年来各式各样的汽车造型中产生设计的灵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创意和表现创意的过程中从视觉、触觉及心理去感受设计作品所表现的情趣,体验模型制作设计所带来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围绕培养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这一目标,对交通工具教学中加强“交通工具设计理论”的趣味案例引入,可以加强学生对交通工具设计创意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实践课程的具体改革方法

三维建模技术在设计艺术领域广泛应用以来,使产品设计经历了新的革命。如今几乎所有的设计产业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计软件精细化的处理、快捷实用等特性,使建模渲染几乎成了产品设计师的标签,似乎懂一点设计软件,就能成为合格的产品设计师。但是实际上,设计作品过度依赖电脑制作、缺乏自我思考、设计手法形式化、图像素材雷同、僵化的机械意味导致了设计作品欠缺人情味,也就导致了设计作品严重缺乏创意,而创意和美学又是产品设计乃至交通工具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手绘能力;帮助学生选题;对差异化的知识背景实行“因材施教”等显得尤为重要。1.设计的选题来源与前期调研方式作为一门学科方向,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在国内外实施比较成功的一些大专院校或者设计学院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产—学—研”、“校企联合办学”、“工作室模式”等方式。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在学生的三、四年级阶段实施“工作室制度”的教学系统,以课题为主、课程为辅,以当地产业集群为基准,结合教师的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教学。交通工具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的设计课题通常来源于当地的产业集群。如,捷豹/路虎设计课题;广汽A级概念车设计;广汽电动城市MPV设计课题等等。这样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它能够使对学生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容易融入当地的产业。但是对于广大普通地区的大专院校来说,产业集群资源匮乏,设计的选题来源可以延伸到众多的大型设计大赛,本文3.3将说明。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旦课题确定后其前期调研至关重要,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是做好一项设计的基石。通过对一些大型车展的参观、街头拍照、网上搜集资料后,辅以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对产品级别进行细分、分析、横向比较、案例研究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后续的设计工作。2.对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化“因材施教”在国外优秀设计院校,工业设计大多属于工科专业,但是我国广大院校设计类专业普遍存在工科生与艺术生并存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这样只会导致大批学生产生厌学的后果。工科学生普遍文化成绩较高,具有理性思维、三维空间感强;艺术类学生则更感性、思维活跃。针对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很有必要。如,工科类学生的课题选择可以侧重于更加偏向于市场的“可实现创新性设计”、前期调研能更加深入研究,在后期的模型制作、效果图渲染更加真实、理性;而艺术类学生的选题可以更加开放,侧重于“创新性概念设计”或者“前瞻型概念设计”,在后期的模型制作、效果图渲染更加概念化。根据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化进行“因材施教”可以一定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3.“协同式创新”概念的引入“协同是创新”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概念设计这一部分。总所周知“概念设计”是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的重要一环,而交通工具概念设计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即:展望式概念设计与针对交通工具本身的前期创意概念。两者截然不同,前者偏向于大胆化、可能脱离当代社会的概念;而后者更为实用、能够及时量产。两者看似极端,但实际上还是有共通之处。即,设计的本质与设计的方式共通。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实践的方式一般会有几种情况:大部分学生所参加的设计竞赛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大赛所确定的主题通常希望在10年、50年能够引领生活,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没有系统的教学后逐渐走向了“空想式”的设计;在底特律、日内瓦等一些大型车展出现的概念汽车则是更加偏向于量产、能够引领汽车行业、接受观众评判的“引领式”的设计,而这样的设计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学生也更加认可。所以,根据以上可以将交通工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确定为由放到收的一种过程,以打通创想式概念设计与实用性概念设计之间的瓶颈。也就是课程初期让学生尽可能的头脑风暴、创想、展望;中期结合与交通工具设计相关的课程或者学科进行协同式的发展;后期经过协同式发展后逐渐冷静,形成更加理性、系统且具有艺术特征的设计方式。4.“模型制作”、“设计管理”等课程的衔接方法“协同式创新”概念的引入在教学中体现在与交通工具相关的课程或者学科进行协同式的发展,那么在一些先修课程或者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就可以进行拆分与整合。如《设计管理》课程中的设计流程、项目管理、设计评估等章节可以整合到交通工具设计课程并加以实践训练;《界面设计》课程的设计原则等内容与《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也可进行拆分融入到交通工具内饰设计整合讲授;《模型制作》课程作为一项实验课程必须与交通工具设计后期的方案制作衔接密切。通过前期的创想、展望;中期的相关课程协同式发展;后期的理性思考,制作模型从而达到了建构一个系统地、能够递进式启发学生发展、能达到科学训练的交通工具课程模块。将先修课程与实验课有效的拆分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的弊端。

四、结语

交通工具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知识基础与实践动手能力同等重要。理论知识教学先行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保障,趣味式的引入各种交通工具史与概念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因材施教”、“协同式创新”概念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的适应社会。总之,交通工具设计不管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方向其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摸索、研究出适合本国、具有特色的教育方式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交通工具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美]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郑刚强、王晨宇.交通工具概念设计“协同式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6).

[3]邓海山/潘子林.驰往未来-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教学实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上一篇: 安全生产问题 下一篇: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