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52: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音乐教研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引领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科学与否决定着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是高效课堂构建的根本。比如很多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第四课“长鼻子”《可爱的小象》一课中,经常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象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模唱等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初看这些教学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带着“主题思维”来审视一遍本课定标,它还不够准确。首先,看课标对一年级学段目标的要求。其次,看教材编写的意图。从教材的编写上来看,这一课包含三个板块的内容: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用响板、碰钟为歌曲进行二声部伴奏;了解音乐要素之音乐的快慢。最后,纵向比较该教学内容的进度与要求。(1)已学的学唱内容具体要求下册《布谷》要求:放松、清晰地演唱;下册《牧童谣》要求:随老师模唱旋律;下册《数鸭子》要求:轻声、愉快地歌唱。(2)二声部伴奏在上册第一课认识了碰钟,在《小青蛙找家》一课中认识了响板,并在《咏鹅》、《大家来劳动》、《小青蛙找家》、《星光圆舞曲》、《龙咚锵》、《放牛歌》等课中多次进行过二声部及三声部的器乐合奏。所以本课的二声部伴奏是属于学生复习、巩固的内容。(3)已学内容中包含音乐的要素知识点上册第三课讲过《音的强弱》;上册第七课讲过《音的长度》;下册第二课讲过《音的高低》。通过以上三步骤的思考与教材剖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可爱的小象》,感受大象的长鼻子音乐形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歌词、模唱旋律、打击乐伴奏、快慢对比演唱等方法学会表演唱《可爱的小象》。【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放松、清晰的声音,轻松、愉快地演唱《可爱的小象》并认识音的快慢。
2.判断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下册第五课“游戏”《火车开了》为例,执教教师较多地选择学生模仿火车动作来边跳边唱;设置各车站站点、司机、站长等角色进行体验练习。但这些教法的选择并不仅是为孩子提供体验活动,而是应该带着主题意识,让方法为内在服务、为目标服务,让孩子通过系列体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深化要求。又以《粉刷匠》为例,虽然这首歌曲在我们下册第七课“巧巧手”单元,但这首歌曲是学生幼儿园都早已学过的歌曲,但很多老师还是在课中让孩子带着方纸帽子,分组进行粉刷比赛,看似学生开心地一遍遍在音乐性弥漫原则下,用体验式参与活动来感受、表现歌曲,但由于老师在本课没有“主题意识”,并不是通过体现歌曲强弱规律的动作表演唱、表现演唱音色的粉刷动作来创编、体会歌曲情绪的快慢对比、感受“刷子飞舞忙”的分组活动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在“主题意识”引导下选择和实施的教学方法,所以就不能较大限度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高效课堂的深化要求。
3.评价教学过程的实效
开学初,组织全体音乐教师进行学习,共同探讨。全体成员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根据本学期本册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与知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及教材的应用性制定教学计划。
2、认真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音乐教师能做到认真分析教材,分课时备课,突出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本学期每位老师都开了校级公开课:虞胡敏《捉迷藏》,王蒙蒙《踩雨》,麻小菊《魔法师的弟子》,郑秀萍《小蜻蜓》;在整个课堂音乐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开好每一次教研组会议,检查督促备课、按要求撰写教案,进行教学常规的规范和检查,对发现不足之处立即纠正。
4、抓好培训学习。本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订阅各类有关音乐教学的刊物进行自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业务学习,开展听课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时 间
地 点
参加人员
主讲人
音
乐
艺术(音乐)教学工作报告
3月13日(周四)10:00
七小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中学音乐翻版课
3月27日
(周四)10:00
七中
中学音乐
教师
宋倩
全国第五届音乐现场优秀课观摩
4月3日
(周四)10:00
六中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新疆第四届音乐教学优质课、论文评选
4月
教研所
中小学
音乐教师
周浩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观摩总结交流
5月15日
(周四)10:00
教研所
三楼
中小学青年音乐教师
杨军、刘翠等
市首届班级教材歌曲(录像)比赛
5月
教研所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07-0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音乐教研活动计划
学科
活动内容
时 间
地 点
参加人员
主讲人
音
乐
艺术(音乐)教学工作报告
3月13日
(周四)10:00
七小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小学音乐翻版课
3月20日
(周四)10:00
九小
小学音乐教师
张蕾
全国第五届音乐现场优秀课观摩
4月3日
(周四)
10:00
六中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新疆第四届音乐教学优质课、论文评选
4月
教研所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观摩总结交流
5月15日
(周四) 10:00
教研所三楼
中小学青年音乐教师
杨军、刘翠等
市首届班级教材歌曲(录像)比赛
5月
教研所
中小学音乐教师
周浩
注:1、如无特殊通知,安排以此为准。
近年来,笔者在声乐教学中结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声乐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从中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歌唱技能而轻实践,应将技能与实践密切结合。新形势下的声乐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最关心的学习和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新方法,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实践教学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助益,激发他们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声乐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是人的心理发展变化和内心冲突最为强烈的时期。大部分学生是出于热爱艺术而报考音乐教育专业,但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在中学阶段学习一般,以及艺术院校收分较低的缘故报考音乐教育专业。另外,由于每位学生还存在着生理及心理上的差别、声乐基础好坏的差别、音乐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差别,故他们在声乐学习的努力程度上及实践水平上或多或少有所不同。学生各方面的个体差异会影响教师的实践教学,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条件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解决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他们学业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积极主动的,而少部分学生是急躁的、懒散的、学习被动的。积极主动型的学生学习稳定,进步明显,实践效果较好;急躁、懒散、学习被动的学生则进步缓慢,实践效果不好。而歌唱技术的掌握主要是靠大脑神经支配的,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除了掌握发声技巧外,还要注意音准、节奏,力度变化及语音、语意的表达,这都要靠大脑两半球交替协调工作,所以说声乐学习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头脑、准确的思维和正确的思想,而教师就要细心地了解每位学生,并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学习主动型。教师对这类学生应做到宽严适度,不能过度偏爱,应对其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让他们熟练掌握歌唱技能外,还应拓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其它专业知识。
(二)紧张型。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及采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增强发声器官及各腔体的活力,多让学生做些松弛的动作,逐渐克服紧张的心理。
(三)懒散型。教学内容可让学生做快速练习,同时多念几遍歌词体会含义,来促使学生的歌唱情绪高涨,使发声器官的各机能准确无误地配合,巧妙地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积极歌唱。
(四)学习被动型。上课时教师可以多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内在听觉细心地分辨自己的声音,同时还要让他们分辨对与错的声音及内在感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也可有意安排学习主动的学生和比较被动的学生在一起实践,慢慢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声乐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正视他们的个体差异,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在掌握歌唱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以传统教育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机械地接受歌唱知识技能,以致许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发现本科学习的歌唱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实用性,这都是声乐教学中未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欠缺实践经验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应在学生掌握了基础歌唱技能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声乐教学中的比重。
(一)多元化教学观念。声乐教学应多增加学生的实践与讨论等双边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这样教学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还能使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有效地发展他们的个性。
(二)注重专业技能与实践相联系的应用性。在努力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与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密切联系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拓宽实践教学资源。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声乐课堂的信息量,将学生带进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互动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有效地获得专业知识和歌唱技能。(四)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声乐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实践、声乐比赛;也可组织学生观摩声乐比赛或音乐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视、听环境,使学生自觉的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高校声乐教学应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科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考核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声乐实践教学的实施
专业考核历来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教学往往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学生的声乐成绩是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专业成绩的考核,大都以期末考试为准,未将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列入考核系列,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学习、实践不努力,临近考试时突击一首考试曲目,其结果造成学生的专业学习不扎实,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难以实现,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整体声乐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因此,考核方式的调整也应该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考核方法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只有综合性的考核方式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声乐学习成绩的考核,可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为辅。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还可以考查他们的整个声乐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把学习的主动给学生,促进声乐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平时成绩,成绩比重约占20%。这种形式应多样化,可包括课堂考勤、上课质量、课后练习情况等。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把关要严,对其完成演唱作品的目标要求、练习时间、完成质量要有明确规定,既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年级上学期,可让学生演唱基础发声练习6条,结构练声曲3首,中外艺术歌曲各3首;三年级上学期,让学生演唱基础发声练习6条,结构练声曲3首,中外艺术歌曲各1首,中外民歌各1首,中外歌剧咏叹调各2首;学生每学期应有1次学结,阅读相关论文12篇或书籍一本。
(二)实践成绩,成绩比重约占20%。艺术实践形式包括观摩音乐会、参加舞台艺术实践、参加教学实践音乐会、参加各类声乐比赛等。如一年级上学期观摩音乐会2次,参加舞台艺术实践1次;三年级下学期观摩音乐会3次,参加舞台艺术实践、教学实践和声乐比赛各1次。这样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注重学以致用。
(三)期末成绩,成绩比重约占60%。期末考试由演唱歌曲的难易、技术掌握、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组成。声乐教研室可对学生每学期的考核内容进行规定。如一年级上学期,由于学生的歌唱技能还不够扎实,考核内容可选择演唱结构型练声曲或较简单的中外艺术歌曲;三年上学期由于学生的歌唱技术较熟练、水平较高,可在考核内容上选择中外歌剧咏叹调;而在三年级下学期由于学生弹奏水平提升,可考核中小学歌曲的自弹自唱。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强调了专业性,又突出了师范性。这种采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的优点是:1.减少期末考试比重,增加平时考核和实践考核比重。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2.减轻了部分学习努力但先天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的考试压力;3.优化声乐教学过程,促使教师改变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调动教师备课、授课、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4.拓宽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宽度,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虽然高校音乐教育声乐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通过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声乐教学改革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声乐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 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 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 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 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 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 式”的。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 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 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 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 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 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 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 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 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 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 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 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 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 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 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我们可以将这些体系的教学模式简约为如下图式:
奥尔夫教学模式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
曼哈顿维尔课程的五个教学环节:
自由探索有指导的探索探索性的即兴表演有计划的即兴表演强化
综合音乐感教学活动模式为:
附图{图}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完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创新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概述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是开展音乐教育的使命,也是人的动力教育,只有重视创新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使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并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质量,深入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创新教育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情况下,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等内容。
2.1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仍是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没能及时的转变过来,导致其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入探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要求音乐教师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直接导致音乐教学效率较低。
2.2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也是音乐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直接导致音乐教研活动质量较差,加之忽视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音乐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较强,教师很少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
3.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音乐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气,将学生的学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之一。
3.2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的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此外,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及时的完善教学方案,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3.3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在实践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开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在明确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主题,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相对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创新教育氛围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陶冶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芳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9):50.
[2]吴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83.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已经摆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采用趣味教学法、互动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整体可以说得到了切实的提升。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部分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和因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分析、解决。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整体概况。
在我国小学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当中,音乐课堂教学是学生参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师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传导、试唱及练耳等方式将声乐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培养其自身的乐理应用能力。而从教学的基本模式上来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依然采用教师讲授的知识单向传播的传统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从教材的选择上来看,人教社与音乐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应用较多;而从教学手段上来看,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引入多媒体的音乐教学方式。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的角度上来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点有待改善的不足之处:
1.堂教学的方式相对单一。
以上已经提及,目前我国多数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采用单向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将授课的歌曲进行相应的分解,依照分解之后的段落进行分段弹奏,进而配合歌词进行歌曲的传授,或者是直接通过授课的方式对相应的乐谱和乐理知识进行讲授。除此之外,多数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都很少会顾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在缺乏心理学知识运用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对于兴趣教学法与激励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相对不足,这也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手段不科学。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学校对学生音乐知识以及乐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的时候,考核的方式通常都比较单一。考核方式基本采用学生选唱歌曲的方式,让学生从学习过的歌曲中选唱一段或者是一首,通过学生现场演唱的水平来检验其音乐水平以音乐能力。但这种考核方式中人为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无法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能力进行检验,考核的结果自然也不能作为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授课能力的有力参考。
3.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相对陈旧
部分小学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音乐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设备通常都比较陈旧,乐理知识的讲授基本还都是采用纸质教学挂图进行辅助讲解,直观性相对较差。结合声乐学的基本原理来看,歌曲的演唱呼吸与共鸣可以说是最难把握的技巧,而这也往往是音乐教师难以通过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展示的一项教学内容。在我国部分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硬件设施的现有配置条件下,如何利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将音乐教学的难点进行更直观的展示,这不仅仅是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教育工作中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及策略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针对以上分析来看,该改变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现状,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以及教学硬件设备等方面进行调整。但从教师的角度上来看,作为音乐教师,其只能通过对教学方式的调整与转变来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章主要从音乐教师的角度上对加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进行简单探析。
(一)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对任何学科的教学工作而言,兴趣都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就像莎士比亚所言“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基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以技巧和知识为核心的枯燥且乏味的授课方式,学生往往无法对音乐学习提起兴趣,所以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摆脱传统音乐知识灌输和音乐技巧训练的教学方式,采用兴趣教学的方式,将各种富有乐趣的有序贯穿并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来感知音乐,进而在提升情趣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具体来看,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传递音的游戏训练学生分声部以及合唱的基础能力;或者是可以通过即兴创编音乐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这些游戏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并通过对不同游戏的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资金的音乐感知能力、乐理知识和音乐技巧。
(二)在归还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
不管是哪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其主体对象都应该是学生。因此,小学应约教学要切实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在规划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创设良好的情境,将归还学生的自。在音乐教学中,情境是教学活动情感化的基础条件,教师应设置利于教学的情境,并提供一些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音乐材料,在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基础上,完成角色的转换,将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第二,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条件,以此为基础激发其积极探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可让血色好难过根据相应的图片来进行音乐节奏的创编,通过类似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积极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分层教学方式的应用要求音乐教师应当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学生在参加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利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再创造。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应进一步强化与学生之间在感情上的沟通和交流,以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对班级中缺乏自信、畏惧胆怯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帮助与鼓励;而对于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创新的学生,则应给予适当的赞许与激励,以便于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进行自我展现和自我评价,使其可以在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音乐创新和音乐创造。
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表演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对各种学校或者是社会的文艺演出的参与,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并通过音乐实践加深对音乐知识和音乐底蕴的感知,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结论
总之,要在实践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切实推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并不是一项能够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学校、音乐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上探讨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还必须从教学设施建设、教材选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对音乐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的回顾
目前关于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观察和评价的研究文献还十分缺乏,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关于课堂观察和评价的标准和原则
有学者认为好的音乐课的标准是:强调音乐学科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实施双基教学,将其融入音乐实践中;教学中应体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改变学习方式,关注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和交流合作;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王安国教授则指出:从总体上说,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为标准,其选材、流程及方法、手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和学生接受心理,体现科学的教育理念,能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的愉悦和心灵洗礼,同时又能使学生获得或积累一定的艺术修养。
对于音乐教学观察和评价原则,有研究认为:应本着指导、激励、调控、促进的原则,淡化评价中给教师定论的成分;另有文献提出评课应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来实施,提出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四点原则。
2.关于课堂观察和评价的内容和环节
综合相关研究来看,关于音乐教学的观察和评价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教”与“学”这两条主线上。教师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教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能力、教学仪表、教师本身素质(范唱、伴奏等);学生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兴趣、主动参与、综合能力培养、课堂气氛、学生收获与审美体验、创新思维培养、个性能力的发展等。
从环节来看,对音乐教学的评价包括教学准备的评价(备课是否充分)、教学的导入评价等。还有研究提出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目标,对音乐教学进行综合性评价。
3.关于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评课形式化、评课平庸化、评课极端化,对于这些问题,应树立正确的评课观念,建立“捉虫”的音乐评课模式(“问题虫”——问题和缺点、“萤火虫”——优点和闪光之处),以及在评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等。另有文献认为,音乐评课中存在着随意性、为评课而评课、评课多“研究教”而少“研究学”的问题。其对策为,摆正角色、树立新的评课思维方式以及改变方法、促进音乐评课方式转变(课前交流、听课思考、课后反思)等。
从检索的文献来看,有关音乐“教学评价”的更多文献实则为学生学习的评价(包括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评定),因这方面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故此不进行考察。
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有:关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评课的探讨——认为应加强高师音乐教育实习评课的指导,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和教学分析能力;音乐教育实习评课应把握“情感与角色”、“感性与理性”、“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并提出“归纳”、“演绎”、“探究”三种具体的评课模式。
另有文献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评价进行了分析,从教学评价的必要性、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与要求、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切入。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和评价研究的问题和不足,除了文献缺乏和研究深度有限,还表现在从教学活动观察和评价工具、方法的推出来看,以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来开发和应用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方法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相关研究还处于基层性、个别化探索阶段,真正有效、得以认可并实际推行的观察和分析工具几乎没有。
二、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的反思
1.专业分析和研究的缺失及介入
从中小学音乐教学传统课堂观察的实践来看,其更多地与形式化和功利化联系在一起,发生于新教师入职阶段及对教师的常规考核、评比中,并主要体现为公开课的形式。这种“观察”更多与激励性评价相关,而对课堂的专业化分析和“研究”则较为缺乏。
当前,在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中,观察课堂的行为基本采用传统的看课、评课方式,它将注意力主要用在“看”上。“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态度等诸多方面。观察前通常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而着重于关注课堂效果。这虽然能就发现的问题展开一些必要的探讨,但并没有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总结,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故这种观察常常带有观察者较强的个人判断色彩及停留在课堂观察的表层上,无法对课堂教学做出定量的、科学的分析。
相比之下,专业化的课堂观察更为强调明晰的问题意识,需要预先明确观察的目的、关注的要点和内容,课后再由观察者各自陈述观察报告并展开集体讨论,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紧扣课前确立的观察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对策。与传统听课、看课不同,专业化的课堂观察更体现为一种研究性活动,更为关注“资料和信息收集”的专业研究。从观察主体(观察者)来说,其更应被称为“课堂观察研究人员”,他们(包括普通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培训,要求不带个人判断,进行“中性”的专业分析。
从观察的对象和指向来看,中小学音乐传统教学课堂观察活动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基于专业分析和研究的课堂观察则既指向教师的行为,又关注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等方面。
与此专业化研究分析相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对课堂观察主体也有不同的要求。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中,观察主体主要为管理者、“专家”或业务骨干,对一般的教师并没有提出“观察”的要求。即使对于前者,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更多地与主观经验相联系,或基于管理和“等级”评价的视角,而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1]。当今所提出的分析—研究型“课堂观察”则要求普通教师以观察者的角色切入: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主动参与课堂观察的意识,并且,其观察能力甚至应作为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构成。
2.课堂观察功能:从单一到多维
从外在“工具”理性来看,一方面,在实践中,中小学音乐教学传统课堂观察主要被视为一种基于管理和“相互学习”的评价活动,而其他的功能则相对被忽视;另一方面,从课堂观察在母体学科——教育科学来看,有学者只是把其视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2],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而从以上论述得出,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应是对教学活动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分析—研究手段和作为“研究方法”的兼容。当然,这几方面在特定情境下也是统一的。
从实用意义而言,专业化视角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超越于传统的听评课(如主要为了评价教师),具有多维的功能:既能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又能加强中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改善学生课堂学习。首先,作为帮助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针对实习和新任教师这个群体,通过观察他人可以学会自我观察和被观察,在学习、观察、反省、改进等过程中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因此,课堂观察理应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生活的重要方式。其次,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研究作为一种教研活动,需要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它能营造一种有助于开展合作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教研文化。再次,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问题细化为一个个观察点,且观察点的设立都是以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为中心。无论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比如提问、评价语言、创设情境等,还是课程资源的利用,比如多媒体课件、乐器、道具等,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应主要关注学生在音乐课中是否参与其中,以情感乐并享受音乐。
3.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及学科差异性
(1)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
当前,关于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还没有引起相关学者和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师的普遍关注。这些理论基础不仅提出课堂观察的指导思想,也与其操作实践直接相关,决定着中小学教学课堂观察的向度和深度。这些理论基础包括:当前国内外关于课堂观察的最新研究进展、理念及工具、技术和方法,国家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对音乐教育的最新要求,音乐教学的特点(包括不同教材及其针对对象)及国内外最新音乐教学改革和研究动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等。
从课堂观察的实施来看,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不仅与观察标准的制定直接有关,并且只有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观察主体才能很好地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做到游刃有余,切中要点,达到指导、改进教学效果等目的。
(2)课堂观察的学科差异
不可否认,在我国一些学科教学领域,已经引进与运用了一些先进的课堂观察技术、相关系列方法和工具。从这些技术、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来看,课堂观察或者适用于一般的文化和知识性教学课堂,或者具有某学科的特殊性。即使对于某些通用性来说,也主要基于技术的视角(如提问的数量、语言流动的频次等),而从学科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和诊断的技术还比较缺乏。如FIAS体系关注言语方面的信息,对于非言语的诸多信息则无法记录和反映。
无疑,对于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来说,这些工具和方法无法直接引入。相对其他科目,音乐教学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特征,相关教学活动和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如范唱(乐器示范)、指挥、音乐欣赏(录像、录音)、伴奏、独唱、合唱、器乐演奏、乐器的个别辅导等。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一般性的课堂观察技术,则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如取样较少、观察项目多、观察对象相对分散而使得观察难度增大、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会产生更大的互动式干扰等。因此,课堂观察要实现改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就必须克服“学科缺失”的弊端,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观察框架,开发学科内容分析工具,从课堂主要构成要素出发,确立课堂观察框架,以弥补现有的观察技术缺乏学科内容视角的缺陷,为教学提供专业层面的诊断建议。
4.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与使用
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方法和手段来看,课堂观察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具有粗糙、主观性较强的特点。多年来,在方法的改进和提出方面没有明显的突破。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探讨观察是什么、谁来观察、观察什么内容等问题,但基本上并不涉及如何进行观察和具体的方法技术[4]。
从课堂观察方法和工具运用的发展来看,美国等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开始创立相关定量观察方法和工具并予以推广,现在较为常见的有十余种。另从定量观察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广度来看,该方法和工具系列已在美国等国教学活动观察、评价中演变为最为常见的方法和工具,并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和新教师培训必备的内容。而在我国,在其他学科教学领域,相关系列方法和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已有所涉及,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还仅仅停留在采用传统、单一的观察模式,定量观察方法的优势仍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从课堂观察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资料自身的属性角度来看,课堂观察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前者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的特点,能相对充分、完整地描述观察情境,保留事件的发展进程、逻辑关系。然而,这种课堂观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与个别性,观察者的个人经验、描述能力和相关理论水平与记录水平有很大关系,针对同一事物的观察结论很难达成一致,可能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观察结果很难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从实践来看,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中,基于不同的评价要素而对不同的等级进行确认的方法,以及“打分”法均属于此类。
相对定性观察的局限与不足,定量观察则具有其特有的特点与优势。所谓定量观察是指观察者运用一套定量的、机构化的记录方式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观察。从其他学科的实践来看,它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具体的观察工具,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5]它强调低推理、少判断,观察者在记录时利用相同的标准对课堂行为和事件进行归类。因此,不同观察者之间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观察收集到的所有材料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还可以通过电脑和数据分析软件实现,整个资料分析过程相对简单、客观,观察结果也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可见,定量课堂观察方法技术性、工具性较强,适合通过它对课堂进行有限距离的微观研究。当前,国内外课堂观察发展中最为流行的定量观察和记录方法体现为以编码体系为特征。但遗憾的是,该方法体系还没被引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中来。突出对课堂活动进行“描述”分析(包括师生互动的量化分析),这无疑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观察下一步发展的可能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郑金洲等.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我们知道,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20―2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另外,由于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不久,他们的识字量有限,特别对于一些歌词频率高而快或是比较抽象的歌词就难以理解和熟记,这影响了学生学唱新歌的速度和掌握水平。本文从案例《小鱼的梦》展开,完整记录了案例式教研活动的对话、交流和反思,并从创设丰富情境、运用多种方法、保证充足的输入量三个维度,对学生学唱新歌的策略进行了三部曲的阐述。
二、对案例的重温、反思和对话
1.案例实录
活动一开始,在大屏幕池塘美景背景映衬下,教室变成了一个优美而温馨的池塘,紧接着在柔和的背景音乐下,一群小鱼在快乐地游来游去,学生自然地进入活动室。并与教师所扮演的小鱼亲切地打招呼。通过“鱼妈妈”和“鱼宝宝”相互问好,自然完成了发音练习。
接下来,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师: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
生:鱼儿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怀里睡着了。
师: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生:星星有美丽的倒影。
生:星星被。
……
师:(轻轻哼唱)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
师:风儿为小鱼唱了首什么歌?
生:一首好听的摇篮曲。
师:它是怎么唱的?(个别学生、整体学唱)呜――呜――
师: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生:鱼儿在亲嘴。
生:妈妈在亲小鱼的嘴。
师:(轻轻哼唱)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
整个活动,我通过一一对答的提问、跟唱、轮唱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歌词、记忆歌词从中学唱新歌。最后在游戏中巩固歌曲的学习。
2.第一次对话
针对这次活动,教研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以下是部分成员讨论的实录记载,组员用L表示,本人用W表示。
L:这首散文性的新歌对学生而言有点难度,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掌握不好。
L:提问过于死板,开放性不够,感觉学唱新歌偏向了语言活动?
W:教学中,我初步的设想是在这样一个学唱新歌的过程中,重点是采取哪些有效合理的指导策略来解决歌词的理解和记忆。虽然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在教学中却一贯地注重于记忆歌词而导致了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L:课件做得很漂亮,在活动中怎样才能使课件更加充分地运用还需考虑?
W:课件是我自己根据故事内容而制作的。开始只是考虑到能和故事结合就行。但是在活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比如整体课件和局部课件是否该分开,是否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对应的课件展示?
L:可以对应展示,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直观感性。
3.我的第一次反思、改进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加快学生理解歌词、记忆歌词而服务。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是跟唱、轮唱、游戏。怎样发挥它们的有效性,我重新思考。如课件可以制作成两份。一份是整体讲述故事时所播放的整体课件。另一份是根据歌词句句对应所出示的局部课件。
环节修改为教师随音乐范唱,抛出开放性问题:“你听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边点击局部课件边引导学生跟唱、学唱。最后在整体课件的配合下理解歌词、学唱新歌。问:“你喜欢哪一句?”在学生的学学、唱唱中加强歌词记忆。
4.第二次对话
针对第一次执教后修改,我进行了第二次的课堂实践。再次实践后,我们教研组针对第二次活动进行了第二次对话。认真进行分析及思考。
L:这次,课件利用的很恰当,特别是能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对应的情景课件,加深歌词的理解,但是歌词的学习还是显得模糊。
W:从活动中我也看出学生在学唱歌曲一、二句时尤其模糊不清。虽然能力强的学生在各个形式反复地练习中学会了,但是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不行。
L:你们班的孩子识字能力不错,可以附上歌词字幕帮助学生理解?
5.我的再次改进
歌曲第一遍呈现时有音乐伴随。从音乐的美感上说非常的符合,但是从学生的视听效果来讲扰乱了他们听的效率。所以清唱应该适时地出现,因此在欣赏基础上进行清唱示范,让学生能更仔细地倾听歌曲内容。考虑到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对于字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中可以附上对应的歌词字幕。
在大家的探讨和帮助下,我不断地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我们发现,在农村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是切实可行的。而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一点,是先决条件,这一点做不到,新课程改革就会是一句空话。
农村教师角色的转变确实是一个问题。尽管许多农村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城市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农村老师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由其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道德、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构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意味着要强化其教育科研意识,完善教育科研道德丰富其教育科研知识,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要求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修养和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淡薄,一般全凭自己原有的文化底子和教育实践指导教学工作。他们并没有正确意识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之间的重要联系。在他们看来,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是各自独立的。在实际工作中兼顾二者是比较困难的。这实际上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教育是一项使人聪明和睿智的工作,自己都缺乏智慧的人,怎能使人聪明起来呢?所以说,教育教学工作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更不是某种程式化成年累月的无效重复,而是一种日日教,日日新,时时充满活力的创新。
2.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对策
2.1 加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或一到底的满堂问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2.2 结对帮扶,指导新教师,促进老教师
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虽然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但角色意识,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应首先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要特别重视对新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学校有必要制定一些措施,帮助新教师迅速而顺利地走上教学之路,走好教学之路。通过老教师或给各年级配备骨干教师来辅助新教师,促使新教师尽早尽快地适应教师这个角色。学校要有计划地让新老教师结成帮扶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安排老教师指导和辅助新教师。要帮助新教师上好第一堂课,上课前要试教。试教时,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其组内的全体成员要一起来听课,课后大家一起给予评点,指教。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坚持经常听新教师的课,并鼓励、帮助新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使新教师尽快进入教学角色,尽快成长成合格教师。
2.3 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必须要加强培训,学校要支持和鼓励积极参加州、市各级培训,认真学习新课程教育理念,把握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变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对比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函授、网络教育、自考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在职进修机会,努力造就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个性各异,要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教师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
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