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52: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的功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世界现代化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 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也是如此。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类型,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伦理思想以及价值取向对现代社会有深刻影响。是现代设计中取之无尽的宝库。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传统审美意识和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汇到现代装饰中去。
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 Park,1992年开始建造)就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之间维持平衡的很好的实例。埃姆舍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十九世纪,艾姆舍地区曾是欧洲主要的工业和制造业中心。钢铁厂、炼焦厂、煤矿及化工厂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该地区的景观。自19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地区人口减少,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化为乌有。传统的工业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这项庞大的工程涉及800平方公里的区域,17个城市,250万人口,内容包含河流的生态再生、区域自然景观恢复、公园绿地、居住区、科技、商务中心建造、生态环境改善、原有工业建筑整治及重新使用等。
在实施更新项目之前,特殊的性质造就了其特殊的景观特点:艾姆舍公园到处都是废弃的大型钢铁厂房、烟囱及瓦斯罐。巨大的炼钢炉和铁塔跨过天际线,各式各样的工业管道和铁路穿越整个工厂。许多被废弃的生锈建筑有10多层高。除了少数还在用外,大部分设施都已闲置多年。
设计师将这些废弃厂房和设施建成博物馆,既保留工业区的过去,又作为文化活动的中心,向人们展示钢材的冶炼过程以及鼓风炉的发展历史。“工业纪念碑”的概念构成了艾姆舍景观公园的核心。人们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在这里,并没有任何绿化,而是充满了各色各样的游人,踩在软软的细沙上,或者攀登在巨大的混凝土残墙上,穿梭于煤渣山改造的青山之间。瓦斯罐也不再储存煤气了,而是文化活动站,经常举行音乐会、聚会、表演及会议等。往地下数百英尺输送矿工的管道以及其他机器也已变成展览室,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中体会着过去的气息。
在此方案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巧妙地融合并且维持平衡。在这片废墟上,没有修葺整齐的草坪,没有池塘,甚至绿化稀少,但人们感觉不到荒凉与伤感,而在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绪中体会到勃然生机,见证着德国传统工业化的历史。
艾姆舍公园的设计师对传统建筑物,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新、转化和再利用,并且成功地结合了现代功能。埃姆舍公园的建造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刺激了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作为地区历史的延续,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保证了它的功能性。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衰落而带来的环境、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
在欧洲,我们看到,积淀了数千年的欧洲文化,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它的标志性参照物就是伦敦的水晶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漫步在香榭里舍大道,你可以感受到古典与现代、豪华与气派、高雅与华美、显贵与朴实、喧嚣与幽静、人文与自然的魅力。在欧洲,巴黎算是它的城市文化与艺术的形象代表,使人们随时感受到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尽情领略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艺术产物。
在美国,虽然没有象欧洲那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是,殖民文化、移民文化,统而言之的商业文化,对于现代功能的影响,也随处可见。在那里,标志性参照物就是纽约的曼哈顿,那里有远渡大西洋、在纽约落户的自由女神像;有高耸入云、成为纽约巨大精神支柱,体现美国价值观的世贸中心大厦。通过文化在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磨合演变史,美国人已经深刻体会到,古老原始文明与现代先进文明最终融合并共同发展,满足了现代人们对功能的需求,这才是人类共同追求目标。
在中国,虽然没有西方工业革命的经历,但是,勤奋好学的中国人,却早已积极主动地把现代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引进中国,并且一直想以此――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华民族,圆百年近代史上中国人的强国之梦。这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衍生出了如今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
传统文化要融入现代设计所需功能的现代元素,现代设计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及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就象是一切艺术的升华都来自于生活和实际一样.而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把生活中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中的实际所需功能进行再加工提炼,达到自我表现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人们所受的教育,主要指的是文化的教育。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提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丰富而视角深邃的传统文化背景相联系,通过汲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是塑造人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们理解人与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的能力。所有这些都符合今天我们所大力倡导和追求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与今天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的活水源泉。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信仰,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题材广泛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源泉。
总之,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健康发展。否则,丢掉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法绕开的“结”,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优秀的文化成果对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作用,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不竭的资源,人们通过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会使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等方面。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生命机制,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了教育必须以传统为前提、为基础,去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从而根据民族传统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向下一代提供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范型和参照系。”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不断发展,结合时代要求变化而来的,没有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基础,现代文化发展必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教育功能,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和基点,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这些内容优秀而题材广泛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白尊心、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积淀成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高尚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标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等等。这些最优秀、最可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及其宝贵的教育内容。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如下几种教育原则和方法:一是教育注重言传身教的原则。如孔子主张以道德示范为特点的教育方式。“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以身试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二是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心理教化的积极作用,“内省”“慎独”的人身修养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修养方式,为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心里教化方面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三是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认为德育要高于智育,一个人首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知识只有用于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三、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切实的效果,能否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必须充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功能。新形势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切实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通过各种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载体具体而形象的向广大群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群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 河南高等院校 相互促进
Keywords:Central Plains Traditional Culture Henan Tertiary Institutions Mutual Promotion
作者简介:刘斌(1979-),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政府2009年度决策招标课题《高等学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的责任与功能》的研究成果。
在一般的认识中,高等学校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职责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而研究、保护、发展传统文化则应该是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范围。将高等教育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将不难发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保护,不仅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和高等学院与生俱来的职责,更是高等院校培养自身特色,增强自身活力和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资源,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对高校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科学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杜绝高等院校同社会发展的脱节,发挥高等院校自身的特长,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高等院校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应该担负起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责任
高等院校是汇聚各种社会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这些资源源于社会,理应为社会服务。河南高等院校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招生人数到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相对而言,河南省内为数众多的高等院校对于河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略显不足,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河南高等院校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任务
首先,高等院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散地,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能力投入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中去,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解决挖掘整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传承发展的问题。
其次,高等院校具有设备优势,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才,各个高校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建立了保存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图书馆,无论数量还是价值总额都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三)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河南高等院校中,可以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河南高等院校中,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输送新鲜的血液,通过教学和研究,使得受教育者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认同和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二、与区域文化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凝聚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
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是高等院校的个性体现和社会名片,同时也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一)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打造特色品牌的有效手段
历史上河南曾长期处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遗留下来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积淀为当代河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这是一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有无数的亮点足够高等院校来挖掘和利用。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定位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上,是河南高等院校培养自身办学特色的捷径,同时依托于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保证了办学特色的质量和文化层次,以及以后发展的可拓展性,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路。
(二)同中原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河南高等院校提高自身实力、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立足于中原传统文化,合理规划利用河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也理应成为学校增强自身实力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中原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河南高等院校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投入其中,依据自身特色寻找突破点,借助于中原传统文化广大的社会关注力和巨大的辐射影响力,来提高自身的层次和社会知名度,这对于河南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高等院校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高等院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院校获得培育办学特色、增强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引入到高等院校中,对于双方的健康发展都大有益处,能够促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模块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负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如先秦《荀子・劝学篇》中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的经典论述,唐韩愈《师说》中对“师”的经典定义及其“尊师”、“重道”的师道观的精辟阐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及师道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陈情表》对亲情情真意切的陈述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感恩,加深对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理解。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叙写文人雅士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盛况而发出的对生死问题的感叹和思考可以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生命观;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描写主客月夜泛舟、诗酒放歌的逍遥而抒发出的洒脱旷达的人生观可以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挫折;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历史兴衰的规律,写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至理名言可以启迪学生以史为鉴。这些传统经典篇目无论对学生的读书求学、为人处事,还是道德情操的塑模和审美趣味的养成都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书法练习为抓手,在教学中穿插汉字书写训练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汉字书写是基础,然而很多学生到高中阶段仍然写不出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这尤其表现在平时的作业及考试的卷面上。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专门的课时进行书法训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之余利用一定时间,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硬笔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指导学生在作文书写中有意识地练习书法。书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说“书乃心画”,练习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使人变得沉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通过书法,可以弥补。书法又是人的品格、意趣、学养的体现。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骨鲠”,颜真卿的刚正忠烈,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苏轼的豪放旷达,都令人高山仰止。而且,书法中的一些典故和书论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三、以传统节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为契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节俗纷呈,而且富有文化内涵。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处在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在春季学期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气,清明节如期而至,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文章进行诵读,营造节日气氛,感受节日文化气息,在假期结束后可以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作文,描绘春景和乡土风情、追思先人。在初夏五月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起源、别名及端午节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后产生的一些文化习俗,通过搜集诗词,诵读《离骚》,观看话剧《屈原》等形式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又会迎来中秋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那些与思念故乡、中秋团圆、饮酒赏月有关的诗词进行诵读赏析,感受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总之,传统节日既是人们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文化形式,又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生活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酒在中国的历史起源
中国素有“酒的故乡”之称。据考证《吕氏春秋》和《世本》等较早的文献都认为酒为仪狄所造。《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指出了仪狄造酒的时代;《世本》认为这是造酒之始“,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说,《事物纪原》也说“少康作秫酒”。张华《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潜《述酒诗》序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仪狄,相传为夏禹时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时人。后来,仪狄造酒之说渐隐,杜康造酒之说益显,遂使杜康成为酒的代称。
二、酒文化的内涵
关于“酒文化”,萧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
同时,中国酒文化也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四、中国传统习俗中酒的文化功能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相亲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场敬酒。双方无异议时,席面上由双方的主婚人交换酒杯一饮而尽,或由媒人举杯饮尽,谓之“端盅”,以示婚约已成。而在陕西安康一带,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时,一进门,便有两个妇女向之递酒,名曰“喝迎门酒”。随后拜完天地,进入洞房,新婚夫妇双方还要共喝“交杯酒”。交杯酒是由“合卺酒”发展来的,“卺”是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瓢,夫妻双方各执一瓢盛酒同饮。酒在此便是约定盟誓作用,表达了夫妻双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祸福同享的决心。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瑶族有喝“笑酒”的习俗,当亲朋聚饮之时,或提出笑话佐酒,或边喝边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词”。还有广西壮族喝“交臂酒”的礼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时,要主客交臂,各饮自己所执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谊之深。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谱”悬挂在堂屋的北墙上,下设供桌,摆上供器、供品。贴上对联吊钱等物,作为祭祖的神坛。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带着烧纸和白酒去先人的坟头烧纸奠酒,意为给逝者带去钱财、酒肉。烧完纸,奠完酒,要点上一饼爆竹,意为请先人在此“喝酒拿钱”。同时。除夕十二点除焚高香、烧大纸、供酒、奠酒的祭仪外,还要添加供饭、子孙们磕头礼拜的祭仪,酒在这里又一次充当了主祭品的角色。除祭祖的活动外,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祭天地、川泽、山林、社稷、芒神、蚕神、财神、龙王爷、药王爷、牛王爷、马王爷等祭祀活动,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五、小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从不单纯的作为一种饮食,而是作为一种传达寄托情感的媒介,一种交际往来的手段和符合。中国传统酒文化有着浓郁的精神文化特点,它被寄寓了丰富的个人希望和社会期待。同时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酒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和价值都已经远远超出了酒自身所具备的内涵。所以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把广阔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实际社会功能相统一的文化功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酿酒科技,1999,(6):15~18.
[2]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吴小如.诗词札丛[M].北京出版社,1988.
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民族文化的历史框架之中,它之所以影响重大是因为它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是随着整个民族文化的改造而进步的,所以它呈现出特有的意义和特征。就满族传统体育来说,满族体育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满族自身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促进了满族体育的发展。下面,笔者从部分文化环境对满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
一、满族传统体育的产生
满族体育是伴随着满族长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而生的,满族属于狩猎民族, 以狩猎、采集和捕鱼为主。自然环境的选择使满族先民创造了各式各类的传统体育项目。正因为满族传统体育源于人们的朴实生活,所以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体现了其自身应有的人文价值。
传统体育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是和其他社会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和进步的。
(1)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根源,例如,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该运动的雏形是从满族先民在东北的江河湖海中采摘珍珠应运而生的。
(2)“骑射”是满族特别重视的技能,因为这是他们在战争中生存的基础。所以满族把“骑射”列为“满族之根本”。随着时代的进步,满族人的生活方式以渔业为主,“骑射”便转为防卫的军事技能,而如今,骑射变为一种娱乐活动。
(3)许多宗教仪式和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相联系。比如满族骑射中的“射柳”原本是祭天祈雨的仪式,后来融入到骑射中。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传统体育源于生产和生活,却又高于生产,是提高人生存能力的捷径。
二、满族传统体育传承着民族文化
满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为背景,将民族、历史、地域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使民族传统体育竞相呼应,满族的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从作为生存的手段,到民族体育,最后被民族特征所替代,满族的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小展示, 满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现展,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同时也承载着满族人民的思想意识。
三、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发展与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单一存在,只有将其放在整体的民族文化结构去分析和考究,才能对传统体育有一个相当正确的认识。
全球化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弊端,即文化的单一性,这将影响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单一性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为此必须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各个民族传统体育都彰显着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从国家对传统体育的保护和重视程度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政治策略。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的一种符号,这就需要我们将民族体育推广出去,这也是为国家争荣誉。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把民族传统体育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从而达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同时促进其发展。当然, 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变迁中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再演变为极具文化内涵,经历了追逐潮流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变化的民族文化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是很可贵的,那么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让民族体育从具体实践中脱颖而出,又渐稀渐变地回到民族文化中去。
参考文献:
[1]蒲玉宾,胡 彪,姜 娟.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07(01).
一、高职院校中孝文化的思修政治教育中功能
首先,传统孝文化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意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重要法宝。多少爱国志士在民族危亡时刻都表现出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古有精忠报国的范仲淹、文天祥、岳飞等,近有魏源、林则徐、杨度等,他们的民族气概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大孝。不少高职学生对民族历史、民族孝文化了解甚少,大力弘扬传统大孝文化,教育学生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主张,有利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孕育力量。
其次,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爱,是遵守孝道的根本。高职院校学生多为95后独生子女,心理上较为幼稚与脆弱,不少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漠视生命,自杀、自虐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高职学生的传统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从而珍惜生命,勇于奋进。
再次,传统孝文化对于高职学生伦理道德与人格修养的陶冶具有重要影响。学习传统孝文化,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鸭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传统孝文化历来强调感恩与心理感化,“孝悌”是道德文化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高职学生的传统孝文化教育,有益于学生自我反省、自我领悟,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传统孝文化对于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益借鉴。提倡和谐,宣扬仁爱,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各民族、各个体要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团结相处。在当今高职院校生源下降,独生子女居多的背景下,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缺乏包容,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脱节。在高职院校中的思修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孝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 传统孝文化在高职院校思修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面对高职学生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根据专业需求进行社会务实培养,着重强调专业知识而削弱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传统孝文化缺乏有意识的引导是大多高职院校共同的人才培养现状。
(一) 对人文素养培育有所减弱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独生子女的增多,全体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所下降,不少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甚至不知道“孝悌”为何物。高职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学,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其他少量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应付考试需要的英语与计算机学习,几乎没有时间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需要生活费时才和父母联系的同学普遍存在;不懂谦让、缺乏包容,不知与同学和谐相处的现象随处可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同学比比皆是等等。掌握一门外语与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固然重要,但对传统孝文化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提高人格素养的基础。
(二) 高职学生对传统孝文化了解甚少
据一项“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有74%的学生表示非常支持把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但仅仅是因为假期而非对这些传统节日本身的重视。[1]近年来,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学生常常游离于麦当劳、肯德基、西餐厅,认为这是一种浪漫、情调与时尚。而把过七夕、吃中餐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行为当成了一种俗气,23%的学生甚至表示“不知重阳节是做什么的”。[3]对于孔子、孟子、荀子的代表思想,不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
(三)高职学生对传统孝文化价值认识缺乏
近年来,日韩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传统孝文化给予了高度认可,掀起了学习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热潮,而不少高职学生却盲目追求“时尚”,思想、行为都日趋“西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又了解不足,盲目学习西方文化的表层,而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对中国传统孝文化却没有必要的体会。高职学生把心思都花在“明星”的八卦新闻上,对传统精忠报国的英雄却了解甚少;对于“个性、叛逆、自我”等价值观盲目追求,对父母亲的付出与期待却全然不顾。殊不知,传统孝文化是全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是五千年大国的灵魂所在。
(四)高职学生传统孝道观念较为淡薄
当今高职校园中,很多现象都与传统孝文化背道而驰,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方面都做得相当欠缺。如长期不与父母联系,稍有不如意就顶撞父母;对老师缺少必要的尊重:见到老师缺少必要的问候,即使老师进到宿舍,依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视而不见;对老师顶撞、态度差劲、背后辱骂老师的学生大有人在。另外以自我为中心,跟同学公然吵架,与同学有矛盾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变本加厉的辱骂、报复同学等现象随处可见。三、 高职院校亟需实现思修政治教育与孝文化的有效对接
中国传统孝文化对高职学生思修政治教育有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辩证的取其精华,融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元素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培养学生人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也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加强传统孝文化教育,充分实现孝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思修政治教育功能,最直接最有成效的方式就是把传统孝文化充分融入到教学中。现今有关孝文化知识在历史、文学等文科类专业中涉及相对较多,而理工科类学生只能在思政等公共课、传统文化教育等选修课中听到只言片语。因此,首先把传统孝文化带进课堂,在思修政治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传统孝文化的精髓,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次,加强传统孝文化教育,还需要把三观教育、感恩教育与责任教育同时融入到思修政治教育课堂中,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寓教于乐,增加课堂感染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二)丰富践行传统孝文化的形式
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宝剑,吕洞宾所持宝物,“剑现灵光魑魅惊”,可镇邪驱魔;
笛子,韩湘子所持宝物,“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
葫芦,李铁拐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
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玉板和声万籁清”,可静化环境;
花篮,蓝采和所持宝物,“花篮内蓄无凡品”,能广通神明。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八个方面,不管他们的身世境况如何,都具有中国人所崇尚的道骨仙风、侠肝义胆,无谓而有为的神仙作派。表达了一种甜蜜、融溶、祥和的人生境界。
中国的八仙形象溯源久远,至融入道教已到唐宋时期,而“暗八仙”并不是随同八仙一起出现的。随着八仙故事的发展和流传,到了明末清初,八仙手持的器物逐渐从八仙身上分离出来,独立形成了“暗八仙”体系。“暗八仙”有着具体的宗教功能――祈福禳灾,道教符印中有“狮钮八棱八卦暗八仙印”,印身的八个侧面浮雕了八件法宝,即“暗八仙”图案。随着八仙文化的发展,“暗八仙”作为民间吉祥的象征,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并且在民俗应用中较多地体现出了装饰功能。
1.独特的美学特征
1.1形象性
“暗八仙”图案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源自写实的形象表现手法。在“暗八仙”还没有独立成为吉祥图案体系以前,八仙图中的“暗八仙”基本上是对实物的准确描摹和再现,写实的形象表现使得“暗八仙”很好地接近民众生活,民众理解并喜爱这八件宝器,从而较好地奠定了这八件宝器独立成“暗八仙”体系的基础。暗八仙是经过民间艺人的代代传承,不断修改、提炼、加工而成,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所以也是民间艺术中宝贵的财富。
1.2象征性
中国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式样繁多,寓意也颇有讲究。这种象征寓意的手法,是从民族原始文化艺术观念的方法中继承而来的。这种象征性寓意手法在“暗八仙”图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暗八仙”的象征意义,是由道家的价值观念决定的,道家长生不老的理想追求决定“暗八仙”取长寿的吉祥寓意,八件法宝一一对应地代表着八位道教仙人,民间流传的八仙故事中,有八位神仙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上祝寿的情景,亦称“八仙祝寿”,故“暗八仙”多在寿庆场合出现,辅以松柏、蟠桃和祥云等祝寿图案,寓意福乐长寿。
2.多元素组合造型
中国民间美术图案追求圆满、美满、美观、和谐的内在本质,在构图与设计方面尤其强调整体的美感。“暗八仙”图案的设计就融合了多种元素,较为典型的有飘带和纹饰。如图,八件器物均以飘带做衬,婉转流畅,灵动立现,栩栩如生。而纹饰的运用又使得本来单调的器物在视觉上丰富饱满起来。器物、飘带与纹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暗八仙”造型因而匀满动人。
在部分与整体之间,在器物与飘带之间,“暗八仙”的设计都体现出均衡和谐的美感。均衡是指上下或左右在形式上虽不一定对称,但在份量上是均等的,使人不会产生畸轻畸重,过大过小之感。均衡手法应用在“暗八仙”图案里向我们展示出美的本原在人,一切美的感性形象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人的某种内容,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产生与人本身一致的自然和谐的感性认识,所以说“暗八仙”具备了艺术创造的形式美。虚实相容,有无相间。
3.现代装饰功能与民俗应用
在民间,八仙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这八个方面,所以八仙与民众生活非常接近,“暗八仙”多为民间常用器物,“暗八仙”图案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涉及到民间剪纸、绘画、雕刻、木版画、刺绣、漆业、瓷器、花灯、家具纹饰等各个领域。但无论在哪个领域的应用都鲜明地体现着“暗八仙”图案的装饰功能。
“暗八仙”图案在装饰中的应用,我们将之粗略分为以下几类:1)居住装饰。“暗八仙”剪纸在民居中以窗花、饰画等形式出现,寓意福气长寿;2)节日装饰。“暗八仙”在老人生日时作为墙面和器物的装点出现,以增添祝寿气氛;3)寿礼包装装饰。“暗八仙”图案也有在寿礼的包装中出现,同样是祝寿的寓意;4)家庭信仰。信仰道教的民家,会在自家生活的居室和器物上装饰“暗八仙”图案,同时也表达了长生不老的理想追求。而在其他领域,“暗八仙”图案的装饰应用也非常广泛。
今天的艺术设计,无论在技术手段、思维方式还是文化功能上都比前人有了更先进的创作基础。我们在对待“暗八仙”这样的宗教图案时,要注意保留图案传统的艺术内涵,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继承中国宗教与传统民俗文化,使其恰当地融合到现代生活中,这无疑为广大的设计领域增添了优秀的设计题材,同时也是当代设计行业的一份责任。今天我们应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暗八仙”图案,继承“暗八仙”的传统美好寓意,发展其艺术形式,使其在更多的领域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这在当前的艺术设计行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取材来源。
参考文献
[1]黄海澄.《艺术美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0.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67-01
教育是实现区域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和必要手段,是当今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用于满足社会生产劳动所需。因此加强学生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是区域工业文化得以传承的首要条件,但是从社会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工业文化对中职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传统的中职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培养中职生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能力呢?依据多年的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中职学校建设与区域工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侧重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发挥职业教育职能
中职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中职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生产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毕业后的中职生往往工作在生产服务的第一线。所以中职教育应该加强与区域工业之间的联系交流,将企业中的文化精华纳入学校文化建设,尽早的将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道德规范与区域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融入区域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因此职业学校的教育应该侧重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生品格的塑造。新型的管理理论是构成工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保证质量,用信誉打造品牌,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这些经营理念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目前工业发展形势而言,职业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就业思维意识以及就业的技术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透过渗透工业管理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是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在对中职生的职业教育中,渗透区域工业文化,让学生尽早的体会工业企业文化中存在着激烈地竞争的现实,感受企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提早产生竞争意识,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所学的专业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明白专业技术是他们将来在社会的立足根本。利用当今社会就业的危机感,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社会使命感和学习的紧迫感,让他们明白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必要性,以此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
再有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中职生在校的学习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就业,而区域工业文化知识的渗透,不仅体现着区域工业的用人要求,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环境,理顺各方面的社会人际关系,在工业企业发展的环境中做好自我定位,准确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中职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区域工业文化的融合,还能让学生提早感受企业用人单位的苛刻要求,以及员工们隐忍勤劳的品质,能及早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增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步入社会之后的生存适应能力。
2 职业学校应以专业化为培养方向,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以符合区域工业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所以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是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仅仅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梦想和热情是不足够的,中职生的知识学习与日后的实践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的融入企业工作中,职业学校应该以专业化为培养方向,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或者是现场视频教学等,让学生亲身体会区域工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进程。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到区域工业的企业内参观学习,甚至是进行实地实习,让学生通过现场学习,亲身操作,实地考察,体会职业教育和区域工业文化融合的成果,了解区域工业文化发展信息,积累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提升他们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感,以此促进他们对区域工业文化的传承。
3 促进职业学校和区域工业企业间的合作,建立校园文化和区域工业文化的和谐氛围
中职生不单单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更重要的身份是区域工业企业将来的生力军,所以他们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感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包括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家人等。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中应逐步加强对区域工业文化的渗透,巩固职业教育和区域工业文化间的融合,在促进共同发展的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开展中职生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能力的培养[1]。
总之,由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实际的中职教育中,应该把区域工业的文化渗透于职业教育中[2-3],将企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融入中职教育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化,从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更加贴近区域工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并增强中职生对区域工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能力。
参考文献: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