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52: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会计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成本会计有着诸多弊端,提高成本会计水平,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实行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成本会计方法;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完善成本会计组织。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狭隘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实际行动符合我国国情的成本会计方法
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内企业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调动职工管理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职工参与控制成本。由于它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必将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使成本最低化,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需要成本会计对各核算环节提供服务,使成本会计由简单的算账功能转向分析预测功能,从而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各种详细经济资料,成为企业基层与决策层的桥梁。这种方法延续至今,使众多企业受益匪浅,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进一步完善。
四、作业成本法在营销成本中的应用
当下,现代营销已经从生产、销售导向完成了向顾客导向的转变,而传统的管理会计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内部制造成本的核算上,传统的管理会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营销日益要求以顾客为基础进行营销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讨论管理会计如何更好的在营销成本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即关于如何将“营销管理会计”这一新兴概念应用于营销成本管理的研究成为必要。
1.按营销活动过程的步骤来分析营销过程中的作业
营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和管理市场营销活动。其中分析市场机会和选择目标市场需要营销人员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和制定营销计划,而围绕着目标市场展开的营销组合的设计正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市场营销组合包括企业为影响对其产品的需求而采用的营销手段,通常可以分为四组变量: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
2.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量的统计
一般在制造业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作业成本计算将作业划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及维持水平作业四种类型。
成本动因的选择在上述作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种类型作业的不同特点,其相应的成本动因也随之不同。
3.营销成本计算体系
作业成本计算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确认和计量营销管理过程中各种资源的耗费;②将可以直接跟踪到最终成本对象的材料成本和其他非工资性支出先归结到相应的成本对象;③把资源分配到作业,主要包括:确认作业所消耗的资源种类和计算出作业中该成本要素的成本额数量,汇总各成本要素,得出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额;④将各个作业中心的费用总额按管理者的要求,选择作业动因,按照客户、产品、经销商、营销过程等成本对象进行分离归结,分离归结的依据是每一成本对象所消耗的各个作业成本库中各类作业的作业量(成本动因量)。
五、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人的素质、技能是影响企业成本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能运行如此复杂的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与它们先进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组织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
要使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提高,首先要求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除此之外,在公司中配备必要的有胜任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工作、发挥成本管理作用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除了应具备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之外,还应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束语
现代成本会计的可以使企业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管理控制的发展趋势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认为企业控制更应该是一种战略控制,要突出信息、知识控制的地位,倾向于非正式控制。由于现代企业管理控制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开放性、自然性,其规律难以把握,若只依靠企业某一相关利益主体实施控制,是很难胜任的,只有企业全部相关利益主体甚至是全员控制,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控制新的预期。国内学者阎达五、谷祺、程新生与杨雄胜等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持有类似的观点。由此,多边施控利益主体的协调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考虑到“关系”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兼顾以往有关管理控制过分强调组织,而忽视行为个体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企业社会资本理论,从行为个体的角度,换位认识企业管理控制,以求找到研究管理控制新的突破点。
一、企业社会资本及其三个维度
关于社会资本主要有资源观、能力观和结构观三种观点,资源观得到了学术界较高的认同,本文也就采用资源观。资源观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人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以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总和,可区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与认知维度三个基本维度(郭毅,2003)。结构维度是指行动者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这一维度主要关心的是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强弱及网络结构;关系维度是指通过创造关系或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产,包括信任与可信度、规范与惩罚、义务与期望以及可辨识的身份;认知维度是指不同主体间共同理解的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如语言、符号和默会知识。社会资本理论最先主要用于宏观层面,Burt(1992)第一个将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研究主体;而真正提出企业社会资本的是Gabbay(1999),并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以社会结构为载体,有助于企业这一主体目标实现的那些资源,企业社会资本由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与个人拥有服务于企业的社会资本两部分组成。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个人拥有服务于企业的社会资本,根据社会资本的分类企业社会资本也可以分为三类: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与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在企业中,企业社会资本通过增强行为个体之间的信任度,来简化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国内部分学者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志彪(2006)视企业社会资本为企业战略资源的权变价值,周小虎(2005)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制度安排的基础,企业制度应当从资本逻辑转向社会资本的逻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离不开社会资本。笔者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拥有高质量的社会资本,它将成为企业一项不可轻易复制的战略资源,将为企业管理控制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同时也是企业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控制工具,企业管理控制不能忽视企业社会资本,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的管理控制,至少要能检测和完善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完备性;增强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的互动性;提升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的层次性,并从整体性与战略的角度,实现三维社会资本的系统互动。
二、管理控制能检测和完善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完备性
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是指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非人格化方面,重点说明企业社会网络联系和网络结构特征,如联系的强弱、网络和密度、中心与边缘、连接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人际网络。人际网络是企业信息流动的渠道,组织内员工的人际网络的密度、人际联系的强弱、人际网络的张力强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资源与信息的流量与流速。企业人际网络的特质由企业生存的环境决定。池国华(2003)认为现代企业的生存环境由4S状态(即静态的、单一的、简单的、安全的)过渡到了4D状态(即动态的、多样的、困难的、危险的),企业将逐渐放弃封闭式人际网络,在企业内部建立开放性的人际网络,但是开放性人际网络与环境接触面太大,企业的风险相应增加,且构建开放性人际网络成本太高、资源与信息的甄别成本也很高。企业只关注信息的流速与流量是不够的,如果人际网络中流动的资源不是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流动的信息质量水准不高,即使企业内部存在畅通的人际网络,其作用也非常有限。根据伯特(1992)的结构洞理论,所谓的结构洞是占据其他未联结点之间的结构位置、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它为行为人提供了信息和控制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是从结构洞处获取、引入的,且这些结构洞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处于动态之中。另外,企业人际网络还可能存在路径依赖,企业利用人际网络可以使企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质量提高,使得人际网络在企业中位居重要地位。随着人际网络的逐步完善,网络结构也就稳定下来,时间长了,网络节点上的个体对自己熟悉的时空产生了依赖,行为个体不会积极创新人际网络,从而使得原本高效的人际网络的资源配置能力下降,信息传播速度与质量下降,抗风险能力、创新刺激的功能削弱,直到不得已,才重建或创新人际网络,此时的代价也就很高。在结构性社会资本方面,管理控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及时疏通人际网络渠道,使得信息流量增大、流速提高。二是能准确挖掘人际关系网络中动态结构洞,尤其能及时、准确锁定人际网络中能够给企业带来高质量信息的结构洞,掌握企业所需的关键信息。三是要抑制结构性人际网络的路径依赖,防止人际网络演进出现恶性循环。
三、管理控制能增强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的互动性
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指企业社会联系的人格方面,表现为企业内人际关系。T・帕森斯和F・A希尔斯将人际关系分为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两种模式。特殊主义是指根据行为者与对象的特殊关系而认定对象及其行为的价值高低;普遍主义是独立于行动者与对象的身份上的特殊关系。在两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信任结构,在特殊主义人际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信任是强烈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牢固,但是形成的信任关系规模较小,信任关系的启动成本较高;以普遍主义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信任关系强度减弱、内涵缩小,但是外延扩大了,信任面宽了。从企业交易成本的角度看,特殊主义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的执行成本,通过对旧组织改造影响企业创新的交易成本;普遍主义相应会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通过新组织组建影响企业的创新成本,企业采取哪种人际关系模式取决于哪种模式下的交易成本最低。我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在儒家文化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具特殊主义和集团主义色彩(王询,1994),虽然近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但是我国儒家文化氛围依旧很浓,对行为主体的影响依然处于主流地位。企业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人际信任,还表现为联接性。所谓联接性是指组织成员将个人目标服从于或联结于集体目标的程度,不仅包括个人接受共同目标的意愿,同时还包括个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企业成员之间的信任不同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它是通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长期交往与反复博弈、以互惠为基础形成的,彼此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是一种特殊主义人际关系,一种强式的信任,信任度较高,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控制成本,减少组织成员之间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间接降低组织的交易风险与交易成本,企业管理控制要充分、适度地运用信任控制。在增强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联接性方面,企业管理控制要注意两个极端:一是片面地追求企业目标,让企业员工被动地接受、实现企业的目标,这将影响企业内控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是片面地妥协于企业各个利益主体,将企业目标视为各个利益主体的目标的协调目标,这将增加企业内控的协调成本,影响企业内控的效率。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联接性增强的过程,是企业重复博弈寻求管理控制公正性与效率均衡点的过程。
四、管理控制能提升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的层次性
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包括企业共享的语言、符号和默会知识,广义的认知性社会资本还包括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其他意义体系。语言和符号是互动往的基础,是人们讨论交换信息的手段,在共同语言的群体中,人们较容易地从他人处获取信息,会增强企业信息的流动速度,而在缺乏共同语言的环境,信息传递和交流有很大的障碍。另外,语言和符号还会影响人们的预期,在具有共同语言和符号的条件下,对不同行为,可能结果产生共同的预期,这种预期是协调的前提;相反则协调的预期难以产生。总之,共同语言能够提高组织对资源和信息交换的组合能力,同时资源和信息的交换组合中能产生新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组织认知性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郭毅,2003)。而一个企业的共同语言、符号和默会知识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基础,共同语言、符号和默会知识等认知性社会资本的生命力完全取决于行为个体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认同度高,企业共同语言、符号和默会知识的生命力会强,相反会很弱。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的潜层精神层面,企业管理控制应服务于这一精神层面,不仅通过具体的管理控制行为,更应体现于管理控制的目标之中。就管理控制的目标而言,查错防弊、合法性与经营效率等目标是服务企业某一相关利益群体的,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企业整体观或系统观,也只是站在企业自身角度,其战略角度还不够高。因此,管理控制理论中的“生态控制论”,对现代企业管理控制目标定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生态控制论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控制首先要解决且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生态系统,并在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杨雄胜,2006)。因为在企业生存的生态系统中,不仅是竞争,而且是共同进化,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不能只站在企业自身角度,更应该站在生态系统的全局,定位企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一个和谐的环境,持续实现自己的宏伟计划;否则,企业不能生存,更不用说基业常青了。
五、小结与启示
(一)小结
本文对社会资本分为三个维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体现出社会资本的结构性,事实上企业社会资本三维度的边界很模糊,是很难划分的,彼此之间存在相关性。Tasi和Ghoshal(1998)通过组织内网络的一些经验数据初步验证了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结构性与认知性社会资本对关系性社会资本都具有较强的影响,而结构性社会资本对认知性社会资本只有弱影响。郭毅(2003)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组织内结构性、关系性与认知性社会资本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这个体系镶嵌于组织内部人际网络中,在组织成员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交换与组合,形成并强化共享语言和共同目标,从而促进协作。笔者认为,既然三种维度的社会资本在人际网络中实现了互动,那么三维度社会资本之间应该是相互影响,而不是单向影响,企业管理控制要着力实现企业三种维度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管理控制对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层次。一是三个维度的内部作用。主要表现为挖掘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结构洞,增强企业关系性社会资本的互动性,提升认知性社会资本的层次性。二是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整体作用,促进三维度社会资本的系统互动。管理控制在各维度内部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资本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促进三维度企业社会资本互动,以提高企业社会资本的质量水准。具体操作程序: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导向,实现结构性、关系性与认知性三维度社会资本彼此互动,形成一个畅通的闭合环路。
(二)启示
结合上述分析,对我国企业管理控制的研究至少有两点:一是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社会资本,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管理控制的难度,相反会更利于企业管理控制的执行,可以说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管理控制中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方面为企业高质量的管理控制提供良好的控制环境;另一方面又是企业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控制手段。二是我国引入西方管理控制时要充分考虑深厚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一特征,对于始终重视关系的国家,过分注重利用硬规则的控制,效果令人质疑,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要逐步培育以软规则控制为主,同时辅之硬规则控制的理念,企业管理控制的效果也许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郭毅,朱熹.国外社会资本与管理学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7):2-7.
[2] 王询.人际关系模式与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J].经济研究,1994(8):77-81.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绩效管理模式运作的成本来看,绩效管理的价位在于其经济收益高于投入的成本。一般而言,绩效管理成本包括管理运作成本、组织成本以及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成本。其中,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绩效管理成本。例如信息收集成本,量化管理棋式的成本要高于定性的,但定性管理模式又会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较大而增加成本。即企业规模越大,绩效管理信息传递的失真会越大,甚至会超过量化的成本。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理层次少、信息传递失真小,可以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当然借鉴与采用kpl和平衡积分卡等模式也是相当有效的。有必要让管理者了解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趋利避害,避免主要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水平,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竞争力。
一、施工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
在许多施工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错误地把绩效评估等同于绩效管理。这也是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绩效评估也称为员工评定、员工评估、绩效问题和绩效考核。绩效评估是评价员工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员工的过程。而施工企业的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管理计划的制定、绩效管理辅导培训的实施、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价、绩效管理情况的反馈以及绩效管理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施工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就是持续提升施工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而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存在着将企业的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的误区,内容就是对职位及薪资的调整。
(二)职责定位于人力资源部门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中枢环节,因此,在我国施工企业内有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得到整个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支持,尤为重要的就是得到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举个简单的例子,施工企业的高层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推广实施就负有一定的责任,假设如果没有得到高层的支持,那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就会步履维艰,甚至是事倍功半、毫无效果。人力资源部门在推进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的开展占用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员工也会害怕在管理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或是不足会受到批评处罚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各级管理者以及员工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抵制。
(三)、绩效管理实施中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有的管理者
只注重绩效管理工作的结果而不重过程,进而由这些结果来得到他们所期望的职位调整以及员工薪资的依据,但是,这些只体现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成果,而忽视了其过程价值,缺乏全局观和系统性。有的管理者只是在初期将工作计划以及任务分配给员工,之后就仅仅在季度末或年未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至于其所分配的任务能不能完成、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何以及员工的能力能不能得到提升等问题,与他们无关。
绩效考核不透明
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虽然认识到了绩效考核的异常敏感性,一方面如果完全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划分,处在末位的就强制淘汰甚至解聘,那样不仅会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且处于末位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能力不足,有可能有其他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如果把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公示出来,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各级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而管理者的这种想法往往使绩效考核成为了领导协商的结果,这就必然导致施工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不能真正的进行下去,其科学性也就无从谈起,使得绩效管理体制成为表面文章。
二、施工企业绩效管理改进措施
(一)提升绩效管理理念
企业绩效管理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它的“平台作用”,也就是利用这个工具,通过搭建一个包含管理层在内的员工交通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绩效,同时推动整个组织的繁荣与发展,全体员工为施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通过这个平台还能够开发和提升员工的潜在优点与长处,进而推动其绩效水平的提升,促进其个人能力的发展,将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作用同样也要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从一开始的决策到最后的完全实施都不能放手。在这里还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就是持续性沟通在施工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性,因为在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下,员工的绩效计划是由管理层与员工本人共同制定的,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务必要保证双向沟通的通畅性,而在施工企业中上下级特别是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往往缺乏沟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各级管理人员要向员工提供一定的资源以及帮助和建议,与此同时,员工还需要获得在工作中所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以及自己现阶段工作情况等相关的信息资料。其次,随着施工企业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状况的变化,需要随时调整企业的相关的战略目标及其相关的计划。各级管理者与员工要真正认识绩效管理的理念,共同努力,进而实现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
随着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的能力以及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仅仅靠使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来进行绩效管理活动已经明显落后了。这就需要施工企业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测评方法。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所首创的“平衡计分卡”方法。该方法的思想就是在为员工制定绩效管理计划和评估的标准时,不能仅从财务角度来看问题,而应聚焦于怎样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目标上来。应该在施工企业要从组织业务流程角度、顾客角度、组织学习与创新的角度来综合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将施工企业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协调在一起。此外,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定期跟踪与修正施工企业绩效考核的准则及其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考评人员的培训、监督与控制,在绩效考核的体系当中尽可能选用一些相对客观或者可以量化的指标。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实施时缺乏系统性、考核不透明等问题,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并严格贯彻落实。首先,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科学信息能够作为员工招聘以及选拔、晋升工作等的“标尺”。在员工的招聘工作中,绝大多数的人才测试与评价技术侧重考察的一些潜在能力倾向或者性格与行为风格特征都是从具有优秀绩效的现有员工中提炼出来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为员工的“新老交替”以及职业生涯的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通过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科学信息,员工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具备优势潜力的方面以及需要学习改进的方面,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绩效表现。也就降低了施工成本。
(四)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绩效反馈
使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关键的一环还是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绩效反馈。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可以通过面谈的方式,帮助项目经理部在下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完善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改善绩效。员工也会通过绩效反馈,查找差距,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有效的反馈不仅使管理者了解实现目标的进展,更能通过沟通及时肯定员工的成绩,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相结合,改善公司整体绩效,增强施工企业凝聚力和整体竞争能力。
结束语
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抓好质量、安全同时,以降低施工企业成本为目的,加强绩效管理,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直接挂钩,营造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国良.绩效管理“误区”探析[J].科技和产业,2011(8):68-70.
1 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分析
日本在产业竞争力下降时采用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给日本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企业普遍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非常强,特别是一些驰名的大公司,在企业内部均设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本企业专利、商标的申请、授权后的管理,以及专利技术的应用、实施转让等。
1.1 日本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阶段
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20世纪60年代初,尚未形成支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这阶段企业的生产技术主要是引进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的技术。虽然不是自主开发的技术,但引进技术大多数具有专利权。第二,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是自主开发阶段。这阶段各企业均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第三,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日美贸易战阶段。由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美之间经济贸易矛盾冲突尖锐,美国利用知识产权制裁日本,日本很多企业支付了侵权赔偿。这一阶段对加强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起了很重要的推进作用。第四,从80年代到现在,日本企业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在这一阶段的前期,申请量增长最迅速,但在90年代中后期,由于90年代前期泡沫经济产生的不良后果,企业专利申请总量有所下降,其中,国内申请下降,国外申请仍继续上升,专利申请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一阶段应视为日本企业专利战略成熟阶段。
1.2 企业专利战略
1.2.1 专利申请步骤
一项技术开发研究成功后,是否申请专利,先由发明创造完成单位讨论,然后由专利策划部门与发明人讨论。
1.2.2 专利申请原则
第一,专利审查,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对已有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对比分析,一般来说,发明人对已有专利保护范围理解过窄,强调自己的发明创造不纳入其保护范围,专利策划部门应站在已有专利权利人立场。对保护范围作较宽理解,进行辩论、分析、审查。第二,技术上的必要性审查,一项发明创造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技术秘密,要考虑竞争对手在该领域研究开发实力,双方差距;对自己再开发自由度的影响,对对方再开发的限制强度。第三,经济上的必要性审查,即能否形成产业化的审查。第四,权利稳定性审查。
1.2.3 独占使用或技术转让分析
基础专利,严重影响再开发自由度的专利,对手竞争力弱、差距较大的专利一般独占使用;同时也要比较技术转让收益与独占使用收益,该领域技术发展预测等。
1.3 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日本企业基本上都建立有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该部门直属企业最高领导。各企业人员数不一,但都是专职人员。除企业总部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外,分支机构还有专门管理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
1.3.1 知识产权部门参与开发研究
从事制造业的公司通常具有大量的技术含量高的任务,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对知识产权战略产生影响。从许多计划中选择研究和开发课题,要考虑到基本的因素。为了有效的利用研究和开发结果,并防止与相关专利的冲突,从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前途出发,要评估每个研究和开发的课题。但由于研究和开发部门只会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了解技术内容和专利权利要求和现有技术趋势上,结果在研究和开发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能发现主要问题。这类部门通常担心上面的管理者会基于不完全肯定或不利的报告而取消或改变研究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由知识产权部门完成评估特别重要。
1.3.2 知识产权部门具体参与研究和开发项目的过程
知识产权部门通常会具体参与到研究和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再评价已有专利申请。研究和开发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有许多曲折和轮回。有时在一个阶段研究和开发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在后面的阶段中会发现其毫无价值。特别是对于“What to”类型的长期研究和开发领域,主要的是重新审核和再评价已有专利。来决定已经主张的发明是否仍然有价值或有用。知识产权部门应当直接与研究和开发的雇员一起对已有的专利申请和否定的数据进行重新审核。
1.3.3 对开发项目最佳保护模式的选择
对于一个具体开发项目来说,最佳保护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最佳保护模式基本上是在通过专利申请公开或其他公开出版、维护先用权、不公开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之间进行选择。对于制造业公司来讲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司内部,他们还要特别关注和确保合理地对研究和开发作出创造性劳动的职员的认可,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如果选择申请专利的话,通常创造性的和原创性的技术肯定会获得专利权。因此,需确保对保密技术的发明人的奖励不低于对专利技术的发明人的奖励。
1.3.4 知识产权战略的其他重要内容
在支持公司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方面,知识产权部门还必须承担其他重要的任务,例如:专利申请战略;应用专利和已经获得的权利:与第三方合作研究;对优秀研究和开发的奖励;知识产权教育;更新国内和国外法律内容并进行指导,等等。
1.4 发明奖励制度
日本各企业都建立了对发明人、申请人、分支机构的发明奖励制度。奖励金额不等,大多数在专利申请的各阶段都实施奖励。提出专利申请后有几千日元到1~2万日元不等。专利权授以后。奖励略比申请时高。实施后的奖励较高,主要根据实施效益。专利实施后,对发明人、实施单位、实施单位的知识产权部门给予知识产权奖。这个奖不封顶。现在发生最高额的只有几百万日元。日本企业知识产权奖励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奖励。
1.5 专利实施与专利侵权纠纷
从整体上看,60%以上的企业的有效专利利用率(实施率)在40%以下,其中本国实施率略高于在外国申请后在外国的实施率,各行业不等。所以,政府应着力推动企业专利技术的实施。发生专利侵权纠纷后,日本基本上都是先向对方提出要求,协商解决。对协商不成的,才去法院诉讼或仲裁。通过协商解决的占90%,通过仲裁解决的占1%,通过法院判
决的占9%。专利纠纷以支付赔偿金、相互交叉许可、专利权被无效、修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等几种方式解决。
1.6 专利情报信息
日本企业十分重视专利情报信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专利信息管理机构,设在企业总部,其主要任务是把全部专利信息分类编辑。传给各部门;把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许可转让的可能性准确收集整理,提出对策分析意见,供研究开发、决策部门参考。
1.7知识产权培训
日本企业的职工培训分为两类:一是知识产权工作部门的人员培训,这主要是由知识产权协会进行专门的培训:另一类是对其他员工的普及培训。每个职工进入企业,必须经过半天左右的知识产权培训,使每个职工都有知识产权意识。然后根据岗位职责进行不定期培训。有的企业规定在晋升职务时还必须经过包括知识产权内容在内的培训学习。
2 对我国的启示
2.1 把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层面,从战略高度强化知识产权建设
日本政府把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层面上,将其作为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和重振日本经济的立国战略,而不仅仅将其视为确定智力成果归属的一种法律制度。这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我国政府也应及时制定切实可行而又具有前瞻性的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提高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驾护航。进而使每一个公民树立起“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同有形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知识产权意识。
2.2 要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并与国际接轨
日本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的发展变化、国际条约及双边、多边政府间协议,及时制定、修改、调整有关法律。在法律修改中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组织了如“产业结构审议会”。“知识产权政策部”等专家咨询委员会,经常研究并及时提出法律修改意见。这种保障立法质量的工作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加入WTO后,虽已对《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改,而作为各部知识产权法律之间的重复、矛盾之处,还有待修改和调整。我国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中,以罚代刑,采用简单的罚金制裁方式仍屡见不鲜。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受侵害人的权利及制止犯罪的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制度。
2.3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海外的合作
必须进一步营造吸引、开发和运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在各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对从事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定期地进行关于“如何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培训,使每位从事科研的人都知道如何利用现有技术,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有的知识产权。
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包括邀请其他国家、地区、相关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特别是要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通过民间途径讲政府不便讲的话,做政府不便做的事情。还要在多边规则中,努力使我国企业处于有利竞争的地位。
2.4 企业要设立专门知识产权部门,选择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全过程的信息服务体系,要由专门的部门或人对与开发项目有关的专利或其他商业信息等进行跟踪和分析,特别是全面准确地提供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的专利性和权利要求有效性的报告,及时对课题研发部门提出合理建议,研发部门要针对最新公开的现有技术,随时调整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乃至要对已经成熟的项目或他人已经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停止研发,不能只等项目验收或鉴定时再提供查新报告,避免浪费更多的人力、时间和经费。
对于新产品和新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就要选择用专利来保护,而对于容易被竞争对手仿制的公知产品的新生产方法最好采用技术秘密进行保护。对于以生产并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讲,也要重视对产品商标的注册。对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发明创造要申请国外专利。
2.5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咨询的社会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微利时代,对于企业而言须更加关注成本控制问题。从现有的成本控制措施来看,可以概括为通过优化工艺而提升成材率来完成成本控制,以及建立一系列的企业章程来杜绝浪费。然而笔者认为,前者的工艺优化会在一段时期内受到技术极限的制约,而使得成材率的提升相对稳定;后者则因存在信息偏在现象,而使得成本控制监管时常处于无效状态。因此,还需借助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来弥补上述途径的弊端。
财务管理的对象在于对企业资金循环的监管,其宗旨在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对效益的评估可以测算“产出/投入”比值来得出,从而也就在实物层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由此,挖掘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机制不仅可能,而且也十分必要。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解读
在挖掘财务管理的上述机制前,有必要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解读,从中来全面掌握该机制的发生作用。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得,生产性企业的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职能阶段,都分别包含着成本控制的发生机制。
具体而言,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1.物资采购方面
从财务管理实务出发,物资采购首先面临的便是资金预算。根据大多数企业现行模式,做出采购预算的往往是生产业务部门,然而按照财务程序向财务部门借出采购资金。当然,最后需要将采购发票和其它凭证交到财务部门进行冲账。从这一过程来看,财务部门实则扮演者资金供给的角色。
2.产品生产方面
从资本循环公式的内在逻辑来看,企业资金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生产阶段,此时的资金形成了积压状态。不考虑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在空间维度上因存在着信息偏在现象,时常出现追加预算的情况。该情况的出现或许是对之前预算的调整,或许是因生产工艺原因的增加。然而,最为需要规避的却是班组生产中的资金无效耗费行为。
3.产品销售方面
产品销售阶段处于企业产品的流通环节,也是实现企业收益回归的必经之路。实践表明,各类型企业都十分重视销售工作,且也在资金供给上给予了倾斜。但销售活动发生在企业外部环境中,从而财务部门难以对资金的使用途径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做出精准判断。这就意味着,往往会出现营销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
二、解读基础上的成本控制机制分析
在上述解读基础上,企业成本控制的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物资采购方面的成本控制机制
从现阶段企业所反馈出的物资采购资金预算及资金供给状况中可知,财务部门在职能化组织结构中,并没有呈现出调配资金和监管资金的功能,而是以“后勤保障”的姿态存在着。因此,打破单方面由业务部门所实施的物资采购预算工作,便成为合理审批预算资金总量的前提。不难看出,这实则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2.产品生产方面的成本控制机制
上文在讨论产品生产方面的财务管理活动时也提出,合理的追加预算行为是必要的,这也是权变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然而,规避班组作业模式下的“偷懒”行为,则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受到经济技术组织内部分工的影响,资金监管部门难以界定出成员个体的成本控制努力程度,并在技术流的不可分性作用下便加深了这一状况。因此,构建起班组成员利益诉求与成本控制之间的收敛性,便成为机制发生的根本出路。
3.产品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机制
产品销售方面的业务费用是企业支出的大头,由于业务费所针对的客户关系管理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从而难以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进行精确化。这就意味着,这里的成本控制需要着眼于实现业务费的合理、合规使用。那么财务管理部门则需要通过额定,或确认报销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两大途径来给予应对。
三、分析引导下的成本控制实践
不难看出,本文是以生产性企业作为考察对象的。然而,当前诸多类型的企业都面临着成本控制的要求。实则不然,本文所提供的成本控制机制,可以分阶段分别适用于生产性和流通性企业的需要。
在分析引导下,成本控制的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
1.物资采购方面的实践
这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转变工作职能,从过去的资金供给职能转变为参与物资采购预算制定的工作中来。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在财务制度规制和行政管理上给予支持。为了避免信息偏在对财务人员的影响,财务部门可以组建包含第三方技术人员在内的预算资金审核小组;另外,财务人员在日常的培训活动中,也需要强化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实施审核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前物资市场价格提供预算建议,从而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产品生产方面的实践
聚焦于规避小组生产中的“偷懒”行为,可以结合绩效考核制度来进行。具体的办法为,生产资金采取项目额定制度由生产小组的负责人支配,支配的流程仍需符合企业财务制度。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额定资金中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准予提留为奖金。这样一来,就建立起了小组成员利益与成本控制间的关联性,同时也符合企业按劳分配的原则。笔者还需强调,企业成本控制还在于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不是平均使力。因此,针对生产领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场所,应在资金供给上给予有效保障。
3.产品销售方面的实践
对产品销售中业务费用的管控成为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另一难题,受到中国社会重人际交往的现实影响,企业对外的业务费便无封顶的可能,且企业管理层对于销售部门的业务费也难以精确化。同时,碍于面子和对销售部门的重视,往往主观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无效耗费。为此,应借助以往统计数据额定区域销售的资金额度,并采取建立利益关联性的方法给予控制;另外,需要认真核实报销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四、问题的拓展
最后,在结合本文主题在以下两个环节对问题进行拓展。
1.财务人员意识的提升
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1)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重点在于岗位意识,而对于意识的增进则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并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推动下,强化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活动的联动开展。(2)部门调研。建立部门调研的长效机制,在于获取各业务部门资金需求状况的一手信息,以及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在实施具体增强措施中,不仅应建立推动他们主动与各事业部财务人员联系的长效机制,还应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与此同时,笔者强调:应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以此来辅助该项活动的开展。
2.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否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则需要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体系中的指标最为关键。如,以财务部门作为整体考核对象,将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物理元”原理建立指标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年终奖励或是惩戒。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小结
本文认为,对效益的评估可以测算“产出/投入”比值来得出,从而也就在实物层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通过分析出成本控制的机制来,实践路径可围绕着物资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
具体而言,为了避免信息偏在对财务人员的影响,财务部门可以组建包含第三方技术人员在内的预算资金审核小组;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额定资金中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准予提留为奖金;借助以往统计数据额定区域销售的资金额度,以及认真核实报销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最后需要注意,应从整体上来把握成本控制的程度。
参考文献: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所谓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成本进行预测、核算、分析、决策与控制的一些列的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相应的,成本管理就可以被分为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方面的职能。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只有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够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
第一,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期间成本。在很多国有企业中,期间成本较大的原因具有其历史性。项目建设期间的管理费用以及获得的利润根本无法支撑企业的开支,导致企业亏损。但是,引起期间费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所以,要解决该问题,就要划分责任部门对,进行期间成本额度控制,进而获得好的收益。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相互打压、竞争的局势,因此,对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成本的内部化管理就成为了重点工作。
第二,加强项目成本监督,实行成本责任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中心,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项目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重心环节,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1)组织方面的措施:对公司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单位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落实,同时明确其义务和责任,对各自的职能进行分工,并制定项目成本管理的详细计划;(2)技术方面的措施:协助项目部对技术的优化方案进行明确,同时对各个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核算成本;(3)经济方面的措施:协助项目部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进一步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4)合同方面的措施:项目部要签订《目标成本责任书》,以明确其目标,对其工作起到督促的作用。
第三,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实现成本管理目标。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经济合理、技术现金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方案,同时进行科学的管理、组织和施工,有效的降低成本。施工的方案中要对成本进行计划,对进度进行计划,同时对各个方案成本进行核算和比较;(2)对内部的承包责任制进行逐渐的完善,进而降低机械的使用费用、人工费用,对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等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减少各个工作环节中的浪费,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3)提高管理水平,尽量降低间接成本,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采取与成本管理步骤:
中图分类号:F27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99-02
一、价值链成本分析理论概述
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客户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而发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从理论上讲,企业每个阶段、每一部分的价值活动都应该对最终产品的价值有所贡献,每一项价值活动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这种价值的形成和增值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为成本分析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对此,学者们主要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价值链进行成本分析的观点和程序。归纳起来,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战略性成本分析观。该观点认为价值链用于成本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可以将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连接起来,与竞争对手比较,从而发现缺点、寻找机会,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再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其基本步骤包括:识别和确定价值链,把资产、成本、收入分配给每一项价值活动;分析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管理每一项价值活动;通过控制成本动因或重组价值链的方式发展企业竞争优势;确保为降低成本所做的努力不会标岐立异;检验成本削减战略的持久性。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
基于施工企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及生产过程的单件性,造成施工企业的每件产品都不一样,从设计、造价、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到施工场地都具有独立性,每件产品的资源消耗不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时间差,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加之施工企业生产场地的流动性,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合同指定的地点组织生产,组织资源供应,生产组织困难,作业难度大,劳动艰苦,因此成本可预见性较差,因此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区别于一般制造业而因地制宜。
2.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施工企业具有明显的双重成本管理特点。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由于产品单件性的特点,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在工厂中批量生产;同时每个建筑产品的造价、施工工艺和生产要素配置都不相同,每个项目的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也不一样;再加上每件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以项目作为基本单元实施成本控制。因此,施工企业内部普遍实行项目管理制,企业内部同时成立数个项目部,每个项目部都是独立的成本中心。项目的成本管理成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3.控制目标具有多重性
成本、质量、工期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成本控制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一味降低成本,而是实现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三者的统一才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最佳状态,这就意味着成本的管理必须和进度、质量的管理密切结合,才能实现最终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价值链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是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为目的,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本身和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结来进行深入分析,以寻求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加的途径和方法。按照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的观点和程序,施工企业首先应当明确其价值链活动。结合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笔者认为,施工企业价值链构成可分为: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和项目价值链。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复杂、企业范围和项目范围的双重成本管理特点,价值链理论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分别提供了对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两个方面实施成本管理的全面、系统的思路框架。
(一)施工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企业的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是通过整合市场能力的提高,拓宽企业效益渠道,运用价值工程和价值链管理思想,实现与业主、产品供应商、分包商的合作共赢,创造更多的收益。它不是简单地要求供应商和分包商让利的行为,而是通过与之在战略上进行整合和协同,达成利益共享和相互合作的利益群体,通过协作减少中间环节、稳定合作方式、确定供应品种、落实分销数量、提高供应品质,从而实现利益共享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施工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切实认识到当前的竞争形势,尝试进行诸如供应商、业主以及分包商等外部价值链的建设,与价值链中相关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企业外部战略联盟,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与供应商协作过程中,可以实行适度集中采购模式,通过协调采购数量,实现因累计采购数量所带来的供应商让利,减少重复采购努力,提高采购效率,同时通过直接与生产厂家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获取中间商所得利益。从而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同及激励约束机制,并以利益和信息共享为手段,实现双赢和共赢。
(二)施工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企业的价值链辅助活动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合于价值链的各个基本活动中的。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以企业的各种基础设施作支撑,包括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施工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组织架构等特点,明确了企业成本的管理目标、管理形式以及成本管理职责和考核办法;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打好基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将公司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作为盈利计划中心,项目部作为利润中心;建立通畅的管理信息通道;按财务、会计制度及时准确地核算成本和费用,分析、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2.完善以价值链为分析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
施工企业应用价值链理论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链分析,找出在整个价值链中可以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环节;其次把作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逐一进行成本分析,找出影响工程成本的作业要素和资源要素,并加以控制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进行价值链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的项目承揽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保修阶段,重点是对市场营销、现场控制、回款清欠进行管理,从而抓住成本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提高成本控制的针对性。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本企业施工生产的组织能力等因素,确定营销策略及商务报价;根据项目工程特点,确定分包形式和分包单位;做好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市场单价的询价,确定项目部成本责任范围;项目经理部实施要素消耗控制;按工程节点和施工过程做好控制与考核活动;项目竣工后进行成本管理等等。
3.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施工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制造企业,其成本主要集中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而建筑产品生产全过程,则是一个工程项目,这就意味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就成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如何有效进行项目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和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施工企业需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搞好项目成本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通常采用建造合同成本核算方法,在内部各项成本核算基础上,各管理部门和核算单位定期采集信息,填制相应的表格,汇集到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施工企业需要确定项目责任降低额和岗位作业成本节超,做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主要根据项目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岗位管理者的合同进行。当工程节点的工程实物量完成后,计算工程合同收入,公司核算部门确认项目的责任成本收入,计算当期项目责任节超,公司财务处进行核算,
笔者认为,价值链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在施工企业中尚未得到真正的有效利用。对此,本文在对施工企业的外部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具体思路和框架,以期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 价值链 施工企业 成本管理
一、 施工企业的特点及其成本管理分析
1.施工企业的特点
施工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产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对象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的产品也是工程项目,因此,施工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如下特殊性:
第一,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工地施工工人和机械设备必须在各个工地上流动,这是和其他企业所不同的。
第二,项目建设具有单件性或一次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过程,有自己的目标和内容,因此只能对它进行单件处置,不具有重复性。
第三,施工生产周期长。由于生产场地固定,工作面有限,各专业和工种间必须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配合和衔接,生产周期必然要长。
2.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
施工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顾客或用户的需求形成项目市场――施工企业项目承揽――项目施工――项目的交付及服务。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施工项目的取得已经市场化和招标化;此外,出于降低成本,获取更高利润等因素的考虑,施工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项目承揽及生产这些项目的能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有强大的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
3.施工企业的成本和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的成本指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指根据施工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企业员工,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成果的目的。
4.当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成本管理思想的局限,我国施工企业现行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成本管理认识片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片面的认为成本管理主要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忽视对投标报价、供应过程和经营管理成本的管理,造成的结果是生产成本降低空间有限,交易成本、期间费用高居不下;(2)片面的认为成本管理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事实上,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3)片面的把成本数量上的升降,作为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造成的结果是,为了降低消耗和节约开支,以工期和质量为代价。虽然短期成本有所降低,但是工程质量出现下降,返工返修成本上升,工程进度缓慢,企业成本效益水平下降。
第二,缺乏成本竞争意识,资金紧张。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招投标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但这样的垫资工程,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业主拖欠款。这样一来,企业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
第三,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对项目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没有有效的进行事先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企业更多的只是进行成本事中核算和事后反映。因此,这些都迫切需要施工企业采用新的方法改善成本管理。
二、 利用价值链分析进行成本管理
1.价值链理论概述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2.利用价值链分析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
价值链分析,就是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价值链的构成,价值链上的每项价值活动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及其动因,每项价值活动占用的资产、盈利状况等,它是使用系统方法考察企业的所有作业活动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和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外部价值链分析又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利用价值链分析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是:首先建立企业的价值链,确定企业价值链由哪些具体的价值活动构成,进行价值链分析。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通过对企业价值活动的成本与价值的比较分析,从多方面揭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成本信息,推进价值活动的优化与相互协调,并为实现企业竞争优势而进行成本的改善。
3.利用价值链分析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实施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将企业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企业价值链并进行分析,施工企业可以对所有的价值活动进行成本与价值的衡量,然后根据处于不同业务流程的价值活动来确定采取不同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并通过提高效率的方式来帮助缩减、整合或删除某些价值
活动,从而扩大了成本下降的空间,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更有针对性,提高了其管理的效率。
三、施工企业价值链的建立
1.内部价值链
施工企业的内部价值链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施工企业的基础活动由项目承揽(包括市场信息收集、投标报价、合同签署、施工设计等)、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队伍准备等)、施工生产(包括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管理等)、项目交付与服务组成(包括竣工验收、保修体系、工程分析与评价等);辅助活动由企业基础设施、采购、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开发组成。基础活动起着维系施工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核心作用,辅助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间接创造价值。
2.外部价值链
施工企业外部价值链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施工企业首先通过与同行竞争对手的竞争从建设方手中获取项目,其次要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主要是供应商和建设方)发生业务往来,竞争对手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围绕施工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形成相互联系的外部价值系统。通过与竞争对手价值链进行比较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帮助企业进行竞争地位的改进或维持;通过发展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企业的双赢。
四、施工企业各价值链阶段的成本管理方法
1.基础活动成本管理方法
(1)项目承揽阶段
首先,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和公平竞争的基础。因此,工程量清单必须科学合理、内容明确、客观公正。同时加强标底的编制审查,对招标文件中涉及工程造价的条款,要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
其次,重视询标工作,推行合理低价中标。开标后、定标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投标人进行询标。通过询标,可排除可能存在的非实质性、欺骗性、过分偏激性问题以及明显低于成本的不合理报价,便于招投标双方对有关问题互相解释、澄清。
第三,加强合同签订管理。在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前,应加强对合同的签订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条款。其次,正确地选择合同类型有利于取得竞争性报价,也可合理分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对于大中型工程一般多采用以单价合同为主、总价合同为辅的合同形式。对于规模小、技术不复杂、工期短的工程,可采用总价合同。同时,合同条款中应注重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尽量将风险量化,责任明确,公正地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2)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工作是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和施工活动正常进行而必须事先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本阶段成本管理的关键之一是技术准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源头,是成本价值链管理的主要环节。施工组织设计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经济上是否合理,从而选择满意的方案,寻求节约的途径。具体来说,工期是否适当,可按一般规律或工期定额进行分析;选择施工机械是否适当,主要看它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机械提供的可能性等;施工平面图设计是否合理,主要看场地是否合理利用、临时设施费用是否适当。
(3)施工生产阶段
本阶段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正确处理进度、质量、成本三者关系,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在保证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前提下,进度合理,成本节约,安全保障到位,为工程实施提供积极可靠的控制目标。具体方法是:
第一,事前成本控制:主要是进行有效的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预测可根据施工企业利润目标对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合同价格、施工项目成本估算、施工企业同类项目的降低成本水平等依据进行预测;成本计划的关键内容是降低成本措施的合理设计,由项目经理部编制,从而规划出实现项目经理成本承包目标的实施方案,成本计划确定后,要按计划的要求,进行目标分解落实责任,进行成本承包。
第二,事中成本控制:就是在其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要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必须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管理费分别进行有效的控制。
第三,事后成本控制:即对工程施工过程所发生的成本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继工程降低成本指明方向。主要方法是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考核。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
(4)项目交付与服务阶段
项目交付与服务阶段主要内容是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结算审核。首先收集整理各项技术资料,为及时准确地做好竣工结算提供可靠保证,特别是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工程计量、签证、变更及索赔等的相关资料;加强技术资料的审核,确保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审核完成后,及时编制竣工结算报告,分析投资使用情况,对超支部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今后的工作。
2.辅助活动成本管理方法
(1)企业基础结构:企业在制定基础管理、财务、发展战略、计划、质量保证、有关企业方针和战略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资源,还要考虑可利用的市场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整合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对价值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采购管理:由于每一项目不同,各项目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且一个项目原材料、供应品种需要数目大,这就要求企业既要利用自身优势,又要广泛采用市场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3)人力资源管理:对施工企业而言,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企业内外人员结构是施工企业减轻冗员包袱、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方法。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本身和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结进行深入分析,寻求成本降低的途径方法,为解决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我国施工企业在未来的管理中不断求变创新,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逐渐呈现出其劣势,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是价值链会计,价值链会计不仅对企业的价值信息进行研究,也对价值信息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研究与探索,对企业进行整体价值链的管理与控制。价值链会计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价值链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转,促使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及资源最优化的利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不足分析
(一)成本管理范围有限
在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的范围较为有限,主要局限在内控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对于当前十分重要的企业关系则难以实现成本管理,如企业与顾客、供应商之间所建立的新型关系。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与其他主体所建立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软实力之一,成为了企业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逐渐显得难以适用,甚至可能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成本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更是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毕竟之路。就当前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来看,其精细化程度仍然尚待提高。
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没有对成本动因与成本作业进行管理与考核,缺乏价值管理,因此,管理者在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决策时,难以精细地把握企业成本管理的细节内容,使得决策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更为注重的是事后的管理,而对于前期的投入与控制往往显得较为薄弱与偏差,使得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场需求瞬间千变万化,若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容易使企业被淘汰。
(三)竞争优势管理的短缺
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注重的是节约成本,通过节流实现对成本的控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仅仅通过节流的方式难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更为注重的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价值控制。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显得较为狭窄与片面,成本管理的内容也较为单位。
当前,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注重成本的节流,还需要注重如何在对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兼顾到顾客多方面的需求,取得成本管理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从这个层面来看,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更为适合企业短期的发展,也许在短期内,企业将通过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实现利润的增加,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秉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发展的企业,最终将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二、价值链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一)实现企业产品数量的增长
当前,许多企业都将价值链作为会计的方法,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焕然一新,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与重新整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是由于通过价值链会计,能有效地分析企业的现有设备并对其产能空间资源进行分析,挖掘企业设备产能的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企业产品数量的增长。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与整合,能有效地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价值链会计通过价值分析,能有效地分析出工作人员的生产方法、反应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或不必要的操作过程,提供优化工作人员生产、操作活动的方案,使得企业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价值链会计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的关联,将企业的客户视为企业的成员,准确把握企业客户的爱好与需求,降低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
(三)提高价值流增值比
通过使用价值链会计的价值流分析工具,能精确地分析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价值链的运行效果及效率,对于企业的增值活动、非增值性活动进行准确地识别,为企业管理者对于改善先行的企业内部制度提供准确的数据及可靠的保障。
另一方面,价值流分析工具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料周转速度,使得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的单位周期得到降低,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实现价值流增值比的提高。
三、价值链会计视角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索
(一)建立企业内部价值链
要实现价值链会计视角的企业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建立并不是独立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断改变的。从纵向上看,包括企业对于产品的最初设计、规划、生产、营销等所有的环节;从横向上看,企业的价值链的建立,不仅仅包括价值的生产,也包括对企业现有资源的消耗,这也是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企业内部价值链,首先需要明确企业内部的与产生价值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无增值性的生产经营环节尽可能地减少,直至全部清除。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活动都能实现有效地增值,并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形成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生产作业链,提高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效率。
其次,分析企业作业活动的成本动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对其成本与收入进行记录,分析其成本动因。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动因,能使得企业管理者及时获取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相关信息与资源,及时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进行调整。
(二)细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动因分析,能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与分析。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包括增值活动、非增值活动与浪费活动,其划分的前提是价值流的基础,通过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利用其专业技能、技术与信息系统等,分析价值链会计视角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浪费活动:
首先,过量生产,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库存,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运输过量,由于信息不畅通、生产环节衔接不紧密等原因,企业可能存在着运输过量的情况。再次,时间耗费大,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不同价值链中,不同的操作人员在对生产原材料、机器、原料等方面的操作存在不同时间,可能造成其实践耗费成本高。最后,次品的生产,由于技术、操作等原因,企业不可避免地生产出部分的次品,造成了资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通过对这些浪费行为进行进一步分析,价值链会计可对具体的行为所产生的成本耗费量进行剖析,并结合成本动因,为企业的成本耗费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证据。
(三)实现资金利用最优化
通过价值链会计,能实现企业资源的再整合,使得企业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实现资金利用最优化的目的。
企业资源的整合需通过价值链会计进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非增值活动、浪费活动实现价值的创造。根据价值链管理思想,企业价值实现保值增值需要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资源的整合,因此,在充分发挥价值链会计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融资工具或融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加,如通过企业兼并、收购等经济活动,充分整合企业的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现有资金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为了使价值链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应当制定适合其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的成本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建立企业内部价值链后,应当不断提高对价值链会计的重视力度,实现资源的整合,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使用的都是粗放型模式,主要依赖的是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投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在石油生产中,油田企业的成本管理一直是石油炼制成本控制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石油在生产技术和机器上本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在管理模式上要力争前列,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很多不足,和现代的企业管理发展相冲突,严重影响了石油企业的发展,应改变旧的模式,尝试新的科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有利于石油企业的发展。
一、业务基础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阐述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业务基础成本管理是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从时空观和战略角度出发,研究成本的形成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成为了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的重要系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的,并经过不断改善,为越来越的企业所利用,目前,在中国,这一概念已被人们接受,它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业务基础成本管理系统是一套简单实用的管理方法,核心是结果质询制度。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已处在开采后期,实施有效的业务基础成本管理系统显得尤为必要,成本的持续降低可以为企业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成本控制是企业战略发展中永恒的主体。
二、影响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因及选择性因素
(1)影响油田企业成本的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决定财务成本的要素,并最终会体现在财务成本中。以固井作业为例包括工程设计、油井水泥混拌、井材工具维护保养、水泥试验及固井工程施工作业等部分。动因主要有设计方案类型,水泥外加剂投入量,井口数量,水泥化验次数,井深、井型、固井工艺以及施工距离等。在具体操作中,合理选择成本动因,真实反映单项作业成本,是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
(2)影响油田企业成本的选择性因素
影响油田企业成本的选择性因素有很多,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费,运输费,各种燃料费,根据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固井作业成本主要为各种原材料费用和车辆运行费用构成,材料费用主要有水泥、添加剂、工具附件等,车辆运行费用有燃料费,车辆配件费用,修理费等。降低成本就不得不从重要方面入手,首先要制定预算,明确目标,调整资产结构,保证预算在计划之中。在运费管理上,可以根据以前运费单价的控制基础引入运距战略控制手段,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提升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指导性应用意见
(1)建立行之有效的生产控制联动的运行机制和加强使用预算的控制成本
首先要通过对油田的各项作业业务进行计量和识别,成本对象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要明确计量,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作业的效率,从根本上增加产出质量,严格要求各个环节,建立财务控制和生产控制的联系。为了减少成本运算,可从两方面实施,第一,明确财务预算的指标体系。一般在下达预算指标时,由上级指标分配到下级,再由下级对应到最小的单位,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第二,对生产运行方面的控制。成本动因消耗的标准是根据历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的,应考虑现有管理水平、现有工艺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
(2)建立激励制约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管理积极性,实行奖罚分明制度
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使用之前进行预算,对超出预算进度的项目款不予与批准,成本信息要及时反馈,做好使用记录。对于员工建立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用于做出贡献的人或单位,对各个单位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同时成立评价小组,明确责任和义务,定期将结果公布,进行排名,激励大家进步。
(3)加强战略分析,提高科学创新能力
战略成本管理要从各个组成部分控制,首先是目标的确定,成本预测,决策开展,实施战略控制,业绩评估,要把他们看做一个整体,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过程,不能为了一时降低成本,而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关注成本的未来变化,谋求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我国,石油企业经过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大型的国有企业承担着资源保障的使命,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开采石油会越来越难,成本也会增加,所以只有科技进步,提高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
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盲目依旧,要不断根据国际最新标准调整自身差距,分析战略目标利用发展环境,结合产业发展优势,调整结构合理化,不断提高业务的发展水平能力,降低成本的使用情况,业务基础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并不是单纯的降低成本,而是形成竞争优势,从石油的开发到采油运输,炼油化工的过程,直到下游石化企业,形成一条可行的供应运输石油产业链,大大的加快了生产速度,而且会减少浪费,在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个关键点,提升企业战略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发展企业水平是我们当代企业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宋春晖,孟程,贺维,黄建国,李桂兰.业务管理系统概述.职教研究,2011年9月第3卷第3期
[2]张春玉.谈TCM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钻井公司的应用.经济师论坛,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