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8: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城市公共艺术,以构建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为己任。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做出以下几点探究。
一、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特点
就城市公共艺术特点来看,主要的特点就是公共性,其体现的社会价值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要显得更加重要,其体现出现共性比其体现的个性也要重要得多,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应体现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化。与此同时,开放性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的开放对现代人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所在,这也是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特点。此外,公共艺术的地域性、文化性与参与性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地域性来看,就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之内的所有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的组合体,注重的是公共艺术品的规划与分析,并将整个城市的整体低于规划到城市发展中来,尤其是加强城市独有文化的延续性保护。而公共艺术的文化性来看,注重体现的是城市文化艺术的展现,通过城市园林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将城市的文化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有着较高的标准,而参与性则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通过增设城市公共艺术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中,将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表现出来。
二、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通过公共艺术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品位。虽然当前我们认识到了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性,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尤其在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与城市公共艺术的体现的矛盾尤为突出。
第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体现的生态性和整体性以及和谐性较低,城市公共艺术并没有纳入城市的生态元素,很多时候体现出来的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差,而整体性的缺乏则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周边因素和整个城市的环境氛围,和谐性的缺乏则是园林景观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低,对构建和谐而又生态的环境的作用甚微。
第二,设计过程中缺乏整体的规划,往往由于局部微观的开发对宏观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使得产生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人为因素的原因还使得本应设计的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构建相违背,尤其对可持续地发展理念的融入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还会对设计机构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
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将公共艺术体现出来,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就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但在城市中并不可能在每个公共空间都存在公共艺术,加上公共艺术的欣赏需要更多的人去欣赏,才能将公共艺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公共艺术时应分别在成绩的休闲文化区域和文化生活区域,如在广场、道路、公园、街道、社区等区域中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进行设计,因而必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
(二)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内容
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内容包含了植物、水体、小品、道路、广场等方面的设计,而设计的目的旨在将各种设计内容进行有机和完美的结合,形成亮丽的风景线。园林设计作为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体,所涉及的公共艺术能将城市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虽然说公共艺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段,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才能将公共艺术更好的展现在公共空间,但公共艺术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很多公共艺术已经是园林工程中的主要景观。尤其是很多雕塑作品已经将周围植被环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已成为园林设计之中的经典,更是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四)对城市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的追求与期待
应该说城市公共艺术在将来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园林设计当中,以此不断丰富园林设计的内容和风格,这是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当前的共公艺术应该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内容和形式,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寻找突破,以宣传中国传统美德、宣传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尽量不要选择太过于抽象的,除了“好看”老百姓想不出来其他内容的艺术形式。对于园林设计应该向着更加生态化、更加人性化、更加文化的方向发展,要重点突出公共艺术功能和作用,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自然且系统地修护与改造,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探讨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在着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结合实际,根据城市公共艺术特点与园林景观设计内涵和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着力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能力,为构建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五千多年的历史以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地位决定了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朝代的不断更迭,加之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飞快,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因素使得大多数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最能代表时代、地方、民族特色的遗产--文化遗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遗址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公园是作为文化遗址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不仅缓解了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还能更好的保护了遗址所呈现的文化信息。在此文化背景下,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作为精神文化载体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城市文化属性。因此,如何使环境更好地为人服务,如何满足现代人对精神享受的更高需求,如何促进并推动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概述
在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中,"青铜文化"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然而细究起来,其涵义却很难把握。遵从学术界通常使用的概念,所谓"青铜文化"基本含义是指针对青铜这一特定物质而展开的文化过程,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是其终端产品,凝聚着文化过程所包含、涉及的所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简而言之,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使用青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遗址公园是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化资源而规划设计的。融合了遗址保护与公园规划设计,将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充分运用,有效的对现存遗址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再生。因此,遗址公园的重点不单是保护遗址本身,同时强调对遗址的生存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并发挥城市绿地和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将特定的历史文化融入公众教育、专项科研、观光和娱乐等功能中的综合性公园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所发掘的西周芮国大墓,从而震撼了整个考古界,该遗址文物保存之好,规模之高,举国罕见。这里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金器和玉器,皆有极高的研究和赏观价值,其中以青铜器为主,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全套七鼎六簋,以显示芮公生前的尊贵身份,更是国之重器,无价之宝。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按照"遗址原址保护展示"的工作思路和"文物惠民"、"文化遗产全民共享"的工作方针,陕西省韩城市政府编制了《梁带村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梁带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就是立足于这样一个文化博大精深的至高点,其景观设计以芮国青铜文化为基点,并融合了韩城市民俗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一个寓教于景且具有多元文化的遗址公园。给人们提供了解芮国历史文化特色的最有效内容,通过利用景观设计的形式对遗址公园的历史扩展到它所存在的特定环境之中,从景观场所的不同方面来审视和认知芮国历史文明。
二、 梁带村遗址公园中青铜文化的运用
笔者通过总结分析了青铜文化在梁带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各个方面的运用:
1. 广场的体现
遗址公园的广场是为了给游憩于此的人提供停留、观赏、休息场所,广场的形制与该遗址结合共同反映遗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广场对历史文化的呈现应当说是最直观的。中国自古就常在广场上拼接花纹刻写纹样以图吉祥之意。遗址公园广场自身对遗址文化的展示是指广场自身通过铺装材料、形式、颜色、纹样等与遗址的历史文化相统一,共同与遗址展示历史文化信息。很多遗址公园在建设中运用纹样既可以美化广场,又能体现文化主题。
梁带村遗址公园中入口广场区域外轮廓以编钟形体为创意源以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四方的贵宾,广场采用下六阶上七阶的形式以此暗喻诸侯七鼎六簋的礼制,因为梁带村出土的七鼎六簋昭示着芮侯的身份,继而一改以往广场平坦无奇的空间模式。凸显入口大门的气势,增添空间起伏的趣味性,并在台阶的两边都设置有无障碍通道,使得设计更为人性化。
2. 小品的体现
遗址公园的小品设计要遵循该遗址的历史文化氛围,小品自身文化的诠释不与遗址总体的历史文化产生冲突,以烘托遗址共同展示该遗址公园的文化主题为主。切忌喧宾夺主。遗址公园中小品是通过小品的形式风格、材质与质地、纹样与文字来展示和诠释遗址历史的。
小品的设立对提高丰富在遗址公园空间整体文化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景观的形成依赖区域内空间的组织。小品与其他景观设计元素在与遗址配合还原历史空间场景。充分利用小品的多样灵活的特性丰富遗址公园内的景观空间。同时需做到突出重点表现景物--遗址本体。
梁带村遗址公园中的小品高台设计,其正上方有青铜大鼎,它正以鲜明特色告诉到访的每一位游客这是来自远古的华夏文明。还有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广场前宽阔的景观大道两侧有出土的七鼎六簋进行演变,并通过对原文物的等比放大,并置于石台之上,石台是由编钟为创意源设计的,继而形成有礼乐气息的文化景观大道。
三、 发展前景
梁带村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是在遗址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依托古代芮国文化遗迹和考古成就展示的大背景,打造出的文化遗址公园是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融合,传承文化,保护遗址,以苍劲的笔法写意芮国遗风,区域主题突出、分区明确、逐步深入。诱发了游览者的兴致及探索欲望,达到唤起思想、融合意趣、心有所感的文化精神价值。
梁带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大多以青铜文化为设计基点,以文化这条主线来贯穿整个遗址景园设计之中,传承文脉,融合现代文明,大力发展芮国文化,丰富现代韩城市的文化内涵,重塑了城市环境的标志空间,强化了城市轴线,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有效地保护、发展和传播了遗址文化。
在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中,追求自然和谐,惬意舒适的环境是人们的共同期盼,梁带村以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芮国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遗址文化公园。梁带村遗址公园满足了人们对城市人文景观的追求,达到了景观环境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优雅、舒适、宜人的遗址文化环境空间,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自然空间,提供轻松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
梁带村遗址公园面积之大、规模之大,整体的设计满足了遗址公园最大化的使用需求,但还有些设计不太合理,比如在一些局部的景观设计上存在一些疏漏,一些景观雕塑的位置与周围遗址之间的氛围融合有些不合理,因此,对于梁带村遗址公园还有待于更多学者的继续研究,从而更好的提高城市的文化特征。
梁带村遗址公园带动的不仅仅是韩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让全世界人民更好的认识两周时期芮国遗址文化,以自身独有的文化价值屹立于韩城市,发挥着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景观环境中对物质和精神的高尚追求,从而更好的带动西北地域多元文化的扩张。
参考文献:
[1] 彭历,解读北京城市遗址公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近些年以来,园林景观设计特别注重绿色生态效益的高度实现。由于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内各个行业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长足贡献,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是付出了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严重代价,自此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靠国民产业经济的拉动与之提升。不过,在当前强调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趋势下,园林景观设计师们已经越发重视景观工程的绿色生态效益能否高度实现这一问题,所以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建设寻求可持续化发展的绿色施工途径则显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提出了现代园林工程施工通过景观与排水设施的结合方法,目的是为了通过园林工程的改造实现绿色施工,达到美化、绿色、节约、生态的目的。
一、园林工程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地形排水技术
园林工程系统复杂,需要结合不同的地貌形态予以设计出不同排水区域的排水设计方案,比如作业场地的地貌形态有沟、涧、坡道、及小道等。如果不改变原有的地貌形态,就要确保排水施工设计合理。一般而言,如果坡度处于5%最小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迳流方式排水。但是径流设计需要考虑流迳速度,目的是为了控制地表冲刷;如果处于沟坡会水线之上,对于景观设计应采取跌度式,以有效控制水流迳流速度;如果是园路或是沟边这种纵坡较高地段,也可以设置消力槛模具,通常护坡消力槛由一些砖石铺砌浇筑形成的;在设置时应安置在路测两端。
(二)明沟排水技术
明沟排水主要针对具体地段情况采用砖石或是砼料来设计出明沟。对于土明沟而言,其边坡的坡度要考虑土质情况进行断面设计,通常所采用的是梯形断面。如果运用的是三角形断面,它主要适用于一些苗圃、花丛、临时性明沟等,不过对于其边坡交角要控制在交角90°。此外,对于水沟下游纵坡而言,其应要比上游纵坡大于2%为宜。
(三)管道排水技术
首先要将管道在深埋地下指定位置处,并要具有一定坡度,设置必要排水沟。其次,园林景观工程多集中在公园等公众场所,所以管道结构主要应用明沟与树枝式抑或鱼骨式的管道组合形态予以综合布置;再者,如果排水要求确实很高,应能多设置一些支渠。
(四)园林植物配置优化
景观设计中强调排水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水资源。所以,在植被设置时一般会选用一些乔灌木为主,并且要结合复层植物群落进行设计,从而才能使其景观工程运营时具有高效生态效益。而至于为何要采用乔灌木植被,主要是其对水分吸收的需求性要比一些绿化草坪小得多,同时又比绿化草坪具有更多的生态效益,通常来说,50 平米生长良好的草坪产生的生态效益仅相当于10 平米左右的树木。而对于园林绿化的植被选种而言,应能结合所处区域的气候温度予以选用合适的植被,并要注重生态效益平衡,所以选用的树木植被多以乔、灌、草的综合应用复层结构方式。同时,为了节约水量,在具体规划阶段中,应能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因为外来物种不仅要考虑成本问题,同时其对土质的适应性也有待考察。而对于本土植物而言,它在抵抗虫害、施肥、环保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要更为成熟,所以更具优势。
二、排水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
依据生态景观工程设计要求,强调生态效益,应能一边要考虑居住区的绿地功能需求,一边还要注重景观美化效果,即兼顾美化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如此一来,排水技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也必然要归为生态园林景观工程行列中,所以对于园林景观工程而言,能够兼顾设计出来的艺术效果与生态效益下的美化、功能需求等是最佳的景观园林作品。
(一)营造意境
对于景观园林意境营造必然要借助一些景观设计要素,比如对山水、植被、山石、道路等要素的综合设计等。为此,园林植物应能具有高度观赏价值,同时植被应能易于打理,具有旺盛生命力。而除了考虑植被具有观赏价值与旺盛生命力之外,还应能考虑植被的色彩搭配,进而才能体现出美化效果,使其跃然于人们视野前才具生机之美。比如,白花象征着温婉、柔和、宁静之意,搭配黄色的植被却又带有质朴之感;搭配红色又具有浓烈、欢快之意。而如果特意营造某种意境,则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花圃植被,比如兰花具有幽香的感觉,可以搭配白颜色的花朵,象征深谷幽兰,含笑具有着浓厚的香气,可以点缀搭配一些红色植被,给人以富有生机之感。但不论怎样搭配,都应能一方面要满足美化环境要求,一方面要兼顾绿色生态效益实现;同时对于空间布置而言,应能考虑植被之间的合理组合,采用行列式布局方式,以打破布局僵化的局面。
(二)植被结构搭配
一般而言,适用于上层栽植的植被乔木有:白蜡、元宝枫、杜仲、栗树等;如果考虑常绿植被设置在上层予以栽植,可以考虑华山松、雪松、白皮松、洒金柏、侧柏等松柏类常绿乔木。适用于中层栽植的植被则有连翘、红瑞木、麻叶锈线菊、天目琼花、金银木等;如果考虑的是全光照植被,可以考虑珍珠梅、太平花、铺地柏等;如果是置于空地栽植,可以考虑紫叶李、榆叶梅、牡丹花、紫薇、黄护等。至于下层栽植的植被,可以考虑金银花、铺地柏、常春藤、扶芳藤等。
(三)线行变化
由于景观工程多以公园、居住绿地区域等为主,所以绿地内表现出的直线条形态较多,比如一些道路形态、围墙及居民建筑等。因此,对于易于变动设计的植被设置也可以考虑曲折形态变化,可以应用植被空间划分所用的林缘线,或者是林冠线起伏变化等设计手法。比如,在灌木边缘栽植时,可以应用一些灌木较矮且枝叶茂盛的植被,比如通过金钟花、迎春、木瓜海棠、火棘等植被予以密栽,进而使其设计出一种曲折变化曲线形态。再如,如果考虑的是孤植球类栽植,可以在绿地边缘选出一些孤植球,用以突出绿地边缘曲折变化形态。当然设计时,可以应用林冠线起伏设计手法,采用一些铅笔柏、水杉、松柏等尖塔式植被。一方面,这种设计手法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善于应用地形变化来突出绿地边缘曲折变化,通过高矮差异不大的植被与林冠线起伏手法予以配合,突出视觉效果。
结 语:
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时,为了兼顾绿色生态效益下的美化、水能源节约等效果,应能一方面考虑植被的生态特性与地形植被栽植的设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才能在保证了能源节约的情况下,一能满足人们视野效果,二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绿色环境的精神需求,三能透过园林景观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化发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1]梅艳.浅析园林工程中排水设施与景观结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2]王定岛.旅游景区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1 园林水体景观的形成
1.1 园林水体赖以依靠的盛器
有2 种主要的分别:一是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二是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虽然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区别不同的水体,叫得出这种水体的名称,观鱼池、第一泉、彩色音乐喷泉……,但这是“说文解字”。何况上面所举例子,也不是绝对的,城市广场的喷水池是人工构筑的,但日内瓦的100m 喷泉却是在湖中的。在设计实践中,如何处置这个“盛器”却极易混淆,常有争论不休的时候,尤其是自然式园林中。例如,一段在高级办公楼外的溪流,或一段在高层住宅区内的河水,究竟是做钢筋混凝土的底和驳,还是自然坡、泥底,就会让开发商颇费周折。过去有人在公园的自然河底铺砌混凝土板,以防众人践踏混水,作游泳池的构想。最近某城市把河流岸底封闭以治理环境污染,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但都不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1.2 水在常温下是种液体
本身并无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周围的环境,水的各种形状、水姿都和盛器相关。盛器设计好了,所要达到的水姿就出来了,当然这也和水本身的质地有关。水要求是透明、无色、无味的,各种水体用途不同,对水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污染的水就不是这样,它是景观的反面。个别的时候,也有人为了观赏需要,把水染色,又当别论。水体周围环境的风、温度、光线等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水体观赏效果。
2 园林水景设计要点分析
一个好的水景计必然是在优秀的艺术效果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系统的完美产物,其设计要点如下:
2.1 土建池体设计
一般常见的景观水池深度均为0.6~0.8m,这样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并且池底为整体的平面,也便于池内管路设备的安装施工和维护。只有在为体现亲水特点的浅蝶形池体设计时,才采用吸水坑或泵坑。0.6~0.8m的水深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性,同样,在儿童戏水池设计中,一般采用的深度为0.3~0.6m,一旦幼儿落入景观池中将是十分危险的,认为较为适宜的水深以0.2~0.4m 为宜。这样做的另一优点是,当水质浊度略高的,给人的感觉仍然清澈见底。池壁顶面应可供游人坐下休息,池壁顶面距地面高度一般为0.30~0.45m,除人工湖外,水面以高于地面为宜。若水面水位较低,便会有如临深潭的感觉。从亲水的角度出发,较为合适的尺度是水面距池壁顶面为0.2m 较为合理。潜水泵坑或水泵吸水口则只需局部加深以满足吸水条件,泵坑表面可设置篦子,即可遮蔽设备,又可作为格栅以阻止大颗粒杂质吸入。从美观的角度出发,池表面应尽量减少外露的管道设备,尤其是垂直设置的溢流管口,它会在水面上升时产生很大的排水吸气声。
2.2 造型设计及喷头选择
水景的总体设计应先分析环境氛围,再分析各种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组合方案,绘制效果图,从中选优。水景形态有静水、流水、落水、喷水等几种形态,又可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变化形式,特别是由于喷头技术的发展,喷水姿态更是变化万千。有了这些素材,再通过专业人员的艺术设计,即可以勾画出优美的水艺景观。另外,不同的景观形式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音乐喷泉一般适用广场等集会场所,它是以音乐、水形、灯光的有机组合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同时喷泉与广场又融为一体,形成了建筑的一部分。而住宅区的楼宇间更适合设计溪流环绕,以体现静谧悠然的氛围,给人以平缓、松驰的视觉享受,从而营造宜人的生活休息空间。喷泉设计中喷头的选择很重要,在水景中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喷头,以生成形态各异的水形。目前,国内生产的喷头在质量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其中最大的问题不仅是外观,而是存在于设汁质量之中。比如,某厂家提供的喷头使用参数,就与实际运行数值相去甚远。水景观工程对喷头的最大要求是水形美观,射流平滑稳定。但是国内多数产品的射流不是发散强烈就是毛剃横发,即使同是一批产品,其水形质量也极不稳定。除了国产喷头由于小规模生产机械加工精度不足的原因以外,根本问题是水景观专用喷头设计中没有完善的设计理论和设计依据。因此,建议国家专业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使我国的水景喷泉行业更加规范地进一步发展。
2.3 管道材质选择
较早的工程一般采用热镀锌钢管,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钢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锈蚀,影响美观,且使用寿命较混凝土结构短1 倍以上。较好的管材是铜管和不锈钢管,但造价较高,UPVC管材可避免锈蚀,但存在耐候性差,且光直接照射加速变色老化等问题。若将其暗埋在池底板下(北方使用时注意布设坡度并在低端设放空阀,冬季需排水防冻),而在部分采用铜或不锈钢管材,是较为合理经济的解决办法。
2.4 水泵形式选择
目前,许多水景工程为节省建筑面积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无需泵房的潜水泵作水力提升设备。但是,目前我国(包括国外的一些潜水泵)可靠性均大大低于干式离心泵。因个别潜水泵损坏带来的后果:一是水景经常产生局部缺陷,造型不完整;二是一旦水泵绝缘破坏将导致水体带电,国内已有若干起因景观潜水泵漏电而造成人员伤亡事件。若采用离心泵,则使管道长度增大,需设置泵房,使水景观造价增加许多。所以,研制高可靠性潜水泵是降低水景工程造价的一大关键。在维护条件方面,离心泵也有着潜水泵无法比拟的优势,若要保持水景观长期可靠运行,应首选离心泵。在使用离心泵时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同时水泵应设可靠重复接地,池体钢筋网应等电位接地,严格遵守建筑电气及施工规范设计。
2.5 灯光照明及电气设计
水下照明灯具是水景中常用设备,尤其是在喷泉中广泛使用。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塑料支架的飞利浦水下灯,它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结构强度差,在喷泉池水波动强烈或受其它外力作用时极易损坏,灯具密封设计可靠性差,塑料在日照下老化迅速等。一旦灯具损坏或密封失效便会漏电使水体带电,成为水景安全的最大隐患。特别是当前一般水景喷泉的设计均是由专业喷泉厂家一手包办,加之国家规范在水景方面不甚健全,安全防范问题漏洞很多。因此,国产设计施工规范在水景用电安全方面应进行详细的研究,制订出严密且可行的规范标准,确保人身安全。
2.6 水位控制
对于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时是极为重要的。例如,采用雪松喷头,涌泉等射吸式喷头,均对水位的变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喷泉高度及水形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为此,应有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较好的作法是采用独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并采用足够直径的联通管与水景水池连接。若放在室外,应对水位平衡井进行伪装,如外形做成大树根或假石山等,北方地区还应充分考虑防冻问题。溢流管路应设置在水位平衡井中,由于平衡井一般加顶盖,也可屏蔽溢流和补水噪音。
参考文献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中,园林植物缺乏多样性,往往城市只意识到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多样性。我国的被子植物种类位居世界第三,裸子植物位居世界首位,各种花卉在世界的排名更是名列前茅。不难看出我国的物种具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园林新工艺要求加大对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物种开发,选用最具代表最有特点的植物种类,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这一优势,是未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1.2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园林规划
不同的城市之间存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每个城市的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就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例如:石家庄、北京、郑州这几个城市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北部,三面环山,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十分迅速,气候干旱,夏季时炎热多雨,夏季正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阶段,冬季时,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达到了700mm以上。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时就应该以针叶林为主,适当增加一些落叶阔叶林,这样就符合了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达到城市绿化的效果。
2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差异新工艺应用
2.1土方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施工过程中,土方工程是最基础的工程,土方工程最主要的就是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在土方工程中引用的新工艺主要是架空砖。可以自然条件以及土壤组成结构作为基础,将空气与雨水的流通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雨水顺着架空砖渗出,避免造成了土壤中形成了积水而导致植物受到“涝灾”,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发挥最基本的作用。此外,架空砖这种结构,提升了整个渗水排水的能力,避免在夏季雨水集中的时期造成城市“内涝”的现象,不仅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保护,也使得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得到很大改善,一举两得。
2.2水利灌溉工程新工艺的应用
2.2.1园林滴灌灌溉技术
适用于花卉、树木的生长灌溉工艺,这种工艺是利用喷头用较少的水量进行植物生长周边土壤的灌溉,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肥料的应用。此外,这种工艺大部分采用自动灌溉的技术,节约了人力,减轻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劳动力需求,节约成本。
2.2.2透水管新工艺
透水管是一种新的材料制成的一种输水管道,可以在输水排水过程中通过这种特殊材料外渗管道中的水源,而且这种材质的水管有超强的抗压性,对地质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透水管更有着超强的抗腐蚀性,抗拉伸,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所以,这种材料作为新工艺材料被广泛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160-02
1 工程概况
本桥为公园园区道路跨园区内景观水系桥。
该园区道路路幅宽度为6m,依据景区规划要求,参照城市支路标准设计,主要供观光电瓶车行驶。
桥梁所处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
2 桥梁总体设计
2.1 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采用城-B级车道荷载的效应乘以0.8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乘以0.7的折减系数;人群荷载按规范计算取值;
3)抗震等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6度;
4)桥梁横断面:1.5m(人行道)+6m(车行道)+1.5m(人行道)=9m;
2.2 设计方案构思
考虑桥梁所处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而常规拱桥的基础需承受拱肋较大的水平推力,对基础的要求较高,故本桥方案不宜采用常规的上承式拱桥,适宜采用无水平推力的梁拱组合桥。考虑采用“Y”形桥墩,桥墩与主梁固结,主墩与梁立面线形呈拱形,桥梁结构新颖,造型美观。
2.3 方案特点及寓意
立面线形流畅、结构轻盈、挺拔,桥下空间通透,景观效果较好;梁拱组合桥结构受力合理,由于上部荷载对桥台不产生水平推力,所以基础工程体量较小,本方案能更好的适应本工程所处较差的地质情况。
河中竖立的两个V型桥墩犹如两双强劲有力的大手托起桥面,寓意着我们今天用勤劳的双手托起园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2.4 总体方案
本桥梁采用22m+36m+22m梁拱组合桥,桥梁全长87米,桥梁位于道路直线段上,桥梁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正交,桥梁横断面较道路两侧各增加1.5m宽的人行道,横向布置为单幅桥。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桥墩为钢筋混凝土“Y”形桥墩,墩梁采用固结,桥台为钢筋混凝土墙式桥台,桥墩基础为直径1.5m钻孔灌注桩,桥台基础为直径1.2m钻孔灌注桩,桩端均进入第⑧层中风化闪长岩。
2.5 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双室变截面直腹板连续箱梁,顶板宽为9m,底板宽均为6m,悬臂长度为1.5m;主梁在边跨端部梁高1.0m,中跨跨中梁高1.0m,主梁梁底线形采用圆弧形,主梁梁顶线形同道路纵断;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0.42m,腹板厚0.5m~0.8m。
桥墩为钢筋混凝土“Y”形桥墩,墩梁采用固结,桥台为钢筋混凝土墙式桥台,桥墩基础为3根直径1.5m钻孔灌注桩,桥台基础为双排6根直径1.2m钻孔灌注桩。
3 结构计算
计算模型采用Midas 2010进行计算,模型中建立下部及上部整体模型,桩基采用“m”法计算,模型中采用节点弹性约束对桩土耦合效应进行模拟。
平面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全桥结构共划分为1000个单元,期中主梁划分为个单元。
结构分析主要包括整个施工过程和运营阶段,施工过程分析中计入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按照规范对结构进行验算。
主要设计荷载如下:
1) 结构自重。
2) 二期恒载。
3) 活载:汽车荷载采用城-B级车道荷载的效应乘以0.8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乘以0.7的折减系数;人群荷载按规范计算取值。
4) 整体升降温:升温 23.0 ℃, 降温-23 ℃。
5) 主梁截面温度:按照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规定取用。
6) 收缩徐变:按照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规定取用。
7) 基础不均匀沉降:5mm。
主梁主要验算结果:
根据以上结果表明:结构上缘最大拉应力1.3MPa,下缘最大拉应力0.6MPa,均小于0.7ftk= 1.855Mpa,满足规范要求。
4 施工步骤
考虑梁拱组合桥的受力特点,结合周边环境,全桥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桩基及墩柱施工;
2)搭设主梁施工支架,并进行支架预压;
3)现场浇筑主梁;
4)张拉预应力;
5)拆除施工支架,施工桥面铺装、栏杆等附属设施。
5 结语
本桥梁所处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采用无水平推力的梁拱组合桥较为合理,梁拱组合桥将梁和拱两种结构有机组合起来,共同受力,充分发挥了梁受弯和拱受压的结构受力特性,达到了即节省又美观的目的。该桥型轻盈美观,线形流畅优美,获得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成棣.预应力梁拱组合式桥梁[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12
[2] 杨士金.景观桥梁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4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2002年2月21日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在总则部分第一条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1]。
目前国内的艺术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信息资源购置费短缺的困难,生均藏书册数和生均年进书量也越来越难以达到高校教学评估要求。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了便捷的网络资源共享,也在悄然瓦解着图书馆的传统读者群体。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应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做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呢?现根据我馆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纸质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购质量
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带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也促使图书出版业飞速膨胀。在图书出版品种连年增加的繁荣景象背后,暗藏着出版市场秩序混乱、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至盗版盗印等问题,严重影响图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提高艺术院校的纸质文献采购质量。
1.做好采购前的调研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工作通常是馆配会和现场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图书馆在每年新书采购前,要做好各项调研工作,充分了解读者的用书需求;要了解各院系资料室的藏书情况,避免专业图书的重复投资;要定期检查藏书的破损老化情况,修订采购计划,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学科馆员积极汇总各二级学院师生读者的购书意愿。对重印版和再版专业常识类图书的采购,通过深入学院教学一线进行调研与到馆学生用书意见征集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掌握读者的用书习惯,确定采购意向。
2.组织复合型人才队伍参与采购
大数据时代促使学科分类日趋精细化,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跨学科研究也越来越多,各类文献资料的专业特征更加凸显。高校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进行学科调整与课程改革。特色鲜明的艺术院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购工作中单凭采购馆员的力量难以满足多元的读者需求。
我馆以熟悉图书采购业务的馆员为主体,吸纳各学科专家、主要任课教师和各专业的读者代表组建复合型的图书采购队伍,共同参与采购。复合型人才队伍参与图书采购提升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知识性、专业性,保证了专业图书的采购质量。同时吸引师生读者对馆藏图书的关注,调动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对充分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具有积极作用。
3.及时补充专业教学基础用书
绘画和书法专业的学院教学以摹古为基础,非常重视低年级学生对传世经典名作的临摹学习。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应主动总结专业教师推荐使用的经典作品集录,通过列书单等方式为专业基础教学用书的采购提供佐证。此外,伴随考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经典作品被发掘出来。艺术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关注学术发展动态,多渠道搜集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最新出版发行信息,及时填补馆藏空白。
美术主要通过色彩、笔触、材质、肌理等艺术语言将平面或立体的形象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再华丽的语言也无法为观者再现一幅美术作品的精彩,所以美术类专业文献中包含大量图片资料。美术类专业图书按用途可分为临摹范本和参考资料两种。作为临摹范本的图书,对印刷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从颜色、尺寸、用纸等方面要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原作面貌,特别是局部的细节放大效果等,都是衡量书籍品质的重要标准。各大出版发行单位逐渐意识到读者的这一特殊需求,正在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创新,相继推出以一幅画为中心内容的图书样式。此类图书的出版形式通常有三种:一是折叠纸张存放的整幅作品放大效果图;二是统一纸张大小的局部细节图;三是同时具有局部细节图和原作原大完整的高仿图。笔者认为,作为艺术院校图书馆应当以第三种出版样式的图书为临摹范本的主要采购目标。
图书馆要定期开展藏书剔旧工作,对破损残缺严重的老旧图书抓紧追订,保证馆藏体系的完整性。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此类图书的副本量。如按照画室的平均人数来确定常用临摹范本类图书的副本量等,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好后勤保障。
4.追踪学科带头人的新动向
艺术院校藏龙卧虎,其中不乏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在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中,学科带头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能够引领学科的发展[2]。图书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跟踪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追踪与跟进,不断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质量。
对于正式出版发行的本院学科带头人的文献信息资料,图书馆应争取第一时间采购、加工、入库,方便师生读者深入研究学习,把握学科发展动向。对于未大量出版发行、通过正常采购渠道无法采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料,图书馆可以采取支付成本费等方式,提倡并鼓励学科带头人主动捐赠,以填补采购缺失,完善馆藏。为此我院图书馆还特别开辟了齐鲁文献资料室,集中陈列我院师生、校友捐赠的科研成果集录,以鼓励捐赠。
5.发挥时效性图书的使用价值
所谓时效性图书在此处特指具有较强时效性的艺术类专业图书,例如许多蕴含流行时尚因素的舞蹈、化妆、设计等学科的年鉴类作品集等。此类图书通常从定稿到出版发行已耗费不少时间,使文献信息本身的含金量被动贬值。
艺术院校图书馆针对此类图书应施行“特书特办”,从前期采购到后期的加工上架等都由专人负责,缩短时效性文献信息资源的上架周期。同时加大对时效性图书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读者推介服务,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6.慎重选择软件应用类图书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软件应用类图书的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的复杂局面。艺术院校的设计、传媒等专业的艺术创作大都要通过利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来实现。附有软件使用过程的演示步骤图等资料的软件应用类图书是大学生读者自学软件的重要参考。但价格高昂的计算机类图书同时也存在着版本更新太快和重复出版等问题,为采购工作带来困扰。
我院图书馆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图书的采购工作中,通常会将更新的图书信息进行广泛预采后结合读者调研的结果,反复筛选,最终确定采购方案。
7.重视收藏类图书的采购
近年来,各大出版社相继推出“丛书”、“大全”系列的收藏图书,其中极具学术参考价值的“大部头”收藏类图书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院校图书馆应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制定“大部头”图书的采购计划,同时做好未来一段时间内对连续出版的收藏类图书的跟进工作,保证馆藏体系的完整性。
我馆对收藏类图书的采购工作是非常慎重的,尤其对于一些动辄上万元的精品收藏类图书。如码洋八万六千元的《宋画全集》等,采编部在初步确定采购计划后会主动征求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意见。对于收藏类孤本图书的管理,我馆在艺术书库内专门开辟了“美术阅览专室”方便师生读者的到馆阅览,同时也为教师、研究生等有科研需求的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二、加强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萨顿(S・Sutton)明确提出了“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的概念[3]。所谓复合图书馆是一种由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组合而成的新模式,以传统的印刷资源和先进的电子资源共同构成馆藏主体。近年来,纸质文献资料的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校图书馆的实际购买能力,而电子文献资源价格低廉、获取方便等优势也慢慢凸显出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出版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阅读方式的广泛普及,高校图书馆逐年扩大对电子信息资源的引进与应用。
我院图书馆已引进中国知网(cnki)全文阅读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和超星视频、(KUKE)库克音乐数字图书馆、世界美术数据库等多个数字资源产品,全面满足音乐、美术、戏曲、舞蹈、文管等不同专业师生读者在校园局域网环境下的24小时无障碍访问。新引进的超星数字图书馆、“书香中国”在线下载阅读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随心阅读。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将所需的电子图书和学术视频等资料收藏保存到个人终端设备上,随时阅读、观赏。
在国外图书馆积极推行电子阅览器的大形势下,国内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大胆尝试。目前的电子书阅读器主要是指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的以模拟书的形态与阅读方式为特征的电子器件,它具有似纸的阅读效果和多元化的阅读功能[4]。电子书阅读器的引进给电子资源采购、数字资源建设、编目、借阅服务、教学与科研服务、培训与推广等业务带来新的变革与影响,为高校馆服务的开展提供新模式[5]。艺术院校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进电子书阅读器,推动电子文献资源的广泛应用,迎接新技术变革对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此外,我院图书馆还积极投入到特色馆藏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工作中。现已初步筹建了“齐鲁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下设“山东石刻艺术数据库”、“山东音乐舞蹈数据库”和“山东民间剪纸数据库”等多个子库,将实体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加工,从而方便读者使用。本院师生的重大展演活动也进行数字化处理,统一收录到我馆自建的数据库中。通过山艺图书馆人的不断努力,这些自建数据库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音像文献信息资源的补充
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丰富多彩,对艺术院校图书馆而言,多媒体形式的音像文献是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以录音带、录像带、微缩制品、唱片、影碟等为主要载体的音像文献将机读型与视听型相结合,全面地满足艺术院校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专业读者群体对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的特殊需求。艺术院校图书馆要保证对获得“奥斯卡奖”等国际、国内公认的重要奖项的音像影视制品的原版引进,以及对此类获奖作品的连续性追踪买进。
同时,图书馆也认识到光盘、唱片等载体形式自身存在的客观局限性。光盘本身的特性,很容易被刮划、破损,或者数据丢失等,一旦被损坏,就严重影响读者的使用[6]。而且多种载体形式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对读取硬件的要求较高,不便于师生读者的使用与携带。
我馆的技术部对馆藏的其他载体形式的多媒体信息资源逐一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并利用联想传奇多媒体软件进行科学分类,统一管理。将丰富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固定格式存放到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宽带的光纤磁盘阵列上,从而满足了大量读者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目前,我院的师生读者在校内网环境下,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站的VOD(video on demand)实时点播系统,可以随时查找、浏览馆藏数据库中的各类多媒体信息资料。
四、开辟图书荐购绿色通道
高校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应健全服务体系,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艺术院校图书馆由于受经费、采购团队等因素制约,很难面面俱到地兼顾全校师生读者的所有知识信息需求。为此图书馆特开“图书荐购绿色通道”,满足读者对馆藏检索不到的文献资源的需求,包括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及多各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源。
我馆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接收读者荐购:一是在馆藏库内增设了图书荐购留言板,读者在开架书库中检索不到所需图书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将需求信息留言给图书馆。二是利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开辟图书荐购专区和在线咨询服务,了解、接收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特殊需求。
对于读者荐购的书目,采编部门应抓紧处理。确认馆藏没有的文献信息资料,要积极联系合作的书商、电商进行订购,通过“特书特办”的方法,为读者荐购的文献信息资源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让“特书”进库,满足读者需求。
高校图书馆开辟图书荐购的绿色通道,既能提高图书馆对读者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满足程度,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营造读书氛围。
结语
艺术院校的音乐、美术、戏剧三大学科间既有艺术上的共性,又有专业上的不同。艺术院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培养目标,努力提高专业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质量,又加大对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同时以其他载体形式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为补充,科学合理地组织馆藏。
艺术院校图书馆要全面把握多种文献类型的出版动态,兼顾不同载体形式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优化馆藏配置、丰富馆藏结构。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学校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性质、服务目标、经费来源定制合适的馆藏发展政策,并随着工作的深入与拓展不断修正[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2002.2.21.
[2]沈传缘.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9-62.
[3]朱满良.关于党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70-72.
[4]杨志刚,张新兴,庞弘.电子书阅读器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4):11-17.
Abstract: The landscape urbanism strategies in practice, taking Xi'an fish of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landscape urbanism new City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country city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model construc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park.
Keywords: Landscape Urbanism; fish of new urba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景观都市主义是将城市整体理解为一个生态体系,通过对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建设和完善,使基础设施的功能能够与城市的社会文化需要结合起来,从而让当今城市得以建造和延展。该理论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世界观、方法论,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景观作为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把建筑和基础设施看成为景观的延续或是加厚的地面。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实现人文展示、生态保护、寓教于乐的目的。
1工业园规划概况
西安市雁塔鱼化工业园于2009年成立,被国家工信部授予西北首家“新型都市工业示范园”荣誉称号。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确定该园区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聚集区”,陕西省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领导小组认定园区为“陕西省工业化节能环保示范基地”,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园区地处西安市西南片区,位于西安雁塔区西北角,与未央、长安两区接壤。园区北、西、东分别相邻昆明路、绕城高速和西三环,南临富裕路(科技路西延伸线)。园区总用地面积6.43平方公里,其中位属雁塔区行政辖区部分用地411.57公顷,位属长安区部分用地137.58公顷,位属未央区部分用地93.73公顷。(图1)
图1鱼化工业园规划范围
1.1区位条件
鱼化工业园区北临西咸新区,南靠高新区,未来产业定位需要与周边协同考虑。充分借助西咸新区打造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高地的战略机遇,发展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承接高新区产业外溢趋势,在为高新区高端产业提业配套的同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研发、展示、销售一体化发展空间。
1.2自然人文环境资源
人文资源丰富是西安的特色之一,该特色在基地周边也得以凸显。周围文物古迹众多,分布着众多历史遗址古迹,可由此形成独具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地段位于阿房宫遗址以南,镐京遗址及汉昆明湖以东,沣惠渠以西。是比较敏感的人文、生态交错带,该区域拟建很多现代厂房,将会成为西安市工业发展较为集中区域。但是工业厂房的建设势必会破坏周边的人文及生态环境,作为衔接西安市旧城区与新区的交错带,如何应付工业化的蔓延。(图2、图3)
图2基地区位关系
图3基地现状景观
鱼化寨较好的自然资源、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决定了本案更适合打造为个性化、自然、时尚、壮观、同时又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社区,应充分利用区域内废弃铁路线,沿线进行生态恢复、对水渠、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景观化开发为主,有机衔接,创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以实现“宜居宜业”。该定位是对西安创建生态城市的拓展与补充,有利于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并与西咸新区其他功能区域互补互助,有利于西安市的整体协调与发展。
2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策略
2.1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程序
基于上述规划定位,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项目在整体设计上遵循景观都主义设计方法,并制定了基于此理论的设计程勋(图4) 。
图4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程序
2.2规划理念
以景观作为城市布局的基础结构,强调铁路沿线的利用,利用场地内的基础设施设计公共休闲空间; 并强调休闲区与产业区之间的联系,以发挥出休闲区与生活区的互动与连接; 同时在生活中心建立休闲开放景观,与东侧的滨水休闲带相呼应,营造都市工业园的生活空间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克服一般城市设计中的误区,尤其是违背生态与人文精神的城市交通与绿地布局问题。因此,设计中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2.2.1生态优先
坚持把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统一:把现状用地中的沣惠渠以及铁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与园区生态绿地网络规划有机结合,使园区绿地、水系、企业相互辉映,实现园区整体环境的生态化、人性化。
2.2.2品牌打造
通过物质空间的营造,并结合对总部企业、高端产业的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努力打造鱼化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品牌,以品牌效应促使其更具竞争力。
2.2.3功能复合
在强化园区工业生产、商务办公、交易展示、企业孵化等生产功能外,需要对综合配套设施如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居住、教育培训等功能加以拓展和补充;同时有效提升园区公共设施服务的便利性,将相互促进的功能安排在同一地块,乃至同一建筑内,以创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地区公共中心。
2.2.4开发联动
整体开发注重规划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在突出工业园特色的同时,充分考虑基地西侧的昆明湖遗址公园的建设,以及北侧阿房宫遗址,策划相邻地块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提升园区的区域竞争力。
3鱼化工业园规划设计要点
3.1废弃铁路的再利用
被废弃的铁路引入景观的手段一方面指在提供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创造出优美的交通环境和文化氛围,营造宜人的城市交通空间。另一方面指不仅仅停留于某种一成不变的描述性景象,而是关注于各种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景观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独特的规划设计手段对废弃交通基础设施重塑,结合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目标,创造出新的景观吸引力。这一点也是构建景观基础设施的一个关键点。
对此,规划首先以此废弃铁路为基础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一个有效的城市生态公园系统将被建立。利用自然生态和工业废弃铁路的景观结合。创造出可以为市民所用的休憩公园,并且该公园贯穿整个园区,串联广场、绿地、建筑,成为宜人的城市空间。(图5)
图5改造后的铁路公园效果示意
3.2交通系统的重新规划
设计重新梳理了基地内的道路系统,规划以公共交通为主,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辅,多种方式兼顾的交通体系。以此来保证目前西安中心城区出现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不向基地蔓延。同时在城市干道发展快速公交线,满足快速出行的需求; 场地内部任然以普通公交为主要网络,建立完备的自行车交通系统,结合公交站和道路交叉口,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求在该基地范围内形成自由的自行车租赁网络。(图6)
图6道路交通规划
3.3建设景观基础设施的策略
在景观都市主义框架之下,我们研究人工和自然的关系。本项目所处的气候环境好。易形成利于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过程后,此处将变成具有适宜生态环境的类自然生态斑块。经过时间的推移,当自然的作用及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成为一处真正意义的人工自然环境。与自然的绿地相比,却由人作,和一般的景观绿地所最大的差别即是,朴实却不粗糙。随着人们游憩活动的增多,这些景观基础设施内也会产生相应的活动。(图7)
图7景观结构规划
4结语
作为近年来城市设计中一种新的理论,“景观都市主义”正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从目前来看,虽然其在国内的实践项目有限,但其中的一些理论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也有可用之处。应对中国的都市工业园建设过程,该理论可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投入更多的关注。但是在实践中,控规过于粗略的指标设置并不能体现出景观环境多元化的特征,也难以对开发活动产生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指导。为此,有必要建立出一套基于景观环境为主体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指标,以使得景观环境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一、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范围
移交、撤销企业的人员应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录用,并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在册人员。
二、移交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移交企业的职工和退休人员随企业一并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人员,原则上随企业去向安置,并与机关脱离行政关系;离休人员由市级党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安置,不随企业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的人员,参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的有关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离岗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离岗,不随企业移交。
(二)移交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业移交造成企业名称变化的,应变更劳动合同的企业名称;造成职工岗位、待遇变化的,双方应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协商不一致的,企业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移交企业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应按《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号)、《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号)、《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号)、《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及有关规定,在企业移交前到企业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职工养老、失业、大病统筹、工伤保险等手续,并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若企业无力补缴,2000年12月31日前所需社会保险经费由企业原主管单位筹资解决。已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移交后应继续向所在区、县社保机构缴纳各项保险费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断或拖延缴费。移交企业中凡编制在党政机关或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职能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首次办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时,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职工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年限。
三、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撤销企业的职工,由企业主办单位本着“统筹安排、积极稳妥”的原则负责安置。
(二)撤销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处理劳动关系。职工被安置到其他企业就业的,原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职工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新企业应将职工在原企业工作时间视同现企业工作时间。企业主办单位与职工就重新安置协商不一致的,原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比照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撤销企业职工自谋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每人一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安置费,安置费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四)撤销企业工伤职工伤残程度为五至十级的,由企业主办单位负责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谋职业,由企业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的规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二、关于地域界限。凡影响近期规划建设或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段,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其它规划发展地区可适当放宽。
三、凡直接影响交通、消防、市政设施、房屋修缮施工、绿地、环保、防灾和邻里居住条件的违章建筑应从严处理,反之可适当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