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9: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11年3月12日因大地震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令人震惊的爆炸及核燃料泄露事件。这次事件不仅对核电站也对其他核技术政策、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得人们不得不考虑:人类如何共同应对科学原理与社会政策交界的重要领域问题。该事件也再次引发教育界对核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入思考。即如何帮助学生和公众认识核科学技术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如何引导公众认识核科学技术的利益、风险和各种价值观念冲突,如何做出科学决策。本文对我国高中课程中核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根据福岛核事故引发的实际问题,对如何加强和改革核科学技术教育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1 核科学技术的认知现状
福岛核事故在日本及全球范围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我国甚至出现了抢购食盐的不理智现象。日本民众目前强烈反对使用核电站,公众对核科学技术的态度再度陷入恐慌。为了了解我国学生对核科学技术认知的真实情况,我们于2012年4月采用了一个由“14个问题”组成的问卷对我校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有关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发现虽然学生对核科学技术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如89%的学生能够辨别出“人们可以感觉到放射性”的陈述确实是虚假的。但是对于多数核技术应用还存在较大认识盲区,其中对核电站的认识尤为突出。多数学生对核电厂会给公众健康和环境带来一系列破坏、核电站爆炸的后果如同核武器一样、所有的医学X射线是危险的这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偏颇。所以态度普遍悲观、消极。这一结果说明做好核科学技术的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2 高中“核科学技术”教学内容的审视
2.1我国高中理化课程中“核科学技术”的内容
我国化学新课程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元素周期表”主题中规定:了解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目前使用范围较大且包含较多核科学技术内容的化学教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高中化学新教材将“同位素”概念和“放射性元素”作为主要内容。并且一般是利用“元素周期表”来介绍放射性元素;教材内容初步体现了服务于生活的编写要求,比如“室内氡气”等内容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提倡学生查阅资料的自主性学习。日本高中化学教材核科学技术内容侧重于核能和核科学发展史;此外日本高中物理课程中设置了一定的放射性科学技术的内容。
包含比较丰富的核科学技术内容的物理课程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2-3》。这部教材从科学、技术和社会3方面提供了系统的教学内容。教材介绍了原子科学研究的历史,并且设置了“思考与讨论”,体现了对学生树立可持续的核科学技术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高度重视,发挥了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的教育功能。但是该教材基本以理论知识和概念为中心,缺乏探究案例,缺乏有具体研究步骤的“课题研究”,没有设计和提供必要的实验项目和实验仪器,所以教学活动仍比较简单和平淡。
2.2美国《社会中的化学》中“核科学技术”的内容
核科学技术教育内容在美国、英国高中教材中一直倍受亲睐。20世纪80年代《社会中的化学》教材诞生,教材内容和编写方式尽显“社会中心”的风格。从最早的《社会中的化学》开始,核化学技术就成为了独立教学单元,占整个课程的1/8。它将学生带入真正的由于核技术引起的科学、社会、经济、伦理之间的问题情境。从个人、社会、环境的多重视角安排了一系列教育内容。2000年之后,美国化学会根据《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精神对“核化学技术”的内容进行了新的修订。将“我们世界中的核化学”的题目改为“原子:原子核相互作用”。在整个课程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各级内容的主题见下页表3。
教材交织了大量的个人、历史及社会内容。从个人的视角选择的核科学教育内容有:核医学技术、氡、估算每年你接受的辐射量;从社会的视角选择的核科学教育内容有:核电厂、核电站事故、核废料、同位素的利益。编写方式充分体现互动性,“做决定”的教学活动总计为5次。其宗旨在于面临核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难问题时,首先要对核技术的具体特性给予充分了解和认识,避免盲目性;其次了解应用过程是否符合相应的法律限定或在可控制安全范围,避免出现偶然性;再次还必须充分认识核技术带来的利益以及存在的风险;最后对面临的核科学技术应用问题达成共识,保证作出科学和明智的决定。表明该教材完全以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3 “核科学技术”课题教学策略的审视
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但能够改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成功的STS教学更应为学生在探索处于科学原理与社会政策交界领域中的问题时提供帮助。为此需要深入研究核科学技术的教学策略;需要改革纯理论式、学科中心的核科学技术教育方法;需要开展更加多样化、创新性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3.1渗透社会高度关注的“核技术应用”现实问题的教学策略
自从核电站爆炸之后核技术应用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问题。科学的教学策略应该将这些问题渗透到课程之中。而《社会中的化学》恰巧就采用了这种策略。课程从一个生动的情境开始。问题是学生受到了邀请,准备去参加一次在“水木镇”举行的有关核技术应用的研讨会议。会议中有许多“当地核技术抗议公民”,他们非常惧怕像核电站这样的核技术。化学课学生要到老年协会向老年公民提供核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学生在出席这次会议时每人都要准备一个会议箴言。完成“核科学技术的14个陈述的真假”自查和厘定。问卷项目贴近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们日常高度关注的一些“核技术应用”的问题。经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再查阅资料澄清调查中所有项目的真与假;整个单元的教学结束时学生要设计撰写一个有助于做出核技术应用的“科学决策”箴言。
3.2以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为突破口的教学策略
关于物质的放射性研究历史是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共同书写的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史。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对于学生理解原子科学奥秘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在科学史人文资料使用方面由于课程理念的不同,多数化学教材却只限于“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单一题材。而《社会中的化学》却荟萃了丰富的核科学历史题材。其中附有照片的科学家共有6位,他们是贝克勒尔、居里夫人、约里奥·居里夫妇、迈特纳和西伯格。同时用生动的文字介绍了德国科学家伦琴采用阴极射线管发现X射线、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关于一些特殊物质使底片感光、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金箔实验。介绍了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这些内容有效打破了学生学习核科学技术的屏障,提供了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3.3确保学生对核电站全面了解的教学策略
关于核电站的建设是核科学技术的焦点问题,也是福岛核事故的诠释。对于核能的教学策略应该遵循“核能的利益和负担”共存的策略。核能不是一般的能源,根据E=mc2公式,核燃料U-235或Th-232在裂变过程中如果有1g的质量损耗,就有9×1013J的能量产生。这些能量与700000加仑的高品质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相当。核燃料UO2含有的U-235大约为3%,远远低于原子弹中燃料的浓度。但是核废料的问题的确犹如“潘多拉魔盒”。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考虑。对于核能的未来,科学家正在研究核聚变。如果有1g的H发生核聚变,将会有6.2×108kJ的能量产生。这些能量与5000加仑的高品质汽油以及20吨煤的燃烧产生的能量相当。了解这些知识能够使我们全面地看待核能。
3.4物质放射性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有安全保证的“核现象化学实验”将会直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多数化学教材对此都望而却步。《社会中的化学》设置的探究实验活动有:如何观察到核变化现象、α、β、γ射线的捕获、云室等。其中“对不同的放射性粒子的测定”通过“各种放射性穿透能力的实验”、“确定放射性的类型和距离对放射性的作用”开展深入的探究性学习。目前我国一些学校也已经开始应用数字化教学实验设备进行“物质放射性大小检测”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放射性现象的活跃性和普遍性。
3.5培养科学决策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高度科技化的社会,小到手机、电视、电脑,大到医疗,都存在放射性。但是它们的程度却千差万别。学生需要具体感知辐射源和辐射剂量的关系。《社会中的化学》提供科学数据:一般每个人每年会自然接受360毫雷姆左右的核辐射。放射性对生物的作用数据见表4,生活环境的辐射测量数据见表5。
教材用“你做决定”的形式,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环境和提供的辐射测量数据,计算出他们一年累积接受的辐射值。当前多数场合使用西弗作为剂量单位。0.01西弗=1雷姆。据报道2011年3月24日福岛核电站2号机组辐射超标,辐射水平超过500毫西弗/小时,即50雷姆。经过与表4内容作比较便知如果时间过长,将使人体严重受到伤害。所以有关教材的编写应该增加官方公布了的信息和一些具体数据,经计算可以更加真实地认识核辐射的影响,以便认识核科技的风险。
4 “核科学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4.1核科学技术教育方法的创新
巧妙地使用类比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对核科学技术利益与风险的认识。《社会中的化学》设计的方法如下:“假设你要去走访500英里(500英里×1.6=800公里)远的朋友,打算使用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保险公司完成的有关统计能够帮助你认识不同交通方式的安全性。使用表6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使用自行车,这一旅行的风险为:
(500英里)(0.000001/10英里)=0.00005
那么,哪种交通方式是最安全的(风险最小)?
(2)对问题(1)得出的结果许多人会感觉吃惊,为什么?
(3)指出每一种交通方式的利益,其是否意味着安全的减少、风险的增加?
(4)对个人安全来说还有哪些因素会关系到风险?
(5)你最终会选择哪种交通方式?为什么?考虑到所有的因素之后,有没有一种堪称最好的交通方式?解释你的回答。
最后对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走访朋友是否有一种脱离风险的途径?这一途径会比不去走访朋友还安全吗?活动的议题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惠及人类,科学技术是整个人类的最大福音,人类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
4.2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视频的资源
教师应积极开发并利用多媒体视频技术及互动式教学平台,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http:///chemcom5e网页上创作了多维动画和视频,如3种放射性射线的性质的动画;金箔实验的动画;原子核发生裂变过程的动画等。这些动画可以按照所给的提示进行点击,然后就会出现相应新的动画画面,操作十分便利,画面十分生动,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无比魅力。若与众多新课程新教材大幅增加的相关图像照片相互结合,能够从直观的视觉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3借助新闻媒体引导对核事故等问题进行讨论
核技术的应用牵涉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福岛核事故辐射之后,主流媒体报道始终非常踊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于课堂上讨论。教师还应该挑选出有重要价值的网络资源和视频节目向学生推荐。网址如下:
中国核信息网http://.cn
中国科普博览http://
中国公众科技网http://
北京科普之窗http://
讨论的问题包括: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5-0388-05
美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协会前主席S.H.卡特克利夫认为,STS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多学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交叉学科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统一学科阶段。同时他认为STS已经从“多学科”开始,肯定进入了“交叉学科”,并努力达到“统一学科”。本文将采用对STS演化的这一界定,以苏俄STS发展为个案,首先以科学学和技术论为研究对象考察苏俄STS在多学科阶段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其次,在科学技术革命视角下,考察在交叉学科阶段苏俄STS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技术学走向;最后,在对人的哲学研究视阈下,分析全球性生态问题和人道主义,并总结该阶段研究的不足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多学科阶段苏俄STS研究
1.苏俄科学学的研究
(1)苏俄科学学的发展历程
苏联对科学学研究的最早文献出现在1926年,首先是被鲍利切夫斯基提出,他在《科学学是一门精密科学》一文中,初步论述了科学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之后,苏联哲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自然科学史学家分别从科学的本质、科学管理理论、科技发展规律和预测、科学创造的心理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与此同时,一些把科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组织相继出现。其一是以多勃罗夫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乌克兰科学院控制论研究所。他们把定量分析和辩证法结合起来研究科学学,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通科学学导论》、《科学和技术预测》等著作。其二是以米库林斯基为学科带头人的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与技术史研究所,他们对科学史和科学逻辑、科学创造、科学活动组织的历史和理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科学学基础》、《科学学:问题和研究》。其三是以统计学家纳里莫夫为学科带头人的莫斯科大学数学系。他们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苏联科研体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科学计量学》。
(2)苏俄科学学研究的局限及对中国的启示
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科学学的兴起适应了现代自然科学自我认识的需要的话,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彼此交叉,已使两者相互融合,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们在研究科学的时候,不可能不涉及技术;反之,也不可能不涉及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些新兴学科,大多具有科学与技术统一的特点,甚至很难对某一学科作出科学与技术的严格区分。然而,苏俄科学学想用科学学这一单一进路整合科学技术学进而进入STS的路径在逻辑上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这值得中国借鉴。
2.苏俄在技术论领域的研究
(1)苏俄技术论的发展历程
一般认为,技术论是将技术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仅要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发展的内部规律性,同时还要研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多学科阶段,苏联技术论的研究渗透在对技术研究的相关学科中。苏联学者在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中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在技术史的研究中对技术发明和应用的内部规律进行了研究。
1887年恩格迈尔发表了《现代技术的经济意义》一文。他认为,所有能够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的知识和能力的总和就是技术。1912年他又提出了技术哲学的第一个研究纲领。他认为:“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作为一种文明要素的技术的作用的科学。”1929年恩格迈尔在《我们需要技术哲学吗》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技术哲学重要性的思想。之后苏联学者对技术本质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技术的“知识体系说”、“活动手段说”、“劳动手段说”和“综合说”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1921年,苏联科学院成立了“科学、哲学和技术史研究委员会”,这为苏联技术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29年,苏联决定在技术科学的教育中增加技术史的内容。此后,技术史成为了工科大学的必修课程。在技术科学的教科书中,技术史的内容开始大量出现。苏联学者分别对机械工程史、采矿冶金史、通讯技术史、运输技术史、航空史、建筑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除了对技术的分类史进行了研究外,苏联学者还对技术通史进行了研究。1962年由兹渥雷金为首的四位技术史学家编著了《技术史》一书,作者认为,技术史是“阐明社会生产体系中技术的发展,技术与劳动形态与方法相关联的,特别是与劳动对象相关联的学问”。这种重视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曾对苏联学术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2)技术论的局限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苏联,由于政治的原因,技术哲学这一技术论的先导学科被视为资产阶级科学而被禁止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通常只是在科学哲学的视阈下研究技术哲学,把技术哲学等同于科学哲学的附属物,而且仅仅从自然科学知识附属物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因此,尽管技术论自身有很大价值和意义,但在苏联长期轻视技术的学科传统影响下,它很难得到发展。这个时期,苏联技术论发展的停滞表现在:对技术的研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应有的高度,研究视阈只停留在技术科学的层面(即对科学的应用方面);尽管形成了“技术的劳动手段说”、“技术的活动手段说”、“技术的工具说”、“技术的知识体系说”和“技术的综合说”,但是这一时期由于缺乏对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问题的全面探讨,因此,该阶段苏联技术论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全面的技术哲学的概念体系。在这一时期苏联对技术哲学的研究无论是在建制化还是研究内容上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哲学。因此,在当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技术的主导地位已很明确,技术在当今时代已居于核心地位的时代背景下,苏联试图只通过科学论来整合科学技术学从而进入STS的尝试是不成功的。这对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二、交叉学科阶段苏俄STS研究
“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是苏联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对科技革命研究的视阈下,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研究。
1.苏俄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的研究
科学技术革命的思想最初起源于马克思关于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观点,而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J.D.贝尔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60年代后,苏联学者在阐述的理论时开始广泛使用了这个概念。
苏联学者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一体化的结果,两者是科学技术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过去科学和技术中的变革有时只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如今它们则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学技术革命过程。可见,苏联学术界已经开始认为,科学和技术已经摆脱了过去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现代科学的成就,同时技术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各种保障。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变化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就在于科学与技术的不可分割性。
由此可以看出,苏俄学者在科技革命的视阈下开始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研究,并且有了科学技术学的转向。
2.苏俄科学学研究的科学技术学走向
Ф.и.凯列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对科学的分析只停留在科学的本体论研究范畴。在七八十年代,关注的中心转移到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它在文化中的地位问题上。在八九十年代,科学界和各专业的学者,将注意力越来越多的集中在科技发展的人道主义倾向以及对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问题的研究上。
鲍鸥也认为,当前俄罗斯科学学的大致走向和特点如下:第一,当前出现了有关科学与文化、科学与教育、科研机构中的女性和科学传播问题的研究。第二,在新时期科学学理论研究中出现了对人一自然一技术的关系问题的反思。可见,目前俄罗斯科学学研究正在与国际科学技术学接轨,在科学发展战略、科技政策、人类新文明模式和全球命运思考等许多方面处于蓬勃发展中。
3.苏俄技术论研究的科学技术学走向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学者关注的重心开始从技术本体论逐渐转向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问题。关于技术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包括:技术科学的认识论问题和技术自身发展的问题。技术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包括:技术的方法论问题和技术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但后来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得技术价值论问题成为苏联技术哲学的研究重心,其研究的问题包括:探讨技术相对于自然、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技术活动和技术科学所应遵循的价值论原则。其内容涉及技术美学、技术伦理学等问题。
万长松、陈凡也认为,多元化将是俄罗斯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而技术本体论、技术价值论和工程伦理学将是它的研究重点。万长松进一步指出,与苏联时期人们普遍认同的技术中性论不同的是,俄罗斯学者则对近些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技术建构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表明俄罗斯技术社会学(价值论)方向上出现了趋同演化的特点。
通过以上的论述,说明苏俄该阶段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中,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研究,苏俄STS的学科演化正在从科学论和技术论走向科学技术学。
4.苏俄STS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该阶段苏俄关于科技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实质上,虽然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研究,但对科技转化论的研究严重不足。苏联学者普遍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是引起工业革命的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将转化为后者,并且这种转化不受国家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只要机制成熟,科技革命便可以成为工业革命的产婆。一般认为,科技转化过程就是产业化的过程,近现代产业革命表明,只有通过产业化,科学技术才能从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包括技术转化能力、产业基础、产业政策等多因素在内的复杂多变的过程。科学与技术以及产业变革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作用的线性关系,不像苏联学者认为的那样简单,在一定条件下,科技革命将转化为产业革命。苏联在该阶段关于科技转化论方面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上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下。正如库斯林指出的,苏联社会的停滞状况,从70年代开始尤为严重。1960—1970年用于生产的投资总额增加了1倍,但是将科技思想转化为科技的成果却日益缓慢。80年代初,平均每八项核准的企业兴建改造方案中,只有一项采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科技发明与现实应用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苏联的基础自然科学水平并不薄弱,但在理论研究上只坚持传统的科学和技术二元论,缺乏对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的“内在转化逻辑”的研究,使苏联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步履维艰。这一点无论对中国的理论界还是政策实践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统一学科阶段苏俄STS研究
统一学科阶段苏俄STS在“科学技术革命”和“人的哲学”视阈下对“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全球性生态问题的人学思考”和“人道主义”进行了研究。
1.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苏俄学者在对科技革命的研究中,不仅出现了上文所述的“科技一体化”的研究,而且开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米库林斯基认为,科学技术革命不是由某些个别的科学或技术发明引起的瞬间的变革。它具有两大前提:科学技术前提和社会前提。这两者都是逐渐成熟起来的。科学技术革命是由20世纪前半期所取得的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直接引起的。然而这些卓越的成就本身,还不能形成科学技术革命。只有当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它们才能转变为科学技术革命。为此,H.H.德尔雅赫洛夫指出: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革命是被当作劳动、技术、科学和生产领域的交叉点提出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将上述领域联系起来并保障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苏俄学者不仅对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且尝试着在人的哲学视阈下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互动”寻求整体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全球性生态问题的人学思考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罗马俱乐部的系列报告在苏联哲学界激起了强烈反响。他们在对人的综合研究的视阈下,确立了在科学领域里对人进行综合研究的新方向,显示出强烈的理性色彩和学科综合化的思考。
弗罗洛夫认为,研究生态问题的本质至少应当考虑到生态问题具有的三个因素:第一,与危及自然资源枯竭有关的技术经济方面;第二,在有关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方面;第三,社会政治方面的因素。这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互动来整体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像以前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这种单向度的解决思路,在当时得到了苏联学者的普遍认可。他们认为,要解决生态问题就需要研究人同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相互作用的各学科广泛合作。苏俄学者提出的科技与人、社会、自然的系统理论和综合方法,为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指出了一条路径。
3.关于人道主义以及人道主义政治的研究
当代对STS的研究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前者重视自然科学,后者重视人的价值。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对人类作用的凸显,人们逐渐走入极端的唯科学主义,使人的价值丧失殆尽。特别是因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而造成的资源、环境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问题的出现,必然促使人们对工具理性以及人与物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提出“以人为本”的问题。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俄STS对人和人道主义问题的研究。
弗罗洛夫认为,人道主义不仅不是一种单一的伦理或是单一的意识形态规范,而是一种伦理与意识形态规范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支配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在人道主义的视阈下,苏联学者从人生活的环境背景到个人的内心道德修养,从对压抑人性的唯科学主义的批判到科技观的人本主义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的研究。最终提出了科学人道化的思想,其内涵是:“科学是为人服务的”,“人是一切科学的尺度”。科学总是趋近于人的本质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最终会以社会目标和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该阶段苏俄学者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产生重大变化,开始从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考察科学技术。
然而,这种对人道主义的研究最终转化成对“抽象人道主义”即人道主义政治(新思维)的研究。安启念认为:“弗罗洛夫正是用‘抽象人道主义’的解释影响了戈尔巴乔夫。他说:粗俗的、斯大林式的、教条的早已被苏联的许多哲学家所否定,包括我,宣传的是对的人道主义解释。在西方,被称作‘马克思的第二次诞生’。”这种无视客观条件的抽象人道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之所以具有真理性,在于把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实现建立在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因而它是科学,而不是空想。弗罗洛夫等苏联哲学家以及戈尔巴乔夫的错误,在于他们无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使社会主义由科学变为空想。这样的思想不仅不符合,而且无视苏联的社会实际,用它指导改革,必然会出乱子。其结果就是连续数年全部媒体(包括学术会议)充斥着对苏联历史阴暗面的宣传报道。这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苏联哲学、哲学的彻底否定。
4.统一学科阶段苏俄STS研究对中国的
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的提出,这种叙述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随着韦伯、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论著的出版,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一书的出版,现代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被揭示出来了。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其一,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做出了过度的诠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作用归结为科学技术的革命作用,甚至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技术决定论"。然而海德格尔在《技术之追回》中区分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断言现代技术不再是革命的因素,甚至不再是中性的因素,而是负面的因素。既然现代技术的革命功能受到质疑,也就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建立新的叙述体系来回应这个问题。
其二,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这一点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甚至连阿尔都塞也把理论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尖锐地对立起来。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既然已经蜕变为意识形态,那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负面作出叙述。此外,晚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理论也暗示我们,由于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正确的观念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导致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泛滥。事实上,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中谈论的"世界"并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是伽利略以来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眼光叙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显然,要使历史唯物主义脱离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必须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叙述体系。
其三,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基本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然而,从属这一生产方式的生产者又都是有社会意识的,也就是说,社会意识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中。实际上,生产者既是社会存在的担当者,又是社会意识的担当者,正如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一样。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启示我们,应当避免用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叙述这一基本命题,即不要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
1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要逐渐走上创新型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在对之前我国学者就政府对自然科学的管理中,我国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研究主要以科研活动为主要出发点,从而扩展到科学管理的探讨上来。这样的研究方式是有一定偏差的,很容易导致我们产生对科学技术管理过于狭隘的看法,难以全面地进行认识。就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极大的推动力来看,我们需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宏观角度去看待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第一,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对其有高度的重视;第二,政府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当下对科学技术关系的问题,例如管理的内容应该有所拓宽,管理的方式应该改变为服务型的管理,将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进行重新定位管理,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政府自然科学管理
2.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就是对社会公共事物、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行为。公共管理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成员范围内对社会的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是一项公共性的活动,社会性的事务。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社会公共组织或是其他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进行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管理,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对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具有社会型、动态性、层次性三个特点。
2.2公共管理方面就政府对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的理解在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必须改革管理方式,从原先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使得政府的管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转型。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加强我国的军事、国防实力,加强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我国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社会文明建设、农业建设、工业建设、国防建设、教育事业建设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大,政府对其管理就越具有难度。政府作为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使得科学技术的贡献向经济、文化、国防的方面发展,所以正确引导科学技术的功能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
3正确理性定位政府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管理
3.1政府和市场二者之间对科学技术管理的平衡在我国的国情下,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私人企业,因此政府在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时,需要找准正确的切入点才能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自然科学技术进行管理时,我们需要就科技本身的性质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私人性;另一类为公共产品型。公共产品型的自然科技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投入时间和研究成本较大,取得的收益较少,并且进行的研究规模也较私人的要大,所以公共产品型的科学技术是由公共资源投资而产生的,对于这一类科技产品政府就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而对于私人性的科学技术产品,其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收益,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类科学技术产品中大多包含专利性产品,政府需要对其进行一定保护。因为不同科学技术研究的特点、目的不同,所以采取的管理方式也不能一刀切。在管理中,必须要政府、市场两只手结合,对各自管理范围、内容、方式做出明确的划分。政府在管理中要做到不错位、不超位,对于政府可管可不管的方面就交由市场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保证科学技术发展的活力,使得科学技术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发展,从而促进其进步。
3.2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管理工作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就我国之前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来看,其地位主要被看作是类似于医疗卫生或者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地位,把科学技术管理归纳到社会事业管理范围内。如今,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主要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科研时间不断缩短,与其相关的利益链接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科学技术不如原先的纯粹,难以和地区经济发展相融合。但是科学技术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了发展的推动力,加快了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变了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政府需要对其加强管理。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其研究范围,其在经济、工业、农业、文化、卫生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机制,这种发展机制对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一定挑战,所以我们在改革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中,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政府需要在宏观经济、财政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改变原先单一的管理方式。在政府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从产业、社会方面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3.3确定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在之前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主要是将其归纳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认为其和这些公共事物可以采取同样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管理被纳入社会事业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周期逐渐缩短,其利益相关者也逐渐扩大,科学技术和其他方面之间的影响度和融合度也越来越高。如今,科学技术已经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国防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这些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不仅仅为这些领域提供智力支持,还促进了管理方式的改变和革新,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分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政府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监督,但是科学技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尤其是对我国的国防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特殊性注定其不同于农业、工业、卫生等领域可以独立存在,其逐渐发展为具有复杂的、综合性、社会性的领域,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所以,要对科学技术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进行正确定位,就必须要明确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第一,科学技术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政府的管理中需要把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提升到和经济、财政管理等同的地位,而不是将其等同于教育、卫生、社会等方面的管理;第二,政府下辖的各个机关单位,比如卫生、交通、教育、经济管理等部门,都需要将科学技术管理作为单位的管理重点,需要把科学技术融入到产业发展,区域进步来实行技能型管理;第三,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需要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和各个部门的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相协调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全国性的、完善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3.4强调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区域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发展速度、发展特色不同,其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在进行科学技术的管理不能一刀切,应该就每个地方的发展特色来进行管理。但是我国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并没有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死板,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断提高,中央对于地方的发展、变化难以及时进行了解,国家就科学技术管理出台的管理措施难以同地区发展相适应,难以满足地区的发展需要。并且地方科学技术管理大多复制中央的管理方式,使得地方缺乏自身特色,没有就自身情况进行分析,难以最大化地利用地方资源来进行科学技术发展,从而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政府管理要对科学技术进行正确的定位,就必须要重视地方的特色,从自身实际来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不能做一刀切。
4结语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体现的重要性都是不容质疑的,为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必须加快对科学技术管理的改革,需要从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的地位,其体现的作用来重新定位自然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进行服务型的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焕祥,段学民.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
[2]曹丽燕,马宪民,蔡齐祥.关于公共科技及其管理的几个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3]孙斐,韩伟.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3).
[4]刘太刚.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破与立——兼论后公共物品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3).
一、科学技术哲学:
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哲学原称自然辩证法,其研究实际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科学学、哲理数学、数学哲学、工程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
二、科学技术史:
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自然界是由一切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的系统整体、自然界、人、科学技术,社会这四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中,我们只有通过对概念的认识,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解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的层次的构建,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自然辩证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表徵
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诸学科关系的文献综述
恩格斯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对这种自然哲学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变革,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自然的学说,这就是的自然辩证法。首先,他改造扩展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改造了自然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再次摒弃了自然哲学的唯心论等基础,成功的实现了自然哲学和科技哲学的基础构建。自然辩证法和自然哲学都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并提供自然界的总图景。
科学哲学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推理的程序、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问题,而明显忽视对自然界本身的研究,存在一些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的社会研究,它是与自然辩证法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着重研究社会诸方面与科学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科学体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三、从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对其他要素也起着渗透作用,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已融合、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从而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全面飞跃,推动了生产力系统的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四、科技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辩证法
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思考,高中物理课程必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高中所讲的物理是中等程度的物理,离现代科学技术本身有相当距离。高中物理课程适应21世纪需要,主要是打好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基矗基础打得扎实,学生才能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有较强的适应性,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以至探索新领域、新问题。没有好的基础,谈“现代化”也要落空。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各门基础科学之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不牢固,不能攀登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基础不牢固,进一步学习也会发生困难。高中物理课必须着眼于打好基矗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初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确定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要重新审视高中物理课的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类型物理课的要求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并适当予以更新。
我国现行物理课的内容,与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如美、英、日、俄、港、台)的相比,他们的知识面比我们宽,个别内容比我们深,有的增加了一些较新的内容。但就重要的基础知识来说,基本相同,即主要讲述经典物理中属于中等程度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更新,不更新将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但更新的进程必须是渐进的,不能一次作过大的变动。因为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而作为物理知识的核心部分仍是稳定和巩固的。现在还看不出作过大变动的依据。并且,作过大的变动教师和设备均不适应,并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内容,只要是反映基本的客观规律的知识,就永远是常新的。问题在于如何选择,要研究选择的标准。
我们认为,内容的选择和更新可主要遵循以下的标准: 1.选择在知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主干知识。
2.选择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重要作用的知识。
3.选择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
4.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
在新的高中大纲中仍应以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即学习那些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例如航天技术)都离不开经典物理。经典物理是学习现代物理以至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考虑物理课的“现代化”,不能脱离开以经典物理为主。
脱离开这个“为主”,大量地追求现代物理知识,只能得其皮毛,将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就会感到基础单薄,高中物理是不能这样“现代化”的。
在课时偏少的情况下,更要强调选择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学得透彻,学习其他知识就容易些,也有条件扩充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结构;某些新知识,即使在学校没有学到也可以自学。课时少,决不能削弱主干知识。这就是不能“伤筋动骨”的意思。一方面要强调主干知识,另一方面,知识面又不宜过窄,否则,不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和思路。最近,杨振宁教授曾谈到,知识面窄是我国学生的一大弱点。因此,要处理好主干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有“骨头”,也要有“肉”。物理学本身在发展,对20世纪物理学的进展和物理学的前沿要给予介绍,使学生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物理学的大厦在不断建造当中。
总之,内容要精选,安排要留有余地,可以分为必学和选学内容,使负担适当且有弹性,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
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物理课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要明确,要突出重点,分开层次,以利于教学,便于明确考查要求。关于教学要求,是否可作如下考虑:(北京信息员张同恂)""关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三)""关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三)Ⅰ类物理课对必学知识的教学要求可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次:?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在有关问题中能够识别它们。
B层次:?理解所列知识的含义,能够说出它们的要点,认识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C层次:指应用较广泛的某些重要概念和规律,要求与B层次相同,但要更为熟练。
Ⅱ类物理课对必学知识的教学要求也分A、B、C三个层次。
A层次:?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它们的要点,在有关问题中能够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B层次:?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认识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C层次:指应用较广泛的某些重要概念和规律,要求与B层次相同,但要更为熟练。
在两类物理课中,C层次的内容不宜过多。Ⅱ类物理课中B层次的内容应比Ⅰ类课多。
现行的教学大纲只列出了知识点,没有从要求上对知识加以分类,这不利于物理教学。物理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对所有知识都要求讲深讲透,会徒然增加学生负担,也并不能都讲深讲透。反之,在要求上对知识加以分类,突出重点,会使学生较好地、较快地掌握所学知识。不同的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不同,教学要求必然不同。实际上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和考试的实践中,已经对不同知识作了不同要求,在这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新制定的教学大纲要研究、总结、参考这些经验,对教学要求作出明确而又适当的规定。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进入到学科领域,作深入的探讨。
(二)进一步加强联系实际
近来,与物理学联系密切的某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物理学知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中学物理课程一向注意联系实际。新的高中物理大纲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好的传统,密切联系实际,重视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在以下几方面应当有所前进。
1.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要更密切,?某些实际应用应成为基本知识的组成部分,联系实际应强调其中的物理原理。这也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脱离开知识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在反复应用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角度,进一步认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2.进一步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讲述某些实际中的物理原理,?介绍与物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联系实际的事例,应该尽量有现代化的气息。
1关于美学的概念和理解
“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之后,鲍姆嘉通于1750年正式出版了《Asthetik》一书。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美的定义。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美在于数的和谐关系,最美的图形是球形和圆形,克拉克利特主张美在于对立统一的和谐;苏格拉底主张美在于有用,如果分粪筐适用金盾不适用,那么粪筐是美得,金盾是丑的。柏拉图对这“美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艰苦的探索,他否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观点,认为美是不美的事物,不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料或形式,不是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等,全部的对话以这样一句古希腊谚语结束:“美是难的”。由此可见,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2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aestheticsoftechnology)是研究美意识的技术表现,以及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恰当结合的科学,是应用美学的分支,是技术学科及美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技术美学与产品设计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可以说,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美学的诞生,引导了技术美的发展。反过来,技术美学也促进了现代产品设计审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产品设计中,技术美学主要体现于产品的功能、形式和材料上。
3技术美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最核心、最基本的范畴。没有技术美的存在,也就没有技术美学的产生。“技术美”是科学技术与美学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劳动充分考虑“人性化”与“协调性”的结果。“技术美”虽然以主体的人工造型取胜,却仍如自然一样,浑然天成。从构成上看,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因素。其产品的造物结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等等都是技术美学本体论的重要内容。
4技术美学原理指导下的产品设计
4.1“道”与技术合规律性
“故通于天下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此语出自《庄子·天下》,是对“技”(技术)与“道”(美)关系的更进一步阐释。在庄子看来,道家思想中的至美之“道”最终归结为对事物本性的顺应与依从;而“技”不过是“道”的最外在、最具体的体现,因此,“技”也应该是对事物本性自然而客观地表达与展示[1]。
庄子认为,“技”应该是循法自然的至美之“道”的外在体现和具体表达,属于直观的、可感的经验与实践范畴;而“道”则是“技”的内在意蕴和本质,属于非直观的、难以传达的形而上学范畴。应该说庄子在这里传达了这样一种哲学主张:真正高超的技术(“技”)是美的本质(“道”)的体现。或者说,技术是美的本质的“外化”。
4.2产品应具有功能合目的性
《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庄子》明言现实中的各种技术都各有各的长处,但只有那些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并得以应用。
这里,庄子在探讨技术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也谈到了技术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即技术的审美性问题(即关于技术美的问题)。在庄子看来,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达道”或“合道”。而“合道”本身就包括“合时”与“合用”,即庄子所谓“时有所用”。
4.3功能要有力动性和社会性
技术美的特征在于表现功能的力动性,这种力动性无论在动态产品或静态产品上都可以表现出来。高耸云天的铁塔把人的视线引向天空,也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越于现实的存在。横跨江河的大桥把两岸连接起来,使道路可以跨越障碍而延伸开来。在这些静止的直观形态上,展示出充满动势活力的美的外观。这就是技术美功能的力动性[2]。
技术美这一范畴的提出,确立了物质文化领域所特有的审美形态,它对于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许有人会说,强调技术美使人见物不见人,造成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拜物教,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强调技术美,正是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技术的社会目的性,因为审美价值是以满足主体情感需要为尺度的主客体相统一的价值关系。技术美的确立,不但不会造成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拜物教,相反却能促进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和谐,因为美的事物具有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
4.4产品应具有特殊的形象性
产品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感性形象上。然而技术美得以实现的积极因素和必要条件是产品的感性形象。人通过感官——眼、耳可以直接感知产品的具体形象,因此产品设计不仅要注重产品功能的合目的性,更要意识到体现产品物质载体的感性形象。基于技术美学提出,当代中国设计应积极吸收后现代设计富有价值的内容,如产品个性化、审美丰富性的追求,以改变国内某些产品单调、模仿、缺少个性等状况,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4.5产品具有文化美
文化对设计内容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文化是设计内容的直接来源,不同的文化知识形态客观上限制着对设计内容的选择。也正是因为各个国家历史、地理、人文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迥异。以服饰设计为例,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服饰的审美取向是不同的。世界各地的服饰设计所运用的款式及色彩等要素,是各民族在不同历史、不同地理环境条件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构成了设计文化的一部分内容。
4.6要有较大的可变性
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始终是紧密联系的,科学为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依据,而技术实践又推动科学的发展。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运用,促进了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产品的审美标准也随着技术美的发展而变化。然而审美标准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心理和购物导向。因此,这种消费心理和购物导向则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设计产品要有较大的可变性。
4.7产品要充分体现“人性化”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学越来越注重研究现实环境问题和技术的人性方面因素,而技术美本体提供了“人性化”尺度。“人性化”是一种全方位考虑和满足人的生存目的的设计原则,它已经成为当代设计的新潮,而人性化和技术美是紧密相连的。
技术美不像艺术美的体验那样仅与审美心境紧密相关,其审美体验中充满着智力结构中多种知识的综合作用,尤其那些技术性知识,如发明、程序、模式、结果等,使人从中感受到人类自身的创造之美,体悟到它给人类诗意生存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之美带来的博大精深的含义,感受到人通过技术美展现而达到的人与自然相互支持和协同进化的“亲和性”关系。
5结束语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注重发展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基。科学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见,“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领域,就越加显得重要,所以当今把STS教育融入我们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在美国,在我国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根据当前形势,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教育在7~9年级阶段的目标如下:
1.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2.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3.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4.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5.了解技术设计的过程。
6.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那我们初中科学教育在STS教育方面现状如何呢?
笔者对7~9年级的科学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关于STS教育的调查问卷,结合所得数据,对科学教学中STS教育渗透的现状分析如下: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STS教育这一薄弱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对于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逐步地重视起来了,学生的科学观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目前中学,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STS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讲解科学概念、原理,把科学的知识点孤立起来了,疏忽了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
2.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还普遍存在,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用来应付考试,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上重点高中或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忽视了学习科学的本质目的。
3.科学教学与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现象。其中有些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有着严重的脱节,没有把新发展、新成果纳入教育范畴,前沿科技讲得较少,使得传授的知识面狭窄,而且加上难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
4.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与其他分支学科渗透、联系较少。
5.较少引导学生对课堂外知识的探究、调查、实践。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
6.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不能理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知识。
7.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科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不协调现状,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应该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对STS教育进行渗透整合呢?
一、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科学史的教育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史进入科学课程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材料。
2.作为例题与习题。
3.作为相关资料插入。
4.作为扩展性阅读材料。
5.作为科技活动素材。
在科学教学中,对于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先告诉学生这些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当时的背景怎样,又将如何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方面,学生对该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知识片段;第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分析、解决问题;第四方面,较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科学的洞察力;第五方面,在该过程中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有利于双基的落实。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可以先讲解阿基米德关于鉴别皇冠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是怎样思考的,其科学态度如何,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最后发现的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在那时有怎样的背景,当今现状、趋势又如何等等。
二、在科学教学中把基本概念、原理与介绍前沿科技成果相结合
在科学教学中,当讲解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我们不能空洞地说理,不能就事论事,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科学课的单调、乏味,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变狭窄,视野不能得到开阔。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这些知识有关的应用,有哪些前沿科技,比如介绍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
例如,讲解电阻的时候,可以介绍传感器以及超导材料制造的电动机、变压器的优点;讲解电生磁时;介绍磁悬浮列车;讲解电路的时候,介绍SSI、MSI、LSI、VLSI等等。
三、科学探究与STS教育的整合
根据相关科学内容的安排,将STS的教育内容分别渗透到各个探究主题的内容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能自主构建知识,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通过迁移,把所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在社会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面对一些社会现象、科技问题,通过探究,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能正确认识人、社会、自然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认真指导好科学课本上的每个探究活动,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几个渗透了较多STS教育内容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实践、探究、思考。
例如,在学习《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时,课本上有个探究活动“一定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变化有什么关系”,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此为契机,可以进一步拓展,再安排系列本土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活动。如,调查平胡市水体污染状况;探究嘉兴火力发电厂与秦山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差异等等。
四、教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紧密联系
在传授知识、技能时,一定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STS教育理论的基本精髓就在于把科学教育通过技术手段、方法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不致认为学习无用处,对学习产生困惑。
例如,在学习《科学》八年级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时,可以问学生:我们平湖市居民从2006年开始为什么不再饮用地下水,而改用深度处理的地面水代替?其次,我们可以介绍我们市是如何节水的,比如,农业方面,我们平湖市早已启动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到现在全市42.1万亩农田实现了节水控水灌溉,像全塘镇的前程果艺园、黄姑镇的双龙葡萄园、广陈镇的多维生态植物园等都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统一安装了滴水灌溉系统,从而不浪费一滴水,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能,高效高产。
五、注重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欣喜时,也看到了各种隐患。资源的迅速枯竭、环境的不断受污染、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甚至核战争,无不在威胁着我们,这些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科技的两面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实质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每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相关内容中,开展一些关于“人・自然・社会”方面的讨论。如:
(1)如果你开办了一家有盈利的企业,这家企业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如果进行排污改造,盈利将大幅减少,甚至亏损,当经济效益不能兼顾社会效益时,你将怎么办?
(2)渤海会不会变成死海?
(3)假如是你发明了原子弹,当看到二战中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城市,你将有何感触?
另外,也可开展一些关于本地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让学生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六、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探究、实践
对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积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文献,从各媒体了解学习有关的尖端科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入生活。使学生能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和事件,让学生质疑,并进行思考、判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锻炼了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了解现在有哪些重大的STS研究课题,尝试性地进行参与。
七、STS教育的渗透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关STS教育的调查问卷中分析得到的数据发现,我们大多数教师与STS教育方面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现在的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传统的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科学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动态,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
平时,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各种培训、听专家讲座提升自己,同时在业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及各类有价值的图书等媒体为自己充电,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的需求。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评价、分析、反思、总结,以促使在科学教学中让STS教育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科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观,不能操之过急。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应为培养出具有全面知识、技术和能力,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优秀人才,而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当前农业是以工业化生产与科学技术为基础,紧密融合到社会化服务体系之中,运用科学理念来经营管理的农业。其内涵是:现代农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农业”形态。从功能角度审视,现代农业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收入之功能;积极开发所有可以利用的农业资源,这是农业逐步担负保护生态环境、休闲旅游、文化继承等各种功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技术对现代农业投入越来越多。而新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让农业的发展从过去纯粹依赖农业资源,转到基本依赖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持续发展方面。从旧式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化过程中,科学技术承担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保障的根本任务。因此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重点。
2.运用科学之精神对相关农业科技新闻进行报道
运用科学之精神对相关农业科技进行传播,以实际行动践行“真实乃新闻之精髓”,它是传播农业科技新闻之基础,也是科技传播方向的根本要求。以科学、严格、谨慎和朴实态度乃科技新闻传播之核心要素。正是科技新闻的科学与正确性才极具旺盛的生命力。尤其要指出来的是农业科技新闻传播,民众不但可以见到科学合理之结论,更要见识科技全部过程还有此过程之中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与理念,它是科技新闻传播方向的基本方面。不但要讲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更要讲科学技术能够左右民众思维、日常行为方式,还能对民众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积极影响。科学技术不但能创造宝贵的物质财富,其还有精神上的科学思想观念。
3.重视实用,推动和社会紧密融合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而社会经济发展不但给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物质保障,还给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之需要。现今相关农业科技新闻的传播上有很多问题:比如纯粹展现生产力的太多,展现生产关系的不多;纯粹反映技术指标的太多,很少反映科学技术与经营融合。科学技术传播的具体实践表明,两者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才能相辅相成。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其不仅要说清楚科学技术到了某种水平,且要说清楚科技作用以及转化的结果,将科学技术成果很好地展示在人民大众眼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紧密融合,使新闻报道的领域大大拓宽,不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另外,人们要由农业科学技术角度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报道,由社会经济与老百姓兴趣需要之视角对农业科学技术和相关产业最前沿进行报道。尤其是那些关于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应该是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重视和拓展的方面,这里面,不但包涵有价值材料,还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务必要在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上多多下工夫。
4.掌控好适用性,强化接受群体的研究
该新闻传播的适用性源自于对接受群体的研究,表现在有目的地迎合人们的现实需要。接受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人群是广大农民、农村干部群体、从事相关农业经营的人群等等。这种看法长时间左右着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报道理念、采写原则、人群定位。事实上,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接受农业科学技术新闻的人群不但涵盖上面所提到的人群,还有很多城市人群也是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接受者。此外,随着农民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农业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的内容也逐步加入那些高科技内容、科学小常识,还有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