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9: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阿育迈村情况
(一)阿育迈村的来历
阿育迈村是一个海波800米的阿卡族村寨,距离清莱市64公里,距离皇太后县城18公里。该村坐落在山脊的斜坡处,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红豆杉、柚木等天然林。土壤肥沃,可种植玉米、咖啡等。离阿育迈村4公里的地方,有中学、医疗站,村里通水电,有手机信号。
阿育迈村的阿卡族是属于黝倮阿卡支系,大部分村民信奉万物有灵,因此有许多风俗是源自于万物有灵的。从村子里的长者那里得知:本村建于1972年,最初有19户人家来到这里建寨,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资源丰富。一开始来到这里,村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最玛”的人选,因为举行各种风俗仪式都需要“最玛”的领导,且以后对本村风俗习惯的管理需要“最玛”完成。所以,他们推选出地位和学识很高的一位巫医担任村子里的“最玛”。
之后,在1982年泰国政府进入村寨来普查时,正式将这个村子命名为阿育迈村,且属于清莱府皇太后县管理。第一任村长叫做阿惹・培米亚,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村就有村长处理对外事务,现在的村长已经40多岁了。
阿卡族在建寨的时候,最玛的家是建在寨子的中心,这也是最玛的权利被村中的人认可的象征。在村子的中心还有个大操场,可以供小孩娱乐玩耍,也是商量各种大小事务的场所及老老少少聊天的好去处。
(二)社会生活
现在,阿育迈村已从最初的19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59户人家,共有289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58人;21岁-50岁年龄段的男性有67人,女性有86人。一般家庭最多2个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控制着家庭成员数。
村民们主要种植旱稻、玉米及饲养家畜。种植旱稻不仅是大部分阿卡族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与他们的风俗仪式息息相关的;至于种植玉米,主要是用来饲养鸡、猪等家畜的,而这些家畜常常是用在各种风俗仪式和祭祖仪式中。除此之外,村民们也在离村子5、6公里的地方种些蔬菜供使用及饲养牲畜。因此,种植旱稻田是体现阿卡文化的一项事务,它与风俗仪式的产生相辅相成,丰富了阿卡社会内容。
自1989年政府实施引入电力、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这些事业的引入是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和阿卡族信仰改变的原因。虽然如此,村民的主要职业还是种植和养殖业,上述的那些职业还不能成为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消费的费用快速增长,无论是送孩子上学也好,还是盖房也好,费用都上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如冰箱、录像机、摩托等一些电器的使用使得费用也增加,这就需要村民们增加收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卷心菜、茄子和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及最早一批商贩的产生,商贩也介入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曾经种植玉米的一季能获得收入大约1万多元,但后来商贩们压低经济作物的买卖价格,不久之后村民们都不种地了,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学业结束后就到曼谷、佛统府、清迈府等地方打工,只有少部分人还留在村子里种地。阿卡族的生活方式正遭到来自金钱和资本体系的挑战,村子里的很多家庭为了外出打工挣钱,都不能够像以前一样定期举行风俗仪式,因为现在举行仪式要花很多钱,为了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和举行仪式的开销,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老一辈。
综上所述,种植旱稻和玉米不仅是阿育迈村民们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产生各种风俗仪式的主要职业。虽然几乎每家人都种地,但阿卡族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因为仅种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打工挣钱。
(三)教育情况
阿育迈村没有小学和中学,只有幼儿园和教成年人学习中小学知识的夜校,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家境好点的家庭可以骑车送孩子上学,而家庭困难的则只能走路去,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走路上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孩子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2人,受过高中教育的有10人,受过初中教育的33人。可见,村里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都比较低。
(四)管理
在阿育迈村还存在传统的社会风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体系,以及对最玛的推崇。最玛是村子里的各种风俗习惯得以实施的领导者,坚持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并继承阿卡先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阿卡族遵照“阿卡章”的规定幸福地生活着,如果产生与村子格格不入的家庭,头人就会让他们搬出村去。现在,阿卡村寨的管理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种,通过选举产生村长及村委会成员,还有一些自愿为村子事务找政府官员接洽的人员,这些人管理着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第二种,风俗仪式的管理者“最玛”,以前的“最玛”还管理村子里的行政事务,而现在他只负责风俗仪式等方面的事务,任期是一辈子。
阿卡族的每个支系通过学习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随着阿卡社会渐渐融入泰国这个信仰佛教文化的国度,阿卡族知道的很多生活方式不能融入现代生活中,使得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正在消失。因此,抢救消失的风俗文化,使之能一直延续到阿卡族的子孙后代成为现在生活在泰国的阿卡族的重要工作。阿育迈村的阿卡族也同样意识到了保护风俗文化对后代的重要性,他们从阿卡青少年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着手,为风俗习惯得以延续引导他们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自学。让年轻一代人认识大自然,总结自己的实际经验,同时学习一些阿卡的治病方法、草药知识等;学习辨别好与坏,并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家族成员那里学习老一辈具有的知识。例如:阿卡族少年可以从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及奶奶那里学到一些生活的经验、生活方式与手艺等。阿卡族的主要职业是种植和养殖家畜,通过老一辈的经验,他们可以不必走弯路,增产增收。另外,阿卡族的刺绣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工艺品,这也是通过老一辈的教授。
第三,从各种风俗仪式中吸取知识。他们要参加每个月村寨里举行的各种风俗仪式,例如:春耕节仪式、耶苦扎节仪式、建寨仪式、婚嫁习俗中的各种仪式,等等。通过参加各种仪式,他们可以了解阿卡族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并能够学习到举行仪式的时间、地点及物品,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整个风俗仪式的过程,为其得以延续提供保障。
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学以所用,老一辈对他们的所学都有检验办法,让他们背诵和反复地念。这样有助于他们记忆,记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
由于阿卡族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与重要人士紧密相连,因此传承和保护阿卡族文化需要加入一些科技手段。以前,阿卡族没有文字可以用来记录发生的事情,所以人就成了重要的记录载体,各种风俗仪式都是通过人记住,一代传一代。现在,传承和保护出现的问题是阿卡青年一代不能够真正明白和理解风俗文化的意义,就不能明白价值在哪里,他们不懂得风俗文化的价值,也就不能很好地践行这些风俗文化仪式。老一辈们做了各种努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像耕种、养殖等传统农业已从原来的重要地位变成了现在的副业,而与这些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随之消失,这意味着风俗文化的消失。风俗文化的消失使阿卡族没了本民族的特色,所以,了解阿卡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对青年一代有很大帮助。
三、阿卡族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阿育迈村,风俗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表现如下:
第一,在工作方面的价值的主要体现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阿卡族的主要职业,也是风俗习惯产生的根源,更是阿卡社会文化产生之源。有了这些职业,随之而产生的风俗也会一直存在,有助于本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二,语言方面,由于阿卡族先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风俗习惯及仪式就成为记录阿卡族历史和传承阿卡族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后来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才通过歌曲、故事、谚语等记录阿卡历史和文化,且依旧根据风俗习惯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由此可见,风俗文化无论是在有文字时期还是没文字时期都对阿卡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社会关系方面,阿卡社会通过风俗习惯管理人们的行为规范,例如:在耶苦扎节举行的第一天,男人是不用去“圣泉”舀水的,因为这是女人们的专属工作。一些风俗中的禁忌规定着在节日开始的时候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祖辈相传下来,因此年轻一代也照着这样做。由此可见,风俗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纽带,规范人民的日常行为,对阿卡族青年来说有重要价值。又如:人生礼仪中的一些风俗教会阿卡族尊重长辈,有孝心,有同情心,并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总之,风俗文化要传承,还需要众人的保护,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年轻的阿卡人不知道风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那么不能很好地作为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春潘・查穆尼第.青少年和现代艺术(泰语).曼谷:泰国商业发展出版社,1989.
毕业论文 摘 要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ABSTRACT
This passage analysises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music culture in mus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status quo of national music culture coming down in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pounds four measures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national music culture . Namely, firstly, lucubrate and sum up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assing in month but teaching by heart "; secondly, adopt the music teaching model that we learn knowledge from society; thirdly, mingle Chinese culture with westerns in music education; fourthly, borrow the music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nation and promote our music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music culture is a important part in Chinese culture, so paying regard to national music teaching and culture coming down in music education have re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thnic music civilization; school; musical education; cultural heredity
跨文化传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如今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能力正在成为诸多学科当中日益增长的一个新知识点。在高校开设《跨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也有利于保定市地方文化走出的小区域范围,进行国际化交流。
一、《跨文化传播》课程设置和教学目的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而《跨文化传播》这门课程就是总结跨文化传播中重要知识,对全球主要的文明文化进行介绍,了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提供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和可能,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流。
目前很多高校的跨文化传播着重点在跨文化交际,而且多数设在外语教学院系,主要应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过程中文化差异在交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升个人交际和外语表达能力。这一设置主要是把语言学习和文化教学联合在一起,然而,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大批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学习、工作、生活、旅游。跨文化传播能力不再仅仅是一种学习语言的需求,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各种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具备的,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升人与人交往的品质,也是一个大国彰显实力的一个方面。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对于国际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对国际不同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文明产物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种文明文化所凝练的群体思维方式,对世界是认知和判断有一定程度的洞察力。
跨文化传播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今天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中,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世界重要和主要的文明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这种文明文化所凝结的民众的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提升大学生对异质文化的敏感度和辨识度,提高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要培养一种对国际热点问题的文化解读和解释能力。
二、跨文化传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跨文化传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文明与文化――群体文化积累和历史发展。这一部分将对目前全球主要的文明和文化进行介绍,这些文明和文化主要是:儒家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非洲文明等。
2.文明与世界观――我们和他们怎样看待世界。这一部分将对世界性宗教和一些主要的地方性宗教进行简单的介绍,宗教是世界文明的核心,体现着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如何看待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3.文化与个人――对个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休克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影响交际的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等。
4.跨文化交际体验――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体验。
5.总结和交流――学习和体验的最终凝练。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知识和体验进行总结和交流,加深对跨文化传播的认知。
本人对留学生进行了三年的《跨文化传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留学生之间文化的差异,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渴望。他们普遍认为通过这门课程他们了解的自己身边的同学的文化,进而与身处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对自身的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了很深的认识。《跨文化传播》课程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并且很有效。但同时,学生们也多次表示,他们认为在与中国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都很低,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中国学生中的陌生人。
在新闻传播专业留学生《跨文化传播》课程教学中,不断有其他专业的留学生要求旁听。而在对新闻传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中也有大批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兴趣。可见,学生们对国际重点热点的关注程度也很高,却缺乏一种系统的学习来认知。因此本人认为在高校中设立《跨文化传播》课程,并借此进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升中国学生对其他文明与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不应仅仅是国家层面进行的有关国家发展的重大事情,更应该成为普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关注的重要的内容。
三、跨文化传播课程教学方式
1.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小规模的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少,教师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班化教学更便于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讨论时相互启发,开阔思路,扩大教学的知识总量。小班化教学的互动性符合跨文化传播课程的实用性和交际性特点,也符合跨文化传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理念。
2.体验式教学
影视文学作品的内容分析――在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反应文化差异的作品,例如《喜宴》、《推手》、《刮痧》、《撞车》。这些作品将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形象的影视作品体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观看影片,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课堂的讨论,对其中反应的问题可以进行课堂的分析。另外还可以从林语堂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名著如《吾国吾民》(My Country,My People)、《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中选一些内容作为教材。通过这些具体的影视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会能够通过图书馆、媒体、他人和个人的观察来获得有关外国文化的各种信息,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升对异质文化的敏感度。
3.参观式教学
组织学生对保定市的文物单位,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展览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一种直观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在跨文化传播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保定首届乡土艺术成果展》,发现学生们对这些艺术成果有浓厚的兴趣,提出很多问题,希望更为详细的了解这些艺术成果。这种参观式的教学可以直观的让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解,进而与外国文化遗产进行比较学习。
4.新媒体教学
设立公共邮箱和微信群,在留学生班跨文化传播的教学中,设立公共邮箱,让同学们上传自己获得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材料,师生共享,这种方法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材料的内容,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立微信群,大家平时分享一些关于文化的信息,可以将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教学更加立体和全面,这两种方法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众人拾柴火焰高”,跨文化传播在中国目前尚在起步阶段,各方面信息还很不完善,借助普及率极高的新媒体扩展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的体验,对于跨文化传播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跨文化传播课程特点
1.研究性
在跨文化传播课程中,头脑风暴式的现场交流互动,效果最好。这种课程的设计是布置相应的文化选题给同学,每一次的选题都与文化有关而与学生自己的文化相去甚远,让学生们在课后对一种与己不同的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所得。在三年的课程教学积累中,学生们对另一种文化的认知和碰撞,成为非常有趣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表示受益匪浅。既促进了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同学或校友的理解,在留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宽容的氛围。根据这一教学经验,在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课程中,可以安排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混班授课。相互交流,并且根据自己的观察学习,写一些习作论文。
2.实践性
在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典型案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文化内容深入分析,加深了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些典型案例的介绍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和广泛的讨论。这种案例讨论法,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性。而对中国学生采用典型案例法,一来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二来可以提升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说到诸如“Christmas Day”(圣诞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Halloween”(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时,学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包括节日的由来、主要的庆祝活动等等,但是,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以及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就不是很顺畅:比如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国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等。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活动,在普通民众之中也应该从细微,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
五、跨文化传播课程的文化意义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之间的人相互交流、对话历史。在中国,华夏文明起源之初的炎黄二帝与蚩尤之间就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流与碰撞的事实;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民族交流、碰撞、融合的历史。今天要了解世界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对全球的文明与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
1.跨文化传播的学习与实践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际国内的大环境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中国的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种大环境的变化需要这个时代的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眼光。
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置正是与这种国际接轨的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人才的培养,这些年河北省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不仅需要熟练运用外语能力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具备国际舆论传播能力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跨文化传播》是在博采众长、吸收众多相邻学科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该项课程可作为文科类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首先具备一种文化之间和平共存的态度,在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今天,提升对不同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培养一种跨文化知识和能力,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国际文化素养。
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建议使用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双语兼通的优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一个优秀的传播工作者必须对重大国际问题中的中国因素和国际背景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间进行熟练转换,需要不断进行思维变换,用国际话语表达自己,和用国内话语表达国际问题,并使用感性平和的语言表达,让受众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重大国际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分析。
跨文化传播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种软实力,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也有助于保定的国际化发展。
2.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地方文化走向国际
保定作为文明古城,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保定地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可以通过在保定学习生活的留学生传播到自己的国家。
保定市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历史沉淀的文物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产品,又是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保定市拥有满城汉墓、大慈阁、古莲花池、保定钟楼、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清河道署、保定天主教堂、关西街教堂、杨继盛祠堂、观音堂、大汲店戏楼、忠烈祠、慈禧行宫、刘守庙、清真西寺、东清真寺、清真女寺、城隍庙、关岳行宫、石家花园、协生印书局等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省保,504处市(县)保,1600余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有8万余件馆藏文物,凝古聚珍,是保定历史文化的积淀。
保定市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应该成为展示保定市文化的一个窗口,借助跨文化传播课程设计中的参观式学习,有助于保定市地方文化走向国际。
3.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保定的文化软实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格局的影响带动下,保定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下的区域范围内,北京、天津作为首都和直辖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实力,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城市,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其他城市中,保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从区域层面来看: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大部分位于海河平原。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历史,清为直隶总督署。保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保定市是对外开放城市。然而保定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却远远无法与北京、天津甚至也无法和石家庄相比。
跨文化传播的设立不仅有助于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的提升,也有助于中国学生提高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的敏感度。本人建议保定市可以定期举行“保定文化国际交流会”将保定的本土文化进行展示,同时邀请在保定学习的各国留学生的使领馆参加并展示他们国家的特色文化。通过这种文化交流的平台,保定丰富的文化成果,可以在许多国家产生一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保定的文化软实力。
4.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将成为保定国际交流的窗口
跨文化课程可以为保定打造一个国际交流、商贸往来的平台。河北大学的留学生来自60多个国家,这些学生与本国使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他们自身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有大学教师,有商业人士,有媒体人士等,他们对保定本土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人认为,如果保定市可以定期举行“保定文化国际交流会”,可以借此平台,在保定打造一个跨文化传播、交流、商贸的平台。这些在保定学习工作的留学生在回国的时候都希望能够购买一些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商品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而在保定,曲阳定瓷,安新苇编画,高阳纺织,雄县黑陶,曲阳石雕,涿州皮影,易水砚等都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个人认为,保定市丰富的地方文化可以借助跨文化传播打造一个“走出去”的平台:在每一年的毕业季,召开一个“保定文化国际交流会及文化产品展销会”,一方面对保定市的乡土艺术成果进行展销,另一方面邀请这些留学生所在国的使领馆参加,并展示其本国的艺术成果。这种交流会在丰富保定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在保定打造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助力保定市的国际化发展
六、总结
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中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分支,特别是在今天国家化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情况下,跨文化传播能力不仅是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地方文化国家化发展的路径,更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软实力的体现。跨文化传播课程对于许多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跨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立也就显得更加有必要有意义。(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59-02
潮剧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东南亚各国。其历史悠久,艺术积淀深厚,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艺术课题。然而,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触及的层面深,为此,本文将这一复杂系统工程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解读。
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对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一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更改认知系统,但又是一个智力支撑系统与动力之源系统。因为只有在理性上充分认识到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才会在正确的理性指导下做好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才能在传承与保护的具体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出色地完成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
潮剧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素有“南国奇葩”的美誉。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明中叶已形成,当时称‘潮调’,也叫‘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嘉靖年间已有剧本流传,现尚存有嘉靖刻本《荔镜记》,以及稍后出版的《摘锦潮调金花女》和《苏六娘》等剧本。潮剧属宋元南戏遗音,其声腔受弋、昆、汉等剧种的影响。音乐唱腔以联曲体为主,也吸收板胡腔体的上下句式,有一唱众和及帮腔的形式;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当地的大锣古音乐、庙堂音乐和民歌小调,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伴奏乐器中的低音‘深波’(一种独特的大锣),最具特色,善于表现低沉气氛、悲怨情绪。”[1]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大戏,各行当表演细腻生动、程式规范、技巧娴熟。其中,尤以旦、丑两行更为丰富。正旦又称“青衣”,潮剧俗称“乌衫”。潮谚有云:“小生拿折扇,花旦抛目箭,乌衫同汁嗒嗒滴。”
潮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存活于舞台上的生动例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更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还是联络世界各地潮汕人的文化纽带。民族文化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潮剧以其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含量与深厚的艺术积淀,以及较高的审美价值,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勿须赘述了。
二、传承与保护的具体性
对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二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具体性。
理性认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做好潮剧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也就是把传承与保护工作抓牢、抓全、抓细、抓紧、抓到底、抓到实处。要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指导,重在行动。
具体而言,潮剧的传承与保护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剧目的传承与保护
剧目是潮剧的载体和中心,也是潮剧的凭借和依托,没有剧目就没有潮剧。因此对剧目的传承与保护,是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一要务。潮剧剧目数百出,经过甄别筛选,传统的经典剧目与保留剧目也有数十出。例如《荔镜记》《苏六娘》《扫窗会》《芦林会》《辨木》《闹钗》《刺梁冀》《闹开封》《陈三五娘》等。这些剧目情节紧凑,立意高远、唱词文雅、文学价值很高;音乐唱腔优美动人、感人至深;人物形象丰满;表演艺术细腻典雅,程式规范。另有一些新编历史剧目,如《袁崇焕》《辞郎州》《文天祥》《大义状元》《月莲救母》《梅花公主》等。还有整理改编的一批剧目,如《石榴花》《节义夫妻》《钦差无旨》《乱世鸳鸯》《唐伯虎》《程咬金救薛仁贵》等。上述剧目均在传承与保护之列。
(二)剧本的传承与保护
剧本乃一剧之本,是剧目的“设计图纸”,即表演与导演的文本依据和基础。因此,对上述剧目的文学剧本,要收集整理齐全完备,并一律记录存档,录入电脑。
(三)音乐唱腔的传承与保护
音乐唱腔是潮剧的重要艺术元素,戏曲戏曲,无曲不成为戏。因此,要千方百计将所有传承与保护剧目的唱腔音乐收集整理齐全完备,一要以文字符号形式形成文本资料与曲谱;二要以音频与视频资料为参照,并一律录入电脑。
(四)对传承人的保护
潮剧有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的“潮剧”词条中,就提到谢大目、洪妙、姚璇秋、李有存四位;而在戏曲演员的人物词条中,又收入潮剧演员洪妙、郭石梅、姚璇秋三位名家。洪妙擅演老旦、女丑,唱腔圆润优美,做功细腻生动,自成一家,代表剧目有《辨本》《老少配》《包公会李后》《香罗帕》等,因在《辨本》中饰杨令婆尤为出色,故有“活令婆”之称。郭石梅擅演丑和老生,代表剧目有《程咬金》《李晤直》《金来清》《清官艳史》《秦德避雨》《荔镜记》《苏六娘》《辞郎州》《奸商马文明》等。姚璇秋擅演青衣,唱腔圆润清晰,做派稳重大方,代表剧目有《荔镜记》《苏六娘》《扫窗会》《辞郎州》《江姐》等。其中《荔镜记》《苏六娘》已摄成影片。如今她已八十岁高龄,仍健康矍铄。
三、传承与保护的实效性
对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三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实效性。
实效性即注重实际效果,不搞花架子,不玩花拳绣腿。以实际效果为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通过剧目排演进行人才培养
先后投入排练并演出的传统经典剧目有《陈三五娘》《苏六娘》《刘明珠》《换偶记》《王茂生进酒》《续荔镜记》等,由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和国家级传承人姚璇秋、方殿荣等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授,使传承工作与剧目生产相结合、新老相结合,收到良好的实效。
(二)成立专门的传承保护机构
为了做到组织落实,汕头市成立了专门的潮剧传承与保护机构,将原广东潮剧院院部及三个演出团体划转设立“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继续保留“广东潮剧院”的牌子,专门承担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三)加大演出力度
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民族音乐是世代劳动人民情感的抒发,是基于当时生活背景下的艺术写照,展示不同的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成为了民族情感的载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因此,民族音乐在民族团结中尤为重要。民族音乐的表达需要借助于民族特有的乐器,民族乐器的制作包含许多独特的技术成分,展示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灵感。民族音乐的差异还与不同民族音乐唱法有关,每种民族音乐都有不同的唱法,使得民族音乐有不同的形式和姿态。
民族音乐蕴藏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音乐共同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对于传承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精华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崇洋媚外”错误的教学理念,偏向流行文化、西化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必须加强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改正音乐教学中的错误理念,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给予民族音乐更多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落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纠正错误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充分认识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崇洋媚外”的教学理念,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外国音乐文化,吸取其精华,摒除其糟粕,适当地学习吸收外国文化。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要充分认识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创造学习民族音乐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初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营造民族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组织举办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展示活动,举办民族音乐会展出,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二)加强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需要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在聘请音乐教师时,要对教师音乐素养有个综合考核,要求有比较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有比较丰富的民族音乐教学经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需要特别注重音乐教师音乐教学的理念,考虑教师是否能在外来音乐文化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做好平衡,是否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能否使民族音乐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最后,学校要定时对音乐教师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培训和举办民族音乐教学经验交流会,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完善音乐课程设置
在现阶段初中教学课程中,大部分学校没有把传统民族音乐教学列入到教学任务中,使民族音乐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学校应该调整教学课程的安排,把民族音乐的教学补充到总体教学列表中,增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例如民族乐器学习、民族唱法学习、民族音乐欣赏等兴趣课程,增加民族音乐教学的时间和范畴。同时配备相应的民族音乐学习教材,减少枯燥的原理知识,增加创新的部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有较好的体验与感受。
(四)创新教学方式
作为彝族本土文化,毕摩文化有着独特、完整、活态的特点,成为了彝族原始宗教文化。
在毕摩文化中和谐成为其主旨。以 “万物有灵”为基本观点,崇尚自然、崇拜图腾尊敬祖先。在毕摩文化的理念中认为:世间的所有痛苦、疾病和灾难的存在都是由于阴间的魔鬼、大自然的神灵和社会的矛盾引起,正因如此毕摩文化将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作为社会环境的最高价值目标。
1、毕摩文化的现状
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即: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而且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三观,即为:三界观、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①在当今社会中,提倡和谐社会,因此毕摩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
毕摩文化的起源很早,在彝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早在彝族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毕摩了。毕摩文化的原创主体、信仰主体、传承主体都是彝族,没有严格的宗教组织制度和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以散乱的彝族家庭(家族)为单位自发举行,是一种全民信仰的宗教。②千百年以来,由于民族发展落后、地域封闭等各种原因,彝族人民一直延袭传承了古老的毕摩文化。在今天的现代文明时代,毕摩文化作为彝族群众的,仍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1.2在现代备受挑战的毕摩文化
然而在通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彝族本土文化也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在社会不断进入现代化的今天,彝族人民也不断步入了现代化,新媒介传媒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彝族的传统语言,传统的教育和生活生产模式都带来了很大的改观,这些改观中当然也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挑战。
就毕摩文化的现状而言,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不对其进行传承和开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毕摩文化就会面临严重的挑战,也就即将消失在众多的先进文化中。所以,重视毕摩文化,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开发,让民族的文化真正的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的追求。
2、凉山地区现存的毕摩文化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下辖17个县、市,总人口400多万,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从奴隶社会形态一步跨越千年之后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过渡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不仅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还是途中流下千古佳话的地方,更是现代重要的航天基地,因此,凉山地区有着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在解放前,长期形成的封闭的奴隶社会形态,于是便构成了凉山彝族文化中的既丰富灿烂又神秘、多样、唯一的文化属性。他的独特属性也就确定了它具有较高的社会保护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2.1走进大凉山
凉山彝族人民,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尽管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长期挑战和巨大冲击影响,由于在封闭极端的奴隶社会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在解放后,一步就从奴隶社会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却仍然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和最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凉山彝族文化具有着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性便也成为了彝族文化的古老悠久,丰富灿烂的亮点和特色。
2.2凉山彝族文化特色
在节日文化中,凉山彝族火把节被称作东方狂欢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长期与自然斗争的历史写照。传说,远古时候,天神恩体古兹因利益问题与民间的民众发生了纠纷,就放出很多害虫危害人间的庄稼,彝族人民奋起反抗,举着漫山遍野的火把焚烧害虫,取得了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就演变成了人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日。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的节目从最初单纯的打火把,演变成了如今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等丰富多彩的狂欢活动。
在凉山彝族的众多文化中,礼俗文化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最为独特的传统礼俗。彝人古老而饶有情趣的礼俗,是彝族文化又一独特的风景线,它反映了凉山彝族特定的历史传统和伦理道德观念。彝族的毕摩文化和彝族的婚、丧、嫁、娶等礼俗是联系在一起的。彝族的很多礼俗的举行都和毕摩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最特别是彝族丧葬礼仪和毕摩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彝族丧葬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祭祖大典,都是由彝区最为德高望重的毕摩来完成的。也是毕摩最为神圣,毕摩文化能在彝区继续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原因。
2.3神技惊人——独特的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沟通神、鬼、人的宗教桥梁。毕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传承了文字、绘画、文学,而且都有着一些特别的惊人的技能。比如说,颂念经文后,“舌添、脚踩通红的铧口、嘴叼百多斤重的羊转圈、让人见先祖” 等。④彝族的毕摩文化,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的对凉山彝族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呢?又怎样才能让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成为为现代社会建设服务的良好的精神精华,便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3、毕摩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毕摩文化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可以说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保持较为完整的、具有独特属性的民族文化。然而,现如今真正了解或者真正传承下去的地区和人却很少,这便让毕摩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困境。尤其是在凉山地区,这些年由于过度的重视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扭转这种局面便迫在眉睫了。
3.1凉山彝族毕摩文化开发中的弊端
首先没有认识到毕摩文化的重要性。在凉山彝族文化中,作为少数有着毕摩文化背景浓厚的区域,本应将珍贵的毕摩文化不断的传承、开发和利用,然而现如今看来,作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并没有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到不够,缺少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为什么没有像丽江、大理等成为众多人所了解的文化地区的首要原因。换言之,不过是政府缺少前瞻性,只顾眼前,没有意识到保护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机制死板,观念陈旧,使得本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了死板的墨守陈规。由于在观念意识上产生的巨大差距,在各地方虽然建设有文化馆等宣传文化的场所,但是大多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往往是上级安排些什么,下级就去执行些什么,没有丝毫新意,没有上面的安排,自然就什么都不做。说到底,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造成了这种文化困顿现象。一旦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这些文化馆将会成为开发宣传毕摩文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最大的弊端还是,想要发展就要先认清定位,不得不说,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便是在没有定位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走了背道而驰的路子。于是便造成了市场无序,布局无规划、品牌无意识的开发,这种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不但不能宣传民族文化,更有可能让真正的彝族的毕摩文化失去本土特色。
3.2毕摩文化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切实建立起“打造凉山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的统一认识,彻底改变那种“不愿提民族文化、怕提民族文化”的陈腐观念,以“越有民族性才越有世界性”的思想观念来前瞻性地认识我们带有古朴色彩的民族文化,来认识做大做强凉山旅游业中开发利用彝族毕摩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及时调整思路,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重新把打造彝族文化品牌这一认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班子、定政策、给足经费,为整合凉山旅游文化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其次,开发利用毕摩文化资源,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将毕摩文化特色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来寻求人、环境、文化三者最佳的结合方式。开发要做出个性,做出特色。在毕摩文化的独特性上下功夫,相信就会让民族特色也成为世界特色。又由于毕摩文化作为精品又具有独特的特殊属性,在宣传中其文化个性越鲜明、特色越突出,其文化含量就会越大,品位就会越高,便会更加具有吸引力。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于将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的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成为文化品牌。⑤我州的旅游业应注重文化品牌的运行机制,切实把资源上升为品牌,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精神来吸引海内外游客。
毕摩文化要保护,但应该在正确的倡导下合理开发,要把毕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发展。一种文化只有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价值,有自己的市场,这种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毕摩文化是现存较为稀缺、完整而典型的原生态彝族原始宗教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组成部分,同时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对正逐步走向衰落的毕摩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无疑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参考文献:
[1]张晴.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M].山东出版社, 2009.09
[2]刘心悦.彝族本土文化保护[M].江苏出版社,2010.10
[3]郭艳青.毕摩文化特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08
[4]徐洋.民族文化传承[M].江苏出版社,2009.11
[5]赵健.文化品牌效应[M].四川出版社,2011.06
注释:
① 张晴 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M]. 山东出版社, 2009.09
② 刘心悦 彝族本土文化保护 [M]. 江苏出版社, 2010.10
1 前言
戏剧的分类通常取决于地域性,所以从中可折射出某个地区的社会形态、民风民俗甚至经济发展状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戏剧的剧种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消亡。“抢救”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保护并传承戏剧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2 从现状看戏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21世纪初期,我国实现了从思想较为保守的农业国到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的工业国的转变。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这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这就让戏剧这种传统艺术的“市场”不断缩水。戏曲不仅在城市中销声匿迹,在乡村中都比较少见,许多剧种濒临绝迹。相关调查的结果表明,即使在山西这个“戏剧大省”,据统计,在1983年共有49个剧种。到2003年的时候,仅剩28个剧种。并且从2012年5月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剧种数量又减少了13个。仅仅一个省在二十几年间就有三十多个剧种消亡,全国的情况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保护戏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确迫在眉睫。
3 传统戏剧的传承保护
戏曲艺术是我国的国粹,充满了历史沉淀感和文化气息,地域性非常明显,可谓百家争鸣、丰富多彩。近年来,随着古琴、昆曲等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传统戏剧的保护工作也渐渐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然而正是由于戏剧艺术本身受到其多样性以及地域经济的不平衡性的局限,保护工作变得艰难而复杂。如何留住这些精髓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人死艺亡”的现象,是戏剧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3.1抓重点式的拨款予以匡扶
在我国众多剧中,其中不乏富有文化和历史双重价值的,出类拔萃的举重,例如川剧、秦腔、木偶戏、藏戏、梨园戏、昆曲、京剧等等,这些剧种无疑是代表性和典型性极强的主流剧目,一旦消亡,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非物质损失。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都应将这些剧目作为保护和传承的侧重点,并提升剧院本身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剧院不应只作为演出的场地存在于世,而更应该是相应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和此剧种的研究基地。只有这样,此剧种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发展、壮大,才能得到源头活水一般的新动力。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保障资金量。国家和政府在“匡扶”时应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宽松,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将其看作一个重点资助项目。它代表的是对所有艺术家和吸取热爱者的鼓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3.2做好“备份”工作
除外刚才所提到的“主流剧种”,还有一些剧种本身虽有一些艺术特点,或能折射出某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失价值,然而演出剧目少之又少。例如赛戏、目连戏、队戏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它们已很难被现代观众所接受,无法在观众里引起共鸣,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支撑,故而被自然淘汰。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现代观众不肯定其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就一并否定其的精神价值和研究价值。即使它们不能再被搬上舞台,国家和当地政府也应该下拨专款,将这些看似“不合时宜”的剧种的经典剧目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下来,并收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以供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这种“备份”能折射出此剧种曾经的辉煌。
3.3锦上添花,未雨绸缪
在众多剧种里,拔得头筹,最受现代观众欣赏甚至热爱的无疑是秀若无骨、婉转灵动的越剧、通俗诙谐、自然纯朴的黄梅戏、大鼓、以及铿锵有力,颇有气势的豫剧、晋剧等等。这些剧目有着观众多、演出繁荣的优势,有着蓬勃的生机和光明锦绣的发展前景,消逝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都较小,然而国家和政府更应树立未雨绸缪的意识,助其不断发展壮大。故而,国家和当地政府要不断开辟道路,使其走入演出市场。换而言之,就是多为其宣传造势,创造并不断优化演出条件。在给予适当补贴的条件下,让其“独立”,即让其用演出所得来做为自身完善的主要资金来源。推广优秀剧目,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剧院和剧团,对其授予“艺术传承、艺术创作的示范单位”,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4多排演经典剧目
要让一个剧种在受尽岁月洗礼之后还能被观众所接受、喜爱,使其经久不衰,则一定要让其和观众多“见面”。可见,多排烟经典的、代表性强的剧目非常重要。传统戏剧的保护单位一般都是剧团。所以,应该多排演经典剧目,并且重用传承人并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兴趣盎然,取得艺术影响的最大化。然而,一出经典剧目是否能恢复上演,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多少,并且一般都会花费大量资金。所以上级部门在拨款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所拨下的资金量最少也要能够支撑一出戏以上的费用,从而做到有备无患。并且地方部门也应予以支持,不能认为拨款只是中央财政的任务。毕竟,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并且,在恢复上演经典剧目之外,还应做好后续工作,即要将其整理并拍摄成影像资料,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地留存并不断普及。
3.5重视并保护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它如云一般飘忽,无依据可寻。戏曲能否被传承下去,演员是核心。因为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靠艺人的口传身教,此后才能取得“名师出高徒”的效果。虽然如今戏剧学校林立而存,然而也需要良好的师资。许多戏曲艺术家本身,也是优秀的教育家。例如元杂剧的奠基人珠帘秀培养出的赛帘秀、燕山秀等著名演员。她德艺双馨,后人为表钦佩和敬畏,将其称为“朱娘娘”。又如昆曲大家魏良辅、秦腔大家魏长生以及赫赫有名的京剧演员梅兰芳、谭鑫培等等。他们继承先人衣钵,将戏曲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是活生生的资源。
政府自身也看到了传承人对于保护戏曲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务院公布了两批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共777人。他们不仅“归属”于秦腔、豫剧、京剧、昆曲、越剧、评剧这样的“大剧种”,其中也不乏藏戏、傣剧、侗剧等少数民族剧种的传承人以及花灯、花鼓、秧歌这些民间小调的继承人,他们为保护戏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应重视并保护他们。给予可观补贴,敦促他们多收弟子,并且可将其派往相对应的剧团,担任总指导工作,做到“人尽其用”。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快节奏,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精神生活越发充实、娱乐活动也越发多样化。这种趋势从根本上加速了戏剧,尤其是一些“偏门”剧种的消亡,所以保护工作变得越发重要。文章提出了五点“保护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总之,欲让一个剧种经久不衰,其核心为“拨款”、“多排演”、“保护传承人”。毕竟,保护戏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政府或艺人单方面的努力,而应齐心携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波.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存在状态浅析――以甘肃省会宁县南门村徐川社眉户戏10年来演出情况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3):9-10
[2]刘新阳.京剧“唐派”艺术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思考[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让人们进行文化的熏陶,使人们的情感得以升华,让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民族音乐文化不重要,也没有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国家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音乐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是让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因此这也是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方式,[1]学校音乐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让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这是当前学校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
一、民族音乐文化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探讨
民族音乐文化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学校音乐教育在发展时应该以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寻找一种音乐作为基础资源。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而且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所以,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文化基础资源,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虽然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但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很多是表面化的存在,学生也没有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二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部分应是学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首先要去寻找一个载体,但是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却忽略了以学校作为载体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民族音乐文化大多会依赖于社会民间团体,或者是各地方音乐团体,而学校只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辅助手段,导致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该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部分,这样才可以让民族音乐文化快速而良好地发展。
二、对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的对策探讨
(一)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营造民族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环境。营造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环境是很重要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环境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指的是国家的政策支持,这点是大方向,也起着主导作用,[2]只有国家颁布了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这样各地方和学校才可以依据政策要求去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二是学校环境。学校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营造一个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学校环境也是很重要的,这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宣传,然后积极培训民族音乐教师,鼓励教师去学习民族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质量,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二)对民族音乐文化教材进行完善和整合。民族音乐文化的教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核心作用,只有合适的教材才可以让学生进行很好的学习。相关教育学者应该加快对教材的完善,对教材进行优化。对民族音乐文化教材进行选取时,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编写,因为各地区的音乐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更能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或者是根据一些研究成果去编写教材内容,这些成果都具有实际意义。总之,民族音乐文化应从多角度去选取,使民族音乐文化更加丰富,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三)师资队伍力量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密不可分,这方面学校应该首先让教师明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然后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3]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政府以及学校等部门都需要进行积极探索,让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
参考文献:
[1]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以给学习者创建一个立体空间,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效果和质量。此外,通过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从多个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使人们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内涵,挖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学科建设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重要性
(一)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
在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逐渐形成特殊文化结构的层次,已经变成学科建设下新型文化的体系。少数民族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一般是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弘扬与传承,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水平;国内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发扬需从基础舞蹈着手,加强少数名族文化的适应性,提高说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和当下社会建设间的适应性[1]。
(二)舞蹈文化的教育舞蹈文化间的联系
文化和文化传承间有着互相支持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在文化与文化传承的转变、发展与融汇过程中,渐渐形成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与舞蹈文化的教育之间的文化特点与文化性质比较一致,两者有独特文化底蕴与外部的环境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目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具有特定的情感空间、区域与文化环境,其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物,也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灵魂,两者共同形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体系,而且推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对文化传承质量有着改善作用。此外,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与舞蹈文化中,其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是目前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而舞蹈文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口传身教方式来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既可以加强学习者舞蹈姿态的娴熟度,又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舞蹈文化的内涵,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
二、学科建设下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策略
(一)对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进行拓展
我国少数民族比较多,民族的基数也比较大,各个民族间因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性等存在差异,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业各有特色。在少数民族的文化舞蹈传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合理分析舞蹈文化习俗信仰、文化背景与文化习俗,充分分析与控制舞蹈形态与肢体语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与内涵。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任务比较重、学习人数比较多,导致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学不能全面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选取优秀学习者,让这些优秀学习者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通过这种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水平。另外,学习者还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全方面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相关内容,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弘扬[2]。
(二)稳固舞蹈文化的教育平台
国内教育可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教育建设过程中,具有稳定教育的平台。教育平台也是教育措施与教育方法实施基础,其不仅会影响到教育实施的质量,而且会影响到教育体系的发展,逐渐变成教育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进行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拓展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全方面分析舞蹈文化的教育系统性、稳定性与规范性,同时针对舞蹈内容与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教育结构进行设计,进而形成教育框架。此外,教育者还要提高自身舞蹈文化的教育技能与水平,强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技巧,贯彻落实舞蹈文化的教育评估与教育重点,促进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发展与传承。
(三)强化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1.教育的内容应该典型、鲜明
在少数民舞蹈文化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严格的进行筛选,同时不断地丰富教育内容,确保舞蹈文化教育风格与文化传承的要求相符合,保证学习者可以真正参与教学体系的建设。
2.育价值和文化教育内容
教育者应用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拓展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整合性与创新性,提高学习者学习舞蹈文化的兴趣,在教育中充分应用“即兴创作、发散思维”的理念,提高学习者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舞蹈文化教学效果。
3.把学习者作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者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教育核心,充分应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效果。
三、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民族舞蹈文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开放性与民族性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会受社会发展影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且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会被大众潮流所同化,其一直秉持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保留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充分掌握民族文化精髓,帮助学习者理解民族文化底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传承
本土音乐是以本土文化为依托进行发展的,蕴含了本土文化的精髓,但是当前随着流行音乐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已经渐渐走向了没落。音乐教学中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延续以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对本土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学习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本土音乐文化。
一、本土音乐文化概述
本土音乐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由当地的文化引导发展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风格。本土音乐也是一种传统的音乐文化,一般都是经过较长历史在当地进行发展和传播的。本土音乐类似于方言,传播范围不广泛,一般都是口耳相传,在当地人的交流中逐渐进行演变,形成具有当地风俗特色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传承价值。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范畴,本土音乐文化是对本土地理环境、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当地风俗习惯的一种体现,是集合了当地人民智慧和感情的一种独有的文化表达方式。对于当地人们的语言、社会形态、民族交往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反应,本土音乐与其文化背景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现阶段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对于音乐的要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果将本土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行考察和开发,对于本土音乐的认识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教育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教育在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土音乐因为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传播范围普遍不是很广泛,影响范围有限。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相关的课程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本土音乐的学习,从而扩大本土音乐的传播范围。学校是文化传递的机构,只有通过教育进行传承才能肯定本土音乐的地位,为本土音乐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本土音乐,提升本土音乐的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三、本土音乐文化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一)确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现阶段各个国家都在关注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对本土音乐进行保护、传承和挖掘是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一步。在进行音乐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也要多元化,除了主流音乐以外,对于本土音乐也要添加进教材,让学生了解各种风格、各种文化背景的音乐,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氛围,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二)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我国现代音乐教学的模式基本是采用欧洲的体系模式进行,因此,我国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从未经过认真的研讨,本土音乐的文化价值也没有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构建本土音乐的课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留意艺术课程在教学中的位置,对本土音乐的教学安排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其次,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课程的安排密度要根据该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
(三)开设具有地域特点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在进行本土音乐的教学中,将音乐的教学与本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方言特色、添加一部分表演元素等促进本土音乐的教学。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了解,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为本土音乐的传承奠定文化基础。例如,在小学的音乐教学阶段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童谣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课间的广播中播放一些本土的音乐歌曲,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民族乐器,学习演奏民族乐器。
(四)加强民族音乐师资培养。本土音乐的教师资源比较稀缺,要想通过教育对本土音乐进行传承,就要加强对本土音乐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师范类高校中应该加强对本土音乐的教学,建立本土音乐师资培训基地,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教育部门要多关注本土音乐的教学,增加本土音乐教师的编制,吸引更多人学习本土音乐文化,同时也要调整本土音乐教师的待遇,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从而更好地进行本土音乐的教学和传承。
四、总结
本土音乐是我国地域文化的象征,通过音乐教学扩大本土音乐的影响。传承本土音乐文化,要从教育理念出发,开设本土音乐课程,建立本土音乐的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师资的培训,重视对本土音乐的教学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晓艳.刍议高校音乐教育对青海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