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23:36: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学信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调查结果
2.1信息素养及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调查对象的信息素养及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33.47%的临床医生听说过信息素养,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了解信息素养内涵,超过90%的认为信息素养对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很重要,参加信息检索或网上资源利用培训的临床医生仅占23.61%,听说过循证医学的占83.02%,知道循证医学内涵的为71.39%,认为临床医生有必要运用循证医学开展临床诊断治疗的达91.40%。74.69%的临床医生在调查前听说过医学信息资源,只有48.63%的临床医生了解医学信息资源的内涵,认为医学信息资源与临床工作关系非常密切的达84.74%,认为有必要及时了解临床实践最新信息的为93.83%。
2.2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及动因调查对象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及动因见表3。超过一半临床医生的信息获取依靠网上免费医学信息、学术会议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依靠医学教科书获取医学信息的达42.39%,依靠电子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定期科室专题学习的约占30%,为解决临床问题而获取医学信息的超过了90%,为回答病人咨询问题及跟踪学科前沿的占54.41%。
2.3医学信息需求调查对象的医学信息服务需求见表4。高达84.33%的临床医生愿意接受文献检索的能力培训,希望接受培训的方式以参加讲座和在线课堂为主;79.10%的临床医生希望有专门的机构提供系统、全面、准确、以全文为主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知识;59.33%的临床医生希望提供“全天”的知识产品服务形式;希望每周提供一次医学信息服务的临床医生比例为36.13%。
2.4医学信息服务费用支付意愿调查对象愿意支付医学信息服务费用的调查结果见表5。大部分医生愿意为医学信息服务支付一定费用,每年愿意支付少于100元者占一半以上,三级医院愿意支付的高年度费用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支付费用的方式以包年付费为主,其次为按次付费。
3分析及建议
2系统实现
本系统提供了一个可配置的工具,方便系统管理员进行医学主题词维护。系统管理员就可以运行系统爬虫,从互联网上爬取与主题相关的网页,建立索引,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新的网页加入到互联网中,同时已经保存并建立索引的网页也有可能被原始网站删除或修改,这就需要更新爬取,加入新的网页,处理失效的链接网页等。查全率和查准率是衡量搜索引擎质量的重要指标。查全率是检索出的相关网页数和爬取的所有网页数的比率。查准率是检索出的相关网页数与检索出的网页总数的比率。由于无法获得整个互联网的网页数,因此很难计算一个垂直搜索引擎的查全率,同时垂直搜索引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检索结果中含有更多与主题相关的网页,所以本系统只采用查准率来评价系统性能。本文所提到的改进对医学信息网站进行检索和显示的实例如图2所示。在图2中,先在检索框中输入“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在返回结果排在前面的页面中显示的关键字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而不是“脊髓”、“肌肉”、“萎缩症”等不能准确反映用户医学主题检索需求的关键词。
2、从教师角度看MOOC背景下医学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
MOOC背景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借鉴MOOC的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2.1提高教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认识为适应MOOC大潮的冲击和教育技术化程度的提高,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师要清醒认识到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MOOC,引导学生更新学习思路,培养其自主寻找学习资源及自主发展的能力,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教师主动学习新教育技术,及时将最新教育技术纳入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中,以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
2.2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教育能力MOOC背景下,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外文水平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学生的求知和认知的需要[7];要不断汲取新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接受再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可通过自学、进修、培训、函授、在职攻读学位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也可通过参与研究课题提供信息服务,提高研究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2.3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师的角色必须要由单纯的“教授”转变为教学信息的收集者、处理者和信息的转化者,要大量搜索和浏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和书籍,并将其制作成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小视频,跟踪学习者的互动学习,包括各学生与教学资料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可借鉴MOOC,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5-8]。教师创建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视频,学生基于网络化学习平台,预先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自学或通过讨论掌握信息检索知识点,再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由教师主导开展关键问题的研讨,安排相应的课程实践。
3、从学生角度看MOOC背景下医学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
3.1改变学习习惯在传统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3-7]。借鉴MOOC的开放性,可整合国内外高水平的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课程内容。学生还可依据兴趣或发展需求选修其他相关课程,以建构更加完整的医学信息检索知识体系。
3.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借助MOOC的交互性,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3.3鼓励相互辅导借鉴MOOC实践,可将所有学习医学信息检索课的学生同时设计为学习者和辅导者,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相互支持,让有经验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作为初学者的参考[9]。将学生随机分组,学习一段时间后,安排小组成员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将对信息的认识发送出去,实现信息的交流,并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1.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排序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编排一般是“平行结构”,但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串行结构”。认知的心理顺序和课程内容编排的顺序不一致,就会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编排是一种“串行结构”,这与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致的。课程内容可包含多个不同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可采用项目、案例、任务等不同的实现方式,通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串行次序实现[2]。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知识总量没有变化,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
因为可通过学习情境组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其中,每个学习情境的实现,必须采用“过程化”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照行动过程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按照项目组织的思想,将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内容划分成若干个项目,例如“配置计算机”、“电子报刊”、“单词默写表”和“患者信息查询”等,覆盖计算机系统组成、Word高级排版、Excel数据管理、PowerPoint汇报演示和新技术应用等知识块。对于“单词默写表”项目,可设计对应的功能要求:左侧灰色区域输入数据,右侧黑色框内显示结果(提取身份证号中的出生年月、成绩及成绩图形),见图1。该项目的工作过程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关键函数的选择图表的建立功能完善。这个工作过程打破了传统的Ex-cel电子表格的授课方式,突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58例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有35例,女患者有23例,年龄25~78岁;肝脓肿的直径为﹙4.5~12.5﹚cm;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其中左肝脓肿20例,右肝脓肿38例;单发脓肿40例,多发脓肿18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及右上腹痛,肝区叩击痛明显。随机把5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脓肿直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行剖腹切开引流术。
观察组:采用LOGIA3彩色超声引导显像,探头频率为3.5MHz。首先让患者取平卧位,对腹部进行常规的检查,然后重点观察肝脏情况,观察脓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壁的厚度、距离体表的深度以及周围血管与脏器之间的关系[2]。通常选择与脓肿部位最接近的部位进行穿刺,选取的穿刺针为锁骨下穿刺针,同时对进针深度进行测量,探头的角度要固定好。步骤:进行常规消毒,保持无菌状态,再铺上无菌巾,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用消毒后的探头实时显像监视引导下,同时患者处于屏气状态,立即把探针直入脓腔中,抽取脓液行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在取得药敏结果前,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若是直径﹤6的单发脓肿主要治疗方式为吸抽、冲洗注药为主;直径>6cm脓肿内的浓汁浓稠,先给予冲洗后引流为主。如果农业粘稠,可采用NacL溶液进行反复的冲洗,然后行吸抽,当浓汁抽吸干净后,适当在腹腔内注入一些抗生素,剂量不易过大,最后拔掉穿刺针。患者最好绝对卧床休息1~2d,使用5~8d抗生素,再复查B超,若是肝脓肿消失方可出院。
2、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全部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58例患者,有53例穿刺1次,4例穿刺2次,1例穿刺3次,平均每次抽吸出﹙15~480﹚ml。观察组不仅在体温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伤口小,治愈率高。
3、讨论
在30名患者当中,包括18名男性患者,12名女性患者,24岁到30岁的患者有7名,30岁到四十岁的患者有10名,四十岁到五十岁的患者有9名,50岁以上的患者有4名。其中有胃炎病史的有23名,病史大于9年的由10例,小于9年的有13例。
2 治疗方法
在对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方法与心理治疗的双重方法进行,现将具体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2.1 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方法
在中药上主要应用的是柴胡舒肝散。主要药材是:柴胡、陈皮、香附、白芍、枳壳等几味各10g。根据不同的并发症状,再辅以其他的药材,如在发病的过程中呕吐清水的患者,我们一般加入吴茱萸3g,胃局部有灼热感的患者,我们则加入了牡丹,黄连各10g,胃部疼痛严重的患者,我们加入蒲黄5g,五灵脂5g服用。
在西药的使用上,主要服用加舒氨西林3g,并在服用此药物的同时,口服珠得乐冲剂,硫糖铝冲剂等
2.2 心理治疗
对于任何病症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态度,都会加速病症康复的速度。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对于不少患者来说,糜烂性胃炎都是一种极为难以纠缠与康复的病症,而在病发之后,有的病人担心长时间康复不了,因而内心抑郁悲观,这样的情绪,反而会加重肝气,而肝气郁结,又会反过来加重病情。因此,在发病初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健康的态度,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在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治疗上虽然是作为物理治疗的辅助出现,但是因为以往对于这种治疗方法介绍的并不详细,因此,在此对于心理治疗有着更多的介绍。
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治疗主要在发病的初期,这个时期,患者一方面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在精神上,也会因为糜烂性胃炎的难以治愈而容易郁闷,压抑的情感。所以,心理治疗,首要的便是对患者进行细心地开导,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通过对自己病情,以及医生治疗方法的了解而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感,从而减轻患者的压抑郁闷的心理。
心理治疗的另一个阶段是在治疗的中期,这个治疗阶段,因为治疗的时间过程较长,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焦虑,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心理治疗,主要目的就是以平复患者因治疗时间长而产生的焦虑心态,使患者能够好好地配合治疗。主要方法是耐心的知道患者,讲解治疗过程的必要性,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够配合的完成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初期与中期两个阶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过程是伴随着整个物理治疗过程始终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是重要保持耐心,温和的态度,使患者获得一种温馨,安全的感觉。
3 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症状消失,经过胃镜检查,胃粘膜也由病变转为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整体30人当中,有23例彻底康复,6例明显好转,1例无效,治愈率达97%。
4 讨论
传统的临床研究,旨在重视诊疗期间某项指标的观察,如并发症发生情况、近期疗效比较等,却易忽视远期疗效的后期追踪。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定往往依靠表面、简单的指标或近期疗效(如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改变)等数据。然而事实上有些治疗方法虽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却经常造成预后恶化、病死率增加情况,只能达到指标效果内在问题还是无法根治。近10余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医师的行医模式将逐渐由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向客观临床最佳证据的循证医学过渡。
(1)根据患者体检情况确定检查项目
临床对疾病的控制或者保健目的,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患者那一项作为检测目标。根据患者的病例,体检情况,以及可以接受的费用标准,确定检查项目。另外,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一些医学可以论证并提供资料的项目进行检测。切不可以迎合患者,做出不科学的检测项目。
(2)制定预防措施
现代医疗保健中,疾病的预防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老年群体处于高发病症,对于预防群体性医疗事故必须高度重视。临床试验和实际的临床数据可以明显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老年群体中所占的高危比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的生活环境发生重大的改变,环境对于基因的变异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老年痴呆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循证医学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良好心态有助于老年痴呆病症的预防;同时,对有适应症的对象,严格控制饮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3)结合实际给出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儋证实践,去发现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摒弃效果差的治疗手段。根据儋证医学原理制定出具体的临床指南,医务人员根据指南提供医疗服务。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和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提出治疗问题,再根据具体要求确定治疗方案,这时,一方面不能一味摒弃患者的意愿,要对具体要求经过严格分析;另一方面,临床实践是否支持新的治疗方案也需要论证,切勿盲目执行。
(4)循证医学有助于预后判断
医学上很多疾病的预后都是没有具体的记录,或者记录不符合实际症状,循证医学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记录,对有效的方法记录,为下一次治疗打好基础。通常医疗人员根据循证医学原理,经过科学的分析,给出了一年内发病的概率。循证医学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在国家的医疗体系不是很完善医疗水平不是很到位的情况下,一方面要考虑到患者的经费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意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2.研究意义
循证医学原理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有关老年痴呆医疗保健的措施还不普及,还没有很多的经验可以积累。管理部门应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加强保健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从事干部医疗保健的医务人员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利用循证医学证据的能力。循证医学的运用,极大的改善了大学生的医疗保健状况,这为我们临床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极大提高医务人员的水平,对成体系的实施医疗保健措施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医疗保健水平提高的第一受益人还是患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保障。循证医学更注重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重视改善医患关系,使得病人与医生之间并非单纯的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医生在充分对患者的疾病及心理的了解之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病人需要在充分知情(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种类、费用、预后等)的情况下。对自己疾病的诊断、治疗做出选择,参与医生的医疗决策,有助于治疗效果。长远来看,这种医疗保健方式节约大量的医疗经费和医疗资源。同时也是为以后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时间安排等项目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背景
中医历代文献中并无老年性痴呆这一病名,而多散见于“癫疾”、“狂证”、“郁证”、“文痴”、“善忘”等病证中。近年来,治疗老年性痴呆运用针灸机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人发现针刺能使利用听觉刺激引起的条件相关脑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刘氏等则发现针刺可明显降低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同时针刺对脑血流图异常波幅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波幅差减少,流入时间延长。在近年来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中,对于其发病的具体机制并没有完全的明确,然而在老年痴呆症的症状的发生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基底前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在早期的主要表现为大脑后扣带皮层以及其内侧颞叶和定下小叶代谢下降,后扣带皮层以及海马与整个大脑区域联系减少也作为诊断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标记。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发病初期,患者伴随着大脑后部区域白质的损伤,其损失的分布以及相应功能出现的障碍是相符的,并且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弥漫张量成像的方法来分析,不过也有不少的研究发现,当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病的时候,患者体内的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会出现胶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前列腺E合酶微粒含量会出现上调的情况发生。然而,也有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可能还跟个体基因遗传易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β-内啡肽(β-endorphin)是由Li等首次通过动物实验从骆驼脑垂体分离并弄清其主要的化学结果的,直至近些年来,也有不少的研究中先后发现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以及分布于其附近区域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研究还发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分布于第3脑室管膜下层,室管膜上皮细胞之间,脑底软脑膜中,室周区,室旁核等。β-内啡肽不仅是内源性的镇痛物质,同时还是对人体应激的激素之一,它参与着机体的循环和呼吸系统等方面继发性应激损伤的过程,在剧烈急性的疼痛过程中,可以引起人体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增高。本次的研究主要通过使用免疫治疗的方法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治疗,并监测记录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变化对老年痴呆症临床作用及意义,证明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从而为今后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证据。
2.研究目的
中医学虽无老年痴呆病名,但早在《内经》中即对脑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组织的联系有较全面的论述。本次研究通过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对痴呆的大鼠进行治疗,并监测记录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变化对老年痴呆症临床作用及意义,证明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
3.研究方法
实验模型以患有痴呆症大鼠为研究对象,取其中78只雄性大鼠进行分组,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取39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均以致痴呆后作为治疗组,通过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对痴呆的大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中的大鼠不进行任何治疗工作,使其处于常态。观察两组大鼠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通过两个月进行持续性监测,记录两组人群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
4.技术路线及时间安排
有实验研究根据国际标准头针穴选取顶中线(MS5);额中线、额旁1-3线(MS1-MS4)(双侧);颞前线(MS10);颞后线(MS11);MS10及MS11均取病灶侧。然后将针沿头皮15-30o角斜刺进帽状腱膜下,进针深度3cm,得气后留针,在针柄上连接WQ-10C型多用电子穴位测定仪,密波变动频率200次/分,强度一般以病员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总计8周。结果:治疗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显效8例,有效3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8.3%。有研究采用四神聪、风池(双)、内关(双)为主穴,并随证配穴,髓海不足取绝骨、风府;肝肾亏虚取肝俞、肾俞、足三里;脾肾两亏取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心肝火盛取太冲、行间、侠溪、神门;痰浊阻窍取丰隆、中脘、足三里;气滞血瘀取血海、开四关,针刺得气后,连接上海产G6805电针治疗仪,施以连续波,频率为2-4次/秒,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研究时间大概为2-3年。结果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总有效率为83.87%。
有学者研究根据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老年性痴呆26例,总有效率为92.3%。具体方法取水沟、百会、大椎、风池、内关透外关、太溪、悬钟,其中水沟、内关透外关用提插强刺激手法,太溪、悬钟、大椎用捻转补法,风池、百会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出针后用艾条灸百会、大椎,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李氏[14]等取穴1)人中、四神聪、神庭、本神、足三里、太溪、悬钟;2)百会、大椎、命门、肝俞、肾俞毫针刺,用捻转和提插补法,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肢体穴位以艾炷直接灸为主,头部穴位以针刺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18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沈氏[15]等取神庭、合谷、神门、间使、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为主穴,并配合百会穴隔药饼灸,留针30分钟,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共治疗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结果:显效10例,占25%;有效24例,占50%;无效6例,占6%;提示针灸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提高及临床症状改善均有明显的作用(P<0.001-P<0.05)。
器材及药品:本次实验所采用的检验试剂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核医学中心提供的血浆β-Ep放免药盒(最小可检出3.0pmol/L,批内CV为6.8%)。实验过程严格按照其说明要求操作: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分别对两组实验模型患有痴呆症的大鼠进行针灸治疗,每天对大鼠进行针刺动作,主要的针刺部位为大鼠的命门穴,关元穴以及非穴;样本采集,对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患有痴呆症大鼠,均于上午9时左右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每次均采集1ml,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液标本的测定;监测方法,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对两组痴呆症的大鼠进行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监测的办法:固定每周分别进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监测并记录,治疗监测记录时间持续两个月。
统计学方法:两组试验所有数据分别采用SPSS.V13.0.医学统计学软件对进行统计,试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三、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对痴呆的大鼠进行治疗,并监测记录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变化对老年痴呆症临床作用及意义,证明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当患痴呆症大鼠的β-内啡肽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患痴呆症大鼠的β-内啡肽浓度水平,同时当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中的患痴呆症大鼠的病情有所减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推出,降低患痴呆症大鼠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痴呆症大鼠的病情,并可假设,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对老人痴呆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从中观察,没有经过治疗前,监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如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比较结果如果发现患有痴呆症的大鼠的治疗组其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中痴呆症的大鼠其血浆β-内啡肽浓度平均水平,就可以视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从临床主要表现上,治疗组的39只痴呆症大鼠的症状表现有所减轻,而没有经过中医针灸治疗的的39只痴呆症大鼠并未出现任何病情减轻的情况,同样可视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证明降低患痴呆症大鼠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痴呆症大鼠的病情,也
就是说,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可以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水平对老人痴呆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学方法:两组试验所有数据分别采用SPSS.V13.0.医学统计学软件对进行统计,试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四、防治措施
老年性痴呆症现在已成为老年人群中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如何防治老年性痴呆症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尤其重要。由于老年性痴呆症的病因还不是完全明了,但保护大脑血管,积极防治心身疾病是预防的关键。因此人们目前能做到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检查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近期有遗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做一些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已患上老年痴呆症。如已发生,便应实行一系列的早期治疗预防措施来延缓它的发展。合理饮食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应多食清淡的食物,蛋类、瘦肉、菌菇类,富含卵磷脂、维生索的食品,含镁的食品,碱性食品等,对改善大脑细胞营养和延缓大脑细胞衰老、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有明显的作用,对大脑的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此外,铝过量摄入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少用或不用铝锅。不沾烟酒,长期饮茶有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物疗法既切实可行,又简单有效。保护牙齿研究人员发现,青年时期缺牙不补,易患早老性痴呆症。健康人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残留牙齿数有明显的差别,而且患者开始缺牙的年龄比正常人小得多。另外,有力的咀嚼不仅能防止大脑老化,还能维护全身健康。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中风等都会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和病情恶化。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应及时治疗。此外女性补充雌激素也可以预防老年人痴呆症的发生。保持心情舒畅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广泛的情趣、善于社交等良好的心理特征。尽享天伦,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广交朋友培养广泛的爱好,如绘画、书法、写作、集邮等,既可锻练脑力、又可陶冶情操。听音乐对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想、丰富和改善情绪状态方面有明显的功效,有利于消除孤僻老人与周围环境的情绪和理智障碍,加强老年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我信心。
1.智力训练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患者记一些数字,从简单到复杂;亦可利用玩扑克牌、玩智力拼图、练书法等,以帮助患者扩大思维和增强记忆,从而延缓大脑的衰退,使老年人生活的更充实。
2.生活训练
计算机化病历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他设备[2]。电子病历的优点如下:完整的电子病历存储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查看,保证个人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通过网络,医师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获得患者的电子病历。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资料查询权限,从而保证了病历的安全性。授权用户在适当时间才能查看合适的病历。
此外,电子病历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医疗记录。论文通过与图像信息的整合,可提供实时医疗监控,药物剂量查询等多种功能。电子病历已成为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基础。
电子病历目前可大致分为单机电子病历和网上电子病历两种。网上电子病历的优点是采用了ASP服务器提供全球,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则由ASP供应商解决;缺点则是数据不在医师所工作的计算机上。
虽然医疗界投入巨资,电子病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3]。首先,病历数据的输入界面仍不够简单;其次,电子病历需要统一的医学用语标准。目前,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已制定出统一医学用语系统(unifiedmedicallanguagesystem,UMLS),这一系统包含了近一百万个术语描述医学概念。一旦该系统得以推广,将极大地促进全球医学用语的标准化。
二、医学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系统与其他工业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毕业论文不同的部门对信息的要求不同,这是对医学信息系统最大的挑战。例如,信息系统用户可分为基本用户和二级用户,基本用户包括医师和其他护理人员;二级用户则包括医疗保险公司、政府医疗保险机构等。不同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同,导致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解决不同的医疗管理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
信息系统包括实验测试系统、医疗设备订购与维护系统及影像图片存储与交换系统等,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信息网络中。对于特定的用户来说,前端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后端数据必须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
医学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患者关系管理系统(patientrelationshipmanage—ment,PRM)、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等|4J。ERP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其在医疗机构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将企业信息整合为一体(整合的数据库),所以各系统都提供一致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输入费用,并保证各系统得到完整、实时、一致的数据。其次,ERP系统可用来决策医疗设备订购、管理和维护,例如通过一个整合的数据库,根据病床的使用率,ERP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PRM是侧重于患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PRM记录患者生活习惯、个人病史、家庭病史以及过敏反应等,医院从而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PRM,患者也可向医院询问医疗方案。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管理上也日益重要,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降低成本,为医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医疗诊断的质量。Bresnahan[5]指出,上千种的服务、多种治疗方案以及相互关系使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复杂性推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上的使用,已远远超过其在银行业和零售业的应用范围。
三、医疗决策系统
医学实践最重要的是作出正确的医疗诊断,因此医学信息学将研究重点也放在决策系统上。硕士论文决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工具,而且需要理解医师如何利用推理知识作出医疗判断。
当前决策系统主要基于两种方法论:着重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以及侧重于逻辑推理的专家系统法。定量分析法产生于上世纪50和60年代,主要用于解决心脏疾病和异常疼痛等临床问题。早期系统以概率决策理论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最新的此类系统以美国Stanford大学PANDA项目最为著名[6]。PANDA项目使用了决策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胎儿期诊断,根据概率分析方法对胎儿期中的问题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专家系统法以逻辑推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最著名的第一代专家系统是MYCIN系统[7]。此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的医学知识不是包含于工具中,而是存储在规则中。第二代专家系统则以Asgaard系统最为成功[8]。系统大大扩展了MYCIN的功能,并补充了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其中包含了所有相关领域中的复杂知识。通过与数据库的连接,系统可自动提取带有时间标志的数据,而这种功能则使系统可针对某个患者作出特定阶段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另外通过反溯法可比较不同的医疗护理,并作出相应的质量报告。
四、影像信息学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随着数学、生物物理学和工程模型学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类学术会议侧重于影像,而忽视了信息学,导致医学影像信息学科发展缓慢。
直到近年,界面友好的医学影像数据库与二维、三维结构及可视化的结合将医学影像信息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于1990年的“可视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人体模拟图像,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各类解剖学教育软件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关于模型、摸拟及大型数字化图像搜索等一系列的信息学问题。同一时间开始的“人类大脑”项目则直接导致了大量关于大脑数据图谱登记、分ShanghaiMedJ,2004,VoI27,No9区等课题的开展。新的信息学、生物计量学、计算图像学的结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影像信息与模拟学的重要性。
现代影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图像传递标准、传递规则、医学术语、信息压缩、图像数据库索引及图像病例传递安全等。从“虚拟细胞”[9]到“虚拟人”[10],当前影像信息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个体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医学信息学面临着更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像信息的完整化需要更深层的科学、技术和医疗实践的结合,包括对二维和三维图像自动分区与注册的新技术;数据抽象与概括;图像数据库中生物多样性来解释群体图像数据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医学信息数据注释语言整合高级图像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等。
五、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随着宽带网进入千家万户,远距离传递诊断和患者管理信息成为可能,远程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网络电视和无线技术,使医师及患者能随时传递相应的医学相关信息,从而为远程医疗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远程医疗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现阶段只限于特定的人群。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图片和文字传输的介质,而且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英语论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医师不仅可以全球共享医学资源,而且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病例进行广泛的交流。例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医药在线(MEDLINE)数据库,其成员可查看、打印各类文献资料;医学网(CLINICWEB)则提供所有临床信息的索引,是医学界常用的搜索引擎。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一些身患相同病症人群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能,此类患者交流组织的形成有利于自我寻找最合适的治疗。
六、数据标准的重要性
电子病历和病案的大量应用、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使得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地膨胀。然而简单存储信息只是数据库的低端操作,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以及医学决策和知识的自动获取才是信息学研究的重点。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数据必须以特定的结构方式来存储。数据结构允许计算机轻易地传递符号和像素,并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然而,这种数据结构不是仅由输入来决定的,医护人员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数据标准,并为社会所公认。这一数据标准明确了数据库中存储的特殊符号所具有的涵义。其作用正如字典一样,起到咨询和定义的功能。数据标准又可分为文字标准和信息标准。
文字标准是指标准必须以文字形式表示,而不能以图像形式表达,国际上称为医疗数据系统,它包括一系列有特定涵义的单词。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医学和信息组织参与到此标准的制订中来。其中最著名的为美国病理协会制订的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标准SNOMED和英国健康中心制订的医学系统术语标准ReadCodes。
信息标准则同时定义文字和图像数据。当今最通用的信息标准称为HL7(HealthLevelSeven),也可称为标准卫生信息传输协议,其中又包括医学数字化图像和传递标准(DICOM)。HL7标准确定了数据库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和格式,涵盖了实验测试术语、药品设备采购术语、收费术语、出院转院术语及电子监护术语等,并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数据库的结构,利于患者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多种数据系统中传递。
DICOM可明确图像在数据流传递过程中压缩和加密的格式,并确定CT图像或B超图像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方式。
七、结语
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这一学科需要多领域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大力合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GreenesRA.ShortliffeEH.Medicalinformatics:anemerginga-cademicdisciplineandinstitutionalpriority.JAMA,1990,263:1114—1120.
2SteadWW.HalrlmondWE.Computer-basedmedicalrecords:thecenterpieceofTMRMDComput,1988,5:48—62.
3McDonaldCJThebarrierstoelectronicmedicalrecordsystemsandhowtoovercomethemJAmMedInformAssoc,1997,4:213—221.
4SiauK.Healthcareinformatics.IEEETransInfTechnolBiome-di.2003.7:1-7.
5BresnahanJ.Dataminging:adelicateoperationCIOMag(on-line).1997.
6OwensDK,ShachterRD,NeaseRF.Representationandanaly-sisofmedicaldecisionproblemswithinfluencediagrams.MedDecisiMaking,1997.17:241—262.
7YuVL,FaganLM,WraithSM,eta1.Antimicrobialselectionbyacomputer:Ablindedevaluationbyinfectiousdiseaseexperts.JAMA,1979,242:1279—1282.
与操作学习、反思学习、符号学习等其他学习形式相比,交往学习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使个体学习和发展超出个体经验和视野的局限,是促进人的社会性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推动个体自我意识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我国,流行的学习概念将学习等同于书本知识学习。这种学习概念在学习的主体上强调学习的个体性或独立性,在学习的对象上突出以书本知识为对象。事实上,人类的学习从来不是仅仅由学习者孤立、独自完成的,也不仅仅以书本知识为对象。随着信息社会的形成和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近年来,理论界对于学习问题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并以多维、开放的学习概念取代原来单一、封闭的学习概念。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诸如对话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共同体)等利用人际交往过程促进人类学习的交往学习的倡导。
2学生特征分析
(1)中职医学影像专业学制为3年,该部分内容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通过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医院信息化环境,较快进入实习角色。(2)该专业学生大部分住校,每人都有智能手机,班级建有QQ群,可随时上网学习;学校机房也提供上网学习条件;教室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可进行自主学习。(3)学生前期已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4)中职生普遍轻理论、重实践,对计算机课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差,很少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应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和激励措施。
3课前任务设计
3.1设计思想
(1)运用翻转课堂整体教学设计思想,将课前任务与课上活动相联系,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遵循“努力>正确、质量>数量”原则,例如,学生完成任务4,可免除本次理论测验。(2)课前任务设计遵循教学问题设计原则,例如,角色扮演、生活实例。(3)课堂任务设计遵循小组活动设计原则、及时检测与反馈原则及课堂活动高度结构化原则。
3.2教师提供资源
(1)文字版校本教材《医学信息技术》P154~156:岗位对接篇———项目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2)电子版校本教材《医学信息技术》P154~156:岗位对接篇———项目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电子版可通过班级QQ群或网盘下载)。(3)电子版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操作说明书,里面有详细的系统操作步骤。(4)教学视频“PACS工作流程”。(5)拓展资源:以PACS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视频信息。
3.3学生任务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计入平时考核成绩,满分10分。(1)学习文字版或电子版校本教材,掌握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口述并写出来。评价方式:教师课堂抽查,小组评分,1分。(2)认真阅读PACS操作说明书,为课上系统操作做准备。评价方式:课堂个人测验,4分。(3)观看“PACS工作流程”视频,口述并画出工作流程图。评价方式:教师抽查,小组评分,重点考查学生表达是否清晰、合乎逻辑,2分。(4)对照工作流程图,以患者身份到医院体验,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或叙述)工作流程,并找出与教材所示工作流程的区别。评价方式:此任务为附加题,完成者可免于理论测验。(5)简述PACS与HIS/RIS的关系。评价方式:教师抽查,小组评分,1分。(6)以PACS为关键词,上网检索相关视频和信息,了解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写出至少3个有用内容的标题并附链接地址,提前两天通过QQ反馈给教师。评价方式:教师评分,2分。
4课上任务设计
(1)内容热身(10分钟):教师检查任务6完成情况,并展示好的收集案例(学生介绍展示),给出学生评分,总分2分。(2)任务检查(20分钟):教师随机抽查小组长任务1~5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各组成员任务1~5完成情况。分项评分,总分4分。(3)及时教学(5分钟):教师评价学生任务1~5完成情况,对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说明(70%以上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统一讲解,否则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查找资料的途径解决)。(4)个人测验(10分钟):教师针对课前学习内容指定小组出题(选择、判断、填空共12题,每组出两题)并批改,巩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该活动不计分。(5)及时教学(5分钟):根据测验情况,教师将集中性(70%以上学生反映)问题、错题再次讲解。(6)个人测验与小组讨论(35分钟):结合任务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PACS的预约登记操作、患者列表界面操作、影像处理界面操作、图像接受操作、打印模板设计操作、查询统计操作等操作任务。个人自评与组员互评相结合,总分4分。(7)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演示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70%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概括总结。(8)机动时间(10分钟):用于处理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展示超时或小组活动延时等。(9)说明:该班级共32名学生,共分为6组(采取自由组合,教师协作分配),小组长由组员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