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9: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科研成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较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有知识产权的开发、取得、交易、使用和诉讼等方面的活动给个人或单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在我国,尤其是高校,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本较高,知识产权的所有人若对产权进行相关的处理,则需要支付相当高的经济成本以及相当长的时间成本。若要在我国申请相关的专利,申请的过程较为繁琐,而且每个过程都会花费一定的费用,另外,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审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专利的过高专利费用及过长申请时间抑制了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发明和创造的积极性。
3.知识产权权属不清知识产权控制的核心是权利人控制他人利用其成果的保护。在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环节中,激励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质量及转化进程。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专利权利归属于雇主,这不仅使得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专利归属于雇主,而且发明创新成果专利的申请人也是雇主。虽然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发明人也能享受到专利效益的分配权利,但是在实际中,各高校都在强调专利是归属于高校单位所有,而没用相应的激励制度以回应专利发明人。仅强调专利的归属权而不注重专利利益的分配权,其结果导致发明人将职务发明非职务化,以规避法律的约束,使得高校非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远高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造成重大发明少、专利的技术层次和实施率、高校职务发明比率都较低的现象。
二、对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1.政府层面(1)发展高校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事业。要想将大学生科技成果中的知识产权进行很好的转化,就要在高校中搭建相应的转化平台,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资产评估体系。有了这种评估系统,才能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2)加大专利保护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国企业赞助的高校科研经费比例很少,绝大多数经费是由政府赞助的,而且经费的额度也有限。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投入经费的额度已超过了3%,而我国的科研经费的比例不到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本质上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动力的保护,其结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是把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主要途径,使得科研成果的价值能够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专利保护的投入力度。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U.S. College Students' Affairs Graduate Project Programs Research
WANG Yin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Abstract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graduate course project for the American student affairs field trains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 ranking of six universities graduate program projects, curriculum, degree requirements and practice settings side, expec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America;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 graduate course
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从20世纪初发轫,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学生事务管理实践的发展,美国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事务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191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率先开设了第一套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课程。到2005年,根据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会的报告,全美已经有186所大学或学院设有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生课程项目,其中不乏马里兰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名校。这些研究生课程项目为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工作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人才。
本文对这些美国大学最好的一批“学生事务”研究生课程项目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其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入学标准、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位设置等方面,期望以美国培养学生事务专业人才的教育经验和特色,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人才的职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
1.1 课程标准
在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发展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和行业协会非常重视从事学生事务工作专门人才的职前培养。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学生人事协会制定了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生课程标准。在该协会带动下,出现了大量学生事务课程设置相关研究。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双重推动下,美国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CAS)于1986年出版了“CAS 学生服务和发展项目标准与指导原则”(CAS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Student Services/Development Programs, 简称CAS 标准),并每隔五年左右修订一次,迄今已经出版了第八版。该专业标准中包含一个硕士生准备教育的专业准则,规定了学生事务专业硕士生准备项目应该由三个部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组成。其中基础课程应由对学生事务管理产生影响的高等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文化和研究诸方面的基础课程组成,学生事务的历史与哲学课程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专业课程必须包括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它涵盖以下五个方面:(1)学生发展理论;(2)高校学生特征及大学对学生的影响;(3)个人与团组介入干预;(4)学生事务的组织管理;(5)评估与研究。督导实习标准要求学生事务专业的研究生参与至少300小时有督导的实习,实习包括至少两种截然不同的岗位体验,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接触学生事务工作,与他人或团队合作并获得以下三方面经验:(1)专业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2)员工的培训、咨询和督导;(3)管理的功能和过程验。这套课程标准作为CAS 学生服务和发展项目标准与指导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提供了基本的课程设置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培养目标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在CAS标准的总指导下设置的,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既符合CAS专业标准的要求,又体现了各校的具体情况和鲜明特色。连续多年蝉联全美大学学生事务专业排名第一的马里兰大学是从“学习成果”这个角度来定义其“高校学生人事”课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的,该校提出获得课程项目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应当在入职前具备六项职业能力:(1)在高等教育中定义学生事务工作的角色和职能;(2)理解研究工作对于职业的意义并且开展相关的初级研究;(3)识别影响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因素;(4)把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意义的职业实践;(5)发展多元文化能力以高效率和充满信心地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开展工作;(6)在个人、学生服务机构和组织承担项目评估、设计、执行等任务。佛罗里达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生人事”研究生课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简单明了,即“帮助研究生做好取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准备,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学生事务的领导者、学者和实践者”。佐治亚大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生课程项目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研究生获得在高等教育组织中与大学生一起工作时,应用人类发展、人际适应、团队领导、评估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3 开课院系和学位设置
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课程项目由不同的院系开设,大部分是设在教育类学院或系,也有设在心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不同的大学对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学位设置也各有特色,学位类型主要取决于课程内容、课程中包含的研究项目类型、统计学课程所占比例以及教育机构对不同类型硕士学位的要求等。一般来说设置的学位类型有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博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等。
美国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课程项目排名前列的六所大学开课院系、课程项目名称和授予学位情况如表1所示:
2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
2.1 招生与入学标准
以佐治亚大学为例,该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限定在20人左右,2012年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4岁,50%的学生是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另外50%的学生是从学生事务工作者中招收。该项目注重招收学生来源的多元化,其招收的研究生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地理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背景,具有不同的人生经历。课程项目鼓励申请者尽早开始申请,申请者既需要向佐治亚大学研究生院提交申请表格,也需要向该校教育学院提出申请。申请者需要提供GRE和TOFEL成绩、本科学校的成绩单、学习目的的陈述、简历和三封推荐信,该项目还强烈推荐申请者提供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出具的“个人潜力指数”评估结果(Personal Potential Index,PPI),以判断申请者“非认知的技能和个人核心品质”(noncognitive skills or core personal attributes)。
2.2 课程体系设置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课程项目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如前文所述,美国CAS制订了硕士生准备教育课程的专业准则,各大学在课程设置中都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规范,并结合学校和院系自身的特色,设置了课程计划。
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的“高等教育和学生事务”研究生课程项目围绕三个维度来设计其课程,这三个维度分别是:(1)所有该课程项目学生的必修课;(2)侧重于学生发展和学习或者组织行为和管理的专业选修课;(3)其它要求如调查研究、多元文化和基础课程。依照这三个维度,项目开设了学生事务概论、学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中的团体干预、高校学生发展实践、学生与环境相互关系、咨询导论等专业课,以及3个学时的多元文化必修课“高等教育中的多样性”,和6个学时的基础必修课“本校发展史”。此外修读该项目的学生还需要参加总共6个学时的专题研究,项目推荐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统计学背景和学位论文选题来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
2.3 专业实践与实习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课程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是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活动,由于CAS课程标准设计了督导实习部分,要求学生“参与至少300小时有督导的实习,实习包括至少两种截然不同的岗位体验。实习中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接触学生事务工作,与他人或团队合作并获得以下三方面经验:①专业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②员工的培训、咨询和督导;③管理的功能和过程验”,因此大学都根据此要求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实习实践部分。
督导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和短期实践课两种形式。实习(Internship)是指学校为学生为学生在校内学生事务部门或校外有合作关系的学生事务机构提供课余时间的非全职岗位。学校提供奖学金以代替学生所需杂费和住宿费或者直接减免学费,学校或者学生实习的岗位还会付给学生薪水。短期实践课(Practicum)课是除以上实习外再选修的短期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学生事务不同领域的工作内容,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体验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虽然在有些学校短期实践课不是必修的,但很多学校鼓励学生注册短期课。
弗罗里达大学等学校规定,专业实习实行“双导师制”,除了学校的导师以外,学生实习岗位也会配备一名实践导师,在每学期末实践导师需要对研究生的实习进行评估并出具书面的评价书。评价书由督导教师与实习生共同讨论,双方共同签字,复件交给任课教师和实习生本人,该评价成绩将计入督导实践课学分。完善的实习实践课程设计为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提供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机会,对他们今后正式入职学生事务岗位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3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综观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生课程项目,尤其是其中排名前列的高校的项目,充分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3.1 标准化和多样化的统一
标准化是指美国CAS制订统一的学生事务领域研究生课程标准,并根据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修订,确定基础课程领域、专业课程范围和实习实践要求,为各大学制定自己的课程计划提供了具有内在同一性的标准。而每所大学又根据自己的发展历史、院系情况等具体情况,围绕着课程标准设计了自己的课程项目,这样既保证了美国培养的学生事务领域研究生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又体现了不同背景和不同教育经历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也正是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体现。
3.2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学生事务是一个实践领域,然而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领域在长达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却非常注重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从经验走向了科学。该领域的从业人员通过成立专业协会、制订行业标准、发展课程标准、创办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等形式,不断推进着学生事务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整个行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又反过来推进了实践领域的进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在该领域研究生课程项目中,也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各大学该项目的课程设置中既有学生发展理论、高等教育的历史和哲学等理论课程,又有督导实习和实践等环节,为培养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学生事务领域优秀人才提供了很好的职前基础。
3.3 丰富的课程支持系统
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研究生课程不仅仅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和实习实践的机会,还为学生广义上的学习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支持系统,如美国两大专业协会美国大学学生人事联合会ACPA和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SPA的网站上有各种学生事务管理文件、调查报告、专业数据等,两大协会还每年组织年会,供学生事务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每所大学的图书馆都有大量丰富的学生事务领域的藏书和学术论文供研究生查阅。此外每所大学自身的学生事务工作部门也是极好的资源提供者,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研究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专业技能。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骨干专项“中美大学学生工作专业人才职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11JDSZ3024)成果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也成为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各大高校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人才资源建造的“北航科技园”,为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现实基础;还有部分大学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这一项目来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项目由上及下的推行情况却不太明朗;而对于绝大多数资金短缺、科技人才资源不乏的理工类高校来说,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的阶段,奖品也只是为学生素质拓展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因此现实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
1.2.1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则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2.2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企业。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才是发展之道。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得益者就是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2.3推进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的表现,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国家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受学校政策和自身经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下:
2.1大学生缺乏成果保护意识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规则相对简单的学校,对社会的复杂程度缺乏深刻认识,甚至缺乏必要的社会和法律常识,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极有可能丢失对成果的所有权。有的企业在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的过程中,趁机抢注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权,谋取经济利益。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2.2科技创新以获奖为目的,缺乏实用性
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不惜利用丰厚奖品来吸引学生。比如加素质拓展学分、获得荣誉证书、奖学金等,在这些物质诱惑的驱使下,很多学生的设计理念就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科技创新的目的渐渐不再是因为喜欢科技创新或是希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方便和服务人类,而是为取得最终的物质奖励而进行科技创新。目的的转变自然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理念,为获得丰厚奖品,科技创新便会局限在比赛规则的小框架里,从而缺乏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2.3科技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低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教育,对社会涉足不深,因此在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对市场的敏感度,甚至对自己研发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迷茫。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缺乏竞争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缺乏经济观念,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环保性能等实际问题考虑不够,造成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低,这也是很多企业不选择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科技成果缺乏转化渠道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究其原因,除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且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缺乏转化渠道。很多大学生为了使科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产生了一批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因为转化渠道不通畅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被废置,由此可见缺乏转化渠道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3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本文对高校、企业和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
3.1培养学生的成果保护意识
针对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提出了这一措施。从学校来看,在校内可以针对科技创新类的学生,在社团或者校内组建辅导讲座,为学生宣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这种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和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系统的成果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的知识,从而为保护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打下基础。
3.2高校和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为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创新类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为学生准确敏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及生产成本和企业所要求的环保性能有了概念,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大学生有暑假和寒假,针对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很多高校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和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同时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3.3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成果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受学校物质奖励的诱惑,所以大大降低了实用性,导致转化率极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没有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任何促进作用,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比如将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加入职称评定以及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老师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做出合理指导,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3.4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对接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专业对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及时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的进程,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遗憾”,因此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对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疏通。
3.5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申请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业与个人的捐助或赞助等形式,帮助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起步难的问题。其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储备力量,为科技创新型的大学生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最后,不断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免试直研、奖励和政策支持等多种渠道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6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
当前,学校科技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偏高,存在很大的体制障碍。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注重发展股份制科技企业,学校师生可创办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形式,鼓励师生走出校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
3.7成立科技创新成功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作为吸引和汇聚全国部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通过着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和运营工作;通过承担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转化中心要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效能建设管理、高起点运作发展,努力孕育最具竞争优势和活力的创新力量,以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配置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为地区开发开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0.引言
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基本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之一。各高等院校都已把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为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当今大学生已非零起点,在上大学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都或多或少有所掌握,但掌握程度有差异。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专业区别较大,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各异。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建设
1.1硬件设施情况
硬件设施是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保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韩国大学计算机课程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但在实验室管理及开放时间方面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专用的计算机教室较少,不能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②计算机清理和维护得不够及时,没有专门的机房管理人员;③计算机更新换代不及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④计算机机房课余开放时间少,学生自由上机机会不多。
1.2课程模块设置及要求
韩国西原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3个模块,分别为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Excel与PPT应用。其中,第1个模块为师范生必修模块,非师范类学生也可以选修该模块;其他2个模块均为必修内容,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在哪个学期学习。
师范生计算机应用模块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文字输入、PPT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模块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概要、Word文字处理等,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是期中成绩x 30%+期末成绩×30%+教师评价×40%。Excel与PPT应用模块内容包括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和PPT电子演示文稿制作,采用机房演示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是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40%+平时成绩×20%。
课程设置说明及要求:①课程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的情况下,学分不予认证。②学生在每节课上都使用自己ID填写出勤表和下载资料,课余时间出勤则无法认证。学生在第1~4周内可以选择和更改所上课程,第5周以后不能更改选定课程。③出勤率在70%以上,考试分数(4次平均分数)在50分以上的为合格。另外,第1周参加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全部记录下来。④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30%。考试形式是在线考试。⑤考试成绩从教育中心公布并下发。⑥若考试目录中标注考试成绩“无效”,那么教育中心会在公告牌上填写补考概要。⑦初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可在考试后一周申请补考。另外,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无条件参加考试,若不参加考试就没有补考机会。⑧除节假日外,因个人原因缺勤的学生不能得到认证。⑨学生上课后需在科目评价单上填写自己的名字,没有填写则默认为缺勤。每周的缺勤名单会出现在公告牌上,缺勤者需在一周内向教师解释原因。
1.3课程开设情况
3个模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均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选择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的有6个班级,选择其他课程模块的有2个班级,学生可以根据上课时间以及任课教授自由选择班级。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还可以看出1个问题: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模块2个班级的学生上限人数均为200人,但实际申请人数却分别为416人和312人,申请人数远远超过上限人数;电子表格与演示文稿课程模块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上限人数为300人,申请人数却分别达到400人和353人。师范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模块的情况稍好一些,人数刚好或者稍微超出。
2.各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
2.1学生对课时和教学方式的态度
通过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笔者发现一半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课程安排时间为每周2~3节,近1/3的学生认为每周2节以下比较适宜,10%的学生接受每周3~5节的课程安排,其余学生则认为每周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多于5节。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38%的学生认为应该是理论与上机相结合,8%的学生认为仅需要理论课,21%的学生认为应该只是单一的上机操作而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33%的学生表示有待了解。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看,理想的教学方式应是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而赞成这种教学方式的人数在调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一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2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1)对计算机软硬件及规章制度的建议。
①希望增加和增强计算机性能和功能;②免费使用计算机;③能定期清理机房的计算机,包括键盘、鼠标等;④更改计算机使用事项与程序,方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⑤开放计算机实验室,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真知。
2)关于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建议。
①尽量将复杂的知识问题简单化;②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一的情况合理安排座次,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③上课人数应以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及教师的管理范围为标准,适当减少课堂人数;④针对希望尽快学习课程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考虑开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晚间课程及假期课程;⑤增加实践课程,而不仅仅是布置利用计算机完成的作业;⑥适当增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教学内容,同时多给计算机初学者一些指导;⑦在课堂内容中增加关于职业计算机的知识;⑧适当增加单节课时。
2.3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为了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学生对特定计算机基础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划分为5个程度,通过对没有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学新生和学习了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非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得到图l所示的新生和非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数据。
从图1中可以看出,非新生与新生相比,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很大进步,进步较大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电子邮件的使用、制作演示文稿、文字处理和制作电子表格等方面。
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韩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不足,相应支持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是硬件方面的问题,学生所反映的硬件设施不足、计算机教室不够开放等问题都是制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计算机教育。同时,计算机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也显示了学校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重视程度。
教师需完善教学软件和硬件,为教学创设条件。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有情境性,都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环境对于学习本身至关重要。若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硬件支持。
2)缺乏专业针对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每个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任何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该课程,但是该课程教学缺乏专业针对性,导致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给予相应指导,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结合本校不同专业讲解相应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
3)学生的基础水平差距较大。
从调查反馈情况看,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前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能力差距较大。针对该情况,教师可事先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将课程设置为不同层次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要学习的模块。每个模块课程的开设班级数根据事先统计情况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及时间,这与学校统一安排相比更加灵活。
4)课程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还不认同。随着新教学方式的不断出现,这种教学方式也可能会被淘汰,但是其作为现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却没有被广泛采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不断探讨研究和推广新的教学方式,将更有效的新教学方式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方法。现今网络技术发达,计算机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外扩展,如开展网络教学和将教师的教学视频上传网络等,可以供学生在校外学习,同时也可以让更多非本校学生及普通大众受惠。教育的目的是惠施大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开始,将教育从学校上升至整个网络。美国的耶鲁等大学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并且已经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立体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理论、实践、课堂、课外和社会上得到全面体验。
另外,一般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采用的方式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其实,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方式: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发展规律。
4.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乃至生活和工作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从韩国西原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其课程的选修模块设置、考核和教学方式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一些突出的问题还需我们思考并积极探索,如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增加而提高,几乎没有学生会拆装计算机,很少有学生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没有课程专门指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洪涛,林春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87.
[2]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8):4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6000506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把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研究型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领头羊”,不断加快建设通识课程、提升实施质量的步伐,通过借鉴海内外著名高校的通识课程实践经验,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在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持续地探讨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策略。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研究者较注重对国外通识教育历史以及通识教育理论的介绍与研究,而较少对国内大学通识课程的实施成效进行实证性的调查研究。然而,通识课程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作为教育的直接对象――学生,他们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情况如何?通识课程的学习是否促进了学生课程满意度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些有关现有通识课程实施效果的问题亟需作出解答,以便“对症下药”,形成改善方略。
1研究设计
1.1研究框架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借助美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估领域的著名学者亚历山大?阿斯汀(Alexander W.Astin)的“学习投入” (learning involvement,亦可称为学习参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他认为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那么学生的收获就会越大,“学习投入”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习投入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层级、水平和质量[1]。基于此,本文将沿着如下两条脉络进行研究。
首先,对于学习结果的分类,阿斯汀指出,学习结果应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术能力等属于认知层面,而学生的满意度是学生对所受教育的一种反馈,归属于情感层面的学习结果,忽视情感结果的评估项目是不完整的[2]。因此,本研究将从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和学生能力发展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
其次,根据阿斯汀提出的IEO模型,在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结果(如目前的能力水平),而且还应当同时把学生初始的状态(如初始能力水平)纳入到考量范围之中,考察学生的能力增值状况(valueadded situation),这是因为学生的输入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所接受的环境和经历,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如果不考虑(即在统计学意义上为“不控制”)学生初始状态的千差万别,分析得出的环境对学习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其实并没有足够强健的解释力[3]。因此,本研究将学生的性别、年级、学科、初始能力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研究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净”影响。但是,在考察“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这一结果变量时,本研究不将相应的满意度初始值纳入到初始变量之中,因为已有诸多研究证实了“满意度的结果状态几乎不会受到初始满意度的影响”[4]。
综上所述,本文将主要研究如下两大问题:(1)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现状如何并探讨其影响因素;(2)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对学习结果(包括满意度和能力发展)的作用如何?
陆云吕林海
第6期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
教学研究2015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南京大学作为案例高校。南京大学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明确提出“创建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研究型大学。从2009年以来,学校探索并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精心打造了400余门以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为核心的批判性思维体系课程,多次召开了全校性的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系列研讨会,并陆续采取了各种举措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改进实践效果,如集中“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创新“通识课堂教学模式”、加大“通识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等。南京大学通识课程建设旨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促进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但这一系列通识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本科生对通识课程学习投入情况如何?通识课程的学习究竟有没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切实的研究和证据加以探究。
本研究的调查依托于南京大学所参加的大型国际调查项目“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简称SERU调查)而展开。调查采用网络普查的方式,在数据筛选之后,共获得有效样本3799个。其中,男生占49.5%,女生占50.5%;低年级学生占33.3%,高年级占66.7%;人文学科的学生占17.0%,社会学科占20.8%,自然科学占32.1%,工程技术占26.3%,医学占3.8%。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利用SPSS 18.0对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来看,研究中除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外,还使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则用于探究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和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对本科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此外,在定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也进一步进行访谈调查,以获得更加深入的解释性数据。
1.4研究工具和相关变量说明 本研究采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开发的SERU调查问卷,该问卷是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设计的,旨在了解本科生就读期间的体验与质量状况,内容涉及学习参与、学业目标、信息技术经历、全球化体验等多个方面。
SERU问卷汉化版的第三部分为南京大学的特定调查模块,包括了学生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真实投入情况以及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问卷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本研究分别以“我在通识课程学习上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和“我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两个调查项得分来衡量学生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投入度,用5点量表的计分方式,从非常小、比较小、一般到比较大、非常大,分别记1~5分。问卷中设计的通识课程满意度指标包括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水平”、“课程的管理”等课程实施方面的评价和对通识课程整体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均采用6点量表的方式计分,从1~6分分别代表很不满意、不满意、较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
中文版SERU调酥兴涉及的通用性的能力指标包含“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清晰有效的写作能力”、“阅读和理解学术资料的能力”等20个题项,每个题项均要求答题者分别回答“刚入学时的水平”和“目前的水平”。水平的等级依次为“非常差”、“差”、“一般”、“好”、“很好”、“优秀”,按照“1”、“2”、“3”、“4”、“5”、“6”进行数据编码。为了使所研究的指标简单化,笔者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刚入学时的水平”和“目前的水平”这两组数据进行共通因子的提取和分析,经过多轮的探索和反复剔除在各个因子维度上负荷都不高的调查项,最终提取了两组数据的共通因子结构,所得结果与查特曼的研究较为一致,因此在查特曼对因子命名的基础上,将本研究中两组数据的3个共通因子命名为: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对个人、文化与社会的认知与理解能力[5]。三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超过了0.7,说明能力发展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2研究分析
2.1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总体状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科生在通识课程学习投入上的得分低于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投入。有77.4%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投入了“比较大”和“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而只有24.2%的学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上投入了“比较大”和“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其均值处于比较小和一般之间。总体来看,本科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投入度较低。
表1南京大学本科生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上的
学习投入情况人数最
小
值最
大
值均值
(N)标准差
(SD)选择“比较大”
和“非常大”的
比例之和(%)通识课程学习投入37991.005.002.95740.8853624.2专业课程学习投入37991.005.003.98920.8156277.42.2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南京大学在通识课程建设上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并配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为什么本科生的通识课程投入度不高?本研究将从个人和学校通识课程实施两个方面来探讨原因,将学生性别、年级、对通识课程的兴趣等个人因素和学校通识课程实施的各方面因素分别纳入回归分析。
表2中模型1分析了个体因素对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从回归方程的R2值可以看到,个体因素能够解释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方差中的35.8%。性别对本科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影响,男生的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均对通识课程的投入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2中的模型2综合分析了个人因素和学校通识课程因素对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从中可见,在模型1中对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的个体因素,在模型2中仍具有显著影响。在学校通识课程实施方面,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识课程所用的教材和通识课程的管理均对本科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表2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自变量因变量: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投入程度模型1Betat值模型2Betat值个人
因素性别(男=1,女=0)年级(低年级=1,高年级=0)学科分类(大文=1,大理=0)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0.0513.597***-0.020-1.4930.0100.7110.28615.510***0.36319.688***0.0574.204***-0.017-1.3300.0070.4950.26014.219***0.34419.295***学校
通识
课程
因素学校对通识课程的宣传和告知通识课程的整体目标设计通识课程的结构与体系的架构通识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识课教师的教学投入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识课程内容安排通识课程的各种资源支持(网站、讲座、图书资源等)通识课程所用的教材通识课程的管理(咨询、指导、改进建议的采纳等)――――――――――――――――――――-0.028-1.432-0.003-0.1190.0030.1480.1044.780***-0.042-1.8490.1778.232***-0.045-1.9670.0291.5610.0985.079***0.1034.993***df (Total)36983698F值(p值)412.974,p< 0.001173.036, p< 0.001决定系数R20.3580.411DurbinWatson值1.8331.760注:1. *p< 0.05,**p< 0.01,***p< 0.001;2.大文科指人文、社会、艺术等学科;大理科指自然、工程、医学、农学等学科,下同。2.3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度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3.3通识课程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南京大学实施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9]。几乎所有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认为,通识课程的学习促进了自己能力的提高,如,学会了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开阔了学术视野、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个人素养。这些效果与南京大学的一系列努力措施密不可分,如推动大量“名师”走进本科生课堂,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倡师生共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善于反思的意识和精神等等。应当说,这些理念、做法和经验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通识课程未来的发展而言,笔者认为,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等等,都是值得考量和改进的重要之处。
参考文献
[1] 吕林海,郑钟昊.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术经历满意度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3,(1):3442.
[2] ASTIN A W.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1:6162.
[3] 吕林海,郑钟昊.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技术经历:现状及效果的探析――基于南京大学和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J].远程教育杂志,2013,(5):1222.
[4] ASTIN A W.What Matters in College?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ompany,2001:277.
[5] CHATMAN S.Factor structur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2011 SERU/UCUES Questionnaire Core[Z].working paper,CSH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11.
[6] BIGGS J B.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 What the Student does[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17.
[7] KUH G D.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J].Change,2001,33(3):1017.
[8] 龚放.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J].江苏高教,2012,(1):14.
[9]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要求[EB/OL].(20150523)[20150513].http://jw.nju.edu.cn/jwoldweb/661/menu663.html.
Pres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engagement of general
curriculum and its effect on learning results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of Nanjing University
LU Yun,LV Linhai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于2011年6月14日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专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提出了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并提出了四点教学内容:“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此外,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育部建议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为主。可见教育部对于大学生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的教学非常重视,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是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性健康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逐渐普及,学者们也相继对该领域做了各项分析研究,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问题上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状况方面的调查研究;二是对大学生产生的一些性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及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等;三是讨论高校应该怎样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性健康类课程以及如何构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模式等等;四是重点研究女大学生婚恋观、生命孕育观以及性安全意识等;另外还有一些较少的研究,如大学生婚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态度、大学生婚恋观、医学类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观念等等。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大学生性健康和恋爱心理类课程在高校中的授课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所涉及,本研究正是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类课程的内容和开设方式上的争论很大,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褒贬不一。本研究选择了在全国高校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教师中较具代表性的方刚博士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得出一个对该课程教学效果定量分析的结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教师和领导当中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目前方刚老师对该课程现有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课堂讨论和学生意见的发表相对较少。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对待这门课程以及对待老师的授课方式态度不同,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态度表现出差异性。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选修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共166人,其中男生50人,占总数的30.12%,女生116人,占总数的69.88%。在这166名同学中,心理专业学生共有7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56人;非心理专业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6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法由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以全国选修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的所有同学为研究对象,所以本次调查以选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方刚博士开设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1.2.2 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了解学生对待本课程以及老师授课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次问卷的设计者是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胡涌老师及他的部分研究生;问卷的目的是旨在了解和调查当代大学生性别观念和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问卷的形式是由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及学生基本情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共25题(其中3个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开放式问题有2题,学生基本情况分别是年级、性别和专业的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6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 SPSS软件分析法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 17.0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频数分析并且添加了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效果更直观的了解一些选项题体现出的学生态度的大致情况;其次对于一些选项题采用做交叉表的方法分别以专业为变量比较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不同态度的差异性,再以性别为变量比较男生和女生态度不同的差异性;第三运用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以及男生和女生在选择每道题时是否有差异,应该说明的是,由于选择学习此课程的同学中,男女比例以及心理专业与非心理专业的比例不是一比一,因此会产生一点分析误差,但是不影响整体的调查研究结果。
1.2.4 访谈法通过对一些学生的个别交流和访谈,了解学生们对待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客观的看法以及对待老师授课方式的评价和建议,从而反映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后产生的教育效果。
其他非此专业的老师如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严耕教授在课堂上调查学生对于方刚老师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认可度,能够间接反映出同学们的意见和各种态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1-0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过控专业”)的前身是“化工机械专业”,这是在化工部化工机械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前提下,教育部于1998年3月正式批准更名的。在此后的十几年内,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人数需求逐年增长。本校过控专业前景较好,于2008年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由2个班增至4个班。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尤为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毕竟,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过控专业在以后的人才培养中更应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拥有科研能力和持续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是巨大的宝藏。而过控专业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由于过控专业有其特殊的学科特点,人们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而忽视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对过控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过控专业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积极主动融入科研能力、创新力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突出创新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科研实践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有专业工程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还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创造力及与他人协作能力。
一、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现状
就过控专业而言,目前大学生的自主科研和创新能力较差。本专业强调的是培养强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之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设计与创新能力;但是真正要达到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还需要全方位的分析和多方面的努力。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和创新毅力。虽然有部分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目标不明确。第二,多数的大学生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不够专注,逐步丧失了创新的兴趣。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缺乏实际的行动。
二、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1.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过控专业的特殊性,它有着广泛的学科交叉、融合。但设置的课程过于冗余,不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过控专业的特色,毕业生没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2.实验设备不完备。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脱离实践的理论永远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由于资金等原因的限制,实验设备不完备,学生通常不能完整的进行实验研究,因此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3.缺少科研创新氛围。现在的高校利益化过于严重,学术氛围比较浮躁,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而且由于缺少专门的场地和指导老师,一般的学生自主组织的科研活动难以进行下去。
4.评价机制缺乏针对性。评价机制不能过针对性地反应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就导致教学难以因材施教,难以改进教学工作;不能及时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创新水平状况,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难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改进。
三、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建设合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过控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热力学、过程工程原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应以当前和未来该专业人才培养前途为突破口,以提高过控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根本导向,合理建设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2.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专业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校内平台,应积极发挥其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作用。逐步加强和完善过控专业课程实验室建设,同时调整、改革专业课程实验内容,开发和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以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这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3.科研创新氛围。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将创新思维转换为创新成果。举办创新思维训练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骨干。创新网站建设,建立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大学生创新网。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的科技创新由理论变为实践提供物质保障。创新组织科研活动,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4.评价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定期抽样测评和网络自测自评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测评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四、过控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展望
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是社会发展、创新人才短缺之需,是社会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是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明智选择,还是高校广大教师实现教学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实施和推进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将会遇到多方面的压力,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因此,要在正确的政策导向下,以人为本,改变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为本,才能树立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
1.教学方面的创新:首先结合本校实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其次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引入课堂教学;第三,将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引进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卓越计划目标要求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2.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目的是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改变人才培养的状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是人才培养体制和科技开发体制的一种突破。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和兄弟学院的实践经验,更应根据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客观实际,灵活自主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标准,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标准并进行模块化处理,完善过控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4.改革压抑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及创新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教学自,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平等、自由,动态的对话师生关系,这些因素的和谐统一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提高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这项系统工程,目前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虽然已经出现可喜局面,正在走向良性发展,但是发展极不平衡,各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另外,此项工程与实践相结合,接受实践的考验也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而应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广大师生的齐心协力下,确保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在不久的未来能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蓉.美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对深圳教育的启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8):30-33.
[2]陈晓华,崔琳.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教育探索,2010,(3):94-96.
[3]唐景莉,万玉凤.中外大学校长纵论高教“变革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05-06.
[4]周济.育人为本协同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3.
[5]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34-03
引言
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人们常常将此归结为扩招所致,而忽视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存在着的另一种现象: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很多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愿出高薪却招聘不到满意的毕业生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此,有学者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即学生的可雇佣性欠缺。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脱节,考核方法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往往造成学生“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不可否认,学生的专业成绩对就业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可雇佣性[2]。
我国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经验与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和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育过程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方式手段更新缓慢、高素质师资缺乏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就业难的状况[3]。因此,当前我们的学生培养,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和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体系,为学生开设系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课程,把就业的素质教育和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教育贯穿到大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即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系统的就业素质教育的研究和规划,探索可雇佣性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两者互动的具体做法。对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其两者互动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索研究,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可雇佣性及其构成
可雇佣性就是在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个体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可雇佣性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并且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4]。普遍意义上的可雇佣性是指雇员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者说是雇员获取保持目前岗位、在企业内部转岗、在外部劳动力市场能够有效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可雇佣性则可理解为:是大学生基于有效就业所必须具有的社会适应性,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这种技能与雇佣者需求的适应程度。综合各种看法,可以认为,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可以看出,可雇佣性不是一种结果,不仅仅表现为找到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可雇佣性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将可雇佣性转化为可操作的就业技能,国外学者将其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是约科和奈特(Yorke, M. and Knight, P.T., 2006)提出的USEM模型,模型中提出的可雇佣性由四个部分构成:(1)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2)技能(Skills),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3)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即对自己的看法及个性品质,主要表现为自信心;(4)元认知(Meta-cognition),包括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自我意识和在行动中或之后的反思能力。
二、可雇佣性融入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途径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可雇佣能力的二个重要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就可雇佣性而言,并不存在一种通行的适合于所有院校的通用模式。但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来看,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要素建设等三个方面来开发和提高。
(一) 将可雇佣性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途径的核心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可雇佣性融入全部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课堂互动、第二课堂教学,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一,要将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将可雇佣性技能训练融入到教学内容,在具体知识的学习中通过一定方法和形式获得可雇佣性技能的提升,要将该学科和其他关联的学科联系起来,也要将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联系起来。第二,探索课堂教学中可雇用性技能开发的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可雇用性技能训练,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的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体意识。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可雇用技能开发为基础,对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第三,分层次、升级式归类教学内容。将不同课程进行分类,确定出各类课程重点培养技能;将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和归类,再设计具体提升可雇佣性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将教学内容和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结合起来。第四,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是提高可雇佣能力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尤其是选修课)邀请业界高管人员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提供可行性意见,或者直接参与到课程设置讨论中来。按照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安排部分内容由企业雇主、企业高管人员进行讲授,但校企合作课堂教学需注意外请讲座与教学内容相关性太少的问题。确定与企业合作教学内容,进而探寻企业或雇主参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的良好合作模式,在课堂上将书本知识和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使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相匹配,形成课程教学有机整体和充满活力。当然,也可以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便积累提高可雇佣能力的课堂教学素材。
(二)将可雇佣性融入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提高可雇佣性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服务于社会,就不能采用封闭的办学模式,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积累经验。这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要多采用案例法和演示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实战或模拟实战,来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可雇佣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手段包括校内的课程实验、案例课堂教学、课程作业、毕业论文与设计、社团活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等,以及校外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这些手段,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及实习工作;努力探索并形成“强化技能训练—理论教学实践—综合运用培养”的分层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实践、实习为载体,突出可雇佣性技能训练。
三、提高可雇佣性技能开发有效性措施
(一)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地方性高校必须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采取一切措施,从整体上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如通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二要扩大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院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三要组建一支“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拓宽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
(二)将可雇佣性技能分层次,制定阶段性升级式培养方案
可雇佣性技能可分为核心技能、基本技能、高层次技能三个层次,其中核心技能指人际关系、管理思维能力,保证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技能、核心要素,需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基本技能是大学生需具备的基础能力,是高层次技能得以提升的基础,主要指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高层次技能主要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然后,进行专业化研究,在实际考核中,要根据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性质,对实践技能考核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量化的考核标准。
(三)引导学生自觉建立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
建立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本身就是对可雇佣性技能的锻炼。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进行有目的的锻炼,充分为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建立个人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形成可雇佣性技能评价体系,便于进行人才培养质量方案调整。
(四)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意识
通过职业生涯干预,帮助大学生及早意识到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学习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掌握具体的求职方法。在这些过程中,大学生未来雇主(各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的评价标准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依据,因而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的关键点。据此,可以设计出适合在此校大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干预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生涯干预,帮助大学生尽早主动地参与培养、提升自身的可雇佣能力。
四、可雇佣性能力培养实例研究——以河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学校坚持“研究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办学定位。旅游学系是该校实现校地互动较为突出的院系之一,拥有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河南大学旅游学系始终把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一)建立校地合作互动机制,做实可雇佣性培养平台
为克服提高可雇佣性人才培养面临的实习基地、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科研及学生实践活动经费等缺位要素困难,河南大学旅游学系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积极利用各类外部资源,建立了校企、校政合作的互动机制。构建多种社会服务平台,例如,河南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河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河南旅游研究咨询中心、河南旅游管理服务培训基地等。注重社会服务制度化建设,精心选拔,科学整合,组建旅游管理决策咨询服务团队;完善聘请兼职兼课教师制度,创建灵活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政策;建立校企、校政互动合作渠道。
(二)构建特色实践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良性互动
一方面,完善“阶梯式”校外实习体系。河南大学旅游学系校外实习体系定位是“了解行业、熟悉管理、服务组织”,把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融入到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校外实习规划体系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自主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认知实习包括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旅游组织认知等环节,一般安排在低年级进行。专业实习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理解。自主实习是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寒假、暑假等时间,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性实习,与校外实习体系相适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体系。通过旅游学系与学生个人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去,在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考察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构建校内多层次实验体系。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设置各类实验室,满足师生落实试验、实践环节的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旅游学系建立了数字虚拟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场景模拟实验室等,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走进了社会实际,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有序地获得知识、单项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素质与旅游管理专业竞争力。
(三)以专业性学生社团为载体,深化可雇佣性能力培养
河南大学旅游学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学生第二课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先后成立了校园导游协会、旅游自愿者协会、旅游创新协会、旅游创业联盟等多个专业性社团,并根据专业社团的特征有选择地配备了相关的指导教师。从2005年开始,以专业性社团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创建品牌专业性活动,每学期开展4—5个专业性活动。单一专业性活动为一个专业量身定制,多层次专业性活动注重旅游管理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专业性活动又吸引校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使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实习、就业相结合,不断延伸学生社团活动。专业性社团活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河南大学导游协会2006获得团中央颁发的“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称号,旅游协会的“甲骨文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 “创业之星”十强称号。
结语
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的衡量标准也由学历变成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这种转变要求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应做出全新的调整。当然,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环境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高校在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各自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我们要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优势,基于可雇佣性技能进行培养开发,进一步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化开发路径,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成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66-72.
[2] 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21-127.
[3] 牟临杉.关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52-58.
[4] Ward, R. and Atlay, M. et al.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Employability [J]. York:2006,(14):236-237.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LI Feng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与信息传播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不远万里,出国留学深造,以
>> 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美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研究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英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特点与思考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图论课程的探讨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 研究生专业科普系列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研究 海外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究 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思考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应用结合的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EB/OL].
[3] deljpn.ec.europa.eu/relation/showpage_en_relations.academic.erasmus.php[EB/OL].
[4] webct.anglia.ac.uk/webct/public/home.pl[EB/OL].
[5] 史万兵,侯雪莲. 英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及其启示[J]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32(8).
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都面临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农业高校更是普遍存在无法培养更多质量高、专业技术扎实的农业创新人才也是因为教学资源问题。高校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而高校科研成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 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曾芳芳认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适合农业发展需要,激发更多大学生、研究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积极投身国家农业的建设中,而农业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是农业高校和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地编入教材,转化为教师的知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这不仅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而且还增加了教学资源的数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还是有相当多的问题存在,我们要通过探索和研究解决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把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及创新性。
一、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就目前课题、论文和成果数量仍然是高校科研成果实力的评价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导致科研导向出现偏差。因此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与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而是更注重个人发展,只满足于撰写论文,职称晋级、找项目、选课题,做科研等,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一方面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更多的是靠讲台及简单或低质量的实验等,缺乏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资源,另一方面,只重视科研成果的获得及评奖等,为评职称或获得科研项目就是最大愿望, 至于科研成果能不能得到应用与转化,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则很少关心考虑,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在农业高校科研成果的活动中,农业高校的专业教师及相关科研人员一般重视项目新颖性与学术水平,导致科研人员思想上的偏差,大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因科研人员与教师比较“重论文与成果,轻实用与效益”的科研立项的新颖性的现象 ,而学生的教学资源非常缺乏,导致农业高校培养人才面临的教学资源不足,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无法应对社会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问题正困扰着许多农业高校。
二、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表现的基本特点为教学型,适用性和学术性。所有的高校科研成果都是需要科研人员和教师对专业相结合而发展成系统研究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它的新知识学术价值分为不同的层次,农业高校科研成果价值主要表现在人才专业的培养上和实际生产上,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高校一直在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的教师应把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自己的毕生追求。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都有一种荣誉感,都希望自己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得认可,也希望自己的成就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然而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转化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我国农业高校这块的教学资源严重的缺乏,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质量的降低,造成现今专业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难以在社会生存,这对农业大国的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个学校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相互结合而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策建议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一项产业,农业高校是我国重点培养的教育主体,在贯彻实施农业教学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了师资质量的,也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好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科教与实践中,对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校已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而且根据不断演进和扩充,发展为集教学与科研,全面开展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性工作。
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教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个涉及较广的系统性工作,要有效而全面的促进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先于学校教师中达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基础上要有个认识,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着眼,去完善农业技术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是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三是与科研人员长期对农业研究工作的条件,通过他们完成研究规划的任务同时,其中一部分工作有学生设计并运作,让学生再现一个研究规划的过程,最后经过教师的点评与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这样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也让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进课堂的教学。
通过组织各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种实践,运用多种形式及方法促进成果在教学资源方面的真正转化。
四、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创新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是研究人员、教师根据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产生的结论或观点,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它是结合了专业或学科的情况实行创新的研究,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于学科专业形成其特色,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利于学生学习到广泛的知识。学校安排有关教师撰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典型案例汇编》,实现教学的创新。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里,教师不仅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创新研究传授给学生,改善了知识层次的结构,扩大了知识面,也不会造成教学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流失,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创新,探索,拓宽思维和知识面,丰富教学资源,利于创新农业人才的培养。
农业高校应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一个实质性的政策,开发专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构,积极创新,不仅引导教师的积极性,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自身的教学相结合,推动学生的创新,让学生的资源广泛,专业人才培养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带动教师的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五、结语
目前很多农业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没有采取激励机制,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专业人士研究,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相同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很显然要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一般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的关系,相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有着显著的相关联。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提升专业水平与学科,从而培养了专业人才的质量提升。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必须解决。第一,高校教师注重教学,注重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第二,教师对科研成果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第三,教学资源短缺,应与科研机构及科研团队相结合,相互促进。创新教学资源;第四,要摆脱传统的思路,只有创新思路,这样学生不会跟不上时代脚步,也不会造成社会的人才缺失;第五,农业高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芳芳,朱朝枝,张雪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J].理论观察,2012年第5期.
[2] 高明伦.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