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9: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数学研究方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小学;数学;渗透思想;教学方法;探讨
一、数学思想渗透教学概述
所谓数学思想,指的就是对数学方法内容的一种认识,它既是一种升华了的数学观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指导思想。数学方法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手段的总和,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进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它们的抽象程度不同,数学方法倾向于实践性,数学思想是相应的数学方法的升华,方法是外显的,思想是内敛的,但是二者的区分在实际并不是太明显,因此常被综合在一起称之为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积累更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的相应措施
(一)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数学思想
在数学的教学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里,都有相应的数学思想蕴藏其中,要想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在教材中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且还要对实际的教学环节充分把握,充分地利用好相应的教学活动,将数学思想在恰当的教学环节里渗透给学生。在小学教材中,在填数和图的教学中渗透着函数的思想,在数的计算和识数的教学中也蕴藏着集合的思想,等等,不胜枚举。小学的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非常多,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将这些数学思想挖掘出来,并渗透给学生,同时还要详细地了解考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把握好教学实际,提升数学思想渗透的效率,同时也就提升了实际教学的效率。
(二)抓好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时机
在小学的数学教材中,公式、概念等都是明确给出的,但是数学思想却是隐藏在这些数学知识里,并没有明确标识,同时其分布也非常零散。所以,诚如上文所讲,在数学思想挖掘出来之后,怎样渗透,在什么时候渗透,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考察的。要选择好教学时机,恰当地进行思想地渗透,不能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要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地状态下掌握数学思想,并使其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开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环节的布置认真对待,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地渗透数学教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成功率。
(三)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教师在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结束之后,还要让学生对这种思想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过只是这种思想上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要让学生讲数学思想方法应用在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认识数学思想,在认识中学习,在学习中认识。要将强学生对数学思想应用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
(四)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
要想真正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更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了解。这样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反思,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最终领悟数学思想的关键过程。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反思,这样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另外,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同的内容也可能隐含着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一个数学思想方法还隐含在不同的数学知识当中,所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反思,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广泛实用性,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要对学生渗透一些基础的数学思想,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学科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更能够提升综合的数学素养,在实践活动中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上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一些措施进行相关的论述,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探索[J].学周刊,2011年25期
小学数学中隐含着很多数学思想方法,比如,集合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等。在数学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掌握这些方法,进而运用好这些思想方法,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在教学设计中深入挖掘数学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把课程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列出来,参考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着这些思想方法设定合理的教学情境。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数学思想的渗透,并根据课本上的例子举一反三。例如,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教材中列举了三种植树的情况,分别是:一端种树、两端种树、两端都不种树。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会发现,这个问题涉及了数形结合思想,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属性结合的思想角度出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比如,有两根蜡烛,一根长8厘米,另一根长6厘米。把两根都燃掉同样长的一部分后,短的一根剩下的长度是长的一根剩下的3/5。每段燃掉多少厘米?
这样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数学课堂上从这些思想方法出发设计问题,把这些方法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时刻强调这些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认真学习和思考就会很快理解数学概念,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高深一点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比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在此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进行引导,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通过对比它们的计算式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又由于正方体的每个表面积都相等,因此可以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简便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对其中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并鼓励他们亲身体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教学和学习两方面的效果。又如,小学二年级“倍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利用粉笔进行“摆一摆、说一说”游戏,在第一行教师可以摆出1根粉笔,第二行摆出2根粉笔,然后问学生,老师要在第三行摆几根粉笔。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要摆出三个粉笔,这时教师可以摆出四根粉笔,再摆出八根粉笔,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粉笔个数之间的关系,慢慢培养出学生对倍数的概念认识。
三、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递进特征,特别是在复习的时候,小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目标更加集中,视线的焦点始终在教师身上,这正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候。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专题训练,把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同类型题进行集中讲解,强化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符号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解方程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习惯上用x表示未知数,让学生用x去解方程。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只有x才能够代表未知数,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a或者b来代替x,强化学生对符号思想方法的认识。又如,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这种数学教学方法用得比较多,这种思想方法可以大致笼统地说成是追击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就是一个典型,因此,在讲解追击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反复说明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画图,只要把追击问题的关系在图中表示出来,那么这道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总之,尽管新课标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不小的阻力。一方面,教师不认为小学生应该知道、了解这种思想,另一方面,数学课堂的评价体系中对此也没有硬性的要求,这就导致教师还是按照课本去讲课,忽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从自身做起,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方法,并将这些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讲课的过程中,时刻要体现这些思想,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地渗透数学思想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促进老师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数学思想有效地渗透到学生头脑中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手段。本文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重要意义
1.数学思想是教材的基础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对于教材与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思想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小学生当前学习的数学知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动脑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能够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以及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一方面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等都比较活跃;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小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广,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老师也会招架不住。但是老师在教学中将数学思想进行有机渗透,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教学现状
1.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作用不重视
在大部分的数学课堂中,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不到位,更不用说对数学思想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另外,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是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要内容,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对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几乎不会涉及,而针对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的重要作用的关注程度也不够,因此就容易忽视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不明确
当前的大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对数学思想的运用都不到位,对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方法更是比较陌生,这些现象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老师不会借助科学的数学思维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系统学习与掌握。
3.数学思想指导方法的使用不当
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利用数学思想加以正确的指导。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师都只是将一些指导思想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对于其中的原理则不太理解,因为老师没有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与情况进行积极的指导,造成数学指导方式出现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有效方法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数学思想
作为数学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对教材进行仔细钻研,对于教材的使用方式进行创新,并且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而且通过几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将数学思想通过课堂的活动科学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课时,首先在备课之前就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分析教材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对数对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老师可以列举动物园景区的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两把尺子画方格,使知识的呈现得以动态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方格的列与行可以进行延长与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通过探索知识的产生与形成来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讲解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在为学生分析知识的形成与发生中,将数学思想有机渗透其中,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与分析的同时掌握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例如,教学“重叠”的问题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排队的问题,某学生从前往后数是第五个、从后面往前数也是第五个,求这一队共有几个学生。然后老师通过指导学生画图,借助图示使学生明白重叠的含义,并且积极地渗透集合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集合的数学思想潜移默化的感知。
3.课堂回顾环节概括总结数学思想
对于一节课的总结与回顾环节,老师可以恰当地利用这一环节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对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带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分割为长方形,再依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老师在总结过程中将这种“转化思想”积极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
总之,以数学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为依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合理的数学思想渗透,能够促进老师对数学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数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应该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分类的思想方法
分类的思想方法就是将所研究的数学问题看作是一个整体,并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针对每个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法。分类思想是数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思想,对于数学学习而言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对复杂数学问题的分类,可以直接看出研究对象的属性,进而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将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样就可以直接看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2.转化的思想方法
转化的思想方法就是采用动态的方式对待数学问题,将一些比较复杂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转为为简单的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原问题的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也可以被称之为划归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比较广泛,无论是代数学习还是几何学习都会涉及转化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一,采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可以让学生将新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第二,采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学学科主要研究的就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同一事物两种不同的数学表达方式,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将抽象思维和具体物象结合起来考虑的一种方法,更加能体现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思维模式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一方面可以利用图形直观可见的特点将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代数模式化的特点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归纳的思想方法
归纳的思想方法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将其中非本质的要素舍去,获得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并将其归纳概括出来。归纳的思想方法就是对事物推理的过程,归纳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归纳,另一种不完全归纳。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一般都是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思想方法。采用归纳的思想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第一,重点强调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介绍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感受其中存在的数学思想。可能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并不能将其概括为数学思想,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第二,反思数学知识学习过程,让数学思想明晰化。在讲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时已经让学生感悟了数学思想,通过反思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变得更加明晰化,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第三,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时无法充分理解数学知识,而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对于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解决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尹红娜.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Z2) .
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新课改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占据着教学的核心地位的人从教师转变成了学生,教师的职责也从最初的教授变为引导,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由此可见,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在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与变革。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使用,使课堂内容得到丰富,学生对于数学兴趣得以激发的同时,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且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新课改标准下教学方法面临的创新要求
1.与实际加以联系
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实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目的。数学这门课程,具备极强的实际应用性,教室不能仅依据于教材内容,较为枯燥地灌输给学生知识,其需要巧妙利用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结合,使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
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中,已经明确教学目标的工作做了进一步强调,并在此基础上需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若要完善这一目标,则需要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还需依据学生自身的可塑性以及个人习惯对学生德育水平加以培养。
3.使学生创造力得到提升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逻辑性是数学知识内容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可以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开发。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对各学生特点进行有效把握,进而实现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使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最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完整掌握。
二、新课改标准下创新教学方法的分析
1.对数学知识的特点进行把握,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最为重要的阶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于各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在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皆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在数学教学内容中极为不同的兴趣点。由此可见,太过笼统的教学易使部分学生无法与班级整体水平保持同步,该现象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此一来,就应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有效结合数学知识和学生个人的兴趣与能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2.对新型教学方式进行掌握,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
伴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科学技术,教师将多媒体应用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极易被他人行为所影响。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在授课时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将会给学生的理解能力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进而在教学的效果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形象、直观与有趣是多媒体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小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对多媒体进行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兴趣的同时,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较好的理解与掌握。
3.使学生数学兴趣进一步激发
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取决于其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数学这一课程极为抽象,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其出现厌学的情w。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授数学知识时,结合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特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4.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在新课改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在小学教学中引起教师的关注,而教师自身的职责则从教授转变为引导。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本质上进行改变,通过启发性教学方式的使用,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且使其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教师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并且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于新课改的标准之下。小学数学教学较大地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思维发展,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对自身素养进行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校本素材体系构建
为达到“利用学校自身及周边资源,开发‘位置与方向’教学素材,以应用于学校教学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本土化改造目标,根据“改肉不剔骨” “创新不排旧” “简约不简单”三大原则,我们对课程目标、人教版教材、瓯实小自身及周边资源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构建了素材开发总体框架图(如下表)。
二、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素材开发的内容设计
以上述开发的校本素材体系为基础,我们分“用四面八方确定位置”“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三大模块进行内容设计。分述如下:
(一)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进行 “用四面八方确定位置”本土化改造
“用四面八方确定位置”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核心句式是“A在B的x方向”,包括“辨认方向”“用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三部分内容。我们的做法是:
1.利用“校园平面图”进行“辨认方向”的教学。
根据课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的要求,原教材以“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为素材进行了组编。但据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调查发现,虽然北京天安门学生人人熟知,然而去过的仅占4%,熟知旁边建筑的学生更是近乎于零。
于是,我们摒弃天安门情境,开发了以学生熟悉的,每周晨会时都能看到的“司令台”为观测中心的校园平面图。校园平面图以瓯实小建筑三维图为蓝本,配以学生站在司令台面朝初升太阳的形象,进行 “辨认东西南北”的教学,达成该课时的教学目标。
2.利用“教室平面图”进行“用方位图描述物置”的教学。
根据课标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要求,原教材以虚拟的“学生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小峰小娟生活的环境”两个情境为素材进行了组编。
我们则在此环节中,以本校教室布局与操场上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游戏 “跳格子图”为基础,设计了“讲台、黑板报、走廊、花园分别在教室的那个方向”“小明在操场上的格子图里,向东方跳3格,再向北方跳2格,会跳到什么位置”两个练习,前者作为基础练习素材,后者作为发展练习素材,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习并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3.利用“校园方位图”进行“行走路线”的教学。
根据课标“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的要求,原教材采用了虚拟的小区情境,以“去少年宫怎么走?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两个问题来实现教学。
我们则摒弃教材中的方案,利用学生在校园里走动、出操及上体育课经常行走的路线来开发素材。如在校园方位图中呈现学生出操行走路线图,让学生描述起来毫不费力,不仅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科学合理。
对于学生而言,视角范围内的是感受最形象也是最深刻的。因此,身边的教室、身边的游戏、身边的校园的是组织教学的最好素材。
(二)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进行“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本土化改造
“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 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核心句式是“A在B 的东偏北x°方向上,距离m米”,包括“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用方向加距离的方位图画法” 以及“相对位置的判断”三部分内容。我们的做法如下。
1.开发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施教区方位图”来组织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要求,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定向越野比赛”的情境素材。然而,南方学生对“定向越野比赛”的情境知晓率近乎为零。
针对如此不合实际的情境,我们开发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施教区方位图”来组织教学。该图用网上三维图为蓝本,以学校为中心,标出学生生活的梧田街村、大堡底村等六村位置,并抽象出方向、角度、距离三大要素(图1)。
该图可以进行“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的三个关键知识点的应用:一是辨别方向。利用大堡底村、霞王村都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制作“北偏西”――“西偏北”的知识点辨析图(图2)。二是辨别角度。利用大堡底村、梧田街村都在北偏西方向,制作表示同一个方向则需要加角度的辨析图(图3)。三是训练句式。利用其中的一个地点,训练句式。如“林村在学校的东偏北20度方向,距离1100米”。
2.利用“学校现实建筑与规划建筑位置”,进行“方位图的画法”教学。
原教材虽然在此内容安排了学校示意图的形式,但实际内容与我校不符。我们改良教材编排的内容,以瓯实小现实建筑图为新课教学素材,以未来规划图来为练习巩固素材。
如“以未来规划图”为素材的练习设计――“请用给定的句式画出学校未来的主题雕塑、音乐墙的位置”,使得学生学习时兴趣盎然。
3.利用“温州与杭州”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相对位置判断”的教学。
原教材采用“北京――上海”的位置关系,我们则采用 “温州――杭州”相对位置示意图,进行“温州在杭州的南偏东15度方向上,距离400千米。杭州在温州的北偏西15度方向上,距离400米”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观测点相对,方向相反,而角度与距离却相同”的知识点。
因此,用学生身边的家乡图为素材,现实感与时代感俱强,非常适合教学之用。
(三)以“我们的位置”为主题,进行“用数对确定位置”本土化改造
“用数对确定位置” 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核心句式是“我的位置在(a,b)”。包括“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两部分内容。我们的做法如下。
1.利用“我们的座位”进行“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
根据课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要求,教材选用班级学生座位表的形式进行组编。我们不再对素材进行更换,仅仅对其进行完善、整合。我们开发空白座位表,将座位表设置成8×8的格式,要求学生复印并粘贴于书本之上。然后,教师利用班级座位表,抽象出的格子图,教学“某某学生在班级的位置第几列第几行”,从而进一步抽象出用数对(a,b)确定班级位置的方法。
2.利用“我们的操场”进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
根据课标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要求,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动物园动物位置示意图”。我们认为该情境图未能适用于本校学生,应重新对本教材内容进行组编与设计,用学生身边的操场点阵图(本校每位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时都有相对应的唯一的一个白点)来组织素材。该点阵图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数对(a,b)点,既与第一课时“用数对表示一个格子”进行区别,又能实现抽象成雏形坐标图的目的,教学起来,难度大大降低。
简单的座位与站位两个素材,使得教学显得如此轻松。
三、“位置与方向”校本素材的实施效果评估
两年内,我们分步对三大模块素材群开发成果进行应用研究,并一边应用一边尝试从课程目标达成率、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态度三方面进行实施效果评估。评估结果如下:
1.课程目标达成效果明显好转。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温州市小学生素养评价卷对三、四、六年级对照班与实验班进行监控测评,测出对比率(即单元平均分超出学期六个单元总平均分的百分比),发现对照班为-3.4%、-5.5%、+12.1%,实验班则为+1.0%、+1.9%、+12.9%。目标达成效果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
2.实验学生的兴趣提高明显。
为调查试用教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我们在实验班教学“用方向加距离确定位置”单元3课时后进行态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都认为这3节课有意思,48.9%的学生最喜欢第一节,41.1%的学生最喜欢第二节,100%的学生觉得“施教区方位图”比“定向越野比赛图”“有味道”。关于校本素材的难度调查结果,71.1%的学生选择不难或很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动、有趣,也乐于接受。
3.教师对于校本素材开发与使用的评价度高。
一、高校美术方向课程的教学特征
要研究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首先要研究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的特征。这种教学特征,又是与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本身的特征同步一体的。这些教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方向性
高校美术方向课程,顾名思义,是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课程,也是学生“术业有专攻”的主攻方向性课程。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个内涵广泛的大概念,广义指造型艺术的总称,包括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等,狭义则专指绘画。而在这众多的美术门类中,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兼学多样,只能专攻一两门。而每名学生的选择都带有明显的专业主攻方向的特征,这便决定了高校美术方向课程与教学所共有的方向性特征。
(二)高精性
因为方向课程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主攻方向,所以其课程本身即具有明显的高精性特征。所谓“高”,是指代表该学科该专业的高端水平与领先水平;所谓“精”,是指方向课程本身与教学具有的精细化程度。例如,绘画课程中的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就是精细化的方向课程。而其高端性,则体现在其课程内容的高、新、精、尖上面。也就是说,方向课程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素质性
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是真正典型的素质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真正的美术创作能力。而我国当下的教育改革,正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
二、高校美术方向课程的教学原则
要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还必须严格认真地遵循高校美术方向课程的教学原则。因为,教学原则是教学中的法则和准绳,对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直接决定着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的正确方向。
具体来说,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有以下几项基本教学原则。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基础要求统一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①。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教学经验的总结,是由宋代教育家朱熹总结出来的,他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世的“因材施教”,源于此说。高校美术方向课程的教学,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具体情况,施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美术方向课程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良好发展趋势,循循善诱地加以有利而又巧妙的引导,使学生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因事制宜
因事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的事物制定相应的适当措施。美术方向课程教学,要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制定并实施不同的措施。例如,国画与油画,就分属于中、西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艺术,各有不同的内容与要求,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必须制定实施不同的教学措施。
三、高校美术方向课程的教学方法
要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也必须采用正确、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方法虽然是手段,但对于实现目的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③。
具体而言,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亲情关爱法
人性化的21世纪,“以人为本”成为大主题。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大方向,实行亲情化教学。教师要关爱学生,同学生手牵手、心连心,在亲情互动中完成能力培养工作。
(二)精讲多练法
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是典型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美术能力养成为核心,所以必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只有练才能养成能力。
(三)实践第一法
高校美术方向课程教学要面向美术创作实践,在这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创造性。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油城本地特色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13011)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917.
关键词: 高校学术;图书编目系统;知识管理系统
Key words: academic;book cataloging system;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34-03
0 引言
高校学术知识共享系统是收集、处理、分享高校学术知识的信息系统,通常有计算机系统支持。根据高校学术知识的特点和高校图书编目计算机化、网络化的普及现状,本研究利用图书编目系统改造实现学术知识共享,以此为案例进行实践探讨。
1 利用图书编目系统原因分析
图书编目系统是在MARC规范的基础上处理图书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图书、情报、出版部门中都已存在着庞大的MARC机读书目数据库,MARC被当作通用编目格式具有强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用MARC格式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运用MARC格式为高校学术知识编目,能与更多的规范接轨,将更有助于高校学术知识的标准化处理。
1.1 功能分析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够全面支持和实现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处理和工作流程的自动控制,同时也是以MARC规范为基础的书目资源的组织和管理系统,是手工环境下传统的文献信息描述、揭示、组织和管理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它能够在MARC元数据的层次和深度上,定义、描述、指向、链接、传递和动态组织信息单元,成为计算机可识别和理解的方式。[1]
图书编目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以MARC规范为基础的书目资源的组织和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基于MARC的优点体现出来的。
①MARC具有标准的信息交换格式,方便数据交换。MARC著录格式严格遵守有关编目规定, MARC是一个普遍的元数据标准,出版者、书商、自动化系统的提供者和图书馆都采用它,进行资源的交换和资源共享。②完整的书目描述,且有多种检索点。尤其是对检索点的选取原则,能确保其数据元素的组成具有统一性[2]。③各类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目录中的集成。利用现存的MARC标准,可将所有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编目的记录集成到图书馆的OPAC中,用户可使用一套检索指令检索所有类型的信息资源[3]。④兼容性强。MARC的资料描述项目多而完整,与其它种类的元数据兼容性强。由于各种元数据系统在广度、深度侧重点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描述项目少且结构简单的元数据若要与结构完整的元数据MARC格式对照,则结构简单的元数据的每个项目都可以顺利对应到。
从以上优点的分析可知,图书编目系统有如下功能:利用编目系统方便交换数据,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多种检索点,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检索;可以处理各种信息资源;兼容数据类型广。
这些功能恰能实现高校学术知识共享系统所要达到的收集、处理、分享高校学术知识的功能。
1.2 适用条件分析 图书编目系统与高校学术知识共享系统有着相似的适用条件。
1.2.1 涵盖相似的内容 由于图书内容涉及所有学科知识,而高校学术知识也是由各学科知识组成的,这为它收集、处理、共享高校学术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
1.2.2 相似的字段处理 编目系统对图书的多种题名、多种责任者、多种主题词等次序的处理都有了成熟的做法,这为高校学术知识的录入、编目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1.2.3 相似的检索入口 在图书编目系统上传、查询、利用书目信息时,有题名、责任者、主题词、索书号等检索途径,而高校学术知识也有类似的检索入口,它一般检索知识点的名称、主题词、知识的相关责任者等,这为利用编目系统的检索界面检索学术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分析,无论从功能上,内容上,还是从数据的处理或检索上,利用现有图书分编系统构建高校学术知识管理系统,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由于图书编目系统是针对书目信息而编制的,管理高校学术知识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
2 图书编目系统的改造
数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到一些数学的概念、公式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真正掌握数学这门学科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法的一种认识,是对学习数学的思想逻辑思维的一种认识,学生只有形成对于数学思想的认识,才可以有效学习,把知识转换为能力,有效提高自学能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有着重要影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古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一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他们不易接受,二则要想把那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也是不大现实的。根据对小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的分析,个人觉得以下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只会让他们感到数学如此困难,如此枯燥。我相信,如果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比作一个迷宫,引领学生们把这个迷宫的一条一条通往成功路线清晰地找出来,学生们会因此兴奋和喜悦,体会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愉悦。
例:怎样租车核合算?
大轿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师生共80人。
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页的一道“聪明屋”的题目,这道题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去学习,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但我反过来思考,这一道实际的生活问题,对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有影响和帮助的。我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么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呢?我让学生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数量信息,再找出小问题。如:如果只租大轿车,要租多少辆,花多少钱呢?如果只租面包车,要租多少辆,花多少钱呢?如多少辆车,跟哪些数量信息有关。除了只租大轿车或只租面包车,还可以怎么租。然后,再把这些小问题制作成一张表格,其实每个小问题都是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会解决。
对刚从二年级升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看这样的表格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在绘制表格前,先把每个小问题解决了,再搬到以上的表格去,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上面的思考过程,实际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求“租几辆大轿车或租几辆面包车和花多少租费”的问题,把一个实际又抽象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可以锻炼学生们学会用已知条件把大目标逐渐分解成小目标,再逐步接近大目标的能力。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问题不是想象的困难,肯定有信心把数学学好了!
第二种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在还没步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岗位上,我一直觉得这种数学思想只有初中以上的学生才能好好地理解。其实,从学生步入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开始接受这种数学思想了。数是抽象的,形是具体的。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一年级学生在接受“0至10”的数字时,仅仅教他们认、读这些数字,他们不会理解其中的含义,不会运用这些数字。比如1,像一根小棒等;用它说一句话可以组成数量词语等。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会通过“看图猜数”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0至10”的这些数字。
在三四五年级时,学生学习的分数意义、加减法,都用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学生通过图形、实物,理解了整体(单位1),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些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还向学生渗透了类比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5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及的数学阅读能力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但是目前数学阅读并未引起广泛注意,在笔者的文献资料中,只有少量文章与其相关。内涵方面:孙俊勇认为数学阅读就是通过数学阅读资料,激发学生自觉开展数学阅读。陈芳芳认为个体的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余芙娇将其定义为学生根据已有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为便于测量,笔者选用喻平老师的定义:“数学阅读包括对教材的阅读、问题解决中对题目的阅读以及课外数学材料的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方面:许世红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数学阅读类型:机械接受式阅读、意义接受式阅读、意义指导发现式阅读和意义独立发现式阅读。邵光华认为数学阅读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阅读。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彭勇从兴趣概念出发提及数学学习兴趣。李琼将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作为考察数学学习观的一个维度。蔡晓领在比较中美小学生数学学习时,发现中国四年级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明显高于美国小学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对数学阅读的研究较为宽泛,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探索上,缺乏必要的数据论证,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研究设计
1.分析框架。基于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理论,结合许世红对数学阅读方法的分类,本研究建立了如下框架:
2.研究假设。
(1)学生对数学阅读了解不多。
(2)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
(3)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
(4)不同年段选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
(5)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同。
(6)探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高于吸收式阅读法。
(7)独立探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大于指导探究式阅读法。
(8)意义吸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大于机械吸收式阅读法。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的问卷是整合已有问卷并进行补充,包括基本人口信息、数学阅读情况、数学阅读方法和数学学习兴趣四个基本维度。实际发放问卷93份,回收9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83份,有效回收率为89.2%,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4.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便宜抽样,选取了苏州市吴江区某小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增强样本的代表性和与总体的匹配度,本文将男女及年级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三年级和五年级是为了避免升学压力较大的六年级,同时考虑到中高年段的差异,在进行调查时,研究者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各选一个班发放问卷,请班主任协助,对小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尽量为其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三、实证分析
本研究对使用的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得分均显示合理,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信与客观。为方便统计,又鉴于各变量的量纲一致,研究者对问卷中反映同一维度的题目进行求平均数处理,新增了数学阅读情况、数学学习兴趣、机械吸收式得分、意义吸收式得分、指导探究式得分和独立探究式得分这6个变量。
1.数学阅读情况。经过描述统计分析,有72.3%的小学生选择了熟悉,可以认为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阅读较为熟悉,故而拒绝假设1。在数学阅读的内容中,“喜欢读数学题目”的均值为3.265,远高于其它两类,可以认为在数学阅读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阅读数学题目,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最常接触的就是阅读数学题目。
为探究数学阅读熟悉度有无年级或性别的差异,本文首先对数学阅读熟悉度进行年级的差异性检验,如表3,p=0.002<0.01,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阅读熟悉度上有显著差异,又因为三年级学生的均值大于五年级,故认为三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对数学阅读更为熟悉。这可能是因为五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考试,所以对数学阅读有所忽视。对数学阅读熟悉度进行性别的差异性检验,p=0.209>0.05,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熟悉度无性别差异。
2.数学阅读方法。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小学生在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上的得分都较高,可以认为小学生对四类阅读方法较为熟悉。
对数学阅读方法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如表4,发现意义吸收式、指导探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则假设4成立。分析均值,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上,三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五年级学生;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上,五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三年级学生。可以认为三年级学生倾向于使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五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性别差异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3.数学学习兴趣。在反映数学学习兴趣的题目中,被试的平均得分均大于3(最高分为4),可以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p=0.597>0.05,故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无明显的年级差异。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进行检验,p=0.050,故认为数学阅读熟悉度的性别差异呈边际显著,比较均值发现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大于男生。
4.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阅读情况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双变量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可认为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即假设2成立。为了解哪部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相关程度更大,将数学阅读的三个内容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4.090,P=0.009,即此方程有效;R2=0.134,r=0.367。在三个自变量中,只有“喜欢读题目”这一变量的P=0.041<0.05,故认为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数学题目的阅读,又因为此变量的回归系数β>0,故认为越重视数学题目的阅读,其数学学习兴趣越高。
5.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阅读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如表4,发现除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外,其它三类阅读方法均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故认为机械吸收式、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所以拒绝假设3,接受假设5。
为了解哪类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将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7.038,P=0.000,即此方程有效;R2=0.268,r=0.517。在4个自变量中,只有机械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p<0.05,故认为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最显著的是独立探究式和机械吸收式阅读方法。而根据β的大小,可知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我们接受假设6,拒绝假设7和假设8。
为进一步探究与数学阅读方法相比,性别和年级是否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将性别、年级、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5.117,P=0.000,即此方程有效;R2=0.290,r=0.539。在六个自变量中,只有机械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P<0.05,故认为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高于性别和年级。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结合数据分析,本文接受假设2、假设4、假设5和假设6,拒绝假设1、假设3、假设7和假设8。具体来说:小学生对数学阅读较为熟悉,特别是阅读数学题目,且中年段小学生更加熟悉数学阅读。中高年段小学生在意义吸收式、指导探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使用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中年段小学生倾向于使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高年段小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略大于男生。在相关关系上,小学生的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特别是数学题目的阅读。采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种影响大于性别和年级。采用机械吸收式、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会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别是独立探究式和机械吸收式阅读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便宜抽样,所以在样本量及其分布上都有所欠缺,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是通过班主任发放问卷,所以问卷结果是否反映了被试的真实情况也有待研究。笔者对数据的处理说明还不够深入,一些无关变量未进行剔除,如果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可能会对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的关系有更准确的说明。
参考文献:
[1]孙俊勇,苏桂芹.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314-416.
[2]陈芳芳,谢广田.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位及其指导策略[J].课程与教学,2010,(4):26-30.
[3]余芙娇,余招才.浅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4]许世红,罗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82-84,91.
[5]邵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0):7-9.
[6]彭勇.着力课改教改培养数学兴趣——分析学生心理推进数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3,(9):149-151,153.
[7]李琼.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结构与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63-68.
[8]蔡晓领,顾海根,CarlaStevens,叶仁敏.中美四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24-29.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