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9: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乡规划与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规划是城乡发展的凭据,土地是经济建设的基石。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因而土地管理在城乡规划中举足轻重。城建部门与土地部门在考虑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需要通力合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合作精神,协调配合,共同为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然而事实上,很多地方在这两方面并不能协调进行,因而产生了很多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近几年来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被日益提高到国家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过程当中。城市的建设工作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作为基础支持,因此只有加强土地管理水平才能不断促进城乡建设发展的有效进行有效的土地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城乡建设取得更加优质的土地资源。不断推动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不断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这项工作的进行,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2.1缺乏有效城乡规划体制
城乡规划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土地的使用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同时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解决城乡规划建设问题都有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有着比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根据目前各部门反映和研究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当中缺乏一份的系统性和科学的规划性。在城乡建设部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许多开发者对如何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仍然缺乏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认识,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建设局缺少理论基础的支持,导致了大量的国土资源浪费情况非常严重。
2.2土地管理水平低下
城乡规划建设及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土地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情况只有合理的使用土地管理工作才能使城乡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管理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设计各个方面的问题非常多,因此也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实际联系。但是,我国仔,当前土地规划管理过程当中工作水平较低,实际的人员组成较为松散,从而使得城乡规划的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持。
2.3城乡规划缺乏稳定性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当中,部分开发商没有真正认识到土地的稳定性近灵活性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当中,政府制定了一定的规划管理目标,但不逢开发利用没有很好的理解到政府的实际意图。造成一定的社会资源浪费,最终导致土地资源没有被合理使用。
3对建设土地管理改善措施的建议
3.1对土地规划管理建立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的过程当中,各个地方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一定的法律或者相关的法规进行约束性的制定,所制定的法律条文要根据城市的整体发展及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是没块土地的利用,尽量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需要明确土地的使用责任人和相关的法人代表公开透明,土地的使用及支配途径,从而使得城市的每个居民都能够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当中来,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及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集体的力量。
3.2完善土地利用合理度的评价机制
土地再批准利用的过程当中负责人一定要对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需要重点关注土地的使用是否危害,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建筑或者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评估过程当中一定要科学准确,而且政府要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对于土地的使用及回收利用进行科学的考评和规划。从而使的土地使用空间得到更好的科学的规划和开发。
3.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管理规范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平常的规划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于商业用地和居民居住用地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当中,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的经济条件以及发展的具体需求,尽最大可能减少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同时还要兼顾经济的发展。
3.4城市绿化建设不能少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不断消耗,土地的污染逐步加深,所以在以后的实际规划过程当中必须要平衡环境的各方面影响因素。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土地管理的统筹性原则,主要是配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从而使得城乡发展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所以在以后城乡发展规划的同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和计划性,在城乡规划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条件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整体的战略部署,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工作,同事要协调城建和土地规划部门个方面的工作。对于规划的长久性和明确性,要定进行一定的科学预测。同事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确定一个长久的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城乡建设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同步进行。
作者:冯丽 单位:天津市宁河区农村土地管理监察所
参考文献:
[1]汪宗彦.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0.
[2]于雪.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居业,2016,08:128+130.
(1)城乡生态环境的概述
城乡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城乡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广义的城乡生态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人口分布及动态、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社会生活等社会环境、资源、市场条件、就业、收入水平、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等经济环境以及风景、风貌、建筑特色、文物古迹等美学环境。城乡生态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按人的意志,经人类加工改造形成的适于生存和发展人工环境。它既不是简单的自然环境,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人是城乡生态环境的缔造者,也是城乡生态环境的一员。城乡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部分融合而成,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具有一定的负荷能力。矅
(2)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联系
城乡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的前提和对象,城乡规划的对象是城乡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它们都是城乡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人口、社会环境是城乡规划的物质基础。城乡生态环境的特点决定了规划管理的方向、方式、方法和效果。城乡规划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从城乡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城乡有限的空间、环境资源,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从古到今在城乡规划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思潮,都以提高城乡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宗旨。城乡规划决策系统是指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主要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组织编制审批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使城乡建设和经营管理更经济,而且是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如工业用地的合理规划布置绿地系统,对城乡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它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的集中回收与治理。
2、在城乡规划与建设中应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措施矅
(1)局部地区的成果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许多农村已迈开了城镇化的步伐,因此,做好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事关全局。生态学应用的缺失是现实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生态的重要,但却不一定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将生态应用到城乡规划中应该是规划工作者该身体力行的理想。生态学在城乡规划的应用,更强调的是生态学的实践部分,并且范围更为广泛,更侧重于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去。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作为“应用者”不一定要把生态学的原理都讲的清清楚楚,但应用者本人却要对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非常熟练。矅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要准确的把握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旨,重点是要了解城乡生态环境本身的特点。首先城乡的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工培植的绿树和花草,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植被不同。城乡里的绿化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只是一小部分。防治水土流失靠的是树木的根系紧抓土壤,还可以防风沙。但是在城乡规划中,城市里是不方便种植参天大树的,通常人们都会选择柳树、松树来替代,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美化了环境,实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却不显著。其次城乡主要是人们的密集区,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大量的垃圾就会产生。尤其是塑料袋、塑料瓶、还有各类化学药品,无法在空气中自己降解,都会严重的危害城乡的生态环境。如今政府提倡垃圾废物分类处理,政策很好,但是实施起来难度依然很大。甚至很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哪些是一直都以扔掉的,导致了多功能垃圾桶不能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上只能改变表面的环境,深层次上还需要人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公共来完善城乡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937-03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AN Jiang-xiu
(Center for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Yingtan City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Bureau, Yingtan 335000, China)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industry as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ts role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 case of Yingtan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to plan for management approval as the Center, established Executive Office and approval of business archives management, batch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ystem and subsystem design method.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usiness approval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规划行业作为城乡建设、管理的龙头行业,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多学科、内容繁杂并具有庞大信息量的工作,面对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日益繁重的任务,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无纸化办公等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减少办公成本、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公效率,防止规划的任意调整,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架构、应用技术、数据库的设计及系统的功能模块来探讨建立鹰潭市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和方法。
1系统的总体设计
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直接为城乡规划管理服务的应用系统,系统通过以规划综合数据中心为核心,建立覆盖规划审批管理等规划工作全过程的鹰潭市数字规划体系,,实现各种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的快速准确检索;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有效地为城乡规划日常业务办理,提供图、文、表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如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检查等,以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下面,分别从系统的需求定位、应用技术、总体架构、数据库设计等方面对鹰潭市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探讨。
1.1设计思路
鹰潭市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MIS软件为平台,为鹰潭市的规划、管理、决策等全方位信息化服务的应用型技术系统。建设目标为建立市局及行政服务窗口业务的协同办公机制,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加强市局对行政服务窗口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建设以规划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以“一书三证”为核心,涵盖规划管理一张图管理全过程,实现鹰潭市各种基础数据信息、规划业务信息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满足鹰潭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1.2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按四层结构搭建,表现层为用户提供统一入口,平台层、系统层集成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层完成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系统还对各业务系统采用分层的应用框架结构。采用基于框架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公共基础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数据建设和系统开发成本;能够对现有系统资源、数据资源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促进数据标准规范的建设;通过集约化管理,有助于消除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通过理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学管理和服务能力;在不同的系统间进行充分共享,可以丰富业务系统的内容,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
1.3应用技术
1.3.1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Net多层架构
系统包含MIS应用基于.Net进行开发,采用多层的体系架构,分层、模块化设计,在开发过程中将充分考虑不同应用的实际需求,Client/Server结构与Browser/Server结构相结合,采用三层模型(Three Tiers)进行开发,并B/S应用模式为主,尽最大可能应用In? 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空间和非空间信息。
1.3.2基于服务总线的框架技术和插件技术
系统采用国际流行的总线架构,搭建企业级的业务运行支撑框架,以此为纽带,通过企业服务总线,集成“数字规划体系”下的各应用系统,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组件化和构件化设计,作为独立的插件集成到框架中,从而实现了不同系统的数据和业务的集成。
1.3.3可定制和可配置(J2EE)技术
由于规划局的各项业务、审批流程,以及业务所需的各种表单、必备材料等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为了达到随需应变的需求,而不改动系统代码。我们采用可定制和可配置的技术,将系统易变的、经常需要改动的部分放到配置文件中,或者采用模板的方式可定制。这样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只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简单的修改或者根据模板重新生成即可改变系统运行的方式,适应新的需求。
1.3.4 XML技术
XML是用于定义其它标识语言的一种元语言,它用于描述信息的各种标识都可以由设计者自行建立,以强化特定专业数据的结构和关联。由于XML具有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多种应用的灵活性、柔韧性和适应性,内容与形式的分离,它具有开放的标准,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因此在数据交换和协议描述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我们在系统中将大量采用XML语言来描述信息,并作为数据交换的基本格式。
1.4数据库设计
建立高效、实用的城市信息数据库作为本次系统的一个主要工作目标:把已建库的、未建库的、分局单独建立的数据库整合成一个完整、无缝集成的规划数据仓库,能为各个已建或在建的规划辅助业务系统所调用。
整合后的规划数据仓库组织严谨、表现规范,对内可提供给市局、分局、其他兄弟单位应用及共享交换,对外可进行数据,为市民的参政提供平台。
1.4.1业务数据库设计
随着系统的使用,业务数据库的内容将会日益膨胀,因此,业务数据库的设计合理化,是系统运行性能保存的必要条件。
业务数据主要通过建立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数据之间通过规则表和关系表实现相互关联、约束。对于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利用二维表进行存储,对于非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如文档、多媒体信息等数据),采用二进制长字段进行存储。
1.4.2业务数据库组织结构
图1业务据库组织结构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规划业务审批子系统针对鹰潭规划局以“一书三证”为核心的业务审批管理而设计。主要包括:
2.1基本功能要求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能支持多种案件定位功能;能用多种方式调用办理案件所需的地形图和规划图形要素等;能支持在CAD环境下便捷的绘制红线等图形操作同时应支持拟选址红线和历史审批红线的便捷入库和属性编辑功能;能通过用地红线便捷地查询案件的规划指标和相关审批信息;具有项目联审会议功能。
系统应有科学的项目编号、流水号、发文(证)号的生成和管理功能;作为审批依据的各类会议纪要、文件应关联到相关项目和项目地理位置。
2.1.1案件信息显示
案件信息显示是指通过工作流平台接口访问并显示当前用户的所有案件信息,包括:新到的未阅案件、正在办理案件、已办发送案件。系统具备收件箱、发件箱、在办箱等功能。
2.1.2运转监控
运转监控是规划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负责业务案件(公文)的流转和监控,包括案件流转控制、绿黄红灯提示(可以考虑其它提醒方式)、案件流转信息显示、案件催办等。
1)案件流转控制
包括:新建案件、发送案件、回撤案件、挂起案件、解挂案件、删除案件、案件委托、案件归档。
2)绿黄红灯提示
系统设置绿、黄、红灯三种警告信息。系统通过绿、黄、红灯警告信息提示办理人员要加紧办理该案件。
3)案件流转信息显示
系统提供图形化和列表两种方式来显示案件流转信息,供用户了解案件流转信息,可以清楚的看到案件的流转过程。
4)案件催办系统对局内所有的办理案件实行全局跟踪管理,对各办案环节中接近办案周期时间仍未办理完的案件发出催办通知。
2.1.3案件办理
案件办理是指对具体案件的办理,案件办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申报材料、填写表单和进行图形审批。图形审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CAD平台审批,为案件经办人图形操作服务。系统应具备重要设施、标志物和保护区块自动避让功能(如测量标志等)。
2.1.4规划审批业务管理及自定义工作流
针对规划审批业务流程的特殊性制定特定的流程管理、时限控制、人员参与。本子系统需要定义的业务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划与建筑方案审批等审批管理。系统应能支持已定义的业务办理流程,并具有方便灵活地设定特殊流程功能。
2.1.5查询统计
实现业务案件部分的查询和统计,包括案件查询和案件统计。
2.1.6打印管理
指在打印“一书三证”时,可通过表单设计器方便的设计和调整。
2.1.7规划信息提取
系统应能支持自动提取需用于的规划信息。
2.2批后管理子系统
批后管理业务主要包括验线和规划竣工验收业务(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绿化验收、外墙材质与色彩验收、节能验收、夜景灯光验收等)。系统应提供规划总平面图与竣工测绘图叠加分析功能,能查询建设项目的有关审批资料、档案。
系统应为今后开发规划监察子系统预留接口。
2.3系统维护子系统
系统维护子系统应具备灵活对各子系统模块进行角色和权限的定制,还可以对机构人员进行配置,对业务流程进行动态调整,对各子系统所用的表格进行统一管理,对系统和数据库的参数进行配置等功能。
3结束语
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共行政绩效,改变了行政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处理手段,部门协作得到加强,提高了政府管理能力,降低公共行政成本,增加公共管理透明度。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行业推广系统,具有统一性、通用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它不是一个个性化的软件。随着后续工作的推进,对地形数据、编制成果数据、电子报批管理的重要性渐渐突显出来,鹰潭市还将建立电子报批系统、规划编制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以此推动鹰潭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进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毅中.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吴俐民.城市规划信息化体系[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停的给城乡规划建设提供经济来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特性的差异。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二、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工作探索分析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其各地区的发展是非常的不平衡的,我国城乡发展也是相当不平衡的,中国现在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状态,十分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而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距,也不利于实现我国制定的城乡发展目标,所以,相关部门一定重视城乡规划建设,那么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工作探索是:
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的角度上讲,城乡规划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系统协调以及科学整合,系统协调指的是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一定要和区域的发展相协调,对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的应用和建设一定要是相协调的,一定要极大的促进对区域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资源渗透到城乡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中去。科学整合指的是一定要在我国的各个区域之间要实现辐射点是中心城镇和核心城市,进而实现整个空间的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优先整合小城市的中心城乡的重点区域和交通,进而实现小城镇以及区域城乡整个空间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工作探索的角度上讲,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十分重视城乡规划建设,经过我国各个地区。各个单位的努力,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以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是城市以及乡村两者独立发展的一种二元规划策略,不是十分重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
协调和统筹,城镇以及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规定》和《城市规划法》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种城市和乡村的二元规划建设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2007年的下半年才打破这种局面。在2007年下半年,我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在这个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以后我国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建设一定要协调发展,正是这部法律的颁布使得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步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法律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在2007年针对城乡规划建设出台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城乡规划是以时展为指引而处于流动状态的工作,各种新的规划发展的需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具有详细的不断完善的新型规划方案及专项法律保障。这就使得我国现存的法律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呈现规划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统筹平衡状态的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地推动城乡规划的优化建设,国家还面临着法律体制等方面的极大挑战。
2.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科学合理指导
我国当前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普遍缺乏一种全局整合、长远利益的目光,简单地应对某个城市或者乡村地区的开发需求进行随意的开发建设,普遍不能真正地将每一项开发工作纳入到长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从具体方面来讲,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以区域和城乡科学整合、协调发展等为依据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统长远规划方案所引起的,国家相关的城乡规划的负责部门无法严格地依照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对每一项开发工作做出详细的审核与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建设落入了一种对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规划区域功能较低、产业与人口密集程度搭配不均的状况中。
3.城乡规划发展的协调平衡不足
我国进行城乡规划发展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地将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实施协调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城乡规划在整体方面实现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直接地阻碍了各种规划因素协调性的不足。同时,我国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往往将重点置于城市发展方面,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城市各种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基础经济活动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就使得乡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更加地落后于城市水平。
四、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的基本工作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来说所面临的问题依然非常多。为了有效的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效率,我们必须针对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快速的发展。
1.坚持城乡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对于这一原则必须经过紧身的考虑和分析,必须基于某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考量,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盲目的遵循其他的城乡规划建设的良好经验。这样虽然道理漫长,但是未来是非常光明的,这样经过一些比较繁琐的考察工作,得到的结果是此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得以快速健全的发展。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要知识一味的注重当前的利益,必须以长久的发展为最终的目的,因此来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对城乡规划建设进行统筹的安排分析,从而尽可能的适应科学发展管的要求。并且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城乡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从而尽可能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的以最有序、规范的姿态发展。
3.城乡规划建设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的人员要自始至终坚持在对城乡进行基本规划的过程中,意识到民意调查的重要性,切实为人民服务。这样通过对娱乐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就会最大程度的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4.始终贯彻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使城乡建设有过去的单一化发展向现在的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转变,这就需要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实现工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这样提高城乡的经济竞争力,而且要注重城乡的文化建设,注重城乡的文化氛围建设。通过对城乡的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不仅能提高城乡规划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城乡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使城乡规划建设逐渐向现代会、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品味。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当前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各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所以,我们要运用好解决问题的措施,让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能发展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田洪刚.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12(6):22-24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所以说,这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和城乡规划建设密切相关的。
1、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
组织开展土地管理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组织编制土地立法规划,组织拟定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负责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的使用解释工作,研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草案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办理依法由国土资源部受理的行政复议工作;组织开展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1.2、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有:开展初始土地登记,出让、转让、租赁、授权经营及划拨等各类土地权属变更登记,土地使用权出租、抵押登记,土地用途变更登记及其他变更土地登记工作;研究解决历史遗留和新出现的土地权属问题的政策界限,负责确定土地权属,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开展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开展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变更调查及土地条件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负责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时提供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等监测数据及分析成果;开展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及其变更情况的统计工作,及时开展统计分析,提供耕地变化为主的土地资源利用统计数据。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环节的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也发展迅速。我国在建设现代化城市、乡镇过程对土地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城乡规划建设中离不开土地的管理。通过分析城乡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提出如何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和土地管理的方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所以说,这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和城乡规划建设密切相关的。
首先,在当代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内外因素的影响,不能确保该规划系统环节的稳定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系统的健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利益,甚至为求利益不折手段,而他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比如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地的破坏等。对于土地这一无形资产来说,它的价值基础是比较大的,往往开发商需要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加上资金的周转期比较长,就使得很多开发商不顾气候和土质等问题,直接进行开荒,不予环境的适应性全面考虑。一边退耕还林另一边却毁林开垦,导致占补不平衡,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我们的生存要素。其次,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深化,离不开对其土地管理环节的优化,这是城乡规划建设系统得以稳定发展的需要,由于其土地管理环节的缺乏,就不能确保其城乡规划体系的健全,就容易导致一系列的难题的出现,目前来说,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土地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当中使用到的技术也很多,这也就使的一些开发商为节约开发成本而偷工减料,使用不合理的技术,导致了土地管理质量的降低,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第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影响土地管理环节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如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其在我国土地开发的整理工作中发挥着向导和主渠道的作用。我国政府投资力度有限,难以包揽土地开发这笔庞大的资金,所以需要拓宽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主体。
第三,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的规划管理缺乏灵活性和稳定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土地利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进行适当地调整,但事实上很多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表面文章,实质上一成不变,与现实脱节。但灵活性不代表可以随意调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是稳定,而这正也是现实中所缺乏的,规划的不稳定既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同时也无法达到保护耕地及发展经济的目的。
3、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
城市规划离不开土地需求,土地效益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规划建设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两个部门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合作就是资源,加强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两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可有效解决城市建设发展中因两部门各自为战所致的、规划实施难、和、土地效益低、的问题。
3.1.1、建立信息平台,畅通信息渠道
通过工作信息、简报等工作内容的实时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对方的工作动态、工作重点、工作进展等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思路,使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更好地实现融合。
3.1.2、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建立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重大问题快速应对和磋商决策机制等,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根据城市发展和规划特点,提出阶段性的合作重点和既定目标。
3.1.3、加强业务协作,解决突出问题
加强两部门间的业务交流,合理制定规划和配置土地资源,有效解决、规划实施难、、土地效益低、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对策,解决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两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通力合作、高效协调、优势互补、互援共助、的良好局面。
3.2、 实施科学严谨规划,提升土地利用效能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资源价值增值是无限的。土地要增值、城市要发展,就要向管理要效能、向规划要收益。为此,城市规划应当兼顾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效益、促进城市发展为核心,力求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3、做好编制工作
对于土地管理工作,要做好土地的利用规划,做好一切编制规划的事前工作,编制规划报告,使其有效地解决城市规划与市场脱节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以保证土地的正常使用,保证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实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3.4、用全局的观点考虑
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和完善土地规划功能,使其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向、速度相协调,以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并寻求集约紧凑的布局模式,强调内涵发展,杜绝形象工程。从城市的科学合理布局、交通运输功能之间的联系出发合理确定城市化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土地规划。
3.5、充分考虑城市现有景观资源,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
在编制规划时,要对城市现有植被、地貌、水系等景观资源的现状情况进行认真调研,掌握基本情况,并根据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保护,特别是对那些能够体现城市特色、自然状态良好或不可再生的景观资源要重点保护。此外,还应学习一些优秀城市的规划理念,听取一些城市建设、土地管理、园林规划、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相关专业专家的意见,多征求市民的意见,制定出更加科学严谨、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规划。
4、结束语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向往,也承载着区域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价值的实现也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土地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形势,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做好相关工作,切实解决好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居民生活和谐安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莉.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华北国土资源,2012,01:57-59.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s essentially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goals, nature, size, function and the plan layout, and other basic problems i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struction not only further show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development foreground and style, but also for our countr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planning, and so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of the role.
Keywords: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当前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在城乡规划建设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不够平衡
虽然近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各项建设的力度,但大多数政府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以及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乡村建设改善较小、忽视了广大乡村的统一协调发展,从而导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规划建设、经济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以至于城市与乡村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
(2) 城乡规划建设不够科学合理
由于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建设功利性较强、不够科学合理,功能不强,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产业和人口等集聚程度比较低,且过于分散。
(3) 城乡规划建设整体协调不足
城乡规划建设包括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统筹协调发展。但是,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进步速度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和整体步调的极为不协调。
(4) 城乡规划建设体制不够健全
由于城乡建设体制的不够完善,已经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用适当的制度规范来约束城乡规划建设, 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城乡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加大《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
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方法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此外,还应向广大城乡居民宣传城乡规划建设的相关制度、宅基地审批、申请条件以及报批等程序,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规划建设意识,并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认真总结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对之加以大力推广和交流,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人们认识并支持城乡规划建设,逐步形成依法规划、科学规划、人人参与规划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2) 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
要在逐步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和先规后建的原则,综合考虑城乡之间、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发展与保护等各种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协调稳步的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争取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城乡规划中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的凝聚力,不断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城乡统筹规划。此外,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保持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一致,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积极探索城乡规划建设新机制
探索城乡规划建设新机制,不仅对搞好城乡规划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促进城乡规划健全发展的先决条件。探索并建立新机制,做到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建设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把所有城乡建设活动纳入城乡规划范畴,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监督,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坚持科学利用土地,合理确定用地规划与开发强度,促进资源的持续可协调发展。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将城乡规划建设执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奖惩,充分激发和调动和加强人们参与城乡规划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 加大城乡规划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城乡规划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夯实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要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体系,积极争取和引进有关项目与资金,以弥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中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要着力解决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置换、资金补偿等突出问题,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稳步有序推进。此外,要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清查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城乡规划的建设与管理,形成独特的城乡建设新风貌。
(三)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而在当前时期,每个人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并不陌生,只是认识的深度不一样。总的来说,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城乡规划的作用必不可少。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
但是,长期“重城市、轻农村,重城区、轻郊区,重工业、轻农业,先市民、后农民” 的城市偏向政策,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土地,在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包围城市国有土地,城市扩展必然要征收农民土地。《土地管理法》 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但被征地的农村集体或农民个体只能对征地补偿的数额提出异议,但不能改变土地被国家征用这一行为的发生,因此随着城市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的土地被占用的越来越多,这不但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拉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对于农村的发展前景起到了制约,进一步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来讲,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不是仅靠城市规划所能解决的。城市和乡村在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上的根源。城乡之间因缺乏相互间的信任而不合作, 因此, 如要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 加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即向城乡融合型的经济发展,完善合作型的经济体质;(2)强调区域空间上的整体性,即在一定地域内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保持密集分布的条件下,加强相互间的资源分配和规划布局上的协调,使土地得到合理的使用并保持最大的节约;(3)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即城市与村镇的有机结合,使建设地区和农业、 林业、畜牧业等地区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达成有机结合;(4)力求阶段发展上的整体性,也就是时空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分片发展及建立在开敞空间系统基础上的远近结合,而不是一哄而起,时序不清;(5)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要实现宏观调控,以达到市场经济与城乡发展进程的整体协调。
(四) 未来规划
这里的规划当然是指空间规划,从人类对空间认识和改造的过程看,空间规划是从小的建筑聚落空间逐步走向跨国界的洲际空间规划,未来有可能走向整个生物圈的空间规划。空间规划发展到今天,作为包含区域、国土、国家联盟的综合性的规划,已经成为国家、超国家和全球层次上的规划问题。今天,空间规划具有明显的特征。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看发展;强调综合性的观念,综合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强调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国土和区域规划不同,空间规划更强调地域或地理的观念,用空间发展远景协调行业规划,承认地域差别和发展的不平衡,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共同发展,。
空间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合理规划社会利益,着眼未来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保护国家的自然和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很明显,规划过程是高度政治的,在公共辩论和平衡不同利益的基础上,空间规划努力塑造未来的人类环境。空间规划要考虑建立在共同价值、文化和利益上的跨地域的区域概念之上,同时要考虑不同地方、国家行政体制的异同。空间规划要分析和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环境方面长期的发展趋势。空间规划确保各部门、各行业规划和政策的协调,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传统规划不同,空间规划不仅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纲领,更是一个行动计划,彰显出一种制度能力。
(五) 结语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市场经济不断的发育,特别是城市流通职能的进一步突出,城市多功能作用日益加强。这些给城市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加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现如今,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城市规划的依据不能再完全靠国民经济计划,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静态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动态的市场经济观念;城市规划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而是要树立全面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综合观念;城市规划的实践,不能光靠集中在市区本身,更要树立从一定地区范围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
参考资料:
[1]谭纵波. 《城市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为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提供了依据,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软实力方面,相关部门有时候一味的注重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硬件问题,往往会忽视城乡规划建设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统筹的归纳和总结,期望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改进策略,从而促进城乡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良好的城乡规划建设才能有助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规划建设没有“因地制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城乡规划建设没有遵照自身的基本特点,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而是一味的照搬照抄,盲目的遵循其他的城乡规划建设的良好经验。虽然说,刚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现,随着设施的投资加大,相应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逐渐升高,这样一来最终必将导致东西部的地域差异更加明显。
其次,城乡规划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所有主客观因素都考虑在内。城乡规划建设是一件关乎生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统筹规划,以全局出发。对于我国目前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全面性考虑欠缺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注重个别地区的片面性发展,虽然当时能见到效益,但是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对于长远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城乡规划建设一味的强调城乡规划建设的唯一性,而忽略了长久的发展,导致多元化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再者,城乡规划建设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一些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的人员在对城乡进行基本规划的过程中,由于进行民意调查太复杂,而且过程比较繁琐,因此就主观臆断,选择性的忽略民意调查的重要性,这样的城乡规划建设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从而导致城乡规划建设没有按照群众的需求实现,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城乡规划建设没有按照群众的意愿进行,无法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甚至造成怨声载道的局面。
最后,没有彻底的考虑基础设施的设施。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为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提供了依据,城乡规划建设利益逐渐由单一化的利益向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但就现阶段而言,城乡规划建筑过程中,没有考虑基础设施的设置,只是一味的进行主题的建设,这样造成的局面就是城乡规划建设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以在考虑主体设施的同时,适当的考虑基础设施的设置。
三、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改进策略
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的基本工作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来说所面临的问题依然非常多。为了有效的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效率,我们必须针对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快速的发展。
第一,坚持城乡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一原则必须经过紧身的考虑和分析,必须基于某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考量,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盲目的遵循其他的城乡规划建设的良好经验。这样虽然道理漫长,但是未来是非常光明的,这样经过一些比较繁琐的考察工作,得到的结果是此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得以快速健全的发展。
第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要知识一味的注重当前的利益,必须以长久的发展为最终的目的,因此来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对城乡规划建设进行统筹的安排分析,从而尽可能的适应科学发展管的要求。并且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城乡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从而尽可能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的以最有序、规范的姿态发展。
第三,城乡规划建设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的人员要自始至终坚持在对城乡进行基本规划的过程中,意识到民意调查的重要性,切实为人民服务。这样通过对娱乐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就会最大程度的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始终贯彻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使城乡建设有过去的单一化发展向现在的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转变,这就需要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实现工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这样提高城乡的经济竞争力,而且要注重城乡的文化建设,注重城乡的文化氛围建设。通过对城乡的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不仅能提高城乡规划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城乡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使城乡规划建设逐渐向现代会、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品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的基本工作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来说所面临的问题依然非常多。因此,对于城乡规划建设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进行全面思考,“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城乡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这样通过城乡规划建设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才能实现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快速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必将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赖宇骄.基于城乡统筹的成都地区城镇化实践模式与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Abstract: in the "people-oriented" plan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hal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planning content of.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urban construction case, the sanit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layout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sani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layou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量化和细化,这不仅能够使规划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公共政策的层面更能体现出调节公共利益的作用。同时,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也是缓解城市人口生活环境的一种途径。但是,在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进程中,既要对未来的公共服务设施加以合理规划,也必须对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利用,从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对整个地块的公共服务设施加以合理配置,确保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能够充分体现。
一、马鞍山某区城乡环卫公共设施现状
1.1 公共厕所
马鞍山某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管辖范围内约有公共厕所33 座,其中一类4 座,二类26 座,三类3 座,一类厕所仅占12%。城区中还存在三座三类公共厕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街道乡镇区的公共厕所数量分布差异悬殊,部分乡镇镇区范围内没有设置公共厕所,这给外来人员带来了很大不便。乡镇及村公共厕所等级都较低,部分村还存在较多露天粪坑。
1.2 垃圾废弃物收集点
城区垃圾收集点多为小型的垃圾房,密闭式,缺少排水系统。乡镇垃圾收集点数量较少,部分行政村没有集中收集点。市区主干道废物箱设置基本合理,但其它街道及各镇区的一般街道地段设置间距过远或没有设置。另外,大多数镇的废物箱还缺乏必要性日常维护管理,存在质量较差、容易损坏等问题。
1.3 垃圾转运站
该市主城区共有22 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其中9 座压缩式、4座吊装式、2 座拉臂式、7 座简易式。11 个乡镇中有3 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其余各乡镇均没有简易垃圾转运站。
1.4 环卫工人作息点和环卫工人宿舍
该区仅有环卫工人宿舍3 处约200 间左右,缺少环卫工人作息场所和工具间。长期以来从事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卫一线工人严重缺少集中点名、学习、更衣、避雨、停放小型车辆、工具和休息的场所。部分工人利用垃圾转运站或基层环卫机构作为休息更衣场所,大部分工人的小型清扫保洁、清运工具均要班前班后自行携带,遇到风雨或应急事务都没有地方躲避,这给环卫工人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该区所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于2007 年9 月被建设部评为国家一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总库容261 万平方米,填埋场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填埋场库区总容量87.6 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350—400 吨,使用年限约8 年,于2003 年基本填满。二期工程于2012 年开始建设,预计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量为400 吨,预计使用年限12 年。
二、该市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
2.1 公共厕所
该市主城区各街道公共厕所配置数量须结合其未来的发展功能及对公共厕所的需求程度进行设置。该市主城区,远期规划37 座,需新建12 座,其中一类8 座,二类4 座。其余街道,也充分考虑其各自特点,进行公共厕所的配置与规划。同时,在商业区、市场、根据人流量适当增加流动公共厕所,以解决公共厕所紧张问题。乡镇集镇区公共厕所数量应按公共厕所设置标准的下限配置。新建公共厕所应按二类以上标准建设。各旅游风景区应设置不少于2 座公共厕所,等级达到二类标准及以上。在旅游业发达的乡镇,可适当增加公共厕所数量并提高公共厕所等级,从而使各风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该市区风景点形象。各中心村(行政村)至少设置二类标准公共厕所2 座,可设置在文化中心或集市、候车区等人流集中地。各自然村因人口规模不一,因此可按服务区域进行公共厕所配置。建议逐步取消乡镇及农村的露天粪池。
2.2 垃圾回收箱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回收箱。中心商业街区,回收箱设置间距为80 米。在主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有辅道的快速路等近期拟新建道路和主城区已有的主、干道侧箱设置间距宜为150 米。在该市主城区逐步推行分类收集废物箱,新增加的废物箱以分类收集废物箱为主。乡镇垃圾回收箱按照上述配置原则根据各乡镇总体规划中道路及广场设置情况进行配置。在主干道、繁华街道两侧宜按80 米间距设置,支路宜为300 米。生活居住区、商业金融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间距适当调近。
2.3 垃圾转运站
(一)加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正视*城市建设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存在的差距,确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为目标,整合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新组建的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力量,结合对*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深化*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转型与提升的策略研究。积极贯彻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新的政策措施,加强城市空间框架和产业布局等规划研究,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城市重要公共设施及公路、铁路、轨道等重要节点方案研究。优化住房建设规划,完善住房供应结构,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优先保障政策性住房规划的落实,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二)深化次区域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地区、奉化—鄞南地区、*港地区等次区域规划和落实省“两规衔接”工作为抓手,抓紧完善各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启动*南部三门湾发展战略规划,着力构建大都市各组团之间有机分工协作、紧密便捷联系的格局。要以“洁化大地、绿化村镇、美化庭院”为目标,加快乡、村规划的编制进程,以示范村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与建设规划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以“中提升”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项目会战攻坚。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加强重大项目规划研究,及时落实重大项目系统规划、区域功能定位、建设方案。重点深化细化*湾新区、镇海海铁联运枢纽区块、*湖旅游度假区、*奥体中心、庄桥机场、甬江北岸区块等重点功能区块规划,有效保障“中提升”重点项目规划“落地”。配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战攻坚,重点是审批穿山疏港高速公路、*保税港区首期集装箱码头、货运北环线、*南站改建等重大交通项目规划方案。组织开展道路交通专题研究,针对“出行难”等问题,完善镇海、鄞州的道路网系统,提出通途路、世纪大道快速路改造方案,启动城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研究,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配合做好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建设,并对规划实施中的交通疏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人居环境。围绕深入实施六大民生改善工程,继续抓好城市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完善、调整和报批工作。牵头组织编制一批市一级的专项规划,包括排污设施、综合防灾、住房建设等,加强各区各片专项规划的覆盖,深化完善环境卫生、灯光照明、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空间布局。以社区控制单元为管理平台,对商服、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给水、电力等各项设施作进一步的综合考虑,落实用地,促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基本性和便利性。
(五)营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按照城市总体设计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门户空间体系、城市雕塑的整体规划,构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考虑城市各片区核心地段、近期开发地段、三江六岸等重要景观节点、廊道的结构布局,通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详细规划等多样性规划,引进先进理念和设计手法,在优化空间布局、集约利用土地的同时,积极塑造城市风貌。配合各区政府和城管部门开展街巷环境整治规划,努力营造城市整洁干净、亲切宜人、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氛围,为把*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现代城市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规划主要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统筹管理,对城乡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统一的部署,在城乡规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务必要将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使其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上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规划所涉及到的范围极广,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文化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关联,所以,因地域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可以说是各具特色。当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氛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含义
因此城乡规划的理论是相对对立的,其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牵涉到整个城市区域。而建筑设计,是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的背景下,结合住户的建设需求,实现建筑物空间和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从两者含义来看,城乡规划是宏观角度,很多情况下属于行政行为,其负责的主体是国家机构;而建筑设计是微观角度,多数是商业行为,其行为主体是建筑施工企业。
2、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综合上述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含义,去探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相互独立,城乡规划处理的是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和城市物质实施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处理的是建筑材料,设计需求和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独立;其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融合关系,也就是说微观角度的建筑设计应该符合宏观角度的城乡规划,这是城市保持自己特色,发扬文化,塑造形象的关键所在。
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于现阶段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缺乏城乡规划的局部视角,往往忽视了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很多情况下,城乡规划将城市形态设计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建筑物色彩,体量,尺寸,比例和造型等方面的建筑因素,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的规划陷入无特色的状态;其二,城乡规划场地设计方案不合理,难以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详细规划和场地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场地设计布局显得不合理,难以最大化的发挥其功效;其三,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不健全,很难对于相关的建筑设计方案给予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从而难以形成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融合局面。
三、如何做好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
1、树立正确的城乡规划观念
积极将建筑设计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中去,树立正确的城乡规划观念,城乡规划的前提是建筑设计,其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起着引导性作用,以规划的方式实现建筑群体空间的合理布局,形成科学理性的城乡规划思想,是开展一切城乡规划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的培训,将建筑设计纳入到培训体系中去,以提高其对于建筑设计的认识水平;其二,积极鼓励学者和专家针对于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不断丰富城乡规划理论体系,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其三,作为城乡规划设计者应该不断接触先进的城乡规划理念,接触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以便形成正确的城乡规划观念。
2、坚持对于环境因素的考虑
无论是城乡规划还是建筑设计都需要处理好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工作的重点都在于环境。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其一,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观念,以人的感觉去处理局部小环境的设计工作,结合建筑的特点,实现全新空间结构空间的营造;其二,注重城乡规划的整体性,坚持以城市区域规划为出发点,处理好建筑和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整体轮廓和现有建筑环境之间的融合,实现色彩,虚实,格调,流线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视角
城乡规划的效果,建筑设计的效果都是以人的视觉体验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在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视角。具体来讲,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于高层建筑视角难以企及的地方应该坚持秩序性原则,保证做到简洁,并且兼备一定的俯瞰效果;其二,对于局部高层处理方面,应该注重人的视野与小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空间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三,坚持设计建筑方案的基本原则,不仅仅需要关注于建筑物本身,还需要处理好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城乡规划的需求来做好设计处理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四、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市化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城乡规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项目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其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深入的考虑以及全面的统筹,在对其进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等等促进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必须要全面的贯彻对全局进行统筹规划的思想,正确科学的处理好建设中各项环节之间的关系。
在使我国城市的面貌得到改善以及使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并且也要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放入对城市文明进行建设的规划中,使城乡规划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城乡建设全面性的提高。同时,在城乡建设中,还必须要充分的将生态建筑设计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的应用,与人们的精神追求以及物质文化追求紧密结合,以满足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经济建设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双重求。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所谓的生态建筑设计实际上是要求相关设计师在对城乡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融入生态的理念,将当前的建筑建设与周围的环境和地区的整体风貌合理的融合,同时通过将其与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相结合,在建筑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的改造,这些改造包括了建筑的理念、建筑的风格以及建筑的材料等等多方面的创新,使建筑能够与环境保持一致性,在不破坏建筑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有效利用,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涉及到人所身处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带给人以健康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城乡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种人文环境的营造,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更好的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社会的进程。
结束语
积极总结和归纳目前城乡规划的成果,探析城乡规划的败笔,并找到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切合点,在此基础上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探析现阶段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优秀案例,看看其设计者是如何处理好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积极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自身开展实践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