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0 14:59: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

篇(1)

中图分类号:G124;G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3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使得河北文化产业品牌更能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河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在全国闻名的文化特色名城。如:邯郸文化,承德皇家文化,秦皇岛海滨文化,唐山的陶文化,保定红色文化,衡水酒文化等,在文化发展的大潮下,需利用好河北文化资源,在文化品牌产业研究中充分发掘河北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品牌意识,在保护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此外还需坚持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融合,增加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河北文化产业品牌聚集区,将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近日,我国出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浓缩了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为12.5%,高于GDP7.4%的增长,同时仍在继续扩大文化产业的比重,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但河北文化资源丰富并不能代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文化品牌产业,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使河北文化元素、文化创意、文化理念、文化底蕴成为河北文化品牌发展的增长点?首先应对河北文化历史发展进行系统梳理研究:

一、河北文化品牌的的历史发展概述

在当前的河北文化品牌艺术发展语境下,全球范围内都把文化品牌置于产业化的系统内,而我国目前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提倡文化先行,因为只有文化品牌产业才能建立起全球化的文化艺术的心连心的融合,所体现的就是文化的软实力,也就是作为一个产品如何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无论艺术表现、生产工艺、视觉效果等环节因素,都以吸引观众的消费为宗旨。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品牌的审美也就置于“服务”受众的境地,也就是形成了文化品牌越成功,创作水平越到位就越能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于是“大众文化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河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织部分,河北省拥有享誉中外的名牌艺术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等,其中包括戏剧、民间歌曲、舞种、吴桥杂技、唐山皮影、衡水内画、曲阳石雕等众多世界闻名的传统艺术。河北依托其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品牌发展的潜力无限。

1.河北文化品牌的内涵研究

文化品牌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河北省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戏剧、歌曲、美术、设计、出版、教育等),掌控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在文化市场上体现出来的比竞争对手更强势的市场吸引力,通过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欣赏、购买、对文化艺术品牌传播的舆论反馈,参与或影响了文化作品审美价值的建构过程,包括政策资源、品牌资源、市场资源、资源整合能力、投融资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等,其文化品牌的审美价值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来建构的。

河北文化品牌是带动河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北省要实现由文化资源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应精心开拓出一批大众化、产业化的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河北手工业文化产业,孵化和培植手工艺名牌产品,打造手工艺文化产品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打造手工文化产品进出口基地,促进文化品牌产品在国际间的交易,助力河北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形成特色文化资源向特色文化产业转型,要推动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加强特色文化产品的现代营销。

河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北现有的文化可分五大文化主题: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但目前对于地方性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成经济优势,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着独特红色历史和文化符号名城保定为例,可依托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建设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主题文化公园,打造了红色主题旅游文艺,红色博物馆、红色文化剧目等红色文化互动体验品牌项目,唱响“保定红色文化开始进入品牌时代”的主题,同时进行保定红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特色纪念品的创意授权和衍生品创作,为加快河北特色文化品牌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河北文化品牌发展现状研究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有许多有利因素,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的人力和广阔的文化市场,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坚实的基础。省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全国第三位),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全国第二位),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河北省邯郸等市上有名,而且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河北省吴桥杂技、常山战鼓、乐亭皮影、蔚县剪纸四个非遗项目被选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唐山市的民间艺术项目繁多,以唐山皮影、乐亭大鼓、评剧、传统艺术闻名海内外,已具备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的条件,可依托河北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河北核心文化品牌提升竞争力。

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策略分析

(一)河北传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法研究

河北文化品牌体现了传统人文思想表达、受众的精神需求、社会的文化传承和构建、媒体机构的经济期待等这些都影响到作为河北艺术作品表现的审美价值形成,并通过市场,走向大众,获得经济价值和影响社会,以此作为河北文化品牌审美价值塑造的动机。

河北省文化色文化品牌有唐山皮影、衡水内画、曲阳石雕、蔚县剪纸、吴桥杂技等优秀的文化。当今蔚县剪纸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已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蔚县剪纸窗花工艺品,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走向国际市场,探索文化产品牌的产业化道路,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河北现代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法研究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应立足地方文化资源特色,制定差异化文化策略,打造独具河北文化的名品,使得该品牌在人们心中确立起河北文化特色品牌形象,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消费者文化的首选,使得河北文化品牌逐步走向全国。河北现代在文化的产业发展不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梯和展台,而应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主演之一,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优势和资源投入文化品牌产业,鼓励文化品牌产业的业态创新,让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经济等元素形成跨界融合,使得河北文化品牌从传统单项产业向多元产业、现代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延展。当今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各个省都在打造自身的现代文化品牌,山西省的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公故里的晋商文化品牌;云南省则提出打造茶马古道、七彩云南等文化品牌;而河北省提出的是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通过梳理文化脉系,提出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文化品牌。近两年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还处于起步造势阶段,生产者制作的精品力度不足,传播渠道与方式不够多样化,文化品牌的支撑力不够强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模式,使其成为在全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品牌。

近两年河北省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形成初步的模式。

1.提炼历史文化关联元素,彰显河北文化魅力。

首先,营造文化品牌的良好口碑,需要从品牌设计、营销策略着手,体现品牌质量和思维特色,提炼河北历史文化关联元素加强产品内涵与河北文化深入融合,加强创意投入。其次,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不同消费导向的文化产品,体现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境界。再次,加强文化服务精神,其产业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人文关怀,从中提炼那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元素,体现当地文化整体风貌的优秀文化的主题。

2.整合河北历史文化,提升河北文化主题品牌策划,体现河北文化精神。

河北省也出台了开发文化品牌应综合考虑文化内涵、相关产业关联性及地域特点等,形成举一反三的联动效果。纵观国际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巨大的文化品牌产业链的形成的源头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3.着力河北文化现代性和创新开发表现,加强受众互动体验。

河北文化品牌发展应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技术变革和消费市场扩大的机遇相结合,河北应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优势,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河北历史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现代人群所接受。如张艺谋的《印象西湖》深入挖掘杭州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传统的舞台空间搬到大自然中,将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因此,河北省应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开发,提高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融合,将历史感与现代相融,进一步强化文化品牌传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措施研究

(一)河北文化品牌建设现状与不足

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以古代黄帝、董仲舒、祖冲之等文化名人为代表,有着燕赵战国文化以及唐代和宋代的历史文化。红色太行经典文化如狼牙山等,还有避暑山庄、赵州桥等名胜景观,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还有吴桥杂技、常山战鼓、蔚县剪纸等闻名于世的民间艺术,丰富厚重的燕赵文化,为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提供文化潜力。但也有不足体现如下:

1.缺少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新应用薄弱。

传统文化在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未形成整体的河北形象的传播,在围绕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推出的作品中,还不足以为河北文化建设提供品牌支撑力和张力。主要是围绕“红色太行”这一主题创作的,而其他文化主题的宣传较少,形成空白点。

2.河北文化品牌缺乏足够文化品牌消费习惯,地域特色品牌缺乏。

一个文化品牌打造的成功与否,有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撑力,要看这个品牌是否有品牌凝聚力、品牌转化力、品牌辐射力、品牌带动力。

(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建设具体措施与建议

1.文化艺术领域:特色产业策略、打造本地文化名牌

建立自身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建立产业链,建立民间艺人的文化传承和扶持,建立主题文化节,扩大河北传统文化知名度和感染力。发展特色文化品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如近期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为何能带动文化产业如此繁荣?该片靠的是文化产品本身真的找到消费者的触点――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形成以小博大的效果,可以从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挖掘研究文化潜力,同时将已有文化产业进行市场导向研究,培育知名度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产业。

2.新时代领域: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

对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艺术进行从艺术形式、艺术媒介、艺术思维、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开辟河北文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3.教育领域:建立高校优化人才策略、文化创新

文化创意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可利用京、津、冀高校教育资源,引入人才,选派学习;加强政府、教育、产业相互促进的文化结合,建立产学研,建立高校与文化企业联合培养应用人才;提高艺术水平,开拓创新视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重要保障。通过激励策略的优化吸引高水平人才,并设立人才奖励机制,设立人才基金,促进河北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

4.地域领域:京津冀一体化结合

京津冀作为核心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少区域协调合作和带动河北文化品牌发展,应加强合作力度,推进跨区域的文化品牌形成。

5.政策领域:政策支持策略体系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需有效借助政府资源,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大力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融入,提升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文化产业示范效应,设立国家文化创业发展基金,加大扶持力度,提倡文化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进艺术家创作家,加强作品原创性,建立文化创意园,加强媒体融合,促进各个产业联动。

四、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影响和未来展望

河北文化品牌形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民族特征和历史积淀,是品牌文化的命脉所在,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但由于河北由于长期缺乏对品牌打造与推广,导致品牌传播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继承和发展不足,导致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品牌也正在消失。河北省拥有大量的历史名城,如保定、邯郸、承德历史名城风格突出,河北历史文化遗产也很丰富,如传统的风俗、曲艺、传说等民间文化流传久远,河北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要素。此外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市场问题:有足够的消费去支持文化品牌企业生产好产品。

2.文化企业生产能力问题:有足够的技术、人力、资金去生产优质的文化品牌作品。

3.政策问题:有适合市场化多元化的政策支持和对知识产权和文化衍生品品牌的保护。

河北文化品牌核心审美价值的构建提升,需要艺术创作者们进行不懈探索,从而不断丰富,实现大设计的产业跨界融合。河北品牌文化建设必然要挖掘文化精髓,文化是提升品牌价值动力,文化本身是产业,也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我们应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促进河北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河北文化的竞争力、创造力、支撑力和吸引力,未来河北文化品牌要创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产品,同时能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应努力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品牌发展优势,推动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增强河北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从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向志强.文化产业类型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J].求索, 2008(11).

[2]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4).

[3]邢洪儒.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09(03).

[4]许晴.彰显区域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J].江南论坛,2011(02).

篇(2)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56-03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仁怀繁衍生息。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仁怀置县,属滋州。宣和三年,降县为堡,属泸州郡。元置仁怀长官司、古滋长官司,均属播州安抚司。明为仁怀县(今赤水)辖地,属遵义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府改属贵州布政司。雍正八年,移县治于生界亭子坝,十一年知县杜诠领帑项一万五千零八十两建城,至十三年新城就。远在汉代,仁怀人民便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佳酿。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列。1995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仁怀撤县设市,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之一。

一、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仁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是古代川盐入黔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更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因而拥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物质文化遗产

就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仁怀市境内历史文化遗产又具体包括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特色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四类。目前,可移动文物基本都珍藏于市博物馆内,有国家二级文物2件、国家三级文物2 000余件和近1 000件待修复的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共4处,即沙滩乡的古盐运码头、东门河云仙寺内的商周遗址以及中枢的水仙寺和玉屏寺;特色历史街区共3条,即清代遗存下来的梅子坳老街、三元洞老街和五马老街;文物保护单位共26个,分别分布在仁怀市城区及一些乡镇;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仁怀市最为著名的要数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现已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仁怀也于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此外,仁怀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因而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民族习俗,如后山乡的采月亮、苗族腊染、苗族打牛祭祀活动;有别具风格的地方戏曲,如学孔乡的春台戏;有众多精湛的手工技艺,如喜头镇的擂荼制造工艺、坛厂镇的制陶工艺等。其中,后山乡苗族的踩月亮活动与茅台镇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一同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总体评价

从数量来看,仁怀市境内的历史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目前已登记的有3 000多件可移动文物、4件不可移动文物、3条特色历史街区、26个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产仍处于未发掘或未登记状态。

从类别来看,仁怀市境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种类比较齐全,涵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特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四类,其中文物保护单位又包含近现代史迹、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摩崖石刻等类别。

从年代分布情况来看,境内物质文化遗产(除可移动文物外)主要是清朝和近现代留存下来的,其中清代遗产18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11处,此外还有明代遗产两处,商代、宋代遗产各1处。

从位置分布情况来看,境内物质文化遗产(除可移动文物外)主要集中分布在茅台、中枢、鲁班、长岗和五马,其他如茅坝、坛厂、沙滩、三合以及火石岗等乡镇也有单个分布。

从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来看,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纪念碑、鲁班烈士墓、鲁班战斗遗址、长岗住地等9个文物保护单位联合统一申报),贵州省级两个,遵义市级两个,仁怀市级13个。

从保护与开发现状来看,仁怀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力度不够,除鲁班、烈士墓等极个别受到较好保护外,其他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既没有划定保护范围,也没有派专人进行管理。由于缺乏保护,导致各级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不高,开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二、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遗产遭受自然、人为的双重破坏

仁怀市的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除了被收藏在市博物馆的部分文物之外,其他都基本处在露天之下,如清代的古盐运码头、明清时期修建的众多寺庙以及时期留下的战斗遗址等。这些宝贵的遗产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遭受风化、冲蚀等自然因素破坏严重,部分甚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当然,相比自然因素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而言,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破坏可谓更甚。其中,最为明显的要数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破坏,例如将领石达开与清朝政府的茅台一战使得诸如酒作坊等珍贵遗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也相当严重,永安寺、天圣寺等寺庙中的雕像、石刻被毁之殆尽。

(二)认识浅薄,保护力度不够

在建设过程中,部分人认为保护文物、历史街区、古建筑就是保护“落后”,更有甚者还把保护遗产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这些“死物”是在和城市建设抢地盘,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他们片面地理解了城市的现代化,认为只有高楼大厦才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城市历史沿承与城市文化品位。

(三)建设性破坏严重,孤立文物保护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一迅猛潮流中,城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难免会与遗产保护发生摩擦。在城市建设用地原本就很紧张的仁怀,这一矛盾更是突出,而二者比拼、争抢的赢家又往往是经济一方。因此,许多尚未挖掘的珍贵遗产永久地埋藏于混泥土之下或是被彻底摧毁;而已发掘的部分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得不拆迁而另寻容身之所;几经曲折得以原地保留的也只是孤立保护,周围老建筑全部被拆除,整体风貌极不协调,其中最好的例子要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鹿鸣塔被孤立保护在市医院内。

(四)保护资金短缺

仁怀市境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土木类,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和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破坏,其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当地人民认识浅薄片面、重心完全偏向近期的经济发展,境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基本上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地方政府采取种种措施筹措的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旅游收入、民间捐助等。

(五)文化特色明显,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未能充分体现

仁怀市的文化特色也非常鲜明,国酒文化、文化和古盐运文化便是这一城市的主打文化,也是彰显其城市魅力的最大文化品牌。尽管其文化特色非常明显,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上述“三大文化”均未充分体现出来。首先,在进入仁怀的各交通口岸,除国酒门、茅台巨瓶外,很少有能彰显其文化特色的广告、标语或标志;其次,市政中心地区也没有能充分展现其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另外,在仁怀市内的主要交通廊道和广场上,能体现其文化特色的雕塑和园艺也少之又少,走在仁怀境内的大街小巷上,人们很难感受到国酒文化、文化与古盐运文化的浓厚气氛及深厚内涵。

三、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祖宗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仁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在继续大力、持久地面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向市民宣传、展示、普及相关知识的长效机制,比如通过举办免费知识讲座、参观、知识竞赛、开设报刊专栏、专门网站甚至进入学校教材等多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及其保护意义,让每一位市民都了解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保护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认识,引导全体市民树立和形成“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未来”的共识,使全民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二)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仁怀市政府必须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资金的投入,并主要根据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保护程度,保护方式等决定具体的财政支出额度。除财政收入这一来源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方式,如以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获取旅游收入;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维护、维修、展览和科研,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等。

(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始终坚持以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科学地加以利用,充分释放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潜能,并以此为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魅力的彰显。如修缮后的文物保护单位可结合雕塑、画展、文艺表演等,进行酒文化、盐运文化、文化的展示;也可以复制文物样品,开发旅游纪念品;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手工技艺,如喜头镇的擂茶工艺、坛厂镇的制陶工艺等,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

(四)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地彰显文化特色

仁怀同时拥有酒文化、古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具体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三大文化的关系。其一,要突出重点,即重点开发打造酒文化;其二,要体现三大文化的关联性,即做到“酒中有盐(盐运文化),酒中有红(红色文化)”。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仁怀市的文化定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酒都”,而不是“盐都”或“红色之城”,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酒文化”来做文章;第二,对于载有古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景点、景区,要继续予以保护与开发,但范围只限定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第三,部分酒文化载体中要适当融入古盐运文化和文化,主要体现后二者在仁怀酒文化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资源,保护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传承并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纳入城市规划中,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来整体考虑,将更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更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君瑶.岷江上游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关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岷江上游文化旅游品牌的八点建议[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

篇(3)

茶文化乃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根植于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与中华民族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广泛地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佛家及诸子百家、中医学等诸领域的精华,逐渐形成为今天集健身、修身养性及防病祛病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

1茶文化在我国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在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团结统一、勇于胜利等精神的共同鼓舞下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弘扬茶文化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茶文化精神传承茶文化,首先必须牢牢把握茶文化精神的深邃内涵。茶文化精神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决定了茶文化精神的传承性,茶文化精神能够随时展而刻入中华民族的肌体里,成为中华人民共有特征与内在本性。所以新时期在教学中引入茶文化,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而且还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和生命力。

1.2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升我国的茶文化软实力茶文化基因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与于一体的全方位建设,激活茶文化基因,就是发扬优秀的红色文化,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时展的规律表明,当下国家的强大与否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建设,“软实力”是除军队、武器等硬实力之外的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一个国家建设的实力,茶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优良传统、作风等在内的国家制度、文化、精神等方面建设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激活茶文化,必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生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所以,茶文化基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3有利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富强小康梦、美丽生态梦,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强国梦,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茶文化基因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基础,进行旅游管理教学必须继承党的传统,发扬党的精神。综合国力是包括文化在内的一个国家所有力量的总和,激活茶文化基因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建设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此外,茶文化还有利于旅游思路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有利于加强、完善国民文化基因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新时期加强茶文化和旅游管理教学结合的内涵与功能研究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2茶文化在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中的作用

茶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君子追求的一种高境界的道德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期望建立的人人都遵守的理想社会规约。茶文化中蕴含着十分卓越的为人处世智慧,直到今天还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善塑造理想人格。茶文化是关于人和人的修养的文化,交给大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学问,并教育大学生怎样由内而外修身养性最后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可见,加强文化和思想教育,促进人们自觉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多么地重要。诚然,我们的民族曾经饱尝过“东亚病夫”的骂名,难道我们现在应经忘却了那段历史吗?

2.1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旅游管理有别于昔日传统旅游,它虽然脱胎于我国传统竞技旅游,但却是中西方旅游的“杂合体”,带有更多的文化符号和更高的辨识度。为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健康效能,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本课题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0所普通高校的教职员工参与茶文化健身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高校教职工参与旅游锻炼基本与本省的全民健身运动主基调相同步,并在增进高校教职员工身心健康中发挥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尖锐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缺乏统筹管理,教职工健身运动系自发组织;2)参与旅游健身教职员工多为退休教职工,老龄老化现象明显;3)缺乏专业指导,训练方法极度简单;4)练习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5)茶文化理论知识贫乏,健身效果不明显等等。同时,笔者结合自己对茶文化旅游教学的认识及自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认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找出了其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即:1)充分发挥高校旅游协会的作用,加大投入,强化管理;2)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收在职教职员工投身到茶文化与旅游教学的应用中来;3)提高教职员工茶文化理论水平,提高茶文化旅游健身效果;4)配备专业健身指导员,加强训练控制;5)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旅游领域在职教职工的对茶文化思想的热情。该课题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全民健身发展战略及高校茶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为各大旅游院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2.2加强学生修身与自律的内在统一

在结合茶文化的旅游教学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培养是三者合而为一的,在教育过程中,他主张知、情、意、行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并突出四者之间的关联性,接着确立好学、笃信、立志、躬行的培养方式,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健康的身心,中华民族的崛起更离不开坚强的体魄和刚毅的灵魂。旅游教学在学校中的活动几乎都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使在道德体制健全的情况下,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现代社会具有全球性、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加上道德监管不到位,从而导致大学缺乏道德责任感,引起了大量不负责任的大学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生侥幸心理。茶文化思想注重修养自身,这就强调教职工在旅游教学中过程中,提倡“三省吾独”,要求“内向用功”,将美好的品德由外而内升华成为人所具有的品德,从而完善自我,即“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茶文化追求修身养性,而现在旅游集健身、强身、防身和医疗保健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追求延年益寿,两者都是强调阴平阳和等是其“立身之本”,这一点正好符合当今我国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理念等等。学生实际上有什么样的想法,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所以即使是仁人君子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规范自己。“慎其独”的含义就是,当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对待,不可胡作非为。所以,如果大学生期望达到共享现代文明,规范道德社会秩序,就必须通过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只有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大学规范,才能不违同的道德社会的契约,才能建立旅游社会的良好秩序。

2.3树立学生正确的义利观念

在旅游管理教学中,自由使学生能够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也使学生失去约束而不顾别人的利益,大学当中的义与利的矛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1959年总理在北京旅游学院会见日本友人松村谦三时所概述的一样:“茶文化和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这是对中华茶文化精髓最好的解读与概括,同时也是茶文化得以“万古流芳”的秘诀。我国传统文化是以我国传统的太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论为自己的哲学思想编撰而成,符合广大民众族的审美情趣,这一点与茶文化暗合,两者都是以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为立足点,因而能够赢得更多的参与者。与茶文化结合后,旅游管理的练习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其不受任何时间、场地、季节、气候和年龄、性别的限制,适合各类人群,因而备受世人的青睐。茶文化学说的义利观要求大学生“舍生取义”、“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茶文化也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如孔孟提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警示之句,对义与利的两难之境做出取舍———虽然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物质带给我们的短暂的享受与美好德性带给世人的精神追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追求美好的德性惠泽的不止是一两个人,这种高尚的情操会带来更大的益处,这点与旅游管理教学追求的是一致的。

3结语

基于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不但以其文化底蕴深厚、功能卓越、健身与养身效果明显、成本低廉著称,而且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季节、气候与场地等约束等优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我国旅游教学之首选项目,并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其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茶文化与逐渐显露弊端的现代旅游思想存在的诸多互补之处,刚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弥补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许多不足。

参考文献

[1]杨岭,全.超越技能的文化表征———旅游教学的文化品格追寻[J].教育研究.2014(10):69-70.

[2]闫雪锋.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旅游教学改革策略[J].福建茶叶.2016(9):191.

篇(4)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11-03

西部大开发战略于1999年正式出台。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0年7月,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娱乐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它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补充。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超级利润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优势

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习俗、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也是基础优势。贵州省境内生活着48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17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风情和民族习俗,文化资源在全国排名居前位,有50个地方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2项、101处。

2、市场优势

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市场,这也是贵州文化产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的市场优势。从2004年贵州省成功举办“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以来,至今每年都举办,其成为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在推动旅游、弘扬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2010年贵州省接待旅游总人数12913.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1.23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6亿美元。每年举行的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及“多彩贵州风”的演出,向国内外展示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如今,“多彩贵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正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

1、产业基础薄弱

贵州省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主要是指总量上和规模上的弱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来说明:

(1)文化产业单位数量:2010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64个,博物馆53个,文化馆95个,公共图书馆93个。而2010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15个,博物馆2141个,文化馆3258个,公共图书馆2860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文化产业中艺术表演团体个数仅占全国的2.5%,博物馆仅占全国的2.5%,文化馆仅占全国的2.9%,公共图书馆仅占全国总数的3.3%。

(2)从业人员的分布:截至2009年,贵州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而全国当年的从业人员已达到1182万人,贵州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全国的1.78%。

(3)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经营情况:2009年贵州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为186.71亿元、62.23亿元,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为27244亿元、7630亿元,贵州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仅占全国的0.69%、0.82%。

2、区位偏僻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是贵州省区位的最好介绍,从省会贵阳经陆路交通线到我国最近的海港及边贸城市均有1000多公里。这种“三不沿”的区位劣势,将使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付出比中、东部地区大得多的代价,对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由于区位的偏僻,造成贵州文化产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3、观念落后

贵州经济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贵州地势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关键在于贵州的干部群众观念落后。2011年在贵州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在与政协经济、工商联、农业界委员一起讨论时说到,贵州省有一些干部和群众只承认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和事业性,只关注文化的教化、喉舌、阵地等社会效益,看不到文化所具有的潜在经济价值,难以理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地位和文化在创造财富方面巨大的乘数效应。文化产业意识淡薄,直接导致的是文化建设和开发缺乏市场的视角与考量,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4、资金缺乏

由于贵州省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较低,相应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偏低,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2008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额度仅为5130万元,且各市县均未设立这样的专项资金,而2007年北京市一个西城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就达2亿元。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1、政策机遇

首先,2010年《贵州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计划方案》的下发,拉开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序幕。方案中出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的政策,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详尽的规划,为贵州省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在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支持政策,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政策。这些都为贵州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背景。

2、投资机遇

随着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文化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需求决定供给,在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应加快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步伐,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贵州省出台了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优惠政策,《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对文化产业增加财政投入、落实优惠政策、加强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确保土地供给等多项政策,从投资的各个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

3、交通机遇

首先,在基础交通方面,《贵州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计划方案》中明确提出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基础交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文化旅游人数的增加和文教体育产品的输出,促进贵州省文化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信息交通方面,《贵州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计划方案》提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现阶段网络信心技术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应抓住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使其自生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资源的同质化

贵州省的文化资源与周边省市有着很大的相同性。以云南省为例,在区位上两个省都地处西南地区,有着“云贵高原”这样共同的称谓;在文化旅游方面,两省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都是主打的特色旅游;在会展业方面,近几年来两省都大力发展会展业,以这种新兴行业来带动本省其他行业如交通、物流、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再以重庆市为例,红色文化旅游是重庆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其拥有渣滓洞、白公馆、梅园等大量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而贵州省文化旅游中红色文化旅游也是重点突出特色,遗址、山、四渡赤水、息锋集中营等等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与重庆红色文化旅游相同,使得两者的发展相互制约。同质化使贵州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在周围省市的挤压中找出一条发展道路。

2、资源的脆弱化

文化资源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差,使得资源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主要表现在:一是文物流失。我国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文物不计其数,而由于对文物的认识不足和管理体制上的漏洞,使我国民间文物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二是建设性破坏。在旅游开发中,常常因为相关部门规划错误,导致开发时常出现不和谐的败笔。例如,镇远县青龙洞古建筑群曾申报世界文化遗址,结果因近年的旧城改造,遗址周围满是高楼大厦,景区氛围已被破坏而遭否定。三是不断增多的旅游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促使少数民族村民对旅游者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生活方式等进行刻意的追求和模仿,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部分年轻生活逐渐汉化,穿着打扮日趋潮流化等,使得自身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失去了民族文化特有的吸引力。

3、竞争的恶性化

资源的同质化,导致两者的竞争尤为激烈,从而使得竞争也向恶性化发展。以“夜郎文化”为例,贵州夜郎文化研究会学者指出:历史表明,夜郎国首府在黔北,在贵州省桐梓境内,尚有蒙渡桥的历史遗迹。贵州一直将夜郎当作他们当仁不让的文化品牌。而2010年,湖南新晃县宣布决定斥巨资打造“夜郎古国”项目,将体现夜郎文化和侗族风情,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夜郎文化休闲度假区。对于湖南方面的“争抢”,贵州的文化学者纷纷发文反击。这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不仅仅在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在文化创意方面、影视文化方面,贵州省面临同样激烈的竞争。

三、应对策略

(一)扩大对外宣传,着力塑造贵州的良好形象

从大的范围来讲,贵州省文化产业的落户是由于现今贵州省的欠发展,而其欠发展更多是贵州省的封闭带来的,因而开放是贵州振兴的关键,也是贵州省文化产业正兴的关键。贵州省抓开放,需要在整治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同时,大力树立贵州对外新形象,提高贵州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贵州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办好“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2011年应以举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通过媒体聚焦和大众关注的大平台、大舞台,展示贵州积极进取、奋力赶超的新形象,让国内外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贵州,进而走进贵州、投资贵州,参与建设和发展贵州,从而带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

(二)用产业集群战略发展贵州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业是贵州文化产业的先导,是带动贵州文化产业各行各业发展的龙头。《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创新地对贵州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具体思路,将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运动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通信媒体与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分为相互支持、相互为用、融合发展三大部类。运用产业集群发展贵州文化产业就能充分发挥贵州文化产业的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将特色的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好做强。

(三)建立以资源基础型文化产业为主导、创意文化产业为辅助的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以贵州特色山水旅游、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创意型文化产业。并基于贵州民族文化优势,积极打造知名民族文化品牌。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建立著名旅游景点的力度。以民族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3-0069-04

DOI:10.13483/ki.kfyj.2015.03.0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省文化资源尤为丰富,近几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作为我国文化资源大省,河南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用来发展文化产业,以达到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目的。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概述

通俗地讲,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工业化生产为标准,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业。它的英文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目前我国学者的定义是: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文化产业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其包含了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简而言之,文化产业就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其主要目标。

而“文化产业集群”这一概念是由“产业集群”发展而来的。“产业集群”最早来源于经济学领域。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有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本以及外部环境是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如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河南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其次,人是文化的主体,人的能力的高低限制着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对文化人才的投资和培养最为关键。同时,文化产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复合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和知识的投入,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地吸引资金投入。当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同样需要一种轻松的氛围、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如便捷的交通、轻松的交流场所、舒适的工作环境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各种剧院等。最后,适宜的外部环境能够为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包括政策、制度以及市场环境等。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一)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悠久,是国内主要的文化大省之一,如果要把河南省建立成全国典型的“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就必须要充分挖掘河南省独有的文化资源,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资源强省,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文化资源量大质优

河南省具有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的文化资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地下文物、馆藏文物数量都在全国居于前列,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041处198项,中国古都仅河南省就占了4个,以及22个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此量大质优的文化资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就有涵盖中华历史的各种文化,例如中国史前文化,以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以及中原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戏曲艺术和各种民俗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基础,也为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3.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展现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全省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如下图所示:

可见,在各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南省已经迈入文化强省的行列。其次,河南省拥有大量的文化人才,并且形成了以中青年文化技术人才为主要力量的全省文化人才体系。近十年来,随着文化机构的不断增加以及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的递增,使得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产值每年都呈现增长趋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2006―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

4.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首先,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并向集团化发展。目前除了成立的一些新兴的公司和集团以外,一些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影视集团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其次,河南省打造了自己的文化品牌。近几年,在以政府为主的相关单位的努力下,河南省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中“少林武术节”、“梨园春”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同时,文化领域本着打造中原文化品牌的理念,积极发挥河南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努力彰显文化大省的魅力。除此之外,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已经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股新力量。例如动漫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区位优势明显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良好的区位优势极大地增强了河南省文化发展的承接力和辐射力。全省交通发达,铁路运输成三纵四横的网络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与航空、水运组成了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此外,河南省还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密集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巨大的需求才能促进产品的生产和产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河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和一些东部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文化管理体制僵化;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文化产业领域投入不足;复合型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业未能形成集群发展模式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河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文化管理体制僵化

2003年之前,我国的文化体制一直实行“双轨制”。近几年,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机构开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是,这种体制矛盾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在国内体制大背景下,河南省面临着体制改革的问题。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业壁垒和地区壁垒,文化资源被分割使用,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在管理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构体系,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甚至导致人员冗杂却又很难做到责任到人。这些体制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导致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

2.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拥有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例如史前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象征,属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他们在保护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首要问题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力。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加大,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单位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导致文物资源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追根溯源,除了人们追逐利益外,对于文物保护的现行法规过于笼统,执法人员不能有效执法,惩罚力度不够以及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等等。其次,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随着河南省文化建设的大力开展,为了弘扬中原文化,推进全省文化建设,很多地方借助当地文化资源举办各种特色文化活动,进行产业开发。不过,从目前来看,尽管河南省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但是,仍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发展政策,也没有把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等相关行业结合起来。

3.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文化事业经费和人均文化事业经费相对较低,近几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一。资金不足严重限制了河南省文化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导致文化产业不能快速发展,很难产生集群效应。同时,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政府虽然已下达各种文件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金融机构顾虑众多,实际上对于文化产业投入相对较少,绝大部分中小型文化企业很少得到或者基本上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4.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专业的文化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而有效的人才机制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河南省文化单位用人机制依然陈旧,没有引进高素质的文化领域专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大多从事传统的文化企业工作,缺乏研究动漫、移动传媒等领域的人才。缺乏有效的人才机制,不能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人才发展体制陈旧,甚至存在挖掘人才困难,培养人才不到位,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人才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5.文化产业集群尚未成型

对任何产业来说产业链条越长对产业的发展越有利。然而截至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没有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与四川、云南两省相比,河南省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河南省不仅是文化资源大省,同时也是人文旅游资源大省,如何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系起来,建立起新的文化产业,并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发挥出自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河南省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另外,河南省在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上,不仅没有形成集团化和规模化,也没有很好地做到将资源、人力、资本、产业要素等有效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加快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关键在各个环节上实现突破。首先政府方面一定要有所作为,要能够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创造出宽松舒适的政策环境。其次,要有灵活的市场机制。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企业注册资金,吸引大量企业进入市场,制定灵活的管理措施,搞活企业。再次,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正当竞争,灵活经营,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这些企业提供公平的、宽松的市场环境。最后,加大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性政府和责任性政府,简化行政审批制度,为企业提供便利。

(二)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

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就需要打造品牌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大力开发优势资源,而且要树立品牌意识。河南省并不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中已经有一部分形成产业规模,但是,影响力主要还在国内甚至是某区域内。其次,打造地方特色。河南省拥有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例如史前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将这些文化变成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将这些文化资源加以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产业,是河南省未来文化资源开发要走的新路子。努力将现有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开发新的文化产业,做到其他省份有的,我们做精;其他省份没有的,我们做出特色。

(三)拓宽产业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出现了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匮乏,文化产业企业运转受限等问题。资金不足一直是文化领域内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软肋,由于固定资产较少,尽管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进行资金筹措,但是文化产业企业借贷款项依然存在困难。随着政府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就必须由政府的单一投资向资金来源多渠道发展,鼓励和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此外,鼓励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发展,允许民营文化产业企业进入市场,政府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和监督。

(四)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国家必须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河南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人才缺乏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首先要扩大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分布在各个行业,没有形成专业团队,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阻碍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其次,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要有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科技带头人,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文化人才既然是第一资源,如何有效地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我们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五)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组团发展

河南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区位优势,如何利用自己的特点,展现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区位和市场优势,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加强整合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能力,借助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互动,形成文化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其次,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是做大做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发挥传统文化产业如传媒、娱乐行业的优势,鼓励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创意,动漫及移动传媒行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迈进。

篇(6)

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更高层次的文化建设也迫在眉睫。反过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也能够进一步刺激消费,增加国民收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山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全省上下全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把转型发展的目光从煤炭转向文化产业,将其列为“山西七大非煤产业”之首着重发力,文化产业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发展不断壮大,正在成为山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对推动山西省经济稳定向好、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文化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人们也能享受到文化成果带来的诸多实惠。

一、山西的文化产业优势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文化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

目前为止,山西的古人类遗址多达13477处,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约53875处,现存古建筑2802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227处,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452处,居全国第一。其中世界遗产三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除了古建筑、石窟、壁画、彩塑艺术等这些不可移动的物质遗产外,山西还拥有极其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潞安大鼓、上党梆子、五台山佛乐等32个项目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是这些厚重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得山西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和东方古代艺术“博物馆”,为山西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二、山西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1.文化产业规模扩大,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非煤产业的大背景下,山西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达到1.65万个,比2012年增长84.3%,年均增长22.6%;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68.65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上涨10.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作用日益重要。

2.致力打造文化精品战略,促进演出市场繁荣

舞剧《粉墨春秋》、说唱剧《解放》分获第13届和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剧《粉墨春秋》、《一把酸枣》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晋剧《刘胡兰》获“文华剧目奖”;晋剧《巴尔思御史》、《上马街》获第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傅山进京》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编剧大奖、导演大奖等9个奖项等;全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达到7部,名列全国第4位。

3.加大文化设施投资力度,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初步形成多元投资格局。近年,山西省先后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业等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文化政策,并首次设立了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体育产业两项基金。与此同时,大批社会资本踊跃进入文化产业,煤炭行I转入文化产业的项目与资金源源不断,文化产业投资日趋活跃。2015年,山西省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43.00亿元,同比增长26.3%。

(2)政府投资提质增效,文化设施大大改善。2015年,山西省文化建设项目资金总额6.38亿元,同比增长17.1%;各地积极规划建设文化设施,在建项目278个,其中:公共图书馆19个、文化馆21个、文化中心10个、博物馆44个、其他文物机构42个等。截止2015年底,全省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分别为114.33O、267.35O,居全国第11位和第14位,两项指标在中部六省中均排名第一。

4.文化旅游相互融合,形成协同发展局面

五年间,文化、旅游相互融合,一大批新兴文化项目兴起。武乡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投入近十亿元打造了八路军文化园;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带动了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连续举办,大幅提升了平遥古城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山西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开演2年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不仅提升了山西形象,而且激活了古城旅游景区的活力,带来了旅游业的兴盛。“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先后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由2011年的1342.6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47.50亿元,年均增长26.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2015年旅游业“逆势”增长,标志着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山西省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5.依托文博会,提升山西文化影响力

将文化引领作为战略根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15年9月,山西省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文博会。此次文博会以区域影响、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全国一流为目标,全面展示近年来山西省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又进一步促进了省内外文化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响了山西文博会的品牌,弘扬了三晋文化,塑造了山西新形象,提升了山西文化影响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山西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1.产业规模小,实力不强,结构问题突出

2015年,山西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1.6万个,在中部六省中最少,占全国1.4%。规模企业偏少,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339个,占比为2.1%;而规模以下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占主体。文化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文化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业,2015年其单位数占文化产业总数82.5%,增加值为199.90亿元,占比74.4%。而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文化制造业单位数仅占17.5%,两项合计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6%。说明山西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连续七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我省无一家文化企业入选。

2.资源开发力度不足,文化投资总量偏小

山西省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优势明显。但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存在诸多不足。在连续七年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山西省无一家文化企业入选。山西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数不足5%。文化产业投资基数低,总量小,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3.新兴文化产业较少,创新不足

山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传承。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积极培育传统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上投入较少。民营资本投入较低,文化创意不足,科技创新滞后,部门联动较弱。直接影响文化产业多元发展格局的形成。

四、加快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对于山西走出转型升新路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山西的振兴崛起,需要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增加文化产业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着力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丰富市场层次,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平台。提高居民收入,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提高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水平,利用新技术,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发展新型文化产业。

回眸过去,山西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壮大,要抓住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继续前进、不断发力,进一步将其培育成为山西的优势产业,为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提供新支撑,为逐步实现山西振兴崛起提供新动能。

篇(7)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43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86

Abstract: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marketing forc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anggang, the evaluation model for marketing forc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anggang was established, using AHP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Taking Luotian chestnuts as an example,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marketing forc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anggang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for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countermeasures

“营销力”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受到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研究者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将农产品营销力定义为:农产品生产组织或企业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通过系统的营销努力在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创造顾客价值,达成互利交换,实现农产品生产组织及相关利益方目标的能力[1]。国内学者主要从营销能力、营销的强度或力度两个方面理解和研究营销力。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农产品营销力界定为:组织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获得消费者认可的营销活动和营销行为能力。黄冈是农业大市,特色农产品品牌众多。特色农产品营销力的提升对于黄冈早日实现“四个大别山”的奋斗目标和“双强双兴”战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拟通过研究当前形势下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的政策建议。

1 黄冈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南麓,素有“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之称。黄冈南部沿江湖区盛产山药、大蒜、萝卜、辣椒、莲藕、酒等;北部山区盛产板栗、粉丝、药材、茶叶、桔梗、花生、甜柿、晒烟,其中,有蕲春四宝(蕲艾、蕲龟、蕲蛇、蕲竹),还有自古以来就是朝廷贡品的“黄团”、“蕲门”茶叶等。目前,黄冈市已确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五带十区”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布局。“五带”分别为:大别山南麓板粟产业带、沿江“三水”(水产、水禽、水生植物)产业带、沿江双低油菜产业带、沿江林业产业带、柳界公路沿线优质稻产业带[2]。“十区”包含了蚕桑、山野菜、三元猪、优质奶牛、优质茶、优质蜂产品、中药材、红薯、花生和蔬菜等产品的加工生产区。

近年来,黄冈抓住发展“大别山试验区”的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罗田板栗的产量为全国第一,英山茶叶产量为全省第一。

2 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具有公共属性,它是区域内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带动农户共同打造的体现特定区域的价值和文化,是众多力量的综合体现。因此,应本着系统性、动态性、多元性的原则构建特色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黄冈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力主要由营销战略、营销战术、营销执行、营销绩效4种基本力量构成。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黄冈特色农产品的特点建立了营销力评价指标体系(图1)。

2.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本研究依据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AHP)的理论,构建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的专用计算工具yaahp计算出各层单排序的权重(表1)。

3 营销力评价实证分析――以罗田板栗为例

3.1 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现状

罗田县是中国板栗生产大县,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罗田板栗现已成为罗田县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罗田板栗产业发展情况见表2。表中数据来自2010 ― 2012年《黄冈统计年鉴》和2010 ― 2013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目前,罗田已建成了8个板栗专业市场,是南方最大的板栗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罗田板栗已基本上形成了“巩固南方市场、占领北方市场、开拓欧洲市场、打进国际市场”的市场格局。随着罗田板栗的产业化发展,罗田板栗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在不断扩大,销售渠道逐步完善,品牌意识逐步强化。罗田板栗已注册了“罗甜”牌板栗商标,进一步提高了罗田板栗的知名度。

3.2 罗田板栗的营销力评价

本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罗田板栗的营销力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步骤如下:

3.2.1 确定营销力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和评价备择集 把罗田板栗的营销力分成4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构建起目标层因素集和各准则层的因素集U=(U1,U2,U3,U4);U1=(U11,U12,U13);U2=(U21,U22,U23,U24,U25,U26);U3=(U31,U32,U33);U4=(U41,U42,U43)。在评价过程中,采用五级等级评语集作为评价等级,各等级标准采用百分制,规定优秀为(90,100),良好为(80,90),中等为(70,80),一般为(50,70),差为(0,50)。评语集V={V1,V2,V3,V4,V5}={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95,85,75,60,25}。

3.2.2 收集整理评价数据 于2011 ― 2013年“罗田板栗节”期间实地调查罗田板栗的生产、销售情况。每年邀请10位专家(包括罗田板栗的经销商、销售员及龙头企业的相关领导)对罗田板栗营销力指标层各要素进行模糊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进行隶属度计算后,得到罗田板栗2011 ― 2013年模糊关系矩阵,其中2013年模糊关系矩阵见表3。

3.2.3 计算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模糊关系矩阵,结合表1中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罗田板栗2013年营销力评价结果,计算过程如下:

由此可知,2011年罗田板栗的营销力处于中等,2012年良好、2013年为良好,2013年比2012年略有提升。

3.2.4 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影响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的首要因素为品牌传播力。根据《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2011 ― 2013年罗田板栗的品牌价值逐步提升,与实例分析中罗田板栗2011 ― 2013年的营销力评价结果变化趋势一致。此外,2011 ― 2013年罗田板栗的种植面积、产量和销售收入的变化也符合这一趋势,说明本研究提出的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3 实证分析结论

黄冈特色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对黄冈市当前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是适用的,但黄冈有很多县级特色农产品的经营发展还没走上正轨,在进行营销力评价时评价指标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如,团风苦荆茶、黄梅青虾、武穴佛手山药,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刚刚起步,要获得相对公正的营销绩效力评价是相当困难的。“顾客满意度”这项指标就不适用于这些特色农产品,并且对于这类产品营销力的评价,应该把“产品质量水平”的权重提高。

4 提升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的对策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提升黄冈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黄冈市百户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中,有24户的年产值或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下,有76户的固定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下;按产业规模及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来衡量,难以完全代表各地的农业特色,更无法形成全市的合力和拳头[2]。黄冈应在特色农产品板块核心基地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基地与农户、企业间的合作,实现基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的示范作用[3]。

4.2 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与运作

黄冈虽然特色农产品众多,但很多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高,存在着“有产品无精品、有名声无名牌”的现象。要依靠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元市场主体打造品牌,依靠诚信、创新和责任经营品牌,依靠整合小、散、杂、弱来做大品牌,依靠落实政策资金扶持品牌,依靠良好的市场法制环境保护品牌。一方面,政府要拿出专项奖金,先在省内,后到国内,再到国际,逐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在电视、广播、报纸、牌匾、网络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加有影响的全国、全省产品评比活动和展销会、博览会。通过板栗节、药材节、休闲农业采摘节等传统节会,打造富黄冈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推广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如英山茶叶,可将茶文化与毕升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建设茶文化设施,丰富茶文化内涵,提高英山茶叶的文化品位[4]。通过文化与产业的对接,使特色农产品产业与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经济的发展。

4.3 建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黄冈很多特色农产品出产地较分散,大部分位于农村,不具备有组织的、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目前各地少数单独开展网络销售的企业或生产者已采取了在C2C网站开网店或到企业黄页免费公司信息等简单的手段,但由于没有专业营销,普遍收效不佳。很多特色农产品,如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时间“养在深闺人未识”。应鼓励和引导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创新转型,通过开发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不断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4.4 加快建立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

黄冈特色农产品市场已初步形成了批发市场和个体零售相结合的流通体系,但现有的流通体系只能满足部分区域市场的需求,市场覆盖范围有限,未能将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其营销力。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国内和国际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实现特色农产品配送的信息化和专业化,提升黄冈特色农产品流通的档次和规模[5]。

参考文献:

[1] 柳思维.农产品营销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0(2):134-137.

[2] 郭红霞.发展黄冈特色农产品物流业的SWOT分析[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88-91.

篇(8)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被定义为一类新兴朝阳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推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也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产业文化的优势,提出当前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发展福建文化的相应对策。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描述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精神经济、体验经济等研究极大地呼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家制定福建省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意味着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表明福建省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标准的理论范畴,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同。结合文化产业的消费层面、产业属性与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联系,本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市场化方式,从事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和服务的活动,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以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为动力而发展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专利、商标、注册权等的开发能够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就是说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产业链功能和文化溢出效应,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特征也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意产业,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知识;文化产业又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必须要有较扎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拓展性,要求文化也应当实施对外开放。

二、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

对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立足于报纸杂志、广播影视音像业、出版发行业、旅游观光业、演出娱乐业、在线资讯业、工艺美术业、会展业、竞技体育和教育培训业等分析。

(一)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发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08年我省共出版各类图书10,319多种,图书124,383万份;2004~2008年期刊出版种数为176种,出版总印数3,450万册,出版总印张数133,385千印张。图书报刊的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报刊出版种数59种,出版总印数103,791万份,比1999年出版种数49种增加了10种,出版总印数比1999年64,195万份增加了39,596万份,为福建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影视、广播、音像业建设效果显著。2008年福建省拥有各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系统数221,818座,广播电台10余家、电视台数10家,“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的完成,使全省2/3以上乡镇有有线电视联网并逐步实现向宽带网发展;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8年全省广播节目86套,电视节目37套,与上年持平,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4套和11套。2004年成立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是由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和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等20家实体单位联合组成,同时又是一个以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报刊出版和互联网站宣传为主业兼营科技开发、影视艺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新闻传媒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福建省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文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三)文艺演出事业发展较快。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福建省文艺演出事业发展主要体现在: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0个,公共图书馆85个,剧场、影剧院76个,群众艺术馆10个,博物馆89个,文化馆78个,乡镇文化站1,09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约1.48万场,观众11,022万人次,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应,实现收入约2.97亿元人民币。

(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引下,福建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发展。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政策表明要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和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确定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进入标准和程序,降低文化产业的进入门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产业总量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50亿元,占GDP的3.2%;产业集群和溢出效益持续显现,目前全省已培育建设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3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三、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拥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海西效应。海西成为国家战略,得到广泛认同和关注,得到中央机关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这就有利于文化产业资金的筹集。另外,福建周边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西等地也主动融入海西,这对提高海西凝聚力、提升海西文化产业品牌总体形象,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就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二是政策效应。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来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并实施《文化强省纲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对海西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东岸效应。福建省与广东省相邻,同时与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省份交通便利,而这些地方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底蕴,多样性和丰富性都不如福建,而文化的趋同性和互补性又与福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只要海西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经过包装和推介,是能够大量吸引这些省份旅客的,这就为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提供客源基础。从华侨方面来看,福建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福建籍华侨和祖籍福建的外籍华人800万人旅居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华侨、外籍华人总数的1/3。这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或喜庆,都要返乡探亲、寻根,为福建保持了源源不断的境外客源市场。

四是品牌效应。在文化建设方面,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以及寿山石雕、乌龙茶艺等开始走出福建,在世界和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世界客家祖地、世界闽商大会、晋江世界同乡会、世界朱子后裔大会及进香、祭祖等一批民间大型宗亲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在两岸民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号召力。

四、福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大,人们的文化产业意识薄弱。2010年5月25日,根据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差距,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497元,是农村居民59.6元的8.3倍。从分布上看,我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闽东、闽西、闽北等地相对滞后。相比于上海、广东、北京等一些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省市,我省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文化产业意识与规划意识滞后,思想解放程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产业认识上观念落后,文化产业意识薄弱,极大地阻滞了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文化多样性不够突出。从产业组织来看,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够明显,2009年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7%,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24位;产业链不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缺乏特色鲜明和效益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的带动;产业多样性不够突出,发展主要是靠传统的报刊、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一些新兴创意文化、动漫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是缺乏科技人才,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科技人才是创造文化创业产业的重要源泉之一,福建文化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且滞后于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这是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福建的文化市场目前呈现经营单位众多、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问题,使得福建的文化产业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

五、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福建文化产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一是要着力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福建城乡文化差距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乡村居民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意识淡薄。因此,首先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力度,解放人们的思想,转变人们的观念;其次,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新的产业政策,发展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路,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地区,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地区的饮食和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发展乡村观光、绿色旅游业等。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

二是发展文化多样性,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扩大文化产业规模。结合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和福建优秀民间文化,挖掘诸如歌仔戏、高甲戏、莆仙戏、闽剧、南音、提线木偶和闽西革命老区等历史和民间文化题材,实施和策划具有民间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发展文化多样性,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主要向农业行业的延伸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闽北高山茶叶园区;另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向工业、房地产、餐饮业和娱乐等行业的延伸发展,形成福州三坊七巷、闽西革命老区红色土地文化产业基地,市区百里长廊福建民间艺术品走廊,闽西“干”、闽北、闽南等风味小吃一条街等一批新型文化产业模块。

三是依托教育,培养科技型人才队伍。众所周知,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学和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科技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政府层面,应当认识到人才问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长久之需,应当适当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一方面依托福建大学城教育资源,重点培养高校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产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完善好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职科技人才培训提高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本身层面,也要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大胆创新。人才策略层面,要积极引进,尤其是负责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应该努力创设和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人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等.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9)

1.认同度不理想,部分学生信念缺失笔者在西安邮电大学随机对在校大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在20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对于“你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一题,68.33%的受访学生认为“必将胜利”,21.26%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7.52%的学生表示“有所怀疑”,1.33%的学生表示“失去信心”。从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持乐观态度,但亦有部分学生态度不坚定,更有少部分学生持怀疑态度,大学生中出现了信念缺失。2.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当前在校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攀比之风盛行,部分学生片面的追求物质享受。对200名在校生的随机调查中,在“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具优越性”的问题上,38.26%的学生表示“同意”,35.7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部分学生反映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给人民带来福利就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知识的厚度和深度。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不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部分学生表现得义愤填膺,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并不严格,在公益活动、爱心活动中表现得较为冷漠,缺乏大学生应有的带头模范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不够。4.跟风现象严重,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部分学生思想浮躁,生活中盲目地追求新颖新奇,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严重。对待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极端事件和负面消息,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只是一味的跟风,思维僵化,未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思潮、自由主义、西方民主等价值观念传入我国,尤其是互联网开放的当前,多元的价值观念充斥着媒体,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其自身思维单纯而又敏捷,对各种新思潮反应迅速,同时容易被新的思潮影响和左右。加上一些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在意识形态等领域故意进行渗透和干涉,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容易产生迷茫。2.内部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首先是从内心中产生高度的信任和肯定,而这种认知往往受到现实感知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的变革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领域的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地暴露出来,一些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处于思想动态的前言,对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特别敏感,不公平现象会引起大学身的不满和不公正感,进而引起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挫败感,这些问题成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的障碍。3.大学生自身知识的欠缺当前大学校园功利主义、拜金之风盛行,攀比跟风现象严重,学习氛围浮躁,学生面对各种现实诱惑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欠缺。极少有学生能够认真阅读马列著作原著,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也只浮于表面,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深度不够,不能系统全面的掌握,当学生面对现实诱惑时,容易产生迷茫,出现信仰缺失。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要打造一支信仰坚定、业务能力突出、理论储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从课堂上抓起,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之外要引导学生多读马列著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吃深、吃透,真正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2.积极使用新媒体,掌握舆论的主导权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使用新媒体,挖掘、开发新的教育渠道,与时俱进,利用好微信、微博、飞信、博客、特色网站等一批新媒体,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弘扬正能量,积极抢占舆论的主导权,注重在思想上引领学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占据主动,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高校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增强育人效果。以西安邮电大学大学为例,学校积极开展“百名先进进公寓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的党员教师走进学生公寓,开展红色文化大讲堂,在公寓内进行讨论学习,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教育效果。

上一篇: 欧姆定律的原理 下一篇: 航天航空相关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