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0 14:59: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1)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及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感受到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经典,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现代人民早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文明的传承能引领人方向,物质文明的传承能给人以美好的生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就是古代的中国文化,止于。从地域范围看,包含着祖国大陆文化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没有固定的地域界限。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更加具备深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是华夏民族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丰富的遗产,影响着每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了文化的魅力,认为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每一个国人的必修课。文化是名族的血脉,没有文化将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灵魂,只有躯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很多智慧的结晶都孕育在这片繁茂的华夏大地上,才得出这么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其内涵不言而喻。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舞蹈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载体的多样性也不容分说,舞蹈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载体,中学生能从形态上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将好的事物更好的展现到人们面前,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加强舞蹈素质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舞蹈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满足心理需求。最后,老师要加强引导,创造条件,在硬件或者软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耐心剖析舞蹈的背景意义,现实意义,动作要领,韵律结合等等[1]。

2 初中舞蹈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1 营造浓郁氛围,接受文化洗礼

在初中舞蹈教学中,氛围的营造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初中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要是有一个好的氛围,学生就会跃然而起,愈发的对舞蹈产生浓郁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会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此时老师再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那将会事半功倍。此外,在舞蹈教学的同时多举一些实例,多让学生观看一些美好的舞蹈故事,情境结合,让学生直面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东西产生美感与敬畏,在学习到技能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先放一段优美的民族舞蹈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写下观后感,从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学习,交换意见,最后教师再统一的做出指导性意见,介绍民族舞蹈的起源,发展和不同时期的动作要领的演变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接受文化的洗礼。

2.2 组织特色活动,促进和谐发展

初中生正值花季年段,长时间的在课堂上学习文本知识多少有些厌倦,要是能在舞蹈课堂上尽情释放,那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舞蹈课的认识,所以在舞蹈的有效课时上组织一些特色的活动很有必要,当前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全面化的教育,不再是一味汲取文本知识,按部就班的应试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户外活动的机会,多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舞蹈文化节,每个班上抽选学生进行专业的舞蹈培训,让这些负责表演的学生做榜样,在表演完的同时解读自己内心的学习感受,对舞蹈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情操。学生舞蹈文化节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品德兼优的人,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基础[2]。

2.3 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

在日常的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在传授业绩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首先就要加强备课,考虑到一堂课的教学初衷,应着手现实,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好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当今的舞蹈教学课程过于形式化,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都是一些不纳入大考的副科,这就失去了舞蹈教学的目的及深远意义。舞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没有好的课程体系,学生就无法感知舞蹈艺术的魅力,就没有心思去学习和感知,从而无心学习,也就不能感受到其中美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舞蹈教师们可以一起商讨舞蹈教学的难易点,把一些不重要的阶段除去,加上一些必备的教学手段,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一种方式去教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4 开展特色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篇(2)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3)

DOI:10.15938/ki.iper.2016.03.015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66-04

一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和“魂”,它催生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等,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根植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才能沐浴明媚的阳光,充分发育与生长,从而再现这个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同样道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依托着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吸取营养,取其精华,承袭符合国家风格的教化传统,不仅如此,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现代转化,完成华丽蜕变,被年轻的大学生所接受、认同,从而生生不息。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想教育相当一源活水,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提供丰富的资源,它所积淀的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

1.优秀传统文化与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观点也闪耀着的光芒,实现了与殊途同归的相互呼应。例如《大同书》中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想要建立一个公正有序、互助互爱的社会,这与要解放全人类、解放人民有着相通之处;再如《易经》中讲到阴阳,与的辩证法也有共同的基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五行之说也蕴藏了唯物史观,等等。[1]这种不谋而合的文化元素,穿越时空,影响至今。我们知道是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的集成,它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普遍规律,探寻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路径,反映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本质与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真理性。然而就是这样的理论,其基本观点与中华传统文化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使在中国找到了生长的土壤,能够获得民族心理上的接近和容纳,有着文化上的亲切感。

2.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亘古相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一种内在的最根本的精神力量,虽然出现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但核心的精髓都有着共同的表现,哪怕是战乱、社会动荡,这种绵延不绝的精华依然能超越时空。并且它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个明确的指向,还将是未来的一种根柢,历经岁月更迭,始终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所以今天我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指导,未来它也必将是中华民族的理念价值,这种指向不会随历史时间的推移而蜕变。就像德国哲学家布洛赫认为的“在人类历史中始终伴随着无所不在的乌托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游离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跨越时空被积淀下来”,[2]一旦某一时代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衰落,唯有它“经久不息地存于各个时代,作为其他时代培育果实和提供遗产的始基而继续存在”,[3]这种美好期待也指向久远后的未来。

3.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滋养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有治国安邦的睿智灼见,有彰显时代价值的真知理念,亦有教人修身涵养的鞭策警言,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需求资源。比如“仁者爱人,厚德载物”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的教诲,“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就是教育大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谦谦君子的告诫,而“明礼为仁,仁爱孝悌”就是对大学生的伦理规范,“内省慎独”又为大学生提供了人格修养的方法,等等。所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思想宝库,无论是孔子、荀子、老子、庄子的辩证法,管仲的人本思想,孟子的以民为贵的民本观点,还是老子的上善若水、廉政恤民的善政理念,墨子兼爱非攻的和谐认知,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成为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思想元素。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历史传承、现代表达和时代创新

篇(4)

民族民间音乐途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传播媒体大量充斥着商业文化的影响,我们高中生普遍热衷于国内外通俗音乐,而对格调高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外经典音乐却知之甚少,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是疏远、冷淡,妄自菲薄,因此培养和提高年轻一代的音乐审美与人文素养,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民间音乐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加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真正懂得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艺术价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从课堂教学、活动式教学、专题讲座等途径积极探求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审美情感。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承和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载体。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担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确保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课时,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不能迎合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过程中,笔者设计完成了以下教学内容:草原赞歌———内蒙古长调民歌欣赏;雪域天音———藏族民歌欣赏;黄土地的回响———信天游赏析;多情的山歌———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歌曲鉴赏;乡音乡情———江南吴歌欣赏。通过教学,学生体验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长调,神奇的发声法———呼麦,感受到民间音乐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东方音乐文化奇迹———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时,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说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历史的活化石?当代青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文字图片音像)、互相交流等就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展开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让人十分满意。他们查找掌握的资料比我还多,有同学详细介绍维吾尔木卡姆悠久的历史、艺术特征、代表作品等内容,高二(3)班的丁同学说:古维吾尔人崇尚黄道十二宫,于是他们取“十二”为吉祥数,加在木卡姆一词前,称为“十二木卡姆”。寓意在浩瀚的夜空,闪烁着亿万颗星星,其中最耀眼的要数十二个星座。我们应该珍惜十二木卡姆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努力创作新的作品,使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高二(15)班徐同学说:应该大力宣传演出古老的十二木卡姆艺术,使这不朽的音乐走向让更多的人,笔者认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一定会找到更多的知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在介绍编钟这一乐器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侯乙编钟这期节目片段,使学生了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曾侯乙编钟的灿烂历史,知道这件地下埋藏两千多年的乐器能演奏现在任何一首歌曲。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教授在美国讲学时评价: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炎黄文化、音乐文化的最高成果;考古学家王振铎老先生赞它是“金声玉振”;民族音乐家程云则以“千古金声留遗响,请君侧耳听楚商”诵之;美国纽约大学麦克伦在美国有影响的《社会生物工程》杂志上撰文称“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观”。因此曾侯乙编钟被世人誉为“国之瑰宝”。总之,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民族意识也会不断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把活动式教学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主品牌

校园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仅活跃了课余生活、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笔者所在学校的文艺活动,多年来主打民族品牌,突出民乐特色。

(一)校园艺术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乐的传播,学校特别规定凡是艺术节各项比赛中演唱、演奏民族音乐作品的,成绩可以加0.2分,而且进入决赛的同学一定要演唱演奏一首民歌或民族器乐曲。通过这一举措校园里掀起了学习民乐的热潮,在元旦文艺汇演节目中民乐占60%以上,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二)校园拥有一支民乐演奏队伍

通过器乐演奏大赛每年可以发现有民乐演奏特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把这些同学结合在一起,组成民乐社团,双周排练,曲目有经典的民族管弦乐曲,如:《喜洋洋》《花好月圆》《旱天雷》《紫竹调》等,也有改编的民乐作品,如根据《黄河大合唱》主题改编的《黄河随想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联奏等,还有同学熟悉的歌曲改编而成的,如:《走进新时代》《青春舞曲》《弯弯的月亮》《送别》《我的祖国》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技能,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还营造了浓厚的民乐气氛,带动更多的同学学习民族乐器,有不少同学是在同学的影响传授下学会了笛子、古筝的演奏。

(三)校园音响系统传播民族音乐

校园广播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途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精心选择有关音乐并提供音响资料,请主持节目的学生在编播中适当解说,如江南名曲;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国民歌集成等CD。另外为了提高收听率,笔者还把演奏水平较好有一定表现力的同学把自己的“代表作”现场录播,反响很好。

三、把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聆听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为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价值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观念,学校特意举办讲座,如“传统与流行的对话———流行歌曲中的民间音调”;“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等。在讲座中,笔者从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欧若拉》《2002年的第一场雪》《好汉歌》《大中国》等入手,分析歌曲中的民间音乐材料,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歌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在创作中吸收了民歌的养分。由此进一步说明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在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主要介绍国内著名的民族乐团和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通过音像资料和中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出的实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国际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民族音乐。

为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戏曲的表演艺术,学校邀请了戏曲专家多次来校现场讲解示范越剧、京剧的著名唱段。专家的精彩的讲解与表演,让学生与传统戏曲零距离接触,深深感染了每位同学,使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了亲近感。通过这种形式的欣赏十分有效地普及了传统文化,深信传统音乐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在青年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高中学生是乐于接受、喜欢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当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势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加深自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增强了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作者:叶伟庆 单位: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篇(5)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思潮,有一种思潮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文化自觉思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文化风尚或流行文化价值观的左右,依据自身对于文化的感受和信念,独立思考和设计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不是我们的包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何才能使巨大的文化资源成为现代文化建设中的力量?经过深入讨论,已经形成了不少共识。比如,大家认识到,首先要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努力保持民族文化遗存的独立性、丰富性和完整性,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文化遗存保护、展示工程,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传统文化的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甚至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到国家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又如,大家认识到,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在世界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更要强调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识别,构筑具有民族特性、民族情感、传承民族国脉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民族文化将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而全球化中的个人将失去文化归属感。大家还认识到,还要大力推进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产业创新。当今时代,民族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托文化产业,中华文化只有寻找新的拓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才能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不可忽视文化自觉思潮这一重要方面。陕西省也在考虑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尤其要重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进程。这是因为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代表的陕西历史文化,文化遗存在全国、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文物资源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至高性特点。同时,关中和长安地区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追求――“天人合一”观念最核心的载体就是《周易》,中国古代政治生活重要的信念“礼乐教化”观念最核心的载体就是周礼,它们都与关中有关系。而且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播方式――经学形式的制度化首先在长安。在消化吸收佛教文化、改造传统价值观念的过程中,隋唐时期的长安也起了中坚作用。充分发掘陕西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优秀文化精髓,以动漫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是作为文化大省的陕西所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进程,首先要重视对民族英雄事迹的动漫化展示。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史上产生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是我们动漫产业化的重点。其次,要重视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动漫化演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积淀了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念。其中“天人合一”、“顺乎人性”、“和而不同”等构成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框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核心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也是当代民族文化身份特性识别的关键,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更要关心这个方面。此外,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动漫化演绎。例如,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唐代开始,就以国家礼典的形式,规定全民族在这一天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和先人恩德的感念。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亲情的珍惜,体现了民族的报恩精神和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在古代社会,清明起到了培育推己及人,仁民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报恩情怀的作用。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报恩精神有密切的关系。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法定节假日增加了清明节,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件好事。我们要充分发掘清明等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节日习俗的动漫化,使民族节日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节日,从而使人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得到陶冶。

我们期待,通过动漫产业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将在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转化成为当今文化建设巨大的推动力。

篇(6)

积累性课程。就是以自1995年以来提倡的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课程,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数量,高中语文增加了中华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经典诵读大赛,民间私塾、学堂、书院和家庭中的“论语一百”等,都可以说是这一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经典素读”教学的出现,更是这一积累型课程的最典型代表。让青少年熟读中华民族的经典篇目,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基本共识之一。积累型课程的实施路径为:教师快慢范读,学生采取跟读、对读、接龙读、唱读、镂空读等朗诵、吟诵方式。

常识型课程。这一类课程的探索在中小学校也比较普遍,遗憾的是没有整体安排,以至于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觉得传统文化常识无法了解,不敢亲近。如果能通过全社会的关注,推出跟中华传统礼仪、常识有关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图书、音视频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完全可以有效解决文化常识建构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给予阅读书目、阅读时间和阅读激励的支持即可。

篇(7)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其进行学理界定是困难的,中西文化莫不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其概念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而难以把握。在全球化语境中,信息传播、知识更新、观念更迭、学术研究推进和人文观念变迁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时代和文化传统,犹如我们不能选择我的出身一样,文化构成和时展置于我们于无形之中。如果说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是一项棘手的事项,那么对文化进行分层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论者将传统文化归为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有的论者以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作为解析传统文化特征的基本内核,有的论者把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视为伦理审美型或伦理的人文主义。”[1]传统文化、现代性文化、后现代性文化、亚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等不同修饰词对应着文化审视的不同价值取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知识信息化等可以事实描述或数据流通的方式衡量或实证,文化的全球化则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难以控制的。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与文化全球化相对应的民族国家的疆土文化的安全性问题。这里说的疆土文化就是以国家疆域为主要单位和界限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重视传统文化的安全性在当今时代不能说不重要,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淹没、篡改是文化研究者必须加以侧重的重要维度,而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认同与融合则是时展之势,以不加甄别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的方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明智之举。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其具备优秀的传承因素才得以传承下来,这里不是自说自话、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创造、筛选、传播下来的符合人类文明精神的文化构成。悬空地谈论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按照的观点,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建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所以,在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密切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的行为、思想、精神、审美等共同生成了文化,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一定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握。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渠道层面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当下人们对自身文化认同出现了断层。

以后,外来文化以压倒之势快速涌入中国,以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剧烈碰撞,国人在面临群族和国家受到外来力量的武力镇压、物质掠夺、精神文化置入等不同层面的生存危机,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和保卫文化传承的合理性方案。准确地说,以后,外来文化真正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明,人们从开始学习“器物”、效仿“制度”一直到推介“文化”,无论是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还是的以中国文化适应西方话语的片面性文化导向,都可以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态度上一个质的转变。特别是五四以后,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旗帜的外来文化引介直接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打倒孔家店”、“白话文”运动等是推动力外来文化的置入,同时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致命一击,所以说,在评价的历史意义时,运动式的文化革新对中国传统文化戕害是不能被忽略的。

五四是中国人当下的文化断层的直接原因,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知识储备现状令人堪忧。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停留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的介绍中;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仅仅止步于语文课本的选编片段,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键盘代替了笔头,提笔忘字成为普遍现象,繁体字对当代人来说越来越陌生。重拾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把传统文化转换成易于当下人接受的方式。梳理当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直到如今,跌宕起伏、不断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都是中国社会如何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2]所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提升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化解国人传统文化缺失的危机性焦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续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已然成为客观事实,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悲观,因为,文化传承不同于其他器物和制度的延存,文化的传承是有“先天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并没有出现断裂,文化的统一性和原初性仍旧存在,所以,人为的原因造成了文化断层,同样也可通过人为的干预对文化传统进行承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是有条件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进行现代性的变革。对现代人而言,过去形成的文化皆可称之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一般而言,按照时间划分,传统文化大致分为先秦时期已经形成的纯文化和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形成的“古典远缘杂种文化”。[3]这两种文化并不是时间区隔的不同,而是文化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于是乎,我们在承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中西文化共生交融而成的“杂种文化”一定意义上并不需要现代性转换,这种文化距离当今并不遥远,理解与接受起来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该文化带有现代性文化的因子,或者是,其本身就是现代性文化,所以不需要刻意去变革。如果一概而论不加区别地转换,可能造成文化理解与吸收层面的困惑,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反过来,真正需要现代性转换的是产生于中国的纯文化,这类文化经历了文化断层之后在现代社会很难被理解和接纳,所以,我们应该筛选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之进行现代性的改造与变通,使之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费社会”、“读图时代”、“信息社会”等都是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定义,所以,在对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的文化对接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决定着采取的措施。当然,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定位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关乎传统文化能否有效传播的重要方面。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不是一个功利性的承续过程,而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文化进步而做出的内在式的推动。文化自觉是传统文化能够被当代人们是否有效吸收最有效的检验衡量方式之一,一个人对待文化态度不是依靠文化获取某种功利性的自我满足,而是把文化作为自身价值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统文化,并不是增加聊天时建构自我身份的筹码,也不是在演讲或集会时引经据典而提升所谓的文化内涵,而是让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身份存在,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是一个社会个体的社会属性是否健全的衡量标尺。

文化的承续与教育紧密关联。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理性的个体,而理性的个体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又规制着教育的成败。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授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中小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重虽然很大,但在一切都为了考试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仅仅体现在能否得高分的简单层面,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地详细地吸收。在高等教育层面,传统文化的传授更加不尽人意。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是造成传统文化不能高校有效传播的主要障碍,理工医科的学生迫于繁重的学业压力根本没有时间浏览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占据了他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即便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也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尴尬现实,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同学不知晓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历史的同学研究视域过于狭隘,而不能很好的统筹中国古代文化,如果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史”和“诗”是不分家的话,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的同学应该共同学习一些入门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中,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是分在不同的院系,学生无法共享原本是同一性的文化研究资源。

传统文化的承续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影视的表现内容却不受时空的限制。功夫片和武侠片是中国电影最为成熟的类型,也是深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片种。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形象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大多数是杜撰出来的,片子的很长篇幅要对英雄人物进行身份建构,成熟的人物通过牺牲自我,战胜困难,拯救人类,英雄人物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是外族或外星球的入侵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还有人类依靠科技进步造出来的为人类服务但失去控制的机器或者怪物。好莱坞类型片中英雄建构多依靠大量计算机技术合成特效的堆砌,对于故事本身却没有很好的挖掘,叙事较为淡薄。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人物都在历史上有迹可循。无论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为疆土南北征战,还是近现代仁人志士率众抵抗外来族群侵略,都是能在史书或传奇故事中找到人物原型;王朝更迭、历史典故、科技发明、文艺创作、城市建筑、名川大山和近现代革命等都是可以影像的形式书写。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中大量的打斗片段是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表达的有效方式。中国的京剧、昆曲、大熊猫、民风民俗等意向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影视作品中的现代化表达不能缺少这样的因素。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利用现代视听手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案例。饮食文化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疆域宽广的中国大地因其地域文化、民族风情、饮食偏好的迥异存在着不同饮食次文化,通过央视这一国际级媒体的深入采集,各地的美食不仅让国外的观众对中国的如此丰富的饮食样式充满期待,也让中国本土没有品尝过甚至没有见过如此美食的食客赞叹不已。那么,传统文化的承续就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不断地向前推进的,当然,想当然地以口号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见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因为宣教意味过浓而遭到人们的抵制。所以,以适洽的方式通过能够被当代人接受的渠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要着重注意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长期处在被忽视的尴尬地位,以至于,国外的文化机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素材创作的文化产品来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已经推出两集,两部动画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的电影市场中攫取了高额票房,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抛开票房数字不谈,就好莱坞以中国故事置入美国价值观的方式推销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要引起中国文化研究者的重视。“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意向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好莱坞拿过来并没有把二者按照中国本土的形象进行建构,而是在影像叙事的背后撑起美国当代价值观,推崇个人价值的个体英雄在影片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改造成西方价值观的载体,且不说价值观的对与错的问题,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中国影视工作者为什么没有开发自己手边的优秀文化资源并对其推而广之呢?

接着上述追问,我们需要考虑怎样以更加合理科学有效方式挖掘、推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问题。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我们对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的态度。在科学研究、技术制造等很多层面我们的确落后于西方,可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我们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封建、保守、僵化的成分,但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存在某些不足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文化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文化自觉是指文化构成了个体存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行举止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个体是文化的外化的方式。

全球化时代交流与对话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元文化的共存是时代的主流,在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的当下,文化的全球化流动是主要趋势,也只有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置于全球文化圈之中,文化的融合才能成为可能,文化融合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有积极适应在这个客观进程中世界文化交流、合作、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才能全方位的在文化融合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然,有人会提到,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融,会不会危害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后盾,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不亚于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有时候,文化安全是不易觉察的,所以说,这类担忧并不是说没有道理。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文化交流不同于政治和经济交流,文化资源的共享是无形的,归根结底是信息的流动与观念的传播,所以说文化也只有在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犹如张祥龙教授所言,我们要“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态度待我之文化与思想,尤其是当代西方思想中出现的后现代潮流中的方法上的佼佼者,相互对话,或许能在未来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形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5]一味地讨论什么是世界什么是民族的文化,有时不具有说服力。对于文化的安全性与全球性,我们持有的基本态度就是“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也向西方宣介了中国文化, 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6]所以在文化的共生存在样态的前提下,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充分地与其他文化交流。

互联网与其说是一种媒介,不如说是一种个体表达自我的方式。个体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偏好、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等,网络成为个体建构自我的方式,所以,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个体表达时,互联网在当下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国家、社会、个体都要通过互联网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表达。

从文化这个抽象而多义的概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抽离出来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这里的转换不是本源的改变,而是存在形态的现代性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把近现代一些中西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文化,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进行现代化的传播,而一些距当今文化形态较远的文化样式,我们要使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进行承续与发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我们应该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持乐观态度,文化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文化也有生长性和自我表达性,所以,我们在固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应该积极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力度和幅度,搭建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文化多样态的存在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3(4):48.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

[3]王一川.通向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传统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7(4):79-89.

[4]孙文顺,张长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0):246.

篇(8)

多年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与世界优秀文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贯穿于课程、教材体系中,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仅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之间缺少相互联系,就连某个课程之中也少见有计划的系统的融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可以更好地保障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中华基因”的传承,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品质与人文素养,促进课程的融合和交流,突出课程、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贾钢成:多年来,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始终站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人为本,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变化的需求,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尽职尽责地传承着中华文化经典。

尝试在不同的地区、时间、课程、学段等进行传统经典内容、数量以及形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些改革研究或探索试验会在某种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调整传统篇目的位置,或者是一定程度削弱或降低传统经典内容的地位,这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主流方向,不会动摇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在现行课程教材中的地位,我们不应过分焦虑与担忧。

“很不赞成”的明确态度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必将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充分发展的空间,使之得以借此机会进入发展的时空隧道,为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贾钢成: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在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第一主角,是中流砥柱。

首先,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工具,没有语文这一工具,文化传承很难进行下去。简单地说,语文的基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文学习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天成,构成一体,根本不能割裂。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语文课程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没有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就截断了根脉,就是无源之水。

其次,语文课程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学校师生俯仰之间,手到拈来,方便快捷,且易于被学生接受与消化。

再次,语文课程是多样性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学习理解世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

贾钢成: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全部。当前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选用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大概是10%~15%,但课程和教材内容中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现代文学作品中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人文故事、时代变迁等,而且语言学习本身就会传递一些传统文化因素,如古今词语的语义发展变化、成语故事、民俗谚语等,还有课外活动、实践活动及综合学习活动等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比较多。整体而言,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不会少于一半。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支撑起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片天空。

当然,就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材而言,发现和发掘语文课程和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坚持科学系统的选择和恰当灵活的运用是重点,不能只是贴标签,简单的“一刀切”。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贾钢成: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或者说是一线的教研员,我对教材编写没有深入的思考,也只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谈一点看法。

第一,从教学目的看,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要与语文教学的目的相融合。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当前传统文化经典中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篇目众多,意义也很丰富,但要符合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符合学段目标,适合其主题单元的教学目的。

第二,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与语文教育的内容一样具有生动性和适应性。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颖、快捷、生动、精练,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更丰富有趣,精彩精练,要让教师和学生有选择的可能。因此,课程、教材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第三,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相一致,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一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选用苏轼的两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这是与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的,让引导发现和理解时间先后顺序到空间位置顺序的语文学习过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结合得自然密切,浑然一体。

第四,从语文素养的养成结果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语文学习过程、语文素养养成过程相一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起始于学生生活,发展于学生生活。语文课程、教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依存于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一定会向学生的课外生活延伸和拓展,将语文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与学生业余读书学习、文化交流展示、表演创作等活动紧密关联起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积累、浸润等潜在影响作用。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贾钢成:我认为小学阶段的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应该是以活动为主的综合型课程。这些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时一定要在一些综合活动中进行,可以设立传统艺术节,如传统节日、传统技艺(国画、国乐)、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展示。此外,也可以开展相关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文诵读、古典剧目表演等,抑或是开展古今文化作品对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展示等。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进行单一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形式一定要活泼,避免强迫,尤其是要力戒轻内容、重形式,要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为主开展活动。

这一方面,我认为鞍山东长甸小学就做得不错。该小学是鞍山市铁东区的一所普通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他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时,会广泛征求学生与家长的建议,并将每周五下午1:30至3:20设定为校本课程学习时间,先后开设了踏歌起舞、音乐之声、乐器、国色香绣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此外,他们还会积极借助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组建家长助教志愿队,也得到了专家的引领与帮助,借助校本课程传播本地文化与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采取哪些措施?

篇(9)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篇(10)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

上一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划 下一篇: 安全健康教育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