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59: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社会发展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主要是指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照税种的不同把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具体到县一级,又因各省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以辽宁省为例,现行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同时在2010年省政府又对省与县之间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分配体制基本不变,但在省与县之间,将原来属于省县共享税种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同时县需要向省上解税收以保障省级财力。为了弥补县级财力不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此外,还有各种收入增量返还等奖励措施,用以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则是通过明确划分事权来确定支出范围,县级事权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事务管理等事项,近年来又增加了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等事权。县级政府要利用现行体制下取得的财政收入来为上述事权买单。
一、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壮大了财政收入规模,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激励作用明显,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现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激励地方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税收规模。例如辽北某县从本世纪初提出“税源经济”的理念,通过发展陶瓷、绿色食品加工、风力发电、轻工家电、牛产业、通用航空等实体经济培植税源,使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驶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8亿元。
二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的收入结构,上例中的辽北某县通过加大对税收收入的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把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控制在80%左右,提高了收入质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转移支付调节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分税制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级安排了大量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促进了县级发展。本世纪以来,辽北某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连年高于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在最低的年份仅为38%左右,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70%,大量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项目均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给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体制上未能更多让利地方。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央在分税制中占大头,地方占小头,而在地方收入中按照省、市、县的层级层层递减,县级收入处于占比最小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财力高度向上级集中,县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才能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其次从税种划分上看,税源集中、稳定性强的收入大都划为中央和省级收入,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增收潜力小的税种则属于县级固定收入。
二是在共享税种分配上划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在工商税收中县级分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均较低,而营业税则达到了70%。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级主要支柱财源应为实体工业,所产生的主要税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主要存在于服务业中,而县级受城镇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远不如城市发达,营业税税源十分有限。此种分配方式,造成了县级政府辛苦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带来的税收却大部分被上级拿走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在现行财政体制中,涉土四税全部属于县级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县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县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选择增加涉土税收的发展路径,这也就形成了“土地财政”、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等状况,造成了许多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商品房库存高企等问题。
四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县级虽然处于收入分配的最末端,但其事权却一样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主要的支出事权包括供养全县行政、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支出,供养五保、低保等优抚人员,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等。对这些事权,县级概括称为刚性支出。而在这些支出中还有许多“上级出政策、下级配套资金”的支出项目,例如义务教育的“普九达标”,在上级出台政策后县级只能自行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形成了沉重的“普九债务”,再比如公检法公用经费达标、调整工资标准等均由县级政府安排资金,造成了县级财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不科学。一方面转移支付缺乏固定约束,分配规模往往由上级说了算,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跑部钱进”就是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体现。县级财政部门也往往是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而且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隐患。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构成不够科学,近年来县级财政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多为有固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有可以自主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就造成了县级财力难以集中,想办的事情受财力制约往往办不成。
六是县级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本身分配的财权就少,2006年中央又全面取消了农业四税,导致县级财政更为艰难,而乡镇一级更是处于收不抵支的局面。为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县级往往还要负担乡镇的工资、运转等支出,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公建支出等,使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收入规模,仅能保证县级的必要支出,即所谓的“吃饭财政”,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为了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部分县级政府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融资,造成了负债率攀升,债务负担沉重,而几年之后的今天,偿债支出又占用了大量县级财力,使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对现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税源,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扭D县级财政状况,提升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有利于增加县级财力,有利于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县域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保障县级基本服务,有利于化解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是要财力下沉,增加县级在分税制中的分配比例。具体包括将消费税等中央税种转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给予县级一定的分成;提高县级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的分成比例;合理划分总分机构税收归属,将石油、电力、通信等大型国企所属的县级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税收划为县级收入。使县级拥有较为优质、稳定的税源,增加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二是要调整涉土四税的分配。在给予县级一定财力补偿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可以在涉土四税中享有一定的分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央及上级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另一方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土地财政”的冲动。
三是理顺财政投入关系。当前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负担的事权过多,刚性支出压力大,制约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由中央及省对县级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直接投入。在降低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解放部分县级财力,促进县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四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要提高转移支付的刚性约束,规范转移支付的安排流程,降低上级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方便县级依照自身发展优势自主支配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放宽专项资金使用限制,例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允许县级打捆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县级政府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目标安排资金,集中更多的财力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五是帮助化解政府债务。当前政府债务沉重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上级财政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并不是简单的代为偿还,而是首先解决偿债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考虑由上级财政部门出资对县级到期债务及高利息债务进行置换,待县级财政状况好转再逐渐偿还给上级财政。一方面减轻当前的偿债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利息支付,节约财政资金。
六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按照我国“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虽有本级财政的管理权,但税收管理的权力却较为弱化。在现行体制下,国税局为中央直管单位,地税局为市管单位,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说,税务部门并不属于县级政府序列。县政府对税务部门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也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税务部门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些强化税收征管的政策由于难度大、成本高往往难以执行,造成地方税款的流失。今年,中央充分向基层下放各类管理权限,辽宁省的工商、质监等部门均已完成下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改革中下放地税管理权,进一步理顺县级税收管理体系,更好的凝聚全县力量做好财税征收。
参考文献:
[1]谭乐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与实绩的偏离[D].山东大学,2016.
[2]高军,王晓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03).
[3]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136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1).
[4]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08).
[5]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03).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再到2012年党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由“城乡分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一体化阶段。城乡关系转变为阜阳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阜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龙头作用,从引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阜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
1.城乡规划编制、修编情况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工作,阜阳市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相辅相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临泉县、颍上、阜南已率先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太和县、界首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小城镇规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在阜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市域交通沿线90%以上的集镇编制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各个县市区新编制完成3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2.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情况
阜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阜阳市拆除违法建设暂行规定》、《阜阳市私人建房审批办法》、《小街巷建设项目审批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阜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
3.城乡规划的实施成效
在城乡各类规划指导下,阜阳市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显现;颍上、临泉、阜南、太和及界首市等4县1市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集中供水、排污、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配套性和共享性差,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1.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我市城乡规划重视的差距和乡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政府要抓紧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
2.制定科学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
一是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组建阜阳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形成 “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努力实现规划满覆盖。开展农村地区规划研究,形成城、镇、村构成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开展阜阳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以抓社会主义美好农村规划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三是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空间布局、资源调控、工业集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形成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
3.坚持区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并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四是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1.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大的中心城镇是带动阜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阜阳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加快加强工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为促进手段,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机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工业聚集区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使之成为有效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基地。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4.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美好新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龙头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加快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要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城镇人口的扩张需要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阜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是:着眼于苏鲁豫皖边际地区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大城镇围空区,充分利用阜阳市区位居中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施大商贸战略,形成大区域商贸中心城镇。
6.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城镇化进程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中图分类号:DF06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246-02
民间组织是人们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宗旨或目标,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由公民自愿组成并按其章程开展活动,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从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民间组织数量上呈加速增长态势,增长幅度逐年增大。据《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总量接近40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2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6.3%;民办非企业单位17.8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3.5%;基金会139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1个[1]。但是,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关联
从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看,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一)民间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市场经济的导入,打破了传统整体性的社会利益结构,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异明显化的趋势。有分化必然就有表达,人们为了维护、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要设法突破个体行动的能力、智力、体力的局限性,去和那些与自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组织结成利益的纽带,并运用集体行动的力量来进行利益的表达。而民间组织在为人们提供代表和表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以及实现自我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这就大大增强了人们参与民间组织的积极性。从世界范围内看,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都非常发达,而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发育一般也比较滞后。从我国民间组织的地域分布来看,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东部等社会经济发达地区数量较多,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数量较少,形成了一种区域有别的发展格局。如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发达地区民间组织数量较多、增速较快,而西部大多数地区民间组织发育不足,数量较少[2]。
(二)民间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首先表现在民间组织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从“掌舵”转向“划桨”,政府需要剥离一些社会职能。而民间组织作为社会自我治理的重要主体,最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事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组织依托。其次,民间组织也是社会保障社会化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竞争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在组织开展救助活动方面常常受到人力、物力方面的限制,民间组织的出现恰好顺应了这一社会治理的需要。民间组织植根于社会,能够从社会底层和社会弱势层面开展社会救助、福利服务等工作,能够有效地通过吸纳、利用社会慈善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式实施社会援助,及时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减震器”的作用。再次,民间组织是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体系的得力参谋。一方面,民间组织所具有的联系企业和民众、联系企业和政府的功能,可以收集、整理、反映社会第一线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具有鲜明的民间性,表达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真诚的呼声,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政府因此可通过民间组织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调控意图传达给企业,企业据此调整自身经营行为。
二、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审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当前仍然存在与政府关系没有理顺、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民间组织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而来或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组建,民间组织的从业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改革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流来的人员。即使有些民间组织是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但由于严格的“双重管理体制”的存在,也会使其容易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随意干涉,以上情况使得我国民间组织带有非常明显的“官民二重性”,具有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体现不出民间组织应有的民间性、自治性特点。在此情况下,只要搞好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即便服务质量不够好,民间组织仍然可以承揽大量业务,处于这种处境下的有些民间组织甚至产生“寻租”行为,以谋求更大利益。这些现象扰乱了市场正常竞争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民间组织的自律及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一些民间组织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缺乏规范、公信力不强等问题。从职能定位和自律管理角度方面来看,民间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亟待健全。一些民间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而且在管理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管理程序。从民间组织的公信力看,一些民间组织偏离了民间组织的非营利性的宗旨,有不当营利行为,甚至以盈利为目的;有些行业性民间组织职业道德缺乏、服务意识不强,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时,未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尤其是在质量评比、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方面,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还使民间组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严重受损。
(三)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经对一些重要的民间组织、中介服务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原则性强,可操作性不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而更多的民间组织则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其管理依据除了“条例”、“规定”,就是“办法”、“制度”,缺乏综合性法律规范来规范和保障民间组织的运行。由于立法层次低,政策文件多,不仅无助于民间组织管理质量的提高,反而造成了管理的混乱:一方面囿于发展地区经济、行业经济的目的,行政法规会带有地区局限性,使得地区、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统一管理的格局,破坏了正当竞争的秩序;另一方面,与法律相比,行政法规内涵不够明确、严谨,对其外延的理解、把握也因人而异,从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培育民间组织――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选择
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形成推动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合力”,是“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选择。
(一)政府要转变观念、调整职能,积极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民间组织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民间组织的民间性,不能把它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部门,不能随意干预民间组织的内部事务,使民间组织能够自主地开展符合其组织宗旨的活动。应以民间组织的成长发育需要为出发点来选择管理方式,尽量尊重并培养民间组织的主体意识,同时对那些社会迫切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民间组织提供积极的扶植,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帮助民间组织解决影响其发展的资金、人才缺乏等问题,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民间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完善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
民间组织发展不竭源泉在于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从而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资源。因此,民间组织要面向社会,积极了解社会需求,真正发挥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此,应加强自身管理、完善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包括明确的目标和功能,规范的章程,健全的内部机构,制定组织规划等;要逐步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日常管理活动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与,信息公开,充分体现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和民主性;努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性机制,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三)加强民间组织的法制建设,为民间组织营造透明的法治环境
从现行民间组织法律法规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我国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法制化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除制订一些完整的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法以外,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民间组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界定其地位、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确立与各类民间组织相适应的责权范围和运行规范,为各类民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机构,完善合理的评估体系,对民间组织的运作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只有将各类民间组织纳入规范的法制渠道,运用法律、法规调整民间组织的发展方向,才能使民间组织的日常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加快推进道路交通网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在北部山区形成“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加强对现有公路的扩建改造和养护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解决好收费站的撤并搬迁问题;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帮助有条件的自然村建设硬底化村道。通过道路交通网的建设与优化,把北部山区纳入中心城区及周边主要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内,为山区承接发达地区幅射,增强市场吸引力,加快发展创造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
(二)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协调省有关部门将我市北部山区农村电网列为广东电网公司农网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技术支持,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电网损耗;建立市、区(县级市)两级农村电力建设专项资金,对新型小型变电站、电网扩容等农村电力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补贴或贴息贷款,解决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确保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二、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减轻山区发展的人口压力
我市北部山区七镇人口总计3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92。近两年,各镇坚决贯彻有关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立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举办二、三产业就业技能培训班,并加强推荐就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明显加快。但这项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镇级财力有限,培训经费缺口较大;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接受培训的能力较差;转移就业人员多数从事劳动强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的工种,由于主、客观因素,“回流”的情况时有发生,稳定性较差;三是受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镇、进城安居严重滞后于转移就业。为进一步促进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农村人口向镇区和中心村集聚。在继续重点扶持良口中心镇建设的同时,适当扩大对其他六个山区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镇域、镇区的规划编制和修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推行在较大范围内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置换政策,鼓励通过土地整理来置换农村宅基地,解决镇区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适当向镇区、中心村倾斜,引导山区散居农民向镇区、中心村集聚。
(二)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结合教育强区(市)、教育强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等级学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免收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扩大市扶贫中技班就读名额,让更多山区农户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走出农村,减少新的富余劳动力产生。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继续扶持完善镇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将就业服务网络向行政村延伸;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率。在培训方向上,除继续加强与一般服务业、工业企业的联系外,要重点注意结合山区旅游项目的 建设,适时组织项目建设区农民开展旅游服务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当地农民能胜任项目开发创造的岗位,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三、加快发展旅游,促进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将山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旅游是主要的载体。近年随着我市经济梯度发展战略的推进,市民生态意识的加强,北部山区旅游开发环境得到改善,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旅游业总收入占当地GDP比例还较低,资源开发、精品建设任重道远。下一步,建议在坚持政府营造旅游大环境,以企业投入建设和经营为主的原则下,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旅游区的建设,打造生态、休闲、人文景观旅游精品,以点带面,梯次实施,加快山区旅游业发展。
(一)温泉养生谷旅游区。该项目由土地开发中心投资12.8亿元进行前期开发,较好地解决了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瓶颈”问题。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基础上,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人为本,妥善做好农民搬迁安置工作。重点是搞好1300亩安置区及其餐饮、购物等商业功能的开发建设。同时对安置区周边一定区域进行规划控制,为今后引进其他景区开发建设的农户搬迁预留空间。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旅游区建设。林业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分期分批对区内山林进行林相改造,营造优美的森林景观;水利部门优先考虑区内流溪河段的堤岸建设;交通部门做好105国道的改道方案论证、规划以及街东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规划建设工作。三是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网络。以旅游区为中心直径30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自然景区,人文景点,以及有机蔬菜基地、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规划中)等生态农业园区,旅游门类比较齐全,可参照韶关等地的做法,对于观光景点逐步实现统一门票制,策划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各景区(点)的联动发展。
(二)__风景名胜区。该风景名胜区引进民间资本建设4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和“温泉城”的做法,有效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为我市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探索一条新路子。下一步重点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和区内山峰、奇石、瀑布、水库、客家民居、清代古街、百年水车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景区(点)运营机制,加强旅游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通过举办“国际登山旅游节”等活动,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文化旅游区。何仙姑家庙及相关道教文化是我市难得的人文旅游资源。该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点是在稳步推进何仙姑家庙的扩建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八仙文化、道教文化的内涵,提高其文化品味;以家庙为核心,整合区内古藤、塔楼、报德祠等旅游资源以及冬瓜基地、千亩鱼塘等生态农业资源,发挥规模效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畲族村等的互联互动,形成增城北部山区三镇“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民族风情”三位一体的中高档旅游区域。
(四)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主要旅游资源,目前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下一步,重点是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区的思路,尽快启动总体规划,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森林保健等功能;借鉴风景名胜区的经验,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四、加强基地化、企业化、特色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北部山区七镇共有农田约21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既是我市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又是我市近郊蔬菜、畜牧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目前,北部山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产品有迟菜心、冬瓜、粉葛、丝苗米、凉粉草等。近年虽有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山区建设生产基地,但山区农业经营方式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较低。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快山区农业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田标准化改造。北部山区已进行农田标准化改造的有49400亩,仅占农田总面积的23。考虑到目前山区剩余未改造的多为百亩连片农田,可适当放宽优先建设的标准到300亩以上,以进一步加强山区标准化农田改造。
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支撑。
一要实施特色产业“八百亿”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育壮大光伏、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精细及**、粮食深加工暨生物制药产业,到20**年,力争六个产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其中光伏、电线电缆产业均突破20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元以上,三年再造一个“新**”。光伏产业,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着力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中国硅光电子产业基地。电线电缆,开展“电线电缆产业整合升级年”活动,依托**能源和**集团,筹建两大电缆集团,大力发展特种电缆等高附加值产品。建立电线电缆研发中心、交易市场及仓储物流中心,加快国家级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举办中国(**)电线电缆产业高峰论坛。纺织服装,培育壮大**、**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等知名品牌,组织好第一届休闲服装节。机械制造,整合提升拖拉机配件等制造业,积极培育**村农机配件市场、整机制造企业。精细及**,继续把盐矿开发作为“一号工程”,加强与**能源、省建投能源的合资合作,实行资源开采和精深加工同步推进,倾力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构筑我县经济新的增长极。粮食深加工暨生物制药,进一步做大做强**、健民等企业,积极寻求与华北制药集团的合作。
二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在县城及周边重点打造“两区五园”,“两区”即**工业区、**循环经济园区,“五园”即汽车配件园、电缆工业园、医药化工园、农业生态园、文化产业园,广泛吸引生产要素聚集,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动的园区发展格局。精选2-3个示范园区,在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将其建成精品园区。把园区作为加快发展的“特区”,实行特殊政策,激励引导投资者入区兴业。创新园区运作机制,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一批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土地开发、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三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机制。引导企业规范各项制度,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对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二、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增蓄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再掀招商引资新。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兴业。进一步细化乡镇之间异地投资税收共享机制,激励各乡镇相互协作,形成招商引资合力。坚持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积极性。开展好各类招商活动,适时启动重点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挂职招商活动,抽调各单位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引资一线。组织好**化工园区推介会等活动,着力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活动的前台。聘请一批招商顾问,为发展献计献策。做好前期准备和后期跟踪工作,一月一通报,确保招商引资活动取得实效。
二要持之以恒地抓好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完善重点项目帮扶、清障等机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积极争跑国家投资项目,积极向银行推介企业,加快用地指标使用和报批进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用地难题。三要拓展更多的创业空间。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拓宽全民创业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形成强大的创业队伍。支持企业家二次创业,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实施好“百千万创业工程”,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勤劳创业。四要畅通服务企业的绿色通道。高度重视服务企业工作,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确保重大项目零障碍进入、零障碍实施。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进一步控减行政审批手续,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行风评议制度,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阻挠施工等违法行为,为投资者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以“稳粮、强畜、扩蔬、优果”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农业之乡”为目标,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条龙型经济和一大特色产业。稳粮,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县”项目。强畜,培育壮大******乳业公司,推进奶牛小区标准化建设,抓好万头生态牧场项目,积极培育打造新的畜牧龙头企业。扩蔬,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和芦笋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国家级无公害食用菌示范园区。优果,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培育壮大贮藏、销售、加工企业,加大“**鸭梨”品牌宣传力度,提高果品生产效益。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力争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四、开展“三年大变样决战年”活动,筑牢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基础。
一要提升规划品位。完善交通等专项规划,切实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高标准设计县城形象,深入推进夜景工程,彰显城市个性化。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县所有村庄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二要狠抓重点工程建设。道路畅通工程,实施西华路建设等工程,打通城区断头路,打造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园林景观工程,实施农业生态园、县城主要街道绿化、亮化等工程,打造城市精品街区和景观大道,全面完成沟绿化及节点公园建设。拆迁改造工程,加大拆迁改造力度,坚持拆迁与改造相结合、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住房保障工程,建设颐和绿洲等住宅小区,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工程,加快城区学校等工程建设,完善城区排水系统,增加环卫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三要加强城市管理。走“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适当负债为调节、市场化运作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路子,经营好城市无形资产,将获取的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再建设。发挥好城市投融资公司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完善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扩大资金来源。开展市民素质提升活动,提高市民城市意识。健全监管机制,维护规划刚性。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规范交通秩序。抓好街道建筑包装和马路市场等整治,维护县城良好容貌。
四要抓好城中村改造和新民居建设。全面启动70个县级以上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搭建新民居建设投融资平台,对新民居建设节余出的建设用地,提前谋划,以地引企、以地招商,形成新民居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效应。
2017年,宝应县正式开展申报国家级生态渔业光伏发电“领跑者”示范基地工作,11月30日成功入围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整个项目共500MW(广洋湖镇100MW,射阳湖镇200MW,柳堡镇200MW),占地面积分别为3615亩、7075亩、5971.8亩。基地预计6月30日全部开工建设,12月31日全部容量建成并网。
一、基本情况
区位优势。宝应县地处淮河下游,江苏省里下河西部,根据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划分标准,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为四类,宝应处于二类地区(资源较富带):全年辐射量在5,400~6,700MJ/m2,相当于180~23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我们县域总面积为1467km2,人口近100万人,全年日照时间为2188.9小时。
创新举措。同时宝应由于湖荡多,水域面积大的特点,借鉴渔光互补模式中智能化立体养殖经验,探索发电-养殖-旅游新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整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环境。根据工信部的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244家企业上榜,而江苏就有89家,占到36.5%。江苏发达的经济水平、强大的消费能力。
发展前景。江苏省电力来源:火力发电96.26%,水电2.79%,风电0.76%,光伏发电0.17%,进步空间仍然很大。目前,宝应县社会用电量约为19亿千瓦时,其对电量的需求和消纳能力较强,光伏发电所生产的电量将有一大部分用于自身“消化”。
目前现状。全县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800兆瓦,建成并网发电225兆瓦以上,已经先后吸引续笙新能源、上海晶科、华电集团等一批央企国企、行业龙头来宝投资合作,光伏应用与制造产业已成为宝应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点。
二、重要意义
宝应县光伏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越条件,采取渔光互补的发电模式,上层光伏发电,下层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利用价值,提升了经济效益。
1、巨大的投入产出。领跑者基地共500MW,可产生36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入,年均上网电量达6亿千瓦时,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开票销售5亿元以上,税收产出7500万元以上。目前,宝应县已建成总装机容量300MW,并网发电200MW,以及近期新获批的500MW,再配套实施10亿元的装备制造项目8~10个,到2019年,我县开票总量至少达200亿元以上,2~3年内将形成新能源产业规模集群,到2020年工业开票总量预计将超1000亿元,有效推动宝应经济的快速发展。
2、有效的产业拉动。光伏发电涉及电池组件、电线电缆、逆变器、支架等多种产品,需要一整套配套的产业。据统计,江苏共有297家光伏企业(苏南占63.2%、苏中占32.5%、苏北占4.3%),2017年总产值2846.2亿元。其中苏州2017年光伏产业产值就达551.5亿元,接近宝应GDP570亿元。目前,宝应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吸引了北控、中广核、国家电力投资等多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来宝投资落户,同时正重点打造规划光伏制造产业园,以光伏产业为基础,吸引上下游产业,形成密集产业链集群,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降低成本,倒逼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企业的转型和升级,从而带动制造业、旅游业、教育、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
3、形成地方辐射效应。一是改善基础设施。光伏基地的建设完善了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工程预计修缮乡村道路近20公里,而燃气、供水、绿化等配套工程在乡村将得到实质性保障。二是增强投资创业热情。成功入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名单,其未来形成的光伏产业链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宝投资和创业,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将流向宝应。三是提高农民收入。在获得清洁能源的同时,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通过水产养殖增加收入,同时也可以通过入股政府基金获得项目分红,预计每年可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分红受益。
镇级(不含睢城镇、县经济开发区)2009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共设置6项经济发展指标、6项社会发展指标及7项加减分指标,具体内容及分值详见附件。
二、考核办法
(一)工业经济
1、列统工业新增入库增值税。考核各镇列统工业企业当年新增入库增值税的绝对值与增长速度,由县发改经贸委负责,县国税局参与,以县发改经贸委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2、净增列统工业企业个数。考核各镇当年净增列统工业企业个数,由县统计局负责,县发改经贸委参与,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经江苏省统计局认定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3、列统工业新增用电量。考核各镇列统工业企业当年新增用电量的绝对值,由县发改经贸委负责,县供电公司参与,以县发改经贸委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4、列统工业销售收入。考核各镇列统工业企业当年完成销售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长速度,由县发改经贸委负责,县统计局参与,以2008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以2009年年报数为完成数,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5、列统工业增加值增幅。考核各镇列统工业增加值增幅完成情况,由县统计局负责,以2008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以2009年年报数为完成数,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6、列统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考核各镇列统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的下降幅度,由县发改经贸委和统计局共同负责,县供电公司参与,以2008年实际增加值能耗水平为基数,以审核后的2009年年报数为完成数。以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考核依据。
(二)招商引资
此项考核由县招商引资督查考核办公室牵头负责,县发改经贸委、乡企局、招商局、外经局、工商局、审计局、农业局、林牧渔业局、经济110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参与。共考核3个方面内容。
1、新增工商注册。考核各镇当年新增工业和农业企业注册资本、实际到账注册外资的绝对值与增长速度。其中:实际到账注册外资由县外经局负责,以县外经局提供的经国家商务部确认的数据为考核依据。
注册工业企业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考核实收资本(含增资扩股)。
2、新增工业项目个数。考核各镇当年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下同)工业和高效设施规模农业项目个数与增长速度。
新增工业项目是指规划、用地、环评和备案(核准)手续齐全并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
高效设施规模农业项目是指单体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设施种植或养殖项目。
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考核各镇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和高效设施规模农业项目(含结转项目)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绝对值与增长速度。
对各镇通过自身努力,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争取计划外的项目资金,视为招商引资项目到位投资,并按实际到账资金1:2的比例放大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
(三)项目建设
考核各镇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和高效设施规模农业当年竣工项目个数和完成投资额的绝对值与增长速度。由县乡企局负责,县发改经贸委、农业局、林牧渔业局、经济110办公室、审计局共同参与。考核采用现场检查、现场审核评估的方式进行。以县乡企局提供的经县审计部门审核认定的数据为考核依据。
竣工项目是指2009年内完成生产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具备生产条件的工业项目或设施建设完毕、达到设计种养殖规模的高效设施规模农业项目;竣工项目个数是指2009年内项目建设达到竣工项目条件的竣工项目总个数,包括接转项目竣工项目和当年内新开工建设竣工项目;竣工项目投资额是指竣工项目中2009年度内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额按实际完成投资的1.5倍计算;对新上的拥有配套深加工的高效设施规模农业项目,投资额按种植或养殖投资和配套深加工投资的总额计算。
(四)财政收入
考核各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绝对值、时序进度以及增长质量,由县财政局负责,县国税局和地税局共同参与,以县财政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财政收入增长质量是指各镇增值税的增长情况。
(五)农业经济
1、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考核各镇当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的绝对值,由县农业局负责,以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为考核依据。
2、新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个数。考核各镇当年新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个数,由县农工办负责,县发改经贸委、农业局、林牧渔业局参与,以县农工办、发改经贸委提供的认定数据为考核依据。
3、农民人均纯收入。考核各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由县农工办负责,县统计局参与。
4、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考核各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绝对值,由县发改经贸委负责,县统计局参与,以县发改经贸委、统计局提供的年终数据为考核依据。
(六)人均GDP增幅
考核各镇人均GDP增幅完成情况,由县统计局负责,县公安局参与,以2008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以2009年年报数为完成数,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七)科技创新
考核各镇当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项目、企业(产品)数以及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新增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由县科技局负责,县发改经贸委参与。
(八)新农村建设
考核各镇当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由县农工办牵头负责,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劳保局、卫生局、水利局、广电局、交通局、扶贫办和林牧渔业局具体负责。
1、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达标数。考核各镇当年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情况,由县农工办负责,县建设局、规划局和房产局参与。
2、农村新五件实事建设。考核各镇劳动力转移培训(含向重点企业输送劳动力)、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环境整治、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数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完成情况,分别由县劳保局、卫生局、水利局、广电局和交通局负责。
3、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脱贫人数。考核各镇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贫困人口的脱贫数量,由县扶贫办负责,县统计局参与。
4、新增绿化面积。考核各镇当年新增绿化面积,由县林牧渔业局负责。
5、农业保险参保率。考核各镇当年农业保险参保率,由县农工办负责,县财政局、农业局、林牧渔业局和财产保险公司参与。
(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法治建设
考核各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建设和工作的开展情况。其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由县委政法委负责考核,县纪委、组织部、综治委、经济110办公室和人事局参与,以县委政法委提供的数据为考核依据;法治建设由县委政法委负责考核,县依法治县办公室、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司法局参与,以县委政法委提供的数据为考核依据;工作主要考核是否发生进京上访、到省市集访和来县异常群访现象,由县局负责,以县局提供的数据资料为考核依据。
(十)环境保护
考核各镇当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由县环保局负责,以县环保局提供的考核结果为考核依据。
(十一)城镇化水平
考核各镇城镇化率的提高幅度,由县统计局负责,县公安局参与,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十二)精神文明创建
考核各镇当年精神文明工作的开展情况,由县文明办负责。
(十三)加减分和一票否决
1、加分指标。对各镇工业再造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品牌创建中完成情况较好的工作,及在综合考核中排名进位的镇,给予加分,分别由县重大项目办、招商引资督查考核办公室、发改经贸委和目标考核办公室负责考核,考核办法按考核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2、减分指标。对工业再造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生育、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农民负担中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或出现问题的工作,及在综合考核中排名退位的镇,给予减分,分别由县重大项目办、计生局、安监局、食安委、农工办和目标考核办公室负责考核,考核办法按考核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3、一票否决指标。对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工作完成情况较差或出现重大问题,应予“一票否决”的,由负责考核的部门提出否决意见,经县目标考核办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研究,予以“一票否决”,取消各项评奖资格。
“一票否决”办法:
(1)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终考核得分低于指标分值60%的镇,实行“一票否决”。
(2)计划生育。按睢发[2006]29号文件规定执行。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对因某一重大问题而连续(3次和3次以上)出现恶性集访(不包括农口改革人员上访),发生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或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含2人)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三、计分办法
(一)分值设定
目标考核的总分值100分(不含加减分)。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定为100分,占目标考核总分值权重为80%;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设定为100分,占目标考核总分值权重为20%。加减分项目标分值根据目标的重要性、导向性和客观性进行设定,视完成情况加分或减分。
(二)考核总分计算
目标考核总得分=经济发展目标得分×80%+社会发展目标得分×20%+加分-减分
经济发展目标得分=经济发展各单项目标得分之和
社会发展目标得分=社会发展各单项目标得分之和
(三)单项目标得分计算
单项目标得分=基本完成分+增长完成分
基本完成分=目标实际完成值/目标值×目标基本分
基本完成分的最高得分为设定的基本分
增长完成分=增量完成分+增幅完成分
增量完成分=(增量值/增量最高值)×增长分×40%
增量值=[(当年实绩-上年实绩)+(当年实绩-当年目标)]/2
增幅完成分=(增幅值/增幅最高值)×增长分×60%
增幅值=[(当年实绩-上年实绩)/上年实绩+(当年实绩-当年目标)/当年目标]/2
增长完成分最高为设定的增长分,最低为零分。
四、奖罚办法
(一)奖项设置
1、完成奖。对综合考核总得分在65分以上(含65分,下同)的镇,颁发完成奖,各奖励2万元。
2、优秀奖。对综合考核总得分在70分以上的镇,颁发优秀奖。优秀奖共分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5万元。
3、专项奖。对完成项目建设全年目标任务、单项考核得分前4名的镇颁发项目建设单项奖,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6万元、4万元;对完成招商引资全年目标任务、单项考核得分前4名的镇颁发招商引资单项奖,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6万元、4万元。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县直部门,经县委、县政府研究,予以表彰和奖励。
4、进位奖。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排名进位的镇颁发进位奖,每前进一位奖励1万元。
以上奖金由县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二)奖励对象
各镇领导班子成员。其中党政主要负责人奖金为奖励总额的40%。
(三)处罚办法
1、对综合考核总得分低于65分且排名最后一位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免职调离,班子成员中相关责任人一年内不得提拔或重用。
2、对未完成项目建设或招商引资全年目标任务且单项考核得分排名最后一位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免职调离,班子成员中相关责任人一年内不得提拔或重用。
(四)奖罚程序
县目标考核办会同县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及奖罚依据,拟定奖罚方案,经县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
五、其它事项
1、本《意见》下发后,各负责考核的部门要针对考核内容,迅速制定或完善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经县目标考核办初审后,报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审核执行。
2、目标检查实行自查、重点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由县目标考核办、县相关职能部门和目标责任单位共同完成。
(1)月、季检查以自查和报表为主。各镇按照分解下达的目标认真开展自查,并将季度自查情况于季后10日内报县目标考核办。
(2)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由县目标考核办统一组织进行。各镇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接受县目标考核办和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半年考核和年终全面考核。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经常提到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仅仅两个字的变化,折射出党领导经济发展的理念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从增长到发展:经济发展理念的升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的。表现为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质量、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要从以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多年来,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提高经济质量,但是这种转变主要强调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增加经济总量,依然是追求数量扩张,并没有特别强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更没有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党的十七大正是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总要求,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任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字之差,内涵却远远不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品和劳务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提高上。而经济发展通常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一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比,其鲜明特征在于:经济发展的内容不仅涵盖了经济增长,还涵盖了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整个社会的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内容。正是因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绝不等同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的内含型转变。但无论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还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目标和结果都是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并不要求经济质量的改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得多,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包括把经济增长的目标从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注重“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注重“人本化”的发展上面来,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它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概念,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步历史性跨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取得的。因此,没有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发展这一强力支撑,谈社会和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我国有效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和抓好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才能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各阶层群众和谐相处。虽然一个富裕的社会并不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贫困肯定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做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二)实现社会和谐,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历史进入新的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持续压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新的压力。这些问题和矛盾从不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还没有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也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经济发展政策时,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最高原则,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因为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一是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大力开发和使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尽快从低附加值的组装生产向产业链的上游升级。五是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创建布局紧凑、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功能优化、开放和谐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聚集、辐射和示范效应。
(二)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要突出“一个重点、两个关键”。一个重点,即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两个关键,即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现有产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落后产能。二是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三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循环性,着力拓展节能减排的新空间。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四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从建设、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资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作用,培育更多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二是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建设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对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的评价要更加全面地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把“经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做到“一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二不包办企业决策,三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二是建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机制,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进程,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强大经济驱动力。三是抓紧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在资源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五是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制度和机制,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在双坪村“项目强村、产业富民”的指导下,必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强大。要坚持创新发展思路,统筹统筹,科学发展,打破掉队的发展形式,坚持全新的发展理念。要结合地舆地位和天气特点等前提,制订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办法,明确发展目的。要发扬现有农民专业协作社效果,与企业增强协作,采取统一购种、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运作形式,构成了“公司+村(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产品集约化运营形式,完成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二)完善设备,夯实发展基本。一是增强通村公路建设。建议各级县政府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投入,将配套资金和养护投入所需资金纳入当地财务预算,并采取多种办法做好资金的筹措和落实,促进项目顺利推进。还,多出台优惠政策,鼓舞各地采取多种方法筹措建养资金,加速通村公路建设措施。2011年,双坪村在县地税局的协助下筹集资金3万元,完成了四组村级公路的修复工程。二是增强水利设备建设。对全村现有的57口堰塘进行革新加固,保证农业生产“有水可用”。结合“双低”革新建设工程的施行,加速建筑浇灌渠道,健全农田水利系统,保证农业生产“能用到水”。
(三)科学规划,搞好发展结构。一是发展传统特征农业,充分发扬栽种水稻和栽培食用菌的地区优势,鼓舞广大农民在现有基本上扩展规划。还,与乡镇农技推行站增强联络,约请有关专家进行针对性培训,指导农民科学栽种,提高质量。二是以河口乡500万袋喷鼻菇标准化产业园为基本,集中优势资源,执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运营,完成喷鼻菇生产各环节、各方面资源的优化装备,加强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完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抓好南苑湖茶叶专业协作社建设,着力建设和完善300亩标准化茶园建设,扩展茶业生产,添加农民收入。
(四)强人带动,增添发展动力。当前,乡村涌现出很多专业大户和致富妙手,充分发扬专业大户和致富妙手的带举措用,可为推进乡村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壮动力。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强大专业大户和致富妙手,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各类办法促进专业大户、致富妙手更多展现,强大规划。经过专业大户和致富妙手的示范效果,为其他村民介绍经历,供应资金和技能支持,然后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例如,一组村民谢小华,用勤奋的双手,发展食用菌栽培、茶叶加工、农机垦植等多种产业,还,他还拿出自家3亩地,用作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菇农做技能指导,协助菇农强大规划。另一方面要增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络,特别是增强与外出强人的联络,供应优惠政策,应用乡情、亲情鼓励他们回村创业或应用其人脉资源,积极吸引他们参加乡村经济建设。驻村工作组在查询走访时期,经过电话、短信等方法与双坪村外出务工人员获得联络,经过攀谈,我们能领会到他们虽然身出外地,但照样时辰关注着家乡的转变,有的表示情愿回家乡创业。因而,增强与外出强人的联络非常需要。
(五)优化队伍,提高发展程度。村委班子是乡村基层组织的中枢,其全体功能直接关系到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不变。当前,要以2012年村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指导班子,坚持以人本,坚持健全公开、对等、竞争、择优的村干部选拔机制,重点从文明水平高、致富带头人中选拔优异人才负责村干部。还,经过“走出去”和“请进来”,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讲课、观赏学习等方法,对村干部进行技艺和专业常识培训,协助他们改变观念,拓宽视野,把握致富身手,不断提高综合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