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语文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1 17:21: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个性化语文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个性化语文教学

篇(1)

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意义。对这一根本意义的实现是学校教育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尊重教育规律,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语文教学就是要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包括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等。如《背影》教学“自主探究”阶段。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应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习,研究“父亲的心情”。在学生有了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可设计两个活动。活动一:用自己的方式解读课文。活动二: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喜欢的原因。课堂在个性化的选择中解读文本,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展示学生的理解,在个性化的解说中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和意义。教师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鼓励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灵动展现,引导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任意张扬。

二、让学生思考个性化

从社会意义上理解教育,教育要遵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本身的角度理解教育,教育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传统教学只尊重科学和知识,只尊重教学者和社会规范,忽视对学生个性化思考的尊重,培养了一大批“规矩”的学生。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把教学作为人的自我发展完善的基本方式,提出追求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目标,倡导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思维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化思考,不期待唯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同时,注意对中下等生的照顾,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扬个性,发展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张扬。在《三峡》的教学中,通过熟读课文、文意解读等阶段,开始进入课堂探究阶段。经过同学们的商议,大家觉得这篇课文可以认真探讨一下“引用渔歌的作用”。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再引导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笔者的鼓励和学生们的个性思维在课堂上相得益彰,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课堂上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十足的张扬。讨论不注重答案的标准,只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展示。鼓励不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还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催化剂。

三、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

语文表达能力的形成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主要标志,传统语文教学限制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而使学生丧失个性。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表达。从另一角度看,有了个性化的思维和知识积累,便会激发表达的欲望,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表达。个性化表达要求表达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实物、录像、图表等等。突出表达动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形成个性化表达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适当的指导,却不可过分干预。评价时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理解情节”;一个阶段是“理解人物”。在“理解人物”阶段,可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讨论文中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对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可设计一个教学活动:以个性化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开始按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理解。有的学生给菲利普夫妇画了一幅漫画,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前后的对比;有的学生只用了一个数学公式就把自己的理解展示出来了:菲利普夫妇=金钱-亲情;有的同学用了一首打油诗表现菲利普夫妇:“金钱来比亲情早,亲情不如金钱好,有了金钱认亲情,没有金钱亲情跑”;有的学生用一个哲理化的句子来表现菲利普夫妇:“亲情只是金钱的附属”;有的学生给菲利普夫妇写了一幅对联:“谈话中,衣冠楚楚是亲情;行动上,患得患失是金钱”。课堂在学生的创造性表达中流淌着学生的个性,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中展开。

篇(2)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确实,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非常必要。

1、个性化教学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这就要求教师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其次,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激发其潜能,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融合

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施行开放性教学,教与学民主、平等,师与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并及时和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老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

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技巧比作冰山一角,那么教师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则是沉没于海面之下的庞大冰山。冰山越大,它的承载力也就越强。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越深厚,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也就越突出,个性也就越鲜明。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是他在日益积累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并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渐成的,是教师的文化内涵、专业素养、思维能力、性格气质等综合的体现。

我们每每聆听完一些名优教师的公开课,总被他们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所折服,把他们当作崇拜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甚至立志形成教学个性把自己也打造成一位名师。可以说是个性化教学,激励着年轻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从而一步步登上新的教学台阶。

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向学生倾囊而授,但我发现现在的中专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目标和态度非常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负担,尤其是对语文这种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科目更是不重视。有的学生则认为上了专科学校学习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语文课根本没必要上。因此,在语文课上学生态度散漫,听课也不专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和兴趣,就必须利用个性化语文教学。

1、营造开放型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专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什么都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回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比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在上课时,并没有一上来就按照课文进行讲解,而是先问同学们吃的荔枝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比喻来说明),分成几部分,荔枝的产地是哪里,家里是如何保存荔枝的,等等。这些基本问题学生回答踊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然后,老师在投影仪上放一些和荔枝有关的诗词和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和文献中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再根据课文找到相关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

2、鼓励创新,保护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很多,他们的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和教参、老师的见解不同。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知有理,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项链》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时都是沿着课文的思路给女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另外那部分学生写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说这是最普通的两种结局,没有什么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我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要求他们把自己当作女主人公,想象自己会怎样,加入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的想法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项链捐给了贫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项链的钱自己创业,成为真正的贵妇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55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完全依赖“教师教学用书”,用一种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课上很少见到标新立异的学生,多见的是墨守成规的“小羔羊”,学生的个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泯灭了。这样的学习气氛是缺乏生气和创造性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可见缺乏个性的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但振奋人心的是“个性化的教学”的提出,向我们发出了挑战。这不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喜事吗?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1]新课改条件下, 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起“个性化教学”,我们就会想到孔子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孔子和他的学生冉有、曾希、冉有等一起探讨人生理想时,孔子在学生面前不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地和他们交谈。他劝学生不必紧张,要大胆直言。他的学生真的敞开了胸怀,和老师畅谈起自己的理想抱负。我们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他的叹服。可见孔子的新颖智慧的教学思想对于我们新课程改革是有重要意义的。他对学生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该值得教师多多对照反思自己。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把对个性化教学的认识粗略地谈一下。

1 什么是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使因材施教得到真正的落实。每个学生是有不同个性的人,他们间都有差异性。新课改要求教师尽力摆脱掉可怕的“千人一面”的局面,想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体验,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情感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张扬。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如再对学生条条框框地限制,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个性出发,以发展为目的,开展“语文个性化教学”,引导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新课改下的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思考、情感与体验。教师宜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酣畅淋漓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只有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体现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也就是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等等,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打铁还需自身硬”,为适应新课改,教师应加强学习,加宽加深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来面对学生;还务必转变理念,变换角色,“蹲下身子”和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来学习,教师当好“领路人”及时地穿针引线。各层次的学生都活动了浅议个性化语文教学

王娟

摘要:个性化语文教学是为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提出的,教师一定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及时引导他们拓展思维、展示个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关键词:个性化语文教学 个性化朗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55来,领悟学到了自己能掌握的内容。这样的课堂被注入了活力,赋予了新意。当然要做到这些,光凭教师原先的学识底子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有超前的眼光,跳出教参,就教学方法等方面个性化设计,进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不论怎样设计,一定要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各抒己见,说出个性的见解,在课堂这一大舞台上各显其能,大放异彩。个性化的教学思路,既展示了教师教学思路设计的个性,又让学生自由地展示了自我的个性。

3 个性化的才能展示

语文课堂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个性化朗读的意义,只是有声音的朗读。[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显然,教师要做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先确定学生的主观地位,尊重其个体差异及个性发展,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笔者试着在课堂上进行了教学尝试,确实收到了一些较好的效果。现在谈谈和学生学习《范进中举》一课时,怎样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验人物性格的。笔者先告诉同学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积淀不同,会读出对文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读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瞬间,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绽放了:学生自由搭配起来,有自己揣摩着读的,有两个人研究读法的,有几个人凑在一起互相听读的。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该用这样的语气读,那个学生用那样的语气读,互相比试高低。笔者面对这些答案,有的加以赞赏,有的加以点拨。 点评的学生更加踊跃,这个学生一读完,另一个学生立马站起来就指出“他读‘胡屠户’的语气太平,语速过快。”“应读出胡屠户在女婿中举前的飞扬跋扈,在女婿中举后的巴结逢迎”。笔者笑着说“那你认为怎样读更好?试一下。”他读得真是惟妙惟肖,特别是他用怪怪的声音读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时,同学们哈哈大笑,报以热烈的掌声。笔者表扬鼓励该生以后准是当主持人的好苗子。一个个满怀自信的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有了真正的收获。笔者认为这节课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的――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这就充分说明了笔者在课上做到了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又能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这也很好地证明了只有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给他们展示个性的平台,我们的语文课堂定能焕发出靓丽的色彩

以上是笔者在语文个性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做法,望专家您批评指正。笔者现在越来越感受到:语文教师只要多思考,多学习,只要持之以恒,以全新的姿态,坚持走个性化教学之路。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有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人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4)

1.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意义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学生成绩的优劣。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观念为基础的。其结果造成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度个性化、自主化的人。所以,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

1.1 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不同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的学习越个性化,说明学生与语文的交流越成功,越有意义。所以,个性化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同时,当今世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个性化提供了可能。

1.2 教师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对于有差异的学生要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要求。教师也要在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艺术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毫无顾虑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并努力追求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以适应今天这个极具个性化的时代的要求。

2.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实施

富有个性的教学,既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自然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因为,教师的教学个性一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起来,就能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2.1 要有个性地教。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自身实际出发研究教学艺术,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在求同的基础上存异,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使教学个性得以反映和表现。一般来说,当教师对基本教学法原理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教学技艺炉火纯青、随心所欲之时,也就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达到高峰之时,这时的课,才会富有个性。这种建立在对共性了然于胸的基础之上的个性,才会根深叶茂,才会焕发盎然生机。语文教材中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讲课时既要抓住共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又要体现这些规律在不同文章里的具体运用,抓住每篇课文的个性,根据一般教学法原理进行再设计、再创造,采用与课文本身特点和谐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出特色来。要体现教法的个性。每个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教学能力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时,都会有选择的倾向性,都会采用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这是每个教师教学个性的一种反映。例如,同样是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于漪老师与吕志范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不一样。于漪老师是重熏陶、重渲染,强调形象思维和美感训练,整堂课如同一幅泼墨写意画;吕志范老师则偏重理性分析,整堂课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谨严朴实,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写生。这充分体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个性。

2.2 要有个性地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必然影响和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和合理引导。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我们的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的,作为必修课的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大目标”下进行灵活处理,设计出多样的自选科目,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需求、出路相适应的语文课程与教材体系;对选修课,学生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课文、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师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做到“读出文本”,“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要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教育生态环境。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的分层次教学,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选用不同的测试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等,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去参与,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以发展。

3.语文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形成途径

篇(5)

个性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为真正目的,是一种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方法。要实现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一、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教学的人性化、教学的个人化、教学的特色化,以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个人。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部分问题。如:功利性的教学等等,这些不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也十分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个性化教学,是我国“个性化”教育理念的一种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有利于促进我国语文学科事业的发展。

二、实现个性化语文教学的途径

了解了什么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接下来,我们要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实现这种教学方式?

1.实现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这一方法的前提是教师要先通读课本,对课本有十分详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教材的细划分,对于重要的信息进行侧重的分类。在教材处理中,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要坚持教材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教师只有将教材的内容化为自身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关注点来合理安排教材的传授。

2.对教学过程要进行个性化处理教学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要进行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脾性,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把教授的内容用到最大化,也就是古人提出的“因材施教”的观点。不应该把学生仅仅当做是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如水,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有不同的形状,正是这一点,教师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课后要充分利用初中生心理,他们现在还处于性格的形成期,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来了解学生目前所关心的事物,在课堂中把学生的性格引导到正路上,通过教学的完成,完成学生性格的完善。

三、实现个性化语文教学的意义

1.实现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而言。“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坚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定可以把语文学习好。每个学生由于受先天、生活环境、后天教育等等因素,有不同的性格差异。利用这一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可以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必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更好地掌握了知识。教师要把学生变为学习的真正主体,通过转换教学主体的方式,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主角上来,把学生个性化这一点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到最大化。

2.这种教学的实现,能够促进初中语文学科的发展。原本语文这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我们常常过分地强调了其工具性。现在我们要把它转变为一种更为人性化的人文性,把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特性发扬出来,也只有真正把人文性发挥出来,语文的教学才有了其本身的意义。

3.个性化教学不仅仅是对于语文教学,它还对于所有的学科教学也有促进作用。这一方式在语文学科中的运行,作为一个点,可以扩大到一个面,也就是扩大到整个教学的领域中,把这一优秀的教学方式普及到其他学科中,让其他学科也共同发展。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要求语文教师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和谐语文教育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个性化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它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突破原先的培养学生方法,以培养新型的人才为目的,这样是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人性化”的要求所在。

参考文献:

[1]曹月霞.寻求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D].苏州:苏州大学,2009.

篇(6)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篇(7)

一位名师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大,确实,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独特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非常必要。

1、个性化教学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个性更张扬,这就要求教师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

其次,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激发其潜能,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融合

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施行开放性教学,教与学民主、平等,师与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并及时和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老师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

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技巧比作冰山一角,那么教师的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则是沉没于海面之下的庞大冰山。冰山越大,它的承载力也就越强。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越深厚,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也就越突出,个性也就越鲜明。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是他在日益积累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并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中渐成的,是教师的文化内涵、专业素养、思维能力、性格气质等综合的体现。

我们每每聆听完一些名优教师的公开课,总被他们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所折服,把他们当作崇拜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甚至立志形成教学个性把自己也打造成一位名师。可以说是个性化教学,激励着年轻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从而一步步登上新的教学台阶。

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向学生倾囊而授,但我发现现在的中专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目标和态度非常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负担,尤其是对语文这种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科目更是不重视。有的学生则认为上了专科学校学习专业的知识就够了,语文课根本没必要上。因此,在语文课上学生态度散漫,听课也不专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和兴趣,就必须利用个性化语文教学。

1、营造开放型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专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什么都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回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比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在上课时,并没有一上来就按照课文进行讲解,而是先问同学们吃的荔枝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比喻来说明),分成几部分,荔枝的产地是哪里,家里是如何保存荔枝的,等等。这些基本问题学生回答踊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然后,老师在投影仪上放一些和荔枝有关的诗词和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发现诗词和文献中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再根据课文找到相关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

2、鼓励创新,保护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很多,他们的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和教参、老师的见解不同。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知有理,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项链》这一课中,我要求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时都是沿着课文的思路给女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另外那部分学生写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说这是最普通的两种结局,没有什么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我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要求他们把自己当作女主人公,想象自己会怎样,加入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的想法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项链捐给了贫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项链的钱自己创业,成为真正的贵妇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篇(8)

语文教学做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语文教学也要随之不断的改革与进步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当展的人才。

1高中语文阅读现存的问题

高中语文已经通过了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的学习,其基础知识部分学生们已经掌握的很好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的知识点会越来越有深度,这就要求学生们要有自主学习阅读的能力。然而,现行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

1.1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对话’缺失情况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是主导部分,而学生是主体部分,在这种双模式的教学方式下,通常都是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老师将问题预先提出来,而后学生们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文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提高了课堂上的教学速度,但同时也造成了老师掌握所有话语权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信息的单项传递。这种形式下的主导体之间的对话会变得很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们心中对问题的真正理解与感受。在这种语文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已经完全剥夺了学生们阅读的主动性,从而打击了学生们对文章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学生们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1.2学生主体的虚假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方式是由老师再到学生‘传话’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由老师到学生的单向的信息传递的独白教学方式,使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理解文中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深层次的意义,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给出的统一答案,使学生们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另一方面,有某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老师会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处于主导地位,将学生们分为几组对课文进行讨论与研究。而老师则只做问题的补充说明,在这种讨论的气氛中,学生们往往针对各自所理解的问题答案进行激烈的争执,老师并不做任何的总结和说明。这种看似将主导权交予学生们的做法,实则只是让学生们学出了自己的想法,至于这种观点和看法的正确与否,老师则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因此,这种看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做法实则会让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更为混乱。

2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不同于小学、初中的学生,他们一般都有自主的阅读和学习能力。要想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课文中的思想与观点,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行个性化教学模式。

2.1引导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在学生们进行文章的阅读之前,老师不要给出具体的答案让学生们固定在一个框架里进行阅读,而是要告之学生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因为要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上,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阅读,会使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个性化阅读会通过学生自己所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不但有助于各等层的学生理解本文,更能激发出学生们的求知欲,无形中提高学生们的思考与思维能力。

2.2帮助学生们实现个性化阅读方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必须通过课文的内容与教学两方面的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授教。在教学上,老师不能将学生们的阅读完全固定在课本上,而是要通过文章的内容对学生们提出更广义的问题,帮助学生们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并要求学生们通过寻求课外读物找出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在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更多课外读物的阅读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多重修养。

2.3实现学生们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人格等各方面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话,会对学生们今后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们自主学习知识,提取阅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强化各方面能力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从文章中获得自己想找寻的知识,享受着阅读所带来的美好。发展学生们的个性,丰富其精神生活。

通过上述我们不难看出,培养高中学生们的语文个性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提高学生们对语文学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其它各方面的素质,使学生们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寻求多元化的发展。使学生们今后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初中语文如何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一、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

教师要善做一个“构建”者,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思考、交流、表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轻松、平等的课堂环境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在教学中,师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拥有充足的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阅读作品后尽情挥洒感受的园地。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在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具有阅读自,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或有疑而问,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在宽松的课堂中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合作与探究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基础。因而,能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授之以渔”。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

引导学生感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形成独特感觉。读过的作品,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生怕说出来会贻笑大方,总要求得个十拿九稳,于是就不敢交流,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久而久之,导致心理痼疾,越怕说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怕说,个体的、独到的甚至哲理性的顿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遮遮掩掩中消弭殆尽了。阅读教学必须让阅读主体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原初寻绎理解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还有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阅读的主人,谁也代替不了也是无法替代的。面对文本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伴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质疑,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经典的解读永无止境。如《锦瑟》的阅读中,可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初步感悟诗情,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分别用《锦瑟》中的一联诠释一种感情或诠释一段故事。创设的情境给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自主创造空间,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其实,这样的设计正是化难为易,化生涩为易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跟《锦瑟》中朦胧的感情相似的内容。只要他们能够理解诗句的大意,个性解诗就不成问题。

四、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水平,使语文阅读教育目标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对于悟性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质疑思辨,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要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而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有耐心去阅读,去思考。不要苛求学生,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悦的去读书,去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的问题,力求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阅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强调的是阅读文本要披文入情,要潜心吟味,这样文本的意义因读者的感悟体验,而彰显价值,感悟体验不但根植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篇(10)

阅读,又称为“智慧之源”,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个性化阅读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自主的、体验的、批判的阅读实践。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努力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大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强化文本与生活的链接,拓宽阅读视野,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捕捉学生阅读中的闪光点,让不同的学生都亮起来。

1 营造和谐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赞美能让我愉快地生活两个月!”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多给学生赞美与肯定,为课堂营造一种宽松自如、和谐愉快的阅读氛围,它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极大地挖掘学生的语文潜质,激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益于学生大胆地想像,敢于创新。如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愚公移山的过程,并和学生一起以小品表演形式展示愚公移山的辛劳,最后让学生评价愚公其人。有了老师参与,学生表演更加投入,并适时予以表扬。发言时竟有学生对愚公的做法表示不赞同:既然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那他何必子子孙孙来移山?搬家不就了事?当今社会这种精神是否还有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质疑,由讨论升为辩论。这样,学生在阅读、辩论中主动参与,既掌握了知识,又关注了“人”的发展。

2 关注学情,点击学生兴奋点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主要体现在兴趣、爱好方面,这些个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尤其对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上的需求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情趣的导入,抹平了学生情感的涟漪;纯知识性的要求,遏制了学生的感性渴望;不作适当的阅读暗示和恰当的兴趣激发,使学生在迷茫和无趣中踯躅,读书浮光掠影,流于形式。个性化阅读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兴奋的关键点上,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授《阿Q正传》,我向学生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需要阿Q精神胜利法。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说的确需要,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适时宽慰自我,就能坦然面对这一切;有人说不需要,那是自己欺骗自己。双方各抒己见,只要有理有据即可。这样始终“点击”着学生的兴奋点,给学生留出选择,留出空间,形式多变,方式灵活,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形成了一条多姿多彩的阅读主线,创造出情趣横生的语文韵味。

3 填补阅读空白,寻求思维发散点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寻求发散点,并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要让学生的思维与事物建立多样的不确定的联系,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抓住“知识盲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活动;可以找到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交界点”,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教学高士其的《笑》一文时,书中虽已列举了一些笑的种类,我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说出其他种类,发言内容有冷笑、奸笑、回眸一笑、憨笑、狂笑、爆笑等。 通过发散思维,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拓展阅读空间,让“阅读”成为“生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学生,要学习知识,光课堂是不够的。只有把课本资源与生活资源相链接,鼓励学生把阅读拓展到课外,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学根据自己的爱好、价值取向与需要,自主选择相关阅读资源。老师应为学生阅读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可充分利用学习园地、知识窗等,开辟读书园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演讲会、评书会、读书会、朗读比赛、手抄报等活动,组织读书沙龙,同时把课前五分钟还给学生,举行“我来推荐”“我来引导”“我来介绍”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抒发学生的心声、感悟、追求,自主发表看法。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容,有意拓展,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课外书籍。如上《范进中举》时推荐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上《狼》时推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样课后学生自会找书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我,体验读书的愉快,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丰富的课外阅读,提升了“生活”,把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每天阅读”,“持续安静、不受干扰地独立阅读”,“快乐阅读”,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

5 加强合作交流,提高自身素养

个性化阅读,不是放任式阅读。合作交流各自的阅读成就是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最佳方法。彼此阅读感受的交流,甚至阅读观点的碰撞,能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有一教者有意组织全班同学集中阅读本班学生的习作《赏析》并给予评点。点评同学的作品这还是第一次,同学们兴趣特浓。A第一个开炮:“赏析文别具一格,把《锦瑟》写成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是一种妙赏。”B则不同意:“虽然文章有新意,但这是赏析,不是诗歌的拓展,是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有些偏题。”另有人提出:“本文是赏析,不应该偏重讲故事。”……教者“趁热打铁”,以这篇习作为例引导学生讨论,道理越辩越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合作交流与碰撞中得到升华。

阅读教学,特别是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与人生的多彩多姿,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阅读成为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家园,当代新思想、新风尚的精神家园”,把阅读权交还给学生,把书籍中的乐趣留给学生,将生活资源让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阳光般健康成长。

上一篇: 采购管理战略 下一篇: 医药行业研究背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