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1: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资源利用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二次提及共享经济,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在交通出行领域,以摩拜单车、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发展尤为迅猛,已成为继网约车之后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热门领域,也成为众多创业公司青睐的对象。然而,探究其运营模式及本质特点,不妨要问当下所谓的共享单车是否真的属于共享经济范畴。
本文在对共享经济内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共享单车的产生原因和运营模式,着重论述共享单车不成为共享经济范畴的理由,并运用纳什博弈均衡对共享单车公司的白热化竞争进行简单探讨。目的在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共享单车的本质,给出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政策性建议。
一、从共享经济谈起
“共享”,即共同分享,这一词并不是新的概念,自古以来便有邻里、亲友间的物品分享与相互往来。若“共享”这种社会现象古而有之,共享经济的现象则发端于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平台利用算法优势,整合并分享分散化闲置资源,解决供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新模式。
(一)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根溯源到1978年Felson & Spaeth提出的“协作消费”,二位学者将其定义为多人在共同参与消费商品或服务的事件,消费者与他人共同享有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所有权。但直到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对于闲置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共享经济才真正意义上得以流行。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务管理教授南希・科恩(Nancy Koehn)认为,共享经济是指个体共向社会资源,以不同方式交换商品。蔡余杰(2015)在其书《共享经济》中将共享经济与传统产权观做了区分:不同于传统产权中归属权与使用权的统一,共享经济将支配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侧重于对使用权的最大利用,以“使用所有权(通过使用达到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为基本理念,本质是将个体所拥有的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闲置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
(二)共享经济的特征
共享经济应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共享经济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社会效率。共享经济提供的平台连接供需两端,将本来无法达成或交易成本过大的交易得以实现。需求方和供应者通过共享经济的第三方平台实现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应使双方都受益。
因此,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内涵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过程,供需双方不再依附传统商业组织,而共享经济平台成为供需双方新中介。特征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暂时性转移,调节了“左手短缺,右手闲置”的状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二、何为共享单车
(一)共享单车产生原因
在共享单车出现以前,个别城市有政府提供的公共自行车,但是依赖于车桩的形式造成了用车麻烦的缺点,使市场有了“随时骑行”的新需求,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不管是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均是为解决城市居民居住点与公交、地铁站点的这“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而产生。同时,其绿色环保的特点使之在当今时代广受欢迎,在全国大城市迅速崛起。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出行问题,也让开发者和投资者看到了获利的希望,对于社会大环境来说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对于环保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起到促进作用。
(二)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
作为共享单车龙头企业的摩拜单车,一开始就采用自主研发和自行生产的方式,这样显著的重资产运营方式显然不属于共享经济范畴。共享单车公司既是供给方,又是平台方,公司自行制造或买来几百辆自行车来交换,不存在用户提供个人的闲置资源来换取收益的环节,只是共享单车公司在单方面的收取利益。这便意味着共享单车违背了共享经济用闲散物品达到互助互利的本质,而类似于“时租自行车”,与传统租赁经济殊途同归。因此,从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上来看,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不是社会闲置资源的再分配,而是单车平台再制造出来的社会增量资源,但因其在使用权上确属共享,才被冠以共享的头衔。
三、共享单车不成为共享经济的几点理由
共享经济的模式是指通过平台聚合社会上已存在的闲置资源(如Airbnb是闲置个人住宅、Uber是有较多空余时间的私家车等),通过同时增加资源使用者和资源提供者,进而实现提高社会资源流转效率的同时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且提升Y源提供者的整体收入,让闲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下面将从与传统租赁经济的比较、社会资源利用、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具体分析。
(一)与传统租赁经济的比较
共享经济的利用对象是闲置资源,对于闲置资源供给方而言,这部分收益属于供给方额外收益,所以即便低于正常市场价格水平也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对于租赁经济而言却不同,租赁经济不仅需要用租金弥补掉巨大固定资产投入,还需要承担巨大沉没成本的风险。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正是一些共享单车公司投入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例如,以摩拜单车和ofo为首的共享单车投入市场的几十万辆单车基本都由公司自行制造并且支配,固定资产投入量不小,通过用户共享的自行车所占比例甚少。这样的运作模式相似于国内一些大型旅游景区设有单车租赁服务,缴纳押金和一定的租赁费用便可骑着单车游览整个景区,而如今的共享单车与之相比,不过只是将租车的活动范围由景区扩大到整个城市。
(二)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角度
从各平台单车利用率的角度,在一个城市的短途出行市场需求恒定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平台投放的单车数量越多,每台单车每日使用频数便会下降,带来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下降。如果用“共享单车的用户数/单车数”的比值表示单车的利用程度,比值越大,说明利用程度越高。以摩拜单车的数据推算,80万辆单车与800万下载量(实际用户数实小于下载量),按Hellobike的推算公式为60~100人/辆车,则摩拜单车当前利用率仅仅是预期数据的10%。北京大学杰弗瑞・陶森教授指出,单车共享业务没有网络效应,它跟Facebook和Uber不一样,没办法光靠用户的涌入实现平台的增长。
目前的共享单车没有发挥共享经济通过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率来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功能,反而随着平台制造或购买的大量单车的投放,不断增大社会存量资产。例如ofo的创始人戴威称公司目前其90%车辆为自营,仅10%车辆为共享。这将使社会增量资源不得不面临市场饱和或者过剩,难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三)准公共物品供给角度
从目前的共享单车的本质来看,共享单车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解决的是城市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承担着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节约交通资源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其功能是对城市公交、地铁的延伸与互补,具有公益性和共享性,不具有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又不同于纯公共物品,因其在被不同用户所使用的时段内具有短暂的排他性,并且社会成员在使用共享单车时的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该行为人在使用过程中对单车的保养或损坏会对下一个使用者产生外部效应。
四、共享单车公司竞争的博弈分析
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在此假设参与博弈的各方均是理性决策主体,目标都是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企业B为共享单车市场中的先进入者,企业A为潜在进入者,企业B在面对A企业进入时有斗争和默许两种选择。
当企业B选择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C2大于默许时损失的收益L时,策略(进入,默许)是该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当企业B选择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小于默许时损失的收益时,P*=C2/L,Q*=R1/(R1+C1)为该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解。企业A选择进入与否的概率取决于其竞争对手企业B在默许A进入市场时的损失L和其斗争成本C2,而企业A选择进入策略时的预期收益越高,进入成本越小时,企业B越有可能选择斗争策略。
若企业B默许企业A进入共享单车市场,或企业B的斗争成本较高时,选择默许的概率要大于斗争的概率,A企业会进入市场,而随着一批共享单车企业蜂拥而入,导致各大公司之间的不理性竞争以意图提高自己的用户数量,争夺有限市场份额。每个参与者均企图以增加单车投放量的方式来夺取更大市场份额,进而增加其竞争优势,这样将造成资源重复配置,参与者之间的不理性竞争将其引入囚徒困境。
五、政策性建议
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不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但并不意味着其没有发展价值。在环保与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今,单车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交通工具,无论从方便“最后一公里”出行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共享单车的出现都具有积极作用和时代价值。但若不能妥善处理其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则其利弊关系将难以权衡,不仅将扰乱社会治安管理等,而且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1. 共享单车属于社会准公共物品,政府应发挥其社会职能,对共享单车市场加以管制。政府应采取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若完全放任于私人部门会导致共享单车供给公司的竞争无序化,降低城市交通效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失效,造成资源浪费。
2. 在共享经济发展迅猛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必定是今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若推动共享单车成为共享经济,应打造共享经济平台,充分调动社会闲置单车的参与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算法优势来打破信息不Τ疲构建平台高效激活闲置存量。
参考文献:
[1]周有强.套上“互联网+”的轮子 共享单车能跑多远[N].工人日报,2016-09-28.
[2]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
[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
[4]丁元竹.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5]谢志刚.“共享经济”的知识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5(12).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0-0155-0
引言
社会时代总是不断地向前推进,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步伐,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方针策略。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危害也逐渐显现出来。同时,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国际间资源争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我国如何在国际贸易间贯彻落实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在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生态化战略中做出选择,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讨论话题。
一、国际间贸易的生态化趋势研究
1.经济发展依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可否认,当前国际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下,总体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然而,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全球的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关于环境污染的治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以及清洁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水平,远远不及经济发展的速度。换言之,当前全球的经济发展依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各国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策略建设及落实,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必然不能置身事外,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我国也必将更加严重。
2.保护环境战略的实施效果南辕北辙。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早在社会工业发展之初,就已经被许多经济及社会学家提出,基于这样的事实,各国也将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纳入自身国家发展的战略中。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当前国际间国家贸易相关法案中,普遍制定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相关规定,在诸如进口税收、海关查验等经济层面及管理层面都有相关的管理措施。然而,在实际的國际贸易实践中,这些法案规则不仅没有从根源上治理环境污染,反而成为当前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中的巨大绊脚石。相关的环境保护法案,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逐渐演变成各国间的绿色贸易壁垒。所以说,当前国际间贸易的生态化趋势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在实际的实施中,产生了南辕北辙的效果。
3.原本的相关贸易协定有待更新。谈及当前国际间贸易的主要机制,双边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是当前国际间贸易的基本准则。随着各国在相互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中,逐渐将关注点从贸易自由化转移到双边贸易及区域贸易中,对应的国际贸易生态化战略也应当有所调整,这对当前世界各国的国际间贸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不足
1.集约化程度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本文认为,所谓集约化,即为“集中简约化”,是指在充分利用一切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利用相关人力物力优势,以及管理发展战略及手段来达到生产发展效益提升的经济学发展策略。而我国作为当前国际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首先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不能算是稀缺。但就当前国际间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竞争不断激烈,世界各国贸易规则及策略层出不穷的情况而言,我国对自身资源的利用整合,集中组合的程度并不高[2]。这也使得我国在面临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动荡局势时显得十分被动,从而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同时也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形势的稳定。再进一步具体分析,资源无法实现集约化,这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付出的环境代价较世界发达国家更高,在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生态化发展。
2.产业转型面临压力。就科学技术而言,我国近些年来可以说是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且科技手段也逐渐在我国的各行各业渗透,在各个方面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然而,这些技术手段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并不显著。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国际间的贸易中依然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出口贸易依然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生产制造业依然是我国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动力,也同时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依然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生产附加价值低的产品。这使得我国在耗费大量资源的同时,对环境造成巨大损害。因此,我国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必须做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对环境污染大的生产制造业转向相对清洁且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3]及服务业。
三、对应策略研究及案例论证
1.强调集约化发展,提高资源整合利用能力。针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生态化趋势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关于集约化水平低,自身对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低的问题,本文给出加强集约化水平的正面突破建议。具体而言,加强集约化水平即提高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不仅限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对所有社会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例如,浙江聚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就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正面的示范。首先,该公司的创立理念就直接结合当前我国十分火热的电子商务理念与国际贸易手段,使得我国现有的科技资源充分地在国际市场中发挥作用。其次,该公司在近年来的经营中不断开拓新的行业领域市场,从传统的矿产、能源、化工及农产品等制造业产品到全球高端的服务资源、大数据、技术、咨询服务等第三产业服务业务,可以说是充分地整合了我国现有的社会及经济资源,充分发挥了集约化资源发展的优势,在拓宽国际市场的同时,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我国的生态化国际贸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反,山东能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省级大型国有企业二级公司,却因为不能及时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导致出现融资困难等资金周转问题[5]。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煤炭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市场上的煤炭需求下降,导致企业产品囤积,全行业企业受到极大打击,进而导致山能国贸在融资中出现困难。但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应该只依靠单一类别的产品来经营发展。尤其国际贸易竞争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要想在其中立足,就应当尽可能地整合自身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而不能只单一地依靠煤炭市场,导致其在面对煤炭行业出现下滑,失去发展优势的或遭遇行业发展变故时难以应对,进而使经营生产陷入僵局。与此同时,山能国贸主营的煤炭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清洁能源,且可再生能力低,循环周期长。这与当前国际间贸易的生态化发展理念并不相符,虽然当下可以倚仗社会发展进程不足,尚未出现可替代其运用的能源而始终保持重要发展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避免最终被替代而丧失市场,应当早做决断,加强资源整合,适当做出发展战略调整,适应社会发展节奏。
2.加快科技与资源生产发展的融合利用。科学技术是21世纪时展的主题。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或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可以说是在社会发展的驱动能源方面做出调整。而加快产业转型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本身做出调整,加快科学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融合运用,优化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等,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我国基于国际间贸易的主要生态化战略选择。
二、加强我国英语远程网络教育政策策略分析
第一,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与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结构调整是改善目前英语远程网络教育现状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我们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又要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两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第二,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体系。远程网络教育是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因此,远程网络教育应当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第三,要积极实现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形式多样化。在现实生活中,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应当呈现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样做,既可以极大地提高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又可以极大地促进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变革与发展。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积极地实现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形式的多元化。第四,对网络英语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商业运作。对网络英语教育资源实行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进行有偿使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合作既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资金、技术和资源的强强联合,又有利于统一标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改变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条块分割的格局。
但是,在大企业华丽的营销吸引眼球的背后,还有众多中小企业,它们缺钱,缺人,缺社会资源,看起来其腾挪的空间很小,它们甚至没有机会关心方向的对错,只是头疼于怎样找到合适的方法实现自己的营销战略,将自己的产品营销出去。它们关心的是有没有市场,关心的是怎样活下去,然后才是活得更好。
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有大的烦恼,小有小的忧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营销经典理论、营销经典案例,能够让它们借鉴的很少。为什么?就是因为道理很正确,客观条件却不允许,没法实行,终于落得个镜花水月,空艳羡。
然而,那些大企业都是天生的吗?实际上,除了那些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的令人生畏的大企业,很多极有品牌活力的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资源积累过程,其中不乏一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的企业,但更多的都是经历过小企业的营销阶段,企业领导者都做过“无米之炊”。总结一下他们“做小的”时的经验,对于那些中小企业其实大有裨益,这种经验比起那些牵强附会、为大企业歌功颂德的理论、方法要有用得多。
1991年,Grant首先提出资源基础理论(RBT),指出过去的策略分析过分重视组织与环境的配合,而忽略了资源与策略的连接。资源基础理论的假设是:企业拥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之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的优势。资源基础理论的思考建立在两大假设的前提下,假设前提之一是:在同一产业或战略群中,各企业掌控的战略性资源是不同的,而且这些相异的资源导致企业之间的差异;假设前提之二是:这些相异性会因为这些战略性资源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而延续下来。
在我看来,资源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利用、盘活。没有用到产品上的资源都是死资源。这也是很多看似辉煌的大企业“呼啦啦大厦将倾”的根本原因:资源利用率低。因此,小企业的机会也在于盘活资源。
小企业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资源,只是说资源比较匮乏而已。现今社会上有很多闲置的资源可以利用,再加上网络时代互联网作为营销利器可以弥补资源的匮乏,小企业同样可以打出非常漂亮的营销战役,只不过小企业必须多动脑子,不能懒惰地简单沿用现成的方法。
南京很早以前有一家后来很出名的保健品企业,开始做市场时资金不足,资源有限。一度企业负责人到处筹钱,想通过大砸广告打开市场,这是当时保健品企业的通行做法―“左手广告,右手市场”是保健品拓展市场的一条定律。但是,由于资金难以筹措,这家保健品企业只得另辟蹊径,针对自己的产品特性,采取了几个措施,硬是在广告投入很少的情况下,把市场做了出来。
他们先是想到了权威意见的背书和造势。他们邀请江苏省医学会的老专家进入居民小区进行健康宣讲和义诊,然后顺势推出自己的品牌。虽然这种手法现如今已泛滥而且颇为人诟病,但是在当时,专家服务社区与品牌推广相结合却无疑是一个创举,帮助他们迅速打开了市场。接着,他们派出20多个小分队,进入到潜在消费群体较多的各大院校进行健康宣传。然后,通过免费组织中老年人游森林公园、游厂区等活动,让众多老人成为他们的义务宣传员,产品口碑迅速提升。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4R原则。一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即在投入端实施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主要是通过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二是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强调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产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下,用尽可能长的时间而不废弃。三是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指在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毒化和资源化,实现再循环。四是再思考(Rethink)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
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侧重于自然资源的循环,主要研究的是工业循环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以智能经济、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崭新社会,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成为界定财富的最新标准。至此,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已由传统的自然资源范畴扩展和囊括到能够为人类利用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
高等教育属于服务性行业。我国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社会资源系统的属性,又具有经济资源系统的属性。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研究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其具体内容就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循环经济原则,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同样具有4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就是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再使用原则(Reuse),强调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投入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最大效益。同时,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再循环原则是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监控,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到教师配备,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计划的指定,全过程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一方面包括高等教学所投入的各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再思考原则(Rethink),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及时调整战略,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位,较上年下降了3个位次。(9月26日《国际金融报》)。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连续3年下降,这和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缺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2005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人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根据这一体系,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人才队伍上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人才潜力,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数量巨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使用环境,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是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也很严重,没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在校内资源方面,表现为很多地方不顾地方实际,建设大学城,专业设置方面贪多求全,有经验的教授上课的很少。学校的产品——培养的人才资源方面又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人才浪费严重,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有利于缓解上学难、上学贵的情况。据测算,普通高等院校一般专业每年生均成本一般是在10000~20000之间,而财政拨款、学杂费等收入来源生均收入只有7000~11000元,还有一定的教育成本无补偿来源。现在,很多大学生上不起大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费太贵。统计表明,每个大学生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用、生活费用,每年不少于10000元。而去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却不到3000元。同时由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出现经费短缺,这使得乱收费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教育乱收费。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三、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在投入层面,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要挖掘新的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投资渠道,继续大力提倡多渠道办学,要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的规模,提高投入效率。有学者提出,改革国家对高校投资拨款体制,实行模拟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制度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规模、历史投资水平等因素,确定一个资本金的投资基数,每年以此基数为基础,再经过对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考核结果,确定以后对各个高等院校的投入比例。可以结合教育部各个普通高校进行的教学评估进行,以此作为今后对高校投入的重要依据。此外,应该倡导多渠道投资,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来源,如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基金、用调节税收的手段鼓励向教育捐资集资、吸收外资等。现在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未对外资开放,其它社会力量办学还存在各种障碍。为此,应该尽快出台科学有效的措施,给各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便捷渠道。
二是在资源使用层面,要加强教学教育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革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主要取决于高校内部的分配与管理机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巩固成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尝试,但在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下,高校各要素(教学、科研、后勤、基建、校产、行政办公、人员费用)的运作和资源占用与传统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别,缺乏效率考核和导向,没有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高校内部争资源,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无成本概念的现象比较严重。统计表明,高校内部资源真正用到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比例不高,很多资源被行政费用、人头费用挤掉。因此笔者认为,第一要精简机构,特别是一些行政服务型机构,严格控制人数和经费总额。第二将有限的经费向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倾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投身与教学与科研第一线;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第三在资源的投入方面应该有科学规划。使得投入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率,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特点,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专业设置,避免贪多求全的情况发生。改变那种“校园越大越好,学生越多越好,专业越全越好”的落后观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严格监控,对于不顾自身具体情况的盲目扩张行为应该坚决制止。
三是在资源循环层面,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力争使得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率。高等学校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学校本身具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包括校舍、运动场地、图书馆、实验室等,软件包括师资队伍、声誉、学校文化等方面;第二类是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这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于第一类资源,应该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鼓励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平等协商基础上,高校之间共用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不同高校间选课,学分互认,鼓励教师到不同高校兼职,兼职收益归己,同时鼓励学校和社会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社会协作,进行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第二类资源,也就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的循环。全社会应该树立大人才的观念,从全社会的角度认识人才所发挥的作用,避免人才浪费。为此要加强配套制度改革,要取消户籍限制,使得户籍制度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目前虽然各地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是离理想的户籍制度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一些非国有、小型企业、农村工作,主要是户籍制度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更科学的户籍制度推动人才合理配置。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的实践中,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方向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价值。
四是再思考层面。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因此,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不断思考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大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理念,结合我国实际,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特点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绝不能照抄国外的经验。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应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科学地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创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南昌高专学报,2005(1).
2、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陈治亚,孟祥泰,左惟,刘奇伟,龚北辰.从制度视角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4、刘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管德明,秦旺锋.高等教育多渠道投入方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4R原则。一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即在投入端实施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主要是通过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二是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强调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产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下,用尽可能长的时间而不废弃。三是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指在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毒化和资源化,实现再循环。四是再思考(Rethink)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
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侧重于自然资源的循环,主要研究的是工业循环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以智能经济、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崭新社会,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成为界定财富的最新标准。至此,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已由传统的自然资源范畴扩展和囊括到能够为人类利用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
高等教育属于服务性行业。我国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社会资源系统的属性,又具有经济资源系统的属性。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研究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其具体内容就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循环经济原则,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同样具有4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就是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再使用原则(Reuse),强调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投入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最大效益。同时,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再循环原则是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监控,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到教师配备,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计划的指定,全过程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一方面包括高等教学所投入的各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再思考原则(Rethink),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及时调整战略,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位,较上年下降了3个位次。(9月26日《国际金融报》)。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连续3年下降,这和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缺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2005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人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根据这一体系,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人才队伍上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人才潜力,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数量巨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使用环境,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是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也很严重,没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在校内资源方面,表现为很多地方不顾地方实际,建设大学城,专业设置方面贪多求全,有经验的教授上课的很少。学校的产品——培养的人才资源方面又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人才浪费严重,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有利于缓解上学难、上学贵的情况。据测算,普通高等院校一般专业每年生均成本一般是在10000~20000之间,而财政拨款、学杂费等收入来源生均收入只有7000~11000元,还有一定的教育成本无补偿来源。现在,很多大学生上不起大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费太贵。统计表明,每个大学生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用、生活费用,每年不少于10000元。而去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却不到3000元。同时由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出现经费短缺,这使得乱收费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教育乱收费。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三、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在投入层面,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要挖掘新的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投资渠道,继续大力提倡多渠道办学,要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的规模,提高投入效率。有学者提出,改革国家对高校投资拨款体制,实行模拟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制度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规模、历史投资水平等因素,确定一个资本金的投资基数,每年以此基数为基础,再经过对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考核结果,确定以后对各个高等院校的投入比例。可以结合教育部各个普通高校进行的教学评估进行,以此作为今后对高校投入的重要依据。此外,应该倡导多渠道投资,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来源,如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基金、用调节税收的手段鼓励向教育捐资集资、吸收外资等。现在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未对外资开放,其它社会力量办学还存在各种障碍。为此,应该尽快出台科学有效的措施,给各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便捷渠道。
二是在资源使用层面,要加强教学教育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革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主要取决于高校内部的分配与管理机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巩固成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尝试,但在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下,高校各要素(教学、科研、后勤、基建、校产、行政办公、人员费用)的运作和资源占用与传统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别,缺乏效率考核和导向,没有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高校内部争资源,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无成本概念的现象比较严重。统计表明,高校内部资源真正用到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比例不高,很多资源被行政费用、人头费用挤掉。因此笔者认为,第一要精简机构,特别是一些行政服务型机构,严格控制人数和经费总额。第二将有限的经费向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倾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投身与教学与科研第一线;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第三在资源的投入方面应该有科学规划。使得投入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率,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特点,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专业设置,避免贪多求全的情况发生。改变那种“校园越大越好,学生越多越好,专业越全越好”的落后观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严格监控,对于不顾自身具体情况的盲目扩张行为应该坚决制止。
三是在资源循环层面,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力争使得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率。高等学校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学校本身具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包括校舍、运动场地、图书馆、实验室等,软件包括师资队伍、声誉、学校文化等方面;第二类是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这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于第一类资源,应该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鼓励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平等协商基础上,高校之间共用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不同高校间选课,学分互认,鼓励教师到不同高校兼职,兼职收益归己,同时鼓励学校和社会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社会协作,进行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第二类资源,也就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的循环。全社会应该树立大人才的观念,从全社会的角度认识人才所发挥的作用,避免人才浪费。为此要加强配套制度改革,要取消户籍限制,使得户籍制度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目前虽然各地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是离理想的户籍制度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一些非国有、小型企业、农村工作,主要是户籍制度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更科学的户籍制度推动人才合理配置。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的实践中,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方向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价值。
四是再思考层面。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因此,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不断思考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大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理念,结合我国实际,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特点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绝不能照抄国外的经验。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应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科学地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创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南昌高专学报,2005(1).
2、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陈治亚,孟祥泰,左惟,刘奇伟,龚北辰.从制度视角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4、刘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管德明,秦旺锋.高等教育多渠道投入方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一、政府营销概述
(一)政府营销的定义
“政府营销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方法,它有助于解决公众报怨、改变他们的认知,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同时政府营销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体系,需要通过情境分析、目标设定、市场细分、营销调研、品牌定位,以及一系列战略性工具来制定一项评估、预算和实施的计划”。
(二)政府营销的主体与客体
政府营销的主体是政府机关,政府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因此政府营销属于“大市场营销”范畴。从宏观层面上看,政府营销可分为国家营销、地区营销、城市营销、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等不同层次的营销活动;政府营销的客体包括三类:环境、公共产品和人。
(三)政府营销的策略
政府营销的策略适用于营销理论中的7P’S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服务过程。与传统的营销4P’S策略相比,增加了人员、有形展示和服务过程三个策略方法。
产品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策和环境(投资环境、旅游环境和居住环境);价格是指政府在向顾客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渠道是指政府将其产品和服务向目标顾客转移的具体路径;促销是指政府通过广告、宣传、新闻会、研讨会、市长公开电话等形式介绍本部门的一系列活动;人员是指各级政府工作人员。
二、会展业中政府营销存在的必要性
(一)实现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会展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一方面带动了我国的部分城市的建设,出现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首的“会展中心城市”,和以杭州、宁波、义乌、青岛为代表的 “会展二级城市”。可见,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会展业的发展过快,使得在部分城市出现展会规模大效益低、数量多相似度高、亏本停办的现象。如何充分发挥会展的产业拉动效应,确保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二)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的必然要求
会展业所需社会资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包括拥有现代化的大型会展场馆、与会展有关的吃、住、行、信息咨询等的配套服务设施;软件方面主要有展会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人性化、举办城市的人文素质等。政府营销的目的是增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政府的行为决定了会展各生产要素的整合力。与其他组织相比,政府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因此在整合社会资源上,政府营销是创造会展财富和提升产业强势地位的方法之一。
二、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错位”
(一)政府主导型会展普遍存在
德国,被誉为为“会展王国”,政府授权德国经济展览会与博览会事务委员会(AUMA),专门从事会展的组织和协调管理。此外,在法国、美国等会展强国,政府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扶持、规范、协调的功能,由会展企业按市场机制进行运作。与国外政府办展相比,我国在举办重大会展活动时,政府都采取直接介入的工作方式,将大量本应由市场进行动作的事务转由政府来承担。这样做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本地第三产业的专业化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二)办展与政绩挂钩,造成“会展泡沫”
伴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涌现了大批会展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和广州。举办大型展览会,已经成为举办城市面向世界的一扇窗。但是,许多城市和地区把会展当做是考察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没有系统规划和市场调查的背景下,不考虑当地的特点和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开始盲目办展、展览项目重复、配套设施不完善,形成展馆越来越大而展位的闲置率高的对比现象。这样不但造成了企业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会展业虚假繁荣的景象,产生“会展泡沫”。
(三)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
政府和市场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中,公共产品和服务只由政府提供。在这过程当中,低效率、、无成本——效益观念、寻租行为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在公共产品供给中表现出来,降低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非营利性。而会展业作为综合较强的产业,要求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项目的高度专业化。这就造成了公共产品垄断供给与会展活动的市场化相矛盾。在这方面,福建试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以此来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他们主要作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将决策和执行分开;使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多元存在,打破垄断,竞争发展;使公共服务消费者有在多元的提供者方面发挥选择的权利和用以选择的资源。
三、政府营销在会展业发展的应用
(一)建立“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据专家估算,当前国内政府部门或政府直属机构投资举办的会展项目数量占到总量的50%左右。实践表明,各级政府及其直属部门机构是目前办会办展的投资主体。举办会展应该是市场行为,而不应是政府行为。政府组织非营利性,决定了政府办展不符合市场规律。
通过采用政府营销理论,让政府在会展市场化进程中逐渐淡出,实现由“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使商会、协会、展馆经营管理者、展览主办方成为会展市场的经营主体,政府则作为“支持单位”和“服务单位”,从主导变为引导,从干预变为参与,实现政府市场定位的转变。
(二)实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降低公共产品的价格
政府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改变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地位。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公共产品的生产权转让给有条件的市场力量,使非政府组织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不但可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会展业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在运作公共产品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
(三)拓宽展会营销渠道,降低顾客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间会展合作的范围、领域和规模将不断扩大。 政府是实现会展业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中间桥梁。由各地区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动态网络展馆”,搭建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会展信息服务平台,使展商足不出户便可了解不同地域展览的实体信息。这种政府间的相互沟通,不但可以降低参展商和观众“顾客”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达到社会大众满意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政府间营销结果。
(四)利用政府营销广告,宣传会展品牌
广告策略也是政府营销的策略之一。在会展活动中,政府营销的广告方式包括展会宣传片、新闻会、公益性广告等。广告的内容可以是展会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办事规则、参展事宜等相关办展,还可以是会展的基础设施、产业资源和地理环境等配套的资源条件。利用广告特有的视听效果,达到宣传本地会展业特色、提高会展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
结语
会展业被誉为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晴雨表”,它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拉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政府营销是公共领域中新型的营销管理方式,它整合了营销管理和新公共管理的共同本质。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营销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自身在会展市场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扬长避短。在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引导会展业准确定位,提升本地会展业的整体价值。
参考文献:
[1]章兴鸣:论政府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河南社会科学[J],2010(11)
[2]朱静: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营销,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J].2009 (8)
公共图书馆媒介宣传推广工作是指借助一定的媒介形式,对公共图书馆的职能、馆藏资源、服务内容、公众形象等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使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图书馆传播科学知识、传递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社会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工具不仅包括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微信、微博、电影、卫星通信等,可以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传播形式,从而实现对受众的全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源建设和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如何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各种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培养和树立图书馆意识是业界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媒介宣传推广工作现状
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宣传工作相对滞后,造成图书馆媒介宣传意识较低、馆藏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社会知识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与公共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闲置之间的矛盾凸显。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得知,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中,首先是备考的大学生和阅读课外书籍的中小学生,且到馆时间通常都集中在假期;其次是阅览养生类报纸杂志的老年读者,这部分读者大多已经退休。目前,公共图书馆在宣传目标方面,主要以少年儿童和老年读者为主,对成年人的阅读宣传重视度不够;在宣传方式上,利用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微电影、微信等平台推送信息的较少,这些都反映出公共D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相对滞后,难以吸引读者。
2.公共图书馆媒介宣传推广工作薄弱的原因
2.1宣传推广意识淡薄
由于公共图书馆主要靠财政拨款维持日常运行,所以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基础业务工作上,导致宣传推广创新意识淡薄,宣传面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宣传推广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和平台。如:在服务窗口摆放宣传资料、在橱窗张贴宣传海报、在图书馆网站上相关活动信息等。
2.2宣传推广工作缺少规划
相对于日常的基础业务工作,公共图书馆很少有专门的宣传部门和宣传人员,多数图书馆缺乏较为完善的中长期宣传计划,在媒介宣传推广工作中没有做到点与面的有效结合,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2.3宣传推广内容单调,缺乏亮点
笔者查询多家公共图书馆网站上的宣传内容,多是举办一些讲座、展览、“世界读书日”活动及暑期活动等,不能很好地展现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服务特色,缺乏宣传亮点,难以引起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不能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部分公共图书馆网站与读者阅读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源和服务内容介绍相对较少,网站栏目设置较为单一,不能及时、更新资讯内容,导致用户难以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4宣传推广工作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
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只是被动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信息,没有很好地结合读者的多元需求。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他们需要更加个性、更有针对性、更为详尽的回复和咨询。图书馆应积极开拓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应针对用户需求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平台等主动推送服务,与用户进行良性互动。
3.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的策略
3.1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宣传团队
3.1.1公共图书馆应成立专门的宣传推广部门,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专业宣传推广团队。宣传推广人员不仅要掌握宣传推广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字表达水平,能够熟练应用网页编辑软件及图片处理软件等,还要对图书馆的职能和特色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发挥信息导航的作用。
3.1.2善于运用自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在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宣传人员要善于运用自媒体拓宽宣传渠道,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目前,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BBS等网络社区。图书馆在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时,尤其要注意标题的制作,因为标题在整篇宣传报道中起着内容导读的功能,在制作标题时要善于运用标题制作的技巧,揣摩用户的阅读心理,运用流行热词和关键词,做到标题准确到位、凝练鲜明、生动形象、不拘一格,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
3.2注重宣传推广内容创新
3.2.1注重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宣传推广。公共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对馆藏文献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各种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建设的各种书目数据库,各类电子出版物以及对搜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处理形成的虚拟信息资源库等。数字信息资源具有储存信息量大、节省空间、易于传播、使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公共图书馆已经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络、手机APP终端、掌上图书馆等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宣传推广数字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3.2.2
注重对创新服务工作的宣传。随着“互联网+”思维在公共图书馆行业的渗透,引起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公共图书馆除传统的借阅服务外,还应向用户提供参考咨询、信息导航、馆际互借、图书馆环境下的联机服务,以及互动式多媒体用户教育、网上学习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所有这些服务对广大用户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对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宣传推广,并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培训,帮助用户掌握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使用方法。
3.3充分利用好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和平台
3.3.1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平台及时图书馆的动态新闻。公共图书馆应与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保持联系;同时还要利用好图书馆的阵地,在服务窗口、橱窗等明显位置摆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通过图书馆员的详细讲解和热情服务,让到馆读者对图书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
3.3.2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平台。网站的栏目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并突出图书馆的特色,包括最新动态、概况介绍、读者指南、用户服务、馆藏书目数据库检索(OPAC)、子资源服务、特色馆藏、网络导航等内容;同时还增加了用户定制功能,借助电子邮件或相应智能软件来实现信息推送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图书馆服务器发送的页面内容组合、网页风格、特色资源等,形成用户定制的图书馆网页(My Library)。
3.3.3利用好微信平台。公共图书馆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在微信上图书馆的动态信息和特色馆藏和服务等,让更多的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到图书馆的工作动态,随时随地利用移动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资源。
3.3.4通过公益广告、微电影等方式宣传推广图书馆。公益广告设计优美、寓意深刻,容易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各馆实际制作音频、视频、海报、图文广告等公益广告,并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平台上投放,进行宣传,营造书香氛围;微电影则因具有短小、精炼、灵活、可观赏性强的优点,契合了受众的即时消费诉求,这种宣传模式易于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如:清华大学图书馆2012年自拍的“爱上图书馆短剧视频及排架游戏”荣获IF―LA国际市场营销大奖赛第一名。随后,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效仿,通过制作图书馆题材的微电影来进行宣传和推广。
3.3.5拓宽宣传渠道。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公众场合的电子告示牌、户外广告栏、新闻网站等平台播报图书馆相关动态信息。同时,图书馆员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博客粉丝、BBS等平台推进图书馆媒介宣传推广工作。
3.4细分读者群体,提供特色服务
要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首先要对公众阅读兴趣进行调查,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并结合图书馆平时积累的读者数据信息,建立读者数据库。图书馆员通过分析与读者相关联的大数据,掌握读者行为,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大数据背景下的个性化服务不仅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还提供基于海量分布式资源的精细化知识输出,实现“信息+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在宣传推广工作中,各馆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供特色服务。如:对于经常到馆的读者,图书馆员要定期向其推荐新书,稳定读者群体;对于因各种原因不方便到馆的读者,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官方网站、手机APP终端等方式向其推送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汲取知识的殿堂。
3.5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良性互动
3.5.1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①与媒体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记者保持良性互动,推送图书馆最新动态,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②公共图书馆在制订宣传推广方案时,可与新闻从业者进行沟通,征询一些好的建议,从而使宣传推广工作能够紧密结合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5.2整合多方资源,共建阅读空间。①与出版社、书商、作者合作,举办图书馆相关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②与搜索引擎服务商、文献流通领域服务商等开展书目信息资源合作,使资源更易被用户发现和利用。③与其他移动阅读平台开展资源和平台合作,使资源供给更丰富。④与其他文化机构开展信息整合,共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形象。
互联网的自我进化:从工具转为基础设施
面对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首先完成了一次自我进化——从信息沟通的工具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这一进化正如刘多所说,就如同百年前的电力革命一样,具备了深刻改变技术、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能力,进而具备了引发化学反应的能力。
已完成自我进化的互联网,其作为通用技术的本质属性,对于引发化学反应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为通用技术,借此解决了能源和动力问题;今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ICT技术,成为新的通用技术,解决的是信息和控制的问题”,刘多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在今天已成为除劳动力、资本之外的第三大生产要素,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与此相应,能够解决信息和控制问题的互联网,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是因为具备通用性,“互联网+”的跨界能力使化学反应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一行业,引发的变革必然是无边无界的。
互联网的共享性,则使其能够在共享经济这一新经济趋势下成为基础设施的最优选择之一。互联网的共享性,带来了个人、组织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并进一步带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共享。而共享带来的是边际成本的极大降低,是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共享经济时代的媒介将主要是移动互联网。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则使其更有利于激发创新,而创新无疑是变革最重要的驱动力。刘多强调,互联网倡导网络能力、平台、信息的全面开放,更易于建立开放型的创新体系。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和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互联网无疑有着能够撼动世界的规模优势。互联网不仅聚集了海量的开发者,更聚集了如星空般浩瀚的用户,这使其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舞台,成为能够激发化学反应的最活跃阵地。
互联网+各行各业:创造新业态的化学反应
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互联网+”无疑会担当重任。而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各行各业尤其需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因为只有“互联网+”这场化学反应,才能够创造出全新业态,才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只有“互联网+”才能通过变革而驱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目前,很多企业把‘互联网+’当成了+互联网,这是理念的错误,‘互联网+’是化学反应,+互联网是物理反应,只有‘互联网+’才能够打破原有的格局,实现自上而下的颠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吴革强调。
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背景下,高校必须要重视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职能作用,使之成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样高校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技术全面、有责任感、务实上进、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1.高校图书资源的特点
有效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就必须对图书资源的特点有充足的认识。图书资源是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具有社会可欲资源的一般特征;图书馆资源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公共资源体系,同时也具有社会可欲资源的特殊特征。
图书馆资源的一般特征:可利用性。可利用性是图书馆资源所有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它反映了资源潜在的价值和功能;文献信息资源可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或文化、精神的需求。图书馆资源一旦丧失了可利用性,人们就不能从中获取相关利益,它的其他特征就将变得毫无意义。
关联性。图书馆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同样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比如图书馆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源源不断地资金投入,支持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量又取决于社会经济以及由此所制约的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压力和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图书馆资源的特征:公共性。公共性的实质性内容就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图书馆资源作为社会公共物品,它的公共特征是由公共机制而不是市场机制决定的。因此任何个人或利益集团都不能试图通过竞争或排他的方式,把它据为己有或独自享受它的利益。
可重复利用性。图书馆资源是一种非消耗性资源,社会成员不仅可以从中反复地获取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不会与他人以同样的方式取得的利益发生冲突。相反,图书馆资源被重复利用的次数越多,其价值也就越高、社会效益也就越大。也正是从资源的这种特殊属性出发,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是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图书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图书馆自我评估的重要指标。
2.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会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图书馆和读者。所以在做好图书馆工作,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入馆引导工作。只有图书馆和读者之间不存在“缝隙”,高校图书馆资源才能有效利用。
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图书馆要从工作理念、服务意识、管理能力、管理技术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图书馆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读者为本、以人为本,确立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一切从学生、读者的需求出发,从多方面提高管理和服务品质,丰富管理工作内涵;图书馆应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如建设能力,要求图书馆应不断加强馆藏建设,丰富馆藏资源;规范化运作能力,保证图书馆管理秩序的有序和高效;图书馆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发现和研究解决管理科学问题;图书馆应从技术手段上提高管理水平。网络技术手段和自动化信息服务系统及管理系统的有效利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努力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高校图书馆向来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一切服务工作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要真正把服务宗旨落到实处,高校图书馆必须坚决实施人性化服务,努力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馆员要深入理解读者,关心爱护和尊重读者,给读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通过文明用语和恰到好处的体态用语让读者产生温馨舒心的感觉,这将能极大地激化读者的阅读兴趣。
高校图书馆努力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图书馆不但应设备齐全,满足读者在借阅、检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需的一切服务。图书馆在功能布局、环境布置、设备设施、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要以人为出发点,细心为人着想,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舒适,方便、并能保持尊严。如为方便渎者,高校图书馆可在文献资源的地方放置复印机,方便读者对所需资料的复印;阅览室座位要设置充足,一般设在书库的书架边,期刊架旁或窗口旁;图书借阅室配备检索终端,设立公共检索厅,实现图书馆书目检索新的格局,尽力方便了读者;为到馆阅读的师生提供饮用水和便利售卖服务,为其解除饥渴;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的服务设施,用平等的意识和关爱精神为特殊的读者提供特殊的服务,如专门为残疾学生进出图书馆设置斜坡型无障碍通道,使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图书馆的读者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于细微处见精神,体贴入微的服务,才能让读者感受图书馆的公益精神。
加强学生的入馆引导。学校图书馆要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要求要提高自身的建设和工作职能,而且也需要提高师生的读书兴趣,并逐渐使他们形成一个经常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对师生的入馆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学生入学伊始,新生入馆教育可以唤醒他们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快速了解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学会合理利用图书馆并早日爱上图书馆。但现在的新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高校图书馆并不了解,一些新生主观认为高校图书馆与中学图书馆没什么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全面细致的向新生介绍图书馆,详细地向他们介绍图书馆的结构布局,馆藏种类和数量,图书馆借阅规则,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介绍上,图书馆还应采取多种方式让新生走进图书馆,亲身到图书馆参观体验。比如以院系或班级为单元采取集中预约的方式;新生自由组合预约的方式;由院系或班级推选代表预约的方法等。在图书馆参观计划确定后,由资深馆员带领一定数量的读者到图书馆各个有关部门实地参观。在参观途中,通过与馆员的相互交流,学生可快速掌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另外,图书馆应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集思广益,将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的读者咨询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将相关问题和答案收录在读者使用指南,其内容要涉及馆藏分布和资源利用以及图书馆规章制度和读者服务等。内容的解读要具体详尽,条理清晰,实用性强,读者通过使用读者指南可自己解决一些借阅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新生就可快速熟悉图书馆,早日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阵地,更是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图书馆通过种种努力如能调动起师生读书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读书,将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这样图书馆馆藏就可以得到全方位最大化利用,图书馆才能够较好实现自身价值,完成自身使命。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全体人员积极进取,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在师生心目中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把图书馆变成人们心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充实自己的精神殿堂。这样高校图书馆资源就会书尽其用,人尽其才。
[1]李金鑫.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与信息服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