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1 17:21: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

篇(1)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1]张忠华.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1.

篇(2)

文学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理论阐述,抛开那些学术性的理论阐述,我们认为,文学其实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要实现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就要有一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自觉意识。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即是文学本身具有丰富的复杂内涵。文学是“人学”,“文,心学也”(刘熙载语)。文学可以说是人生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所谓文学是世界的反映,那也是以人的情感、精神、心灵等作为中介实现,是一种感性与想象的把握,尽管其中也有理性的参与。任何一个文学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学文本,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基本的特性,它不但有特定的时代内涵,还有丰富的超越时代的心理、情感、文化内涵,既有显在的意识,也包含了模糊的潜意识。

文学(文科)与理科的差异,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析,如果从本文的立场出发,那么,他们的区别可以表述为:文学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理科刚好相反,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理科来讲,他们的目标是要将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以及人类世界,总是有一种将其简单化的把握冲动,对他们来讲最好的结果是能简化到几个公式,并且能够通过这样几个公式再去把握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理科作为科学的特征是追求知识。而文学及其阅读研究就不是知识可以完全规范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文学及其阅读的主要目标,对于文学及其阅读与研究来说,追求复杂性是其本质要求。因此,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是要求阅读者对所有关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知识不能满足(不是不对)的自觉意识。

对文学的阅读研究,要求阅读主体有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自觉,在其本质上就是要求阅读研究的创造性,因此“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意识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是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入门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从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课程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处于系列课程当中的起点,因此,一般认为,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当代文学史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关于课程培养目标的典型说法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和成就”。这里既有阅读能力目标,也有素质目标和文学史的目标,显然,这种追求全面而宏观的描述反而模糊了该课程的目标。《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最为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承担完成从“语文”教学向“文学”教学的转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学称作“课文”)为对象的“语文”观与“文学”观的差别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中有无培养学生文本阅读与研究的创造性自觉,便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中,师生应在“文学”的视野中通过“如何实现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研究”的讨论,帮助学生完成非专业阅读向专业阅读的转换。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作为文学创造性阅读与研究的思维特征,在理论建构上主要把握三个对立统一。

首先要处理好文学阅读体验与与“文本知识”的对立统一。所谓“文本知识”,是指解读文学文本的已有观点,这些观点的历史就是文本研究的学术史,这些观点对于其后的阅读主体来说,都已构成了明晰性的知识;文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丰富复杂的情感心理现象,带有阅读者的个人经验,具有模糊性的感受性特征。

文本的学术史构成的“文本知识”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文本知识”是任何一个阅读主体进入文本阅读的知识场域,是不可摆脱的。它对于任何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性阅读来说,是前提也是必要。因为所谓创新性阅读是相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而言,不了解已有的知识体系,创新就可能是虚妄;另一方面,文学阅读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印证,否则,文学阅读就会成为纯粹获取知识的行为,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突破现有知识体系的限制,通过阅读主体的个人化体验,去感受、梳理那些无法被现有知识体系解释的东西。

其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要能处理好文学和时代的对立统一。任何文学都必然带有时代性,这几乎是一种常识。然而,这种常识性的真理,经常会成为我们解释文学的不二法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很多同学在阅读解释文学的时候,往往将文学直接和时代联系起来:如果作品是产生于五四,那就是反封建、个性解放、民主或自由,如果作品是产生于时期,那对作品理解就离不开民族主义,将文学产生的时代、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特征直接安在文学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以从文学的时代性角度分析解读文学,不如说我们强调的是不能将问题如此简单化,时代的总体性特征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往往要经过许多的中介,尤其是要经过创作主体这个复杂的中介,文学的创作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挖掘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尤其是它们之间的纠缠迎合,将看似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再次,“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要处理好文本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统一。弗洛伊德认为,人除了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而且,后者往往更为本质,更内在地制约、牵引人的生命。因此,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人文现象、精神现象,文学创作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作家精神和情感的产物,作家的创作过程是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织过程。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仅是对文学独特性的描述,同时也包含了方法论上的实践意义,就《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而言,实现文学阅读的创造性能力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文本的选择。《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程的教学学习目标,文本选择非常重要,它关乎到教学的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质量也千差万别,一般说来,首先,选择文本应注重选择那些具相当价文学价值(而不仅仅是具有文学史价值)的经典文学作品,越是文学价值高的经典,其复杂性越加丰富,可供解读的东西越多。其次,文体上兼顾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小说与诗歌。相对而言,小说是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当今最为重要的文体,具有最为广泛的基础;诗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没落的文体,而且人们普遍认为现代诗歌的成就远不如古典诗歌,但现代诗歌所拥有的丰富的复杂内涵是古典诗歌所不能比的,诗歌的个人性、隐晦性、深刻性为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实践可能性。

其次,教学中应注重“细读”。“细读”一词在当前的学界流行的有些庸俗,但对于以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而言,它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细读”理论本是新批评的重要理论方法,在新批评那里,细读理论主要针对文学研究中过分倚重文学研究的外部因素的传统,强调文学批评研究回到文学自身,回到所谓文学的内部,强调文学阅读应该以“文本”作为基础,不同的对于文本的理解最终需要回归文本才有所作为。

再次,“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的自觉是实现“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重要途径。所谓“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尊重自己对作品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创新性能力,它与文本欣赏能力、分析能力等密切相关却又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欣赏。

篇(3)

一、现当代文学对话式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汉语言专业主干课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刚刚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大学新生在中文系文学类的入门课程,因此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理念的重视和更新直接关系着大一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文学文本的解读、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掌握等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现当代文学的地位可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中兼有兴趣引导员、学科领路人和文学能力普及者的角色。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高校,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入学学生已非第一志愿报考中文专业,甚至有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为理科学生,他们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文学史的掌握、文艺基础知识、文本理解能力等本来就很薄弱,这为地方高校的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提出了严肃的课题,而作为中文系大一学生专业必修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肩负着使这一类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知识结构转变、实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任。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话式教学即被教育人士提出和重视,今天已经成为大部分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使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变以前满堂灌“独白”与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为互动、交流、交往式的教学。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对话式教学需要对话双方对话题有深入的体验和认识,特别是需要对话双方对同一话题在对话进中有火花般的碰撞,继而对参与对话者观点、思想有所影响和改变。在实际课堂中,许多对话式教学却仅流于形式,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话题缺乏必要认识,所以无奈之中对话式的教学就又变成教师的“独语”或只有少数学生与教师开展的对本文由收集整理话。“先有‘间性’,而后才有‘交往’,因为‘交往’就是至少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往来。‘有来有往’才能谓之‘交往’,这意味着,失去了反馈联系的交往系统并不存在,而交往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沟通。”[2]可见,仅仅有对话的姿态和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而配合的关键即在于学生素质的整体、全面的提高(孤独的个体的提高对于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教师只与个别学生有良性的对话,而其他人彻底“沦为看客”),加之专业学时的整体性压缩,所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成为对话式教学得以良性互动并取得效果的关键。

此外,仅仅靠学生独自摸索的自主性的学习是不够的。自主性学习需要在专业架构之下完成,需要在成熟的、合理的指引下确立学习目标、补充学习动力、完善学习方法、调整知识结构。可以说仅仅有自主的姿态是不够的,仅仅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也是不行的,因为依赖学生素质的自主性学习如果缺乏指引和规范就会沦为无“主”可“自”、“六神无主”的学习。“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3]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往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甚至小班教学都因为种种原因难以为继,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课堂有限时间里,以课堂教学形式来规范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课堂的对话性结构里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确立起来,完善展开。

二、对话—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措施

(一)按照学生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对话—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态度不尽相同,与其让所有学生在一堂课上“一勺烩”,不如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来得好,而这种层次的划分无论通过考试、凭借志愿报名等形式都无法做到绝对准确和科学,所以怎样划分出层次是重点与难点。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时间比较长,因此,教师可以在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的教学之中,对授课的对象予以考察,并通过提问、填报志愿、兴趣、及作业的完成效果等来确定其属于哪一个小组。因为学生精力、课时安排等问题,可将一个自然班级编制的学生可以分为两个大组:研究组与基础组。研究组由显示出浓厚的现当代文学学习兴趣、水平大体相当且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组成,基础组则由余下学生组成。基础组以一般文学常识的传授和文学基本鉴赏能力的培养为主,教师根据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共性问题调整讲授思路,调整教学方法,对文本的深度问题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组则重在对小组成员文本解读与研究能力的提升,略去基础型、常识性知识的介绍。如面对伤痕—反思文学的内容时,基础组可以以讨论有代表性文本为主;研究组则在重点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可以在深度、广度上进行拓展,如将伤痕—反思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进行比较,或从当时引起争议较大的伤痕—反思文本来看待八十年代文学对既有文学规范的延续和调整等等。

(二)在对话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渗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基础组,教师都需要根据两组学生个体成员的实际兴趣、关注程度来调整对话教学内容,并在与学生对话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通过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等方式进行自我管理。”[4]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和能力是不能依靠教师单纯的“教”和“布置”就能得以完成,而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地发现文学的“妙味”、“趣味”,并在这种体味中探求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并不是袖手旁观的,而是要利用每一节课与学生对话的机会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进行评估,并在恰当评估的基础之上因材施教,加以适时、适当引导,直至他们每一个人都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

转贴于

(三)立足课程特点,在与前沿研究成果和当下文学现象对话中建构能力

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毋庸置疑的是它是一门行进中、不断延伸至当下的课程,可以说今天的文学实践就可能是明天文学史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这样的特点既给它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它的经典作家作品时过境迁后经常引起争议纷纷;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不稳定性使它具有一种别样的活力和动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吸收最新的、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即使富有争议亦可引入教学之中,这样显然能拓宽教师教学思路与学生视界,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活力与动感的特点在课堂中彰显;同时,这样的方式又能够将本学科的知识延伸至文学理论、古代文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不断面对当下的文学现状的,因此本课程不应该是一门封闭的课程,它更应该带领学生直面当下文学热点,通过师生与当下文学现象的对话、争鸣,使学生作为一个亲历者、文学批评者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参与到文学现场里,那么这样获得的收获是空前的。

(四)以多种对话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真正的对话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听’,让学生自己来‘说’,再加上教师是对话者之一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体现了教学对话理论、阅读对话理论的精神”。[5]这种理想的对话氛围的创设需要适当改革传统的文学类课程授课模式。传统的文学授课模式是“教师台上本文由收集整理站,口若悬河;学生记笔记,头昏脑胀”,由于许多高校中授课班级班额较大,教师无法也无条件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在目前无法该变的状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来安排具体课程的形式和教授方式,化整为零,采用多种形式力图与学生个体产生对话,在这种对话之中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主地加以提升。教师可以建设课程学习bbs,利用课下业余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亦可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将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多层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对话式的教学也不应拘泥于狭义的对话的形式——学生提问,教师来答的形式,可以以多种形式促成师生思想的交流,如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应用多媒体、原著与改编的影视作品对比分析讨论、方言读诗会等,力图立足严肃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一个轻松性的教学环境创设来使学生达到能力的提升。

(五)考核方式的调整与匹配

对话式教学形式是与考核方式的调整息息相关的,传统的文学课程考试在本质主义的思路之下侧重知识点的考核,学生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在“普遍性”的名义下予以武断地“排除”,因此考试对于学生而言成了死记硬背才能应对的、谈不上兴趣的所在。同时这样的考试方式也反身成为了枷锁,牢牢地桎梏在教师头上,扼杀了他们对内容的解读和发挥。由此可见,教师欲创设与学生对话的课程语境,欲培养并激发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必须也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相配套。可见,只有考核方式根本改革之后,学生才彻底摆脱“存储”式的u盘人,真正成为一个主动摄取知识、主动思考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复读机”。考核方式的调整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考核内容入手,二是从考核形式入手,而这种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的调整也可按照对话教学的分组来分层次考核。从考核内容的调整来说,考核的内容应该以考察学生文本分析、解读的能力为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只要立足文本、论据较为充分、文章精彩即符合考核要求,那些死记硬背的文学常识可以渗透到考核内容里。考核形式应允许多种灵活的考核形式,不再单一地用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可以在一个学期中,多维度地衡量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如学生可通过提交文学批评文章、与教师交流阅读心得或文艺现象看法等,老师以此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而不再依赖一张考卷;教师也可以适当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课后提交论文,只要保证文章原创性即可,不需组织统一考核;还可以在基础组中允许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于作品的理解,如排演、拍摄自己改编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等。

韦勒克和沃伦在谈到文学的评价的问题上认为:“艺术作品的成熟指的是它的包容性,它的明晰的复杂性,它的冷嘲和紧张性等;小说与经验之间的对应和符合关系决不能用任何简单的逐项相应配对的方法来衡量,我们所能采用的合理方法是以狄更斯、卡夫卡、巴尔占课或托尔斯泰的整个世界来同我们的整个经验即同我们自己想到和感觉到的‘世界’来作比较”。[6]既然文学与经验、与世界比较而言,它们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那么用单调的、程式化的、忽略个性和创造力的考核方式来衡量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显然是极其缺乏合理性,这也不符合现当代文学学科要求。

三、需注意的问题

(一)对话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篇(4)

以上,是就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的字面意义或词语(概念、范畴、命题)意义而言,如就其现实性而言,则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今文坛,存在太多无效的批评,或缺少有效性的批评。以我粗浅的观察,这种无效批评或缺少有效性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不读作品的空头批评。说完全不读作品,可能冤枉了这类空头批评家,但粗粗浏览一下作品的梗概,或借助推介材料了解一点作品的大意,抑或抽读一些作品的章节段落,就开展批评,却是这类批评家的通病。更有甚者,是借助他人的转述,在他人的文章或发言中,掠取若干情节或命意,借鸡生蛋,就汤下面,假争鸣、商榷或多义、歧见之名展开批评,如此等等。对作品的精细阅读、对批评对象的深入了解,原本是文学批评的起点和依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就十分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精细阅读,留下了许多丰富的经验。20世纪初兴起的英美新批评,甚至以“细读”二字为其派别的标志。这类空头批评却对文学创造的产品视若罔闻,仅凭大致的印象和一己的揣测作徒手的操练,结果既无益于创作,又有负于读者,是一种典型的无效批评。

第二种表现,是专在作战的迂回批评。这类批评又有不同的表现。其一,是赞扬作家的创作精神,常有甘于寂寞,潜心创作,数年磨一剑之类的赞词。其二,是述说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已取得的成就,借当代文学史或文学界公认的评价,称颂作家的水平和能力。其三,是讲说与该作家作品或批评对象相关的理论或文学常识,以之为导引,作意欲具体评论该作家作品或批评对象的跃跃欲试的趋向和态势。其四,更有甚者,是搜罗作家的生平、创作轶事,或与作家交往的见闻,间有与作品相关的本事、原型,随意铺张,大肆渲染,迹近文学“八卦”。如此等等,这类所谓文学批评,最终都不直接深入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而是点到为止,或在需要涉及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时,绕开正道,行走两厢,顾左右而言他。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在这类批评文章中,如草蛇灰线,时隐时现,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无法把捉其对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的阐释和评价,因而也是一种无效的批评。

第三种表现,是大帽子底下开小差的宏大批评。这类批评假学术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流行的宏观研究之名,且借助这种宏观研究的方法和观念,动辄高屋建瓴,以西方某家某派的理论为蓝本,构造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而后从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中寻找适合证明该理论的具体例证,又以该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加以阐释和说明,结果所得的不是或不完全是对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的独立自主或客观公允的判断与评价,而是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无误和应用于批评对象的普适性。这类文学批评虽然不拒绝阅读文学作品和深入批评对象,但因为这种“主题先行”的批评观念和方法,和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的批评态度,割裂了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性或批评对象所特有的现实性,对阐释和评价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同样是无效的。即使这类批评家所运用的理论,对阐释、评价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可能存在某种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也只限于与该理论对应的部分,而非对文学作品或批评对象整体阐释和评价的有效性。

第四种表现,是缺少经验和感悟的纯理性批评。这类批评源于学院派长期形成的一种学术著述传统或论文写作方式,这种著述传统和写作方式,不重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感觉和经验,相反,却认为这种感觉和经验有害于学术研究的理性判断和理论表述。批评对象尤其是文学作品,在这类批评家眼里,不是一个感觉经验的整体,而是依各种构成要素,诸如题材、主题、结构、语言、方法、技巧等分类切割的碎片。批评家的工作,就在于将这些分类切割的碎片,进行理论上的说明,指出它的性能和特点,而不顾及它在整体上给人带来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感受。文学批评与一般的社会文化批评的不同之处,是它十分重视审美感悟或感性经验。虽然它最后也要像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形成一种“哲学的认识”,转换成“论理学的语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到理性认识,但却是从感性经验出发的,离不开审美感悟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十分讲究体味、参悟、品评之类的感性活动,以此追求艺术感受过程中无穷的意境和韵味。西方文学批评在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上重视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有偏重感性经验的印象主义批评,都说明文学批评离不开对批评对象,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经验和感悟。无视文学作品的感性特征,在文学批评中放逐经验和感悟,自然不能对文学批评对象作出有效的阐释和评价。

篇(5)

苏童作为少有的擅长“讲故事”的先锋派代表,与格非、叶兆言、余华等都同属南方作家,但却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像他这样迷恋地描写南方、想象南方,他用自己的一系列小说营造了一个“南方”世界,成为了一个空间和年代的标记。对“南方”意象的研究亦不计其数,本文则旨在寻求这一独特意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即不仅提炼出“南方”意象的象征意义,更要挖掘其背后的终极指向——精神原乡的永不可得。

1.“南方”意象的象征意义:欲望和罪恶的深渊

关于象征,余华的一段话也许是非常透彻的:“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应该是象征的存在……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之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①

苏童的“南方”,就是他所寓居的世界的象征,正如他自己在《世界两侧·自序》中所说,“人们就生活在世界的两侧,城市或者乡村”,他也将自己的“南方”世界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类,城市界域以“旧城少年”与“红粉”系列为代表,乡村界域则以“漂泊者”系列为代表。

“旧城少年”系列或称“香椿树街”系列,以《城北地带》与《刺青时代》为代表,是苏童所塑造的南方“城市”的缩影,“它充满了阴私和罪恶,欲望和血腥,死亡和流言。它是一个充满腐败气息而又充满魅力的所在。”②香椿树街象征着人类所处的现实环境和古老、凝固的历史文化,表现了苏童对人与生俱来的“恶”和难以摆脱生存苦难的悲悯;而“红粉”系列以《妻妾成群》、《南方的堕落》为代表,通过塑造一系列敏感颓废的女性形象,表现了来自人的最基本与原始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和即使得到满足以后仍然无法解决的宿命似的痛苦。

在以《米》和《罂粟之家》为代表的“漂泊者”系列中,逃亡与回归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既矛盾又融合的关系,表明了无论乡村与都市,都只是罪恶的深渊,人物不断逃离又不断回归的历程正暗含着人类艰难跋涉的漫长的精神旅程,是对孤独的徒劳的反叛。

这样一来,“南方”作为一种象征意象的意义已经呼之欲出了——欲望和罪恶的深渊。

结构主义学者霍金斯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③。作家余华也认为,“生活是不真实的,只有人的精神才是真实的……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常识提供的价值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旧有的事物都将获得新的意义。”④苏童创造的“南方”世界更多的表现的是他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说,他自身感受到的他与世界的关系,他的“南方”世界没有常规的价值观念,虽然用的是仿古的手法,写的也是旧的故事,表现的却是自己与现实世界相处的种种价值判断。

“南方”象征着欲望和罪恶的深渊,那么为何在苏童的思维里,世界和人类的关系是这样痛苦不堪却又不可自拔呢?这样,我们便要越过“南方”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去窥探苏童的“南方”世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指向。

2.“南方”意象的终极指向:精神原乡的永远失落

苏童生长于苏州,定居南京,是一名纯正的江南少年,因此在创作小说时,不可避免的以“本地人”的身份把故事铺排于南方,而他于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终于有了以大视角来俯视南方的机会,也使他在描写南方时情不自禁地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因而苏童笔下的“南方”不像一般“寻根文学”中对故乡世外桃源般的塑造,倒更像一个冷漠的外乡人的质疑,污秽杂乱、痛苦不堪,充满了血腥暴力、逃离和死亡。王德威在《南方的堕落与诱惑》中说苏童的乡愁是一种“既真又假的乡愁”,“总已沾染了后见之明,或后见不明的色彩”⑤,正是因此而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南方”的子民,苏童占据了一个暧昧的位置:他是探秘者,用“外乡人”的眼光来观察探寻“南方”的秘密,不惜曝光这里的阴私和罪恶;同时他也是揭示者,从本地人的角度渲染描绘“南方”的传奇,因此人物才鲜活真实。这种暧昧的位置使苏童始终带着不可遏制的漂泊感和孤独感。而这种无依无靠的感觉在鲁迅那里早有出现:“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如何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⑥。

苏童的“寻根”由于上述理由,“寻”便变成了一个“造梦”的过程,“根”也不再是实在的而是虚浮的,他总是迷恋着“根”繁华绮丽的传奇,又厌恶着这远离北方政治闳域的偏安之国。他创造的“南方”是“共和国的‘史前史’,一个猥潮湿,散发着淡淡鸦片幽香的时代”,没有宏大的历史运动和共和国那套约定俗成的历史叙述,只有“耽美倦怠的男子任由家业江山倾圮,美丽阴柔的女子追逐无以名状的欲望。宿命的记忆像鬼魅般的私下流窜,死亡成为华丽的诱惑”⑦。

既然“南方”是这样一个无时空的深渊,没有政治没有历史也没有是非,只承载万年不变的人类原欲,那为什么苏童还要迷恋它,不断一边逃亡一边回归地在这里“造梦”呢?

那正是因为“南方”着他的欲望——寻找精神原乡的欲望。

众所周知,原乡的渴望来自作者(与读者)个人离乡背井后的感情投射,原乡的诱惑源于离乡甚或无乡的惶惑,这一点从前面苏童身世上已能看出端倪。西方文学将上帝的乐园看做人类的原乡,其失落是因为“亚当夏娃的罪恶”,因此流浪是人类自出生那一天起就与生俱来的对原罪的承担;而在中国,原乡却没有一个特定的存在,它神秘不可捉摸,每个人都在试图勾勒它的面貌,有人认为它是平和健康的家园,有人认为他是生机盎然的处女地。

对故乡充满虚浮感的苏童来说,似乎要越过欲望和罪恶的深渊(南方)才可以到达传说中神秘圣洁的精神原乡,但“南方”却成了与生俱来的不可逃脱的羁绊永远横在了人类和精神原乡之间,因为无人能摆脱欲望和罪恶。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们一次次努力又一次次失败,最终只能堕落在“南方”,这一点,与西方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之后的流亡之路何其相似!而对于信仰缺失的苏童一代人来说,连宗教的救赎也成为奢望,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无一不在现实中被欲望和罪恶纠缠,想重回精神家园却无路可走,不是走向疯狂就是走向死亡。

3.结语

苏童作为一位南方意识很强的作家,既浸透了南方的风韵味道,又拥有在北方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南方”,作为“故乡”与“原欲深渊”的重合象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漂泊于洪水中,不断寻找遥远模糊的“原乡”而始终不得,因为无人能摆脱欲望和罪恶的纠缠,他们无奈痛苦的生存状态,也正是当代人类精神家园缺失的表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注解

①曹文轩.《20世界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②王爱松.《苏童:南方的孤独与忧郁》.《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③霍金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④余华.《虚伪的作品》.见:洪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⑤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见:王德威著.《当代小说二十家》.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⑥鲁迅.《在酒楼上》.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⑦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见:王德威著.《当代小说二十家》.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参考文献:

[1]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文学批评分类很多,如学院派批评,擅长严谨的理论术语解读,而点评式解读,更注重灵感的火花与突发奇想式的“点穴评点”。另外,还有书话、序言等很多种形式。我从事文学批评,主要还是在2005年考上研究生之后。

后来,我在山东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又上了博士,毕业后调入母校山东师范大学工作,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进入高校后,不自觉地感到压力加大,原来那种优哉游哉的心情没有了,职称的压力,课题的压力,上课的压力,还有繁琐的家庭事务,高额的房贷,都都像一座座大山般,让人喘不过气。在这种焦虑下,文章写得多了,反而更干涩了,缺乏灵感,而且也落入了窠臼,让理论化束缚了自己。时间长了,不断反思自我,特别是对批评的文体问题,也有了一些感悟。

谈到当下文学批评,第一,问题意识是关键性。没有问题意识,或者只是虚假的问题意识,会造成整个文学批评的软弱乏力,这是文学批评的根本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是经过深刻的文本体验和深思熟虑后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的独特的洞见。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文章自然空洞、拉杂,文体难看。当然,问题意识的表述,也是要朴素的。若要华丽,更难看,听着花团锦簇,但一想,又空无一物。而我们很多所谓的“问题意识”,往往是别人给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如我们见惯了诸如某某小说的性别意识,某某诗歌的苦难意识,某某散文的民族国家想象之类的“伪问题”。这里之所以说它们是“伪问题”,并不是说它们不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因为它们是将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见”加诸于文本之上,结果反而造成了“真正的问题”,或使得独特的问题不能得到凸显。真正的问题意识,既是这部作品和作家的独一无二的问题,又是文学史,文坛和文化上的普遍问题。这需要批评者能有独特的慧眼和发现的能力。

第二,理论过量问题。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范式和思维空间,可以说,在今天文学批评的方法论范畴内,文学批评已经变成了一部复杂精密的机器,完全回到点评的传统上来,似乎是不可能了。但太多的理论往往会形成牢笼,束缚批评家进入文本的能力,削弱批评文体的美感,削弱批评家对创作规律的熟悉和理解。例如,重读别林斯基,给我的启示是,无论有多么宏大的文学史观和概念,必须建立在文本,敏锐的、扎实的,又是准确的概括和分析之上。例如,别林斯基的《论俄国的中篇小说和果戈里的中篇小说》,谈到果戈里的小说,他说:“构思的朴素,民族性,十足的生活真实,独创性和那总是被深刻的悲哀与忧郁之感所压倒的喜剧性的兴奋,这一切素质,都产生于一个根源,果戈里是诗人,一个生活的诗人。”又如别林斯基分析,艺术家独特的感受和发现的过程:“艺术家感觉在自身里面 有一种被他感受的概念,可是如一般所说,不能够明显地看到它,由于要使它对自己,对别人变得可被感知,而感到十分痛苦,这便是创作的第一步。假定这概念是嫉妒。那么,我们来看他在诗人的灵魂里是怎样发展起来吧,他关切而痛苦地把它保持在自己的感情的幽深殿堂,像母亲肚子怀着胎儿,这概念逐渐显现在他的眼前,化为生动的形象,变成典范,于是,他仿佛在浓雾里看见有着肤色黝黑,满布皱纹的前额的热情的奥赛罗,听到他的爱恨,绝望和复仇的粗野的号叫。”这种分析,既贴切,又准确,还有着饱满的情感,令人击节称赞!

应该看到,不能以理论本身替代文学性。理论的使用,无论是社会学的,意识形态的,还是纯文学概念,都是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却又是深刻的意义拓展和启发,但这些东西不是文学性的。文学的理解,在于通过理论的辅助,达到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总结。如谢有顺在评价《中》时提出“软弱也是一种权利”,而孙绍振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是“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在这些优秀的批评文章中,这里的理论,既是从作品文本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又有着批评家本身的思想和艺术的鲜明烙印,如谢有顺本身思想中的自由的、宽容的精神,影响到了他对文本的认知,但又能提炼出一个契合文本,又在作者和读者意料之外的观点。而孙绍振的文章,则是对余秋雨散文中的智性和感性的纠葛,有着独特的内蕴性发现,才会有这样的角度。而对那些不太好的文章而言,文学理论的运用,总是有一个巨大的,先入为主的,非文学的概念,然后,再以文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无疑是很粗暴的。也不是在文本本身成长出来的,更难说可以真正地体现作者的慧眼发现和独特认知。我们经常会写这样的文章,如“生态文学中的张炜”,“狂欢化的莫言”,“传统现代转型下的贾平凹”,“乡土的沈从文”,“日常叙事的毕飞宇”,“70年代小说家的抒情性”等,一开始还新鲜,但多了,就是陈词滥调。而文学是最害怕陈词滥调的了。

第三,要明白晓畅的说理,不要粗暴和自以为是的所谓批判情绪。要心贴心地写,要将理论与创作本体的规律的揣摩结合起来,要做个“文学的内行”,而不要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或者仰望作家的“守文奴”。要在理论的运用和文本的分析中,体察作者微妙的情感变化,体验作者的良苦用心,要看到他成功之中的失败,失败之中的成功,要学会欣赏他的软弱,也要学会理解他的粗暴与野蛮。只有这样,一个批评者才能真正进入作家的创造的心灵,以及文本所搭建的美丽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不同风格的作家的优劣,并提出关键性的看法和建议。张炜曾批评那些生硬的文学批评:“多么可怕,没有共鸣,只有一些自上而下的俯视,与似是而非的推论。”而要做到明白晓畅的说理,能真正把握文学的规律,就有对作家和作品深层意蕴的把握,细密严谨的推理能力,也要有形象的概括能力。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评价批评家能力的重要标尺。如吴义勤教授的《难度・长度・速度・限度――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从长篇小说的文体意识入手,条分缕析,却形象生动,将枯燥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讲述得明白清晰,入情入理,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而作为一个批评家,你能否对一部小说中的人物做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准确认定?如批评家李敬泽,评论艾伟的小说《露天电影院》的人物滕松,就概括为“中国乡村的甘地”,一语道破了这个人物的秘密。

篇(7)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要改革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务必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当下,如火如荼的语文新课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具备全面、扎实的文史哲知识与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素养,熟悉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规律;再次,需要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技能,擅长教学生学语文、悟语文,能够自觉遵守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鉴于此,我们将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课程是实现

教育功能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如人意,比如:师范性与学术性课程未能较好地融合,缺乏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得到的重视还不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实践课程薄弱等。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原则:一是以专业化为方向,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教学技能非同一般,体现卓越教师所彰显的卓尔不群;二是以系统化为导向,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这就要压缩学科专业课、扩大公共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增设选修课,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丰富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设置应源于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资源和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在公共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外,还要增设国防与军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在教师教育方向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汉字规范之外,还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学习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模块,除开设普通逻辑、基础写作、中外历史概论、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之外,还要开设应用写作、中国学术思想史、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在专业方向课模块,改变现行分学期分时代讲授文学作品选的做法,以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为纲,结合文学史的讲解,研读赏析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缩短授课时间,增强文学课程的连贯性;整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语言类主干课程,开设古汉语基础、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教师口语等课程;开设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课件制作等。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影视文学、音乐美术鉴赏、基础教育专题讲座等。在实践模块,安排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篇(8)

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内容丰富与课时缩短的矛盾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到近代,上下纵贯3000年,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庞杂,头绪繁多。课堂上的讲解内容不仅包括对文学史的诠释,作品的分析,还涉及古典文献学、历史、文艺理论、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而随着我国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各门课程的教学课时量一再压缩,新的古代文学教学大纲由原来六个学期每周6学时的教学时间,压缩为现在的四个学期每周3学时,实际教学时数仅为240课时左右。仅就教材而言,就有四大本文学史和六本历代文学作品选。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全部内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既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发展脉络,各种文体的产生、发展、流变等情况,各种流派产生的背景、成就以及地位影响等,又要让学生对经典作家、作品有个全面的解读,实在不易。其结果往往造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讲授文学史时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于作品的解读更是流于形式,很难深入。

2.难度大与基础差的矛盾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难度大,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更大。一方面其文本距离我们现代很遥远,留存的作品是千百年前就存在的,其中涉及到古代的一些人物、事件、历史故实、民俗地理等与现代人相差甚远,这些都给学习这门课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三本学生相对于二本和其他重点、名牌高校的学生来说,入校成绩普遍较低,学生的传统文学文化修养总体偏底,自制力相对来说也较差。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再加上很多三本院校的老师基本都是二本的,很少有自己独立的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二本几乎完全一样,这样就很难根据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按照专业目标,通过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等课程的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应能够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基本读懂一般的古籍,并能对比较浅易的古籍进行校点,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独立地对历代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等进行正确的批评,对难度适中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为数不少的学生虽然如期拿到了毕业证,但他们甚至对常用文言词汇和句式、常用的典故、一般的文学常识、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以及最起码的文化典章制度等都不能很好掌握,至于阅读、校点、分析和鉴赏古籍的能力等,则更是不敢恭维”[2]。

因此,学生在上课前如果不预习,不去读一些代表作家的作品,仅凭上课时教师的讲解,虽然也能对文学史的脉络有个大体的把握,但大多是一知半解。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有时间对很多经典的作家、作品一一进行解读,有的只能简单地提一下,学生如果没有读作品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印象。其结果往往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疏离与隔膜,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就业压力与学习无用的困境

随着高校的一再扩招,高校学生的就业普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难点。即便是重点、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都很困难,何况是三本的学生,他们在择业时往往受到歧视。而很多三本的学生在进校时之所以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多数是被调剂过来的,他们为了能读一个本科,很无奈地被迫选择了这个专业。因此他们多数对此专业并不感兴趣,语文功底也比较差。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古代文学远不如学习法律、经济管理、财务会计、公关营销等课程实在而更能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导向,多背几首唐诗或宋词也远远不如多熟悉掌握几条计算机命令更能获取就业择业机会。”[3]因此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各种考证与社团、社会实践活动上,这样可以增加他们在就业中的筹码。因此,对很多学生来说,学习古代文学就是钻故纸堆,坐冷板凳,对以后的就业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市场经济社会下,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压力下,学生心浮气躁,学习日趋功利化,许多传统学科面临尴尬的处境,而古代文学更甚。当然,要改变这种思想观念,并不能仅仅靠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时,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初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针对本门课程的特殊性,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其兴趣。课后要求学生主动进行延伸学习,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1.课前预习的指导与探索

针对当前古代文学课时量缩短,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三本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等,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有效预习,这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每一次课后都布置学生预习下次课的相关内容,包括文学史的通读、作品选的阅读背诵、资料的查找等等。为了克服三本学生的自制力差、不能按时完成预习任务等,积极督促学生的预习,并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如每次课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经典作品的情况,上课时通过提问、讨论等进行检查预习情况,并把这些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综合考核中。实践证明,这样能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背诵经典作品,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打好了基础。

2.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如何讲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值得探讨,笔者近年来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文献资料辅助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堂教学效率。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推广,课堂教学采取多媒体辅助已经很平常。它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画面、声音、视觉艺术来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去体悟理解。古典文学牵涉的内容广泛,涉及到史书的记载、前人对于作家作品的评价以及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可以通过ppt展示出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免去学生忙于记笔记而忽略听课,教师可以把每次上课前所需的文献资料、作品补充、每一章的精读与阅读篇目、思考练习、推荐阅读书目等,提前给学生打印复印,人手一份,这样在课堂上需要引用到某一文献资料或补充作品时就非常方便,也为学生课后预习、复习提供了资料。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研讨式[4]、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讲辩论法、参与表演法、研究性教学法、分类教学法[5]等,通过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篇(9)

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值得中国文学骄傲的事。

莫言的作品刚一红起来,立马就有人发出声音:让莫言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已经确定将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也表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①诚然,莫言获“诺奖”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他的作品无可非议。“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的是该年度世界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莫言的获奖可以说是圆了几代现代中国文学家的梦,其作品应该得到推广和普及,而对当下的许多中学生来说,莫言和他的作品还相对陌生。因此,语文出版社决定把莫言作品编入高中语文读本,也算是顺应了时代潮流。”②

也有人指出,“莫言被‘诺奖’认可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魔幻现实主义源自于拉美,是一种夸张、突兀、充满奇异想象力,甚至有些荒诞的描法。这种源自西方的风格不是所有人都接受。”③而且,莫言作品中存在一些的大胆描写,一些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这种鲜血和悲怆交织的残忍,历史与魔幻的狂欢,其实并不符合中学语文教材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统要求。即使是《透明的红萝卜》,也仍有相当的成分和男女情爱的大胆描写,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当然也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总而言之,莫言的作品该不该入选语文教科书,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否作为范文而被收入语文教材中去,是否适合中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应该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语文教材的内涵

莫言的作品获得诺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其作品中闪现的对人性的挖掘之深入细致是无与伦比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有了解其作品的需要。但是,“教材与一般文学作品有很大区别,不仅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典范性,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还要看是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此前之所以没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入选教材,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作品太过晦涩难懂,成年人都不爱看,更别说是中学生了。”④所以,在决定能否入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语文教材范文的概况。

(一)教材范文标准:榜样之文

教材范文,必定要是榜样之文。何为“榜样”?这就与教材的“语文性”密切相关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⑤那么,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就必须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是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的榜样,必须文质兼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目标;“质”,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比如鲁迅的《祝福》,让学生掌握叙述人称转换、社会环境描写、倒叙手法使用,这就是“文”;让学生了解吃人的封建礼教,引起情感体验,这就是“质”。文质结合,才能成为语文课上的教学范文,才既能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范文的“榜样”,更指语文“课堂教学”的榜样,也就是说,在一两个“四十五分钟”内,教师能够通过这个“榜样”,有效地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从文本的结构而言,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字数而言,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的统计,在四套通行的义务教育教材中,四套教材平均每篇课文约913个字符。⑥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范文字符取这个数字比较科学;当然,这仅仅是平均数字,还要考虑随着年级的递增字符数也应相应增加等各种因素。总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范文最高不宜超过2000字符,高中课本范文字符数可略高,至于文言文,最多取其一半。所以,入选的文章必须在结构上有整体性,篇幅符合教学要求,否则会让课堂教学重点过多而难以把握,破坏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范文的“榜样”,还指“学生摹写”的榜样,也就是说,学生学过范文后,其“初级阶段”能以范文为榜样,写出自己的文章,然后逐步走向写作的自由王国。因此,“榜样”之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教材的选文来源

了解了语文之“榜样”,那么如何遴选这些教材范文呢?

由于历史和审美的原因,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这三者的交叉部分一向是教材范文遴选的主体部位。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都属于“名篇”,它们之间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各自有着其独特的“个性”,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合的部分,但是绝不能混为一谈。⑦但同时还必须注意,不是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作品都应该入选,更必须考虑到上文所提及的“语文”的因素。

三、什么作品进教材,应由“语文”说了算

再看莫言的小说。莫言是继承鲁迅之后,写农民写得最贴近底层、最细腻真实的。他笔下的作品,无论是《生死疲劳》里的地主西门闹、长工蓝脸,还是《丰乳肥臀》里的上官一家,抑或《檀香刑》里的赵甲孙丙钱丁,都代表了最现实的农民形象,充满了最底层农民的呐喊,虽然他们身上满是丑陋不堪的模样,甚至呈现的是肮脏的、乱七八糟的样子,但是在深挖人性这一点上,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极其鲜亮而成功的。可见,从文学造诣上来看,莫言的作品作为优秀文学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未尝不可。

然而,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教材,不取决于文学时尚风向标,也不取决于文学奖项,更不取决于专家领导的一时冲动。语文教材应该有“语文”之范,有“语言味”。

首先,语文界早就达成广泛共识:课文要选取内容健康、文字规范的文本。

其次,从范文应该适应“课堂教学”这个意义上说,莫言精彩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其内容都有很强的连贯性,历史与魔幻并存,如果只节选一部分内容放在课本里,不仅让学生难以体会文章的主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莫言的作品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学积累,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不仅沉淀着他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也让乡土气息和魔幻并存。中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把握还处在初步的实践阶段,从“范文摹写榜样”的角度而言,起点就显得过高。一下子以这样高的起点为范本,往往可望而不可即,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

因此,笔者认为,莫言的作品精彩与局限并存,但其过于激烈的言语和深刻的内涵难以达到通过“工具”渗透“人文”这一“语文”的特殊要求,反而会让中学语文教学难以驾驭。得了诺贝尔奖,并不能就此认定莫言的作品立刻适应了语文“范文”的需要。我们认为,莫言的大部分作品并不适合进入中学必修语文教材,即使可以进,也必须在作者同意的原则下对原文进行仔细的挑选和修改,使其符合“语文”的“范”,并不能凭一时的冲动。

四、语文教材选文不能赶时髦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几乎每次教材文本的进出改动都会引起争议。其实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已经发表20多年了,如果确实优秀到了足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程度,那么,20多年来为何始终未能进入有关选材专家的法眼?定要等到现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才能选入教材?前倨后恭,“超速”入选教材,令人惊讶。如果说莫言的作品确实有“经典”之处,也符合教学的需要,过去选择有所遗漏,增选进去,未尝不可;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要顺势选取,我们的“语文”不就过于势利吗?

回过头再去想想,因政治风向或其他原因而使有关文章跻身语文教材的例子难道还少吗?诸如一些大人物的文章和一些因政治的需要而临时上升的“名篇”。然而,这些“赶时髦”的产物,如今何在?让语文教科书范文变成了心血来潮或者社会风向的产物,审美价值及职业操守何在!

同时,随着“莫言热”在国内持续升温,文坛歌舞升平,热力四射,一些出版部门只是期望能靠趁热打铁“经营”莫言来赚个盆满钵满。“作为语文教材出版者,语文出版社自然不甘落后,便不假思索地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促使教育部门及学校因热捧莫言、膜拜诺奖,而让高中生人手一册。因此,与其说是高中语文课本选修莫言作品,不如说是语文出版社在选修功利。”⑧更有甚者,大部分高中生并不关心莫言作品是否入教材,他们更关心的是莫言作品会不会是今后高考的热点阅读题目。⑨语文教材编写部门本着让学生了解莫言、了解他的作品的目的而让莫言的作品入教材,但在学生们的眼里,却只与考试的风向标相连,显得可笑。

对莫言获奖,没有必要像打过鸡血一样亢奋。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莫言,了解他的作品,十分必要。但要,让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途径,绝对不只是入选教材。除了课本,学生也可选择其他途径阅读莫言的作品。莫言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学生会读;不放入语文教材,也会有很多学生去追着读。在语文考试与语文教材“脱轨”的现实下,莫言作品无论是否进语文教材,也都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如何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给我国学生创造更大的阅读空间,回归读书本身的价值,才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

我们认为,就目前而言,本着让中学生了解莫言作品的目的,可以适当挑选作品进入语文读本,引起学生阅读莫言精彩作品的兴趣,进而拓展到更广阔的语文阅读天地。

————————

注释:

①周逸梅,田超,张晓鸽:《莫言作品将编入语文社高中选修读本》,《京华时报》,2012-10-14(13).

②《莫言作品进教材,支持or质疑》,2012-10-16

③王秒:《莫言作品入教材应慎之又慎》,沈阳日报,2012-10-15(11).

④⑧《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教材》,西安日报,2012-10-16(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年版。

⑥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版。

篇(10)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上一篇: 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下一篇: 经济发展的源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