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17:21: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手术室围术期护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斜疝;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11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63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腹腔器械的逐步完善,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气日益被广泛应用[1],临床观察显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创口小(2~5 mm)、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10~20 min)、出血量少(1~2 ml),住院时间短(2~3 d)、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成为目前处理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重要方法,但该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方法且患儿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手术可能会对患儿产生一定影响[2-3]。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共施行腹腔镜下小儿疝修补术23例,且将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到手术配合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患儿23例,年龄1.2~7.5岁,平均(4.35±0.50)岁,其中男16例、女7例,23例均为单侧疝,其中左侧疝8例、右侧疝15例,体重9~26 kg、平均(15.00±1.20)kg,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且所有患儿家属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先天发育不全;(2)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异常;(3)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疝气嵌顿等疾病;(4)难以耐受手术及麻醉等致依从性差。
1.2 手术方法
本组23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取平卧位,选择脐部约5 mm大小切口置入5 mm腹腔镜鞘和腹腔镜镜头,使用脐部切口行气腹,术中将压力控制在8~10 mm Hg,进入腹腔后,检查腹股沟管内口,对斜疝同时进行处理,在病变对侧腹部脐下2~3 cm处行约2 mm大小微切口,置入2 mm带针芯穿刺针,拔出针芯,从针孔处置入10 mm左右长短2-0或者3-0普里灵线,在同一切口选择反方向入口置入钩针钩住缝线另一端结扎疝囊口,术毕。
1.3 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干预。①术前访视,手术前1 d到病房访视患儿,全面评估患儿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用不拘一格的宣教方式,以亲切和蔼、从容自信的态度关心、理解、同情、体贴患儿。贴切、合理地向家长介绍麻醉、手术方式以及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提醒家长要注意的事项,要求患儿及家长配合要点,手术前禁饮禁食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督促患儿严格遵守,家长要预防患儿发生感冒、咳嗽、便秘,剧烈活动等,以免腹压增高,疝囊突出嵌顿。②安全核查护理,手术日由巡回护士至病房接患儿,与病房护士共同认真核对患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术前用药、禁饮、禁食、二便、腕带标识、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标记情况等无误后在手术交接单上签名,将患儿接到手术室安置在指定的手术间。③心理干预护理,现在的患儿以独生子女居多,作为上两代老人和父母的心头肉,无比珍贵,所以手术会给家长带来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护士要安慰和鼓励家长如何正确对待手术,同时树立成功案例且向家长予以详细介绍,以消除家长的心理障碍,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家长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另外,患儿处于陌生的环境,会产生陌生及恐惧感,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和不配合,此时,护士应该以亲切、温柔的态度诱导患儿,主动与患儿亲近,3岁以上的患儿可采取与其做游戏、播放卡通片、看图说话、讲故事等方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取得患儿的信任,让其快速熟悉手术室环境,消除陌生、恐惧的的心理与不安,以安静的情绪配合手术,同时要注意患儿的安全,不能让患儿单独去洗手间和其它地方乱跑。对3岁以下患儿特别哭闹不止者,可允许妈妈适当陪护,以免哭闹使腹压增大,疝囊突出嵌顿,待麻醉成功后再离开手术室。④特殊手术用品准备:奥林巴斯腹腔镜系统,二氧化碳气腹针,5 mm穿刺鞘,2 mm穿刺针及2 mm钩针各一,2-0或者3-0普里灵线一根,腹腔镜包。(2)手术中护理干预。①巡回护士手术前检查腹腔镜系统性能完好且二氧化碳的量充足,和麻醉师、手术医师三方共同核对患儿各项信息无误后,在安全评估单及风险评估单上签名,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术毕配合麻醉师做好患儿的复苏,待患儿麻醉清醒后将患儿安全送至病房。主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例如:介绍患儿在手术室的麻醉情况、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术后复苏情况、大小便情况、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固定、输液管道是否通畅、用药情况,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在交接单上签字。②器械护士于手术开始前,认真检查手术器械的准备情况,完好率以及使用性能;掌握手术方法与步骤,术中熟练配合医生顺利实施手术;及时、准确、无误的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缩短手术时间;术毕与手术医生共同清点手术器械以及用物的数量,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情况,以保证手术安全。用过的器械及时清洗、保养、灭菌备用。
1.4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参考患儿客观生活质量与主观生活满意度予以评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状态四个纬度及一个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也越高[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定量资料的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不符合卡方检验要求,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将检验标准设定为α=0.05,P
2 结果
本组23例患儿均预时完成手术,平均时间(21.00±3.00)min,过程顺利、安全,术后无感染、无切口出血、无皮下气肿等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0±0.50)d。给予23例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后,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除物质生活状态外,余项目相对护理干预前评分均得以提高,且随访三个月时,评分高于护理干预后P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作为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临床常给予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该技术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5]。尤其是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与开展该项技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然而观察显示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满意度等[6]。
鉴于此种情况,本次对23例小儿疝修补术患儿手术室围手术期予以相应护理(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是指从接到手术通知开始至患者术毕,包括术前准备一直到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这一段时间),以期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上述结果可知本次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相比其他研究报道,本次护理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极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是因为本次护理是一种完整、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安全核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用物准备,术中生命体征观察、术中熟练配合,手术器械的养护,手术结束至患儿安返病房[7-8]。例如,术前访视可以直接评估患儿的健康状态,根据患儿生理、心理特点,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诚恳、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让家长对医务人员充分肯定与信任,消除其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提升患儿及家属的安全感,使其能积极配合手术,从而改善了家长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了护理投诉;另外,本次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得患儿及家长意识到术前准备的重要性、了解了本次手术的麻醉方法与手术方式,提高了护理依从性,从而保证了手术前准备的完善性及安全性;而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复苏过程的护理干预,使得手术得以顺利完成,成为保证术中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而言之,对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室围手术期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保证医院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更是达到了提高社会效益的目的,所以本次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总结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艳,白玉洁,段妍,等.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医药杂志,2013,2(4):101-102.
[2]李索林,刘琳.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4,13(1):70-74.
[3]许晓芳,胡梦兰.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3):563-564.
[4] Eypasch E,Williams J I,Wood-Dauphinee S,et al.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development,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instrument[J].Br J Surg,1995,82(2):216-222.
[5]敖永琼,谢恩华.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8):60-61.
[6]耿华英,步金华.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1,18(29):148-149.
众所周知,剖宫产手术对每一位孕妇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经历,又是一种特殊的手术,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做好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演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护士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围术期护理。
1心理特征
焦虑、恐惧、紧张心理:产妇由于对手术缺乏相关知识,怕麻醉、怕疼痛,怕自己和胎儿术中出现意外,充满焦虑、恐惧、紧张,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1)认真做好术前防视,掌握产妇的一般情况。介绍有关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并告知其手术是在充分麻醉、无痛情况下进行的,使其增强对医护人员及麻醉师的信任感,更好的配合手术。(2)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消除顾虑。产妇家属的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护士应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使家属理解并配合。对经济条件允许术后怕痛的产妇,护士可告知术后可用镇痛泵,使其顺利渡过术后二十四小时。
2.2术中护理
(1)护士应主动关心产妇,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应用自己熟练精湛的技术开放静脉通道,提前提高室温迎接婴儿的到来,并给产妇保暖,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和胎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进行。告知产妇如取胎儿时会有牵拉痛,并嘱产妇深呼吸,以减轻不适和疼痛。并与器械护士一起做好清点核对工作,保持吸引管道通畅。(2)协助助产士处理脐带和及时吸出胎儿口咽部吸入物,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性别及发育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助产士一起让胎儿与产妇皮肤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3术后护理
(1)术后及时给产妇包扎伤口。观察尿袋内颜色、量及尿管是否通畅。及时报告给医生出血量和尿量。保护好静脉,护送产妇出手术室并床头交接班。(2)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价术中护理效果,当产妇知道手术室护士仍然关心她术后恢复情况会非常愉快,这种愉悦的心情能够促进产妇早日康复。(3)告知产妇拔尿管后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多翻身,术后三天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减少腹胀。减少肺部感染,防止压疮和血栓形成。但时间不宜过长,动作不能太大,防止创面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男40例,女20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48岁。其中普外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19例,妇科手术11例。
1.2 方法 在患者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通过查看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式、术中和特殊要求;通过交谈和观察等方式,听取患者意见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记录,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制定出护理方案,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72 h评价效果总结分析。
2 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2.1 紧张、恐惧心理 急诊患者常因发病突然,疼痛严重或大量出血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这种紧张刺激可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加快而加重出血甚至休克,不利于手术进行。
2.2 焦虑、抑郁心理 不论手术大小,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惧怕疼痛,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是否会有后遗症,而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因而常常会表现焦虑不安,患者的这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切口愈合。
2.3 自卑心理 部分女性患者或生殖系统手术患者,由于担心手术给以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有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或术后长时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照顾,感觉自己生病给他人增添了许多麻烦,时间久了难免产生自卑心理,这均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前往病房进行访视,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病情,并与其进行沟通,介绍手术室环境,术前准备项目及意义,麻醉的方法及配合等。在交谈中应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专心倾听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解答。了解患者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给予帮助,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2 术中心理护理 术晨有巡回护士将患者推入手术室,按常规查对术前准备及患者睡眠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接送途中注意患者安全及保暖。由于患者处于即将手术的紧张状态,术中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为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通过前一天的访视,患者与护士再次见面时有一定的亲切感,减轻了进入手术室后的陌生无助感。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时,应向患者解释清楚,说明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以示对患者的关爱和心理安慰,稳定其情绪,以便手术顺利进行。
3.3 术后心理护理
3.3.1 疼痛时术后护理的主要问题,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耐心解释止痛药的作用,患者了解药物作用的利弊后能增强战胜疼痛的勇气,度过疼痛关。
3.3.2 术后尿潴留 术后护士应向患者介绍自行排尿的好处,建议其尽量自行排尿,避免因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其措施:(1)热水袋行下腹热敷;(2)轻轻按摩下腹部;(3)听流水声,或用热水冲洗会,诱导排尿,防止逆行感染。
3.3.3 克服患者的抑郁反应 根据手术患者的性格、年龄、体制的差异以及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主动地给予不同的心理援助,可以通过患者的语言,掌握他们的生理需要,合理及时给予解决。对于他们提出手术方面的问题,在治疗原则下,给予科学的解释,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及术后一些不适感。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坚定健康信念,争取早日痊愈出院。
3.3.4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术后患者非常重视维护自己的治疗成效。积极避免出现新的意外。护理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应满足其需要安全的心理,做到五心即热心、关心、精心、细心、耐心,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确保饮食富有营养,以保证体力,迅速恢复。
4 结论
【关键词】手术室 优质护理 围术期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上升,70岁以上手术病人数量呈增加趋势。老年手术病人量的增加对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护理,保证手术安全,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手术护理基本是局限在手术室内,以"器械"为中心与病房护理完全脱节[1]。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 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因此,完善手术室整体护理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对手术室65岁以上患者200例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对手术室65岁以上患者200例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男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87例。
2 方法
2.1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巡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病历后访视需手术患者。护士佩戴胸牌,仪表端庄,态度诚恳,言语和蔼。首先自我介绍,告之是负责他手术的护士,给病人亲切感和信任感。
2.2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对患者是迫不得已的,尤其是老年人怕患癌症,常会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巡回护士术前要主动到患者床头进行探访,向患者介绍自己和了解患者的文化素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对手术的认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讲明手术对治疗的积极性。谈话时注意语速要慢,要有艺术性,对手术的危险性不要过分强调,但要使其家属充分了解,同时注意使用保护性医疗语言。
2.3耐心询问年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对手术的顾虑和最担心的问题,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制度入室前的准备如嘱病人备皮、禁食水、摘去身上带的饰物、手表、假牙。入室后的注意事项,麻醉的配合,阐明手术的重要性,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态。
2.4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根据老年人的病理、 生理特点合理应用液体和药物,术前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材,以备不时之需。术中巡回护士活动在患者的视线内,减轻其心理恐惧感[2]。
2.5 术中支持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环境设备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陌生,使其处于恐怖状态下,此时的不良心里反应有恐惧紧张、忧虑、孤独、忧伤等,表现为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肉震颤,手足发冷,因此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患者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恐惧心理,缓解其孤独和忧伤情绪。
2.6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暴露部位 老年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注意身体的保护,麻醉和手术中应注意遮盖患者,减少暴露部位,以免使老年人感觉心理不适,手术中谈话声音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术中使用外科动力机械时要提前告知患者, 避免患者过分紧张。
2.7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安置好正确,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不同麻醉方式所需的要求,及各种创口引流管的管理,以取得配合。
3 结果:优质护理前后结果(见表1)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 .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优质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 (P< 0. 01 )。
4讨 论
通过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及手术访视记录单的应用,患者和护士不再陌生,病人对护士易产生信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可以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患者处于最佳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心理状态,赢得了病人及病人家属的赞誉,护士有了成就感,也可以使护士自身感受到患者满意的喜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根据自身特点做了应该做的事,却得到了广大伤病员的一致称赞,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我科和院里每月到病房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满意率逐月上升, 病人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满意度明显升高,由原来的平均80.3%,上升至现在的平均98.4%本临床表明,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 (P< 0. 01)。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深受伤病员欢迎,是可行的,是必要的,既能提高病人满意度,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增进了护患友谊,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我们深感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何国平.实用护理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加[1]。围手术期护理根据手术前期、中期、后期的护理过程,以提供接受手术的患者及其家属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和完整性、高品质的护理[2]。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方法,2005年以来对1500例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500例,男938例,女562例;年龄16~78岁。病历选择:神志清醒的择期手术。
结 果
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良好。
术前访视:①信息了解:任何手术对患者来讲都是较强的一种紧张刺激。为了减低患者的紧张程度,手术前日巡回护士要仔细查看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相关病情,对于从病历上了解到的诊疗护理等相关信息,如病因、诊断、治疗、年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等,需要护理人员根据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按照计划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②心理护理:术前谈话非常重要,充分与患者沟通不仅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还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素质[3]。护理人员根据所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患者,表现出对患者患病的同情心和关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术前心理、生理均达到最佳状态以应对手术。③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相关手术知识,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4]。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术前注意事项和术中配合;讲解镇痛与麻醉,手术患者术前最担心的就是术中和术后疼痛问题,此项要认真讲解,消除患者的顾虑;介绍手术目的、手术方法和术中;接受患者和家属咨询,对一些不便和患者直接交待的病情和手术的危险性,应详细地向患者亲属或患者单位领导说明,以取得理解。
术中护理:①患者的接送:接送患者时态度要和蔼,以主动沟通方式确认患者;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核查腕带标志;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送。②术中护理:手术室的环境对于患者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他们就会把曾经和他们交流过的、熟悉的手术室护士当成“救命草”,这也是对我们充分信任的表现[5]。巡回护士要主动和患者沟通,关心患者,继续做好心理支持;做好必要的遮挡和保温;核对患者姓名、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并进行约束固定,保障术中输液、输血的顺利进行;做好清点工作,准确及时记录手术台上物品、器械等。③术后随访:术后手术室巡回护士定期到病房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是否疼痛,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听取患者诉说,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教会有关疼痛知识,使之掌握自控能力,并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与举止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疼痛阈值[6];患者神志清醒和疼痛减轻后,最想了解的是手术是否成功,护士要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征求术后患者意见,征询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评估护理效果,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措施,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打下基础。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改变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迅猛增加。手术室延用多年的功能制的针对患者在实施手术的短暂时间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也就是对各类手术在操作步骤上的配合的护理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和医学模式的变革与进步。因此,手术室的护理活动范围要扩展、更新、完善,向整体护理迈进。手术室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完成手术操作配合,克服工作被动、机械、封闭等。而新的护理模式则是在护“病”的基础上,增加护“心”。既更加注意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又同时增加了工作的主动性。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对更新护士观念,促进护士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工作质量和病人安全管理、密切护患关系,协调与临床科室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惧怕的事情,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和家属对护士信任度增加,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在正视自己疾病的基础上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及术中配合,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术后随访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阈值,有利于术后康复;有效沟通缩短了患者和护士之间的距离,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所以,无论手术大小,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除了学会必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外,一定要学会沟通艺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患病种类不同,做好心理护理,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成功。
参考文献
1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24.
2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8.
3 陈晓华,李爱霞.急性硬膜外血肿延期钻孔引流术30例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5(8):1454.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resectionofprostate,TURP)。患者年龄64~76岁,平均(69±3.7)岁。患者均为单纯前列腺增生,无长期心血管疾病史,无运动障碍及其他生理系统疾病合并症。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年龄、BMI指数、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1d下午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发放术前访视卡,使患者了解术前自身准备内容,术中配合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手术室护士术前阅读病历,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健康状况、过敏史、术前准备情况及身体状况,以便充分做好准备,使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②术中护理。手术当日进行早会,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并列出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准备膀胱镜、电切镜等常规器械,并提前温水加热冲洗液。术前与患者做好交流,适当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过程中不谈论无关的话题及患者的病情,避免影响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心。在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和器械,保管好手术切除标本等。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2~3d内,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冲洗液颜色及进食情况等,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收集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信息,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客观评估。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进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进手术室后心率、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前、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相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11.54%,与对照组21.15%相比更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越来越多的男性患者因排尿困难加重而接受TURP术,该手术本身技术成熟,应用普遍。由于此类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给予一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首先,尽管TURP术为经尿道的微创手术,但是手术失败所带来的真性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难免会引起男性患者的心理恐慌和焦虑,造成患者术前心理不同程度失衡,并产生一系列身心变化,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同时,经历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且术后长达数日的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对患者来说耐受程度不一。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多数伴有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亦或下降,必要时需口服药物治疗。此时,术前、术后针对性的适当心理疏导以及护理指导尤为重要,若只给予常规护理,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感受,这些生理上的创伤与心理上的恐惧都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即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使患者减轻术前焦虑、恐惧的心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初步掌握一些围手术期的自护方法,从而降低其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使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另外,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手术室整体护理标准,使手术室护理有其独特的模式和规范,从而不断丰富手术室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逐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是针对患者从入院准备手术到术后康复,将手术前、中、后三期的护理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术室原有的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人群的需求,为了提高治疗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我们转变观念,从而向手术拓展了面向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与病房的整体护理要有连续性,从而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1 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
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蓬勃发展,如何满足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课题之一。手术治疗对一般人是陌生的,在通常的情况下,手术可使受术者康复,但手术又可能有威胁生命的潜在危险,所以说手术治疗具有两重性。如果说手术的成败是显示手术医师技术高低的一把尺子,那么患者能否处于最佳身心状态去接受手术,和谐地配合手术,则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客观标准。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精细的艺术,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受术对象,要对每位患者进行精雕细刻般的正确的生理和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应具有较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严格性、协作性、主动性相统一的高尚道德情操,对工作认真负责,恪守规章,严于慎独。为此,我们从转变护士观念入手,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质量。
2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内容
2.1 手术前护理准备 手术前1 d,相关手术护士(巡回、司械护士),应当走访患者,先阅读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术中和特殊要求,仔细查阅护理病案,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找出问题,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进入病房后,主动热情的向患者打招呼,先自我介绍,然后亲切交谈,通过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安抚,使患者减轻对手术和麻醉的疑虑和恐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护患间的友谊及信任感。例如:患者确实存在担忧和恐惧心理时,护士要懂得,手术前的紧张、恐惧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将会影响到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因此,要进行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手术进行程序,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2 手术中护理 患者被接进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仔细核对床号、姓名等。有了前一天的交谈,现在彼此不陌生了,巡回护士边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等做好宣传工作。
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巡回护士应给予更周到的护理,以防发生意外。例如:有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时,你要懂得患者受麻醉的影响,保护性反射消失,容易出现意外,这就要求我们的巡回护士时刻不得离开手术间,注意调节室温防止着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备好抢救物品和吸引器等。
当手术结束时,如全麻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或清醒延迟现象,巡回护士要以患者为中心,不要先急于做术后的清理工作,要守护在患者身旁,注意观察神态变化,观察尿液情况,待完全清醒后与术者及麻醉师共同护送回病房,并向其家属简单介绍术中安全的情况。临别时告诉患者及家属明天再来看望。
2.3 手术后护理 第二天下午,当你去看望另一个次日要手术的患者时,先去看望前一天巡回过的手术患者,表示慰问,言谈要和蔼,让患者更进一步感到护士的责任心强、素质高,体会到护士如家人。多数患者特别喜欢听他处于麻醉状态下的情况,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适,也应给予问候和疏导。
患者虽然手术顺利进行完毕,我们再去看望并指导他,使其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每个环节中都有护理人员在关心他,这对他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患者家属等待手术患者归来的焦急心情,我们十分理解,手术中间向等候的家属通报患者术中情况,这项工作至今深得患者家属的赞扬。
3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
3.1 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 围手术期护理住院患者在术前就得到护士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消除了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为顺利手术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手术各阶段的治疗、查对,规范了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之间的交接手续,使护理工作责任到人,有效地避免了围手术期的护理缺陷,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3.2 提高了护士的素质 护士们在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指导患者卫生保健的过程中,自觉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努力拓展了业务知识。与此同时,护士们还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掌握交流技巧,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受到患者的尊重。
1临床资料
本组乳腺旋切患者为 80 例,年龄18~35岁。全部采用舒适护理。
2 围术期舒适护理
2.1术前护理 ①心理舒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认识,缓解了恐惧心理,做好了必要的身心准备,能尽快地适应手术室环境,完成角色转换,交代注意事项,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微创手术费用较传统手术费用较高,应事先告知。②生理舒适:术前清洁术野皮肤,降低感染的发生,手术当天穿宽松开衫。③社会舒适: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更好地做好术前准备,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手术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④仪器的准备:B超定位,旋切机的连接及性能完好。⑤环境舒适:室温的调节,提供安静,整洁,宽敞的手术间。
2.2术中护理 ①心理舒适:减少仪器的噪音,将仪器声音在不影响观察使用的前提下调节到最小。②生理舒适:取舒适,不影响医生操作为准。术中适当与患者交流,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和蔼的态度和熟练准确的操作,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调节室温。③社会舒适:尽量减少手术区域暴露,遮盖、减少参观人员
2.3、术后护理 ①心理舒适:取舒适卧床休息,术后减少患侧肢体活动,循序渐进,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常规监测生命体征;②生理舒适:观察有无出血,青紫,术后24h适当活动上肢,循序渐进。③社会舒适:告知患者术后皮肤会轻度凹陷,待乳腺组织再生后则不影响美观,定期复查和自查。
3 结论
通过舒适护理本组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在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都有所改善,术中良好的配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促进健康,恢复健康,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安全、自尊、爱与归属的需要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患矛盾的发生。
参考文献:
选取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26~71岁,平均48.5岁,已婚27例,未婚13例;对照组有男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5~72岁,平均48.2岁,已婚25例,未婚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预防感染等。
1.2.2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的亲情护理服务,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此种护理服务模式不仅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前的亲情护理服务:在患者入院后,为其介绍医院和病室的环境,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表现出真诚和热情,给患者和蔼可亲的印象。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对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使其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术前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安慰和鼓励,耐心解释疾病的机理和手术的过程,告知其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手术实行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用品、血液等,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做详细的记录。术中的亲情护理服务: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血、补液和输药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注意交流时的语速和语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手术结束后,若患者清醒,则需要立即告知其手术结果,避免患者过度担忧。术后的亲情护理服务:术后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如患者留有引流管,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引流管的状态,避免其脱落和扭曲。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解释疼痛出现的原因,为其解除所有疑虑,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机体恢复正常后,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整洁,注意空气流通,经常更换患者的被褥。每天定期为患者翻身和擦洗会阴,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置入导尿管前注意加强无菌操作。在患者出院时,详细嘱咐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定期来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护理前后使用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估其心理状况,抑郁指数超过60%为抑郁,焦虑总分超过50分为焦虑;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患者在出院时填写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出现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手段的延伸与拓展,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理想的状态,降低手术带来的不适,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自2006年起,笔者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在单位的所在科室制订了一套适合于全麻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措施,实施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实施的全麻手术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8例,21~77岁;均予以静脉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
1.2 分析方法及观察指标 2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舒适护理组)145例,接受普通护理;试验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组)115例,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24小时焦虑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镇痛剂使用率。采用焦虑测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1 ]评定患者手术前、后24小时是否出现焦虑及其严重程度,焦虑评定的临界标准分为50分,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实施药物镇痛的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2]进行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评分>7分者给予药物镇痛。术后苏醒期躁动的评估方法采用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3]:评分>5分者视为躁动。
1.3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实施步骤
1.3.1 术前舒适护理
1.3.1.1 护士术前探视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介绍术前准备的目的、手术过程及手术预后;耐心解答患者的询问,解除恐惧、焦虑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1.3.1.2 术前护患沟通 手术护士要做好护患沟通,亲自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患者情况,增加患者及亲属对全身麻醉、手术的认识和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担忧。
1.3.1.3 术前患者的行为训练 根据手术类别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作相应的行为训练,指导患者正确摆放麻醉,进行术后移动躯体、翻身及功能训练的指导。
1.3.1.4 术前人性化护理 从人性、人情的角度体谅患者的感受,注重人性化护理;告知住院费用的预算,尽力降低、减免住院费用。
1.3.1.5 术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质量。
1.3.1.6 把舒适护理理念渗透到术前技术操作之中 尽量以轻柔的动作、精湛的技术体贴周到地为患者实施各种术前技术操作,减低对患者的刺激;各种操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1.3.2 术中护理
1.3.2.1 术中人文关怀 手术护士到病房迎接患者,患者抵达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热情问候、主动沟通、自我介绍,及时把手术情况与其亲属沟通,使患者家属获得安全感。
1.3.2.2 保持良好的手术环境 保持手术室的肃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手术推车、器械台要平稳无响声,避免无影灯直接照射到患者脸部;各种操作动作轻柔,皮肤消毒时适当提高室温,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应分别调节在24~26℃与50%~60%之间。
1.3.2.3 手术的舒适性干预 手术要符合麻醉和手术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防止摆放不当导致的躯体不适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妥善安置各种支垫物或支撑物的位置、着力点和固定点,缩短患者处于强迫的时间;使用约束带时应间断询问患者的感受。
1.3.2.4 术中医护人员配合 术中医、护人员要配合默契,器械护士稳、准、轻、快、精地配合手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缩短手术时间。
1.3.2.5 术中患者生理指标的监测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置异常情况,确保手术安全实施。
1.3.3 术后护理
1.3.3.1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手术护士亲自将患者送至病房,用细微的护理来表达对患者的关怀;帮助患者正确摆放,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大、小便习惯改变带来的不适,适时给予导尿、通便;注意患者的保暖,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
1.3.3.2 严密观察患者复苏情况 尚未复苏的患者,要保持气道通畅,严密注意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防止残留的麻醉药物引起呼吸抑制。
1.3.3.3 术后心理舒适性干预 全麻清醒后护士应及时安慰患者。手术情况特殊者,应耐心解释,以免引起患者的疑虑;重视、加强亲情护理。
1.3.3.4 患者体内内置管道及留置物的处置 采取正确的引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管道要妥善固定,防止牵拉、扭曲、刺激伤口加重疼痛;注意保持引流管的清洁。
1.3.3.5 减低术后疼痛 使用转移注意力和娱乐的方法,减轻一般的疼痛;对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给予药物镇静、安眠;难于耐受的疼痛进行药物镇痛。
1.3.3.6 术后躁动的护理 向患者解释留置的管道会刺激产生不良的感觉,使患者能够理解和配合;根据患者的反应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处理。发生较为严重的躁动适量给予镇静、镇痛处理。
1.4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就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焦虑分值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水准定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测评分值的比较 试验组术前焦虑测评分值64±7.67、对照组术前焦虑测评分值89±5.53,术前两组间焦虑测评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2.782,P
2.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7.89,P
2.3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的比较 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χ2值=5.11,P
表1 普通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术后使用镇痛剂及躁动的发生情况(略)
3 讨论
3.1 舒适护理补充和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4]。患者前往医院的两大需求是治疗和舒适,护理工作包括照顾患者和使患者舒适两项重要内容,要使患者达到相应的舒适状态,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相应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依据舒适护理模式理论,开展全麻手术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及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主动配合麻醉、降低紧张与焦虑,增加对固定和疼痛的耐受性 [5]。手术护士对患者进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护理服务,既增进了患者的被尊重感,又改善了护患关系,调动了患者术中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得以实现[6]。
3.2 手术焦虑是指在手术前期由紧张、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反应,影响手术的焦虑因素很多,诸如手术类型、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性别、年龄、既往手术体会及人格特征的差异、医务人员及医疗环境的影响等。几乎所有手术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为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手术室工作拓展至术前探访、术中护理、术后回访三个方面,使围手术期舒适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贯通,达到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的目的。研究表明,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经过心理护理准备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痛苦程度均有所减轻,心率、血压、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波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减少[7]。
3.3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现象,术后患者对各种刺激呈高敏状态,诸多有害刺激均可诱发和加重苏醒期躁动,最常见的诱因有术后疼痛、不适的姿势、术后留置的管道、手术创伤。针对诱发苏醒期躁动的有害刺激作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8];例如,手术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拔除气管导管、清除患者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能有效减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严重躁动的患者要防止因躁动发生坠床、骨折等意外伤害及自伤发生,应由专职护士看护。
3.4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缓解患者疼痛的护理措施。本组研究显示开展全麻手术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患者心情相对较为放松、术后躯体不适得到缓解,舒适度有所提高,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文献资料也表明,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够减轻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5]。全麻手术的舒适护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既要做好基础护理,还要注重生活护理;术后护理也很重要,正确的不但可缓解疼痛,还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 ,虽然疼痛的根除有赖于病因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疼痛的耐受力。
参考文献
[1] 魏 源.多维焦虑评估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30~31.
[2] Huskisson EC. Measurement of pain[J].Lancel,1974,2(9):1127~1131.
[3] Riker RR, Picard JT, Fraser GL.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for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rit Care Med,1999,27(6):1325~1329.
[4] 张 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5~16.
[5] 李福莲,梅逸静,菅福琴,等.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腹腔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48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