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1 17:22: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际交往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际交往的建议

篇(1)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实践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调试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身体和心理变化。大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现实社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人际认知,人际交往技巧和实践参与。

一、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一)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自尊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客观公正的看待别人,既不夸大其缺点,也不缩小其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往中应多注意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

(二)掌握一定的交往原则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交往中,我们应坚持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个性和行为习惯,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真诚待人原则。猜疑、畏惧、缺乏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障碍,因此,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真诚待人的原则。真诚待人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交往中应该说到做到,信守诺言,以诚信为本,做到以善意的态度来批判劝告,诚心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恭维与奉承,更不是粗暴讽刺与攻击。

3.理解宽容。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个人的成长环境,个性,生活习惯等都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学会理解与宽容,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以德报怨,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和不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以善良的行为去帮助人,宽容人。

4.互帮互助。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交往,更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大学生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又要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真诚理解、热情帮助。交往中互帮互助,关心支持,关系则愈加稳定。

二、学会交往的技巧

(一)学会倾听。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专注地倾听对方谈话,是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赞美和恭维,对方也会因此而喜欢、信赖你并乐意与你交往。真正的倾听,要用心、用眼睛、用耳朵去听。所以,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耐心、细心、虚心、会心的听,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二)学会表达。表达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技巧。语言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大学生在语言交流的中,要善于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善于关注对方的反应,抓住谈话的时机;学会用清晰、准确、生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分清场合、时间、人物等,掌握分寸进行表达;表达中还应注意语气、语调等。学会使用幽默的语言,增强别人对自己的欣赏,以便更好的交往。

无声语言,表情、目光、手势等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应学会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学会控制表情;目光应该坦然、亲切、有神;手势应该礼貌、文明、大方。

(三)学会赞赏。赞赏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赞赏既有对他人的认可,又有对他人的欣赏。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持久、最深层的渴望便是对赞美的渴望,学会赞美别人是日常交际过程中的秘密武器。赞美要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感叹;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具体化,明确化;赞美需要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其与别人不一样的特点。

(四)学会感恩。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大学生应该怀揣一个感恩的心,体会别人带来的帮助和快乐,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在交往中付出,尊重和关心他人。

三、活动中提升交往能力

活动,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来实现。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范围,课余时间富余,因此,大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

(一)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地,是交流最为密集、最频繁的地方。积极向上健康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和谐的舍友关系,成员在不断地交往中愈发的熟悉和亲密。因此,舍员应通过自身努力,共同建设好所在宿舍的宿舍文化。大学生可依据各自的个性,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制定本宿舍的名称、风格、规章制度等;定期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宿舍文化建设,增进交流沟通,协调合作。

(二)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每个成员在班级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成员间应相互适应和合作,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集体多种活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共同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成员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加强同辅导员、任课教师及领导的交流和沟通。

(三)参与社团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大学生的各种社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课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专业等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积极的投入到社团的活动中,进一步的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充分锻炼和挖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同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的交流,如暑期社会实践等。

参考文献

篇(2)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2.30亿,占47.4%。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9.9%,高中以上学历群占56.1%。截至2011年1月,中国SNS用户2.35亿,而人人网注册用户已达1.7亿。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稳居第一位。从这些基本使用情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无论是网民还是大学生用户,SNS还是人人网,它们的数量和比重都不容小觑。

校园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大学社工日常生活的渗透。无论是宿舍和食堂,还是教室、图书馆,一切可以连通网络设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刷人人”的身影。 “人人网,网人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黏在这张“网”上,这张“网”也逐渐从虚拟空间“撒”到了现实生活,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人人网影响程度的扩大,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相关课题。本文从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讨论人人网对大学生现实中新的人际关系的确立的作用方式。

从行为主体来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新生从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网中脱离出来,来到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相对松散的新环境。由于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的时空限制存在矛盾,他们中一部分人通过人人网等虚拟的社交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人人网登陆界面上就有相符合的“大一新生专用注册入口”,许多新生可以通过搜索校友结识师兄师姐,还可以通过组建小组、班级等功能应用提前认识新同学。虚拟空间的超时空性给行动者带来了便利性、时效性和丰富的信息含量,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社交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扩展性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举例来说,人人网用户使用发表日志、上传照片、状态等功能就是给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了非物质载体从而得以表达,满足用户“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当个人主页“最近来访”中出现陌生人,用户回访就开启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人网的“留言板”担负着即时通讯的功能,双方可以使用“悄悄”话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进一步推进关系的亲密;另外,从虚拟到现实――约网友见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网络与现实虽然可以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相互区别的两个空间,其转化存在一定困难性和危险性,转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埋藏着对结果产生破坏性的因素。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形形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也同时扮演者现实角色也和虚拟角色。无论是在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致使主人公达不到角色期待而给他人留下消极印象,从而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从研究客体来看,人人网已成为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实名制。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于2005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校内”一词的定位让许多大学生用户产生信赖感,填写姓名、学校、家乡等真实信息并利用它们来搜索可能认识的或期望认识的人。2009年,已经拥有一定数量学生用户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并于2010年底跃居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第一位。从校内到人人,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参与,这一转变给大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用户不仅可以结识同学、同乡,还可以结识更多社会上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

然而,这种变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被大量的耀眼数据所隐蔽。虚假账户、僵尸账户的出现,以做广告等为目的的功利性互动的增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人人网的信赖度。因此,大学生向人人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以人人网作为社交网络一个代表,不难看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即在现代社会,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这一理论在现实中一次次被验证。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熟人的范围,进而使得人际交往由过去的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正如威尔曼所言,社交网络提供的是弱纽带的人际联系,现实生活中则提供了强纽带的联系。有专家也认为,社交网络使人际交往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而且使人际交往从原先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新形态。可见,在弱熟人社交下,虽然交际圈有所拓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则趋于淡化,信任度也在降低。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多处于公共空间,如教室、图书馆、餐厅、派对、集体宿舍等之中,个人的交往行为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客观制约。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使得现实的公共空间被分割为私人空间的碎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联通了网络,个人霎时即可“脱离”公共空间而进入私人领地。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而愈加明显。令人赞叹的是,网络更在不同的私人空间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私人空间的共享形成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借助于网络,个人可以最终摆脱公共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展私人空间,并自由地选择沟通对象,构建理想的共享空间、交际圈子。这种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共享化的趋势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了现实人际交流方式“严重退化”的现象。如正在上课的教室中,经常会出现大学生面对笔记本电脑、深陷私人空当中,教室内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变得少之又少;同一宿舍的室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社交工具来交流。长期如此,这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面的。一方而,社交网络维持并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不同角色、理想自我的场所;网络对公共空间的分隔,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个人空间,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现实人际交往的退化,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可信度的下降,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等。

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利于弊,一方面经常使用社交网络发展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现实中的直接交友途径;另一方面,不常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应该适当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来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总而言之,对于社交网络,我们要用清醒的头脑看待它的多方面影响,趋利避害,给虚拟到现实一个华丽的转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年7月.

[2]易观网 2011年Q1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R]2011年5月.

[3]黄少华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7月.

篇(3)

古语有云:“百行以德为首。”可见,道德体现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人际交往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样也是外在道德与内在道德相统一的体现。但是,在人际交往中,道德更体现为一种社会公德,而这也恰恰是社会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支撑。

一、社会公德与人际交往

社会公德(socialmorals),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人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社会所尊重。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公德体现了一定社会的大多数公民或者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都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关系。大多数的社会公德者是人类社会的生活经验经过历史发展而逐渐积累和形成起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中,所谓社会公德,都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社会公德叫做公共生活中人们行为文明的道德准则。

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影响,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一定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德与人际交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都是由相应领域中人们的交往活动产生的,而人的交往活动又是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人们通过交往还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只有在交往中,人们才能获取更多信息,尤其在与他人交往中,更能使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正如G.R.米德认为的,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主观意识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都是在社会的行为过程中产生和显现出来的。因此,他强调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过程来理解人的内在与外在活动。[1]同样,马克思也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2]可见,交往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个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树立正确的交往规范,以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会发挥出交往的正确作用。以诚信为例,商家之间的交往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否则到处都会出现欺诈行为,人们的生活必将受到影响,最终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一个社会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公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社会公德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建设的作用及意义有很多,但是在促进人际交往中主要体现在交往方式、人际关系与人自身发展这三个方面。

1.有利于促进交往的和谐。

所谓交往和谐主要是指人际交往方式的和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纲要中所提出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都是人与人或人与组织在交往过程中行为方式的体现,换句话说,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以爱为基础,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宽容、相互帮助。以朋友之间相互帮忙为例,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朋友义气而不顾及自己的道德行为方式,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有关这样的新闻报道很常见,如有些人因为太看重朋友义气,而将社会公德抛之脑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等等。因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势在必行,要以社会公德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们道德行为方式的养成,只有当人人以社会公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时候,交往的方式与过程才会更加和谐。

2.有利于促进人际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人际和谐,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主要体现在消除人际冲突与矛盾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也促使竞争越来越激烈。存在竞争也就意味着矛盾,比如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商店的售货员与消费者因为价格而吵架,甚至打架,一些类似的不道德的行为也是随处可见。可见,矛盾无处不在,它们既有同一性,又有对立性。重视同一性,寻找同一性与对立性的平衡点,发展同一性以消解对立性,是哲学的思维。因此,一个人应该善于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同不同风格的人合作。在单位和社会上碰到不想打交道却又不得不打交道的角色,就需要宽容、忍让,需要理解、谅解,需要和而不同,与好相处的人一起把事情做好,与不好相处的人搞好关系。社会公德要求人们能够以宽容的态度,敞开胸怀,相互包容,这样就能很好地制止一些不道德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和谐。

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因此,它也传承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而这些对人的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社会公德体现的最多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礼节”,“礼”是儒家思想中一个基本概念,最早它是宗族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后来逐渐扩展到了政治生活领域,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儒家看来,“礼”就是区别人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礼记》云:“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人以为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能够使人在处理自己行为时彬彬有礼、风度翩翩,而不至于像动物般鲁莽粗俗。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礼”还是一种法律制度,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使“民不迁、农不移、工商不变、士不滥、大夫不收公利”。正因为“礼”可以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可以作为治理军队和国家的统治工具,所以它有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但从某种角度上说,它又有着合理的一面,对现代人素质的提高有着特定的作用。

三、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

社会公德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积极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

1.以舆论引导为主,活动策划为辅。

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必须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作为沟通社会信息的桥梁,在营造氛围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首先,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诚信、宽容等社会公德内容的报道,使人们加强对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的普遍关注。比如通过谈话节目或者记录片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社会公德内容的宣传,可以邀请群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从而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其次,可以加大对与社会公德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的投放,通过电影、电视剧、戏曲或者音乐等方式对人们加强审美观念的引导,提倡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此外,还可以借助媒介的平台,以媒介为主体,开展一些与社会公德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辩论赛等,要在各项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让人们在娱乐中领会到社会公德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家乡、自然、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2.以法律保障为主,道德批评为辅。

法律以道德为存在的基础,同时又对道德起着巨大的保障作用。[3]法律可以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强制力,调整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也正是这种强制力,才能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群体遵循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此,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法律保障为主,道德批评为辅,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由于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既要保护和支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和团体利益的行为,又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人和社会作奉献、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因具体政策的不当或失误给社会带来消极后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

3.以学校教育为主,社区教育为辅。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校的广大学生恰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因此,在学校普及社会公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素质,也能为促进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在学校进行教育时,首先要积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告别不文明言行,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其次,可以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比如“两人三足”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合作的真谛。此外,在其它时间,也要坚持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统一,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例如在城市居民社区内,让学生参与到丰富的社区生活中,使他们可以相互了解、沟通,认识到邻里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另外,诸如救助贫困户、尊老助残、组织献爱心、捐赠等活动,不仅具体有效,而且有助于对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61-02

任务驱动法即学生在教师安排的任务下,以完成任务目标为己任,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快速获取能力、信息利用与表达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的“网页制作”课程中,要重点做好信息技术的处理。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其核心在于以坚持任务的完成、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教师在分析教材、教学进度与学生能力水平后,立足实际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并在任务中蕴藏课堂知识。学生在接触任务后,面对问题,通过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任务,以此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快速掌握。任务设计应该具有吸引力,坚持系统性,并与其他各科知识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为最终目的。例如:为体现“网页制作”的学科融合性,教师可安排学生制作作家专题网站,以此将信息技术知识与语文知识进行融合。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网页制作教学过程

1.任务导入

任务导入要结合情境的创设。将特定任务与具体情境结合,能够让学生明白当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使能力强的学生跃跃欲试,使能力弱的学生也产生学习的冲动。比如:在布置“网页的版面设计”课程任务时,情境的创设就应该选择将那些极具艺术个性、动静结合、版面新颖、图文并茂的网页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时,无疑会感受到其“美”的所在,并对设计网页版面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兴趣被激发是后续完成任务的重要开始,还要让学生在内心持续迸发出探索的欲望。将情境与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任务被不知不觉地布置给学生,做到了潜移默化。

2.问题的提出

导入任务后,教师要做的就是安排学生讨论任务,避免操之过急的解释。学生在讨论中,要对完成任务可能会面对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提出的问题即是旧知识的运用和新知识的未解。掌握新知识是完成任务的最终目的。其问题应该是教师精心设置后,对学生起到认知冲突作用。对于较为困难的任务,学生可能难以着手,这时教师就应该对任务一步步深挖剖解,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细小问题、层层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巧妙设计,让学生对任务有探索的欲求,则是问题成功的一半。例如:在“插入超链接”任务课程中,教师可选择“万里长城永不倒1”、“万里长城永不倒2”,“1”已经具备“插入超链接”,“2”则没有,二者有强烈的视觉效应。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完成“2”的超链接任务,并提问:网站间有何差异、效果孰优孰劣、怎样实现网页间的链接等,问题由浅如深,学生自然希望快速解答,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网站链接。

3.教师引导

任务驱动以任务为核心。学生完成任务离不开教师提供的一系列条件,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为困难学生答疑解惑,并控制好任务完成的方向、进度与内容,提供全新的、放松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完成任务也需要教师的认可、肯定,对较难的任务要鼓励学生大胆、无所畏惧。布置下来的任务并不是让教师“两手插裤兜”,教师应该做一个指导者与帮助者,但不能取代学生,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铭记――主体是学生。学生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因为,任务设计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情况,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师要做到在任务结束之前,对简单任务进行细化、扩展,让落后生不能原地踏步,一定要有学习收获。

4.任务的交流与评价

完成任务后,不可要求学生就地解散、各忙各的,而应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并给予及时评价。通过讨论、交流、点评与分析,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还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秀学习方法。学生经过努力完成任务,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师可选择几个比较有共性的任务,为大家讲解、点评。除了教师的点评,任务评价也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由于网页制作课程在操作、实践上要求相对较高,有必要进行学生群体间的评价。

三、结束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网页制作”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立足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网页制作教学,是使学生参考任务目标,通过独立、合作以及教师指导以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娟.形式语言在网页制作操作题自动阅卷中的应用[J].计算机

应用,2013,33(3):882-885.

[2] 郭明,王凤禄.按周推荐学习安排:课程教学支持服务范式的深度

探索――以“动态网页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

篇(5)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促进作用,不良的人际交往会阻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现代社会,大学生因人际摩擦而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1小组社会工作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在关联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种能力:首先是问题处理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独立性、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的弱点;其次是表达理解能力。一方面指个体是否能够让他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将个人内心的想法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指个体能否正确地理解他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本次小组主要遵循小组社会工作理论——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其核心概念是符号,指任何能代表某种意义的事物。因为人们赋予事物某些独特的意义,所以事物才会成为符号,并且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意义的存在。在所有符号里,语言是最丰富灵活的系统,人们通过说话交流、肢体表达(包括不同的面目表情与姿势)等方式,相互间传递各种想法,进行相互间的多种交往。而在小组过程中,组员们利用语言、身体动作等符号进行互动,传递所要表达的意义,充分的展示自己,并实现与社工、以及其他组员之间的良好沟通,这不仅有助于组员的自身发展,还有利于在小组内营造良好互动的气氛,有利于实现小组目标。

2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设计

本次小组招募了广西M大学同年级多个专业的大一学生,通过口头介绍宣传、张贴海报、QQ群转发等手段来招募本次小组的成员,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筛选。

2.1需求评估

对报名参加小组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问题的访谈了解,发现他们存在以下需求:第一,减少对网络人际交往依赖,学习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技巧;第二,嘗试主动交往,摆脱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第三,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需求。

2.2小组方案

(1)小组对象:招募有人际交往需求的1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生各半。

(2)实施方式:小组训练、小组分享、课后作业。

(3)频率次数: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共6次。

(4)小组性质:发展性、封闭式小组。

(5)实施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原则。

(6)小组目标:①帮助组员减少对网络人际交往的依赖;②协助组员发现自身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正视缺点;③协助组员学会在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理解他人的人际交往方法,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7)单元大纲(见表1)。

2.3实施原理与单元设计

2.3.1第一次小组活动:小组破冰、建立契约、制定规范。小组社会工作探索阶段,通过小组破冰的方式,让组员之间有基本的认识,努力在组内建立信任互助的小组氛围。其次,需要让组员了解小组内容和目标,表达对小组的期望,共建“真诚、接纳、尊重、保密”的小组契约。本节小组活动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第一节活动,组员间还没有建立关系,由于小组的10名成员都想要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需要用到小组内部的力量,所以第一节小组活动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熟悉。

2.3.2第二次小组活动:建立组内交往、认识人际交往重要性。小组进入探索后阶段,经过第一次的破冰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组内关系得到初步建立。本次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运用小组内部的力量,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协作开展。因此在开始之前,运用游戏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交流的意愿和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的欲望。在“你画我猜”的环节中,通过组内游戏互动,让组员认识到双向沟通的重要性,明确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下求学、未来就业以及对人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进一步促使组员间的交流和开放,引导组员吸取他人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和方法,提升表达的能力,减少对网络交往的依赖。

2.3.3第三次小组活动:认识自我、纠正错误。小组进入熟悉阶段,围绕组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陷,在处理缺陷的过程中实现小组凝聚力的提升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只有明确自身人际交往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因此,设计现场分享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一环节,通过非批判式的分享,引导组员运用人际交往知识的能力,感受他人的支持对处理自己人际交往缺陷作用。更进一步的开放和信任能让小组自然过渡到自我认识阶段,协助组员认识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他人,进而延伸到人际交往需要主动的主题。通过组内人际交往经验分享,增加组员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其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

2.3.4第四次小组活动:情景模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进入成熟阶段,有所侧重地从感性向理性延伸来理解和分析人际交往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组员之间在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后,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间互动增多,但是组员终究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需要与不熟悉的人进行接触,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因此本节活动设计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特定情境,以提升组员对人际互动的理解。最后,让组员认识面对他人交往中常见的因应方式(给建议、安慰、教训等),并训练“积极倾听”和“表达同理”这两种有效的因应方式。

2.3.5第五次小组活动的重点:巩固效果、发掘潜能。小组由成熟阶段向结束阶段过渡,挖掘潜能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巩固效果则是小组活动的重点。组员在上一节活动中学习了不同场景人际交往的方法,需要及时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检查,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次小组活动主要是强化小组成员前几次小组活动学习到的交往技巧,并让他们相互分享、学习并提升,借助小组内部力量相互促进,改正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并保持在组内习得的良好交往习惯。

2.3.6第六次小组活动:回归现实、离别情绪处理。小组活动进入结束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多在于自身不够自信、主动,要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首先要帮助个体了解、纠正非理性想法,再以理性思维取而代之,就可以达到消除人际交往中消极情绪的目的。通过情景的设计,引导组员在适当的情景做出恰当的表现,帮助其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末期,主要处理离别情绪,巩固小组成果,让组员表达小组活动未尽事宜,提出建设性意见。

3小组评估

3.1小组社会工作过程评估

小组社会工作的过程评估就是对小组活动过程进行整体的评估。小组过程的好坏决定小组的工作效果,从整个小组过程来看,虽然没有出现冲突性事件,组内保持着较好的互动氛围,小组活动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组员因个人原因而表现出的不良情绪。

3.2小组社会工作效果评估

了解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前后组员的自我感觉。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估,所有组员都提到了自身的改变,不少组员认为积累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深刻的意识到人际交往对自身以后学习、生活的现实意义,提升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组员通过在小组中与其他组员互动,逐步增强了自信心,负面情绪也随之减少。

4结果反思

在小组最后一个活动中,社工收集了组员对社工小组过程中表现的价值观念、运用的小组技巧、能否实现小组预期目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开展的建议等方面的评价,以便帮助社工总结经验并提高自身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

据统计,5名组员对这六次小组的小组氛围表示满意,认为自己在这些氛围中能够使组员更好的进行交流。3名组员对组员间的信任度、交流分享时的真诚程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尊重程度表示比较满意。2名组员认为组员在分享环节的分享程度不够。另外,组员对社工提出一些建议:一是提高小组管理能力,尽可能防止小组活动过程中出现场面失控的现象;二是在活动之前做好预案,预想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况,以便应对;三是小组活动某些环节的内容比较单调,可以设计得更丰富一些,另外在环節之间的衔接上有待加强;四是在分享环节注意把握与引导组员分享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秀美.高中生人际焦虑现状及其团体辅导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 谢昊宇.大学生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社会工作项目报告[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3] 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0 

篇(6)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证。大学生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而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活的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获得友谊和理解,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走进了校园,他们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也有各种新问题。本文以常州某高校的“90”后大学生为例,对“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剖析。

一、实证调研

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本课题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常州市某高校的大一和大二年级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大一大二各12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接着对各个年级有人际交往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采访其舍友、同学、老师和辅导员,分析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90”后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比较严重。比如当自己情绪不好时,有61.6%的同学会偶尔会把它带到宿舍去。36.2%的同学会经常把情绪带到宿舍。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学校或班级活动的态度时,73.3%的同学是选择性参加,只有27.7%的同学是积极参加或配合。大多数同学只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集体活动。

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被调查的同学与同学发生生争执的主要原因缺乏团队合作48.3%,缺乏信任22.8%,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21.6%,生活习惯7.6%。

解决矛盾的途径中找朋友倾诉帮忙52.6%,和对方说清楚34.5%,19.8%的人向老师辅导员求助,不予理睬16.4%。从他们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在“90”后大学生的心中同伴的重要作用。面对问题的应对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2—4]。

通过调查还发现与大二同学相比,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更多。新生刚进校主要的人际交往问题表现在与宿舍舍友相处和对待集体活动上。此外在中学阶段住过校的同学人际交往方面问题更少些。在有过住校经历的同学(占56%)中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的只有6.9%,而没有住校经历的同学(占44%)中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的有14.7%。

调研表明:“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与以往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更加现实,更加物质化。他们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还是倾向于同学而不是老师、家长。他们都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具体交往上存在各种各样问题。

二、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原因:大部分家长都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孩子与同学朋友正常交往。但仍有少数家长对其孩子人际交往进行管制,尤其限制其与异往,甚至一些家长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和人际交往方式[5]。

学校原因: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学时代有很大不同。大学老师不再整天叮嘱,督促学生。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去自学。如果学生不主动和老师沟通,那么同学和老师的见面机会主要在课堂上。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就和老师关系疏忽,感觉缺乏老师关心,就更走向自闭,不愿与老师交流。大学的课程实行选课制,每个人选课的不同会导致大家在一起学习接触的机会减少,同学之间关系也会因此变淡。大学教育中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尽管有很多大学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很少积极主动去为同学进行团体辅导。

社会原因:“90”后一代是一群伴随互联网普及的一代,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加频繁。许多大学生甚至沉迷网络。伴随着智能手机、微博等电子技术和通讯媒介的发展,很多“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用通讯网络进行虚拟交往,与现实世界接触减少。现在的媒体经常传播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过于物质化、拜金主义。导致“90”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容易理想化,产生交往问题。

个人主观原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人格缺陷。现在的“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占96.1%),他们追求个性,喜欢特立独行。一些人在生活中只顾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顾及其他。过于自卑或嫉妒心理都会导致人际关系问题。那些自卑,但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受到挫折后可能会更加自闭,不去参加集体活动或竞争性很强的活动。嫉妒心很强的人遇到别人某方面比自己某方面更好,可能由嫉妒转为对别人的恨意[6],此外还有缺乏信任的态度也会导致矛盾的发生。由于在家中受到优待,当遇到矛盾冲突时,不愿让步,缺乏包容的胸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容易使事态恶化,交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三、对策与建议

(1)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对人影响深远。家庭结构、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都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影响[7]。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观念。所以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与同学、朋友正常交往,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篇(7)

[DOI]10.13939/ki.zgsc.2016.01.081

当互联网传进千家万户时,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现如今如果要用一句话准确形容,应该是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数码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餐厅、家中、商场、旅途中、交通工具上……聚会的人们不再热衷于聊天,而是各自抱着一部手机玩着自己钟爱的各种手机软件。

在如今绝大多数人的智能手机中,有一个位置是留给微信的。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手机聊天软件,最初以文字通信、图片分享为卖点,在逐步明确了产品方向后,又不断推出语音对讲、视频会话、摇一摇、漂流瓶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社交手段。微信在满足用户本身对沟通强烈渴望的同时,也帮助用户拓展了人际沟通形式。微信以其强大的沟通功能及免费使用等优势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诸多应用,并借此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1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分析

大学作为人生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为进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微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际平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1.1 帮助大学生扩大交友圈,加深朋友情

在“微信通讯录人数”这项调查统计中,大多数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微信通讯录人数在100~150人,有个别大学生微信好友高达700人甚至上千人。说明微信帮助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找到了一个新的交友渠道,随着微信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微信联系人列表中,从而拓宽大学生的人脉。

1.2 社交信息传递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兼具大喇叭的媒体属性,能迅速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面对传统的沟通方式,大家更愿意选择一种时间短、效率高的交往方式。微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收取流量费用,与电话、短信相比,微信的信息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使消息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保留本质,准确性更高。

1.3 沟通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真实

朋友圈是微信的一个功能,大家可以通过对朋友发表的文字、小视频等点赞、评论进行互动,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根据调查得知,微信中最受关注的三种信息类型是生活、美食和幽默搞笑信息,通过微信,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新鲜资讯,拓宽自己的视野,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动态以及关注朋友们的生活点滴,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4 培养大学生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微信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扩大交友圈,加强与亲戚朋友的联系,还能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大学生比较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他们可以在这种差异中逐渐认清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足,在以后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有助于建立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

2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分析

微信作为一款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和其他通信方式一样具有两面性,如果使用不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还是很大的。

2.1 过度依赖微信,逃离现实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较深,每当无聊的时候就会打开微信看看,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比较差,当使用微信成为一种习惯时,渐而就会对微信产生依赖,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2.2 阻碍了大学生内心信任感、责任感的建立

微信虽然为大学生的交往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但是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在问及“使用微信与陌生人交往时是否会透露真实信息”时,有40%表示完全不会透露自己真实信息,说明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对交往对象缺乏信任感,害怕上当受骗;或者不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更愿意以一种虚拟的身份与其他人交流。

2.3 交友观念有偏差,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微信虽然可以扩大大学生的交友圈,认识到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接触到的朋友,但是很多网络人际关系没办法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同学认为微信中建立的友谊是不会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微信好友刚认识时可能会有一个热聊阶段,但当这个阶段过去之后,通过微信结交的友谊很容易就破灭了。所以,微信虽然可以帮助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很难维持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3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对策及建议

3.1 学生应该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养成正确的交友观念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抬头玩电脑,低头玩手机,聊微信更是时时刻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过度依赖的行为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真的难以戒掉手机依赖的话,建议大家下载一些帮助戒掉手机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手机APP,例如“专心”、“Forest”等。此外,大学生在使用微信交友过程中也应该对陌生人保有一定的信任感,注意建立信任机制,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分享。

3.2 学校应该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学生活动是一个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点,因为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指引正确的方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开展有效的人际交往,才能避免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生活迷失自己。

3.3 社会应该多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导向,在网络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注意正确、全面、可观的报道,正确引导大众舆论,防止不属实信息的传播。媒体应该积极倡导网络文明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这类社交工具中形成道德约束,增强其微信人际交往中的责任感和信任感。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

4 结 论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微信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法,对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使用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有过度依赖微信,逃离现实生活,内心信任感、责任感缺失,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隐私容易泄露等问题。

最后,有针对性地从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其次社会上应该多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最后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或者借助外力戒掉微信依赖症。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正确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带来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静.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4(1):217.

[2]王亚芹.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3]周贻霏.微信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13-19.

[5]喻小帅.以微信为例浅析移动社交工具的特点与发展前景闭[J].中国传媒科技,2013(2):133-134.

[6]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111-113.

[7]程翔,宋超,陈晓冬,张桔焕.即时通讯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25).

[8]吉菁.关于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3(1).

[9]刘博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J].中国市场,2011(31).

篇(8)

一、青少年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及表现

1.自我中心较强,欠缺合作精神

独生子女和其他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把所有的期望集中于一个孩子身上,因此相对来说,独生子女懂事很早。但是,由于单方面接受家长的宠爱,缺乏与兄弟姐妹、外界的接触加上某种家庭教育的缺失,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相互尊重、关心与合作的意识。青春期的孩子又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自我意识逐渐高涨,导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已有的研究也指出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在独生子女内部存在分化现象。在人格特质上,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较差。孩子长期独处,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小、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态,严重影响他们与人的合作关系和正常交往。

2.有较强交往欲望,但是交往技能缺失

独生子女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核心人员,关系着家庭的幸福。但是,由于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共同沟通和玩耍的伙伴,加上现代城镇“独门独户”式的居住方式,淡漠的邻里关系与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容易造成青少年独生子女心灵上的寂寞和孤独。因而,他们往往乐于发展家庭以外的同伴关系并进行社会交往,有着较强的交往欲望。 但是在真正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容易引起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甚至产生闭锁心理。

3.人际交往中,过于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

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身上背负着祖辈、父辈的深切期望。这种氛围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争强好胜的潜在影响。甚至,有些家庭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和社会高强度竞争压力,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导致青少年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 中往往有更浓厚的竞争意识和更强烈的好胜心。

二、青少年独生子女以上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个体在家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等,是其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家庭结构模式、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教养方式、氛围等都会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青少年独生子女产生心灵孤独感以及对同伴的渴望。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易使得青少年独生子女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心理特征,也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技能,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当他们真正需要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问题与矛盾。

社会节奏加快,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社会与学校都强调竞争,无形中增强了大家的好胜心,疏远了同学间的人际交流。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校中的各项教育管理措施,包括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教学组织、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以及奖惩和校风的建设等,都会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三、几点教育建议

1.家长要予以合理引导

家长要鼓励支持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开展必要的同辈群体的交流交往,并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各种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和敏锐的思考去分析和评价他们涉足其中的伙伴关系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以及它的发展方向。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外出与同伴交往, 关注他们的同辈群体交往情况。同时,给孩子的关爱,不要让他觉得理所应当。在家庭成员内部交往时,尽量让孩子感受“有所付出地获得”以及“有所回报的爱”,让他们明白平等、尊重以及互助互爱。

2.学校教育要树立正确导向

学校要正确把握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互助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同时,学校应通过加强德育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交友技能,促使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学校要组织多种兴趣小组、社团等,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最后,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联系,争取学校教育的成果在家庭教育中能得到保存和延续。

3.社区要创造良好环境氛围

社区要创设条件,为青少年交往提供便利条件。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幼儿游戏场地、儿童游戏场地和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这些户外活动场地有利于把青少年独生子女从封闭的家庭中吸引出来,参与同伴的交际活动,培养正确交际意识,锻炼交际能力。同时,社区还可以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住宅区家庭联谊活动和家庭互助活动,有利于孩子在交往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学会交际。

4.社会舆论要进行良性诱导

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身“社会免疫力”不强,容易受社会现实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社会问题。过多的负面报道和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批评,也容易使孩子们产生怀疑、不信任以及不被信任的不安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消极的社会心理。因而,社会尤其是媒体舆论,应对青少年群体多加关注,正确认识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及其相关心理问题与行为。要尽量进行良性的宣传诱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同时,尽量避免夸大社会的竞争压力与人际间的淡漠隔阂,同时可以适当宣传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

篇(9)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24-02

农村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成长环境与城市有较大的区别,而与城市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很明显。进入大学之后,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对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进入大学后,他们可能存在知识面窄,见识不广,视野不够开阔,思想不够活跃和对都市文明不太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且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的标准,大学更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因而,在校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领域。

但是,国内关于在校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国内的研究很少选择农村大学生作为其研究对象,并且研究内容也很少关注其人际交往状况;另一方面,在为数不多的对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中,几乎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关系进行量化研究。本研究将弥补以上不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在校农村大学生所在班级的人际交往。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介绍

(一)研究方法

社会是一个由复杂多样的关系构成的巨大网络。社会网络理论肇始于组织理论和社会小群体研究,探讨的主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改变社会安排,促使个体与组织健康发展,最终达成社会控制和秩序整合。研究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视角多种多样,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关系进行量化表征,力求更客观地揭示人际关系的结构,解释社会关系的现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即SNA(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分支。作为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近些年已经被国内学者广泛地运用到很多领域,比如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学科热点、引文分析、博客网络等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将运用SNA三个分析单位:行动者、关系、联结对在校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SNA主要采用的分析类型是整体网络分析。本研究采用是SNA的常用的分析类型社群图(Sociogram)和社群矩阵(SocialMatrix)。本研究采用二值矩阵,即矩阵的值用0和1表示,并运用UCINET软件来画出社群图及相关其他图。

(二)研究对象

我们在研究中关注农村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班级是农村大学生是进入城市生活后的第一个密切联系的群体,因此在研究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时,将研究放于班级关系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研究中我们把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到研究农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分析,研究农村大学生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处于怎样的状态,进一步探索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宏观:个体所在班集体分析

对于个体所在班集体分析,我们采用社群图法,社群图法是各个节点和线构成的网络图,能简洁地可视化各节点间的关系网络。图论关注一系列要素构成的集合,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被称为“点”,关系被称为“线”。在图论中,一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概念是“密度(density)”。个体在班集体的分析针对密度中心势进行数据分析。下图为五个调查班级的社会网络图。

1.关于个体所在班集体密度分析。从表2分析数据来看,中国农业大学122班密度为0.1944,123班为0.0989;北京师范大学111班密度为0.2897,112班为0.2213,113班为0.1545。相比较而言,北京师范大学111班的密度比其他4个班级更接近最多可能连接数1,说明北京师范大学111班关系比4个班的班级关系紧密度高些,个体之间的相关性也强些,合作行为较多,班级情感交流程度较好。

2.关于个体所在班集体中心势分析。中心势是实际的差值总和与最大可能的差值总和之比。弗里曼(Freeman,1979)指出中心势的测度取值介于0和1之间。中心势测度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网络图是否围绕它的一些核心点建立起来的。

从表2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农业大学122班集体中心势为71.51%,123班为22.41%;北京师范大学111班集体中心势为45.36%,112班为41.52%,113班为36.15%。中国农业大学123班数值距数字1较远,数值最低;122班数值距数字1较近,数值最高。说明中国农业大学122班比起其他班级更容易围绕班级内部核心人物组织起来,班级的内聚性较强。

(二)中观:个体所在的小团体分析

针对个体所在的小团体分析我们采用凝聚子群分析。“凝集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行动者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直接、紧密、经常的或者积极的关系”(Wasserman and Faust,1994:249)。凝聚子群分析主要针对小群体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关系(例如朋友关系、喜爱关系等),目的是找出可以“分派”的子群。

据小团体树形图可知,中国农业大学122班内部有7个小团体,123班则有8个小团体;北京师范大学12班均有8个小团体,而113班有5个小团体。

通过CONCOR块模分析,中国农业大学122班小团体总体密度值为0.452,123班为0.494;北京师范大学111班小团体总体密度值为0.470,112班为0.542,113班为0.791。利用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各个班级小团体密度值矩阵转化为一个二值化矩阵,将矩阵中大于总体密度值的数字都改为1,小于总体密度值的数字都改为0,再将小团体矩阵转化为社会网络图。

结合各班级小团体社会网路图,中国农业大学123班与北京师范大学112班、113班,各小团体的成员与其他小团体的成员联系较少,其小团体社会网络非常简单。可见,中国农业大学123班与北京师范大学112班、113班帮派性表现很明显,班级凝聚度较低。

三、建议

根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在校大学生,班级人际关系是其社会关系与人性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基于对在校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有助于促进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和人性的全面发展。基于第三部分数据的分析,我们提倡在大学班级人际关系中构建“互动型人际交往模型”,并从三个维度提出具体措施。

(一)针对个体所在班级的密度和中心势

基于个体所在班集体的密度和中心势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班级整体的人际交往状况对于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很大,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与环境对在校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重要的意义。

1.开设课程,组织实践活动。高校教育管理者引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模式,如组织团体心理活动,在科学心理实验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制定一些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在校农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组织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更多地担任义工和志愿者。

2.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健全学校心理教育健康体系,同时建立人际交往预警机制。班主任与辅导员在帮助在校农村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水平的同时预防出现极端事件。

(二)针对个体所在小团体的凝聚子群

小团体关系是指在班级整体人际关系之下的紧密关系团体,该关系的特点表现为成员之间的联系密切,关系类型上倾向为轻松的私人关系,在理论上属于“民主人际关系”。该类型的人际关系利于成员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三)针对个体的核心―边缘和中心度

根据心理学知识,内在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动力,在校农村大学生应积极面对在班级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从内在自我改变做起,发展良性健康的人际关系。

1.由于自我评价机制的不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心理状态难以保持平衡。因此在校农村大学生意识到个体心理特点在群体关系中的差异,科学认识并自主调节在人际关系中的偏差,可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大学班级人际关系。

篇(10)

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成长、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校期间的学习,还是毕业后走向社会,都不能没有人际交往。在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困难面前的相互帮扶,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都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常,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性情,他们乐观向上,积极努力,遇到困难不骄不躁。反之,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自卑的一面,他们多疑多虑,看问题偏激,不合群,严重的还会表现出过激的行为。

高职院校的学生,较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和中职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向上人际交往能力,调试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管理学学者和心理学学者曾对人际交往问题下过很多定义。简单地说,人际交往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直接表现,反映着人们寻求社会交往、获得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与人的沟通和相互作用。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学生和他们有关的一切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和交往。包括师生交往和同学间的交往。

二、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于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人在社会中工作、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这五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会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对学生而言,每天他们除了睡眠以外,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人交往,人际交往需要是学生求学期间占主到作用的需要层次。所以,人际交往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学生求学期间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也是提高学生幸福指数的需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在作者学校附近共有三所高等职业院校,经调查发现,在校的高职学生都出生于1995~1999年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除了部分农村家庭外,多数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成长于娇宠的环境中,其心理成熟度(做事的风格)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度。众所周知,只有心理的成熟才能代表着一个人心智的成长情况,决定着这个人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走向。通过常年与高职学生共处,我们发现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本科学生和中职学生相比有着自己的资质和特点,他们中很多学生都聪明、会处理问题,更会和老师搞好关系。但是,他们也具有浮躁、自我意识强、不爱读书,看问题偏激等特点。部分学生甚至缺少与他人的感情交流,言语表达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礼貌程度不够,出言不逊、不分长幼等,可以说心理成熟度不高。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常见问题如下:

(一)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强

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从小受父母、亲人的重视及疼爱,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大部分学生常常表现出孤芳自赏、傲气十足的一面,善于通过过分表现自我的形式,来博得周围朋友的赞美声。他们害怕被外界否定,喜欢被他人赞美,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唯我独尊,要求周边的人与自己观点一致,对与自己意见相背离的同学及朋友采取不理睬或排挤的态度。这种自我为中心的“自命不凡”是不被大家所接收的,直接导致这些学生难以和周围的人相处,因为沟通过程中缺失了“平等”这一起码的交往基础。久而久之,会产生情感障碍,于是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会感到莫名的失落感与孤独感,由此会内心苦闷、压抑、导致抑郁症等疾病的产生。

(二)交往层面小

高职学生多半的时间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与人接触的层面叫较小,交往能力不足,以至于在走向社会和实际工作岗位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当,在实际的工作交往中容易忽略一些小节问题。较比高中时代,学生入学以后,学习压力会明显减少,而学生的交际活动却明显增多,交往的范围也在逐步增大,可是学生交往的圈子仍然停留在校园之内,如师生交往、同学间交往等等,最常交往的是同宿舍的同学,学生的身份并没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窄小,处人处事缺乏经验,缺乏对交往人员的德行的判断,交往过程中容易轻信陌生人,对未知情况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出现上当的情形,对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三)容易冲动,情绪稳定性差

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交友能力比高中时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意识和诸方面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就某些问题有深层次的思考,尤其重视友人之间的思想与灵魂的交流。但由于高职学生阅历浅,城府不深,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还是会感情用事,处理问题常常会冲动,会因为一点小事与他人产生矛盾,矛盾激化时,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导致不良后果。校园内的一些暴力事件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四、改善并提升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避免自我放大

所谓自我放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内在高傲、要强、过于自信的心理的外在表现,通常愿意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情绪强加到他人身上,以为他人也该如此。现在的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溺爱的环境下成长,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例如:就某个问题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他人也要和自己想的一样才好。当亲人、朋友的思想与自己的观点冲突时,就会表现出不愉快,以至于最后恶语相伤。一旦误会或者矛盾出现,便会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做出错误的评价,最终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必须通过心理学课程与学生沟通等方式指导高职学生。避免自我投射,学会正确理解他人,不要通过仅有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对他人的为人、品行轻易下结论。应学会观察、了解判断,不要总站在自我立场上想问题,这样可以减少交往过程中的失误。

(二)通过社会实践教会学生与人交往

笔者了解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有在大三的时候学生才能被安排到企业去实习。因此,高职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学校平时以教学为主,对学生社会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存在着社会交往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忽略社会实践环节,导致在走向社会和实际工作岗位中时,不会与他人相处,也使自己的能力的发挥受到阻碍。因此,学校应多开设一些实践类课程,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与人接触、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自身与外界的沟通与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足,提升综合素质。

(三)学会积极地倾听

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常常会发现,讨人喜欢的交谈对象从不打断他人说话,而是认真的倾听,并时常伴有回应与共情。这些人总能准确的把握我们的思想,理解我们的意图,积极的倾听是人际交往时良好的素质。而现在的高职学生有个性张扬的一面,在交往时,愿意过多的展示自己而不能多倾听他人的话,显得不礼貌,要让学生懂得倾听是对他人的尊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导与熏陶,更可以通过礼仪课上的情景设置或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倾听的好处。向学生介绍倾听的方法,以及如何及时用动作和表情给予呼应。值得一提的是,倾听不等于沉默,倾听是对他人的语言有一定的回应,是对他人的礼貌与尊重,而沉默则是一种被动的反抗。

(四)学校应开设礼仪课程及人际交往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多半情况都是专业性极强,人文素养比较薄弱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多半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学生对此方面的学习比较上心。但实际上,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同样是培养学生踏入社会后成为有用人才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也应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角度出发适时的开设一些礼仪课程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快速成长,教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固执己见。同时以案例教学为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与文化。笔者了解到,许多高职院校除了营销策划、管理等专业有此相关课程外,其他理工类专业对此课程毫无涉列,每所学校都应该开设一定选修课课程能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五)学校应增设课外活动,营造学生交往的氛围。

如上所述,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多时候都成了典型的“容器人”,比如“玩自己的手机,不看周围的一切”不管他人的见解正确与否,都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架势。如要改变这种状态,第一,要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第二,要学校有关部门多高一些文体活动,帮助学生营造交往氛围。我们知道,高职学生的录取成绩在某些时候不及本科院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更为活泼好动,适当的引导下容易与他们建立友谊。因此,应通过课外活动展现出学生活泼、合作的一面,让学生通过活动建立友谊,通过活动学会谦让、学会尊重。学会团队合作。

(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手段,把握得当会使交往对象感到身心愉快,年轻人之间如果能很好的把握交往技巧,也能很快的建立友谊,常用的人际交往手段有很多。比如:交往时,记住他人的姓名;对他人的称呼要得当,让别人感受到尊重;培养自己开朗活泼的个性,不发牢骚、心平气和、不抱怨、少指责;多些幽默感,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精神愉快;遇到有摩擦的问题时,能够正确化解矛盾,以平和的心态和心态打破僵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待人,诚实守信。

高等教育是学生们进入社会工作的前一站,对学生而言,学会与人交往在这一时期是一门关键的必修课,它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有助于自己工作能力的拓展。从而培养自身的素质与良好的性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克服不足,不断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艳萍.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引进与咨询,2004.1.

[2]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3.9(1).

上一篇: 云计算的基础架构 下一篇: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