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6: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管理的变革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以效率与公平为价值核心的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公共行政延伸和发展的公共管理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及市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影响在国内蓬勃兴起,推动了我国社会管理变革的深入发展,也为高校变革奠定了制度和理论基础。
关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在此过程中,西方各国政府管理模式开始从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管理,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境变化的、颇具弹性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为价值核心,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参与权利和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导向。公共管理部门,包括政府组织、公益企业、公益事业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具有执行国家公共意志、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基本属性,又有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管理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的目的,更有追求社会公平、加强公共责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责任。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普遍把教育归属于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公共部门,高职院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国家职业教育职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高职治理结构的变革。
关于高职治理结构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是公私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当前,治理理论在全球广泛传播,已经发展到地方治理、学校治理、公司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促使我们对传统的管理理论进行深刻反思并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在承担国家职业教育职能、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政府、社会等外部环境及其内部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其独立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运行方式。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在数量、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政府主导,缺乏自主性
高职院校主要由政府投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教育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种状况下的政府治理主要依靠国家利用行政手段来实现,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模式单一,大量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学校自难以真正发挥,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从属地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短缺、浪费和效率低下,而且还造成社会各阶层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社会收入不公平。
(二)管理方式“泛行政化”
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一般遵循科层制的行政管理模式,部门林立,等级分明,本应成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的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大学精神受到了行政权力的限制。现在,备受青睐的“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等也都带上了行政化的鲜明烙印。
(三)创新乏力,缺少特色,人才培养结构不适应市场要求,学生就业困难
从发展历史来看,高职院校一般来自于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和中专学校,具有较多的中专累加、本科“压缩饼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优势发挥不明显,特别是部分院校目标定位模糊,办学缺乏特色,招生就业困难,缺乏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缓慢,改革进程步履维艰。因而,如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则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共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治理变革
高职院校在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高职教育必须鲜明体现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由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
(一)理念的变革――职教理念的凝聚和提升
职教理念是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这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期望与价值建构,是职教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学理念而存在。高职院校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不仅生产、传播职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社会劳动者。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除却局限于目标定位层次上的简单理念形成,重新提炼自己的大学理念,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摒弃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倾向,在民主、自由的大学理念中融入现代化大生产、现代职业教育的丰富内涵。
(二)体制的变革――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与现代学校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对大学的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好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和大学学术权力的关系,在完善宏观管理与监督基本职能的前提下,规范对大学的行政审批,使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管理上真正成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对学校的过度行政干预,为学校创造能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
体制变革的核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政校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学校,剥离彼此的隶属关系,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使政府能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为学校及各类受教育者提供良好、公平、高效的服务。必须健全和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学校按自主意愿和具体情况决定资源分配、资金使用、课程设置、教师聘用、人事安排等,真正拥有面向社会和市场依法办学的自。
(三)运行机制的变革――依靠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指出,2002和2003两年,中国市场化指数已分别达到72.8%和73.8%,市场机制已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配置作用。在教育领域,招生、就业、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但教育依然是中国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领域之一。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开放的力度,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重点在于:第一,引入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第二,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多元化,国办、民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扩大教育供给,赋予教育消费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校教育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四)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人本管理
人本特色的高职治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在治理过程中,一是要创建一个符合时展需要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产业、行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形成自身在教学、管理、就业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必须转变单一的以学生培养为主的模式,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再就业的需要,把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形成学生培养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并重的发展局面。二是要创建一个有个性的新的培养机制。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职教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健全完善的人格;必须注重产学研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按照行业、产业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三是要有一个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必须注重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发,创设师生全面发展的环境;要通过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按工作绩效进行分配,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机构运转的效能,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要进一步改革学生管理模式,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培养的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述评[J].中国行政研究,2000,(8):12-13.
[2]蔡立辉.论公共管理的特征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2,(4):19-20.
[3]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4]王乐夫.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J].学术研究,2003,(3):34-36.
[5]于海棠.治理:高校管理新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28-30.
1 公共管理职能与城市规划转变
1.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不断得到发展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将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的重点逐步从规划(plan和plans)编制向规划(planning)实施转变,更加强调规划作为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宏观调控而做出的谋划和安排。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展规划已经不再提供具体的蓝图,而是成为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策略的集成,是建立规划原则和政策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城市规划越表现出其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必然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
1.2 城市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从公共管理要素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更强调战略管理和外部构成要素管理,更加侧重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引导。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新时期城市规划应有效应对多元化、复杂现实环境与目标,逐渐由原来的注重空间规划和物理规划、注重规划内部技术性分析向注重宏观层面、政策层面的研究转型,规划内涵也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拓展。
从公共管理任务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主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公平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期间,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来合理安排和弥补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不足,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并提供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现代城市规划逐步由狭义的物质空间环境“一书两证”为核心,转向解决现代城市发展公共领域问题和管理社会发展公共利益等。
从公共管理程序性职能分析,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除具备一般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外,还应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对规划管理的影响。积极开展公众规划,对规划管理过程普遍实行公示制度,检验和整合规划目标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加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分配,使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由相关者达成的“公共契约”。
2 政府职能调整与城市规划变革
2.1 城市规划与政府职能调整
20世纪50年代,英国城市复兴运动从清除平民窟和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工业区复兴改造,以至21世纪当代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政府通过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策略等形式,吸引大量市场资金参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全面复苏与复兴。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为中心,本文由收集整理政府部门利用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手段,引导城市中心区大规模的物质形态的更新,对老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和开放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进行改造再利用,增加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和引擎”,建设“文化区”和“文化地标”,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有效融合,激发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因此,作为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除主要提供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外,还应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调节职能和公共产品提供、公共问题解决等救济职能。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和资源配置工具,在我国传统“全能政府”职能模式向现代“有效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也应由“规划管制”向“规划服务”转变,有效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2 政府职能转型下的城市规划
在经济调节方面,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空间的统筹布局,也是对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新时期,应充分利用规划引导和规划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重构,谋求不同利益间的协调和平衡,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实现从项目建设规划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变革。
在市场监管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秩序的仲裁者。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督的全过程,均应体现出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标准和制度设计,对城市发展设定规划控制和引导。同时,利用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的监管。
在社会管理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合理引入公众参与等公共管理模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严格规划监督和违法建设查处,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规划的动态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转贴于
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提供满足公众消费和受益的公共产品,以实现社会公共需求和促进社会利益。在城市规划中,必须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城市布局的调整优化及功能疏解,加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保障,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行政体制。
3 公共管理过程和城市规划创新
3.1 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过程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总体规划层面,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要素安排和实施规划等,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城市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政策和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需要从重要公共政策的角度,从方法上和内容上进行变革与创新。
以英国为例,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近代城市规划立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在此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区规划”,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法规改革了英国规划体系,立法创立了地方规划局,并授权编制本地区 “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发展规划本身不具有约束力,它仅仅表达规划部门的意图,建设项目需要经过规划部门审批批准。1967年,英国颁布的规划法把规划分成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结构规划又称为战略规划(strategy?plan),它包括总体政策及其阐述文件、框架图纸(图解)以及专项政策等,突出城市发展方向、整体空间框架(结构)的战略布置和过程的控制,需要向中央政府报批。而地方规划(local?plan)是以小地区规划(district?plans)为主,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强调发展的具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等,可在批准的战略框架内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后来,在城市发展相当成熟的地区,又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合二为一,称为一体化发展规划(unitary?development?plan)。2001年底,英国政府发表了《规划绿皮书》,提出简化规划体系,减少规划层次,让公众更多地参与规划制定的过程,在区域空间战略下制定地方发展框架。
在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决定其本身将成为技术和制度的综合体,规划管理的目标从单一的物质控制和计划目标,转向对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和城市实际建设过程进行干预,规划控制的行政手段也逐渐削弱,决策、协调、监督等规划管理方法不断更新,规划政策法律、政府投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等规划引导将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城市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国外城市规划体系通常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
近年来,城市规划更加强调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方法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政策框架和行动纲要。通过加强区域规划研究,借助概念性规划使总体规划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城市发展结构性重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创新与完善的重点。
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能力,实现对城市发展过程动态、实时、有效的调控,城市规划体系越来越注重城市运行和规划运作体系,更加注重对实施过程的引导与控制。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内容,滚动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将规划原则、准则、布局以及规划所确立的行动步骤转化为公共政策,尽可能地消除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引导实现城市的规划目标和城市发展目标,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增进,将是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
3.3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
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最大化,造成的环境破坏、公共利益损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城市规划管理失灵和公共政策失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科学发展。
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引入公众参与,以城市公共产品、公共利益的提供以及城市各利益主体间实现均衡博弈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以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体系。从程序和规则等方面确保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将城市规划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产品,使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转变为上下互动、服务和管制相结合的新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1-0008-05
20世纪末,各国政府转变了各种管理控制方法,包括组织结构、财务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其它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例如,很多政府进行分权、私有化活动等,并引入产出和结果导向的计划与控制、顾客导向、引入竞争、质量模型和多维度绩效评价等。所有这些改革即所谓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文关注其中与政府会计有关的一些改革。
新公共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功能主义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增加政府的经济效率和效果。为了理解政府会计变革,不能从单一的视角去理解(Hopwood andMiller,1994)。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会计变革,包括引入的各种原因、变革的过程和效果。在分析组织和变革过程时,制度框架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维度(Greenwood and Hinings,1996)。
一、新公共管理与政府会计变革
新公共管理(NPM)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而使它更有效率和效益,并且在传递商品和服务时更具有经济性(Hughes,1998)。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向职业化管理转;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衡量指标;更加注重产出控制;实行部门分权;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政府内部竞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强调资源运用上的克制和节约(朱仁崎、彭黎明,2003)。经合组织(OECD)1995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把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归纳为8个方面:转移权威,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提供灵活性;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央政府指导职能(赵景来,2001)。德国学者GemodGnming指出,新公共管理的确凿无疑的特征至少包括20种(朱仁崎、彭黎明,2003):削减预算、VOUCHERS、绩效责任、绩效稽核、民营化、顾客观念、分权化、战略规划,管理、生产和供应的分离、竞争、绩效测评、管理风格变革、签约外包、自主管理(弹性)、审计的改善、人事信息管理(诱因)、使用者付费、政治和行政的分离、财政管理的改善、技术的更多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和政府的内部管理。从与政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来说,宏观层面的宏观经济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和微观层面的公共部门管理、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将对政府会计信息产生更多的需求。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其信息来源不仅包括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还包括政府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也间接的来源于会计信息)。公共财政管理更依赖于政府会计信息,公共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财政收支管理和公共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绩效管理等,这要求政府会计能够提供有关预算、成本、绩效等信息。新公共管理强调结果和管理者的责任,故政府会计的新公共管理需求观是站在政府管理者的立场上,他们需要政府会计信息为其公共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更加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公共资源,履行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因此,他们需要管理取向的政府会计模式。
20世纪80年代前,各国政府的财务管理,主要强调投入和过程,政府通过财务预算和管理程序来控制。采用产出导向的计划和控制是在20世纪末的政府革新。这是由于各国面临预算赤字,在社会任务和政府功能上出现危机。随着新公共管理的推进以及应计制在政府会计的逐步推行,各国引入产出导向的计划和控制,如预算和中期与年度财务报告。
二、制度理论与政府会计变革
(一)制度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变控制是为了提高绩效,增加经济效率和效益,但组织变革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效率和效益,组织内外环境和制度也对管理变革起到重要作用。而制度理论强调社会结果和组织环境的社会和文化方面(如规则、知识、权力、利益、标准、特定群体和社会的习惯)对组织的影响,组织也反过来影响它。相对于功能理论,制度理论拓宽了组织的范围,考虑了组织环境。
旧制度经济学关注组织形式和它们的特征,尤其是效率,也关注制度的影响和其它社会和文化方面。通常,旧制度经济学表明“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是组织变革的重要因素。制度理论不仅关注组织,也关注组织内的个体,即制度理论关注经济角色、社会文化问题、个人和组织、环境和它们的相互影响。总之,制度理论的范围很广。
社会制度经济学没有关注改革的原因和经济效率与效果。社会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模仿(为什么一些组织跟随趋势、模仿其它组织、为什么存在变革的固定模式与同构组织)。该领域的学者认为变革有时仅仅是为了满足外部的规则与预期,例如为了满足外部法律的规定。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绩效衡量的影响、竞争逻辑、进行变革的理性原因等。这表明组织及其个体关注社会理性和社会效率,也表明制度经济学关注理性和效率概念,包括社会和其它问题。
(二)制度理论与政府会计变革
Houwarrt(1995)认为,当新公共管理被引入时,新公共管理被作为各国政府应对环境变化的一个工具,如预算压力(经济因素)等内部因素、预期和正式规则(如外部制度)的外部改变。内部管理者不满足于传统、阶层制、投入导向工作方法等,也是一个因素。
如前所述,制度观也认为财务困境、正式规则、预期组织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管理变革。这些变革不仅使组织更加企业化和增加经济效率和效益,而且在面对新的内外需求时显示出敏感度(做好准备或漠不关心),或者正式完成新的需求和预期。另外,制度理论关注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例如,一旦引入新的会计系统,它不仅影响组织的效率,而且影响内外预期、组织和个体的利益与习惯。
Bum和Scapens(2000)基于旧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个政府会计变革框架(scapens,2006)。他们定义规则(roles)、惯例(routines)和制度(institutions)作为解释会计变革的基本概念。在他们的框架中,规则(rules)是正式陈述程序,而惯例(routines)是实际使用(Bums and Scapens,2000)。Burns和Scapens认为,会计背景下的规则作为正式会计系统的一部分被写入操作手册,而惯例是实际使用中的习惯和会计实践。规则通常不会经常改变,只在某些时候改变。但是,惯例作为日常工作方法的改变可能逐步改变。惯例的改变可能来自于现行工作方法的经验、规则的改
变或社会压力要求改变(来自于组织内外不满足于某种实践和绩效,社会价值的新发展,某群体增加相对权力,或其它组织内外制度的改变)(Oliver,1992;Greenwood and Hinings,1996)。虽然惯例可能受规则影响,但惯例在某些方面通常不同于正式规则。一个正式规则的改变并不必然意味着管理者、其他员工的实际思考和工作方式将马上按照规则进行。在可以观察到的实际思想和行动改变之前需要一段时间。
Burns和Scapens认为,制度规范了个体的日常行为和工作程序。反之,制度也是日常行动和工作方法的结果(Bums and Scapens,2000)。制度使组织趋于稳定,或者趋同于某一组织,但它们不是不变的。广义的社会制度构造了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而特定的内部制度规定了内部制度环境(它与外部环境因素紧密相连)。内部制度环境包括各种实践,如各种被长期认为是习以为常的惯例(Scapens,2006)。组织文化是内部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强烈影响参与者的信念、价值观和实践。
惯例植根于组织的历史,被相对稳定的制度定型,可以预期,惯例通常以一种渐进的方式改变。但是,当一个组织或其环境经历了一个巨变时,如政府进行私有化改革,某些惯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主要转变,这可能是因为员工知道组织的生存面临危机(Scapens,2006)。
制度理论和Bums和Scapens的框架可以作为分析和理解引入新公共惯例后会计的变革过程。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的会计改变过程,包括引入的原因和效果,制度理论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框架来分析政府会计变革。制度分析也可以显示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变革的效果与新公共管理思想所倡导的相一致。
迄今为止,有少量的实证研究用制度理论解释政府会计的渐进式变革(Nor-Aziah and Scapens,2007;Ter Bogt,2008)。制度理论(如社会制度理论和Burns and Scapens的框架)能提供一个基础来理解和分析政府引入新公共管理导向会计变革的原因、变革的过程及其效果。它主要通过关注3个方面的问题:(1)政府会计变革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经济因素和其它制度影响在引入会计变革中是否起重要作用。(2)如果起作用的话,哪些作用来自于执行正式会计系统的主要变革。(3)从长期看,这些变革是导致了组织功能的更加企业化,还是它们引入只是为了遵守外部环境中的法律规定,因此其效果主要是象征性的。
三、政府会计变革的原因
旧制度理论认为经济的和其它制度原因可能导致组织改变。社会制度主义者认为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模范、外部法律等。Btog(2008)详细讨论了会计变革的原因。很多学者认为很难严格区分组织会计系统的改变与其它新公共管理变革,如引入新组织结构、质量管理、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他们认为大多数变革实际上相互作用,也是政府长期变革过程的一部分。
很多学者认为会计变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组织的经济效率和效益(Bogt,2005)。20世纪末的各国预算削减,导致了各国引入增加效率和效益的各种技术。除了经济合理性,社会,政治合理性要素也对引入变革起重要作用,例如,为了将来拉选票和获得政治支持。引入变革也是社会、政治和政府部门绩效的结果。由于很多投票人对政治和政府丧失信心,或不满足于政府绩效,导致了20世纪末很多西方国家投票率的急剧下降。这将加速变革,尤其是引入分权和产出预算以及相关的计划和控制文件。当然,还有其它一些社会原因导致变革,但它们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例如,在某种程度上,引入某些变革是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一种时尚或趋势去跟随新思想,担心被其它组织的同事认为是一个落后者,或来至于外部咨询者的建议,或来至于经验教训。
四、新公共管理下政府会计变革的影响
会计变革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些影响只是逐步可见,需要一个过程。本部分讨论引入一些主要会计变革的影响,如应计会计、产出预算、绩效预算和基准。
(一)应计会计
20世纪70~80年代引入应计制意味着政府会计人员需要一些额外的培训来适应这个新系统。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国逐步从传统的现金制转向修正的现金制或修正的应计制会计系统,使得编制资产负债表成为可能。而且,要求年底报告应付和应收数额也使计算应计支出和应计收入成为可能(Bac,2002)。
严格地说,引入应计会计到现存系统基本上不冲突,也很难引起严重问题,尤其是因为通常引入应计会计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变革。组织继续关注财务信息而不是产出和结果,这意味着受托责任过程没有根本改变(Bog and Helden,2005;Mol,2006)。
由于应计会计的引入是一个渐进过程,很难在短期内看出其效果。但总体而言,应计制有利于经济决策制定和组织功能的实现。应计制是一种更企业化的方法,首先它具有财务意义,但逐步地它将渗入组织的一般管理和他们的思考方式。有些政府会计人员认为,没有应计制的引入,就不可能编制产出预算并提供信息给活动和产出的单位成本。在应计制下,能获得预算和作业成本的及时记录。
(二)产出预算
在新公共管理导向下,很多国家在20世纪末引入产出预算。以前的研究认为产出预算及其绩效信息,以及相关的中期和年度报告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政府会计人员认为,最初,新公共管理思想看起来很吸引人,但细想起来很难执行。新公共管理很可能是一种好的思想、一种实用主义和企业化的方法,但在政府中实行并不容易。绩效衡量,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很难执行。但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有利于计划和控制,尽管它只是提倡产出导向。新公共管理导向有利于部门和活动的成本结构的透明度,也有利于提高财务预算和报告的质量。在产出导向下,很少有组织超过他们的预算和支出不足;即使他们超支,中期报告也会提醒他们。这表明新公共管理导向有助于改进组织的财务管理。产出预算能使政府会计人员更多地关注产出和绩效,有助于定义任务和明确责任结构,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企业化。新公共管理和产出预算也影响会计实践,尤其是组织文化(从投入和过程导向变成产出导向)。另外,产出预算的引入通常与分权相结合,分权后组织层级更少,灵活性增加。分权组织的任务、产出和结果导向和透明度也将逐渐增加。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文化将逐步改变,组织制度也跟着改变。
编制产出预算也将影响非财务人员。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员需要预算和控制信息,也参与到生产这种信息。这主要是因为预算和控制信息在本质上并非严格的财务信息,而是内容导向。这意味着生产和解释预算及控制信息不再是财务人员的专利,内容导向的雇员也开始关注财务信息。
总之,引入产出预算意味着市民服务和政治家的活动(如定义和讨论政治领域的内容)已经逐步变得更加关注。比以前更频繁的是,特定政策领域正考虑更广的政策项目内容。在有些领域,更多的政府人员开始参与产出预算。
(三)绩效预算和基准
绩效衡量、新公共管理、引入产出预算和基准密切相关。事实上,绩效衡量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在引入所有这些会计技术变革中起重要作用。它与会计和会计变革的技术方面紧密相连,将改变组织管理的其它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文化),也评估和控制管理者的活动。
有些政府管理者反对绩效衡量。但大多数管理者认为绩效衡量很重要。基准提供了一个相对绩效标准。而且,如今绩效信息的收集采用平衡计分卡或者质量模型(如INK模型和EFQM模型)。很多政府管理者担心政府绩效衡量的恰当性,这确实不是新技术能完全解决的。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基准能逐步提供更有效的可比性绩效信息。基准能提供计划和控制信息,并提供一个相对绩效。从这个角度说,它有助于提高组织活动和绩效的透明度。
政治家更需要关注绩效信息,因为他们要直接面对公众和媒介的评论。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很多政府越来越关注绩效和绩效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基准使绩效信息逐步在控制政府组织和提供更透明的信息给外部利益相关者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入产出预算也有助于政府实行绩效导向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将影响内部制度,也影响外部制度。很多政府开始关注信息的透明度、绩效和绩效信息,开始将工资水平与绩效评估相连。这不仅出现在组织的高层,也出现在组织基层。
新的和现存的绩效信息将逐渐变得更加重要。改进和正视这些信息将增加它们的使用,这将促进更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的发展。而更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通过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也促进绩效信息的使用。
五、基于制度理论分析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会计变革
旧制度理论及其代表如Greenwood和Hinings(1996)认为经济和其它制度因素将导致变革。经济问题如预算压力,在引入各种会计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很多改变被引入是因为它在其它地方获得了成功,看起来更加现代化,这是某些利益相关者所预期的或者被强制要求的。很多因素,如在社会制度经济学中提到的模仿和外部法律,也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制度理论和Burns和Scapem(2000)框架,各种会计变革可能被认为是规则的改变。这些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如预算削减和有义务引入应计会计和产出预算,也可以被认为是规则的改变。这些外部改变影响引入各种管理改变到组织革新,包括引入新的会计系统。当执行新的会计系统时,可能出现某些技术难题,这说明宣布一个规则的改变和只是纸上谈兵时相对容易。
组织的参与者是否能完全理解和遵守规则的改变,如在多大程度上他们将改变惯例,很多政府会计人员认为新的会计系统和信息在刚开始或很长一段时间很难使用。根据制度理论,惯例持续的表现为日常经验和发展的结果的轻微改变,但它们植根于组织的价值和传统。
经过一段时间,惯例能够制度化,因为它们变成了制度的一部分,例如,制定了组织内外的思考方式(Hopwood,1990)。各种因素可能影响制度和作为制度一部分的惯例。各种政府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如由于政府及其绩效可能显著的影响外部制度,价值和预期将会改变。由于政府的低效和不灵活导致了内部的不满足,内部制度将改变。制度的改变将刺激规则和惯例的改变。而内外价值的改变通常是逐步发生的,而不是惯例的剧烈的大改变的结果。
惯例的稳定性、改变的渐进性和组织历史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新规则,如新会计系统,已经引入但没有很好的理解,或者生产的信息被认为是无用的(例如,由于系统的不完全,不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由于人们没有学会如何使用)。新会计系统的信息可能很难用于控制组织,参与者继续使用现有惯例。这并不一定是他们抵制改变。很多政府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决策和控制继续基于传统的投入和过程导向信息(Scapens,2007)。这些传统的工作方法来至于文化和以前的关注投入和过程的培训。另一个导致继续使用旧系统的原因是新会计系统的规则还没有与其他规则和系统(如绩效评价系统)保持一致。但是,惯例在多年后将逐步改变。这将增加实际绩效信息的使用、服务导向、根据产品和效果思考(Modell,2004)。这些发展可以认为是与新公共管理思想保持一致的变革。
1秉承以人为本的态度进行管理工作学校办公室管理工作在协调上级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题和矛盾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其和学校三个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岗位的重要性,故而在管理工作中要尊重人、关怀人、理解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对于学生,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全方位了解,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理解,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从而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2思想观念的创新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观念的指导才能为学校办公室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世界是在不断向前进步的,作为学校办公室成员需要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更新先进的思想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学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紧跟时代潮流,提高学校办公室管理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3工作职能的创新学校办公室作为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门,对内对外都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要逐渐转变其各项职能,将事务性向参谋型、封闭型向开放性、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三个方面转变。把握新形势,加强对国内外先进信息的搜索,加强对内对外的交流,扩展学校办公室交流关系网络,由被动接入转变成主动接入政务,主动地为领导服务。4使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很多学校都开始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办公室管理中,这样一来就能够快速有效地搜集、处理、传输和反馈各种信息,提高学校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以及大力提升学校的服务质量。
各大ERP厂商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20年来我国企业在应用MRP-II/ERP系统方面投资80亿元人民币,但是成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不仅在我国ERP的实施难以见效,即便是在管理基础相对较好的美国,因为实施ERP而使自身走向困境的企业也不为鲜见,最为有名的两个例子是:一是著名的DELL公司,在投入2亿多美元耗时2年后,不得不疲惫不堪地宣布取消实施ERP系统;另一个更为可怕的例子是,一家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的美国药品销售龙头企业-----福克斯-梅亚公司,从1994年开始着手实施ERP系统,历时两年半后不仅没有任何收效,反而使订单处理能力下降到2.4%,最终仅以8000万美元被收购。此外,有统计数据显示,70%以上的ERP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ERP系统实际应用成本超过预计成本178%,安装时间超过预计时间的230%。
ERP源于制造业,它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生产作业与控制和财务成本等制造性企业关注的各个管理环节,是将企业的不同环节之间的不同职能如计划和日程安排、采购、生产、融资等的关键数据和沟通信息整合起来。但事实上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盲目相信并采用风险极大的ERP系统,结果得不偿失。
业务流程重组是ERP实施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有些企业因业务流程重组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率,但大部分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都以失败而告终。业务流程重组有如一剂中药方剂,是平衡企业管理阴阳强化企业体质的,不同企业应辩证地施以不同组方,业务流程重组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应各不相同。由于ERP支持的业务管理模式有相对固定性,使得许多企业以削足适履的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实施ERP系统,其结果可想而知。业务流程重组受阻和失败,往往导致ERP实施无法进行。
ERP的实施是软件系统、实施服务和企业自身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ERP系统无法运转。撇开ERP系统实施无法顺利进行这个风险不谈,即便是在ERP系统运转以后,以下几点问题仍然不容回避。
首先,许多企业由于自身所处的行业和具有的管理基础,并不支持使用ERP系统,庞大而复杂的ERP系统不仅不会提高这些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反为这些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应该正视的是,现实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达到符合ERP系统所要求的理想状态,而几乎所有的ERP系统为了符合大多数企业需求,基于理想的企业管理状态设计了很多庞杂的功能,需要一套烦琐操作流程支持应用。有一些例子足以佐证ERP的大而不当,这些事例在企业管理基础普遍较好的美国也经常发生:当企业实施完一套ERP系统后,发现实际工作中根本不需要如此复杂烦琐的工作程序和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精确程度,ERP系统因此成了摆设。
其次,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为适用这个环境以便在竞争中取胜,所有企业都可能面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继续优化甚至是管理变革的状况。被誉为管理奇才的GE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谈到:管理变革每时每刻都带来机会而不是危机。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在管理上的变化可以采取渐近方式,实施ERP系统后,每一个管理上的变化都需要ERP系统作相应支撑,这给企业带来的管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不仅要求对已有的管理工作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有时还会增加新的管理职能,ERP的功能扩充性不足,往往成为制约企业管理工作延伸的重要因素。
再次,ERP的适用性很有限。虽然我们现在不乏听到制造业以外的行业,如金融业、通信业、零售业等企业实施ERP的消息,但这些企业实施从制造业管理思想脱胎而来的ERP系统往往差强人意。企业特别是集团性企业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ERP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ERP所经历的时期从被狂热追捧过渡到被冷静质疑,现在ERP已经面临着一个重新变革的时期。纵览企业信息化思潮的变迁,从人们在ERP之后抛出的众多理论中可以看出,传统ERP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些理论中,最值得引起关注的,不是CRM也不是ERPII,而是物流管理(LM)及供应链管理(SCM)。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表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将领导着这场ERP变革潮流。
物流管理,方兴未艾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正在兴起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宣称,到2005年为客户总共谋求500亿美元的价值。是什么力量使这家公司做出如此大胆预测?正是这家公司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优势,使这家公司在SAP、Oracle等老牌管理软件厂商强大竞争压力下异军突起,业绩逐年攀升。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义,源自美国二战期间的后勤管理,二战结束后,后勤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纵深发展,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从此可以看出,物流的含义已经扩大到生产制造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与物流管理一起经常被提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思想,那么现代的物流管理思想更关注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物品流转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主要环节。未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企业的物流能力是一种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能力。
在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市场前景犹为广阔,目前已经有80%的企业准备升级自己的物流管理软件,有62%的企业准备重新选择物流管理软件。广阔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前景,来源于我国特有的国情。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的物流部门,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部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进销存核算、仓储、运输或搬运上,很少有企业的物流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的功能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无论是物流管理的硬件还是软件,与信息化时代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计算机世界》所属CCW Research在物流软件评测报告中援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指出:"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也居高不少,据统计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率达到30%以上,而这个比值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在17%以下。与ERP相比,实施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比较项目ERP物流
投资回报率低高
实施周期长短
总体拥有成本低高
实施风险性大小
适用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73-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大力推动,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生态、校园权力结构、课程、教材与教法等均呈现出新的景象,学校组织也经历了实质性的变革。我校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一“十一五”规划,这些变化对学校教工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给他们带来了不可小视的压力。有关研究表明,教工的压力会影响到教工的情绪,而教工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教工的教学效能。因此,协助教工缓解压力,使之转化为教工进步成长的动力,从而提升教工的教学效能,就成为研究者和改革实践者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80”后教工压力来源
作为80后学校职工,目前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工作和生活三方面。“80后”教工看似工作上千劲十足,工作外的闲暇时光也过得充实而丰富多彩,实际上,他们与其他人一样,也面临和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总的来说,“80后”教工面临的主要压力一是生活上的经济压力,二是工作压力。
(一)经济压力。“80后”教工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结婚、买房、生小孩、赡养父母等每一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他们的父辈承担了很多改革所带来的成本,他们通常已无多大经济能力来继续支持他们的子女,因此,这些人生大事就必由子女来独立完成或者是承担大部分经济责任。对这些在职场还显稚嫩的“80后”教工们来说,这些无疑是他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对他们而言,负债已经属于正常现象。也许负债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某些时候还能激发人的动力,但俗话说得好,“无债一身轻”嘛。可见,既要生活的潇洒,有要承受不太轻的经济压力,对“80后”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工作压力。“80后”教工大多是初入职场,还处于职业生涯初级阶段,对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还没有清醒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因此,对未来他们有一定的担忧。同时,工作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也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掌握并运用到工作中来,否则就极有可能被淘汰。那么,如何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三者的关系呢?此外,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80后”教工对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并且干劲十足,但是资历毕竟尚浅,如何适应职场的规则及变化,如何处理好职场及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干出一番事业,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等都是“80后”教工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组织应该如何管理教工压力
(一)实施教工帮助计划。教工帮助计划是为教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主要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教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教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改善组织气氛,提高教工的工作绩效,提升组织的公众形象。发达国家多年实践证明,教工帮助计划是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缓解教工压力的有效方案。它能够帮助教工减轻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工自信心,有效处理同事、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实施激励性、竞争性的薪酬体系
初踏入职场的“80后”教工或多或少地都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压力,金钱在他们眼中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是很多人择业或者跳槽的首选因素,一方面他们有着用金钱来证明自己能力与社会地位的强烈心理愿景,另一方面他们需要金钱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及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一个有竞争力的、与绩效挂钩的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对于他们无疑具有很强的激励与鞭策作用。
(三)帮助教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80后”教工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对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大多还处于摸索与茫然阶段。另外,他们又迫切地希望在组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断提升自己。在茫然与希望之间,如果企业承担起辅导和支持教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责任,将教丁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既能缓解教工过重的压力,又能提高组织绩效,从而提高教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形成一种双赢局面。
(四)完善再学习与培训体系。“80后”教工未来的职业生涯还很长,而面临的环境却日益复杂,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势必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建立和完善再学习和培训体系对于“80后”教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吸引力。既能为教工个人提高自己的素质与技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又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和储备一定的人力资本。
2013年春节刚过,上海冬季学生校服质量事件被媒体曝光,校服工作累积的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了出来。
社会认识偏于消极 没有认识到校服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特别是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鲜有配套的政策与宣传给予指导,家长及社会对学生校服价值认识比较模糊,态度淡漠。
管理理念方式滞后 不少地区没有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监管理念、机制和方式滞后。
款式陈旧缺乏美感 浙江人大代表在提案中指出:“几乎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经济发达的浙江也是如此:二三十年来几乎都是一个款式――运动衫,颜色大体都是灰白、蓝白、黄白相间的,不分男女一个款式一个样的颜色,款式没有童趣与青春感。”
产品质量问题频出 2013年10月,上海质监部门公布了当年第二批上海市校服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在抽检的30批次产品中有七批次不合格。2013年2月上海“问题校服”首次曝出时,知名作家六六表示质量问题不解决拒绝让自己的孩子穿校服上学。目前校服市场中全国或区域知名企业难见踪影,采购低价中标,售后服务脱节,举报、投诉时有发生。
2 困局成因分析
学生需求重质 随着“有书读”进入到“读好书”阶段,学生对校服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偏重于个性和品质需求。
维权意识增强 校服工作是民生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老百姓很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和社会知名人士常有提案和建议。公民维权意识持续增强,媒体及社会各界日益关注。
法务环境趋严 要求企业资质核准、采购等程序合法,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监管必须依法、规范、有效。
如教育部门设立的学生校服生产企业登记备案制度,虽然成效比较明显,但缺乏合法依据,省外企业质疑是否存在地方保护倾向。
市场竞争愈烈 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竞争日趋激烈。采购方式多元,从原先学校为单位统一购买逐步形成县市为单位统一招标采购,或学生(家长委员会)购买共存的新阶段。
监管机制欠稳 校服管理涉及多个行业,因管理机构不明确,或管理主体变动,或职能部门工作理念、思路调整,易产生协作配合脱节、错位等诸多问题。
3 解困之路何在
困局催生创新变革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指出,一个管理体系面临创新与变革必须具备若干要素: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欲望;新的法律法规的执行;不断变化的技术,检测手段;经济环境的变化。
目前,校服管理出现的困局客观上也为校服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孕育了强劲动力与难得机遇。
校服管理如何改革
1)准确理解,正面引导。所谓校服,就是学生在校,或集体活动穿着的类似制服,区域学生统一款式,统一规范和质量,体现学生特性和学校文化的服装。校服是进行德育、美育的日常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服装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在重大场合都会穿西装、中山装等正装,抑或一举一动,都会自然而然使人讲究礼节。学生统一着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学校统一管理,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克服学生盲目攀比心理,减轻学生家长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校服工作应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学校和家长对校服的全面认识,使校服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主流媒体将各地好的政策、有效做法、特色校服展示共享,形成有利于校服健康发展的氛围。
2)明确职责,协同共管。
①梳理工作内容,明确管理主体。校服管理和服务是一项系统、专业的工作,由设计、生产、采购、质监、质检、售后保障等环节构成。以浙江省为例,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及协助职责分别是:教育部门负责学生校服和床上用品采购、使用领域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协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和执法行动;质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学生校服和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学生校服和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②建立联动机制,协同有效监管。校服工作各个环节管理主体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内容既有独立,又有交叉,互有联系,需要通过多部门协同和系统改革来解决。
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建立有效联络方式,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的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和部署,共同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加强协同监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改进创新工作方法。
质监部门重点对中标企业的面料、成衣、出厂、学生使用前等环节进行全程检测(抽检)。教育部门督促采购单位建立与落实校服和床上用品各环节的送检制度,质量监管的重点应是前两个环节。
一旦发现采购的校服和床上用品有质量问题,采购单位应与生产企业进行交涉,依照采购合同约定,要求生产企业办理退赔等事宜。
学生校服和床上用品供应商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产品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由质监部门、工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取消行业准入资格;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学生校服或床上用品采购过程中,存在违反采购程序、收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当地教育部门、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4 教育主管部门工作创新侧重点
激发活力,提升品质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升校服款式和品质是创新校服工作的首要内容。
1)激发社会各界的创造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校服专业理论研究,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不断提高设计水平。优秀校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展现当代学生风貌、鲜明时代气息,健康、低碳、环保、绿色;选料得当,经济实用,色彩搭配和谐、体现秩序美,适应学习环境,学生普遍认可。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服设计、优质产品评比活动,获得优胜的企业在采购招标中适当加分,引导校服健康有序发展。
3)重视校服专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目前国内鲜有专门对应于校服特点内涵和服务要求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推进校服标准化工作中首先应加强制定校服标准计划,研究校服标准范围、内容与要求,制定系列标准,形成校服标准化体系。以区域企业联盟标准制定与实施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加强生产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标准化专业人员的培养。
改进采购,深化服务
1)改进采购方式。设立款式、美观、时尚等采购评分内容,规定有服装设计专业背景专家和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评标,公立学校应研究、借鉴民办学校采购优质校服的有效做法。
2)规范采购程序。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及民办中小学的校服应由县(市、区)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按标准统一组织招投标采购。个别对校服有特色要求的学校可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和监督下,参照政府采购规定的办法,采用竞争性谈判等办法进行采购。研究和设计有利于吸引大企业、知名品牌进入校服领域的机制。
3)深化服务内涵。针对学生身体生长变化快、活泼好动等特点,强化企业服务承诺,设立服务热线,加强零售服务点管理,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和灵活,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借助媒体,促进交流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制度和教学体系的调整,对高校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设备维护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同时,也对高校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想法,也许对于今后高校设备的管理维护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关键词 学校;设备管控;设备养护;改革
0 引言
拥有一批业务过硬的优秀师资力量,是每所高校的共同愿望,也是树建学校口碑的关键所在。这其中,高校仪器设备的优劣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能否有力保障高校的多元式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人才,这些问题也对高校设备管控与维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事在学校一线的管理者,深知其肩负的重担,也在不断尝试和改革,创造新的设备管控与养护模式,为办学能力的提高默默地努力着。
1 设备管理从点到面的转变
早期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一种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即各个专业系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教学科研需求采购设备后自行管理,各专业系之间互不联系,缺乏沟通,这种片面的“点式”设备管理方法,就导致了管理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设备重复采购,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象频频出现。如光电子学科与红外学课可能分别采购了同一种光学设备;计算机学科和英语学科又各自建设了网络机房和语音室,其实这两者完全可以结合建设。这样的结果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相关设计建设者的精力也被重复消耗。又因为本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可能对其它专业设备了解不多,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去钻研学习设备的使用性能,造成了部分设备管理维护不当,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现今,绝大部分高校的设备管理采用了一种纵横交错的树状管理模式。纵向上,高校由专项的设备采购部门统一制定采购计划并实施,待设备到货后,先建立学校总体的设备管理档案,再交付到院系一级使用单位。系办记录设备档案后再分配到教研室,进而是实验室,最后明确到个人。横向上,设备管理部门总体统筹安排教学资源建设,对基础学科领域,将同时满足多种教学实验的设备整合到一起,建设多功能教室或实验室,使基础设备利用率达到一种理想的饱和状态。对于高端学科领域所采购的贵重精密设备,要指定专门的学科专家为责任人,要求其科学合理使用设备,定期检查设备并及时反馈设备状态,保证贵重精密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2 设备维护具有前瞻性的全面化管理
原来管理方式决定了设备维护“后知后觉”,只有当设备不能运转了,出现了问题了,真的需要全面修理时,才开始维修,平时根本不重视设备的养护,很多管理人员也缺少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就如同一个人病到走不动路了才被抬到医院治疗,平时根本对身体保健保养不重视一样。这时,往往问题大,需要维修周期长,而且资金投入也较多,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式。我们要及时转变思想,调整观念,对设备管理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建立设备定期检测养护机制,通过周期性、阶段性的维护,及时而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管理,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延长设备使用年限,也能大大节约资金,是科学而高效的管理办法。
同时,在运用前瞻性设备管理方式时,要注意处理好设备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在一种管理方式下,不能所有设备一概而论,因为每个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也是不同的,要进行个体区别养护。要从最初的原始数据中了解不同设备的使用年限,制订不同的养护维修管理计划。不能象过去一样,统一是多长时间,要建立和完善每个设备自己的档案,针对不同情况,设订好养护周期,养护方法,以及维修方式等。并定期对其进行数据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更清晰的反应出设备的真实使用情况。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才能更适应如今的管理,不会影响其正常的使用。这样既使设备真到了非“退休”不可的程度,也会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慌乱以至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在实际的设备管理中,只有真正做到“前瞻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全面。
3 设备管理维护开创精细化模式
精细化管理模式已经在高校的设备维护中发挥着作用。管理者已经从最初的对设备情况进行简单登记造册,只记录一些设备笼统概括性的属性,这种类似产品说明书总结式的记录,已悄然消失,正向着精细化登记、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转变。例如,除了记载设备批号、型号以外,更重视记载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指数、因为这些更能够为日后更好的利用设备提供依据。如今在设备登记中,从宏观的设备原理构成,到微观的重要零部件的周期年限,都做了周详的记录,这对今后设备的养护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也为设备高效使用做足了前期功课。只有前期工作做精做细,做到位了,后期的养护与维修保障工作才能更顺畅,设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4 设备管理维护的理念更先进
(1)管理理念更科学。过去教学设备都是由单一部门一手采购管理维护的。而现在,设备管理做到了“分级分责,责任到人”的制度化管理。首先,教研室提出教学设备需求,系专家结合相关学科人员论证,学校采购部门实施采购,设备管理部门下发设备到教研室,教研室再明确管理员。整体流程各司其责,互有监督,高效科学。
(2)网络化理念更普及。相比旧时的纸质文档管理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网上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了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将设备的申报、采购、审批、入库、配发、使用、维修、报废等过程,通过网络全程记录。管理者在系统中只需选中设备,便可轻松获得该设备的一揽子信息。网络化管理作为现代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一方面,凭借着其方便快捷的优点,被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并在不断的开发改进中。
5 结语
社会在发展,学校在变革,高校设备管理与维护必须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走出一路与教学发展相协调的新路,这样才能有力保障现代化教学的进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如何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把设备维护保障工作做到高效、长效,是全体管理者的共同期待。科学的、优良的方法一定是实践和改革中出现的,高效完备的方法也一定是要经历时间的检验的。在此,也希望同行业者能够全面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以开拓进取的态度,以务实求新的工作作风投入到这场变革中去,开创出高校设备管理的最佳模式,为新时代教学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梁小婉.规范教学设备管理 提高高职办学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125-126.
对于当前这个信息化程度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来说,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与分析已经无法满足时展对于数据信息的需求,如何将复杂的数据进行更为深入的整理与汇总处理,继而用于指导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当前追求工作变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来说,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过去对于财务状况的统计与整理,而是要将会计信息与数据应用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环节,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具体内涵。怎样能够在大数据时代中进行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变革,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与管理会计的概念
(一)大数据时代的概念
所谓的大数据,并不是指数据的简单汇聚与集合,而是在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提出来的一种对于信息进行更为专业处理的信息资源的概念[1]。这种对于信息的处理不是将所有信息进行简单的综合统计,而是对于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与分析,将其所能够展现出来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处理,继而进行数据信息的优化组合,整理出能够用于指导企业发展方向及发展战略的数据处理模式。从这个功能层面来说,大数据很难通过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来实现指导决策的目的,而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不断累积也为其获取企业发展信息制造了障碍,如果企业继续运用传统数据管理模式来进行信息数据的处理,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会严重落后于社会的整体水平。
(二)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在实质上也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其中一个分支,其特殊之处就是在于对于资金的进一步管理上。管理会计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企业的涉及到资金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在实现经济效益、完善资金结构的同时,也能够使其资金信息对企业的决策者产生有利的决策影响,指导决策者更好地进行企业发展的战略计划的制定[2]。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提供方向引导。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对于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处理,形成对于经营状况的独特认识,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新的思路。第二,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竞争意识。管理会计的结果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财务的角度形成对于各部门的评价标准,从而对比出各部门的资金消耗,从而控制某些恶意消耗企业资金行为的产生。第三,为企业提供更为合适的资金流动方案。管理会计能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度处理,对企业经营发展趋势产生更为详细的认识,从而制定出与企业发展更相适应的资金使用计划[3]。
二、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的变革
(一)从服务属性转变为管理属性
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中,企业的管理会计的职能有了更具时代性质的特征,其属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传统的管理会计工作当中,其更多的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方面的服务,其本质上具有服务性的属性,而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下,对于数据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资源信息所传达出来的本企业、同行业其它企业的具体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到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信息,继而对企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变革,这就是管理会计所展现出来的管理属性[3]。
(二)从工作后总结转变为全程管控
我国企业的普遍经营模式都是在某一项工作结束之后再进行工作总结,从而获得工作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发挥对于工作进行当中产生的实时数据的指导作用,这样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造成企业的经营状态与最初的计划并不相符,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经济上的损失。而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数据信息更加具有全面性和时效性,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全程的财务监督与掌控,这就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经营实际与计划的错位。
(三)从传统统计转变为信息技术管理
企业的传统统计就是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都无法得到保证[4]。这对于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下一步发展计划的制定就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引导作用,而在目前的大数据环境下,许多企业已经转变了数据处理模式,采用更具备信息技术水平的数据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作用,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有效。
(四)从财务报告审计转变为跟踪审计
在过去的企业的财务审计上,大部分企业采取的都是财务报告的形式,由部T的负责人提交相关的财务报告,会计部门依据财务报告的数据进行企业整体财务信息的审计工作,这就为某些不规范的资金流动行为制造了条件。这种报告式的财务审计方式,可能产生的就是某些想要谋取私利的部门负责人,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由,进行企业资金的不合理利用,而这种不合理行为在财务报告上是无法显示出来的。从这个方面来说,进行跟踪式的审计手段,就可以及时地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
三、完善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的措施
(一)深入探究管理会计的实质
深入探究管理会计的实质,这主要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的。管理会计的职能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起管理会计的作用,大力支持管理会计的职能发的发挥。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适当给予管理会计相对应的权力,使其能够进一步实行对于企业各部门的财务状况信息进行统计、收集、整理等各项监督管理工作。
(二)重视对于大数据的运用
企业应注重对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重视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在这个思想一时的指导下,企业应加大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投入,通过人力物力等的投入实现企业的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更新与升级,将管理会计与大数据处理相系,对企业信息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发现企业漏洞,进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5]。
(三)创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任何技术的升级与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力量,企业想要完善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就要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性人才。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应注重对其实际的操作能力的考察,选取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对其进行定期的提升性的培训,着重加强对于管理会计知识的更新与填充。企业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进行指导,也可以聘请会计专家进行实践指导,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共享系统
大数据时代只靠本企业信息资源必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尽快建立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信息的全面性、广泛性的收集与处理。企业应再次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权界限,将职权落实到个人,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本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的保护,安装防盗系统,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保障[6]。
四、结论
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专属于那个时代的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大数据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对于数据的更为充分的处理与运用,将数据信息换变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而这个过程就需要企业通过管理会计来完成。传统的管理会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而大数据时代的管理会计的工作变革则将其工作重点逐渐引向了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管理进行指导上,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产物。重视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的变革,采取积极的促进手段,是企业寻求发展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迎秋.大数据时代引发会计变革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07(09):58.
[2]刘钰辰,王学香,任顺娟.对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的思考[J].新经济,2016,06(05):109.
[3]吴松梅.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19):278-279.
[4]许亚湖,王婷.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变革[J].财会通讯,2015,10(16):13-15.
综上所述,管理咨询就是利用各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它是以高智力密集为显著特征的智力型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中国管理咨询业的现状
国内管理咨询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信息咨询阶段、点子与策划阶段和管理咨询阶段,而现今管理咨询正向知识咨询转变。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管理咨询机构有1.1万多家,专职管理咨询人员20余万人。随着国内管理咨询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跨国知名咨询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同时地缘、成本和文化了解度等优势本土咨询企业也纷纷崭露头角。现今在中国的管理咨询企业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埃森哲、德勤、安达信和波士顿等公司,它们大都在我国建立了分公司或是办事处,这些跨国公司在员工素质、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第二梯队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如汉普、北大纵横等公司,它们按照国内的市场规律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企业自身的咨询优势,并且正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梯队为国内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年的小型管理咨询公司,这些公司还没有很好的公司发展定位方向,处于企业的起步阶段。
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咨询需求成为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国际知名的管理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国内管理咨询公司与之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1.文化融合优势。文化习俗和国情对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国外大的管理咨询公司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文化背景及观念不同,对我国特殊的文化现象难以理解,其管理咨询方案的可操作性差。另外,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具有和国内企业共同成长的经历,这种经历可帮助管理咨询公司理解客户企业和它的成员,这种理解具有亲和力,也是不可替代的。
2.市场融合优势。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在中国企业中的所占比重非常大,国外管理咨询公司主要对象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无暇顾及中小企业。而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产品市场调查等业务灵活展开咨询。
3.价格优势。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通常将目光瞄准大企业及外资企业,它们的咨询费用普遍很高,动辄几百万元,高则上千万元。而国内咨询公司的客户则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可以预见在短时间内这种状况会继续存在,这也为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处于不断壮大、完善和发展之中,但由于起步晚,基础条件差,与国际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既有管理上的问题,又有实际操作的问题,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咨询的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国内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在快速的成长过程中虽然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的咨询流程、咨询技术和咨询模型,但是相对于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还有很大的差距。埃森哲每年投入高达2.5亿美元左右的资金用于研发,改善咨询服务质量,寻求管理服务创新;波士顿咨询公司发明了虽然简单却在实践中非常有效的咨询分析工具,如著名的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等,这些分析工具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声誉。
2.管理咨询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咨询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美国兰德公司各类专家占全体员工数量的80%以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在70%以上;在德国,要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资格,如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或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才能进入管理咨询组织,录用新的咨询人员还要经过专家小组集体评定。而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由于发展时间短,缺乏内涵和积累,从业人员水平不高,其中一些从业人员是从其他行业转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只是具有某一模块的经验;由于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进驻,并且给出优厚的待遇,使得懂得中国文化并且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咨询人才严重流失;国内管理咨询公司没有完善合理的培训机制,不能给予员工一个提升业务技能的平台。
3.管理咨询的观念有待改变。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在进行管理咨询时,首先是组成项目小组,通过项目小组跟客户进行洽谈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及所想达到的效果,而项目小组和客户之间都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这种观念在咨询过程中是一种博弈的心态,而不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客户的立场来解决所遇见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咨询顾问跟客户缺乏沟通的问题,咨询顾问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处理客户的问题,而不注重从实践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这种管理咨询观念的滞后以及在费用、工作量、最终结果的不配合上而导致管理咨询项目不能按照预期进行,甚至失败。
4.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缺乏明确的定位。国内很多管理咨询公司是从非咨询类型转变而来的,对管理咨询缺乏真正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公司的发展定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一些中小管理咨询公司在承接咨询项目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盲目地贪大求全,导致公司发展定位模糊,使得企业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模块和核心竞争力。
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的变革方向及策略
1.创新管理咨询服务模式。国内中小型咨询公司可以根据公司擅长的业务从业务信息咨询向知识咨询转变。知识咨询服务是利用现代管理理论与先进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文献资料中的知识,向用户提供面向用户问题领域的片断知识或主题知识及可资决策的智慧型答案,以辅助用户决策与创新。知识咨询与以往的管理咨询不同的地方在于帮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提供管理方面或者问题解决方面的创新方法,使企业具有更高效解决问题能力。伴随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国内管理咨询公司要利用先进技术对管理咨询模式进行创新,例如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客户的典型信息,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信息数据库,在进行同类的咨询项目时可以参考使用,大大增加了咨询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公司擅长的业务领域,创新管理咨询模式,开发新的管理咨询流程和管理咨询方法,从而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