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心理护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3 16:56: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临终心理护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临终心理护理

篇(1)

临终关怀中心理护理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不能解除来自死亡的威胁和痛苦,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对临终患者心理活动及其心理护理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大量国内外文献讨论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总结出一套方便、可行、有效的临终患者心理护理模式,为临床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临终患者;心理护理;文献综述

由于临终关怀能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在人生的末期安宁舒适,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追捧,也是我们医护人员研究的热点[1]。心理护理伴随着临终护理的全过程,是对临终患者心理上的照护。临终心理护理以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基础,以尊重患者尊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为宗旨,这既是人道主义精神又是我们捍卫生命,履行职责的义务[2]。大量临床案例表明通过对临终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或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良心理问题等[3-6]。但是目前在临终关怀中开展心理护理尚未有统一规范、标准流程。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在临终关怀中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探索出一套临床方便、可行、有效的临终患者心理护理方法,解除临终患者的痛苦。

1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临终意味着将要面临死亡,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患者在临终前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特征,如性情大变、脾气暴躁、害怕孤独、依赖性增强等[7]。不同年龄、性别、宗教、职业的人其应对死亡压力的心理特点也有所不同。美国精神科医师ElizabethKubler-ross的经典生死教育理论把临终病人面对悲伤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1否认期

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不治之症时最初的反应是极度的惊讶和不敢相信。患者不相信自己身体状况已病入膏肓,常常会怀疑诊断是否正确,不断地进行复查、转院等。多数病人的这种心理反应时间较短暂,也有个别患者会持续否认直至死亡。黄红艳等[8]对3例艾滋病患者跟踪调查发现艾滋病患者在否认期会出现对病史、病情、死亡的极力否认,对住隔离病房和医护人员实施严密隔离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在此期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想法,并理解这是大多数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时的应激反应,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时间去接受这个事实。对否认期患者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患者支持、理解和同情。不要主动与患者讨论病情,对患者来讲抱有一丝希望对治疗疾病是有益的。

1.2愤怒期

在短暂的否认后,病人很难接受病情恶化的现实,往往表现为愤怒、怨恨、生气、痛苦、易激惹等,有时会产生“为什么是我,你们都活的好好的”情绪。会把怨气迁怒于医护人员和家属,以把怒气发泄于他人来表示对疾病的不满。在此期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发怒的原因是源于害怕和无助,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让患者充分发泄不良情绪,宣泄情感,对患者采取宽容、谅解、同情的态度。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做好家属工作,理解患者并尽力满足患者一切合理要求。

1.3协议期

经过否认期和愤怒期患者的情绪转为平稳,不得已接受已存在的事实。患者心存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期待医学上有重大发现,希望自己能创造奇迹,期望通过自己好的表现来换取生命的延长甚至治愈疾病。这个时期对患者是有益的。在此期医护人员可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减轻心理压力,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4抑郁期

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恶化,患者逐渐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生命,现代医学和先进技术已无能为力,往往这时陷入深深的悲伤和绝望。此时患者会表现为痛哭,有时沉默,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渴望家人的陪伴。在此期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痛苦的原因,针对问题进行疏导。

1.5接受期

这是患者最后的心理反应,对自己的病情不再抱有侥幸心理。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尽力,死亡也即将来临,心理上已有准备,既不害怕也不恐慌,表现出平静与接纳。在此期医护人员要提供给患者安静、独立的环境,继续陪伴患者,不断地给予支持。尽量满足患者未完成的心愿,尊重患者的信仰或需求,如祈祷、念经等。适时给予患者非语言安慰,如轻抚患者的手,温和的目光接触等[9-12]。ElizabethKubler-ross认为临终时患者各期心理反应不尽相同,出现的时间和顺序也大有不同。我国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期和ElizabethKubler-ross的划分不完全相同,有73.2%的患者在否认期之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回避期,这可能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等有关[13]。在对各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应结合各期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2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认识了临终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后,中外学者对采取何种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了质性研究,下面综述几种常见有效的方法。

2.1尊严疗法

尊严疗法是针对临终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的一种新型疗法。通过降低临终患者的心理悲伤情绪,提高尊严水平,增强生存意愿,提高人生价值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4-17]。自2005年加拿大学者Chochinov提出尊严疗法,中外学者进行了研究和运用并取到了良好效果,验证了尊严疗法对临终患者的意义[18-21]。戴宏平[22]对接受姑息性治疗的28例肝癌患者进行个性化尊严疗法,1个月后发现尊严疗法较好地改善了患者由自尊引起的压力水平,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等。具体实施方法为由进行过尊严疗法培训的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师或精神学家对患者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包括[15,23]:(1)回忆一下您一生中最美好或最难忘的经历?(2)您有哪些事情想告诉家人或者想让家人记住什么吗?分别是什么?(3)在生活中您认为您承担过的哪些角色(如家庭、工作或社会角色)最重要?为什么?在这些角色中,您取得了哪些成就?(4)您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最令您自豪的事是什么?(5)您有哪些特殊的事想要告诉您爱的人?(6)您对您爱的人有什么期望吗?(7)您想传授给家人朋友哪些人生经验或忠告?(8)您对家人还有什么需要嘱咐的吗?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可因人而异对提纲内容进行调整。访谈时间不需要严格控制,要给患者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虽然尊严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阻力,可能与中国人忌讳“死”及调查者的资质、能力有关[24]。同时,国外学者对尊严疗法的研究较多,国内研究较少,深入探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构建尊严疗法模式,进而建立尊严疗法从业人员准入标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25]。

2.2支持疗法

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一般性心理疗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其特点是医护人员利用建议、忠告、鼓励等方式来维护患者的自尊,并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从而防止其罹患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帮助其逐渐摆脱困境,减少或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恢复心身健康。支持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治疗者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支持疗法的干预方法主要有倾听和疏泄情绪、说明与解释、赞扬、给予保证、鼓励、合理化和重构、建议和教育、预期性指导、扩展患者意识以及应对压力和挫折等[9]。韩业坤等[26]在癌症患者临终阶段运用支持疗法使患者大大缓解了恐惧情绪,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段晓霞[27]等对围手术期全麻患者运用支持疗法后发现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王秀云[28]对糖尿病(心身疾病)患者进行支持疗法后发现其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增加患者信心。国外学者对支持疗法进行了拓展,有学者认为Meaning-CenteredGroupPsycho-therapyforCancerSurvivors(MCGP-CS)是一项以意义为中心的集体心理支持疗法,对癌症幸存者进行个性化的集体参与的心理支持疗法,引导患者发现人生意义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癌症幸存者适应和调整癌症后的生活,预防和减少心理困扰[29]。由此可看出,支持疗法能够改善患者抑郁、恐惧心理,实施方法简单,可以推广至临终患者。

2.3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法起源于19世纪,是一种怀旧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回顾、评价及自我重整一生的经历,使人生历程中一些未解决的矛盾得以剖析、重整,从而挖掘出新的生命意义[30]。国内外许多学者[31-36]已经证实人生回顾法可以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和存在意义,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认为对以往生活的回忆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提醒自己去感受他们曾经控制自己生活的故事。控制的感觉会导致自尊的增加和抑郁的减少。国外学者多将人生回顾法应用于老年人和临终患者,我国对人生回顾疗法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多用于癌症患者。如肖惠敏等[33]将其运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金丽花等[35]将其运用于康复期癌症患者,王迎春等[36]将其运用于宫颈癌患者等。在进行人生回顾时要注意观察谈及患者挫折、痛苦事件时患者的反应,若引起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应转移话题另换时间再谈;引导患者进行整个人生的回忆、评价,耐心倾听等。

3临终患者的希望之光

3.1临终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渴求

受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重生轻死。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自1967年桑德斯博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临终关怀机构以来,人们从只重视“优生”逐渐开始关注“优死”问题。在人生的最后旅程,运用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使患者获得幸福感、安全感是患者和家属所盼望的,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龚震晔[37]对532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发现:82.5%的人认为心理干预对临终病人作用重大。刘小红等[38]对16名恶性肿瘤临终患者死亡认知的质性研究发现93.75%的患者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减少不必要的抢救和治疗,避免过多有创性的操作与治疗,希望安宁舒适的离开人世。

3.2我国对临终患者心理护理的初步探索

国外临终关怀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对临终患者有多种心理护理方法,如支持疗法、人际关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意义疗法、悲伤疗法等[39]。回顾我国的姑息疗法,起步晚,发展慢,对这些心理疗法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在临床上的实践经验。目前国内心理护理主要通过减轻患者疼痛、加强基础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增强其信心,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等[40]。也有学者尝试将中医心理疗法[41]运用于临终患者,如五音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中医心理疗法注重整体观念,因人而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对临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在国外开展的较好,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服务临终患者,解除临终患者的痛苦是我们的责任。

3.3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

临终护理的重点由治疗转为心理、精神的护理,这要求护理人员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栾玉红[42]分析临终护理高投诉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临终护理观念淡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等。因此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是极有必要的,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而能为临终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4小结

本文综述了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三种心理疗法,只有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三种心理疗法方法简单、受益面大、适用范围广泛,但这三种疗法毕竟是舶来品,西方国家与我国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我们应根据我国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特点对其内容进行修订。尊严疗法、支持疗法和人生回顾法在我国已开展,只是缺乏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9-310.

[2]李黎.中老年晚期肝癌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1831.

[3]张蕊.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213-214.

[4]李衡梅.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3):320-322.

[5]江卫平.肝癌患者临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26-727.

[6]王春华,常小娟.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2):1493-1496.

[7]化前珍.老年护理学(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0.

[8]黄红艳,杨云芬.艾滋病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1):31-32.

[9]杜玉凤.医学心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2-63.

[10]王玲,邹淑平,张彦.临终护理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11-212.

[11]曹春玲.老年患者临终阶段心理护理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304-306.

[12]姜英子,金英花.临终患者的心理支持及护理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483.

[13]李肖君,朱致宪.老年病人临终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C].全国第七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4:51-55.

[22]戴宏平.尊严疗法对肝癌患者自尊相关压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23):66-67.

[24]强万敏,郑瑞双.尊严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临终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49-952.

[25]明星,徐燕.临终患者尊严内涵及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19):101-103.

[26]韩业坤,曲秀芬,吴建红,等.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心理支持方法探讨[J].护理杂志,2001,18(5):18-19.

[27]段晓霞,伍佳丽,雷宇,等.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全麻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8):94-95.

[28]王秀云.心理支持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241-242.

[32]肖惠敏,邝惠容,彭美慈,等.人生回顾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88-490.

[33]肖惠敏,邝惠容,彭美慈,等.晚期癌症患者人生回顾干预措施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31-633.

[34]于玲,蒲丽丽,林乐辉,等.人生回顾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护理学报,2014,21(8):70-71.

[35]金丽花.人生回顾疗法对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22(2):75-76.

[36]王迎春,徐耀荣.人生回顾访谈法对宫颈癌患者自尊状况和希望水平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5,23(5):73-75.

[37]刘小红,吴梅利洋,谢志洁,等.16名恶性肿瘤临终患者死亡认知的质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6(8B):43-46.

[40]赵红艳.临终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现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2):50-53.

篇(2)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94-01

【关键词】临终病人 心理护理

临终护理是指对因病而生命垂危或因年老处于临终阶段人群卫生保健,心理护理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只有全面掌握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特点,加强对临终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怀,才能更好地提高慢性临终期病人的生命质量。

1 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心理护理

1.1 多数病人有悲观情绪,精神萎靡不振,沮丧、少言寡语,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恐惧、脆弱。临终病人有恐惧心理,心理上想尽一切办法否认事实,对疾病的治疗极为不利,此时的护理人员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病人沟通,多用一些技巧语言从他最关心的问题谈起,交谈中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面向病人,理解病人,尊重病人,使用恰当神态,完美的语言,告诉病人病情很重,根据需要护士可以随时陪伴在病人身边,让病人体会到被照顾、体贴、关心的感觉,取得病人的信任。

1.2 绝望心理 多与病人沟通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痛苦以及许多生活中的不便,经济负担、病痛折磨等掌握绝望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真诚的关怀和抚慰,做好正确疏导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给予讲述治愈或生命得到延长的具体事例,动员亲属、朋友多陪伴病人,做到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护士要热情对待病人,应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开导病人,做好心理指导,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分析产生情绪低落的原因,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对严重抑郁,情绪不稳定不能控制的病人,防止自杀的发生,强化护理措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对病人的各项护理。

1.3 情绪不稳、愤怒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预感到病情严重,常表现惊恐不安、易怒、脾气暴躁,态度及其恶劣,语言生硬,往往把这种愤怒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让护士难以接受,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行动上表现摔东西、拒食、发脾气,摆脱这种恐惧导致愤怒情绪随时随地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耐心地指导,鼓励病人把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患者在不理解你的情况下,你可以设法找话题,让他开口,如你为什么心情不好,那不舒服啊?需要我帮助吗?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等,这样可以拉开话题,顺势利导,就不能把病人这种愤恨情绪看成是对某个护士而来的,应多多理解同情病人,让他们把悲愤的心情表达出来,帮助病人度过这个不可避免的经历,使临终前的患者通过临终的护理,使病人感到临终前护士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料,将是对他们一种极大的安慰,从而使病人减少恐惧、愤怒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1.4 压抑、悲观失望、抑郁的心理 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情绪低落、拒绝治疗、精神抑郁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全身衰竭状态、沉默寡言、表情淡漠、呆板、病人充分了解到自己接近死亡,心情明显抑郁、深沉的悲哀、内心及其痛苦,有消极的悲观心理,有时暗自流泪、尤其看到同种疾病的患者死的时候变加重了他们的思想负担,此时护士应以真诚的关怀和抚慰,用关心的态度同情的目光抚摸病人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影响病人,使病人视护士为亲人,尽量让病人把这些恐惧和忧虑心理表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以此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1.5 接受阶段 随着疾病的不断变化,病情越来越重,病人自我感知不好,知道自己病情危重,即将

面临死亡,往往心情极度平静,承认面临死亡的现实,表现昏睡、孤独、疲倦、懒言,此时护士不应与病人强行交谈,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清清抚摸病人,陪伴在病人身边,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是护理,为临终病人提供心理上的关怀,让病人恬静地死去。

2 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应,清洁整齐,尽量美化病房,如摆放鲜花、病人平时喜爱的物品装饰,避免产生死亡之屋的气氛,以调整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平衡。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突发性并发症,病人常有意识及进食障碍,排便障碍,以及排泄异常为临床综合表现,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任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大出血、窒息、昏迷等,护士熟悉各种可以发现的急性症状及早期征象,及早发现,及时抢救。

做好病人的营养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虚脱,感染等并发症,延长寿命,鼓励多进食,少食多餐,进餐前控制疼痛,恶心等不适,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篇(3)

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悲观、绝望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病魔抗争,促使癌症晚期患者情绪逐渐稳定,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往往超过药物疗法,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1]。因此正确评估癌症患者的情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心理护理,是对患者和其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祥、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最终做到护理方面人文的"终极关怀"。

1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1.1与癌症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护理人员要帮患者建立生存的希望,才能提高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度。护患关系的改善,让患者对治疗能缓解一定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积极的情绪对患者有强烈的感染力,患者也能信任医护人员并积极配合治疗。用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理解患者的痛苦,耐心的倾听其陈述,与患者交谈时态度诚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的各种情绪,以和蔼的态度、友善的服务、细致入微的护理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语言技巧在护理中的作用 语言不仅是医患情感交流的工具,也是精湛医术和人道主义的体现。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温暖而体贴的话语对待患者,用巧妙的言论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患者树立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敏感多疑,较易接受暗示,巧妙和良好的语言暗示能使其稳定情绪,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从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给予良好的影响。如用"您今天的气色看上去好多了"之类的鼓励语言给予暗示,使患者觉得治疗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从而树立了治疗的信心,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

1.3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加重癌症本身带给患者的心理负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疼痛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可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严重者可产生焦虑、恐惧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给家庭增添精神压力,增加经济负担[3]。由此可见,加强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对待晚期癌症的疼痛患者,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要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使他们抱有希望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意义的治疗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通过护患关系的改善,增强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正确面对治疗,这也是减缓痛苦的重要条件[4]。在向患者解释时,注意一次不可太多,应分次逐渐使患者真正理解所谈的问题,这可使患者了解病情、治疗和预后,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还可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分散痛苦,例如我们通过讨论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减缓患者的烦躁和忧虑。

1.4重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环境对患者心理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明亮、洁净、温馨的病房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病房内应清洁整齐,空气流通无异味,摆放花束、工艺品等以带来生机,夜间灯光宜柔和,使患者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来树立信心,对抗病魔。

2 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

2.1对患者临终心理护理 癌症晚期的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倍受煎熬,临终患者的心理极其复杂,常表现为否认、愤怒、交流、抑郁、接受5个阶段。各阶段并不一定完全衔接,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因此应针对患者的性格改变和情绪变化,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恰如其分的解释,使他们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减轻焦虑和悲观情绪。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前,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的亲人、朋友探访、交流,帮助患者表达真实感受。同时可逐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鼓励家属多陪伴、照顾患者。使患者在临终前得到最需要的家人陪伴及心灵的终极关怀。

2.2对家属的心理安慰 临终患者给整个家庭笼罩着阴云,精神支柱的倒塌,平静生活的失调,使家属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身体虚弱者还可引发其他疾病。 因此,对临终患者心理关怀的同时,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也不容忽视。要不断开导患者的家属亲朋,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从容面对死亡,安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

3 小结

根据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逐步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的情绪,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对家属的心理安慰,帮助他们面对现实,使家属能尽快调整心情,使家属懂得临终在患者面前的过分哀伤只会徒添遗憾,临终患者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家人的陪伴是送给临终患者最珍贵的礼物。在充满人道主义的祥和气氛中,让患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殷磊.心理护理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79-180.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晚期胃癌患者88 例做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分布为54 -71岁,平均年龄60.2±1.34岁。

1.2 方法

对目标患者入院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叮嘱患者家属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树立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延长患者的生存期[4]。

2.1.1 亲情感化。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利用亲情驱赶患者心上的阴霾,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用信心支撑患者,已达到缓解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5]。

2.1.2 保持良好心态及情绪。

心态的好坏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对疾病和病情发展有清楚的认识,保持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除却负担和顾虑,以开朗心情面对生活。

2.2 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控制疼痛的方法一是药物控制,一是非药物控制[9]。患者要按时给药服药。

2.3 营养支持

胃癌是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应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少食多餐,不增加胃负担,忌食冷、硬及过热的食物,以免损伤胃黏膜。此外,肿瘤患者还应多食新鲜蔬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增加营养[13]。

2.4 临终关怀

在患者临终阶段,医护人员除了要减轻患者的疼痛外,最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心灵的关怀,使患者安详、舒适的度过最后的人生阶段[14]。

3 结果

3.1 患者入院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入院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有较大的差异,经过护理干预,88 例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有较好的缓解。

3.2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数据显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4 讨论

晚期胃癌患者恐惧绝望,极易产生轻生的心理[15]。本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入院前,心理状况较差,悲观、焦虑、绝望,经过护理干预后,这种不良情绪得以转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入院时,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数量较多,出院时,重度焦虑和抑郁的患者的情绪得到了缓解。数据说明,把患者的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健康情绪,配合治疗,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限提供良好基础。

晚期胃癌患者应受疾病折磨时间长,生存质量较差[16-17],入院时,患者食欲差,没有精神且不与医护人员交流,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的患者占很大的比例,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患者慢慢对疾病有所了解,积极的配合治疗。

科学的临终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患者的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8]。

参考文献:

[1] 安雅兰.22例老年死亡病例的临终护理回顾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3(6):769-770.

[2] 吉新华,焦娇,张红莉.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63-164.

[3] 朱莉.晚期胃癌患者的心理及临终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109-112.

[4] 胡文芳.心理行为干预对晚期癌症病人情绪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0,27(10):33-34.

[5] 林爱雪,林爱娥.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6):514-515.

[6] 雷璐.恶性肿瘤患者14例临终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333-333.

[7] 山惠萍.120例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4):3158-3159.

[8] 郑连雪,王清馨.晚期胃癌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7):599-600.

[9] 崔赛辉,龚美元.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6):859-860.

[10] 李蕾帆.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5):385-386.

[11] 赵兰凤.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6):311-311.

[12] 关桂荣.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及心理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32):233-234. Guan Gui-rong.

[13] 杨汝娟,香.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19-2620.

[14] 李佩娜.护理美学在临终护理活动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01-102.

[15] 安爱芝.临终关怀与护理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 104-104.

篇(5)

1. 对象

临终癌症患者,经医师确定其生命接近尾声,大致不超过六个月;病人和家属放弃治疗,只做止痛等支持疗法?

2. 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临终癌症患者心里评估分析及目前心理反应所处阶段:抑郁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心理,愧疚心理?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

2.1.1 抑郁心理:据资料统计,70%-80%的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这与患者经受疾病的长期折磨及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有关,且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等,加剧了患者的抑郁心理?

2.1.2 护理措施:此阶段鼓励病人倾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扑捉信息,给予相应的支持,增加病人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营造温馨氛围,在病房及走廊摆放鲜花,病房装饰以暖色调为主,保持整洁?安静?温馨,提供亲人陪伴场所,允许亲人陪护在床旁及带进病人喜欢的特殊食品及生活用品?

2.2.1 孤独心理:癌症患者病程迁延长,家属因为生活工作等有时不能陪伴在病人身边;由于癌症病人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有家人陪伴照顾等,使病人增加了孤独感?

2.2.2 护理措施:提供娱乐场所,随时调节病人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我们启用社会力量陪病人下棋?打牌?聊天等,为每一位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开生日联谊会,我们请临终关怀志愿者为病人服务,使其感受到社会没有遗忘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人间最可贵的真情和关爱?

2.3.1 恐惧心理:患者得知自己治疗无望,即将面对死亡,害怕离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产生焦虑与恐惧心理?

2.3.2 护理措施:在此阶段我们除了给予病人感情上的支持(安慰?倾听?表示同情)外,还应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通过与病人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使病人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

2.4.1 愧疚心理:患者对因自己生病给家人和子女带来的沉重负担,常常自咎自责,导致心理上的失衡,造成苦闷?烦恼?沮丧?忧愁等消极情绪?

篇(6)

    1.1表情亲切温柔自然的表情能起到使患者无戒备心理容易接近的安全感。

    1.2眼神安详眼睛可传神护理人员镇定自若或忧郁惊恐都是以眼神为导体给予患者不同刺激,眼神惊恐会使患者慌乱,眼神凝注会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眼神镇定会使患者放松对死亡的关注,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1.3语言恳切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临终患者的护理中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年龄、职业等层次的患者要使用不同语言,语言恳切真挚,语速稳健和缓并配合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如抚摸等,使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刻处于被关怀体贴慰藉之中,濒死者进入死亡阶段后视力模糊、语言困难但听觉保留时间长,护理人员在床边既不能窃窃私语以免增加患者猜疑焦虑也不能毫无顾忌,讨论病情防止患者受到意外刺激。

    1.4动作轻柔对l临终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动作要也别轻巧敏捷、稳当、柔和、有序操作准确尽量降低人工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噪声,增加舒适度。

    2、临终患者不同心理阶段的护理

    2.1否认期的护理否认是抵御严重精神创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其中护士应与患者坦诚沟通既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也不要对患者撒谎,要了解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理解患者心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维持他们的适度希望,缓解其心灵创痛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2.2愤怒期的护理护士应把愤怒看作是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而千万不能把患者的攻击看作是针对某个人的并予以还击,对患者不礼貌的行为应忍让克制同时也应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共同给予患者关爱、宽容和理解使他们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他们的感情,并在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他们的情绪,尤其被事业家庭、子女等困扰的中年患者,发怒时要充分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护理上尽量做到仔细、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可亲得到患者的谅解。

篇(7)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29-02

癌症晚期病人深受疾病的折磨,身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如何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中,安详、顺利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将8例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例均为本院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并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放射和化疗。男3例,女5例;年龄41~75岁,其中:肝癌3例,胃癌1例,肺癌3例,乳腺癌1例。

2护理

2.1基础护理

由于晚期癌症病人免疫力低下,加之应用化疗药物,身体极度衰弱而无法起床活动,发生口腔并发症及压疮的概率相当高。故应每天为病人做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次/d,用香油或橄榄油涂在病人的口唇上防止干裂。为防止压疮发生,应每2小时帮助病人变换一次。用毛巾、枕头、气垫将病人的足跟、踝关节、髋关节等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好,并定时为病人擦洗,按摩受压部位,保持衣、被、褥整洁。若有皱褶、脏、湿应及时整理更换,以减少压疮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2心理护理

由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以及对生命的留恋和对亲人的依恋,病人心理异常复杂。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把病人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分为悲观期、绝望期、抑郁期、平静期和临终阶段。

2.2.1悲观期恐惧和悲观是所有癌症病人共有的心理表现,此期病人求生欲望最大,对医护人员依赖感强。护理人员应注意倾听其诉说,并使用合适的语言、神情与其交流,使其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从而消除恐惧感,积极配合治疗;对病人敏感的话题,应采取巧妙的回避方法,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2.2.2绝望期此期病人会产生绝望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心情抑郁,沉默寡言,个别病人可有自杀倾向。应以真诚的态度耐心疏导,诱导其把恐惧、忧虑表达出来,以达到心理上的解脱和精神上的平衡。对性格开朗的病人可巧妙地告知病情,因为隐瞒和欺骗的方法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讨论,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有所了解,帮助病人和家属共同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从而对病情治疗有很大帮助。

2.2.3抑郁期此期病人急于交待后事,然后沉默不语,但希望亲人能够日夜守候在身边。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应鼓励和关心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尽量让家属陪伴,并安排亲朋好友相聚,增加其希望感,使病人有一种安全感,达到心理上的稳定。

2.2.4平静期一旦绝望期进入平静期,病人变得相对安静,恐惧亦不突出。表现为表情淡漠,非语言性动作增多,但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行为,经常陪伴病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对病人提出的合理需要应给予满足,并以和谐的语言及诚恳的态度表示同情和理解。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和事情,让家属多陪伴病人和参与护理,从而换取病人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

2.2.5临终阶段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解决病人的疼痛、厌食、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形态紊乱等问题。帮助其整理好个人卫生,尊重个人习惯和信仰。

2.3疼痛护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病人常见的一种症状,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也容易扰乱病人的情绪。特别是疼痛逐渐加重时,病人常常会失去生存的勇气和信念,不断加重对疼痛和死亡的恐惧。这样一来不但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也容易加剧病人病情的恶化。因此减轻疼痛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最好办法。根据病人的症状确定给药方式,给药时间。以时间为基础仔细地平衡药物的剂量,计算好时间,在疼痛出现之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无疼痛和清醒之间的平衡。尽管病情的恶化是无法控制的,但是可以使病人在没有痛苦,非常舒适、安静的状态下离开人间。

2.4饮食护理

由于晚期癌症病人长期消耗,大都存在营养不良,再加上化疗药物的应用,往往食欲不佳,故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的事物,最好符合病人的口味,同时保持食物色、香、味俱全,以增强病人的食欲。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同时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鼓励病人多进食,以少食多餐为佳,或行高营养鼻饲,必要时采取静脉高营养输入,以补充营养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5亲情护理

癌症给病人和家属都带来了强烈的震动,极大的痛苦,沉重的经济负担,病人在心理上存在恐惧不安和悲观失望情绪,一般都渴望与亲人团聚在一起。因此,家人应经常陪在病人身边,从而使病人感受到亲人对他的爱和关心,产生被重视、被认可的亲切感、满足感,保持心情愉快,减轻病人临终前的心理压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3体会

晚期癌症临终病人,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心的照料和亲友们的依恋。护理必然要从单一护理转变到现在实施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提高其生存质量。护理人员给予病人的是一种爱,一种减少心理和身体痛苦的帮助;提供的是一种热情、关怀、舒适的环境以及让病人感到舒适、愉快的措施。能够将痛苦、焦虑、恐惧降到最低程度。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保持尊严,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参考文献]

[1]邬婵菊.浅淡癌症疼痛护理[N].现代护理报,2007-03-17.

[2]杨曾.癌症病人临终护理[N].现代护理报,2007-04-21.

篇(8)

1 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恐惧心理 临终患者心理上首先会有一种可怕的恐惧感和悲伤感。当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顿觉难以逃避而感到震惊及害怕,坐卧不安,心神不定及感情脆弱。

1.2 愤怒心理 此期患者极易谴责,挑剔及抱怨,如拒食,发脾气,摔东西或拒绝输液。

1.3 抑郁心理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意识到自己将会永远失去热爱的生活,家庭,工作,地位及宝贵的生命时,有巨大的失落感,出现全身衰竭,表情淡漠,心情忧郁,或暗自流泪,或沉默无语,尤其当知道同种疾病的患者死去时,更加剧了思想压力。

1.4 接受心理 有些患者深知病情加重将面临死亡,却显得很平静安详,不心灰意冷,更不会抱怨命运。但会向他人表达曾经历过的生活感受,准备接受死亡。

2 临终患者的护理

2.1 安排舒适的环境

2.1.1 提供单独的环境或以屏风遮挡,以免死亡的阴影影响其他患者。经常有人陪伴,要鼓励和训练患者的配偶和亲人,给患者以抚爱,拥抱,轻言细语,多拉家常,使患者感到家庭,亲友的关爱,激发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死亡的挑战,让患者了解到死亡并不可怕,减轻痛苦,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以免患者产生被隔绝的感觉或发生意外。

2.1.2 保持室内空气的舒适与流通,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1℃~23℃,湿度应保持在40%~60%。室内应保持安静,并有适当的照明。因为在濒死过程中,患者的视力逐渐模糊,而且害怕处在黑暗的房间,但应避免过强或刺眼的光线。

2.1.3 将对患者有意的东西,如纪念物、照片、慰问卡及宗教物品或标志等放置在患者能看见的地方,或让家属跟据患者的意愿来摆放。

2.2 满足心理及精神的需要

2.2.1 否认期:此期患者可能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情,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回避态度,与患者交谈时,尽量使用患者的语言,仔细地倾听患者的谈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尽量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和提供有益的信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之间的交流,调整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保持忠诚、忠实、感兴趣的态度,对患者温和亲切,支持了解,并保持适当的同情心,使他安心并感受到护士的关怀。

2.2.2 愤怒期 患者的愤怒、生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反应。护士应尽量提供发泄机会,让患者表达及发泄其情感及焦虑,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加以安扶和疏导,以缓解患者的怒气。

2.2.3 协议期 此期是患者自己内心与命运讨价还价的过程。护士应尽量维持患者内心的希望,及时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创造条件,可适当听听轻音乐,民乐,以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等,使身心放松,实现患者的愿望。

篇(9)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帮助病患家属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而在临终关怀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清除或减轻病痛与其它生理症状,排除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1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在被确认病入膏肓、无可救治后的心理反应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否认期 患者在刚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时,表现为不能接受,否认自己患此病,认为医生把检查结果弄错了。医务人员在此期不应把病情全部告诉患者,维持患者一点希望,让患者逐步适应,也可顺其意愿,予以可以耐受的检查,以缓冲患者受创伤的心灵,与家属一起做好安慰,密切守护,防止自伤、自杀等不幸事件发生。

1.2 愤怒期 患者在通过短暂的否认而确定无希望后,觉得为什么患这种病的会是我而不是别人,表现为愤怒、烦躁,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疗,将愤怒情绪发泄到亲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此期的心理护理非常困难,患者可发生不礼貌的言行,医务人员要把愤怒看作是一种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应忍让克制,让患者的情绪得以宣泄,医务人员要怀着一颗爱心,安抚疏导病人。可同时辅以药物,稳定情绪,使其安全的渡过此期。

1.3 忧郁期 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深受巨大的痛苦,在意识到自己死亡不可避免,将不久于人世时,感到悲痛欲绝和极度恐惧,有强烈的孤独感。沉闷压抑,希望有亲人陪伴,能得到更多的关怀。此期重点在于鼓励与支持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维护其自信心,积极营造解除病人心理恐惧、减轻心理负担的良好氛围,及时将病情好转的消息或新的治疗技术告知病人,使他们能以乐观、愉快的心境与死神较量。

1.4 接受期 少数患者在临终阶段基本接受了死亡这一事实,显得很平静,不愿意增加亲人和社会的负担,希望早日结束生命。此期重点为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环境布置、饮食调配有积极的作用,了解病人最关心的事宜,尽量为其完成未竟事宜提供条件。医务人员要有同情和人道主义,尊重病人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体贴矛盾心情,给予更多自由,不约束其力所能及的活动。还可组织各种娱乐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实的渡过生命的最后历程。

2 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的家属都将经历一段极其痛苦的心理过程,他们的心理特征主要有:镇静、冲击(初知病情),否认(病情缓解时),愤怒(病情加重时),接受现实(病人濒死时),忧伤悲痛(病人死亡时),悲叹(病人死后一周左右),接受死亡(病人死后一月左右),解脱(病人死后半年以上),重组(病人死后一年以上)。医务人员不仅要做好临终病人的关怀,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可能缩短心理上的否认、愤怒阶段,进入接受现实阶段,提高家属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

2.1 掌握沟通技巧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与家属接触最多,在与家属交流中做到善移情,用心倾听,有效地利用非言语性沟通技巧,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不要给予过多安抚性回答,要理解他们此时的真实感受,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亲近,才有利于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2.2 给临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 作为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应将痛楚与打击深埋心底,以良好精神状态去影响患者,尽力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医务人员应鼓励家属用适当的方法宣泄内心的情感,对家属在愤怒阶段的一些过激行为,应采取理解和克制的态度。对忧郁阶段的家属,要时刻在一旁静静地陪同,轻握其手或轻扶其肩背,以安抚情绪,让临终病人家属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2.3 指导家属协助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家属的态度、言行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亲人守候在身旁,对临终患者来说是极大的安慰,医务人员应对家属进行安抚和鼓励,指导家属参与临终者的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向家属介绍临终关怀的相关护理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起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并使临终病人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护理和安慰,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心理护理在临终关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也是医学伦理学范畴。对于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促进医患沟通都有极深远的意义。临终关怀要社会化,而其中心理护理启动的死亡教育是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关键所在,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更加珍惜生命,正确对待死亡,使临终病人以其赞成的方式接受死亡,而进一步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新生儿的临终关怀是对从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足28天的新生儿,由于早产、感染、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治疗无望者实施的医学、心理、精神等各个方面关心、治疗和呵护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给临终的新生儿减轻痛苦,并做好其父母的安抚工作[1]。2011年7月,我科收治一名严重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几小时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护理,最大程度减轻家属的悲伤,感受颇多,现分享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d,于2011年7月20日13时在我院出生,因严重先天性膈疝伴呼吸衰竭入我科。入科查体:昏迷,体温不升,脉搏102-107次/分,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测不出,四肢厥冷,口唇及肢端紫绀明显。入科后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暖,补液等措施。20点患儿自主呼吸停止,心率缓慢下降,22点2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2 护理

2.1 评估患儿及家属基本情况,确立护理目标

2.1.1 评估患儿情况 由患儿入科各项生命体征表明,患儿已处于濒死状态。在家属强烈要求下,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先天性膈疝导致患儿肺功能发育不全,呼吸衰竭致缺氧严重。使用呼吸机后,情况不见改善,紫绀较前加重,体温及氧饱和度都无法测定。经医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长时间严重缺氧已导致无法估计的各脏器损伤,尤其是脑损伤。即使抢救成功,其预后也不容乐观。

2.1.2 评估家属情况 评估后得出家庭对新生儿的期望值高,心理上未做好准备。针对这一情况,理解家属的悲伤,由医生如实告知家属患儿病情,生存的可能性以及预后。经过沟通后,家属表示能接受这一事实,要求医院保密,因患儿母亲还不知此消息。

2.1.3确定护理目标 减轻患儿痛苦,安抚家属情绪。

2.2 制定和实施护理措施

2.2.1 对患儿的护理 (1)做好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是患儿走之前,接触最多的人。表情温和、严肃,将娴熟的技能和自己的爱心有机结合。动作轻柔,减少噪音,予以适当的抚摸。减少有创操作,及时清除患儿分泌物和排泄物,保持患儿暖箱干洁。(2)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文件书写。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3)做好心理护理。增加探视时间和频次,以人为本,让亲人尽可能陪伴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呼唤式护理。

2.2.2 对家属的护理 (1)了解和理解家属的反应,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新生儿的去世,无疑对家属来说是最大的打击。瞬间从大喜到大悲,是一个正常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痛。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会做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护理人员在告知病情的时候,应注意场合的私密性、用词的恰当性。允许家属在小范围适当发泄情绪。此案例的特殊之处在于患儿的母亲并不知道实情。其余家属在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时,还要伪装出高兴的心情面对患儿的母亲。这样极端的压抑如不得到适当的发泄,很容易让人崩溃。因为通过有效的沟通,引导出家属内心的痛苦是在护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家属悲伤时,给予同情的目光,或适当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对此事感到遗憾和难过,都能达到较好的安慰作用。(2)适当满足家属照顾和陪伴患儿的要求。在不影响其他患者治疗和休息的情况下,如家属要求看看或者抱抱患儿,应尽量满足。给予其相对的私密空间,使家属和患儿能度过短暂的时光。而护理人员此时最需要做的是一个倾听者,适当给予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悲伤即可。(3)对于已故患儿,帮助家属整理和保存遗物。尊重其文化,合理处理患儿遗体。根据家属的要求,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2.2.3 实施健康教育 通过沟通了解到,该名患儿的父母长期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这也是影响胎儿发育不良的诱因之一。告知患儿父母在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避免高危因素以及优生优育的科学方式。并希望其尽快从此次事故中走出来,祝愿其能早日得到一个健康的宝宝。

2.3 评估护理效果 患儿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离开,家属接受事实,情绪稳定,积极处理后事。对于医院给予的帮助和关怀表示了感谢。

上一篇: 股权投资信息化 下一篇: 高中语文教学评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