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6: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校园景观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 西南科技大学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为校训,培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南邻绵阳市二环路,北为规划的科教文化区,周围为科创园区。各专业院系和体育馆位于学校,教学区则在学校中心,生活区在教学区南面,东面则为运动场和体育馆,学习、生活和运动等功能区之间用绿化连接,形成了连贯的校园环境。
2.1 人性化的环境空间
西南科技大学的科技中心在其主体建筑前方设置了一个下沉式露天舞台,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方便在主体建筑前举办各种活动,成为吸引师生自发前往的理想场所。除此之外,还在其他各个地方设置了不同形式的露天广场,满足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例如西苑食堂门口的上升式广场,食堂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该广场连接了学习区、宿舍楼区和活动区(包括食堂、游泳池和体育场),形成一个很好的集散人流的作用,与此同时,该广场为上升式,通过地势的抬高也可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在广场上进行一些公益宣传等效果极佳。
2.2 生态化的景观环境
西南科技大学以水为主体创造的景观――九洲湖。九洲湖位于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的中心部位,既是校园内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环境优美的休息区域。九洲湖与校园前方的阶梯水景形成了互动,被行政楼、教学楼群和逸夫图书馆等建筑半围合,形成了一个半封闭半开敞的环境。九洲湖湖水引自农灌渠龙西堰,校内大小水体景观之间相互贯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活水系统。同时该区域科技广场结合,形成一个太极图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除了主体水景之外,还有丰富的植物配置与之搭配,形成了一个生态的景观环境。
九洲湖的西侧沿湖岸边设置了亲水石凳和景观照明设施,同时搭配一定的园林植物,给周围的办公区域和教学楼群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空间和游憩场所。九洲湖环境区域的道路构成为湖的边界和空间内部的小径形成,东面的人行道贯穿南北,具有较强的方向性;西面围绕教学楼群设置由青石板铺就的弧形滨湖道路,空间内部沿湖驳岸设置了一条石板小道,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安静、宜人的游憩场所。景区的东面作为开放空间,将人行道路边隐藏在绿化中,从远处看,由绿化到道路的过渡明显却又不突兀。
九洲湖景区设计的用心之处在于准确地捕捉了人的视觉点,人主要是通过平视和俯视这2个角度形成对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周边的建筑物,将整个大环境收入眼底。人具有亲水的天性,所以在以水景为主的景观环境中,人的视觉焦点都会聚集在湖面空间。在丰富的绿化衬托下,人们的视觉焦点聚集在九洲湖明镜般的湖面、仿自然的驳岸和植物在水中的倒影上。
整个九洲湖景区与科研楼群遥遥相望,又和周围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楼、广场等形成鲜明对比,九洲湖景区用它“道法自然”的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给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在校园环境中,九洲湖已经成为了益处最具有标志性的地点。
2.3 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
【绪论】:近年来,高校扩招,造成的校园用地需求扩大,校园景观因其广泛性与特殊性随之进入人们的视野。色彩作为环境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中表现最为直观的景观要素――色彩,作为环境美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决定了人在环境中的心理感受。而在设计过程中,色彩却常被忽视,即领导的个人审美和建筑的表面材料颜色决定了景观空间中的主要色彩,使得环境中色彩随意化、混乱化现象严重,导致使用者心理的不适,进而破坏高校形象。
1、景观中色彩对心理感受的影响
因为色彩对人的温感产生的影响,受地理位置影响的气候因素就成为了校园景观色彩的主导因素。如南方院校因气候温和,植被四季常青,色彩丰富,因此各景观因素就不必有具有鲜艳的色彩;而林大所处的哈尔滨则因长达四个月的结冰期,植被色彩单一,因此各景观因素就要相对丰富,如橘红色、红褐色等,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再比如,鲜亮的红色给人以热情与活力之感,而红色明度降低或加入紫色系因素时将会带给人稳重、庄严的感觉。
2、东林校园绿地景观中的色彩要素
教学区:因其严谨的氛围,选用灰色、黑色等无彩色,冷色调的铺装小品,配以深色调规则式的植物,或以少量浅色系花卉小品进行点缀,在沉稳之余不失活泼。一些秋色叶树种(如白桦)的引入,反映了求学者求实又不失创新的态度。
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建筑多具有暖色系外墙,适合长达半年的哈尔滨。而家属区和少部分学生生活区的外墙为灰色,冬季感觉寒冷而难以接近。植物则选用深色调的松、柏类植物,缺少生活的朝气,缺少明亮色调。相较之下,家属区四季多彩的花卉和明度较高的乔木,都使人感觉心情愉悦、舒适。
道路绿地:与深色系的路面铺装进行对比发现,冬季绿地色彩较为单一,景观、小品和道路也未选取暖色系或较丰富的色彩。春夏秋三季色彩较为和谐,但冬季较为单一。
体育绿地:选取了一些冠幅高大的树种,但多属深色调或灰度较高,地面也为灰色系。缺少明度较高的色彩,也就缺乏活力感,不与体育精神相符,也不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公共绿地:色彩丰富,季相丰富,植物种类也较为丰富。但因配置方式,缺少较好的景观可赏,也因季相树种分布零散而缺少季相变化。
3、调研景观现状总结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及教学用地扩张的使用需求,在总用地无法扩张的前提下,各类建筑从其他原有建筑的夹缝中生长出来。面对建筑风格的不统一,加之公共设施、地面路况和绿化植被纵横交错、多样复杂,仅仅通过点、线、面的外形或样式的归纳根本无法视线校园视效的统一。但通过调节色彩的明度、纯度及色相因素却能够直接有效的平衡校园建筑、地面、植被等各环节之间的外在形态差异,从而在整体上建立协调、统一的色彩秩序和实现校园环境的整体美。
4、|林校园绿地景观改造建议
教学区:铺装主要采用灰黑色等无彩色,搭配以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引入更多的季相树种和花卉,保证其三季有景,又不至喧宾夺主,仅起点缀作用。如二教门前的空旷区域,采取改变中心广场构图,将绿地面积扩大,人行路路宽增大。
体育绿地:场地充满活力,色彩应较明艳,用以衬托热烈氛围。且由于地面主要为无彩色,应配置以各类具有较高明度色彩的植物,增强活力感。栽植的植物主要以高度不太高的灌木和草本搭配为主,虚隔空间,既保证视野的通透性,又将活动绿地进行一定程度的划分,还能解决场地积水的问题。
道路绿地:为了与深色系的道路铺装进行对比,应选取更多色调较为明亮的乔木,或者引入一些季相树种,但车行道旁行道树颜色不宜过于明艳。此外,可引入一些观干或冬季具有其他色彩的树种(如红瑞木),用以解决积雪终日不化导致的单调感。如理学楼门前的道路绿地,由于观赏面包含了校外人行道,应注意两个方向上的植物景观层次。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草本植物,丰富冬季外季节景观;或引入几株高大彩叶乔木,还能增强围合感与私密感。
生活区:学生生活区与家属生活区绿地区别较大,因此将二者区分开提供改造方案。
(1)学生生活区:植物主要为松柏科的深色系植物,应在保留大部分原有植物的基础上,替换上一部分较大冠幅的变色叶乔木,配以一定灌木和草本,提供三季丰富的色彩,同时将空间进一步围合,保证生活区所需的私密性。如11号楼前的小型绿地,仅有草坪和列植树木搭配。在树下栽植一些色彩较为丰富的阴生灌木和草本,或者去除一部分高大乔木,替代以秋色叶树种。
(2)家属生活区:植物搭配较为合理。但在家属区中心绿地,植物配置却显得有些单一,也就导致了其色彩变化既不明显也不丰富。可引入一些花卉或一些季相树种,改变其单调的色彩设计。
公共绿地:色彩与季相都十分丰富,但配置不合理,导致色彩分布过于零碎,缺少较好的观赏景观。应将同色系分布的过于零散的植物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拼凑,重新成组。将季相树种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使各个季节的可观的植物形成组团而不至于给人过于零散。如专家公寓门前草坪,单调的色彩、冷静的绿色系,缺少对比色,也就缺少视觉中心。难以让路人产生进入其中的欲望。而加入一些色彩丰富而鲜艳的花卉提供视觉冲击则会改变这一状况。
结语
目前,色彩学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所表现的各类问题也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缺失的弥补需要高校领导与各位设计者在高校文化认知上的统一,进而在景观色彩混乱、校园景观趋同的今天诠释出对高校文化的个人理解。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2015年辽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通讯作者:周卉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0日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低于“211”院校的毕业生,而在就业率的专业排名中,经管类专业就业率又排在医学类、理工类专业之后。因此,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如果这种压力持续不减,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退化劳动力素质。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进行就业压力类型及原因调查分析,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合理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提高就业能力。
一、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类型
(一)专业型就业压力。所谓专业型就业压力,是指因专业供给大于岗位需求而形成的就业压力。根据麦可思-腾讯联合的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0%,其中,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理工类学生居多。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较强的理工类专业的需求偏好更大,而对技术型较弱的经管类专业的需求量较少。面对经管类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乐观、不明朗,以及对口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的市场现状,就读该类专业的大学生倍感压力。
(二)条件型就业压力。所谓条件型就业压力,是指因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待遇条件高于用工单位提供的条件而形成的就业压力。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就业心理预期,经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为了证明自身价值,并能够安身立命,期望得到的经济收入和待遇均高于用工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标准。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内容相对简单,其获得的收入会低于工作岗位内容相对复杂的理工类专业。那么,同学之间的薪酬比较就会给经管类专业学生带来较大压力。
二、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
(一)高校人才结构的错位培养。专业型就业压力起源于高校人才结构的错位培养,即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首先,部分高校在没有进行深入的专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盲目设置专业招生计划,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人才市场供需结构的不对等,从而使得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得面临失业;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通常在新生入学前确定,缺乏随市场经济形势变化调整的机动性。这种规定就会导致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与用工单位需要的岗位技能出现偏差,从而使得毕业生在入职后所表现出的不仅专业知识单薄,而且实际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弱,致使用工单位无意聘用无专业技能的经管类专业应届生。
(二)大学生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条件型就业压力起源于大学生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即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期望的薪酬待遇与用工单位承诺的待遇水平不对等。经统计调查发现,经管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受其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薪酬水平相对较高的沿海大城市,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机会日益减少,人才供大于求。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致使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困境。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校方和学生自身两个因素。对于校方而言,应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把控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两个关键环节。在专业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由第三方专业的社会组织评价申报专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只有申报专业的相关指标达到规定标准才可招生。在课程安排上,一是聘请用工单位资深工作人员参与制定教学内容;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保留一定的比例作为机动内容。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把关,以期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减少经管类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预期,以减轻其专业型就业压力。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而言,不能仅盯薪酬,应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认清自我能力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先就业后择业,以减轻其条件型就业压力。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15-02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Cultural Horizon――A Case of Jiamusi University
Liang Yinghui et al.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Abstract:The campus cultural landscape in university has its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ducating function. Be aimed at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i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mpu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Jiamusi University,it discussed how to reflect the culture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unique taste and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s,and explored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in cultural horizon.
Key words:University campus;Landscape construction;Culture
大学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产物[1]。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思想、教育、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景观设施,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接受教育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空间和浓郁的文化与学术氛围[2]。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文化视域下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为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学习与研究环境;二是为城市景观增加一抹亮色,成为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窗口。随着高等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建设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尤为重要。本文以佳木斯大学第一学区的景观营造为例,阐明文化视域下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环境特征
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迄今为止,大学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被众多学者认同的统一概念。在海峡两岸跨世纪的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上,众多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由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因素有机结合而成的[3]。北京大学教授赵存生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由历届师生创造和传承的精神结果和物质结果的总和”;“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以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为内容,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历史的筛选、积淀及承前启后的过程,达到传承和创新的结果”[4]。清华大学教授方惠坚认为:大学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大学的理念、历史、传统、精神、特色、校风、学风、环境及校园风貌[4]。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包含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方式文化、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中的显性样式,而人文景观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则是大学文化中的隐性样式[5]。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大学生活与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
1.2 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特征包括教育性、象征性、独特性、历史性、聚焦性、美观性及参与性。每个大学都具有其地理、历史、人文的独特性,其艺术与文化的景观构建应当强调不同的特质。大学校园为师生所共有,校园文化景观环境亦应重视人的参与,使文化艺术不仅蕴含于静态的作品本身,还能经由活动的历程,激发师生的情感以及对学校的隶属感与认同感。
2 大学校园景观分析――以佳木斯大学为例
大学校园景观是由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的物质景观及文化、行为、心理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状态的综合反映[6]。美好的校园景观环境应该充分体现文化和地域特色,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空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6]。(下转136页)(上接115页)因此,美好的景观应该带给人们美好的文化体验。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追求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形成校园景观独特的文化魅力,力求创造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和谐的空间境域,主要通过植物、建筑、景观小品等充分表达。
2.1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属于软质景观的范畴,具有不同于其它景观要素的独特之处。首先它具有生命,是最生动、最活泼的要素;其次植物形态特征丰富,不同的植物表现为各异的形态。校园内有高大挺拔的乔木,如旱柳(Salix matsudan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等,也有低矮浓密的灌木和地被,如锦带花(Weigela florida cv. Red Prince)、小叶丁香(Sytinga microphylla)等,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多样的形态和色彩,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在校园景观中,利用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充满意境的校园植物景观。如佳大主楼后的杏树林(佳木斯市市花)营造出杏花满园、香气四溢的景色,伴着树下的朗朗读书声为无数佳大学子留下深刻印象。
2.2 建筑 建筑是无声的诗,也是有形的画[7],在构建校园文化景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或追求艺术的精美、空间的优雅和整体的和谐,或熔铸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体现出功能与美学的奇妙交融。佳木斯大学校园内的建筑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主楼、图书馆等建筑的造型似一本翻开的书,邀请大家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并以其独特的造型成为佳大的标志性建筑,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2.3 景观小品 校园内的雕塑、景石、喷泉、花架、亭子等景观小品都具有丰富校园景观的作用,同时还充分反映其文化内涵。雕塑作为独立的景观环境艺术品,强调的是其形式和精神内涵,注重于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场所空间的控制。体育中心广场的雕塑具有独特的造型及深刻的寓意,寓意着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医学解剖馆前设置李时珍雕塑,不仅点缀环境,还具有独特的寓意。中心花园中刻有“砥砺”的景石时刻激励学生坚忍不拔、完善自我、砥砺前行。各学院楼前草坪上刻有文字的置石,不仅起到了丰富景观环境的作用,还传达着学院的文化、精神与风貌。
3 小结
大学文化是经过自身的努力、历史的积淀与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校园景观应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体现独特的文化品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佳木斯大学校园中的景观设计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景观设计之中,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良好的育人品质。同时,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景观环境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构建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赵存生.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8-10.
[2]杨雪,葛佩琳,段渊古.基于地域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营造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 174-1 177.
[3]肖杏烟.大学城制度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教育导刊,2008(6):10-13.
[4]赵存生,方惠坚,郑惠坚.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14-19.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0)06(c)-0242-02
优秀的园林绿化建设能直接反映出大学校园厚重的文化气息,对于构建良好校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大学校园的规划过程中,往往将建设高档化作为规划思想,大面积进行广场建设,从而忽略了绿化景观的构建。校园绿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外部形象,在大学整体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遵循建设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大学园林绿化建设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发展的速度。
1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是在各种植物、山石景观、水体等物质基础上,利用一定艺术手段,对校园环境进行再创造,使创造出的人工自然景观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校园文化的营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1.1 优化大学校园环境
绿色植物作为高校园林绿化的主体,对于优化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具体体现在:①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保持空气清新;②可通过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局部气候;③可利用茂密枝叶对空气中的粉尘、微小颗粒物进行吸附、阻挡,提高空气质量;④可利用树林景观对声音的吸收作用,降低噪声污染。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大学校园的环境质量,为师生更好开展学习工作提供更优质的环境保障。
1.2 提高空间利用率
园林绿化建设是利用多种植物景观对校园基本环境进行有效地设计规划,在校园中构建风格特色化、功能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使校园环境更好满足师生的不同要求,为校园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利用园林绿化技术可实现对空间的分隔、重组,提高大学校园空间利用率,帮助进一步完善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体系。例如,可结合周围环境情况,对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绿化设计,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供特定生活空间,使整个校园空间趋于层次化,从而促进大学校园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层次交往需求。
1.3 进行心理教育
第一,多样化的园林绿化建设能满足学生开展户外学习活动的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进而提高校园整体教学质量。第二,良好的园林绿化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不仅有助于培养师生的艺术感知力,还能帮助师生树立正确、自然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境界。第三,园林绿化建设中绿色植物的生长更替,可以让人更好地感受自然生命力,使师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更高效率地开展学习和工作。第四,园林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要。由此可见,开展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可对师生产生明显的教育效果和心理影响效果。
2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
2.1 缺乏前瞻性
由于高校管理者普遍缺乏对校园园林建设的正确认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园林绿化规划依旧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得到良好落实,导致园林绿化规划没有与校园整体建设保持同步发展。由于前瞻性的缺失,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往往适应性较差,无法很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园林绿化情况的反复改造。园林绿化建设的反复性不仅会给师生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也会造成高校的资源流失及资金浪费。
2.2 缺乏文化底蕴
一方面,有些高校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进行绿地规划或对某一景观进行复制,整个校园园林绿化并未与校园自身的文化特点与办学理念相结合,导致园林绿化建设本身的作用无法得到很好体现。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过分追求观赏效果而忽略校园自身环境条件,为了绿化而绿化,整个园林绿化建设观念扭曲,使园林绿化建设无法体现学校特色,整体水平低下。
2.3 缺乏专业性
校园园林绿化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植物的有效培育、不同物种间的合理搭配等专业知识,是进行高校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有些高校脱离自身实际,盲目引入名贵植物,不仅无法达到初始绿化目标,还会造成资金浪费。甚至有些高校盲目跟风,对园林绿化进行不合理规划,大大降低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2.4 缺乏科学管理
资金和认识的双重欠缺,导致高校缺乏对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有效科学管理的经济支撑和思想基础。人们对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依旧停留在浇水施肥、除虫害的层面,整个绿化管理过程技术含量低下,使得园林绿化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例如有些高校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盲目地进行植物移栽,对大学校园园林绿化景观造成破坏。
3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在进行大学校园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原则进行设计,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作用。第一,以人为本。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要求从师生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师生对绿化建设的多样性要求,使整个园林绿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思想文化需要。同时,还要兼顾整个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美感,给师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第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满足环境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大学校园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另外,可持续发展原则还要求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将园林绿化建设与校园整体建设相统一,以校园整体建设带动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而校园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校园整体建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与校园整体协调。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应与学校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应在充分考虑校园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减少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对校园原有环境的破坏,使校园园林绿化很好地融入到学校自身环境中,提高大学校园环境的整体魅力。
4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
4.1 更新人员绿化观念
人员的绿化意识是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质量的重要思想保障,应从两方面实现有关人员绿化观念的更新。第一,应提高高校管理者对园林绿化的认识水平,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园林绿化的重视,进行科学有效的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促进高校园林绿化的发展。第二,应提高师生对园林绿化的认知水平。师生是校园园林绿化景观的使用主体,其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帮助师生充分了解不同园林绿化区域的功能,有利于绿化景观作用的更好体现。
4.2 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景观
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最佳设计方案,还可以引入有关艺术表现形式,将现代园林艺术与高校实际环境现状相结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表现出艺术美学,构建具有大学自身特点的绿化特色景观,从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鉴赏价值。特色绿化景观能给师生带来美的享受,使绿色景观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4.3 实行科学管理
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针对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绿化管理。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绿化管理过程中,应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和环境发展规律,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绿色植物的保护。在实际管理中,可对土壤环境进行营养改良,通过施肥、除虫等手段,确保土壤保持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水平;可对名贵植物进行重点培育,使绿化管理层次化;还可构建合理化生态群落,保证整个绿化环境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4.4 进行长远规划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使园林绿化区域功能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工作需求。在进行绿化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师生需求的变化,对园林绿化建设进行长远规划。可将园林绿化规划纳入到校园整体规划体系中,使园林绿化建设与校园建设同步发展,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在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生态系统,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取最优的景观效果和最大的生态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对于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师生交流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学校建设水平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知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将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建设体系中,使大学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化、合理化。
教学资源与管理人员短缺,使得学院管理落后,阻碍了高职院校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大数据带来的新形式与新技术,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构建,这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大数据管理体系缺少完整性、统一性与有效性
高职院校没有对应的大数据职能管理部门,其数据管理体系缺少完整性,使得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与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大数据管理工作不相符。此外,分散的信息处理使得学生管理者低效劳动,导致学生的大量混乱,部门间具有较差的数据一致性,对高职院校信息的准确性构成较大影响,不利大数据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并不容易。
1.2学生管理工作者信息化意识弱,无法发挥大数据技术作用
管理者不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信息化功能上,使得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高职院校现有的技术仅能处理部分相似的信息数据,无法现代化地收集及分析大数据,数据分析技术未切实应用,无法支持高职院校管理决策,缺少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专业人才,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由于缺少分析人才,所以无法体现数据价值。这是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1.3信息化程度低,数据挖掘与处理难度大且效率不高
尽管高职院校有一部分工作流程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但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差。很多高职院校在管理方式上还是使用一般文件夹存放文档数据,使得文件夹较多地存储在电脑设备上,存放路径无一定规律,使用效率不高。学生管理产生了许多学生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挖掘与处理还不成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化程度低与决策支撑力度低。
二、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构建的策略
2.1转变思维,重视大数据体系构建
构建专员管理制度,依照各职能部门把全院所有数据分配至个人,安排专员统一录入数据,编制有关数据管理规范,合理规范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确保数据及时、有效。数据整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寻求变革,转化大数据结论,于同类院校中突出优势。高职院校部门的决策者革新思维,高度重视大数据。
2.2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与技能水平
学院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熟练地操作管理信息化系统,搞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效管理学生常规事物,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基于信息化工作经验,探究信息化工作模式。以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管理者间的沟通,把学生管理系统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提升信息分析能力与处理能力,逐步提升管理者队伍的信息素养。着重通过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开展,利用各种形式于无形中让学生熟悉并使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实际践行,转变思维,结合具体工作,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大数据人才需要熟练掌握大数据所有技术,分析大数据结论,深入探究院校各部门间关联性[1]。按照大数据结论,确保操作操作与评价可行。要求学院统一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组织构建大数据管理团队。
2.3利用大数据研究成果,致力于搭建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涵盖全院各数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与各数据记录,使各系统间信息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保持系统间信息顺畅,便于大数据分析与使用。信息化建设时,要求学生管理者高度敏感数据信息,常汇集并整理相关数据信息,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获得可靠的结论。学生在校参加各类活动,得到积分,找寻学生对某些活动的关注度,便于后续相似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活动的影响力。分析学生校园一卡通的消费记录状况,相应地找到隐性贫困学生,提供帮扶资助,将人文关怀提升到一个较高的高度,健全学生社团主题网站,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风采,培养他们各项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结束语
大数据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物联网更多地应用在高校中,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不断收集数据,发给客户。实现了人性化与开放化的学生管理,还要强化学生精细化管理,较好地服务学生职业规划[2]。可以想象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将逐步完善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更好地投入实践工作中。
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为学校师生服务的艺术设计形式,是设置在大学校园内部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1]”。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集中体现出大学文化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大学形象的综合性展示,是大学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实体形象,更是一种校园文化、一种大学的精神和审美的思维观念。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标志,公共艺术建设的形式设置不是它表达的重点,它的价值在于所承载的学校文化、精神、底蕴及内涵。
一、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平台
校园是青春成长的美好记忆、是大学生创造与智慧开启的学习阵地,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感受生活、艺术审美的重要平台。学校是学生时代密不可分的活动环境,对校园的人文景观所进行的设计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学校的文化历史以及学生氛围,在学生校园活动中产生的公共艺术,是特殊的校园活动的物质文化形态,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中具备深厚的学习意义和教育价值,借助公共艺术平台传递出学校特定的文化、历史及社会教育意义。如北京大学正门和北京大学校园华表(图1、图2),通过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和雕塑,传达出北京大学特定的精神、文化和内涵。学校的公共艺术建设是一种承载学校精神以及文化特色的形态载体,是一种学生和学校联系的家园纽带,这个载体既是一种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作为一种人文形态,它的价值意义在于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以充分的包容和关照的存在状态,使学生生活和公共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接收既是主动者,同时也是受动者,体现出学生和校园的协调一致性。大学校园应围绕居者和家园的概念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建筑、山水、绿化和空间表现的在场性展示出青春活动的主题,在学生与校园、人与环境的平衡和谐中致力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就是一个课堂,公共艺术建设就是特定的课程内容,讲述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营造与构筑全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极富生机与活力中倾听年轻生命搏动。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一种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生命意义、进取精神加以肯定的艺术[2]”。
二、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要艺术与功能并重
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实用功能,学校的公共艺术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与艺术的整合与规划,使学校的整体环境在艺术审美和文化氛围上,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内涵和艺术感知环境,在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中更好地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以轻松、温馨和舒服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审美和精神意识,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和净化,并实现育人的目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要体现出它的艺术性,也要体现出它的功能性,通过学生与公共艺术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更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并达到校园文化美育的公共艺术建设目的。如东华大学校园导视牌设计(图3),造型简洁,设计现代,小雕塑一般矗立在校园中,文字导向和地图导向合二为一,体现出先进的导向功能。校园的公共艺术是学生可以自由出入、自由交流和活动场所的艺术表达形态,公共场所包括教室、广场、体育场、道路等学生能够共享的空间,在这些地方展示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形态美,蕴含着艺术家与设计师对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体会与认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具有丰富美感的公共艺术是一种对校园文化的精神认同。学校的公共艺术建设可以是一幅笔画,可以是一个雕塑,可以是一个公告栏,也可以是路边的一把休闲的椅子,但是这些艺术形式必须受制于学校的人文特征和空间特质,才能展现出它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魅力和协助确立学校人文氛围框架的精神功能。学校的公共艺术的艺术美事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可以给身在其中的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视觉美感、形式美感的视觉体验,不同材料、不同质地的触觉感受,在美化学校环境的同时,为学生的艺术审美体验产生共鸣和联想,促使校园公共艺术建设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功能,激发大学环境的生机与活力,达到审美熏陶、审美教育的目的。大学校园建设在美化校园的过程中也传递出诸多学校文化的信息,成为学校传统文化物化的载体,不但可以凝聚学生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可以激发学生进取的精神和校荣我荣的自豪感。学校的公共艺术要具有教育的功能,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修正学生前进的方向。
三、生态环保观念的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
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要将学生、校园和环境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求校园建设不但要满足学生的使用功能、符合时代审美情趣,还要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和制衡,达到学生、学校和环境的共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观视野下的校园公共艺术建设,是保证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生态化的校园建设要处理好学生与环境的关系,要对学生在学校的地位作出深刻的反思。要创作出符合生态原则的公共艺术形态,就必须要用符合生态原则的观念来指导设计进程,使保护校园环境、自然环境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种自发的自律行为,在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基础上,建设有机的、可持续的、自然融合的校园景观,使人文社会观念、艺术精神属性和科学指导性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休息的创所,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功能。景观生态型校园规划,要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力求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结合,成为独具风格、高水平的开放性的校园和环境[3]。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图4),校园景观别称“校园谷”,基地位于山谷,建筑依山就势,使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互相融合。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要融于校园的自然环境,要使人、环境、公共艺术的隔阂完全消失,营造出天人合一的至高生态境界;要贴近生活,使心理上更加接近单纯、安详、宁静、永恒的协调境界。生态观要求大学校园的环境氛围体现出亲切的力量,在自然舒适地完成信息的交流、沟通的传输。要充分体现出生态观念,返璞归真,建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态校园;生态校园公共艺术建设要切合校园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缓解不良环境造成的生态失衡,要遵循人体工学原理,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生态校园公共艺术建设要与学校的整个环境、历史、文化协调,给学校师生营造一个维系情感、彰显意志的多元化空间。生态校园公共艺术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命题,赋予校园环境空间以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和质量,成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四、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公共性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的产物,不是自然产物,它总是体现为某些特定的社会功能,所有的公共艺术都要服务于学校的文化发展需要。校园的公共艺术要向学校的师生开放,它要成为学校师生聚会和活动的特定场所,因此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要尊重师生的公众意见,反映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要能够反映出学校师生的利益和意见。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是时展与文化浓缩的剪影,它不仅要具备艺术自身的感染力,也是大学生对空间权利争取的象征,它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的生存关系,体现出一种人文、自然、环保、公平、民主、开放的社会态度。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形式多样,包括建筑、雕塑、道路、公共环境、园林景观、图书馆、食堂等,但它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形式自身上,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要具有情感的感染力,要具有诱导公众关心环境和生态的特质,要具有内在的教化力量,使人们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如复旦大学“驴背诗思”雕塑设计(图5),驴子的笃诚、诗人的忧郁一起构成了“驴背诗思”的深邃意境。基于大学校园环境派生出来公共艺术建设要文化和艺术并重,要展现出校园的青春生活、要建构出各种新的实用性空间、要传达出成熟思考者的内涵、要展示出现代环保和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观念。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也要体现出本土文化的内涵,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特征要在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中得以体现,注重把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传承和发扬,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规划设计出具有民族个性特征的、内涵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的灵魂是美的,内涵文化是有倾向性的,表现手法是具有国际性的,视觉感受是社会共享性的。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观念产物,是随着现代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所形成的公共空间的出现而出现的,它的任务就是在学校的公共空间中通过对现代学校环境的艺术再创造而形成集体的审美对象[4]。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相对于社会是一种半开放状态,是一个相对的独立空间,是当代人对学校空间人文的最高形式的追求和期待。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必须是对人的意义的持久性和永恒性意义的思考和展示,是对空间形体,对人的生存价值意义的历史延续性的把握和创造。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力求达到可操作性、协调性、经济性、艺术性和创新性[5]”。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注重的是文化观念的传递,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强调文化观念在公共空间的传播和大众接受,尽量在校园文化和设计观念中寻求平衡,在实用性和人文上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使校园成为师生激励成长、陶冶情操、追求美好、探索真理的精神家园。体现校园文化的公共艺术建设日趋多元化,走向了综合性发展的道路。但是不管怎么发展,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必须综合人文与科学的因素,营造出青春成长的见证地、人文智慧传播的场所,所以它的公共艺术建设要成为人才成长与思维创新的交集,要能触发青春、抚慰心灵、延续生命和守望未来,最终展示出一种生命和谐与青春相约的社会价值。
作者:刘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刚.公共艺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艺术[J].雕塑,2005(4):48.
[2]杨文会.论校园雕塑的审美教育功能[J].装饰,2005(5):26-2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代我国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由此,设计师们也将视角转向了大学校园建设中来,这样一来良好的校园导视系统将成为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发展。但是纵观现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发展存在设计缺乏个性,视觉冲击力弱以及忽视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元素等问题。如此的大学校园导视系统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本文呼吁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要充分融入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增强视觉冲击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使其在满足导向的基本功能外更好地向受众展现民族特色文化和校园文化,并以朝鲜族延边大学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探索以发挥大学校园导视系统在大学校园建设中的独特魅力。
1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1.1 传统
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稳定起来的,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的。没有延续和稳定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它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
1.2 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且内涵丰富。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可将其分为自然文化符号如长江,黄河和人为文化符号如太极,瓷器等;展进程中可将其划分为自然文化符号如长江,黄河和人为文化符号如太极,瓷器等,按其文化内涵又可分为显性文化如服装,饮食等和隐形文化如生活态度,社会风气等两大类。
1.3 校园导视系统
校园导视系统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但有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也是校园环境布局的重要环节,是营造校园风格、塑造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强调大学校园导视系统除发挥其基本指示功能外更加突出民族地域文化特征、传播校园文化和提升校园形象。
2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影响因素
2.1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直观性因素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其指引作用,受众通过导示牌、次视牌、方向导示等设施准确了解校园的区域构造,由此而来这些导视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直观性特点,如在造型上导视牌可以充分利用动物、植物、图案、文字等元素设计异形外观;在色彩选用上可以采用一些明度较高的颜色如,深红、淡黄、浅蓝等;在导视系统材料的运用上可以选择木质的材料。校园导视系统的直观性不仅可以为受众带来便利也有利于校园风貌的对外展示。
2.2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人文因素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受众主要是在校师生、家长、来访者、工作人员等,因此,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在导视牌附近设置一些爱心脚印贴;根据校园人群分布和流动性特点对导视牌的位置、尺度、人与视线的距离等进行合理安排;增加校园导视的夜间照明以提高其安全性能。这些细微的设计能带给受众温暖,舒适的感受。
2.3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民族地域文化传承
大学校园导视系统除基本导向功能外也承载着宣传民族地域和校园文化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在校园导视系统设计中应该加入这些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因素,例如充分运用当地的服饰、纹样、建筑、饮食等传统文化符号,这对于本地区或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无疑是有利的方式之一。
3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设计探索
设计原则:校园导视系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校园风貌,成为校园文化和形象提升的有利载体。其设计原则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主体出发原则。校园导视系统是为公众服务的,所以其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给受众带去持久的视觉感受,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从人的认知、知觉、行为等方面来影响受众。
第二,历史文化继承原则。导视系统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一部分从侧面反映校园文化的发展,所以其设计要考虑校园环境以及大学所处地区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这也将成为大学之间相互区分的界线。
第三,多样统一原则。校园导视系统其设计元素,设计手法等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不同的校园建筑或景观完全可以根据其自身特色进行导视系统设计,但大学校园又是一个统一整体,各部分导视系统设计要在可变的范围内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第四,尊重校园地理环境原则。校园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导视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如本文介绍的延边大学位于我国吉林省,从气候来看此地区相对寒冷,冬季多降雪的地带,所以导视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其材质的应用以防受到气候的侵蚀,以达到导视系统持久应用的目的;从地形来看此地区多处于山地地形,道路坡度较大,在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导视系统的可视角度问题。
4 设计实践――以朝鲜族延边大学为例
4.1 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现状分析
通过对延边大学校园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其校园导视系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视觉冲击力弱。从整体来看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虽囊括了校园的方方面面,但是导视牌的体积都对较小,并且不同的指示分区也只是以颜色作为区分,在造型设计上,并未有所突破,并且在相应的建筑或景观的文字旁未加入其微缩图来作为辅助导示,很难引起受众关注导示系统的存在。
第二,形式多尤狈ν骋恍浴W莨垩颖叽笱校园室内导视系统不难发现其存在形式多样缺乏统一性的问题,指示牌无论在颜色选用上还是造型上或字体字号的应用上都很难成为一个整体,容易给受众一种杂乱无章缺乏秩序性的视觉感受。
第三,缺乏民族地域特色。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较为现代化,从其整体而言并未将本民族地区的文化符号应用于设计中,纵观其中只有一些朝鲜族文字,其他如一些建筑、服饰、饮食等传统文化符号并未引用于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中,缺乏民族特色。
第四,校园导视系统设置不完善。通过调研发现延边大学的一些建筑缺根本不存在指示标牌,有些建筑前竟没有文字说明,这对于受众而言无疑会很困惑;个别建筑周围也缺乏一些道路标志,如注意行人等,这无论对于车辆还是行人都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延边大学导视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4.2 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方案设计
通过对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设计方案从这些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对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进行再设计。
第一,造型设计。造型是一个设计的门面,因为它最先走进受众视线,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造型也至关重要,本文主张导视系统设计采用立体型设计如采用一些朝鲜族吉祥物、服饰、建筑等特殊造型;在导视牌的体积上对其进行扩大,以达到充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目的。
第二,色彩选用。校园导视系统除在其造型上有所突破外,其色彩的运用也尤为重要,多采用一些色彩明度较高的颜色如绿色、蓝色、红色、黄色等颜色,大大提升其色彩的醒目效果,增强视觉冲击力。
第三,平面缩略图的运用。由于校园导视系统是对校园内建筑或景观的指示,所以单纯地在导视牌中加入建筑或景观的文字描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文强调平面缩略图的应用,将校园内一些典型建筑或景观外形进行微缩设计后应用于展示牌中,以增强导视系统的直观性。
第四,周边设计。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仅依靠其设计作品本身,其周边环境的设计也能大大增加设计效果,延边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也要注重导视系统周边的设计,如在导视牌附近安装公用电话、在导视牌附近设置一些微型景观和爱心座椅等,这些都会使校园导视系统设计在整体上焕然一新,更为完善和人性化。
5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与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融合是对新时期大学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创新,立足民族区域文化,为导视系统设计注入新鲜元素,其广泛应用有利于民族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将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增色,有助于提升大学校园的人文色彩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杨君顺.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蒋原伦.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杨春时.艺术符号与解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 王立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M].沈阳出版社,2010.
[5] 金东勋,金昌浩.朝鲜族文化[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6] 孙晋泰.朝鲜族民族文化的研究[M].首尔:朝鲜文化丛书,1948.
[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延边年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而科技发展依赖人才的求是创新、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是关键。武汉大学具有当前我国大学发展中出现的、若干校园迅速集聚并形成城市化的典型特点,其生态化代表特征使其在探索高校建设上具有较强借鉴的现实意义。
1 大学校园城市化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大学校园城市化将高等教育从原有城市相对分散的地域中剥离并重新集聚,迅速改变了原有城市郊区的生态面貌,并引发城市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1.1 武汉大学城市化的生态表象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校园环拥珞珈山。宫殿式的建筑群布局精巧,这与现代生态建筑不谋而合。武汉大学不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而且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育人环境优美,是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高等学府。
综合性的武汉大学在功能和空间上表现出当代大学的城市化,一方面是大学校园原有的如后勤、居住及附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等功能向社会转移;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大学校园向城市提供开放空间,由为国家培养干部转向为社会培养人才,形成城市的教育中心。
1.2 迅速改变原有城市结构,引发新一轮扩张
当前大学校园城市化进程的内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从19世纪90年代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在校生迅速增加,大学无法在城市中满足扩招对增加土地的要求,因而转向近郊区、远郊区。大学校园城市化是城镇生态空间发展过程中离散性的表现,城市的教育功能从城市中离散出去,形成新的城市生态区域核心。
城镇生态空间理论认为,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空间受到干扰的程度成反比,同时生态空间是时间和空间耦合的结果。大学校园城市化使得原有市郊迅速成为城市的一个区域(教育)中心。由于这种城市化过程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大规模项目迅速改变了当地的生态面貌,大学园区的生态空间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
大学城带动园区房地产、科研、中小学教育、旅游等相关产业集聚,从而可能形成城市新的教育中心。如各大高校在新建的分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等,引发城市新一轮扩张。这些迅速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同时也给原有环境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
2 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子系统应考虑以下功能:
2.1 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市郊边缘地带这些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当前应积极利用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和城市居民进行生态教育;为大学这个文化社区提供交流场所,促进城市文脉延续发展;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2.2 教育——建设大学校园生态公园
生态发展就是要让现在的资源足够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们普遍缺乏生态意识,设立大学校园生态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因此,探索建设生态校园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生态公园的小型化使得大学生态校园建设成为可能。武汉大学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是造就千万优秀学子的理想园地,具有极高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价值。
大学校园生态公园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校园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结合设计,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珞珈校园就是国家级重点名胜东湖风景区范围。以往大学校园公园强调的是可游、可赏以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场所,大学校园生态公园也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但更强调的是看者的生态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教化作用。2.3 景观生态——嵌合体、块区、廊道、基质
生物学者认为:“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形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等的巧妙布置来保持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总体规划不但应考虑环境优美和经济效益,也应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校园的生态景观保护是将校园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以保护各种景观元素为主要内容,把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建立合适的生物群落以及维持其生境稳定性为目的。
各种嵌合体都由块区、廊道和基质三种要素结合而成。在大学校园中,海星状的形态是比较合适的,其中心是一个具有自然植被的大块区,其作用是保护校园地下蓄水层和相应的地下水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为大多数需要广阔空间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逃逸掩护,同时它还能够保留各种自然的景观,让校园更加近似自然。海星的触角端部是小块区,这些小块区形成群体,具有“脚踏石”的功能,有利于物种之间的活动。同时小块区还能够容纳某些不适合在大型块区生存的物种,并产生许多生态效益。大块区和小块区之间用廊道连接,以利于物种的传播。
武汉大学校园内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珍稀植物,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校园内形成各有特色和情趣的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尤其是樱园,以日本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日本樱花、垂枝樱花、晚樱等开放。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2.4 管理——大学校园生态管理
生态校园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交通、资源利用(水利能源等)、垃圾、校园小气候环境质量、大学社区参与、生态课程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师生健康与安全。具体如下:
2.4.1 步行 +自行车——从步行城市到步行校园
武汉大学鼓励在校园里使用自行车和步行,限制机动交通。欧美自行车运动已经在大学校园取得成功:如剑桥大学园区、牛津大学园区(人口为15万)和诺丁汉大学园区(人口为25万)等大学园区。牛津大学校园区专门设有自行车道,在次要交叉口自行车道是连续的。在我国,大学校园内自行车使用已经很普及,在大学校园规划中针对自行车的停放、交通、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将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2.4.2 纸——回收和无纸化办公
在武汉大学校园中,最普通的资源可能就是纸了,相应的在大学校园中纸的浪费也很普遍。学校普及网络技术以降低纸的使用量,此外设立专门的纸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纸的重复使用、双面使用等有效办法以减少纸消耗。
2.4.3 可重复利用资源及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
武汉大学鼓励选用可回收或可重新利用的物品,鼓励办公中尽量使用大头针以替代一次性的订书钉,鼓励大学生使用二手教材和生活用品。设立二手交易市场,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门口经常有高年级的学生将自己生活学习用品摆成地摊,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大家都神清气爽地进行交易。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以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些老建筑进行内部功能改造,外部修旧如新,而非简单的拆建,既保护了艺术文化价值,又延长了建筑使用寿命。
对垃圾进行分类,有害垃圾独立处理。
2.4.4 水资源
大学校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文系统的生态保护。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其生态校园建设中提出,应保持水文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在向城市补充地下水的工作中,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中采用了渗水性混凝土和沥青道路,以及利用中水灌溉花木等。向城市补充地下水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北京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无地下水区域已形成漏斗状,地表局部下陷。水上城市威尼斯也是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整个城市持续下陷,不得已又往地下注水阻止下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训。
大学校园设计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兴起的城市设计类型之一,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校园设计的首要任务在于保证学生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功能、流线等内容的设计均以其为出发点加以布置。在强调物质空间设计的同时,良好的校园场所感的塑造是更高层次的设计要求,各种生态要素与设施小品都可利用。大学校园的设计,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一些元素入手。
1.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的传统功能布局主要由教学区、宿舍区、体育运动区以及教师生活区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办学理念逐步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形式与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与课堂,而扩展至整个校园乃至社会之中,现在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呈现出区域互动的特点,主要有:
(1)与校园外部空间的互动
现代大学校园设计普遍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如将体育运动区、图书咨资讯中心等设置在校园周围邻近城市的道路上,并开设单独的出入口,以利于临近社区群众共享文化资源。再如科技产业是社会从大学教育中受益,同时大学理论又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因而校园的实践教学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位置便于社会交流,同时在面积和规模上还应留出一定的预留用地,以便于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2)校园内部区域的互动
在形成一定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局部分区内部也提倡进行适度的功能混杂处理,如生活区中配置融教育、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教学区内设置咖啡馆、快餐店等生活服务设施等等,从而构成更加人性化的校园功能空间,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
2.交通组织
现代校园设计中“步行优先,人车分离”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引用,通常将校园主体、建筑群和核心区安排为步行优先区,自行车流作限制通行,机动车交通和停车则安排在核心区,从而形成一个安静、安全、充满校园学术氛围的环境。与此同时,多样化的景观视觉效果也逐步成为道路设计关注的焦点,为此,现代大学校园的路网结构常常突破传统校园横平竖直的棋盘格局,而通过道路类型上的点(广场)线(道路)结合,线型上的曲直变化,避免路网架构单纯的交通功能,形成丰富的景观体验。
3.景观与生态设计
这是当代大学校园设计最为核心的要素,在科学确定校园生态建设宏观策略的前提之下,可以着手于校园内部生态与系统的维系与创造,即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河流、湿地、林木、广场、人工绿化等多种生态景观的保护改造与新建,形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压力。通过对土地水文、地质地貌、生物等特征地分析,通常选取的自然环境因子包括河流、地表水、植被等,大学校园参照我国著名高校规划设计专家何静堂院士的分析,校园内部的生态设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校园中央生态区
这是校园中规模相对较大且最具有自然环境代表性的生态区域,通常以保护局部改造的自然山丘、水系原貌为主体,穿插以广场、步道等人工景点,构成校园生态环境的主场所。目前,中央生态区正由低层、高密向着低密、高容、立体化等方向发展,而中央生态区还可根据人们环境行为的需要,通过植物、小品、台阶、铺地等多种手法划分出不同的空间领域,进一步放大这一区域的生态性和使用性的结合。
(2)群体组团生态区
这主要指建筑物(群)之间的庭院空间,应在保留树木、水体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与围合方式加以布局,增设草坪、花坛、座凳、楼阁等景观元素,形成校园中相对静谧的生态次空间。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便是充分利用校园地势造景的代表,其山地建筑通过利用舒缓斜坡和台阶将步行空间内的人流自然导入一个下沉的广场,这个广场是由邵逸夫楼与历树熊科学馆底层架空的空间向外延伸形成的,非常安静。而从小广场向西南一转,便是港大的中心,中山阶、中心花园和中山广场以及周围建筑共同组成了一个高低错落的台地空间。(图一)
(3)建筑内部生态空间
该部分隶属于建筑内部与表面,几乎全部由人工景观构成,旨在通过室内环境的室外化,使师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亲切与舒适,如中庭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廊道绿化等,都是属于该范畴。而校园的各种环境小品也可以成为不错的文化传递者,将学校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与出现的人物浓缩成纪念碑与雕塑,通过他们来传达校园的历史与传统。
大学校园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在积极总结传统设计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善于从建筑、道路、生态等多个层次进行构想,相信我们的设计水平,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旭、魏乐,大学设计场相关研究[J]社区,2008.25(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