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6: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的税务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90号】,税务师应具备财会、税收专业理论与方法,能独立解决涉税服务业务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是面向社会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专业人员,税务师应具备较高的财务与会计知识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知识。由于税务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和相关法务部门人员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要求税务师的职业定位不仅税收专业技能应用,更是社会(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的税收治理参与者、税法实施监督者和税收法治推动者。
二、企业税务管理中的税务政策需求
(一)企业内部需求
相对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一般采取多元化发展,业务范围涉及多个不同行业。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国大型企业数量逐步增加,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不再单一,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为适应国家职能机关的管理需要,大型企业都有单独的税务管理组织如税收管理部,税收管理部与企业的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紧密联系、密切协作是企业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的设立、改制、重组、上市、资本运作业务均涉及复杂的管理知识和许多政府部门的政策,业务繁杂且耗时较长,各个部门的政策环环相扣,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既成损失。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如果在上述业务的决策阶段及时收集并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对接,就会为企业合理规避税收法律风险保驾护航。伴随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转变,大型企业日常税务管理难度也在增大,各种税收核算的前期规划也要适应政策的需要,如“营改增”政策的前期业务流程规划,企业从事符合节能节水、环境保护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的准备工作、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具备的前提条件等方面,都需要企业的税务管理部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为达到政策要求的条件,还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方式或业务流程。不同行业的企业对税务管理侧重各有不同,譬如钢铁行业,受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环境保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运用较频繁,但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营改增”政策及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政策则更重要。近年来,大型企业的税收管理部门的很多管理人员积极学习税务师的各项知识并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明企业对税务师的知识需求日益迫切,也是企业为了规避税收法律风险,依法经营的需要。
(二)企业外部需求
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承担着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的职能,各级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依法监管的同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业务、新问题,难免出现法律规定空白或税务机关与企业对相关法律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客观上还存在管理机关与被管理者地位不对等的现状,税务师作为涉税专业服务的评价人员,运用税务相关法律有理有据地进行专业判断,维护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落实纳税人的税收监督权、陈述与申辩权、税收法律救济权等项权利,通过促进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互动发现切合实际的商业和经营现状,征收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款,这一工作的正确处理,是税务师赢得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信赖的前提,是税务师社会价值、社会地位的直接体现。
三、发挥税务师更重要作用的对策思考
截至2014年底,全国税务师从业人员105800人,比上年增加3.9%,其中具有税务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为40776人,比上年增加5.62%,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律师专业服务资格的从业人员813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69%,从上述数据看到,税务师人员总量尚不足,且增长较缓慢,这与近两年国家简政放权改革和宏观经济不景气有关,也与税务师工作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有关。
1.加快立法,确立和提高税务师的法律地位在国外,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涉税服务法律法规,为完善管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行业法律,明确税务师及其工作机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促进行业的制度化发展打好基础。
2.健全政府部门采购机制涉税服务的市场化进程与税务机关的依法行政具有密切关系,税务部门依法购买涉税专业服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涉税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税务管理的含义。税务管理从狭义上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政策法规所进行的税款征收活动,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国家及其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分配特点和客观经济规律,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和协调税收分配的整个过程,从而保障税收职能得到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税务管理不仅包括税收的政策、根据法律躲避税务的方法和技巧,研究与运用法规,计划等实施组织,还有企业与税务有关的管理组织和流程规范,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防止违规受罚等综合管理内容。
2.税务管理的原则。(1)政策与任务。正确处理执行税收政策与完成收入任务的关系,坚持依法办事,依率计征,在正确执行税收政策的前提下,促产增收,努力完成税收计划任务。(2)统一领导。税收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税收管理具有较大的集中统一性。要统一税法,集中税权,强化税收管理。税务机构实行上级税务机关与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又要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给地方一定的管理权,以便因地制宜处理税收问题。(3)专业与群众管理。社会主义税收的特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机关同纳税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在加强专业税收管理的同时,要发动群众参加税收管理。加强税收宣传,提高群众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依靠群众协税护税,把税务管理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上。(4)从经济到税收。税收同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制定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法令,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税收管理工作中,要面向生产、关心生产,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加税收收入。(5)以法治税。税收是以法律为依据进行的特殊分配,一征一免,征多征少,既体现国家政策,又关系到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依法治税,是税收管理全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
1.降低税收成本。当前,税收成本包含企业依据法律所必须缴纳的各项税金的实体成本以及企业因纳税不当所收取的罚款和收取税收滞纳金的处罚成本。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税费,节约企业的税收实体成本,避免税收处罚成本,取得高额的税后利润。
2.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中做好税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电力企业税务管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企业税务管理也就是学习税法、合理运用税法过程,能够提高企业人员的纳税意识。由于不同行业、国家、地区政策的差异,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加强税务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清楚各项税收法规,同时需要学习和了解有关会计方面的内容,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等,企业税务管理人员也能够增强其税法观念,也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有利于调整企业内部产品结构和合理配置资源。针对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鼓励政策、不同税种的不同税率,企业能够更清楚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采取科学合理的筹资、投资以及改造技术,能够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筹资和技术改造,企业在投资和技术改造上的税收得到最大的优惠,进而改善企业的内部产业结构合理的配置资源,增强电力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三、加强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1.筹资融资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首要条件。企业资金分为借入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种,借入资金虽到期需还本付息,风险较高,但是税前可以扣除利息,能够抵抗税费。而权益资金有安全性、长期性、不需支付固定利息,却需要支付股息,但其无法扣除税前股息,且成本较高。所以,加强电力企业筹资选择的税务管理工作,需要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从而减轻税负。
2.由于各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计划,产品都有所不同,电力企业在计划投资时,所面临的税收负担也有不同。比如,在投资兴建高新技术企业、外商合资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与西部地区进行投资在一定期限里,他们均可以得到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优惠。
3.通常,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筹划税收时,主要利用一些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内有其不同的所得税费用,可以推迟纳税的时间,提高其资金使效率。
4.在纳税方案的选择上,应认真分析,衡量不同选择对于税负的影响,避免选择不当的方案而加重税务负担。而履行纳税义务时,需要分析纳税时间的规定以及预缴和结算时间规定,合理计划税务费用,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花费。
四、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建议
1.防范税收筹划风险,完善的税收筹划机制。电力企业需建立有关税收筹划目标的机制,包括筹划工作流程、筹划风险预警、筹划决策、反馈机制以及控制机制。合理有效的机制能够有效的预防税收筹划的风险,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案可以及时有效实施。同时,为了确保电力企业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 电力企业确切规划其与税务有关的各个部门的职能, 严格遵循电力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清楚了解税收筹划相关制度规定,确保电力企业科学计划税收决策和科学管理税收,杜绝企业税收筹划出现风险。
2.电力企业应当做好计划工作,协调管理好各项工作。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比较种类繁多,不同的经营活动有其适合的税收政策、法律。电力企业进行纳税前,应当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工作,了解纳税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案,合理经营。对于发生了经营活动的,电力企业再去计划税费,易发生逃税、漏税的状况。
3.创建税务专管部门,以及专管人员。电力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负责税务管理工作的部门,合理设置各个岗位,并且要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找一些个人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人员来进行管理。认真研究税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针对其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筹划企业的纳税行为,避免给电力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电力税务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其税务情况进行分析。
4. 加强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电力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只有加强学习,才可以清楚的了解各项政策,掌握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动向。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培训税务管理部门的人员,针对税收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税收业务政策培训人员,从而使工作人员尽早掌握税务知识,并且培养他们对企业税务的责任意识,了解企业税务的有关内容,从而更好的完成税务管理工作。
五、结论
电网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税务管理方面的也与其它企业一样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电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和经营效率受到了阻碍。因此,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电力企业应当针对其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其工作。坚持维护税法的原则,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构,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优化内容业务流程,协调好与税务部门的关系,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清楚障碍。
参考文献:
[1]尹珲,张华.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商业时代.2011(19)
[2]郭敏.试论加强企业税务管理[J].学理论.2010(34)
1、我国民营企业税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民营企业取得了长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英国《每日电讯》2009年8月24日对中国商业词汇中的“民营企业”解释如下:“中国民营企业占全国业务的90%,占专利的80%,提供75%的就业,占出口的60%,占GDP的50%”。但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由于经营理念、法律意识、内部管理等多种原因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管理者所持有的错误观念和所采取的片面纳税措施不仅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也给企业自身发展造成了潜在或现实的风险,成为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障碍。
2、税务风险管理概念
要讨论民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首先要讨论风险、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及税务风险管理的背景。有关风险的问题,在经济学上说,笔者认为风险就是未来的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的收益或损失是确定的,那就构不成风险,而是确定的收益或损失。税务风险,是风险的细分,指的是企业涉税事项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税务风险未来没有收益,处理不当只会造成损失。因为税收成本是企业一项纯支出的事项,不可能带来收益,这和税收的特性有关。税收具无偿性的特性。税务风险损失包括涉税事项被国家相关部门处罚经济的、行政的、刑事的损失以及名誉的损失。笔者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应当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细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或事项,均会从相应的会计科目上体现出来,而会计核算的资料又是企业税务核算和税收征管的基础。因此,税务风险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税务方面的管理。
3、加强民营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达到360多万家,民营经济已占据我国GDP收入的半壁江山,吸纳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而且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目前,我国大约有60%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82%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我更应看到民营企业因为税务管理不到位而引发危机的例子也很多,这些涉税违法企业轻则照罚单补税,重则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极大地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民营企业税务管理,提高民营企业利用税收政策加快发展的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4、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涉税事项是源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企业经营活动,也就没有了涉税事项。所以,笔者认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可以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的框架。
4.1、税务风险管理环境。税务风险管理环境规定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能否做好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这包括治理层、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否遵守诚信经营、诚信纳税的经营哲学。
4.2、配备税务管理岗位。所有的工作到最后都要人去完成,要做好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应配备相应的税务管理岗位并配备合适的工作人员。
4.3、及时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税收征的一个重环节,企业应及办理相关税务登记手续。依税法规定,企业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30天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涉及变更的,也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4.4、及时组织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我国现时税法规定,由纳税人依据自身的经营情况,自主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主管税务机关组织纳税辅导和纳税检查。
4.5、正确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准确计算税款。会计核算资料是税收征管依赖的基础,税务风险管理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企业必须准确提供税务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准确计算税款。
4.6、严格发票管理。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政策及本单位的发票管理制度,对各种发票的领购、开具、保管等工作都不得违反税法。另外,增值税进项发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4.7、积极依法配合税务检查。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税务征管的重要手段,企业应依法配合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
4.8、依法保管纳税资料、档案。税法有明确规定纳税资料、档案的期限,企业不得违反。
5、民营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5.1、企业主及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管理不重视。这属于税务风险管理环境层次,是观念、文化层面,是民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基础性问题。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发展时间不长。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靠企业主个人的敢拼爱拼发展起来的。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企业的规模不大,不存在讲究细节化管理,企业主及其管理层也没有什么风险意识,所以,也不注重风险管理,当然就不会讲究税务风险管理了。这是民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问题。
5.2、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依法诚信纳税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习惯。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可以说个人失去诚信,就是失去立身之本;企业失去诚信,就是失去生存发展之道;社会失去诚信,就是失去和谐之根基。改革开放发展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所瞩目。但是,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一连串很不和谐的诚信危机问题。近年来,商业诚信问题、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诚信问题、司法公正问题、政府诚信问题等时有耳闻。企业依法纳税、政府依法治税还不完善,纳税人不诚信,主管税务机关为完成税务任务而收过头税在实务中也可能存在。另外,我国对失信的惩罚力度不够,失信成本过低也是我国诚信问题之一。
5.3、民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低下,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前面所述,会计信息是税收征管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税款计算的依据。应该说,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有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民营企业由于受到成本的制约,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会计、税务等政策法规把撑不到位,会计核算水平低下,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5.4、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环节薄弱。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民营企业更是面临着资金、人才、技术等制约。新的发展时期,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由于历史等原因,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环节薄弱,制约着企业发展。
5.5、用人机制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健全。民营企业的创立之初基本上是由家庭个人出资,最多也是几个人合伙开办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厂长(经理)、会计一人挑,公章随身带,没有建立正规的核算机构、没有正规的会计账目,没有配备相应岗位的管理人员。
5.6、税务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税务管理的前提。据有关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税务上的内部控制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根本就没有设置。一旦税务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管理者理所当然地想到这是财务账上出现的问题,是财务、税务核算员的责任,根本没考虑到税务管理应渗透到企业各个管理层面,是各部门相互作用的结果。
5.7、税务管理手段薄弱,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企业的主要部门或关键岗位都是所谓的亲信,其身份一般都名不符实。这些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对税收法规及相关政策了解甚少,不清楚偷逃税收的后果及潜在的风险,不懂得加强涉税管理也能依法少纳税,更谈不上合理的税务筹划。
5.8、依法纳税观念淡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人员的事,对税收法规及相关政策了解甚少,不清楚偷逃税收的后果及潜在的风险,不懂得加强涉税管理也能依法少纳税。
6、加强民营企业税务管理的建议
6.1、企业主及管理层应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税务风险管理。企业主及管理层应与时俱进,从税务风险管理环境层次、观念、文化层面,来解决民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基础性问题。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发展起来,有其历史机遇问题。但进入新时期,原先的发展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先的条件不复存在,所以民营企业主应及时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靠企业主个人的敢拼爱拼去发展。应讲究细节化管理,放弃粗放式发展。企业主及其管理层应树立风险意识,注重风险管理,讲究税务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价值。
6.2、构建完善和谐的社会诚信体系,让依法诚信纳税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习惯。既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那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构建完善和谐的社会诚信体系,让依法诚信纳税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习惯。积极宣导诚信文化,让每个人遵守诚信,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让企业遵守诚信,以诚信求生存发展之道;让社会遵守诚信,以诚信维护和谐之根基。治理商业诚信问题、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诚信问题,推行司法公正、诚信政府。企业依法纳税、政府依法治税。另外,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加大失信成本。构建完善和谐的社会诚信体系,让依法诚信纳税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习惯,改善民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外部条件。
6.3、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税收征管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税款计算的依据。所以说,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民营企业必须健全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供高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民营企业应重视财务会计人员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大对会计、税务等政策法规的培训力度。
6.4、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民营企业应从经营风险层面入手,对业务风险全面的分析。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层对待风险控制态度应良好,培育积极向上的风险管理态度。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6.5、理顺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税务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纳税主体不明确,因而要在民营企业实施税务管理必须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6.6、转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
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但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又对民营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应转变用人机制,在财务、税务人员的聘任中,一定舍弃任人唯亲的思想,用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
6.7、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员工各负其责,行为规范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制订就显得非常必要。合理的规章制度能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发展。因此,民营企业也应根据《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这是做好民营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基本环节。
6.8、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
加大宣传《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强化纳税意识。通过多种形式,使税收教育渗透到各个阶层和领域,形成“依法纳税光荣,偷税逃税违法”的社会氛围。一是要做到税法宣传制度化、经常化,不能只在“税法宣传月”造成势、搞活动;二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采取集中辅导、定期税法信息、送法上门等方式向纳税人宣传税法;三是要做到主次分明,区别对待。对从业人员要重点介绍将纳什么税,纳多少税,怎样纳税,违规后应如何处理等内容;对企业管理者主要宣传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纳税,税收的作用等。通过宣传,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绿色”纳税氛围。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各项制度也逐渐完善,特别是税务管理越来越严明。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企业是否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税务风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名词,广义来说,主要是指企业在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的前提下,采用不恰当的税务处理方式,造成企业逃税漏税的情况,使得企业蒙受财务受损和声誉下降,甚至是法律责任的后果。另外,由于企业税务筹划的不足,导致支出的税收超出了原来的计划。
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和控制,使企业在面临以上情况时导致法律纠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如何避免税务风险,有效的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是一个无法逃避且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清楚税务风险的原因,只有从根源上寻找答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税务风险产生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业务的多样性使企业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关系网中,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企业的财务人员仅仅有较强的财务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目前的状况是,企业管理者注重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而往往忽略了其在各种关系中所具备的知识,特别是对税收政策了解不全面,“甚至出现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涉税事项应申请享受税收 优惠政策不及时、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等应享受而未享受的税收政策的情况。”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税务风险意识不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税务知识不深入,导致了税务风险的产生,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税务风险,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第二,政策落实不到位加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国家的税务政策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调整。但是目前,依然有企业存在财会制度不统一,没有与时俱进的跟随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企业的运行税务制度跟国家的税法想脱节,产生税务风险;另外,企业税收政策透明度不高,导致税收政策落实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企业内部人员的税收意识比较混乱。当然,税务机关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利用一些操作性不强的税法制度是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没有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容易造成企业在面临税务风险的时候,各执己见,导致企业与税务机关的矛盾。
第三,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严促进税务风险形成
一般来说,企业正常运行都必须有一套组织结构严明的企业制度,包括财务核算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保证财务核算的精准、及时。较大的企业甚至固定的中介公司进行定期把关财务核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税务意识及政策都健全的时候,税务风险往往来自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差异。企业“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和滞后,纳税遵从度时有差异,出现应纳税 而未纳税或少纳税等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现象,从而面临 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等处罚,导致税务风险。”
第四,企业经营活动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税收风险
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注重企业的销售收入以及盈利状况,按照应缴纳的税额指标进行缴费,但是对于企业的涉税内容涉及的相对浅薄,没有深入的分析涉税内容,并进行适时指导。在税收过程中,没有与主管税务人员进行沟通,缺乏详细具体细致的税务调查、评估和审核。因此,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税务风险使得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在税务活动中由于沟通协调不到位造成少缴或者未缴税款的现象。
第五,税务数据利用不合理导致税务风险
当前企业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涉税数据是税务机关看重,是为了确定应纳税额,对企业本身并没有太多作用。实际上这是对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的表现,导致了企业在平时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注重涉税数据的根系整理,为了应付税务机关临时整理,从而使涉税数据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作用,是税收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存在的不足
企业的税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遭受到财务损失、声誉受损甚至是受到法律的制裁的风险。“企业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 、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因此,现行的税务制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当前不能很好的处理税务风险,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结合以上提到的税务风险产生原因,我们可以将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不足,管理意识不强
据一项对纳税人的调查统计显示:“当企业出现税务危机时,超过八成多的企业会选择找熟人、托关系,花钱去 “摆平”;有2%的企业会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争端;其余 的会采取被动的接受补交税款和罚款。”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比较少有会主动去规避税务风险的意识。即便发生税务风险,由于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曝光率比较小,更加导致了企业税务风险意识的欠缺。
第二,企业管理者不注重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着企业是否有能力较好的解决税务风险。但当前的现状是,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互动中,生产、销售各个部门都会得到较大的认同,只有企业的税务部门被忽略的几率最大,甚至有的结果不完善的企业缺乏税务部门,将税务活动统一并入财务管理上。因此,即便发生了税务风险,也很难短时间内较好的解决。
第三,企业内部机构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
一般来说,要有效地避免税务风险,在税务风险发生之后,及时的管理并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企业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但是当前企业大多都缺乏一个这样的部门,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视,企业内部缺乏规避风险的意识。“据了解,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没有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及岗位,许多庞杂的涉税事宜都无法及时得到妥善解决,等问题积累到一定 程度,就演变成了风险点。”
第四,企业税务风险评估不科学
根据调查,现行的企业中,特别是大企业在风险评估上,都采取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的措施。企业聘请具有高信誉、高资质且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认为万无一失。实际上,这类事后评估,很难及时的发现和规避税务风险,而且中介机构对企业的了解并不是十分深入,容易造成评估失真的现象,从而加大了税务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税务风险意识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税务管理意识是企业有效规避税务风险的前提之一。企业管理者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将企业的税务问题纳入企业的长期规划中,加强税务制度的健全。同时加强全体人员的税务意识。
第二,企业内部成立税务风险控制机制
要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患于未然,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内部预防机制。在企业有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企业的税务风险,强化企业、社会和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多方面的预防和控制,设计合理的税务管理流程,创新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加强税务风险的控制,在法律的保护下有效运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第三,企业加强与各方面关系的沟通协调
企业的税务风险一部分来源于企业本身的沟通不够,没有与时俱进的按照现行的税务制度履行职责。因此,在企业经营互动中,需要认真做好税务风险评估,特别是大企业,需要处理好与中介机构的关系。“中介组织具有独立性、公正性,不受税务机关和企业的影响;且专业性强、 有从业规则和行业约束力,人员具备从业资格、业务能力高, 但行业准则和操作规范尚不完善。”因此,企业在税务问题上可以依赖中介组织的专业知识,但是必须要保持警惕,跟随税务政策的脚步,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第四,加强纳税的相关知识辅导
加强企业的税收政策辅导,是税务机关的一项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必须加强的一项必修课。特别是对于大企业,需要定期地进行集中式的税务知识辅导。尤其在新的税务政策出台之后,税务辅导必不可少,要确保企业的税务政策与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标准不一而产生的各种矛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将其置于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中,加强税务风险的意识,加强预防机制的建立,完善各项政策,加强沟通,有效地避免税务风险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晓.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税务风险管理[J].商业会计,2010,01期.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田面临着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全面提高油田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税务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开展税务管理、控制纳税风险以尽可能地实现合理节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加强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税务管理是油田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税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业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线,财务管理紧紧围绕业务管理开展,税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遵循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于促进业务管理的顺畅运行。近两年,冀东油田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左右,对油田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油田企业必须通过加强税务管理,降低税收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加强税务管理是油田企业特殊性的要求
油田企业属于集团型大型国有企业,相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它属于地区分公司,而油田企业本身又有控股公司、投资公司,与关联企业、控股公司、投资公司都有着频繁的业务往来,经济业务关联关系紧密。而且,油田企业的行业属性特殊,内部包括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不动产销售以及矿区辅助管理等业务,涉及的行业和产业范围非常广泛,税务管理内容繁多。
3.加强税务管理是企业充分享受纳税人权利的需要
税法是每个企业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公平税负、共同发展、实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如果说照章纳税体现了纳税人应尽的义务,那么合理避税就体现了税法保护纳税人的权益。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日臻完善,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征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面临的纳税风险也进一步加剧,如何实施税务管理,实现“经济纳税”,提高税后收益,成为油田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目前油田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税务管理机构单薄
以冀东油田为例,该油田设置有财务处税价科,专门负责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并没有从外部聘请税务专家,只有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或者税收大检查时,才聘请税务中介机构来处理部分工作。税价科负责税务管理工作的只有两名人员,负责整个油田的所有涉税事项,包括负责油气主产品税费的计提、申报、缴纳;编制有关财务会计报表;办理税务登记变更、办理减免税费等涉税事宜;指导下属各单位依法进行税收管理;负责票据的购、存、发、开具和管理工作;负责防伪税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协调重大税务纠纷;负责开展税务培训等工作。油田企业税务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体制原因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2.难以渗透到业务前端
目前油田企业内部某些部门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与税务部门缺乏沟通与交流,发生经济业务事项时不与税务管理人员沟通,到业务完成并涉及税收问题时,才告知税务管理人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涉税风险,而且延误了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受投资预算、成本预算管控的原因,企业很多经济业务当期发生但当期不能结算需结转到下一期结算,也存在年末突击销售结算的现象,造成增值税等税款与主营业务收入不匹配现象,容易触动税务局涉税风险监控系统。
3.与税务局税收管理水平的发展不同步
为更好地发挥税收作用,各级税务部门不断深化税收改革,完善税制,如自2013年铁路运输、邮政、电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后,2016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又了一系列的通知、公告。税收制度变化速度非常快,而且制度规定相对分散,没有统一规范的税收管理文本,需要税务管理人员自身时时关注更新税收规章制度,而且税收征管往往于会计核算之后,税收检查牵涉到以前几个会计年度,这给油田企业税务管理增加了难度,现行的税务管理机构和税务管理体制同税务局税收管理水平的发展进程不符,难以有效避免税收风险。
三、加强油田企业税务管理的建议
1.加速企业税务人员的培养,提高业务素质
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合理运用税务政策的程度,影响到企业税收成本的高低,因此,要加速企业自身税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应选拔具有丰富会计核算和管理经验的会计人员充实到税务管理的队伍中,可以采取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到税务局实习的制度,使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融会计税法知识于一身,对国家征收税款的具体方式方法有深入的了解,知晓税收管理中所固有的和一般性的特点,具备处理会计与税法两种行为规范的能力,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
2.增强全员纳税管理意识
目前油田企业各二级单位设有兼职税收管理人员,但大部分仅限于代扣个人所得税、认证采集增值税进项税额,缺乏纳税管理意识。而税收形成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业务环节,各个工作岗位都有可能会对企业的税收产生影响,所以要做好税务管理,控制风险,绝对不只是财务部门、税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全员树立纳税管理的观念,需要通过内部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二级单位兼职税收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再通过他们逐步深入到每一名员工,使员工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明白哪些经营行为可能会产生涉税问题,做好税收管理的源头控制。
3.建立良好的税企互通关系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是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良好的税企互通关系,不是以前所讲的简单的“跑税”现象,而是一种诚信、融洽的税企关系,它一方面可以从政策咨询的角度,从税务管理部门了解到最新的优惠政策或最佳的处理方式,并加以分析应用,在化解风险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外部税务检查,发现税务问题,预警信号启动,企业可以凭借与税务部门建立的良好关系,及时掌握检查情况,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事实和充足的依据来改变检查人员的看法,争取能够取得税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4.加强各项税费管理力度
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作为油田企业税负的主要税种,在目前企业税务管理中已得到充分的重视。油田企业涉及到的还有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石油特别收益金等税费,这些费用占据了油田企业税收成本的很大比例,尤其是土地使用税,从2017年开始全额征收,税负急剧增长,以冀东油田为例,土地使用税在企业全部税金中占比20%左右。因此,加强与土地、房产等管理部门协作,进一步细化土地等资产的清查管理,对降低企业整体税收负担也极为重要。
5.建立涉税风险指标体系
企业的经营风险虽不可回避,但可以防范。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控制纳税风险,可以依托企业财务会计系统中的财务数据,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涉税风险指标体系,作为日常涉税风险预警系统,如通过建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指标、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等分析指标,每月末进行统计分析,监控企业可能出现的涉税风险。油田企业需要正视这些风险指标并用以评估企业潜在的纳税风险,切实提高纳税风险防范意识,改变重补税、轻调账的旧观念,将涉税风险扼制于萌芽状态。
6.设立税务会计是必然趋势
现在许多国家的企业已设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油田企业属于股份公司的地区分公司,下属又包括多家二级单位、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业务繁多、税务问题复杂多样,设立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税收政策法规的税务会计是油田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必然趋势,这是油田企业依法纳税的需要,也是油田企业充分享受纳税人权利、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关键词 企业税务风险 产生 管理措施
有关税务方面就存在很大风险,企业需高度重视,所谓的税务风险就是企业一些与税务有关的问题若未处理得当就会影响企业的利益得失。税务风险是企业不可避免的,必须按规定执行的风险之一,就是企业的某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正确的纳税行为。如被税务机关例行检查、稽查时造成企业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或是涉及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等。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税务风险管理属于企业风险管理整体的一个区域。其作为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整个流程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分。它关系到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合理运行。(2)实施应对措施减少风险,将企业损失降到最小。实施税务风险管理这种方法目的是令企业以最小的耗费把风险损失降低到极限,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安全,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利益。(3)一个安全合理的生产经营环境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打下稳定的基础,做好税务风险管理能为企业谋更多利益。 (4)使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达到预计成效,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良好的收益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保障了安全的环境,可以保证企业获取稳定的、持续增长的利润。(5)促进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都会思前想后,往往要考虑与其有关的税务因素,结合相应的税收法规和优惠政策。使用相应的税务管理策略,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制定的目标有:以合理的商业目的为前提进行税务规划,并符合相应的税法规定,按规定行事;像一些日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都建立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基础上考虑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对涉及税务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应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企业管理人员应自觉主动的进行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规定;但凡与税务事项有关的账务或事件都应按规定处理,严格依法行事,遵纪守法,并且遵守相应的法律依据,从根本上杜绝错误的产生,全面做到事事符合规定,时时符合规定,这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
三、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有关税务方面的事项策划不当,企业就会产生税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进行合理的规划,出谋划策,从而减轻企业的税务,通常情况下,国家在制定各种政策时都是因地制宜的,都受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是根据某些特定事件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的,这就导致税法不能普遍推广,是有区域限制的。这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有一定的干扰,不能使决策者准确的做出决定,有时企业的片面理解都会导致决策出现偏差,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不利的,这就会导致企业产生税务风险,为企业带来麻烦。
(二)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会避免税务风险的产生
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全面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防范税务风险起决定性作用,这样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例如,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及管理者,以及参与税务风险决策的相关人士,如果对税法的理解不透彻或片面,或者这些人员专业技能欠缺,企业管理人员,这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带来一些处罚,不仅会出现经济损失,还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过于繁冗的税法体系会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由于税法涉及的内容广泛,导致其复杂,国家会根据现实中的案例不定时的增加或修改一些内容,这就导致税法和税法之间产生差异,还会出现冲突,这些层层面面的因素都制约了企业的涉税行为,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四)税务行政执法人员行为不规范也会使企业产生税务风险
现如今,我国的税务行政管理体系划分的越来越细化,落实到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职位,包括国税、地税、海关等多方面,不同的执法主体对同一涉税行为的理解和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再有,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过程中享有自由裁量权和税收法规的行政解释权,在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税收政策信息方面了解的不透彻深入或者片面不确定,导致税务机关部门处理不当,出现偏差和片面性,这也使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四、企业有效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思想意识,并从根本上正确对待
首先提高认识,企业应从根本上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让每一个涉税人员提高重视和认识税务风险的重要性,让他们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防范意识;其次是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尤其是高层人员应起到领导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税务风险会给企业造成的伤害,并且意识到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性,建立一种税务无小事的氛围,对于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都应做税务风险评估,形成一种自觉地氛围,争取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如若发生了就努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这为有效规避和防范税务风险至关重要。可依据《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要求,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关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其次是明确税务程序和各个流程,保证各流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加强从上到下各部门的联系,这样能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建立责任制管理,落实到个人,提高各层的警觉性,避免企业内部人员因而导致税务风险。
(三)企业应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
企业设立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对涉税事项进行全面具体的管理处理,形成一个专业化的机构,有具体的模式,这样能将涉税事项处理的更清晰明确。企业的税务管理机构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而定,建立合乎实际需要的税务管理岗位、配备得力的税务管理人员,建立税务管理制度,如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设立相应的税务管理部,中小企业可设立税务事务管理科或岗位。通过税务管理机构进行税务筹划,获取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争取享受税务优惠政策,加强同税务部门的沟通联系等,将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落到实处,发挥其主导地位
(四)在税务风险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一方面是对风险损失的控制,即在问题没有出现时做好万全的准备,尽量减少引起问题产生的因素,从根本上改善该状况,以及问题发生后积极的应对计划,将风险最小化。另一方面自己自觉自主的遵守税法规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纳税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纳税,坚决杜绝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五)做好与税务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交流
企业在税务方面应加强了解,熟悉各个程序,掌握好人际交流关系,争取取得与税务机关在税法理解上的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处理上要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只有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筹划,这是避免税务风险的关键。同时,企业还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所谓的协调就是搞好人际关系,加强人与人的联系和沟通,从而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时能够高抬贵手,从轻处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一些较重要的税务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加强关注度和防范监督,将企业的一些重大经营决策,经营活动进行重点关注,对于一些重点业务流程中的制度性和决策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还有一些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等操作层面的风险也要给一些关注,这样全方位的关注各个风险点,最大程度上做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2009.5.5.
[2]李庆虎,段学仲,张佰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识别、评估与控制.中国总会计师.2007(9).
[3]范忠山.企业税务风险与化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2
摘 要 在政府干预市场调控的环境下,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避免的就会面临风险问题,而有关税务风险方面的管理就是一个关键点。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税务风险 产生 管理措施
有关税务方面就存在很大风险,企业需高度重视,所谓的税务风险就是企业一些与税务有关的问题若未处理得当就会影响企业的利益得失。税务风险是企业不可避免的,必须按规定执行的风险之一,就是企业的某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正确的纳税行为。如被税务机关例行检查、稽查时造成企业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或是涉及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等。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税务风险管理属于企业风险管理整体的一个区域。其作为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整个流程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分。它关系到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合理运行。(2)实施应对措施减少风险,将企业损失降到最小。实施税务风险管理这种方法目的是令企业以最小的耗费把风险损失降低到极限,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安全,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利益。(3)一个安全合理的生产经营环境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打下稳定的基础,做好税务风险管理能为企业谋更多利益。 (4)使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达到预计成效,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良好的收益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保障了安全的环境,可以保证企业获取稳定的、持续增长的利润。(5)促进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都会思前想后,往往要考虑与其有关的税务因素,结合相应的税收法规和优惠政策。使用相应的税务管理策略,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制定的目标有:以合理的商业目的为前提进行税务规划,并符合相应的税法规定,按规定行事;像一些日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都建立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基础上考虑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对涉及税务的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应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企业管理人员应自觉主动的进行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规定;但凡与税务事项有关的账务或事件都应按规定处理,严格依法行事,遵纪守法,并且遵守相应的法律依据,从根本上杜绝错误的产生,全面做到事事符合规定,时时符合规定,这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
三、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有关税务方面的事项策划不当,企业就会产生税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进行合理的规划,出谋划策,从而减轻企业的税务,通常情况下,国家在制定各种政策时都是因地制宜的,都受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是根据某些特定事件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的,这就导致税法不能普遍推广,是有区域限制的。这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有一定的干扰,不能使决策者准确的做出决定,有时企业的片面理解都会导致决策出现偏差,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不利的,这就会导致企业产生税务风险,为企业带来麻烦。
(二)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会避免税务风险的产生
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全面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防范税务风险起决定性作用,这样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例如,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及管理者,以及参与税务风险决策的相关人士,如果对税法的理解不透彻或片面,或者这些人员专业技能欠缺,企业管理人员,这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带来一些处罚,不仅会出现经济损失,还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过于繁冗的税法体系会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由于税法涉及的内容广泛,导致其复杂,国家会根据现实中的案例不定时的增加或修改一些内容,这就导致税法和税法之间产生差异,还会出现冲突,这些层层面面的因素都制约了企业的涉税行为,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四)税务行政执法人员行为不规范也会使企业产生税务风险
现如今,我国的税务行政管理体系划分的越来越细化,落实到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职位,包括国税、地税、海关等多方面,不同的执法主体对同一涉税行为的理解和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再有,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过程中享有自由裁量权和税收法规的行政解释权,在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税收政策信息方面了解的不透彻深入或者片面不确定,导致税务机关部门处理不当,出现偏差和片面性,这也使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四、企业有效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思想意识,并从根本上正确对待
首先提高认识,企业应从根本上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让每一个涉税人员提高重视和认识税务风险的重要性,让他们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防范意识;其次是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尤其是高层人员应起到领导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税务风险会给企业造成的伤害,并且意识到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性,建立一种税务无小事的氛围,对于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都应做税务风险评估,形成一种自觉地氛围,争取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如若发生了就努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这为有效规避和防范税务风险至关重要。可依据《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要求,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关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其次是明确税务程序和各个流程,保证各流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加强从上到下各部门的联系,这样能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建立责任制管理,落实到个人,提高各层的警觉性,避免企业内部人员因而导致税务风险。
(三)企业应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
企业设立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对涉税事项进行全面具体的管理处理,形成一个专业化的机构,有具体的模式,这样能将涉税事项处理的更清晰明确。企业的税务管理机构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而定,建立合乎实际需要的税务管理岗位、配备得力的税务管理人员,建立税务管理制度,如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设立相应的税务管理部,中小企业可设立税务事务管理科或岗位。通过税务管理机构进行税务筹划,获取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争取享受税务优惠政策,加强同税务部门的沟通联系等,将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落到实处,发挥其主导地位
(四)在税务风险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一方面是对风险损失的控制,即在问题没有出现时做好万全的准备,尽量减少引起问题产生的因素,从根本上改善该状况,以及问题发生后积极的应对计划,将风险最小化。另一方面自己自觉自主的遵守税法规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纳税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纳税,坚决杜绝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五)做好与税务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交流
企业在税务方面应加强了解,熟悉各个程序,掌握好人际交流关系,争取取得与税务机关在税法理解上的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处理上要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只有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筹划,这是避免税务风险的关键。同时,企业还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所谓的协调就是搞好人际关系,加强人与人的联系和沟通,从而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时能够高抬贵手,从轻处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一些较重要的税务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加强关注度和防范监督,将企业的一些重大经营决策,经营活动进行重点关注,对于一些重点业务流程中的制度性和决策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还有一些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等操作层面的风险也要给一些关注,这样全方位的关注各个风险点,最大程度上做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2009.5.5.
1问题的提出
从2000年至今,电网行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其发展体现了速度快、范围广、效果高等特点,从弱小逐步走向强大,从幼稚慢慢走向成熟,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税务如何管理,管理的程度如何,这些都与电网企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进一步来讲,这也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税务管理与普通人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仅仅将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的手段,主观上将其与企业的关系隔离了。而实际上,作为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而言,税务的管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税务的管理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管理,企业的发展就要受到较大的制约,难以持续下去。党的十以来,市场环境不断变好,市场效率日益提升,这些外在的利好条件都为企业税务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重视税务管理,才能有效规避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税务风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发展的能力。
2加强税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2000年至今,精细化的税收征管已经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也为电网企业规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下,电网企业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进一步增强企业税务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与此同时,税务管理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负责任的企业而言,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税务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2.1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营能力
众所周知,税收成本支出是电网企业占比例最大的一份,但是,这项成本支出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的。在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下,税收费用在企业的利润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换言之,企业可以采用科学的税务管理方法来获得更大的企业利润。在增强企业的利润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
2.2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须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这两者缺一不可。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可以对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的财务人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助力。
2.3电网企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战略,统筹各个环节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了解国家未来发展的倾向性,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做出一个指导性的建议。在资源的合理配置过程中,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税收风险,进而提升企业的发展竞争力。
3我国电网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而言,税务管理在实践中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很多电网企业的税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税务管理尚存在很多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从1956年完成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长达半个世纪的计划时代,对企业的发展的思维有着难以磨灭的印记,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国家的控制这一点也是难以避免的,特别具有国有性质的电力企业。在“利改税”的改革过程中,企业经营的税收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在学术界更多的相关专家从税收征管的角度分析,要求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机构的行为,而却往往忽视了企业在国家的税收管理的作用。一方面,企业的税务意识不足,有的企业认为所谓税务工作就是会计人员进行计算、记录较为简单,这根本不需要企业的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专门的税务管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从税务管理了解不到位,只是从表面上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更多企业只是从纳税的角度入手,却不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对税收的调整,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4加强电网企业税务管理的建议
4.1电网企业设立合理的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
为了适应税收的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电网企业设立合理的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电网企业从企业的发展出发,为电网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才能运行高效,提升发展的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负责人,实行问题问责的办法。同时在每一岗位要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增强管理人员的环节意识,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隙衔接。
税务策划是指企业纳税人根据政府出台的税收政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前安排经济活动,选择合理的纳税方案,以求获得更大的企业自身价值,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减轻企?I税收负担,获得较大利益的合法行为。
二、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对电力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为了打破传统的垄断经营,引入竞争,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是,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成本的管理越发重要。近几年,我国各地区的税务机构采取了很多种手段,包括:从严治税、推动税收信息化建设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但是,对于那些增值税税负严重的电力企业来说,只要电价稍微上涨一点,就会消除高税负的问题。相反的,如果电价下调,就是把增值税税负向下进行调整,并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实际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就是电价和税收成本之间的问题。当电价没有调整的时候,只能通过降低税收成本来使电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电力企业追求的目标渐渐变成了税后利益最大化。电力企业做好税务筹划,正确把握税收成本,对电力企业今后的经营和决策工作意义重大。
三、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管理及技巧
(一)加强税基筹划管理
所谓税基筹划,就是指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的方法来降低税收负担。税基是计税的基础,根据税率的规定,税额大小和税基大小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筹集资金主要通过股本筹资和负债筹资两种方法,当实现企业在市场价值最大化时候的负债比例就是电力企业最良好的资本结构。
(二)加强税率筹划管理
电力企业会通过降低使用税率的方法来减轻税务负担。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的筹划是常见的降低适用税率的方法[2]。我国电力企业的员工普遍收入较高,当税率使用比较高的时候,纳税成本就会增加,对企业股东们的财富产生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一般是通过两种基本的融资行为,让企业股东的权益保证在合理的比例中,以此来形成一个适合企业的资本结构。
(三)加强税额规划管理
税额规划管理是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纳税额的方式来降低自身的税负负担。有些电力企业会根据政府颁布的“三废”政策,用热的废弃水来进行养殖工作,用粉煤灰进行产品研发,将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来落实环保政策。
(四)改革和创新电力企业的税收政策
电力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改善电力企业的税务工作意义重大,通过改革和创新电力企业的税收政策,来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针对电力企业的税收政策在电力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的对策。
(五)加强对电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
电力企业大发展离不开税务筹划工作,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全面部署,将各个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全面配合,完善电力企业的税务工作。做好电力企业在投资和筹集工作上的相关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调整[3]。
(六)调整纳税方案,合理应用税收政策
引言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局限在经营阶段,但是,却忽视了建设阶段才是最为关键的,究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很好的把握税务筹划的基本特点,并且通常税务筹划的方法都比较单一。企业的纳税筹划和税务管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我国企业对于税务管理的不够重视,其根本原因,第一,我国国内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并未将税务筹划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第二,缺乏合理的纳税筹划人员及其方案。一般来说,所有的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是相同的,主要是为了合理避税和减少纳税风险。对于规模较大并且技术性过强的企业,财务税收人员如若没有合理的利用税收政策,就有可能对企业纳税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对财务税收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规避纳税风险的出现。
1、税务筹划的意义
我国税收是强制的, 征收是无偿的。但在具体的税收行为中, 国家为鼓励某项产业的发展, 依据现行客观条件和有利于发展的目标出发, 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这就给予了纳税人一定的筹划权利, 为纳税人实施税务筹划提供了操作空间, 使企业税务筹划的具体运作成为可能。
1.1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企业要在财务管理中实行税收筹划,就必须熟悉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及时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在学习税法的同时,也就能够自觉地做到了依法纳税,从而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1.2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减少纳税风险
税收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成本,企业成本的高低与税负的高低和缴纳税款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筹划能够通过合法、合理、有效的途径直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款或缓缴税款,有效地较低企业的成本,避免企业经济风险。
1.3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和会计的经营管理水平。要制定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整体的、全面而又合理的规划,在进行有效地税务筹划的同时,能够从客观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税务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税务筹划方案时,不能仅考虑税务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务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为充分发挥税务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在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税务筹划必须合法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者就必须对税务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2)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成功的税务筹划必然是多种税务筹划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一方面,企业税务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另一方面,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3)事前筹划原则
事前筹划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前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这样才能实现税务筹划的目的。
3、加强企业税务筹划的方法
3.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利用优惠政策筹划法是指纳税人凭借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国家为了扶持某些特定产业、行业、地区、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或者对某些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在税法中做出某些特殊规定,免除其应缴的全部或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从而减轻其税收负担。。
3.2合理筹划税基
对税基进行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但可以减小税基,而且可以通过对税基进行时间安排,以实现在适用税率、纳税、减免税等方面获取效益。因此。企业可以在不违反税法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各项费用合理的列支,缩小税基,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筹划
企业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筹划时通常使用价格转移技术,也就是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使关联企业整体适用较低税率,以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该方法具体可通过货物、资金、劳务、资产及管理费用的转让定价来实现利润在各个关联方之间的转移,使关联企业整体适用低税率,从而达到整体节税的目的。
4、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工作
4.1认真学习税收政策、提高纳税筹划认识
(1)注意学习、研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政策水平和认知能力,及时掌握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动情况。
(2)纳税筹划工作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系统性是指从有政策的支持到赋予实施,需要系统的基础工作支持。规范性是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必须按照税务部门规范的程序办理立项申报、审核批复手续,方可实施。
(3)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性质上的区别。
(4)提高会计人员纳税筹划意识,将税务筹划纳入到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中去。
4.2将税务筹划应用到投资方案论证中
企业税务会计人员,应参与投资方案的论证工作,使投资项目建成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便项目建成后可享受到最多的税收优惠待遇,以最低的税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3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税务筹划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环是要获得税务机关的承认,再好的方案,没有税务机关的承认,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
4.4做好税收优惠手续的办理工作
(1)要多渠道获取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搞清本单位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有那些。
(2)应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取得对政策的统一认识,避免在政策认识上产生偏差。
(3)取得税务部门的指导,按照税务优惠管理要求,做好税务优惠立项申报、批复相关工作,办妥税务优惠的各种手续。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从而达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目的,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同时也要注重节税,开展纳税筹划,减少税金支出,不断增加企业财富,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此条款的内涵为:企业进入注销清算期后,不再是连续经营,正常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基本前提已不复存在,各项资产不宜再按历史成本和账面净值估价,许多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在公司清算中也已不成立,不再适用,全部资产或财产(除货币资金外)必须要以现值来衡量。对于因合并、兼并等原因终止而清算的,资产现值的确定需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以此作为资产变现的依据。对于因破产原因而终止清算的,资产的现值需经相关部门组成的清算组以资产实际处置,即以变现额为依据。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从正常的应纳税所得额转为企业清算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了企业清算过程中取得所得的计算公式,即:
企业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此条款所指的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可变现价值,是指企业清理所有债权债务关系、完成清算后,所剩余的全部资产折现计算的价值。如果企业剩余资产能在市场上出售而变现,则可以其交易价格为基础。所谓资产净值,是指企业的资产总值减除所有债务后的净值,是企业偿债和担保的财产基础,是企业所有资产本身的价值。从企业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中减除资产净值,再减除税费和清算费用,所得出的余额就是在清算过程中企业资产增值的部分。这是企业的法人形态尚存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当就该部分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注销清算税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销清算组的认定问题。《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规定: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破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清算组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而现实状况是:20__年常州市国税一分局注销企业达310户,注销多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注销清算根本没有成立清算组,也就不可能实施清算。且企业注销存在着存货、资产的未处理,或低价处理,事实上存有未结清税款现象。如注销清算都由主管税务机关参与,与当前税收管理人员少、事务多、工作量大的矛盾就更为突出;如主管税务机关不参与清算,则注销企业存货、资产的未处理或低价处理问题,带来税务人员失渎职的高风险。
2、注销清算的现值衡量问题。
企业清算所得,必须要以现值来衡量,主要涉及到资产的处置和存货的定价。而现值衡量的确定缺乏法定依据。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清算所得依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为依据,在实际注销汇缴过程中,一般企业均以“存货库存结压、产品市场淘汰”等理由,采取“低价”转让(销售),或“存货损失”的方式处理存货、资产,达到少交、不交增值税和所得税。税务机关难以核定其销售额和清算所得额。
另一些企业以投资形式,购入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待市政规划拆迁获得最大的投资经济利益,拆迁之日即为注销之日,而实际注销结算处理时,对除存货外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等其他资产,主管税务机关一般未进行清算,更谈不上以全部变现价值来计算清算所得。
3、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的界定问题。
注销清算企业的所得分为正常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经营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租金、特许使用所得,按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清算所得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可变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且全部资产要以 现值来衡量为准,资产净值要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准。清算所得与经营所得虽同属汇算清缴(结算)范围,但所得概念意义不同,计算方式不同。其适用税收法规也不同,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主要表现在:(1)税收优惠及低税率优惠的享受问题:符合优惠条件的经营所得,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及低税率优惠,而清算所得则没有明确。(2)弥补亏损问题:正常经营所得能够按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而清算所得从税法理解上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税法也未明示。(3)清算费用列支问题:经营所得能按规定列支经营费用,而清算费用的列支未能明确。中小企业(特别是商贸企业)在注销过程中,资产所得变现只要在注销清算前处理,也可能转为经营所得。在特定条件下,形成清算所得与经营所得难以界定。
4、注销清算的二次汇缴(结算)问题。经营所得的汇算清缴按纳税年度计算,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限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而企业依法清算的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对注销清算企业来说,如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涉及到终止经营活动之前的经营所得汇算清算和清算期间清算所得的汇算清缴(结算)。实际税收征管工作中,由于人员、资产、社会稳定等诸多原因形成企业清算久拖不决,而税收管理工作上的时限规定,则形成清算企业长期待处理或转入非正常户管理。且实际操作上企业注销涉及二次汇缴(结算)的可行性有待完善。
5、注销清算的法律法规适用问题。企业关停、破产、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除《破产法》外,大量中小企业的注销,尚未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注销清算,主要涉及清算组织确定、资产现值衡量的法定评估、注销企业的走逃、注销企业法人、股东和投资方的信息比对、非正常户的认定等等违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形成大量注销企业采取账簿遗失(销毁),低价转让转移资产,法人变相失踪(联系不上),形成注销期长期不清算,未按期申报转入非正常户来转移隐匿资产,逃避应缴税款,而相关法律法规处罚较轻,或对应法规难以处罚。
三、注销清算税务管理的建议
1、制订“注销企业税务管理办法”。
从法规制度上完善注销企业税务处理的程序、若干规定和法律责任,规范税务人员的清算行为,防范税务人员失渎职。
首先,对注销清算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税务注销。(1)简易注销企业:对无销售、无资产或无销售、资产数又较小的企业实施简易程序税务注销。(2)一般注销企业:对有销售、无资产或有销售、资产数又较小的企业,或(分析)清算所得小于等于零的企业,以正常经营所得与清算所得合并一次汇算清缴,实施一般程序税务注销。(3)正常注销企业:对有销售、资产数较小以上的企业,以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同步汇算清缴,实施正常程序税务注销。(4)破产企业注销:依《破产法》及税收规定,税务参与经营所得与清算所得汇缴管理。
其次,“管理办法”应分类、细化,明确清算人、清算程序、清算所得、清算时效,正确界定经营所得与清算所得,强化非正常户管理。明确除简易注销和一般注销外,企业正常注销必须成立由企业股东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有资质的社会中介事务机构参与担任清算组,对适用《破产法》注销企业,税务可直接参与破产清算组审计。由清算组出具资产评估或交易现值的清算所得审计报告,作为企业注销清算法定文书、法定依据。公平所得税负,细化清算费用,明确企业清算所得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享受税收优惠及低税率优惠,对正常注销类企业必须实施纳税评估,对注销企业涉及的投资各方或投资所得(损失),在征管信息处理平台上及时反馈投产方主管税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