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6: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采购管理基础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实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112
[中D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246- 03
0 前 言
采购管理实务作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关键课程。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基于良好基础上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岗位职业能力。在采购管理实务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基于理论知识掌握前提下对实践工作内容进行把握,对企业采购工作中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以客观依据为指导深化学生对采购过程中应用方法、程序掌握程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将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简要了解,论述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及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重要价值
1.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中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授课教师利用企业、事业单位相关采购工作的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分析,通过对实际采购与供应案例的评价探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采购相关原理与方法的认知。教师突出对采购与供应理论之间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基于已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效学习。
1.2 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1)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职理论教学。基于实际案例的应用与分析,促进课程教学综合知识的融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既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起到生化理论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采购管理实务教学所选择案例都是源自各企事业单位实践素材,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性,作为客观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采购工作形成模拟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对采购管理形成更真实认识。案例教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更明确采购过程中所应用方法、程序等,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促进课堂效果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案例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手段及教学水平有着一定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注重日常素材的收集与制作,并与中职课程教学体系相一致,灵活应用案例进行采购管理实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 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 案例的准备
教师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合适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是实现情况。在案例准备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典型案例。案例的典型性主要是指关于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采供管理与供应关系学习中能够通过案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除了保证案例的典型性还要保证其真实性与时效性。新时期采购工作与传统背景下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加强对客观事实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对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时间等真实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 案例教学的实施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中,其案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同时教学方法也具有多样化特征,基于课堂教学现状灵活进行采购管理案例教学。
2.1.1 课程内容教学结合案例讲解
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某一章节教学中,为更详细对原理进行分析,可积极引入案例进行分析,将案例作为补充理论学习的手段,发挥案例教学优势,解决原理问题。通常对案例的讲解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如对“采购模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科龙美菱联合采购全球招标案例讲解,深化“联合采购”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2.2.2 分组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提前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讨论主题,通过小组自由合作与探究对案例进行选择与分析。在对案例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自主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
2.2.3 案例综合讨论
在对采购管理实务某一章节理论知识教学后,针对集中理论知识综合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种综合案例讨论通常是在某一章节知识学习后,培养学生对复杂内容处理与分析能力。例如在完成采购基础知识、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等理论后,组织学生对“GE公司在线采购模式”案例的综合分析。
2.3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
随着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深化应用,对该课程开展教学考核,其考核方式主要是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课程实习等。通过课程考核,提高学生对课程案例学习的重视,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全面提高采购管理综合能力。
3 结 语
应用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充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行业发展要求,接受最新的采购工作理念,注重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实现零距离。同时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实现讲练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采购工作专业能力。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有效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对锻炼物流及采购管理专业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石纳芳. 案例追踪教学法在物流实务课中的应用――以配送管理实务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276-278.
[2]黄野. 项目化教学设计在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2015,(9):200.
[3]周蓉.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方式探讨――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 物流技术,2014(23):470-471,482.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85
1 《生产与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1 《生产与采购管理》是其他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
《生产与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是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为其提供基础知识。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车间布局、采购计划制定和供应商管理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与《生产与采购管理》匹配的工作岗位多
通过《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学习,为很多工作岗位提供适配能力,例如生产计划员、生产助理、生产调度员、采购专员、招标采购主管、供应链专员等。而且这些岗位相对物流同等级别的其他岗位来说,薪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要好,学生对这些岗位更有兴趣。
2 《生产与采购管理》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仍注重生产和采购的理论知识,用大量的课时讲生产理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例如在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时,只讲制定计划的方法,但是并不叫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真正的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这样学生学习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制定计划,甚至不知道计划长什么样子。
2.2 课程实训场地不能满足课程需要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中很多实训任务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生产现场,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有限,大多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中常用的仓储、配送等方面。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所授知识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学生毕业后适岗能力差。
2.3 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的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
3.1 课程改革的思路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根据适配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工作任务和项目。以公司实际的工作案例作为情景,让学习融入其中完成任务,掌握知识。
本课程根据生产和采购各设置一个情景,生产情景为某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业务遍布全??,员工总数2670人。工厂分布在长沙、珠海和哈尔滨3个城市,2017年公司准备在重庆新开分厂,该公司销量一直不错,现需要就公司其中的两种产品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设计车间和库房布局、编制生产计划等工作。其中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的BOM表见表1。在实际授课时,通过销售计划来启动生产计划的制定。
采购情景为某校委托系学生会负责采购教师用文具(书、打印机、墨盒、笔、剪刀、笔记本、计算器,封笔,U盘,电脑,托盘),学生会需要根据学校的日常消耗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期间的采购方法选择、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都由学生会完成。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再详细给出其他情况,课程选择两个情景的主要原因在于,让学生直接去采购生产座椅要用的安全气囊、调角器等难度大,因此重新设置学生经常接触,较为了解的文具。另外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实际地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让弥补了学校没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不足。
3.2 课程内容安排
通过行业调研和行业人事经理访谈确定与《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形成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细分后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归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形成项目。本文将《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划分为四个项目,分别是生产车间设计、生产计划制定、供应商管理和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车间设计包括车间布局、库房布局、生产过程组织和流水线设计四个任务,共8课时。生产计划制定包括认识物流需求计划(包含ERP)、认识能力需求计划、制作BOM表、生产计划制定步骤和生产计划制定五个任务,共14课时。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调查、采购谈判、供应商选择和供应商维护五个任务,共14个课时。采购计划包括认识采购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两个任务,共6课时。
3.3 课程考核
2.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是基于供应链视角对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动向的掌握,结合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最终确定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第一,素质目标,结合物流市场特征,在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中,以优质物流服务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精细、快捷、诚信、守时、安全等);第二,知识目标,基于供应链视角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包括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供应链物流管理等;第三,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项专业核心能力,其中仓储配送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仓储管理信息化操作、入库作业、检货作业、拣选作业、配送作业、货位管理作业、理货作业、出库作业等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包括现代运输技术使用、运输调度、车队管理、装载等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包括采购计划、商务谈判、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采购订单跟催、采购成本管理等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包括生产预测、生产现场规划布置、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制订、生产过程控制、延迟制造、模块化生产、产品包装、在制品库存控制、项目管理、产品库存控制、生产绩效管理等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包括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搭建、供应链绩效管理等能力。
3.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笔者建议供应链视角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物流管理企业专家共同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视角下物流市场为切入点,在物流管理教学中融入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理念,以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突破口,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要求,可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在高校第一学期,新生进校时间较短,对新事物认知兴趣大,学校可以安排物流管理见习学习,帮助学生感受物流管理职业环境,直接接触体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工作现场和物流管理,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帮助学生立足物流市场需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大核心能力,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教学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训练,完成基于供应链视角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并结合校外实践平台,相继开展核心能力的实训和岗位实习活动,将专业核心技能融入教学,学生通过五大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的学习,做好物流市场核心技能培养准备;第三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也是学生综合技能的轮岗实习学习,即学生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将其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阶段,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实习中所遇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奠定未来职业发展拓展学习基础。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199-01
1 企业物资管理水平不高的表现
1)管理制度缺失,不能涵盖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致使各相关环节出现脱节,不能有效的实现管控目标。一旦缺少监督管理,容易滋生腐败。
2)库存积压严重,物资消耗不足。具有庞大的库存现有量,仓储物资面面俱到,看似涵盖所有的需求目标,实际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入库物资不能及时的消耗,致使库存保管压力上升,不能有效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3)管理方式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度信息化下的采购、仓储模式。传统的人工记账、手动盘点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错误率较高。在材料采购,运输,储存,使用一系列环节,缺乏信息化的程序管理。
2 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
掌握不仅依赖于采购及采购人员的意识能力,也靠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确保采购的规律可循。所以应对采购在企业采购部门的每个程序,链接必须树立科学,严谨,规范,具体和可行的控制系统。建立了从采购人员系统应具备的素质,条件,个人责任的买家,采购计划管理,采购方式选择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采购,采购价格管理,采购合同管理,采购资金管理,采购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和总结管理采购管理,监督和评估,完善的系统,一套有序的采购管理体系,用制度来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根据形成的系统,根据模式采购过程的操作。
2.2 建立物资信息管理网络
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是根据采购的购买决策都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部, 采购部,如果你不能把握信息资源市场供求和价格的需求,购买决策会失当行为。因此,企业必须采用现代技术,利用采购部门与外部世界更加紧密和及时的市场信息收集的特征。首先,建立资源价格信息网络,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如采购计划,采购选型,采购渠道选择,供应商的基础上,企业采购的首选的决定,决定在这个过程中的购买价格,内部审计程序的书面材料,并通过数据录入和数据网络,采购合同的内部管理,以检查购买价格, 统计,分析,审查的形成等方面,评估,打好基础,提高采购质量。
2.3 提高采购人员综合素质
采购表面上简单的买卖关系,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缺乏一个固定的标准采购流程,其中掺杂有良心的工作,所以要保证采购过程的有效性和质量必须提高整体采购员工素质。首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采购人员的道德,伦理,法律和自我意识概念的重要性,二是加强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包括市场经济知识,营销知识,采购知识谈判应的知识应该是预测变化的能力的市场价格的能力,三是提高成本意识的购房者来说,成本意识和采购不仅结合考虑长期采购人员,以确保及时供应,即使完成了采购任务,而忽略了采购成本,采购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在采购工作要做到及时供应,而且还实现了合理的价格。
2.4 加强供应商监督管理
企业与供应商和采购产品质量的合作供应商,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繁殖离不开协作,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采购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分为:资源生产供应商,市场供应和供应商分为两类:资源生产供应商销售产品有限公司自己的产品,比单一品种,市场供应和营销是很多厂家的产品的集合,种类比较齐全。作为各种材料所需的单独生产许多煤炭公司不能满足一个单一的通道,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必须设置两个供应商的组合,以确保生产资源的需求。因此,供应商的管理也采购管理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通过对供应商的产能访问系统供应商的实施,管理能力,供应能力,价格水平,信用状况,服务能力,如审核筛选到的主要供应商和配套商,相较批处理大量采购安排在主要供应商竞价采购,对于二次购买之间的暂时零星的供应商平价采购安排; 第二供应商定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供应商提供,如情况进行评估: 供应商及时,价格合理,产品质量和安全, 服务和评估等方面的质量,访问达到了企业的采购需求,以实现有序退出,必须符合要求,允许补充,优汰劣送料机构,确保了企业主的资源供应渠道的稳定性。
2.5 提高采购策略运用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72-02
一、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2005年国有企业采购领域发生了很多变革,传统采购正在向现代采购转变,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采购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现代采购要求不相容的地方,影响了采购的效率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1.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采购计划,缺乏对采购需求的分析。有些企业采购上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计划,并且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衔接。采购与预测和物料需求计划结合不紧,不能有效根据生产需要组织采购,实现物料供应计划与当前需求的平衡,并与企业的库存投资和策略相一致。
2.很多企业仍未与供应商建立起双赢机制。虽然很多企业都认识到建立长期供应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采购活动中仍注重谈判、比价、压价,缺乏从关注谈判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还没有建立起双赢机制。
3.部分企业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来考虑。一些企业还没有把采购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有些企业管理者还认为采购只是后勤部门的小事,不会影响发展大局。在公司的合并、兼并和联合,技术规划,新产品开发,资本项目、投资计划以及资源输出等方面,大企业的采购部门发挥的作用或者承担的程序都很少。
4.集团企业的分散采购忽略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些大的企业集团中,最初的模式是由专职采购部门执行统一的采购,公司集团壮大了,许多子公司开始自行组织采购,特别是在实行了全面经营核算的集团公司里,子公司不满意统一采购而自行采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情况分散了采购量带来的价格和售后优势,忽略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其后果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还给企业文化带来不利的影响。
5.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台进行采购跟踪、评估、分析和科学决策。由于采购信息没有实现有效共享,导致企业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迟钝,无法对供应商产品质量、交货期进行事前控制,经常引发经济纠纷。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工具进行采购的跟踪、评估、分析和科学决策,包括请购单处理、采购单处理、询价单报价单处理,运输处理、收货处理、质量控制等。
二、规范企业采购措施
我国招投标法律颁布很长时间了,但仍然存在很多漏洞。温州市国资委出台了《采购办法》,对企业采购进行了规范,这在全国比较超前。我们企业也进行了规范。
1.建立统一的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平台的核心是合理配置集团内各种采购资源、建立统一的标准以降低成本,新的采购组织机构正是在这种统一的标准下开展各项采购工作,并且新的采购组织机构能够促进统一采购平台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2.建立统一的机构库。培育专业的工程招投标中介市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及监督。发挥中介机构技术力量强、专业分工细、经验丰富的特长,使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规范地进行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从建设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今后凡是有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都应由工程招标机构进行招投标。
3.实行统一评标专家库制度。长期以来,温州市评标专家库按行业和地区分设,范围太窄,评标专家资源不能共享,再加上评标专家与行政主管部门、投标企业联系紧密,难以公正评标。去年,我们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将有关部门和各地区的评标专家资源整合,组建了统一的评标专家库,按专业、技术等级和地域分类,分片设置评标专家子库。全市所有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评标专家都必须从市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
4.实行统一的监管和投诉处理。各部门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同时,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依法受理符合条件的投诉,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不得违法设置审批事项、增加管理环节;应当合理确定行政监管边界,不得非法干涉招标人自主编制招标文件、组建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不得非法干涉投标人自主投标和评标委员会独立评审。招标机构可以依法跨区域开展业务,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以登记备案等方式加以限制。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依法履行职责、非法干涉招投标活动等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依法加强对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招投标当事人招投标活动的审计监督。
三、加快采购管理改革,建立现代采购管理体制
采购管理改革应尽快提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日程上来。鉴于目前中国企业的采购管理基础薄弱,问题较多,必须从采购管理的基础工作做起,如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信息档案等。
1.重更新采购观念,对采购工作重新定位。就我国企业的采购管理现状而言,要想使采购组织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采购管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更新采购观念,实现采购观念的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首先要面对的是供货市场。研究供货市场及交易方式,是更新采购观念的核心。只有深入研究供货市场,才能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深入研究交易方式,才能规范交易行为。同时,企业应提高对采购的重视程度。采购部门与采购人员更新观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并掌握供货市场的变化规律,研究交易过程,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规律。
2.采购人员的选聘与培训组织目标的实现是由人决定的。实现采购管理现代化的一大前提,是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的采购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一是思想素质低,、假公济私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文化素质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不上采购管理体制的转换,更难以利用现代化工具对物资的质量、成本等作出正确的评估。要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采购部门必须充实人才。同时,采购人员应尽量年轻化。采购部门的发展要与企业的长远规划目标相一致,以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采购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取决于受教育的水平,但更重要的知识则来自于岗位学习和企业提供的培训。采购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并掌握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培训是提高采购人员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培训有多种方式,可分为专门培训、在职训练、现场训练、个人工作总结、相互交流经验、对采购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历史,尤其是品牌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专用材料的各种基础知识;谈判技巧及信息搜集的基本训练;各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时,应编写适应企业现状的采购培训教材
3.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采购主要由采购部门执行,但采购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它需要企业各部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参与。例如,对于采购物品质量的控制,就离不开质量管理部门的参与,这一方面需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采购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供货信息的收集,同样需要众多部门的积极参与;在各部门提出采购物品的要求时,一般来说都已经有了部分供应商的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价格、质量等,这种信息向采购部门的及时传递,是建立和更新供应商档案的一个必要条件。采购与企业的生产部门、质检部门等是紧密相关的。所以,采购部门应经常与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接触,收集各种需求信息;同时,企业其他部门也应积极参与采购管理,提供信息及建议,使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于采购工作的进行,并提高采购工作的有效性。若要实现采购管理现代化,仅仅加强和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是不够的,还应有完善的存储设施及安全的存储条件。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采购的质量、速度、劳动生产率,减少货损货差,还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危险性。
4.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准化是相对于“例外原则”而言的,它对企业中的程序化、常规化的工作作出合理的规定,使系统按预定的模式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减轻高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摆脱日常事务的困扰,立足于高层管理,集中精力于战略思考与决策,以免主管人员事必躬亲、疲惫不堪。标准化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控制的准则。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采购管理制度的建设上比较落后,亟须加强与健全以下制度:采购工作管理制度,以使采购人员明确其职责,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的标准。采购的标准化作业程序,以把采购工作纳入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仓库管理员工作职责,以使仓库管理员明确其职责,保证原材料按质、按量地存放,满足生产的需要。仓库管理制度和标准,以使仓库实现标准化管理。采购质量控制制度,以对采购各环节提出质量要求,确保对采购质量的有效控制。采购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以使采购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人员。采购物资ABC管理制度,以对纷繁复杂的原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企业应对所有物资进行分类,根据物资的资金占用、用途及特点等,确定合理的采购审批权限,并严格执行。根据每批物资的采购金额,规定审批合同的权限。企业应对物资进行标准化编码,统一管理。供应商管理制度。通过对供应商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合理选择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
5.建立采购信息搜集系统。市场效率的发挥取决于信息的充分交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工作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一套比较完备的采购信息搜集系统。采购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逐步建立能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反馈采购信息的渠道,以高效、实用地收集采购信息。在条件成熟时,可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输出,可做到准确、高效;采用计算机系统建立仓库日记账、台账,使采购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联机库存信息,从而大大减少采购决策时间。
6.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对供应商的管理是目前企业的采购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采购工作是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众多供应商进行交易,对供应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对供应商的分类、供应商档案的建立和更新以及与供应商的日常联络等。由于采购是处于买方市场中的购买行为,一般来讲,交易费用大都是由供应商支出的,即在谈判成交的过程中,供应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采购方不需要支出一定的交易费用。目前,多数企业由于在采购管理中的相关支出不足,采购人员置身于供应商提供的优越条件的包围之中,无法独立、客观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失去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致使采购工作的效率及效益都不高,不能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无法与供应商形成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因此,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是目前采购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小结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改革要求改变这种“买方市场”的观念,时刻树立采购的危机意识,有选择地与供应商一起进行合作创新,使供应与采购双方有机地配合协调。企业应与供应商一起去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形成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在选择供应商作为合作创新的对象时要慎重,必须对其产品的各种指标、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商誉可信度、厂址地点等进行综合评估,使采购和供应双方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孙庆龙.特许经营连锁企业采购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熊雄.DY冶炼公司采购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徐亚梅.L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将逐渐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期。相比较现在的粗放管理模式,中国经济还需要完成一步重要的历史蜕变。物质采购是保障社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一、当前物质集中采购面临的问题
物质集中采购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企业与供应商的谈判筹码。因此,集中化采购是一项非常有有价值的探索。国内由于在物质集中采购方面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因此,物质集中采购方面还面临这一些问题。
1.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物质集中采购后,涉及的采购物质量大、资金大。如果在物质集中采购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就容易导致物质采购部门的问题。这方面的监管一直是当前企业采购管理的难点。采购人员出现营私舞弊行为,将直接影响到物质采购的质量,给生产埋下安全隐患。据统计,每年企业因为采购人员舞弊造成的及其严重。
2.缺乏物质集中采购的规范管理制度。一旦物质集中采购,则采购的风险系数就会越来越高。为了控制采购风险,必须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但目前国内的许多企业在物质集中采购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采购规范流程制度。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集中采购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内集中采购管理制度管理粗放,漏洞百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当前物质集中采购缺乏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实现物质集中采购的关键。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采编能力,对市场价格变化能及时了解。同时采购人员还需要良好的沟通接洽能力,能与供应商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除此之外,对采购物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判断被采购物质的优劣是一个采购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其次,根据生产的需要有时候需要采购人员制定物质采购方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作为一个采购人员,其职业道德操守水平也是及其重要的。高素质的专业采购人员是集合专业知识和人格素质与一体的。但目前国内还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实现物质集中采购的策略
面对国内企业在物质集中采购方面面临的问题,解决的关键还在于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实现物质集中采购的有效进行。本人结合多年的采购实践,对加强物质集中采购的内控制度提出以下策略。
1.不断优化集中采购内控的管理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影响内部控制的各种因素的统称。具体说来有:管理层和职工的职业素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采购监督措施、与供应商的外部关系等。例如:某企业就通过不断断优化企业内控管理环境实现集中采购的高效管理,其措施为:在企业内部开展集中采购的培训学习。有效的学习培训让企业管理层要了解到物质集中采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优化各个部门与采购部门的沟通合作,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采购物质的全面信息传递是实现采购有效进行的关键。最后,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组织结构能有效提高企业组织运营效率,效率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物质集中采购的优势。
2.不断完善企业集中采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物质集中采购不断增加了采购的风险,因此实现对采购风险的有效评估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为有效控制集中采购的风险,本人所在的企业建立的采购风险评估体系。采购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采购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方面。针对集中采购的特点,建立预算风险评估、招标文件风险评估、供应商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等四方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将风险评估纳入采购流程中必要的环节。防范体系是实现采购安全进行的必要保障。实践证明该企业采购人员贪污行为得到了有效改善。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3.严格执行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首先,制定科学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采购的关键节点设立采购控制制度,以此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和流程。其次,建立明确的职能分工职责体系。职能分工才能更好的实现岗位间的相互监督。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部结合财务部制定采购预算控制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方案,提交公司管理会议审核。核算通过后采购部门开始进行采购招标、洽谈、签订合同等等工作。做好采购合同的管理、采购档案管理、财务票据等等工作。
4.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关键。受企业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企业对采购部门人员的安排一般都比较敏感,在很多私企其采购部直接是聘用的老板亲属。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国内企业采购人员的素质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在实施有效财务预算控制体系、完善采购流程的基础上,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大胆聘用职业的专业的采购人员,以其专业知识服务企业。同时,重视采购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采购团队开展一定的学习培训,不断能不断提升其专业素质还能有效提高采购人员的道德素质。
三、结束语
物质集中采购将在未来时候发挥重要作用,但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关键。采购预算、科学的采购流程、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素质是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方面。加强企业的内控制度实现物质集中采购,将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purchasing management; scenario design; unit design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坛中出现的新思潮,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它实质上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从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出发,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行动能力转化为职业能力。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对以培养技能型、职业型、实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而言,在物流管理专业《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教学方法上看,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次,从该门课程学习结果的考查方式上看,主要采用了闭卷考试,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采购管理基本理论和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没有实际技能考核和应用操作等。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死记硬背,这很难检验学生对采购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采购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支撑课程。该课程专业理论难点较少,应用和实践性较强,因此为学生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同时专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课程的发展性和创新性,更有助于制定和开展一些综合的职业工作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具备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可见,“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为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2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课程开发方案
2.1 课程设计思路和定位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环节来编排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这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
课程定位是:专业核心技能课,以物流概论、商品学概论等为先导课程,以第三方物流、国际贸易实务等为共修课程,将采购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与相关课程相整合,培养采购员岗位所需能力。
2.2 采购员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是岗位职业活动的内容,它是联系个体与岗位的纽带。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非常重要环节。所谓工作任务分析,就是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是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根据国家商品采购员职业标准,得出采购员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如下:
一是需求分析。工作内容包括市场调查和需求确定。技能要求是:能够发放和回收市场调查问卷,能够采集商品、市场价格信息,能够识读市场调查报告,能够收取和整理请购单、汇总库存明细单和物料清单。
二是采购洽商。工作内容包括供应商选择、商务洽谈和采购合同签订。技能要求是:能够以函电等方式传递采购信息,能够索取供应商及其商品的基础资料,能够进行采购洽商资料准备,能够根据洽商方案询价、比价和议价,能够识读采购合同,能够处理采购合同签订手续。
三是采购合同履行。工作内容包括订单管理、货款支付、进货与验收和退货换货。能够制作和跟踪采购订单,能够进行订单统计,能够根据合同和订单编制用款计划,能够运用现金、支票和汇票办理支付手续,能够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识别质量标识,能够填写退货单、换货单,并办理货物出库手续。
四是供应商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绩效评估。
五是采购信息管理。工作内容包括采购信息采集和采购信息处理。技能要求是:能够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采集外部和内部采购信息,能够运用计算机等手段处理一般采购信息。
根据以上采购员的工作领域和任务,可获得职业课程的基本方向,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依据这些定位,设计课程目标、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把工作领域开发成果转化成可实施的课程产品。
2.3 课程目标的确定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根据企业采购管理人员任职要求的调查,确定采购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采购员职业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
2.4 学习领域开发与学习情境设计
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突出“核心能力+教学项目”的基本思路,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整合、分析,结合课程目标,确定“采购作业流程”为该课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以企业商品采购作业流程为主线,按照流程的先后次序展开。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类似课程体系中的教学章节,它按照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安排学习内容,通过选择一定的实践教学载体,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或演示,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应精简设计原理类教学内容,对与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关系不十分紧密而对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又必需的部分理论内容进行综合化处理。因此,本文将采购作业流程这一学习领域分解成以下9个学习情境(见表2)。对每个学习情境提出具体任务(分为若干个子学习情境或子主题单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示范下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3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以“采购谈判方案设计”为例
3.1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技能目标是能够根据背景材料制作谈判方案。知识目标包括:了解采购谈判的概念、掌握采购谈判流程、谈判前的信息准备和人员准备、常见的采购策略、谈判方案的内容与构思方法。
3.2 本单元的工作任务
本单元的工作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某品牌进驻超市进行双方优劣势等分析,确定合理的进店费、供货价格方面的谈判方案,并按规定格式形成“采购谈判方案”。
3.3 课堂组织与实施过程
单元教学的实施按以下步骤进行:明确任务和知识准备――项目引入――操作训练――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拓展深化――作业布置(具体实施步骤见表3)。
3.4 评价考核方式
二、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物流采购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了解采购管理流程,理解采购管理实务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模型,正确处理采购信息,并有能力制定采购决策,解决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讲授物流及其相关企业采购管理的综合技术和策略技巧,基于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突出采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核心,通过对《采购管理》课程部分章节构建情景,包括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供应链采购、采购谈判、采购人员素质要求等章节,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的反映效果。
三、应用情景模拟法创新《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实践
(一)情景模拟法在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章节中的运用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作为招标方,事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企业参加投标,然后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一次性的从中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并提出最有利条件的投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整个过程要求公开、公正和择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公认和遵守,物品的采购多为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的流程可以概括为:招标准备:采购人、机构、专家等组成采购小组,采购小组编制招标文件,并经采购人确认后报相关建设行政部门备案;投标报名: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公开招标的,在指定的报纸和相关的媒介招标公告,邀请招标的,应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投标方,并向其发出邀请函;对符合招标公告规定的招标供应商进行报名登记和资格审查并发售招标文件;开标:通知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参加开标评标,收取保证金和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及地点公开开标、唱标并记录;评标:组织评标委员会,召开评标准备会,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编写评标报告;定标:采购人确定中标人,定标结果公示,发中标通知书,组织中标人与采购人拟定合同条款并由双方代表签订合同。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给出背景案例。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如以某公司招标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为例。然后把学生十人分为一个小组组成一个公司,选出小组长,全班一共分为6个小组,第1、4组为采购方,第2、3、5、6组为投标方,1、2、3组和4、5、6组分别组成两个队。按照课程进度,首先要求采购方查阅资料给出招标公告,其中包含招标项目名称、性质和数量、投标人的资质条件、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以及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办法等。投标方在开标时间内做好标书。在开标时按照程序,两个队同时进行情景模拟招标。在此之前,教师要对招标公告、招标书、投标书、采购合同以及整个开标流程进行检查与指导,完成整个招标过程。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个完整的招标采购情景,真切体会招投标流程,不断加强学生对招标采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教学目标。
(二)情景模拟法在供应链采购章节中的运用
供应链采购是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采购。与传统的采购相比,供应链采购有其更大的优越性。为便于学生有更直接的感官认识,借助经典的啤酒游戏,设计两个相反的情景,即供应链各角色互相独立和互相沟通共享信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供应链采购的实质以及供应链信息分享与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啤酒游戏的流程:“啤酒游戏”的供应链只涉及一种商品-啤酒,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共5个,包括最终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商,模拟现实社会环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订单传递以及啤酒的交付。订单是向供应链的上游方向传递过程即由顾客需求零售商发出订单批发商收到订单批发商发出订单分销商收到订单分销商发出订单制造商收到订单制造商生产啤酒;交付是向供应链的下游方向流动,即由各节点企业的仓库和位于两个仓库之间的两个延迟(运输延迟一和运输延迟二)所构成。每一次分销(还有生产订单)都需要两轮才能让它们最终传递到下一阶段。每个角色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收货,各角色从上游渠道的供应链节点企业接收啤酒,即将运输延迟一的货物放入自己目前的库存中,同时将来自上游运输延迟二的货物放入运输延迟一中;第二步,接收订单,各角色查看从下游来的订单,并按订单要求发货至运输延迟二给下游,同时记录库存或缺货。第三步,走订单,各角色将上一轮所下订单(发出订单)移至上游(收到订单),并下订单,决定本期的订货量。第四步,记录订货量。
具体操作:由教师分发模拟指导资料,并详细讲解模拟过程及要求,开展两阶段实验。参与课程学生每10人一组,每个角色2个同学,全班一共分为6个决策小组,对于每个供应链小组,每阶段要完成20回合的运作,模拟一回合代表一周,每一回合中各角色必须按步骤进行,最终根据总成本最低的原则评选出单项冠军和团体冠军。首先要求各角色之间不允许有信息交流,他们之间的唯一可以进行交换的只有订单的数量;其次,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允许各角色之间进行及时信息沟通。通过对比两阶段的情景模拟,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是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利益共同体,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与同步,才能根本性改进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情景模拟法在采购谈判章节中的运用
采购谈判是指采购方与供应商就购销业务有关事项进行反复磋商,达成协议的过程。要想谈判成功,首先就是要站在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高度,要有双赢、甚至是多赢的谈判。当然,谈判总要对自己有好处,有策略和技巧,同时,谈判又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为提高谈判的成功率,谈判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企业采购谈判人员除了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及广怀外,还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谈判策略与技巧,以达到通过谈判使采购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采购谈判的策略有:避免争论策略,谈判中出现分歧应保持冷静,防止感情冲动,尽可能地避免争论;适可而止策略,在实际谈判中,有可能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这时要网开一面,穷寇勿追,让对方认为你是留有余地,可在某些条款上争取最大利益;以退为进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和需要,有意识地将既定好的一些缓冲的内容作为让步,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得到的一些条件,从而让对方的配合达到我们的希望或者目标;保持沉默策略,这一策略适用于处于被动地位的谈判人员,是为了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忍气吞声策略,若谈判中占主动的一方咄咄逼人,这时表示反对或不满,只会使谈判不欢而散,此时可先采取忍耐的策略,然后慢慢挫其锐气、以柔克刚最终变弱为强;多听少讲策略,让对方尽可能多的发言,充分表现他的观点,确定与我方的期望值以及目标有多少差距,通过听,找到适合对付对方的具体方法;先苦后甜策略,通过构造长期比较理想的愿景,在实际谈判中让对方暂时做出优惠或让步,达到谈判目的;规定期限策略,规定期限是增加对方的不安和焦虑感,如果能将此心理运用在谈判中,许多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达成最后的协议。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对采购谈判策略进行讲解,并辅助播放一些有关采购谈判的视频资料。然后分组,每组5个人,每两组为一队,进行模拟采购谈判。要求每个小组都要用到至少两种不同的采购策略,每一队表演结束后,要求其他组写出该队都用到了哪些策略。整个情景模拟最后采取计分的形式对每小组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即能积极融入课程,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参与热情很高,利于掌握谈判策略。
(四)情景模拟法在采购岗位人员素质培养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的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采购工作,把采购管理提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注重对采购人员素质的考核。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体现如下:品德、知识面、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预测能力、创新求进、适应性强等。思想品德素质是采购员的基本素质,是指采购员胸怀坦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把好进货关;知识面广要求采购人员应该具备承担采购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政策、法律、市场、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分析能力要求采购人员能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表达能力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长语短话,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预测能力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扩充见闻,能察言观色,能对需求的未来供应趋势未雨绸缪;创新求进是指有创新的思考力,力求突破现状,改善个人的工作方法和效率等。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采购是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各项经营活动,而且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扩大市场占有,保持商品价格优势,企业对采购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表现在:
一、随着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采购活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经营方式,满足经营活动不断调整的需要,加速采购速度,因此,采购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
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调整引进中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因此,采购准确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三、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利润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购成本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重视。
四、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在整个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相互适应,防止彼此脱节,实现资源整合。
五、市场的开放使地域概念彻底破除,因此及时准确的信息成为采购的重要源泉。
纵上所述,我认为,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应该是:改变传统采购方式;树立采购管理观念;进一步创新采购模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思想、方式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专业公司采用了以下一些采购模式:
一、统合采购模式
在传统销售模式下,采购、库存、配送、销售等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配合,难以形成总体最佳的效果。现代企业认识到上述问题,强调采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推行零库存管理,实施集中采购、区域提货等方法,同时将采购与企划、财务、库存、销售等活动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品质、价格、成本、时间、地点等都具有优势。
二、国际采购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猛,采购的国际化方兴未艾。仅以中国市场为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所占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越来越大,相反在中国采购销往本土的商品销售额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额。一些大型集团不仅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开展国际销售,而且建立全球最佳采购和供应体系,实行国际采购。比如,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把供应枢纽——全球采购中心迁到中国内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采购中心。这样就为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和企业的本土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信息采购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采购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十分显著。传统的人力作业的采购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运营的需要,它不仅效率低、用工多、成本高、差错多,而且缺乏优势,不能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地区分散、集中调配和适时、适量采购的要求。
四、定制采购模式
现代商业解决了传统商业厂家生产什么,自己就采购什么、销售什么,实现了市场有什么需求就销售什么的转变,采取定单生产、定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商业企业市场的被动状况,减少了对厂家供货的依赖。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起以销售为导向的定制采购模式,即根据顾客的需求向供应商提出采购清单,发展大规模商业定制(贴牌生产)。定制采购的商品以商业品牌为主,这些商品从企划、设计等环节就有零售商参与,以零售商的品牌销售。比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等目前都有定制采购商品。
五、共同采购模式
共同采购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采购方式,是指几家零售商联合向批发商或厂家采购相同的商品。近年来,共同采购开始渗透到其它领域,比如,在家庭装潢材料采购上,顾客为了压低材料价格、确保材料质量,他们联合起来向供应商集中采购,这种模式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共同采购比单一采购有很多优点,由于增加了采购量,增强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发货和配送,设施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既减少了库存也降低了物流成本;由于采购量大,供应商愿意为顾客独立开发产品等。
以上几种新的采购模式,说明采购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日益紧密,采购管理的战略化方向日益明朗。
现代采购模式有六大优势:一是可以扩大供应商比价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实现适时监控,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三是实现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四是促进采购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五是实现生产企业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六是实现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采购活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贡献,企业战略与采购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专业公司必须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采购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医药)采购系统的
现状及难点
公司所属专业公司是从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而来,它的前身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些零售网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商业企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原来经营的都是些经营范围较为广泛的零售门店和个别规模较小的三级批发部,因此,采购这门学问或行为不象销售一样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在采购的环节中,我们只重视“勤进快销”的原则,甚至在商品短缺时期,商品也是有计划地分配给零售企业的。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显示出来,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放到企业的经营战略高度来重视。
近几年来公司针对自身的状况,加快了改革的进程,紧紧围绕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约经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连锁经营彰显经营特色。公司在改革过程中,努力打造销售型企业,从改变思想观念、改造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创新营销体系着手,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业态向销售型企业转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个传统企业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企业的前进步伐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沉重,因此,所花的力气也就更大。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已经暴露出了以下种种采购问题。
一、采购过程过多依赖手工作业。采购行为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程序,消耗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反应速度慢,很难及时掌握瞬息变化的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市场行情,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采购成了一种盲目行为。
二、同供应商的关系没有客观地衡量标准。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尽管很注重发展战略伙伴联盟,但有些采购人员仍与供应商之间摩擦不断,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企业缺乏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的渠道,即使找到新的合格供应商,实现供应商转换的成本也比较高。
三、采购方式单一。传统采购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企业难以利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
四、采购流程与开销不合理。采购流程层层审批,过于繁琐,采购信息不共享,经常存在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采购现象,采购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难以排除,从而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五、企业的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分析。由于采购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前瞻性采购,而且不利于预测和控制采购中突发问题,不利于安全库存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从而难以优化采购模型,使采购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
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通过部门分工实现各部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因此,传统的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着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但从企业完整的经营活动看,各部门都是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离导致业务流程的断裂,容易发生部门之间的冲突,这是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基本表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公司、医药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两个专业公司共性难点: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问题以及采购控制问题;采购人员的素质问题。
各自难点: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第三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突破点及解决对策
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我们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难点分析中我们发现:要完善公司两大专业公司采购系统,首先要从其存在的难点上寻找突破口。
一、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系统以及采购的控制流程
1、供应商分类管理
将企业现有的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入库单有关信息进行组合,并记录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质量等级、交货周期、历史交易价格,使企业能够比较简单有效地进行采购过程的监管。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管理等级,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此外,还可随时查询供应商在某时段内的供货情况,包括商品质量、实际交易价格、日期以及平均价格等信息,通过图表及数据列表做出比较,使查询更直观明朗、操作简单。
2、商品分类管理
将采购的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方法,按商品的采购量、销售额以及库存等要素分为A类商品(重要)、B类商品(次要)、C类商品(一般)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控制。
3、采购控制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因此要建立采购控制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物与信息同步入库。包括:入库作业处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及信息流程等。
(2)财务、审计双管齐下。包括:建立控制共建点、实行职务分离等。
(3)法律法规约束。包括:权法、合同法、保密法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等。
(4)杜绝采购回扣。包括:在采购前、采购过程中和采购完成后都要有监督,做到行政监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
二、切实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采购人员的选用,过去一直比较重视的是“防止作弊,杜绝收授回扣”的观念,因此“忠厚老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随着采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采购的复杂性也随之日益凸现。它不再是拿钱买东面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变成了一门专业,采购工作不再是那些只具备忠厚老实品质的人就能够胜任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与工作复杂性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和能力培训达到甚至超过与企业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因此,采购人员的选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现代企业来讲,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素养方面
采购工作没有固定规则可循,加上采购行为稽查困难,使得采购工作成为“良心工作”。因此,觉悟高、品行端正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只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处处为企业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私利,才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前提。因此采购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志士不饮贪泉之水。采购人员所处理的“订购单”就是金钱,而采购人员本身就是财富的代表,拥有采购权的业务人员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缺乏优势的供应商所包围。只有拥有正直人格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才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2)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指把采购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大家都知道拥有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才华的人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作出成绩。采购人员敬业精神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供应情况。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保证企业供应的稳定,从而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
(3)承受困难的毅力。采购工作是一项重要、艰巨的工作,要与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经常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的“责难”,采购人员具有应付复杂情况和处理各种纠纷的能力,在工作中被误解时,能在心理上承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
(4)虚心、诚心、耐心。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地位,拥有局面的控制权。但是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公平互惠,尤其对一些目前还不能建立供求关系的供应商显得尤为重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过程充满了艰辛,这要求采购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良好的涵养。只有虚心和耐心地同供应商谈判,诚心诚意地与供应商交往,才会换来对方的合作,达到我们的目的。
2、知识技能方面
知识和能力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是能力的强大后盾,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作为采购人员,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参加实践的能力才是为企业带来财富的根源。
(1)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采购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应多了解和熟悉政策、法律知识;市场知识;社会心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
(2)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把采购人员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
a市场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b团结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c语言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晰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d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在采购商品时要针对企业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考虑。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采购到适宜的商品。
e前景预测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该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采购观念,引导采购人员按客观规律办事,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现代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a战略观念。即从企业大局出发,把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使采购工作符合企业整体发展要求。
b经济观念。即在采购过程中讲究经济核算,提高购进环节的经济效益。货比三家,择优而购,精打细算,节省开支。
c市场观念。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调整市场变化趋势,善于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
d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在采购过程中同样充满了竞争,既有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竞争,又有与同行之间的竞争。竞争会给采购工作带来应力,因此要善于竞争,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采购工作的动力。
e服务观念。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服务过程。一方面为供应商服务,在采购过程中着眼于长远利益,为供应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提供信息、协助推销、介绍新客户等;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来说,采购要为企业经营服务。
f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即出奇制胜,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要有新招数,如开发新货源或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在企业经营项目上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就要对现有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专业公司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采购基础知识,采购模式及优化途径、采购物流及表现形式和一系列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巧,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企业通过分析可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需要哪种培训”,使存在差距的采购人员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三、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从医药公司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已根深蒂固,要想立即改变也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采购管理人员思想上抵触流程改变,企业为了强化稳定意识,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采购管理模式。
2、采购活动客观上比较复杂,也不是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改进采购管理模式的制约因素很多。
3、采购活动对企业流通成本、进货渠道、商品价格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进采购模式有可能暂时要注入大量资金。
纵上所述,医药公司要发展,要走在竞争的前列,就要勇于创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商业企业纷至沓来,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引进了采购管理的理念,从采购组织、采购流程、采购考核等方面给了我们专业公司很多启迪。
下面就如何完善医药公司采购流程探讨一些设想。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要使采购工作高效而顺利地开展,保证商品供应不间断,企业经营业务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采购机构。采购机构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的原则。这个“精”指人员精干;“简”是机构简化。尤其突出是解决好人员素质问题。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指责任,起约束的作用;“权”指权利,是履行职责的保证;“利”指利益,起激励作用。这需要对采购机制进行再造,确保采购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3)高效的原则。必须有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与层次。使其对市场信息动态掌握,落实简约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商品采购流程途径
商品采购一般包括确定采购商品种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洽谈交易条件、商品的导入以及追踪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1)商品采购步骤,如下图所示:
顺序
采购步骤
系统设置要求
1
选择商品(供应商分类管理)
选择的标准:商品的特色;效能;品牌;商品计划的能力;经营状况与财务内容;商标与宣传能力;商品的生产能力;进货对象;商品的组织和运输能力;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在流通业中的交易关系等
2
选择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
选择供应商有以下准则:可靠性;品牌、价格与质量;订单处理事件;独占权;提供服务;信息;道德;保证;长期关系;记录;销售增长;毛利;创新;地方广告;投资;风险等
3
评估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审查,货比三家;注意调查商品的可比性;对供应商的各种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估等
4
洽谈交易条件
主要有:质量;包装;价格;订购量;折扣;返利;付款方式;付款天数;交货期;送货条件;售后服务保证;退换货;促销活动;广告赞助;进货奖励;其他赞助费用等
5
签订购货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品的价格、包装、订单数量、售后服务保证、送货和退货、支付方式等
6
订货
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销售的库存准备等
7
商品的接收和处理
运送至仓库,或直接送到批发部(零售店);商品进库信息登录;标记商品的价格和存货信息;处理退货和损坏商品等
(2)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前面已讲,这里不在赘述。
(3)建立采购比价系统。通过采购比价系统可随时查看采购商品与多家供应商的对照表,通过比较价格、质量等级、信用等级、交货周期以及价格、合格率等参数,最终确认所选择的供应商是否合理。
3、健全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采购人员所采购的商品无法为市场所接受,或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采购的商品组合、促销方式等不当,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利润。以下为常见的几种采购绩效评估指标:
(1)销售指标。销售指标应包含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以显示其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2)存货指标。考核存货指标能有效看出采购人员之绩效,主要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商品滞销之次数、天数与金额,商品缺货之次数、天数与金额数量等。
(3)毛利指标。进销差比例衡量采购人员为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毛利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售价减进货成本,另一种则是实际售价减掉任何的销货折扣或销售退回。
(4)利润指标。利润指标主要是指毛利减任何因采购、销售及管理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此一指标能看出采购的最终结果,为全公司最重要之绩效指标。
四、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1、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公司近几年来相继对电脑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建立了一套能实现多种管理形式的电脑管理系统。在运用电脑系统进行管理时,我们发现,先进的管理设备和五金公司原来遗留下来的操作习惯发生了一些冲突,如不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企业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影响到五金公司的对外拓展进程。
五金公司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就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修改(或增加功能),使得零售门市的动态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在配送中心(或批发部)及时反映。采购部门通过每日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可以得出以下数据:某商品库存动态情况(销售动态情况)、某商品分布流程情况、某商品批量采购情况、某商品阶段动销情况、某商品的库存调拨情况、批量作价分析、采购次数与采购成本分析等等。通过对商品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顺利地降低采购成本,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商品做市场营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终端商品的管理,从而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数据库)
五金公司在生产资料购销过程中,长期以来与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客户在采购管理上都相继采用了信息技术。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采购和供应双方来讲,都要考虑成本和利润、长期伙伴和短期买卖关系等问题。好的供应商最终会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如何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是五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
目前在现有的电脑管理系统中,只要新开发一个采购管理系统的软件就能实现这项功能。下面就采购数据解决方法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改善了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使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由原来的交易管理转向关系管理,同时又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为采购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实现供应商名录及其基本信息查询;
可实现供应商品名录及信息查询,包括实时价格、生产能力等;
可实现在线合同签订及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
可实现供应商在线资信评估管理;
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单个供应产品资信,也可以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资信。
(2)产品目录管理
产品目录管理模块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企业产品目录与采购目录;
可建立供应目录(供应商);
可实现企业采购目录与企业产品目录关联,供应商供应目录与企业采购目录关联;
可设定目录操作、浏览权限控制。
(3)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模块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实现采购计划编制、计划审核、计划汇总和请购管理等。
主要功能:
可实现采购计划与采购目录、库存相关联;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部门、按周期、按产品制定;
可建立采购计划模板;
可定制采购计划审批流程;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组织结构、时间或物品等汇总;
可实现计划内请购管理和计划外请购管理。
(4)提供四种电子采购方式:招标、竞价、谈判和直接采购。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采购成交后的合同管理功能,包括项目合同签订与审批、合同执行、合同档案、项目评估等。
主要功能:
可以建立合同模板;
可以实现项目与合同模板相关联;
可以定制合同审批流程;
可以实现对合同的发货、收货、入库、退货等环节的跟踪,监控合同执行状态;
可以实现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等功能;
可以实现项目评估管理,包括供应商评估、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等。
(6)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模块贯穿了企业采购业务的全过程,对企业严格规范财务预决算、用款和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功能:
可以设定财务费用种类,如会议费、差旅费等;
可以实现采购收支财务预决算;
可以实现财务预决算与采购计划、采购项目、采购部门相关联;
可以设定用款、报销流程;
可以统计查询各种财务费用发生明细。
(7)决策支持系统
可以灵活统计查询采购项目的相关信息,为采购项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多种统计查询模板;
1.1责权不明
因为没有明确采购部门权限和职责,很多商业银行存在多头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需求部门不考虑资产利旧及调配,采购部门又对采购需求缺乏合理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盲目采购,必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责权不明使得资产采购配置效率低下,责任追究困难重重,导致商业银行整体财务管理效果不良。
1.2采购分类分级不明晰
商业银行大都采用集团式管理,哪些级别拥有哪些资产的采购权限亟待厘清。资产类目没有明确划分,各级分散采购,不但造成采购成本居高不下,还会因为采购的品牌型号不一,对商业银行各系统联网联调造成很大困难。
1.3采购方式单一
商业银行大型固定资产更多的使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方式单一,采购程序的合规合法性及性价比偏低。有些商业银行片面陷入节约成本的误区,致使质次价优的设备进入企业,为后续的使用埋下隐患。
1.4缺乏流程管理
商业银行擅自简化采购程序、随意选择采购周期、人为排除备选商家等现象普遍存在。招标流程程序不够严密,评标委员资质良莠不齐,极大的影响了采购公开公平公正,也影响了商业银行采购的信誉。
1.5缺乏内控和监督检查
采购制度照抄照搬,缺乏建设的系统性,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业务部门、监察部门没有协调一致的内控制度,甚至有的银行委托中介结构代为履行招标流程,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2原因分析
2.1认识不足
部分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整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简单的认为资产就是为业务发展服务的,是辅助作用,无足轻重,对资产配置效益认知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忽视资产采购工作效率。
2.2制度缺失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外金融企业崛起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没有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流程,使得优化资产购置和使用成为空谈。
2.3人员素质限制
资产采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熟悉银行自身经济业务,还要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综合知识体系支撑,应当有相关招投标资质、合同管理等业务技能。而目前这类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不能满足采购工作发展的需要。
3解决方案
3.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各行应该自上而下加强财务管理及资产管理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充分认识资产从采购到配置全流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管理部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业务部门加强相关知识体系构建的学习,使资产管理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展环境。
3.2制定完善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制度和办法的配套才能真正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要改变原有的分散零采,就必须有完善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3.2.1明确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
总行成立集中采购评审委员会和集中采购工作办公室。集中采购评审委员会实行成员库制,成员由办公室、计划财务、业务、技术和审计等内部专业人员,以及聘请的招标、评标和技术方面的外部专家组成。总行集中采购工作办公室设在计划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集中采购具体事项。各一级分行成立集中采购小组,由行长任组长,相关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日常工作由采购管理部门负责。
3.2.2丰富集中采购方式
集中采购可以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多种采购方式。
3.2.3明确集中采购范围
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工程、物品和服务包括工程类项目、单价达到1万元人民币及以上或批量金额达到1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或年采购金额达到2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物品、工程服务(含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集成等)、维护及维修服务、营销服务(含广告、渠道等)、行政服务、劳务服务、咨询服务等。
3.2.4加强流程管理
集中采购流程包括采购申请、采购方案制定、采购执行、采购决策、合同签订、到货验收、资金结算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3.2.5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检查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和有关规定对集中采购活动实施监督和检查。纪检监察部门对采购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采购工作的组织形式、采购程序及参与采购工作的相关人员的采购行为进行监督。审计和财务检查部门应就采购项目的性价比等经济行为进行监督。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集中采购相关人员应通过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同时可以引进相关专业人才。
4结语
通过理论学习、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强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必将大大提升商业银行固定资产采购效率,提高商业银行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
作者:蒋智霞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